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
长宁实验幼儿园
一、研究背景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课程迫切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我国也在创新教育思想、新课程理念、以及先进技术的推动下,经历着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教学改革。在这场改革中,各种新型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犹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其中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领域。
采用多媒体技术是学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代表了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的进一步推进,通过研究新课程教材,探索选择多媒体教学的原则,并开发和运用课件,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目前,幼儿园普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的学习活动主要是以主题的形式出现的,每个主题下又分别有许多素材点。这样的结构和设计给了教师和幼儿更大的自由选择度,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中幼儿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的素材点和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手段,教师教学的自由度更大了。作为一个示范性幼儿园,我们走在幼教改革的最前端,我们的教师时常通过新课程的内容和本班幼儿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与计划,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难点,在困难面前我们试想,如果能善加利用日趋进步、发展不断成熟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否可以逾越这些困难创造奇迹呢?答案是
肯定的。通过近几年的学习、培训和实践,我们已经找到了在多媒体教学领域中前进的钥匙,也将继续前进,不断创造新时代的教育纪元。
可见,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教育是社会的教育,教育也是时代的教育,教育也需要科技的支撑。完全脱离社会和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只是空谈,缺乏实用性;而脱离了科技支持的教育同样无法得到时代的认同。因此,我们尝试在新课程改革这个时代背景下,阐述近年来我们研究多媒体教学的成果,希望为研究多媒体教学的其他幼教机构提供一些可以相互学习的资料。
(二)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幼儿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信息更加形象化、生动化、综合化。因此,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幼儿更具有吸引力,较易达到教学目的。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吸引幼儿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人的学习是通过自身感觉器官把外界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多媒体技术具有鲜艳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以及与画面相协调的声音,它可以使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多种媒体对幼儿各种感官提供多重刺激,使之产生兴奋,快速进入学习的意境和较佳的学习状态。这就适应了儿童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兴趣容易转移的特点,并由此唤起高涨的学习情绪,这
种学习情绪带来的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促使儿童较多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学习的成功又反过来强化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这种良性循环的娱乐化的学习中,儿童的认知心理必将得到发展和提高。
2.有机结合各种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大量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现实中无法感受或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在主题为《了不起的中国人》这一活动中,有个故事叫《盘古开天辟地》,教师要让幼儿了解这个经典的民间故事就需要借助多种媒介来传递信息。多媒体技术使教学信息以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形式呈现,多方面、多角度地传播到幼儿的大脑,自然,幼儿的印象更为深刻,认识事物可以全面而立体地,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或技能。
3.具有互动功能,增强幼儿学习的主体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幼儿参与互动,让幼儿参与到多媒体的内容中去,利用多媒体的提示功能进行自主性学习,真正作为主体出现在教学活动中。从而在活跃气氛、提高兴趣的同时,增强幼儿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并提高他们处理个人与集体或社会之间关系的能力。
4.创造情境与氛围,有利于实施艺术美感教育与情感教育
利用多媒体技术能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营造出一
个更为真切的体验情境,这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作品的艺术美,并从中受到情感教育。这方面,已经有不少幼儿园进行过尝试,实践表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可见,多媒体技术自身的优越性为它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契机。
(三)我园具有一定的多媒体教科研基础
在上海,作为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多媒体教学已在幼儿园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我园历来对信息技术的运用非常重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具备良好的条件。在硬件方面,我园在新园舍创建了独立的课件制作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刻录机、优盘、移动硬盘等设备;多媒体室备有高清晰度的投影仪和屏幕;每个班级都配备了计算机,这就为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软件方面,我园拥有具备一定专业技术的课题组成员,她们对POWERPOINT、COREDRAW、FLASH、PHOTOSHOP、FREEHAND、FIREWORK等基本的多媒体制作软件能熟练使用,部分组员有设计专业的专科或本科文凭,其余组员也都擅长绘画与手工制作;此外,我园还拥有良好的专家资源,信息中心和部分家长可以为我们的研究与教学提供指导与帮助。
可见,无论是师资队伍的建设、课题组的成立,还是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技能培训,各方面的努力促使我园的信息化水平、多媒体教学
水平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我园不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多媒体课件,而且自制的课件也多次在区中小学比赛中获奖。
基于以上各方面的考虑,我们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旨在探索新课程教材中选择性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原则,并且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二、研究目标
