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让学生学好初中历史(初中)
进入初中学习阶段,很多学生面对众多历史知识,如朝代更迭、历史年代、重要历史事件的特点、异同点的比较,容易混淆,在面对这些试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也有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只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从而对学习历史提不起兴趣。未来学家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所以,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从现代教学论来认识,“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教会学生学习,才是传授了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步入攀登科学顶峰的阶梯。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坚持“把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掌握学习方法是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历史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充满乐趣,提高成绩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之事。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概而言之,有如下几种:
(一)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历史现象的习惯
观察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历史教学过程中,大量的感性认识都是通过对历史现象、历史史料、历史图表的观察获得的。描述是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史料、历史图片观察的感知表达,包括说和写。课程标准中许多要求与观察描述有关。例如初中历史就有这么一些要求:欣赏精美的手工业品,体会工匠的创造性,感受古代中国文明成就的辉煌,培养爱护文物的意识;描述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些经典场景。其他的类似“说出”“讲述”“简述”“复述”“阐明”“归纳”等要求几乎出现在每一课的学习要求中。
可见,对学生观察和描述历史现象的要求是基本而普遍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历史现象的习惯呢?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明确观察目的,提出描述要求。每一次让学生观察无论是课上观察,或是课外有组织的观察,都应给学生讲清观察对象和目的,提出必要的要求,尽可能将描述的问题分解细化。例如:学生“描述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些经典场景”,可让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再进行细化①从这幅图中你可以提取哪些历史信息?②反映了当时商业发展的哪些情况?
2、讲清观察方法,介绍描述要领。课上观察地图、图片、教具演示,都要向学生说明观察方法,对事物现象的描述要讲清要领。例如:观察图表时要注意图表中出现的文字说明。
3、重视分析思考,善于对比联系。观察描述中要注意抓住特征进行对比联系,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观察得更细,理解得更深,觉得更活。例如“简述中国军队抗击„„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理解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要让学生理解全民族抗日,可以用两幅图进行比较:“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和“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由定都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到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作出的牺牲。
4、坚持长期培养,形成观察描述习惯。学生对观察描述产生了兴趣,才能转化为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形成观察描述习惯。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坚持长期观察描述,随着观察自觉性和持久性的提高,学生就能主动地选择观察描述对象并有效进行观察和描述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偏见的影响,仍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论的思考和理解,所以,他们缺乏学习历史的内驱动力。为此,教师应十分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促进他们大胆地驰聘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发展他们的智力。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做好几点:第一、要科学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疑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亦即从具体史实入手,去归纳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如讲华盛顿会议,先让学生概括背景、时间、地点、内容结果,然后进一步设疑: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是否消除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什么?从而揭示出帝国主义的矛盾,为这一体系的崩溃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伏笔,使学生了解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第二,要把握好度,难易适中。太容易会流于平淡,学生不屑于回答,更无助于启发思维,太难会使学生如坠迷雾中,所以设疑要难易适中,循序渐进。
第三,要激发思维兴趣。爱因斯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通过设疑,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讲《美国内战》前,教师首先设疑:八十年代美国民意测验结果,开国以来四十多任总统最受尊敬的是林肯,出身平民的林肯何以在美国人民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大家知道《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作品吗?那位伟大的林肯曾对这部书的作者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那么这部书导致了什么战争呢?它的原因、性质、结果如何呢?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和评价,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较好。
(三)培养记历史笔记的习惯
有人说记笔记是“必要的痛苦”。记笔记很烦,很“痛苦”,但又很有必要。记笔记有助于指引并稳定学习的注意,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有助于积累资料和扩充知识。在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准备工作。笔记本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笔,以便通过颜色突出重点,区分不同的内容。
2、设计合理格式。笔记可分为活动探究、知识总结两部分。用笔画一竖线,竖线的左侧部分作为活动探究用,左侧部分作知识总结用,还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
