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辽宁师范大学学术期刊认定
学 术 期 刊 认 定
我校学术期刊认定目录实施于1999年。当时,学校科研处分别参考了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学术论文的认定办法,同时借鉴了中国科技信息所编制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编辑的《中文核心刊物要目总览》,并征求基层单位意见,制定初稿,并由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在近五年的时间里,目录为我校的科研工作的发展,和学术评价的规范及科学化起了重要作用。
根据几年来实际使用情况,在征求各学院意见的基础上,科研处在本年度对期刊认定目录进行了修订。修订的总体原则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微调,以保证评价体系的连续性。在此次修订中,因涉及面小,仍有部分学科期刊目录未列入,对在此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各院系学术委员会可讨论上报,由学校最后加以认定。
修订方案已由学术委员会通过,现下发使用。
科研处
2010年5月
综合类 A类
1. SCI刊源收录(以中国信息技术研究所收录为准)2.《中国社会科学》 3.《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综合类 B类 1.《中国科学》 2.《科学通报》 3.《国外社会科学》 4.《求是》 5.《中国软科学》 6.《人民日报》(理论版)7.《光明日报》(理论版)综合类
C类 1.《理论前沿》 2.《自然科学进展》 3.《高技术通讯》 4.《学术月刊》 5.《科技通报》 6.《文史哲》 7.《社会科学战线》 8.重点大学学报 9.《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10.《实验技术与管理》
数学 B类 1.《数学学报》 2.《应用数学学报》 3.《数学进展》 4.《数学年刊》 5.《系统科学与数学》 6.《计算数学》 7.《数学物理学报》 8.《自然科学史研究》 数学 C类 1.《东北数学》 2.《数理统计与应用概率》 3.《数学研究与评论》 4.《数学杂志》 5.《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6.《模糊系统与数学》 7.《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8.《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9.《运筹学学报》 10.《数理统计与管理》 11.《应用数学》 12.《应用数学和力学》 13.《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4.《数学教育学报》 15.《中国科技史料》 16.《生物数学学报》 17《数学季刊》
物理 B类 1.《中国物理快报》 2.《理论物理通讯》 3.《天体物理学报》 4.《数学物理学报》 5.《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6.《物理学报》 7.《化学物理学报》 8.《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物理 C类 1.《声学学报》 2.《地球物理学报》 3.《低温物理学报》 4.《发光学报》 5.《中国激光》 6.《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7.《光子学报》 8.《电子学报》 9.《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0.《波谱学杂志》
11.《核技术》
12.《天文学报》 13.《物理学进展》 14.《量子电子学报》 16.《低温与超导》 15.《物理》 17.《计算物理》 18.《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19. 《光电工程》 20. 《光电子·激光》 21. 《激光杂志》 22. 《微波学报》 23. 《计量学报》
24.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化学 B类 1.《化学学报》 2.《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3.《无机化学学报》 4.《有机化学》 5.《物理化学学报》 6.《分析化学》 7.《应用化学》 8.《催化学报》 9.《化工学报》
化学 C类 1.《分子催化》 2.《色谱》 3.《无机材料学报》 4.《环境化学》 5.《化学通报》 6.《结构化学》 7.《燃料化学学报》 8.《分析测试学报》
9.《分析实验室》
10.《化学试剂》 11.《中国稀土学报》 12.《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13.《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4.《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15.《金属化学》 16.《冶金分析》 17.《石油化工》 18.《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19.《金属学报》 20.《光学学报》 21.《半导体学报》 生物 B类 1.《动物学报》 2.《植物学报》 3.《生理学报》 4.《遗传学报》 5.《微生物学报》 6.《水生生物学报》 7.《实验生物学报》 8.《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9.《生态学报》 10.《生物工程学报》 生物 C类 1.《动物分类学报》 2.《水产学报》 3.《应用生态学报》 4.《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5.《昆虫学报》 6.《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7.《动物学研究》 8.《遗传》 9.《植物分类学报》 10.《神经解剖学杂志》 11.《中国环境科学》 12.《动物学杂志》 13.《工业微生物》 14.《生态学杂志》 15.《细胞生物学杂志》 16.《野生动物》 17.《植物生理学通讯》 海洋 B类 1.《海洋与湖沼》 2.《海洋学报》 海洋 C类 1.《海洋科学》 2.《海洋与湖沼通报》 3.《黄渤海海洋》 4.《海洋开发与管理》
医学类 B类
