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整理)特级教师王崧舟谈教师专业成长
(整理)特级教师王崧舟谈教师专业成长
王崧舟 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他醉心于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追求,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语感素养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他的语文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语感教学法》入选教育部《中国名师》音像专著工程。他先后应邀赴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福州、广州、太原、南京、济南、郑州、杭州等100多个城市开设教学摩课200多节次。先后出版学术专著3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各位,上午好!卢真金教授是我敬佩的教育学专家,他所研究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型,对我、对大家都有相当切实的启发。他安排我来给大家谈谈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我想一定有他的深思熟虑、良苦用心的。在卢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理论中,我不幸成了他研究的一个标本,当然还是个活着的标本。今天他特地安排这个么机会,就是为了让大家好好地参观参观我这个标本,各位,既来之、则安之,你不看白不看,当然,看了也是白看。好!废话少说、言归正传,下面就开始我的专业成长叙事。从安身到立命
我是1984年参加工作的,那年刚满18岁。到今年,教龄都已经22年了。回想一下,在专业成长方面,我究竟走的是什么路?如果用卢真金教授关于教师成长的那个模型来解读的话,我想我没有单独走“剑宗”,也不是“气宗”,我走的大概是“亦剑亦气,剑气合一”的路子。
《中庸》开头三句话:第一句,天命之谓性;第二句,率性之谓道;第三句,修道之谓教。我回头看,做老师,特别是做语文老师,绝对是我的天命,我认命。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我是四十而知天命,比他老人家还早十年呐!这是个人成长的历史逻辑,或者说这是一种理性的宿命,你想抗争也抗争不了。教语文对我的诱惑力太大,一开始,我跟语文谈恋爱,后来是语文跟我谈恋爱,现在咱俩紧紧地缠在一起,想离也离不了。《红楼梦》里不是这样说嘛,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我跟语文,大概也就这样了。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过程。浑然不觉的时候,它是连续的;但当你突然警觉的时候,它又是断开的、当下的。你不能说哪个阶段不重要,也不能说哪个阶段最重要,因为在我看来,生命就像是一条河。这话,好像冰心老人说过,作家梁晓声先生也说过,我估计还有不少人也说过。那么,这条生命之河,它上游的一切都会逻辑而内在地流到中游,而上游中游的一切又都会逻辑而内在地流到下游。所以我说,截取你生命当中的任何一瓢水,都会是你生命的全息镜像。一粒沙子一世界,一朵野花一天堂嘛。
但是生命本身是有节律的,所谓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就是一种自然的节律,生命也是这样。因为有节律,所以人对生命的感知有两种状态,第一是渐进的状态,第二是突变的状态,所谓渐进的状态,那是一种人不需要有意识去对待调整自己的生命状态,不需要你充分升起意识和警觉来,这是很自然的过程,渐进的状态是平稳的,平淡的,平常的,所以常常被我们熟视无睹,我们并不感到我们在变化,但是事实上在变化,诸行无常嘛。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大家可能听说过的。就是科学家把青蛙放在水里煮,慢慢煮,等到青蛙感觉热得受不了了,想跳出来了,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身体已经不听使唤了,等待它的只有死路一条。换一种方法,把青蛙放在烧开的水里,青蛙就“嘣”地一下跳了出来,尽管烫得不轻,但毕竟捡了一条命回来。那么,大家看到了,前面一个就是渐进状态,渐进状态中的人最容易麻木,最容易无明,最容易在生命场当中不出场。而后面的突变状态,因为突如其来,突飞猛进,突出重围,所以就常常让人产生刻骨铭心的感觉。就专业成长而言,突变状态往往是非常关键的,按照命理的说法,这常常意味着转运。鲁迅先生说过: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华盖运来了,还求什么呢?华盖运对很多人来说往往是一个独孤求败的霉运。但鲁迅先生后面又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大家就很熟了,是不是?实际上这四句是同一首诗里面的。华盖运来了,我知道不好,但我横眉冷对,我俯首甘为,我还有我的选择。所以,运好运坏,最后还是要看你自己怎么转。所谓命由心造、运由境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回忆自己从教的20来年,粗粗地分一下,大概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基本上是每五年一个阶段。第一个五年,算是“崭露头角”的五年。你想,19岁就成了绍兴市教坛新秀,20岁就成了上虞市实验小学的教导主任,23岁就成了上虞市百官小学的副校长。少年得志、平步青云,看起来一切都很顺,是吧?为什么呢?为什么会这么顺呢?依我看,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机遇。实际上,我的这种情况不是一个个例,全省都这样。全省普师毕业的头三届,84届,85届,86届,这批人现在都非常厉害。那么,是不是以后毕业的就不行呢?不是这样。说实话,我们只是抢占了先机而已,这是机遇,没有办法。谁叫你不早生三年呢?你想想,那个时候,我们前面的多数是民办教师甚至是代课教师,文革十年,耽误了几代人,却也给了我们这几届毕业生非常好的机遇。那时候考进中等师范的,以后都是读重点大学的料,这可不是吹的!师范三年,我又非常荣幸,诸暨师范几乎把当时最好、最优秀的老师都安排在我们这几届当中,我们就这样被这些好老师熏了三年、蒸了三年,你想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在那样的环境下,你不黑也得黑呀。我们毕业的时候,各界都在抢这批人。拿我来说,一没背景,二没靠山,一分居然被分到了县城的师范附小。想想那时候的教育局长,真是廉洁啊!当然,现在的教育局长绝大多数也还是廉洁的。这是机遇。85年全省第一次评教坛新秀,被我赶上了,第二年我到实验小学做教导主任,有人不服,王崧舟是谁呀?他有什么背景呀?有什么能耐呀?我心说,我就是没有背景、没有能耐,我就是机会好,看你咋的?实际上,我是硬被拉着去做那个教导主任的,所以,机会来了,想推都推不掉,哪怕你摔个跟斗,馅饼该是你的还是你的。当然,实话实说,这跟自己的水平呀、能耐呀多少还是有些个关系的,但是如果没有机遇,那肯定白搭,怀才不遇的人有得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以为那是李白的真话呀?不对的,那是李白的气话!赌气的话!李白多有才呀,可那又怎么样呢?最后还不是一头栽倒海里,死了!
