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篮球教学的主要特点
初中篮球教学的主要特点
初中篮球教学是以基本技术为主,通过简单的基本战术介绍,再辅以简化了的规则进行教学比赛,对所学内容加以巩固和提高。由于初中阶段篮球教学的时数少,而篮球的技术动作又较复杂多样,因此仅选择了一些最基本的技术,以达到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动作技能,从而学会如何打篮球。在基本掌握最基本的技术动作技能的前提下,选择最简单的二三之间的战术基础配合和人们参加篮球比赛潜意识而形成的人盯人防守战术,包融了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和战术教学的基础,又能体现这一年龄段学生所能接受的实际状况,利用简化了的规则。改变比赛形式,降低比赛难度而进行的教学比赛,是将所学内容通过比赛实践不断强化和巩固提高的有效锻炼形式,对于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已学技术动作和进行简单战术配合,在一定规则的限制之下。按篮球运动竞赛的要求,组织比赛,以促进学生对篮球运动有更深入、直观和全面的了解。从而激励和鼓舞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提高从事篮球运动的兴趣。
一、初中篮球教学内容分析
从初中各年级的篮球教学内容分布及各年级相互之间的教学内容安排来看,初中篮球教学内容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1.教学时数少,基础内容多
2.教学内容的安排系统、全面、精练 3.教学内容的安排循序渐进,具有针对性 4.强调教学内容的教育性和锻炼效果
二、初中篮球教学方法分析
1.注重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强化学生的体能训练
3.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4.因材施教,在战术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攻防素质 鉴于篮球比赛中攻守战术一般有其共同的结构特点、形式和配合规律,教师应务必在战术训练中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明确自己的战术套路,熟悉方法和规律。这是由于球场上各种信息进入学生大脑后,需要学生经过思维立即做出判断,只有判断准确才能采取适当的战术行动,重视战术思维的训练非常重要。在实践中可从两方面着手:(1)在实战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快攻意识
我们只有在多次的对抗比赛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攻击能力。由于学生都不是专业的运动员,快攻意识差是很普遍的,这与参加比赛少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平时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比赛,以丰富临场经验,培养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这是提高篮球意识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多观摩多媒体中精彩的篮球比赛,也有利于队员不断提高快攻战术意识。篮球运动员只有多参与、多观摩比赛,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快攻战术意识。(2)在实战训练中提高学生的防守技能
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中应注重联防式盯人、半场人盯人防守,注意协防和站位。在一般情况下,手中无球队员的移动是构成进攻配合的主要威胁,在训练中可先教学生防守无球队员,重点是在防守中位置的选择和移动。防守训练可以先在消极对抗情况下完成,再进行积极对抗情况下练习,加强防守步法的训练,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如在引导学生训练时采用“二防三”、“一防二”、“二攻一”、“三攻二”的攻防练习方法,要求防守队员积极跑动,近球紧,远球松,人、球兼顾,控制对手接球。针对攻防练习中经常出现的侵人犯规、带球走和非法运球违例现象,笔者坚持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的原则,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技战术,保证训练和比赛的质量。
篮球技术是运动员比赛的核心,是篮球战术的基础,是进行比赛的基本手段。随着运动员身心素质的提高、竞赛环境条件的改善、竞赛规则的修改以及战术打法的丰富,篮球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完善和创新,并赋予了篮球运动强大的生命力。(—)移动技术教材教法
移动是篮球运动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空间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方法的总称。包括了准备姿势、起动、跑(加速跑、变向跑、变速跑、侧身跑、后退跑等)、跳、滑步(侧滑步、前滑步、后滑步)、转身(前转身、后转身)等技术。1.移动技术分析
