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智慧发展的数学教学

时间:2019-05-13 02:4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儿童智慧发展的数学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儿童智慧发展的数学教学》。

第一篇:基于儿童智慧发展的数学教学

基于儿童智慧发展的数学教学

作者: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任卫兵

1、数学教学研究的突破口有很多,您是怎样想到将儿童的智慧发展与数学教学联系在一起的?

我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关注儿童智慧发展,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背景:

一是智慧型社会的时代召唤。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水平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因此,教育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能否有效地促进人类智慧的发展为衡量成败的标准。教育培养出智慧之人,才能促进社会长足发展。

二是课程改革的内在吁求。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等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智慧发展的过程。

三是现实教学的人本化反思。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经验传授轻直接体验获得的倾向。如果学生只是追求知识而疏忽个性的发展,缺乏探索的意识,缺失对传统或权威的怀疑与批判,就不可能培养起真正的智慧来。理想的教学应是一种智慧的挥发而非知识的堆积,是学生内部潜能的充分开掘而非压抑和消解。使学生更加富有智慧,是教学应有的追求。

鉴于以上背景,我提出了基于儿童智慧发展的数学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实际上,实践中的一段经历也有效地触发了我对学生智慧发展问题的关注。我工作的第一年就承担了“珠算式心算”的实验任务,6年的实验成绩显著,班上有十多人毕业考试获得满分。但继续跟踪发现,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并没有能够在初中、高中阶段继续“领跑”,学习后劲明显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这一现实却促使我开始冷静地思考: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有的并非真正的问题)的能力外,我们还能给予学生什么?我们该如何为他们的长效发展、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的一段论述:“尽管知识是智育的一个主要目标,但知识的价值中还有另一个更模糊但却更伟大、更居支配地位的成分,古人把它称为‘智慧’„„”原来,“作为教育,不仅仅要授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启迪智慧,教给人生的经验”。

2、“智慧”虽是一个很古老的词语,但很难给它下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您是如何从小学教育教学层面来理解“智慧”的?基于儿童智慧发展的数学教学有哪些具体表征呢?

结合前人的论述,我以为“智慧”是在一定情境中诞生的,以能力为核心,以创造为方向,以机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种综合品质,是一种善良的天性、心灵的努力和经验结合的产物。

基于儿童智慧发展的数学教学是以促进儿童“数学智慧”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儿童通过对一些数学现象和问题的自主探究、积极思考,获取知识,生成智慧。

基于儿童智慧发展的数学教学具体表征为:不在于教师讲授多少知识点,而在于积极开拓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学方法如何精细,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主动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学生从书本、教师那里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批判地吸收、内化了多少,是否真正具有发展的原动力,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有足够的自信,在学习中获得了哪些思想启迪、精神熏陶„„这样的数学学习,还原了学生作为一个学习和发展中的人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过程,培养了基于成功智力的数学学力,学生的智慧将随之生长。

3、基于儿童智慧发展的数学教学,需要把握的核心思想有哪些呢?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智慧数学教学的核心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孕伏数学思想,体会数学的灵魂;二是发展学生个性,实现数学学习的“自组织”;三是澎湃数学精神,丰富数学体验。

让学生学会思维、善于思考,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所在,也是数学教育的最高智慧。倘若忽视数学思想的讲解、渗透和应用,数学教学的内容就会显得孤立、单薄、离散。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将数学思想作为一条主线,从而将各个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距离达到浓缩知识、领悟方法、灵活应用、内化思想这一目的就近了。

我曾教学《由“曹冲称象”所想到的》一课。整堂课旨在向学生渗透一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其中测量土豆体积、计算三角积木体积等活动的设计,由于给学生留足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彰显,最后结合具体事例,促使学生逐步内化“转化”思想,并从中感受到一种“多拥有一种思想,就多一份力量,多一份希望”的人生体验。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教师首先要清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用到的数学思想有哪些,其次要在教学中经常进行渗透,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故事进行渗透,也可以结合具体问题进行渗透。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基于原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尽力展现他们丰实多姿的精神世界,充分尊重他们个性化的认知方式,才能使学生实现数学学习的“自组织”,建构起“自己”的数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态系统,没有组够的多样性,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蓬勃生机。多样化才可能生成智慧,一旦抹杀了个性,就毫无智慧可言。如在六年级总复习时,我曾让学生把相关的数学概念写下来,并用他们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结果学生的表示方式令我惊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数学教学也要积极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和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需要教师拥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以开放的心态、民主的精神接纳来自学生的不同观点,接纳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更接纳其中必然出现的错误想法。接纳错误,要善于用慧心和慧眼辨识、发掘隐藏在错误之中的“真金”。其次,应注重课程的儿童化开发,尽可能为学生拓展创新思维和个性化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开掘。再次,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选择的范围,发展选择的能力,让学生获得“自由选择感”。

