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也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时间:2019-05-13 02:3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也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也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第一篇: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也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也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教育媒体纷纷触电,以多 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在课堂教学中推广使用,它必将引 发一场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到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等全方 位的深刻变革,在现代教育中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拟就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 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看法。多媒体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

现代媒体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 画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它进入课堂后,使教育、教学超越传统视野,使课堂冲破了 时空限制,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密度的容量,创造出知识、学问来源多 元化的文化教育环境,为学生个性、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运用多媒体动画功能,体味人物内心活动。

现代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认为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经验,引导学生 进行科学细致的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林黛玉进贾府》中有一段关于黛玉初到贾府饭后漱口的描写,文中仅寥寥几 字,学生很难留意到背后的意蕴。在教学时我从录像上剪下这个片断,屏蔽掉背景 音乐和声音,以默片的形式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注意观察黛玉彼时微妙的动作 表情,并试着以第一人称为主人公当时的心理活动配一段旁白。学生兴趣盎然,争 相发言,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学生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是能够体会 到林黛玉这个人物的心理的。教《祝福》时,我在屏幕上同步投出四个画面,概括祥 林嫂悲惨的一生,让学生任选一幅谈自己的看法。高度集中的信息量,极大的刺激 了学生的感官,而相对宽松的问题设计给了他们较大的主动权和自由度,学生热情 高涨,发言踊跃,其中不乏精辟之语,既加深了对人物悲剧性的理解,又极大的锻 炼了自己的思维口质。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多年来人们一直对多媒体声像教学颇有 微词,认为其“图解式”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 养。我认为两者并不矛盾,相反它们完全可以融合,而且融合的很好,关键在于我 们的教学设计。我的看法是“形象的画面+深度问题设计”,生动形象的画面是学生 展开深度思考的依托,深度思考依托于画面又超越画面,是对具体画面的抽象概括 和二度创造,后者正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声音功能,把握人物性格。

多媒体计算机在播放录音方面,与普通录音机相比,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 便,它具有非线性播放功能。即:它能根据需要,选择性播放某一片断,也能把若 干个片断连起来播放。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和宝玉问过黛玉一个同样的问题“黛玉读书没。”而 黛玉回答两人的话却截然不同,颇令人回味。

由于文中这两处回答是分散的,其间相隔大段文字,学生很难注意到其中微妙 差别。实际教学时,我把黛玉的两次回答剪辑在一起,形成一个看似完整的声音片 断,直观呈现在学生“耳”前,这样两者的对比就显得鲜明充分,学生对林黛玉的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声音不同于文字,它是一种“流”,具有不可逆性,稍不留神就可能漏过关键信 息,在这点上它能起到凝聚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如能有效利用声音的 这一特性必能事半功倍,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把陆 谦等人密谋害林冲时的一段对话描写制作成录音,让学生注意分辩人物身份,并试 着概括对话的主要内容。实践证明,学生的感官被充分调动,注意力高度集中,对 话中富有个性的语言和语气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较之一段简单的文字,效果别之 天壤。

此外恰当的运用声音还能营造特定的氛围,让学生迅速进入教师设定的特定的 情境。教《荷塘月色》前,播放一曲淡雅的《莫斯科效外的晚上》,教《祝福》时配一段 风雪呼啸的背景音乐均能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提高了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文本的功能,灵活醒目地传达关键信息。

