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心理学考点: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2:4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资格心理学考点: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资格心理学考点:教学设计》。

第一篇:教师资格心理学考点:教学设计

江西教师资格心理学|常见考点十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2.教学目标的意义:(1)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估;(2)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3)指引学生学习。

3.教学目标的分类:(1)认知目标;(布鲁姆)(2)情感目标;(3)动作技能目标。4.认知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5.情感目标包括: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6.动作技能目标包括: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7.教学目标的表述:

(1)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8.行为目标具备三个要素:

(1)具体目标:用行为动词描述学生通过教学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2)产生条件: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3)行为标准:提出符合行为要求的行为标准。

9.任务分析: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相连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一级地揭示其先决条件,然后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逐级排列出来。

基本要素:(教学事项、方法、媒体、课堂教学环境)10.教学中的九个事项

——加涅指出,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以下九大教学事项:(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11.教学方法的定义: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常用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实习作业。

12.教学媒体:(1)非投影视觉辅助;(2)投影视觉辅助;(3)听觉辅助;(4)视听辅助。13.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指导教学:(1)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2)呈现新材料;(3)提供有指导的联系;(4)提供反馈和纠正;(5)提供独立的练习;(6)每周或每月的复习。14.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1)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2)情境教学。在应用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3)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15.发现教学设计四原则:

(1)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

(3)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4)确保材料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16.合作学习教学设计实施五特征:(1)分工合作;(2)密切配合;(3)各自尽力;(4)社会互动;(5)团体历程。

17.个别化教学及其基本环节。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包括这样几个环节:

(1)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2)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3)引入有序的教学材料,加以操练和练习;(4)容许学生以自己速度向前学。18.个别化教学的经典模式:

(1)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

(2)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以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3)掌握学习,是由布鲁姆等人提出。

——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第二篇: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

A.布鲁纳

B.桑代克

C.维果斯基

D.马斯洛

2.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____________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形式运算 D.具体运算.

3.按照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法,学习者掌握概念间联系的学习过程称为__________。()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操作技能

4.教师自编测验的准确性指的是有效测验的_____________。()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5.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的、不稳定性因素是__________。()

A.努力

B.难度

C.能力

D.运气

6.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B.机械的发现学习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D.机械的接受学习

7.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8.下列哪部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________?()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9.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______。()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复述策略

10.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1、B,2、C,3、C,4、B,5、A,6、C,7、D,8、A,9、B,10、C

二、名词解释

1、关键期

2、人格

3、自我意识

4、强化

5、创造性

6、态度

7、心理健康

8、问题解决

9、元认知

10、心理评估

11、学科的基本结构12.教学策略

三、简答题

1、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

⑴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⑵ 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⑶ 根据这两类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

⑷ 力求成功者会选择有成就的任务,而成功率为50%的任务使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几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种任务。

2、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首先,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教师在指导学生概括时,不仅要注意抽取本质的一面,也要注意抛弃非本质的一面,为此,必须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或反例。

其次,提供变式。在教学实际中,要提高概括的成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感性知识,必须注意变式的正确运用。

再次,科学的进行比较。因为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本质与非本质的比较过程,对于知识的概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后,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教师应启发学生去进行自觉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理、原则,尽量避免一开始就要学生记忆或背诵,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3.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4.影响课堂管理因素。

5.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四、论述题:

1、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结合实际谈谈学生喜欢的教师应该具备的特征。

3、举例说明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4、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差异?

5、怎样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⑴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③ 帮助学生牢固的记忆知识; 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⑵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② 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⑶ 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⑷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③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6、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 课时计划的差异: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⑵ 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①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②吸引学生注

意力③教材的呈现④课堂练习⑤

家庭作业的检查⑥教学策略的应用

⑶ 课后评价的差异

6.促进迁移教学方案设计

五.案例分析

一名中学生其中考试成绩不好,其中考试后该学生在学习上投入较多的努力,但期末考试成绩仍不理想。教师应该如何引导他积极归因,并说明理论依据。

第三篇:教师资格心理学论文

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

小学生的创造思维

姓名: xxxxxx

学号:xxxxx号

班级:xxxxx班

当今社会是知识与人才竞争的社会,为国家培养优质的、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人才,是教师的义务和责任.而当今社会最需要的是有科学知识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具有思维敏捷、富有创造力的特点,是我国现在与未来同西方大国竞争的后备力量。

培养人才的思维与创造力不能只在纸上做文章,要时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把先进的教学经验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负担起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会学习,学会创造的重任。

俗话说,想象是创造的双翼。小学生的想象与中学生不同,小学生在学校的教育培养中,其想象具有“有意性迅速增长,创造成分日益增多,现象更富于现实”的特点,同时还具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不断提高,对旧事物的改造能力不断增强”的特点。我认为教师抓住这些特点,就可以有意识的设计课程内容,从不同层次、因人而异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因此,作为一名即将成为美术教师的我可以在未来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如我将要进行一节《创意连环画》的教学实践活动,那么在上课之前我会较早的来到班级,询问他们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了解学生的精神状态,并有意识的向他们隐藏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诱导学生主动猜想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神秘感,达到激发他们学习欲望的目的。待到上课时,通过提问“谁知道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什么内容”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画的形式,诱导学生讲出对所学习内容的看法和如何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等到通过学生与我的问与答,逐渐明确教学内容后,通过讲故事、看幻灯片和动逐渐养成课前与课中思考的自觉性,因为这对自主学习的培

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由于美术课的教学形式具有“图、文、像”的综合表意功能,所以教学中道具的选择与应用与教学的辅助手段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十分重要。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一般维持在10~15分钟。如果教具本身具有创意就可以吸引将学生更持久的注意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幽默的讲解与示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我也想要这样的东西”、“我也要做一个这样的、好玩的东西”的想法。这样的需要就是产生“做”的思想源,这个动机就是创造力的动力。加以合理的引导和诱导就可以逐步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并使学生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

二、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看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有策略的观察新事物和创造新事物。创造性思维不是空想,创造性思维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作指导。我以启发学生作画思维入手,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性想象,以及培养善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重视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培养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培养急骤性联想能力。都可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得以实践。小学生具有十分强的模仿能力,但理解能力就相对弱了一些。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一特点。美术课程不同于数学语文,理论性的知识不能直接让学生体会,于是多媒体教学在这一环节就可以发挥优势,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让学生通过认知多媒体课件中展现的“图、文、像”对事物本身的形象特征、发展规律产生多方面的、合理的反应,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学习情绪,让孩子用新的眼光来重新认识身边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诱导学生用所学的几种事物创造新的事物,通过反复的诱导和训练,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将想象中的事物具体化的欲望,从

而培养学生多方面观察新鲜事物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学生一旦养成全面看问题的习惯,当再次遇到不熟悉的问题时,他就会想到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为自己遇到的新挑战、新情景或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或主动创造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环境。

三、创造性思维的另一个特征是对已知不断发出疑问。如果学生习惯于自剖式地深入思考问题,那么他们的思维就会更灵敏,获得的信息更加准确。例如上一节《我的橡皮泥家具》的技能实践课,让学生再动手制作前,对于“家具的形状与用途”进行讨论,当学生对这一论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后,再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理由,评价一下其他同学的想法是否可行等等,这些教学内容可以使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不同的思维模式。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上述课程的一小段实践过程,学生是这样学会如何对自我发问和寻求答案的。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你们家里的家具都是什么样子的?”,待学生们回答出常规的客观现象后,继续提问“它们还可以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们可以自己设计自己屋子里的家具,你们想如何设计呢?例如床、书桌、凳子、窗户„„”,学生在教师的提问诱导下,开始想象如何设计与陈列,这个时候老师应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再让其他学生评价。学生们的想象是否合理呢?“好,现在,为了验证你们的构想,大家拿出你们的材料来制作一款你自己设计的家具,它将成为你们独有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大家快来动手做吧!”。教师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处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外,要给予每个学生一定的指导。当大部分学生制作出一至两件作品时,应打断学生们的实践过程,将制作完成与没有完成的作品陈列在已准备好的道具中,让学生们观看、自我介绍所作物品并评价他人的作品,此时,教师应给予正确的评价与肯定,帮助评价的学生做出客观的判断,针对没有完成的同学的作品应予以肯定并请同学说出他们的建议,鼓励这样的学生坚持完成他的实践过程。在这节课中学生学

