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无恐惧教室
打造无恐惧教室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拿起《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看了封面和序页上诸多的荣誉和赞誉介绍,引起了我对此书的好奇和期望,好奇这位雷夫老师是如何“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的,同时更期望雷夫老师出的高招能适用于我自己的教学,读这本书的时候,心中感慨很多,时时会和自己的教育教学相联系起来,思索着自己在教学中处理的细节在雷夫·艾斯奎斯老师的眼里看来是“得”还是“失”。
我印象最深的是雷夫老师关于“以信任取代恐惧”的说法。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尤其是我的概念里,如果学生不怕你,其他人会认为你这个老师没用,只有每个孩子看到你就乖乖的,没有半点不恭,对你的意见没有半点异议,才是管理班级的好老师。
在我们的许多教室里,学生之所以听话、肯学、守规矩,是因为他们害怕教师的惩罚,害怕父母的责骂。他们有许多喜欢做的事,但是他们不能,而且不敢。结果充满恐惧的教育就一点一点吞噬了孩子的灵性,扼杀了他们的才华,甚至毁灭了稚嫩的生命。
作为老师,我们也在感慨,我们的孩子少了很多童年的乐趣。
“这年头,大多数的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老师们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雷夫
细一想,现在的孩子真的是生活在噩梦里。他们害怕考试,害怕家长会,害怕老师批、妈妈骂、爸爸打,害怕长大,害怕上不了好学校,害怕老师不喜欢自己。他们害怕的东西太多了。为什么撒谎,是因为害怕,为什么特别听话,也是因为害怕。许许多多的事情就是因为害怕而产生的,孩子们没有做作业即使是有正当的理由,也不敢轻易的去和老师交流,而要撒谎说自己丢家了、找不到了等等的!
真的难以相信,在恐惧中成长的孩子长大了是否会有快乐,会有自信,更不用说有一番伟大成就?一个懦弱、胆小的孩子长大了会是一个勇敢的人?没有恐
惧的人才可以成为一个坦坦荡荡的人,只有从小就有胆气的孩子长大了才有闯出一番大天地的能量!
“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少了这样东西——害怕。”——雷夫
其实“第56号教室”当初也有恐惧,孩子们为了应对恐惧,也会想出千奇百怪的办法,竭力来表现他们的“不恐惧”。“打造无恐惧教室并非易事,可能得花上好多年的时间,但这么做是值得的。”为了在不诉诸恐惧手段的前提下让孩子们循规蹈矩,并使全班维持优异的学习表现,雷夫老师做了四件事——
一是以信任取代恐惧。开学第一天,雷夫老师和学生们分享了这个例子:“多数人都有玩信任练习的经验:一人向后倒,由一名同学接住。这种接人游戏就算连续玩过100遍,只要有一次朋友开玩笑故意不接住你,你们之间的信任就永远破裂了。不管他怎么道歉,你就是无法不带一丝怀疑地向后倒了。我的学生在开学第一天学到了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最后师生达成共识:我们的教室要以信任为基础,而这个基础必须由老师首先做起。雷夫老师说:“我有问必答。你的问题有没有问过不重要,我是否疲劳也不重要,我必须让孩子们看到我的热切、我的信心,哪怕需要讲解500遍。”当然,孩子如果不小心破坏了信任,也应该有赢回信任的机会,但他必须花更多的努力。所以多数孩子不想轻易失去这份信任。
二是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教师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让孩子把信任放在我们肩上。我们常常会说:“如果你们做得好,就奖励。”但我们又往往会用“你不听话就取消这种奖励”来胁迫孩子,或者因为自己的各种原因而随意地改变了曾经的许诺。雷夫老师认为:“这种背叛不知把你做过的许多好事都毁了,更让孩子对你大失所望。”我们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信任的破坏,“如果你告诉孩子周末会有一项特别的美术活动,即使需要在半夜跑到通宵营业的卖场去购买必需的材料和画具,也在所不惜”。
三是纪律必须合乎逻辑。学校当然要有纪律,但纪律很容易变成教师手中的一把随心所欲的戒尺。教室里最常见的处罚就是:因为一两个学生的捣蛋,教师就可以决定下午全班都不准打球,留下来一起受训。另一种经典的处罚是:某学生忘了做数学作业,结果给他的惩罚是不准上体育课或美术课,限时补好作业。
雷夫老师提出质疑:“孩子会因为害怕默默接受惩罚,但他们的内心是不服的。老师可以严格,但必须公平;只要孩子看见你赏罚不公,对你的信任就会失去。”
四是坚持教师就是最直接的榜样。雷夫老师坦言:“孩子们一直在看着你。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先要做到。我要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中最和气、最勤勉的一个。别想愚弄小孩,他们很聪明。”这就是身教重于言教的最简单的道理。作为老师,每天都有无数个机会可以树立榜样,同样会有无数个机会可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然而,我们有不少敬业的同行却不在意这些细节和机会,结果就容易好心办坏事。