3、及时查漏补缺。课堂上不可避免的会有些该记的内容没有记下来,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留待课后解决。下课后,从头到尾阅读一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同时将自己对讲课内容的理解、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右侧空白处。这样,会使笔记变得更加完整、充实。
4、经常检查交流。这一环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有时教师亲自翻阅学生交上来的笔记,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及时调整和完善今后的教学,教师的批语又让学生得到鼓舞或促进;有时可以可以让学生相互翻阅,这样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慢慢地,学生科学记历史笔记的习惯就会形成。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所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很重要的。在历史教学中,一般常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效果良好。
第一,分散记忆法。让学生把知识点分开学习,当时看一遍,一周后再复习一遍,一个月后再重复一次,记得就会比较牢固。
第二,趣味记忆法。如讲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统治时期,要求学生记住当时的派别:大资产阶级、雅各宾派、热月党人、督政府、拿破仑,要求学生记成“大鸡鸭,热都拿。”
第三,引导学生记忆纲要。如美国独立战争经过的六件大事。
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反之,恶习得贻误终生。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会生存的能力提高到培养现代人的高度来对待,只有这样,才能使新一代人有较强的适应力。
五、课上坚持“听”、“思”、“记”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听课更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最重要途径。一般来说,一堂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如历史事件、过程、时间、地点、人物、意义等,对于一个历史事件的过程,老师不可能在一节课上重复讲述。所以,把握课堂,可以从“听”、“思”、“记”三个方面着手。所谓“听”,即在听课时要抱着认真的学习态度,集中注意力,及时和准确地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尤要关注要点,把握重点,以解决在自己预习时发现的问题。所谓“思”,即在听课时要主动进行思考,一方面要对听到的历史信息及时作出反应;另一方面还要对信息加以筛选,对历史问题还有没有疑问等。所谓“记”,是指在听讲的过程中做听课笔记。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的笔记,一般是记录老师的板书提纲、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等,还可以记下一些补充性的内容。笔记的书写要整洁、快速,最好课后再整理。
六、注重归纳和总结
在历史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同类知识点的归纳与比较,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教材,纲目并举,有利于识记掌握同类的知识点。如从背景、过程、影响等几个方面,用一个表格的形式,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几场重要的战争归纳起来。如世界史第一国际、第二国际与共产国际的归纳;比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异同;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等。学习根据板书整理每课的提纲,简单地构建知识体系。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中,可以分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等几个部分整理提纲,这样可以使思路更清晰。
我在每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都会引导学生系统整理这个单元的知识点。如在“近代化的探索”这个单元中,从背景、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性质、影响等几个方面整理和总结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历史事件。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复习时间,更提高学习效率。
七、平时多读书,多关心热点话题
历史包含的知识点很多,要想学好历史,单单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阅读课外书籍或做课外练习,扩充知识面。同学们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课外书籍,或做课外资料上的一些练习题,这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可以扩充知识面。
历史和现实更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学习历史还要关注历史的时代性,尤其需要注意与时政、热点的结合。近几年的历史中考中,注重社会热点现实问题的考查,如金融危机、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历史周年纪念、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中美关系、中俄关系等。所以,真正要学好历史,功夫在课外。同学们平时要关心国际、国内大事、热点问题,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这样才能学好历史。
第二篇:如何让学生学好英语(推荐)
如何让学生学好英语
我们每一位英语老师都想让学生学好英语,采取各种方法去提高教学水平,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体会,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还需培养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现简述如下:
一、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习英语没有兴趣,只靠逼迫去学,将会事倍功半。我们都知道:自己喜欢的事,就愿意去做,并且做的非常好;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愿意去做。而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培养。怎样才能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比如,看英文电影、唱英文歌曲、做英语游戏、读英文报纸,看英文幽默笑话、与别人用英文对话等。时间久了,练的多了,懂得多了,就有了兴趣。当然,这需要学生们付出辛勤的汗水,因为一份耕耘才会有一份收获,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如果你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一定会向你招手的,胜利一定会属于你的。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感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
3、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发展合作精神。