多媒体计算机与普通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相比,有其独特的功能。如:它能根据需 要按不同顺序展示文字信息,字体多样,色彩丰富,效果奇特,还具有切换功能和 删除功能等。教学时,我们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出信息,并按照不同顺序投影 在大屏幕上。对一个被打乱了语序的复杂语段进行排序是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杂 乱无序的信息使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极易出错。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则 可以有效地降低问题的复杂性,因为计算机中所有文字的都可以自由拖动,随意摆 放,学生完全可以对各种可能的排序方式进行“穷举”,以找到一种最佳方式。这种 方式用之于我们的作文教学,尤其有意思。讲解一篇范文,难免涉及到字斟句酌,以及语句的删改组织问题,通常,我们的做法不外两种,要么在黑板上抄上一段文 字,要么学生人手一份,这两种做法的缺陷显而易见,即涉及大段文字的修改或重 新组织时,教师无从下手,总不能在黑板上搞“拼图”游戏吧?我曾经这样设想:教 师先从一个最简单的词语开始,例如“下雨”,而后由学生将其扩展成一个完整的句 子,比如“天空下起了小雨”,或“细雨飘飘扬扬地飞着”,然后发动所有学生对这些 句子或补充或润色或者炼字,最终打造出一个意思完整、语言优美的篇章段落。显 然,依靠传统的教具(黑板+粉笔)上这种课是不现实的,因为其中涉及到的信息 量太大,让教师在高强度高频率的反复擦写中上这种课是不现实的。这个时候,计 算机以其高效灵活信息处理方式显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任何形式的擦写修改,只在片刻之间,更令人欣慰的是教师再不必面对令人讨厌的漫天飞扬的粉笔灰了,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字输入能力,即可轻松高效地完成这种作文训练课。

此外,恰当地利用计算机的文字修饰功能,常能达到一些特殊效果。记得有位教师 教学《窦娥冤》时,一开始就在屏幕上用粗体、大字号醒目地打出一个红色的“冤” 字,先声夺人,既鲜明地点出文章的主题,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谓一举两 得。

诚然,多媒体教学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实际运用中暴露出方方面面的不足,许多方 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但可以肯定,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它必将在 将来的语文教学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二、网络时代的语文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的世纪,因特网(Internet)的崛起正悄悄地改变我们的文 化类型,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和知识系统使传统的读写文化向丰富的视听文化接轨。如何在浩淼的网海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如何使学生适应时代的要求,是时代向教育 提出的新挑战,也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崭新的发展契机。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为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苍白的思想、空洞的内容、贫乏的词 汇等现象感到忧心忡忡,却又无可奈何。学生知识面的狭窄,思想层次偏低成为作 文教学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我曾经想过布置一道作文(知识性作文),然后发动 学生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在充分占有写作素材的基础上再动笔。也许有人认为这种 做法是杀鸡用牛刀,哗众取宠。我不这样认为:首先,网络建立的初衷之一就是方 便人们学习和研究交流,学生上网查询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国外早已成为平常。其 次,网吧遍地开花,网络观念日渐深入人心,昔日王谢堂前燕早已飞入寻常百姓 家,上网是潮流所趋。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兴趣,有哪个学生不 喜欢网络呢?作为信息时代的标志性产物和高科技的代名词,网络早已被今天的学 生广泛接受。据不完全统计,网民中学生比例超过30%,而且这个比例还在扩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网络呢?

上网两年多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备课时一旦缺乏哪方面的资料,第一个念头便 是上网查询。可能有人认为从书本上照样可以查到这些知识,我的看法是书本毕竟 不等于字典,教师手头不一定有自己需要的资料;即使有,也不一定查得到;查到 了也可能费时费力;家里不是图书馆。网络上大大小小的搜索引擎提供关键字查询 服务,使信息的查询变得异常简单,教《指南录后序》时,我花了不到五分钟时间,搜集了文天祥生平的大部分资料,我做的仅仅是在搜索框中输入“文天祥”三个字。不少老师对网络有着一种本能的抗拒,撇开技术上的因素不谈,网络到底能为我们 的语文教师提供哪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这是广大教师包括我在内时常思索的一个问 题,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信息来源多元化,丰富化。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从六十年代Internet的鼻祖ARPARNET的诞生至今,网络上 的主机数已超过5000万,上网人数过亿,无数人不断在上面发布信息,收集信息,这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知识海洋,覆盖了哲学、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宗教、艺 术、理、工、农、医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方方面面,而且还在加速度膨 胀。如此庞大的信息库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将拥有一座廉价的超级图 书馆。在这里,我们能迅速而准确地检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由文字 组成,也可能是一些图表数据,甚至一段视频或音频;我们自由进出伦敦帝国图书 馆、芝加哥图书馆或者北图,而无需任何手续;检索到一条梦寐以求的信息,这当 然令人兴奋,而边上列出的一大推相关信息的超级链接往往把这种检索推向纵深; 想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论文,苦于资料匮乏,只好登录搜索引擎,输入“红楼梦” 三字,几秒钟后,屏幕上列出数百条红学研究站点的URL及相关信息,接下来我们 要做的只是点击和保存。不是痴人说梦,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知识的来 源,丰富了信息的储存方式,也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检索手段。如何充分合理 地利用这些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所用,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实实在在的 问题。

