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传统文化之端午节教学案例
“中华传统文化之端午节”教学案例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听一首优美愉快的歌曲,它的名字叫《中国话》。(歌词:hebe:扁担宽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she:扁担宽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ella:伦敦玛莉莲买了件旗袍送妈妈 /莫斯科的夫司基爱上牛肉面疙瘩 /s,h: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 /ella:s,h: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 /这几年换他们卷著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s,h: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ella: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 /„„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生聆听。
师:正如歌曲所唱,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中国话,对他们来说,以中国话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以巨大的魅力吸引着他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你知道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呢?
生:我喜欢书法,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种类很多,楷书、行书、草书,柳体、颜体,它们很具有中国特色,而且书法能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师:你很有书法家的潜质!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简介独到!
生:我看过电视上有很多戏曲,每个戏曲里又有很多脸谱,最神奇的是“变脸”表演,真是“瞬息万变”。
生:我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大宝贝,比如说瓷器,在世界都很有名,还有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它们都是传统文化的象征。
„„
师:说到中华传统文化,各位同学都有很多话要说,足以见证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中华传统节日呢?
生:春节、重阳节。生:端午节。生:元宵节。
生:清明节、中秋节。生:情人节„„
师:中国的“情人节”是哪一天? 生:农历七月七,牛郎织女相会。
师:是的,它有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叫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师:看来,同学们对传统文化也是十分了解。这节课我们重点讨论一个传统节日,老师为大家念一首童谣,你猜猜它说的是哪一个传统节日“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吉祥!” 生:端午节!
师:聆听很认真!有哪位小博士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端午节? 生: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师:哦,你说的是端午节的来历。其实,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籍资料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四种是:一是认为端午节源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习俗;二是认为其源于古时候吴越民族对龙图腾的崇拜;三是将端午节与古代“恶月”、“恶日”说联系在一起;最后一种说法,也是最为接受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谁能把屈原和端午节的故事详细地说给大家听?
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粽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师:说的详细又具体!为你喝彩!还有谁愿意谈谈你了解的端午节?
生:端午节要吃粽子,每个地方的粽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例如: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江西粽子多以尖三角形,福建粽子,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
师:小小美食家,精神可嘉!
生:除了粽子,还有食 “五黄”的习俗。五黄指的是黄瓜、黄鱼、黄鳝、咸鸭蛋黄、雄黄酒。
生:端午节还有赛龙舟的活动,非常精彩好玩!生:我查阅了资料,说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踏百草、斗百草:“青枝满地花狼藉,只是子孙斗草来”。这句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的诗句充分展现了斗百草的特征。踏百草是指野外踏青,这个习俗在北方更为常见。
师:你们说了这么多习俗,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习俗都被保留下来了呢? 生:吃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生:食五黄是为了辟邪,躲避灾害。
生:我觉得它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希望像屈原一样的官员得到认可,希望亲人健健康康。师:同学们总结的真是又全面又深刻。把端午节美好的寓意说得清楚又明白,可你们知道吗,2005年,在所谓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终正式确定韩国将领端午祭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中国落败。而紧随其后的孔子、中医、地动仪等等一系列的遗产纷纷被韩国列为被申遗的对象。如果说端午节之争得失败是由于我们的准备工作不及韩国,那之后对上面所提到的中国传统的文化遗产该产生警觉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渐渐流失,传统文化的继承产生了严重的缺失。因此面临着极其尴尬的处境。这是一个让我们深思的事件。
师:中国还有许许多多传统节日,它们拥有不同含义而又同样寄托了自古以来人们的美好祝福和愿望。中华文化中还有许多精髓,待我们去传承、去发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传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使命!