其实雷夫老师做的这四件事,很普通,道理也不深奥。难能可贵的是他坚持了25年,天天如此,当教师的,做家长的当然都希望能遇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然而,我们的校园首先需要“第56间教室”的信任,有了师生之间的互相信任,打造无恐惧教室,奇迹才有可能创造。
[反思教学] 看了这本书,这个观点给我极大的震撼:不要把害怕作为教育的途径!雷夫,真的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他发现了教育的真谛。他的卓见是,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随时为孩子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负责任,而是要让他们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
是啊,信任才最宝贵,有了信任,才可以谈教育。让孩子免于恐惧,是56号教室奇迹的根源!打造无恐惧教室,联系到自己班的实际教学,印象深刻。
在万佳教学的第一年由于接受的班级不是很优秀、而且孩子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以及地区,所以我总是觉得孩子们不是得心应手,老师抱怨,就在这种抱怨中把气都撒在了孩子们的身上。一次,我们办要上公开课,我在课前给孩子们说,明天要讲公开课,你们今天回去预习到位,另外明天要积极回答问题,否则,你们会„„,一些恐吓词从我的嘴里蹦出来了,第二天上课了,孩子们面对这么多的听课老师,很是迷茫,一节课下来我感觉很累,爵士课堂时间是如此的长,而孩子们几乎没有几个举手回答问题的,很失败、也很难堪。在课下我又给孩子们发了一火,但是我还是没有去追究、没有去思考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幸好我校有一个培青工程——师徒结对,它帮助了我,夸张点说是它拯救了我,在师傅王琦以及周俊芬老师的引导下才发现自己错了,错在哪里。真正的错去是自己没有摆正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学生,没有耐心的去对待他们,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等等。
第二年,从开学初我就告诫自己,不要再怒火冲天了,弄到最后生气的是自己,学生当面不会来顶撞但背后没有任何收敛不良行为的迹象。这一年我一直努力做到“不发火”,适当的时候反而多夸一夸,渐渐地,我和孩子们的关系在微妙的变化中和谐化了,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在我的面前朝好的方向发展着。第二年也就是三年级,我的孩子们由于我的转变,使得我的孩子们渐渐地融入了这样的环境中,也渐渐的获得一些奖项,这样孩子们的自信在获奖的光辉的照耀下,以及我的耐心引导下一天天的有所进步。
今年开学初,我检查学生的假期作业,结果很令我失望,以周志伟和杜雅晶为代表的同学做的什么也不是,很生气,一气之下我给周志伟和杜雅静的家长打电话,结果和我想象的一样——家长忙,顾不上!(注:我们班的个别学生家长就是这样不配合老师,经常以自己忙的厉害为由,很少到学校,以至于擦玻璃都是孩子的姐姐等人代替),和家长的家六十没戏了,在生气之余我只能反思自己,我可以利用孩子们假期作业没做这样没理的事情来从反面教育,或者是说进行反击教育。也是我找来孩子(周志伟和杜雅静)和他们长谈了一次,因为对于这样的事情,他们本身自己感觉自己做的不对,而我却以平和的语气和他们谈,他们先是感到很吃惊,后来逐渐的放松自己,开始和我谈论假期到底是干什么了,最后我让他们自己总结是假期忙的顾不上做作业还是自己太过于的贪玩而导致没有做作业,到最后他们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保证今年一定好好学习。不管怎么样,我觉得从这个案例可以看来,我们不能把恐惧看成是唯一去吓唬、让他们变乖的工具,孩子们需要的是真诚的沟通以及从内心的佩服!信任也不是靠压制建立的,努力讲求公平,说到做到,创造机会让孩子监督并指出每一项常规要求需要改进的地方。深信雷夫老师的话“要想把恐惧从课堂赶走,需要的是公正和通情达理。
还有这样一个案例,前几天我们放中秋节假期,我给孩子们留的作业是日记和背第六课《爬山虎的脚》,孩子们很高兴的讨论着,一个中秋节假期就留这么点作业,我就趁热打铁说道:“那你们能不能保证把6课背会!”不用想都是热
烈的回应:“能!”我很高兴,既希望他们在假期能过好,也希望他们来了能全部都被会!但是我错了,假期过后的他们带给我的是有5个没有背会的,早上把我气的是:气不打一处来!没课的时候我琢磨着怎么把家长叫来陪同孩子一起背,并不让中午吃饭!但是在课间操,我在孩子们的队伍中转来转去,我看到的是一张张可爱的脸庞,我又觉得自己是否该把孩子的家长叫来,矛盾再三,我还是决定自己和孩子们谈,于是我在课间操的时间里和每个孩子都谈了,是真诚的谈了,孩子们保证今天中午回去肯定背会,我说的一些话中,最主要的是说——我相信你们!这样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在下午来的时候都背会了,我想假如我一气之下叫来家长陪着,效果会比这样更强吗?很难想象家长以及孩子们的反映!