会否定惯有的思维定势,通过自我询问发现、创造具有和身边同样功能的新事物,这就是通过美术课培养小学生创造思维的一个有效方式。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十分必要的,其手段和途径亦十分广泛,如何运用周边的良好条件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辅助下自主的学习可以更好的开拓广阔的视野,养成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

第四篇:教育学心理学考点归纳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知识点梳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①学生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②教师 ③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④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⑤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①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

③评价/反思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可概括为总论、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与教师心理。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性研究中。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重点难点提示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以及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本章的重点。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知识点梳理

1.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l4、1 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l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青年期指14、15岁至l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3.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于关键期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但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①命题之间的关系

②假设一演绎推理

③抽象逻辑思维

④可逆与补偿

⑤思维的灵活性

5.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关于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6.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①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岁)②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都会影响人格的发展。

7.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自我认识;二是自我体验;三是自我监控。

(2)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8.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与要点归纳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

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2)智力差异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做了多次修订。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

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3)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9.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关于性格特征差异,一般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一是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

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会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心理发展的含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以及中学生自我意识特点。

难点:中学生的认知差异、性格差异及相应的教育意义。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复习提要

本章介绍了学习的实质与类型、联结学习理论以及认知学习理论。知识点梳理

1.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2.学习的一般分类(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8.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 的认知结构。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一结构论或认知一发现说。(1)学习观

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9.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1)学习分类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2)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3)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

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1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1)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2)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3)学生观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学习的类型、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难点: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章 学习动机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习动机的基本概念、学习动机的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知识点梳理

1.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2)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而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2.学习动机的种类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查,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4.学习动机的理论(1)强化理论(2)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3)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4)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5)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三是自我强化。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5.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6.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学习动机的含义、类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维纳成败归因理论、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难点:维纳成败归因理论。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习迁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迁移与教学的关系。知识点梳理

1.学习迁移的含义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迁移的种类(1)正迁移与负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的两种类型。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进行的划分。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4)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3.迁移的作用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4.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1)早期的迁移理论 ①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②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等人发现,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地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

③经验类化说

贾德的经验类化说则强调了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④关系转换说

(2)现代的迁移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5.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6.促进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重点难提示

重点:学习迁移的种类、早期迁移理论。难点:根据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促进教学。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知识学习的基本概念、知识的获得以及知识的保持。知识点梳理 1.知识的类型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2.知识学习的类型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命题学习指学>-7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3.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

4.知识学习的作用

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其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再次,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5.知识直观

(1)知识直观的类型

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①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②模象直观

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③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2)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②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与模象直观)的配合 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感知规律有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6.知识的概括(1)知识概括的类型

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2)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②正确运用变式 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③科学地进行比较

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7.记忆系统及其特点(1)瞬时记忆

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2.5到20秒,一般不超过1分钟。它一般包括两个成分: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8.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1)遗忘的进程

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被 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即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2)遗忘的理论解释 ①痕迹衰退说 ②干扰说 ③同化说 ④动机说

9.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

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知识学习的类型、记忆系统及其特点、遗忘进程特点及遗忘原因、记忆规律的运用。难点:遗忘原因的理论解释。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技能的基本概念、操作技能的形成以及心智技能的形式。知识点梳理 1.技能的概念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2.技能的种类

技能分为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两种。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3.技能的作用

技能不仅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而且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4.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1)操作定向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2)操作模仿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3)操作整合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4)操作熟练

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第八章 学习策略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习策略的基本概念、典型的几种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策略的训练。知识点榜理

1.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三个方面。2.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复述策略有:①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②排除相互干扰;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⑤复习形式多样化;⑥画线与批注。(2)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①记忆术;②做笔记;③提问;④生成性学习;⑤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3)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3.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4.资源管理策略(1)学习时间管理

①统筹安排学习时间;②高效利用最佳时间;③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学习环境的设置(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4)学习工具的利用

(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5.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的监控原则(6)自我效能感原则

6.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1)指导教学模式

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2)程序化训练模式

所谓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如解题技能、阅读技能、记忆技能等等,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PQ4R阅读策略,包括预览(Preview)、提问(QLIe xStion)、阅读(Read)、反思(Reflect)、背诵(Recite)、复习(Review)六个步骤。(3)完形训练模式

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2至5尧-k-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以及学习策略训练法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问题解决的基本概念以及创造性及其培养。知识点梳理

1.问题解决的含义(1)问题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需要被克服的障碍的刺激情境。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或定含糊的问题。

(2)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与问题类型相对应,问题解决也有两种类型:一是常规性问题解决;二是创造性问题解决。(3)序列性

2.问题解决的过程

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3.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4.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创造性及其特征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6.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环境

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2)智力

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其必要条件。(3)个性 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①具有幽默感;②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③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④喜欢幻想;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⑥具有独立性。

7.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问题解决的含义、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创造性的特征以及创造性的培养。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以及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知识点梳理

1.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2.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妁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3.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态度和品德Z-者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4.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别是:

①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②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③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5.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6.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1)依从

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3)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7.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①外部条件,如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②内部条件,如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受教育程度。③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8.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得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重患难点提示

重点: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以及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难点:依从与认同的异同。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心理评估以及心理辅导。知识点梳理

1.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研究者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D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2.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症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对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2)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3)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4)恐怖症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怖症。中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为多见。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最好要及时进行。(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6)性偏差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7)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可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予以矫正。(8)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来治疗失眠。3.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4.心理评估的含义

心理评估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既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如各种心理测验;也可以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如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等。5.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包括有轻、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学生)为主,因而心理评估的功能就不应只是进行心理症状学诊断或心理病理分类学诊断,也应重视对学生发展潜能、自我实现程度的正向评定。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包括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6。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7.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⑥小组辅导。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的适应。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有两个: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8.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等。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①全身松弛训练。②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即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难点: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过程的组织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知识点梳理

1.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2.教学目标的分类(1)认识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2)情感目标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即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3)动作技能目标

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六个阶段目标。3.教学目标的表述(1)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4.加涅提出的教学事项(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

(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5.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要用到以下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实习作业。6.教学媒体

一般来说,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①非投影视觉辅助;②投影视觉辅助;③听觉辅助; ④视听辅助。7.课堂教学环境 8.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①发现教学 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发现教学要经过四个阶段: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其次,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再次,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最后,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②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③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3)个别化教学 ①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②计算机辅助教学 ③掌握学习

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来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加涅的九大教学事项、教学方法的类型以及三种教学策略。

难点:三种教学策略: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课堂管理的基本概念、课堂群体的管理以及课堂纪律的管理。知识点梳理

1.课堂管理的概念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3.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一是活动的难易;二是竞赛动机的激发;三是被他人评价的意识;四是注意的干扰。4.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班级、小组、少先队都属于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等三个阶段。

非正式群体是由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管理课堂必须注意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5.群体动力的表现

所有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1)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2)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3)课堂气氛

(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①吸引与排斥 ②合作与竞争

6.课堂纪律的性质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7.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8.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

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课堂里往往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而消极的课堂行为则是那些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群体规范、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

第五篇:教师资格认定《心理学》培训资料

中学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心理学 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测验法 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3、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4、口语报告法:也称“大声想”,即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内进行的活动,事后由心理学家对之进行分析。(第二章)

