第一篇:一年级数学教学故事
一年级数学教学故事
第一次走进一年级教室,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看着你,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但是课堂上的一个个让老师苦笑不得的场景也是让我们始料未及的。任你的嗓门有多大,任你的眼神有多犀利,过不了三分钟他们就照旧,气歪了也不理你。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了一个月,蓦然回首,发现我也收获了许多......
一、儿歌促学,培养课堂常规好习惯。
后来,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把握好一年级的课堂纪律,通过向其他老师讨教经验以及多次试验,我发现儿歌特别适用我们这种大容量的班级。例如:课前迅速使学生安静坐好组织教学的一问一答式口令:
师:一二三。生:请坐好。师:请你跟我坐坐好。生:我就跟你坐坐好 师:请你跟我来写字。生:我就跟你来写字师:小眼睛。生:看黑板。师:小耳朵。生:仔细听。我的课前准备操: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课前准备操,动动手,动动脚,开动脑筋勤思考。你一言,我一语,这样发言可不好。耳要聪,目要明,文明守纪我最行,棒!棒!棒!我真棒!争做班级的好学生!其次,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一定要舍得表扬。同样是有同学不遵守纪律,如果我用表扬表现好的同学来引起他注意,比用批评他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此外我还准备了很多小红花,小星星,糖果等,用来奖给表现好的学生,以激励他们好好学习。不论是纪律方面,还是发言方面,哪个同学表现得好就给他所在的这一组加一颗星,如果哪个同学不遵守纪律就给他这组打个叉,下课后,一个叉抵一颗星,看哪组的星最多,这组就是胜利者。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礼物送给他们或者给他们一些小奖励,这样一来,他们会觉得非常光荣,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也会有所提高。上课纪律好多了,我又上得轻松,教学效果自然就好很多。
二、创设情景,创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我认为要想学生学得好,首先要让他们喜欢学。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要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老师的引导或家长的配合培养出来的。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总喜欢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每次上新课,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我们两个班每班都要六十多个学生,单靠教师控制课堂纪律,教学秩序很难。但一说到讲故事,教室立刻安静下来,个个竖着耳朵听讲。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沉浸 1 2 在故事里,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小故事营造出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约好,一起到森林里给小松鼠庆祝生日。它们一大早就来到车站,买好车票。小牛的座位号是8,小山羊的座位号是9。过了一会儿,小猴开着中巴车来了。小猴想考小牛和小山羊,给它们说,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小牛和小山羊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办。他们想回去问问小狗,可时间又来不及了。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牛和小山羊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谁都想帮助小牛和小山羊。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地学会了两个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以游戏为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数学。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最喜欢玩游戏。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能防止课堂教学后期容易产生的精神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可以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锻炼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让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创设的环境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中我采取“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手里拿的是什么,一共有几个?左手有几个,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个,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掌握了7的组成,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做好铺垫。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老师不一定是什么都知道的,但一定要知道怎样去引导、诱导和劝导孩子。”一年级的孩子是天真的,是可塑的,而我们正肩负着启蒙的重任,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责任,为孩子们加油,也为自己加油!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教学故事
教学故事
第一次走进一年级教室,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看着你,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但是课堂上的一个个让老师苦笑不得的场景也是让我始料未及的。任你的嗓门叫得多大,过不了三分钟他们又乱了,真实无奈。然而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了一个月,发现也收获了许多。
一、儿歌促学,培养课堂常规。
从那以后,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抓好一年级的课堂纪律,通过向其他老师讨教经验以及多次试验,我发现儿歌特别适用我们这种大容量的班级。例如:课前迅速使学生安静坐好组织教学的一问一答式口令:师:一二三。生:请坐好。师:请你跟我坐坐好。生:我就跟你坐坐好师:请你跟我来写字。生:我就跟你来写字师:小眼睛。生:看黑板。师:小耳朵。生:仔细听。
其次,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一定要舍得表扬。同样是有同学不遵守纪律,如果我用表扬表现好的同学来引起他注意,比用批评他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此外我还准备了很多小红花,小星星等,用来奖给表现好的学生,以激励他们好好学习。不论是纪律方面,还是发言方面,哪个同学表现得好就给他所在的这一组加一颗星,如果哪个同学不遵守纪律就给他这组打个叉,下课后,一个叉抵一颗星,看哪组的星最多,这组就是胜利者。这样一来,他们会觉得非常光荣,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也会有所提高。
