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

时间:2019-05-13 02:0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崧舟: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崧舟: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

第一篇:王崧舟: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

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

——漫议小古文课程的当代使命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王崧舟

近日,翻读日本学者加藤喜一新书《中国的逻辑》,其中有两段文字赫然映入眼帘,令我这个身为语文教师的中国人不胜感慨:

‚名字与语言是自我认同的核心。倘若‘00后’的小朋友已经有了英文名字,并用它经营自己就有些危险了,必须加以警惕,因为这很有可能逐渐失去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思维观念。‛

‚中文是文化底蕴很深厚的语言,外国人不好接触,只懂语言远远不足,必须了解背后的文化,这叫做‘学语文’。‛

很遗憾,对中文和母语教育有着如此冷静而深刻见地的中国人,实在不多,其中也包括语文教师。

大家知道,1949年之前,“语文”称作“国语”和“国文”。从“国文”到“语文”,一字之差究竟意味着什么?“国文”者,堂堂一国之文也!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之根,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王丽在《语文丢失了什么》一文中说得掷地有声:“国文唤起的是我们潜意识深处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它使我们从拿起母语课本的第一堂课——开启蒙童的第一天起,就意识到‘我’是中国人。”

“国文”之文,不外“白话文”和“文言文”这两类。那么,从文化之根的角度审视,谁更有实力、更有资格担当这一使命呢?我想,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文言是中华民族经典思想、经典文化最优雅最适切的寓所。五千年的文明血脉,四千九百年横亘在文言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文言才是中国人的文明之根、精神之根、文化之根。

据我所知,“小古文”这一称谓是由李振村先生支持的新经典诵读课题实验率先提出的,它特指那些篇幅短小、浅近易懂、富有情趣、适合儿童阅读的文言文。小古文的课程开发与研究始自2005年,迄今已历时8年余。从课程定位到教材编选,从课堂实践到教学评价,小古文课程在朱文君老师的组织带领下,一路跋涉、成效显著。

它带给我们的惊喜和启示是多方面的,但正如经典素读的创始人陈琴老师对小古文教学所作的点评那样:“这个教学的尝试意义非同一般。她让我们看到了母语教学其实可以让孩子们充满愉悦地接近我们的源头文化,可以让一些经典的文本如此悄然而亲切地贴近孩子的 1 心。不刻意,不矫情,文言带着故事带着节奏带着韵味走进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孩子们个个竟是如此的情趣盎然!”

是的,充满愉悦地贴近源头文化,为中国灵魂播下千年文明的种子,这是我推崇小古文课程的根本原因。

在我看来,小古文课程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有关“兴趣”的。谁都清楚,当代语境下,文言太难,音难读、句难通、义难懂、文难用,因为难,学生没有兴趣。其实,这是一个重大误区。学生的兴趣并非教育的起点,恰恰相反,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兴趣才应该作为教育的起点。小古文课程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学文言的兴趣是完全可以被激发、被点燃,并逐渐浓烈而持续起来的。

我们不妨引入小古文教学的一个片段来看一看:

师:这‚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为什么这么有韵味呢?你们发现没有,这篇文言里有一个字特别多?

生:之。

师:圈一圈,到底有多少个‚之‛?

(生圈出八个‚之‛。课件中‚之‛以红字突出,印证学生的答案)

师:同是一个‚之‛,意思可不一样,读起来也就不一样。听老师读,考考你的耳力。(师范读,强调‚之‛字,学生认真倾听,听得津津有味。)师:听出来了?

生:老师读得很有趣,像古人在说书。

生:‚之‛的轻重缓急都不一样。有些读得长,有些读得很短促。师:哪个读得最长?

生:‚垂涎久之‛的‚之‛读得最长。

师:好,借用音乐的节拍来比方。如果这个‚之‛是两拍,哪么,有读一拍的‚之‛吗?有读半拍的‚之‛吗?

生:‚贵重之品‛‚罕见之物‛的‚之‛读半拍。师:猜一猜,罕见之物中的‚之‛什么意思? 生:这里的‚之‛是‚的‛的意思。

师:对啊,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贵重的东西,罕见的物品‛,这里的‚的‛我们读得很短促。一起跟老师读。(师带读:猿升之技、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卑鄙之辈、拂人之性、违心之谈)师:有读一拍的‚之‛吗? 生:‚方以之为食也‛的‚之‛。师:这里的‚之‛是什么意思? 生:它、葡萄。

师:对啊。‚之‛在文言文里经常用来代前文说的人或物。那‚垂涎久之‛的‚之‛为什么读得最长呢?

生:垂涎了很长时间了。生:口水流得很长了。

师:有意思,你能绘声绘色地读一读吗? 生:垂涎久之——

师:听出来了,狐狸的口水流到胸脯上了。有流得更长的吗?(生又读,故意拉了很长的声音,生笑。)

师:长是长了,可平平的,不太好听,我来创新一下。

(师吟‚垂涎久之‛,把‚之‛读得一波三折。生大笑。师打趣说,这就叫‚垂涎三尺‛)以上是朱文君老师执教《狐与葡萄》的一个精彩环节。试想,学生浸润在这样的文言学习氛围中,如坐春风、如沐春雨,还用得着争辩兴趣不兴趣吗?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要对文言不感兴趣,我看都难!