移动动作结构主要是以踝、膝、髋关节为轴的多个运动动作合理组成的。良好的控制、转移身体重心,快速有力的腿部蹬、跨能力和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是掌握移动技术的根本因素。移动技术的脚步动作变化是通过脚前掌的蹬地、碾地或脚跟先着地后的抵地制动等动作使力作用于地面和地面的反作用力来实现的。各种脚步动作除了主要下肢踝、膝、髋关节肌肉合理的动作过程外,还需要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协调配合,特别是腰、胯用力的配合。同时,上肢的协同动作,能更好地保证各种脚步动作的协调性、快速性、实效性和有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
2.移动技术教学步骤
(1)通过讲解示范法使学生明确移动技术中的各种动作概念、动作时机、动作方法和动作关键。
(2)进行原地或慢速练习,让学生体会动作方法、难点和控制重心的方法。(3)在行进中通过由“慢一快”的速度节奏变化进行完整技术动作练习。
(4)在掌握各种移动技术之后,结合信号、球和其他技术进行移动组合技术练习。(5)由一对一对的攻守对抗逐渐过渡到比赛实践,通过实战来巩固、提高学生运用移动技术的意识和能力。3.移动技术教学顺序
移动技术教学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要先从基本身体姿势教学开始,逐渐进行跑、跳、急停、转身、滑步、组合技术学习。
(二)传接球技术的教材教法 传、接球是在篮球比赛中进攻队员之间有目的地支配球、转移球的方法。在运用传球技术时,应做到隐蔽、及时、多变、准确。最常见的传球技术有双手胸前传球、双手头上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击地传球、背后传球等。1.传接球技术分析
从整个传球过程来看,传球都是由持球手法、传球用力、球的飞行路线和球的落点四种要素组成。其中,传球的用力是主要的,它决定着球的飞行路线、飞行速度和落点的准确性。短距离传球主要靠手指、手腕和手臂用力将球发出;远距离传球是通过下肢蹬地、跨步、腰腹综合用力及上下肢协调配合而产生的合力,最后通过手臂手腕和手指拨球的力量将球传出。
球的飞行路线有直线、弧线、折线。要根据接球者的位置、距离和移动的路线、速度及防守队员等的情况选择传球路线、飞行速度和用力大小。球的落点要远离接球同伴的防守人,同时有利于接球同伴接球后能顺利地完成进攻动作。
各种接球动作都是由准备接球、接球、接球后动作三个环节组成。无论采用哪一种接球动作方法,准备接球时应注意判断来球的方向、力量、速度和落点,以便及时选择接球的方式及位置。接球时应主动接球,当手接触球时屈臂后引,缓冲来球的力量,同时双手握球置于合适位置,以便顺利地衔接下一个进攻动作。2.传球技术教学步骤
(1)通过讲解示范法使学生明确传接球技术中的各种动作概念、动作时机、动作方法和动作关键。
(2)徒手或原地传接球练习,让学生体会手形、用力、球的路线、落点、屈臂引球等动作。
(3)通过距离的远近调整来进行练习,让学生体会传球的四个要素环节。(4)在行进间进行变速或变距的传接球技术练习。(5)结合其他技术进行传接球练习。
(6)在掌握各种传球技术之后,进行有防守情况下的练习。
(7)通过比赛实战来巩固、提高学生运用各种传接球技术的能力。3.传球技术教学顺序
传、接球的教学应从持球动作开始,先教接球、再教传球,把传球和接球的教学与练习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由双手技术教学逐渐过渡到单手技术,传球路线上先教传平直球,再教传折线球,最后教传高吊球。
(三)运球技术的教材教法
运球是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按拍两次以上从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的一类动作技术的方法。常用运球方式有原地高、低运球,体前(换手、不换手)变向运球,运球急停急起,运球转身,背后运球和胯下运球等技术。1.运球技术分析
各种运球技术的动作过程都是由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和手脚配合四个环节组成。运球技术的关键是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脚步移动的熟练程度以及手、脚、身体三者的紧密配合。运球时要根据球的方向与落点来按拍球,运球臂应随球主动上下迎送,另一臂则要在身前自然抬起保护球。在移动中,速度越快,球的落点越靠前,离自身越远,反之越近。2.运球技术教学步骤
(1)通过讲解示范等直观方法,使学生明确运球技术的各种动作概念、运用时机、动作方法和动作关键。
(2)原地运球练习,让学生体会不同运球技术的按拍球部位、球的落点、手臂动作等。(3)通过由“慢一快”的速度变化进行行进间运球,体会运球的四个环节。
(4)在掌握各种的运球技术之后,与持球突破、投篮、传球或各种运球技术动作衔接进行组合技术的练习。
(5)由一名防守逐渐过渡到多名防守队员的运球练习。
(6)通过比赛实战来巩固、提高学生运用各种运球技术的能力。3.运球技术教学顺序
运球教学时,应先从原地运球开始,逐渐进行行进间直线高、低运球,运球急停急起,体前变向运球,背后运球,转身运球,胯下运球和综合运球技术等教学。
(四)投篮技术的教材教法
投篮是进攻队员将球投入对方球篮而采用的各种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投篮是篮球比赛中得分的唯一手段,是一切技术、战术运用的最终目的和全部攻守矛盾的焦点,是整个篮球技术体系的核心。常用投篮技术有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原地双手胸前投篮、行进间投篮(高手、低手)、跳起投篮、勾手投篮等。1.投篮技术分析
投篮在技术环节上主要由持球的方法、瞄准点、用力、出手动作、球的旋转、抛物线等环节组成。
原地投篮时要从下肢蹬地发力开始,借助脊柱伸展的惯性促使下肢、躯干和上肢连贯协同配合,然后把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用力聚于手臂、手腕、手指部位,最后以手腕的前屈以及手指的弹拨或挑、点等动作将球投出。跳起投篮时,下肢用力蹬地的同时,双手持球积极向上举球,最后当人体在空中最高点停顿的瞬间将球投出。