为了落实二期课改的精神,本研究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多 媒体教学的研究,探索幼儿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基本原则,开发和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从而更好地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服务。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应用的文献资料。
(二)经验总结法和案例法
梳理本园实施新课程中在多媒体教学方面的已有经验;对教师设计实施的多媒体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
(三)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贯穿整个研究过程,其间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进行研究,对选择性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案例进行剖析与反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探索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原则,研发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多媒体课件。
四、研究过程
(一)司》、《京剧脸谱》、《新年贺卡》、《雨中情》、《小螃蟹的奇遇》、《盘古开天辟地》等,根据这些活动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一批年轻的教师。这些教师充满朝气和研究的热情,但也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对多媒体教学有研究、有兴趣的老教师也参与了进来,她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年轻教师优势互补。由此,我们成立了“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制作教师发展专业小组”。小组成员在新教材中选择适合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制作和运用课件,针对前一阶段提出的各个原则进行实践论证,并交流经验,提出困惑,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五)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多媒体技术发挥其独特的功效。
以案例《云彩和风》来说明服务性原则。
《云彩和风》是大班学习活动中的一个素材点。活动的主要意图是通过诗歌让幼儿体会风吹云动的变化过程。在运用传统图片形式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制作FLASH软件。结果我们发现,多媒体形式可以清晰地演示出云彩的变化过程,再加上美妙的背景音乐,配上教师朗朗唱颂诗歌的声音,一下子把诗歌中特有的优美意境表现出来了。而云彩的变化让幼儿不再觉得陌生,变成了可以“触摸”到的变化。在活动当中,幼儿感兴趣极了,还基于自己的已有经验,创编出许多新的诗歌,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中的图片讲解。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类似的欣赏性活动,虽然教师事先已经通过一系列的感知活动,让幼儿尝试理解天上的云彩和流动的风之间的关系,但是不可能在一个集体活动中让幼儿充分理解语言诗歌中美丽而又多姿的云彩变化。而且,诗歌中云所变化出的船、狮子、娃娃等形状在现实生活中是可遇不可求的,自然不可能让幼儿亲身观察到这些变化的过程,只能通过优美的语言来触动幼儿的感知神经,依赖幼儿现有的少许经验,引起他们的共鸣,这实在太单薄了。而当我们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时,幼儿直观的看到了云彩的变化,感受到云彩变化过程的奇妙,这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的。而多媒体课件的为教学服务的原则也在活动中得到了最好的证明!
2.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对软件功能的使用应尽可能多样化,即在同一个课件中,既有文字的简单显示,又有图像的交叉出现;既有声音的传播提示,又有色彩丰富的图画显示。利用强大的事件功能,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添加最有利的成分。另一方面指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多样化。即不仅仅在集体活动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在集体活动结束后,还可以把制作好的课件放入延伸活动、区域游戏活动、自由活动中去,尽可能地扩大其应用范围,把多媒体教学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去。
以案例《动物的花花衣》来说明多样性原则。
《动物的花花衣》是一个带有常识性和科技性内容的主题活动。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利用简单的图片形式,把各种动物“花花衣”的经典造型加以总结,并以遮盖的方式慢慢呈现在幼儿的面前,增加了趣味性。通过对PPT软件的灵活巧用,多样化地使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使得单调的图片也显得那么魅力无穷。从简单的半遮盖幼儿猜谜到复杂的小块面遮盖,难度在一点点增加,而幼儿的活动兴致也在升温。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利用嵌入式的视频播放功能来增加内容的科技含量,探索真实的动物世界,以最真实的接触来告诉幼儿动物的“衣服”有哪些神秘之处。从这里可以看出,多媒体软件的使用遵循了多样化的原则,幻灯片形式的软件并不能阻碍教师在制作教学软件时发挥创新精神,教师在此运用了遮盖功能,增加了趣味性,又运
用嵌入功能把真实的视频搬进了幻灯片中,且操作简便。如果需要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修改、加入或更新动物,也是小菜一碟!因为此课件操作简便,幼儿可以在区角活动里自行操作,而教师只要做好及时更新的工作就可以了!
3.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来制作多媒体课件。并不是所有的主题活动素材点都适合用多媒体来教学,也并不是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一定都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一般来说,有游戏性质的、跨时空性的、突出变化过程的教学内容,比较适合运用多媒体来教学。另一方面是指多媒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必须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认知能力和认知特点上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教学实施中,遵循幼儿适宜性原则,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以案例《轮子歌》来说明适宜性原则。
《轮子歌》是一个小班幼儿的主题活动。儿歌内容朗朗上口,词句小而精,正适合小班下学期幼儿哼唱;其带有的计算及常识性,比较切合小班幼儿的已有经验的和发展水平。在儿歌中,从一个轮子的独轮车开始,到有六个轮子的大型卡车,全部通过哼唱来表现。如果通过图片的方式来呈现,势必会增加活动前教师准备图片的时间以及
活动中的步骤,而且,对于喜欢看生动、夸张情景的小班幼儿来说,图片的吸引力远远不够,而要在真实生活中让幼儿去观看这么多的车子,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选择了多媒体教学方式来动态地呈现各种车辆图片。事实上,教师在制作多媒体之前就应该充分考虑适宜性原则了,要制作一个适宜性强的多媒体软件,需要教师深刻理解幼儿园主题课程内容以及观察、了解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多媒体软件的制作并非不用花时间和心思,一款好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是要花费教师一定时间和精力的,是否值得花这些时间和精力,怎样有效地花这些时间和精力,这就要在多媒体的适宜性上好好做准备了!
