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备课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备课模板(试用)
总第*课时(左对齐)课题名称(居中)
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⑵能力目标 教学重点:可在教学目标中进行批注 教学难点:可在教学目标中进行批注 教学过程
一、定向示标(1~2分钟)
这一环节包括二个方面的内容: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上课后,教师要新颖快捷地导入新课,然后把本节课的课题板书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引入课堂情景,使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
注意事项:
教师板书时字体要工整,不能潦草。从写字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基本功底,感悟到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包括三个方面:⑴知识目标;⑵技能(能力)目标;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目标”(是经集体备课后统一制定的);教师可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投出学习目标,然后作出重点强调。学生自学前,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的重点。同时,言简意赅的“学习目标”,也能引导学生培养概括能力。
注意事项:
⑴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测量性,不能模糊不清。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容易测量,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则不容易测量,所以,要求教师每堂课只需出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学习目标的内容。
⑵要准确地确定学习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要与教材、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能降低,也不拔高。要引导学生区别“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表述语的不同要求。
⑶学习目标要具体,不要抽象;要简明扼要,不宜内容太多;要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教师要引领学生知晓学习目标,绝不能让学生简单看看,形同虚设。
⑷掌握好出示学习目标的时间,应让学生读完后还有点思考余地,不要急于切换投影。目标出示之后,教师一般还要用激励的话语调动学生去实现目标的积极性。
⑸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实施教学,不能偏离学习目标。在有限的45分钟之内,师生要做最有效最有价值的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问自己: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什么,我有没有偏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我完成得怎样。
二、目标达成
(一)教学目标Ⅰ
1.出示学习目标Ⅰ学法指导(1分钟)教师要在备课时就充分定好“学法指导”(或自学提纲)的内容,在课前将其制成课件展示给学生看,并作适当强调,以增强学生自学的针对性和效率。学 法指导要做到“五个明确”,即明确时间、内容、学习方法、达到的标准以及检测的方法和要求。
注意的事项:
⑴教师的功夫要下在课前,要精心设计学法指导。
⑵当教材内容多时,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的内容、范围及相关要求都必须讲清。
⑶这一环节,教师要先尝试学习,充分估计学生自学时可能遇到问题,预留适当时间。
2.自学指导、自学督查
学生按照学法指导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看书开始自主学习。一般是读书、看注释,标注重点知识和困惑点,必要时动笔标注。学生要把“自学”过程当作竞赛过程,紧扣“学法指导”而积极思维,要有紧张感、紧迫感,就像在考场上应试那样争分夺秒、缜密高效。精力要高度集中,眼、口、手、脑并用,教材上朱墨纷呈。这样训练,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至于“自学环节”是否要前移至课下,要因学科因人而异,教学内容多、容量大、时间紧的学科可适当安排课下预习;语文篇幅过长的,可以指导学生在早读课上读读;能力强的学生完成书面作业后主动预习新课,养成好的自学习惯非常必要。但是,各科绝不能一股脑全将预习任务压到课下,以免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要树立“决战课堂,赢在课堂”的思想。退一步讲,即使学生课下有所预习,教师在课上仍需调研、检查全班学生的预习情况,必要时再留出一定的时间补救一下。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用眼睛巡视,用心观察。教师巡视的目的和任务有两个:一是要组织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看书,全身心投入到教材的研读中,对个别精力不够集中,没有按教师自学指导要求做的,要及时个别提示,无论班级有多少学生,教师都要始终把全班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装在心里,看在眼里;二是全面了解学情,以便为下一步的“检测”和“后教”做准备。
注意事项:
①明确学法指导以后,教师可用“下面开始自学竞赛”来激励学生全心投入自学过程中,学生将围绕“学法指导”开展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圈划重点,或凝视思考,或动手操作。此时,学生自主看书思考的活动完全替代了老师的讲授。
②自学的方法:一般是要求学生读书思考,或看注解,或标注重点,或找出疑点。
③自学的时间不宜过长,要让学生快节奏、高效率地完成自学任务而不拖拖拉拉;时间也不宜过短,要视内容而留时间,让学生有思考研读的时空,切不可求形式走过场,因为此时的看书自学是下一步导学释疑、合作探究、自主测评的前提,一定要讲究实效。
