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说课稿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说课稿(一)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分子和原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大板块来给大家阐述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课题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基础上,由宏观的世界转向微观的世界的开端,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它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以后学习化学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起着重要作用。本课题内容计划安排两课时,本节课完成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2.学情分析
(1)知识水平: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对物质的认识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开始的。在前二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对身边的物质及其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物质的内在变化及其原因却很少接触,学生通过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学习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些探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加之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了很多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是本课的关键。《分子和原子》一节,通过模拟原子运动、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综合起来。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不同的感观,不同的侧面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2)智力水平: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的时期,认知能力和水平都比较高。这为本课题的学习提供了智力支持。
3.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情况,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的特点。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理论解释日常现象。
(2)学习运用分析、归纳和模型化等方法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渗透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
4.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本课题是学生初次接触微观世界,从微观角度学习化学,认识世界的开端。所以对物质粒子性的认识决定着后面学习的成败。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情况,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
(1)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
(2)能用理论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难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利用多媒体技术、探究活动和评价反馈等方式对重、难点进行突破。
二、教法分析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出“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情景创设:创设一个与本节内容相关且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通过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出新课。
(2)实验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
(3)活动探究:组织学生完成几个活动,归纳、总结分子的三个特点。
(4)评价反馈:设置课堂练习,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
三、学法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实验——讨论法和分析——归纳法等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设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情境,强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由于本节概念比较抽象,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微观概念,对分子和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他们缺乏准确的内容表象,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这节课我将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教学:创设情景——新知探究——课堂小结——巩固提高——课后练习。具体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生活中经常这样的现象:放学回家后一踏进家门,“哇!今天吃****菜”,这是一个同学们都很熟悉的生活场景,从情景入手,抓住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
明明没有看到桌子上的菜,却能隔很远就能闻到,为什么?
通过提问将学生引入一个问题情景当中,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当学生给出答案后,进而追问:你知道香味四溢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吗?
由追问将问题继续深化,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自然过渡到本节的主要内容——探究物质的构成。
(二)新知探究
引导:物质表现出来的很多特征,都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有关系的。
通过引导明确宏观想象与微观构成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宏观现象的分析,推测物质可能的微观组成。
1.此时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教材中安排的探究实验操作有点复杂,用时较长,且不利于照顾学生的差异。所以对探究实验进行了调整——设计了三个操作更为简便的探究实验,节约操作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展开讨论。同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多媒体展示实验内容及主要操作步骤):
(1)碘加热升华
(2)品红在冷水、热水中的扩散
(3)氨水使试管内滤纸条上的酚酞变色
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物质具有什么样的结构才会导致出现这样的实验现象。要求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汇报结论。
通过讨论,学生获得的探究结果不一定与事实相符,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苯分子和硅原子照片。让学生感受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如果前面学生的探究结果与事实出入有较大出入,这时可以让学生继续思考。最终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结论。
[板书]
一、物质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在确立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分子的特点。我设计了三个小活动引导学生对分子的三个特点进行探究。同时利用活动突破本节的难点。
2.活动一:刚才给大家展示的苯分子和硅原子图片在普通的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它是利用分辨率更高,放大倍率更大的电子隧道扫描显微镜拍摄到照片。这说明分子大还是小?
介绍两幅图片的来历,引出分子很小的特点。为了能更直观的感受分子的小,继续引导学生活动。
分子到底有多小呢?现在假设一个任务: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数一数一滴水中的分子。假设每人每秒中数1个,计算一下需要多长时间能数完?
(利用计算结果,加深学生对分子很小的印象)
[板书]分子的特点
1.分子很小
2.活动二:分析实验
(1)品红在冷水、热水中的扩散
(2)氨水使试管内滤纸条上的酚酞变色
从氨水使试管内滤纸条上的酚酞变色,品红在冷、热水中扩散,由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水到渠成的引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特点。
[板书]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从生活中真实的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活动三:提出新问题:冲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吗?
