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级教师王崧舟教案
十一月十七日上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崧舟老师在河南商业学校作了一节语文展示课,现将他的课堂实录传上,供大家学习借鉴。生:老师好。(弯腰鞠躬)师:同学们真精神。
师:看老师写课题。(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在伟大的抗美援朝的战斗中,有无数的先烈长眠在朝鲜的国土上,在这些烈士中就有这么一位,请同学们深情地来呼唤他一遍。(指黑板)生:我的战友邱少云。师:请再自豪地喊一声。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文章写邱少云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读不准的音,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自由读书,师巡视。
师:看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这么投入,说明同学们有很好的读书习惯,也说明邱少云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大家。下面咱们来交流交流,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生:“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你读到这个地方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感到邱少云特别伟大。
师:哪位同学有被水或火烫伤过?你当时有什么感觉? 生:马上缩回去。
生:不敢再伸手,感到火辣辣的疼。
师:我们被火或水烫一下,就受不了了,那么我们可以知道邱少云是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呀!谁再来说。
生:“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师:你是怎么想的?读这段话时,你的心情如何? 生:情绪高涨。师:继续找。
生:“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师:你读到这个地方,你感觉到了一种什么气氛? 生:非常激烈。
师:刚才我们才读了一遍,就对邱少云有了这么深的了解,但这样学语文还不行,还要深入到课文中的字里行间,一个词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去认真揣摩、体会。你觉得课文中哪个词最能反映邱少云的光辉形象,把这个词圈出来。生再读书,师巡视。
让圈出词的同学将词写在黑板上。第一个学生:千斤巨石。第二个学生:没挪动一寸地方。第三个学生:没发出一声呻吟。第四个学生:纹丝不动。第五个学生:一动也不动。第六个学生:纹丝不动。
师:同学们抬起头,齐读这个词。(师指着“纹丝不动”)
怎么读才能读出这个词的感觉,(学生读时提醒)再读,轻点,再轻点。
师:“没挪动一寸地方”其实就是纹丝不动,“千斤巨石、没发出一声呻吟、一动也不动”也是——生:纹丝不动。
师:请大家再来默读,看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 师巡视。
师:刚才发现有些同学在书上画了一个地方,有些画了两个地方,还有的画了三个、四个、五个地方的,看来我们可以从不同地方,不同的方式来读懂纹丝不动的,下面咱们来交流交流。
生:“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师:说说自己的理解。生说不出来。
师:这位同学是从原因的方面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板书:原因)请大家再来读读这几句话。再找一名学生读。
师:读得很流利,但我们学语文光有理解,没有感受不行,没有感情更没有。你能再来读读吗? 生再读。
师:你想通过读告诉大家一种什么感受? 生:隐蔽性高。
师:你能不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你再试一次,好吗? 生又高声读了一遍。(已是第三遍了)
师:你觉得读得越高越响,就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找一生读。
师:他读得紧张得都哽咽了。再找一生读。师:就是这种感觉。生齐读。
师:咱们继续交流,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纹丝不动的?
生:“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我几乎找不到他。” 师:王老师发现他是从表现这个角度来说纹丝不动的。(板书:表现)师:继续。
生:“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王老师发现他是从结果这个角度来说纹丝不动的。(板书:结果)
师:自己来读读刚才找的这段话。这段中每个词,每句话,甚至每个标点都在刻划邱少云被烈火烧时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1:铁的纪律。
生2: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生3:痛苦。
师:读这段话你觉得哪些词应该突出,以表现邱少云的光辉形象,自己试着读一读。生再读。
指名读,生读得很有感情。师:你真读懂了。
师:战斗结束了,指战员、其他志愿军战士、战地记者、志愿军首长都来采访你,邱少云的战友,你怎样告诉他们,请你再来读读这段话。生再读。
师:你们推选一位,通过他的读能打动每一位战士,以及首长和记者。被推选的学生上台读。
师:你还从什么别的地方读懂了纹丝不动?
生:“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师:他思考的角度不同,他是从后果的角度来体会“纹丝不动”的?(板书:后果)师:如果被敌人发觉,还会夺下“391”高地吗?(生:不能)整个战线还能向南推进吗?(生:不能)抗美援朝还能取得胜利吗?(生:不能)师:那么假如你是邱少云,你会怎么读这几句话? 生练读。指名读。
生1读。师:这是位年轻的邱少云。生2读。师:这是位慢性子的邱少云。
生3读。师:这才是位真正认识到严重后果的邱少云。生齐读这段话。
师:这是惊天动地的“纹丝不动”,这是气壮山河的“纹丝不动”,这是为了胜利甘愿牺牲自己的“纹丝不动”,“纹丝不动”是邱少云的光辉形象,是邱少云的伟大壮举。下课。第二课时 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再接再厉。
师: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光辉形象已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看看课文称邱少云是一位怎么样的英雄? 生:伟大。(板书:伟大)生:年轻。(板书:年轻)
师:你知道年轻这个词在课文中意味着什么吗? 生:岁数很小,牺牲太早了。师:还意味着什么?