到了第二个五年,情况就不同了。那是我“孤独沉潜”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我专业成长中最低迷最孤独的时候,现在想想,生命的成长是有节律的,你有高潮必然有低潮,所以你对生命成长中出现的种种挫折、失落、沮丧甚至痛苦完全可以看得淡一些。从90年到95年,我翻开自己的档案,发现自己除了埋头教书,埋头研究,埋头帮助别的老师,自己没有任何获奖没有任何公开课没有任何荣誉,抛头露面的机会都给了别人,自己一直处在徘徊彷徨的阶段。而且有那么一两年,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我甚至动过弃教从政、弃教经商的念头。什么原因?一个字,穷!房子买不起,老婆也讨不起。但是后来作罢了,机缘不到。当然,这五年我也在成长、也在发展,一种常态的、顺其自然的发展。我有时候在想,名师是无法培养的,名师也不是靠培养才出得来的。这时期,对我的发展起主导因素的是什么?我想是志趣。因为事实上,这五年我读了大量的书,没有干扰,没有诱惑,心静下来,只要自己感兴趣的书都读。当时读书的动机也非常单纯,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文凭,读书只是为了读书。有人说,伏天读书如饮甘露,冬日读书如偎暖炉;花前读书俨然仙翁,月下读书如温旧梦;雾重重时读书开人茅塞,雨敲窗时读书驱人寂寥;春风得意时读书平心静气,坎坷失意时读书淬砺心志;多姿多彩的日子读书以助雅兴,平淡无奇的日子读书以添风骚。那时读书,我真有这种感觉。我读什么书?读宗教类的书,读哲学类的书,读文学类的书,读美学类的书,读“老三论新三论”的书。可能现在的年轻教师不一定知道“老三论新三论”,可在那个时候,“老三论新三论”是最最时髦的理论书籍。老三论就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新三论就是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我还读人物传记类的书,读种种红学方面的书,甚至读中国古代术数类的书,什么周易占卜呀、三命通会呀、邵子神数呀、奇门遁甲呀,什么书我都读,只要有感觉、只要有兴趣。有人说,读诗如饮酒,读散文如品茶,读小说如享佳肴,读历史如聆听沧桑老人漫话如烟往事,读哲学如对视一双深邃的眼睛,目光如炬,烛照灵魂。我感觉,确实是这样。
这五年我还听了大量的课,各种各样的课,每年累计不少于200节,可以说绝大多数的课我都做到有记录有反思,这是职务所逼。因为我是教导主任,你去听课不能没有交流啊,我现在有个习惯,就是一边听一边写反思,听完了马上就和你交流意见,这一半是被逼的,一半也是我喜欢思考的缘故。包括当时听名师的课,我不喜欢跟风,人家说好,我不一定说好,人家说坏我也不一定说坏,我很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无论多么稚嫩多么肤浅,我都记下来。于是,我开始对当时的课堂进行微格研究,没有人逼你,纯粹是自己喜欢。研究导入研究点拨研究表达研究训练研究结课,而且这些研究结果当时都发表在《浙江教育》上。所以你想啊,五年的沉潜,肚子里装了上百本书、上千堂课,慢慢发酵,慢慢酝酿,慢慢融入到你生命中的每一根血管,每一个细胞。表面的确很平静,没有一次抛头露面,没有谁来关注你,但是在平静的底下,生命的能量却不断在贯注不断在膨胀。所以我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这五年的沉潜,那么就不可能有后面的一鸣惊人。
接踵而来的就是“一鸣惊人”阶段。就在这个阶段,我以我的名义第一次举办了“王崧舟语文教学艺术展示周”活动,搞了整整一个星期,面向全市老师开放。这个阶段,我成了全省最年轻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还上了《中国教育报》。我的《万里长城》一炮走红,声名远播,当时就有桂林的、广州的老师来邀请我去讲课,平生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欣喜若狂、受宠若惊啊!那么这个阶段,既有机遇的因素更有才情的因素。我这个人生性孤独,我到现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我讲的是在灵魂层面上的朋友。鲁迅先生当年是运交华盖,孤独了好一阵子。我是命带华盖,懂命理的人都知道,这恐怕得孤独一辈子了。但我喜欢孤独,我喜欢独立,我喜欢和别人不一样,所以《万里长城》,我前前后后改了不下12次,大家可以看看《小学语文教师》给我出的一个专题,记录了这个改动。我总是自己和自己较劲儿,喜欢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自己的才情就这样汩汩地冒着,我的语文教学就这样不断地超越着,从《万里长城》到《威尼斯的小艇》,从《鸬鹚》到《我的战友邱少云》,从《荷花》到《草船借箭》,从《小珊迪》到《只有一个地球》,就这样不断出新不断出奇不断出彩。
第四阶段,可以叫做“开创流派”阶段。这个阶段,我跑遍了全国二十多个省区,一百多个城市,开过观摩课500多堂,讲座120多场,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派语文教学风格,并在中国小语界扯起了“诗意语文”这面大旗,去年我们刚刚举办了“全国第一届诗意语文教学观摩会”。那么这个阶段,机遇已经不再起任何作用,因为机遇太多,我现在都害怕机遇光顾我。这个阶段的成长,我想主导因素就是两个字——使命。天使的使,天命的命。我对语文教育曾经发过这样的感言: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我为语文而来!是语文滋润我粗糙的感觉,是语文放飞我稚嫩的幻想,是语文点燃我喷涌的激情,是语文唤醒我沉醉的智慧。我平庸的生命,因为语文而精彩!这种使命,有来自外界的期待、赏识和苛求,更有来自内在的热情,内在的抱负,内在的感恩。把使命两个字拆成八个字,别误会,不是算命批八字。那就是:追求理想,实现自我。所以这个阶段开始,我对语文有了庄重的承诺,有了道义的担当,有了价值的坚守,更有了充满诗意的浪漫追寻。坐而论道与面壁参禅
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你很难说究竟是“剑宗”还是“气宗”。因为“剑宗”是偏于技巧、偏于招式、偏于实用的,而“气宗”是偏于内功、偏于底蕴、偏于无为的。所以我说,自己走的应该是一条“亦剑亦气、剑气合一”的路子。当然,话又说回来,修剑宗也罢,修气宗也罢,路数还是不一样的。关键是要修真功夫,少学甚至不学那些个花拳绣腿、银样蜡枪头。与其坐而论道,不如面壁参禅啊!事实上,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着不少才情郁勃、悟性锐敏的青年才俊,他们不少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啊。可惜,一晃几年甚至十几年过去了,在他们身上,文曲星的风度和气质已经不多见了,更多的是什么呢?市侩气,铜臭气,痞子气。为什么会这样?在我看来,他们曾经有着太多的思想、太多的创意、太多的高见、太多的愿景,但是,很遗憾啊!他们却少有踏踏实实、扎扎实实、老老实实的行动!最近我重读李卓吾点评的《西游记》,突然对“行者”这个法号,那是唐僧给孙悟空起的那个法号,对“行者”有一种敞亮的感悟。行者,你要悟道、你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你就必须是一个行者。西方有一句谚语,什么人离上帝最近?记住,行动着的人!那么,我就先谈几招自己的修炼方式,是葵花宝典,一般不外传。炼“剑宗”,要剑走偏锋、招招见血才行啊!