二、创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我认为要想学生学得好,首先要让他们喜欢学。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要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老师的引导或家长的配合培养出来的。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总喜欢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每次上新课,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我们班都要五十多个学生,单靠教师控制课堂纪律,教学秩序很难。但一说到讲故事,教室立刻安静下来,个个竖着耳朵听讲。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里,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小故事营造出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约好,一起到森林里给小松鼠庆祝生日。它们一大早就来到车站,买好车票。小牛的座位号是8,小山羊的座位号是9。过了一会儿,小猴开着中巴车来了。小猴想考小牛和小山羊,给它们说,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小牛和小山羊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办。他们想回去问问小狗,可时间又来不及了。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牛和小山羊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谁都想帮助小牛和小山羊。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地学会了两个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数学。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最喜欢玩游戏。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能防止课堂教学后期容易产生的精神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可以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锻炼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让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创设的环境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中我采取“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学了6、7的组成后,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手里拿的是什么,一共有几个?左手有几个,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个,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掌握了6、7的组成,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学习得数是6、7的加法做好铺垫。总而言之,我们不一定是什么都知道,但一定要知懂得怎样去引导、诱导和劝导孩子。一年级的孩子是天真的,是可塑的,而我们正肩负着启蒙的沉重任务,这即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责任。为孩子们,也为自己不被社会淘汰,一定要加油!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教学故事
一年级数学教学故事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所以好动贪玩,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感兴趣,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感兴趣,怎样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有效的学习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但是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一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看图列式计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回答令我茅塞顿开,我的学生给我上了一节生动的数学课。
上课了,我出示了如下所示图,让学生在看图、说清图意的 基础上列式计算。一看到图,有学生就举手说:“有8个圆,去掉了3个,又拿来了6个圆,现在有几个圆?列式是8-3+6=11”。我随即肯定了他的回答,但在肯定的同时又感觉缺了些什么,在接下来的学生回答中都按照这位学生回答的思路进行,眼看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在逐渐消退,难道这一环节的教学要以平庸告终?正在这时我听到我班朱桂霖同学说:“老师,我能编一个小故事来说这个图的意思吗?”“当然可以。”这正是我所期待的结果。只听朱桂霖同学说:“有一天,妈妈买来了8个桔子,被我吃掉了3个,爸爸回来又买回6个桔子,现在我家有几个桔子?列式是8-3+6=11”真不愧是我们班的“智多星”想法新奇独特。在他的启发下,其他孩子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有编妈妈给自己买铅笔的故事的、有编小鸡吃米的故事的、有编玩玻璃珠输赢故事的等等。相同的数量关系被学生不同的故事演绎的淋漓尽致,而这些故事全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历过或看到过的事情,这些事情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素材,学生在编故事的过程中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且学习兴趣浓厚。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找到了实施生活化的数学课堂的突破口,那就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让学生在充满浓郁生活气息“故事”中,快乐地学习数学。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教学故事
一年级数学教学故事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着重抓以下几点:
一、认真听讲的习惯。
二、积极思考的习惯。
三、大胆发言的习惯。
四、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五、“认真作业”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爱说爱动,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为了让学生在活泼宽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实现各方面的充分发展,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让儿童在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性,想中学”,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发现问题、获得知识的快乐。
一、实践操作中体验
