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博士来校从事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促进我校学科建设和发展,加强学术交流,加快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进程,规范我校博士后的管理工作,根据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国人部发[2006]149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 博士后工作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二条 学校成立博士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由一名校级领导任组长。校人事处下设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博管办”),负责博士后日常工作,包括博士后流动站的建站申报,博士后进站、出站手续的办理和在站管理,博士后流动站评估,以及同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单位的联系等。
第三条
各流动站成立博士后工作专家组,由流动站所在单位领导任组长,全面负责本单位博士后流动站的工作,包括流动站发展规划、博士后招收面试、进站答辩、中期考核、出站评议等工作。各单位要指定一名管理人员作为本单位博士后工作的联系人,具体负责博士后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章 博士后人员的招收
第四条
流动站(一级学科)内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二 级学科)均可招收博士后。第五条
我校在岗的博士生导师均可作为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
第六条
凡在国内外已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者,均可申请作博士后。
第七条
申请者必须保证在站期间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第八条
博士后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流动站招收博士后是指由科研流动站单独招收、全职在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后,所需经费由国家、学校、合作导师共同筹资。
(2)企业博士后是指由科研流动站与企业工作站联合招收、主要在企业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后,所需经费由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提供。
(3)企业项目博士后是指在辽宁省注册的各类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与我校流动站联合招收的博士后,主要针对企业的研发项目进行研究,所需经费由企业提供。
第九条
申请来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人员,各流动站按《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考核办法(试行)》中的进站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各流动站对申请者考核后择优录取。
第十条
招收留学回国博士时需进行资格审核,将个人简历及流动站初步意见报“校博管办”,审核同意后再办理具体进站手续。第十一条
企业博士后和企业项目博士后的人选主要由工作站(或企业)选拔,合作导师与流动站有责任对企业博士后人选进行面试考核,考核通过后签订三方《联合培养博士后协议书》,报“校博管办”批准。
第十二条
外籍及港澳台人员申请作博士后,需经学院人事工作小组考核,将考核意见及申请人简历报“校博管办”,“校博管办”同意后,相关学院到学校国际交流处办理相关外事手续。
第十三条
“校博管办”每年3月至11月随时接受进站申请,进站时间以辽宁省人事厅博士后工作服务中心批准时间为准。
第十四条
申请进站者须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在网上注册后提交申请并将相应的纸质材料(3份)报“校博管办”,经“校博管办”审核通过后报辽宁省人事厅博士后工作服务中心审批。
第十五条
博士后进站2个月之内应完成开题报告并签订博士后协议书,交“校博管办”一份备案。
第十六条
博士后进站半年之内必须向“校博管办”提交博士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否则以未获得博士学位处理。
第四章 博士后人员在站管理
第十七条
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限一般为两年。因提前完成研究课题,经本人申请,合作导师、流动站负责人同意,报“校博管办”批准,可以提前出站。提前出站人员的在站工作期限不得 少于21个月。因科研工作需要,经合作导师、流动站负责人同意,“校博管办”批准可适当延长在站工作时间,延期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十八条
博士后进站满一年时,各流动站对博士后进行中期考核。具体考核办法参照《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考核办法(试行)》。
第十九条
博士后进站第23个月末,各流动站对申请出站博士后进行出站考核,博士后应提交研究工作书面报告,所在流动站对博士后出站报告进行评审,并检查验收其成果是否达到《博士后工作协议书》的要求。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第二十条
博士后在站期间完成的科研工作、科研成果等属辽宁师范大学所有,在站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与本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同样对待。
第二十一条
我校博士后在站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退站:
(1)中期考核不合格;(2)受警告及以上行政处分;
(3)无故旷工连续15天或一年累计旷工一个月以上;(4)因患病等原因难以继续完成研究工作;(5)出国逾期不归超过一个月;(6)弄虚作假或未获得博士学位;
(7)违反《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书》规定;(8)其他情况经流动站商议认为应退站的。凡退站处理的人员相关违约责任按协议书执行。
第二十二条
博士后在站期间一般不得出国,人事关系(档案)及户口转来我校的博士后,若特殊需要按如下规定办理出国:
(1)根据工作需要,经合作导师、流动站负责人同意,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以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短期学术交流,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
(2)博士后在站期间与国外进行合作研究或者研究课题需借助国外的研究条件进行,若出国期限超过3个月,需签订《博士后在站短期出国合作研究协议》。
(3)办理出国手续及出国期间待遇参照《辽宁师范大学教职工出国管理办法》。
第五章 出站
第二十三条
各流动站应按照《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考核办法(试行)》对申请出站博士后进行出站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办理出站手续。
第二十四条
办理出站手续须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以进站注册的用户名登录后提交出站申请并将相应纸质材料(4份)报“校博管办”,经“校博管办”审核通过后报辽宁省人事厅博士后工作服务中心审批。
第二十五条
博士后出站时应提交出站工作报告(4份)、在站期间所发表论文的汇总集。第二十六条
博士后出站手续经辽宁省人事厅博士后工作服务中心审批通过后,应及时办理离校手续。
第六章 博士后的待遇
第二十七条
博士后属于短期流动的正式教职工,在站期间计算工龄。博士后的日常管理主要由所在流动站负责。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以办理短期常住户口。
第二十八条
人事关系转入我校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其工资待遇按《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后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第二十九条
根据博士后进站时的房源情况安排住房。我校为博士后提供公寓,配备基本生活设施,公寓按教职工租赁学校公有住房标准收取房租,具体由后勤产业处管理,博士后出站后应及时退出博士后住房。
第三十条
校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经费按《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后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第三十一条
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可以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回国启动基金(适合留学回国博士后)等,由校科研处负责受理。
第三十二条
中国优秀博士后是“全国博管会”设立的全国性的奖项,凡在站和出站不超过6年的原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后均有资格参加评选(详见《中国优秀博士后奖励规定》)。
第三十三条
未认定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在站博士后,经博 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站单位的学术机构对其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 已取得的科研成果评审,可以认定其中级职务任职资格。