第一招,我叫“实录还原法”。实录,课堂教学实录。我是不太喜欢看杂志上豆腐干似的文章的,我不要看的,看这样的文章纯粹浪费时间,这样的文章看多了,只会越看越笨,越看越傻,越看越弱智。我喜欢收集课堂教学实录,特别是名师的实录,有代表性的实录。收集了干什么?把实录还原成教学设计,必须整体观照实录,抽象提炼实录,很吃功夫。然后进一步,把教学设计还原成教学理念,很累,但是非常管用。这是一种逆向修炼的过程,跟禅宗里修白骨观想法有点相似。然后再往回走,你走得进去,还得走得出来呀,不然就会走火入魔的。把理念再还原成设计,把设计再还原成实录。就这样折腾来折腾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所求啊!这样一个来回还原的过程,对于修炼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上得了天”——就是有思想,“下得了地”——就是有技术,帮助真的是很大很大。这是剑宗,我称它为独孤九剑的第一剑。
第二招,情境填空法。什么叫情境填空法,我举个例子,我研究过于永正先生的《新型玻璃》,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谁来说一说。
生:课文一共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
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这个学生面有难色,想坐下去。)
好,到了这个地方,你就得打住了,你不能再往下看了,你要做情境填空了。假如你是于永正先生,你会怎么做?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境,你怎么办?你带着这样的想法看那个实录和光盘,你缺什么你补什么?这招很管用。我们来看于永正先生怎么做:
师:你先别坐下去,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我们再好好想想,我们不着急。
“我看你有这个能力”这句话很重要。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我看这个就是。但叫我上呢,叫我来个应急处理呢,我肯定到不了这个层次。这么一比,就比出差距来了,什么叫大师,什么是庸师。这不明摆着吗?接着看: 生:(想了一会儿)课文一共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好,赶紧打住,你别看了,情境填空,你什么反应?在这里定格,你想:如果是我,你什么反应?看实录最怕无所用心、一泻千里啊!看于永正先生:
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你可以少说整整十五个字,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显示自己的机会吗?孩子,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啊。
这就是大师级的人物啊,他怎么跟孩子进行对话的,这个就是情境填空法。机智、通变、智慧,就是这样炼出来的。这一招,可以帮助你积累大量经典而生动的“课像”,课像是什么?我觉得课像是教学具象和教学抽象的统一体,是教学经验和教学思想的统一体,是教学细节和教学范式的统一体。这个绝招,我一般也轻易不外传的。你缺什么就填什么,练个三年五载,胸中装了成百上千个经典课像,你想不成功都困难。
第三招,微格解剖法。你可以研究候课,研究导入,研究提问,研究范读,研究导读,研究讨论对话倾听训练结课拓展,研究很多微格。你要深入,你就要研究微格。比如说诗意语文吧,有人说诗意语文太玄,我怎么看呢?第一,我觉得玄没有什么不好,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是众妙之门啊,有什么不好?我们有些老师的课不能抓住学生的心,不能吊起学生的胃口,我看就跟他们不会冥思、不会玄想有关系。第二,诗意语文其实并不玄,诗意语文有很多实打实的招,只是你看不出来罢了。比如,诗意语文的课的复沓,就是很管用的一招。你的复沓技术一用,你的场就出来了。比如,课的层递技术,课怎么一层一层推进,比如课的渲染技术,课的通感技术等等。有些技术很简单,就是一层窗户纸,不捅破你不知道,一捅破,哦,原来如此。但是你千万不要把简单当臭蛋啊。比如说课的对话技术,对话说白了就是接着说,最难的就是接话头,话头怎么接呢?这里就有大量的技术问题,比如接话头的角度怎么确定,里面就大有学问。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光是针对学生的朗读,你就可以选择许多个角度,比如:朗读状态、朗读方法、朗读质量、朗读内容、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现场氛围、思想认知、文化背景、学习要求、动态变化等等。
第四招,课感积淀法。学音乐的人要有乐感,学美术要有美感,打球要有球感,学语文要有语感,上课要有课感。我觉得,课感应该是剑宗修炼的最高境界。什么是课感呢?就是你对教学现场的一种直觉,一种当下的把握,一种敏锐而别出心裁的驾驭。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你能不假思索的、迅速的、果断的作出反应,而且这样反应是高效的,是巧妙的。举个例子,上《二泉映月》,听完音乐,让孩子谈谈感受,你听出了什么?一个孩子说,太悲伤了。一个孩子说,太可怜了。一个孩子说,太美妙了。课感不好的老师会说:不会吧,我怎么就没有感觉到美妙呢?弄得那个孩子下不了台。我说:你能从悲伤和可怜中听出美妙来,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啊。不假思索,这是什么?是课感。第一,化解了这种氛围上的不协调。第二,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孩子的尊严。第三,把这样的感觉整合到了其他孩子的感觉中,丰富了乐曲的内涵。这就是课感,课的协调感。还有很多,比如课的节奏感,课的情味感,课的层次感,课的风趣感,课的风格感,都需要去炼啊。关注学生,触发课感,品味得失,领悟课感,反复实践,习得课感,积累经验,培养课感,精益求精,升华课感。降龙十八掌,这就是剑宗,与其坐而论道,不如面壁参禅。无墙便是门
我是怎么炼气宗的?一句话,东门南门西门北门,无墙就是门。我想,炼气宗就是炼自己的内功、炼自己精神生命的能量。根本途径还是一条,读书。在讲到自己孤独沉潜的阶段时,我已经讲了自己的读书问题,这里就不再展开了。要说具体的招数,应该还是有那么几招的。第一招,“案例鉴赏”法,对案例一定要学会鉴赏,你一定要看出案例背后的言说。要看出作者写案例的价值取向,他之所以写这个案例,无非就是两点:第一就是他觉得这个案例本身很有价值,或者他认为这个案例是失败的,从失败中寻找这个价值。第二,他总要对案例有所提升啊,为什么说它有价值、这个价值是怎么体现出来的。任何案例,围绕价值二字,你就可以转乾坤了。第二招就是“文本细读”法,你要徜徉在语言之途,在语言里面出生入死,要沉入词语中。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来读,这是修炼气宗的很重要的法门。第三招,“主题研究”法,围绕一个主题,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去收集各种材料,认真分析梳理,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每一次主题的梳理研究,你的能量就上升,你身上的那个血量啊,就能增加。我研究感悟,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发现有的把感悟和体验混为一谈,有的把感悟和想象混为一谈,更有的把感悟和理解混为一谈,以为感悟就是理解,理解就是感悟。其实,感悟和理解本是两股道上跑的车,理解是理性的、逻辑的、线性的,感悟是感性的、直觉的、网状的,水火不相容的,居然扯在一起,居然当成一回事儿。我当时写感悟,手头收集的文章和专著不下100万字,我花一个月的时间做这个事情,一做完,你会有一种感觉,什么感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佛讲见地、修正和行愿,只有这三者都下足了功夫,才能看破、才能放下、才能得大自在、大智慧。主题研究这一招,我看就是见地、修正和行愿的三位一体,一旦炼成,你当下就能桶底脱落、立地成佛了。修“气宗”还有招数吗?当然有!再支一招?可以。这可是独门秘诀哟!