补充两个小实验:1体积的水和1体积酒精混合后为什么不是得到2体积溶液?利用1升黄豆和1升小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升的生活实验,启发学生思维,得出:“分子间有间隔的”结论。
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然后吸入一定体积的水,再试一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气体物质粒子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
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或冰雹。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热胀冷缩的现象。
[板书]
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物质在不同状态时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有关分子的这些特点,在八年级物理第十单元中已经出现过,直接引用就可以了。补充这个实验目的是提示学生各学科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要学会整合各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
(三)课堂小结
5.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总结后多媒体展示板书设计)
通过让学生自己小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可以反映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突出本节的重点。
(四)巩固提高
6.引导: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以下生活现象。(多媒体展示)
(1)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
(2)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3)25c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cm3的钢瓶中。
建构注意理论认为学习的目的是建构意义,即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设计练习的目的,第一,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反馈。第二,是让学生在解释——指正——再解释的过程中巩固提高对分子特点的认识,进一步对难点进行突破。
(五)课后练习
1、P51习题1(1);2(2)、(6)
2、请同学们课后搜集生活中与物质粒子性有关的例子。看哪些你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题目1属于基础性题目,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完成。可以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题目2属于活动性内容。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将知识带出课堂,引入生活。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五、板书设计
课题二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二、分子的特点
1、分子很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3、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板书设计体现的是本节的主要内容,也是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展示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更清晰的印象。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说课稿(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分子、原子、离子的知识,建立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对微观世界有一个初步认识,并能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通过习题训练,巩固学生的原有知识,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熟练运用分子、原子、离子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问题。教学过程:
(一)前置作业
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解答问题,并在解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不足与运用知识的缺陷,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提高学生复习课堂听课的效率。
(二)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温室效应怎么造成的呢?二氧化碳气体由什么构成的?那么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什么呢?
(三)知识回顾,直击考点
一、分子与原子
1、提出问题:你怎么认识分子、原子的?分子、原子有什么性质?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2、分子原子的比较
3、习题巩固。
二、原子的构成
1、引入:“原子是一种不能再分的粒子”这种说法正确吗?
2、提出问题:原子由什么构成的呢?原子核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用图表归纳梳理:原子的内部结构。
3、认识原子结构图。提问:
1、各部分都代表什么?
2、有哪些规律?
三、离子的形成 提出问题:
1、为了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会有什么变化呢?
2、如何区分阴阳离子结构示意图呢?并记忆常见离子符号。
3、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4、原子与离子的区别。
四、物质与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之间的关系
1、归纳梳理物质与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2、习题巩固。
五、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
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析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
2、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说课稿(三)
一、内容分析
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内容: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是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的一堂复习课。
课标中的地位:第三个一级主题《物质构成奥秘》中的二级主题《微粒构成物质》。本部分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抽象化,但却是初中化学学科最基本的化学用语,因此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充分发挥导学案的教和辅的功能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资源。
2、说学法:采用“整理、练习、小结”的学习方法。
三、说重难点:能熟练运用分子和原子及离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说过程
1、设制前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解答问题,并在解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不足与运用知识的缺陷,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提高学生复习课堂听课的效率。
2、课堂引入:由生活中的 “温室效应”的话题引出分子、原子和离子。
3、展示考纲,使学生明确复习内容和目标。
4、完成复习内容的主体部分:
(1)对基础知识的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2)设计习题及时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第二篇: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定稿)
分子和原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过程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
2.学会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
情感价值观目标: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二、教学重点: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四、学生认知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物理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但是由于分子、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要真正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
五、教学过程
环节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并通过“生活经验——化学实验——科学技术”的途径帮助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问题
1、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投影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宏观生活现象,引发学生感悟“宏观的物质可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并带着困惑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1)走到花圃会闻到花香;
(2)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
(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学生观看,思考,并作出猜想: “花香”、水、糖块可能都是由看不见的更小的东西构成的。
教师:那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化学的另一个世界!
