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的五个策略

时间:2019-05-13 02:5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的五个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的五个策略》。

第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的五个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的五个策略

上传: 刘景升

更新时间:2012-11-20 15:09:10

摘要: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叶澜教授用一句话将其形容为“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所谓活力,即师生生命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经营课堂教学活动,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摘 要:精致的备课预设、精心设计的导入、精彩的课堂活动、精密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精心的复习指导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五个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叶澜教授用一句话将其形容为“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所谓活力,即师生生命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经营课堂教学活动,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积极创设回归学生生活、激荡学生情趣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能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成长的快乐,让他们的生命在“有效”的课堂中涌动,从而实现人的和谐和全面发展。

追求课堂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其为“有效教学”。从狭义上讲,有效教学是指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以及价值观三者有机整合与发展的课堂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作为一种理念,“有效教学”始终致力于教学效益的提高;作为一种策略,“有效教学”表现为教学者为提高教学效益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行为方式,具体落实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阶段。本文仅以初中思想品德课为例,就追求有效课

堂教学的策略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精致的备课预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斯霞老师说:“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我常常把备课比作指挥员在组织战役,我总是反复推敲,直到自己认为比较满意为止。”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树立大备课观,实现多维度备课。既要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设计,也要备自己。要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思考和解决对教材的处理如何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怎

样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是否有足够的时空留给学生自

主活动等问题。

笔者认为,备课还应注重挖掘教师自身的天赋。一节好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展示教师自身教学个性美的课。用这种美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备课中的难点应该是把握课程和教学模式,追求教学品位,即寻找教育教学的真谛。备课通过寻找教育教学的整体感觉,能把教育教学的真谛体会出来,从而给自己带来充沛的教育情感和教学激情。

最高级的备课形式是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头脑中没有教育科学研究思想的教师备出的课很难有什么重大价值。备课时要研究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从实际效果看,备课时的“预设”越充分、越科学,课堂上的“生成”就越有效、越自然、越精彩。

二、精心高驻地的导入是将学生迅速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的良方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切入点,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和方向。成功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内,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围。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导入形式,比如音乐、漫画、故事、小品、诗歌、谜语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导入,能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因此,在导入新课时,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将学生迅速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

为使课堂导入富于激情和有趣,导入材料的选用应注意典型性和真实性,导入的信息材料与教学内容必须有内在联系,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教学内容上。导入的问题设计应在学生的生活体验范围内或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所能达到的程度,不能太难太抽象。教师要精心设计,大胆创新。

三、精彩的课堂活动是有效教学的本质和关键有效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效果如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在“以学论教”和“关注动态生成”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动必须精彩有效,以较少的投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情意,促进学生积极体验,主动思考,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努力创设适宜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比如时政搜索、设疑导思、课堂辩论、小品表演、小组讨论、视频播放、小组竞赛、角色感悟等等。

这些丰富多彩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课堂学习活动,是学生的知识获得、情感陶冶、能力培养、人格完善的关键环节。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将大量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入课堂,目的在于改变原有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形式的新途径,这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在开展课堂活动时,必须注意避免下列问题:活动目标不明确,流于形式;参与活动的学生少,覆盖面不广;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没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无法对课堂活动进行调控。要避免上述问题发生,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机智灵活的调控能力。例如,在学生“互动探究”环节,要采用不同的“战术”,必须确保探究活动主题具有深刻的意义,必须选择便于争论又不产生歧义的话题展开讨论,必须注意小组讨论的组织和规范,必须坚持课堂活动的开放性,做到既有情境又有问题,既有活动又有体验,既有问答又有对话,既有合作又

有意义,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精当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有效教学的延伸和提升应用性、实践性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突出特点。

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比如江苏省普遍开展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就是非常好的课外作业活动形式。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巩固和印证了课堂所学的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形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新课程规定,今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至少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会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而且要用眼睛去观

察,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双手去操作,还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课后作业的布置应抓住学生动手能力这一关键,要体现学科的特色,学会迁移应用。

五、精心的复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目前,新课改正在进行中,有效教学主要表现在对“效果”、“效率”、“效益”三方面的综合评价上,其核心就是追求教学的效益。因此,有效教学要更多地关注其可测性或量化,还要用好复习巩固这个“常规武器”。