4、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三、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目标。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学英语也如此。目的越明确,学习英语积极性就越高;目标越宏伟,为实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学习英语意志就越坚强。目标有大目标,小目标,有远期的,也有近期的,小到一节课,大到一生的志向都属于此范畴。小目标要从属于大目标,近期目标要为远期目标做铺垫。确定学习英语目标要根据一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不利于意志的培养,太高不仅不利于目标的实现,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在学习时同学们根据实际情况先有一个在下次考试中能取得多少分的小目标,然后树立中考中能考好的目标,最后树立一个成为类似翻译员的大目标。利用心中的目标来促进自己的学习。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英语学习中的好习惯有:
1.晨读的习惯。早晨起来,读单词和课文,哪怕几分钟也好。
2.要作好预习,在课后要及时复习。
3.听录音的习惯。常听录音,既可以训练听力,又可以使读音准确。
4.用英语对话的习惯。可以在闲时两个人对话,也可以自己说。
5.用英语记日记或书面表达的习惯。这样做,有利于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掌握单词的拼写,巩固所学的知识。
6.经常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查词典或语法书得到解决。
总之,如果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习惯良好,就一定会学好英语的。
第三篇:如何让学生学好物理知识
.浅谈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是一门科学,他来源于生活,是人们通过千百年的生活实践,总结归纳出的一些自然规律和定理,人们通过物理学的学习和思考,掌握物理学的一些自然规律,并应用于生活实践,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然而物理学却是各门学科中最抽象的学科,如何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是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利用多媒体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成功完成教育教学的实例,简要概括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双重地位,仅供各位物理教师借鉴和参考,并希望各位同仁对此提出宝贵意见以促进物理教育教学的发展。
1.物理学科的特点及要求
1.1物理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实践性
物理学中的文字叙述比较严谨,学生有时能读通文字,但并不理解其含义,从而对教材的理解产生困难,且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是初中课程中最抽象的学科,课本中的每一幅图片都含有丰富的意义,然而,利用图片进行教学,学生是无法领会其中的内涵,更不能学好物理并应用于生活实践。只有掌握物理学的特点,从实验出发,通过实验,再现物理情景,开展“体验式”教学,使学生亲生体验物理发展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从多方面、多层次来研究、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才能学好物理并应用于生活实际,推动科技的进步。
1.2物理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
物理来源于生活,通过学习物理知识、认识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用物理知识改造大自然,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为此,初中物理教学必须注意利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熟悉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这些素材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注重学生的实践技巧、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为科技的发展夯实基础。
1.3激发学生兴趣,把握教材准确性和科学性
教师必须精心设置教学内容,做到丰富、充实、有层次,兼顾到每位同学来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落实教学准确性和科学性。
1.4注重实验教学的开展
物理学的发展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也才能学有所用,取掉高分低能的帽子。为此,凡是教材上要求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教师必须精心组织,课前认真准备,力求达到实验的最佳效果。对一些不太明显的实验现象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引进一些教学软件,再现物理情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问题。
2.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的作用与不足
2.1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2.1.1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灵魂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及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度还没形成,因而,从加强学生实验着手进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注重让学生体会某一知识或规律产生或发现的过程,将当初科学家们研究这一问题的过程适当地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进而掌握处理某种问题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才是物理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
2.1.2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真正达到物理教学的目的。
2.1.2.1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让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勾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好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1.2.2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学生在实验中通过画图、识图来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例如,初中课本中的电路图、滑轮组装图、物态变化图、磁场及磁感线分布图等图像,学生可通过电路图了解家庭电路怎样简化,发挥想象力完成家庭电路连接;通过滑轮组装及训练,在实际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把滑轮组应用于生活实践;通过绘制磁感线分布图像,了解磁场的分布,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学生就能依靠想象力准确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问题等。可见,想象使学生头脑中出现一些超乎他们自己经验的形象,要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实验利用画图、识图、观察图表和模型等来帮助学生对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产生清晰的表象,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扩大知识范围,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
2.1.2.3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所以初中物理实验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做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的不足