【演示实验】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设计意图: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实验继续让学生感知“物质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问题2】请认真观察,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观察实验,交流讨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加入的品红,在水中慢慢的扩散。
【问题3】你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生认为:品红可能是由更小的看不见的“品红粒子”构成的,这种粒子还在不停的运动。
教师讲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证明了物质确实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构成的。【展示图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
生观看图片,并思考图片所表示的意义——宏观物质确实是微观粒子构成的。(设计意图:通过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的分析,都只是一种推断。只有通过更科学的手段,才能得出更科学的结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的重要性)
环节
二、探究分子的基本特征
【资料卡片】水分子自述: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
211mL计)中大约有1.67×10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问题4】根据对“水分子自述”的分析,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生阅读、分析所给材料,并经过讨论得出下列结论:
(1)分子的体积很小;(2)分子的质量也很小。
【演示实验】教材“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生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A烧杯中无变化,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生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试管中溶液变红色,说明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A烧杯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B烧杯中的氨分子进入到了A烧杯中
【问题5】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
生思考,得出结论: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
【演示实验】向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品红溶液。(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问题6】请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能够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生思考,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演示实验】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观察混合后液体体积?(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6】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分子有什么基本特征?
观察,发现实验结果“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竟然不是10050mL”。思考,总结出: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分子的基本特征(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使学生的知识得以条理。
1.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
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环节
三、学以致用 练习
环节
四、课堂小结
第三篇: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4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4 昂洞中学
周正芝
课题2 分子和原子(A案)【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2、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粒子。【实验准备】品红的扩散 氨分子扩散实验 二氧化氮气体在空气中扩散 水和酒精的混合 压缩水和空气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问题情景】投影四幅Flash动画画面
1、小明站在阳台上想:湿衣服晒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2、路过花店时,小丸子对小英子说:我闻见了花香,你闻见了吗?
3、冲糖水时,小刚感到迷惑,把白砂糖放入开水中,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有了甜味。
4、小强指着马路问爸爸:马路为什么要隔成许多小泥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何不一样宽? 【引入课题】以上四种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我相信我们一起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以后,你一定会解释以上现象。
【实验】品红在水中扩散
【想一想】你看见了什么?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拓展】结论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播放动画】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
【投影】
1、苯分子的照片
2、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活动与探究】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观察到小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请你用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解释。【学生猜想】
1、A烧杯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红,与B烧杯无关。
2、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烧杯A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慢慢溶解到烧杯A的溶液中,使A溶液变成红色。【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1、用洁净烧杯C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2、另取两只烧杯,重新配好A烧杯中的溶液,B溶液用蒸馏水代替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B烧杯,观察现象。
3、小心闻B烧杯的浓氨水,嗅到刺激性气味。取出浓氨水少量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观察现象。【获得结论】
1、氨水能使酚酞试剂变红。
2、B烧杯浓氨水中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A烧杯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颜色变红。
【分组实验】
A组:一杯开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品红,观察现象。B组:下面一个集气瓶盛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上面一个集气瓶盛空气,抽走中间玻璃片,观察现象。C组:(1)50ml水与50ml水混合(2)50ml酒精与50ml酒精(3)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
D组:各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汇报实验结果】你有何发现? 【拓展结论并投影】
结论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结论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小。【考一考你】1、苯分子照片中两个相邻苯分子间黑色的部分是什么?
2、“酒香不怕巷子深”、水烧开后在壶口处能看见白雾,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投影】
1、几种常见分子模型
2、空气的自白(模拟空气中的氮气分子、氧分子、水分子、氦原子等微粒模型以及运动情况)【讨论与交流】
1、解释四幅Flash动画中的问题
2、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感受……
3、P52 3(2)(3)(4)(6)4、动动手,制作几种分子模型 【知识梳理】我已知道: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分子是在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分子是由两个及以上的原子构成的 第二课时 【实物展示】
请几名同学把亲手制作的分子模型展示给大家。(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分子里的各个原子可以拆开)【问题情景】投影
1、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2、观察P49氢气与氯气的反应的示意图,仔细分析在此变化过程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小组讨论】
1、教师也参与讨论
2、小组交流观点 【模型演示】
1、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一人演示一人解说)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同上)【分析】
水的蒸发:水分子未变,分子间隔增大……物理变化 电解
水的电解:水 氢气 + 氧气……化学变化
(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
【获得结论】