生:还意味着意志可能不坚定。
师:那么这个年轻的战士为什么到最后被大家称为伟大的战士呢?请放下课本,听老师读一段课文。
师范读第7、8两段课文。
师:感动了吗?感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像王老师一样读读,把你的这种感动读出来。生读。
师:此时此刻,你在读这段话时,你感觉到自己的心情像大海的波涛一样不断地翻滚,不断地起伏。请你再读一遍。生读。师:这段话中你有没有一种特别地感动,有没有想流泪的地方。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感情。生读。
师:这一段话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在哪儿,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师:为什么这一段特别令你感动?
师:“我的心像刀绞一般”,刀绞什么意思? 生:像用刀割、砍。
师:你们看到过搅拌机没有?就像刀刺进去在绞一样。真的有刀刺进去吗? 生:没有。
师:那是什么让我感受到像在“刀绞”?放开声音再读,是什么像刀在绞“我”的心? 生:邱少云身上的火。
师:烧在邱少云身上的火就像烧在我身上一样,像刀绞一般,找一找刀绞的感觉,再读一读。指名读。
师:他才二十一岁啊,此时此刻,战友的紧张也就是我们的紧张,战友的担心也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矛盾也就是我们的矛盾,战友的痛苦也就是我们的痛苦。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撩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情呀!再来读。师:我们这样痛苦,烈火中的邱少云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为了整个班,为了„„”
师:找一找邱少云与千斤巨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自己读读。生1:都是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生2:不管怎么烧,他们都一动也不动。生3:都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对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请同学们注意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呀!而我们的邱少云,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痛苦啊?再读这句话。
师:此时被烈火烧身是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那么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支持着他呢,看书,读。生:为了整个班,为了„„ 师:此时的邱少云,是多么需要力量,需要精神的支持呀。来,我们给他以力量。女同学读第一个为了,男同学读第二个为了,全班读第三个为了。
师:正是在这种精神,这种力量的支撑下,五分钟过去了„„(让学生接)十分钟过去了„„(让学生接)二十分钟过去了„„(让学生接),半个小时过去了„„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战士,多么英勇的战士,多么伟大的战士。
师:你觉得怎么读能表现你对英雄的无限崇敬心情,你就怎么来读。生自由读。
再齐读。(用我们的声音,用我们的感情,把对英雄的崇敬心情读出来。)师:一个邱少云倒下去,千万个邱少云站起来了。“黄昏时分„„”读。师: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只有二十分钟,这胜利是由谁的生命换来的? 生齐答。
师:战斗就这样结束了。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生: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师:看大屏幕。同学们,这就是邱少云的战友在‘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读这句碑文!师:同学们,让我们用深情的语气来读读这句碑文。生读。
师:让我们用自豪的语气来读读这句碑文。生读。
师: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下课。
第二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我的战友邱少云》课堂实录
地址:河南商业学校
时间:十一月十七日上午
教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崧舟老师
生:老师好。(弯腰鞠躬)
师:同学们真精神。
师:看老师写课题。(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在伟大的抗美援朝的战斗中,有无数的先烈长眠在朝鲜的国土上,在这些烈士中就有这么一位,请同学们深情地来呼唤他一遍。(指黑板)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请再自豪地喊一声。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文章写邱少云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读不准的音,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书,师巡视。
师:看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这么投入,说明同学们有很好的读书习惯,也说明邱少云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大家。下面咱们来交流交流,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生:“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你读到这个地方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感到邱少云特别伟大。
师:哪位同学有被水或火烫伤过?你当时有什么感觉?
生:马上缩回去。
生:不敢再伸手,感到火辣辣的疼。
师:我们被火或水烫一下,就受不了了,那么我们可以知道邱少云是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呀!谁再来说。
生:“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师:你是怎么想的?读这段话时,你的心情如何?
生:情绪高涨。
师:继续找。
生:“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师:你读到这个地方,你感觉到了一种什么气氛?
生:非常激烈。
师:刚才我们才读了一遍,就对邱少云有了这么深的了解,但这样学语文还不行,还要深入到课文中的字里行间,一个词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去认真揣摩、体会。你觉得课文中哪个词最能反映邱少云的光辉形象,把这个词圈出来。
生再读书,师巡视。
让圈出词的同学将词写在黑板上。
第一个学生:千斤巨石。
第二个学生:没挪动一寸地方。
第三个学生:没发出一声呻吟。
第四个学生:纹丝不动。
第五个学生:一动也不动。
第六个学生:纹丝不动。
师:同学们抬起头,齐读这个词。(师指着“纹丝不动”)
怎么读才能读出这个词的感觉,(学生读时提醒)再读,轻点,再轻点。
师:“没挪动一寸地方”其实就是纹丝不动,“千斤巨石、没发出一声呻吟、一动也不动”也是——生:纹丝不动。
师:请大家再来默读,看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
师巡视。
师:刚才发现有些同学在书上画了一个地方,有些画了两个地方,还有的画了三个、四个、五个地方的,看来我们可以从不同地方,不同的方式来读懂纹丝不动的,下面咱们来交流交流。
生:“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师: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说不出来。
师:这位同学是从原因的方面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板书:原因)请大家再来读读这几句话。
再找一名学生读。
师:读得很流利,但我们学语文光有理解,没有感受不行,没有感情更没有。你能再来读读吗?