④学生自学时,教师不宜过多走动,不要接受学生的质疑发问,也不要在黑板上写字,更不能走出教室,东张西望。教师只能用眼睛巡视,从而营造学生专心读书、独立思考的紧张氛围,切不可分散学生自学的专注力。
3.导学释疑
学生自学结束时间到时,教师一般用“举手”统计的方法了解学情,例如:请完成老师布臵的看书任务的同学举手。如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完成了自学任务,那就可以转入下一个环节;如果有半数学生未完成,教师就要适当延长自学 时间。导的内容必须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不可急于讲解自己的理解。导的方式重在提示规律。导的方法是先“兵”教“兵”,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解决,直至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注意事项:
①要科学划分学习小组,一般四至六人一组,小组内将每两个同学结成一个互帮对子,由班主任协同各科老师根据学生的学科基础以及综合成绩统一定位编号,合理搭配,确保每小组每科都有优秀同学和相对弱科同学,组长就由本组内学科成绩最优秀的同学担任,也可分科兼任,具体负责布臵、检查本组同学学习情况。
②教师先要了解学情,思考如何点拨和启发学生。教师了解学情的方法一般有四种:举手统计(这是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巡视了解(由面到点);启发提问(要注意提问的艺术,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要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问题,有时还要追问,有必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求深度)。
4.合作探究
在导学释疑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问题或是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之后要做好两项工作:(1)展示;(2)点评。
(1)展示
“合作探究”完成之后,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学法指导”中涉及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于是,老师可让各组选派(也可自告奋勇、毛遂自荐)或老师指派一名同学上黑板板书展示或作口头回答,展示答案。
注意事项:
①“展示”要紧扣“学法指导”设计的问题进行,主要是展示题目答案。②“展示”的方法一般有三种:板演(一人或几人,一轮或几轮,或改或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也可投影展示)、口头回答、笔头练习(或书面展示或读出)。文科一般以口头提问为主,理科一般以笔头练习为主。
③“展示”意在调动各组同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抢抓机遇。但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了解学情,各组展示时,教师应多选择后进生作为展示的对象,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后仍存在的问题。
④某个或几个同学在展示时,其余同学要认真看、仔细听,积极思考,为或质疑或纠正或补充做好充分的准备。
⑤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展示及其隶属的小组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2)点评
“点评”这一环节应是双向的甚至多向的,既有生生间的,也有师生间的。台上的学生在做展示时,教师要边抽查台下同学完成的情况,边提醒台下的同学要认真审视台上展示的学生做题的思路、方法、步骤、结果和规范性这五个方面有无问题,准备参与或质疑或更正或补充等活动,要能做出准确的点评。同时,教师要把台下同学的学情和台上同学的展示情况汇总起来,梳理研究,二次备课,快速作好引导、点评、总结的准备。
注意事项:
①教师应尽量多启发学生上台更正,以便更多的了解学情,一般情况下是先让中差生来对做错的题目进行更正,凡中差生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叫优秀生。中差生不能更正的,再让优秀生来更正。学生更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 “兵教兵”、“兵带兵”的过程,其间,教师不要轻易表态,更不能迫不及待地大讲特讲。否则,学生的更正、质疑就流于形式,难有效果。②教师要“以学定教”,即通 过分组展示的过程来了解学情,再根据学情来确定自己下一步教什么(内容),怎样教(教法),“讲”多长时间。教师在课前备好的课,会因学情发生变化而随之变化,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二次备课,有针对性地启发、点拨和总结,该讲则讲,该提问则提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③教师讲解的方式一般有六种:即补充讲解(教材上不全的或有争议的,学生理解不全的要补充)、更正讲解(学生理解有误的)、点评讲解(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就学生答的内容和方式等作精当的点评)、归纳总结讲解(把零散的答案要点归纳总结到一起)、按顺序讲解(按问题分类,一类一类的边讨论、边讲解,边板书,合二为一,合三为一)、拓展延伸讲解(由个别到一般,走出教材,得出规律)。不过,凡学生能领悟到的、做得出的,应一律让学生去悟去做,教师绝不能急于求成、越俎代庖。
5.自主测评
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已经对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再经过导学释疑、合作探究,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那么还需要再经过测评这一环节得以巩固和强化,让学生真正构建知识系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
(二)教学目标Ⅱ 过程同目标Ⅰ
三、归纳小结
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适时作指导。
四、达标拓展
本环节就是要求学生不仅能运用知识当堂独立做完做对达标试题,而且能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顺利地完成教师留给的稍有难度的书面作业,这样,就真正实现了知识的达标和能力的转化,完成了拓展延伸的任务。