投篮的出手角度决定了球在空中飞行弧度的高低和入篮角的大小,它因投篮人的身高、采用的投篮方式,以及出手的速度、投篮的距离等变化而变化。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综合作用于球体后,经过手腕和手指的调节,球离手后就获得了运动的初速度。合理的投篮速度,取决于出手力量和手腕、手指动作的速率。手腕的前屈和手指拨球动作的突然性、连贯性和柔和性,对取得合理的出手速度起着动作关键作用。投篮的抛物线决定了球的入篮角,入篮角越大,球中篮的可能性越高。球的正确旋转也决定了投篮的准确性。
2.投篮技术教学步骤
(1)通过讲解示范等直观方法,使学生明确投篮技术的各种动作概念、运用时机、动作方法、技术要素和动作关键。教原地投篮时的讲解顺序:单手或双手持球方法—持球时的身体准备姿势—投篮时身体姿势和出手时手臂、手腕、手指动作的方法—投篮后的身体姿势与移动。教行进间投篮时的讲解顺序:投篮前的移动及身体动作—接球时的步法、身体姿势和臂与手的动作—投篮出手时的身体姿势以及手臂、手腕、手指的动作—投篮出手后的身体落地缓冲动作及移动方法。
教行进间跳起投篮时的讲解顺序:持球手法、接球步法和身体的准备姿势—举球方式、起跳动作和腾空时使球出手的手臂、手腕、手指的动作一上投篮后的落地缓冲动作及移动。(2)原地徒手或投篮模拟练习,让学生体会投篮时的出手角度、最后出手压腕拨指动作和全身的协调用力等。
(3)通过由远到近的距离变化练习原地投篮和跳起投篮,体会投篮时的用力、旋转、抛物线、出手角度等。
(4)行进间投篮教学时先学习脚步动作,再练习跑动中拿固定球上篮,运球上篮和接球上篮。
(5)在掌握各种的投篮技术之后,把投篮与各种脚步动作,以及传球、运球、突破、假动作等结合起来练习。
(6)结合防守的投篮练习。
(7)通过比赛实战来巩固、提高学生运用各种投篮技术的能力。3.投篮技术教学顺序 投篮教学时,应先从持球方法开始学习,在掌握了正确的持球方法基础上进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男)、原地双手投篮(女),然后逐步进行行进间低手上篮、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跳起投篮、行进间反手投篮、勾手投篮、组合技术投篮。
(五)持球突破技术的教材教法
持球突破是控制球队员以脚步动作与运球动作投术等相结合,快速超越对手的一项攻击性很强的技术。根据摆动腿摆动的方向,将持球突破技术分为三大类:持球交叉步突破、持球同侧步突破和持球转身突破。
根据篮球运动的发展,突破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持球突破和行进间接球后的突破;根据接球时的急停步法有跳步急停突破和跨步急停突破;根据运球中突破的方式有变向运球突破和后转身突破等。1.持球突破技术分析
持球突破技术由熟练的支配球、假动作吸引、脚步动作、转体探肩、推放球加速五个环节组成。
突破前要充分运用假动作的吸引。运用假动作的规律一般有:(1)做向一侧突然行动的假动作:多用于行进间和原地运球突破时,主要是使防守人的身体重心侧移,迅速运球突破对手。(2)做投篮假动作:多用于原地持球突破时,利用原地或后撤步瞄篮假动作,破坏防守人重心的稳定,迅速持球突破对手。(3)做传球假动作:多用于原地持球突破时,利用向两侧或上下传球假动作,破坏防守人重心稳定,迅速持球突破对手。突破时要快速有力地蹬地和及时的跨步抢位。随着脚的跨出,持球队员要转体探肩紧贴对手的侧面,同时,及时将球迅速向下方推放。球离手后,后脚迅速蹬地发力加速超越对手。2.持球突破技术教学步骤
(1)通过讲解示范等直观方法,使学生明确持球突破技术的动作概念、运用时机、动作方法、技术要素和动作关键。包括突破前持球(或接球)时的身体动作以及运用假动作的方法;突破时蹬地、转体探肩、放球、加速的做法和要求;持球突破时机的判断和方法的运用以及与其它技术的结合。
(2)原地持球模拟练习,让学生体会突破时的脚步动作、转体探肩、推放球加速等技术环节。
(3)借助辅助工具,限制方向、步幅等的突破技术练习。
(4)与各种脚步动作,以及传球、运球、投篮等技术结合起来的组合练习。(5)结合防守的持球突破练习。
(6)通过比赛实战来巩固、提高学生运用持球突破技术的能力。3.持球突破技术教学顺序
在教学时,先练习持球原地交叉步突破、持球原地同侧步突破,然后练习跳步或跨步接球急停突破(先慢后快)、接球(前或后)转身突破以及综合技术。
(六)防守技术教材教法
防守技术是指防守队员及时合理的运用脚步移动和手臂动作,抢占有利的位置,干扰对方传、接球,阻挠和破坏对手的进攻意图和行动。并以夺取球为目的的方法。防守技术可以分为防守无球队员和防守有球队员两大类。防守无球队员可分为防纵切、防横切(包括防溜底线)、防原地摆脱接球和防全场移动接球。防守有球队员包括防投篮、防传球、防运球和防突破。防守技术动作包括防守姿势和脚步动作,防守姿势有平步站立姿势和斜步站立姿势。1.防守技术分析
防守无球队员时,一般站在对手与篮球之间偏向有球一侧的位置上错位防守,遵循“人球兼顾”,离球近则近、离球远则远的原则。
防有球队员时,应站于对手与球篮之间的位置上。一般对手离篮近则应靠近对手,离篮远则离对手远些。特别要根据对手的技术特点(善投、善传或善突)以及防战术的需要调整防守位置。
防突破和运球时,一般应采用“堵一边放一边”的方法,在防全场运球突破时,应采用“堵中放边”的防守方法。防底线突破时,多采用堵底线的防守方法。也有采用防上线放底线的方法,让进攻队员从底线突破,但突到限制区端线时,马上有人上来协防或夹击,达到造成对方 3 秒、5 秒违例或失误的目的。2.防守技术教学步骤
(1)通过讲解示范等直观方法,使学生明确防守技术的动作概念、运用时机、动作方法、技术要素和动作关键。
(2)各种防守技术移动练习。(3)位置防守技术练习。(4)一对一攻守练习。
(5)通过比赛实战来巩固、提高学生个人防守技术的能力。3.防守技术教学顺序 在教学时,先从基本防守移动开始,在学习防守选位原则与身体姿势后,进行单个防守技术,然后教防守组合技术,再进行有针对性的位置防守,最后到防守战术配合练习。在方法上先进行无对抗练习,然后消极对抗情况下练习,再到积极对抗练习。
