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有效性的思考
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涵及其设计有效性的思考
【文】上海市大团高级中学 张兆英
文章摘要: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却存在了普遍的误读和轻视。提升“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的有效性,要明确该目标的内涵;在设计上,要认清目标的主体,规范目标的表述,关注目标的适切。关键词:“过程与方法”目标 目标的内涵 设计有效性正文: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与传统的“双基”教学目标相比有很大的改善。“过程与方法”目标不仅是其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正确把握和有效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呢?
一、问题的发现与分析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大多数教师都能注意用三维目标来统领教学。但普遍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得不够精准,进而在设计上出现一定的缺陷。列举几例教师在开设区级或市级公开课时设计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这些案例有着比较广泛的代表性。
①通过搜索资料,组织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原因。(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②通过“什么是基层民主——切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为什么要重视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建设”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结合热点的探讨和交流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层民主建设)
③通过欣赏舞蹈、调查活动,让学生感悟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通过案例对比体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重要性;通过分析西藏民主改革成就的原因进一步说明贯彻落实民族原则的重要性。(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④通过课前调查、全班交流、课堂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查询、分析和归纳能力;在课堂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
⑤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课堂交流、案例分析等多种学习手段,开拓思维,激发情感体验,加深对国家宏观调控主要目标和手段的理解。(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在《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是:“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了解社会科学知识的生成过程,逐步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据此观之,上述案例中,就不足之处而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缺少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导致该目标的缺失。在目标的设计中,看不
1/5 到学生要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掌握哪些学习方法。第二,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主体认识不清,将该目标的设计错误地等同于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第三,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上,行为动词不准确、不合适,导致无法有效评价该目标的达成情况。第四,目标的设计上比较零乱,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混杂着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维目标不是一定要分成“三点”来写,但必须清楚三种目标的内涵是有差别的。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要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到底是什么?如何有效的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论依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主要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意义建构的过程),其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意义的获得)。我们要特别关注为学生提供进行建构活动的情境,帮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同时要十分重视学生作为意义建构者应该具有的能力和需要掌握的方法。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中,将“过程与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
三、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内涵的探究 依据新课标的表述,“过程”应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学生的活动过程,这是显性的过程,包括课堂的学习过程和社会的实践过程。二是知识的生成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这是隐性的过程。显性的过程包括学生资料收集、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组学习、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社区活动等。在设计上,教师要注重明确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以使学生顺利地经历这些学习的过程。比如资料收集,某教师设计为“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查询、分析和归纳能力”,这其实是缺少对收集资料过程的关注。如果要学生经历资料收集的过程,则需关注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收集资料的程度、资料的范围等等。上例是否可以作这样的修改:学生通过报刊、网络、图书收集有关公民政治参与途径的新闻时事(至少两则),初步掌握资料收集、分析和整理的方法。
隐性的过程包括概括、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抽象、发散等思维过程,这也是知识的生成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要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还要学会知识的生成方法、思维的方法,这对于学生终身学习技能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设计上,教师要充分借助教学资源,为促成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提供尽可能多地机会,而且要尽量明确在某一环节中学生要进行何种思维活动。比如某教师的设计为: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课堂交流、案例分析等多种学习手段,加深对国家宏观调控主要目标和手段的理解。如果从隐性过程的角度来讲,是否可以作如下的修改:学生通过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解读,概括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分析每一种手段如何发挥作用。
2/5 方法,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方法目标既包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又包括在学习思想政治常识中要运用的具体方法。方法和过程是统一的,其内涵基本相通。因为经历过程需要借助或者习得一定的方法。比如调查的过程,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调查方法;资料收集的过程能使学生学习到资料收集的方法,等等。因此,方法一定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比如把目标设计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如具体化为:学生学会从现实生活与文本阐述的比照中发现问题的方法。
