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时间:2019-05-13 02:1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物教学中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物教学中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第一篇:生物教学中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生物教学中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襄城实验高中:郑岸伟

生物教学中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摘要: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合理应用,给生物教学带来了活力。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利用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而网络课堂、网上信息链接为深化教学,扩展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信息交往。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生物教学效果,但也有其局限性。只有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关键词:信息技术 网络教育 合理利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

(一)将抽象知识形象化。

在生物教学中往往要插图来说明一些动态的过程,如果板书吧,则内容太多、并且没有一定的动态效果。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静止的插图制成三维动态图像,将物质的空间结构、运动特征等以动态形式形象化地展示出来。例如“减数分裂全过程”这部分内容,整个过程抽象、复杂,看不见、摸不着,学生难以理解。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模拟此过程,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又如:噬菌体的结构和侵染细菌的过程,用传统的挂图结合讲述的教学方法,学生不容易理解,把整个侵染过程做成Flash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是一个放大的、动态的、连续的变化的微观世界。

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二)将难点知识简易化。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这部分内容,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知识内容抽象难懂,如果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使用静态的挂图,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如果把“蛋白质合成过程” 用Flash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就能用动画很好的把转录、翻译的过程有机的连成了一个整体,把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形象、直观、生动、表现了出来。同时,把DNA上的碱基、信使RNA上的密码子、转运RNA上的反密码子三者之间的关系直观的显示了出来,非常形象地向学生演示出了转录、翻译过程的动态细节,而且还可

以多次重复演示,直到学生彻底明白为止。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通过动画、声音等媒体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强化,积极引导学生思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得教学目标顺利完成。从而有效的突破了这部分重、难点知识。

(三)模拟实验,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以多媒体技术的制图、动画、等媒体形式模拟实验全程,通过慢放、定格演示、分析和讲解实验;实验完毕后可将课件再现、暂停等“重温”实验过程,能很好地提高生物实验的成功率和实验质量。因条件限制无法实现的实验项目,组织学生在电脑上模拟实验,还有一些耗时多、花费高、在实验室中不易完成的实验,如细胞分裂、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动物和植物胚胎发育的过程、豌豆的杂交实验等,这些内容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枯燥空洞,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直观、形象的模拟显现出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摆脱时间的限制。学生看到的是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增强了理解和记忆,提高了教学效果。既节省实验经费,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增加了对操作技能的认知。

(四)将繁杂的知识简明化。

生物的部分知识体系内容繁杂,过程冗长,借用多媒体课件将其逐步剥离,通过抽提知识点、主干线条,引领学生归纳总结,同时将文字、图形分步释放,形成简明扼要的知识树。学生在课堂上系统学习、理解知识,重点掌握知识树,课下通过已掌握的知识主干逐步延伸、发散,复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全部知识,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网络教育为生物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一)建立网络课堂,加强师生交流,提升生物教学质量。

网络课堂是教师在主控机上授课、辅导、答疑,组织和督导学生的学习,学生通过与主控机联网的工作机同步学习、提问;或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讨论组,组织学生以网络为媒介,进行联机讨论;学生将讨论中的疑问经网络发送给教师,教师利用电子黑板将共性问题统一讲解,个别问题联机答疑。网络课堂通过实现信息的双向反馈过程,弥补了多媒体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化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做到边学边清,边清边掌握,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网上信息搜索,提升综合素质。

网络具有高密度信息集成以及快速传输的显著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浩瀚的知识库。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需要进行上网查询,获取与建构新知识,提高自身认知的层面,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其应用还可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及时接触前沿学科、边缘学科的进展,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扬长避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一)避免多媒体课件替代教师教学。

多媒体技术虽有诸多优越性,但其终究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如过分依赖多媒体,将过多的内容制成课件,则课件量过大画面切换过快,导致学生无暇思考、提问,而教师忙于应对课件展示的内容,无暇顾及教学活动的组织、学生的反应,更谈不上信息的双向交流,最终造成教与学节拍的不和谐。应合理安排多媒体课件的量,恰当使用声、色等视听渲染,充分利用自己独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调动学生的参与,重视与学生的课堂互动,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质疑的空间,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实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优化结合,才能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二)及时更新多媒体课件。

在新课标下,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应根据生物的发展、所用教材内容的需要,及时调整、更新课件的内容,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得到发挥,提升生物的教学质量。一定要做到内容适量,尤其是教材之外的知识,一定要把握好取舍,必须保证学生有理解、质疑和记忆所学知识的余地,保证教师有将课件回放补充、归纳总结的时间。

