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实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呢?
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6人为宜。如果是4人一小组,应该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教师应把学生的个别差异看成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实施动态分组教学。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
二、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明确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规律、获取方法。组长又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在4人以小组内,设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一名操作员。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记录员主要记录整理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发言,要求组织能力强,下笔快的同学担任;汇报员主要负责汇报小组中的讨论结果,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操作员主要负责小组中的操作工作,要求心灵手巧的同学担任。组内分工落实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的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做好各个小组的培训工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中心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
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 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五是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通过培训,使学生初步学会怎样与学习伙伴交流沟通,初步感受合作学习过程,为真正的小学合作活动作好“热身”。
四、精心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面对学生对某一问题独立思考与研究后的发现与困惑时,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见解,意见产生分歧时设计合作,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集思广益,从而达到共同提高。
(2)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置合作,有利于学生集体智慧的发挥,有利于每个学生对教材重、难点的学习,从而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3)在学生单独试验与操作遇到困难时倡导学生合作,使学生感受到与同伴合作的必要性。教师在准备课时,首先应该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或意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怕出现混乱的局面;其次,教师面对教学意外时,必须镇静从容,及时引导,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引导措施。
五、正确进行评价
强化小组团体激励,对小组成员的评价教师须把握以下几点:(1)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2)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3)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4)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意从以教师评价为主向以自我评价为主逐步过渡,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办法。另外,我们可以定期进行诸如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小组长、最佳学习伙伴、最快进步奖等评选活动,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使每一位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从而达到由个人目标的达成促进小组团体目标的达成。
实践证明,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确有不少困难,但并非难到不能实施。只要教师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积极钻研现代学习理论,大胆尝试,勤于实践,不断完善,一样可以享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第二篇:小组学习方法初探
小组学习方法初探
房山高级中学倪树业
从“三案六环节”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到“六模块”教学法的开展,如今“构建式课堂教学”模式又进入各个学校的课堂。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新的课堂教学改革都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展自主学习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本人在教学改革中,一直能坚持学习改革的思想,在教学中实施教学改革的措施,并不断的与学生交流寻找最佳的的课堂教学效益。
首先,确定学习小组。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将每个班级分为7个学习小组,选择一位有组织能力,并且成绩较好的同学作为组长,每个小组6-8人,坐在前后两排,组长将本组同学按各座位排出顺序。开始时,按照顺序发言或是发表个人观点,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强化一段时间以后,学生都能主动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被逼”发言到主动发言,实现自我展示的目标。
其次,建立激励机制。每节课对每个组的答题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让回答积极和答对率高的小组和个人进行积分,根据积分情况给予表扬,形成竞争氛围实现学生积极发言的课堂气氛。当然对回答错误的同学要从他们的错误观点中找出亮点,并且总结思路,分析错误原因,给予鼓励,绝对不能批评,让他们有更大的信心参与展示和讨论。
第三,教给他们学习讨论的方法。开始时,小组拿到问题总是不能顺利找出解决思路,各人观点相悖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于是在以后的讨论中首先让一位能拿出解题思路的同学进行解答,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的观点,观点不同时,要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从而说服大家,慢慢形成科学的讨论方法,使小组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
第四,要有奖励制度。每一个月,或一个学期,要对各小组的情况进行总结,利用每节课的积分,评比回答积极,解决问题快且准确的小组进行奖励,不管是一个小本子,还是一个三好生的名额,对学生来说都能体会到竞争的成果。同时对小组合作中进步较大的同学要给予合适的奖励,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
第五,在进行小组学习中,还要不断的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让学生从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特别是避免表面现象,避免停留在只有讨论的形式,不能讨论出结果的小组讨论,要在讨论中真正解决问题。
第六,小组学习中优点甚多。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讨论中还让学生学会了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在小组竞争中,让学生学会竞争与合作的统一,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
总之,小组学习是一个长期合作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通过几年的试验,每届学生都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相信,把小学学习方法坚持下去,一定会让课堂教学更加活跃,更大提高课堂效益。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运用的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运用的心得体会
棋盘中小
罗文静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合作小组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现在广大的教师都在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就结合平时的听课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在数学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学困生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二、明确任务,运用“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使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时机,体验“合作” 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慎重考虑。一般来说,重点的问题,应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重点的问题”指对学生数学素养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内容,包括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对解题方法的把握以及运用数学的规律等。
四、评价激励,延伸“合作”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第四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探究1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探究》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2012-04-12 14:54:06 信息来源: 巫山县庙宇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堂教学是广大一线教师践行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时空场所和主要阵地。《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不仅如此,小组合作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更加广阔的时空中进行,人际交往、交流就更具多维性和交互性。因此,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必将依赖于我们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造和扬弃,必将依赖于我们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通过不断尝试、反思、研究、总结和提高,来推动课堂教学产生实实在在的变化,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改进,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变化;通过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航向,不断地持续和健康发展,朝着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要求的方向,产生质的变化。
2、解决的主要问题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参与面不广,在预设学习时间内学习内容难以完成、学生表现出不会合作等问题。
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点突破:(1)、在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将合作学习的理论实践落到实处,开发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2)、深入学习合作学习的理论,比较出各个年级段学生合作学习的特点及指导策略。(3)、关注弱势群体在合作学习中的成长,形成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弱势群体的指导建议。(4)、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或某一问题而展开,在地点、时间上都有所约束,将课堂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进行课外合作学习。