生再读。
师:你想通过读告诉大家一种什么感受?
生:隐蔽性高。
师:你能不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你再试一次,好吗?
生又高声读了一遍。(已是第三遍了)
师:你觉得读得越高越响,就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找一生读。
师:他读得紧张得都哽咽了。
再找一生读。
师:就是这种感觉。
生齐读。
师:咱们继续交流,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纹丝不动的?
生:“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我几乎找不到他。”
师:王老师发现他是从表现这个角度来说纹丝不动的。(板书:表现)
师:继续。
生:“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王老师发现他是从结果这个角度来说纹丝不动的。(板书:结果)
师:自己来读读刚才找的这段话。这段中每个词,每句话,甚至每个标点都在刻划邱少云被烈火烧时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1:铁的纪律。
生2: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生3:痛苦。
师:读这段话你觉得哪些词应该突出,以表现邱少云的光辉形象,自己试着读一读。
生再读。
指名读,生读得很有感情。
师:你真读懂了。
师:战斗结束了,指战员、其他志愿军战士、战地记者、志愿军首长都来采访你,邱少 云的战友,你怎样告诉他们,请你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再读。
师:你们推选一位,通过他的读能打动每一位战士,以及首长和记者。
被推选的学生上台读。
师:你还从什么别的地方读懂了纹丝不动?
生:“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师:他思考的角度不同,他是从后果的角度来体会“纹丝不动”的?(板书:后果)
师:如果被敌人发觉,还会夺下“391”高地吗?(生:不能)整个战线还能向南推进吗?(生:不能)抗美援朝还能取得胜利吗?(生:不能)
师:那么假如你是邱少云,你会怎么读这几句话?
生练读。指名读。
生1读。师:这是位年轻的邱少云。
生2读。师:这是位慢性子的邱少云。
生3读。师:这才是位真正认识到严重后果的邱少云。
生齐读这段话。
师:这是惊天动地的“纹丝不动”,这是气壮山河的“纹丝不动”,这是为了胜利甘愿牺牲自己的“纹丝不动”,“纹丝不动”是邱少云的光辉形象,是邱少云的伟大壮举。
下课。
第二课时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再接再厉。
师: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光辉形象已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看看课文称邱少云是一位怎么样的英雄?
生:伟大。(板书:伟大)
生:年轻。(板书:年轻)
师:你知道年轻这个词在课文中意味着什么吗?
生:岁数很小,牺牲太早了。
师:还意味着什么?
生:还意味着意志可能不坚定。
师:那么这个年轻的战士为什么到最后被大家称为伟大的战士呢?请放下课本,听老师读一段课文。
师范读第7、8两段课文。
师:感动了吗?感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像王老师一样读读,把你的这种感动读出来。
生读。
师:此时此刻,你在读这段话时,你感觉到自己的心情像大海的波涛一样不断地翻滚,不断地起伏。请你再读一遍。
生读。
师:这段话中你有没有一种特别地感动,有没有想流泪的地方。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感情。
生读。
师:这一段话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在哪儿,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师:为什么这一段特别令你感动?
师:“我的心像刀绞一般”,刀绞什么意思?
生:像用刀割、砍。
师:你们看到过搅拌机没有?就像刀刺进去在绞一样。真的有刀刺进去吗?
生:没有。
师:那是什么让我感受到像在“刀绞”?放开声音再读,是什么像刀在绞“我”的心?
生:邱少云身上的火。
师:烧在邱少云身上的火就像烧在我身上一样,像刀绞一般,找一找刀绞的感觉,再读一读。
指名读。
师:他才二十一岁啊,此时此刻,战友的紧张也就是我们的紧张,战友的担心也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矛盾也就是我们的矛盾,战友的痛苦也就是我们的痛苦。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撩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情呀!再来读。
师:我们这样痛苦,烈火中的邱少云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为了整个班,为了……”
师:找一找邱少云与千斤巨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自己读读。
生1:都是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生2:不管怎么烧,他们都一动也不动。
生3:都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对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请同学们注意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呀!而我们的邱少云,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痛苦啊?再读这句话。
师:此时被烈火烧身是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那么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支持着他呢,看书,读。
生:为了整个班,为了……
师:此时的邱少云,是多么需要力量,需要精神的支持呀。来,我们给他以力量。女同学读第一个为了,男同学读第二个为了,全班读第三个为了。
师:正是在这种精神,这种力量的支撑下,五分钟过去了……(让学生接)十分钟过去了……(让学生接)二十分钟过去了……(让学生接),半个小时过去了……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战士,多么英勇的战士,多么伟大的战士。
师:你觉得怎么读能表现你对英雄的无限崇敬心情,你就怎么来读。
生自由读。
再齐读。(用我们的声音,用我们的感情,把对英雄的崇敬心情读出来。)
师:一个邱少云倒下去,千万个邱少云站起来了。“黄昏时分……”读。
师: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只有二十分钟,这胜利是由谁的生命换来的?