当然,对文言的兴趣,不同于对动漫的兴趣、对游戏的兴趣,它是一种高雅的文化兴趣。而越是高雅的兴趣,往往越远离日常生活,越需要文化的支撑和传统的浸润。西方人让他们的孩子阅读《荷马史诗》,阅读《圣经》,那么,中国的孩子为什么就一定要以不感兴趣为理由,让他们忘记《诗经》、忘记《论语》、忘记老庄、忘记禅呢?如果一个民族普遍缺乏高雅的文化兴趣,其精神的创造力必将日渐萎缩。小古文课程自觉肩负起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兴趣、唤醒民族意识的责任,可谓功在当代、泽被千秋。

小古文课程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有关“价值”的。学文言有价值吗?讲得再直白一些,学文言有用吗?如果纯以应试为衡量标准,也许,学文言确乎是无用的。以人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长达六年的语文课程,不过编排了区区4篇文言。其中五下一篇《杨氏之子》、六上一篇《伯牙绝弦》、六下两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就这么点芝麻量的文言,无论怎么考,对学生语文成绩的评价几无影响。

其实,这还只是一种功利主义的无用观。更有甚者,认为传统的人文经典对于当代中国已经完全过时、毫无用处,相反,只会阻碍学生成为一个现代、文明、理性的中国人。果真 如此吗?去年八月,龙应台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作了题为《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的演讲。她说道:“台湾所有的小学,你一进校门当头就是四个大字:‘礼义廉耻’。进入教室,简朴的教室里面,墙壁上也是四个大字:‘礼义廉耻’。如果一定要我在成千上万的格言里找出那个最基本的价值基座,大概就是这四个字。”她又说道:“2006年,上百万的‘红衫军’包围总统府要求陈水扁下台,台北的夜空飘着大气球,一个一个气球上面分别写着大字:礼义廉耻。我到广场上去,抬头乍看这四个字,感觉好像是全台湾的人到这广场上来开小学同学会了。看着那四个字,每个人心领神会,心中清晰知道,这个社会在乎的是什么。”

坚信“‘家’‘国’支点在文化”的前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番饶有兴趣、耐人寻味的话:“中国有很多传统美德,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换一个‘己所欲,施于人’行不行?你爱吃辣椒,不能让别人也吃辣椒。对待朋友应该是这样,对待家人也应该是这样;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国与国之间也是这样。所以,经典的东西很有价值,是经得起推敲的。”

其实,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一书中早就指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他特别强调:“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要知道,这些观点的提出,距反传统最为激进的“五四”运动尚不过二十来年。

那么,当代中国呢?当代中国的教育呢?当代中国的语文教育呢?

小古文课程的当代价值,即在于对全球化语境下的经典教育给予了自觉的反思和高远的定位。正如朱文君老师所指出的那样:“文言,是我们不能拒领的文化遗产。”“没有文言,汉语的世界就像天空没有星光,就像花朵没有芳香。没有文言,汉语的大地就没有了母亲河。没有文言,我们的孩子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是的,只有从内心深处把阅读经典上升到灵魂解放的高度,经典教育的实施才可能从过去以字词掌握与文白对译为主的文言教学老路上跳出来,进入文化、思想和历史的大视野,孕育出整个民族强大的精神生长力量。

小古文课程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有关“方法”的,这也是一线语文教师最为关切的问题。其实,具体方法还是枝节问题,方法的方法——方法论才是根本问题。文言学习的方法论,说到底就是“以熟为本”还是“以知为本”的问题。学文言,传统的方法是多读,熟读成诵、以熟求通。西学东渐之后,有人就开始质疑,质疑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死记硬背;二是低效费时。于是,就有不少人设想多快好省的方法,想来想去,想出一个“以知为本”的方法。所谓“知”,就是了解文言的词汇和句法的规律,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后,就能以知为纲、统摄全目、理路贯通、一通百通。这个方法省时高效否?张中行 先生在其《文言和白话》一书中,有过公允之论。他指出:“这想得很好,如果真能行之有效,那就更好。但是这条路像是并不平坦。”其实,说“并不平坦”还算客气,相比于“以熟为本”,这条路才是低效费时的。这是因为,第一,所谓规律,总是烦琐枯燥的,要学生弄懂记牢,本身就是吃力不讨好的;第二,所谓规律,总是抽象概括的,而学生面对的文言却是具体形象的,以概括绳具体,常常令他们茫然无措。对此,张中行先生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因为只记了术语,而没有熟悉文言的表达习惯;而某词某句在某处表达什么意义,是由表达习惯决定的。”“习惯决定意义,因而想确切理解词句的意义,就不能不通晓习惯。想通晓习惯,显然,除熟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唐德刚先生在回忆自己早年语文学习经历时,发过这样一通感慨:“学龄儿童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实在是他们本能上记忆力最强的时期,真是所谓出口成诵。要让一个受教育的青年接受一点中西文学和文化遗产,这个时候实在是他们的黄金时代——尤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与研读,这时如果能熟读一点古典文学名著,实在是很容易的事——至少一大部分儿童是可以接受的;这也是他们一生将来受用不尽的训练。这个黄金时代一过去,便再也学不好了。”