(三)避免课堂信息量过大。

多媒体技术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如果只想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整堂课大量采用多媒体课件,成了典型的电脑“满堂灌”,教师成了机械的电脑操作者,走入了“使用的多媒体信息越多越好”的误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信息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决不能为使用而使用。一定要做到内容适量,尤其是教材之外的知识,一定要把握好取舍,必须保证学生有理解、质疑和记忆所学知识的余地,保证教师有将课件回放补充、归纳总结的时间。

(四)避免网络教育流于形式,注重使用效率。

学生上网时最感兴趣的是娱乐性的内容、玩游戏等;而网络课堂因学生参与较多而耗时,容易造成讲授时间减少,个别学生怠于讨论、质疑,使网络课堂的

教学优势得不到体现。为避免网络教育流于形式,教师应训练学生熟练使用搜索引擎,熟悉查询路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得所需资料的能力,尽可能详尽的告知学生查询资料的相关网站、网页,提高网络使用效率。教师应根据章节内容的需要,合理安排网络课堂,加强组织、督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根据讨论、回答问题的表现记录得分,加入到学期成绩中,以促使学生提高使用网络课堂的效率。

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方泛应用使教学不拘于教材,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每一种教学手段都有自身的长处,对某种特定的教学和学习有效,不存在一种处处适用的全能媒体,只有充分发扬现代信息技术的有利作用,解决其存在的不足,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才会更有效更完善。

第二篇: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计算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如讲“DNA结构和复制”一节,我采取声像点睛的方式,首先让同学们看一段课外阅读,思考什么是遗传物质,DNA为什么能控制性状的遗传,引导学生去探索DNA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然后打开显示器,就可出现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及代表各种化学分子的图形……在复制过程中,首先出现一个旋转的DNA空间结构,有一个动态的自动解旋、碱基的配对和形成两条DNA分子的过程,这是在其他教学手段中所不能比拟的。在演示DNA分子复制的同时,还可进行强化训练,也可自学练习。如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在计算机的显示器上如碱基配对不符,会发出“嘟嘟”的响声。(我用它的谐音“不不”)这就对学生出现了声刺激,如果对了会发出清脆悦耳的音乐声。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记忆深刻,课后练习时正确率达到90%。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极大的兴趣。突出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并且能使微观世界宏观化

直观性原则是教学中一个重要原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显示生物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如讲葫芦藓的生殖特点。葫芦藓个体小,生殖过程必须借助于水的条件才能完成。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显示器上首先出现葫芦藓的完整植株,再把各个部分用分解的形式描述:其蒴帽和蒴盖脱落后,由孢蒴中放散出大量的孢子,孢子萌发形成原丝体、长出假根和芽体,由芽发育成葫芦藓植株(配子体)。配子体中的精子器和颈卵器放大,精子器中产生精子,借助水游到颈卵器中与卵细胞融合,完成受精过程。受精卵在颈卵器中进一步发育成胚,长出长柄……。整个的显示过程形象逼真,给同学以直观的感受,使不易理解的教学难点轻松自如地解决。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显示,90%的同学都能自己概括出葫芦藓的生殖过程。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

生理学科的特点是细微、动态、抽象。如人体的细胞、血液的流动和尿的生成等。这些均是教 1 学中的难点、重点,但又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比如,讲血液循环时,过去我用“讲述 版画”的形式讲授,以语言讲述为主,板画为辅,虽然也能强调重点,但缺点是既不真实,也缺乏动感。如果应用计算机软件来显示这一生理过程,既能真实、艺术地再现心脏的结构和血液流动的动态过程,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新颖有趣。在显示之前可设思考题,让同学带着问题去看。如心室收缩时,心房处于什么状态?血液为什么没有流回心房?心房收缩时心室处于什么状态?另外,教师可先出示模型,使同学对心脏的形态、大小,各部分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打开显示器,首先出现的是心脏剖面图。用光点把4个腔进行强化,接着就是瓣膜的强化。血管与4个腔相连,分别用红光和蓝光强化,然后就是心脏搏动和血流方向,说明心脏是动力器官,使同学进一步懂得心脏的重要性,为下节讲体育锻练对心脏的影响奠定基础。另外在显示过程中,可以根据时间放慢速度,边讲边显示。这样学生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接受知识过程中,又得到教师适时、适度的强化,使这一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易于接受。以后测验这一内容时,85%的同学都能用绘图的方式画出血流的方向,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掌握这部分内容。能提高一节课的知识含量