第四招:“前提诘问”法。什么叫前提诘问呢?就是不断地追问事情的前因,直到自己觉得没法再问了才罢手,这有点像审犯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把问题问清楚,几天几夜都不会让你睡觉的。我和我的徒弟们说,如果一个老师,在教学生涯当中,没有问过自己这样三个问题,那么,我遗憾告诉你,你在专业生涯中是缺席的,是不在场的。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个“思”可以解读为一种前提诘问,对课程、对职业、对人生乃至对宇宙进行终极的前提诘问。拿语文课程来说,第一,语文是什么?你必须进行前提诘问,可能最终会没有答案。你心目当中语文是什么样的,你必须问,你必须思考,这是对语文的终极追问。第二,你要成为一名怎样的语文老师?智慧的。继续追问,为什么要做智慧的语文老师?智慧的语文教师才能教出智慧的学生。继续追问,智慧是教出来的吗?智慧的语文教师一定能教出智慧的学生吗?语文教师的智慧只能通过学生的智慧来体现吗?你就这么不断的问,真问出精神病来,我可不负责任的。呵呵。第三,你认为怎样的语文课才是有价值的课?像这样的前提诘问法,你要一直问,一直问,一直把自己问傻了为止。(笑声)到这个时候,你问到了什么?你问到了语文的究竟之问,语文到底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这是一种形而上的问,一种玄之又玄的问。这就是气宗。剑不异气,气不异剑 剑宗、气宗,这是分而言之,方便的说法。事实上,剑宗和气宗总是纠缠在一起的,你要将两者打通,就像练气功的人要努力将任、督二脉打通一样。打通了,你就得大神通了,你就能照见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了。这是《心经》里的话,我套用他的话叫做剑不异气,气不异剑。
在上海浦东,在庆祝《小学语文教师》创刊200期的大会上,我做课《一夜的工作》。课在戴玉强演唱的《你是这样的人》中戛然而止。这时,哭声突然像海潮一样在整个礼堂蔓延开来。我也哭,哭得稀里哗啦的。有人说,一大老爷们儿当着那么多人掉泪,象话吗?我当时正在情绪上,哪还顾得了那些个儿啊?但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欣慰于自己的感动和泪水,正如彭程所说:“它让我获得一种对于自身的确证,使我知道,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并没有死去。”我不想让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我觉得感情,真挚的感情,完全没有必要遮遮掩掩的,像个老太太房里的丫头片子。我和学生一起穿行在流泪的文字中间,感受总理伟大的人格,感受精神生命的高贵和永恒。我们营造着一种情的场、一种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的场、一种沐浴在真实的人性光辉之中的场。我感动了,学生感动了,泪花渐欲迷人眼了。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我走进了诗意语文、诗意课堂、诗意人生。那种感觉非常幸福又非常美妙,语文从此成为我精神生命的一种图腾。
由此我觉得,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问题,这是一个人生问题、一个生命问题。就教师的专业成长看,说真的,其实我们并不缺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修养甚至专业精神,但为什么此前我苦苦找不到职业幸福感呢?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缺少关于生命的学问和修养。记得国学大师牟宗三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人们只知研究外在的对象为学问,并不认生命处亦有学问。人只知以科学言词、科学程序所得的外延真理为真理,而不知生命处的内容真理为真理。所以生命处无学问、无真理,只是盲爽发狂之冲动而已。心思愈只注意外在的对象,零零碎碎的外在材料,自家生命就愈四分五裂,盲爽发狂,而陷于漆黑一团之境。”说得多好啊!过去,我的生命是一个什么状态呢?四分五裂的状态,整个一五马分尸嘛!盲爽发狂的状态,都五马分尸了,能不盲爽发狂吗?是的,生命不能外求,职业幸福感不能外求,越外求离真实的幸福反而越远。职业幸福感只能往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求,它不能告诉、不能复制、不能灌输,它只能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流淌出来。老师们,该是返观自己灵魂的时候啦!
在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观摩研讨会上,我作课《长相思》,又一次引起全场的热烈反响。这一课被人们誉为诗意语文的经典之作、当代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又一座高峰。其实,我在上课之前,连教案都还没有写好,更别说下水试教了。而为了这一课的设计,我曾经苦苦琢磨了三个月之久。我一直试图在古诗文教学有一突破,但始终找不到灵感。那个痛苦啊,就甭提了,就跟难产的女同志生不出孩子那样。我为这一课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写了文本细读,研究了纳兰性德生平,查找了大量的参考资料,认真研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诗论》和朱自清先生的《诗论》,到后来感觉材料很多、想法很多、创意很多,但就是苦苦梳理不出一个清晰可行的思路来。第二天,在尚未形成完整、连贯、一气呵成的思路的尴尬中,我执教《长相思》。主持人说,下面有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为大家作课。我就硬着头皮、腆着肚子走上了舞台,你不上也得上啊!没想到,就在课的行进过程中,思路竟然自然的、悄然的在课中流淌出来。这一次奇妙的教学体验,让我一下子体悟到很多东西。我惊喜的发现,我的课堂教学正在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我突然清晰的看见,我过去许多刻意的、需要用强有力的意志去驾驭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已经内化为自己深层的、潜意识的、融入到整体生命中的自然行为了。
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语文已经不再外在于我的生命,语文和生命、职业和生命融为了一体、打成了一片。我觉得,当我们真正具备了关于生命的学问和修养之后,我们完全可以从职业过程中体认到人生的幸福和意义。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是的,我们说,一方面教师职业充满劳绩,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教师职业同样充满诗意。有了生命的境界,我们完全能够诗意的栖居在语文的大地上。同样是上课,缺乏生命修养的教师,为上课而上课,教师的心只是在等待,等待学生的回答,等待结果的到来,等待结果与“标准答案”的契合。教师是活在下一刻的,是活在等待之中的,过程本身所具有的种种意义和价值全部让位于结果,老师在苦苦等待中,变得紧张、烦恼、焦躁、甚至痛苦,幸福被等待无情地遮蔽了。而具有生命学问和生命修养的教师,他是上课,但他同时又是在享受上课。吃饭是一回事儿,享受吃饭又是另一回事儿。是不是?他在课堂上彻底放松,全然进入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和学生情情相融、心心相印,他会彻底打开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去感受、去触摸、去体认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他会不时地产生高峰体验,他会在课堂上率性而为,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于是,他就是课、课就是他,他和学生一起全然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
这种境界,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境界,就是“亦剑亦气,剑气合一”的境界。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第一境界中的“寻”,是对生命究竟的寻根;第二境界中的“无”,表明人从自然中剥离出来,与外在的“水流花开”自成一独立世界;第三境界中的“万古”与“一朝”融为一体,确证了人对有限时空的超越,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是事业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我把这种境界叫做生命的觉着,一个人只有深深觉着的时候,生命才能全然敞开,才能率性自在,才能不断获得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才能进入内在的澄明之境,才能深深体认到生命的“在场”。语文需要不断地觉着,事业需要不断地觉着,生命需要不断地觉着。谢谢!