1.《中华病理学杂志》 2.《中华肿瘤杂志》 3.《病毒学报》 4.《药学学报》 5.《营养学报》 6.《中华医学杂志》 7.《解剖学报》 8.《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医学类 C类 l.《神经解剖学杂志》 2.《中国海洋药物》 3.《中国药理学通报》 4.《中国免疫学杂志》 5.《细胞与分子免疫杂志》 6.《中国抗生素杂志》 7.《免疫学杂志》 8.《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9.《解剖学杂志》 农林牧渔 B类 1.《中国农业科学》 2.《土壤学报》 3.《作物学报》 4.《园艺学报》 5.《植物病理学报》 6.《畜牧兽医学报》 农林牧渔 C类 1.《大豆科学》 2.《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3.《植物保护学报》 4.《中国草地》 5.《中国蔬菜》 6.《中国果树》 7.《中国食用菌》 8.《中国畜牧杂志》 9.《海洋渔业》 地理 B类 1.《地理学报》(中、英文)2.《自然资源学报》 3.《地理科学》 4.《地理研究》 5.《第四纪研究》
6.《地理科学进展》 7.《资源科学》 8.《冰川冻土》 地理 C类 1.《中国土地科学》 2.《地球科学进展》 3.《人文地理》 4.《经济地理》 5.《中国人口科学》 6.《干旱区地理》 7.《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8.《地球科学》
9.《地层学杂志》
10.《山地学报》 11.《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12.《地域研究与开发》 计算机 B类 1.《计算机学报》 2.《软件学报》 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4.《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5.《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6.《自动化学报》 7.《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8.《通信学报》 计算机 C类 1.《中文信息学报》 2.《计算机科学》 3.《电子学报》 4.《计算机工程》 5.《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6.《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7.《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8.《机器人》 9.《控制理论与应用》 10.《微型机与应用》 11.《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12.《微计算机应用》 13.《信息与控制》 14.《微型电脑应用》 15.《计算机应用研究》 16.《计算机应用》 17.《应用声学》 18.《电视技术》 19.《电声技术》 20.《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1.《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体育 B类 1.《体育科学》 2.《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3.《体育学刊》 4.《体育文化导刊》 体育 C类 1.《中国学校体育》 2.《中国体育科技》 3.《浙江体育科学》 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5.《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6.《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7.《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8.《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9.《体育与科学》
中国语言文学 B类 1.《中国语文》
2.《文学评论》
3.《文学遗产》 5.《文艺研究》 6.《语言文字应用》
7.《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8.《文史》
中国语言文学 C类
1《方言》 2.《汉语学习》 4.《文艺争鸣》
4.《语文建设》 5.《语文研究》 6.《文艺理论与批评》 7.《鲁迅研究月刊》 8.《红楼梦学刊》 9.《中国比较文学》 10.《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1.《语言研究》 12.《语言教学研究》 13.《世界汉语教学》 14.《中国文化研究》 15.《中国典籍与文化》 16.《文艺理论研究》 17.《古汉语研究》 外国语言文学 B类 1.《外国文学评论》 2.《外语教学与研究》 3.《日语学习与研究》 4.《中国俄语教学》 5.《中国翻译》
外国语言文学 C类 1.《世界文学》 2.《外语与外语教学》 3.《外语界》 4.《外国语》 5.《外语研究》 6.《外国文学》 7.《俄罗斯文艺》 8.《国外语言学》 9.《外国文学研究》 10.《外语教学》 11.《外语学刊》 12.《现代外语》 13.《当代外国文学》 14.《国外外语教学》 15.《国外文学》
历史学 考古学 B类 1.《历史研究》 2.《中国史研究》 3.《近代史研究》 4.《史学理论研究》 5.《考古学报》 6.《世界历史》
7.《文物》
8.《民族研究》
历史学 考古学 C类 1.《考古》 2.《中国史研究动态》 3.《抗日战争研究》 4.《世界史研究年刊》 5.《史学月刊》 6.《民国档案》 7.《历史档案》 8.《当代中国史研究》 9.《中国经济史研究》 10.《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1.《史学集刊》 12.《清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哲学
B类 1.《马克思主义研究》 2.《哲学研究》 3.《政治学研究》 4.《社会学研究》 5.《自然辩证法研究》 6.《中共党史研究》 7.《哲学动态》 8.《世界经济与政治》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哲学 C类 1.《自然辩证法通讯》
2.《中国哲学史》 3.《道德与文明》 4.《孔子研究》 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 6.《领导科学》 7.《毛泽东思想研究》 8.《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9.《党建研究》 10.《青年研究》 11《社会主义研究》 12.《世界宗教研究》 法学 B类 1.《法学研究》 2.《中国法学》 3《中外法学》 4.《法学家》 法学 C类 1.《政法论坛》 2.《政治与法律》 3.《现代法学》 4.《法学》 5.《法商研究》 6.《法制与社会发展》 7.《外国法译评》 8.《法律科学》 9.《环球法律评论》 10.《中国刑事法杂志》
经济学、管理学 B类
1.《经济研究》 2.《经济学动态》 3.《管理世界》 4.《旅游学刊》