2.2.1设施陈旧、配备不全
在农村中学,因种种条件的限制,虽然学校都设置了物理实验室,但也存在器材配备不全,设施陈旧,器材不配套,数量不足等问题,很多实验室不能正常开展。
2.2.2学生实验时间未得到保障
目前,学生实验时间太少,极大多数时间都被学校安排的课程挤满,学生能够自由支配,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做些小实验、小发明并进行思考钻研的时间被学校设置的课程和布置的作业充斥掉了。
2.2.3管理不当
很多学校虽然实验器材完整,但缺乏管理经验,实验教学未得到足够重视,为经常性地开放实验室,我认为学校应加大投入,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在课余时间,选取一些有特长的教师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并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开放,提供第二课堂的阵地,弥补试验时间的不足。
2.2.4实验教学无法演示部分实验
物理学中涉及到许多抽象的、微观的、难以用实验演示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由于对实验器材要求较高,并且不易操作,甚至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爆炸性,是教师和学生无法用实验来演示和验证的,引进多媒体教学软件,有助于提高此内容的教学质量。
3.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与不足
3.1多媒体在物理实验中的作用
3.1.1用多媒体演示实验激发兴趣。
利用计算机模拟辅助物理实验,直观形象,可重复再现,大小、远近、时空、动静、快慢都可调节。如液体、固体的扩散实验,液体的扩散现象观察需要几天甚至十几天,而固体的扩散现象需要更长的时间,若采用动画模拟实验,加快扩散的过程,扩散现象便一目了然;又如在研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作用”内容时,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采用实验教学时,磁感线的分布及方向不能体现出来,若采用多媒体,在实验基础上绘制出磁感线,有利于学生对“左手定则”的掌握。再如在研究“感应电流及方向”时,学生不仅对磁感线不清楚,而且对电流的方向也很模糊,只有采用多媒体模拟出磁感线分布、磁感线方向、电流方向,学生才能较好的使用“右手定则”判定感应电流与磁感线方向、导体运动方向三者的关系。
3.1.2利用多媒体把微观世界宏观化、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
现代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技术于一体,能够将微观世界宏观化,例如,在研究分子热的运动时,分子的运动情况是人眼无法看到的,采用传统的挂图和讲授,内容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激情,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分子运动情况与温度的关系展现在学生眼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成功完成教育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是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例如,在研究电磁波、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的内容时,这些内容是我们难以用实验演示的,若采用多媒体模拟电磁波的传播和光的传播,结合多媒体素材,学生就能较好的理解该部分的内容,并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总之,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物理画面,降低物理知识的认知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现物理教学的真正目的。
3.2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尽管它能把实验现象真实的展现出来,但它却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所以,不能完全用多媒体教学代替实验教学,即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做到优化互补
4.1物理教学应以实验为基础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实验技能的掌握、实验原理的验证都离不开实验,只有身临其境地感知实验过程,才能使学生感受更深,理解更透,才有利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只有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规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有用的人才。
4.2多媒体教学是实验教学的最佳辅助
任何一个物理规律及理论的得出,都是物理学家通过多次试验总结、归纳、推导出来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探究的过程。然而,由于教学设备、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对于一些肉眼观察不到的现象,课堂上不能演示的实验,微观世界的教学,是学生无法完成或根本不能做的,这部分教学内容是教师无法用实验教学,更不能单凭挂图和讲授让学生掌握的内容。针对这些内容,只有把实验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技术充分结合,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实验,把难于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降低教学难度,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动脑、动手、去体验、去感受、去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想象力,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才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也才能让学生学有所用。
第四篇:浅谈如何引导初中学生学好物理
浅谈如何引导初中学生学好物理
美良中学董光诗
摘要:物理学科说理严密,数学知识多,单位复杂等,学习难以入门,“理科难学,物理难学;学不好物理,不愿意学物理”——这是部分对物理产生厌学情绪的初中生的共同心声,更是众多初中物理教师多年来一直想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一个心病。
关键词:厌学、兴趣、教育
物理学科说理严密,数学知识多,单位复杂等,学习难以入门,“理科难学,物理难学;学不好物理,不愿意学物理”——这是部分对物理产生厌学情绪的初中生的共同心声,更是众多初中物理教师多年来一直想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一个心病[1]。在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更是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困生”进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才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本人结合三年来一直在农村初中从事物理教学实践的经历,浅谈如何引导初中学生学好物理课。
一、物理课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学习动力。这一类现象往往发生在以下几种学生身上:家庭条件优越,太受宠爱的学生,或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有自卑、胆怯、不善于交流的学生;还有一类就是自身学习能力较差,智力较差的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受社会现象的影响,加上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有所抬头,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缺乏良好的学习动机。
