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爱华老师讲座有感
上海市宝山区陈伯吹实验幼儿园
观华爱华老师讲座有感
和欣大二 曹茜
4月20号,华师大教授华爱华老师就《寄语游戏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对我园的老师做了讲座,让我感觉醍醐灌顶,理清思绪。
一、幼儿园老师的自身素养——如何观察幼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学前教育里程碑的意义是让教师把眼睛转向幼儿,转向幼儿意味着要观察和了解幼儿,意味着必须把游戏还给幼儿。游戏水平反映幼儿的发展水平,游戏水平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幼儿玩出来的。没有教师的介入,幼儿照样在游戏中学习成长,但有教师的介入能助推幼儿的发展,前提是教师必须能看懂幼儿的游戏。华教授认为,观察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基本功。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不懂得如何分析幼儿的行为,导致了目前教师群体专业地位的下降。想要改善这一问题,园所必须开始重视游戏,因为游戏不仅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师解读幼儿行为的重要途径。
二、基于游戏成长中幼儿园老师的专业成长
华老师对游戏将游戏分成了两个步骤来阐述,第一步,要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提供各类游戏的机会。单次游戏的时间要充分,随着年龄的增长,游戏作品也会越来越复杂,需要的单次游戏时间也随之增加,如果时间不足,幼儿的游戏水平就无法提高。教师实施游戏活动要充分利用班级活动室,合理使用专用游戏室。比如户外场地不仅仅在于运动,户外游戏也非常重要。
第二步,投放多功能多层次的游戏材料。一方面,由教师花大量时间辛苦自制的目标明确、任务清晰、限定了各种功能的材料,往往会限制幼儿发展的无限可能,而开放性的材料才具有多功能多层次性,幼儿使用开放性材料能换着花样玩,怎么玩都不会腻。另一方面,幼儿的行为需求决定材料的更换频率。陌生的材料投放下去的时候,诱发的是幼儿的探索性行为,他们会试探材料的玩法,这个时候幼儿的游戏水平是不高的。而当幼儿对材料的熟悉程度增加,就会开始诱发创造性行为,以自己的意愿来玩游戏,越熟悉材料,游戏的水平越高。因此,教师要记住这个原则:材料不要变,让幼儿作用于材料的行为变;种类不要多,逐渐递增,让幼儿自行组合。
通过今天华老师给我们一线老师专业的指导讲座,使我们受益匪浅。
第二篇:参加位梦华讲座有感
观看位梦华教授讲座总结
今天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了以“关注两极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为主题的讲座,主讲人是九上北极、一下南极的著名科学家位梦华爷爷。据老师介绍,位爷爷还是位获得过多项国家级大奖的著名作家。
位梦华爷爷今年72岁高龄,但看上去充满活力。他用生动的图片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南北两极对地球的重要性、南北极的特征及那里的动物生活状况。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会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
从他的讲座中,学生了解到:分处于地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两极,不但能控制地球的气候,还能抵挡太阳风。如果南北两极的冰川融化了,海平面就会上升,临海城市将被淹没。可见,两极对地球有多么重要。那么,探索两极的奥秘,成为科学家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位爷爷以他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向学生们讲述了他在两极的所见所闻,把他们带进了一个美丽、神秘的极地世界。
当美丽的极光出现在幻灯片中,我们都被那形状各异、色彩绚丽的影像吸引住了。磁场把太阳风集中到两极,从而产生极光,原子和分子相互摩擦产生出奇异的光芒。那变幻莫测的眩目之光,是自然界任何现象都无法与之媲美的。
同学们对生活在两极的动物特别感兴趣。当位爷爷讲到在北极有一次他正做着饭,突然遭遇北极熊的“拜访”,他只好拿饭“招待”这位不速之客,可这个家伙饭量太大了,眼看位爷爷要遭不测,还好一个美国人及时赶到救了他。好险啊!原来那看上去可爱憨厚的北极熊,竟然这么凶狠。当提到南极的企鹅时,我眼前立刻浮现出它们那可爱而优雅的身姿。它们看上去很绅士,不过却有个小怪僻,就是最讨厌别人摸它们的头,如果你趁企鹅睡着时摸它的头,它也会立刻站起来追着和你打上一架,一点不顾绅士风度。真是太有趣了!我听得入了迷,完全沉浸在那神奇的冰雪世界里,感觉两极离我们是那么近。
不到两个小时的讲座,使学生对两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激发了学生保护地球、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同时,我也被位梦华爷爷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所打动。他鼓励我们: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勤奋好学,长大后都有可能成为科学家。是的,他的这种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精神给了我们勇往直前的动力,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传承他的精神,保护地球,关注两极,让我们的未来更加和谐美好!