第二篇:特级教师王崧舟教案
十一月十七日上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崧舟老师在河南商业学校作了一节语文展示课,现将他的课堂实录传上,供大家学习借鉴。生:老师好。(弯腰鞠躬)师:同学们真精神。
师:看老师写课题。(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在伟大的抗美援朝的战斗中,有无数的先烈长眠在朝鲜的国土上,在这些烈士中就有这么一位,请同学们深情地来呼唤他一遍。(指黑板)生:我的战友邱少云。师:请再自豪地喊一声。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文章写邱少云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读不准的音,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自由读书,师巡视。
师:看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这么投入,说明同学们有很好的读书习惯,也说明邱少云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大家。下面咱们来交流交流,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生:“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你读到这个地方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感到邱少云特别伟大。
师:哪位同学有被水或火烫伤过?你当时有什么感觉? 生:马上缩回去。
生:不敢再伸手,感到火辣辣的疼。
师:我们被火或水烫一下,就受不了了,那么我们可以知道邱少云是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呀!谁再来说。
生:“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师:你是怎么想的?读这段话时,你的心情如何? 生:情绪高涨。师:继续找。
生:“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师:你读到这个地方,你感觉到了一种什么气氛? 生:非常激烈。
师:刚才我们才读了一遍,就对邱少云有了这么深的了解,但这样学语文还不行,还要深入到课文中的字里行间,一个词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去认真揣摩、体会。你觉得课文中哪个词最能反映邱少云的光辉形象,把这个词圈出来。生再读书,师巡视。
让圈出词的同学将词写在黑板上。第一个学生:千斤巨石。第二个学生:没挪动一寸地方。第三个学生:没发出一声呻吟。第四个学生:纹丝不动。第五个学生:一动也不动。第六个学生:纹丝不动。
师:同学们抬起头,齐读这个词。(师指着“纹丝不动”)
怎么读才能读出这个词的感觉,(学生读时提醒)再读,轻点,再轻点。
师:“没挪动一寸地方”其实就是纹丝不动,“千斤巨石、没发出一声呻吟、一动也不动”也是——生:纹丝不动。
师:请大家再来默读,看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 师巡视。
师:刚才发现有些同学在书上画了一个地方,有些画了两个地方,还有的画了三个、四个、五个地方的,看来我们可以从不同地方,不同的方式来读懂纹丝不动的,下面咱们来交流交流。
生:“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师:说说自己的理解。生说不出来。
师:这位同学是从原因的方面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板书:原因)请大家再来读读这几句话。再找一名学生读。
师:读得很流利,但我们学语文光有理解,没有感受不行,没有感情更没有。你能再来读读吗? 生再读。
师:你想通过读告诉大家一种什么感受? 生:隐蔽性高。
师:你能不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你再试一次,好吗? 生又高声读了一遍。(已是第三遍了)
师:你觉得读得越高越响,就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找一生读。
师:他读得紧张得都哽咽了。再找一生读。师:就是这种感觉。生齐读。
师:咱们继续交流,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纹丝不动的?
生:“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我几乎找不到他。” 师:王老师发现他是从表现这个角度来说纹丝不动的。(板书:表现)师:继续。
生:“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王老师发现他是从结果这个角度来说纹丝不动的。(板书:结果)
师:自己来读读刚才找的这段话。这段中每个词,每句话,甚至每个标点都在刻划邱少云被烈火烧时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1:铁的纪律。
生2: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生3:痛苦。
师:读这段话你觉得哪些词应该突出,以表现邱少云的光辉形象,自己试着读一读。生再读。
指名读,生读得很有感情。师:你真读懂了。
师:战斗结束了,指战员、其他志愿军战士、战地记者、志愿军首长都来采访你,邱少云的战友,你怎样告诉他们,请你再来读读这段话。生再读。
师:你们推选一位,通过他的读能打动每一位战士,以及首长和记者。被推选的学生上台读。
师:你还从什么别的地方读懂了纹丝不动?
生:“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师:他思考的角度不同,他是从后果的角度来体会“纹丝不动”的?(板书:后果)师:如果被敌人发觉,还会夺下“391”高地吗?(生:不能)整个战线还能向南推进吗?(生:不能)抗美援朝还能取得胜利吗?(生:不能)师:那么假如你是邱少云,你会怎么读这几句话? 生练读。指名读。
生1读。师:这是位年轻的邱少云。生2读。师:这是位慢性子的邱少云。
生3读。师:这才是位真正认识到严重后果的邱少云。生齐读这段话。
师:这是惊天动地的“纹丝不动”,这是气壮山河的“纹丝不动”,这是为了胜利甘愿牺牲自己的“纹丝不动”,“纹丝不动”是邱少云的光辉形象,是邱少云的伟大壮举。下课。第二课时 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再接再厉。
师: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光辉形象已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看看课文称邱少云是一位怎么样的英雄? 生:伟大。(板书:伟大)生:年轻。(板书:年轻)
师:你知道年轻这个词在课文中意味着什么吗? 生:岁数很小,牺牲太早了。师:还意味着什么?
生:还意味着意志可能不坚定。
师:那么这个年轻的战士为什么到最后被大家称为伟大的战士呢?请放下课本,听老师读一段课文。
师范读第7、8两段课文。
师:感动了吗?感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像王老师一样读读,把你的这种感动读出来。生读。
师:此时此刻,你在读这段话时,你感觉到自己的心情像大海的波涛一样不断地翻滚,不断地起伏。请你再读一遍。生读。师:这段话中你有没有一种特别地感动,有没有想流泪的地方。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感情。生读。
师:这一段话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在哪儿,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师:为什么这一段特别令你感动?