生齐答。
师:战斗就这样结束了。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生: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
师:看大屏幕。同学们,这就是邱少云的战友在„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读这句碑文!
师:同学们,让我们用深情的语气来读读这句碑文。
生读。
师:让我们用自豪的语气来读读这句碑文。
生读。
师: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
下课。
第三篇:听特级教师王崧舟教《草船借箭》有感范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那么,怎样在阅读课中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呢?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草船借箭》对我启发甚大,现撰文如下,以飨同行。
一、设境质疑,触发探究
师:同学们,前些天,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王老师。王老师想来又想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整整读了25遍。你们想知道是个什么问题吗?(学生大声回答:想!)我暂时不告诉你们,请你们先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猜猜困惑王老师的会是一个什么问题?看谁有水平,猜的准。
(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思索)师:好,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 生:3天怎么能造好10万枝箭? 生:为什么诸葛亮向鲁肃借船这件事儿不能让周瑜知道? 生:诸葛亮的计策妙在哪里? 生:曹操为什么不射“火箭”?
生:鲁肃是周瑜的下人,为什么不向他报告诸葛亮借船的事? ……
【感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你得去挖掘,才能发现它。王老师通过创设猜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初读探究的强烈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主动性。同时,这一初读探究环节的实施,还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呈现专题,潜心探究
师:王老师非常遗憾地告诉同学们,刚才你们提的这些问题都比较浅,都可以通过初读课文来解决。那么,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呢?(师板书: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生:齐读)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哪些方法? 生:可以看《三国演义》。
生:可以上网查询。
师:是呀,可咱们现在是在课堂上,身边既没有《三国演义》,又没有电脑,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动动脑子。生: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来解决。
师:不错,反复读书,认真思考,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分组研究这个问题。王老师建议每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好工:先是一人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材料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读完课文后互相交流、讨论,一人准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
(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师:刚才同学们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很专心,可见这个问题确实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接下去我们来汇报,按照这样的规则: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什么),我的根据是(读一读课文中的材料);然后再具体地说一说我是怎么根据这个材料想到这点的。
生: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周瑜想暗害他,我的根据是课文中写道“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因为诸葛亮的才能要超过周瑜,而周瑜又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所以对他很妒忌,恨不得杀害他。
生: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三天后必有大雾,我的根据是“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因为如果没有大雾,诸葛亮的借箭计划就会全部落空,那么他一定会落在周瑜的圈套之中。生: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会想到鲁肃一定会借船给他,课文中说“鲁肃私自拨了20只快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候诸葛亮调度。”“私自”是偷偷地干,说明鲁肃没有把借船的事报告周瑜;“照诸葛亮说的”“等候诸葛亮调度”说明鲁肃很听诸葛亮的话,他是不会为难诸葛亮的。
生: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在大雾漫天的天气下,曹操一定不会派兵出来。课文中写了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弓弩手射箭而不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 师:可见,诸葛亮在立军令状之前想得那么周到、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生齐答:神。)妙不妙?(生齐答:妙。)……
【感想】这部分教学是探究性阅读课的关键,王老师的处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确立了高质量的探究性阅读专题。这个专题具有四个特点:集中性,因为它涵盖了课文的最大内容;深广性,因为它有相当难度,足以让学生花一番精力研究、探索;开放性,因为它答案多维,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逆向性,因为它必须根据文中已知内容去推断未知,训练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2重视探究性阅读过程的指导,如引导学生选择解决专题的方法,对小组合作研究的分工建议,学生自主探究中教师的巡视、点拨、参与以及要求学生按照规则来交流汇报等等,这些指导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潜心探究,更是引导学生很好地解决专题,提高探究性阅读的效率,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性阅读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因为对于探究性阅读来说,探究过程往往比探究结果更重要,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3汇报交流中,王老师运用精妙的“片言只语”,或以引导,或以点拨,或以矫正,或以碰撞,或以激励,或以启迪,使学生认识不断深化,探究不断深入,信心不断增强。
三、巧问妙点,深化探究
师:同学们,王老师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是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
生: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忌自己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却落空。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生:这是一种自信的笑,一种胜利的笑!生:诸葛亮在笑曹操,笑他胆小如鼠、生性多疑、这是一种嘲讽的笑、一种鄙视的笑。
生:诸葛亮还在笑鲁肃,笑鲁肃宽厚仁慈、忠心为人,这是一种幽默的笑、宽厚的笑。
师:同学们,诸葛亮这一“笑”,“笑”出了他的本事,更“笑”出了他超人的智慧,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请你把想到的写下来。(写后交流)生:我觉得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
生: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
生: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
……
【感想】王老师的探究性阅读课真是精彩!在学生潜心探究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基础上,抓住诸葛亮神秘的一“笑”和“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这两个关键点,适时、适度地巧问妙点,引导学生感悟隐藏其中的深刻内涵和众多信息,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透彻,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准确,大大深化了探究的成果,令人拍案叫绝。
第四篇:特级教师王崧舟《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一、启:枫桥钟声越千年
师:当代诗人陈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大家听过吗?