第三十四条
博士后在站期间不能参加我校的专业技术职务
评聘,出站留校工作的博士后可以根据任职条件参加学校统一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出站后拟到校外单位工作的博士后,由拟接收单位人事部门出具委托评审函件也可参加我校的评审,具体办法由人事处“博管办”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随博士后一起流动的博士后配偶和未成年子女(18周岁以下的未就业子女)可在辽宁师范大学保卫处办理暂住户口。
第三十六条
在站期间,我校不负责安排博士后配偶的工作,人事处可以协助推荐博士后配偶竞聘合适的工作岗位。
第三十七条
博士后配偶随博士后流动期间的职称、调资、医疗等问题按国家、辽宁省和大连市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八条
博士后子女入学、入托享受我校正式教职工的待遇。
第七章 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
第三十九条
人事处相关科室负责博士后的工资、福利待遇、任职资格评审、自费出国、协助推荐配偶竞聘合适的工作岗位。
第四十条
档案馆负责博士后档案的保管、转送及博士后出站研究报告等材料的接收。第四十一条
后勤产业处负责博士后住房安排、配套家具的管理。
第四十二条
财务处负责博士后经费的管理。博士后经费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第四十三条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外籍博士后有关涉外工
作,并负责在站博士后的出国事宜。
第四十四条
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间,各种科研基金的申请,专利、成果奖的申报等事宜均按我校在职职工对待。
第四十五条
幼儿园、附属学校负责安排在站博士后子女的入托、入学事宜。
第四十六条
保卫处负责办理博士后的落户和户口迁移等手续。
第四十七条
本细则由人事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博士后 管理 细则 通知
辽宁师范大学校务办公室 2008年5月14日印发(共印8份)
第二篇: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
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规范博士后管理工作,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来我校从事阶段性的科学研究工作,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根据《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国人部发〔2006〕149号)以及浙江省博士后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是指经国家人社部和全国博管会批准,按规定设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人员”)的一级学科单位。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条 学校成立博士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研究生、人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研究生学院、人事处、科学研究院、本科教学部、计划财务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共事务管理处和设站学院(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设站一级学科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博士后管理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负责制定学校博士后工作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对博士后工作进行宏观指导。
第四条 学校在人事处设立博士后管理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博管办”),在博士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
体负责流动站的建站申报,博士后进站、在站和出站等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学院(单位)做好博士后管理工作。分管人事工作的副校长兼任博管办主任,人事处负责人兼任博管办副主任,办公室设专职工作人员。
第五条 研究生院和科学研究院负责博士后的过程管理。设有流动站或招收博士后人员的学院(单位),由分管人事工作的学院(单位)负责人分管博士后工作,学院(单位)指定专人或人事秘书具体负责流动站的日常管理工作。
流动站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一般由学院(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设站一级学科负责人兼任,根据具体情况组成以博士后合作导师和博士生导师为主体的工作班子,负责博士后人员的招收面试、中期考核、出站考核等工作。
第六条 招收博士后人员的学科及合作导师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一)已设立的流动站所涵盖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所有学科领域。
(二)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充足研究经费的博士生导师或兼职博士生导师可担任合作导师,指导博士后人员开展研究工作,具体参见《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管理办法》执行。
第七条 博士后合作导师指导博士后人员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和在站研究任务。学校、学院(学科)和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博士后人员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和科研工作条件。
第三章 博士后人员的招收
第八条 博士后人员是指具有博士学位,主动申请进站,经考核通过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进站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根据博士后人员培养经费的来源,分为:
(一)国家资助计划招收的博士后人员;
(二)浙江省资助计划招收的博士后人员;
(三)自筹经费招收的博士后人员;
(四)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招收的项目博士后人员。根据人事关系的不同,国内博士后人员分委托培养博士后人员和非委托培养博士后人员。非委托培养博士后人员纳入学校人事管理范围,其人事、组织关系须转入我校,按学校流动编制(年薪制)人员进行管理,享受国家和学校规定的有关待遇。
第九条 申请成为博士后人员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各流动站可根据本学科特点制定博士后申请人员应具备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基本条件。
第十条 为鼓励人才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进入授予其博士学位的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做博士后。
第十一条 博士后人员招收坚持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确保
质量、程序规范的原则,同时要加强对博士后申请人员政治素质、学术道德的审查。
第十二条 申请博士后的人员,需填写《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进站申请表》,并将该申请表与两位专家推荐信、代表性学术成果和博士学位论文、体检表(市级以上医院)等材料一同报流动站。经流动站面试通过,并报学校博管办审核同意后,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进行进站申请。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自筹经费招收博士后人员不受招收计划限制。
第十三条 外籍及港澳台人员申请做博士后,需填写《浙江师范大学外籍及港澳台人员博士后进站申请表》,报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办审批同意,其他申请程序、申请材料与管理办法同国内博士后人员。经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同意进站后,由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办协助办理外籍及港澳台人员来华或入境工作的相关手续。外籍及港澳台人员在站工作期间统一由学校为其购买有关综合保险,费用由学校承担。外籍及港澳台人员在站工作期间,应自觉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十四条 流动站应结合所在学科科学研究、队伍建设需要,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下一本站招收博士后人员计划报学校博管办。学校在校园网上建立博士后人员招聘专栏,面向社会公布招聘信息,包括设站学科、合作导师以及研究选题等。
第十五条 被录用的博士后人员凭录用通知书、身份证(护照)到学校博管办办理报到手续,并交验博士学位证书原件(外— 6 — 籍博士还须提供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学位认证;留学回国博士需核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无正当理由逾期一个月未报到者,将被取消进站资格;如有特殊情况,应在规定的进站日期前向流动站申请延期进站,并报学校博管办批准。