五、篮球战术教学的教材教法分析 篮球战术是在比赛中队员之间有策略、有组织、有意识的协同运用技术进行攻守对抗的布阵行动,是以篮球技术为基础,在战术指导思想和战术意识支配下的集体攻守方法。在组织和运用篮球战术时,首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从实际出发,根据队员的思想、身体、技术、体能等方面的具体条件,选择符合本队实际水平的攻守战术,并合理部署基本的落位队形和行动路线,明确战术行动和任务;其次,在实施战术中,注意攻守兼备,快慢结合,点面结合,攻守平衡;另外,要掌握攻守转换的衔接,使战术运用具有灵活性和连续性;最后,比赛中,善于观察和分析战局的变化,及时有针对性地变换攻守战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灵活多变地去实施战术,取得比赛的主动权。根据篮球运动攻防对抗的特点,可将篮球基本战术分为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两大类。按照教学需要,战术的主要方法有战术基础配合、快攻与防快攻、半场人盯人防守与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攻、守战术基础配合的教材教法 战术基础配合是指两三人之间有目的、有组织攻守合作行动的配合方法。它是组成全队攻守战术的基础,包括进攻与防守两部分战术基础配合。1.攻、守战术基础配合分析
进攻战术基础配合包括传切、空切、突分、掩护、策应等配合。防守战术基础配合包括挤过、穿过、绕过、夹击、关门、补防、交换防守及围守中锋等。2.攻、守战术基础配合教学步骤
(1)首先通过讲解示范等直观方法,让学生了解攻守战术基础配合的概念和作用,然后明确配合的方法和要求以及运用时机。
(2)教学时先进行单个战术基础配合学习,然后进行组合基础配合练习。
(3)先进行无攻守对抗的战术练习,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攻、守战术基础配合路线和方法之后,再把进攻和防守配合结合起来进行练习。开始消极对抗,逐渐到积极对抗。
(4)在实战中检验学生对基础战术配合的掌握程度,通过比赛的信息反馈,不断总结分析,以此提高攻守战术水平。3.攻、守战术基础配合教学顺序
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的教学内容应安排在基本技术教学之后,防守战术基础配合之前进行。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的教学顺序是:先教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再教掩护配合,最后教策应配合。防守基础配合安排在进攻基础配合之后教学,在复习战术基础配合的过程中,要把攻守战术配合有机结含。
(二)快攻及其防守战术的教材教法 1.快攻及其防守战术分析
在快攻战术组织形式方面,有长传快攻、传球与运球结合的快攻和个人突破快攻。发动快攻的时机主要有 4 种,即当获后场篮板球、抢、断、打球和跳球时,以及对方投中后掷端线界外球时都应抓住机遇发动快攻。这四种发动快攻的时机,其中抢篮板球后发动快攻的频率最高;抢断球后发动快攻的成功率最高。防守快攻要从拼抢篮板球开始,合理的运用封、夹、断等手段破坏对方的第一传和快攻接应,并伺机夹击运球队员。退守时要前后照应,边退边防,提高个人以少防多的能力,降低对方快攻的成功率,并迅速落位组织阵地防守。2.快攻及其防守战术教学步骤(1)运用讲解示范等直观方法,使学生了解快攻的接应方式、组织形式,以及防守快攻中的防一传、防接应、防推进、防下底等的方法。
(2)先进行固定形式的快攻及其防守学习,逐步过渡到机动形势的快攻及其防守。(3)先进行快攻及防守快攻战术的分解学习,再进行整体练习。教学中应以一守二攻、二守三攻作为练习的重点,并逐步过渡到 5 人快攻及防守练习。
(4)先练习无防守情况下的快攻,再过渡到消极防守,直至在积极防守情况下的快攻及其防守练习。
(5)在比赛实战中检验学生对快攻及其防守战术的掌握的程度,通过比赛的信息反馈,不断总结分析,以此提高攻守战术水平。3.快攻及其防守战术教学顺序
快攻一般安排在攻、防战术基础配合之后进行教学。教学中应先教长传快攻,再教短传和与运球相结合快攻;先教快攻的发动与接应,再教快攻的结束段,最后学习快攻推进与全队配合。防守快攻一般安排在快攻教学完成之后进行教学,以提高攻守质量。
(三)人盯人防守及其进攻战术的教材教法
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是指由攻转守时,全队有组织的迅速退回后场,在半场范围内,每个防守队员负责盯住一个进攻队员,控制其行动,并能协助同伴完成全队防守任务的整体防守战术。
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是根据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特点,合理地组织进攻阵型,运用个人战术行动和进攻基础配合所组成的全队进攻战术。它要求队员既有良好的战术意识、个人进攻能力,又要有集体协作精神,依靠队员间的互相配合,攻破对方的防线。1.人盯人防守及其进攻战术分析
人盯人防守要求对持球队员必须采用平步贴身紧逼防守姿势,对无球队员要错位防守,做到人、球、区兼顾,敢于对抗堵截其向球移动和空切篮下的路线。在防守选位时,要做到“人动我动,球动我动”,在严密控制对手的基础上随时准备协防、补防、夹击、断球以及防掩护等。充分体现防守的主动性和攻击性。在进攻人盯人战术时,要充分发挥本队进攻特点和个人的技术特长,利用基础配合组成全队的进攻战术。做到在移动中相互配合,有目的地连续穿插、掩护、换位。配合中着重于主要的攻击区域和攻击点,点面结合,内外结合,强调进攻中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注意攻守平衡。同时,在进攻中抓住对方防守的薄弱环节,实施强攻。2.人盯人防守及其进攻战术教学步骤