何家店小学
第三篇:听华应龙讲座有感
注重积累,形成反思
盘山县实验学校 高冰冰
结束五年的班主任培训后,最大的感触就是专家们的成功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积累与反思,如果将积累与反思常态化,对我们的教育成长将起到巨大的作用,那时我们便成功了!
积累,来源于书籍,首先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专著,一本书至少三遍以上才能体会其中的精华,从而转化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有了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后,其次就注重平时工作、生活的积累,作为班主任,每天都与学生打交道,有的让人欣喜,有的让人心酸,有的让人感动,有的让人忧虑,而这些平常的故事就是我们积累的素材,值得用笔记录下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课堂上总会有许多精彩的瞬间需要铭记,如果这些精彩的片段以案例的形式记录下来,我们的教学成长将发生质的飞越,但是积累的过程中,我们最好分门别类,一以贯之,聚沙成塔,才能披沙拣金;积土成山,才能风雨兴焉,开始于积累,坚持于积累,将得益于积累。
反思不仅是对积累进行整理,而且可以激发灵感,产生思想的火花,反思与积累相辅相成。反思,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写教育随笔,有时补记教学机智,抓到灵感和智慧火花,有时追记学生见解,把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补充与完善到课堂的教学再创造中。记得华应龙老师的报告中曾有这样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至今都记忆犹新。在江苏省某节重要的公开课上,由于学生没有带白纸,所以华老师便示意助理去取,为了避免此时的尴尬场景,华老师便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校,自己的优缺点,很多学习好的同学积极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一个位于角落的男生举手发言到:我是董思成,我是狮子座,我平时都过得很快乐,虽然成绩不算太好,华老师为了激励这名敢于发言的学生,举了爱因斯坦、爱迪生等名人小学成绩都不算不好的事例予以鼓励,而状况发生了,一名学习好的学生反问老师:你是打击我们这些成绩好的人吗?学习好的人将来就没有前途呢?华老师当时回答:短短的几分钟,就让我看见了二附的学生能独立思考,敢于直面现实,敢于质疑老师,佩服。到了课节最后时,华老师问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画出一个大圆,这个男孩给出了一个最理想的答案:中间站一个人,固定不动,然后其他同学手牵手围成一个圆,然后一米一米地同时向外走,便成了一个大圆。当他说完答案后,华老师说了一句“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一个人都可以做的非常棒,当然,原来做得好也可以做的很好,很棒!的人”所有在场听课的教师报以热烈的掌声,那节课上的很成功,但是华老师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之中,而是提笔记录下这个特殊的案例,他在思考如果将“人皆可以为尧舜”写在黑板上,是不是会更好呢!就在不久的一节公开课上,类似的教学情境再次出现,这次华老师就将一句名言写在了黑板上,弥补了当时的遗憾,塑造了更为成功的数学课。我想这就是反思的魅力所在。
教师,开始、成功于积累,得益于反思。积累与反思,贵在及时,成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积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的收获。
教育有时就像一个精美的艺术品,需要我们用心呵护,用爱保养,用坚持去完善,从今天开始,从点滴做起,不断的积累与反思才是我们进步的不竭动力,从“教书匠”到“专家型教师”,也许只有一步之遥。
第四篇:听华应龙老师的课及讲座有感
听华应龙老师的课及讲座有感
2013年12月16日,特级教师京郊行活动在我们学校拉开了序幕。这次我们很荣幸的看到了华应龙老师本人,也有幸亲临现场听到华应龙老师的课,真的有种感觉叫特级教师就是不一般,大师就是大师呀!华老师的课堂是那样的轻松愉悦,弥漫着书香气息;华老师的文学功底又是那样深厚,让我们望尘莫及。
华老师这30年主要致力于探索“融错教育”,“尊重、沟通、宽容、欣赏”。使他的课堂充满了时代的气息,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在他的课堂上比较凸显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做中学,玩中学,清新流动的生命力让学生特别爱上他的“疯狂数学”。
这次讲座的题目是《教育即融错》,是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融错,为什么要融错,怎样融错。融错就是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怎样融错?第一,错是错,温暖的“容”。也就是包容、欣赏学生的差错;让学生悦纳自己和同学的差错;创造机会,暴露差错。第二,错不是错,智慧的“融”。首先探明差错背后的真正原因;其次,让正确从差错中生长;再次,要用教师自己的错。第三,错还是错,自豪的“荣”。首先是拾错;其次是分享;再次是感谢。