第十六条 进站报到时因故未提交博士学位证书的博士后人员,须在进站6个月之内到学校博管办交验博士学位证书原件并提交复印件,6个月内不能交验博士学位证书的,作退站处理。
第四章 博士后人员在站管理
第十七条 博士后人员在站工作期限24个月。在站期间,博士后人员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其人事、组织关系及日常管理工作归属流动站所在学院(单位),同时,作为学校的科研人员,每年进行考核。
第十八条 博士后人员进站3个月内应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在所在学科进行,填写《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开题审核表》,经流动站主任批准后执行,并报学校博管办备案。
第十九条 未曾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博士后人员,经有关学院(单位)考核合格,可聘任相应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二十条 进站一年后,流动站组织5名及以上专家成立中期考核小组,对博士后人员进行中期考核,重点考核其工作实绩,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具体标准参见《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考核办法》。
各学院(单位)负责将考核结果报学校博管办审批,对考核优秀的博士后人员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
第二十一条 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应以浙江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第五章 博士后人员的出站、延期与退站
第二十二条 博士后人员应于出站期满前1个月,向流动站提交研究工作书面报告、研究成果和发表论著清单,并填写《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人员出站考核表》。
第二十三条 流动站组织5名以上校内外专家成立出站考核小组,博士后人员向考核小组作出站报告,考核小组对出站博士后人员的科研工作、个人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定,并形成书面材料归入其个人档案,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对考核合格及以上的博士后人员,在出站手续办理完毕后,由学校报请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博士后证书》。
第二十四条 非委托培养博士后人员工作期满出站,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出站博士后人员应向学校递交接收单位(有独立人事权单位)的接收函,暂未落实接收单位的博士后人员可将本人人事关系及档案委托市级以上人才中心代管。
第二十五条 符合出站条件的博士后人员,须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进行出站申请,博士后人员将下载的“博士后期满登记表”与单位接收函、结婚证、子女出生证明一起报流动站审核,流动站核实后,将相关材料一式4份报学校博管办审核,并报浙江省— 8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批,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签发博士后人员分配工作及本人配偶和子女的落户介绍信。
第二十六条 博士后人员出站手续办理完毕后,应将离校通知单交学校博管办,并办理工资转移手续,博士后人员出站后应及时通知接收单位人事部门发调档函至学校博管办。出站3个月后未转走的博士后人员档案,将按属地原则转至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代管,并按规定收取档案保管费。
第二十七条 特别优秀的博士后人员可申请提前出站,但在站工作期限应不少于21个月。博士后人员提前出站,应由本人申请,经合作导师、流动站负责人和学院(单位)同意,报学校博管办审批。
第二十八条 确因科研工作需要,博士后人员在站时间可适当延长,以保证研究工作的深入与完整,博士后本人提前3个月提出延期申请,报流动站及学校博管办审批同意。博士后人员最多可申请两次延期,每次延期一般不超过半年。
第二十九条 非委托培养的博士后人员期满出站聘任在本校任职的,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以申请参加学校当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
第三十条 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退站:
(一)考核不合格的;
(二)学风不正、弄虚作假;
(三)严重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大责任事故并受警告以上
行政处分;
(四)无故旷工连续15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30天以上的;
(五)因患病等原因难以完成研究工作的;
(六)出国逾期不归超过30天的;
(七)进站后6个月内不能交验博士学位证书的;
(八)其他情况应予退站的。
第三十一条 退站的博士后人员,不享受国家对期满出站博士后人员规定的相关政策。退站的博士后人员应及时办理离校手续,3个月内没有落实单位的人员,其人事、档案关系将按属地原则转至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代管。
第六章 博士后人员的待遇
第三十二条 非委托培养的博士后人员为本校流动编制人员,其人事、组织关系须纳入学校统一管理。
第三十三条 非委托培养的博士后人员实行年薪制,底薪为15万元。相关发放标准根据《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考核办法》执行。上述费用由学校和学院(单位)共同承担,其中档案工资按人社部《关于博士后研究人员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9号)执行。病假、事假、旷工达到一定时间的,要减扣一定额度的薪酬,具体参照《浙江师范大学绩效工资管理与发放办法(试行)》(浙师人字〔2013〕10号)确定。
第三十四条 学校为非委托培养的博士后人员提供与本校流动编制(年薪制)人员同等的养老、医疗、失业与工伤等社会保— 10 — 险及公积金待遇。博士后在站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可租住学校住房,并按学校有关规定缴纳租金,或由学校提供租房补贴(校本部800元/月,杭州校区1800元/月)。在职博士后、本地有住房的博士后,学校均不提供住房或租房补贴。委托培养的博士后人员享受其在职单位相关待遇。博士后人员在延长期内不再享受学校博士后相关待遇。
第三十五条 博士后人员出站考核优秀,符合所在学科招聘计划的,可直接聘用,并享受当年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待遇,其博士后期间的科研成果可纳入A类博士、青年教授(副教授)、高层次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等聘期目标任务考核范围。
第三十六条 博士后人员配偶、子女安排:
(一)非委托培养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可根据属地原则在所在地落常住户口,凭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介绍信和其它有效证明材料,到公安户政管理部门办理户口迁出和落户手续,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以按有关规定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暂住户口手续;
(二)非委托培养博士后人员工作期满出站后,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随博士后人员本人一并迁移至接收单位所在地;
(三)外籍博士后人员配偶、子女的安排问题,按浙江省外事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章 博士后人员的科研资助、奖励及经费使用 第三十七条 学校资助新进站博士后2万元的科研启动费,— 11 —
用于博士后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学院、学科或合作导师可以给予一定的配套。
第三十八条 凡在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以浙江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成果等,属博士后绩效考核超额完成部分的,统一纳入学校科研奖励范围。
第三十九条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的申请及使用管理,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中博基字〔2008〕1号)执行;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的申请及使用管理,按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博士后工作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执行。学校对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所申请到的基金及资助单独建卡立账,专款专用。科研经费主要用于添置小型仪器设备、实验材料、试剂、图书资料、论文发表版面费、会议费、差旅费等,严格控制购买计算机及劳务费等支出。博士后用申请获准的科研经费购置的小型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均属国家财产,对上述物品应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固定资产,做好登记、存储等工作。出站时必须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否则不予出站。博士后出站时,未使用完的经费统一纳入学校博士后工作管理经费。