注意事项:
①教师精心设计达标题,要出有价值、高质量的题;并且要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作业可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
②要强调学生纠错,坚持“有题必做,有做必改,有错必纠,有纠必评”。教师和学生都要有一个“错题集”,每次作业(含测试和考试)之后,将其中做错的题目及时记录下来。教师要重视这些错题,从中找出致错因素,以便安排变式训练,同时要督促学生经常看看“错题集”,反复演练,弥补漏洞。
③留给学生的课后书面作业要少而精,求质不贪量,不能加重学生负担。拓展中所言“稍有难度”也要因人而异,分层布臵。
五、教学反思
备注:该文电子版地址:网上邻居→教务处→有效教学文件夹中
第二篇:“三段六步”教学模式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
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的教学成绩不高?学生的两极分化严重?除了学生的意志力差、习惯不好外,制约学生质量低的主要因素到底是什么?有的老师说学生太笨了,这个题我已经讲了五遍了,可还是有的学生不会。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观念有问题,我们的教法太陈旧,上课“满堂灌”“一言堂”,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不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学生从上课一直到下课,似乎在看戏,听评书,整堂课学生很少思考,很少练习,始终处于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有劲使不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很好地发挥。学生厌学,丧失信心,以至恶性循环,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下决心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
常规管理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核心,以“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为目标,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只要学生通过自主和合作能学会的,教师就不需讲解和包办,每节课教师的讲解不得超过15分钟。
针对目前教学中出现的现状和我校的具体实际,结合洋思中学的经验,形成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三段六步”模式。“三段六步”模式的三个流程就是:
1、自主学习(引出学习目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学生根据自学目标和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2、合作交流(互学互教,质疑研讨)——学生汇报自学成果,质疑自学不会的问题;评价、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
3、训练提高(出题检测,当堂反馈)——学生当堂练习,及时反馈。
〔每位教师上课要准备一块多功能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和相关的练习题〕。
这里特别要求了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教:(1)教什么。学生通过自学、合作探究能掌握的知识,教师一律不教,要教的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2)教的要求。讲解学生真正需要的关键问题,讲到学生的“痒处”,不能就题讲题,只给出答案就算完事,而要帮助学生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3)教的方式。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方法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合作完成,然后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纠正,教师再参与研讨,进行补差,精讲学生确实不理解的、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问题。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一般不超过15分钟。
第三篇:“自信—三段六步”模式
“自信——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三段”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用中学习”。
1、第一段“自主学习”包含目标导学和展示质疑两个步骤。第一步学生根据导学案的目标导学自主学习提示,独立阅读教材,获得体验,产生问题,完成基础性知识或准备性知识;第二步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并质疑,为师生合作探究打好基础。
目标导学要在一节课的开始就呈现出来,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益,优化课前导学问题就至关重要。优秀的导学问题不仅能够激励学生去自主学习,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课前比较好的完成学习目标,从而节省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益。
A、关于目标导学的设计 a、关注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我们在设计导学问题是应该关注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应该是对课程标准的细化,是达到学习三维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导学问题自主学习,基本上应该达到课程标准和学习三维目标的要求。