1、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发生改变。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质疑探究】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如何改变的呢? 【投 影】
1、水分子分解过程(Flash动画)
2、氧化汞分子分解过程(Flash动画)
【小组讨论】你有何发现?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小组讨论】发现各自观点 【获得结论】
1、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新的分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原子可以结合形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反思小结】
1、你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有哪些收获或感受?请你说出来。
2、P52 3(1)(5)、4
第四篇:分子和原子说课稿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说课稿 开阳县第五中学:沈仁义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分子和原子》的第一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在《课程标准》中处在一级主题中的《物质构成的奥秘》,二级主题中的《微粒构成物质》。课程标准对本课题的要求是: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材在序言中讲到:“化学是在分子和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物质的性质及变化了很深刻的理解,但对于“在分子和原子层次上研究”还是一片空白,这一课题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对这句话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体现了教材的前后衔接。
本单元共有三个课题,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认识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分子、原子概念是基础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把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带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以及定量分析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本课题在整个初中化学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在物理上已经了解到“所有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和“物质有三态变化”等知识,并对一些涉及微观粒子的生活场景有所接触。但学生学很难将生活中熟悉的现象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同时,作为刚刚接触到微观概念的初中生,其思维方式还处在形象向抽象的过渡期,用微观概念解释宏观现象往往会感到过于抽象,难于理解。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实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认识分子的特点,并能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实验、识图、模型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科学假设、想象类比、实验验证、模型等学习方法。
2、知道宏观与微观的必然联系,建立“见微知著”的化学方法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能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并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兴趣,彰显化学的学科魅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了解分子性质,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象,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 以实验探究法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突出重点。穿插启发讨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形象的体验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学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和讨论法,体现学生主体。
五、教学过程
问题是灵感产生的源泉,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和简单实验入手,通过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微粒性,了解分子性质,解释生活中与之有关的化学现象,让课堂成为师生思维奔跑的场地。下面重点汇报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习分子特性的基础,所以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区别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而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品红在静置的冷、热水中扩散的现象。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再现生活场景,即简单体效果又明显现,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比出示单纯的语言、图片情景要深刻得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2、探究新知
通过上述实验及分析,学生已经开始有了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物质的概念,认识到分子、原子的存在,但对于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子?还缺乏具体的感性认识,通过“他们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再给出苯分子和“移走硅原子留下的空缺构成的‘中国’文字图”,增强了直观感受,让学生亲眼感受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为了帮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分子的小,我选取了教材中的数据说明,设计了一个猜数水分子的时间,意外的答案必然必然给学生留学深刻的记忆。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努力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实验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分组进行氨分子运动的改进实验,猜想变红原因,再进行实验,验证猜想,最后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以上层层质疑,步步探究,得到结论,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一组精彩的科学探究实验过后,我将一个兵乓球作为奖励送给表现最好的一组同学,但在交手的瞬间,我把它捏扁了,在同学们的笑声中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让它重新鼓起来吗?为什么能鼓起了?同学们都说道“放热水中”。通过兵乓球这一瘪一鼓的趣味实验,不但延续着课堂的兴奋度,还使学生对分子间有间隔有了初步的认识。我顺势抛出:数学上1+1=2,那化学上1+1是否也等于2呢?通过前面探究实验的引导,我现在放手让学生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注射器、量筒、分子间隔实验器、酒精、气球、水等)自由设计实验证明分子的特性(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凸显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这节课的质量如何就看学生的表现了,这也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
学生讨论交流后,我给出物质三态变化的三维模拟动画,从宏观现象到微观演示,将微观的,瞬间的过程变为可见的,再现了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突破难点。
3、巩固新知
通过上述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分子的特性,为加深学生的认识,我选取了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解释实际问题,启迪学生的思考,真正的体现 “从生活走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促使学生自觉地将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萌发应用意识,体现化学的学科价值。
4、交流总结
通过你能将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和同学们共同分享吗?的提问,再次引导学生归纳梳理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使教学目标得以充分落实。
5、布置作业
个性化的作业,让每位同学体会到收获知识的幸福感。
六、板书设计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清晰明了。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上,我以趣味活动为切入点,通过探究实验应用媒体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设计梯度问题,变“教学”为“导学”,使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
在教学内容上,充分渗透化学与生活结合的思想,通过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形式完成教学过程。体现了“从生活走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质疑,主动思考与主动建构,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源动力。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的聆听!