(1)运用讲解示范等直观方法,使学生了解人盯人防守及其进攻战术的落位阵型,攻防时机,移动路线,主要攻防面和攻防点及变化规律。
(2)先进行战术配合分解练习,然后进行完整战术配合练习。
(3)防守练习中,先做随球移动的选位练习,然后在进攻队员移动的情况下练习如何防守持球队员的投篮、突破、传球,如何防守徒手队员的背插、溜底线以及“关门”配合等。进攻练习中,首先在无防守或消极防守条件下练习,然后在积极防守对抗条件下练习。
(4)在实战中检验学生对全队战术理解和掌握的程度,通过比赛的信息反馈,不断总结分析,以此提高攻守战术水平。
3.人盯人防守及其进攻战术教学顺序 应首先从个人攻守脚步动作,攻守技术运用及攻守战术基础配合抓起。在此基础上学习人盯人防守及其进攻战术配合。教学中应首先学习掌握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然后学习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
第二篇:初中政治教学特点
哈尔滨天材教育
初中政治课教学应联系时政热点 内容摘要:
初中政治课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师讲解占了大多数时间,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导致许多学生对本学科不感兴趣,成绩不理想。我觉得作为一个政治课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做到:超越教材,唤起学生主体意识,把时政热点引进课堂。
关键词:政治 教学 联系 时政
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政治学科究竟怎样学啊?我背了很多原理、路线、方针、国策等,可一到考试,我的成绩就是提不高,怎么办呢?”学生问的这个问题的的确确是困扰很多学生的一个难题,也是摆在我们政治教师面前的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而没有把教材知识和时政热点相结合。因而功夫没少下,可是效果却不明显。作为教师必须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走出困惑,让学生“学的博”。在教学实践中,宜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
第一,超越课本。采用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的方法,有时不免旁征博引,引导学生从课本中走出去。如教学“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联系当地实际找出党和国家哪些政策体现了这一原则。学生如果找起有困难,可以分小组讨论,教师也可以提示。最终让学生知道:党和国家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免除农业税、义务教育免收杂费等等都体现了共同富裕这一原则。使学生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中理解“共同富裕”这一原则,掌握了更多知识,开拓了眼界。我以为在课堂上经常恰到好处地向学生“灌”一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他们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相联系是有极大帮助的。
第二,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以各种时政热点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一个广阔的领域中学习政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在授新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当然,由于政治课的地位、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不可能每一堂课前都要求学生预习,但尽量要求对一些重要课时进行预习),独立阅读,发现问题,找出自己预习中不清楚、有疑问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每堂课后(有晚自习的可以利用晚自习)提出下一节课的预习要求或提纲。
学习任何一个学科,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理解和领悟,都是事倍功半的。而纵观政治教学的现状,教一新课,其中1/2到2/3的时间被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分析占用了。学生缺乏自己的咀嚼品味。因而很难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更不用说去应用了。第三,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注意综合性。根据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及中考要求,课后作业的布置不能简单布置几个书面作业,让学生做了,再去背到。课后作业不一定每节课都有,也不一定要当天完成,也不一定要独立完成。作业的布置要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要避免题目简单,题型单一,缺乏创新性,机械重复,浪费时间。作业题要注意启发性,选题要有新意、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如学习了《资源和环境问题》一课后,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节假日去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比简单的布置几道书面作业让学生做了再背了要好得多,学生在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的过程中,无一不用到教材的知识点,不但有利于知识的识记,而且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应用。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教师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如此,一对一天材教育 哈尔滨天材教育