b、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我们在设计导学问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首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接触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然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最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概括。
c、关注导学问题的“量”和“度”。
在设计课前导学问题应该考虑问题的数量,不能过量设题,以至于学生反感。学生利用课前导学问题自主学习,他们面对的是新课内容,所以设计课前导学问题要注意问题的难度,不能过难,以至于达不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反而挫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太容易了,又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在课前导学问题中,既要有基础题,又要有难度题,但要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d、关注导学问题的形式多样化。
学生导学目标要求的层次是多样化,有知识和能力目标,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所以每种目标达成的方式也应该是多样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践的过程,而提出问题是找到问题是关键要害。”
e、关注导学问题检测的可操作性
在设计导学目标时,要力求可检测的行为动词,如“描述、说出、比较、观察、举例、说明“等类似词语,避免模糊不清、好高骛远或纸上谈兵。
B、关于展示质疑的做法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示自学成果并质疑,为师生合作探讨打好基础。a、让学生树立“展示就是好样的”思想
在新的教学模式初期,学生对展示往往有很大的顾虑:怕出错,怕讲不好,怕同学、老师笑话,不敢展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在班级上树立“展示就是好样的”思想,跟学生讲,课堂上展示是允许学生光明正大“犯错”的时候,我们学习的进步就是在纠错的过程中实现的,培养学生形成这样一种意识:成功只会向积极勇敢的人点头微笑,只要你敢参与展示,哪怕是你讲错了,就凭勇敢展示的精神,其他同学也会给你掌声,为你喝彩!老师也会给予鼓励,为你加油!做为老师,当学生展示得好,要及时做出激励性、表扬性的评价,或给他所在的小组加分,让他感受到因他而给小组带来的荣誉,因他的表现而使小组增添光彩。
b、充分自主、合作学习为高质量的展示做准备
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就没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知识基础,就不会有你在小组讨论
中与同伴的侃侃而谈,交流切磋,也使你吸收同学丰富思想的机会减少了。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求知欲强的学生往往会认真的自主学习,而另外的一部分学生就要靠另一种动力驱动他自主学习,那就是以第二天,他将要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自己为动力而进行扎实的自主学习。
c.对学生进行展示培训
展示前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准备好自己的知识,语言,声音,展示时要面向大家;声音要宏亮有力,语速适当。避免口头语;表情体态要落落大方,自然得体,避免扭捏;语言要逻辑性强,简洁标准,避免声小罗嗦;板书要规范,过程完整,避免字迹潦草。尽可能用学科专业语言,避免这个这个,哪个哪个,建议每个学生回家照镜子反复练习,让学生体会台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同时要求不展示的同学,一定要认真听讲,听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随时准备质疑,当展示者讲到精彩处要给以赞赏的掌声。
d、用好激励性表扬性评价这一温柔的“武器”
人们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学生展示后,老师不要急于去讲解学生展示不到的地方,当然学生展示不到位的地方,老师一定要讲的,讲之前,老师一定先给学生一个肯定的评价,也就是说,展示的不理想也要找到闪光点进行表扬,比如,他声音很小,你可以表扬他语言逻辑性强,如果前言不搭后语,你可以表扬他站姿标准,精神饱满,如果他一会挠头,一会咬手,你可表扬他声音洪亮,语速适当,如果他知识都讲错了,你还可以表扬他字很漂亮,(也可以表扬他你很幽默,给大家带来快乐)总而言之,找到闪光点给予表扬,学生是很在乎老师的评语,如果你什么都没有说,就无声地打击了他展示的积极性,积极性没有了,展示的质量就不会好,要老师讲解的地方就更多了。这样就又回到原来的一言堂灌输式的教育。一句表扬,一句激励,对学生来说,听在耳里,美在心里,给他自信,催他上进,有了自信和上进心,什么事会做不好呢。
e.千方百计创造质疑对抗机会
学生在充分展示的过程中,能出现质疑是很难得的。有效课堂上鼓励学生随时质疑,告诉学生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并将疑问尽量在第一时间解决掉,提出的问题由谁来解决呢,第一接球人当然是展示的学生,如果展示学生能很好的回答质疑,则问题顺利解决。但有时质疑提出来后,展示者给予解答后并不能让同学满意,这时同学们的思维都围绕问题而积极思考,看谁能说出令同学们信服的观点来,有的同学就会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积极解决问题,这时的课堂是一个开放的学堂,谁都可以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学间的观点有时是不同的,这时大家就会各说各的理,从而出现我们很难得难求的对抗场面。在质疑对抗中,有的同学充满激情地表达自已的看法,有的同学在倾听别人的发言时,捕捉瞬间跳跃的思想,也大胆阐释自己的主张,不盲从。
f.学生展示时老师做什么
展示时,我们是放手不撒手,闭嘴不闭心,课上学生是主体,但老师是主导,老师是用心听学生的每一句话,随时准备解决课上的生成问题,欣赏学生的一举一动,让学生更加自信,同时创造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理顺课堂环节,当讲则讲就对了。这对老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为适时精讲点拨。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要耐心疏导,集中大家的智慧进行释疑。而不应像个篮球运动员,问题球来了就接,因为疑惑是教学的最佳时期,是教学的黄金时间,应调动学生的思维,问题球来了我们老师要像个足球运动员把球踢回去,但是学生来的球和老师踢回去的球不是同一个球,老师的聪明才智和作用就在这里。当然老师也要自行判断,该出手时就出手。