计算机软件运用了视、听并用的记忆效果,在帮助学生认识与记忆学习材料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葫芦藓的生殖和蕨类植物的生殖”这一节,过去用一节课时间特别紧张甚至还需延长时间,现在通过运用软件教学,大大缩短学生对重点、难点的学习理解过程,仅用半节课就完成了。目前计算机主要通过屏幕显示提供视觉刺激,通过声音提供听觉刺激,所显示的图象是平面的。将来立体电视技术的应用将可使学生见到立体图象;香味电视技术则可以使学生嗅到不同的气味。生物教学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我们的教学结构,使我们的生物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将为培养我们的生物科技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教学进行整合,达到全面提高各学科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近年来国内外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医学、林学、环境等生物学科的基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生物教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而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化虚 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因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尤其是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

1、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龄时期,而多媒体具有的声、光、电的综合刺激,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不够,加上生物的部分比化学相关的内容早接触,给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了麻烦。根据生物学科的这些特点,运用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

在生物课堂,让学生接触尽量多的生物资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特征》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中,生物体的六个基本特征是一个重点,我为了讲清楚这一部分内容,就从网上收集了大量的图片、电影资料,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一目了然。如果是按照原来的教学的方式:教师讲,学生学。那么学生理解起来很难,利用多媒体,在网络环境下,收集的大量图片、电影资料只需要使用超级链接,通过网络将这些资料从教学资料中学传输过来,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就可以使学生从不同侧面接触教学内容,达到教学要求的同时,拓宽了知识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降低了我们教师的备课强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在以后的教学中,一旦需要同样的素材,仍可以通过网络从教学资料中心获取。突出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并且能使微观世界宏观化

例如在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植株的生长》这一节时,我就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尝试“种”一株“植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用鼠标点取不同的“肥料”加在“植物”上,得到计算机显示的各种表现的“植株”。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教师的指导,终于“种”出了一株“健壮的植物”,就这样,在游戏中,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带着极大的兴趣去探索,并且还能得出植株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一旦缺乏某种无机盐,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出现响应的症状。这样学生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又如:在学习《开花和结果》这一节时,我发现学生不容易掌握花的各个部位(如雄蕊、雌蕊、花瓣、萼片等)的相对位置。这时,我做了一个课件给学生完成这样一个练习: 提供一些散乱摆放的花的部分,学生用鼠标点击,拖动各个部件到屏幕上一确定位置,位置正确则连接,同时给予表扬,错误则返回原处,并给予提示。经过多次尝试,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花的结构的知识。3 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实验本身一般是不适宜选用多媒体来替代的。一些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演示实验或现象,以及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完成的一些经典实验,则可以通过电脑模拟来实现,帮助解决问题。比如,讲血液循环时,过去我用“讲述+板式画”的形式讲授,以语言讲述为主,板画为辅,虽然也能强调重点,但缺点是既不真实,也缺乏动感。如果应用计算机软件来显示这一生理过程,既能真实、艺术地再现心脏的结构和血液流动的动态过程,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新颖有趣。在显示之前可设思考题,让同学带着问题去看。如心室收缩时,心房处于什么状态?血液为什么没有流回心房?心房收缩时心室处于什么状态?另外,教师可先出示模型,使同学对心脏的形态、大小,各部分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打开显示器,首先出现的是心脏剖面图。用光点把4个腔进行强化,接着就是瓣膜的强化。血管与4个腔相连,分别用红光和蓝光强化,然后就是心脏搏动和血流方向,说明心脏是动力器官,使同学进一步懂得心脏的重要性,为下节讲奠定基础。另外在显示过程中,可以根据时间放慢速度,边讲边显示。这样学生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接受知识过程中,又得到教师适时、适度的强化,使这一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易于接受。以后测验这一内容时,85%的同学都能用绘图的方式画出血流的方向,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掌握这部分内容。4 能提高一节课的知识含量

计算机软件运用了视、听并用的记忆效果,在帮助学生认识与记忆学习材料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葫芦藓的生殖和蕨类植物的生殖”这一节,过去用一节课时间特别紧张甚至还需延长时间,现在通过运用软件教学,大大缩短学生对重点、难点的学习理解过程,仅用半节课就完成了。生物教学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我们的教学结构,使我们的生物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将为培养我们的生物科技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5、能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实践证明,课堂讲授与适当组织讨论相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辨识,而且可以使他们在这种讨论中,更好地认识自我,促进其开拓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更有效地组织讨论提供了便利条件。例如,有一次讲到转基因食品是否可以大力推广时,同学们发生了争执,我就让学生自己上网寻找答案。如果你认为可以,你找到哪些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你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我就将有代表性的一些看法转换到大屏幕上进行交流。这样的讨论,充分地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点拨、开导,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东西,而这正多媒体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的教育价值所在。