教学手段和形式的革新。

今年五月在安徽芜湖召开全国第三届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观摩会,其中两节课给与 会教师留下深刻印象。一节语文课利用Internet直接登录到《人民日报》主页,再通 过大屏幕投影赫然显示出在北约空袭中殉国的三位记者的大幅黑白照片,其信息量 之大这快捷、教学方式之新颖给与会者带来了极大的震憾。另一节课是两位美术老 师,同时在不同地点、不同班级执教,依靠多媒体和网络的强大支持,达到了两位 教师优势的互补和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目的。两堂课的成功展示了信息技术的强大 力量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由其引发的关于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革新的争论更令 人瞩目。多年来,老师们习惯于在“一根教鞭一本书,一只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 中循规蹈矩,课件制作热兴起后,许多老师勇敢地投身其中,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 果;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再次为我们的教学手段的革新的注入了新的活力,较之 其它学科,语文教学在这方面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 科,是人们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性工具,反过来,人们在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知识的 过程中慢慢培养了自己的语文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无须学习,因为任何形 式的学习都是语文能力的习得。语文学科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信息浪潮铺天盖地 的今天尤其明显。如前所述,一节语文课直接登录《人民日报》主页,利用主页上丰 富醒目快捷的信息进行现场教学,这决非哗众取宠之举。首先,它大大缩短了备课 时间,教师再不必一段段摘录各种文字资料,而可以把更多时间用之于对材料的组 织构思上;其次,主页信息通常图文并茂,甚至提供视频下载,这一信息组织方式 是任何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第三,由于学生手头没有任何现成的参考书,屏幕是 他们唯一的信息来源,这迫使他们不得不高度注意,以求最大限度地摄取信息。第 四,它经典地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是对素质教育最生动地阐释。没有“预习提 示”,没有“重难点”,没有段落划分中心概括,也没有“考试须知”,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被充分释放,其思维品质得到了极大的刺激和训练。我们所需要的所理想的不 就是这样的教学吗?

今天,虚拟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情境教

学。张新强先生在《多媒体CAI与语文教学的前景》(参见19997看第3期《湖南电教》)一文中,曾展示过散文阅读教学的前景:“教学《天山景物记》,可以通过多媒体网 络把学生带到数千公里以上的西北边疆,去作‘实地’考察,去看冰山、雪峰、牧 场、草原,去观赏旱獭和雪莲,去和当地的牧民交谈,去向作者碧野先生直接求 教,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去采购天山的土特产,通过虚拟系统去‘直接’品尝美味的蘑 菇和香喷喷的奶茶......" 我们甚至可以根据有关课文的不同特点,将其制成一个妙趣横生的真人游戏软件。只要愿意,学生便能以一个冒险家的身份进入“角色”,“向沙漠进军”,或者体验 “从宜宾到江陵”壮美的三峡风光、亲历一个个动人的传说故事,或者做一回惩恶扬 善的萧恩(《打渔杀家》),当一回伸张正义的鲁智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如果 应该掌握的知识没有掌握,应该练好的“功夫”尚欠火候,就不只是过不了关那么简 单,说不定还会被沙暴吞没,被暗礁撞翻,被恶人侮辱。如果其本领在历练中得到 了提高,便可以一路“过关斩将”,一雪前番的“耻辱”。情境教学是广泛应用于阅读 教学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以李吉林老师为代表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 种种创设情境的方法,然而受到教师本身素质的限制,其实际效果往往不尽如人 意,而计算机则乎都能轻而易举地实现。

网络上有许许多多可供学习的资源远,大大小小的新闻组或论坛往往针对某一 领域的知识或问题作专题讨论,比如西南教育论坛和水木清华,只要订阅了它们的 邮件列表,就能定期(免费)收到最新研究成果或讨论进度。我们可以让学校里大大 小小的文学、美术、摄影等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参与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论坛或订阅 一些专题的邮件列表,并定期组织讨论,以求最大限度地刺激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 造欲望。在令人窒息的应试教育重压下,我们的学生太需要一点不同的东西了,我 由衷地盼望网络能为我们的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纯净自由的学习环境,也许兴趣的甘 泉能给这些创造泉源日渐干涸的心灵送去最后的滋润。