首先,要用好“标”。这里指课标和考标。比如连云港市《中考指南》中阐述的命题依据为:“中考思想品德科将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共中央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贯彻党的十七大的指导意见和十七大报告的相关内容进行命题。”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将综合考查学生的以下能力:“识记能力,考生应能再认或再现考试范围内的概念和原理;理解能力,考生应能对有关知识进行转换、解释和推理;应用能力,考生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表述能力,考生应能恰当使用所学思想品德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述;社会实践能力,考生应能设计一些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程序,具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素质,能反思总结所

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教师要深刻领会课标和考标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要把好“脉”。这里指的是社会热点和焦点。要寻找热点素材与教材的有机结合点,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复习言有信度、悟有载体,切实提高复习效率。要设计好热点素材与教材相关的有效问题,既丰富课堂学习的内容,又提高了复习的效果。

再次,要选好“题”,坚决反对“题海战术”。要注重选题的针对性,学生先练后用;注重选题的典型性,做到一题多用,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注重选题的探究性,选题应基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方法。通过精心选择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老师设计的问题必须认真看书,动脑思考问题,让学生真正从复习巩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要上好“课”。复习课必须上得充实、扎实,注重回归教材,关注生活,落实知识点,做好知识的整合与迁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教学更有效,学生多受益。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理念的不断确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会更加明显,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将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乐园。

第二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的五个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的五个策略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才会有更好的思想品质,才会做正直善良、重礼貌守道德的社会主义青少年。所以有必要对初中生展开策略教学,使其得到充分的学习,借助五个策略提升思想品德。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如今的初中教育不仅要注重他们的文化知识培养,还要注重他们的思想品德塑造,使初中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保障其学到优良的思想品德,树立优秀的思想品德,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不懈努力。当前社会,人们的思想品德正逐步滑坡,所以为了发挥初中生培养自己思想品德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品德修养,只有对初中生进行充分的思想品德教育,使思想品德深深植根于初中生,才能确保中国未来力量的美好精神面貌。

一、精致的备课预设为有效教学提供前提和基础

对于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来说,教师应事先备好课,因为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教师必须事先做好准备,为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做好准备,使自己在课堂上有更好的表现。良好的备课预设是教师成功把握课堂的基础和前提,利用备课使自己有十足的把握,使自己在备课中温习课程,如此教师便可以因为事先的备课而更出色地开展教学。教师备课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考虑怎样才能用课堂教学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度过。还要研究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完全融入教学。只有如此,才能使教师的备课充满价值。

二、精心的导入是能迅速吸引学生到课堂的有效良方

课堂切入点就是教学导入,好似一座桥梁,使旧课和新课发生紧密连接。所以一定要注重教学导入,使教学导入更具成效。成功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开动脑筋、用心思考,使学生充满求知欲望,聚精会神于课堂,这样就可以很快融入课堂,如此为整堂课奠定足够的心理氛围。所以老师应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成功塑造多种导入方式,如说故事、音乐、诗歌等使学生对此充满兴趣。通过有效导入,课堂具备强大的诱惑力,进而使学生更好地走进课堂,用心学习思想品德,还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轻松地吸引学生到课堂中。

三、精彩的课堂活动成为思想品德教学的本质和关键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掌握情况,所以必须增强课堂有效性,而课堂有效性取决于学生学习的内容,使学生体会到课堂内容的精义。如果学生不愿意学或者学了没有效果,那么老师的教学就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学生辛苦学习了但是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这种情况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老师应该以学论教,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必须精彩,利用较少的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意,继而促发学生积极体验,主动思考,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创别开生面的课堂,使学生自主学习,并且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寻求新的学习方法,使教学变得充满乐趣。同时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耐心和努力才可以实现,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使教学形式发生新改变,使之更具有效果,作用于学生,使学生爱上教学方式,充满热情地投入思想品德教学。

四、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有效学习的延伸和提升

应用性和实践性是检验初中生思想品德学习效果的有利工具,所以要借助社会实践增强初中生对思想品德的领悟,让初中生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参加环保清洁或者到养老院照顾老人这样的社会实践增加对思想品德的领悟,使初中生对思想品德有全新认识,同时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初中生养成良好的社会观,更具责任感,如此对初中生的成长具有很大辅助性。社会实践活动令初中生具备更好的思想品德情操,使初中生热爱生活,勇于奉献。帮助他们迎接未来灿烂美好的生活,使他们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观念。