1、意识 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2、注意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3、催眠 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4、催眠诱导 是指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5、生物节律 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6、随间后注意 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第三章)

1、知觉 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2、差别感受性 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 是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3、社会知觉 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4、感觉适应 同一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会使感觉器官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5、晕轮效应 指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识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6、最小可觉差

7、社会刻板印象 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第四章)

1、记记 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2、图式 是过去知识经验的有组织的较大单元的“整体团块”,是表征过去知识经验的心理结构。

3、学习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4、陈述性记忆 是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陈述性记忆的内容可以用言语表达.5、前摄干扰 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倒摄干扰 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6、过度学习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之后的重复学习。

7、接受学习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发现学习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8、情景记忆 是指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9、语义记忆 是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联系.(第五章)

1、发散思维 是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2、想像 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高级认知过程

3、创造性思维 是相对常规思维而言的,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4、推理 是指从一级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5、问题解决 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认知活动及心理操作,有目的、有意识地把初始状态变为目标状态。

6、逆向工作法 这种策略是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

7、抽象逻辑思维 是指运用语言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第六章)

1、能力 是指力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2、晶体智力 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3、信度 即可靠性,是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4、效度 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

5、心理年龄 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特征所表露的年龄特征,与实际年龄并不完全一致。

6、心理测验 是指在对心理进行测量时所使用的工具,有时也称心理量表.7、智力测验 是有关人的普通心智功能的各种测验的总称。

8、离差智商 是确定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它实质上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面得出的相对分数.(第七章)

1、动机 是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2、内在动机 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外在动机 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3、成就动机 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售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4、情绪情感 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5、道德感 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6、理智感 是在认识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第八章)

1、人格 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2、性格 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它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上和所采取的言行上,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3、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

4、认识方式 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识风格.5、场独立性的人不太依赖于外界环境,他们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场依存性的人则要依赖于外界环境,处理问题总是依赖于“场”,他们在对信息加工处理时,依据外在参照,与别人交往时也能考虑到对方的感受.6、人格动力系统 是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第九章)

1、人际沟通 广义的沟通指的是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狭义的沟通主要指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沟通的双方彼此交流各种思想、情感、观念、态度和意见,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2、群体规范主要指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3、从众 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服从 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4、去个体化 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动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去个体化.5、群体极化 是指群体成员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第十章)

1、心理健康 从广义上讲.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2、挫折 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和的不愉快情绪反应.3、心理防御机制 是指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此保护自己.4、投射 指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的.5、文饰 一种常见心理防御机制。是指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

6、升华 指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欲望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将低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上升到高层次的需要和行为.(第十一章)

1、纵向研究 也叫跟踪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

2、关键年龄或关键期 认为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这个关键的“好时机”就是关键年龄或关键期。

3、横断研究法 是指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纵向研究法也叫跟踪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

二、简答题

(第一章)

1、简析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缺点?

实验室实验法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实验室实验由于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可以获得较精准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但是,由于实验者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境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处于这种情境中,意识到自己在接受试验,就有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2、简述测验法在心理学中主要用于哪些方面的研究,有何注意事项?

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使用测验法,通过被试在测试工具上的行为表现,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如用智力量表测量儿童的智力水平,用人格量表了解人各不同的心理特征。第二,用来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如考察智力与学习成绩是否相关,性格内向是否影响社会交往。第三,通过对不同的人进行相同的测验,可以比较不同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心理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测验法中所用的心理量表,或称心理测验,其测验的内容必须具备适用性和科学性,编制程序有严格的科学规定和参数指标。除编制过程外,在测验的实施、计分和解释过程中,也都有统一的标准必须遵循。

3、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衡量某一学科是否属于科学范畴,主要看其运用的是否科学的方法,并且是否达到了几个重要标准。科学的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观察和直接实验,重要的标准包括:

客观性--对信息的选取是取决于信息本身而非研究者的个人偏好; 准确性--尽可能准确和精确的搜集信息;

可检验性--任何结论都是在多次的检验之后得出的,排除了所有的不一致性。

某个领域如果运用的是科学的方法,并且满足了上述科学的标准,就可以把它当做一门科学在心理学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过程中,心理学家主要依赖科学的方法,并且严格地遵循科学的标准,所以说,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4、心理学为什么要研究行为?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之所以要研究行为,是因为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在头脑内部,对于这种头脑内部的活动我们无法直接观察或度量。但是心理活动总是由外部引起并且由外部行为表现的,人们外显的行为表现是受内隐的心理活动支配和调节的。通过对行为的观察,我们是可以实现对内部心理活动的了解。另外,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 心理活动在行为中产生,又在行为中得到表现和发展。二者之间的联系是按一定的活动规律进行的。只有把握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规律,人们才能够对行为加以解释、预测和调控。

5、试述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上的意义

一、认识内外世界

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通过学习心理学,你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以及自己现在的个性、脾气等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其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更准确的认知。

二、调整和控制行为

心理学除有助于对心理现象和行为做出描述性解释外,它还向我们指出了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在外在的因素实现对行为的调控。也就是说,可以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行为。

三、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或者利用心理测量学的知识设计更合理的考试试卷等;商场的工作人员利用消费和广告心理学的知识重新设计橱窗、陈设商品,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如现在街上流行的“打折风”就是一个应用实例;再如经理利用组织与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激励员工、鼓舞士气,等等。这方面的应用很多,各位读者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意地加以体会和利用。

(第二章)

1、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注意提供了一种机制,决定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刺激,才能被个体所觉察,进而产生意识。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下,人的注意集中在当前有意义的内容上,得到比较清晰和深刻的认识。自动化的意识状态要求很少的注意,意识的参与成分也相对较少。在白日梦状态,人的意识内容不断地变化,实际在这些内容上所分配到的注意极少。睡眠状态,人们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下,注意基本停止了活动。

2、简述引起和保持不随意注意的主观和客观原因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包括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以及人自身的状态。一般来说,刺激物本身的强度越大,新异性越强,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运动变化性都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经验等也起一定的作用。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或者受到人们期待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3、简述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状态,与睡眠状态不同。在进入催眠状态后,人的意识活动并未停止,只是变得恍惚不能自主,其心理活动一般有以下一个主要特征:

(1)感觉麻痹:在催眠状态下,人的感觉麻痹,有的可以接受手术治疗而不感到疼痛。(2)感觉扭曲和幻觉:在催眠状态下的人可能出现幻听和幻视现象。

(3)解除抑制:一般情况下,那些依据社会准则不能做的事情是受到抑制的,人们不可能让被试去作。但是在催眠状态下,抑制被解除,他就可能根据催眠者的指示去做,如当众脱衣等。

(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催眠者的暗示不仅指导着被试当时的心理活动,还可以影响到事后的行为。最常见的是告诉被试他将不记得当时发生的一切,从而造成清醒后对催眠状态的记忆缺失。

4、催眠的原理是什么?它与睡眠有什么区别?

答:现在心理学也已经接受催眠的存在,把它看作一种特殊的意识现象.但这种现象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两种理论(1)催眠是角色扮演.巴伯尔和斯潘诺斯提出了角色扮演理论,认为催眠产生于被试在催眠者的诱导下高度合作地扮演了另外一个角色.并且指出,是被试对角色的期望和情境因素,引导他们以高度合作的态度做出了某些动作.(2)催眠是意识的分离.希尔加德提出催眠的意识分离理论,认为催眠将心理过程分离为两个同时进行活动的层面.第一个层面为接受暗示以后所经历的意识活动,性质可能是扭曲的;第二个层面是被掩蔽的,当时难于觉察的意识经验,但其性质是比较真实的,称之为“隐蔽观察者”.下是由于隐蔽观察者的存在,所以人在催眠状态下也不会完全接受暗示而失去自我.5、结合实际谈谈引起失眠的原因

按照失眠的原因,可以把失眠划分为四类。1.情境性失眠

情境性失眠主要是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包括睡眠环境的改变,它是一种暂时性失眠。2.假性失眠

只是当事人在心理上有失眠感,但其状态良好,这种失眠称之为假性失眠。主要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睡眠存在着个体差异所致。3.失律性失眠

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形成的暂时性失眠,称为失律性失眠。如飞行时差所造成的睡眠困难、工厂里三班倒的工人出现睡眠困难等。4.药物性失眠

咖啡因、茶或可乐之类造成的失眠称之为药物性失眠。它还包括长时间服用安眠药物,在心理和生理上形成了对药物的依赖,导致的药物性失眠。

(第三章)

1、分析感受性与感觉阀限的关系?