一些有实力的学校还会在网上设立网校或远程教学网,例如北京五中远程教学 网,其中藏龙卧虎,专家坐堂,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场所,也可以 为我们这些青年教师们充点电。一些实力较强的网校提供在线试卷生成服务,试题 随机生成,难度值区分明显,答题后,在线批改给分,网络技术的交互性优势在这 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3、教研方式的更新

教研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多年来,我 们的老师或单枪匹马或两个一组三个一伙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绩,但总不免有因时空限制而来的局限性,而网络因其高度开放性和互联性为我们 的教研模式和教研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分布式开发”是互联网时代兴起的一种全新的软件开发模式。几个或几十几百甚 至上千个程序员分散于世界各地,在某一观念或制度的支配规范下,齐心协力开发 一个软件。这有点象机器零件装配,不同的是他们彼此相隔万里却又近在咫尺。我 认为这一模式同样适合于我们的教研,互联网时代不存在地域概念,整个地球不过 是座村庄,依靠网络的高度开放性、互联性和信息传递的迅速性,我们完全可以开 展异地合作,探讨网络教研新方向。在网络上,信息以电的速度传播和反馈,如果 双方同时在线,彼此收发一封邮件的时间理论上仅几秒钟,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 着我跟魏书生可以在一天之内通信成百上千次(假如对方愿意);意味着我可以在 一天之内拥有数百个论文指导老师,而且还可以更多;意味着我可以在十分钟内把 论文初稿发给所有的老师、同学,并且在十分钟内收到数百条批评或指正意见。这 不是天方夜谭,网络创造了奇迹。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丰富而便捷的交流手段,我们 通过电子邮件交换彼此研究进度,我们在聊天室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我们有 ICQ,有homepage,甚至实时视频交流。网络令原本素不相识天各一方的人们走在 了一起。

学生中上网者不乏其人,我时常收到学生的求助电子邮件,利用电子邮件作为师生 交流的补充形式,其特点是快捷方便。有些问题,学生当面不敢(不愿)提,宁愿 通过Email传达自己的看法,有时候,他们会把一些有价值的资料传给我,或要我 为他提供某方面的资料,在他们看来,Email就是如此用的。每逢这个时候,我总 有抑制不住地欣喜。网络缩短了师生距离,它使得师生间的交流变得如此轻松随意平等。

我憧憬有朝一日成立一个全国性的教师论坛,下设几大版块,著名特级教师或学界 泰斗自任版主,任何老师均可以在上面发布各种求助信息或教学心得,一方有 “难”,八方相应,然后以这个论坛为中心辐射整个教育界,团结一大批教育精英或 专家学者,我想不论是初上讲台的年轻教育工作者还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甚至 学生都会从这里获益,而施助者和受助者很可能远隔千山万水素昧平生;这,是信 息时代赠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慷慨最珍贵的礼物。我确信这一天不会遥远。

网络将革命性的影响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现代化是教 育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之路,网络为我们的老师提供了崭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 个教育工作者,身处教改前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拥抱现代化技术,热爱挑战,积 极主动地投身到这场改革中去,使现代化技术成为黑板、粉笔一样得心应手的工 具。缺乏现代科技素养的教师将越来越不受欢迎,为了学生明天的发展,我们应当 以历史的责任感抓住机遇。

第二篇:信息技术让小学语文教学插上翅膀

信息技术让小学语文教学插上翅膀

摘要:本文从六个方面谈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所彰显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加强创新思维训练;训练听力和朗读能力,实现多样化阅读;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使语言文字也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创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信息技术为信息渠道的新型三维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巧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运用图画、投影、录像、电影及多媒体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突破训练难点,克服思维障碍。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对于文中的“超声波”、“障碍物”、“反射”、“无线电波”等较为抽象的词汇,学生因缺少直观的感性认识,较难理解和把握。于是,我在帮助他们克服这一难点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灵活生动的动感画面清晰地展示出“蝙蝠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这一复杂过程,边演示边加以适当的解释,在视觉形象作用下,学生清晰感受作者准确的科学语言,思路豁然开朗,原先的障碍一扫而空了。