方法与能力是不同的,同时又是密切相连的。方法是具体的,而能力则是抽象的。方法是能力的支撑,能力是方法的升华。具体而言,一节课的目标应该是学生能够掌握什么样的方法(甚至数节课的目标),较长周期的目标才是学生具备某项能力。对具体方法的学习,是为使学生养成某项能力服务的。比如,学生掌握解读图表的方法、解读材料的方法,是为了使学生具备和增强阅读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目标,是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实际密切相关的。对于不同的情况,学生要经历的过程和掌握的方法必然不同。教师要灵活运用,有效的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才能很好的提高课堂实效。
四、提升“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评判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切实经历一定的学习过程和获得一定的方法,以此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此,要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的有效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认清目标的主体。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明确师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定位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性前提。
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而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预先设定的任务。正如崔允漷先生所说:“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没有达到的依据,而不是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的依据。” 因此,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一定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诸如“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通过„„方式组织学生”、“调动学生”等目标设计其实是教师要完成的任务,其行为主体是教师而非学生。“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上要真正关注学生要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学生要获得怎样的学习方法,而不要把此目标说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在目标设计上,“学生经历„„过程”、“学生进行„„活动”等应该是经常出现的表明学生主体地位的表述方式。
2.规范目标的表述。
目标表述得是否清晰是教师对目标理解程度和把握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目标的表述上主要注意两点:一个是行为主体,一个是话语方式。在行为主体上,要以学生为主,揭示学生要经历的过程和掌握的方法。在话语方式上,第一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话语习惯,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话语方式。变“培养学生”、“使学生”为“学生学会”“学生进行”等等。第二是要准确界定能与“过程与方法”目标相匹配的行为动词。在此目标的表述上,出现了“领会”、“感受”、“了解”、“认识”、“激发”等动词,明显是不能适应“过程与方法”目
3/5 标的表述要求。对于三维目标的表述,不同的目标其表述用词是有区别的。对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教师参照加涅教学目标分类系统,做了如下(见下表)的概括。
据此分析,对于“通过搜索资料,探究中国和平发展之路,组织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中国走和平发之路的原因。”的目标设计,是否可以改变一下:“学生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收集中国外交的政策和近期外交事件,参与小组讨论,探究并概括出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
规范目标的表述,功夫不止于言词,更深层次上是要加深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程度。因此,规范“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不仅是为提高当下部分教师教学目标设计的质量提供有效途径,更意在提升广大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把握和实施。
3.关注目标的适切。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就知识的生成和积累来看,学习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在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补充和提升过程。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关注两点内容:一是学生原有学情基础,一个是学生要达成的水平。要针对学生原有的基础和智力水平,提出相应的目标和要求。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上,需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切合学生发展状况的实际。高中学生的现状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强,但合作学习、尤其是探究学习能力较弱;课堂学习能力较强,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学习过程中接受能力较强,主动探求能力较弱。教师要依据学生原有基础,有针对性地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比如,学生对于阅读和分析图表的方法的学习上,学生基本能够描述图表的表面现象,但普遍不能很好的对图表所隐含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这时,教师的目标设计最好不要笼统地写成“学生掌握阅读和分析图表的方法”,而应具体化为:“学生能够掌握透析图表所隐含的问题的方法”。这样似乎更能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使目标更为具体和有效。甚至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形成一种富有层次性的目标体系。总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的确定学生要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和掌握怎样的学习方法。
五、结语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课堂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设计和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利于推动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进行终身学习的技能;第二,有利于加快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第三,方法本身具有着重要的价值,方法是一种“工具”,但有时其本身就是“目的”。爱因斯坦曾言:“最重要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十分关注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科学理解和有效设计,并保证其很好的达成,以有力的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第一,“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身既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又是达成其他目标的重要媒介和支撑,因此,其作用带有多样性的特征。第4/5 二,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本文主要探讨设计的有效性问题。如何保证目标的有效达成是非常重要的,有待同仁继续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4]张园园.规范目标设计,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10,(28). [5]濮存德,时敦友.如何把握“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11,(39).