五、精心的复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初中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同时,要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复习可以使初中生熟悉学过的内容,帮助初中生牢固掌握已有知识,并且找出热点素材与教材有机结合,对思想品德复习有深刻的体会,使复习效率获得提升。其次,不能一味实行题海战术,要精心选择题目,使学生在复习中得到显著提升,有效利用做练习题提升自身水平。最后老师要对复习做好准备,使更多的复习知识发生整合和迁移,带给初中生全新领悟,使初中生轻而易举地复习思想品德。

结语

通过对初中生思想品德教学的五大策略进行讲述,发现其更具优势,能使思想品德教学得到提升和改进,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学习初中思想品德知识。

参考文献:

[1]薛佳萍.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有效课堂教学的五个策略[J].教育探索,2012(08).[2]孙锡华.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4(06).

第三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初探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初探

从2006年9月秋学期始,初中思想品德课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思想品德》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选取了许多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作为主要素材,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同时新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同步发展。然而,我们也发现,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课程中仍延续着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严重地制约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突出表现在:在教学方法上,重教师单向的知识灌输,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在教学内容上,重课本知识,轻生活实践;在学习评价上,重学生的卷面成绩,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此作些初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供同仁参考。

一、研读课程标准,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目前全国各地主要使用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有人教版、鲁人版、湘教版、粤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南师大版、陕教版等多种版本。各地区的教师若比较研读《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以下简称“原‘课程标准’”)与新‘课程标准’、原思想政治教材与现行思想品德教材后,不难发现原《思想政治》教材全国也有多种版本,但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没有大的差异,都是在同一体例的基础上对原“课程标准”的解释。教材内容均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各年级进行的教学内容在标准中也均有作出相同的规定,即初一为心理健康教育,初二为法律常识教育,初三为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国策教育。据此,教材必然可以成为教学与考试的依据,教师只要将教材吃透,就没有必要再去研究课程标准。而新“课程标准”首次打破了学科知识体系和对具体年级的教学内容要求,以学生为本,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关系”有机地整合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相关教学内容,为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材的体例和内容的呈现形式多姿多彩,而教材已转变为仅仅是一种学习课程标准的参考资料和一种课程资源。为此,教师备课必须先备课程标准,才能了解并把握课程的总体要求,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简言之,教师只有通过研读熟悉课程标准才能胜任教学。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伟大的教育家陶知行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并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事实如此,人的思想品德正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完善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该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使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走出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误区,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学会运用这些要求和规范来观察个人、他人与社会现象,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讲解 “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一课前,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请学生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我市近年来社会发生的变化。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历数市区的巨大变化:平房逐渐被高楼大厦取代、外资企业逐渐增多、城市绿化明显改善、私家车进入普通家庭,等等。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相关知识,思考、分析我市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深化学生的认识,实现了知行的和谐统一,教学效果很好。

三、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外界的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更需要经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来真正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而不要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死记硬背。通过自主学习,使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品德的自觉过程,以利于学生不断地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形成持久的学习欲望和自我教育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各种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条件,达成课堂教学呈现更开放、更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局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究与尝试了以下几种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效果很好。1.课前搜索 讲授新课之前,可以先布置学生围绕即将学习的课本知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报刊、图书、互联网等方式,搜索、掌握一定的相关事例、数据、图文等材料,为学生在课堂上熟悉、理解教学内容做好准备。如教学“有朋自远方来”前,我拟定了在课堂上举行一次“民族知识大比拼”活动的计划,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各少数民族的相关知识。学生通过浏览互联网等方式搜集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少数民族风俗和风情,竞相在课堂上展示,整个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游戏娱乐 游戏是人的天性爱好,通过游戏,可以在愉快的体验中培养学生的一定参与意识和道德实践能力。如在讲授“法律护我健康成长”时,我组织了一场擂台赛。将全班学生四小组分成红、黄、蓝、绿四个方阵:红色──家庭保护队,黄色──学校保护队,蓝色──社会保护队,绿色──司法保护队。让各队学生阐述各种保护的重要性,并列举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加以证实。整个过程井井有条,学生的思维也异常活跃。3.音乐感动 前苏联著名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影响青少年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如在讲完“相亲相爱一家人”一课后,我在小结中说道:“为了感谢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提议将时下一首流行的网络歌曲──《天下父母心》送给我们的父母。”很多学生是带着感情欣赏完这首歌的,真正达到了让学生心灵上有那么一点触动、情绪上有那么一点感染、情感上有那么一点体验的效果。4.设疑导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和动力。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对学生起到启其心扉、促其思维的作用。如在“走创新之路”一课新课导入时,我首先投影了以下一段材料:近年来,我国电子产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同时还存在高产值低附加值的经济现象,如一些企业生产的DVD产品,出厂价格35美元,但外国知识产权就占去了13美元,生产成本21美元,企业得到的利润仅为1美元;一只价格75美元的MP3,外国知识产权就占去了21.5美元,生产成本52美元,企业得到利润仅为1.5美元,这一现象被人称为“一美元经济现象”。学生阅读完材料后,我让他们思考材料提供的“一美元经济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去主动探求新知。5.实践活动 实践性是《思想品德》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做中思考,在做中体验,形成和发展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在讲授“搭起创新的桥梁”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进行创新必须培养求异思维,打破思维定势”的认识,我便请学生自告奋勇地到讲台前尝试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比如用6根火柴,搭出4个三角形,等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体验、感悟到打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意义。