2.教师教学方法缺欠,影响学生学习情绪。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指导和参与者。教师教育不得法,忽视个性的差异。物理教师如果能组织既形象生动又直观准确的实验,运用深入意境,唤起想象、妙趣横生的物理语言,引导学生去领略物理世界的无穷奥秘,那么伴随的将是积极的情绪和情感。相反,枯燥和权威式的讲解只会带来被动以至消极的态度和体验。有些教师教法单一,不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客观实际以及个性差异灵活选用教法。教学中着眼于知识的传授,不会因材施教,更不会因时施教(能力是处在发展之中,时时在变化),只重视多教给学生知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
1更不注意关心困难生实际心理需要上课缺乏诱惑力和感染力等,从而造成困难生的情感障碍。
3.物理学内容较抽象,学生思维跟不上。由于物理学内容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实践性,加上农村物理实验室条件跟不上教材的实验内容改革步伐,加上学生思维跟不上就会感到物理难学,学习兴趣就会减弱,进而产生厌学。
二、浅谈如何引导初中学生学好物理课:
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兴趣是成功的秘诀”,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首先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物理学科在实际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学好物理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极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前苏联教育家卡特金曾说过:“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因此,激发学生对物理科的学习兴趣极为重要。
1.精心准备,上好“引言”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物理第一节引言课好像老师给学生的见面礼,是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步。其印象如何,是能否引起他们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困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了引起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上课前必须精心设计,可从身边的生活实例讲述物理现象及其应用。如为什么将湿衣服挂晒在有风吹的地方会干得快;冬天为什么会从嘴里呼出“白气”;再谈到国防科技进步才不受人欺,如从海底发射导弹到神舟飞船升空等科技成就的例子;甚至可列举本镇街上的家电维修店就是用物理知识来挣钱的生动实例来说明物理知识的作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困生”树立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2.鼓励“学困生”自信,激发其学习物理的兴趣。教育家诺尔特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在教学中努力地去发现“学困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扬“学困生”,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3.降低教学过程的起点,为他们铺好台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形成能力培养素质的基础。针对厌学生认识能力差思维能力弱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讲解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形成过程,以降低教学起点。要采用像放电影、电视中的慢镜头,小步子甚至倒退的手段,给厌学生搭起思维的小台阶使他们拾级而上。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降低起点,对过难、坡度过大的内容要进行分步讲解,对重点、难点和学生不足之处应进行必要的循环,甚至多次反复,要尽量增加演示实验、幻灯、电视机、图表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增加他们感性认识,提高厌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
4.以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由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最终大部分要成为农村的建设主力军,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在农村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不少,教师应注意收集和挖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升学无望的“学困生”也能感觉到物理是有用的。如在讲授机械效率时,可联系挖沼气池用滑轮组往池口上拉运泥土,效果明显是省时省力的,效率比用人力搬运高。在学习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时,可带领学生到校园周边的农田进行现场观察,引导学生分析农村地膜覆盖是怎样减慢蒸发而减少灌溉成本的。
5.以实验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放大镜使火柴点燃”、“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实验。通过动手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6.以生动风趣的教学艺术,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有一片树叶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有一块砖头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往上看,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这样的课堂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3]。”
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属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因而从挖掘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入手,多渠道对“学困生”进行兴趣教育,不仅能使“学困生”产生新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这种求知欲望一旦保持下去,就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内在动力,足以克服学习中的很多困难和忍受各种挫折。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物理,从而摆脱“学困”。参考文献:
[1]柴宝云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分析及对策》[J].科学教育研究,2008,(3):57-58 ;
[2]夏建平《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习动机的实践初探》[J].科学教育研究,2009,(29):135-136;
[3]何龄修.读顾城《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创新教育,2009,(10):169-170。
第五篇:让兴趣引导学生学好计算机
让兴趣引导学生学好计算机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学,越学越有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体现素质教育。关键词:兴趣、实践