二、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课中巧用信息技术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形式创设情境,对学生形成刺激,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唤起学习兴趣和欲望,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学《黄山奇石》时,课本插图不足以让学生感受黄山景的秀丽神奇,石的奇形怪状。于是我要求学生在网上寻找黄山的有关录像、图片资料,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欣赏品味,使学生不仅对黄山美景有了整体感知,而且对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也印象深刻,学习顿时变得主动起来。他们不仅了解各种奇石的样子,还在欣赏美丽风光之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黄山的其它奇石。学生陶醉在美文中,更多的是陶醉在美仑美奂的情境中,学生学习的兴趣之浓,情绪之高,收获之丰是教学之前所不能预料的。

三、巧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训练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结合,使学生走出了传统的封闭的学习环境,利用网络极其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在网上检索,在线学习和在线交流拓宽知识面,建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独特的新认识。网络教学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其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拓展有效的空间。

我在教学《鲸》、《松鼠》等课文时,利用网络超文本的特性,结合教学目标,编辑整合了“资料库”,这给学生提了开拓视野的广阔空间,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拓展知识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内容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网上阅读“资料库”中的相关信息,小组之间交流,拓展知识面,探索课程以外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加强创新思维训练。资料库将与鲸、松鼠有关的知识分类归纳整理为:生物、文学、摄影、军事、考古、航天、仿生、农业、集邮、科技、奇闻、数学十二个科目,每一科目,都提供了大量有关鲸和松鼠的信息和丰富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新了解到的知识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在这些科目中,所有的知识都与鲸和松鼠有关,但介绍的角度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科目,角度也有区别。所以当我们通过网络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时,便可多角度、多方位和多途径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正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

四、巧用信息技术,利用网络平台,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作文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建了班级网页,让学生通过网络实现在线自由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把内心的想法和感触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无形中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在班级网页论坛上确立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在网络上以随笔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新学期,我有了新打算”,“我爱读书”、“我的好伙伴”、“我心中的伤心事”……

教师整理学生优秀习作上传,提供给班级学生阅读借鉴。对习作的作者来说,多了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后,会更热衷于写作;对于读者来说,因为自己身边的人作文被上传,心中会有许多触动,不甘落后,也会努力练习习作,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巧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听力,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听力和朗读是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利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听力和朗读能力至少有两个有效的途径:

一是使用现成的语文教学软件或光盘、磁带等辅助资料。《荷花》、《珍珠泉》、《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优美散文的学习没有读是不能称得上真正的鉴赏的。对这类课文的教学应让学生充分朗读,体悟作者的感情。学生通过听范读资料训练听力的同时,也感悟了范读的妙处。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朗读素材可以随意控制,按自己的进度进行跟读、自读、感情朗读,朗读时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对于配有画面的课文朗读,可以通过声道的选择,让学生看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及作者写作的技巧,从而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学生自己的朗读录下,由学生听录音,自己从中去发现问题,矫正读音及情感的处理等。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提出改进的方案,再反复录音,反复比较,听力和朗读能力进步的速度往往是我们老师难以想象的。

六、巧用信息技术,以人为本,进行多样化的阅读训练

基于校园网络下的语文教学,对于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意义。随着网络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语文学习活动将更加个性化、情境化、多样化、综合化,我在尝试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同时,也尝试着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阅读训练。

1、美文精读:精读可强化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在网络环境下同样不可忽视,因为美读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深入思考,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提供精读方法,用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精彩句段,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合作探究、交流阅读所得。

2、主题研读: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有关文本。这种阅读主题丰富灵活,信息容量大,外延宽,传输路径具有辐射性。教师可提供经整理的大量资源,学生可从网上获取相关资源,可在班级论坛交流心得。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时,可引导学生围绕“我爱阅读”这一主题,阅读相关文章,体会读书的乐趣,并从中总结阅读的基本方法。

3、个性阅读:学习主体在网上快速阅读,然后根据需要自主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这是一种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个性阅读的结果往往通过写作表现出来,学生可以将自己阅读所得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班级主页或班级论坛上交流。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必将为小学语文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够以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信息媒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巧用信息技术手段,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会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南漳县武安镇白龙中心小学 尹松刚老师