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剌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剌激存在或剌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阈限又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2、简述深度知觉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与作用?

深度知觉也称距离知觉,它使人们能够把二维德视网像解释为三维的世界,以认识事物的真面貌。深度知觉是由一定线索引起的。深度知觉线索来自两个方面:(1)来在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视觉刺激中最常使用的深度线索有:大小、视野中的高度、线性透视、遮挡、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等。(2)来自视觉线索器官本身的深度线索。这方面的线索主要包括水晶体的曲度调节、视轴幅合、双眼视差等。

3、结合实际谈谈社会知觉是怎样形成的?

社会知觉实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回信息进行推理。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整合信息过程。

(1)信息的搜集和选择过程:在社会情境中,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很多的,比如,他人的言行举止、表情、声调,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群体中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群体气氛等。社会信息的搜集与选择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刺激的物理强度,刺激的差异,刺激重复出现和运动特征,认知者的需要、兴趣、动机、认知风格,以及刺激的情境等。认知者搜集到许多信息后,还有对其加以选择。这一过程往往也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个体根据先前经验决定哪些信息是有关的。(2)信息的整合过程:完成信息的搜集、选择之后,人们就将信息放在一起,对被知觉者进行判断和推测,以便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

社会知觉过程中的信息整合方式因其独特性,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社会刻板效应等。

4、社会刻板印象对师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聚集在一起,所以,在进行社会认知的时候,人们也往往将聚集在一起的人们赋予相同的一些特征,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的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

社会刻板印象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人们提取信息,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填补社会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但它又往往造成社会知觉中的以偏概全和固着反应模式,使社会知觉出现偏差。

当然,社会刻板印象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文化水平越高,他所持的社会刻板印象就越容易改变。另外,一个人对社会刻板印象的性质越了解,他也越容易改变自己所持的社会刻板印象。

5、结合实际谈谈知觉有哪些特征?

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一)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1)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2)相似性: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

(3)连续性: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4)封闭性: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5)良好图形:具有简明性、对称性的客体更容易被知觉。(二)知觉的选择性

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觉的选择性。(三)知觉的理解性

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理解性。(四)知觉的恒常性

人们在剌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的现象称为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与颜色恒常性。

(第四章)

1、试述记忆的三个存储系统

答:记忆的三存储模型认为记忆加工有三个不同的阶段,它们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来自环境的信息首先到达感觉记忆.如果这些信息被注意,它们则进入短时记忆.正是在短时记忆中,个体把这些信息加以改组和利用并作出反应.为了分析存入短时记忆的信息,你会调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同时,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需要保存,也可以经过得复述存入长时记忆.2、简述学习与记忆的关系?

学习与记忆是有连带关系的两个心理过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1、学习不等同于记忆。学习是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持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说,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与学习是有密切关系的。记忆是学习的表征,没有记忆则无法确定是否已学习;学习的效果也直接依赖于记忆,记忆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记忆过程保持在大脑中,并在适当的时候得以提取利用,提高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这才是成功的学习。离开记忆,学习就达不到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目的。反过来,首先,记忆的材料也主要来自于学习。其次,学习的程度也影响记忆的效果。过度学习的材料比低度学习的材料的记忆效果更好。最后,记忆的能力与技巧也是通过学习得到不断提高和丰富的。

3、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有哪些条件?

答: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持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得不到复述,信息即使进入了短时记忆也会迅速消退.复述是使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对信息的短时保持及至长时储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复述分两种: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保持性复述是指一遍遍地重复识记材料,它可以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一段时间,使之处于活动状态.但这不一定能够将信息编入长时记忆永外保存.精细复述是指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一切信息都是通过短时记忆才转换到长时记忆中去的.为了将信息转入长时记忆,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是进行精细的复述,也就是将当前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赋予它一定的意义,并对信息进行组织.4、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编码、保持、提取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一)编码

编码是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它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收和使用的形式。一般说来,我们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取的外界信息,首先要转换成各种不同的记忆代码,即形成客观物理剌激的心理表征。编码过程需要注意的参与。注意使编码有不同的加工水平,或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总之,如何对信息编码直接影响到记忆的储存和以后的提取,一般情况下,对信息采用多种方式编码会收到更好的记忆效果。(二)保持

保持也称储存,已经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头脑中得到保存,在一定时间后才可能被提取。但信息的保存并不都是自动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日后的应用,我们必须想办法努力将信息保存下来。已经储存的信息还可能受到破坏,出现遗忘。(三)提取

保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只有在被提取出来加以应用,才是有意义的。提取有两种表现方式:回忆和再认。

(第五章)

1、什么是问题?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答:问题是指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维任务.心理学发现有一些情况经常阻碍人们对问题解决,主要表现有

(1)问题表征的方式.解决问题首先要对问题加以理解.所谓理解问题,用认知心理学术语来讲,就是要以最佳的方式对问题加以表征.表征是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同一事物或问题由于表征的方式不同,在理解上会出现很大差异.(2)无关信息的干扰.研究发现人们经常错误地假定问题中的所给出的条件或数字在解题中都有用.因此,总是想办法利用这些信息.了解了这个普遍倾向,我们在解题时就应该先注意考虑一下哪些信息有用,哪些没用.(3)功能固着性.另一个常见的解题障碍是格式塔学派研究知觉时发现的,即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功能固着性.很多人在表征物体时总是按照物体的传统功能,不会变通,在问题解决时不能用新的方式来表征问题情境.这种功能固着现象有时会限制人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心向.在连续进行工作时,如果一个人屡次成功地以相同的方法解决了某类问题,会使他机械性地或盲目地以原有的方式方法解决类似问题,而不去寻求新的、更好的方法.这种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为心向或心理定势.2、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解决问题时,你所知道的与你所需要知道的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这个差距就是问题的空间.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消除这个空间,这需要通过发现和取得必要的信息来完成.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一个问题可分为三个部分.(1)初始状态:接受问题,所拥有的信息不够完整(2)目标状态:确定所希望达到的状态

(3)认识操作: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步骤.这三个部分共同界定了的所谓的问题空间.可以认为,思维过程就是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不断缩小问题空间,以至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认识心理学中,可以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识操作,它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目标指向性.即问题的解决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问题解决就是通过一系列认识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把初始状态变为目标状态.(2)操作系列性.问题解决必须包含有一系列的心理操作才能称为问题解决活动.能够自动化完成或只有单一操作的不能构成问题解决过程.(3)认识性操作.问题解决这种目标指向性活动是依存于认识性操作的.不具备认识性操作的活动,不被看作是问题解决.解决问题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性操作来从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这些认知性操作也称为算子,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利用算子使初始状态逐步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可以使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1)算法式(2)启发式(1)手段—目的分析法(2)爬山法(3)逆向工作法.(第六章)

1、智力差异的表现有哪些?