生:没听过。
师:这是一首经典的歌曲,其中有这样几句歌词,谁来读一读?(大屏幕出示)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
生:(朗读歌词)
师:读得不错!谁来体会一下,诗中有一个词叫“无眠”,什么意思?
生1:无眠就是睡不着觉。
师:对,就是睡不着觉。为“无眠”找一个近义词。
生2:失眠。
师:无眠就是失眠,就是睡不着觉,就是难眠的意思。
师:看看,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
生1:留连的钟声。
生2:留连的钟声。
生3:留连的钟声。生4:钟声
师:没错,是钟声,是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朗读)
师:钟声是从哪儿传过来的呢?(大屏幕出示)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清朝有一位诗人叫王士祯,他在一首诗中就写到过这样的钟声。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
师:有点味道,谁再来读一读,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味道。
生:(朗读诗句,有了古诗的节奏和味道)
师:请坐下,这是哪里的钟声呢?
生:寒山寺的钟声。
师:没错,这是寒山寺的钟声。大家看,为了独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诗人等啊盼啊、梦啊想啊,一等就是多少年?
生:十年。
师:十年,整整十年,三千六百五十个日日夜夜。来,我们一起读一读体会一下诗人的这种经历。
生:(读)师: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师:其实,早在五百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在一首诗中也写过这样的钟声,谁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
师:好一个“月落乌啼又钟声”,听一听这是哪的钟声? 生:还是寒山寺的钟声。
师:他没说是寒山寺的钟声,你怎么知道是寒山寺的钟声? 生:高启说过“几度经过忆张继”,张继写过一首《枫桥夜泊》,所以知道是寒山寺的钟声。
师:没错这就是寒山寺的钟声。让人奇怪的是,每次经过枫桥,每次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诗人就会想起一个人,谁?
生1:张继。
师:谁? 生2:张继
师:我们来读一读。生:(朗读)
师:奇怪呀,这是人为什么会几度经过都要忆张继呢?这张继和寒山寺的钟声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西风只在寒山寺,长送钟声扰客眠。
——【元】顾瑛《泊阊门》
师:其实还有比这更早的,早在六百多年前,元朝有位诗人,谁?
生:顾瑛
师:对,顾瑛,他写过一首诗,在他的诗中又写到了寒山寺的钟声。谁读一读?
生:(朗读)
师:你看,又是寒山寺的钟声,这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有多少客人在寒山寺的钟声中无眠呢?使人难以入眠呢?(大屏幕出示)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师:早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诗人陆游也写到过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来,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诗句)
师:从诗中看,七年之前的陆游曾经到过哪儿?
生1:寒山寺。
师:他到过寒山寺,听到过什么呢?
生1:钟声。
师:七年之后,诗人陆游又到了哪儿?
生2:又到了寒山寺。
师:又听到了什么?
生2:钟声。
师:枫桥寺就是寒山寺,寒山寺就是枫桥寺。
师:大家看,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变的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不变的却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其实“七年”还可以变,如果把它变成“十年”,想一想,十年不到枫桥寺,诗人又会怎样写呢?
生1:(朗读)十年不到枫桥寺,夜半钟声扰客眠。
师:自己编了一首诗,其实没有这个必要。我读上半句,你读下半句,你试试看。十年不到枫桥寺——
生1: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为什么可用这一句?
生1:因为许多人到过枫桥寺,可是半夜的钟声是不会变的。师:你注意到没有诗句中有一个关键的字眼,谁读出来了? 生1:依然。
师:没错,十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再变一变“十年”变成 “百年”,百年不到枫桥寺——
生2: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千年不到枫桥寺——
生3: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没错,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的还是钟声。所以陈小奇写到——(生齐读)
(大屏幕出示)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
师:所以两百多年前的诗人王士祯写到——(生齐读)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所以六百多年前的诗人顾瑛写到——(生齐读)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师:所以八百年前的诗人陆游写到——(生齐读)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师:问题来了!问题来了!你有什么样的问题?
生1: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不管几百年几千年,喝多时人来到这儿都非常留恋这的钟声,到了寒山寺都会写诗?
师:问得好啊,她把钟声和那么长的时间联系起来了。她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诗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写到寒山寺的钟声?这是她的问题。你们的呢?
生2:为什么他们提到的钟声都是他们在晚上听到的钟声? 师:对呀,你对钟声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所有的钟声都是在夜半呢?
生3: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敲钟的时候诗人会失眠呢?
师:为什么钟声总是跟失眠,跟难以入眠连在一起呢?好,太好了!
生4:我想问寒山寺的钟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吸引这么多的诗人来写诗?