4.互动性原则
互动性是多媒体最重要的特性之一。这种互动一方面体现为人(教师与幼儿)与机器的互动;另一方面,体现为人通过机器与他人的交流互动。这里,互动性原则是指教师要把握多媒体这种交互性的特质,在多媒体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幼儿不仅能够与机器进行有效互动,更主要的是幼儿通过机器与教师和其他幼儿进行有效互动,达到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目的。
以案例《连线游戏》来说明互动性原则。
在《连线游戏》中,孩子自己在电脑前玩着连线游戏,当他按数序连线成功后,屏幕上立即出现了一张笑脸和一声富有情感的惊叹声“真棒!”,孩子显得很兴奋;当他答错了,电脑也是鼓励地说“再试试看吧!”,孩子在电脑的鼓励下,乐此不疲地反复游戏着。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多媒体课件在幼儿操作时可以自动进行评价,孩子们得到的不再是一句简单的“正确”,而是富有情感的惊叹声“真棒!”,或是一张笑脸“哦,祝贺你,你答对了喽!”等等。这些鼓励和表扬又会再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且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幼儿的反馈信息,从而对其进行个别指导,使教学达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充分发展孩子个性、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新课程中的应用
1.多媒体教学在语言活动中的应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多媒体课件鲜艳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悠扬悦耳的音乐,唤起了幼儿高涨的学习兴趣。幼儿的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愉快轻松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健康、愉快的情感。
我们先后开展了《美妙的声音》、《大熊山》、《脚步声》、《甜甜的梦》、《小乌龟看爷爷》、《春天来了》、《秋天的颜色》、《云彩和风》、《消气公司》、《小螃蟹的奇遇》、《盘古开天劈地》等多个语言活动。
这里以《美妙的声音》为例。我们将小班素材点《美妙的声音》制作成了课件,并在其中添加了可供暂停的按钮,和可以随时验证的互动版。活动开始,教师轻点鼠标,一段优美的小提琴乐曲缓缓传来,伴随而来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蓝天、白云,草坪上站着一位长发飘飘的老师正拉着小提琴。孩子们一下子兴奋地睁大了眼睛,被深深
吸引。有的孩子情不自禁的说:“真漂亮啊!”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尝试回忆诗歌里的主要内容,当一位幼儿较完整的说出“青蛙不叫了,蹲在荷叶上”时,教师轻点鼠标,画面上马上出现了一只可爱的小鸭子从池塘一边游来,老师的旁白重复了这句诗歌。孩子见回答对了,小鸭子就会游出来,高兴地直笑。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的特性创设了一个极其优美的情景,这恰恰符合小班幼儿是无意注意占主导的心理特点。那些新颖或明显带有声响的刺激,往往更能支配他们的注意。多媒体技术正是以其鲜艳的色彩、多变的动态画面、声音与图像的完美结合,满足了小年龄幼儿的兴趣,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符合低年龄幼儿的认知特点,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多媒体课件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可见,为幼儿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是多媒体课件的一大优势。
2.多媒体教学在常识活动中的应用——直观演示,难点不难
在常识活动的教学中,有些自然现象往往平时不易看到,无法令幼儿体会、理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因此,可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期达到知识的迁移。我们进行过的常识活动有《京剧脸谱》、《小螃蟹的奇遇》等。
以《小螃蟹的奇遇》为例,当教师提出许多动物可以再生时,幼儿显的非常惊讶,他们纷纷提问:“什么叫再生啊?”“断了的东西怎
么会长出来呢?”于是教师播放FLASH动画,螃蟹的断螯再生、蚯蚓的再生情景立刻形象逼真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幼儿犹如身临其境,随即明白了再生的意思。
通过这个案例不难看出,教师利用了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真实地展示了动物们的再生本领,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丰富了幼儿的常识知识,使幼儿在活动中倍感乐趣无穷,从而促进了幼儿主动学习、探究世界愿望的达成。
3.多媒体教学在数活动中的应用——积极思维,乐于尝试
在幼儿阶段,孩子们对数概念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幼儿园的计算活动十分注重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因此,个别活动和分组活动成为了幼儿园数活动的主要形式。如何在分散的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呢?这就需要借助许多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多方式、多顺序、多途径地提示认知对象,进行思维训练。多媒体教学恰好能够提供这种条件,它具有多变换的优势,不仅可以扩展认知领域,还可以通过幼儿与媒体之间的互动,达到解放教师的目的。我们依据这个假设,进行了《大熊山》、《轮子歌》、《春天的花》、《小树叶》、《连线游戏》等活动。
以《美丽的春天》为例,在中班《春天》主题活动里,我们设计和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春天》。目的是在孩子对春天里美丽景色的感知的前提下,利用春天里的各种事物让幼儿在一一对应比较的过程中,不受颜色、形状等因素的干扰进行数数,从而理解数量的守恒。为了让活动更加富有情景,让较多的事物能在同一地点出现,以
增加春天的气氛,突出多媒体能超越空间和时间存在的优势,我们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制作方法以简单的点击式操作为主,演示为辅;有动态的物体,也有不动的物体供幼儿寻找、观察。这样,既可以在计算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又能进行多维度的游戏活动。
4.多媒体教学在音乐活动中的应用——引起共鸣,发挥想象
我国古代著名音乐论著《乐记》中有句名言:“乐者,音之所由声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它明确地告诉我们: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同时又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多媒体课件凭借它的声频效果和视频效果,在音乐活动中能充分地展现音乐这双重艺术的魅力,激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不仅能使幼儿学到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而且能培养幼儿高尚的情操和品格。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的《新年贺卡》、《雨中情》等音乐活动中,已深深感受到了它的良性效应。
例如:当幼儿听到《雪绒花》,马上联想到了冬天,并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许多代表冬天的歌;当圣诞老人变成棒棒糖时,幼儿纷纷效仿教师,根据音乐节奏创编出自己对他人的美好祝福。
幼儿时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遇到问题总爱问个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创造力得到发挥。而多媒体技术的采用对培养孩子