在教练习8的组成时,让学生用8朵花片抛一抛,数一数正面有几个,并记下来。然后汇报交流:8可以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抛花片”活动,既营造一个“动”中学,学中“动”的学习氛围,又达到了情境交融、协调发展的目的。
在教学《十几减9》时,我设计了“运动会上运动员投沙包”的情境,让学生用学具来摆一摆,说说一号运动员是怎样投的,然后列出算式。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这样几种算法:
1、一个一个的减;
2、从10里拿出9个,还剩1个,再加6;
3、先拿出盆外的3个,在从盆里拿出6个;
4、想加法;
5、把9分成6和3„„交流算法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种。在动手操作中学生经历了“独立探究算法、交流中比较体会不同的算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的过程。这一系列的活动,让抽象的算理变得生动形象。
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发现,学生学得兴趣昂然,不但主动的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也感受到了发现和探索知识的乐趣。
二、摹拟情境中体验
学生乐于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身边的数学问题也更能引起他们探索的兴趣,引发他们积极的思维,对于一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模拟的活动情境,将数学“搬”到学生身边,让学生感到知识其实离自己并不遥远。
1、设置童话情境
童话故事是儿童的最爱,在童话情境中学数学,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探索新知的欲望更强烈。
在教学《>、<、=》时,创设小朋友拔河的情境,让学生在两边正在拔河、现在可以比赛、两边的观众的人数的比较中认识>、<和 =。
教学《0的认识》时,设计这样的情境:数字王国里有许多数字。有一天,数字0、1、2、3、4、5聚在一起,数字5先摆出了老大哥的样子,骄傲地说“兄弟们,大伙儿里就数我5的本领最大,一只手有5个指头,5本书。5支铅笔等都离不开我。”4也不服气的说“我的本领也不少,4棵小树,4朵花,„„都用4表示。”3、2、1也不示弱。就这样,他们争得不可开交。只有0一声不吭,为什么呢,因为它表示一个也没有。这时,智慧老人来了,他看者争得面红耳赤的数字说“你们别争了,0的本领也不少呀!生活中它的本领可大啦,它单个站着很孤单,没有力量,一旦加入数字大军里,本领就大得惊人。它在数位表中占有的位置谁都不能侵犯。处此之外,0还有许多本领,量长度,它是起点,看直尺,是不是从0开始的?表示温度,0度告诉你”是已经结冰里!此外,在8461230、***、***等电话、手机号码以及一些编号中可少不了它。你们说0的作用不大吗?
2、设置生活情境
学习10的加减法后,创设“买汽车”的购物情境:玩具城里汽车大减价,分别为2元、3元、4元、5元、6元、7元、8元,给你10元钱,你能买几辆汽车?用算式表示出来。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有的说可以买两辆:2+8=10,3+7=10,4+6=105+5=10;还有的说可以买3辆:3+3+4=10,4+4+2=10,6+2+2=10„„这样的模拟购物活动,给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和数学交流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学生不仅巩固了10的加减法,而且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3、设计游戏情境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让游戏走进课堂,在游戏中学、巩固新知,于“玩”中学,“乐”中动,这样的教学活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10以内加减法时,设计“玩纽扣”的猜数游戏。同桌小朋友合作,一人将8个纽扣分拿在两只手里,将一只手的纽扣给同桌看,让同桌猜出另一只手中的纽扣数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在玩纽扣的游戏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所有的8的加减法算式。再如组织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可以采用“玩扑克牌”的游戏和“钻山洞”的游戏。在游戏中练习,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乐此不疲。
设置童话情境和游戏情境,将数学学习和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产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三、实践活动中体验
学数学,“学”的关键在于对学生的发展、生活有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有利因素,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运用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学习了《妈妈的小帮手》(分类)后,设计整理书包、整理房间的实践活动。“整理房间“的设计从分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中体会分类的必要性,并在给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整理书包”让学生自主选择某中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活动,体验活动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学了《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后,设计实践活动:要开家长会了,请你告诉家长进学校以后该怎样找到你的座位;过生日的时候,邀请小朋友来家里做客,你能向同学介绍去你家的路线吗?
在教学《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时,设计了“滚一滚”“摸一摸”“猜一猜”“堆一堆”“搭一搭”“数一数”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长方替、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特征进一步认识。
学生在实践中学数学、用数学,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发挥了聪明才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学习数学的价值。
四、在调查活动中体验
“数学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深切感受到数学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适当的时候可组织调查活动,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理解、掌握新知。
在学习《妈妈的小帮手》(分类)前,让学生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样分类的,去看一看超市货架上的商品是怎样摆的。
教学加法时,在课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调查活动:请小朋友当一回小记者,调查一下我们班每小组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并填在下表中。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男生
女生
填完表后,让学生说说,根据这个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
1、第一小组共有几人?