人存在的价值,不惟知识的饱学,不惟才智的增长,更在于人格的建构,精神的挺立。要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教育:不只是关注学生的今天,而且关注他们的明天;不只是关注现实的“成功”,而且关注未来的发展;不只是关注他们知识与技能堆积的高度,而且关注他们潜藏在灵魂深处的情感态度、意志品质涵养的厚度。数学教学要在具体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精神的熏陶,使学生获得独特的学科体验。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我们一改传统的“告诉—强化—训练”的教法,通过讲述一位数学痴迷者探索追求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不断经历着矛盾冲突时的“心潮激荡”和问题解决时的“峰回路转”。学生在倾听、思考、讨论中,脑海中逐渐勾勒出一位执著的数学痴迷者形象,为了研究、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朝思暮想、反复试验、愈挫愈坚、永不放弃。学生不只是掌握了一条数学规则,更催生了一种败而不馁、锲而不舍的可贵人文精神。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思想的孕伏、经验的激活是发展学生智慧的载体。过程和方法的教学是课堂发展学生智慧的具体途径,选择能促进学生智慧发展的方式,让学生能充满个性、富有创意地体验数学学习过程,学生的智慧才可能获得长足、有效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发展学生智慧的动力系统。在教学中适时地孕伏思想、发展个性、澎湃精神,也就帮助学生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引领他们踏上了一条智慧之旅。

4、述核心思想落实到教学层面,有哪些相对明确的操作策略?

基于儿童智慧发展的数学教学,需要突出教师对学生学习策略、思维方法的有效指导,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自觉观照思维活动并实行有效的调整和监控。具体来说,基于儿童智慧发展的数学教学操作策略有以下几条:

一是以真切的情境导入,激发“内源动力”。在教学《比的认识》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出示学校每天早晨升起的五星红旗、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展示的一面大五星红旗以及国家运动队队服上的小五星红旗,这些大大小小的五星红旗,究竟哪一面才是标准的呢?这三种大小不同的五星红旗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呢?„„让学生产生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直接的内驱力。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内在需求,才可能获得认知层面与情感层面的“双赢”。

二是呵护独特的童心,尊重“儿童思维”。教学《由“曹冲称象”所想到的》一课时,我让每个学生先独立设计一份测量土豆体积的活动方案,然后再相互交流。有的学生从故事中悟得方法,想到将土豆浸没到水杯中,看水面上升了多少,上升部分水的体积也就相当于土豆的体积;有的说用蒸煮的方法,将土豆蒸熟后捏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算出它的体积;还有的想用陶土做成土豆的模子,切成两半后再装上水,水的体积即土豆的体积„„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完整的生命个体。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生活阅历、文化背景,尤其是在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积淀下的“前数学经验”,使得解决问题方法丰富而独特。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认识和思考,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情感,真诚地欣赏他们尚显稚嫩的创造萌芽,巧妙引导,形成促进智慧生长的力量。

三是提升积极情商,催生“数学智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眉宇间舒展,智慧之门才可能打开。”在我的数学课上,我总会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凡做对的同学扬扬眉头,暂时没有做对的轻抚眉头,笑一笑。”在每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我总会定期组织学生评选思路最妙奖、发言最佳奖、进步最快奖、学法最巧奖,等等。不知不觉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形成了。愉悦、幸福、自信,是智慧的表情。换句话说,充满智慧的人总是愉悦的,总是充溢着幸福感的,总是饱含着自信心的。要让学生智慧起来,首先要让他们愉快起来、自由起来,因为只有愉快的心态和自由的氛围才可能有智慧火花的闪现。当然,追求智慧同样需要付出,付出辛苦的努力,付出思考的清苦,付出超越的艰辛„„智慧的愉悦、幸福的表情总显现在刻苦努力后,总绽放在“豁然开朗”时。

