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研究

时间:2019-05-13 02:4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研究》。

第一篇: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研究

《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在教学实践中,常有学生抱怨作文难写,写来写去,就那几件事,就那几个题目,生活太过于平淡,写什么呢?也常看到老师们的困惑:作文真是“学生越写越糊涂,教师越改越糊涂”,花费的气力最大,可总是收效甚微,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得不到切实的提高。结果造成了“学生怕写,教师难改”的尴尬局面。习作难的背后隐藏着什么?能否找到一个教师学生都欢迎的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呢?我想,习作教学之所以这般不容乐观,最主要的症结有三:

一、积累太少,语言贫乏;

二、脱离生活,内容空洞。

三、有话说不出,表达不顺畅。鉴于以上几点,我们提出“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研究”课题。之所以把研究对象定位在高年级,是因为相对中低年级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一定基础,能够缩短研究周期,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看到研究成效。而且高年级学生处在九年义务教育第三个学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的初始阶段,更需要沟通和交流。鉴于大部分孩子的共性特点:逆反、执拗,有话不愿意对家人讲,而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教师应该是他们不错的倾诉对象。提出“微型日记”研究课题时机成熟。这时的日记既是学习任务的一部分,也是心灵成长的一部分。既是积累习作材料的一种途径,也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更何况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日记就是把我们周围的生活写出来,把我们平日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写出来,叙述喜闻乐见的事情,刻画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时时变化的风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习作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也需要用眼睛和思维去认识世界,需要用情感去感受这个世界。有目的地让学生感受自然和社会,这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而日记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是学生密切关注生活、用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的最佳方式。所以写日记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我们知道写日记是一件长期的、艰苦的劳动,但只要教师能够把握得当,日记将会为孩子们带来莫大的愉悦感,也会让老师成为孩子们的贴心人。一旦孩子们对日记产生了兴趣,它必将成为启迪、挖掘习作才能的一种启动力,也必将成为能够为孩子们富有的精神家园。日记将是孩子自己的人生“史记”。叶圣陶先生也这样说:“习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写日记的起点和源泉。

二、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日记,既称微型,篇幅必然不大。但也并非单单指篇幅的短小。每个孩子的实际水平不同,习作能力也有差别,所以“微型”的定位实质上指的是相对与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要求较高的的习作而言的。“微型日记”可详可略、可长可短;选材尽可能的小,也可以相对大,只要能够把要说的话讲清楚就好。每次日记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分钟左右。这样对课业负担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学生也能愉快接受,从而能保证课题实验研究的顺利开展。而日记的长期坚持性,就能有效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如果自主延长写日记的时间也说明他们有倾吐的热情,同时习作能力在提高,更是一种收获。

虽然一般意义的“日记”是需要每天一记的,但是“微型日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记录的时间和频率,以避免加大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影响记录的热情。

研究以“微型日记”的习作为抓手,让孩子们信手拈来的三五句话帮助孩他们抓住生活中的线索,有了这些线索,就有了一条走向记忆的绿色通道,可以随时提取储存在脑海中的生命印记。改变孩子们“难为无米之炊”的习作困境。为小学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创造自由、安全、健康的心理环境,使习作成为学生实践语言文字能力、发展语言个性、发挥创新个性的天地。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基本目标是消除学生惧怕习作的心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教师采取“场景设计”、“画面定格”等形式由“扶”到“放”指导、启发,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教会学生观察方法,使得学生学会体会生活、感知世界。深层目标是培养学生习作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习作习惯,增强学生习作敏感。让学生在记录的同时感受习作的快乐,推动他们在日积月累的良性循环中提高语文素养。

(二)研究的意义:

一个人真正的习作,第一要紧的是发现。发现的过程是积累素材、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过程。然后才是对材料的筛选、剪裁、整理和习作。正如一篇文章的教学,我们要先确定“教什么”再研究“怎么教”的问题是一致的。习作教学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写”的问题,“写什么”才是习作教学的关键问题。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的“米”才是大事。文章的“米”从何来?当然是从生活中来。“微型日记”可以提醒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每当他们面对日记本整理当天生活的过程就是他们找“米”的过程。“米”的质量决定了饭的味道。哪位“巧妇”都愿意成就喷香的饭,他们会为此在生活中提醒自己随时关注生活,随时发现习作的“优质米”,长此以往便形成一种观察习惯,他们会发现“习作之米”无处不在;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种爱好,在“寻米之旅”中体会到生活的快乐、习作的快乐。

四、研究内容:

1、依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研究“微型日记”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影响。

2、依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研究“微型日记”的内容体系。引导他们用眼睛、用心灵、用智慧感受生活,记录生活。

