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少数民族汉语文教学的思考
关于少数民族汉语文教学的思考
摘要:在少数民族汉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不是整齐划
一、简单机械,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法。而最适合于千差万别资质的学生的教学原则就是因材施教。只有因材施教,人的资质才能被充分催化而得以发展,才能使那些“大智若愚”的先天资质被掩盖的学生顺利成材。本文将主要探讨关于少数民族汉语文教学。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语文;影响因素;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364-01
虽然现在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来传递知识和重点,但是使用各种教具来完成各式活动的同时,却很少会有空余的时间来进行字、词、句、归纳大意等训练和指导。此情形会让学生只有理解表象的涵义,形成空有广度而深度不足[1]。
1.当前少数民族汉语文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
汉语文是一种范围广泛的学习,且需综合听、说、读、写的能力。汉语文的能力对少数民族生是非常重要的,少数民族时期应该培养汉语文能力,需要让学生拥有解读、逻辑推理、思考和写作的能力,因为它能让学生自在操作语言的能力。过去的课堂上,看见的是讲述教学,"教师讲,学生听,造成学生对汉语文的兴趣大大减低,测验方式局限于分数,让学生在生活上不能综合应用所学到的汉语文能力[2]。因此教学方式如果能与生活经验连结、游戏化教学、结合资讯科技并统整课程,应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应用于生活上。
1.1 传播媒体的不当示范。媒体虽然提供多元信息的管道,但是现今的媒体为了收视率,多以最直接、快速、追求吸引人的耸动标题与娱乐新闻来播放,因此让汉语文的学习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发音不正确、成语的滥用与误用、跳跃思考、粗俗或不礼貌等,都会造成观看电视的学生,有不良的影响[3]。
1.2 考试效应。国内汉语文测验方式,一直是以纸笔的方式为主。因此教师与学生为了应付考?,反而让教学过于重视读与写,而忽视听与说的能力培养。教师在教学时自然会强调所谓的标准答案,此情形容易产生僵化的情况,学生的汉语文素养非但没有提升,甚至连汉语文的学习兴趣也被抹煞了。
1.3 以教师为主。受限于教学上的种种压力,例如教学进度、时数或学生的学习成效等,为了让教师能在时限内完成课程进度,因此都采用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偏向于学生听,教师讲,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器,学习成了知识的堆积,造成学生在进行思考和表达能力时不能充份表现出来,甚至是大幅的下降。
1.4 学生汉语文热忱减少。学生在汉语文学习上,应为增强自我听、说、读、写的能力,让思想和人格能受到汉语文的陶冶。但是从过去到现在的考?制度,让教师渐渐模糊汉语文学习的焦点,大部份的学生只是以升学为目的来学习汉语文,往往会成为填鸭式学习。只注重如何让知识快速填入脑中,使学习的效果仅停留在字音意的理解上。
2.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文教学质量的对策与实践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汉语文时,能快乐、自主并感受不到压力情况下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挑选汉语文教材时不能选择太困难、有深度、份量多的教材,这种情形让文言文、过去的历史和文学背景的故事被现代的教材所取代。变成学生只是在练习语言和文字,缺少了传统文化的素养,人文气息也相对的缺乏。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受教育者在人格方面、智力方面、认知方式方面和性格类型方面,都存在差异。[4]。教育者不能跟自然作对,人为的力量不可能也没必要去消灭差异。
制定教学大纲时,应当考虑到,有些学生就是不善言辞,有些学生写毛笔字就是难以入门,有些学生不想长大写小说……大纲可以开列供选择的目标,比如写毛笔字、演讲、写诗歌、出墙报等,以保证全体学生有差异地发展。编写教材时,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早慧的,也有大器晚成的;有喜文的,也有喜理的;有一点就通的,也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所以,课文的数量和内容应当给学生留下各自发展的空间,提供可以选择的训练材料[4]。教学要点应适当再现,使后来者能够赶上。教学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掌握。现在已经有老师尝试适应差异的复式教学,让大部分学生跟老师学习,小部分学生自己学习;全班学生做练习时给部分学生开小灶;分组对不同的问题展开讨论,然后再集中;大家自读,部分学生在教室一角讨论,然后做重点发言;全班进行第一课,几个同学开始准备第二课,甚至第三课、第十课……实验证明,中学生不但乐于这么做,而且也能这么做,关键是老师要组织好。
在课堂活动中如能提供给学生自动自发和充满兴趣的情境,并藉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才是最重要的。例如学生能随时随地的收集资料,学习的目的接近生活上的经验,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去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学生能否产生兴趣并产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是教学者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活动内容要配合学生的程度,让学生能在学习中亲自动手,藉由体会经验,来获得跟生活有关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做中学。教育即为生长、发展与生活。为了能因应社会环境,所以需要透过教育,在经由学习后产生,这便是生活的历程,透过生活历程使经验能融会贯通,刺激想象力,使想象力丰富。