师:太好了,她把钟声和那么多诗人联系在一起,发现了她自己的问题。
二、承:张继独听寒山钟
师:问得好!其实,所有的问题都跟一个人连在一起,所有的问题都跟一首诗息息相关。这个人叫张继,这首诗叫《枫桥夜泊》。
(大屏幕出示)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请大家打开课文,读一读《枫桥夜泊》这首诗。要求:自由读,反复读,把它读清爽了、读顺口了。
生:(自由反复朗读诗歌)
师:读得很投入,看到这里就是一种享受!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朗读全诗)
师:读得好!字字有诗意。比如,“愁眠”的“愁”是翘舌的,“寒山寺”的“寺”是平舌的,真是读得一丝不苟!谁再来读一读,不但清清爽爽地读,而且有板有眼地读。
生:(朗读全诗)
师:好一个“夜半钟声到客船”啊!味道读出来了,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生:(合作朗读完全诗)
师:我们反过来,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
师生:(再次合作朗读全诗)
师:好极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整首诗。
生:(齐读诗歌)
师:这首诗反反复复,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我想提问一下,你有什么感觉?用一个词来形容形容自己的感觉。
生1:我感到诗人的烦闷和凄凉。师:说了两个,选一个。生1:凄凉
生2:忧愁。
师:忧愁。还有不一样的感觉吗?
生3:凄凉。
生4:幽静。
生5:思乡。生6:忧愁。
生7:我感到了夜晚的宁静。
师:来,把自己的感觉带进去,我们再来读一读,生:(齐读诗歌)
师:大家不妨对比着想一想,比如: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会有忧愁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肯定不会!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忧愁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还有,读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会有凄凉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也不会!那么,为什么你读《枫桥夜泊》却有这样的感觉呢?
生:(多数沉默,个别学生举手)
师:把手放下,请大家静静地读《枫桥夜泊》,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诗中的哪些地方哪些词语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请大家静读《枫桥夜泊》。
生:(默读,圈点批注)
师:(在巡视中插话)有的同学开始动笔划了,这说明他的感觉已经找到了落脚点。
师:(继续插话)有的同学不但划了,开始在诗的旁边写上了些批注。很好,这说明他的感受正在转化为他的理解。
生:(在教师插话的引导下,纷纷开始写批注)
师:好!我看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读诗心得了。是吧?心得如何呢这样,我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好吗?就一个。注意听!我们知道,枫桥夜泊的时候,应该是息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对吧?
生:(自由应答)对。
师:但是,这个晚上,张继睡着了吗?
生:(自由应答)没有睡着。
师:没有?你怎么知道的?哪个词语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张继没睡,根本就睡不着?
生1:愁眠。
生2:愁眠。
生3:愁眠。
生4:愁眠。
师:都是愁眠。是吗?来,把“愁眠”这个词语圈出来。(板书“愁眠”)
生:(动笔圈出“愁眠”)
师:一起读。生:愁眠。师:再读。生:愁眠。师:再读。生:愁眠。
师:“愁眠”是什么意思?
生1:“愁眠”就是因为忧愁而不能入睡的人。
生2:忧愁而睡不着。
师:给“愁眠”找个近义词。
生1:忧愁。
师:不对,给“愁眠”找个近义词,“愁眠”。
生2:忧眠。
师:你自个发明的词,其实现实有啊。
生3:失眠。
生4:无眠。
师:“愁眠”就是失眠,就是无眠。那是因为忧愁而失眠,因为忧愁而无眠,因为忧愁而难以入眠。愁眠的人是谁?一起说。生:张继。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这个晚上张继看到了什么?生:张继看到了一轮残月。
师:用诗中的一个词说,看到了—— 生:月落。
师:(板书:月落)愁眠啊愁眠,就这样看着月亮渐渐地升起,又看着月亮渐渐地落下。当月亮完全落下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中,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生1:渔火。
师: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生:枫树。
师:(板书:江枫)谁能形容一下,怎样的江枫?
生:火红的江枫。
师:那是秋天被霜打过的时候,枫叶是火红的。江边的枫树像一团火,在黑暗中摇曳,瑟瑟地颤抖,是吗?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在一片幽暗,一片朦胧之间,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1:他看到了江中闪烁的渔火。
师:(板书:渔火)那是怎样的渔火?
生1:渔火想在黑暗中发光的星星一样,就在江面上。
师:像星星一样闪烁,对不对?再思考一下。
生2:像萤火虫似的,忽明忽暗,忽闪忽现。
师:大家看,在一片幽暗,一片朦胧之间,诗人看到了凋零的、瑟瑟的江枫,看到了点点的渔火。你想一想,此时此刻他的心里会感到什么呢?
生1:我认为诗人此时心里非常的孤单。生2:我感到诗人此时心里非常的忧愁,因为他睡不着觉。生3:我认为此时诗人有点伤感。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诗人又听到了什么?
生:乌鸦的啼叫。
师:(板书:乌啼)一声凄厉的叫声,划破了这个沉寂的秋夜,但是,当叫声过去之后,秋夜反而变得更加沉寂。还听到了什么?
生:寒山寺钟声。
师:(板书:钟声)什么时候的钟声?