四是实施宏观考察,拓展思维空间。杨振宁教授在评价我国教育时说:“中国的学生应把视野放远一些,‘天线’放高一些,坚持把大的方向与能力、兴趣结合起来,必有大作为。”丘成桐也说:“用宏观的观点考察数学,就会有深刻的思想出来。”两位大师都谈到了拓展思维空间的重要性。在教学《奇妙的图形密铺》一课时,我没有停留在“让学生借助直观的手段发现哪些图形能够密铺”这一浅表层次上,而是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任意四边形能否密铺”,以及解释、说明“正五边形为什么不能密铺”等思维活动,最终帮助学生发现“如果一个平面图形的内角和是180°或360°,或者一个正多边形一个内角的度数是360的因数,那么这个图形就能密铺”。要拓展思维空间,需要在思维的向度、广度、长度、深度上做文章。在向度上,我们要变太多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为较多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后劲;在长度上,我们要变太多注重损伤学生胃口的应试训练为较多培养学生对未来、对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在广度上,我们要变太多关注本学科的学习情况为较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深度上,我们要变太多囿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玄妙、复杂为较多呈现简洁明快、自然随性的教材与教学„„

5、展学生的智慧,教师自己就要成为一名智慧型的教师。同样的资源,智慧型教师总能敏锐地发现、及时地开发、巧妙地利用,使之成为智慧教育的过程。在这方面,你又有哪些独特的做法呢?

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形成课程的基本条件。要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需要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有所创新。除了对数学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外,我还特别注重对数学小工具资源、数学课外读物资源、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对于传统的数学“小工具资源”,我们的开发策略是“深度挖掘,有机统整”。我曾以三角板和月历卡为素材,设计了《三角板引发的数学智慧》《月历卡中的数学问题》等课例。注重对传统数学小工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能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意识。

我们注意积极开发与利用数学课外读物资源。上述《奇妙的图形密铺》一课中的部分教学设计,就是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灵感。书中介绍说,由于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因此可以把一些零散的建筑材料加工成完全一样的任意四边形,同样能拼出完整的美丽图案。在数学课外读物普遍缺乏的今天,我们更应充分利用其中的宝贵资源,丰富我们的数学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好地发挥数学文化的价值。

我们还注意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过:“教师,要把学生的思维看成是丰富的教学资源,要收拢学生头脑中发出的‘波’,集‘波’成‘澜’,再推给学生,这便是生动的教学资源。”当我们的教师有了一双慧眼、一颗慧心,我们的教学就能多些生动,多些和谐;我们的学生就会多些灵动,多些收获。

6、法国思想家蒙田说:“尽管我们靠别人的知识成了一个博学之才,但要成为一个智者则要靠自己的智慧。”要实现基于学生智慧发展的教学,还有哪些有益的经验?

为了实现基于学生智慧发展的教学,我们还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第一,长线教学,形成一条“智慧链”。将相关内容结合、组合或融合起来,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或全新的思想,这是一种把多项貌似不相关的事物加以联结,从而使之变成彼此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如,在小学数学中“转化”思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能将许多貌似不相关的数学知识统整为一个整体。用这样一种“智慧链条”,我们让学生将相关的数学知识联结起来,如数的转化: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互化、各种运算之间的转化等;形的转化:有关图形面积或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等积变形等;量的转化:名数的改写、数量关系之间的转换„„由智慧链联结成的新的体系,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具有更高层次的结构功能,改造原有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形成学习能力。

第二,深度探究,开掘一口“智慧井”。教学《比的认识》一课中,我将教材原有的一道根据五星红旗五种通用规格的长和宽分别写出长和宽的比,并求比值的练习,改成了只知道其中一种规格的长或宽,让学生想办法把表格填完整的问题。这一颇具挑战性的问题,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通过启发、追问、比较、联想,使得“比与分数的关系”“比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等相关的知识自然生成。与学生一同“挖井”,教师首先要为他们选准一个切入口,可以是一组信息,也可以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去思考,寻觅联系,获得突破。当然,教师还要在适当的时机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支架”,选择一个最贴近学生的角度展开研究。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好学生间群策群力的作用,在倾听、交流中,学生的视界能够得到拓展,思维产生共振,智慧得以共享。