第二篇:中华传统文化之重阳节
中华传统文化之重阳节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别名“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等,在有些地方也被称为“祝寿节”、“女儿节”等,今天也被称为“老人节”、“敬老节”。
下面重点介绍重阳节---节日习俗 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 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
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第三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案例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案例 ——《苏武传》中的爱国主义教学案例
高一年级部
向锐
【案例背景】
高中语文课本中几乎都涉及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我校语文组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引导,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意义重大。【案例描述】
【片段描述】文章中卫律、李陵与苏武形象的对比、并讨论如何践行苏武的精神。
【教学案预设的问题】
用自己的话总结卫律、李陵及苏武的形象特点,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
生1:卫律在文中是一个卖国求荣、贪图荣华富贵的人。
生2:还是一个诡计多段、无耻自私的人„„
师:总结卫律人物形象,分析李陵
生1:李陵和卫律一样,都是卖国求荣之徒。
生2:他与卫律有区别,对自己的叛国充满愧疚„„
教师总结李陵与卫律两个人物的形象异同,并请大家安小组讨论文章传主苏武与这两人的形象差别,重点考虑对于大家的启示 小组1:苏武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忠诚于汉,即使历经艰辛,与这两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作为我们中学生,也应该学习他这种爱国的立场„„
小组2:苏武的人物形象第一组同学讨论的较好,我们组主要讨论了作为我们中学生,尤其是生活在和田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环境中的中学生应该怎么样践行苏武这种爱国的精神(该同学提醒后,全班七嘴八舌讨论,气氛热烈,教师示意安静,个别回答)
学生1:想苏武一样坚持立场,维护祖国统一、地区的安定团结。学生2(民考汉同学):要像苏武一样坚定立场,反对宗教极端,暴力恐怖主义,向家人亲朋宣传祖国统一、民族一家亲„„(全班热烈鼓掌、教师给与鼓励与肯定)
学生3:我觉得大家说的都很好,但是作为和田的中学来说,就像上一个同学说的,我们学习苏武的爱国主义更应该落实在日常生活的小事儿上,在和田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大家更应该学习苏武这样的爱国主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学生继续发言„„
【教学反思】
这是本人前段时间课堂教学的一个典型案例,本课关于三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其实并不难,真正的两点在与结合中华传统的爱国文化,并结合本地区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反对宗教分裂的特点,要求学生根据苏武形象讨论自己应该怎么学习苏武。
“爱国”这个词说出来很容易,学生也可能会在讨论过程中讲一些大、空的东西,但最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立足于本地特殊背景,能从自己日常的一些小事做起,学习苏武的这种立场坚定、爱国的精神,最终达到在语文课堂上既学到语文知识,又立足本区实际情况,使学生受到文中传达出的传统爱国文化熏陶的目的,最终达到既能“树人”更能“立德”的教育目的。