有人问小古文怎么教,朱文君老师答得很是平实:不管怎么教,都离不开读。当然,读的形式要多种多样,让儿童喜闻乐见。教《两小儿辩日》,可以模拟对话,来个“辩读”;教《杨氏之子》可以想象情境,来个“演读”。《狐与葡萄》节奏鲜明,就和学生一起打着节拍读。《为学》中讲了贫富两个和尚的故事,就引导学生读出讲故事的感觉来。《一人性缓》,利用小学生对故事结局的好奇,采取“猜读”的方法。对那些韵味悠长的文言散文,不妨把传统吟诵引入课堂,带着学生曼声吟哦,感受文言特有的音韵之美。总之一句话,腾出时间、想尽办法让学生读起来,直至熟读成诵。

以熟为本,旨在积累。其实,旧时私塾那种以读为本、以熟求通的做法,终极目的皆为积累。童蒙时期输入大量经典、完整的文本信息,为言辞行文确立可效仿的典范,以期达到将来厚积薄发之功,正所谓“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才是真正高效的语文之道。

学生所积累的,难道仅是文言词汇和语言吗?当然不是,因为读、因为诵、因为熟、因为化,随同文言形式一起生长为学生精神血肉的,更是中国思维、中国智慧、中国情怀、中国美感、中国气派、中国意识,那便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中国灵魂。

神州之“神”,神在“文化”。晚清诗人王湘绮有诗云:“不信神州尚有神。”陈寅恪接诗云:“谁问神州尚有神?”我不揣浅陋,歪对一句:“喜看神州尚有神!”

第二篇:王崧舟语文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过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第三篇:王崧舟观后感

观特级教师王崧舟《桃花心木》有感

王崧舟老师一直都在教育的最前线。他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提出“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教育理想。

这次教研活动,安排全天语文教师观看了他执教的课文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文借生活平凡小事给树苗浇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课一开始,王老师就直奔主题:作者林清玄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孩子们快速地找出: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然后让学生提炼不确定的好处有:生活考验、独立自主,转化能量、努力生长。最后反复朗读,熟记心间。但这远远不够,接着让学生看着板书,学会思考、提问:不确定指什么?为什么说在不确定中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很自然地引入课文故事。接着王崧舟老师让学生到文中寻找相关的语句:哪些语句能帮助你读懂“不确定”?勾画出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整合了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深切感悟“不确定”的内涵。此时,精彩的朗读吸引着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王老师紧扣“不确定”,与学生合作一遍一遍朗读着道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全理解了不确定的含义。“不确定”指时间的不确定、浇水量的不确定……

学到这儿,王老师话锋一转,林清玄先生一直不理解,种树人为何这样浇水?接着,层层设置悬念,他以作者的感情(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为线索,同时不断联系重点段落,让学生反复朗读,再次理解不确定的深层含义。在王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不确定”:“昨晚,我家的门坏了,全家都进不去;昨天,我考试失败了……孩子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欲罢不能。普通的课到这儿应该戛然而止。但大师高瞻远瞩,领悟深刻,想常人想不到的。王老师在让学生列举完自己生活中的不确定的事情后,又将“不确定”的生活内涵拓宽加深,一下又掀起了课题教学的又一高潮:引出林清玄一生中最佩服的三个人陆羽、慧能和玄奘一生中的“不确定”,体悟如何面对不确定的人生:不确定有时意味着可怜;有时意味着艰难;有时意味着痛苦…..最终悟出:心美,一切皆美!我想,那个环节感染的一定不是我一个,相信在座的许多老师、同学都会有此感受,这大概就是上课的至高境界。接下来的拓展堪称一绝,居然与佛禅联系起来,遥想自己对佛教虔诚无比,但终归所读书籍胜少,只是表面上的信仰,真正对佛教思想还是个门外汉。更何况自己也教过《桃花心木》,但从未考虑过在这儿也能渗入佛教的智慧。

课文的结尾感动着每一位老师,震撼着每一位老师,因为他将本课提升到文化的境界,传递了佛家的一个知见:无常!不确定就是无常!懂得无常,就要醒来!播放的佛家唱经的歌曲《醒来》,清新别致,意蕴悠长,耐人寻味。王崧舟老师的课从文学到文化的转折、提升,踏雪无痕,浮萍渐开!

这次“大餐”,让我目睹了大师的风采,更激发了我去思考他的文风和课风背后的精彩。相信,随着自己专业技能的提升,对这次“大餐”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和深远

一年级组:吴涛

第四篇:王崧舟课堂实录(定稿)

教学过程:

一、启:夜半钟声越千年。

师:当代诗人陈小其写过一首歌,叫做《涛声依旧》。听过吗?喜欢吗?我觉得不但曲谱得好,歌词也好。(出示歌词片段)“ 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师:谁知道无眠的意思?