第三,勤于阅读,储存一张“智慧卡”。勤“读”助思。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遇到问题时,我们不主张直接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引领他们自己去查找、阅读有关的资料,然后再通过交流、讨论,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我们力图让学生通过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发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能力的变化,并最终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智慧的学习方式。

记:智慧究竟是什么,也许这永远都是一个“彼岸性”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可能不断地接近智慧的彼岸。

第二篇:数学教学智慧

数学教学智慧2010-06-26 16:44:36|分类: 读书摘录|字号 订阅

《论语·为政》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庾哉?”意思是说:首先观察一个人因何去做一件事,然后观察他如何去做这件事。再观察他做此事的心情如何,安或不安。如此观察,一个人是好是坏能向何处去藏匿呢?!它的本意是告诉人们如何鉴别一个人的好坏,考察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但是,我们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又何尝不是同样的道理呢?

视其所以——怎么样

托兰斯指出,要在承认儿童具有开发的巨大创造潜能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新的机会,让儿童能够独立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或从事其他活动,减少不必要的规定,培养、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去探索、争鸣和发明创造,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观其所由——为什么这样

我们知道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他从原有经验出发,在低水平支撑下建立,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逐步建构起自身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并在认识过程中逐步内化为自身的心智。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认识过程都是阶梯式发展的,也可能是跳跃式的,因为有很多东西在人们的经验中早就有了,关键是如何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使新知与经验获得联系,一旦联系成功,新知的获得便水到渠成。

察其所安——他喜欢怎么做

数学家喜欢或者希望把什么都归结为数学关系,总是思考着:在表象千丝万缕的背后有着什么联系,可以用一个什么数量关系式表达。笛卡尔正是出于想把任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求解的想法才发明了解析几何。这也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的认识过程。

这种对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行为就是一种数学式的思维,这种数学思维是受到数学化观念思想的影响的。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化思想、观念、方法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可以处理的但又对原来的问题有用的数学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有时还须对问题作出解释和讨论。如何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不是简单的,它比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更难。

事实上,无论是“视其所以”,还是“观其所知,察其所安”,其核心只有一个,便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要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智慧,就不能只是在某一个课例、某一节课中做到“视其所以,观其所知,察其所安”;只有在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中去贯彻、执行这样的理念,我们的教学水平才会日渐提高,我们的教学智慧才能日益提升。

第三篇: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论

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论

【摘要】:当代教育越来越关注教学实践智慧。所谓教学实践智慧是在教学中,教师充分理解教学情境,巧用教学资源营造情智相长的和谐氛围,优化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教学实践智慧是实践智慧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除具有实践智慧的普遍性外,还有自身的特征。教学实践智慧是具体的,通常以外在和内在两种形式表现出来。本文先澄清教学实践智慧的基本概念,然后剖析了一些“伪”教学实践智慧,明确否定了前人认为教学实践智慧不能传递的观点,提出教学实践智慧不但是能够传递的,而且是必须传递的,没有它的传递就没有教学理论智慧的丰富与发展。教学实践智慧的传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发展教学实践智慧本身也是一种传递。可见,人类整体的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过程不仅能够说明教学实践智慧是能够传递的,而且它正是借助教学实践智慧的传递得到丰富的。教学实践智慧是具体的,教师不但可以通过它的表征清晰地感知它,而且还可以通过提取相关信息,在理解它的基础上对其重构,使其成为自己的意识对象。无论是教学实践智慧的获得者还是旁观者,都可以根据对它的表征和自己的理解和具体需要提取它的本体意义,进而生成新的意义,让它在个体之间传递或者由个体的智慧转化为集体共享的教学实践智慧资源。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创造“情智相长”的教学氛围,为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同时也促进教师生命意义的丰富。当然,教师发展教学实践智慧,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