所谓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审美实践的基础上,在哲学、政治、伦理等思想观点的制约和影响下,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审美情感、认识与能力的总和,它具体包括了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要求、审美理想以及审美感受等多方面的内容。人的审美意识是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它对审美对象的客观美来说,是第二性的。但是,审美意识又总是能动地反作用于审美客体,从而对美进行丰富和再创造。文学美正是作家的这种能动的反作用而创造出来的。审美意识的这种能动的反作用,又是通过人的审美心理和形象思维来实现的。审美心理和形象思维,是审美意识能动性的实在性因素。而审美意识又规定着审美心理和形象思维的目的和方向,对审美心理和形象思维起着重要的指导、制约和调节的作用。
2.1 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少数民族汉语文教学过程中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关系,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都得到健康的发展,这些积极意义无疑应当继承下来。
参考文献:
[1] 王昌.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文教学质量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127-128.[2] 陈国瑞.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少数民族汉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4,12:103.[3] 左莉.提升少数民族汉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研究[J].汉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8:19-20.[4] 韩丽娜.浅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文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4,23:121.
第二篇:民族小学汉语文教学的思考
民族小学汉语文教学的思考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的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任梦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学习观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是承担传授知识的教育工作者更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适应改革的需要。我担任五年二班的汉语文教学任务,如使自己无愧于这一职位,能让学生学到真知识,并提高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新课标,有关汉语文的教学论文,有时还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但还是提高不了学生的成绩,看不出有突破性的进展,真是自愧不如,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特殊性、复杂性和差异性。因 此,如何提高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问题,特别是身处一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
应从观念上来加以转变和更新,并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上强调针对性,体现层进性,激发自
觉性——这是我们的实践总结,也是一种理论思考。
【关键词】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小学语文教学
思考 初步实践 改进方法
如何提高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何让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改、教研顺利开展,这对有志于教学改革的教师长期 探索实践的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学习语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边境少数民族学
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具有其自身的特色,由于自身的母语不是汉语,他们在家庭中又
缺乏学习汉语的条件,学生听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得不到锻炼,汉语文听说能力 的发展受到制约。经过仔细研究和深人思考,不难发现边境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边境一
线少数民族的山区农村儿童,他们无论在听、说,还是读、写方面的能力都与汉族学生存 在差距。
比如“听”的能力,以听汉语为例。调查表明,在麻栗坡县董干镇回龙村委会居住的
少数民族中(苗族占全村总数的 99.3%),刚步入小学一二年级时,除了个别村干部的子女 能听
一、两句简单的汉语短语外,其他学生连最起码的日常生活中些简单的语句也无法理
解。又如“读”的能力,要求每个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和董干、白沙杠的学生相比,那是不
现实的。回龙小学的学生没有条件进过幼儿园,更没有上过学前班,不能听汉语,不能讲
汉语。他们的农村信息闭塞。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及社会各界的帮扶下,大部
分村民能收看电视,这使这里的部分少数民族儿童得到了学习汉语的一条途径,但没有从 根本上提高儿童的汉语基础。
再如“说”、“写”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在音位系统、语法规则上与汉