们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向幼儿提供多种刺激,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向幼儿呈现知识,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激活幼儿的思维,又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孩子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孩子求知的欲望,使他们带着困惑和悬念兴致盎然地在不断观察、研究、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寻求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满足他们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求。
(三)多媒体教学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幼儿园多媒体教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幼儿的自主学习,而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多方面的能力与素养获得了提升,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深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教材中的众多素
材点进行选择,选择适合多媒体教学的素材点。选择的过程就是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过程,判断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在多媒体教学实施后,教师们会对教学目标、素材点等进行反思,进而修改多媒体课件,再次实施教学。对于同一内容,教师们往往会反复实践教学多次。不仅纵向地反思每次的多媒体教学,而且将其与传统教学进行横向比较。全面的反思过程必然会提高教师领悟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
2.加深教师对幼儿的了解
教师在选择多媒体教学素材点以及课件素材时,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进行筛选,这促使教师更多地思考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在反复实践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仔细观察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种种表现,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教学的有效性,以调整教学方案,这就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幼儿的反应;每一次多媒体教学后,教师们往往会共同分享教学经验,评析教学效果,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也能够加深教师对幼儿的了解。
3.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丰富教学手段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新兴技术,以顺应教育信息化潮流。幼儿园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多种软件知识,从而更快捷、更方便地制作出所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随着教师使用软件技能的不断提高,她们制作课件的水平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多媒体教学也逐渐成为幼儿教师
教学的有利工具之一。虽然,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可能完全被多媒体教学所取代,但是,多媒体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另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成为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发现世界的又一种重要方式。在多媒体教学初期,教师们主要在语言活动中使用多媒体,后来,随着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认识的不断加深,逐渐在音乐活动、数活动、区域活动中应用多媒体。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能够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活动的有效性。4.提高教师的专业敏感度
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搜集大量的课件素材,如:图片、音乐、flash动画等。在开展多媒体教学初期,教师们往往都在制作课件时才开始搜集资料,这会花费大量时间搜索资料。而由于时间过紧,筛选资料的过程常常不能很细致,于是会影响到课件制作的质量。教师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多媒体教学研究与实践后,她们逐渐养成在平日收集、分类各种有价值的网络资源的习惯。对平日上网发现的漂亮的图片、Flash,好听的音乐等等,保持一种专业的敏感性,留心保存这些可能与多媒体教学相关的资源,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并与同事们共享交流,更高效地使用这些资源。
5.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我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当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遇,教师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两种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对照,这种冲撞会引发教师们更多的思考:哪
些内容更适合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呈现?哪种教学方式幼儿更喜欢?两种教学方式怎样结合才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教师们不断完善从前自己对教学的认识,获得对教学新的认识。在日后的教学中,教师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些新的认识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质的层面改善自己的教学。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为幼儿园的教学提供了无限机遇。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对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教师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必须抓住机遇,积极提高自身的现代信息素养,才能胜任新的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工作。
附录1: 本课题组成员获奖情况
石薇磊 “坚决除SARS”
获
附录2:我园多媒体课件目录
排名不分先后,按年龄段划分: 小班:
《动物的花花衣》 《美妙的声音》 《轮子歌》 《大熊山》 《脚步声》 《甜甜的梦》 《小乌龟看爷爷》 《帮帮小兔子》 中班:
《美丽的春天》 《春天来了》 《连线游戏》
大班:
《螃蟹的奇遇》 《云彩和风》 《新年贺卡》 《盘古开天辟地》 《秋天的颜色》 《消气公司》 《京剧脸谱》 《雨中情》
参考文献:
1.苏鹤(2007),《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教学研究》,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多媒体教学
摘 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及减轻教师的负担。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师幼的情感的交流、幼儿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发挥等弊端。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 幼儿教育 多媒体
自从二十一世纪以来,高科技信息技术占据着主导地位,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为教育改革带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进行了一次新的课程改革,建立了一个更适合现代教育课程体系,要求教师将知识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转变为发展性的教学形式。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利用画面、文字、声音、图像相结合的方法,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并且使很多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枯燥的东西变得有趣。因此,有效的教学环境更能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且诱发他们与知识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更有兴趣参与学习活动,收获更多的知识。
美国教育家诺尔曼·丹森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有情感的人。由此看来情感对幼儿的全身心的发展非常重要,它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课件的展示幼儿能够看见、听到和容易感受到,并且在多媒体营造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拥有真切的体验情景,这样有利于幼儿情感的发展,理解并接受新的知识。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幼儿亲自探索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感受到美的存在,得到情感的满足。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知识内容教师是无法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的,这些知识内容往往需要幼儿自己掌握理解,是教学的重难点。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将教学内容通过动画、音乐、图片等真实地模仿表现出来,就能够轻松解决自身无法用语言表现出来的问题,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和对幼儿的了解,很多事物在生活中是不常见的,而幼儿的认识第一来源是自己周围生活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孩子们看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不常见的东西,甚至是一些已经灭绝的事物,这样它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扩大他们的认知范围。
以前,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让幼儿更好有效的学习接受新的知识,往往需要通过制作大量的直观教具,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不仅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使得教师身心俱累。如今多媒体教学能够为教师们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节省更多的时间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为老师赢得更多的时间关注幼儿,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在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拥有非常片面的观点,希望幼儿一直地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幼儿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致使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减少。还有的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关上灯、拉上窗帘以降低教室内亮度,达到最好的显示效果,让幼儿更清晰地看清屏幕上的内容,但这样的环境对幼儿的视力不是很好。
很多教师常常会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加入一些不必要的色彩、图片、音乐和动画,目的是让自己的课件看起来内容丰富,凸显自己制作课件的技艺高超。一节课下来,幼儿面对声像俱佳的课件看似都很兴奋积极参与,但是效果不佳,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因此,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重视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①根据本班的幼儿思维特点设计教学过程;②教学过程中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幼儿思考问题;③教师要顾及幼儿的反应,注意突发事情的解决;④让幼儿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地让幼儿亲手参与,亲身体验获得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告诉我们,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占主导地位引导和尊重儿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作用。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几个方面:①老师要拥有正确的教育观;②教师要对自己教学的课件内容熟悉掌握;③对多媒体出现的紧急情况要机灵变通的解决;④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合理地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⑤时刻关注幼儿的反应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在幼儿园中要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教师要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坚持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结合并且合理运用,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萍.浅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7:123.[2]柯恒波,徐华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5:238-239.[3]章文逸.信息技术让课堂活起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08).[4]刘虹,杜瑞燕.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6).