生:是在午夜,半夜的时候。
师:(板书:夜半
到客船)是哪里的钟声? 生:是寒山寺的钟声。师:寒山寺在哪里? 生:在姑苏城外。
师:(板书:姑苏城外寒山寺)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诗人还感到了什么?
生:满天的霜华。
师:(板书:霜满天)(形成如下板书)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 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就这样仿佛出现了问题,大家知道,秋霜是覆盖在地上的,所以,李白有诗曰:床前明月光——
生:(接答)疑是地上霜。
师:没错!怎么会是霜满天呢?写错了?感觉错了?
生1:因为霜把月亮光反到了天上。
师:你认为是一种视觉的错觉?谁还说说?
生2:我认为是这时的天空已经微微发白了,所以说是霜满天。师:霜满天写得是天空微微泛白的色彩?尽管你的解释我是第一次听到,但是还得打一个问号。再想。
生3:我觉得月色朦胧感觉像霜满天。
师:秋霜落在这大地之上,又是在午夜时分,看到霜你感到的是什么呢?
生1:就是有思乡之情。生2:我感到十分凄凉。
师:很冷很凉很寒,所以是霜满天。哪里是霜满天,而是寒气满天,霜气漫天。
师:(指着板书)看黑板。因为愁眠,诗人看月落、看江枫、看渔火,却是愁上加愁;因为愁眠,诗人听乌啼、听钟声、感霜气,那是冷上加冷。而所有的这一切的景物,诗人却用了一个字来形容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个字就是——
生:对。
师:(板书:对)(形成如下板书)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你怎么理解?
生1:因为作者写这首诗中的景物是为了衬托出他的愁眠。生2:我觉得如果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是一种“因为„„所以„„”的句式。因为他看到许多景物,所以他愁眠。
师:有人说“对”就是“伴”的意思,陪伴的伴。(板书:伴)不信你把“对”换成“伴”,再读一读。读整首诗。
生:(朗读)师:通吗?行吗? 生:有点不一样。
师:体会什么味道不一样?
生:我认为“对”字更能显现他的愁。师:为什么“对”字更能显现他的愁呢?(有部分同学举手)
师:把手放下,我们这样死抠字眼,是读不好书的。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张继背井离乡、浪迹天涯。这个晚上,月落乌啼霜气满天,面对着江枫,面对着渔火,此时此刻张继却睡不着觉。睡不着觉,他最希望谁能来陪伴他?
生1:他的亲人,他的朋友。师:说具体点,比如说—— 生2:比如说,他的父亲或者母亲。生3:还比如说,他的哥哥姐姐。生4:他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生5:他的妻子。
师:他的妻子在吗?他的父母在吗?他的朋友在吗?有人陪伴吗?
生:没有。
师:只有“对”(圈出“对”)这个凄清的夜晚,这个愁闷的夜晚,和张继相对的只有——
生1:愁眠。
生2:江边的枫树和闪烁的渔火。生3:已落下的月亮和乌鸦。生4:只有满天的霜华。生5:只有寒山寺的钟声。
师:这样对呀,“对出”了诗人心中的无限——
生1:忧愁。
生2:伤感。
生3:思乡。
生4:苦闷。
师:因为无限凄凉,因为无限伤感,因为无限苦闷,这时候诞生了——(音乐响起,教师范读全诗)
生:(随着音乐,学生齐读全诗)
师:(随着音乐)月亮西沉,乌鸦声声,霜气布满天地之间;江枫瑟瑟,渔火点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划破了沉寂的秋夜,来到了张继的客船之上。睡不着觉啊,睡不着觉,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张继不禁在自己心中轻轻的吟唱——
生:(随着音乐,学生再次齐读全诗)
师:(随着音乐,高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随着音乐,高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随着音乐,低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随着音乐,低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音乐消失,轻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轻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掌声)
师:诗就这样诞生了。
三、升:夜半钟声化愁眠
师:大家请看,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看见月亮升起又看见月亮落下去。月亮落了,还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了。
师:(擦去“月落”)乌鸦凄厉的叫声过去了,还有鸦啼的声音吗?
生:(自由应答)没有。
师:(擦去“乌啼”)那霜气满天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
师:(擦去“霜满天”)瑟瑟的江枫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中,看得清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清。
师:(擦去“江枫”)还有那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的夜半钟声,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
师:(擦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还有那点点渔火,忽明忽暗,忽闪忽灭(擦去“渔火”)这天地之间还有什么可以对的呢?