内容摘要:运用多媒体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改变教学的呈现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本文论证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多媒体 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所以语文教师要尽量运用多媒体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改变教学的呈现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现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其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唇耕舌耘、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由于语文本身包罗万象的特性和学生认知心理尚未成熟,课堂里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却听得兴味索然的景象。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能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样,直观形象与联想、想象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体味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

如在《大自然的语言》教学中,通过播放歌曲《春在哪里》创设情景引入,随之通过多媒体向大家展示几幅美丽的图片,再用一系列的配音图片(如小鸟的叫声,青蛙的叫声,小河流水声,夜晚中各种昆虫的混叫声等等),描述课文内容,给学生一个听觉、视觉的刺激,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好像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们新奇的知识,引起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欲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再播放文章朗诵,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确实存在着语言。这样让学生在自身与课文文字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并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

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情景教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而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情景教学”的一个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形、色

俱备的这种特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全面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对重难点的消化和理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

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由于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介绍了各种云的形状,但对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中学生来说,那一个个生疏的气象名字,那一种种差别不大的云,着实让很多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查找到了相应的图片,并配以简要的介绍文字,使学生对每一种云都有了直观的认识,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既加深了学生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扩大课堂容量。

语文教学如果仅依靠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信息量是十分有限的,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整合相关的资源,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如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可以把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占据二龙山等片段剪辑下来,应用到教学中,同时引导学生认识鲁智深,会讲述他的故事,还要指导学生观察鲁智深的言行举止,乃至神态变化,分析、思考、讨论鲁智深的形象特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好汉歌》等电视剧中的歌曲,并链接后人对鲁智深的评价;还可以同《水浒传》中其他人物进行比较阅读,这样就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而现代信息技术交互性强,反馈及时,这个特点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认识基础,不同的兴趣爱好及不同的学习情形,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材料,自由地选择合作伙伴,自觉地探究有关问题,对学生把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解决学习疑点,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如在教学《荔枝蜜》一文时,针对本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作者为什么用《荔枝蜜》作为题目,而不用《蜜蜂》作为题目呢?他还写了哪些文章?作品的主要风格是什么?他的这篇文章想告诉人们什么?从作者的这篇文章或其他作品中找出相应的依据。鼓励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寻找答案,去探讨问题,教师只是适时地点拨或提示。

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必然趋势,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努力寻求现代 教育技术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语文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教材

第四篇: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插上翅膀一

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插上翅膀

叶县叶邑镇第一初级中学

白涛

摘要:现代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必将使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课堂变得更为开放,教学视野得到扩宽,教育资源得到拓展。这样,语文课堂更加精彩,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

人类教育发展史表明:每一项新的教育技术的应用,都会给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使教学活动在整体上得到提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多媒体为主要呈现形式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运用,必将使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课堂变得更为开放,更为有效地扩展教学视野,拓展教育资源。

一、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1.信息技术能够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人与人交流和人机交互的机会,创设真实交流情境。多媒体对学生学习以其即时、有趣、灵活、亲和的形态表现,使学习者易于接受、乐于知晓,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习劲头。可见,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文字优美,意境丰富,如在语文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中,利用网络全面丰富的知识和图片,变抽象的文本内容为形象直观,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活泼生动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感知效果,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同时保持了学习热情。

2.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整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受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产生疲劳。”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喋喋不休的灌输,学生无精打采的接受,学生早已厌倦,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语文教学难题,它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计算机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情感升华,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一堂课的教学即将结束时,由于学生对所学内容已经有了基本认识,对这一课的情感脉络已有切身体会。此时,辅以多媒体教学,可以再次掀起情感激发的高潮,从而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在《云南的歌会》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适时地选取几首云南民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歌声中体会民歌的魅力,体会云南各民族的文化历史的丰厚,体会祖国大家庭的文化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在学生情感得到升华时,为整节课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二、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丰富的文化背景中构建知识,形成能力