3、探索习作教学的“捷径”和如何渗透习作意识,最终引导学生跨越怕习作的心理障碍的路径和方法。

4、研究习作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保持高涨的习作热情和浓厚的习作兴趣。

五、研究方法及理论支撑:(一)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观察、问卷、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一学期结束,组织一次优秀日记评选和汇集。一年结束,做一次教师论文研讨。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了解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中要使参与研究的教师树立“为改善实际教学行为和培养学生习作能力而研究”的观念。要使参与研究的教师善于省察、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要在研究过程中随时注意积累资料,主要包括对有代表性的学生的案例分析,对自己或他人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研究。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二)理论支撑

1.叶圣陶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如源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练习生活,挖掘素材,寻找可以记录的点。这些可写之处来自平日的生活。让“微型日记”成为我手写我心的一种倾吐,让他们在教师的引领之下把生活中的点滴变成文字记录下来,积攒下来,使得生活成为习作的活水之源。

2.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的理论。杜威指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在他看来,教育应该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的生活的条件。同时,学校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学校必须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用“微型”日记展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

3.苏霍姆林斯基“被认可”的教育理论。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当他们在“微型日记”的习作中不断获得自我肯定的时候,才会对习作产生真正的兴趣。4.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论。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的能力;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七、课题研究策略

1、兴趣的支点——生活日记

主要研究“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意在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把兴趣和习作联系在一起。

2、观察的支点——九宫格日记

主要解决“无事可写”的难题,用九宫格的形式提供多个记录角度,意在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把观察和习作联系在一起。

3、交流的支点——共享日记

主要研究日记的欣赏、评价角度,意在营造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把合作交流和习作评改联系在一起。

4、动力的支点——日记博客

在教师博客中增设学生日记分类——花开如歌,征得学生本人同意之后,上传优秀日记,借助网络的力量,调动学生坚持记录的持久性,保持旺盛的记录热情,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五、研究步骤:

1、前期工作:(2011.3)选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启动阶段:(2011.3—2011.4)开题,评审、修改开题报告。对学生进行“习作心理”和“习作基本技能”的调查。

3、实施阶段:(2011.4——2012.6)

(1)前期实施阶段:(2011.4——2011.9)课题研究由课题组成员在相对应班级开始实施。

(2)中期实施阶段:(2011.10)完成中期报告,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3)深入实施阶段:(2011.11—2012.4)完成对课题研究目标、基本原理和途径的探索,归纳出成功的方法。

(4)总结阶段:(2012.5——2012.6)收集课题成果,汇编成册,为课题报告积累素材,为课题鉴定作好充分准备,撰写结题报告。

八、研究的预期成果:(很具体明确)

成果 形式 负责人 1.《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调查报告 姚庆芹 2.《如何指导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研究报告 姚庆芹 3.《如何指导高年级作文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姚庆芹 张宾柱 4.《花开如歌》 学生文集 姚庆芹 5.《如何指导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研究文集》 论文 姚庆芹 张宾柱

九、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成员组成:

组长:姚庆芹 成员:张宾柱

课题组二位教师中姚庆芹是县级骨干教师,校教科研主任,教龄21年,多年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张宾柱老师教龄14年,工作踏实认真,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二位教师热爱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愉快,配合默契,并且乐于改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困境。2.课题组二位教师就目前所能检索到资料,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并吸收了课题中的新理论、新观念,用新的前沿的理念武装自己,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课题组成员注意积累典型课例,利用“积累、分析、整合”的研究方法,对课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不断用新的理念来解读自己的课,以求稳定务实的发展。

3.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服从学校科研网络的管理,做到认识统一、责任明确、目标一致,有组织保证。

4.根据我校课题管理办法,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把课题研究纳入学校教科研活动之中,开展研究课、观摩课等活动,促进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促进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校方有激励机制,奖励科研成果,激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5.学校能够提供课题研究的部分经费,确保课题研究活动正常开展。

十、课题研究参考文献 网络检索(网址 名称)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语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21世纪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老百晓在线 吴立岗 著 :《小学作文教学论》 管建刚 著:《我的作文教学革命》 廖玉蕙 著:《写给语文老师的书》 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

金加锦:《构建“生活作文”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程韶荣:《我的日记教学探索三十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王崧舟:《“习作本位”:读写观念的重构—著名语文教育家潘新和先生访谈录》

第二篇:《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分析

新课程的东风近几年吹遍了大江南北,但纵观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却不容乐观。作文时,很多学生不是觉得无话可说,就是喜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作文大多虚假空洞,新意不够,缺乏童真,“旧貌未能换新颜”。作文教学,着实成了语文老师的一块心病。