第四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端午节(作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端午节
太平桃源示范小学 四年级(1)班 黄联琦
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绚烂多彩,有中秋节、春节、重阳节、元宵节„„可我最爱粽叶飘香的端午节。端午节在神州大地上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但我感觉家乡的节日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更能表现端午节的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和蒸包子。用新鲜的粽叶包着又香又粘的糯米,然后,再用细细的白线把粽叶缠住,这样做是防止煮粽子时把粽叶煮散。粽子煮熟时,清香四溢。
煮好粽子后,妈妈又把包好的包子放在锅里蒸。包子有肉馅的、有白糖加花的、也有清真的。还未蒸熟,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吃一口,一丝丝口水在脖嗓眼里翻腾,就想美滋滋地一次 吃个够。
一顿饱餐后,就是家乡话说的:“游百病”。我们一家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到宁边云游玩。一路看山看风土人情。路上车水马龙,人多得数不胜数。到达目的地后,满山遍野都是雪白色、红色、紫色的花,美丽极了。山上开满许多“木耳花”,是一种丛科植物,长不高,花瓣用热水焯过再漂洗几次后就可以食用。炒着吃,凉拌着吃都很好吃。但花蕊不能吃,有毒。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摘了一大袋木耳花,满满的收获。在山上我们一家又坐着吃了一些包子,然后兴高采烈地坐车回家了。
家乡的端午节给了我许多的喜悦和快乐!粽子、包子、玩的、吃的,好事成双。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端午节是中化优秀传统节日,也是一种思乡团聚的念想。我怀着一颗思念、激动的心去迎接下一年端午节的到来。
指导教师:韩光莉
第五篇:家训—中华传统文化之生机
家训—中华传统文化之生机
皆在于家。二O一五年,习近平主席在春节团拜会上告诉全国人民,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两人遥相呼应,主席述而不作,继承传统,真是用心良苦!家为国之基,家教为民族文化之生机,教之始在于家,教之终成于家,亦即《大学》所言之「事有终始」。
—五九一)和他的《颜氏家训》。颜之推出生于梁武帝时代的建业,一生颠沛流离,历经四朝,两次遭遇囚禁,全家居无定所,于公元五九一年卒于长安。因感叹家教乃传承中华文明之要道,故将忠孝友悌的家风、文字、音韵以及文学的家学奋力著述留给后世。公元五七七年,之推一家在北齐遭遇国变,长子思鲁见家中日益贫困,问父亲:家无积财,做儿子的当好好去劳动,供养父亲,为什么还要花大量时间学习经史呢?父亲回答说:「子当以养为心,父当以学为教」,如果孩子们都放弃学习而谋财富,为父就算是丰衣足食也于心不安。父亲又语重心长的勉励长子:「若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藜羹緼褐,吾自欲之」。这是一位生于乱世一生力行忠孝却三次遭遇亡国、念念怀念乡土却多次流离失所的老人,在国难家困之时对孩子们的期许,吃糠咽菜不要紧,重要的是要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文章、归心、音辞等共二十篇,内容包括三方面:家风(清白、勤俭)、家学(文字学、音韵学以及写文章)以及家教(儒佛二教及因果教育)。《颜氏家训》开篇便说:「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即忠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这便是《大学》所言:「治国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先王之道、祖宗家业皆在忠孝,这就是分裂得以一统,战乱得以消弭,太平得以实现的源头。