本来就枯燥的政治知识加上呆板乏味的教学方法,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政治需识记的内容很多,这让许多学生感到厌烦,而这种消极的情绪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思想品德课是我们对中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个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证每一个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个课程。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必须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
现就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谈谈自已的认识:
一、转变教育观念,当好一名“引导者”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强调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将学生引入学习之门,引上方法之路。新课改之后,随着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政治课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也应随着发生改变。课堂上,教师应由“主导者”变为了“引导者”,教师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各种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社会情感交流等方面上来。只有清醒地意识到自已的角色,当好一名“引导者”,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
二、创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良好环境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在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基本上仍是主角,尽情地对学生灌输自己的思想,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使学生完全丧失主体作用。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剌激即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如果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诱发学生强烈求知欲望的源泉,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前提条件。现在使用的初中思想政治教材,虽在以前基础上作了修改,但总体上仍显得较空泛、枯燥。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首先要使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达成此目的:
首先,教师以师德感化学生,做到课上是老师,课后是朋友、是长辈,尽心
一对一天材教育 哈尔滨天材教育
尽力为学生着想,赏罚分明。让学生由喜爱这科的教师从而喜爱这一门课。
其次,教师应尽量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往往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好的理解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这一门课的兴趣。
四、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差异化教学方法的实质是以新课改提出的因材施教作为基础理论,突破性的把学生进行“分类”,“分类”的真正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开展教学。也就是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政治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定对自己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深刻的了解,从而也便有了优、中、差等生的分类。相对应的教学中也要采取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方法。一是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奔头。二是课堂提问由浅入深,富有层次,难度大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难度小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并尽可能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三是作为分层练习,习题要有一定的梯度,使后进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获,尽情发展。