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开展创造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计算机教学中,又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应以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学科的优势,进行实践教学。
一、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知识不是教师“教”进去的,是学生“学”进去的,所以说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活泼的环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对于这一点,我们除了可以在上课时用一些辅助的教学软件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学习这一门课后他们能做出什么。也就是说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学习。比如说我在教VB这门课时,打乱书上原有的顺序——先介绍变量再到讲解编程,而是一上来就让学生看到一个用VB做好的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并告诉学生,在学完这门课后,他们也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些学生平时都用惯了Windows界面,早就对其中的原理好奇的不得了,现在一听自己也能做出这样的界面,一个个兴趣高涨,嚷着让老师快讲,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就为以后学习这门课打下基础。同样,不光是一门课,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在每一堂课都让学生明白,学完这节课后他们能做什么,这样有目的的学习,学生才会有兴趣。
二、精讲多练,让学生在“做”中学。
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远比听老师讲要有效得多。所以,教师在对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演示后,应立即结合本节课的难点、重点布置一些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时放手让学生自由的讨论和解决,还能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能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每一次讲课后都不要忘记给他们设计一些较感兴趣的作业后,他们必定会专心致志的去完成,效果也比单纯教师来讲要好的多。
三、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激发学生一时的兴趣并不难,但如何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呢?我认为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分析、思考的急切心理,教师利用好这种心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激情。创造从问题开始。我们要学会让学生提问,不能总是自己去讲。例如我在上Flash这门课时,以前总是我教什么,叫学生做什么,结果许多东西他们学完后还是不知道要用,做出的动画很一般,考核时知识点也掌握的不全面。后来我从制作一个MTV入手,先教学生会做最简单的动画,学生会做后让开始问:如何加入声音,再然后就开始问歌词如何处理„„这样,学生的问题越问越多,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遮罩效果、风吹字效果等等,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越学越有兴趣,甚至还能创造性的发挥,不但做出的作品让老师赞叹,再考核这些知识点,由于他们思考过、用过,掌握的也非常好。所以我感到:教师的“教”应是“基本讲解→引导学习→启发思考→归纳总结→讲解要点→设计练习”,而学生的“学”应是“理解笔记→自己探索→大胆质疑→展开讨论→总结评论→自主创造”。这教与学的过程中,实质是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让他们感到想学,有兴趣学,这时老师再来教,效果才明显。
四、用个性化的考试和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于计算机这门课,检验学生学习的好坏不能完全凭一次书面或上机考试来判定。若是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从而埋没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更严重的是学生会学完后还不会用,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结合计算机的特点进行一些个性化的作业和考试。例如,在讲完VFP后,让他们自己做一个通讯录,再例如,在Flash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下课后自己去找感兴趣的有关资料,把这些资料整理成文件保存在磁盘中,在上机时利用这些素材自由设计。考试方法就是给学生几节课的上机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心制作自己的动画,考评时对学生制作的动画进行评分,并把那些没在课堂上讲述的设计技巧作为附加分,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这样把作业与考试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设计了很多具个性化的动画,并且其中不乏很漂亮、很雅致的精美作品。学生呢,也就越学越想学。
五、合理调整学生的心态
心理学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功和失败会在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所以我们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时不要忘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让成功再带来更大的兴趣,让成功——兴趣——成功成为一条规律。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把每次学生中较好的作品保存起来,让学生相互传阅,并让学生把自己的操作心得,小技巧介绍给同学,对于好的学生,他们得到了训练,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更激发了学习热情,对于做得差一点的学生,也就造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同时他们也不服气,也想去超过别人,暗自努力,这样的心态可以大幅度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
总之,计算机知识日新月异,内容繁多,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把将来需用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所以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讨,归纳总结,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汲取知识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愉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向玉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自我教育》
罗进编
甘肃人民出版社
3、《创造发明教学》
周传仁 张斌荣主编
吉林文献出版社
4、《创造性思维与个性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教育研究》
1993年第2期
5、《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七法》
黄斌生
《职教论坛》
6、《实践能力培养案例全书》
周明星、董国谦主编 华龄出版社
7、《国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借鉴全书》
别敦荣、王前新主编
华龄出版社
作者单位:秦淮职业学校 2002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