对照雷夫老师的做法,我觉得自己努力的方向很明确:建立在恐惧之上的师生关系是不可靠的,唯有信任,才能真正打造出信任,只有和孩子建立信任的关系,孩子才会没有恐惧。
成功是没有捷径的,雷夫老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本教育名著,一个教育奇迹,那是教育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探索,坚持,让我们在寻觅理想与现实之间平衡点的线上划出一个起点,又标明了终点站的存在,确实,信任、坚持,奇迹就在眼前!
第二篇:打造无淡季的生意
打造无淡季的生意—--电疗保健 传统体控电疗通过电疗师手把手给患者施电,经过10多年的改革,健丽寿公司将体控电疗、中医电疗、经络电疗相结合,独创出闪穴通络仪,将电疗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如今很多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点,一年之中都有几个月是淡季。淡季,简单地说就是从整个行业营销状况与消费者消费行为来讲,都处于一种低潮。很多行业都有淡季,譬如食品行业、空调行业,一到了淡季整个行业的销售业绩是一落千丈,惨不忍睹。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说说服装,服装行业的淡季,七八月这个一年当中服装生意最惨淡的月份了,有的店主信心十足,有的店主只是干着急,没有任何办法让它顺利过渡到下半年而不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做为养生保健行业来说,一年四季都是旺季,没有淡季之说,因为养生保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试问每天都需要用到的东西在市场上怎么会有淡季呢?特别是电疗行业,电疗保健现在是保健行业中非常热门的一个保健方法,不仅是它的一次性投资终生受益,它的保健效果更是突出,特别是炎症类疾病,效果奇佳。电疗保健是没有淡季的,不论是春夏秋冬,它的需求永远没有间断过。根据健丽寿专家统计,全国各个城市的代理的理疗馆不论是在什么季节,客户的体验都没有间断过,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事实。很多电疗馆的投资者也是看重了这个行业的特点来投资到这个行业中。一个没有淡季的生意,相信很多观望的投资创业者是非常青睐的。
第三篇:无教师教室吵闹效应论
无教师教室吵闹效应论
凡是曾经或现在是学生的人,我想都有过以下的经历: 老师刚走或是其他原因,一个没有老师教室一开始是安静的。之后一段时间内会保持安静的状态。时间长短因班而异。这一段时间后,情况便会有所变化了。一开始,往往是小范围,少数人开始出现躁动。然后,声音由小到大,逐渐演变为全班性的吵闹。接下来声响会一浪高过一浪,逐步达到顶峰。在顶峰持续一段时间后,突然,某一刻,整个教室会神奇的迅速归于平静。这也是全部效应最明显的地方(我曾把此明显处叫做“无教师吵闹课堂自静效应”,与一些同学提过)。而后大家相视而笑,又会恢复吵闹,这次会很快达到顶峰。往往这样的过程会连续重复多次。当然以上是最为完整的过程,有时会只出现部分。是为“无教师教室吵闹效应”。
此效应的存在反映了什么呢?我思考之已历时很久,并无准确的结论,以下姑且谈谈已有的想法。
形成此效应的原因应该有二:
一、希望放松;
二、对老师出现的畏惧。前者造成“吵闹的产生”,后者则是“自静”的来源。大部分人长时间学习时总会不耐烦或疲倦,就希望有所放松。而聊天恰是在教室里的最佳选择之一。于是乎“吵闹”产生。但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有过教室吵闹时老师鬼鬼祟祟突然出现的经历。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干坏事”被抓,免不了被批评教育,很多时候就是责骂。这是一个强大的心理威慑。所以大家吵闹时都不是完全的放松,带有对老师出现的警惕,做着老师突然出现的准备。一有类似信号便会“自静”。
前一原因我不认为反映了什么问题,人性使然,本无对错。而后一原因倒是值得想一想。老师的教育方式此处不做评论。从上学开始,我们就一直被灌输一个观念:好学生应该自觉,自习时不能干任何非学习的事情。诸如“好的班级,应该静的连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见。“一个人进班,看不到任何人的脸,这样的班”级才是好班级。”……的说法不绝于耳。其中自然有些道理。但过分宣扬条条框框,无视人的本性,抑制学生的个性,甚至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情绪,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则不见得是好事。观念的问题,才是大问题,我们太习惯于设定僵死的条条框框了!