语有一定差异,口语表达的规范、流利程度等方面,相对于汉族学生比较简单,就成了学习的难点,受母语影响 , 对 u、ue、yun, yuan 这些摄口音无法读标准,常将 zh、ch、sh 这些翘舌音读为平舌音;对 an、en、in 和 ang、eng、ing 等前后鼻音区分困难 ,不清。少数民族学生在写作时还常常会出现语序颠倒等不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语句。
二、边境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改的初步实践、改进方法根据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
文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笔者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现介绍几点
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教改中的初步实践经验、改进方法,希望对身处边境少
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同仁们有一定的帮助。(一)更新观念
我认为,若要解决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问题,需深入开展具体且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若要较大范围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要通过更新和转变小学语文教学观念。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人员还是小学语文教师都必须明确这一点,任何语言的教学都必须符合学生的语言背景和学习能力。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背景和汉语文的学习能力与汉族学生相比有不可忽视的差异性。因此,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必须体现自己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对于少数民族的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学更加应注重这一点。具体体现为: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差异性特点,提出强调教学的针对性,积极实施因材施教。
因教施教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 应贯穿于我们的整个教育和教学中 , 而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更加具有全新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 有些问题在汉族学生那里已经得到解决了,但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却很难。因此,我们应该弄清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文时存在的特点、困难。有准备、有目的地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反对忽视特殊性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手段。
(二)帮助学生大量字、词
小学阶段,教师要进行有目的训练,使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逐步发展。加之语文教
学和语文学习层次性锻炼,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获得循序渐进的提高,教师不可
忽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差异性特点, 不可拔高对学生的要求,片面追求较高层次的语文教学——语法分析、段落结构划分理解,甚至文章篇章内容思想分析。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应该使学生积累大量字词,并对字词的运用能力进行培养训练。从所学汉字与学生自己的母语的词句相对照来理解学习汉语字词;从学生自己生活中听到的汉语语言、语句的示范规范来帮助学生对汉语言中句词、语法运用。这样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就不会走入盲目,才会更加具有针对性。让学生掌握和积累大量生字词,多积累生字词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进行有效的“说”、“写”能力训练
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时,应该认识到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在音位系统、语法规则上与汉语有一定差异,将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向这些方面适当倾斜,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说”的方面,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必须注意学生的发音,发现有错误的发音,应立即纠正。教师要舍得花较多的时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掌握规范的汉 语,从而再进一步让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用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在进入小学
高年级时可以通过对话、提问、朗诵、讲故事等练习方式有意识地巩固,提高普通话口语 表达能力;在“写”的方面,始终把整个小学阶段的字词训练与说写训练结合起来,如词 语搭配、成语补充填空、歇后语、谚语、顺口溜等知识积累运用,使学生的汉语言的说写
能力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在写作方面有其优势,少数民族地区有许多寓于边境特色 的风物,流传着许多富于民族色彩的谚语、比喻,这恰恰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财富,教