第三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多媒体语文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多媒体语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集文字、动画、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的教学手段,能有效满足学生在听觉、视觉上的需要。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也能省去大量的板书时间,一改沉闷、单调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直观地揭示教学内容,实现高效率的课堂交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技能运用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
使用多媒体全方位地展示教学内容,利用图片、视频创造出真实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语言文化,使课堂教学更加有趣和直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常有很多反映异域风情的课文,由于不同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上的差异,常常使学生存在理解困难的问题,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利用多媒体展示离学生生活遥远的风土人情能很好地辅助学生掌握课本内容。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文章《背影》时,由于文章著作年代较早,学生往往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不了解,而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口述父子间的感情,无疑太过苍白,如果能用多媒体播放父子两人在车站分别的场面:肥胖的父亲是如何蹒跚的爬上站台的,再搭配上感人的音乐,学生很快就融入到父子之间的感人情境之中了。
二、利用多媒体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而这不是靠简单的“说”就能实现的,而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美得熏陶,逐渐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例如在学习古诗《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想象春江夜景,然后再引入古诗《春江花月夜》,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去朗读诗词,体会古诗意境,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在实践中,经过这样的教学,同学们普遍反映自己被优美的曲调、古诗的美感所打动。可见,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美,理解文章的主旨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利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文学作品的欣赏,需要学生通过对文字的咀嚼,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展开想象力进入到作品的请境内,与作者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在很多时候只需要播放一些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就可以,这就突出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给师生的交流留出了更多的时间。
例如在学习课文《雷雨》时,教师可以播放视频《雷雨》的部分片段,引导学生寻找网络上的戏剧常识、作者作品等资源,利用互联网深入研究课本,通过网络讨论、课堂讨论分析周朴园与鲁侍萍的人物性格与情感。在网络环境中研读文学作品,能使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查找、分析、整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网络、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使信息技术贯穿到课堂教学上。
四、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活力,减轻教学压力
课文分析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课程,分析一篇课文常常需要两三节课的时间,另一方面,传统语文分析课多是由教师领着学生去解读课文,不少学生觉得枯燥无比,这一方面浪费了时间,另一方面又起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使得课文分析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
使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在图形、视频等资源的辅助下,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把往事、古人与现实结合起来,即使是大篇幅的段落,在多媒体手段的辅助下也变得很容易理解,这就节省了大量的分析时间。原本一潭死水般得语文也变的生动起来,尤其是有景观描写的文章,寥寥几幅画就能生动地表现出大量文字才能描绘出的景物,代替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产生深刻印象。丰富的教学手段也使得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五、利用多媒体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上课必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的诸多优点使部分教师把多媒体教学当成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灵丹妙药”,不管教授什么内容,都盲目的去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少教师课件做的越来越漂亮,内容越来越丰富,但却起到了“喧宾夺主”的反作用,学生的注意力被艳丽的画面吸引,课堂学习效率不升反降。因此,教师没有必要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做成课件,对于那些传统教学手段就可以展示的,不必用多媒体去展示,要合理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2.课件预设性太强,限制了课堂的灵活性
多媒体课件一旦完成制作,就有了固定的程序。新课标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去体验和理解文本内容,得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教师一步步根据固定的程序去展示课件,不根据教学过程的变化去调整程序,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既定的程序中,限制了学生灵活、开放的去学习,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去甚远。
3.师生忙于多媒体操作,交流减少
多媒体是师生交流的媒介,但实际上有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更关注去一步步地操作多媒体与教学内容,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反馈信息。学生更多的去关注课件内容而忽视教师的语言传授。课件的内容表达固然直观,但由师生亲自去朗诵、表演岂不更好?
综上所述,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多媒体教学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教师应避开多媒体教学的误区,活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第四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
南京市秦淮中学刘娟
内容摘要:本文是目前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已经在我省基本成为一种常规教学手段并成为很多学校或上级主管单位考核教师教学实绩的重要考评条件的背景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所总结的一点心得体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使用多媒体对课堂教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二是在使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的一些问题,防止“为用而用”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新课改多媒体传统教学模式效率效果原则误区等
“师说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固然有其优点,而其优点却恰恰是其缺点。离开了老师,离开了教室,学生怎么办?外面的世界是如此丰富,而单调的黑板是难以持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从知识传授到智能发展,以“学懂”、“学会”到“会学”、“乐学”是现代教学重心转移的主要标志。面对既定的且暂时无法更改的教材,我们假如在教学中合理地渗入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信会令学生在感受新科技信息的同时增加对历史的兴趣。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近年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来改造传统的教学方式,正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智能,扩展思维,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可行性课题。把各种电教媒体与其他媒体(语言、文字、教具、模型、图表等),根据需要教学优化组合,把它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提高课堂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历史课的情景感。