答:智力的个别差异可以表现在智力的水平和智力的结构两方面.首先,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其次,每个人智力的结构,即组成方式上也有所不同.由于智力不是一个单一的心理口质,它可以分解成许多基本成分,用单一的智商分数,是不足以表明智力的特点的.人们之间的智力差异水平多种多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量上的差异.人的智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一是稳定发展,这是大多数人的发展模式;有一些人表现出早熟,在很小的时候就崭露头角,但在成人以后智力平平,也有些人前期发展很慢,但大器晚成,后来居上,得到了高水平的发展.2、论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应该包括以下要点: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一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弦的智力行为。这七种智力为:

(1)言语智力。渗透在所有言语能力之中,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日常会话的能力。(2)逻辑——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能力与轮机思维能力,比如做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3)空间智力。包括导航、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比如查阅地图和绘画等。

(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比如拉小提琴或写一首曲子等。(5)身体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比如打篮球、跳舞等。

(6)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比如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或情绪。

(7)内省能力。对自身内部世界的状态和能力具有较高的敏感水平,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3、简述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

1966年,卡特尔在斯皮尔曼和塞斯顿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将人的智力解释为两种不同的形态,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这种智力几乎可以参与到一切活动中去,如知觉、记忆、理解、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等。由于这些能力大部分是先天的,所以它们受教育文化的影响比较少。晶体智力是以习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大部分是从学校中学到的,如词汇和计算方面的能力,是个体经验的结晶。在一定程度上说,流体智力是晶体智力的基础,任何一种智力活动都包含这两种智力,我们很难将它们分开。

4、简述心理测验的性质?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1)心理测量的对象是心理特质.(2)对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间接的(3)心理测量具有误差.(4)心理测量工具的适用性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技术指标:

(1)信度.可分为再测信度、评分者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2)效度.可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预测效度.(3)测验的标准化.5、学校教育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

答: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智力的发展,一种最明显的方式就是知识的传授。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能力不同于知识、技能,但又与知识、技能有密切关系。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发展能力是与系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分不开的。在学校中,课堂教学的正确组织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有些优秀教师要求学生回答必须准确、严密、迅速,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思维和语言有明显提高。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小组、绘画小组、体操小组等,丰富校内外生活内容,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学校教育能促进智力技能的发展,并且各种智力技能在不同儿童身上的发展水平是各不相同的。教育本身也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状况与规律,且不可拔苗助长。应该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6、简述智力测验、性向测验以及成就测验的区别与联系?

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和成就测验同属能力测验范畴,三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

智力测验,一般注重的是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稳定的一般能力,如言语能力、数学能力、记忆能力、空间知觉、推理能力等。通用的智力测验如比内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等,这些都可视为对个体的基本能力素质的考察。

性向测验泛指用以测量潜在才能的测验。其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潜在才能,深入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如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用的学能测验,这一测验度量的是到大学后学习成功的可能性。潜在才能是指个体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即在给予一定的学习机会时可能达到的水平,而不是个体现在已经具有的能力。

成就测验或称成绩测验,主要考察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由于它被广泛地应用在教育工作中,因此,有时也被称为教育测验。根据不同的标准,还可以对之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影响成就测验上成绩的不仅是能力,而且包括习得的知识。(第七章)

1、成就动机的结构及特征?

(一)成就动机的结构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一般认为,成就动机较高的人喜欢选择富于挑战性的任务,其追求成功的倾向大于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水平较低的人则因害怕失败而回避困难的任务。(二)成就动机的特征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2.具有坚定信念

3.正确的归因方式

高成就动机水平的人常把以往的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这种可变的内在因素上,这种归因方式会使他们今后更努力地去改变自身不利于成功的缺点,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低成就动机水平的人则会把以往的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这种稳定的、不可变的内在因素上,而把成功归因于外在原因(如运气等),这种归因会使他们安于现状,消极被动,过于自责,不思进取。

2、简述马斯洛将的动机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而成长动机则不然,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

3、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人类在认识外界事物时,会产生喜与悲、乐与苦、爱与恨等主观体验。我们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区别:

(1)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地是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

(2)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发生早,情感发生晚。

(3)从反映特点的角度看差异: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5、耶克斯—道德逊定律(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㈠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㈡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①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②在复杂困难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提高而降低。

4、分析情绪情感的主要功能?

(1)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①情绪具有激励作用:情绪能够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快乐、热爱、自信等积极赠力的情绪回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而恐惧、痛苦、自卑等消极减力的情绪则回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

②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情绪也可能与动机引发的行为同时出现,情绪的表达能够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所以,情绪也被视为动机潜力分析的指标,即对动机的认识可以通过对情绪的辨别与分析来实现。(2)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

①促进功能:良好的情绪情感会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才做的速度与质量。如耶尔克斯——道森定律说明了情绪与认知操作效率的关系,不同情绪水平与不同难度的操作任务有相关关系。②瓦解作用:情绪对认知操作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不良情绪对认知活动功能的额瓦解上。一些消极情绪,如恐惧、悲哀、愤怒等会干扰或抑制认知功能。如考试中的紧张情绪会影响学生的思维与记忆功能。

(3)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情绪失调会使人生病,如引起溃疡、偏头痛、高血压、哮喘、月经失调等。(4)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情绪的外部表现是表情,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人们可以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感信息和思想愿望。如人们常通过表情来判断“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第八章)

1、人格的本质特征及其结构系统

本质特征:

1、独特性

2、稳定性

3、统合性

4、复杂性

5、功能性

二、人格的结构(一)知-情-意系统

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三大方面,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人们都具有的共同心理现象,但是每个人在这三大过程中却表现得千差万别,这种个体差异现象是人格的成分。(二)心理状态系统

心理状态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这些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心理活动的差异性。(三)人格动力系统

人格动力系统是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四)心理特征系统

这一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种成分。在能力方面,自然科学家表现出认知能力强,而社会活动家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强。在气质方面,有人暴躁,有人温和。在性格方面,有人正直,有人阴险。(五)自我调控系统

这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2、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联 系:

①气质与性格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结构的范畴。

②气质与性格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区 别:

①从生理机制来看;气质具有先天性,而性格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

②从稳定性与可塑性来看;气质更具有稳定性,而性格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③从社会评价来看;气质特征无好坏之分,而性格特征有好坏之分。

3、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认知方式的主要类型如下:

1、冲动型与沉思型

2、系列型与同时型

3、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4、冲动型与沉思型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冲动型与沉思型

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

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

在学习上,这两种认知方式也存在着差异。沉思型的学生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等方面都表现比较好。而冲动型学生会出现阅读困难,常伴有学习能力缺失,学习成绩不太好。因为阅读、推理需要细心分辨,粗心大意的学生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5、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征。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如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不诚实等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会使孩子人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民主型教养方式会使孩子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维活跃等。

(第九章)

1、简述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 ㈠相似性与互补性

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 或当交往双方的角色和需要不同时, 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行为与其角色互补的人。并与之表现相互吸引 ㈡个人品质(如学识、能力、品德和情感等)

个人的内在品性、外表魅力等也会对人们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吸引发生影响。㈢接近性与熟悉性

交往时间方面的频率和交往空间上的距离,也会影响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但是,接近性因素随着时间上的推移,其作用会越来越小,尤其是当交往者双方的关系紧张时,空间距离越接近,彼此的反应会越消极。

2、引起从众和服从的原因

(1)行为参照。群体中的他人的行为或者观点,可以作为自己行为或意见的参照,特别是当个体处于自己对情境缺乏把握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参照他人的表现。(2)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如果一个群体是具有较高凝聚力的,或者成员之间是高度信任的,那么,这个群体就会保持较高的一致性。(3)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当个体的表现与众不同时,他就会面临强大的压力乃至于制裁,他会感到自己缺乏社会支持,处于孤立状态,所以,人们一般都会避免这样的情境。

影响服从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1)命令发出者。他的权威性,他对执行命令者是否关心、爱护,他是否监督命令执行的全过程等,都会影响到服从。〈2〉命令的执行者。他的道德水平、人格特征以及文化背景等也都会影响到他对命令的服从。(3)情境因素。例如是否有人支持自己的拒绝行为,周围人的榜样行为怎样,奖励结构的设置情况,自己拒绝或执行命令的行为反馈情况怎样等,也会影响到个体的服从行为。