第四十条 全国优秀博士后、浙江省优秀博士后的评选办法按国家人社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和浙江省有关文件执行。
第八章 博士后人员出国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第四十一条 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因研究项目需要要求出— 12 — 国(境)进行短期学术交流、参加国际会议或开展合作研究,需经合作导师、流动站和所在学院(单位)同意,报学校博管办批准,方可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出国(境)手续,委托培养博士后人员有关出国(境)手续由在职单位负责办理。
第四十二条 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进行出国(境)短期学术交流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
第四十三条 对于出国逾期不归的博士后人员,所在学院(单位)应及时上报学校博管办。出国逾期30天以上不归的博士后人员,按自动退站处理,并从保证金中扣回出国期间学校已支付的薪酬及资助等费用。
第九章 博士后管理工作经费与流动站建设
第四十四条 学校设立博士后管理工作经费,用于学校博管办组织博士后人员活动和日常管理工作所必要的开支,单独立账,专款专用。博士后人员出站时未使用完的经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拨款及浙江省博士后专项经费拨款的3%均统一纳入学校博士后管理工作经费。
第四十五条 学校博管办负责组织完成国家人社部、全国博管会和浙江省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布置的流动站评估工作,研究制定对各流动站的内部考核评估办法,建立日常管理和检查制度。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实施办法中涉及的论文(著作)、项目等级,— 13 —
根据成果发表(出版)或获得当年的政策由科学研究院等相关部门认定。
第四十七条 本实施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文件公布之日前进站的博士后人员相关政策按浙师人字〔2015〕9号文件执行。
第四十八条 — 14 —
本实施办法由博管办负责解释。
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领导小组工作规则
为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博士后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对博士后人员的管理,学校成立博士后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研究生、人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研究生学院、人事处、科学研究院、本科教学部、计划财务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共事务管理处和设站学院(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设站一级学科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一、学校博士后管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一)制订学校博士后发展规划并向学校汇报。
(二)制订博士后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
(三)审议博士后工作相关人、财、物的预算和配置。
(四)审定各流动站的博士后招收计划。
(五)负责各流动站的评估工作。
(六)总结校内外博士后的工作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七)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和协调有关事项。
(八)其他与博士后相关的工作。
二、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单位)的分工
(一)人事处
1.负责起草和制订博士后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2.博士后人员招收计划的制订。
3.博士后人员进、出及退站和户口迁移手续办理等工作。
4.负责博士后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
5.博士后人员年薪(包括绩效考核奖)和档案工资的核定,以及保险福利等经费的核定和缴纳工作。
6.新设流动站的申报及国家、省评优评奖的推荐、申报工作。7.组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浙江省博士后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
8.协调全校流动站的评估工作。9.流动站和博士后联谊会建设工作。10.协助博士后解决子女的入学和入托问题。
(二)科学研究院
1.受理博士后人员有关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
2.博士后科研任务的总结、成果鉴定和科研项目的跟踪。3.会同流动站做好博士后中期考核、出站考核等工作。
(三)研究生院
1.负责博士后合作导师的增列、考核等管理工作。2.负责博士后招生指标的落实。3.负责博士后招生宣传工作。
4.会同流动站做好博士后中期考核、出站考核等工作。
(四)公共事务管理处
安排博士后人员的住房、有关后勤服务及管理工作等。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办
负责博士后人员因公出国等手续办理,负责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博士后人员办理来华或入境工作的相关手续以及承担部分管理— 16 — 工作。人事处
(六)计划财务处
1.审核博士后管理工作相关经费预算。
2.负责博士后人员的年薪(包括绩效考核奖)的发放、社会保险的代扣代交以及各种经费的办理等工作。
(七)各学院(单位)及流动站
1.各学院(单位)及流动站负责本站博士后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引导博士后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淡薄名利,潜心钻研,锐意进取。
2.各学院(单位)及流动站应为博士后人员营造尊重个性、学术民主、支持创新、容许失败的宽松和谐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同时引导博士后人员加强学术道德自律,反对学术上弄虚作假的浮躁作风,坚决抵制学术腐败和欺骗行为。
3.负责流动站博士后工作的协调和指导。
4.审定博士后人员申请进站前的业务水平,配备合作导师。5.审核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的科研工作安排,进站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出站总结等。
6.负责博士后考核工作,及时调整本流动站的合作导师信息库,负责更新本流动站的中英文简介,做好本流动站博士后科研信息资料的统计。
7.负责组织博士后人员党团、工会以及联谊活动。8.承担博士后的部分年薪和启动经费的配套。
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管理办法
为加强我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做好博士后合作导师选聘工作,确保博士后培养质量,根据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人社部博士后管理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博士后合作导师选聘的基本原则
我校博士后合作导师实行选聘制,合作导师的选聘要有利于提高博士后的培养质量,有利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有利于为国家培养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博士后合作导师竞聘的基本条件
1.政治思想好,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科研、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风正派,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道德,能认真履行高校教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的职责。
2.在本学科、专业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在职教学、科研人员,原则上要求是博士生导师。
3.有较丰富的科学研究工作经验、稳定的科研方向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申请当年作为负责人承担1项及以上省部级及以上与申请学科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或理工科具有30万元以上、人文社科具有10万元以上的科研经费支配权。
4.年龄一般在60周岁及以下,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18 — 能亲自指导博士后人员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兼职教授,可申请挂靠我校相关学科申请博士后合作导师资格。
三、博士后合作导师选聘的程序
1.个人申请。符合条件的人员提交《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审批表》和相关证明材料交学院(单位)。
2.学院(单位)流动站工作班子审议。经学院(单位)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班子审议同意后报学校博管办。
3.学校博士后领导小组审议。学校博管办将申报者材料进行复核后,报校博士后领导小组审议。
4.学校发文和聘任。学校对博士后领导小组审议同意的人选予以发文公布,并发给正式聘任证书。
四、博士后合作导师的职责