一对一天材教育
第三篇:针对初中物理教学特点的浅析
针对初中物理教学特点的浅析(转)
物理学作为所有自然学科的基础,所研究的问题和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对于初中的物理教学,考虑到八年级学生其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特点,以及刚刚接触到物理这门新学科,因此其教材内容难度设置较小,其学习多由实验或生产、生活实际引入课题,以极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现象出发,使学生能看到、听到、感受到这些现象就是物理,然后通过简单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简单的物理规律。要求学生知道、了解、定性分析的内容多,而深入探究、定量计算相应较少。最终达到的目标就是学生能够将这总结得出的各种事物、现象之间知识扩展应用到更多的生活实际和事物中去,能帮助其解决更多的疑问,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1)注重物理概论的建立过程。物理的研究与学习之初都必须是在已经建立和认识一些基本物理概念之后。对学生而言这个新的概念、新的名词有何意义、为什么要掌握是学习的潜在动力。因此将为什么要这样定义,这样定义说明了什么问题,体现了哪些方便、准确之处?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思考和注意的问题。
(2)教师更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由于初中第一次接触到相关的物理现象、规律的探讨,学生始终都还是保持着一种高昂的兴趣,因而课堂上如果能利用有效的手段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爱好,将会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自主状态。
(3)课堂教学密度小。本身由于初中物理是打基础的作用,因此强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模型的分析就显得重要,加上本身其知识内容较少,且不需要更深入的进行定量探究和计算,故课堂上就可花足够多的时间对重点概念、规律进行反复讨论,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内容。
(4)色彩纷呈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十二三岁的初中学生们绝大多数都还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对眼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对于抽象一些的模型理解仍然较为困难。故在课堂的整个呈现中需应从而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这种研究方式有很大的启发。并且其简单的逻辑思维在这样的过程中也被建立起来了。
用到很多的图片、视频、图标等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这样的方式对学生同时观察多个物体,找出其中的共同特点,
第四篇:一对一教学特点
1对1个性化辅导实实在在提高孩子成绩
1、个性化咨询诊断,找出学习难以提升的根源:学大1对1咨询:根据科学的评测方法及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1对1咨询诊断
2、根据学生的学习薄弱点,定制个性化辅导方案:1个孩子1套学习方案,选择最适合孩子的专业教师和特色教材
3、特聘全职一线资深教师,1对1专职辅导:1个老师辅导1个学生,10多位特/高级教师,100多位重点中学骨干教师,随您选择
4、全程跟踪,课后24小时答疑解惑:课后学生的学习情况由学习管理师跟踪督导,一个学生享有一个教师团队
第五篇:体育教学特点
体育教学特点2009-09-22 14:40:52|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采取符合体育教学任务的方法,指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体育教学是学生的认识活动,具有学生认识活动的一般特征。由于体育这门学科技术性强,体育教学又有它自身的特点,认识和掌握这些特点,才能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和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严密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技术、技能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