C、关于自主学习的操作流程
a、教师提前半天或一天印发导学案给学生。
b、学生利用晚自习、早自习、课外时间根据导学案要求自学教材,明确学习目标,预习学习内容,完成自主学习。自学时,使用双色笔与活页夹这些学习工具。每个学生都应用双色笔作学习笔记,批阅练习,标注易错题,并通过活页夹管好导学案。
c、上课开始,目标重申,课题引入、展示任务的分配与要求。教师引入课题,板书当堂课的课题、目标、重点、难点在黑板右上方或投影屏幕上,并在投影屏幕上出示展示要求。(也可以口述)
d、课堂小组交流与展示,教师穿插点拨、师生评价总结。
e、疑难问题先由小组成员解决,如不能完成,可交给其他小组帮忙或在合作学习环节解决。
2、第二段“合作学习” 包含合作探究和精讲精导两个步骤。第三步合作探究由老师、学生共同完成。合作探究设计要求学习小组按“独立思考——代表发言(轮流进行)——其余组员质疑、补充、修正------统一意见,形成共识的程序进行。合作探究过程要满足学生互相沟通,积极对话,互相欣赏,共同提高。还教室给学生,让小组展示他们讨论、探究的成果。第三步老师精讲精导、适时点拔,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从而让知识得以巩固、生成、能力得以提升,思维得以拓展。
安排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环节中需要注意的是:
a、这里的合作探究活动不是一种形式更不是一味追求所谓的课堂气氛热闹。这里的活动是要引导学生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考点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简言之,活动是为解决课堂的重难点是解决学生的疑难点而设置。教师必须明白此次讨论的目的,对讨论活动做到有的放矢。
b、这里的合作探究活动要力求科学。那怎样做到科学?那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甚至课前就了解学生(如:他们的生活体验)了解学情(如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了解学生在现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能达到何种程度,估计他们还需哪些方面的牵引,在科学估计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科学的安排活动的内容。科学的把握好,什么问题值得讨论,怎样安排讨论,要讨论到什么程度才算达到预期的目标,使讨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在课堂中使学生得到相宜的提高。这样的讨论才是科学的讨论。如,初中英语课教学教师就必须清楚学生们小学英语的基础适宜的安排讨论,不能屈才更不能揠苗助长。
合作探究活动要力求科学有效,那怎样做到有效:
首先,那就要求,我们的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应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学生要怎样做要达到什么目标,该怎样做,必须清楚的告诉学生。如:让学生读课文,就不能只是说“请大家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方向不明确,他们得到的答案也会是五花八门的,这样反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师在布置朗读任务时,可以说“请大家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用一段话或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或说“理清课文线索”这样学生就能一步到位。如:教师要学生走进文本精读课文时,我们不能笼而统之的说“请大家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得好的句子来读并赏析”然后就分小组讨论。这样学生的讨论小组与小组会答案重复不说,学生的讨论也极容易流于表层,使讨论不深入,激发不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调不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和他们钻研的精神。我们不妨可以说“请大家就修辞(或写人写事的方法)方面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来读读并赏析”,如果教师能就一处做具体的示范就更好了,然后才分小组讨论,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这样学生学习研讨的目标更明确更具体,他们的求知欲望和他们钻研的精神与思维的火花也会在这讨论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其次,教师要高度注重活动反馈。活动中要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并达成小组共识。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出预设的结论和忙于自己总结,而疏忽轻慢了学生的展示,这里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展示时间,不能一味求快,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力争做到让每一个新奇的思维在课堂上得到展现的机会,让每一位对学习有激情的学生都感受到展现自我的愉快。教师鼓励学生代表发言的同时还得导引学生合作补充。导引学生合作补充这有利于提升学生对问题认识的广度与深度。这是生生互动。
再次,接下来是师生互动,在学生的展示交流时教师要适时、适度的点播,对学生的发言教师的肯定与否定要明确,不能认为只要学生敢说就是好的,就该一赞到底。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能“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非哈姆雷特”。“黛玉”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是体弱多病多愁善感的,我们总不能把她想象为“母夜叉”“一丈青”。对于学生的误差教师该纠正还得纠正,我们的学生的展示交流是为防止学生话语权的缺失与教师的一言堂,但该点播时教师还得点播。