历史本来是一幅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画卷,历史课应该是学生最欢迎的课程之一。但是传统的历史教学,就是一本书、一张嘴、一只笔的事。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大多是人类的既往,过去性是其显著特点。教师要凭一张嘴为学生呈现历史的原貌,把学生带入历史的情景之中去,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多媒体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它通过创设历史情境,不仅可以再现具体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活动着的历史人物和发生的历史大事,使学生能畅游历史长河,而且能将历史教材中较为抽象的历史概念、静止的历史场面、单调的历史图零散的历史知识,通过图示、动画、色彩、声像等方式直观、生动、系统地再现出来,把学生视觉、听觉等几种感觉协同利用起来,强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内化,从而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把握,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特征。还可以通过创设的历史环境,对特定社会环境中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观察、思考、分析、综合,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传统教学,离不开教师大量的板书和展示,浪费掉不少时间,使45分钟的有效利用率下降。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储存和支配大量的教学资源、信息资源,扩展历史教育或历史学习的空间,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地传递知识信息,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堂教学更加开放。同时,也使历史教育摆脱了学校中心、课本中心和教师中心的束缚,让学生自由自在的徜徉在丰富的学习资源的海洋里,拥有一片自由的历史学习空间。并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够图片学习信息表现单一化的局限,使历史学习信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文字的、图象的、数字的和声音的,或者多种表现形式混为一体的形式。这将使往日呆板或僵硬的教材表现形式得到极大的改善,提
高教材表现力,使学习历史知识更加简便,也更为有效。如果运用多媒体手段上复习课,则更容易突出教材知识的中心,体现内容和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开发智能,扩展思维,达到如期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引导。
在理解记忆方面,学生有快有慢,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只有通过考试成绩才能发现,而且面对班内几十个学生,老师的精力也不允许,甚至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利用计算机,则随时可以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服务总站中为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题目供训练。这样既避免了因照顾差生,好生吃不饱,又避免了因照顾好生,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因势利导,分别对待,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媒体创设的个别化教学的环境下,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有可能在自己天赋所及的范围内得到最优化的发展,最终引导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养成自主性学习历史的习惯,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及时进行检测,巩固教学效果。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对教学的信息反馈,还起着巩固课堂成果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储存量大这一优势,编制各类试题,供学生操作演练。教师将自己对检测的要求(范围、难易情况、类型、预计检测事件等),送入题库系统,计算机按接收的要求输出所生成的试卷,学生在终端上接受检测。这样既减少了教师的事务性劳动,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之不足,也可使学生在有效的事件内尽可能扩大知识量。比如,我们可以出这样一道题:如果没有林则徐虎门硝烟,鸦片战争还会不会爆发?靠笔书写或叫学生回答,都要花很多时间,且很难全面,但靠在计算机上操作,师生共智共谋,则可以在段时间内完成这道题目。计算机这种快速处理能力可以随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学生能力、试卷编制水平和教学情况等信息的系统分析,为提高测试水平和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总之,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图文并茂,音像结合,信息量大,既能提高趣味性,又能加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现在,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来改造传统的教学方式,正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智能,扩展思维,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可行性课题。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对激发学生的情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置身于这样一种潮流,除了要紧跟形势,迅速掌握有关的技术以外,还应在积极进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同时,有一份冷静地思考,应注意把握一些原则,走出一些误区。
一、技术的适应性原则,防止为用而用,缺乏目的性
任何现代化教学手的运用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只是一种手段,它的作用,仅仅限于服务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千万不能把它的应用当成是目的,为用而用,最终忽略了教学目的,单纯发展教学手段,使教学重心发生偏移,背离初衷。由于当前中学课堂教学评估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评估标准,从而引发了中学课堂教学手段改革的热潮。各校都积极配置了多媒体教室,作为学校现代化必备的硬件之一,并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然而,伴随而来也产生了一个消极后果,那就是部分教师可能为了现代化而现代化,为了课堂教学的生动形象而忽视了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整堂课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优势不断向学生展示动态画面或是大量的图片,声情并茂,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兴趣是被激发了,但一节课下来却有可能很茫然,不知看这些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教学手段和教学目的脱节,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时,应当同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一样,时时围绕教学目的这个核心,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强化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
二、资料展示的时机性原则,防止停留表象,缺乏启发性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很好的创设历史情境,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引人入胜。然而,也可能一节课下来,学生虽然对历史画面感受很深,却一直不能进入主动探求、积极思考的状态,因此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资料的应用,是为了教学目的的达成。因此,首先要准确把握恰当的时机展示资料,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那种把资料简单的堆砌、重复罗列的作法,是对教师、学生时间的浪费,也是对资料的浪费。其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也绝非仅仅为了生动直观,而应当在此基础上完成更高的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所以,教师构思设计教学课件,在把握好资料展示的时机性,增强教学内容生动性形象性的同时,还应注意与历史学科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使课件设计并不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
一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接受媒体。比如讲“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关于“造纸术”一目,可先向学生设问:在纸出现前,中国人用什么来记录文字?最早的纸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缺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教师事先编好的课件,直观形象,教学效果好,发挥出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二是从媒体中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课为例,在讲日本侵华方针的变化时,先向学生展示日本在1938年底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所面临的战争形势的变化,然后从中引出问题:日本为何要改变侵华方针?将如何改变?这样承上启下,较好的实现了知识的转移。
三、资料的精选性问题,防止应用不当,缺乏合理性
计算机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能十分有效的组合声音、图象、动画、电影等集成信息,为教学服务,从而大大增强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启发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这些工作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学的灵魂,任何先进的教学设备都不可能取代它,而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的技术并不难,困难的是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适时、适度、适量的选择组合一种或几种表达方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以及用什么样的语言把媒体和语言教学有机衔接在一起,使其浑然一体,防止在讲课中出现断层,前后内容由此断裂开来。
在选择资料时,由于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得能够容纳的资料增加,教师就应该在准备资料时注意他的真实性,特别是在引用影视作品时,要考虑到它的模拟性。它不同于史料,而是艺术加工后的产物,引用时教师应向学生指出这一点。可能的话,最好选择记录性的影视作品。当然,资料的选择,也应避免为展示而展示的做法。不能以为只要是真实的,就多多益善。教师要考虑到一堂课的时间限制,选择尽可能符合教学目的的资料来使用。