1.多媒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处理,借助多媒体合理地将选择好的教学内容加以演示,效果生动逼真,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准确,学生对课文内容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也将大大加强。这样,教育是快乐,求知是轻松的。一节课下来,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2.多媒体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力。语文是一门知识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网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为语文教学提供丰富多样化的素材。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把师生引入全新的教与学的世界。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上进行,课堂变得更加开放,依靠互联网和远程教学技术进一步拓宽语文读写教学空间。阅读方面,文本和超文本的阅读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信息量,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写作方面,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展示类似仿真的社会场景,提供更多可选择和可再创造的写作素材。这样,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3.多媒体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我们知道,中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语文能力。这里语文能力不单指听、说、读、写能力,还包括对语文信息进行处理和运用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信息素养和语文信息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听、说、读、写,是中学语文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由于多媒体网络教学具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教学环境的开放性以及教学的交互性等特点,对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发挥了更大的优势,这种效果是传统教学媒体无法企求的。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要客观地科学地运用

2011年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真正做到把这三维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而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现代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种要素。在这个系统要素关系中,师生之间是最基本的关系。真正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友好沟通和合作的过程。在运用多媒体时,应根据语文本身的特点,把握好课件适合的切入点,真正为教学目标服务。

防止课件成了“教案搬家”,教师成了“放映员”。

最后,我们处在一线的广大同仁,应积极地参与到课件制作中,开发研制出方便、简捷、高效、符合自我教学实际的优质课件,为语文教学插上翅膀。

参考文献: 【1】 【2】 【3】 【4】 【5】 竺国丽.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在中小学的教学研究.教育信息化,2004,(2)周德富,刘文欢,张辉.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优势与误区.教育探索,2003,(4)顾德希.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中学语文教学,2001,(11)李伟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索.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周一冠.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语文教学效能.人民教育,2004(9)

第五篇: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摘要:在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它的教学必须改变一支粉笔闹革命的单一形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语文教学环境,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适时、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黑色文字色彩化、形象化,让无声地语言,有声化,让静止的事物动态化。将学生带入情景,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抓住学生的注意,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自主;合作;创造。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现代社会的信息量之大,知识更新之快,大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它的教学必须改变一支粉笔闹革命的单一形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语文教学,创高效课堂,从而适应今天的信息化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课标关于综合性学习的建议中指出:“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的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不仅能使语文教学更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刺激学生的大脑,润发兴趣,还能增加更多的信息量,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更利于实现从教室小课堂到家庭、生活大课堂的过渡,搭建教师、家长、学生互动的平台。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导入,抓住学生的注意。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吸引,哪怕是一声轻微的咳嗽,也会成为学习的干扰素。如果上课伊始学生不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那这四十分钟的课堂学习效率就会大大的打了折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这是进行新授课的首要环节。一个好的开端,预示着一个好的结局。英国教育家约翰•络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抓住最佳时间,把握学生注意力。”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最佳时间就是课堂的前15分钟。怎样让这15分钟产生强大的磁场?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我认为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是最佳的选择。多媒体计算机的声、光、色、形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兴趣。因此,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把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将产生一个具有

1强大吸引力的磁场,抓住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课文,虽然韵文多,童话故事多,看起来有趣,浅显易懂,可是孩子的阅历毕竟有限,受地区、年龄和阅历的影响,有些事物孩子们是没有见过的,光靠课本上的描写,很难想象出情景,更谈不上身临其境的感受。

比如《小小竹排画中游》这篇韵文描写的是江南美丽的景色,尽管很美,但北方的孩子大多数没有去过江南,对江南景观没有形成形象认识,学生单凭想象难以形成具体可感的形象。我在教学本课时,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走进江南——播放小竹排在江中游的画面,并配以鸟儿叫的声音,鱼儿游的动画效果,充分展示了江南优美的景色。学生非常直观的认识了“小竹排”,看到鱼儿在江中游,岸边禾苗绿油油的景象,感受到江南的美。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孩子们自然会产生了解江南的动机。学习兴趣油然而生。然后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文本,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教师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孩子们陶醉其中。为指导朗读奠定了情感基础。听,孩子们读得多么动情,看,动作配合得多么协调!仿佛坐在竹排上,畅游江南。这种人本互动,人机互动,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整个一堂课没有溜号的。效果非常好。

二、利用信息技术增加课堂容量,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训练水平。同时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