师:“我的心像刀绞一般”,刀绞什么意思? 生:像用刀割、砍。
师:你们看到过搅拌机没有?就像刀刺进去在绞一样。真的有刀刺进去吗? 生:没有。
师:那是什么让我感受到像在“刀绞”?放开声音再读,是什么像刀在绞“我”的心? 生:邱少云身上的火。
师:烧在邱少云身上的火就像烧在我身上一样,像刀绞一般,找一找刀绞的感觉,再读一读。指名读。
师:他才二十一岁啊,此时此刻,战友的紧张也就是我们的紧张,战友的担心也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矛盾也就是我们的矛盾,战友的痛苦也就是我们的痛苦。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撩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情呀!再来读。师:我们这样痛苦,烈火中的邱少云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为了整个班,为了„„”
师:找一找邱少云与千斤巨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自己读读。生1:都是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生2:不管怎么烧,他们都一动也不动。生3:都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对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请同学们注意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呀!而我们的邱少云,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痛苦啊?再读这句话。
师:此时被烈火烧身是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那么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支持着他呢,看书,读。生:为了整个班,为了„„ 师:此时的邱少云,是多么需要力量,需要精神的支持呀。来,我们给他以力量。女同学读第一个为了,男同学读第二个为了,全班读第三个为了。
师:正是在这种精神,这种力量的支撑下,五分钟过去了„„(让学生接)十分钟过去了„„(让学生接)二十分钟过去了„„(让学生接),半个小时过去了„„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战士,多么英勇的战士,多么伟大的战士。
师:你觉得怎么读能表现你对英雄的无限崇敬心情,你就怎么来读。生自由读。
再齐读。(用我们的声音,用我们的感情,把对英雄的崇敬心情读出来。)师:一个邱少云倒下去,千万个邱少云站起来了。“黄昏时分„„”读。师: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只有二十分钟,这胜利是由谁的生命换来的? 生齐答。
师:战斗就这样结束了。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生: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师:看大屏幕。同学们,这就是邱少云的战友在‘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读这句碑文!师:同学们,让我们用深情的语气来读读这句碑文。生读。
师:让我们用自豪的语气来读读这句碑文。生读。
师: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下课。
第三篇:王崧舟:教师成长的“独孤九剑
王崧舟:教师成长的“独孤九剑
令狐冲以独孤九剑完成一个习武之人的专业修炼,登上武林巅峰,今天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为我们带来教师职业成长的独门秘籍,赶紧一睹为快吧!第一招:实录还原
我喜欢收集课堂教学实录,特别是有代表性的名师实录。收集了干什么?
首先,把实录还原成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整体观照实录,抽象提炼实录,很吃功夫。然后进一步,把教学设计还原成教学理念,很累,但是非常管用。这是一种逆向修炼的过程,跟禅宗里修白骨观想法有点相似。然后再往回走,你走得进去,还得走得出来呀,不然就会走火入魔的。把理念再还原成设计,把设计再还原成实录。就这样折腾来折腾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所求啊!这样一个来回还原的过程,对于修炼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上得了天”——就是有思想,“下得了地”——就是有技术,帮助真的是很大很大。这是剑宗,我称它为独孤九剑的第一剑。
第二招:情境填空
什么叫情境填空?我举个例子,我研究过于永正先生的《新型玻璃》,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谁来说一说。
生:课文一共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
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这个学生面有难色,想坐下去。)
好,到了这个地方,你就得打住了,你不能再往下看了,你要做情境填空了。假如你是于永正先生,你会怎么做?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境,你怎么办?你带着这样的想法看那个实录和光盘,你缺什么你补什么?这招很管用。我们来看于永正先生怎么做:
师:你先别坐下去,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我们再好好想想,我们不着急。
“我看你有这个能力”这句话很重要。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我看这个就是。但叫我上呢,叫我来个应急处理呢,我肯定到不了这个层次。这么一比,就比出差距来了,什么叫大师,什么是庸师。这不明摆着吗?接着看:
生:(想了一会儿)课文一共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好,赶紧打住,你别看了,情境填空,你什么反应?在这里定格,你想:如果是我,我是什么反应?看实录最怕无所用心、一泻千里啊!看于永正先生:
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你可以少说整整十五个字,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显示自己的机会吗?孩子,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啊。
这就是大师级的人物啊,他怎么跟孩子进行对话的,这个就是情境填空法,可以帮助你积累大量经典而生动的“课象”,变得机智、通变、智慧。你缺什么就填什么,练个三年五载,胸中装了成百上千个经典课象,你想不成功都困难。
第三招:微格解剖
你可以研究候课,研究导入,研究提问,研究范读,研究导读,研究讨论对话倾听训练结课拓展,研究很多微格。你要深入,你就要研究微格。
比如说诗意语文吧,有人说诗意语文太玄,我怎么看呢?
第一,我觉得玄没有什么不好,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是众妙之门啊,有什么不好?我们有些老师的课不能抓住学生的心,不能吊起学生的胃口,我看就跟他们不会冥思、不会玄想有关系。
第二,诗意语文其实并不玄,诗意语文有很多实打实的招,只是你看不出来罢了。比如,诗意语文的课的复沓,就是很管用的一招。你的复沓技术一用,你的场就出来了。有些技术很简单,就是一层窗户纸,不捅破你不知道,一捅破,哦,原来如此。但是你千万不要把简单当臭蛋啊。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光是针对学生的朗读,你就可以选择许多个角度,比如:朗读状态、朗读方法、朗读质量、朗读内容、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现场氛围、思想认知、文化背景、学习要求、动态变化等等。这里面大有学问。
第四招:课感积淀
学音乐的人要有乐感,学美术要有美感,打球要有球感,学语文要有语感,上课要有课感。我觉得,课感应该是剑宗修炼的最高境界。什么是课感呢?就是你对教学现场的一种直觉,一种当下的把握,一种敏锐而别出心裁的驾驭。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你能不假思索的地、迅速地、果断作出反应,而且这样反应是高效的,是巧妙的。
举个例子,上《二泉映月》,听完音乐,让孩子谈谈感受,你听出了什么?一个孩子说,太悲伤了。一个孩子说,太可怜了。一个孩子说,太美妙了。课感不好的老师会说:不会吧,我怎么就没有感觉到美妙呢?弄得那个孩子下不了台。我说:你能从悲伤和可怜中听出美妙来,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啊。不假思索,这是什么?是课感。第一,化解了这种氛围上的不协调。第二,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孩子的尊严。第三,把这样的感觉整合到了其他孩子的感觉中,丰富了乐曲的内涵。这就是课感,课的协调感。还有很多,比如课的节奏感,课的情味感,课的层次感,课的风趣感,课的风格感,都需要去修炼啊。第五招:案例鉴赏
对案例一定要学会鉴赏,你一定要看出案例背后的言说。要看出作者写案例的价值取向。他之所以写这个案例,无非就是两点:第一就是他觉得这个案例本身很有价值,或者他认为这个案例是失败的,从失败中寻找这个价值。第二,他总要对案例有所提升啊,为什么说它有价值、这个价值是怎么体现出来的。任何案例,围绕价值二字,你就可以转乾坤了。