新课标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的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为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之下,尽快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途径。因此我们提出“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对写作的影响研究”课题。之所以把研究对象定位在高年级,是因为相对中低年级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一定基础,能够缩短研究周期,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看到研究成效。而且高年级学生处在九年义务教育第三个学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的初始阶段,更需要沟通和交流。鉴于大部分孩子的共性特点:逆反、执拗,有话不愿意对家人讲,而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教师应该是他们不错的倾诉对象。提出“微型日记”研究课题时机成熟。这时的日记既是学习任务的一部分,也是心灵成长的一部分。既是积累习作材料的一种途径,也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更何况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日记就是把我们周围的生活写出来,把我们平日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写出来,叙述喜闻乐见的事情,刻画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时时变化的风景。

虽然我们知道写日记是一件长期的、艰苦的劳动,但只要教师能够把握得当,日记将会为孩子们带来莫大的愉悦感,也会让老师成为孩子们的贴心人。一旦孩子们对日记产生了兴趣,它必将成为启迪、挖掘习作才能的一种启动力,也必将成为能够为孩子们富有的精神家园。日记将是孩子自己的人生“史记”。叶圣陶先生也这样说:“习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写日记的起点和源泉。

二、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微型日记”主要是就日记选材的角度小,内容单纯这一层面而言,并非单纯地指每篇日记写作字数的少。既然是“日记”,也就规定了选材的时间范围,练习的频次。“微型日记”可详可略、可长可短;选材尽可能的小,也可以相对大,只要能够把要说的话讲清楚就好。每次日记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分钟左右。这样对课业负担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学生也能愉快接受,从而能保证课题实验研究的顺利开展。而日记的长期坚持性,就能有效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如果自主延长写日记的时

间也说明他们有倾吐的热情,同时习作能力在提高,更是一种收获。

虽然一般意义的“日记”是需要每天一记的,但是“微型日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记录的时间和频率,以避免加大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影响记录的热情。

研究以“微型日记”的习作为抓手,让孩子们信手拈来的三五句话帮助孩他们抓住生活中的线索,有了这些线索,就有了一条走向记忆的绿色通道,可以随时提取储存在脑海中的生命印记。改变孩子们“难为无米之炊”的习作困境。为小学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创造自由、安全、健康的心理环境,使习作成为学生实践语言文字能力、发展语言个性、发挥创新个性的天地。

“写作水平”指在写文章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高年段学生在写文章方面所应达到的高度: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三、研究目标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标:

(1)消除学生惧怕习作的心理,明确写作目的,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

(2)培养观察习惯,学习观察方法。

(3)学生的习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很大提高。

(4)形成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教学策略。

(二)研究的意义:

一个人真正的习作,第一要紧的是发现。发现的过程是积累素材、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过程。然后才是对材料的筛选、剪裁、整理和习作。正如一篇文章的教学,我们要先确定“教什么”再研究“怎么教”的问题是一致的。习作教学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写”的问题,“写什么”才是习作教学的关键问题。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的“米”才是大事。文章的“米”从何来?当然是从生活中来。“微型日记”可以提醒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每当他们面对日记本整理当天生活的过程就是他们找“米”的过程。“米”的质量决定了饭的味道。哪位“巧妇”都愿意成就喷香的饭,他们会为此在生活中提醒自己随时关注生活,随时发现习作的“优质米”,长此以往便形成一种观察习惯,他们会发现“习作之米”无处不在;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种爱好,在“寻米之旅”中体会到生活的快乐、习作的快乐。

四、课题研究内容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使学生乐写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2、改进指导方法。

(1)选材,学生在习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景,让他们懂得观察事物的方法,懂得积累素材。并通过各种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事可叙,有景可摹。倡导写“想象日记”,让学生接触大自然中花草、树木、青山、绿水、虫鱼、鸟兽、日月、星辰,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激活学生的创作思维。

(2)写作方法的指导。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老师需做一些方法的指导,如:如何把握重点,把重点内容写具体,审题、构思、开头、结尾等方法指导。

(3)评价。及时把握学生写作的动态,写富有启发性、针对性、鼓励性的“爱心评语”来与学生沟通。重表扬,以激励学生写作的兴趣。高年级引导学生自批、互批,在修改中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提高写作水平。

3、通过日记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学做真人,完善学生的人格:

(1)、记日记,以美滋润心灵。

(2)、记日记,以美启迪智慧。

(3)、记日记,以美强健体魄。

(4)、记日记,以美提高悟性。

(5)、记日记,以美激发创新。

五、课题研究方法及理论支撑

(一)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以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为辅。

1.调查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观察、问卷、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一学期结束,组织一次优秀日记评选和汇集。一年结束,做一次教师论文研讨。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了解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中要使参与研究的教师树立“为改善实际教学行为和培养学生习作能力而研究”的观念。要使参与研究的教师善于省察、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要在研究过程中随时注意积累资料,主要包括对有代表性的学生的案例分析,对自己或他人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研究。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二)理论支撑