1.指导博士后研究人员选定研究项目、调整研究方向。2.检查和了解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研进展情况,并予以指导。3.初审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经费、短期出国或参加必要学术活动等申请。
4.初审博士后研究人员提前、延长出站的申请。
5.负责对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工作情况的定期考核,并提出具体意见。
6.教育和监督博士后研究人员学术道德规范和学术行为。
五、博士后合作导师的管理
1.学校每年3月份受理博士后合作导师资格申请。博士后合作导师聘期考核每4年开展一次,考核优秀予以奖励,考核合格予以续聘,考核不合格不再聘任。
2.合作导师指导的博士后在2年内有两名及以上未能按期出站,则停止其今后1年招收博士后的资格;合作导师指导的博士后考核不合格或因未完成研究任务被退站处理,学校将停止其今后2年招收博士后的资格。
六、本办法由博管办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考核办法
为加强对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的考核工作,提高博士后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激励博士后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根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有关文件及《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博士后进站考核
凡申请到我校做博士后,进站前向相关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学院(单位)提交有关个人资料。设站学院(单位)工作班子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和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履行录用考核程序,对申请人的思想政治表现、业务能力和发展潜力等进行严格的考核。
(一)申请人除符合人社部博管会文件关于进站人员条件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博士学位论文及答辩成绩优秀。2.获得校级及以上优秀博士生称号。
3.进站前,在国内一级学术刊物或国外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SCI、SSCI、A&HCI论文1篇及以上论文。
4.作为主要完成者(国家排名前5,省部级排名前3))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的奖励。
5.参加过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有材料证明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6.两位推荐人系国内外知名的同行专家。
确因研究项目或学科建设需要,经流动站工作班子评议,一致认为有发展潜力者,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二)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班子或授权专家组进行评审,最后经博士后管理领导小组审议确定录取名单。
二、博士后日常考核
博士后应接受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班子或授权专家组对其日常学习和研究工作的考核。日常考核按季度进行,内容包括本季度研究工作进展情况、本季度出勤情况、参加政治和业务学习情况等。考核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等。
(一)合格
每季度全勤在站工作,参加所在院、系(所)、教研室安排的政治及业务学习,按研究计划较好地完成阶段性研究工作。
(二)基本合格
每季度累计事假或旷工不超过10天,连续旷工不超过4天,累计旷工不超过7天,能参加所在院、系(所)、教研室安排的政治学习及业务学习,按研究计划基本完成阶段性研究工作。
(三)不符合基本合格条件者,为不合格。
三、博士后中期考核
博士后进站后3个月内制订出在站两年的研究计划,并在本专业范围内做开题报告,经合作导师和流动站工作班子审查批准后执行,并报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备案。
进站一年后,流动站组织5名及以上专家成立中期考核小组,— 22 — 对博士后人员进行中期考核,重点考核其工作实绩,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一)优秀
博士后人员按时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阶段性计划,全勤在站工作,日常考核均为合格,且在站期间取得下列成绩的,各流动站可向学校博管办推荐作为中期考核优秀人选:
1.以独立或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视同第一作者,下同)身份在一级及以上或SCI、SSCI、A&H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含录用)。
2.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以上,或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主持横向科研课题单项到校经费达10万元。
(二)合格
博士后人员按时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阶段性计划,累计事假或旷工少于40天,连续旷工少于15天,累计旷工少于30天,日常考核不合格少于2次,且在站期间取得下列成绩之一的,考核结果为合格:
1.以独立或第一作者身份在二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含录用)。
2.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横向科研课题单项到校经费达5万元。
(三)不合格
达不到上述合格条件,或逾期三个月未完成中期考核,为不合格。
因特殊原因进站满一年暂未达到合格条件者,可申请延缓考核时间,但3个月后,即进站满15个月必须参加考核,经考核仍未达到合格条件者为不合格。
四、博士后出站考核
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根据规定提交《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人员出站考核表》,流动站组织5名以上校内外专家成立出站考核小组,博士后人员向考核小组作出站报告,考核小组对出站博士后人员的科研工作、个人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定,并形成书面材料归入其个人档案,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一)优秀
博士后人员综合素质高,工作刻苦认真,科研作风严谨,协作关系好,按时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计划,全勤在站工作,且在站期间取得下列成绩的,各单位可向博管办推荐作为出站考核优秀人选:
1.以独立或第一作者身份在一级及以上或SCI、SSCI、A&H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
2.主持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项及以上,或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主持横向科研课题单项到校经费达20万元。
(二)合格
博士后人员综合素质较高,工作刻苦认真,科研作风严谨,协作关系良好,按时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计划,累计事假或旷工每年少于40天,连续旷工每年少于15天,累计旷工每年少于30天,且在站期间取得下列成绩的:
— 24 — 1.以独立或第一作者身份在一级或SCI、SSCI、A&H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在二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
2.作为主要成员(前2)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横向科研课题单项到校经费达10万元。
(三)不合格
达不到上述合格条件或无正当理由逾期六个月未出站的,为不合格。
五、考核管理
博士后的工作报酬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根据考核结果将分别采取如下办法:
(一)中期考核优秀者可享受绩效考核奖2万元,合格者不发绩效考核奖,不合格者予以退站。
(二)出站考核优秀且按期出站者可享受绩效考核奖2万元,合格者不发绩效考核奖,不合格者不发给博士后证书。延期6个月以上绩效考核奖核发80%。
(三)博士后人员出站考核优秀,符合所在学科招聘计划的,可直接聘用,并享受当年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待遇,其博士后期间的科研成果可纳入A类博士、青年教授(副教授)、高层次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等聘期目标任务考核范围。
六、本办法由博管办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文件公布之日前进站的博士后人员相关政策按浙师人字〔2015〕9号文件执行。
第三篇:辽宁师范大学学生公寓管理办法(试行)
辽宁师范大学学生公寓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规范学生公寓的管理,增强育人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创造“文明、整洁、舒适、宁静、安全”的人才培养环境,根据国家及辽宁师范大学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学生入住公寓,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辽宁师范大学学生管理规定》,自觉遵守公寓管理制度,接受公寓管理人员的监督。