经济学、管理学 C类 1.《世界经济》 2.《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3.《经济学家》 4.《国际金融研究》 5.《经济科学》 6.《中国经济问题》 7.《国际经济合作》 8.《农业经济问题》 9.《企业管理》 10.《会计研究》 11.《统计研究》 12.《饭店世界》 13.《旅游调研》 14.《中国工业经济》 15.《金融研究》 16.《国际贸易》 17.《国际贸易问题》 18.《商业经济研究》 19.《生产力研究》 20.《外国经济与管理》 21.《中国房地产》 22.《中国行政管理》 23.《管理科学学报》 艺术学 B类 1.《音乐研究》 2.《中国音乐学》 3.《美术》 4.《美术研究》 5.《装饰》
艺术学 C类 1.《舞蹈》 2.《中国音乐》 3.《人民音乐》 4.《中国音乐教育》 5《黄钟》 6《音乐艺术》 7.《中国电视》 8.《中国美术教育》 9《中国油画》 10.《音乐创作》 11.《中国版画》 12.《艺术与设计》 13.《中国书法》 14.《国画家》 15.《美术观察》
图书馆学、情报文献学B类 1.《中国图书馆学报》 2.《情报学报》 3.《大学图书馆学报》
图书馆学、情报文献学
C类 1.《图书馆论坛》 2.《中国信息导报》 3.《图书馆学研究》 4.《图书与情报》 5.《情报科学》 6.《图书馆建设》 7.《档案与建设》 8.《情报杂志》 9.《情报资料工作》 10.《图书馆》 11.《图书情报知识》 12.《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13.《中国档案》 14.《江苏图书馆学报》 15.《情报理论与实践》 16.《图书情报工作》 教育学 B类 1.《教育研究》 2.《中国教育学刊》 3.《中国高等教育》 4.《电化教育研究》 5.《中国特殊教育》 6.《学前教育研究》 7.《比较教育研究》 教育学 C类 1.《教育理论与实践》
2.《全球教育展望》 3.《中国高教研究》 4.《高等教育研究》 5.《思想教育研究》 6.《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7.《教育学报》 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9.《教育与职业》 10.《教育科学》 11.《教育研究与实验》 12.《教育评论》 13.《教育与经济》 14.《外国教育研究》 15.《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6.《教师教育研究》 17.《教育史研究》 18.《现代特殊教育》 19.《中小学管理》 20.《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1.《中国电化教育》 22.《现代远距离教育》 23.《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4.《人民教育》 25.《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6.《课程教材教法》 心理学 B类
1.《心理学报》 2.《心理科学》 3.《心理科学进展》 4.《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 C类 1.《心理学探新》 2.《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应用心理学》 4.《中国临床心理学》 5.《人类功效学》 6.《心理与行为研究》 7.《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8.《健康心理学》
(注:
1、所有在上述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应在2500字以上。
2、发表在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杂志上的文章,如果被SSCI检索,奖励6000)。
3、SCI 检索的论文(以中国信息技术研究所收录为准)影响因子在1以下的不再奖励;1以上者2以下(包括1),奖励4000;2以上者4以下(包括2),奖励6000;4以上者(包括4),奖励9000。
4、被人大报刊资料转载的论文按C类对待。
第二篇:《南京师范大学学术期刊认定办法》
南京师范大学文件
宁师大〔2011〕40号
关于下发《南京师范大学 学术期刊认定办法》的通知
各学院、各部门:
《南京师范大学学术期刊认定办法》经学校研究通过,现予以下发,请遵照执行。特此通知。
南京师范大学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学术期刊△
认定△
通知
南京师范大学
2011年10月27日印发 南京师范大学学术期刊认定办法
为加强我校科研成果的管理,促进学术精品的产生,提升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现对学术期刊予以认定。
一、认定标准
(一)权威期刊
1. 我校认定的一级、二级权威期刊(包括中、英文版)。2.《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入选期刊论文以及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发表3000字以上的理论文章,视同一级权威期刊论文;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3000字以上的理论文章,视同二级权威期刊论文。
3.有限认定《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为我校二级权威期刊。
(二)核心期刊
1.人文社科类中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入选期刊;
2.理工科类中《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源期刊;
3.《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和《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工程技术版);
4.未被SCI(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索引)、SCIE(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和EI(工程索引)收录的具有正式刊号的国外、海外学术期刊。
(三)省级期刊
未列入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范围,但具有正式刊号并在国内 —2— 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二、认定说明
(一)各种索引收录的论文必须是全文发表的论文。
(二)研究综述类论文、学术性书评视同该级别期刊当中的学术论文。论文摘要、一般性科普文章、研究介绍、译文等不予认定。
(三)同一刊物在多个期刊级别认定来源中重复出现时,采用高级别认定优先原则;同一刊物因学科交叉等因素,可能出现在多个学科中,以在某学科中的最高类别为其期刊类别。