5/5
第二篇:课堂教学怎样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堂教学怎样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这里“教”是条件,“学”是关键。从认知程序看,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即由教变学的转化。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第三篇: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宗林
课堂教学基本理念的重建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是实践的源头活水,拒绝先进的理念就是拒绝进步,只有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才能避免教育教学在低水平上重复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1、教学是教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学不仅需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坚实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构成学生发展的基础。
2、教学是“诊断”——了解学生是教育的基础 如果说学习是为了改变学生的观念,那么教学就是发现学生已有的观念并帮助学生的观念得到发展。
3、教学是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寻求 把“教室”变成“学室”,“课堂”变成“学堂”。
4、教学是发问——由提问到发问 教师的提问应该是激发学生、唤起学生和组织学生产生问题。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提问的主体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敢于发问、善于发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5、教学是求异——寻求不同的声音 新课程教学旨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寻找差异、尊重差异、发展差异,差异就是特色。
6、教学是交往——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互动 人格平等、心理相容、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彼此进行良好的交流,以促进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和顺利进行。
7、教学是过程——教学不只重结论,更重过程 新课程把过程与方法本身列为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三维目标得到协调发展。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了解并研究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提高练习效益的教学。
四、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处理好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与提高 应试能力的关系。
五、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学和学习方法的优化。
六、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学手段合理利用。
七、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八、学习研究 实践 反思是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保障。
一、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学生的三维目标都得到协调发展的教学。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更是一节课的灵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不是三个孤立的板块,而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了解并研究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是课程资源。
● 学习方法、习惯、成绩都好的学生
● 学习态度端正、勤奋、成绩一般的学生
● 智力好、随意性强、学习不努力的学生
● 学习和表现都有问题的学生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提高练习效益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和西方国家比,难在三个方面:
● 难在数理方面
● 难在计算方面
● 难在用所学知识解决习题方面 练习中的几个问题
● 任务型练习求量不求质 解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
● 观念问题 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也能生厌,更能生笨。
● 练习的策略问题。
● 赶进度的问题,为练习提供时间和空间。
● 知识重心下移问题。我们的题海战术训练了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养成一种寻求程序、模式、套路的思维习惯和迷信权威,不求甚解,因循守旧的思想和行为,束缚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和创造力。
四、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处理好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与提高应试能力的关系 有效的课堂教学既是科学的殿堂,也是提高应试能力的训练场。
五、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学和学习方法的优化
◆ 传统的不代表落后和低效,现代的不 代表先进和高效。
◆ 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但解决另一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 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几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双向交流 课堂的肤浅源于对教育理论理解的肤浅,新课堂拒绝肤浅的热闹而关注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深刻。为活动而活动,为分组而分组,为讨论而讨论,表面的热闹其实掩盖了学习最本质的东西—思考。
六、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学手段的合理利用 认识和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存在的误区:
◇ 抛弃传统,作秀现代。
◇ 抛弃教学主体,变相“满灌”。
◇ 抛弃教学重点,舍本逐末。
◇ 抛弃情感,追求虚拟。
七、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有计划、有目 标、有程序的活动。
● 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亮点,它体现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师生的创造 精神和智慧潜能。课堂的生成是必然的★ 人本身是生成的
★ 从课程论说
★ 从教学论说
★ 从学习论说
● 一预设就死,一生成就乱。
● 只有充分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
八、加强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 学习是生活,是教师的生命形态; 停止了学习,就应该停止工作。研究是教师的职业特征,没有研究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教学。
◆校本教研。
◆教师是教材工作者。
◆集体研究与个人研究。
◆研究的目的是减轻师生负担和提高课堂教学教学效益。
第四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新课标 生活化 课程教学