师要帮助学生发挥这一优势,积极鼓励学生的发言欲望,不管是汉语的表达欲望,还是其
母语的表达欲望,都要给予积极支持,充分发挥其对语言的表达要求,使他们的表现成果
得到肯定。指导学生作文训练时要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去收集素材,以提高汉语言的表达
能力,学写些富于边境民族特色的习作。
(四)注重层进性
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已体现了 教学内容上的层进性, 对各年级、各阶段、各学习层次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但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这种层进性还要加强,而且应该有更加深入的体现,即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这一特点,教学要求到教学内容都应该作出相应改革,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思路原则。最突出的是在教学内容上,应遵循汉语拼音、生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的顺序。
平心而论,让毫无汉语日常积累的少数民族学生强行识记生字新词,或者死记硬背词语解
释,真有强人所难之嫌。其实词语的积累,我们更应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自觉积累,模
仿运用。至于词语的意思不必强行记背,不如像陶渊明前辈般来一个“不求甚解,每有会
意便欣然忘食”。何不省事 , 让学生主动积累,自觉学习,在积累词语的同时,借助工具书,悟出意思,再学习句子,乃至篇章,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也就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层进性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教学目
标的设定上,既不能迁就特殊性而过低,更不能忽视特殊性而过高,应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跳一跳,能摘到”的教学原则,拟订出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并贯彻 于日常教学和测试中。比如在说话训练方面,我们不能要求少数民族学生的表达一开始就要有太高的水准,要求他们长篇论,而应从片断的、简短的开始。随之渐渐提高 , 直至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汉语表达能力。再如写作训练方面,我们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上的要求要切合实际,起始阶段要做到字词正确,语句通顺就可以了。
第三篇:浅谈少数民族小学生如何学好汉语
少数民族小学生如何学好汉语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重点介绍如何学好汉语。
关键词:语言学习关键期 汉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除本民族的语言之外,掌握汉语,不仅可以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而且还能了解到最新信息,引导人们参与到社会中,而学语言的关键期是从小学抓起。
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有其特点。如汉字,字数多、笔画多,如果单靠机械记忆只能事半功倍。如何采用好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这就要采取适当的技巧,注意每个字的组合特征,对以前学过的字和生字加以比较,通过联想记忆法就能很容易记下来,并且还能过目不忘,不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少数民族小学生可以从一个字的组合,扩大到几个字的组合,不仅可以加深印象,而且记起来很方便。汉字由几个字组合的占90%,为了便于记忆,也可以采用顺口溜的方法记汉字,例如“坐”这个字的顺口溜是:工人排排坐土山。顺口溜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背诵,并且对小学生来讲,这种记字顺口溜,更容易理解、背诵。
在掌握和认识了一定的汉字外,还要理解每个字组合成词的含义。少数民族小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汉字,但对其内容不理解。例如:笑与容的组合,笑容:是指情感的体验,是内心得到满足的结果,它 反映到人的面貌上。“容”指的是容貌,一个人的表情。这样一来,笑容,是人的表情外露。举一反三,通过多字的组合,掌握和理解更多词汇的含义。
汉语还有一种用成语就能表达完整的意思。成语是几个字的组合。最常见的成语多数是用四个字组合而成的。对成语的理解和翻译,少数民族小学生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理解、分析,这样一来,成语就变成了另一种意思。例如:胸有成竹,如果逐字理解,就变成了“胸中有竹子”,但这和本意是风马牛不相及,而这句成语的含义是:对某种事情的认识,了解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心中有数。“刻舟求剑”,被某些学生理解为在船上刻字,然后向船请求要剑。但是,本意是比喻某些人拘泥固执,不知变化等等。所以在引导小学生学习成语时,不能逐字理解。有的成语从寓言或者是典故中而来,例如杞人忧天,五十步笑百步等等,采用讲故事的手法对理解成语也有一定的帮助,而小学的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这样更能立理解成语。在翻译句子时,少数民族小学生一般是根据自己母语的语序翻译句子,这样势必造成语法上的错误。汉语的主谓宾搭配和母语的主谓宾搭配截然不同。少数民族小学生常讲的“我学校去了”,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过的人能理解他们讲的是什么意思,因为彝语的动词是放在句子末尾,而在汉语中动词在宾语的前面。还有的句子不能直译,如果直接逐字译出来,不是词不达意,就是一个令人发笑的句子。这种直译法不仅在语法上是个错误,而且也是个笑话。