1.叶圣陶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如源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练习生活,挖掘素材,寻找可以记录的点。这些可写之处来自平日的生活。让“微型日记”成为我手写我心的一种倾吐,让他们在教师的引领之下把生活中的点滴变成文字记录下来,积攒下来,使得生活成为习作的活水之源。

2.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的理论。杜威指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在他看来,教育应该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的生活的条件。同时,学校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学校必须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用“微型”日记展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

3.苏霍姆林斯基“被认可”的教育理论。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当他们在“微型日记”的习作中不断获得自我肯定的时候,才会对习作产生真正的兴趣。

4.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论。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的能力;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六、课题研究策略

1、小组互学总动员:班级分为小组为单位,互相学习并评改日记,促进形成“生活-写作-生活”的良性循环。

2、家长互动总动员:家校携手形成合力。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参与家庭生活,积极发现日记素材并有效启发并指导孩子写作。

3、师生评价总动员:“文章不厌百回改”作文评讲是在作文评改的基础上进行的。体现发展性,发展学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先示范评改,再集体尝试修改,然后每位学生自我修改,共同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4、兴趣的支点——生活日记

主要研究“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意在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把兴趣和习作联系在一起。

5、观察的支点——九宫格日记

主要解决“无事可写”的难题,用九宫格的形式提供多个记录角度,意在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把观察和习作联系在一起。

6、动力的支点——日记博客

在教师博客中增设学生日记分类——花开如歌,征得学生本人同意之后,上传优秀日记,借助网络的力量,调动学生坚持记录的持久性,保持旺盛的记录热情,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7、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3.5.10—2013.5.20)

①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明确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

②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讨论研究课题实施策略;

(2)实施阶段(2013.5.21—2013.6.10)

①按照研究方案在学校实施“以微型日记为载体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②每学期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总结。

(3)总结阶段(2013.6.11—2013.6.30)

课题总结:整理资料,形成成果。预期研究成果:

①课题研究报告;

②编写一套学生日记文集,教师优秀手记集。

③学生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日记和小作文。

④教师在教育报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关于日记教育的优秀论文。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我们可以就目前所能检索到资料,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并吸收课题中的新理论、新观念,用新的前沿的理念武装自己,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课题组成员注意积累典型课例,利用“积累、分析、整合”的研究方法,对课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不断用新的理念来解读自己的课,以求稳定务实的发展。

2.课题组的核心成员中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多年工作经验,具备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必要的研究条件。这些核心成员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认真积极,善于反思。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语文课堂教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有一定科研水平,在平时工作中致力于研究,撰写的教学论文已有多篇在省级发表或获奖。

3.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服从学校科研网络的管理,做到认识统一、责任明确、目标一致,有组织保证。

4.根据课题管理办法,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把课题研究纳入学校教科研活动之中,开展研究课、观摩课等活动,促进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促进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校方有激励机制,奖励科研成果,激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5.学校能够提供课题研究的部分经费,确保课题研究活动正常开展。

八、参考文献

网络检索(网址 名称)

http:// 中国语文网

http:// 21世纪教育网

http:// 老百晓在线

[1]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J].华东师范大学.2007,(1).[2]廖玉蕙.写给语文老师的书[D].程度教育学院学报.2005,(6).[3]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M].小学教学参考.2004,(3).[4]程韶荣.我的日记教学探索三十年[D].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5]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J].西南交通大学.2001,(12).

第三篇:浅谈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浅谈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白王中学

陈爱

浅谈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白王中学

陈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当他们在“微型日记”的写作中不断获得自我肯定的体验时,才会对习作产生真正的兴趣。

虽然已有了两三年的习作体验,但是怕写作文仍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原因在哪呢?我们先看看《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有关“习作”部分的表述:“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对照这段表述及结合教学实际,我们不难发现原因在于

1、不明白写作目的。

2、缺乏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不能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写作素材。

要想改变学生的现状,那么日记不失为一种好形式,和教师统一内容的“片段”练习相比,日记的表达内容宽泛且能从根本上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确是自我的需要。但为什么又冠以“微型”二字呢?首先是降低选材的难度,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学生既可以尽情地书写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对自己的认识,又可以抓住一天中难忘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瞬间、一个闪念、一点发现、一点感悟、一点收获等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去写,学生易于动笔并让学生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领会到“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我们对美的发现。”逐渐增强写作的信心。其次是降低表达的难度,因内容的相对单纯,学生对内容的组织、安排也容易了许多;因内容是真实的,本身就符合生活的逻辑,学生在表达的时候大多流畅、生动,易于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进而又转化为继续习作的动力。第三是降低习作教学的难度。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个个充满个性的生命个体,家庭背景不同,生活阅历不同、思想认识不同、知识基础不同„„通过“微型日记”,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并利用“微型日记”这块阵地,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将习作教学的难点分解为更细小的点加以练习。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快些,老师教起来就容易些,也能有效地激发教师“教”的积极性。