摘要:在新课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长于挖掘、整合生活素材,将其融入课程常识,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修的念头和乐趣。要专心筛选生活素材,构建学生内在的心理体验、感悟,要创设多元化、个性化、生活的化情境,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湖南高中新课改已经是第二届高考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作为高中政治老师的我,已经慢慢熟悉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特别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从现实生活入手,来培养学生的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我认为在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应注重把政治理论和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使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从生活入手、从身边的现象入手,去学习、分析、掌握、运用教材的基本理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让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课堂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思想政治课的魅力,以实现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的目的。那么,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生活化”的理念,以满足学生对生活的关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不断充实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和知识素养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课堂上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给学生以充分地自主。由于现在的高中生知识面宽、思想活跃,所以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博览群书,拓展知识面,由本专业范围内的“专家”,变成博古通今的“杂家”,才能使自己适应新课改理念,在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中同步前进,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
二、积极开展课堂探究,理解生活
夸美纽斯说:“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增进和加强学生对于教材的熟悉程度”。思想政治课新课程中,设置了诸多“探究活动”如:“如何正确对待金钱”,“如何讲效率维护公平”,“有序无序的政治参与”,“走进哲学、问辩人生”,等等。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回答、讨论和辩论;或以学生分组活动的形式,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来掌握知识,并参与生活和理解生活。正是在这种互动交流之中,学生才能更加深刻理解生活,更深刻地理解生活中的知识。
三、开放式教学,把生活素材引进课堂
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政治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把政治教学从纯粹的课堂教学里解放出来,走到社会大课堂,是政治教学真正成功的必由之路。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除了具有学习客观知识的特点之外,还应成为广大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生活过程。因此,就高中政治而言,在不改变课堂主体情况下,把政治教学从基本封闭状态转入较为开放的状态,具体操作,可采用多种形式:
1、关注国家重大政策调整,实现教材理论与国家大方针的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理论性强,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习往往没有兴趣,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就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而当我们处于宽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更加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国家政策方针涉及全国人民的生活,让学生关注和了解,不仅会使他们增强学习兴趣,创设快乐的课堂,而且能使他们关心国内外重大事件,把所学知识与政策方针有机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从而增强他们执行国家政策方针的自觉性。如:在《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我国的主要税种》的教学中,我列举了个人所得税修改的有关材料:2006年1月1日,我国个税免征额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2008年3月1日,再次提高到2000元;2011年3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提出,将“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级次级距,并相应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会议决定,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教学中我紧密结合我国的税收的性质作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学过的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分配制度等多角度思考,以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此兴致比较高,并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理论极为有用,提高了学习兴趣。
2、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实现教材理论和日常生活行为的有机结合。夸美纽斯说:“文字应当永远和事物一道教授,一道学习。”新课程要求政治课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让班上的四个学生排演了一个小品,他们中的小王过生日,其他三个筹备怎么庆祝他的生日。这三个同学有的说要送给他一个生日蛋糕,有的筹备送给他一块手表,小王本人也暗示要花上个四五百块钱好好请他的这几个小伙伴。表演完后,我让班上的其他学对他们各自的做法发表一下意见,同学们踊跃发言,指出他们各自消费行为的合理之处和不合理之处,然后我实时地将课本上本节的常识点拨出来。这时既让学生深人地了解理论常识,又同学们获得了感悟:什么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消费观,且接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思想去研究生活。
3、关注社会热点,实现教材理论与时代的有机结合。
政治课的时政性强,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中还应结合时政,实现教材理论和时代的有机结合。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有关房价政策变化:2010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发,包括增加供应、加强监管、加快保障房建设、落实政府责任等方面的十一条措施,被业内称为“国十一条”。二套房首付比例提至40%,以“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 4月,《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利剑出鞘”,这个“国十条”目标直指高房价;2011年2月16日,北京市出台落实“国八条”的楼市调控细则,细则要求,在北京市没有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家庭在北京购房,须提供连续5年以上缴纳社会保险及个人所得税的证明等。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手段等方面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关注时政的热情和信心。提高了他们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4、积极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实现教材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政治课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为此我们作为政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的原型中学习研究政治学科知识、领悟政治道理,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走出社会,把政治课置于社会生活中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思想政治,生活中时时有思想政治。如:在讲授《政治生活》“民主决策”这一课后,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学生进入本县的政府网站的书记信箱和县长信箱。为本县的发展建言献策。短短5天同学们提出了不下50条的建议。其中王甜甜同学的“如何加强对政府机关的监督”被予以采纳,极大的提高了同学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信心。生活是本大教材,老师要善于组织,善于引导,落实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