第四步老师精讲精导、适时点拔,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教师掌握了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和活动的实际效果后,教师就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难点教师精讲精导,并将课堂中讨论辨析的问题进行归纳形成知识体系。如公式定理或规律的得出,如作文写法的借鉴等等。这里如果学生能归纳就尽量鼓励学生归纳。
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流程:
a、安排讨论 教师依据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或学生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新生成的问题组织分小组讨论。要求小组长做好安排,作好记录人,中心发言人等的分工。
b、监督讨论 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使人人参与课堂,杜绝个别学生游离课堂的现象。
c、高度重视活动反馈和小组交流,先由第一发言人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然后由第二,三,四发言人进行问题的补充与完善,其它小组也可以补充。这里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展示时间。对表现好的小组教师不要吝惜表扬。
d、教师点拨 教师对学生展示中新生成的问题,疑点做点拨透析,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细究、理解与贯通。为下一环节精讲精导做铺设。
e、教师精讲精导教师依据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和课堂生成做精要深入的讲解 并指导小组反思总结,如: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包括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内容。为下一环节达标检测和拓展延伸做铺设。
3、第三段“用中学习”包含过关检测和拓展延伸两个步骤。第五步要求教师精选过关测试题,力求能全面客观地测评学生的知识达成度。此步也可称作知识模仿运用阶段。第六步要求老师根据知识点的初、高中年段总分布,穿插练习历届中考题和中考预测题,从而达到知识的延伸。此步也可称作知识创新运用阶段。用中学习的过关检测就是对所学知识的模仿性训练,做为我们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广泛收集题型包括常年的中考题型等,接下来老师再把所收集的题进行筛选,筛选出与课题相适应的题,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新颖性,梯度性,例如,我们在学习《同底数幂乘法》这一节内容时,其本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及其应用,老师我就按层次的设计了三个类型的过关检测题,第一类是直接运用法则的填空题,第二类是感受幂的意义辨析题,第三类是关于法则的逆运用的选择题,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对本节的知识点从各个方面得到演练,从而真正的掌握了本节的知识,而用中学习的拓展延伸则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创新演练,从而真正的达到举一反三,更深层次的掌握相关知识点,这对老师的选题的要求会更高一些,我仍以《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这一节知识为例,对于拓展延伸与过关检测一样,我仍然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题型,第一层次是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第二层次是把底数推广到多项式,第三层次是把同底数幂的乘法及与方程联系起来,这样通过三个层次的训练,使学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创新是思维得到训练,这也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附:“三段六步”模式教学案例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师寄语: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自主学习】
一、目标导学
学习目标: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目的、措施、作用。学习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含义。
二、展示质疑 1、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它于 年,统一了 流域。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民族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请问:这些融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能归纳出来吗?(提示:阅读课本第114页至115页的绿体字回答)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包括哪些方面?
4、北朝的含义:。通过自学,你还有哪些疑问.【合作学习】
一、合作探究
任务一: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勾画的关键字句。
任务二:先独立完成下列单选题,再由师生共同交流质疑的问题。
1、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2、北魏的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宏;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话
④提倡与汉族联姻
⑤发展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3、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B.最高统治者支持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4、关于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条件 B.为北魏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C.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D.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二、精讲精导