习惯是由多次重复而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定势。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汉书.贾谊传)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英国.萨克雷)好的观察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习作甚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高年段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力仍较差,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因此,认识事物的自觉性和敏感性往往不强,持久性也较差。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好新奇,好活动,好胜心强,富于幻想。根据学生这样的特点,我们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发学生的观察动机,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定格画面” 在学生的周围,“美”如繁星闪闪烁烁并不缺乏,缺乏的是学生的留心观察。起初,老师首先要做有心人,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美的瞬间“定格”。如有一次做作业时,班上突然有一位同学流鼻血,这位同学一边仰着头,一边用手在书包里摸索着找纸。坐在他后面的同学看见了,急忙下位帮他找纸,找到纸后还将纸拧成圆柱形给流鼻血的同学塞上。老师马上“定格”这一画面,让大家都来观察,重点观察两位同学不同的动作、神态及语言。结果那天同学们的微型日记写得出乎意料的好。学生做有心人,每天放学前交流各自头脑中定格的画面,彼此激发,互相丰富。“设计场景” 生活中随机、偶发的“美的瞬间”固然多,但也不能缺乏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场景”设计。因为只有在一次次观察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观察习惯。场景的设计亦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由易到难地安排。可先观察“静物类”,如文具、玩具、自然界里的花草树木等。“静物”便于学生反复观察,便于教师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可观察“活动类”场景。在打篮球、踢足球、转呼啦圈、踢毽子等学生喜爱的活动中观察。

学生在微型日记的写作中普遍都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是写东西的极为重要的基础。”此时教师就要积极地营造出浓浓的读书氛围。在班级的黑板一侧,开辟了三个小栏目:每日一句、每周一诗、每月一书。每周抄一首古诗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悔读书迟。”“少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等。这些诗歌语言浅显,含义隽永,学生每天语文课前诵读两遍,既是一种语言的积累,更是一种情感的激励。

在长期的微型日记教学中,我发现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关系密切。凡是写作能力强一些的同学,他(她)的阅读能力也不差。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有关联,阅读得其道,无论在思想吸收方面或者技术训练方面,都是写作上的极大帮助,现在说写作能力差,大概阅读能力也不见得没问题吧。”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引导学生从阅读中领悟写法。

第四篇:《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3000字)

《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研究》 文献综述

问题:学

感到无话

周围的事

突破口,【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我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生怕上习作课,怕写作文。写作时常冥思苦想,或语句表达不清,或可写,或长篇大论却不知所云。学生无话可写主要是因为不注意观察物,缺乏生活材料的积累。针对这一问题,我想可以以记微型日记为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关键词】: 微型日记 ;日记写作;写作水平

【正文】第一部分:前言

一、《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习作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纵观当今小学生作文现状,大部分学生写作不是觉得无话可说,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

想,却没有自己的思想。学生作文大多虚假空洞,毫无新意,缺乏童真。因此,小学生习作水平尤其急待寻求提高之道。

二、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日记,既称微型,篇幅必然不大。但也并非单单指篇幅的短小。每个孩子的

实际水平不同,习作能力也有差别,所以“微型”的定位实质上指的是相对与

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要求较高的的习作而言的。“微型日记”可详可略、可长可短;选材尽可能的小,也可以相对大,只要能够把要说的话讲清楚就好。每次日记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分钟左右。这样对课业负担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

响,学生也能愉快接受,从而能保证课题实验研究的顺利开展。而日记的长期

坚持性,就能有效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当然,随着时间的

时习作能

根据实

影响记录

1设计”、习惯,教 推移,学生如果自主延长写日记的时间也说明他们有倾吐的热情,同力在提高,更是一种收获。虽然一般意义的“日记”是需要每天一记的,但是“微型日记”可以际情况自主选择记录的时间和频率,以避免加大孩子们的课业负担,的热情。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消除学生惧怕习作的心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2、采取“场景“画面定格”等形式由“扶”到“放”指导、启发,培养学生的观察

会学生观察方法,使得学生学会体会生活、感知世界。

3、深层目标是培养学生

习作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习作习惯,增强学生习作敏感。

4、让学生在记录的

养。

自己、切实提高

的是使学

同时感受习作的快乐,推动他们在日积月累的良性循环中提高语文素第二部分:主题 学生日记,其内容不外乎学校、社会与家庭生活,描写的对象主要是他人、社会和环境。但是要写好日记,却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为了能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本课题实施之初即对学生指出日记之重要性,目生从一开始就正确对待日记,从而保证课题实施的长期性。