(四)论文作者单位只统计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对SCI核心论文可确认同等贡献作者,但同等贡献作者按1/2篇统计;共同通讯作者按1/2篇统计。学生第一、导师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导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时可视同为第一作者。
(五)我校将定期对权威期刊目录进行更新(2011年版权威期刊目录详见附件)。鉴于CSSCI、CSCD每两年进行一次调整,我校核心期刊也随之做相应的调整。
考虑到研究人员投稿周期等因素,对已调整出权威期刊和CSSCI、CSCD期刊的论文,采取顺延至2012年6月30日仍可认定的原则。
三、附则
本认定办法从下发之日起执行,由社会科学处、科技处负责 解释。
—3— 附件
南京师范大学权威期刊目录(2011年版)
一级权威期刊二级权威期刊
一级权威期刊二级权威期刊
一级权威期刊二级权威期刊—4 —
一、综合类
中国社会科学;2.新华文摘;3.求是;4.中国科学;5.科学通报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学术月刊;3.国外社会科学;4.社会科学(上海);5.学术研究;6.文史哲;7.江海学刊;8.江苏社会科学;9.自然科学进展;10.中国工程科学;11.中国科学基金;12.中国学术前沿;13.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4.实验技术与管理
二、哲
学
哲学研究;2.自然辩证法研究;3.伦理学研究 世界宗教研究;2.哲学动态;3.现代哲学;4.中
5.自然辩证法通讯;6.道德与文明
三、经济学
经济研究;2.中国工业经济;3.世界经济;4.金
5.财贸经济;6.经济学动态
统计研究;2.经济科学;3.中国农村经济;4.国
5.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6.财经研7.国际金融研究;8.经济学家;9.经济社会体 1.1.1.1.国哲学史; 1.融研究; 1.际经济评论;究;
一级权威期刊 二级权威期刊
一级权威期刊 二级权威期刊 制比较;10.经济评论;11.改革;12.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3.国际贸易问题;14.当代经济研究;15.中国经济问题
四、法
学
1.法学研究;2.中国法学;3.中外法学;4.法学家;5.政治学研究;6.马克思主义研究;7.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8.社会学研究;9.民族研究
1.法商研究;2.政法论坛;3.法律科学;4.现代法学;5.法学;6.法学评论;7.法制与社会发展;8.环球法律评论;9.比较法研究;10.政治与法律;11.世界经济与政治;12.欧洲研究;13.现代国际关系;14.科学社会主义;15.中共党史研究;16.社会主义研究;17.国际问题研究;18.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教学与研究;20.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1.高校理论战线;22.人口研究;23.社会;24.民俗研究;25.中国藏学;26.西北民族研究;27.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8.西域研究;29.社会科学战线
五、教育学
1.教育研究;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教育研究与实验;4.心理学报;5.体育科学;6.体育与科学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电化教育研究;3.—5— 6 — 比较教育研究;4.教师教育研究;5.教育发展研究;6.教育学报;7.课程·教材·教法;8.中国特殊教育;9.学前教育研究;10.中国大学教学;11.心理科学进展;12.心理发展与教育;13.心理科学;14.中国体育科技;15.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6.体育学刊;17.体育文化导刊;18.高等理科教育;19.数学教育学报
六、文
学
文学评论;2.中国语文;3.文学遗产;4.文史;5.外语教学与研究;6.外国语;7.外国文学评论;8.新闻与传播研究
文艺理论研究;2.当代作家评论;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4.中国比较文学;5.世界汉语教学;6.语言文字应用;7.语言研究;8.古籍整理研究学刊;9.外国文学;10.外国文学研究;11.当代外国文学;12.俄罗斯文艺;13.外语界;14.现代外语;15.中国翻译;16.外语与外语教学;17.中国外语;18.外语学刊;19.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国际新闻界;21.现代传播
七、艺术学
文艺研究;2.中国音乐学;3.美术研究 音乐研究;2.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电影艺术;4.中国电视;5.戏剧;6.新美术;7.装饰
一级权威期刊 1.二级权威期刊 1.一级权威期刊 1.二级权威期刊 1.—
八、历史学
一级权威期刊 1.历史研究;2.考古学报;3.中国经济史研究;4.世界历史
二级权威期刊 1.文物;2.近代史研究;3.中国史研究;4.史学月
一级权威期刊二级权威期刊
一级权威期刊 刊;5.史学理论研究;6.中国历史地理论丛;7.中华文史论丛
九、管理学
1.管理世界;2.中国软科学;3.管理科学学报;4.中国农村观察;5.中国管理科学;6.中国行政管理;7.中国图书馆学报
1.旅游学刊;2.科研管理;3.科学学研究;4.会计研究;5.南开管理评论;6.外国经济与管理;7.研究与发展管理;8.教育与经济;9.管理工程学报;10.农业经济问题;11.经济管理;12.中国土地科学;13.大学图书馆学报;14.情报学报;15.档案学通讯
十、理
学
1.数学学报;2.计算数学;3.物理学报;4.物理学进展;5.化学学报;6.高等学校化学学报;7.化学通报;8.天文学报;9.地理学报;10.地理研究;11.大气科学;12.海洋学报;13.海洋与湖沼;14.地球物理学报;15.地质学报;16.地质论评;17.—7—
动物学报;18.植物学报;19.遗传学报;20.微生物学报;21.生态学报
二级权威期刊 1.数学年刊;2.数学进展;3.系统科学与数学;4.一级权威期刊—8 — 应用数学学报;5.应用概率统计;6.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7.计算物理;8.声学学报;9.无机化学学报;10.分析化学;11.有机化学;12.物理化学学报;13.高分子学报;14.分析测试学报;15.天文学进展;16.地理科学;17.经济地理;18.人文地理;19.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1.山地学报;22.气象学报;23.海洋通报;24.海洋科学进展;25.地球物理学进展;26.自然灾害学报;27.地球化学;28.第四纪研究;29.冰川冻土;30.沉积学报;31.地震学报;32.植物生理学报;33.昆虫学报;34.水生生物学报;35.菌物学报;36.解剖学报;37.生物工程学报;3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39.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40.植物生态学报;41.生态学杂志