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阅读课本115页“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一目和绿体小字归纳)
2、思考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目的、措施、影响。
背景:
目的:
措施:
影响: 【用中学习】
一、过关检测
1、(11江西南昌卷)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很多少数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魏晋南北朝时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鲜卑族 C.氐族 D.羌族
2、(10江苏徐州卷)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粮食问题 B.摆脱鲜卑贵族的控制 C.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D.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3、(10四川绵阳卷)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下列改革中,使少数民族与汉族趋同,促进民族融合的是()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管仲改革
D.吴起变法
4、(11四川巴中卷)以下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的是()
A.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B.禁止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C.统一货币、度量衡 D.实行汉化政策
二、拓展延伸
材料解析题(11山东青岛卷)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为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
请回答:1.魏主是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2.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意图何在?.3.对此改革,你如何评价? 【课堂反思】
1、归纳整理(学生整理笔记,设计框架结构)
2、通过学习这节课,写下你的收获与困惑。
第四篇:三段六步教学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工作计划
“三段六步”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了解、研究、探索课程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取得更大的成果,本学期我将继续在课堂教学上继续实施“三段六步”模式。
一、指导思想
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坚持“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深入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努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提高全民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
“三段六步”的教学法,做到“两为主”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教学内容实际和自己的教学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努力探索最佳的教学方式,体现出自己学习的创造性,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模式也应该博采众长,广泛学习具有时代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追求自我教学个性,创造性地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模式使教学达到最高水平。
三、具体安排
1、利用教学模式的构建来指导自己,使自己了解教学 模式的含义及其在教学 实践中的意义、作用,并学会用理论充实自己,探索适应时代特征、适合学生智能发展的教学模式。
2、加强自学环节的指导工作 课前认真布置预习作业,课堂上出示恰如其分的自学思考题,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注重导学释疑的准备工作。
认真备课,吃透教材以免应付不了突如其来的问题。
4、强化合作探究的训练。
训练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努力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第五篇:三段六步教学
一:“学-教-练”高效课堂基本结构——“三段” “学-教-练”高效课堂将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或一个完整学习材料,如语文一篇课文的完整学习)的学习流程原则上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但又有机联系的阶段”:自主学习·以学定教——教学相长·以教导学——当堂训练·巩固提升。
二、“学-教-练””高效课堂基本流程——“六步”
(一)精短导入:
“学-教-练”高效课堂要求教师一开课就要想方设法、三言两语、以情激情,把学生的“情”激发出来,把学习的“境”创设出来,尽快调整学生学习状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二)明确目标:
引入课题后即揭示学习目标,确保课堂教学每一步都围绕“学习目标”提出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确保每个学习步骤都围绕学习目标紧张、高效开展。对准“靶心”开火,离开目标谈何高效?