发展教学实践智慧,教师生命可能性的实现也呼唤教师不断发展教学实践智慧。这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从个体角度看,影响教师个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认知、感情和意志等方面的因素。没有教师对教学实践的感知、感情体验以及意志调控,教学实践智慧也无从谈起,同样,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认知、感情和意志等方面的调节。本文最后提出了加速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设想:一是加速“混沌与秩序”的转化,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二是强化教学感情、教学沉浸和教学反思,采扔行У姆⒄故侄?三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实践展开研究,总结教学经验,使教学实践智慧增值。【关键词】:教学实践智慧传递发展意义影响因素设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24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2前言12-2

5一、问题提出12-1

3二、相关研究综述13-24(一)国外研究的大致情况13-21(二)国内研究的大致情况21-23(三)对相关研究存在不足的分析23-2

4三、本研究的意义2

4四、本研究方法24-25第一章教学实践智慧概述25-46第一节教学实践智慧的概念25-3

3一、教学实践智慧的定义25-26

二、教学实践智慧与教学理论智慧的关系26-29

三、教学实践智慧的主要分析维度29-33第二节教学实践智慧的具体表现33-40

一、教学实践智慧的外在表现33-38

二、教学实践智慧的内在表现38-40第三节“伪”教学实

践智慧40-46

一、教学方式中表现出的“伪”教学实践智慧42-4

4二、教学态度中表现出的“伪”教学实践智慧44-46第二章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基础46-64第一节教学实践智慧的可传递性46-

53一、关于教学实践智慧的神秘“先知”47-48

二、教学实践智慧能够传递的预设48-50

三、教学实践智慧传递的实质50-

51四、教师传递教学实践智慧的基本途径51-53第二节教学实践智慧的表征53-58

一、表征教学实践智慧的实质54-5

5二、表征教学实践智慧的主要方式55-56

三、表征教学实践智慧的基本环节56-58第三节教学实践智慧的意义生成58-6

4一、教学实践智慧的提取59-60

二、教学实践智慧的意义生成60-6

2三、意义生成的影响因素62-64第三章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价值64-76第一节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能够充实教师生命64-7

1一、关注教师生命是时代发展要求64-66

二、教师生命的构成66-68

三、教学实践智慧发展与教师的生命发展68-71第二节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能够营造“情智相长”的和谐氛围71-76

一、“情智相长”的基本内涵72-7

4二、教学实践智慧发展通过营造情智相长的和谐氛围提高教学效率74-76第四章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影响因素76-100第一节影响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环境因素77-80

一、教学有效性的呼唤77-78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78-79

三、教师生命可能性的实现79-80第二节影响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个体因素80-100

一、个体的认知因素80-88

二、个体的感情因素88-9

2三、个体的意志因素92-100第五章在理解教学情境中发展教学实践智慧100-110第一节在“混沌与秩序”的转化中发展教学实践智慧100-10

4一、“混沌与秩序”的转化是教学的必然

100-10

1二、“混沌与秩序”的转化促进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101-104第二节在创设教学情境中发展教学实践智慧104-110

一、优化的教学情境105-106

二、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的指导方针106-107

三、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发展教学实践智慧的具体举措107-110第六章在调控教学过程中发展教学实践智慧110-136第一节在传递教学感情中发展教学实践智慧110-116

一、教学感情110-11

1二、教学感情传递与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111-116第二节在教学沉浸中发展教学实践智慧116-12

5一、沉浸理论116-118

二、教学沉浸118-119

三、教学沉浸的发生机制——障智平衡119-120

四、教学沉浸与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120-125第三节在教学反思中发展教学实践智慧125-136

一、反思125-127

二、教学反思127-130

三、教学反思的模式130-1

32四、教学反思与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132-136第七章在研究教学中发展教学实践智慧136-148第一节在培育研究中发展教学实践智慧136-140

一、培育研究136-137

二、培育研究与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137-140第二节在教学实践论证中发展教学实践智慧140-148

一、教学实践论证概念的界定141-1

42二、教学实践论证的实质142-14

4三、教学实践论证的中心环节:构建教学实践叙述144-14

5四、教学实践论证与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145-148结语148-149参考文献149-159后记159-160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四篇:自闭症儿童数学教学

三年级自闭症儿童数学教学方法与研究 先把文中内容的格式及文后参考文献的格式调整好。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按《教育研究方法》中教你们的格式来写。如果还不会,就拿《中国特殊教育》中文章后列出的参考文献格式来。请仔细检查文中语句通顺、错别字、标点符号情况,希望下一次不要再有错误。