反思自己的课堂,我往往都是怕学生犯错误,总是先告诉他们要注意什么,哪边容易错,你们要当心一点,这样子的结果只是告诉学生表象,你那里不可以这样子写,学生可能这次听了老师提醒,这次记住了,但是下次没人提醒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华老师说的“有些错误早晚都会犯,早出现比晚出现损失少”,真是有道理!所以今后在我的课上,我觉得我应该做到像华应龙老师说的:包容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探究的勇气,保持学生探究的激情。华老师还强调我们要创造机会暴露差错,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的掌握知识。再想想自己的教学行为:总是在新课前安排大量的复习和铺垫,到位的提示,越位的暗示。正是因为我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扫除了学生的障碍,让学生很快的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但是心理学家盖耶告诉我们: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犯错误,让他们在复杂的情景中学会辨别,分析,判断,推理,从而达到真正的无错。
第五篇:听支老师讲座有感
用生命书写芳华
聆听支玉恒老师讲座有感
在这春意盎然的五月,怀着激动与敬佩之情我有幸来到白塔岭小学聆听了支玉恒老师执教的《太阳》一课和“个性化表达”的作文辅导以及教学案例讲座,亲眼目睹了大师的风采。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支老师会是一个威严的“老头”,但没想到我见到的支老师竟是一位和蔼可亲,精神抖擞的老人,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古稀之年的他精神矍铄,依然执着于小学语文课程的研究。就像他今天为我们了奉献了《太阳》一课中的太阳一样,无私的奉献着自己,散发着自己的光芒。
支老师既没有利用炫丽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又无华丽的教学语言,但他用朴实、纯真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在朗读上,支老师既要学生懂得作者内心情绪,又要领悟蕴含的深入道理。支老师没有什么特殊的招式,就是诵读、诵读、诵读……可能这就是特级老师的奇特之处,用简略、最常用的方法达到不同的效果。对于诵读的领导,没有花哨的方式,支老师只让学生思考一点:文章写出作者什么样的内心感受,我该用什么样的声音、速度、节奏读出来?对于学生不到位的朗读,教师是不露痕迹的引导:在读到太阳有多热的时候,支老师引导者学生语速要放慢,声音要低沉神秘,要有感情的变化,读起来让人们听起来很害怕。支老师恰到好处的朗读领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所思,让学生的情绪于文章中作者的情绪相融合,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学生在支老师的引导下,从书中读出了自己。整节课师生都在用心诵读,用心灵倾诉,用心灵表达。
在他的课堂上他总是可以把学生的思想在尽情的发散之后,又巧妙的回到教学内容和目的上来;支老师的课,你无法推测他下一步要做什么,而且经常出现谁也始料不及的设计和场面,但每一个点,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最终都会回到课堂教学上来。就如《太阳》一课中支老师按课文写法理顺序,分清关系让学生按黑板上的知识排队,大
队长,中队长,小队长,说说各部份有什么关系。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参与的同时掌握了知识,将课堂的主动权真正的还给了学生。在第二节的个性化表达中,支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发挥着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更好的写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
支老师幽默的语言,学生精彩的表现,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听课观摩的老师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也让我真正领略了什么是朴实的教学课堂。他那强烈的语言意识,极富人文情怀的语感培养,厚重而深邃的教学艺术风格,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充分发挥语文老师的语言优势,以灵活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情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情感和创作欲望得到升华,写出了一篇篇感情真挚的好作文。整个课堂,支老师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丝毫没有让人感到空洞乏味,反而让学生们情趣盎然,也足以看出支老师自身的内涵和底蕴。
听了支老师的课,我不仅感受到了支老师教学风采,还学习到了他优秀教学的方法,更感受到了支老师对小学语文届的热爱和执着,而恰恰是这种精神更值得我们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