日记篇幅短小,写一两篇并不困难,写好它并不容易。学生在开始阶段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学生记得如同流水帐,把一天之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记录下来,不加任何取舍;一部分学生的日记内容单一,全部是“今天天气真不错” 之类的话;一部分学生故作深沉,过分注重以小见大;个别学生不能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针对这一现状,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如第一类日记,就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写下对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事情;第二类日记则建议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努力发现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第三类日记就指导学生用心体验生活,写出真实自我;第四类日记则鼓励学生坚持写作,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如及时表扬等激发其写作的持久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一.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一)学习观察、感受生活,寻找写作素材

研究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结合学校和学生处于农村的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认识事物,寻找写作素材。处于美丽的大自然,学生的视野开阔,情绪激昂,思维敏捷,灵感不断闪现。雨下时,指导观察雨的不同情态;雾起了,一起体验雾的苍茫;秋霜遍野,勾起文思如泉;雪花飘飘,引发诗意无数。总之,美丽大自然凡是能入文的,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生的生活虽然平淡,但每天都会发生不同的事,这些事情都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印象,这也为微型日记的写作提供了绝佳的素材。因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体验生活,鼓励学生真实记录生活。

(二)依托学生优秀日记,用实例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有了生活,但在写作日记之初,大部分小学生尚不习惯于发现,这就需要优秀日记为其提供帮助,树立身边的榜样,让学生从一篇篇同龄人的日记中渐渐学会发现身边的素材。在此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在每天的微型日记中选择优秀日记在全班交流学习,帮助学生归纳日记的内容范围,以实例指导学生该如何观察生活,如何写好微型日记。

(三)鼓励学生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日记思想高度

学生日记往往会流于肤浅,思想性不强。为改善这一状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反思,反思自身言行,反思社会现实,鉴别人性美丑,弘扬社会正气,从而提高日记的思想深度。如指导学生坚持在日记中写出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或尽情宣泄自己的情感,如此种种,都是为了提升日记的思想高度,并借此提升自己作文的思想性,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二.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一)抓语感训练

作文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语感的增强上,而语感的训练则需通过不断的积累与运用。如果说大量地阅读是在积累语言,那么,日记的作用就体现在运用方面了。因此,在日记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日记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及时地指出日记中的错别字、语病,以及表述不准确的地方。

三.解决“如何坚持写”的问题

日记最忌一曝十寒,如果不能坚持写作,日记是不会对学生的作文水平产生任何积极影响的。所以,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各种方法,激起学生写日记的兴趣,鼓励学生长期坚持下去。具体说来,主要采取了下列方法:

(一)提高认识,培养自觉性

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才可能有坚持写作日记的动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开始课题实施的时候,就帮助学生树立一种观念:坚持写日记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且列举名人记日记的事例,激发起写作的热情,并由这种热情转化为持久写作的动力。

(二)循序渐进,逐步达到既定目标

学生思想上高度的重视固然能使其坚持写作日记,但如果刚开始就提出过高要求,就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不能坚持写作。所以实施课题时,采取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降低难度,有效地促进了课题研究的开展。

(三)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一时激起的热情,难以坚持长期的日记写作,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也证明了这一点。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能够自主控制自己了,但他们对赏识依然十分渴望。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批阅学生日记的同时,随时对其中的优秀日记,对日记中的突出词句加以表扬,不但在日记的相关语句画圈,而且当众鉴赏,满足他们的“幼稚的虚荣心”。在表扬之后,其他的学生,也会在羡慕之余生模仿之心、超越之心,从而也会更积极地去写作。

新课标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的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为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之下,尽快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途径。我们认为:体验是唤起学生写作的灵魂所在,体验是学生写作的力量源泉。有了体验,何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魏书生曾说:写日记所带来的好处是难以尽述的。在学生日记中,有对某一事情的看法,有对学习焦点的研究,有对自己思想行为的审视,有对个人学习生活的总结。从学生的日记里,可以看到他们在心灵的原野上向着真善美奔跑的足迹,可以看到他们如何充实着自己的精神世界。见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学生一旦有了体验的经历,写作的劲头被激发,于是通过日记的形式实现自主写作,应当成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叶圣陶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如源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练习生活,挖掘素材,寻找可以记录的点。这些可写之处来自平日的生活。让“微型日记”成为我手写我心的一种倾吐,让他们在教师的引领之下把生活中的点滴变成文字记录下来,积攒下来,使得生活成为习作的活水之源。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的理论。杜威指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在他看来,教育应该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的生活的条件。同时,学校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学校必须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用“微型”日记展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被认可”的教育理论。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当他们在“微型日记”的习作中不断

获得自我肯定的时候,才会对习作产生真正的兴趣。

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论。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的能力;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第三部分:总结