第五篇:《原子晶体说课稿》
说课稿
自我介绍、报出课题以及本课题是那个年级使用的哪个版本的教材,在教材中哪章、哪节、哪课时。整个说课将分为如下六个部分。
(一)教材(说教材)、学情(说学生)分析
(二)重点难点(说教材)教学目标(说教材)
(三)教法(说教学手段)与学法(说学生)分析
(四)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说教学程序)
一)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
二)实验探究
感受新知
三)挑战自我 小试牛刀
四)归纳总结
长话短说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各位专家评委早上好。我是08级化教(1)班xxx,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原子晶体》,本课题是鲁科版高中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中学化学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在复习化学键等知识的基础上引 入晶体结构、化学键间相互作用力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运用化学键理论和晶体结构理论分析晶体结构与其性质的关系,本节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历年来高考的热点。
二、教学目标
我将其归为以下三个小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原子晶体的结构模型及其性质的一般特点,使学生
理解原子晶体的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学会善于运用观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
法来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晶体的认识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进一步
认识“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的客观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
基于本节知识是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之前学过的原子空间构型、化学键、杂化轨道等理论为基础,引进并分析了原子晶体的概念、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等重要理论 知识。因此,本节的重点将放在“原子晶体概念、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上。本节难点为 “原子晶体的结构模型”。院子的空间结构是微观抽象不可感知的。对于老师来说,如何引 导学生较易认识原子空间结构是个难点,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在老师的引导讲解下掌握学习原子晶体空间构型也是一个难点。
四、教法
本节知识与物质内部结构性质联系紧密,为了让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易于培养学生 的空间想象力,我这节课将采用观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相结合的一条线方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金刚石结构模型、剖析模型,再以金刚石与SiO2晶体相比较,归纳总结原子晶体的特征及规律,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的客观规律。
五、学法
通过观察模型,将宏观可感知的实物与微观不可感知的结构联系起来,让学生的意识 里对原子晶体概念、结构有个大概了解,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分析。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发现规律,在师生的共同作用下,归纳总结规律,学习新知。
六、教学过程
我将整节课分为以下几个过程:(1)联想质疑
展示一组图片,向学生讲解图中所展 示的物质,引出以下两个问题:①这些物质有怎样的结构使得它们具有如此特性呢? ②它们有属于怎样的物质类型呢? 并引出今天所要讲的内容为原子晶体。准备用时5min。(2)引出原子晶体概念
让学生仔细观察金刚石模型,边观察边思考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总结金刚石结构特征,并引出原子晶体概念,指出常见的原子晶体。准备用时10min。
(3)比较学习,总结特点
结合书上“SiO2的空间结构示意图”,让学生自成小组讨论思考老师所提问题,在老师的引导讲解下,对比学习金刚石与SiO2的空间结构,并师生一起完成“金刚石与SiO2异同点”比较表,以此类推出原子晶体的结构特点。准备用时15min。(4)引出原子晶体的特征及熔沸点变化规律
师生通过分析对比挂图“原子晶体的键长熔点和硬度”数据表。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发现原子晶体特征及其熔沸点变化规律,老师并给与总结。准备用时10min。(5)迁移应用
在学完新知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做到善于学以致用。准备用时2min。(6)回顾反馈,布置作业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当堂所学重难点,有随堂练习,可以及时反馈,及时巩固。所留的作业是让学生回去自己做“SiO2结构模型”。在今天课堂上观察了金刚石的结构模型,可以对比去做SiO2的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回顾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准备用时5min。
七、【教学媒体】
利用图片、模型、挂图来展开今天的讲课。
八、【板书设计】
请看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我将整个板书分为三大块。第一块上写原子晶体的定义及常见的原子晶体;第二块上写原子晶体的结构特征及熔沸点变化规律;最后一块上方写原子晶体的物理特点,下方用作副板。
九、【布置作业】
我所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自己回去做一个“SiO2结构模型”。在今天课堂上观察了金刚石的结构模型,可以对比去做SiO2的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回顾复习当天所学内容。
十、【教学评价】
本节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抽象的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运用展示图片、模型这种可观可感的实物来联系微观存在的结构,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一步便于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由感知过渡到理论,而且设置了随堂练习,可以及时反馈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可以很好的做到学以致用。老师逐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总结归纳,做到了“以老师引导未辅,以学生为主体”的相互统一,更加切合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这就是我说课的内容,请各位专家给与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