比如教学《春雨的色彩》一文,在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通过教学课件给学生展示了很多春天开的花:梨花、杏花、迎春花、玉兰花、海棠花„„让学生观察、发现,说出花的名称、颜色与形状。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春的气息,走进春天,触摸春天。然后完成仿创练习:哪些小鸟也参加了这场争论?它们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呢?说:“春雨是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上。孩子们在仿说的过程中积极踊跃,想象丰富,合情合理。一学生说——小喜鹊说:“春雨是白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梨树上,梨花就白了。”另一学生说——小鹦鹉说:“春雨是黄色的,你看,春雨落在迎春花上,迎春花也黄了。”„„孩子们把课堂获得的新信息加上合理的想象,及时反馈出来,运用到语言交际之中,训练了说、写、创的能力。学生的每一次独特的发现,每一次独特的创造,都让他们欣喜有加。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新课标的精髓所在。在网络环境下,探索更多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奇闻趣事,让学生自主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去发现,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同时培养了实践与创新能力。

三、信息技术搭建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平台。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使之终身受益。”课堂教学过程有限的四十分内,教学容量毕竟有限,部分同学只能初步理解当堂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网络学习环境,建立全班共享的网络学习空间,师生共同的提供相关的学习素材,特别是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习素材,让学生自主选择下载学习的内容,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关注现代技术手段的兴趣,还增强了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动力。

我教的班级虽然是一年级,但孩子们对电脑很感兴趣,他们都会玩电脑游戏,都有QQ号,能查找网页,教师何不抓住孩子们这一特点,正确引导,把孩子们玩游戏的兴趣转移到通过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轨道上来?

于是我创建了班级QQ群,在这个群体里,有学生、有家长、有老师。群主是班妈妈(班主任老师),管理员是班爸爸(数学老师)这些可爱的昵名都是学生起的。通过这个群体实现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目标。学了《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我把月球的相关资料发布在群里,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有选择的阅读,让学生产生探索宇宙,了解科学知识的兴趣。学了《春晓》《村居》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我让每个学生从网上再搜索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发给老师,老师再进行整理,避免重复,然后发布在群共享里,供大家阅读,扩大了阅读面。《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孩子们感到很新奇,动物的尾巴竟然有那么大的作用!课堂接近尾声,孩子们方兴未艾。借助孩子们的兴趣,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布置实践活动作业,搞一次小调查——动物尾巴的作用。调查方式:可以问家长,可以在网上查找,作好记录,最好配上图片与文字,发布在自己的空间,让大家串串门,看一看,看谁做得好。这样不仅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都有自主选择的空间,还为合作学习搭建了平台。

我的空间就是一个知识的百花园。学生们写得好的日记,获奖作文,有创意的答案,我都发布在空间,学生们很感兴趣,很喜欢读,读后并发表评论。这样即给孩子们提供了自我展示机会,也是合作交流互相学习的好去处。哪个学生不希望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呢?那

里有90多名读者啊,这个小小的出名,对孩子来说是多么大的鼓励!

期末复习时,我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分类整理出来,群发到每个家长的邮箱里,为学生自主学习,为家长辅导孩子指明方向,提供方便。

每天晚上七点,是我们网上学习论坛时间。对学习上的疑难问题展开讨论。此时,家长、学生、老师各抒己见,经过激烈地争论,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达成共识。孩子与家长都乐此不疲。

家校联动,师生联动,生生联动的网络学习的平台,方便快捷,不受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开辟一片新天地。

信息技术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让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参考文献:

李克东《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也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也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摘要】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迅速地在中小学校普及,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深刻影响教学的模式、内容和方法,对学校和每个教师都是一个挑战,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摘 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来“打天下”,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容易忽视学......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中心校 余美庆 摘要: 在新的世纪里,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李红霞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恩玲中学甘肃 兰州 730100)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视听技术和传播科学被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成为现代教育的......

    为初中语文教学插上数字化的翅膀5篇

    为语文教学插上数字化的翅膀 ——谈信息技术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河街镇小屯中学 李培敏 摘要 :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步入语文课堂,它正在改变语文教学的模式。如何有效......

    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常州市五星中心小学谈丽婷 随着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进入课堂教学己成为一种趋势,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

    谈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5篇材料)

    谈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已进人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加体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学校......

    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它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