摘要:

自闭症儿童数量逐年上升,成为特殊儿童的若大群体。数学课堂教学是特殊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自闭症学生自理自立于社会打下扎实的数字基础!虽然,近几年来辅读学校一直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本文主要分析了辅读学校三年级自闭学生对数学课堂排斥、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个别化教育、再现生活画面、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相应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自闭症学生 数学课堂教学 方法一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④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发展性障碍,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兴趣狭隘就是起特点之一!】三年级的自闭症学生只具有一定的直观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数学是一门内容广泛,抽象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面对陌生的课堂、陌生的数字,他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排斥更甚之敬而远之!在课堂上,他们轻者肆意离开座位,到处乱跑;重则自残身躯以表示对课堂的不满,显得格格不入。面对陌生的数学,缺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更难以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②学校是社会生态环境中对儿童的发展起直接影响的机构。我国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关注仅仅局限于临床,却没有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负责招收自闭症儿童的幅度学校每年只能招收最多十名最少一名。】随着自闭儿童的数量增多,分班成为虽大的难题。学校往往将3—4名自闭生插班在三年级培智生的班里。教师面对不同类的学生,采用相同教案同步教学。这样既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基础好的学生会越学越有信心,接受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基础较差的学生会失去信心,久而久之便会脱离课堂,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甚至是两级分化!

(三)二期课改的新理念是学习有用的生活数学、学以致用。数学给予学生的应当是自理自立于社会的数字准备!辅读学校的课堂教学更应以此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三年级只是一些简单的加减,教师完全可与生活紧扣!例如“教4+5=9完全可用钱币教学然而事实却与此相反.辅读学校的课堂上只是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认熟数字,记住答案。过度重视知识本身的意义而忽略其实用意义!例如“算式1+1=2”教师只不断的让学生在课堂上抄写算式。也许,久而久之在潜移默化下,学生会顺其自然的写出算式。然而在生活中让学生拿来两个苹果却拿错,那么这个算式对于他们而言就毫无意义!

二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将数字形象化

三年级自闭学生的思维明显缺乏深度。他们只会从肉眼看得到的事物中去寻找思考的源泉。如何引发他们主动积极的思考成为了我们的难题!【①我们要将抽象的数字形象化,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生活的情景中找到知识的原型!】例如“分数1/2”就可以变化成妈妈有一个梨分给你和弟弟,怎样分让你们吃的一样多?这样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发他们思考!这是一个他们生活中也会遇到的问题,由此他们就会联想到一半这个概念,有助于他们的理解和对2\1的掌握。

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直观的思维刚刚形成,只能将抽象的数字形象化,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难题,还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增加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氛围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将数学趣味化

【④自闭学生的兴趣狭窄是他的三大特点之一。】他们对数学的排斥感是与生俱来并长期存在的!自闭学生对数学的排斥感是当务之急!兴趣是第一位!想要彻底消除这种厌恶感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必须将数学游戏化趣味化!【④从学生热爱的事物中,从学生热爱的游戏中引出数学知识,】既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还可减弱他们对数学课堂的消极态度,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①”新生入学比大小,教师可将大小不同的水果带进课堂让学生比一比,答对了奖励水果吃”】’高低”就可让学生玩比一比谁高这个小学生最爱玩的游戏。做游戏喜欢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自闭学生也不例外。相反他们更需要这样的趣味和欢乐。将数学趣味化,渐渐地消除对数学的排斥感和紧张情绪,是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举措!只有兴趣提高了才能改变学习态度,提高课堂的质量!三年级的生活数学知识一些简单的加减法,教师完全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游戏,让课堂带有趣味化

(三)建立考前分班制度

辅读学校将基础落差过大,差距各异的学生编入一个班,不但影响教师的进度让教师束手束脚;更容易形成两极分化!【②给自闭学生进行编班时可以选择在入学前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并且以年龄为界限、考虑到其病态程度三者相结合,】将水平不相上下的学生编入一个班.学生基础上的统一促进了教师教学上的统一教学进度和质量上的统一!【③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药密切关注自闭学生的行为与反应,一旦他们对某个数字或者某个题目作出反应,教师都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强化!】考前分班制度的建立,不但有利于自闭学生智力程度的统一,还为教师的统一教学提供有利的参考资源,使统一教学在自闭学生的课堂中变得可能!同时扩大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对自闭学生有义而五害!