二、课题研究假设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核心所在。
1、研究目标
(1)、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养成不断审视课堂、诊断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的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技巧。
(2)、探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和技能。
(3)、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发挥小组群体的主体功能、互动功能,让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以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从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探究》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2012-04-12 14:54:06 信息来源: 巫山县庙宇小学
2、研究步骤
(1)、前期调研,界定和选择课题。
①、分析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②、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组织落实,论证课题。
(2)、合理规划,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①、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班子。
②、制定实施方案,申报课题立项并完成开题工作。
(3)、实施课题研究,搜集相关资料。对“合作学习”课堂模式的有效性进行探究。
①、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②、每学月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
③、课题组织积累资料。
(4)、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5)、解释结果,总结经验,理论升华。
①、对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整理,完成研究报告。
②、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③、收集资料,健全资料。
3、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理性思辨: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责编 文华)2 下一页> 尾页>>
第五篇:谈中学数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探究
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探究
新化县上渡办事处中心学校 肖本寿
一、问题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常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尽管有其片面性,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中学生确实缺乏合作能力,集体观念淡薄。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信息瞬变,各行各业事业的成功都需要人们具有合作精神,但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这与未来的人才观是相矛盾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产生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评价建议”中,也强调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意识”的评价,其中包括“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是否能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更新知识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中,教师把学生当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可是未来的人才需要合作精神和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基于这些,改革传统的学习方法,开创以培养合作型、创造型人才为宗旨的新的学习方法,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研究”课题的提出,旨在发挥小组合作
学习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实验的理论假设
本实验在实验班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研究”实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搭配成合作学习小组,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作用,促进学生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从而达到实验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强于对照班;数学学习能力强于对照班。
(三)实验的理论依据
1、该课题符合“学生主体论,教师主导论”的现代教育思想。
2、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学生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形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愿望,那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研究、去探索,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
3、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符合布鲁纳的认知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的主动参与者。
4、《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有效的学习策略。
二、实验的具体内容
本实验主要分三个阶段研究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探讨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形式:是按组内异质分(即各小组中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的比例都相同)较好,还是按组内同质分(即同一个学习小组的人员是同一个层次的学生)较好:小组合作学习较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比较有无优势。
(二)探讨合作学习小组中,几个人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效果最好。
(三)探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什么情况下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效果好,什么情况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好。
现第一阶段已完成,以下汇报的是第一阶段的有关情况。
三、研究方法与检测
(一)研究方法
我们这项研究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具体是等组实验法,坚持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问卷调查与多项观察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对象主要选择本校八年级(1)班、(2)班、(3)班,其中(1)、(2)班为实验班,且两个实验班的分组方式又不同:(1)班按组内同质分组,(2)班按组内异质分组;(3)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实验班与对照班并非在学生构成上有明显的质的差别,仅从入学试卷分析,其教学成绩的不合格率曾高达43%,其中最低分只有24分,可知其认知水平并不属于天才学生。且三个班的人数、学生的成绩、学习热情、学习能力、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均无显著差异。
(1)班按组内同质分组:即同一个学习小组人员为同一个层次的
学生,不同的学习小组的学生层次有差异,以小组的提高成绩为评价标准,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2)班按组内异质分组:即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按1:2:1的比例搭配成4人的异质合作学习小组,优等生担任各组组长,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对两个实验班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当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后,就着手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学习能力。其中合作能力包括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能力和互帮互助能力。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结果
经过一年的实验,我们按照原来的实验设想实施实验计划,进行过几次成绩检测,开始时。两个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并不显著(t=1.30,p>0.05),而到期末成绩距离逐渐拉大,实验班中,(2)班成绩明显优于(1)班,且两个实验班的成绩都优于对照班。不仅如此,实验班从素质的各方面都表现出优势:在参加新化县数学“化罗庚”奖杯竞赛中,实验班学生有14人获奖,并代表学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这是学校历年来该项目最好的团体成绩,这是对照班无法比拟的。但获奖14人中,(2)班只有4人,(1)班有10人,从这一点可以说明,对于尖子生的培养,按组内同质分组学习优于按组内异质分组学习。
(二)讨论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研究”实验是一项有意义而复杂、艰巨的工作。计划这项实验分三个阶段用二年的时间完成,如今经过一年的实验,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因此,分析总结这次实验特点和存在 的问题,对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这项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我们认为这项实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实验实施的严密性和连续性以用效果的显著性和可推广性。
我们这套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建立在对教学人员、教学对象以及教学条件调查的基础上,以“学生主体论,教师主导论”这一理论为依据,符合布鲁纳的认知论。且课堂教学结构中的每项活动都经过周密的设计,每个环节的落实相当细致。正因为如此,整个实验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项实验研究的经验是典型的,可推广的。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研究的成功不仅促进了合作交流能力、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数学成绩的提高。因此,为素质而教学不仅直接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使学生技能得以提高、兴趣得以培养,而且也促进了成绩的上升,这也是其较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优胜的地方。
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把创造还给教师,使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每个教师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把世界引进教室,使课堂成为现实社会的一个真实知识的组成部分。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以其独特的魅力,牵动了我校的教学改革,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们也将以更务实求真的态度,带领学生乘着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列车,奔向素质教育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