家门整肃、家风和敬之重要,故用心教育子孙,遂令其皆能承传文化,兼济天下。像颜氏这样重视家教、家学渊源的家族,当时还有许多,琅琊王氏、清河崔氏、兰陵萧氏等都是突出的例子。禀承忠孝之教,在乱世可以承传大道,延续文明;在治可为栋梁能臣,德化一方;在家内则可令家门整肃,其乐融融;在社会则能够和睦邻里,乡土情重。这些家族所传承的修身立德、敦亲睦族以及经世致用的真实学问,隋文帝杨坚深得其益而得以一统天下。隋朝统一之后,旋即天下归唐,创造唐朝盛世的中坚力量,便是这些重视家庭教育的家族。的贡献。临财不苟得的杨震,祖籍弘农,是汉朝的东莱太守。在其孙杨赐的提议下,东汉将儒家经典刻石以传世(即熹平石经),帮助传统经书传承后世。隋文帝杨坚为杨震十四世孙;武则天母亲荣国夫人杨氏,即为杨坚之后。宋代学者杨时、江南民间著名的孝子杨庆,皆为汉代弘农杨氏之后代。及至明初建国,杨家又出三位重臣:杨士奇、杨溥和杨荣,追溯起来,也是汉朝弘农杨氏的后代。弘农杨氏如此,宋代范仲淹家族亦如此,他的十七世孙范文程,范文程是清朝开国的元辅、国师,清代国家之规制大多出自范文程之手。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家庭的忠孝之教,的确能够帮助现代社会消灾免难、拨乱反正,帮助人们恢复安定团结。这是今天学习传统家训、力行家训的意义。
王之道。四年后,思鲁生子师古,颜师古少传家业,遵循祖训,传承文字学,整理五经,成为唐代经学大家,唐太宗的军国政务等重大诏令皆出于师古之手,名重当时,果然绍家氏之业,不负祖父之望。七世孙颜真卿,以甲等登进士,是中国著名的孝子忠臣,帮助朝廷平定安史之乱,更是一代书法大家。颜之推的三子游秦也是才学兼备,将其对《汉书》之研究尽传于侄子师古,助其注《汉书》以传世;他还帮助唐高祖拨乱反正,令原本强暴寡礼的廉州(今河北境内)因他的德政而敬让大行。颜氏一家对于国家治理以及传承学问方面的贡献,可谓善述父之志,弘演往圣之王道,绍隆祖宗之家业。
如何让我们每个人的家庭,也能像杨氏、范氏等家族一样,代出人才,为天下苦难众生做出真正的贡献?恭敬学习传统家训是必要的,但是要想真正落实还要远效颜之推,发心为往圣继绝学。全心全意慈悲爱护家人,像颜之推一样,扎好德行的根,扎好文字学学问的根基,在家则敦伦尽分,在外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毕生改过迁善、积功累德,胸怀天下苍生。中华传统文化是圣贤的教育,传承者必先改变气质,让自己成为圣贤君子,诚如司马光所言:「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家、立国不可或缺的基础教育。不重视伦常因果,则离散败亡在所难免;若无文字学的基础,古圣先贤的教诲难以正确理解。经教之不解,真理则不彰;不能明理,则无从落实;于日常生活中不能亲证经典所言,则学习徒具形式,风俗为读书人所败坏,传统竟被学者背弃。前车之鉴,警示今天学人务必老实、听话、真干。今天中国虽屹立于世,但其传统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的精神还没能好好传承,周代之王道,汉唐之恢弘、盛清之道德学问还不为人知。这都在提醒我们读书人要直下承当,不仅要至诚祈请祖宗加持,即便幼时失教也要痛改习气,务必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做出来,而且还要特别重视在家中落实因果教育,落实文字学、经学的基础教育。
教育着手,「家庭教育,因果报应,乃现今挽救世道人心之至极要务。而家庭教育,尤须注重因果报应。以因果报应,能制人心。除此之外,任凭何法,皆无救药」。大师特别强调母亲需要在孩子年幼时,「当以因果报应为先入之言,使其习以成性,庶后来不至大有走作。此淑世善民、齐家教子之第一妙法也。」可见因果教育的影响之远之深。是以中国每个城镇都设有城隍庙,其庙中的十殿阎王就是因果教育,深知因果者连一个坏念头都不敢起,更何况是造作!其教化力量之大不可轻忽,更不可以迷信等闲视之。
多当时的真实案例,令子孙明了因果之可畏,帮助他们抵御外界的巨大诱惑而不敢造次,端心正意,趋吉避凶。并且颜之推特别强调祭祀要用素,若杀生祭祀,反而是拖累祖先,增其罪业,与他死后一个世纪才译出的《地藏经》完全相应。颜之推在「归心」一章,备言杀生果报之惨烈,故其子孙有好生之德。三子游秦为官,他的仁爱、谦和令当地人大受感动,人民唱山歌赞扬他,「爱人如赤子,不杀非时草」。