研究以“微型日记”的习作为抓手,让孩子们信手拈来的三五句话帮助孩他们抓住生活中的线索,有了这些线索,就有了一条走向记忆的绿色通道,可以随时提取储存在脑海中的生命印记。改变孩子们“难为无米之炊”的习作困境。为小学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创造自由、安全、健康的心理环境,使习作成为学生实践语言文字能力、发展语言个性、发挥创新个性的天地。

我觉得应该加强指导学生审题、选材,上教研课,大家听课、评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多读相关的教学杂志,如《新作文—— 小学作文创新教学》,上凤凰论坛,了解并参与讨论作文的教与学。尝试学生互批互改,大胆探索作文的批改方法。还可以听听名师的经验之谈(光盘、书)等。最主要是教师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只要认为这样做是为学生好,是围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可以在课改的实验中探索总结,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j].华东师范大学.2007,(1).[2]廖玉蕙.写给语文老师的书[d].程度教育学院学报.2005,(6).[3]

[4]2003.[5]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m].小学教学参考.2004,(3).程韶荣.我的日记教学探索三十年[d].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j].西南交通大学.2001,(12).

第五篇:浅谈如何利用微型日记提高藏区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

浅谈如何利用微型日记提高藏区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

能力(2)

摘 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对于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汉语并不是藏区农村的通用语言,藏区农村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写作能力就更不必说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断探索、实践,通过开展微型日记写作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藏区农村小学高年级的写作能力。在开展教育实践过程中,研究小组克服重重困难,并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藏区农村小学 高年级 微信日记 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188-01

一、引言

作为一名藏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过许多问题,低年级时一些学生上课根本听不懂汉语,书写汉字的时候也十分困难,更别提到了中高年级时的写作能力培养了对此我们采用让学生养成写微型日记的习惯,慢慢积累语言,养成说完整话语的习惯,学会用正确的语言顺序说话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藏区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现状

1.调查对象

我们选取马尔康市党坝中心小学四年级、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四年级学生10人,六年级学生11人。

2.调查过程

文章向研究对象为四年级、六年级学生,通过跟踪调查,并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话题,指导学生写微型日记,每个星期总结一小次,每个月总结一大次,在一个学期后观察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否有提高。一个学期总共会有4次大的总结,和16次小总结。

我们给学生每天都设定一个话题,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质量给予打分,10分为满分。第一次的话题以人物为主,要求学生书写字数为200-300字,并能使用课堂上所教授的好词好句。没有达到相应字数的将会低于6分。第一次四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的成绩都较差,且基本没有使用好词好句。但是随着要求学生写微型日记后,教师也给予相应的指导。到第四次的时候,四年级和六年级均取得巨大的进步。四年级的学生也有意识开始使用好词好句,并注意日常积累,六年级的学生基本上能够达到相应的字数,且学生也能够坚持按照老师的要求书写微型日记,一些学生的作文也被作为优秀范文送去参加比赛,收获较好的社会反响。

3.藏区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问题

3.1民族农村地区,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差

笔者工作单位为藏区农村小学,这个地方的学生以藏语作为日常的交际用语,加上当地基础教育水平落后,许多孩子没有接触到正规的幼儿园教育,学生入学后大部分都以藏语为主,对于汉语较为陌生,其语言组织能力也较差。

3.2想象力匮乏

我们学校都是小班化教学,学生人数少,这些农村学生接触到的课外书更是少之又少。我们学校学生在语文写作时,想象力十分的匮乏。举个简单例子,在上作文课“春游”这一课的时候,学生无法理解春游那种感觉,学生没有春游过,无法去发挥充分的想象力。

三、藏区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对策

1.“微型日记”助孩子提高写作能力

1.1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学校位于藏族偏远农村地区,近年来随着国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学校教育取得巨大的发展,但是对比与其他地区的学校,依旧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以当地留守儿童居多,且他们从小生活在藏语环境中,以藏语作为交流工具,汉语水平差,且留守儿童性格也普遍较为内向。

1.2实施过程

我们小组共有4名成员组成,分工较为明确。以调查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为主,通过调查,掌握学生平时的写作情况和写微型日记的情况,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1.3实施效果

通过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在每次总结中都详细书写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在下一次微型日记话题上进行改进,设置针对性的话题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2.藏区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对策

2.1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鼓励自由表达

我们所对微型日记的话题进行针对性的设置,对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培养,并要求学生大胆畅所欲言、自由表达。四年级的一堂“我的____”,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教师自画像。让学生描述老师的外貌,并根据学生的描述画出教师的自画像,学生乐得哈哈大笑,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顿时形成,师生间的距离由此拉近,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最早的话题是以叙事为主,通过喜怒哀乐这个话题,每天一个话题,让学生上台表达自己所经历的难忘的事情。同样的,教师也是首先上台说出自己的的难忘经历,此后学生纷纷大胆上台说出自己的难忘经历,教师也适当抛出一些语句,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并于课后整理书写文章,取得较好的效果。