十一、工
学
1.力学学报;2.机械工程学报;3.光学学报;4.仪器仪表学报;5.材料研究学报;6.金属学报;7.工程热物理学报;8.动力工程;9.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0.电工技术学报;11.电子学报;12.通信学报;13.自动化学报;14.控制理论与应用;15.计算机学报;16.软件学报;17.土木工程学报;18.水利学报;19.测绘学报;20.遥感学报;21.化工学报;22.环境科学;23.自然资源学报;24.食品科学
二级权威期刊 1.力学进展;2.中国机械工程;3.机械科学与技术;4.机械设计;5.光谱学与光谱分析;6.红外与毫米波学报;7.中国激光;8.仪表技术与传感器;9.计量学报;10.无机材料学报;11.功能材料;12.材料工程;13.稀土;14.冶金分析;15.热能动力工程;16.制冷学报;17.电力系统自动化;18.高电压技术;19.电子与信息学报;20.半导体学报;21.微波学报;22.光通信技术;23.控制与决策;24.自动化仪表;25.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6.机器人;27.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8.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9.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30.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31.系统仿真学报;32.岩土工程学报;33.建筑结构学报;34.城市规划;35.中国给水排水;36.暖通空调;37.湖泊科学;38.水科学进展;39.测绘通报;40.遥感技术与应用;41.高分子学报;42.应用化学;43.催化学报;44.精细化工;45.农业工程学报;46.干旱区地理;47.环境科学研究;48.环境科学学报;49.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50.中国食品学报;51.食品工业科技
—9—
十二、农
学
一级权威期刊 1.中国农业科学;2.作物学报;3.园艺学报;4.土壤学报;5.植物保护学报;6.畜牧;7.兽医学报;8.林业科学;9.水产学报
二级权威期刊 1.中国水稻科学;2.土壤;3.植物病理学报;4.林 — 业科学研究; 5.中国水产科学
十三、医
学
1.中华医学杂志;2.病毒学报;3.中医杂志;4.药学学报;5.中华肿瘤杂志
1.中国药学杂志;2.中国免疫学杂志;3.中国公共
4.营养学报;5.中华预防医学杂志;6.生理7.中国药理学通报;8.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一级权威期刊二级权威期刊卫生;学报;
—
第三篇: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定向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
甲方: 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根据教育部(原国家教委)(88)教研字026号关于发布《高等学校招收定向培养研究生暂行规定》的通知,经双方协商由乙方于2018年为甲方定向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生姓名: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有关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招生录取工作
招生工作由乙方负责,按国家教育部当年录取基本要求及我校录取标准录取。正式录取前甲、乙双方签订定向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下称定向生)协议书(一式三份),甲方于2018年6月21日前将协议书三份寄给乙方,乙方收到协议书后才发给录取通知书。定向生学费标准及缴纳程序按乙方规定执行。
二、定向生的管理
1、定向生入校后必须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
2、定向生的户口、人事档案、工资等关系均不转至乙方,党、团组织关系可转至乙方。
3、定向生入学三个月内由乙方进行政治、业务、健康复查,复查合格方可注册取得学籍;政治和业务复查不合格者退回甲方。健康复查不合格者按以下办法处理:
① 经本人申请,甲乙双方同意,可以保留学籍一年,一年内不能恢复健康,则取消学籍退回甲方。② 经本人申请,甲方不同意保留学籍的,退回甲方。
4、定向生在校学习期间,受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行政处分,由乙方作出决定后通知甲方;受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处分或其他原因被取消学籍者,由乙方做出决定后甲方负责安排。
5、定向生中途要求退学需经甲方同意,乙方批准。
6、定向生毕业或结业后,甲方负责接收,乙方负责办理就业手续。
7、定向生毕业后如不回原单位,须经甲方同意,另行分配问题按国家教育部及辽宁省教育厅规定办理。
三、定向生的培养
1、学制: 全日制教育博士为4年,非全日制教育博士为5年。
定向生如延迟毕业,甲方需向乙方缴纳教育补偿费,具体数额另协商。
2、学位论文的选题若为甲方的课题,由甲乙双方通过具体协商,确定甲方提供课题经费的数额,签订课题合同。
四、定向生的待遇
根据国家教育部(原国家教委)(88)教研字026号文件规定,定向生,学习期间工资关系不转到乙方,享受原工资及福利待遇。
五、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及定向生本人各保存壹份,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单位公章)
乙方: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研究生本人
负责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签字):
2018年
月
日
2018年
月
日
2018年
月
日
第四篇:辽宁师范大学校徽
说明:1.本校徽已按比例缩放,请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查看清晰原图。
2.www.xiexiebang.com整理的系列中国大学校徽,旨在为您制作简历时提供方便。
3.“辽宁师范大学校徽”的版权归属原设计者、学校所有。