3、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一)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主要指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

(二)群体的凝聚力

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称作群体凝聚力,它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特点,由成员间的信任和约定程度所决定,包括正性力量和负性力量。(三)群体中的角色

一个群体一旦形成,它的成员就会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特定行为模式及角色地位。(四)群体的领导

当一个群体形成之后,成员的角色地位也就确定了,领导也必然会产生。

4、社会惰化的原因及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

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可能有三个。第一,社会评价的作用。在群体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是不记名的,他们所做的努力是不被测量的,因为这时测量的结果是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所以,个体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了可以不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人,因而他的被评价意识就必然减弱,使得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就减弱了。第二,社会认知的作用。在群体中的个体,也许会认为其他成员不会太努力,可能会偷懒,所以自己也就开始偷懒了,从而使自己的努力下降。第三,社会作用力的作用。在一个群体作业的情况下,每一个成员都是整个群体的一员,与其他成员一起接受外来的影响,那么,当群体成员增多时,每一个成员所接受的外来影响就必然会被分散,被减弱,因而,个体所付出的努力就降低了。

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是:(1)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而且还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监控的,是可评价的。(2)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3)不要将一个群体弄得太大,如果是一个大群体,就可以将它分为几个小规模的群体,使得更多的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影响力的影响。

(第十章)

1、压力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压力会造成怎样的身心反应?

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我们将这些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的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称为压力源.生活中的压力源可能存在于人们自身,也可能存在于环境中.但是,人类最主要的压力源是人,人际关系是造成压力的最主要来源.心理学家在研究中把造成压力的各种生活事件进行分析,提出了四种类型的压力源 1.躯体性压力源

躯体性压力源是指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剌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2.心理性压力源

心理性压力源是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3.社会性压力源

社会性压力源主要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

4.文化性压力源

文化性压力源最常见的是文化性迁移,即从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进入到另一种语言

环境或文化背景中,使人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压力。压力的身心反应

(一)压力下的生理反应

个体在压力状态下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例如,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呼吸急促、激素分泌增加、消化道蠕动和分泌减少、出汗等。(二)压力下的心理反应

压力引起的心理反应有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神振奋,这是适应的心理反应,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例如,学生考试、运动员参赛,在适度压力下竞争容易出成绩。但是,过度的压力会带来负面反应,出现消极的情绪,如忧虑、焦躁、愤怒、沮丧、悲观失望、抑郁等,会使人思维狭窄、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减弱、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表现出消极被动。

2、增进心理(个性)健康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答:(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2)开发自己的种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3、心理防御机制的具体表现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1、否认

2、幻想

3、压抑

4、投射

5、反向

6、转移

7、退行

8、文饰

9、补偿

10、升华

心理防御机制作用具有二重性。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适应挫折,化解困境;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只能起到暂时平衡心理的作用,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还会埋下心理变态的种子。心理健康的人能在积极意义上使用心理防御机制,而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依赖于心理防御机制,其结果使适应能力日趋削弱,人格和心理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可以说,某些心理不健康的人是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使用过度的结结果。

因此,我们要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心理防御机制,适时适度地运用,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学会更有效地应对挫折。

4、人们遇到挫折后的反应有哪些?如何应对挫折?

答: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人们遇到挫折后的反应为(1)攻击行为(2)冷漠(3)幻想(4)心理防御机制.挫折的对策:(1)正确认识挫折

(2)改变不合理观念 ①此事不该发生 ②以偏概全 ③无限夸大后果(3)加强修养,勇于实践

(4)优化自身人格品质.重点培养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开拓创新等品质。

5、焦虑的应对策略

答:焦虑是指一种预料到威胁性刺激而又无能为力去应付的痛苦反应,是处于失助状态下或处于阻断威胁中而不能变式行为去对付的时候所产生的情绪。

(1)认清焦虑状况.克服焦虑的第一步,要先认识焦虑症状,以及会带来什么影响.当身体,思维和心理出出以下症状时,就知道自己正处于焦虑状态中.(1)身体:心跳加速、呼吸短促、郁闷、食欲差、恶心、失眠、尿频、流汗等.(2)思维:记忆力减退或混淆、易分心、思维难以集中、反复想同一件事情等.(3)心理:易怒、不耐烦、紧张、害怕、坐立不安、恐惧、沮丧、警觉戒备等.(2)克服焦虑的三个原则(1)不回避(2)正面迎战(3)做记录(3)学会放松自己

(4)运用想像减轻焦虑(5)进行理性思考.(6)接受专业治疗

6、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培养健康个性?

答: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培养健康个性:(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2)开发自己的种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第十一章)

1、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任何知识都来源于动作

前运算阶段(2~7岁)典型特点是自我中心性或不“守恒”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自我中心的程度下降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2、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基本原则?

1、由上到下

2、由内到外

3、由简单的、无意识的动作到复杂的、意识控制的动作

3、心理(毕生)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

①产前期(受孕-出生)

②乳儿期(0-1岁)

③婴儿期(1-3岁)

④儿童前期(3-6岁)

⑤儿童后期(6-12岁)

⑥青少年期(12-18岁)

⑦成年期(18-45岁)

⑧中年期(45-65岁)⑨老年期(65岁以上)

4、简述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青少年期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即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

1、智力发展

青少年期的智力发展已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初步形成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2、个性发展

㈠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指个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㈡情绪的发展

典型的特点: ①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

②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

③情绪的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㈢人际关系的发展

典型的特点: ①非常看重友谊

②意识到性别差异,并对异性产生兴趣

三、问答题

(第四章)

1、分析遗忘的规律,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答:人类知识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对遗忘的原因一般有两种解释:消退和干扰.消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干扰理论认为,和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的刺激的干扰.一旦干扰被解除,记忆就可以恢复.干扰又可分为前摄干扰与倒摄干扰两种.前摄干扰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倒摄干扰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一系列研究表明,在长时记忆里,信息的遗忘尽管有自然消退的因素,但主要是由信息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一般说来,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越相近,干扰作用越大.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遗忘主要是由干扰造成的,被干扰所破坏的仅仅是提取信息的能力.影响因素:⑴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⑵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⑶情绪的作用。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记忆的能力

记忆能力的高低主要反映在记忆的品质上。一般来讲,记忆的品质表现在四个方面:记忆的敏捷性(即记忆的快慢)、记忆的持久性(即识记过得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又称可利用性,即在必要时能否有效地提取记忆材料)。提高记忆的能力,改善记忆的品质,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1)采用适当的复习策略

复习即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适当的重复学习。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可以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来克服对所学的内容的遗忘。要做到有效复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安排好复习时间。及时、系统的复习有助于对所学内容的长时记忆与保持。其次,要注意复习的次数。这涉及过度学习的问题,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在恰能成诵之后还后再进行重复学习。研究表明,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较好。这说明,复习的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超过50%的过度学习反而会引起疲劳、注意力分散甚至厌烦等不良效果。最后,要注意复习的方法。研究表明,较好的复习方法是尝试背诵法,即阅读与背诵相结合。一面读,一面试着背诵,这样可以使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中的薄弱环节,避免平均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应尽量调动多种感官共同进行记忆。(2)记忆术

记忆术是有效提高记忆中编码和提取能力的特殊技术。常用的记忆术有地点法(又称位置法)、字栓法、韵律法(又称口诀法)、笔记法、谐音法等。字栓法是一种与位置法具有相同原理的传统记忆术。其特点是形象的和语言的线索并用。在使用字栓法时,首先要记住一组词并以之作为“栓”,如英语中的一、二、三„„(one, two, three,„„)然后将要记得材料与字栓一个个地挂上钩。谐音法可以为记忆政治或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密码、重要逐句或电话号码等提供帮助。如记44136,可以记为事事要顺溜;2705,两栖动物;7086,七零八落;8431,拔丝山药。