6、可以提高复习质量

生物的许多内容都是需要反复理解和记忆的,学生可以通过终端与网络中心连接,将课堂上讲解的多媒体课件再次从教学资料中心的服务器读取,对不理解的环节可以反复观看,并且可以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内容,这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生物学教学中,有意识地使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将在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品质,促进其开拓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认真分析生物学知识内容的基础上,着力于从学生的学出发,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的诸多功能,真正实现多媒体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必然带来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也必然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化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摘要:何为信息化教学?顾名思义:它就是运用现代科技研究成果,把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等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穿插于日常教学中。它也是近年来教学中的“新宠儿”,但随着它的广泛应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不乏充斥着“粗制滥造”、“生搬硬套”、“断章取义”等诸多弊病;究竟如何运用、使其更贴近课堂、更易被学生吸收、并使其效果最大化,从而达到信息化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并进一步推进新课改,值得大家商榷。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初中生物;教师;学困生

一、信息化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当今教学中随着白板车、各种计算机教学操作系统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以及各种教学评估中加大对课件、电子教案的审核力度,使会不会“用好”、甚至“能否会用”多媒体技术作为对教师日常教学能力好坏的一个“评估标准”!进而造成许多年轻教师在日常生物教学中仅依赖于电子教案、课件的编写和使用,甚至胡乱运用网上下载的各种视频;其结果往往是“恰得其反”,造成许多青年教师把作为教师的基本功之一的“板书”及为人师的“解惑”工作性质都忽略了;往往是课上图片、PPT、课件、视频满天飞、“热热闹闹一节课、动画、幻灯看个够、课堂内容你问我来,我问谁?”而对于一些向我们这样普通初中学校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由于财力及学校一些现有设备条件还达不到的生物实验及生物理论,考虑可以使用相关的课件、网上下载的视频等这些信息化教学手段用于实现“情景再现”;来做为日常生物教学上的一种补充手段我认为还是可以的;但切不可用以来“作秀”或“喧宾夺主”,甚至以“一美来遮百丑”!

二、恰当的运用信息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生物学的兴趣

在我们日常的初中生物教学当中由于书本和理论教学的局限性,很难把一些生物概念和理论形成的机理和当时的实验场景还原出来,因而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和一些厌学情绪的产生;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和飞速发展,通过计算机上的多维成像技术我们可以很简单的通过CAD及CAI等在多媒体上绘制出一些当时科学家们发现这些生物理论时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当时的实验手段和实验过程;给它们来个“现场还原”,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的通过视、听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生物学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在日常的生物教学当中实现“化腐朽为神奇”,让那些平时对学习感到“枯燥而乏味”的“学困生”把学习看成了简单、有趣、而又易于接受的事情。

三、信息化教学是初中教师提高生物传统教学的辅助和优化

在我们初中日常生物教学当中,课本上如:“生物圈”、“遗传和变异”、“嫁接”等这样的一些生物概念、生物理论,虽然能“照本宣科”的让学生们暂时“接受”下来,但还是很难从“时间”、“空间”、和“感性”上仅凭我们的一张嘴和手上的一支粉笔让他们彻底感悟出那生物世界的多彩多样和生物学的真谛!但是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的普以及信息化教学的日趋成熟,我们这些过去以“靠嘴吃饭”的教书匠们却可以运用“FLASH”、“PPT”、“CAD”、“CAI”等一些动画、绘图编制程序,可以自制出三维动画、课件或者从网上直接下载一些相关视频;从而通过运用这些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日常传统教学的课堂上给那些让“某些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精神”的生物概念、原理换上“美丽”、“时尚”、而又略带些“神秘的外衣”,给我们平时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适时地增加些许动感和活力。

四、信息化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查遗补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电脑和网络化的普及,网络既联系了世界也缩小了世界;这也造就了当今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多种多样;而我们的学生作为对敏感事务乐于接受的一代,更是如此;他们平时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丰富多彩,电视、电影、电脑游戏、上网、微信…。而“新课改”又要求我们这些做教师的要逐步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增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比例;平时在课上我们可以通过课件、下载的视频、电子教案向学生们提出问题、让他们自由的去思考、讨论甚至“争论”,然后通过白板、幻灯、多媒体设备来展示我们的正确答案,给学生们一个纠正、归类、总结的过程,让他们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加大、加深从理性认识上学生们对初中生物学知识更深层次上的理解。而在校内我们可以利用开放的计算机教室,鼓励学生把课上不十分理解的生物概念、理论通过校园网让生物教师在线“答疑解惑”;另外,也主张学生们在家通过电脑利用课余时间上网去“查遗补漏”,从而发挥网络这条信息化高速公路“自主学习”的巨大潜力;同时,学生们也可在网上寻找与任课教师课堂上所讲知识的“不同”和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当今生物学的“疑难杂症”,在课下与教师“共同探讨”、甚至“共同进步”,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生物学的求知欲。