少数民族小学生基本上都用本民族的语序翻译汉语, 2 如果要纠正这些错误,必须让他们多看汉语书籍,掌握汉语语序,对翻译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汉字的笔画繁多,写起来比较麻烦,少数民族小学生在写字时不注意笔画的顺序,只要能把字写对就可以了,这样,字体不工整,速度慢。针对这种情况,在抄写汉字的过程中,注意每个写字的结构和笔顺,背会笔划顺序,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里后外,先上车后走车等等,时间长了,就会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汉语的读法是非常重要的,常见某写小学生汉字写得工整,但一讲起话来,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用一种声调讲话。怎样分清汉语中的声调,是少数民族小学生的又一大困难。从我执教多年来看,这是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只会写,不会读,或者是发音错误等等,对交流思想起着阻碍的作用,时间长了还会对学习语言失去兴趣。在课堂上采用多读方法,课外多听,多说,多读,在脑海里形成这个字的读音。通过以上方法,逐渐克服只能懂但说不出来的毛病。在量词的应用上,少数民族小学生也错误百出,而在彝语中用一个确定的数就能表达出事物的多少。而汉语,在人、动物或事物之前都必须有量词搭配,对象不同所用的量词也不同。例如:一个人、一匹马、一头牛、一件事,这里个、匹、头、件即是量词,用来表达事物的多少,一匹马不能说成一头马,一个人不能说成一件人。而彝语中只有名词和数词加后缀ma的音结合就能完整表达事物的多少。如:人的前面加上确定的数字数词加后缀ma就可以了,所以少数民族小学生在翻译上往往只用一种 3 量词,例如: “一匹马”译成“一个马”“一头牛”译成“一个牛”等等。因为少数民族语言的习惯,影响了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在名词前用什么样的量词,采取机械记忆和联想记忆法,可以正确掌握量词的运用,减少语法上的错误。
除此之外,在课堂上,不仅让小学生多识字,理解含义,多读多写,还要采取课外作业的方法。例如,对一件事的看法,对自然景色的描述,用汉语记录下来,每天坚持用汉语记日记,加上课外阅读,对提高学习汉语有很大的帮助。
学习汉语是比较困难的,但只要方法得当,就会事半功倍,总之,只要不怕困难,坚持学习,是没有学不会的语言。
第四篇:汉语文思考与练习题1
三、将下列句子中使用部当的成语划出来,简要说明理由并加以改正。
1. 我这时才留心,看到有四五个彪形大汉,已扇面形向我围来,其中一个首当其冲,瞪着红眼珠子,张着啊大嘴向我伸出了手
一股恶臭的酒气喷来。。。
2. 常常回碰到这种令人不快的事情:信虽收到了,邮票却不胫而去了。
3. 古往今来,诗人、学者对庐山瀑布的称颂之作连篇累牍!4. 战士们正趴再堑壕岩儿上,虎视眈眈地望着敌营。5. 漫地遍野全是人,家家户户都在破釜沉舟挖牡丹。6. 随着打拐斗争的不断深入,天天有耳目一新的好消息。7. 这正是万灯初上的时候,城市一片光亮。8. 解放以后,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新生事物接连生产。
四、近年来,出版物中成语书写不规范的情况屡见不鲜。不管是作者陛下的疏忽,还是排印、校对工作上差错,这一情况应引起大家注意,以利于成语的规范化。下列句子中的成语都存在书写错误,请改正过来。
1. 那只有去问窦松贵,他是明正言顺的队长,有是党员,他一定知道内幕。
2. 从滇池附近各大队、生产队平调来的300只木船,川流不息地运土运石。
3. 白麻皮含蓄地笑了笑,不慌不忙地翻出手中的两张“爱司”,温文而雅地说:“对不起,统统被我吃进!” 4. 过去他对这位副队长是毕躬毕敬的,可现在你瞧他那个态度。。。
5. 这些组织,有的正拭目以待,有的一向贡布仓一带开来。6. 你热爱金泉河,熟悉金泉河的脾性;夏天像一匹桀傲不训的裂马,咆哮奔腾,一泻千里。
五、成语是特殊的固定词组,构成成分一般部能更改。但目前在商品广告中,较多地出现了改换成语现象。例如:
一毛不拨(牙刷广告)
口服心腹(矿泉水广告)
触“幕”惊“新”(字幕机广告)
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
有“杯”无患(磁化杯广告)
口蜜腹健(营养口服液广告)
不同凡响(音响设备广告)
饲半功倍(饲料广告)对这一现象你有何看法?(可以从成语、学校教学、修辞等角度考虑)
(208页)思考与练习
一、请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
1.战略决策
2.教育革命
3.心情激动 4.以权谋私
5.加强团结
6.是谁 7.忆苦思甜
8.任何人
9.更加活跃 10.危害很大
11.跑出去开门
12.请大家多提意见 13.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14.铁人王进喜
二、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1. 母亲那布满皱纹的慈祥的脸。2. 处理好工作、学习二者的关系。3. 用中国乐器演奏的西洋乐曲。4. 交给连长一份秘密文件。5. 把这个问题讲的有深有透。
6. 为国家和人类做出重大的贡献的科技工作者。7. 派他到镇上粮食棉花收购站看一下市场情况
二、分析下列歧义短语,说出它们所表达的不同意义。
1.热爱人民的军队
2.关系到企业生存的计划 3.看望陈老师的学生
4.对售货员得意见 5.母亲的回忆
(269页)
思考与练习
一、分析下列句子的成分。
1. 我们昨天在教师里就考虑问题热烈讨论起来。2. 这事暂且保守秘密。
3. 这时候我已经明白他就是罗才叔叔了。4. 她救过妹妹两次。
5. 结结巴巴的,他把昨天的事说了一边。6. 我看樱花,往少里说,也有几十次了。7. 赵立明特别介绍袁延发和党员书记相见。8. 震海随手把头上的大草帽摘下递给了媳妇。9. 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巍了。
10. 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的所有权。
二、在不改变基本意义的条件下,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或“被”字句。
1. 敌人炸伤了他的左脚。2. 他拉住我不让我走。3. 我拉的那辆车您租给别人吧。4. 雨水淋透了他的衣裳。5. 同志们批评了他一顿。6. 小张借走了《西游记》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被”的词性,用法有什么不同。1. 那棵树被大风刮倒了。2. 反动统治被推翻了。3.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灭。4. 凝霜被野草。