(四)建立个别化教育制度

个别化教育是指植根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基础,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真切关照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发展的教育。个别化教育是新形势新世纪产创新教育模式!相比以往的墨守成规,它具有更多的优势。首先,它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上课的时间地点、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都可根据世纪情况自由选择;其次强调了知识技能的掌握自闭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掌握加减等数学技能;除此之外个别化教育还有较强的适应性。自闭学生的特点千差万别,传统的统一教

学无法完全适应,而对于个别化教育这种问题就不复存在了!

每个自闭学生的喜好和特点都各不相同,统一的方法难以在每位学生的身上见效.面对不同的特性教师应当注意目标的建立和实现过程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我们可以将目标分为不同的等级例如”数字4的第一课时教学A组学生要既会读还会照样子书写并B组会读在教师的指导下书写C组会读.目标的分层是个别化教育的首要条件;其次,【③要了解学生的喜好有地放失】.自闭学生普遍喜好简单化单调化地游戏.教师应投其所好,结合相应的游戏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例如"算式3+2=5"可以选择用数字模型或图形模型让学生摆一摆,在操作中记住答案.

(五)模拟生活情景,再现生活画面

【③数学是对客观世界中的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的抽象和概括。】三年级自闭学生的概括能力低下,他们理解某种事物往往拘泥于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经历。失去了这种经历将无法理解其意义!他们对于数学的理解亦是如此!我们必须将生活的画面再现,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思考、操作的学习过程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做到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自闭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教会让他们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是学校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单纯的不考虑实际用途的知识对他们而言毫无价值!【①教师在教学中药模拟生活的情景再现生活的画面,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知识的影子,运用知识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教认识元和角"可以在教室里建立模拟型超市或带学生去菜场超市去亲身体验.让学生在生活的空间找到数字的原型发现数字的价值推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尽早融入数字的世界!

(六)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

【⑤多媒体教学随着改革开放已经全面步入特殊教育课堂。并且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多媒体课件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促使学生的又一注意想无意注意之间的转移。】自闭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较差,理性的知识缺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精彩的图片、视频等按照一定的规律,突出讲解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这基础之上,还可以提出“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深度!三年级学生还带着一股佟稚气息,教师只要适当的设计多媒体课件并且学会灵活的运用精美的图片和动画,那么一定会使数学课堂如虎添翼!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维,注重数学的实用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以致用:注重采用个别化教育,因材施教,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从各方面完善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方式;为学生创设有相关的配套教学方法和资源支持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根本上帮助自闭学生!参考文献

①郝宗群 《培智学校数学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生活》 《中国残疾人》 2003年第8期

②江攀娜 陈优 《关于上海市辅读学校自闭儿童就学现状调查》《中国教育网》 2006年第6期

③林水琴 《浅谈培智学校低年级数学教学》 《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 第9期

④黄焱 《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治疗》 《现代教育》2008年 第3期

⑤陆修平《培智数学课堂对媒体课件的设计与使用》 《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 第6期

第五篇:自闭症儿童数学教学实例

与学习有关的例子

1、相邻数(数字的前后)(先5以内,再10以内)

A、展示卡片,一边描述:“2前面是1。”“2后面是3。”一边动作示意前后。之后变为眼神示意前后。(其他数字同此例)

B、“请指出2前面的数字。”“指一下,2的前面是几。”(重复描述)

C、提问:“2的前面是几?”提示:“2的前面是......”等待接答,熟练后撤销。

D、从顺序摆放的一组(至少三张)卡片中找出2前后的数字(空出2的位置),并陈述。从任意摆放的一组卡片中找出2前后的数字(告知2是在错误的位置),并陈述。

D、撤销前后的卡片,提问:“2的前面(后面)是几?”撤销所有卡片,再进行提问。

E、前后熟练后,陈述:“2的相邻数是1和3。”或“2有两个相邻数,前面一个是1,后面一个是3。”或“1和3是2的相邻数。”“2的相邻数除了1还有3。”

F、提问:“2的相邻数是几和几?”“1和3是几的相邻数?”