第六招:文本细读
你要徜徉在语言之途,在语言里面出生入死,要沉入词语中。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来读,都必须抱着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的那种警觉。这是修炼很重要的法门。我带徒弟,有个要求,每周写一篇文本细读,你过了这一关,你上任何课都不害怕。
你有多种方式进入文本的可能和自由。“活在文本中”是你可以选择的一种方式。你让自己走进文本的世界,成为文本生活的一个角色,文本这个“警幻仙姑”带着你游历文本所缔造的那个太虚幻境,你用心聆听她的种种言说,用心体察仙境的种种景象。“千万次地问”是你可以选择的另一种方式。进入文本,你不再轻信,不再迷惑,不再被忽悠,在文本的语言之流中,你总是不停地将它们打断,你问:这究竟在写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写?为什么只能这样写?用意何在?启示何在?在你千万次的问中,文本被你掰开了、揉碎了,最后被你消化了、吸收了。前一种是感性地进入,后一种是理性地进入。而更多情况下,细读方式是你自己的一种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细读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第七招:主题研究
围绕一个主题,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去收集各种材料,认真分析梳理,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每一次主题的梳理研究,你的能量就会往上升。我研究感悟,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发现有的把感悟和体验混为一谈,有的把感悟和想象混为一谈,更有的把感悟和理解混为一谈,以为感悟就是理解,理解就是感悟。
其实,感悟和理解本是两股道上跑的车,理解是理性的、逻辑的、线性的,感悟是感性的、直觉的、网状的,水火不相容的,居然扯在一起,居然当成一回事儿。我当时写感悟,手头收集的文章和专著不下100万字,我花一个月的时间做这个事情,一做完,有一种感觉,什么感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第八招:前提诘问。
什么叫前提诘问呢?就是不断地追问事情的前因,直到自己觉得没法再问了才罢手。我和我的徒弟们说,如果一个老师,在教学生涯当中,没有问过自己这样三个问题,那么,我遗憾告诉你,你在专业生涯中是缺席的,是不在场的。
拿语文课程来说,第一,语文是什么?你必须进行前提诘问,可能最终会没有答案。你心目当中语文是什么样的,你必须问,你必须思考,这是对语文的终极追问。第二,你要成为一名怎样的语文老师?第三,你认为怎样的语文课才是有价值的课?像这样的前提诘问法,你要一直问,一直问,一直把自己问傻了为止。到这个时候,你问到了什么?你问到了语文的究竟之问,语文到底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你的生命存在究竟有没有意义?
第九招:行动反思
阿普尔、麦克唐纳等人把课程的本质概括为一种社会的“反思性实践”。“反思性实践”的基本构成因素是行动和反思,那么课程也应是行动和反思的统一。就自然工作状态看,绝大多数教师在上完课之后都习惯地认为课程教学已经终结。
其实,教师的专业分水岭,往往就在这个“行动反思”上。
在教完古诗词《长相思》之后,我曾经有过一段充满矛盾、充满自我批判精神的反思:一方面,我认定诗词教学重在“见”,因此,举象造境、想象入境等就成为这堂课的基本策略;另一方面,我又担心这种“见”会导致学生对诗词的关键字眼缺乏必要的解读,从而疏忽了文字的意义。这种反思,尽管最终没有结果和定论,但对教师的成长意义重大。
第四篇:王崧舟谈《触摸春天》
第八册第十七课:触摸春天
这是一篇很读者的文章,很读者的文章,往往很受文学青年的欢迎。文章好是好,就是太难,我指内涵和哲理。搁在四年级,为难了孩子也为难了老师。
我们来看课文。课题四个字——触摸春天,这就有了问题,春天能触摸吗?春天不是一个东西,你怎么触摸?“触摸”一词与“春天”一词配在一起,就是一种语文现象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就出来了。你说“感受春天”或者“体验春天”,那这个题目就没有张力了。是不是?
实际上,文中的安静,就是那位盲女孩,真正触摸的不是春天,是“蝴蝶”。通过触摸蝴蝶,她进入春天的深处,她触摸春天的灵魂。而触摸蝴蝶的两段文字,在全文中也是写得最见功夫、最有意味的。
第一段:“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第二段:“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这两段话,勾勒出两幅画面,是全文的核心所在。第一个画面抓蝴蝶,第二个画面放蝴蝶,安静心中的“春天”就在这一抓一放之间。在一抓一放之间,安静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尽情的展现。这里我发现了两个“语文点”,第一个,同样是写蝴蝶的动作,前面是“扑腾”,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后面是“扑闪”,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扑腾”和“扑闪”这两个词语显然不能调换。为什么不能调换?“扑腾”意味着求生的渴望,意味着挣扎,“扑闪”意味着获得自由的舒展,动作是差不多,但味道大不一样,这是语文老师可以抠一抠的。
第二个,再去关注一下,当蝴蝶在“扑腾”时,安静的表情是怎样的?是惊讶。因为她从来没有感受过一个活物、一个渴望生存的活物对她如此强烈的冲击。惊讶的背后,恰恰是安静敏感而又细腻的精神世界,一个精神世界麻木不仁的人,他的表情是不可能惊讶的。表情是灵魂的语言,一个表情安静的人,他的灵魂一定是安静的;一个表情张狂的人,他的灵魂一定也是张狂的。我们说安静的心灵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是细腻的,是敏感的,凭什么?就凭她的表情。后面蝴蝶扑闪的时候,安静的表情是什么?是张望。有人说,张望是个动作。这自然也对。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安静的特殊身份——盲童。因为她是个盲童,看不到任何东西,在这里她居然张望,这与其说是动作,毋宁说是一种有着象征意味的表情。这张望表情的后面,又折射出什么?折射出安静的灵魂,她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安静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对作者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和震撼。由此让我们对盲人、对残疾人的精神生活引发一种理解,进而反思我们活着的人,肢体都很健全的人,我们的精神生活是丰富还是馈乏的,是麻木不仁的还是灵动活泼的。用敏感和细腻去咀嚼“惊讶”和“张望”,在触摸安静的内心春天的同时,进而反观和触摸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春天,不正是语文的事儿吗?
第五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我的战友邱少云》课堂实录
地址:河南商业学校
时间:十一月十七日上午
教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崧舟老师
生:老师好。(弯腰鞠躬)
师:同学们真精神。
师:看老师写课题。(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在伟大的抗美援朝的战斗中,有无数的先烈长眠在朝鲜的国土上,在这些烈士中就有这么一位,请同学们深情地来呼唤他一遍。(指黑板)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请再自豪地喊一声。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文章写邱少云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读不准的音,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书,师巡视。
师:看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这么投入,说明同学们有很好的读书习惯,也说明邱少云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大家。下面咱们来交流交流,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生:“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你读到这个地方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感到邱少云特别伟大。
师:哪位同学有被水或火烫伤过?你当时有什么感觉?
生:马上缩回去。
生:不敢再伸手,感到火辣辣的疼。
师:我们被火或水烫一下,就受不了了,那么我们可以知道邱少云是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呀!谁再来说。
生:“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师:你是怎么想的?读这段话时,你的心情如何?
