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搞好课堂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教学设计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进行构造和选择具体教学方案的过程。这就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合作为导向,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前教师的教案是以设置好了的固定的程序,将书本知识传授于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 而教学设计呢,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互动学习的方式设计模式。因此,我们要改变落后陈旧的教学观,认真领悟新课程理念,明确新课程理念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新观念带来新变化。教师在备课过程当中一定要在掌握课程标准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确定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以组织学生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线,搞好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涉及六个内容:①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就是从学习的需要分析开始,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②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即编者意图、内容框架、主要观点、问题设置等;③进行学习者分析;④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学生应该掌握什么样知识和技能;⑤解决“怎么教”的问题:确定教学策略,考虑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其中应包括考虑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⑥对教和学的行为作出评价。下面是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针对搞好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摸索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1 设计要依据《课标》的具体要求,明确思路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具体内容,而教材又是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编写的,《课标》在整个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它起了方向和导航作用。因此,在编写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关注《课标》对该内容的具体要求。掌握了《课标》对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的内容我们在编写教学设计时才能找到本节课设计的依据和设计的意图,在三维目标上处理才能够到位。教学目标的设置包括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包括:情感
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教学目标的完成和体现是在整个课堂教学之中,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完成。
2 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起点
教学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依据是学生分析,即我们平时所讲的学情分析。我们用的教材,以前称为“教本”而现在叫做“学本”,“学本”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学生自己学。如果你在编写教学设计时如果不认真的进行你所在学校,所在的班级的学生情况分析,现在的课改情况下要上好一节课确实很难。现在的教材在设置上大部分都是让学生说得多,教师少讲,如果你设计不好,学生上课又懒得开口,那这堂课你就难上了。因此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老师假想的问题出发,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物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学有所思。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①以学生的角度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②对于社会生活有意义的事件有争议的话题,老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及教学时间的安排,做一定的改造加工,使之能够 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符合。③赋于学生已有经验和意义,进入初中以前学生的经验已很丰富,我们要利用这一经验;④老师要正确理解自身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地位,做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才能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比如:在七年级下册《自己的事自己干》的教学中,我能根据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不断反思自我,我自立吗?还有哪些方面不够自立?自立对自己各方面的成长有哪些好处?从而认识到自立对人生的必要性。
3 设计要抓住教学关键,突出重点
设计要能深入浅出地把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表达清楚。在课堂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重点、难点也会有所变化。教材是新课标的重要载体,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教学中如果过分拘泥于教材,如只把着眼点放在理顺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上,这会使上课产生沉闷的气氛。事实上,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根据重点,可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有所加工。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教材的不同处理,教学效果就不一样。画龙点睛的教学环节,能开发学生智力,使课具备生动性,形象性。例在《磨砺坚强意志》的教学中,我始终以培养学生坚强意志为重点,通过小组讨论,小品表演,个人演讲形式,多次重复这一重点,最终攻克难点,突出重点。因此教师应依据多变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的教学对象,灵活设计教学环节。4 设计要讲究教法,灵活运用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运用有效载体,通过谈话,情境体验,小组讨论等,体现教学方法的层次多样性和形式灵活性。教师既要熟练掌握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更要根据学科特点,实施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层发展的学习策略。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要贯穿于课堂教学法的每一环节,做到注重过程教学,发展学生潜能。如我在《“我能行!”》的教学中,我摆脱了过去纯教师讲授的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从体验入手,强化反思,以此提高学生的认识,于是我安排了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自愿来扮演自负、自卑和自信的人,在遇到某一件事时的表现,让学生自编故事并现场表演出来。在此基础上思考归纳:自卑、自负和自信的人各有什么特点?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明确要走出自信的误区,超越自负,告别自卑,做自信的人。
5 设计要有新意,要有高潮
导入要引人入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一定要先声夺人,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如我在《感悟青春》教学中,一边伴随着神秘的富有童趣的音乐,一边用简短的几名话引入:青春的你们充满了活力和希望,青春的你们也有太多的迷惘和彷徨,青春的你们是一个个的迷,就让老师走进你们的心灵,一起来感悟青春,打开青春的密码,走出青春的误区吧。然后让学生一个一个的来打开四个青春密码。通过这一设计使思想品德课教育更富有感染力,让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充满乐趣的活动。途中要有高潮。在课堂教学中要能调节学生情绪,激励向上,形成高潮。例《同学·朋友》教学中,我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让学生在歌声中入情入境。使同学对友谊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层层深入,同时形成了课的高潮“快乐”。
6 设计要精选资料,活用教具
课堂资料要精心选择,不能任意堆积,在精选资料时,要注意以下原则:首先,博览精选,厚积薄发。教师应是一个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爱好广泛的复合型人才。他既应精通本学科的业务知识,还要掌握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使教师在选用资料和举例时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其次,消化吸收,贵在创新。对教辅资料既不能机械照搬,更不能喧宾夺主,而应将其作为开拓思路的工具,依据教材内容灵活选择,科学渗透。再次,引入教学资料的内容应该与日俱进,符合时代潮流和教改方向。对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有积极作用。避免陈腐、消极、过时、无用的内容重复再现。如我在《唱响自信之歌》一课教学中,对整个教学资料进行精心组织。我精选了刘翔、费俊龙,聂海胜的图片,向学生展示自信者的风彩,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是怎样树立自信取得成功的,同时从他们身上也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的愿望。我还设计了演讲比赛《我是未来中华杰出的英才》及其相关演讲资料,根据资料,科学选择教具。要使一堂课鲜活起来,教师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备课中挖掘和发挥不同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的协作互补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7 设计要培养能力,提倡合作