一个突出的特点。忽视文字学、经学的流弊,说之不尽。为此,毕生潜心教学的朱柏庐先生,于十七世纪初撰写《朱子治家格言》,提出「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也与颜之推遥相呼应。纵观历史,每当疏忽因果教育和文字学教育时,传统文化的传承就会凋零。因此,通过在家庭教育、幼年教育中落实传统文字学、经学的基础教育,可以帮助家中年幼的孩子毕生坚守修身齐家,经世致用,就能够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转变世风日益西化的势头,逐渐恢复传统文化大家庭、大家族的传统,使其成为承继传统之载体,果能如此,完善的家庭教育必能成为国家长治久安之重要基石。
亲尊师。颜氏的家教端在于此,颜回不贰过是尊师重道,之推一生流离失所,却依然念念不忘慎终追远,为了让父母的坟墓改葬在家乡,甘冒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这是孝敬;他给儿孙起名,皆示以不忘本:思鲁(寄怀旧乡)、愍楚(志思故国)、师古(以古圣先贤为师),这是追远。
赤子之心。他所处的时代,中原地区出现胡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西化,孝悌忠信的教育被大大忽视了。即使是汉朝的天子,也会觉得好玩而喜欢穿外国人的衣服;许多原本是汉人聚族而居的地区也以胡人文化为主导,不重视家教,轻视五伦五常。待到西晋灭亡,士大夫家族纷纷移居长江以南,长江以北的半壁江山已沦为胡人统治而几乎全盘西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学术、典籍的收藏以及礼乐的传承都需要仰赖世家大族,琅琊颜氏、清河崔氏以及兰陵萧氏等文人家族成为继承传统的主要依靠。
海重归清平,便立即上书隋文帝,「考寻古典,制礼作乐」,以弘先王之道,开万世之太平,并且郑重介绍了梁朝的礼乐,言其颇有可取之处。颜之推做为梁朝旧臣,提出这个建议是有着现实依据的。而梁朝礼乐最可称赞之处,便是重视雅乐、重视讲学,故梁朝皇子皆博学,昭明太子着《文选》传世,梁元帝每逢节庆必亲自讲学。若隋文帝重视雅乐,在天下大兴讲学,而非鼓励征伐,则天下归心,隋末之丧乱亦可免矣!然而遗憾的是,从汉亡至隋朝再次统一,已经历了三百年的乱世,文帝没能看懂颜之推的奏折,未能听从。之推亦感叹,「今虽混一,家道罄穷」。
遭到皇帝的拒绝,但他却依然孜孜不倦,不知老之将至。为官,念念不忘忠孝,传承王道;持家,念念不忘祖宗教诲,怀念乡土,志传家学,力弘家道。纵然一生流离失所,自叹「嗟宇宙之辽旷,愧无所而容身」,就算生不得返乡,死亦无法归葬,也要拿出精卫填海的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不敢怨天泣麟,转而更加认真的撰写家训,期待清白家风代代承传。他在自传中说,「大道寝而日隐,《小雅》摧以云亡。瀍、涧鞠成沙漠,神华泯为龙荒。作羽仪于新邑,树杞梓于水乡。传清白而勿替,守法度而不忘」。这是说在乱世,真正的王道早已被人淡忘,《小雅》的正声也几近失传,原本是中华文化中心的河洛地区,如今已沦为文化的沙漠,整个神州大地面临着西化的威胁。我们家虽然背井离乡,但是依然可以在新的住所中做德才兼备的好样子,为国家培养更多良才,让品行高洁的家风世代传下去,代代子孙都能不忘守礼、守规矩。可见对颜之推而言,继承古圣先贤之学问、延续传统之家风家道便成为他一生心之所向、容身之所,故他毕生以继承传统、弘扬家道为己任。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存心,颜氏家族以其家学渊源,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栋梁。
家远,真实不虚。由此可以推知,我国之所以人口繁盛,国力日益强大,全赖祖宗有德,冥冥之中护佑子孙。今天国人若不能抓紧每一寸光阴,恭敬学习传统文化,修身、齐家,真的是对不起祖宗!乙、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因果教育以及传统的文字学教育对家族之昌盛以及国家之兴旺太重要了,这一点,知识分子等社会精英不能忽视,普罗大众也要引起重视。惟其如此,国家乃至世界的盛世再临,人民安居乐业、长治久安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这就是家教、家风、家道能够于成就国家治理、时代昌盛的原因所在,如果大家庭皆能如此,世上必多圣贤君子,太平盛世自然可成。