再多的问题我也说不出了。如果你看到了而这篇文章,那我希望你下次再遇到如此效应时,在会心一笑后能多些思考。
日 升
辛卯六月十三夜于南师大初稿 辛卯七月十六夜于陋舍终稿
第四篇:成功无捷径56号教室 读后感
崇高的职业激情
——《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新会李文达中学余龙波
今年暑假,我带着好奇,也带着任务,一口气看完《成功无捷径》这本书。我获益匪浅。从教多年,像这样花一天时间去读一本教师写的“我是如何教书育人的书”的事我做的很少。我一向认为教无定法,而且我一向深信,自己是一个好老师,善于与人沟通,善于与学生交流。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一个教师的喜悦、委屈、执著、智慧与坚持,深深的打动我,阅读的过程常常眼含热泪,竟然沉迷其中,有共鸣、有感慨、更多的是一些启示。《成功无捷径》一书封面的醒目处写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这是一种多么朴素的意识和想法啊!雷夫老师给人的感受,首先不是教学的技巧,而是一种职业的激情,这也是新教育提倡的一种精神。
任何时候,教育都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的确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开发出自己的智慧,成为一流的教师。一个好老师需要相当的聪明才智,还必须得扮演好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学家的角色。一个对学生充满期待的老师,才能教育好一个班级。任何教学的决策都必须谨慎小心,务必以学生的最大利益为考虑,学会使用更优雅、更成熟、更能达成目的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以超然的角度和孩子站在同一阵线,用心体会他们的问题。
看完这本书我体会到,一间教室的容量是无限的。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而决定教室的尺度是老师。雷夫老师的教室却是无比的宽敞,给学生们一个自由舒张,健康成长的乐园,这才是一个教室。教室并不是一个集中训练营。
我们常说要爱孩子,而这份爱需要理智的坚持,宽容。“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没有了“爱”,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觉得教书枯燥是因为不曾用心,不曾将爱付诸于行动中;不懂将学习与生活接轨,太计较于“得与失”之间的平衡,却忘了教师是一个讲究奉献的职业,正如书中所说:唯有出自内心的关怀与真爱,才能创造出人间的“奇迹”。相信只要努力改变用心去做,一定能创造属于我们的奇迹!属于我们教室的奇迹!