生1:睡不着,失眠。

师:说得好!“睡不着”是大白话,“失眠”呢,是近义词。一俗一雅,意思就说得明明白白了。其实,“无眠”还可以找出很多近义词来,比如,不能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2:不眠。

师:难以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3:难眠。

师:未曾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4:未眠。

师:因为发愁而无法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5:愁眠。

师:一口气,找到了五个近义词。无眠,就是“失眠”,就是“不眠”,就是“难眠”,就是“未眠”,就是“愁眠”。用大白话说,就是睡不着觉啊!好的,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歌词,感受感受“无眠”的滋味儿。

师:是谁在敲打我的无眠?

生:钟声。

师:这钟声是从哪儿来的生:寒山寺

(出示:200多年前,王士桢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指名读后点评。这是古诗,要读出古诗特有的味道)

师:这是哪里的钟声?没错,这就是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奇怪的是作者为了听寒山 寺的钟声,昐啊想啊,一等就是十年。这钟声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呢?

(出示:500多年前,高启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师:这是哪里的钟声?更让人奇怪的是,高启只要听到钟声,就会想到一个人,他是谁?张继何许人也?

(出示:800多年前,陆游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从诗中可以看到,陆游曾经到过哪里,听到过什么,七年后他又到了哪里,听到了什么?如果把七年改成十年,诗人还会怎么想?

师生对句:十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百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是钟声,所以在陈小其的笔下有这样的钟声,(生读)200多年前的王士桢有这样的钟声(生读)„„„„

质疑

师:问题来了,你的脑海里冒出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不同的诗人都会写到寒山寺的钟声?

生:为什么四句诗中都提到了钟声?

师:是啊,寒山寺旁边有那么多景物,为什么诗人只关注到了钟声。

为什么这钟声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其实所有的问题都和一首诗有关,都和一个人有关,这首诗就叫枫桥夜泊,这个人就是张继

二、承:张继卧听寒山钟

1、通读《枫桥夜泊》

师:请同学们反复诵诗,直到读熟为止。

(1)、学生自由读,(2)、指名读,评价

正音后再指名读,要求读出古诗特有的味道

师评:送你四个字:声情并茂。他不仅嘴巴在读,用表情在读,用整个身体在读

(3)、师生对读,学生读前四字,老师读后三字,反过来师生对读,有了刚才老师的范读,学生能学着老师刚才的读调读后三字。

船为什么要读得这么长

(4)、学生读整首诗,2、整体感受诗歌的情绪

师:读诗不但要读出味道,更要去体会诗给带给我们的那种情绪,那种感觉。

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首诗带给我们的感受、感觉和情绪,你会选哪个词?

生1:愁、生2:忧愁、生3:愁眠、师:还有不一样的感觉吗?

生4:神秘。

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生5:幻

师:好一个传神的幻、生6:我的感觉是朦胧

师:月朦胧,鸟朦胧,夜色更朦胧。

3、品读诗歌的意象

师:你读李白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会有朦胧的感觉吗?你读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朦胧的感觉吗?你读白居易的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肝有朦胧的感觉吗?为什么枫桥夜泊会带给你幻、愁、朦胧呢

再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哪些地方哪些字词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情绪,在这个地方做一做记号。(生自由默读、画)

师:你们记下的不仅是符号,因为符号的背后是你们的思考,有你们的感觉。

这个晚上,张继睡了没有,睡着了没有,何以见得?诗中的哪个词在直接了当告诉了你张继根本睡不首。(愁眠)把愁眠圏出来。再说愁眠的近义词,反复读这个词,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诗人在这个晚上看到了一些什么?我们按诗中写的顺序一件一件说。把这些词划下来。

生:月落(师板书)

生:江枫

师:你们看到江枫了,你们看到的只是江枫两个字。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想象画面。

学生闭上眼睛,师描述:月亮西沉,天地一片 秋风瑟瑟地吹过,你看,那江边一株两株一排一片那是枫树,那是枫林,仔细地看,你看到了吗?睁开眼,说说你的眼前出现的关于枫树的画面,有一幅画面在你的眼前定格,那是什么?

生:看见火红的枫叶。

生:看见一片片枫叶落到江面。

师:是啊,因为愁眠,诗人发现了江枫

师:愁眠啊愁眠,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

生:渔火(师板书)

师:找一个词来形容江中的渔火

生:微微的,暗,隐隐约约的,忽明忽暗的

师:面对着暗淡的、微微的、隐隐约约的、忽明忽暗的渔火,诗人睡不着觉了,因为愁眠,诗人的耳边突然响起了什么?

生:乌啼(师板书)

师:当乌啼划破深夜的宁静,忽然寺院边响起了——

生:钟声(师板书)

师:那是在夜半的时候,那是从姑苏城外寒山寺传来的钟声。(补充板书)

师:还是因为愁眠,诗人的感觉然发生了变化,诗中的三个字告诉了我们(霜满天)补充板书

你们看到过霜满天吗?霜是在地上的,李白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怎么可能满天呢,只能是满地,张继写错了,你是怎么看的呢?