第五篇: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纲要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纲要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素质教育、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环节。教育实习是对师范生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检验,为将来从事教育事业做良好的铺垫,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为加强教育实习的管理实效,提高质量,特制定本纲要。教育实习分为教育见习和专业教育实习二个阶段。
一、目的任务
1.使实习生全面了解中学的教育教学实际,关注课程改革的发展情况,学习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经验,领会教师这一职责光荣而重要的内涵,增强对教育事业的情感。
2.使实习生深入中学教学工作实际,学习中学教师推行课程改革的新经验;体验中学教学过程,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与技能;了解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的构成方式,了解学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注重了解课程内容选择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学习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方法,学习和掌握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基本方法,了解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提高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为中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使实习生深入中学班主任(含导师)工作实际,了解各类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性格特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顽强的意志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学习中学班主任(含导师)的基本工作方法和经验,掌握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收集、积累教育案例,激发创新精神,培养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4.使实习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深入了解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关注实践过程,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丰富自己的感性、理性知识,初步掌握撰写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的方法,进而培养科研意识与能力,为将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5.通过教育实习全面检验我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教学质量,及时反馈信息,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深化特色教育。
二、基本内容和实施步骤
按照教学计划,本科教育实习为八周,分为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两部分。常规要求第五学期一周和第六学期各有一周教育见习,第七学期六周教育实习。各学院可以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素质能力,调整教育见习的学期。
(一)第五学期教育见习
本次教育见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学课程改革及教学发展现状与趋势,培养热爱教育工作的思想,学习中学优秀教师的师德风范及教育方法。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见习生要具体安排好见习期间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含导师)工作。
1、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为人师表的良好品质。进入见习学校前,拟定具体的见习计划。
2、教学工作。认真做好听课工作,听课节数不少于4节,尽量听一次公开课。课前,旁听教研组活动;课上,从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重难点的实现情况、常规教学方法、教学口语表达及板书情况、课堂组织情况、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教学特色等方面有选择、有重点的记录;课后,积极沟通,虚心向见习学校指导教师请教。
3、班主任(含导师)工作,主动了解班级情况;参加一次班会;学习合格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常规方法;在常规方法的观察学习中,注意积淀具体案例;关注评价的方式方法。
4、见习工作结束后,撰写见习报告,内容是对本次见习工作的总结,含综述、分析、收获、困惑。
5、见习生按上述要求要认真填写《辽宁师范大学教育见习手册》。
(二)第六学期教育见习:
本次教育见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学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热爱教育工作的专业思想,学习中学优秀教师的师德风范及基本教育教学方法,在熟悉本学科知识结构的前提下,思考教育的人文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了解教育评价方式及方法,在见习学校进行初步的教育实践。主要内容: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见习生要具体安排好见习期间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含导师)工作。
1、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为人师表的良好品质。进入见习学校前,拟定具体的见习计划。