五、信息化教学为生物传统考试方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过去那张全班“一张卷”的传统考试模式当然有它的优点,但也不能否认在像我们这样普通初中校中由于学生学习上的层次、差距的多样化,已不适应这样的“一刀齐”;然而若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分阶段”、照顾“个性化”而出相应的试卷则必将会给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负担,同时也会给我们这样的普通初中学校在油墨、纸张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压力;而若利用我们现有的机房、计算机教室、校园网一律实施“网上作答和评判”实现“校园在线”,同时打破班级的界限、年级的界限、让全校七、八年级所有生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特长共同商榷和出日常生物练习试卷,实现校园“资源共享”,甚至为某些“学困生”进行“私人订制”并达到“包产到户”也未为不可;通过这些我们既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实现全校初中生物教师的“资源共享”、为初中生物传统考试方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能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同时也为转化“学困生”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六、信息化教学为教育优秀人才的脱颖创建了展示的舞台

众所周知,初中教学阶段已被国家列为国民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而对于现有初中教育人才的培养、选拔更是重中之重;而国家原有的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由于随着国家经济日益的好转和“信息化高速公路”的建立,国家已“不惜重金”把由教育培训机构负责费 时、费力的继续教育以往面对面授课的“二固”模式,既“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改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灵活多样的“远程教育”模式,在这种新的在职培训模式下就能使我们这些平时整日忙碌于初中生物教学一线的教师们“不分场合”的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在业余时间充分“吸收和消化”与初中生物教学相关的新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教育理论,从而能够使我们这些一线的初中生物教师做好相应的知识更新以便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另外,信息化教学中的计算机、幻灯机、白板车、电子触摸屏等众多的多媒体设备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电子教案”、“课件”能从“视”、“听”两个环节为我们教育界的众多“新兵”在授课的方法上、做课、及各类学术评比中提供了展示其“才华”的新途径并收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使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崭露头角”、“大放光彩”;并逐渐成为当今初中生物教学的“领军人物”。

总之,信息化教学在我们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如果能把它“使用得当”,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初中生物学的兴趣、改变部分“学困生”的现状、而且还能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查遗补漏”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为教育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建了展示的舞台和寻得“千里马”的难得机会;同时对于我们提高日常初中生物传统教学,进一步做好“新课改”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和优化。

第四篇: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一中

郄雨田

摘要: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作为促进更高级学习的工具,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保证课程标准更高质量的实现,另一方面创设和营造信息支持下的综合化学习活动和丰富多 彩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将来在信息日益丰富的社会中的生存、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需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生物课堂教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关键词:

生物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的灌输式的传统教育模式越来越显得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引发了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而生。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标志,它正以迅猛的速度深入到基础教育的领域之中,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且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需求

信息的急剧膨胀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日益凸现的特点。在信息量剧增的社会中,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学生必须拥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运用恰当工具来学习、合作和交流的能力,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培养学生这些必备技能的要求。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带来了教育信息传播手段的跃变。信息技术作为促进更高级学习的工具,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保证课程标准更高质量的实现,另一方面创设和营造信息支持下的综合化学习活动和丰富多 彩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将来在信息日益丰富的社会中的生存、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计算机多媒体作为新型高科技教学媒体,可以集动画投影、幻灯、录像、照片、挂图、板书、录音于一体,由计算机实现综合处理和管理,通过十分简便的操作将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根据课件创意及使用者的意愿有机地结合传输给学生,在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又能相当好体现任课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能以现代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恰当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大大地促进师生间的双向交互反馈,增大教学容量,明显改善教学效果,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能还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全面提高能力。