生:没有啥。
师:(擦去“对”)天地之间只剩下了什么? 生:愁眠。
(形成如下板书)
愁眠
师:突然,就在这个时候,你听——(钟声和音乐缓缓响起)
师:钟声啊,寒山寺的钟声,一声!一声!又是一声!声声敲在张继的心坎上。想一想那钟声好像在对张继说些什么?拿起笔,在空白的地方用上“张继啊张继„„”开头,那钟声仿佛在对张继说——
生:(随着音乐,想象写话)
师:好!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像张继那样,用心去感受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悠悠传来的钟声,好像在对孤独的张继这样说——
生1:(朗读)张继啊张继,一次的失意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一次的落考并不代表一辈子的前途。你的路还很长,回家吧,你的妻子,你的儿女,你的亲人都在思念着你呢!继续努力吧!明天的阳光正在向你招手。不要再忧虑了,忘了它们吧,你的路还很长!(掌声)
师:好一个善解人意的钟声啊!钟声仿佛还在对张继说——
生2:(朗读)张继啊张继,没有父母、妻儿和朋友陪在身边,一定有很难以言表的孤独、伤感吧?就让这轮残月、乌鸦的啼叫、满天的霜华、瑟瑟的枫树、像一团跳动火焰的渔火,交相辉映。你独自一人乘舟停泊在岸边,虽然你这次考试落败了,可并不代表会一直这样。努力吧!加油吧!你一定会成功的!回去和你的父母、妻儿团聚吧!
师:听到了这样的钟声,我仿佛好受多了。那钟声好像还在对张继说——
生3:(朗读)张继啊张继,一次落榜不算什么,下次你要在努力,再考一次。这次落榜了,你要先回家与家人团聚,然后再努力,在考试。我相信你一定会考上的。
师:这善解人意的钟声,这温馨提示的钟声,陪伴着愁眠之人,温暖着愁眠之人,也因此深深化解了张继的愁眠。(擦去“愁眠”)
四、转:月落时分听钟声
师:孩子们,人人会有愁眠的时候,比如我自己。我想你们也会有愁眠的时候吧?谁来说一说?
生1:今天考试我有几道题不会做,晚上睡觉时,我还一直想着这几道题。
生2:看到恐怖的场面,晚上下的睡不着觉。
生3:又一次我妈妈又出差一个月,当她走半个月的时候,我因为担心她而“愁眠”。
师:孩子们,愁眠是人人固有的情感,从古到今人人都有过愁眠所以,古今中外,写愁眠的诗歌成千上万、数不胜数。尤其是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写愁眠,尤其是写思乡的愁眠,更是比比皆是。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因为愁眠,李白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李白的诗句)
师:因为愁眠,杜甫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杜甫的诗句)
师:因为愁眠,张九龄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张九龄的诗句)
师:还是因为愁眠,王安石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王安石的诗句)
师:也是因为愁眠,苏轼苏东坡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苏轼的诗句)
师:明眼人一定看出来了,所有的愁眠都跟一种景物连在了一起,这个景物就是——
生1:月亮。
生2:月亮。
生3:明月。
生4:圆圆的月亮。
师:是的,这所有的愁眠都和明月连在了一起。皓月当空,寂静的夜,睡不着觉。于是,把所有的愁思,把所有的情怀,都遥寄给那一轮皎皎的明月了。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于是,诗人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那一轮皎皎的明月上。但是,要在没有明月的夜晚呢?月亮已经落下去了呢?要是月亮看不见了呢?诗人张继又把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寄托给了谁呢?
生1:钟声。生2:夜半钟声。
师:寄托给了钟声。我们再一次走进张继《枫桥夜泊》,再来感受感受在钟声中的那一份愁眠之情。
(大屏幕出示)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生:(齐读《枫桥夜泊》)
师:和明月相衬,这钟声真是太奇特了。之前没有人这样写过钟声;之后也没有人写得超过张继的钟声。寄托着这一份愁眠之情的钟声,让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生:(齐读《枫桥夜泊》)
五、合:钟声悠悠情满天
师:于是,从张继开始,从《枫桥夜泊》开始,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当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中国诗人当中一代又一代悠悠回荡。
(大屏幕出示)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师:听,四百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大屏幕出示)西风只在寒山寺,长送钟声扰客眠。
——【元】顾瑛《泊阊门》
师:听,六百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顾瑛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大屏幕出示)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师:听,七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师:(大屏幕出示)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王士祯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师:(大屏幕出示)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
师:听,一千两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陈小奇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师:孩子们,这就叫经典!(板书:经典)这就叫文化!(板书:文化)
我想,学了《枫桥夜泊》,假如你以后有机会去苏州,你一定会去看一座桥,哪座桥?
生:枫桥。
师:在枫桥之上,你扶着桥的栏杆,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个人,谁?
生:张继。
师:想到张继,你会轻轻吟诵一首诗——
生:《枫桥夜泊》。
师:来,轻轻地吟。生:(吟诵)
师:来,我们一起轻轻地吟——
生:(集体吟诵《枫桥夜泊》)
师:孩子们,有了这首诗作为精神的底子,我想,你以后再去看枫桥,再去听寒山寺的钟声,你心里将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
生1:我想我心里一定会很思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生2:我的心里很孤独,觉得很忧伤。生3:听到钟声会有些心里的安慰。
师:有了这首诗作为精神的底子,面对枫桥,面对寒山寺,面对自己的愁眠,你的心里就会有一种深深的、深深地感动。孩子们,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热烈的掌声)
(最后的板书:经典!文化)
第五篇:王崧舟语文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过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