2、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男生共有几人?
3、第四小组和第七小组的女生共有几人?
4、第四小组的人多还是第八小组的人多?
5、哪个小组的人最多?哪一小组的人最少?共有几个男生,几个女生?„„
在调查活动中,真实的生活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在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探索数学知识“过程”的乐趣,也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从课改的角度看,数学就是一种体验数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数学,在实践操作中发现,在讨论质疑中明理,在合作交流中成功,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一样丰富多彩,这样,数学学习将会走向一个全新的天地。
教学成绩好与坏既要纪律又要精心备课上课。
第五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故事
我的课改故事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课改,像一声春雷,惊醒刚参加工作的我的激情,激荡起孩子们智慧的潜能。我很幸运,我处在课改的浪潮里,课改给了我目标,课改给了我自信,课改完善了我的教学行为及其价值取向。我将在课改中不断的成长起来。
一、在数学境地中,洋溢的学习样子
俗语说:“眼过百遍,不比手做一遍”。六七岁的孩子很好动,要是把她们好动的独特之处迁移到学习上,让她们在学习时每每摸一摸、摆一摆,可以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加大深度理解能力。我在讲授中,每每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圆片、三角形、小动物或者摆算式等等。
二、在操作中,手脑并用的学习
为了讲100以内数的认识,我让同桌两个同窗一人摆小棒,一人摆数字卡片。横着摆一根小棒,小棒的右下方就摆出数字21的卡片;摆2捆1根,小棒的右下方就摆出数字21的卡片„„学生边摆老师边板书: 小学低班级的学生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童心生理独特之处,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接合起来,编成1个故事,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示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最有效的方法。低班级学生求知识
性强,体现力强,但愿本身能受老师和同窗的信任和表扬。讲授中,可开展“比一比”、“争当小小数学家”“算术擂台赛”等学习竞赛环节,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习知识、增加才干,不停提高学习的踊跃性。在讲授中,我时常创设“比一比,赛一赛”“夺红旗”什么的的竞赛环节。
学生们在感观性欠缺、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抽象的数学的理念。
如,讲授“数的分合”时,我创设了“找伙伴”的游戏:到场游戏的小伙伴的头戴数字卡,陪同着“找呀找呀,找到1个好伙伴”的旋律,彼此找伙伴,头饰上的数能构成需要分化的数,就是一对好伙伴。(如:20和1组成成21;5和7组成12中,“5”和“7”是一组好伴侣,“5”和“7”是一组好伙伴。)如,在“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采用故事的情境出一道题:熊二的好伴侣给他过生日,吉吉住在丛林深处,一大早已经赶来了。他带了5桶最好的蜂蜜送给熊二。看,隔老远,他就喊起来了,“熊二,熊二,快开门,你看我给你送啥子来了?”熊二久已经闻到蜂蜜的香味了,他赶忙迎出来,“谢谢、谢谢,快屋里坐吧!”过一会儿,小松鼠也来了,送给熊二6个苹果,小猴也赶来了,他从果园里摘了9桃给他,熊二很高兴了,请小伙伴们算算看,熊二共收了几多水果?最后另有几个苹果?学生们听完了这个栩栩如生的故事,学习踊跃性可高了,很快她们就列出了算式9+6,算出了成果15:之后,我随即鼓舞学生根据书上的图片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学习数学不只是为了解题而解题,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多的是为了能解决生活碰到的问题,所以在讲授中,我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完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到有效数学的知识。
现将本身的点滴体会如下:
1、在生活中,成心无心的学习
2、在游戏中,轻松自若的学习
3、在竞赛中,踊跃的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中处处布满数学。游戏、玩乐,是幼童的本性。我就时常在讲授中采用做游戏这一讲授方法,且收到了较好的讲授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