“有效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不清晰是当前课堂低效甚至无效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学-教-练”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厘清三维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制定清晰的学习目标,既不降低也不拔高要求,能清楚地知道教学重点、难点究竟是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并逐步指导学生自己学会制定学习目标。
(三)自学·交流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教材或自学指导(并借助一个操练本)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独立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发现并深入思考、讨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构建“愤悱”状态,为“后教”作准备。这样,“后教”时稍加点拨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自学。一切学习都应是自学。先学,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学,搞形式主义,而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也就是老师简明扼要地出示目标或自学指导,明确学习内容、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方法指导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
交流。学生独立学习后,视独学情况、时间进度,自动进入“一对一”对学,解决独学后尚存在的问题;小组长根据时间进度和对学情况,适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针对“对学”后还存在的问题组织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行间巡视,通过学生必要的板演与练习进行调查,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
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并藉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初中学生已进入学习的“相对独立阶段”,不要老师教,学生一般能学会70%。学习的核心是自主,而托起“自主”的是学生的自学和交流。
检测。采用提问、板演、书面练习等手段检测、检查学生自学效果。
(四)教学·引领
“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讲适当的问题,出超凡的效果。”
教什么?不是教师或学生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先学”后存在的共性的、预设的和生成的问题所进行的互动式的学习。这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横向碰撞,求证、纠偏或补充,质疑、丰富或拓展,欣赏、激发或鼓励,构成课堂生活的“狂欢”。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归纳、提高,由个别上升到一般。教什么?“教”要解决学生不能解决或解决得不够好的问题。“学-教-练”高效课堂要求,凡是学生会了的坚决不再教,教师教的一定是学生在学的环节存在的问题。
怎么教?要坚持“兵教兵”优先原则,差生优先“教”原则。让学生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全班只要有一个学生会,就要优先学生讲,优先学生教,优先学生展示,如果学生实在不会的教师再加以点拨,教师一定要退到最后一步。会的学生可能教得不完善,方法不一定是最优的,教师可以加以补充归纳。学生帮学生解决的问题,学生记忆是最深的,这个环节既是培尖,又是补差。
教师的“教”必须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精当的点拨或通俗有效的解释。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了的不重复。“教”,一是讲学生不会的地方、讲学生模棱两可的地方、讲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讲学生自主学习时理解肤浅的地方、讲知识间的联系、挖掘知识的深度及拓展知识的宽度。二是“教”学生记忆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出规律,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生从中慢慢悟出道理、掌握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就能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不要老师也能学了,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标;还要体现教的技巧——精讲妙点,讲到恰好处,点到要害处,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教”不是多余的而是必要的。
“教”,体现为更正、讨论、拓展,既是辅差,也是培尖。
(五)整理·反思
学生经过上述学习活动后,需要及时引导学生静心总结归纳、探索规律、反刍消化。对的小结方法,错的寻找问题,梳理课堂所学内容、整理典型题例本。
(六)当堂训练
“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分数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当学生“明白”后,教师必须结合自学任务及时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一定要回扣目标,以书本练习为主,再进行适当拓展与延伸),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点、难点。经过45分钟的艰苦“折腾”,学生到底学得怎么样,往往是不得而知。当堂训练、科学检测、及时反馈、有效提升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教师根据检测的情况,或纠错,或弥补,或提升,或拓展,从而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素质的全面发展。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备课,就没有真正扎实的训练,就不可能有课堂的高效和学生的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