2、教学工作。认真听课,听课节数不少于3节,其中,要听一次公开课,另外,试讲一节课。课前,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课上,从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重难点的实现情况、教学方法(尤其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口语表达及板书情况、课堂组织情况、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教学特色和教学人文性的体现等方面有选择、有重点的记录,另外,要对本课进行评价;课后,积极和授课教师沟通、请教。见习结束后,要能基本熟悉本学科知识系统,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有初步的个性化思考,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对完整的一节课的学科教学教案。
3、班主任(含导师)工作。主动了解班级情况;参加一次班会;学习合格班主任的为师态度、常规方法,注意积淀具体案例,探索教学特色;关注评价方式方法并对之做出适当评论。
4、见习工作结束后,撰写见习报告,内容是对本次见习工作的总结,含综述、分析、收获、困惑。另外要有建议。
5、见习生按上述要求要认真填写《辽宁师范大学教育见习手册》。
(三)第七学期教育实习:
本次教育见习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而深入地了解中小学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趋势,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热爱教育工作的思想;在实习践行过程中,积极学习中小学优秀教师的师德风范及基本教育方法,并进行案例积累与反思;在熟悉本学科知识结构与体系、教学基本方式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思考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注重学习的学习过程,积极了解教育评价方式及方法,有目的、有意识、有选择地进行相关案例的积累与分析。教育实习,实施集中或托管实习,时间6周。
1、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① 各学院成立实习领导小组,制定本学院实习工作具体执行计划,确定领队和指导教师名单,落实工作任务,召开领队教师会议,细化工作各环节。
② 确定实习学校、实习班级、教学实习内容,协助实习学校成立中学实习领导小组,确定指导教师,安排实习工作日程。
③ 做好参加实习师生的思想动员工作,组织实习分队,布置实习任务。④ 安排好实习师生的食宿和交通等工作。
2、实习阶段
在整个实习期间,指导教师都要注意采取多种形式对实习生进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的教育。这个阶段进行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实习,撰写教育教学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主要内容:
① 进入课堂前的准备工作
a 了解本学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并请实习学校有关人员做教育教学经验介绍。实习生与指导教师和实习班级学生见面,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工作。
b 在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指导下,实习生要认真了解中学教育实际,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有侧重地观摩一次教学公开课和一次典型班会,平时,主动深入班级听课,了解并逐渐熟悉实习班级包括班主任及学生情况,密切师生关系,适时做班主任工作观摩小结,拟定调研提纲。
c在学科指导教师指导下,了解目前本学科最新发展方向,了解准备教授的知识在本册书及本单元的分布及选择,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积极试讲,作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② 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实习,撰写教育教学调查报告或论文 a在学科指导教师指导下,实习教学工作。实习生要了解实习学校新课程改革的践行情况,收集相关案例,学习具体教学方法,积累经验。其中,要关注三维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尤其是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方法)、教学口语表达及板书、课堂组织、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教学特色等教学具体要求。实际授课,至少讲授四节课(不含重复课),并认真进行辅导和作业批改,要互相听课,随时交流经验,不断改进、明确实践方法,突出新课程理念和个人特色。
b实习生每节课都要编写教案,送指导教师审定。讲第一节课之前,必须进行试讲,经双方指导教师批准,方能正式上课。
c课后要进行讲评,对每位实习生集体讲评次数不得少于两次,从三维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尤其是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方法)、教学口语表达及板书、课堂组织、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教学特色等方面,先由实习生自我分析,再由听课的实习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讲评,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共同提高。d实习期间,每个实习小组都必须组织公开教学活动。实习生应该参加实习学校的教研活动,组织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努力培养和提高教学能力。
e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班主任工作实习。主要内容有,参加班级具体活动、了解班级文化等相关情况,熟悉班主任工作实践技巧、集体或个别生教育工作、家访、沟通、班干部工作等,另外,特别要注意相关案例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
f每个实习生至少要组织一次班集体活动,如主题班会、报告会、团会、中队会等,要根据学生年级、年龄特点明确适当的主题,了解学生思想趋向。每个实习生都要着重调查了解并帮助1至2名中学生。g实习生将拟定的论文提纲送指导教师审阅,收集实践案例和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所需的有关调研材料和参考资料,并开始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