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生物课堂教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物课教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获取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生活的最重要的推动力。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以其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而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要想方设法去认识、去探索、去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有效地激发全体学生的浓厚兴趣,积极地推动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使学生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营造的氛围中,油然生趣,主动参与,轻松愉快地接收新信息,掌握新知识。如讲“DNA的结构和复制”一节,可先让学生看一段课外阅读材料,思考性状是怎么遗传的?DNA为什么能控制性状的遗传,引导学生去探索DNA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然后屏幕显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以动画形式显示DNA的双螺旋结构,给出一个动态的自动解旋、碱基配对、形成子链构成两个新的DNA分子的过程图,将枯燥抽象的概念、原理、规律、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等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全新的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会立刻调动起来,同时,兴趣和信心等非智力因素伴随着智力活动的进行,从而强化了学习的动机和需要,激发了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能顺利进行。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必须落实的目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积极作用,尤其对于学生发现问题、捕捉信息、独立思考并进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极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优良的综合素质的形成。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情感异常地活跃和丰富,他们可以充分地施展拳脚,敢想、敢说、敢做,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创新意识,为今后成为创造型人才打下基础。例如在“光合作用”一节教学中,为讲清光合作用过程中一系列物质转化转变过程,将水中的H和O 以及二氧化碳中的 C等分别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球形表示,显示在光合作用过程图解中。这样学生在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自然会联想到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出的氧的来源,同时,如光合作用过程中如果突然停止光照会有那种物质积累,突然停供二氧化碳会有那种物质积累,通过什么渠道来增加光合作用的产量,光合作用对未来社会有那些作用等问题的提出,则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尽情的的发挥,这其中自然会有许多独特的见解。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听课时注意力集中与否是学生一堂课学习成败的重要保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使用视觉媒体其注意力集中的比率为81.7%,而使用听觉媒体其注意力集中的比率仅为54.6%。多媒体形象、生动、直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方式来展示教学内容,较语言、板书、书本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生物学中的生理知识具有细微、动态和抽象等特点,所授知识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理解起来又有一定困难,如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现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等。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内容,如果应用计算机软件来显示这一生理过程,既能真实、艺术地再地知识,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又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新颖有趣。

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强化刺激,促进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所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而痕迹的形成是由刺激引起的,刺激的愈强,保持的愈持久,就越容易被激活而产生回忆。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有助于提高识记的效率。就视听而言,视觉识记优于听觉识记,视—听识记优于单纯的视觉识记或听觉识记,同样的一份材料,单用听觉媒体学习,三天后记忆保持率为15%,单用视觉媒体学习,三天后记忆保持率为40%,若视听并用,三天后记忆保持率为75%。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由于能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画面展示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强化了刺激,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水平。

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也在快速更新,这就要求教师要增强科技兴教的意识,认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原理和技能,达到娴熟操作程度,广泛运用于教学之中,从而提高自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时,要抓住“科学合理”这个关键,深入钻研教材,找准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切入点和时机,例如,在讲述减数分裂时,学生对染色体为什么能实现平均分配疑惑不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教师可通过计算机控制画面,将染色体复制、平均分配清晰形象地分步展示,使学生的心理向积极方向转化,实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高度统一,从而发挥多媒体在培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要避免不顾学生生理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量大,速度快,进行满堂灌加重学生负担的错误做法。要充分发挥计算机、语音室、投影仪等手段的优势,结合教学实际,对购买的现成的生物的教学软件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同时教师应精心制作一些课件,尽可能使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起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捕捉信息、独立思考问题、分析信息、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作用。

应用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辅助教学要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精神,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在媒体下感知信息--学会认知,适时准确操作--学会做事,相互合作--学会共处。引导学生开阔眼界,展望21世纪生物发展前景和学习生物学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生存。把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变教学生“学会”为教学生“会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只是教育变革起步,更重要的是需要研究因此发生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变化,这些才是反映 教育变革本质更深刻的变化。我们要更加深入地探讨如何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现代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结构,模式和方法,优化生物课堂教学过程,培育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参考文献:

1. 1. 张铁明

教育信息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

2. 2. 陈录生、马剑侠 新编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3. 杨自西、杨付英,2000.“高中生物学教育多媒体技术应用” 生物学教育 4. 4. 高金岭主编

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8 5. 5. 董玉琦 姜志兴 日本中小学信息教育的现状与课题 东北师范大学

6. 6. 刘美凤等 信息技术在国外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为一体,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利用多媒体信息,并结合传统的教学手段,使两者有机结合,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可以有效地控制物理现象变化的速度,调节快慢,从而便于学生观察和思维;可以及时回馈教学信息,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从而使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课程目标。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显而易见,它是为教学服务的,是辅助教学。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初中物理学科特点,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地、合理地、有机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课题。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本文就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使多媒体与教学过程有机整合,以优化教学过程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情绪,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种情绪在一定的情境中极易产生。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图、声、文并举的交互性,尤其是电脑动画强烈的表现力,往往能根据知识的内容虚拟出特定的情境,将一些“死”的知识变“活”,增加知识的趣味性,激发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实践证明,正确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学生普遍感兴趣,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接受快,课堂效益好。那么,怎样才能使多媒体与教学过程有机整合,以优化教学过程呢?笔者认为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新颖有趣的物理情景,激发学习的欲望