3、论述常用而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答(1)复习策略.复习策略解决如何对所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复学习,主要用于信息的长时记忆与保持.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可以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来克服遗忘,即在遗忘尚未产生之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复习应注意复习时间,复习的次数和复习的方法.复习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使信息在头脑中牢固保持.复习策略应该与其他的学习策略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2)组织策略.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应用组织策略可以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进而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组织策略侧重于对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的建构,更适用于那些需要深入理解与思考才能把握内在深层意义的学习材料.几种常用的组织策略有群集、摘录、划线、列提纲.(第五章)

1、什么叫创造性思维?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创造性思维:是相对常规思维而言的,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1)智力因素。高创造力必有高智力。在一定的智商分数下,智商与创造力有显著的正相关。(2)人格因素。一些心理学家通过比较高创造性个体育低创造性个体发现:高创造性的个体经常具有美协典型的人格特征,如独立性、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审美和冒险精神等。(3)环境因素。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对创造性的影响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它们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动机发挥作用。不适当的外在奖励、任务、代理人和监督等往往会导致内在动机下乡,只靠高水平的外在动机,反而会使创造力遭到扼杀。(4)动机因素。创造活动同样需要动机的维持和激发。如果没有激起自己相应的创造活动动机,就不会出现创造性的行为表现。

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答: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提高儿童的创造性水平主要通过(1)建立目标与意向.(2)训练基本的技巧.(3)鼓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4)刺激和鼓励好奇心.(5)建立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6)建立自信,鼓励冒险精神.(7)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8)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信念.(9)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10)促进自我管理技巧.(11)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12)运用例子.国内有的学者曾指出创造性思维训练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发散思维训练、直觉思维训练和形象思维训练.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进行,直觉思维训练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假设、大胆想象等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可以让儿童到大自然中去,接触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通过发展表象系统来实现.(第六章)

1、智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他们如何对智力起作用?

答:一般而言,一方面智力受个人先天的生物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智力也受个人的后天因素的影响,这些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智力的发展过程与水平差异.(1)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1家庭谱系研究.在生物学上,一个家庭或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具有一定的共同遗传基因.2双生子研究.在生物学意义上,同卵双生子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它们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基因.(2)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发展.早期干预的确能够提高儿童在智力测验上的分数,不过种助长作用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早期干预对儿童智力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但这种积极作用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弱.(3)学校教育对智力发展的影响.学校教育对儿童在智力测验上的成绩有显著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智力的发展,一种最明显的方式就是知识的传受.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学校教育能促进多处智力技能的发展,并且各种智力技能在不同儿童身上的发展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如何实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是教育工作者也是心理学工作者最迫切的任务.(4)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和智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同时,当今社会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要通过学校里知识的接纳,更多的要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要想使自己的多种能力同时得到发展和提高,也只能在社会实践中实现.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看待智力的差异

答:智力差异分为个体差异和团体差异

智力的个体差异可以表现在智力的水平和智力的结构两方面.首先,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其次,每个人智力的结构,即组成方式上也有所不同.由于智力不是一个单一的心理口质,它可以分解成许多基本成分,用单一的智商分数,是不足以表明智力的特点的.人们之间的智力差异水平多种多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量上的差异.人的智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一是稳定发展,这是大多数人的发展模式;有一些人表现出早熟,在很小的时候就崭露头角,但在成人以后智力平平,也有些人前期发展很慢,但大器晚成,后来居上,得到了高水平的发展.智力的团体差异 :性别差异、种族差异和职业差异等。

(第七章)

1、从情绪情感的功能,谈谈如何调控学生的情绪情感?(1)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①情绪具有激励作用:情绪能够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快乐、热爱、自信等积极赠力的情绪回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而恐惧、痛苦、自卑等消极减力的情绪则回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

②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情绪也可能与动机引发的行为同时出现,情绪的表达能够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所以,情绪也被视为动机潜力分析的指标,即对动机的认识可以通过对情绪的辨别与分析来实现。(2)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

①促进功能:良好的情绪情感会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才做的速度与质量。如耶尔克斯——道森定律说明了情绪与认知操作效率的关系,不同情绪水平与不同难度的操作任务有相关关系。②瓦解作用:情绪对认知操作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不良情绪对认知活动功能的额瓦解上。一些消极情绪,如恐惧、悲哀、愤怒等会干扰或抑制认知功能。如考试中的紧张情绪会影响学生的思维与记忆功能。

(3)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

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情绪失调会使人生病,如引起溃疡、偏头痛、高血压、哮喘、月经失调等。(4)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情绪的外部表现是表情,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人们可以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感信息和思想愿望。如人们常通过表情来判断“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第八章)

1、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及其各自的作用? 答:人格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生物遗传因素.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难易.(2)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一个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社会文化具有对人格的塑造功能,这反映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3)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4)早期童年经验.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格心理学家所重视,特别是弗洛伊德.其一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其二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人格.其三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5)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影响作用,更多地表现为一时性影响,自然物理环境对特定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人格是先天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2、结合工作实际,说明如何看待人的差异?

结合个人生活与工作实例,分析人格差异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的意义。如学生学习中作现实出的认知差异,气质差异与职业选择,性格差异与人际和谐等。例:气质差异

气质是表现在心里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①胆汁质。具有这种气质的人的特点是情绪爆发快,但很难持久;精力旺盛,争强好胜做事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但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遇事欠思量,鲁莽冒失,做事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但表里如一。

②多血质。具有这种气质的人具有的特点是富有朝气,情绪丰富且外露,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与人交往,但交情粗浅;语言表达能力强且富有感染力;思维灵活,行动敏捷,对各种环境的适应力强,教育可塑性强;但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③粘液质。具有这种气质的人的特点是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表情平淡,情绪不易外露,但内心情绪体验深刻;自制力很强,不怕困难,忍耐力高,内刚外柔;与人交往适度,朋友少但却知心;思维灵活性较差,考虑问题细致周到;主动性较差。

④抑郁质。具有这种气质的人的特点是情绪体验深刻、细腻而又持久,主导心境消极抑郁,多愁善感;聪明而富于想象力,自制力强,注重内心世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软弱胆小,萎靡不振,行为举止缓慢而单调;虽然踏实稳重,但优柔寡断。气质差异在各种实践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1)气质在教育工作中的意义。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这种心理差异,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之一。气质无好坏之分,教师不能以气质差异而厚此薄彼。教师应该了解各种类型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到因材施教。如对胆汁质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对粘液质的学生,要培养其灵活性;对抑郁质的学生,要培养其乐观态度;对多血质的学生,要培养其稳定性。

(2)气质在职业选拔中的作用。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与成就水平。任何气质类型的人在不同的实践领域中都能做出贡献。但是每种气质都有其优缺点。只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才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一些职业对气质类型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如观测员、校队员需要耐心、细致的特征,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较适合;消防队员、飞行员需要灵活、应激强的特征,多血质的人较适合。

四、案例分析

(第三章)

1.我们在听一场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报告时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而在有急事等公交时却觉得过得非常慢,这是为什么?