生:这是作者的一种遐想。

师:女孩的心思就是细腻啊,她告诉我们作者看到霜满天跟什么有关系(作者的心情)霜满天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冷的感觉。

张继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生:可能是因为他怀才不遇

生:因为当时政治腐败,他觉得心灰意冷。

生:可能是被人诬陷了,师:有太多的可能了,现在我们谁也不清楚是因为什么而心冷,而心愁,但是我们分明感受到了那霜气满天的冷意和愁意。

三、转:月落钟声对愁眠

师:江枫是景,乌啼是景,渔火是景,这景层层包围着谁,伴随着谁,用张继的话说,这是江枫渔火对愁眠,注意到这个对字了吗?

因为这个对字太普通太平常,太容易被人忽视了。知道这个对的意思吗?出示选择题。你选第几种意思。

(1)对付

(2)面向 张继面向着什么?

(3)对面,敌对

(4)使两人东西互相配合、接触。

师: 什么配合他愁,似乎天地万物都陪着他一块儿愁眠,仿佛天地之间只写着一个字“愁”。就这样,张继情不自禁地吟出了《枫桥夜泊》

师配乐朗诵

生配乐齐读(在悠悠的音乐声中,学生入情入境)

师:月亮低沉,乌啼声声,江枫瑟瑟,渔火点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悠悠传来,就在客船之上,张继辗转反侧,这首诗不是从他口中出来,而是从他的心底缓缓流淌出来。再指导朗读

师:月亮落下去了,还看得见吗?(擦去月落)

乌鸦也消失了,(擦去乌鸦)

那满天的霜气也只是用心感觉到的,(擦去霜满天)

那江边的枫树也只能看到一个轮廓,(擦去江枫)

那渔火似有似无,若隐若现,(擦去渔火)

那寒山寺也看不到了,(擦去姑苏城外寒山寺)

师:天地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可能相对的了。就在这个时候,你听(放钟声)一声一声又是一声,寒山寺的钟声穿过枫林贴着水面来到了客船之上,那声音那样真切地传到了张继的耳边。那声音仿佛在对张继说,此时此刻,你就是钟声,你来到江边,你来到客船之上,你来到张继的耳边,款款地,深情地对他说

出示:这钟声仿佛在说:张继啊张继:

学生练习写话,交流写话

师:写多写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笔的时候你有一种感觉,你有话想对张继说,其实不是钟声,而是你的心声。

钟声悠悠传来,钟声终将消失,随着钟声的消失,张继的忧愁也终将消失。

四、合:钟声悠悠情满天

1、强化文化语境

师:古今中外写愁的诗举不胜举(课件出示)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你一定发现,诗人的愁都和一种景物联系在一起。你想过吗?要是这个晚上没有月亮,这满腹的愁又将托付给谁呢?再读诗句。诗人把愁绪托付给了夜半钟声,从此,在中国诗人的诗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思的景物,这也是张继这首诗的独特魅力。所以从张继开始,这钟声„„但没有一个人能把钟声写得那么传神。那钟声在陆游笔下回荡,(课件出示诗句)

(再读开篇写寒山寺钟声的诗句)

2、融合生活语境

师:孩子们,这就是经典,这就是文化。(板书:经典 文化)

今天,王老师和大家一起品读了寒山寺的钟声,想象一下,十年过去了,你终于有机会到苏州去了,你一定会去看一座桥,那就枫桥,你来到桥上,你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是谁,突然想到了一首诗,那是谁,突然想起了十年前一个姓王的老师曾经和大家一起感受了张继的诗。(齐读这首诗)

虽然相隔千年,你突然觉得张继并不陌生,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第五篇:读后感王崧舟

《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

2012级汉文三班

王自强 201201024147

叶圣陶先生说,教本中的文章就是例子,我怎样把这些例子让孩子们明白呢?要是有一种方法能像白居易的诗歌一样简单如话,诗意如话该多好啊!在名师工作室学习时,我就看过王老师的这本著作,当时只是囫囵吞枣的浏览了一下,我被里面的文字所吸引,我领会到了什么是“迫不及待”、什么是“如饥似渴”,直到全部阅读完毕,我都无法相信自己是近乎“一字不漏”的看完了这本书,《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我感觉我不是在“看”,更像在聆听邻家大哥哥在与我谈古论今、谈天说地,那信手拈来的名诗名句,对文学著作的别致见解,无不让我为他的学识所折服,精彩纷呈的教学实例、文本细读的独到解读,更是让我“膜拜”于他“登峰造极”的教学魅力。

“人的底蕴就是人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高级的生命能量,读后感《《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没有底蕴,或者底蕴不厚实,哪怕你学会了全套的降龙十八掌,那也还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底蕴从哪里来?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为己读书,天天读书,随性读书,成堆的书籍让他比别人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多了一份对教材的思考,也造就了精彩的课堂。如《枫桥夜泊》,王老师从陈小奇《涛声依旧》歌词入手引出钟声,写到200多年前清朝王士祯、500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800多年前宋朝有位诗人陆游一直到1200多年前的张继都写过这样的钟声。寒山寺的钟声从一千多年前传来,穿越时空,撞击着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听课者的心灵。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体现的诗的文化、诗的价值是什么呢?从“春风“这个自然意象中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文化意象呢?„„几个文本的解读我们只有赞叹的份――大师就是大师。