四、充分利用教学新手段激活教学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政治教学生活化。如在讲述高一《哲学与生活》的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时,举例 “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并于电视机内播放出来。学生在找和看的过程中思考老师出的相关的一些题目,如“嫦娥一号”的成功是谁的功劳?这是不是证明人可以改变规律来为人类服务?这可以看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是什么关系?等等。学生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明显高涨,问题的正确率也明显提高。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是当前实现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手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也在不断地回归生活,回归社会,这就意味着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在于培养会在现实世界中生活的人。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会把现有的典型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灌输式地逼迫学生去接受,由于脱离了理解过程,学生不会真正懂得“生活”的真正内涵,为解决这些问题,我进行了“生活化”教学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教法改革总体规划初探》贺瑞 2003年8月第四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夸美纽斯《论班级授课制》、《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
第五篇:“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指误
主讲人:孙向军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设计,理解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0014-03 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按照新课程理念,“过程与方法”不仅是中学历史教与学双方的手段,更是教与学,特别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对这一目标的设置和理解认识,存在一些争议,目前,可能会影响和制约新课程若干新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近年来,笔者有机会参加了几次新课程下的中学教师说课、授课竞赛和观摩,并拜读了一些教师的新课程教学设计。在这些教学设计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和设计,角度各异、提法不一,存在诸多倾向。现将所听、所见几种理解设计问题筛选归类,扼要分析如下,供同仁思考。
一、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代替学生学习、思维、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
这是在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与理解上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或倾向,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是课程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其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然而,在目前的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仍然存在着问题。即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行为主体与指向含混不清,或理解为纯粹的教师行为.或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之间游移徘徊。表现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要么设计成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要么理解为教师为主的师生结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等等。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角度和表述的问题,其实质还是反映了教学理念问题。
案例1: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高三旧课程的新设计)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问题教学法,辅之以多媒体课件,并注重学法的指导。”这个设计,显然纯属教师“教法”的设计,基本没考虑“明清时期外交关系”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安排,未考虑怎样让学生体验、感知、学习,更未考虑引导学生运用什么方法来学习、体验和感知。
案例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本课以启发学生活动为主,辅之以讲授法。主要包括四个环节:①提供历史资料、营造历史情境;②学生阅读、欣赏、理解;③学生活动、再现历史;④学生感悟、教师评价。各环节均以学主为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这个设计主要也是在考虑老师如“何教”,“启发为主,辅之以讲授法”,明确地设计了教师的“教法”;后面的“四个环节”,似乎设计出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思路,但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什么?看不出来。后的“均以学生为主”是“过程”的特点,还是什么?不明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用什么内容?训练什么方法?培养哪类“历史思维”?都显得空泛,不得要领。
二、以“能力”代替“方法”(或能力与方法混淆)
能力与方法,是认知心理学中相关联的两个基本范畴。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新课程下的历史学科的“能力”(合学科技能),如历史观察能力与历史想象能力、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推理与创新的思维能力、综合与应用能力等。
方法,泛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途径、程序等,在认知心理学上的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方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途径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环节。狭义的方法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采取的具体活动措施与策略。包括记忆、思维、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实验、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访问、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等。
通过具体的方法,可以训练、培养、形成一定的能力。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相关之处,但并非等同的,不能简单混为一体。