总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努力实践,勇于探索,使《思想品德》新课程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第四篇: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通常以简化的标准样式表达出来。掌握了教学模式,就是掌握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观念和原理,就不会在学习别人经验时,仅仅停留在一招一式的模仿上,就会抓住其精髓,在运用时举一反三。

在新课改背景下,思想品德课无论是课标、教材、评价等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模式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称之为“感悟-导行”模式。这就是从感知具体事物(事例)入手,领悟道德知识,通过内化,形成道德动机,并通过对行为方式的指导,帮助学生深化道德认识,提高行为能力。这一教学模式的学习图式是:感知材料→领悟道理→化为行动

从这一图式中可以看出:首先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听讲、阅读、观察等方式感知材料(课本中的实例、故事及直观材料等),在感知的过程中受到情感上的感染,运用归纳思维,从大量的生动具体材料中归纳出道理,从而达到领悟道德知识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主要是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的训练,从而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这一教学模式的建立符合儿童思想道德的形成规律,在思想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几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一定的道德认识是前提,形成道德行为是出发点和归宿,道德情感是促进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动力和纽带,而道德意志则是保证。在“感悟-导行”教学模式中,正是从激发情感入手,以领悟道德认识为核心,并以指导道德行为为归宿,比较答合知、情、意、相应发展的理论,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飞跃的理论。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结构

思想品德课“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基本环节。

第一环节:动机产生--通过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学习动机。

第二环节:感悟归纳--通过阅读课本,感知材料,启发思考,让学生领悟道理,并归纳出道德认识,掌握教学重点。

第三环节:演绎深化--通过联系实际,举一反三,印证所学的知识道理,深化道德认识。

第四环节:操作延伸--在提高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观点来评价具体行为或现象,以提高其道德评价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通过练习来提高其道德评价能力,并向课外延伸,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课“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可用以下图式来表示:

教学目标

教师:激发动机→ 启发感染 →引导举例→指导操作

↓↓↓↓主结构:动机产生 →感悟归纳 →演绎深化→操作延伸

↑↑↑↑学生:产生求知欲→阅读思考 →举一反三 →初中操作

这个图表的中心部分就是思想品德课“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主结构,共四大环节,上下部分分别表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

1.动机产生阶段:教师激发动机,帮助和促进学生产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即新课的导入。

2.感悟归纳阶段:教师借助具体教材(实例、实物及其他直观材料等),进行情感激发与理性启发,与学生的自学(阅读、思考、议论)相互作用,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感染,在道理上有所领悟,最后归纳出教学要点。

3.演绎深化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广泛举例,用大量实例引证所学的观点和道理,使认识得到巩固和加深。

4.操作延伸阶段:学生按教师提出的行为要求及规范,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操作,主要是行为操练,同时运用所学的观点评析具体的行为和现象。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边活动原则。

三、相关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一系列引导教师和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去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导学策略

导学策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在于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包括导入、导读、导思和导行等。