如果说在读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时给予了我精神,那读《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就是给予了我面包。在《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里的每一个课品,都深深地打动着我,更让我对王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

诗意语文,就是“以情感为语文教学的主攻目标,以课堂是否感动人心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核心尺度”,在诵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和精神之所在。从2001年的《荷花》、2002年《圆明园的毁灭》到2009年的《普罗米修斯》、2010年的《与象共舞》,王老师一直致力于诗意语文课堂的创立。追随王老师的足迹,探寻诗意语文的道路,一课一课细细读来,诗意语文是如何建立的?怎样才能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这些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我想诗意语文的建立离不开言象意三个层次的建立。

言以尽象。文本是阅读教学的依托,阅读是理解感悟的基础。对语言的把握是对文章解读的第一步。在王崧舟老师之前,已经有多人阐释过《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区别于其他教师的段落分析的教学模式,王老师把语言的教学放在首位。针对文章的第一段,王老师紧紧抓住“不可估量”一词进行品读——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在自我情感中所生成的,同样是不可估量的痛惜之情。“不可估量”的一唱三叹,声声蕴含着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的千古悲歌!关键词语的品读带动着句子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生成有所依托。“宏伟”、“珍贵”、“举世闻名”“灰烬”王崧舟老师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又一个词语,为学生树立起圆明园之伟大与壮丽的形象,从而也为作者之悲情铺垫了基石,使我们踏迹而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言以尽象的方法。“同学们,打开课文,读到第一句话时,映入你眼帘的第一个词语是‘不可估量’,第二个词还是‘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别忘了,你读这段话的滋味,是痛惜,是痛恨,是悲哀!再读一遍——”情感是诗意语文课堂的精髓,也是王崧舟老师语文教学的追求。通过语言的体会,形象的确立,情感便如水到渠成般自然。在语言的朗读上,王老师也是下足功夫。对于语言的理解,王老师既有提问式的引导体会,也有总结式的理解阐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觉到词语当中所包含着的感受和心情。

立象以尽意。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小学语文教学中形象确立是理解文本含义,体会文本情感的主要方法。那么怎样体会在形象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内涵呢?同样是通过阅读。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有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的自读自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行为,也是文本情感体会的途径。王老师所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更是把这一点体现的淋淋尽致。此课中意象的生成主要在于“有”这一个关键字上:在文中“有”字是体现圆明园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形象的关键字词,共出现了七次,王老师的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朗读出七个“有”字,如此以来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建立了圆明园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多姿多彩的形象。但是区别与一般教师,王老师对于形象的确立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与文本处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通过让学生在字里行间的文本细读,使学生从一个“有”找到很多个“有”,从作者实写的“有”发现作者隐藏于笔端的无数个“有”,在实写的“有”与虚写的“有”中,圆明园的形象更加丰满,进而使这座博物馆和艺术馆在学生的头脑中清晰起来。爱的深沉便恨的刻骨。当那么美丽的东西付之一炬的时候,英法联军的恶劣行径和丑陋嘴脸在学生的思想中被勾画出来,耻辱之情,愤恨之情便犹如在喉,不吐不快!

立言以尽象,立象以尽言。在王崧舟老师所执教的每一课都充分体现了言是象的基础、象是意基石这一思想。言象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阐发的。对于文本情感和意象的理解,使学生在朗读包含着感情。对于文本语言的理解,又使学生形象的建立更加充实,情感的体会更加深刻。言、象、意的层层推进,使诗意语文逐层建构起来,才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也使文章更深刻的影响学生的生命,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这样优秀的课堂,不是上帝恩赐的,不是随手偶得,更不可能拾人牙慧,是积累,是付出,是年复一年的沉淀。

王老师在讲座中谈到的他教《长相思》一课时,竟然收集了1万多字的鉴赏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师备课的认真,感受到了大师的敬业,感受到了自己与大师的差距。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的“活字典”和“百科书库”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什么是底蕴?王菘舟老师说:“打个比方,有点像水库蓄水。千岛湖,是杭州一个著名的风景点,蓄水180亿立方米,比西湖大3000多倍,够可以了;三峡呢,那就更不得了,390亿立方米的蓄水量,比两个千岛湖还要大。这就是底蕴,蓄水量越大,底蕴越深、越厚。”

在他看来,人的底蕴就是人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高级的生命能量。没有底蕴,或者底蕴不厚实,不过是纸老虎,花架子,中看不中用。他说:“有些人课可以上得很漂亮,一片锦绣,万般风情,现场能把你唬得晕头转向、不思不想。但是,过一阵子你再这么一回味,一咀嚼,你会发现,这种课经不起推敲,花样繁多,漏洞百出,真正留下来的东西像孔乙己的茴香豆,多乎哉,不多也!他的问题不出在技巧本身,他的技巧可以玩得非常娴熟;他问题也不是出在设计和架构上,他的设计和架构可以说是别出心裁,很有创意。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依我看,还是底蕴不够,能量太小。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