第二条学生持入学交费收据到后勤集团公寓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公寓中心)办理住宿手续后方可入住;毕业或休、退学的学生,必须在办理离校手续后1日内离开公寓。
第三条住宿学生须按分配的房间和床号入住,不得私自强占或调换寝室、床位;不得私自拆卸、挪用室内家具或设备。
第四条自觉节约水、电,杜绝“长流水、长明灯”现象,房间无人时,要关闭电源;禁止在宿舍内点燃蜡烛及使用其他照明设施;禁止私拉、接电线;禁止使用电炉、电饭锅、电热器等违章用电设施。
第五条讲究公共卫生。禁止向走廊、楼梯及窗外泼水、乱丢果皮等废弃物,禁止随地吐痰;禁止在走廊及宿舍内堆放垃圾;学生自行车应停放在指定地点,禁止带进公寓楼内;禁止在公寓阳台乱堆乱放。
第六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各寝室要安排好值日生,坚持日常清扫和每周一次大清扫;寝室的桌、椅及床下物品须摆放整齐;桌面、桌洞应保持清洁;门、窗、窗台、灯具、玻璃、镜子要定期擦拭;
1室内墙壁上不准乱钉、乱写、乱画、乱贴、乱挂,不准在室内晾晒衣物;寝室配备的清扫工具及其他公共物品要认真保管,节约使用。
第七条禁止在公寓内酗酒、赌博;禁止在公寓内做饭、烧水、燃放烟花、爆竹或焚烧物品;禁止在公寓内张贴标语、广告;禁止搞封建迷信活动;禁止在公寓内饲养小动物(观赏鱼除外);禁止在公寓内经商或从事其他影响他人休息的活动。
第八条禁止携带有毒、有害、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燃、易爆物品及淫秽书刊和内容不健康的音像制品等进入公寓。
第九条保证公寓安全,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学生持学生证出入公寓,陌生人进入公寓要立即查问,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公寓管理员;禁止通过爬围墙、护栏或窗户等形式强行进出公寓楼;爱护公寓内的消防器材。
第十条要有安全防范意识。不急用的现金要及时存入银行,贵重物品和钥匙要妥善保管,离开宿舍时要注意锁好门、关好窗。第十一条学生公寓不准留宿外人。上课期间,外来人员不准在公寓内逗留。
第十二条严格执行门卫会客制度。来访客人须经公寓值班人员查明身份,登记后方可进入;在校生不得随意出入异性公寓(公务除外)。
第十三条严格遵守公寓的作息时间。早5:50开门,晚22:00关门,22:30熄灯,熄灯后,禁止在公寓内大声喧哗。
第十四条学生公寓的门锁不得随意更换,若有损坏需要更换,须经公寓管理员批准,到公寓服务中心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五条公寓区不准踢足球、打排球、打篮球、私自搞娱乐活动。
第十六条学生因特殊情况需要走读或校外租住,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提出书面申请,并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经学校审批后方可走读或校外租住。
第十七条学生在公寓内如有违纪行为,将根据《辽宁师范大学学生违纪处理细则》处理。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后勤集团公寓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以前的规定与本办法不相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8月10日 附一:辽宁师范大学学生寝室检查标准
一、学生寝室要建立卫生值日制度,值日生要认真履行职责,值日生表要贴在门上。
二、值日生要每天及时清扫、拖洗地面,地面要干净、整洁、无杂物。
三、墙壁及天棚要定期打扫,要保持无灰尘无蜘蛛网,严禁在墙壁上乱贴乱画,暖气上不准乱放物品。
四、门、窗、窗台、灯具及玻璃镜子要定期清擦,要始终保持这些物品干净、整洁,门窗不得随意卸下。
五、寝室整体布局合理,桌椅摆放整齐,桌面、桌洞内保持清洁
卫生。
六、被褥、衣物要干净卫生并叠放整齐,衣物不准乱挂,床头需配个人床头卡。
七、寝室配备的清扫工具要认真保管、节约使用,不得损坏或丢失。
八、严禁在寝室走廊堆放垃圾、存放扫除工具及停放自行车。
九、每周末对寝室卫生要进行一次彻底大清扫。
十、寝室没人或白天请关灯,插座上不准有电器,无人时锁好门。按照以上标准,每周不定期对各学院学生寝室卫生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分为优、及格、不及格三个等级,每周发一至二次卫生检查通报,并对卫生不合格寝室限期整改。
附二:文明寝室条件
一、寝室成员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公寓管理条例,遵守作息时间,保持公寓安静。无违纪现象和不文明现象。寝室内务能够达到《辽宁师范大学学生寝室检查标准》要求,在规范、整齐和统一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各寝室独特风采。
二、集体荣誉感强,争创“文明寝室”积极性高。积极参加学校创建文明寝室的相关活动。
三、搞好并保持室内卫生环境。有严格的寝室卫生值日制度,值日生自觉遵守,认真负责。注重个人卫生。室内各种物品摆放整齐,玻璃清洁明亮,地面墙壁洁净。垃圾及时倾倒,扫除工具摆放合理。
室内无蚊蝇、蛛网,桌面、箱柜、暖气、灯具洁净。
四、爱护室内外的公共设施和他人的物品,节约用水用电,无“长明灯”、“长流水”现象。
五、室内整体布局合理,格调清新高雅,无庸俗和内容不健康的张贴物,达到整体美观大方,色彩协调,有适当装饰并充满浓郁文化氛围和生活气息。
六、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尊敬师长,关心同学,言语和气,待人礼貌;同学交往举止得体、文明健康;寝室成员相互尊重,团结互助;有健康向上、严肃活泼的寝风。
七、寝室成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健康的文化生活,增强体魄,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无上课迟到早退现象。
八、寝室成员积极参加学校和各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有心得体会和社会实践报告。
九、积极参加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思想健康,积极进取。
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寝室学风浓厚,成绩总体上达到良好。
]
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8月26日 本文档系网络所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本人定尽快处理!
第四篇: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实施细
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博士后工作,根据《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制定本细则。
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设立
(一)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相应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已培养出一届以上的博士毕业生;
2. 具有一定数量的博士生指导教师;
3.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科研工作处于国内前列,博士后研究项目具有理论或技术创新性;
4.具有必需的科研条件和科研经费,并能为博士后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可优先设立流动站。
(二)设立流动站的工作由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理部门负责,一般每两年开展一次。
(三)流动站的设立,实行集中申请和审批。由拟设立流动站的院、系(所)提出申请,校博管办审核汇总后报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理部门,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由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二、院、系(所)及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的条件
(一)院、系(所)招收博士后的条件:
学校已设立的流动站(一级学科)均可招收博士后。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非设站学科,经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理部门批准可以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招收项目博士后。
(二)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的条件:
具备招收博士后研究条件(研究课题落实、经费充足)的在职在岗教授或研究员。学术水平高、有重大或前沿项目、研究经费充足的副教授或副研究员招收博士后,须经本单位博士后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意。
三、博士后的类型
(一)一般博士后:经学校和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理部门批准招收的博士后。具体包括:
1.留学回国博士后:指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企业博士后:学校流动站与已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的博士后,博士后研究工作在企业开展。
3.在职博士后:指人事关系不转入学校并能够全时脱产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
4.除以上三种类型以外学校自筹经费招收的一般博士后。
学校鼓励招收世界著名大学毕业的、学术水平较高的外籍博士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校内博士后:学校博士毕业生申请到学校相同一级学科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学校批准招收的博士后。