可根据孩子具体表现,适当跳过部分内容。

2、第几和几个,排(横排和竖排)(先5以内,再10以内)A、摆出一组物件(5个),陈述:“这是排列(排队),请数数。”孩子:“1”。陈述:“数到1就是第1。”提问:“这是第几?” 提示:“1,第几?”根据情况撤销提示。一直描述完要学的数字。(使用三组物件教学,三天跟换一组。)

B、摆出一组物件,指令:“找出第3。”“找一找,谁在第3。”提示:“第3,就要数到3。”“数到3,就是第3。”问答提示:“第3,要数到几?”。根据情况撤销提示。描述完所学数字。

C、提问:“xx在第几?”分解:着重强调xx,指出后再次提问,熟练后直接提问。“第x是什么?”分解:强调第x,指出后再次提问,熟练后直接提问。

D、结合“几个”的概念穿插教学,如:“给我3个。”“给我第3。

E、排的概念学习基本参照以上步骤。(最初都要用动作示意“排”和“个”,排是手臂示意,个是手指指示。)F、提问:“xx在第几排的第几?”“第x排第x是什么?”可参照步骤c进行分解。

G、拓展:可加入“从上往下,从右往左”等概念进行学习。可每次都按此步骤进行,也可适当跳过某些步骤,根据孩子学习情况而定。辅助和提示的基本原则:最初要及时;多次后适当等待;熟练后撤销。

3、数字比大小(先5以内,再10以内)

A、摆出数字卡1—5,摆出相应数量的同类物品,从上往下排开。陈述:“先看1和2。”提问:“我们现在看什么?”,回答后指出相应数字。

B、一边动作示意,一边描述“1小,2大。”,指令“指出小的。”“指出大的。”指出后表达:“1小。”“2大。”

C、提问:“1和2,谁小(哪个小)谁大(哪个大)?”提示:“1小,2.....”。

D、陈述:“1小,就是1比2小。”“2大,就是2比1大。”提问:“1比2要大还是小?”提示:“1小,1比2......”。熟练后撤销。

E、撤销物品进行综合提问。F、其他数字参照以上步骤类比学习。

学习中,孩子描述的部分请进行适当的主动重复表达。

下载基于儿童智慧发展的数学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儿童智慧发展的数学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简单数学 智慧课堂

    名师论坛发言稿 简单数学 智慧课堂 ----湛江“全国课改十年”成果研讨会学习心得 肖鹏云 12月3日到4日,我有幸与全县12位教师一起,参与了全国小学数学课改十年成果研讨会,这是......

    加强数学教学反思提升教师教学智慧

    文/李雨姣 【摘 要】教学反思是总结教学当中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并优化教学方法。教学中既要反思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又要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促进学生积极向上。教学反思是......

    20110400简约数学,简约教学,简约智慧(精选五篇)

    简约数学简约教学简约智慧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 许卫兵 一 在“数学”之前以“简约”来修饰而成为“简约数学”,并非刻意地进行文字拼凑制造新词,而是力求将简约和数学联系起......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智慧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智慧 我是一名少体校教师,我深爱我的学生,也深爱我的职业。我常常在思考,怎样施教,我的学生才更喜欢?怎样乐教,我的学生才更爱听?经过自己的教学总结,我发现,原......

    教学智慧 智慧教学

    教学智慧智慧教学 一一对绘本教学中教师教学智慧的思考 张惠珍 教学智慧在《教育大辞典》中被 定义为:“教师而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 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

    儿童发展指南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 那诺浪树小学朱羿澄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幼儿时期的教育是承前启后的教育阶段......

    儿童发展读后感

    儿童发展读后感《儿童发展》这部书是美国的劳拉·E·贝克所着,这部书中,作者的创作动机就是“奉献一本在知识性上催人上进的课本”。这部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阐述了儿童的内......

    儿童发展读后感(精选合集)

    儿童发展读后感 儿童发展读后感 《儿童发展》这部书是美国的劳拉·e·贝克所着,这部书中,作者的创作动机就是“奉献一本在知识性上催人上进的课本”。这部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