1.导入--运用启发谈话引起学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和欲望。

2.导读--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领悟道理和观点。

3.导思--提出各种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来领悟道理和观点。

4.导行--提出行为要求,指导行为方法,组织操作练习,帮助学生把所学的观点向行为习惯转化。

(二)互动策略

整个教学过程应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双边活动过程。

1.认识互动--把教师的讲述、讲话与学生的自学、思考相结合。师生可相互出题,共同讨论,一起探究。

2.信息互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互交流各自所获得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以丰富教学内容、深化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

3.角色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时,避免单纯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倾向,强调师生一起活动。

4.操作互动--在行为操作中,不要只是教师提要求,学生操作,可以师生共同进行操练。

(三)参与策略

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应当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并在参与中受到教育,防止少数人参与,多数人旁观的倾向。为达此要求,需采取以下策略。

1.给予准备时间。

2.营造宽松气氛。

3.发挥个性特长。

(四)染情策略

情感的感染与道理的领悟是密不可分的。“通情达理”,情感上沟通了,道理也就通达了。“感悟-导行”模式中的“感悟”,正是把感梁与领悟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染情也必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1.拉近距离,将心比心。把学生引入故事,站在故事人物的立场上想问题,体察其心情。

2.价值判断,明辩善恶。提高价值判断,使学生体会到道德行为的高尚和非道德行为带来的恶果,从而向往真善美,憎恨假丑恶。

3.教师情真,人格熏陶。教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四、思想品德课基本教学模式的变式

“感悟-导行”模式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它是教学结构和教学策略,对思想品德的各种类型课文大体上都可以使用。但思想品德课不同类型的课文毕竟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在教学时也可以对教学结构进行相应的变化,在教学策略上也可有所侧重,这样就形成了基本模式下的若干个变式。

(一)变式之一:情境体验教学模式

此变式适用于情感色彩浓、以激发学生某一道德情感为主要任务、在明理和具体导行上相对较弱的课文,

情境体验式的教学结构是:

教学目标

教师: 背景提示 → 展示直观材料 → 启发谈话 → 以情引理

↓↓↓↓

主结构 准备情境 → 进 入情境→ 体验情境 → 深化情境

↑↑↑↑

学生: 向往情境 → 感知直观材料→ 感受体验想像→感悟道德认识

从这一结构图中可以看到“准备情境”阶段相当于基本教学模式中的“动机产生”阶段,而从进入情境到深化情境又接近于基本模式中的“感知归纳”“演绎深化”阶段,这说明变式与基本模式之间的联系。而四个环节均围绕情境展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注意情境体验的作用,这是本变式的特点。

情境体验在教学策略上更应注重情境的贯穿、交融和体验。贯穿棗情境的创设都需要凭借一定的媒体(如录音故事、电视录像、图片、实物等),在教学时将该媒体贯穿始终,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达到较好的激情效果。

交融--在情境中师生情感互相影响,在交流中不断加深。

体验--让学生站在情境中人物的位置上体验其情感,可收到将心比心的效果。

(二)变式之二:问题辨析教学模式

此变式适用于思辨性较强,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或正确判断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课文。

问题辨析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如下: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的研讨辨析可以不是一次实践,而是经过“质疑-解疑-再质疑-再解疑”的几次反复过程,以利于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教师: 设计问题→ 启发提示→ 点拨评论→ 指导归纳扩展思路

↓↓↓↓

主结构:提出问题→ 探讨问题→ 交流评价→ 归纳延伸

↑↑↑↑

学生: 初步感知→ 思考讨论→ 各抒己见→ 整理观点举一反三

问题辨析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热点讨论、实话实说和正反辩论策略。

热点讨论--选择学生感兴趣和比较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实话实说--鼓励学生说真话,以便有的放矢地引导。

正反辩论--教师根据学生中的实际思想及对同一总是的不同见解,有意识地引导双方通过准备,寻找论据,表述观点,相互辩论,这样既有利于辨明是非,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变式之三:导行训练教学模式

本变式适用于行为操练较强,而认知相对较浅的课文。如《爱清洁》《客人到我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等。这些课文侧重于在导行训练中让学生体会道德观点和道德情感,教学模式结构如下:

教学目标

教师:启发行为动机→提出要求→ 示范提示→ 提高要求创设情境→ 树立榜样↓↓↓↓↓

主结构:激发动机→明确要求→ 模仿操作→ 变式操练→总结评价

↑↑↑↑↑

学生:产生行为动机→了解要求其→尝试练习→比较思考反复练习→参与评价提高能力导行操练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多采用示范模仿、创造练习、实际操练和心理疏导等策略。示范模仿--教师以自己规范的行为方式作示范,或请若干位行为比较规范的学生示范,全体学生模仿练习。但须注意学生模仿练习后要有评价,以便及时肯定正确的,纠正不规范的,让每个学生都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创造练习这是在模仿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行为上“一题多解”,例如,向客人表示礼貌可用哪几种行为方式,让学生分别展示,又如,向别人道歉可用哪几种行为方式,也让学生分别展示,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最正确、合适的行为方式,而不是生搬硬套。

实际操练行为操作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因此操作时就要尽可能采用实地、实物在实际中运用的办法,如在楼梯上操练上下楼梯靠右走,在操场上操练、集合、排队快齐静,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到马路上操练安全过马路。选择实际操练能使学生得到更真实的体验,接触更真实的情况,容易培养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心理疏导--针对学生在行为操作中反映出来的心理障碍加以疏导,使他们心情舒畅地、充满信心地按规范的准则选择和坚持正确的行为。

发布者:吴平发布时间: 2012-2-4 9:25:19

第五篇: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导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导入

[摘要] 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导入上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幽默导入,时政导入,历史知识、典故导入,游戏、小品导入,图片资料导入等,本文将从四个反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课堂教学 导入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知,练习巩固,布置作业这五个步骤被各个学科、各种课型所运用着,特别是我们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绝大多数教师一成不变机械地套用着,而我们现在的要求是还给学生一个鲜活的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切入点,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和方向。一节高质量的思想品德课其课堂教学的导入必须十分精彩,精彩的开头就像磁铁,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思维,这样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高质量的思想品德课其课堂教学的导入必须十分精彩,精彩的开头就像磁铁,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思维,这样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总结十几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以下几种典型的导入方法:

一、幽默导入

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说过“不懂得幽默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这样的人即使额高七寸——聪明绝顶,也算不上真正有智慧”。莎士比亚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的确,幽默是一种才华,一种力量。在课堂导入上采用幽默的方法可以缓解课堂气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思维,探究新知。在教学《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一课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幽默故事:一位年轻人要到北村去,可不认识去北村的路,他看见一位老人问:“喂,老头,去北村还有几里?”老人说:“还有三百八十丈。”年轻人说:“路途怎么讲丈?”老人说:“因为你就不讲里(礼)”。然后启发学生文明交往礼为先,同时要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随之进入新课的教学。

二、时政导入

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教学必须体现时代性,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抓住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坚持与时俱进。在复习《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一课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了“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的图表,图表内容包括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 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相关数据及增长率。同时用实物投影展示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的“百姓生活大变迁”的数据资料,这一组资料包括鼓起来的钱袋子、多起来的私人轿车、低下来的恩格尔系数、靓起来的衣着服饰、精起来的饮食、高起来的文化程度、大起来的住房等数据,然后让学生分析数据,互相交流谈感悟,并让学生上台即兴演讲。学生演讲的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突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作为青少年学生要坚定不移的跟党走;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做“四有”新人。在这个导入设计中,我利用了鲜活的社会材料包括学生自身收集的材料,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的演讲突出了本课的主题,联系了诸多的知识要点,整合了不同的知识要素,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三、历史知识、典故导入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丰富的文化积淀为思想品德课教育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宝库。对历史知识的充分发掘,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通过紧扣教学目标体现人文性。在教学《民族精神耀中华》一课时,我给学生列举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也列举了各个不同历史 阶段的民族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在我一次一次的举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体验了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撑,认识到新时期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在教学《奋斗成就未来》一课时,我列举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典故,如大禹治水、悬梁刺股、卧薪尝胆、愚公移山、程门立雪、囊萤映雪等,其目的是让学生从大量的历史典故中感悟出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是成就任何事业、实现理想和目标的必经之路,这对引领本课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游戏、小品导入