学生学习体育这门课程,最终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建设祖国。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是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这就决定了体育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体育的技术。经过反复实践而转化为技能,掌握锻炼方法,同时,要学习体育科学知识,以指导身体锻炼。就体育技术和知识而言,教学内容中,体育技术的比重要大大超过体育的理论知识。
把体育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作比较,其他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各门课程的文化知识为主,学生掌握这些文化知识,将来用于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而体育课是技术教学,主要是用于身体实践。两种课程的比较,就鲜明地体现出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
(二)体育教学以机体参与活动和教学组织的多样化为其特征
文化课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去掌握科学知识,体育课教学也要通过思维活动,但学生还要在机体活动过程中,通过肌肉感觉,把信息传递到中枢,经过分析、综合,去达到对体育技术、技能的理性认识。没有机体的参与,是不可能掌握体育技术教学内容的。
机体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条件刺激,建立起条件反射,掌握体育技术。这个过程既是学习体育技术的过程,同时又是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过程。
体育教学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青少年身体、心理都处在发育、成长过程,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活泼好动,而且一个几十人的班集体,男女生性格各异,素质水平、活动能力各有差异,还有环境的干扰和场地、设施等制约,这许多因素就决定了体育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体育教学要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去精心组织一节体育课教学,使体育教学过程符合教学规律的要求。
(三)体育教学以对学生品德、心理品质培养的特殊作用,显示其鲜明的教育功能
体育运动有它自身的特点,体育的竞赛性可以培养学生具备当代社会的竞争精神。体育的规则,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守纪律的品质。运动要克服自身生理负荷和器械、环境、自然条件的困难,可以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勇于拼搏的意志。体育活动具有群体特征,可以加强人际交往,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当代社会需要年青一代具备的品质,是许多学科所难以做到的,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对学生品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作用。在跨世纪的人才培养中,体育教学显示了其鲜明的教育功能。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场新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既给各国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也迫使各国面临严峻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穷国和富国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对于正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中国来说,是一个与发达国家缩小差距的极好机会。科技的进步,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关键是教育。提高人口的素质,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才能在这场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取得主动。
体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还担负了思想素质培养的重要使命。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教学的时候,要站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把体育教学与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联系起来,体育教学才不会迷失方向。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特点认识越深刻,就越能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功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培养的光荣使命中。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