我非常赞同王菘舟老师的观点。语文是最具教学个性的学科,面对古今中外思想璀璨、性情灵动、文采斐然的经典之作,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迥然不同,这源于教师的个性特征及语文功底。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中国文化灿烂古老,博大精深,语文教师作为传承祖国文化的使者,根本责任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有文化气质的人。同时,新课程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每一篇课文不仅涉及到学科基础知识,而且关联着人情世故、人生哲理、历史变迁、山川风貌、科技发展,大到天宇苍穹,小到微土尘埃。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完成“传承文化”这神圣而艰巨的使命,重中之重就是加强文化素养,积淀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这底蕴从哪儿来呢?王菘舟老师说:“底蕴是书堆起来的”!他的藏书有六千多册!随时随地都在读书。这让我想起了窦桂梅老师,自1995年到2000年,她的阅读量达到数百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多万的文摘卡片。难怪他们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握教材和课堂,成为令人敬仰的名师!原因在于他们充满感情和兴趣地投入了阅读的海洋,积淀了宽厚和坚实的文化底蕴。

读了文章,反观自己,“名师”我自然无法企及,但“阅读”咱也可以!阅读精美的文字,享受温暖的阳光从文字中散发出来!读书永远不晚!从现在起我也要用读书这剂心灵鸡汤来滋养正在“气虚”的自己。“以内养外”“补血养颜”——腹有诗书气自华!底气足了,课堂上才会时时处处闪现亮点。

当然,文化底蕴不是一天两天,读一本书两本书的事,也不是一个“作秀”的过程,它是对传统文化的汲取,对人文精神的提炼,对现实生活的体验,需要不断地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它需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追求。如果我们把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当成自身的一种生理所需,理所当然地去读书,去感受生活。那么你的谈吐、人格,还有你的课堂所展现的魅力慢慢地也会像名师的课堂一样是“光芒万丈”的,而绝非是“一米阳光 ”。第一次听王崧舟老师的课《一夜的工作》,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这哪里是语文老师在上课,分明是一位诗人正挥洒笔墨,写一首慷慨激昂、催人泪下的诗!这首诗,在所有听课者的心中树立起了周恩来这个伟人的形象,让全体学生默默地、久久地不忍离开课堂,这正是王老师所写的语文课堂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尽管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给我们了无数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诗篇,在当今物化的社会,人心浮躁,诗的市场日益缩小,读诗的人寥寥无几,写诗的人更难寻觅,像王老师这样像写诗一样编织自己的事业的人显得多么难能可贵。

诗意的语文需要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王老师几句简单的点评,一段抒情的过渡语、一首补充阅读的小诗,一张总理日程表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那阅读的广泛,知识面的宽广,因此而积累的深厚底蕴。这决不是靠突击一两个晚上搜集一些资料所能达到的境地。

打开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王老师幽默的语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语文教育的热爱之情令人叹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王老师对文本的孜孜不倦的深刻钻研。

为了在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上上课,他选择了清代才子纳兰性德的词《长相思》。而对《长相思》的备课历程,经过了精神三变。一变骆驼:骆驼态的接纳。他收集了1万多字的鉴赏文章,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493字的文本细读,其间融入了他自己对纳兰德精神世界、诗词境界以及对自我的生命感觉、价值偏好的种种追寻、反思、拷问,让自己有一种底气十足、神采飞扬的感觉;二变狮子:狮子般的唯我独尊。因为细读把他带入了一个繁华似锦、姹紫嫣红的诗意丛林,什么都想摘,什么都难以割舍的尴尬状态,这时候需要自己的自主判断、自主抉择,确立诗的读法哲学,制定教法菜单,寻找教的突破口;三复归于婴儿:一份没有完成的教案,一个没有制作完成的课件,甚至尚未完成完整、连贯、一气呵成的思路,结果教学效果却出奇的好。

其实,是王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教室的教学行为、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思想已经内化 为自己深层的潜意识的融入到整体生命中的自然行为了。

我很佩服王老师对文本的研读。在讲到对《小珊迪》这一课如何进行细读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课题为什么叫《小珊迪》?因为文章当中,没有一处文字提到“小珊迪”这三个字,出现“珊迪”也才6次,于是他的敏感点就聚焦到这个“小”字上。他想到:从年龄上来说,珊迪是个小孩子;从生理上说,珊迪身体相当弱小,发育不良,发育不良才会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由社会处境造成的;从地位上来讲,珊迪是穷人,是孤儿,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但是珊迪人虽小,地位小,个子小,精神形象却是高大的,灵魂价值却是伟大的。

在细细品味文章语言的时候,王老师用了五个“哭”来表达对小珊迪的同情,表达对小珊迪的尊敬,每一哭当中,王老师却又紧紧抓住文章对小珊迪的文字的描述,逐步把小珊迪的形象高大、升华。