3、总结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
a实习生要写出个人的全面总结,包括主要收获、个人教育教学优缺点、今后努力方向及困惑等。在实习分队会上进行报告并进行小组评议。实习结束后一周内,实习生要将整理后的实习总结和撰写的调查报告或论文交学院实习领导小组。
b指导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工作。以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为主,各学院指导教师协同,评定出每位实习生的成绩,写出评语,然后报请实习学校领导小组进行审核,初步确定每位学生的实习成绩,交带队教师带回学校。
c带队教师写出小组实习工作总结,包括小组学生实习总体情况、典型事迹、典型案例、带队经验,今后实习工作建议,有关专业培养规格意见和建议等,返校后交学院实习领导小组。
d返校后,各学院实习领导小组核定各分队实习生成绩;召开实习师生座谈会、实习总结大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e学院实习领导小组在实习结束后,应尽快写出本学院实习情况书面总结。根据评选标准,按5%向学校推荐优秀实习生,按8%推荐优秀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
f搜集、保存实习的必要资料,如工作计划、实习总结、优秀教案、公开课的影视资料等。
三、教育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教育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有两个部分,共8个学分。其中,教育见习2周各1学分,共2个学分;专业教育实习6周6个学分。
教育见习包含三个方面:教学工作见习,班主任工作见习和见习报告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成绩(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80分,及格:60-70分,不及格:60分以下),并写出评语。
另外,对体育学院及教育学院的教育见习及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这里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则。
1、第五学期教育见习
平时见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综合表现占15%,教学工作见习占35%,班主任工作见习占25%,见习报告占25%。
双方指导教师应随时交流考核意见,按标准评定成绩。各学院见习领导小组可以进行综合平衡,做出必要合理的调整。
在考核评定见习成绩过程中,必须严格掌握评分标准,准确反映实习生的真实见习质量。原则上,优秀不超过三分之一。
2、第六学期教育见习
教育见习包含三个方面:教学工作见习,班主任工作见习和见习报告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
成绩考核办法:平时见习态度及综合表现占15%,教学工作见习占35%,班主任工作见习占25%,见习报告占25%。
双方指导教师应随时交流考核意见,按标准评定成绩。各学院见习领导小组可以进行综合平衡,做出必要合理的调整。
在考核评定见习成绩过程中,必须严格掌握评分标准,准确反映实习生的真实见习质量。原则上,优秀不超过三分之一。
3、第七学期专业教育实习
常规专业教育实习,包含三个方面:教学工作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和教育教学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成绩考核办法:指导教师在指导实习生工作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并准确掌握评分标准,随时考核、记载。评定每个实习生的实习工作情况和成绩,双方指导教师应随时交流考核意见。返校后,各学院实习领导小组根据实习学校评定的实习成绩,进行综合平衡,做出必要合理的调整,最后确定实习生的实习成绩。在考核评定实习习成绩过程中,必须严格掌握评分标准,准确反映实习生的真实见习质量。(1)教学工作实习成绩:
① 课前准备(占教学实习成绩的20%)包含两个指标:a.备课;b.试讲。
② 课堂教学(占教学实习成绩的60%)包含八个指标:a.三维目标达成情况b.重、难点的实现情况;c.教学方法(尤其是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方法);d.教学口语表达及板书情况;e.课堂组织;f.教学效果;g.评价方式;h.教学特色
③ 课后活动(占教学实习成绩的20%)包含三个指标:a.课外辅导及作业批改;b.听课评课;c.指导教师、学生及本人评价。(2)班主任工作实习成绩:
① 班主任工作实习准备(占班主任实习成绩的20%)包含二个指标:a.熟悉情况;b.制订计划。②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占班主任实习成绩的50%),包含五个指标:a.态度;b.方法(包括评价);c.常规工作(包括案例的收集与整理)d.集体活动;e.个别教育及与家长的联系。
③ 工作表现及效果(占班主任实习成绩的30%)包含三个指标:a.师德规范.b.工作能力、技巧及工作特色;c.实习学校班主任及本人评价。(3)教育教学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成绩:
根据拟定提纲和撰写报告或论文的质量评定成绩。
① 提纲(占论文成绩的20%)包含两个指标:a.选题意义;b.掌握材料及逻辑关系。
② 质量(占论文成绩的60%)包含三个指标:a.结构表述;b.论述分析;c.结论建议及困惑。③ 调研能力(占论文成绩的20%)。
在考核评定实习成绩过程中,必须严格掌握评分标准,准确反映实习生的真实实习质量。一般情况下,教学优秀不超过三分之一,班主任优秀不超过二分之一,教育教学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优秀不超过五分之一。参加托管实习的学生,其成绩也由三部分组成。教学工作成绩评定,由学院根据实习生返校后讲课质量、实习学校所给成绩综合评定;班主任工作成绩由实习学校评定;教育教学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由学院评定。5 教育实习的学分与绩点:
第五学期教育见习1学分,第六学期教育见习1学分,成绩由学院根据学生教学工作见习成绩、班主任工作见习成绩和教育教学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质量分别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第七学期专业教育实习6学分。其中第七学期教育实习教学工作3学分,班主任工作2学分,教育教学调查报告或研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