其原因是:(1)因为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与性质是影响知觉的因素。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发生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一个报告,如果内容丰富、生动有趣,人们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快。(2)个体的兴趣和情绪也是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及能引起积极情绪体验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出现对时间的低估。相反,对厌恶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出现对时间的高估。在期待某种事物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时间的高估。在有急事等公交车时却觉得时间过得非常慢,就是这个原因。2一白遮百丑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人们在了解某人时,对他的某种特征和品质有清晰明显的印象,由于这个印象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和品质的了解。这是一种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反应,或者说这种突出的特征或品质像一个光环一样,把人笼罩起来了,使观察者无法注意到他的其他特征和品质,从而以一个人的一种特征或品质,做出对他的整个特征的判断。所谓的“一俊遮百丑”就是这种晕轮效应的反应。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中国有一句古话“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在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感觉的适应。适应现象指的是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变化。通常在微弱的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可以使感受性提高。在强烈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可以使感受性降低。

4、北方人豪爽,南方人精明

在我们的印象里,年轻人总因血气方刚而爱冲动,老年人则保守而稳重;北方人高大而性格豪爽,南方人矮小却善于经商,这是因为我们都存在着“社会刻板印象”的偏见。但“刻板印象”有时并不准,会影响我们对事物发展的判断。

(第四章)

2.用心理学的知识解释我们在看电影时,为什么眨眼和眼动的时间不影响我们知觉的连续性? 记忆系统由三个成分,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保持感觉刺激的瞬间映像,其保持时间不超过一秒或两秒。虽然信息的感觉记忆中保存的时间很短,但却很有用。我们看电影时,眨眼很眼动的时间不影响我们知觉的连续性,就是因为我们有感觉记忆在起作用。

3.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非常熟悉的事物,用时却怎么也记不起来,可过一会时间以后,却又突然想起来了。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为什么?

从心理学上讲,遗忘可以分两种: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永临时性遗忘,这是一种假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重现叫永久遗忘,这是真遗忘。平时我们非常熟悉的事物在一个特定时刻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过一会以后却又突然想起来了,这种现象就是一种临时性遗忘也称为假遗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干扰或紧张,过了一会,当紧张被解除或干扰被排除后,回忆或再认自然也就顺利实现了。(第五章)

4.当被问到钥匙的用途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它能开锁,而想不到钥匙还可以做导线等其他一些用途。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中是怎样解释的?

在心理学中,上述心理现象被称为功能固着。即人们习惯性地赋予某种物体以某些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该物体其他功能的一种倾向。具体说就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的一种习惯用途后,就很难堪出它的其它用途。因为钥匙最惯常的用途就是开锁,所以人们看到钥匙时最先想到的是它能开锁,而不易想起它的其它功能。

(第六章)

1.有些有关狼孩或者猪孩的报道,当小孩出生后,被狼或野猪等刁走,在狼群或野猪群中长大,等他们被解救出来以后,发现他们的智商比正常环境综长大的同龄孩子低得多。请从心理学上分析这种现象。

心理学研究证明,影响智商发展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不仅遗传是影响智商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实践都是影响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早期干预对于促进儿童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作用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在不同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丰富的舰艇刺激、母亲的抚爱等都会促进儿童早期智力的发展。学校教育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智力的发展。其中最明显的方式就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影响智力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遗传因素为智力的正常发展提供了一个自然的物质基础。先天就有脑缺陷的儿童,他就不可能有超常的智力。先天的遗传只是提供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最终实现还要受到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实践的影响。狼孩或猪孩又正常德遗传因素,他们具有智力正常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但他们脱离人类社会以后,在狼群或野猪群中长大,失去了家庭环境、学习环境以及实践环境影响,得不到家庭的关爱和社会生活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也不能参与实践,所以他们的智力发展就要受到严重的阻碍,当他们被解救出来以后,智商会远远低于正常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2女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数学能力优于男生,但青春期后,男生占优势,一直保持到老年。

智力的团体差异:最明显的是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些特殊能力方面,如空间、数学、言语能力上。男性在空间能力上有优势,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女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数学能力优于男生,但青春期后,男生占优势,一直保持到老年。女性在言语能力上有较大的优势。(第七章)

6.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请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答题要点:

(1)《内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说明情绪情感具有健康的功能,能够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2)情绪的左右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例如,许多心因性疾病与人的情绪失调有关,如溃烂、偏头痛、高血压、哮喘、月经失调等。有些人患癌症也与长期心情压抑有关。积极而正常德情绪体验尸保持心理平衡与身体健康的条件。

(第八章)

7.小娟生性柔弱,又在一个宠爱她的家庭中成长起来。当有一天老师因为它做事磨蹭而批评她后,小娟无法接受,哭了很久,并不愿上学。请分析小娟的人格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小娟这种人格类型学生的教育意义。答题要点:

1.人格特征分析。

小娟的人格属于抑郁质,这种气质类型的特征表现为天性脆弱,心里敏感度高,易多愁善感,小心眼儿,畏惧退缩,行为缓慢等。2. 人格影响因素分析。

气质类型体现小娟人格发展的先天因素,在家庭因素中,父母对她的宠爱也会强化她性情脆弱的特点,自身做事迟缓使得老师批评了她,进而诱发了她多愁善感的负面情绪,产生了回避学校的退缩行为。

3. 教育策略。

首先,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把握每种类型学生的人格差异,使用针对性教育措施。如小娟生性脆弱,小心眼儿,老师注意批评方式要婉转,最好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她。其次,要培养小娟做事麻利`意志坚强乐观人生的积极人格品质。

再次,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帮助小娟发扬其人格优势,克服其不足。

(第十章)

8.某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表现很好,能理解和掌握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但一到考试却经常紧张、头发懵、心跳加快,思维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最终形成对考试的恐惧感。请分析这位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了哪些心理障碍?应该如何帮助他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这位同学出现的心理障碍是考试焦虑。克服考试焦虑的办法:

(1)改变错误认识:探求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如,是因为考前复习准备不足,自信心不强,还是自己的期望过高,担心临场发挥不正常,考上不理想的学校而影响自己的前途;抑或是老师或家长的期望过高,施加的压力太大。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办法消除或降低这些焦虑源的影响。不少学生是因为脑子里存在一些对考试不正确的认知,如“一次考试决定人生的命运”、“考不好无法对自己的父母交待”,而增加了对考试的畏惧感,一种解决办法是帮助学生澄清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可以帮助他们把焦虑的具体原因写下来,然后一条一条地分析、辩驳、推翻、重塑正确的考试观。

(2)调整竞技状态:帮助学生认真做好考前复习,指导学生注意科学用脑,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劳逸结合,避免题海战术,疲劳轰炸

(3)掌握考试方法: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应试技巧,如由易到难,切忌死绞难题,合理分配时间等。(4)调控紧张情绪: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积极地暗示自己“我对自己有信心”、“我会成功”、“我很轻松”等),焦虑转移法(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轻松的活动,转移注意力),肌肉放松法,系统脱敏法(利用对抗条件反射的原理,在放松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使神经过敏反应逐步减弱,直至消除),模拟训练法(实际模拟考试情绪,让学生切身体会)等等。

下载教师资格心理学考点: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资格心理学考点: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学教学设计

    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 梁冉冉 双流区协和实验小学 *** 534596765@qq.com 一、适用年级:小学三、四年级 一、设计意图: 儿童期是个体认识、个性、情绪调控能力、意志......

    心理学教学设计

    《被人误会之后》教学设计 宜都市陆城一小 陈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误解是难以避免的,关键在于积极寻求消除误解的良方。 2学会正确面对别人的误解,误解了别人后学会正......

    小学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习题: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习题:教学设计 单项选择题 1.学校作业越难,学习就越有效。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受益无穷。这体现的是的基本观......

    《变态心理学》考点总结

    变态心理学:研究异常心理现象与行为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行为异常的判断标准3:(对应课件上的7条英文) 1.痛苦 2.适应不良 3.不可理喻或非理性的 4.不可......

    心理学考点总结(长江大学)

    1> 什么是心理学?#1P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 什么是心理过程?其由那三部分组成?#1P 人的心理过程就其能动反映客观......

    心理学考点(优秀范文五篇)

    心理学考点 1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现代心理学的观点 (1) 生物学的观点:是指以生物学的知识为基础,对个体的心理......

    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真题

    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2007年3月11日)启用 考试时间:9:00——11:00 姓名———— 准考证—————座位号—————— 选择......

    2012年教师资格心理学名词解析

    实验法:通过有目的,有方向,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出现和变化,从而进行规律性探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