生:情绪高涨。
师:继续找。
生:“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师:你读到这个地方,你感觉到了一种什么气氛?
生:非常激烈。
师:刚才我们才读了一遍,就对邱少云有了这么深的了解,但这样学语文还不行,还要深入到课文中的字里行间,一个词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去认真揣摩、体会。你觉得课文中哪个词最能反映邱少云的光辉形象,把这个词圈出来。
生再读书,师巡视。
让圈出词的同学将词写在黑板上。
第一个学生:千斤巨石。
第二个学生:没挪动一寸地方。
第三个学生:没发出一声呻吟。
第四个学生:纹丝不动。
第五个学生:一动也不动。
第六个学生:纹丝不动。
师:同学们抬起头,齐读这个词。(师指着“纹丝不动”)
怎么读才能读出这个词的感觉,(学生读时提醒)再读,轻点,再轻点。
师:“没挪动一寸地方”其实就是纹丝不动,“千斤巨石、没发出一声呻吟、一动也不动”也是——生:纹丝不动。
师:请大家再来默读,看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
师巡视。
师:刚才发现有些同学在书上画了一个地方,有些画了两个地方,还有的画了三个、四个、五个地方的,看来我们可以从不同地方,不同的方式来读懂纹丝不动的,下面咱们来交流交流。
生:“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师: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说不出来。
师:这位同学是从原因的方面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板书:原因)请大家再来读读这几句话。
再找一名学生读。
师:读得很流利,但我们学语文光有理解,没有感受不行,没有感情更没有。你能再来读读吗?
生再读。
师:你想通过读告诉大家一种什么感受?
生:隐蔽性高。
师:你能不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你再试一次,好吗?
生又高声读了一遍。(已是第三遍了)
师:你觉得读得越高越响,就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找一生读。
师:他读得紧张得都哽咽了。
再找一生读。
师:就是这种感觉。
生齐读。
师:咱们继续交流,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纹丝不动的?
生:“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我几乎找不到他。”
师:王老师发现他是从表现这个角度来说纹丝不动的。(板书:表现)
师:继续。
生:“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王老师发现他是从结果这个角度来说纹丝不动的。(板书:结果)
师:自己来读读刚才找的这段话。这段中每个词,每句话,甚至每个标点都在刻划邱少云被烈火烧时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1:铁的纪律。
生2: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生3:痛苦。
师:读这段话你觉得哪些词应该突出,以表现邱少云的光辉形象,自己试着读一读。
生再读。
指名读,生读得很有感情。
师:你真读懂了。
师:战斗结束了,指战员、其他志愿军战士、战地记者、志愿军首长都来采访你,邱少 云的战友,你怎样告诉他们,请你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再读。
师:你们推选一位,通过他的读能打动每一位战士,以及首长和记者。
被推选的学生上台读。
师:你还从什么别的地方读懂了纹丝不动?
生:“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师:他思考的角度不同,他是从后果的角度来体会“纹丝不动”的?(板书:后果)
师:如果被敌人发觉,还会夺下“391”高地吗?(生:不能)整个战线还能向南推进吗?(生:不能)抗美援朝还能取得胜利吗?(生:不能)
师:那么假如你是邱少云,你会怎么读这几句话?
生练读。指名读。
生1读。师:这是位年轻的邱少云。
生2读。师:这是位慢性子的邱少云。
生3读。师:这才是位真正认识到严重后果的邱少云。
生齐读这段话。
师:这是惊天动地的“纹丝不动”,这是气壮山河的“纹丝不动”,这是为了胜利甘愿牺牲自己的“纹丝不动”,“纹丝不动”是邱少云的光辉形象,是邱少云的伟大壮举。
下课。
第二课时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再接再厉。
师: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光辉形象已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看看课文称邱少云是一位怎么样的英雄?
生:伟大。(板书:伟大)
生:年轻。(板书:年轻)
师:你知道年轻这个词在课文中意味着什么吗?
生:岁数很小,牺牲太早了。
师:还意味着什么?
生:还意味着意志可能不坚定。
师:那么这个年轻的战士为什么到最后被大家称为伟大的战士呢?请放下课本,听老师读一段课文。
师范读第7、8两段课文。
师:感动了吗?感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像王老师一样读读,把你的这种感动读出来。
生读。
师:此时此刻,你在读这段话时,你感觉到自己的心情像大海的波涛一样不断地翻滚,不断地起伏。请你再读一遍。
生读。
师:这段话中你有没有一种特别地感动,有没有想流泪的地方。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感情。
生读。
师:这一段话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在哪儿,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师:为什么这一段特别令你感动?
师:“我的心像刀绞一般”,刀绞什么意思?
生:像用刀割、砍。
师:你们看到过搅拌机没有?就像刀刺进去在绞一样。真的有刀刺进去吗?
生:没有。
师:那是什么让我感受到像在“刀绞”?放开声音再读,是什么像刀在绞“我”的心?
生:邱少云身上的火。
师:烧在邱少云身上的火就像烧在我身上一样,像刀绞一般,找一找刀绞的感觉,再读一读。
指名读。
师:他才二十一岁啊,此时此刻,战友的紧张也就是我们的紧张,战友的担心也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矛盾也就是我们的矛盾,战友的痛苦也就是我们的痛苦。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撩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情呀!再来读。
师:我们这样痛苦,烈火中的邱少云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为了整个班,为了……”
师:找一找邱少云与千斤巨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自己读读。
生1:都是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生2:不管怎么烧,他们都一动也不动。
生3:都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对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请同学们注意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呀!而我们的邱少云,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痛苦啊?再读这句话。
师:此时被烈火烧身是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那么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支持着他呢,看书,读。
生:为了整个班,为了……
师:此时的邱少云,是多么需要力量,需要精神的支持呀。来,我们给他以力量。女同学读第一个为了,男同学读第二个为了,全班读第三个为了。
师:正是在这种精神,这种力量的支撑下,五分钟过去了……(让学生接)十分钟过去了……(让学生接)二十分钟过去了……(让学生接),半个小时过去了……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战士,多么英勇的战士,多么伟大的战士。
师:你觉得怎么读能表现你对英雄的无限崇敬心情,你就怎么来读。
生自由读。
再齐读。(用我们的声音,用我们的感情,把对英雄的崇敬心情读出来。)
师:一个邱少云倒下去,千万个邱少云站起来了。“黄昏时分……”读。
师: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只有二十分钟,这胜利是由谁的生命换来的?
生齐答。
师:战斗就这样结束了。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生: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
师:看大屏幕。同学们,这就是邱少云的战友在„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读这句碑文!
师:同学们,让我们用深情的语气来读读这句碑文。
生读。
师:让我们用自豪的语气来读读这句碑文。
生读。
师: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