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与物理教学内容有关的情景,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多种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物理表象和本质,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和改善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一些难以实际观察的物理情景和模型,过去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无非是一些挂图和自己黑板上的粉笔画再加上自己繁琐的讲述。不能将这些内容较为真实和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教学中的难点,有些很难用传统的方法讲清楚,但运用计算机模拟,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比如:初二物理(北师大版)“连通器”一节中对船闸的介绍就可以运用计算机模拟。告别了静止而死板的挂图,一个生动、连续的将轮船通过船闸从上游驶往下游或从下游驶向上游的过程的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船闸的结构和连通器原理。又比如,初三物理《能及其转化》这一章的第二节“内能”中,为了证明固体中的分子也是运动的,教材举例: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及金片紧压在一起,几年后金板上渗入一些铅,铅板上渗入一些金。显然,这样的实验是无法在课堂上完成的,但借助电脑多媒体,就可以把固体分子的运动的过程形象的表现出来,学生便能从虚拟的实验中得到固体分子是在不停运动的这样一个直观的印象。再如学生遇到照相机的实际问题时,镜头和暗箱的调节就不是很明确,这主要是因为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由于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理解不够深刻,在课堂上我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演示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演示实验过程流畅、直观,而且使结合常规实验共同完成的,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很容易记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课件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从而使得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也活跃起来,尽管实验是虚拟的,却能将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并且也能彻底解决了教学上的难点,比在课堂上单靠用语言去说明实验的结论效果要好得多。

2、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化繁为简,加大对物理知识的反馈和检测

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快反馈、强矫正。但是在物理课上,常常要联系的知识较多、内容较广,过多讲解和板书时间不够,如果不讲又会影响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利用计算机贮量大、速度快、交互性能好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构建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独立地学习,并辅之以必要的反馈练习,及时肯定或解答,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查找学习障碍,这样可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结果的正确与否给以立即判断,以矫正思维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初二物理《压强与浮力》这一章的第五节“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中,不可避免的要牵涉到前面所学的“密度”、“压强”、“力的合成”等知识。如果把相关的内容事先制成幻灯片,等到要联系这些知识可以随时调用,这样一来,这节课既能突出主题,又能联系相关知识;既内容丰富,又条理清楚。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各种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避免了过多的讲解和板书,节省了时间,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增加了教学的容量,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习题课上练习较多,有的必须在课堂上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物理知识制作成多种类型的课堂练习,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教学内容,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给传统的启发式、诱导式教学增添了活力,大大加强和提高了学习过程的整体效应,同时增加了知识容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拓宽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初三的物理知识分块复习阶段,教师要在课堂上要进行全面的知识总结与大剂量的巩固训练活动。教师若在教学中使用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来辅助复习教学,则不但能增大物理课的教学容量,加大训练密度,还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开拓学生视野,极大地提高了物理课的复习效率。

3、多媒体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发挥演示实验作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但在传统的实验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造成“前排学生看门道,中排学生看热闹,后排学生看不到”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实验效果。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过程,采用实物投影、视频展示、动画制作等手段,对实验进行局部的放大,可是不同方位的学生都能看清楚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现象,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对学生规范化实验的要求,保障探究取得实效。

如在电学实验中,我以《仿真物理实验室》和《新课标实验——初中电学》为平台模拟实验环境,让学生自我动手,自己做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组合实验器材,如果组装的过程出项错误,实验现象会告诉学生实验的结果,通过自己发现和总结规律,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同时,也使学生在认识电池组短路、电流表并联、电压表串联的后果后,进一步懂得电路规范操作的必要性。又如在讲述《杠杆》这节课的内容时,利用flash制作生活中常见的机械,找出它们的共性而简化为杠杆这一模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杠杆的五个要素。在讲述《热机》这节时,利用flash制作的内燃机工作过程,让学生观察到活塞、气门、曲轴等内部部件的工作情况,从而加强对热机工作循环的全面认识。

二、多媒体是一种教学手段,它需要有很合适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出优越性

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可将不同的物理内容进行模拟仿真、创设情景,化不可见为可见,化表面现象为实质,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极大地增强了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表现力,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为教学服务的,是辅助教学,因此,在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走入误区。

首先,多媒体教学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变换快,学生很难完整地把课堂上传播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只顾教师对学生的灌输,也不能让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必须注意不能让多媒体挤占学生的分析、思考的时间,必须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切记“欲速则不达”。

其次,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多媒体技术只是为提高教学效率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应用多媒体手段切忌只是课本内容和常规教学手段的翻版,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