四、指出并改正下列句子中的语法错误。
1. 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党的地下工作者的光辉形象。2. 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使我提高了思想觉悟。3. 不仅这样,他们还把小岛建成花园一样美丽。4. 一天,小张在去图书馆的路上,突然有一个30多岁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5. 春风一样阵阵地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音。
6. 参加会议的既有老一代革命家,也有年轻的青年干部。7.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8. 临行前大娘叮嘱我的“千万别忘了咱这穷山沟”在耳边回响。9. 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10. 我们要注意团结跟自己“合不来”、“看不惯”的同志。11. 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一度产生错误思想。12. 这是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症的方法。13. 再讨论会上,我的新激动地跳动。
(307页)
第五篇:也谈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教学
也谈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教学
时间:2011-05-30 来源:www.xiexiebang.com 加入收藏
本文简介:此文由126期刊发表网整理提供,如需帮助请联系我们在线客服,谢谢摘 要:写作能力训练是汉语能力专项训练项目之一。汉语教学中开展汉语写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习者汉语思维的能力和习惯,有利于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汉语写作教学特点主要有:独立性、综合性、实践性和模仿
摘 要:写作能力训练是汉语能力专项训练项目之一。汉语教学中开展汉语写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习者汉语思维的能力和习惯,有利于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汉语写作教学特点主要有:独立性、综合性、实践性和模仿性。汉语写作教学一般步骤是指导、批改和讲评。写作能力训练方式主要有:听后写,说后写,读后写。同时,汉语写作教学中应做到三个重视:激发学习者积极性,按正确行文格式书写和培养学习者动手动脑,发挥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中对学习者输出/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说”和“写”的教学。而就汉语而言,“写”又包括两方面:汉字书写和汉语写作。汉字书写教学一般在初级阶段进行,教学对象是零起点学习者,通过写字训练使学习者获得汉字书写能力。本文在此仅就汉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探讨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教学。汉语写作作为单项教学课目,教学对象是具有一定汉语水平的学习者,这些学习者经过一定时间的汉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词汇、语法基础知识及常用句式。部分学习者的 HSK 成绩达 3 级以上,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汉语写作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一、汉语写作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汉语教学中,学习者输出/表达能力“说” 和“写”的能力往往很不平衡,有些学习者能“说” 的话却“写”不出来,有的学习者“说”的虽能写出,但“写”的不如“说”的好,或口头表达上能 “出口成章”,但书面表达上却错误连篇。由于汉语写作能力有限,学习者欲“写”不能。设置汉语教学写作课程,通过对学习者进行专项训练,就能逐渐使学习者解决会说不会写,说得好写得差等问题,使学习者获得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用汉语思维的能力和习惯 实践表明,汉语教学中,学习者在运用汉语尚未达到自动化的熟练程度前用汉语表达时,思维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要借助母语,母语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者的表达;而纠正由于母语负迁移干扰造成学习者汉语表达的偏误,通过写作专项训练熟悉汉语思维方式并养成汉语思维习惯,效果最佳。汉语写作教学自始至终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思维的能力。学习者学写作文,一般要经过的过程是:教师写前指导(阅读范文)——学习者写作(实践)——批改(教师批改/集体改/学习者互改等)—— 教师讲评,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学习者要经历汉语刺激(接受汉语信号)——汉语反应(模仿和重复)——汉语强化(教师肯定)这一规律性教学程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习者能明确母语和汉语的区别,并接受汉语表达方式,从而逐渐形成汉语思维能力和习惯。3.有利于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全面提高 汉语写作是对已经学过的汉字、词汇、语法规则等的综合运用。学习者通过写作不仅可以温故 ——复习和巩固已获得的字、词、语法方面的知识,而且可以知新——了解民风民俗,丰富知识。如通过学习,同时,通过写作,学习者还能发现并纠正字词书写、语法运用、组句成文等表达方面的错误。总之,通过系统地言语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学习者不仅能分辨表达的对错,而且能区别表达的优劣,从而使汉语水平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