总之,在进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必须事先对整堂课进行精心的设计,精通业务,并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有关知识,再充分考虑到上述几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优化组合后,发挥有效的作用,做到有的放矢。
第五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信息技术与学科相整合也是新课改的主要特征之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本文主要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257-01
1.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1信息技术能够将以往难以在课堂上呈现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来。首先,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将静态、平面的知识以动态、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高中阶段,三角函数可以说是比较抽象的内容了,特别是三角函数的图像,在学习三角函数这一块内容时,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也费劲。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三角函数的图像,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图像的周期变换、振幅变换、相位变换,还可以向学生展示图像变化的动态过程。其次,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定积分方法和极限思想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很抽象的内容,在学习曲边梯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观察随着参数n的变化矩形面积的变化。最后,信息技术能够多角度呈现教学内容,这主要体现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上,普通的立体几何模型职能让学生观察表面,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让教师向学生更直观地展示立体几何的内部关系以及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1.2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在高总数学教学中的引入能够极大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师在更加直观地展示知识的同时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保持很高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另外,高中阶段教师在黑板上为学生讲述典型案例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抄写例题,既费时间,学生也在教师抄写例题时还容易跑神。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教师利用powerpoint或者几何画板展示例题,既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扩大了课堂容量,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1.3信息技术的利用使得高中数学课堂实现了新概念、新数学。高中数学的思维性更强,难度也更大,需要学生多动脑思考、多动手操作,因为高中数学的很多公式都需要自己验证的。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数学实验走进了课堂,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多媒体来体验并验证公式定理的发现。比如在概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就可以通过操作多媒体开展一个探究活动。
2.影响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因素
2.1学科特点和技术的限制。数学这门学科属于逻辑科学,对数学的认知是一个有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为追求形象、具体,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将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而且高中数学的逻辑性比较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要求也比较高,课时较少、学习内容比较多,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会较为费时。除此之外,信息技术本身也是比较复杂的,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会涉及到很多符号、公式,在制作课件时,教师自己输入公式比较费时。
2.2教师因素。教师是影响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最为明显的因素,因为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使不使用信息技术则取决于教师,此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态度、理论水平等等无一不在影响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3学生因素。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两者之间既息息相关又相互制约。在信息化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时刻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学生的信息修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化的进程。如果学生自身不加强自己的信息素养,光靠教师在课堂上教的一点东西,这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信息素养的缺失,会导致教师的教学无法进行,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2.4学校、社会等外界因素。社会经济是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想整合的现实基础,不同地区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对教师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也有一定的影响。学校又是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相整合的场地,所以,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离不开社会和学校的大力支持。
3.促进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建议
3.1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整合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新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已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水平以及数学教学的理论知识,便于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更好地整合,让学生更快、更容易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进而应用知识。
3.2学校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在进行自我提升的同时,还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和更好地学习机会。学校不仅要为教师创造学习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和高中数学相整合的方法,还要给教师提供一个相互竞争的平台,比如可以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相关的知识竞赛和以PPT等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数学教学竞赛,以此提升教师的教学兴趣,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让教师在和谐竞争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3.3学校、社会要为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去,不仅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还需要学校本身的支持,有稳固的社会经济和政策以及学校双方的支持能够让信息技术更好地融于高中数学教学,让其更好地为高中数学服务,让教师乐教、易教,学生乐学。
4.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相整合,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要求。高中数学本身的难度就比较大,加上其本身很强的逻辑性,让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更别说理解和掌握了。动态、具象的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让学生更加容易学习复杂的高中数学知识,学生更加理解、掌握。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受到数学学科本身、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再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数学理论水平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名符,李保臻.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9(11)
[2]文玉婵,周莹.影响教师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数学教学的因素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7(03)
[3]栗亚东.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现代课堂教学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