在初中三个年级的知识点分布中,7、8年级的知识较易,加之7、8年级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思维能力与9年级学生相比更注重感性认识。通过游戏、小品等形式导入新课既使学生主动参与了课堂教学突出了他们的主体性,又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快乐中接受新知识。在教学《习惯对人的影响》一课时,我让学生双手十指交*相握,有的同学右手大拇指压在最上面,有的学生左手大拇指压在最上面。让他们感觉一下,答案是觉得非常舒服,这就是习惯。反过来,重新做十指交*的游戏,原来右手大拇指压在上的变成左手大拇指压在上,结果怎样?他们会觉得很不 舒服,好象手的上面多了一个手指,下面又好象少了一个手指,这就是不习惯。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游戏中学习了知识,增加了感性认识,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教学《培养好习惯》一课时,我在课前指导学生排练小品“痛苦的挣扎”。新授前学生表演了这个小品,内容是“清晨,闹钟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我一边想着早有的打算,一边享受着躺在被窝里的舒适,不断地提醒自己该起床了,一边又不断给自己找借口,于是在忐忑不安中又躺了5分钟、10分钟„„”。我提问:

1、小品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局呢?

2、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结合实际谈谈这样的行为导致了怎样的结果?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回答。这个小品再现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生活化,使学生再次认识到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

五、图片资料导入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呈现方式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既要有文字描述也要适当配以图片。在课堂教学的导入上,利用图片资料可以给学生强烈的视觉震撼,使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接受新知。在教学《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展示联合国会徽,让学生去领会联合国会徽的寓意,尤其是橄榄枝代表着什么,由此揭示“和平”这一主题。接着我展示“饥饿贫困的非洲难民”系列图片,并配以“贫困的非洲在滴血”(“血”为鲜红色字体)为标题,揭示“发展”这一主题,导入新课教学。这些图片既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又给了学生强烈的心灵冲击,对揭示本课教学目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以上五种导入方法,为我的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当然,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还有多种,但导之有法,导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再好的导入方法,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不但起不到启思激趣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环节,不断创新、尝试新的导入方法,激活思想品德课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导入方法:

(一)笑话导入

莎士比亚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的确,幽默是一种才华,一种力量。在课堂导入上采用笑话方法可以缓解课堂气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思维,探究新知。在教学《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一课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幽默故事:一位年轻人要到北村去,可不认识去北村的路,他看见一位老人问:“喂,老头,去北村还有几里?”老人说:“还有三百八十丈。”年轻人说:“路途怎么讲丈?”老人说:“因为你就不讲里(礼)”。然后启发学生文明交往礼为先,同时要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随之进入新课的教学。

(二)热点新闻与时政导入

思想品德课是时代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因而其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时代,也不能滞后于时代。思想品德课与热点新闻、时事政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必须了解当前的热点新闻与时政,做到与时俱进。在上《一步之遥》第三课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了当代明星吸毒的新闻,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谈感悟。只是导入材料的选用应注意典型和真实性,要取材于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都非常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三)历史知识、典故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丰富的文化积累为思想品德课教育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宝库。对历史知识的充分发掘,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通过紧扣教学目标体现人文性。在教学民族精神,我给学生列举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也列举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族精神。在我一次一次的举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体验了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撑。在教学我列举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典故,如大禹治水、悬梁刺股、卧薪尝胆、愚公移山、程门立雪、囊萤映雪等,其目的是让学生从大量的历史典故中感悟出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是成就任何事业、实现理想和目标的必经之路,这对引领本课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图片资料导入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呈现方式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既要有文字描述也要适当配以图片。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导入上,利用图片资料往往可以给学生强烈的视觉震撼,使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接受新知。图表与数据、图片与漫画也成了各年中考题中必考的类型,所以利用图片与数据,成了我们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数据与图片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但是在多媒体的展示中却能一目了然。例如:在多媒体展示了“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的图表,图表内容包括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相关数据及增长率。这些图表与数据既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又给了学生强烈的心灵冲击,对揭示本课教学目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下载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的五个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的五个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板栗镇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模式 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通常以简化的标准样式表达出来。掌握了教学模式,就是......

    初中思想品德课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1.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是基于对当今课堂教学的反思、是基于新课程改......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探索 摘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关键是如何制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学生自我体......

    探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搞好课堂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教学设计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

    优化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的论文范文合集

    摘要:课堂教学策略,即根据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指导思想、行动方针和操作方式。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内容,注重选择最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形式,改......

    如何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

    如何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 摘要:思品教师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培育健康、积极向上的一代新人的重任。初中阶段是塑造学生人品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叛逆的多发期。学生要是没有接受......

    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策略永泰县青云中学汪晓声【摘 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学过程要以......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 摘要: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创新才能有所提高的过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要想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