再次,物理实验是不可替代的,切忌以模拟实验操作完全代替实际实验操作。模拟实验毕竟不是真实的实验,使得它的可信度不高,如果过分依赖模拟实验,势必会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会降低学生对物理世界的感性认识,降低学生对物理环境的体验,特别是物理实验的直接感受能力。最后,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要注重质的提高,要与传统手段有机结合,避免“滥”与“量”的失调,力求做到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不必要的媒体最好不要使用,以免干扰教学重点和难点,占用教师必要的讲解、学生必要的分析和思考的时间。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将多媒体技术引进教育领域将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在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好这一现代教育技术,则能大幅度地提高物理课的教学效率,使物理教学更加有声色,让学生更加热爱物理,使教师能更好地展现自我,真正地优化了物理课堂的教学。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提问环节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下面从七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如果注意力集中,大脑中只有一个学习兴奋中心,听课效果就比较理想。学生在答问时精力集中,而在听讲时有时散漫。教师光*静讲、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是达不到要求的,而应以授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钳住,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问可以让学生发现不足

对于一些重要物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学生往往以为自己能复述就算懂了,其实不然。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概念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盲目的自满情绪,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很有用。特别是在学生一般认为理当如此的地方,可提出与常规看法相悖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独特性和创新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或以题目的本身提出疑问或变换题目的条件,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四、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语言分不开的,课堂提问便是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学科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如在教师做演示实验的过程中,采用边做边提问让学生回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学生和由学生发问,可以通过对话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冷静考虑,合理处置。

通过提问,教师可直接表达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发现的喜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通过提问,能够发现作业、考试中的抄袭现象,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五、提问中常出现的一些误区及对策

有些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在提问方面可能存在这样一些误区:(1)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满堂灌”。(2)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3)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主题。(4)只提好学生,不提差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5)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6)提问表达不言简意赅,有时不知所云,学生无法回答。(7)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8)提问随意,东拉西扯,越扯越远。(9)不能灵活应变,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追问下去,扩大战果。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提问中应处理好这样四个关系:(1)点与面的关系。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差生,达到共同提高。(2)难与易的关系。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3)曲与直的关系。提问题不能只问“是什么”、“对不对”,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否则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4)多与少的关系。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教师切不可为提问而提问。提问过多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问过少,难以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势必造成学生厌倦反感,效果必然很差。

六、提问常采用的几种具体方式

同一物理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课堂上,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专题或概念上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

“设疑式”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逗趣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思;“对比式”可以诱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共性、区别个性、加深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刨根式”能帮助学生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促使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比喻式”能帮助学生发生联想、想象,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辐射式”能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求同式”能引导学生从相异的事物中,找出相同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伏笔式”能铺路架桥,暗示出事物的途径或方向,为研究新理论留下伏笔;“自成靶子式”的提问,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警戒”的敏锐状态,从而从反面锻炼了其思维的判断能力,培养了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一次提问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问、怎样问。“层递式”提问是指对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进行分层次由浅入深的提问方式。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通过层层剖析、循序推进、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彼岸和释疑明理的高峰。“分割式”提问是指把整体性较强的内容分割成几个并列的或递进的小问题来提问的方法。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范围太大,学生不容易回答完整,教师可以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分割式提问,把一个个小问题解决了,整个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扩展式”提问是指把现在所学内容与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提问的方法,能够起到以新带旧、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作用。“直问”是指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以便直接寻找答案,可使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使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曲问”是一种迂回设问的方法,问在此而意在彼,针对学生疏漏、模糊处,抓住关键词为突破口进行曲问,会使学生番然醒悟,从而对正确的结论印象更深。

课堂提问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经常变换手法,切忌僵化采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即使是同一个内容,在不同的场合下进行提问,也要注意转换角度,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要能使学生看到老师是如何提出问题的这对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七、提问对象的选择和时机的把握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表现。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与探询是必要手段。对学生答案中出现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要及时给以提示。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

下载生物教学中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物教学中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5篇

    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涛源中学赵元梅 现代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现代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是辅助教学的重要策略,应用于生物教学本应取得良好效果,但由于运用现......

    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正确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在生物教学中,可改变教学环境,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形象,不拘泥教材,扩......

    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五篇

    教学论文: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单位名称:长子县第一中学 作者姓名:牛 莉 汪燕妮 通讯地址:山西省长子县第一中学校 联系电话:*** 邮 编:046600 邮箱地址:niuli......

    生物教学中多媒体应用

    生物教学中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它不仅使课堂教学视听化、形声化,而且使课堂的直观性更加突出。使用多媒体还会......

    (周舟)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优缺点[最终定稿]

    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优缺点 龙驹中学 周舟 摘要: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学教学相结合,提供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形式,以及直观式、便利式的学习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

    七年级政治教学中合理应用材料有感

    七年级政治教学中合理运用材料有感 屏边四中——李顺弘 政治课常常被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老生常谈”,“大道理丰满,实用性骨干”的一门学科。所以,趁着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升......

    生物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初探

    生物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PBL是一种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思考、学习和行动的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教学方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 遂平县 和兴后楼小学 刘晓晓 通过这次学习,明确教师应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指导学生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