2.2因地制宜运用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要引导求异、求新思维。学生作文是对语文知识的一种综合运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读懂、读精课文,第课文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技巧,进而促进自身的写作能力。对此,可以因地制宜运用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学生是独立发展的个体,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作文中与众不同的观点。自主作文的设立。虽然一开始话题是教师设定的,但是我们也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话题,到了中后期则是交给学生自己书写微型日记。接下来学生的话题就更全面了。学生千奇百怪的想法,很多平常课堂上没有教到的语句学生都使用到了,学生们也慢慢养成整理好词好句的习惯。

2.3突破?魍乘嘉?设定,培养学生创新习作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创新构思,大胆打破传统思维,采用求异思维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在六年级作文教学中,话题为:**,我想对你说。许多学生书写都是以:妈妈、爸爸、奶奶等人物,而有名学生则是以我们的微型日记书写中的一个话题入手,他写的是:“春天,我想对你说”,在这位学生的作文题目中,他希望春天能够经常留下,西藏的春天能够更加的缤纷多彩,同时也希望春天能够带来更多收获的希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作文题目都需要学生能够突破传统的思维设定,培养学生的创新写作意识。

2.4培养学生重视积累写作素材,并学会运用

积累写作素材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写作素材就会面对“巧?D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藏区农村学校的学生汉语语言水平较差,对此教师更应当重视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工作,并真正教会学生学会运用。对于学生而言,写作素材可以来源于课本,也可以来源于生活,学生自己将这些素材进行有效的整理,并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创作,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学生“无米之炊”的烦恼。积累写作素材并加以运用,让写作不再是学生无法触碰到的东西,学生也不再不熟悉于写作内容,且学生能够根据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并学会运用,写作主动性明显提高。

2.5创造语言环境,培养写作逻辑思维

对于藏区农村学校学生而言,创设语言环境至关重要。大部分的学生在回到家中基本上都会使用藏语进行交流。因此,应当在学校创设语言环境,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使用语言环境,通过使用汉语交流,培养学生的写作逻辑思维。我们在此次研究中,全面要求学生在课堂中使用汉语回答老师问题,并且教师也会及时纠正学生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际教学中创造语言环境。

四、总结

教育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为学生会变、知识也会变,教师应当本着与时俱进的教学态度开展教学工作。藏区农村工作的经历,让我们对这片圣洁的土地有了不一样的情感,我们爱这片土地。学生善良真诚,但因为地处偏远农村,加上这里交流语言主要以藏语为主,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总体较差。对此,我们立足于实际开展“如何利用微型日记提高藏区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全面提高藏区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为藏族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马大为,著.实际应用语文学[M].九州出版社,2013

[2] 蔡伟,著.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朱晓斌,著.写作教学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蒋泽琴,黄丽萍.悉心安放的童年――例析微日记写作中学生的德性成长[J].中小学德育,2015,08:35-38.[2]马际娟.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微型日记的写作[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0:65-66.

下载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

    语文课题研究资料 2013—2014学年 2.4.6(11) 普宁市下架山镇南华小学 语文教研组 《小学语文低段开放识字教学的研究》小课题 研 究 方 案 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理解的训......

    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的结题报告

    “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的结题报告 桃林小学 葛雪梅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的东风近几年吹遍了大江南北,但纵观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却不容乐观。作文时,......

    微型课题研究

    微型课题研究 一、什么是教师微型课题研究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是指把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研究的着眼......

    小学高年级网络成瘾问题研究

    目 录 中文标题、中文摘要、关键词-1 英文标题、英文摘要、关键词-2 前言---3 一、网络成瘾涵义----------------3 二、国内外对网络成瘾的研究现状-----------------------......

    石牌小学2013年度微型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石牌小学2013年度微型课题“一人一题”研究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校继续遵循“抓大放小,突出重点工作”的教科研管理思路,重点培养和扶持了今年上报并立项的三个县级立项课题和两......

    石牌小学2013年度微型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石牌小学2013年度微型课题“一人一题”研究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校继续遵循“抓大放小,突出重点工作”的教科研管理思路,重点培养和扶持了今年上报并立项的三个县级立项课题和两......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课堂发言积极性研究》微型课题的中期报告[五篇]

    课堂于学生的意义,就像田地对于农民,车间对于工人,战场对于战士。课堂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智慧德育的灌输,更具有生活的意义,学生其实也是在课堂社会中体验着服从,沉默,反抗,竞争,合......

    《小学高年级学生个性阅读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高年级学生个性阅读教学研究》 研 究 报 告 泗阳县众兴镇中心小学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