书之所,斯文由此丧尽;也目睹过许多家族,因为举家南迁而亡失家谱,亦亡失其家学,遂不敌世风日下而家风败坏。教育是文化的生机,没有了长善救失、成圣成贤教育,就没有了文化之传承,没有了传承,本性本善就会迷失,社会风俗则难以淳厚。他在《家训》中回忆,梁朝在全盛时,社会上精英家庭的子弟,只知道穿华丽的衣服、涂脂抹粉、车接车送,而不知道继承其家学。这令颜之推对故国梁朝感到非常的担忧,为其次子起名为愍楚(即志思故国),其爱国爱乡的情怀,此中可见。
然重视雅乐正声,宫廷重视讲学,皇帝都有很好的文化教育,但是朝廷却未能在民间弘扬圣贤教育,帮助国家实现见和同解。做为国家栋梁的世家大族,往往因为离开乡土,聚居在城市,而未能传承家教、家学。南朝多仰赖商贸,复因重商而忘记勤俭,崇尚奢靡。年轻一代因失家教而变得轻浮,因私心日长而无法维系家和,原本一族共居的大家族,因此分崩离析。家族的败亡,带来国家的灭亡,明乎此,便能看到颜之推不计千辛万苦而作《家训》的良苦用心,真的是「太平盛世,教学为先」。
主要方面,学校、社会教育是辅助。以梁朝为例,家庭之所以无法继承勤俭之家风,则在于家学之不继。所幸的是,颜氏家族在千里南下,又因梁亡而举家北迁,在颠沛流离之际,依然保持其家风、家学,全在于颜之推苦心坚持,不敢忘本。据颜之推在《家训》中记录,颜家的晚辈,「晓夕温凊」,即早晚问候长辈;「规行矩步」,即步从容、立端正;「安辞定色」,即神态安定、言语得当。族中的长辈对晚辈则「赐以优言」,即劝谕策进;「问所好尚,励短引长」,即帮助他们长善救失;「莫不恳笃」,都非常恳切的教育后代。这样的传统文化大家庭,多么温馨,多么美好!
爱心,用高度的智慧言传身教,予以教导。所以颜之推一生,都因为背井离乡,目睹人民失教、生活困顿,益发怀念传统文化的大家族,怀念家族对他的关怀、爱护以及提携,念念都期望将这样的家风、家教永远承继下去。他说:「慈兄鞠养,苦辛备至」,追思兄长;「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他报恩的方式便是撰写《家训》,以期圣贤家学传承不坠,清白家风由此护佑家中晚辈,继而整个家族化导一方。
育模式,不仅是家庭教育,更是家族教育;不仅包括了人格养成的教育,更有学问方面的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这是《颜氏家训》显示出来的重要信息,这种教育模式非常值得现代人予以高度重视。
样的记录,而西方的学校教育也从一开始就离开了家庭。例如号称东罗马帝国的拜占庭王朝,在十一世纪时,各地专门教授贵族、精英子弟的学校增加了,成为现代学校的雏形。西方的学校教育是与家庭教育脱节的,学生就学的地方是一些财团所支持的公共机构,而非家庭,所教授的资料主要是知识、技能,而不是修身、齐家、治国之大道,并且拜占庭王朝的皇帝并不重视学校教育,这与传统中国大相径庭。遗憾的是中国于二十世纪初废除科举制度,由家庭来办学的私塾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西式学校,并且像九百年前拜占庭王朝的学校一样,以教授知识、技能为主。原本是上行下效的教育,旨在转凡成圣的教化,转而成为求入名校、求获学位、继而求得工作。遂令传承了五千年、一万年之中华文化,竟然在全民都识字、个个都上学的信息时代,无以为继,这个现象非常值得我们反思。这是《颜氏家训》对于这当代又一个值得借鉴的地方。
它大约定稿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公元五八O—五九O),被后世推举为家训第一书。传统文化教育的三个方面,伦理、道德、因果教育,这一本《家训》全部都有,传统文化的学术、道德文章此书也有所涉及。这部书给当今社会的启示是: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是立国之基础,社会长治久安之保障,这个教育从胎教开始贯彻终身,它的目的就是培养圣贤君子。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有决定意义的方面,内容有三:用于修身立德的伦理、道德教育,用于断恶修善的因果教育,以及传统学术的基础教育(文字学以及基础的经学)。这三个方面,既是一个家族家风、家道、家学的具体体现,更是一个国家得以代出人才,实现治世的必经之路。
恭敬学习传统的家训,尽快在每个家庭中恢复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