四、申请博士后应具备的条件和需要递交的材料
(一)申请博士后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的人员;
2.申请者获得博士学位年限一般不能超过两年;
3.申请者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在职人员必须全时脱产到学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4.我校博士毕业生一般不能申请进入我校相同一级学科流动站作一般博士后(可申请作校内博士后)。
(二)申请者应向设立流动站的院、系(所)提供如下书面材料:
1.《申请清华大学博士后简况表》(网上申请报送);
2.两位本领域专家推荐信(留学回国或外籍博士至少提供一封国外教授专家推荐信)
3.表明其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证明(如:获奖、鉴定、专利证书、学术论文等)、学位论文等材料。
五、招收博士后的程序
(一)各院、系(所)公布招收博士后的信息,申请者网上申请。
(二)各院、系(所)将所收到的申请材料转送相关教研室或申请者选择的合作导师审阅,并提出意见。
(三)院、系(所)组织面试考核小组,统一对已确定的面试人员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综合素质进行考察(可参考《清华大学博士后申请人考核办法》),择优招收。
(四)院、系(所)为面试通过的待进站人员发放《给待进站人员的信》,院、系(所)根据待进站人员确认的进站时间,通知其准备进站审批材料。京外人员应到清华大学校医院进行体检。
(五)院、系(所)向校博管办报送申请材料如下:
1.《拟录用博士后登记表》
2.《申请清华大学博士后简况表》(网上申请和报送)
(六)院、系(所)招收不同身份申请人员的补充说明:
1.企业联合人员:与企业联合招收的人员主要由企业选拔,合作导师与院、系(所)有责任对其人选进行考查,并将商定的《联合培养博士后协议书》报校博管办审核。
2.在职人员:人事关系未转入学校的人员不能办理户口迁移。3.外籍及港澳台人员:院、系(所)必须到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办理外籍及港澳台人员的入境等手续,并应为外籍博士后缴纳医疗保险。
六、博士后进站审批程序
(一)学校每月集中办理博士后进站报批手续(寒暑假除外),各院、系(所)应在每月最后1个星期一将进站审批材料交博管办,进站报到时间一般在次月上旬。留学回国、企业联合、二站、外籍及港澳台人员办理进站不受时间的限制。
(二)拟进站人员应提供的书面材料如下(详见《进站需递交申请材料一览表》):
1.《博士后申请表》 2.《专家推荐信》 3.博士后进站审核表
4.身份证(或军官证、护照)复印件
5.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学位办公室证明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复印件
6.来校前单位对其本人的《全面鉴定意见》 7.《流动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 8.《流动站审批意见表》
9.《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书》
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在职工作以及具有现役军人身份的人员,必须提交其委托单位、定向培养单位、工作单位人事部门或者所在部队政治部开具的《同意全时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函》。与企业联合招收人员的材料详见《企业联合人员进站需递交申请材料一览表》,外籍人员的材料详见《外籍及港澳台人员进站需递交的申请材料一览表》。
(三)各院、系(所)须认真审核进站审批材料,填写《博士后进站材料审核表》并与进站审批材料一起交到博管办。
(四)经博士后管理相关部门批准后,博管办为拟进站人员发放录用通知,拟进站人员按照通知要求及时来校办理进站手续。
七、博士后在站管理
(一)博士后的工作期限
1.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限一般为两年,即来校报到日期当月算起满24个月。特别需要可以申请提前、延期出站或作二期博士后。
2.申请提前出站:若确因博士后提前完成了研究工作,经本人申请,合作导师同意,院、系(所)博士后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博管办批准,可以提前出站,但在站工作期限不应少于21个月。博士后须提前一个月将《提前出站申请报告》交博管办,对于批准提前出站的博士后,则从批准出站日期次月起,不能继续享受在站博士后待遇。博士后提前或延期限申请一次。
3.申请延期出站:若确因学校科研工作需要,经合作导师和博士后共同申请,院、系(所)博士后领导小组审核,博管办批准,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限可适当延长,延长期限至多三个月。博士后须提前两个月将《延期出站申请报告》交博管办,延期期间博士后子女上学问题按照清华附属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延长期间博士后不能继续享受学校的工资、医疗等博士后待遇,博士后的工资、住房等待遇依据延期报告审批意见解决。
4.申请二期博士后:若确实因为学校研究工作需要,经合作导师和博士后共同申请,院、系(所)博士后领导小组审核,博管办批准,博士后可以在本流动站作二期博士后,博士后与合作导师须提前两个月将《二期博士后申请报告》交博管办,并重新签订《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书》,二期博士后工作期限为一年至两年。合作导师须按照学校招收博士后需交经费标准交纳日常经费,博士后待遇不变。
(二)博士后中期考核
1、各院、系(所)每年对进站一年左右博士后的工作进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中期考核(具体要求参考《清华大学博士后中期考核办法(试行)》),评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考核结束后,各院、系(所)将《清华大学博士后中期考核表》交博管办,并入个人档案,同时,将考核结果与评价告之博士后本人。
2、各院、系(所)考核结果为“优”的博士后人数不超过当次中期考核总人数的10%;对于中期考核结果为“中”的博士后各院、系(所)要与其谈话,了解情况和分析原因,以促使其进一步提高等;对考核结果为“差”者予以退站。
3、中期考核结果为“差”等次的则为考核不合格;中期考核结果为“中”及以上等次的则为考核合格。对考核合格者将增加一级薪级工资,并从次年的1月起执行。
(四)其它
1、博士后进站两个月之内应进行开题并签订科研合同(一式四份),院、系(所)保留一份用于博士后出站评审,交博管办一份备案,合作导师和博士后各一份。
2.进站前未发放博士学位证书的博士后,进站半年之内必须向博管办补交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否则以未获得博士学位按退站处理,在境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博士后应补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八、博士后的待遇
(一)工资待遇 博士后的工资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执行专业技术岗位第九级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在第一站进站起薪执行16级薪级工资。具体详见《清华大学关于博士后研究人员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清校发[2006]64号)。
(二)住房
博士后住房配备基本家具、电器、电话等设备,具体事务由校房地产管理处按照《清华大学博士后租借周转房管理办法》执行。
(三)医疗待遇
在站博士后的医疗待遇按照学校事业编制教职工医疗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配偶、子女的随流
1.在站期间博士后落短期常住户口。随博士后一起流动的博士后配偶和未成年子女(18岁以下的未就业子女)可办理暂住证,博士后持院、系(所)介绍信到街道办事处城管科换取介绍信,去中关村派出所办理。
2.根据国家文件规定,博士后可到博管办开具配偶随流证明,必要时可到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评估与服务处开具《博士后研究人员配偶流动证明》,博士后配偶与其所在单位协商办理借调、停薪留职、调动等手续。学校人才交流中心可协助博士后配偶在校内寻找临时性工作。
3.根据国家文件规定,博士后配偶如以借调或停薪留职方式随博士后流动,在此期间其医疗、调资、职称等由其人事关系隶属单位按国家和当地有关规定执行。
4.博士后子女入学、入园按照学校事业编制教工子女入学、入园的规定以及附属学校、幼儿园的其它有关规定执行。博士后持博管办介绍信等材料办理入学、入园手续。博士后子女为北京市户口,附属学校不再接收其入学。
5.博士后办理出站时,可凭国家人事部介绍信等有效证明材料办理本人及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迁移手续。
(五)在职博士后待遇
在职博士后不享受学校的住房补贴待遇,其医疗待遇由其人事关系隶属单位负责。对于工资关系不转入我校并且不提供工资停发证明的,学校将不为其发放工资。对于人事关系隶属单位在北京市的在职博士后,学校不负责解决其子女入学或入园问题。
(六)与企业联合招收的博士后和深圳研究生院招收的博士后的工资、住房、医疗以及子女入学、入园等待遇由企业和深圳研究生院负责。
九、博士后出国
博士后在站期间,若确因博士后研究工作需要出国,须按如下规定办理:
(一)办理短期出国(进站后两个月和出站前两个月内一般不能申请办理出国):
1.根据研究工作需要,经合作导师同意,院、系(所)批准,博士后可以到国外开展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进行短期学术交流,时间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2.若确因合作研究项目需要,出国期限超过三个月的博士后,经合作导师同意,院、系(所)批准,需要签订《博士后在站短期出国合作研究协议》,并报博管办备案。
上述两种情况出国的相关手续同学校教职工,由院、系(所)审批后到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办理。对于出国逾期30天以上不归并未办理延期手续者,由院、系(所)报博管办,按自动退站处理。博士后出国期间起、停薪由院、系(所)报人事处劳资科。