案例1:七年级“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丝绸之路的教学(教的角度),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通过对丝绸之路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显然,这也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过程与方法”,“三个通过”“三个培养”,都是指的老师。假如“三个通过”是教与学的“过程”设计,那么“三个培养”(“培养”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应该表述为学生为主体的“学会”之类为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应是能力,当然最好能进一步明确是什么样的读图识图方法、怎样的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案例2:初中“大变革时代”的“过程与方法”设计为:“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及其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利用都江堰模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评价李冰、商鞅,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这个设计主要是要通过商鞅变法、都江堰工程等重要史实的教学过程,引导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引用“两个主义”的理论引导训练学生相应的学习观察历史事物的方法,虽然显得过大些,但设计还算贴谱,然而,这里应该表述为“方法”,而不是“能力”。
在一般的课时教学目标中,按照三个维度的划分,“能力目标”应该在第一维度中结合重点“知识”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的设计处理,在这里再作设计处理,难免重复。当然笔者所见,有一部分教师的目标设计,有意无意地在第一维度中,只设计“知识目标”没有能力目标”,而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又有意无意地添加了“能力”目标。这样设计是否恰当,可以再讨论。但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以“能力目标”置换或取代“方法目标”。否则,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就在无意中被阉割和架空了。
三、方法”设计的泛化、笼统化(旧标的无效)
在“方法”目标设计中,有的设计,思考的角度、方法的设计,也还算合适,但是,“方法”不具体,可操作性欠缺,失于笼统、空泛,很难想象其能否落实和实际教学如何。
案例l:某教师在设计历史必修(Ⅲ)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百家争鸣”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设计是: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以及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显然,这个设计在教学实施中,是没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因为,这只是一种泛泛的学习方法要求,本节课究竟如何落实、如何体现,根本没有涉及。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属于无效的。另一个设计:“根据自己的探究主题,有侧重地收集关于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及百家争鸣的资料,并加以选择和分析,构建论据,提出并阐释自己的见解。”这一设计尽管不够完善,但是它至少在具体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体现的比较好,因而是比较可行的,也容易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2:高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 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为:“通过感性认识,积累历史知识,理解历史和现实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空洞设计。前一点,可以理解为是“过程”的思考与设计,后两点应该是“方法”的设计。三点都属
于“放之四海”皆可通用的“过程与方法”。姑且不论其“过程”设计是否贴切,即便将就着成立,也还有一个通过本节课学习“积累”什么重要知识,对什么主要内容“感性认识”,“理解”什么“历史和现实问题”的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是新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提出的很突出的总体要求,具体在本节课中怎样实施?学生“自主学习”什么内容?“合作探究”哪些问题?都须明确设计安排。“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也须结合本课内容实际而设计实施。是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具体理论观点,分析理解本课中的哪些问题?这都需要具体明确,否则难脱空泛。顺便说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方法要求,既是新课程的方法要求,也是老课程一直强调的。在新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并能恰当运用之,分析理解重要历史事物、历史问题,是毫无疑义的。但笔者所闻所见,在诸多教学设计上,往往 流于空洞、形式。
四、过程与方法设计上的残缺
曾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设计考虑到了过程,但方法不知所云;有的设计明确了方法及指导方法的思路,但却没有过程,看不出方法是在怎样的教学内容情境下贯彻落实的。笔者所听说课、所看教学设计,漏掉方法的有,更多的是缺失了“过程”,而孤立地思考、设计方法。
案例1:“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呈现历史材料创设情境,循循善诱,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通过阅读、讨论、体验感悟历史。”(强调教;有过程,方法不明确)这个设计,除去教师行为主体的痕迹之外,“过程”设计尚能看出,但在这个过程
中,引导学生主体学习的方法残缺,前一要点基本看不出方法,后一要点的“阅读、讨论、体验”则失去“过程”的依托,“阅读、讨论、体验”的“方法”也有失笼统,缺少针对性。
只有孤立的方法目标,缺漏了必要的、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设计,方法就失去了依托,也就无法落实,无法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
从心理学意义上考量,“过程与方法”理应贯穿于“知识与能力”培养、“情态价值观”渗透的整体过程中,三者是不应截然分开单独实施的。退一步而言,仅“过程与方法”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不可能只留用一个,而有意无意地 抛弃,舍掉另一个。
五、求全贪多、缺少选择
考虑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一节课能围绕主要、重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两个有针对性的、适用的学习方法,基本就可以了。有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可能适合多种方法的设计引导,但也应有所选择、择其要者,不能凡适合的,不分轻重缓急,一律拿来设计使用。
案例l:必修I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过程与方法”设计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法获取知识;从对‘始皇帝’和‘皇权至上’的学习中,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掌握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绘制‘中央官制’示意图,学会构建知识体系;讨论‘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方法。”
这里涉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方法、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等。或许这是由于高中新课程开始阶段的课时教学设计,需要指导、训练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多,而且也都是必要的,因而有“贪多”“求全”的倾向,也许这属于个例,尚可实施,但在一般的情况下,课时“方法”的思考设计还是以适合、适量为原则,须有所筛选,择其要者,以确保其有效贯彻落实。
【作者简介】陈光裕,男,1955年生,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