“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以学定教、发扬民主、以读为本、以情感人、强化语感、引导质疑、敏于点拨、鼓励创见”。王老师这样经典的语录太多太多,充满深深的禅意。

纵观王老师的从教20来年经历,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五年是“崭露头角”的五年经历,19岁成了绍兴市教坛新秀20岁当教导主任,23岁当副校长,他把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归结为机遇。第二个五年是“孤独沉潜”的五年,没有荣誉,没有获奖,也没有上公开课的机会,机会让给了别人。但是他读了大量的书,听了大量的课,在平静的表面下,生命的能量在不断贯注不断膨胀。第三个五年是“一鸣惊人”的五年,第一次举办王崧舟语文教学艺术展示周活动,所上的《万里长城》一炮而红,成了全省最年轻的语文特级教师。第四个阶段是“开创流派”的阶段,在实践中形成“精致、大气、和谐、开放”的杭派教学风格,并在小语界树立起了“诗意语文”的大旗。

王老师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言: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我为语文而来!

喜欢这样一句话,并把它作为我教学的格言:一路倾听花开的声音,真情凝聚芬芳的足迹。

孩童如花,而作为教学工作者,如果把自己从事的事业当作“倾听花开的声音”这样一件充满诗意的事情来做,那他的人生必定充满快乐和收获。一直以来,在追寻这样的一个梦。虽然觉得有些迷茫,有些遥远,但始终不离不弃。

倾听花开的声音需要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立于花前,不仅陶醉于花的美丽,而且要聆听花之心音,需要一份纯真,两份宁静,三份从容,四份淡泊。一弃俗念的困扰,欲望的羁绊,拥一腔闲看云卷云舒的情怀,能听到花开时的喃喃细语,那无异于修炼到家的高僧终于一见佛光,安徒生笔下的小女孩果真听到了上帝的祝福一样。

诗意的语文需要教师平和的心态和神圣的使命感。不为短期的效应,不为眼前的功利,为了花草树木整个的一生长远考虑,像春雨润物无声,奠定扎实的根基,让小苗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王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他们陶醉在学习中,语文学习成了他们内在的需要和生活的一部分。王老师也是幸福的,因为他自己也这样感叹:“是语文滋润我粗糙的感觉,是语文放飞我稚嫩的幻想,是语文点燃我喷涌的激情,是语文唤醒我沉睡的智慧。我平庸的生命,因语文而精彩!”

读完了王松舟老师的《诗意语文》,内心荡发出阵阵涟漪,回首往事,自己忙碌着,没有一点“劳绩”,存在主观原因是自己没有做到潜学,没有把知识进行积累与酝酿;其次是自己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少不学,老何为”,还是要抓紧时间给自己“充电、储备”,面对今天,要把握好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在教学生涯中磕磕碰碰度过。

下载王崧舟: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崧舟: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王崧舟教学实录

    王崧舟教学实录——《只有一个地球》 第一课时 师:美国有家世界著名的杂志《时代周刊》听说过吗? 生:听说过? 师:哦?它是在美国发行的,是英文写的(众笑)它每年都评出一位新闻人物,评出......

    王崧舟《慈母情深》.(DOC)

    王崧舟《慈母情深》课堂实录 一、擦亮“深”这个题眼 师:请大家看黑板,我们一起,恭恭敬敬地读题目! 生:(齐读)慈母情深。 师:不错,请大家注意“深”字的读法,我们再读一遍! 生:(齐读)慈母......

    王崧舟《普罗米修斯》课堂实录

    《普罗米修斯》第一、二课时实录 —王崧舟 聚沙成塔整理记录 师:同学们,可以上课了吗? 生1:可以 师:好的,上课 班长:起立,生(齐):老师,您好。 班长(紧接着):向左转。 生(转向后,齐):听课老师好......

    王崧舟教学实录

    王崧舟教学实录——《威尼斯的小艇》 执教者: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 评课人:特级教师钱正权 师:同学们很精神。 生:老师很精神。 师:同学们,我们看黑板,读一读课题。 生:威尼斯的小艇......

    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实录

    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实录作者:茅寒春 整理文章来源:绍兴县柯桥小学点击数:76 更新时间:2005-9-4 时间:2005年7月28日下午 地点:绍兴县柯桥小学集团明珠校区多功能厅 对象:六年......

    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实录

    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实录 过程: (屏幕出现课题及月光水面树影图景) 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上的课叫《二泉映月》,大家回去都读了,是吧?其实啊,我不说,你们也知道,《二泉映月》是......

    王崧舟教学实录

    笑谈《草船借箭》的智慧 【观点】 诗意语文是自由对话的语文。自由对话,首先要致力于课堂自由文化的建构。自由文化的建构,我们认为有以下一些要义:一、师生、生生之间在人格上......

    王崧舟普罗米修斯观后反思

    王崧舟《普罗米修斯》观后反思 (四月份教学反思崔希贞) 四月中旬有幸参加了诗意语文课堂展示活动,看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的课堂教学,使我深受感动,受益匪浅。这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