教会孩子们善待他人,学会感恩。
“人之初,性本善”。教学生有仁慈、善良、诚信的品德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老师本身就是仁慈善良的人。
从雷夫老师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他把56号教室打造成一个充满欢乐、健康向上的地方,这里的每个孩子都变成信心满满的快乐天使。爱,让雷夫为教育倾其所能,他对学生倾其所有。你看,他花费一大笔钱给学生准备教具;经常带孩子们出去吃饭;确保孩子们都能得到生日礼物;他还花了几千块钱去购置艺术教具和体育器材;更花钱的地方是每次带学生出去旅行,精心筹划户外教育,为了筹集这些经费,他给自己增加了额外的工作:兼职信差,为熟食店跑外卖,做周末小时工,做侍者等等。他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和激情,真是无与伦比,无人可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与雷夫朝夕相处的学生,会耳濡目染,也会成为这样的人。教会学生热爱阅读,明了现在努力学习与将来的一流生活息息相关。
这种观点虽显而易见,但很多老师羞于表达。
雷夫给全班学生定的座右铭是“好好表现,勤奋学习”,教室正面的墙上挂有“成功无捷径”标语。雷夫说,我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就首先需要做什么样的人。我希望他们成为一个友善、勤奋的人,因此,我必须是他们见到过的最友善、最勤奋的人。雷夫深信: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我想:要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以信任代替恐惧。正如雷夫老师所说: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有的时候教师可能是“爱生心切”,一个知识点教了几次有些后进生都不会,这时教师就免不了语气会重一些,这个时候的学生就像“惊弓之鸟”。越紧张越是听不进去,最后学生和老师都弄得筋疲力尽。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和谐,平等,信任的环境中学习,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地搏击。
其次要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雷夫老师说:绝对不可拿某个学生的测验分数跟另一个学生相比,一定要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这句话说得非常睿智。作为一名老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表现的纵向对比,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表扬。
第三要培养孩子们克服困难的学习态度。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有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一次次的攻克难点中不断进步的,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学习的路途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很多时候,一个完美的提议会因不能坚持而就此搁浅。教育中,我们需要太多太多的坚持,坚持我们那份教育的激情,相信奇迹会在我们的身边创造„„
第五篇:打造你的第56号教室
《打造你的第56号教室》读后感
纳金小学数学组 赵华兰
寒假期间,学校安排全校老师阅读《打造你的第56号教室》这本书,并给我们发了这本书。拿到这本书,就被这个题目深深地吸引了,想为什么是“56号教师”?于是,寒假回到内地,我就抽时间翻阅了这本书,阅读此书,雷夫老师给我的是满满的感动,它真的是一本宝典。
雷夫,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老师,他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辛勤耕耘,用自己那颗赤热的心全力教育他的孩子们。这位心灵导师,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他用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终身阅读”、“亲手劳作”、“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立刻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实用。
第一点,耐心地面对学生的各种状况。在雷夫老师身上最令人钦佩的就是耐心。他可以反复修理桌椅50次,直到故意搞破坏的孩子过意不去;他可以耐心地把同一个问题讲上几百遍,直到学生明白为止……看到这些,我对雷夫老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再回过头来想想从教二十多年的经历,真的是惭愧至极!平时当学生不懂时我可以不厌其烦地讲个五六遍,但这也达到了我的极限,如果学生还是不懂,我的直观反应是学生根本没认真听,就会发货而批评学生,而不愿意反省为什么没能通过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尽快地弄懂;同时,当课堂上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也没有耐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而是批评他上课没认真听,或者是直接请下位同学回答。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现在,扪心自问,自己在教育的过程中有时也有很多做的不足的地方,有时候会情绪化的处理学生的问题,当这些学生一次又一次地犯着相同错误的时候,我多以批评为主。我们不缺乏教育理念和技巧,往往我们缺乏的是耐心。
第二点,信任。雷夫创造的“第56号教室”奇迹的首要因素就在于他付出了对学生的信任,唤起了学生对他的信任,也让学生学会了对他人付出信任。
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很多时候都值得我去反思。比如有时候学生忘带家庭作业,我经常抱着怀疑的态度,会一味的认为他们回家没写作业,让他们重写丙批评他们,而没有给他们机会证明自己确实做了,也没给我自己机会表现我对学生的信任;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内容角简单,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学,可是我总是不放心我的孩子能够通过自学掌握知识,而是要自己亲自进行讲解才放心。很少去想我这么做学生心里会怎么想,收到的效果又能有多大。现在想想确实做得不到位,建立信任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断感受的。就像雷夫老师所说的:“我们不需要对孩子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要他们把信任放在我们肩上。”
雷夫〃艾斯奎斯是一位非常特殊和出色的教师,他用这样一个范例告诉我们: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我们能分享到这样的教育智慧,教师获得力量;也许,在未来也会创造一个奇迹。
本书的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上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人在讲台上站了一辈子,甚至获得了很高的学历、职称,却始终是一个门外汉。雷夫老师让我明白了,对于自己的教育事业要有爱和执着,要用心去教授学生知识,这不仅需要教师对教育教学技能有着深厚的知识基础,努力地去创新,还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勇气,激情四溢的去践行。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觉得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做为一名教师,我明白,教书是要用心去教的,遇到再困难的事情也要用一颗坦然真诚的心去面对,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幸福感。要当一名好教师,不仅要具有聪明的才智,而且要需要足够的教学机智,能够处理好各种问题。要学会用优雅、成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要能够以超然的角度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虑问题。雷夫老师的教育信念和观点,让我认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他的教学方式和管理形式,他举得每一个例子,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结合实际,把书中雷夫老师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