3.博士后在站期间出国探望配偶或旅游应尽量利用假期,相关手续办理与教职工相同。
(二)出站后出国:博士后出站后出国,必须将本人的人事关系和户口转出学校,到当地办理出国手续。博士后本人的人事关系应转到家庭所在地人才流动中心,户口迁至家庭所在地派出所。
十、科研资助
(一)国家设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为博士后开展科研工作提供资助。基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博士后科学基金设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两种方式。面上资助是对博士后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特别资助是为鼓励博士后增强创新能力,对在站期间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和研究能力突出的博士后的资助。
博管办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的通知确定递交申请表时间(一般为每年3月和8月),博士后须按博管办通知的时间及时进行网上申请,并将书面申请表交院、系(所)。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按照《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和配套办法执行。
(二)清华—中大博士后科学基金是江苏省中大集团资助的博士后科学基金,主要用于相关专业的博士后从事科学研究,具体办法见《清华-中大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条例》。按博管办通知时间申请。
(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适合申请其中的小额度自然科学基金)、留学回国启动基金(适合留学回国博士后)、其它校内外基金均在院、系(所)和科研院办理。
(四)财务处对博士后所申请到的各种基金的使用,均应单独立帐,专款专用,但经费使用时应有博士后本人及其合作导师两人的签字,具体办法见《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经费管理办法》。
十一、博士后出站
(一)自博士后在人事处报到当月计起满24个月即为应出站时间。经申请并获批准提前出站、延期出站或作二期博士后的人员,其应出站时间为被批准出站时间。博士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办理出站手续。
(二)博管办在博士后应出站时间前两个月将《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离校通知单》发给院、系(所),由博士后合作导师转交博士后,以便博士后及其合作导师做好出站准备工作。
(三)博士后工作期满,须提交博士后研究报告和个人工作总结等书面材料,院、系(所)负责组织博士后期满科研工作的评审,评审须聘请3~5名校内外专家,一般有一名校外专家,一名院、系(所)博士后领导小组成员,评审专家对其学术水平、业务能力及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考核(参考《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科研工作评审试行办法》),并做出考评意见,考核结果记入其个人档案。
(四)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除有协议的以外,其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合作导师和院、系(所)应做好出站博士后的就业引荐等服务工作。
(五)可以双向选择工作的博士后,应出具接收单位(有独立人事权的单位)的接收函或者在《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审批表》中签署接收意见,分配到军队系统的,应出具师级以上干部管理部门的接收函或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调令。人事关系隶属单位不同意双向选择的博士后, 如出站前博士后人事关系隶属单位人事部门出具了可以双向选择工作的证明,可自主择业。
(六)博士后完成出站报告后,按照《清华大学博士后办理出站程序》和《博士后办理出站需递交材料一览表》要求,办理出站手续。
(七)与人事关系隶属单位有“不同意出站后双向选择”协议的博士后,办理完期满出站手续后应及时回单位报到。
(八)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时,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为可以双向选择工作的博士后开具分配工作介绍信,并为博士后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18岁以下的未就业子女)开具迁落户口介绍信。
(九)博士后出站手续办理完毕,应将本人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离校通知单》交到博管办,对评审合格的博士后,由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颁发博士后证书,校内博士后由学校颁发博士后证书。档案馆将博士后的档案材料转到博士后出站后的单位。
(十)对于无故拖延不及时办理出站手续超过规定时间三个月的博士后,按自动退站处理;对于批准提前或延期出站的博士后,`超过批准时间一个月,按自动退站处理。退站博士后不享受国家对期满出站博士后规定的相关政策,博管办将其人事档案转出学校。
十二、校内博士后
经学校批准,我校博士毕业生到我校相同一级学科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称为校内博士后,校内博士后不到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注册。其本人及家属的户口按教工办理,在站期间按照一般博士后进行管理,但不享受国家关于博士后的相关政策,包括不能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出站时按教工调动办理出站手续。
十三、学校相关职能单位的职责
(一)人事处相关科室负责博士后的工作证、工资待遇等。
(二)档案馆人事档案部负责博士后档案的保管和转出。
(三)房管处负责博士后住房、配套家具、电器及电话的管理。
(四)财务处负责博士后经费的管理。
(五)校医院负责博士后的医疗。
(六)国际处负责外籍博士后有关涉外的工作,并负责在站博士后有关出国的事宜。
(七)科研院协调各院、系(所)博士后的科研工作,包括科研基金的申请、专利和成果奖的申报等。
(八)幼儿园、附小和附中负责在站博士后子女的入园和入学相关事宜,包括政策咨询、接收和转出手续的办理。
(九)保卫处户籍科负责办理博士后的落户和户口迁出等手续。
(十)图书馆负责接收博士论文、出站研究报告等事宜。
(十一)博士后其它有关事宜同事业编制教职工由相关部门按规定办理。
十四、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五篇: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定向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
甲方: 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根据教育部(原国家教委)(88)教研字026号关于发布《高等学校招收定向培养研究生暂行规定》的通知,经双方协商由乙方于2018年为甲方定向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生姓名: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有关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招生录取工作
招生工作由乙方负责,按国家教育部当年录取基本要求及我校录取标准录取。正式录取前甲、乙双方签订定向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下称定向生)协议书(一式三份),甲方于2018年6月21日前将协议书三份寄给乙方,乙方收到协议书后才发给录取通知书。定向生学费标准及缴纳程序按乙方规定执行。
二、定向生的管理
1、定向生入校后必须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
2、定向生的户口、人事档案、工资等关系均不转至乙方,党、团组织关系可转至乙方。
3、定向生入学三个月内由乙方进行政治、业务、健康复查,复查合格方可注册取得学籍;政治和业务复查不合格者退回甲方。健康复查不合格者按以下办法处理:
① 经本人申请,甲乙双方同意,可以保留学籍一年,一年内不能恢复健康,则取消学籍退回甲方。② 经本人申请,甲方不同意保留学籍的,退回甲方。
4、定向生在校学习期间,受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行政处分,由乙方作出决定后通知甲方;受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处分或其他原因被取消学籍者,由乙方做出决定后甲方负责安排。
5、定向生中途要求退学需经甲方同意,乙方批准。
6、定向生毕业或结业后,甲方负责接收,乙方负责办理就业手续。
7、定向生毕业后如不回原单位,须经甲方同意,另行分配问题按国家教育部及辽宁省教育厅规定办理。
三、定向生的培养
1、学制: 全日制教育博士为4年,非全日制教育博士为5年。
定向生如延迟毕业,甲方需向乙方缴纳教育补偿费,具体数额另协商。
2、学位论文的选题若为甲方的课题,由甲乙双方通过具体协商,确定甲方提供课题经费的数额,签订课题合同。
四、定向生的待遇
根据国家教育部(原国家教委)(88)教研字026号文件规定,定向生,学习期间工资关系不转到乙方,享受原工资及福利待遇。
五、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及定向生本人各保存壹份,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单位公章)
乙方: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研究生本人
负责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签字):
2018年
月
日
2018年
月
日
2018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