在课堂教学的每个基本步骤中应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自己讨论,设计要面向全体,提倡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能促进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的形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合作学习中要树立课堂教学交往观,教学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实现的。例:在上《自己的事自己干》的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又将学生分成几组合作学习,进行正方反方辩论的形式展开竞赛。辩论的题目是《父母是否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费用》。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都希望自己组的同学赢,结果辩论起来相当热烈。集体主义情感和群众性的爱能使他们主动学习,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能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激励他们成为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学设计应更多地注重学生在课堂内的合作练习。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独立的,有个性的学生,它是有计划的,又是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学生情况的了解。
教师只有具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考虑,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服务于学生。
第二篇: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板栗镇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模式
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通常以简化的标准样式表达出来。掌握了教学模式,就是掌握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观念和原理,就不会在学习别人经验时,仅仅停留在一招一式的模仿上,就会抓住其精髓,在运用时举一反三。
在新课改背景下,思想品德课无论是课标、教材、评价等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模式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结合本校教学实践,初步形成本校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称之为“感悟-导行”模式。这就是从感知具体事物(事例)入手,领悟道德知识,通过内化,形成道德动机,并通过对行为方式的指导,帮助学生深化道德认识,提高行为能力。这一教学模式的学习图式是:感知材料→领悟道理→化为行动
从这一图式中可以看出:首先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听讲、阅读、观察等方式感知材料(课本中的实例、故事及直观材料等),在感知的过程中受到情感上的感染,运用归纳思维,从大量的生动具体材料中归纳出道理,从而达到领悟道德知识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主要是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的训练,从而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这一教学模式的建立符合儿童思想道德的形成规律,在思想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几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一定的道德认识是前提,形成道德行为是出发点和归宿,道德情感是促进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动力和纽带,而道德意志则是保证。在“感悟-导行”教学模式中,正是从激发情感入手,以领悟道德认识为核心,并以指导道德行为为归宿,比较答合知、情、意、相应发展的理论,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飞跃的理论。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结构
思想品德课“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基本环节。第一环节:动机产生--通过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学习动机。
第二环节:感悟归纳--通过阅读课本,感知材料,启发思考,让学生领悟道理,并归纳出道德认识,掌握教学重点。
第三环节:演绎深化--通过联系实际,举一反三,印证所学的知识道理,深化道德认识。
第四环节:操作延伸--在提高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观点来评价具体行为或现象,以提高其道德评价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通过练习来提高其道德评价能力,并向课外延伸,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课“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可用以下图式来表示:
教学目标
教师:
激发动机
→ 启发感染 →
引导举例 → 指导操作
↓
↓
↓
↓
主结构:
动机产生 → 感悟归纳 →
演绎深化 → 操作延伸
↑
↑
↑
↑
学生:
产生求知欲→ 阅读思考 →
举一反三 → 初中操作
这个图表的中心部分就是思想品德课“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主结构,共四大环节,上下部分分别表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
1.动机产生阶段:教师激发动机,帮助和促进学生产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即新课的导入。
2.感悟归纳阶段:教师借助具体教材(实例、实物及其他直观材料等),进行情感激发与理性启发,与学生的自学(阅读、思考、议论)相互作用,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感染,在道理上有所领悟,最后归纳出教学要点。
3.演绎深化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广泛举例,用大量实例引证所学的观点和道理,使认识得到巩固和加深。
4.操作延伸阶段:学生按教师提出的行为要求及规范,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操作,主要是行为操练,同时运用所学的观点评析具体的行为和现象。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边活动原则。
三、相关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一系列引导教师和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去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导学策略
导学策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在于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包括导入、导读、导思和导行等。
1.导入--运用启发谈话引起学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和欲望。2.导读--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领悟道理和观点。3.导思--提出各种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来领悟道理和观点。
4.导行--提出行为要求,指导行为方法,组织操作练习,帮助学生把所学的观点向行为习惯转化。
(二)互动策略
整个教学过程应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双边活动过程。
1.认识互动--把教师的讲述、讲话与学生的自学、思考相结合。师生可相互出题,共同讨论,一起探究。
2.信息互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互交流各自所获得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以丰富教学内容、深化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3.角色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时,避免单纯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倾向,强调师生一起活动。
4.操作互动--在行为操作中,不要只是教师提要求,学生操作,可以师生共同进行操练。(三)参与策略
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应当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并在参与中受到教育,防止少数人参与,多数人旁观的倾向。为达此要求,需采取以下策略。1.给予准备时间。2.营造宽松气氛。3.发挥个性特长。(四)染情策略
情感的感染与道理的领悟是密不可分的。“通情达理”,情感上沟通了,道理也就通达了。“感悟-导行”模式中的“感悟”,正是把感梁与领悟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染情也必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1.拉近距离,将心比心。把学生引入故事,站在故事人物的立场上想问题,体察其心情。
2.价值判断,明辩善恶。提高价值判断,使学生体会到道德行为的高尚和非道德行为带来的恶果,从而向往真善美,憎恨假丑恶。3.教师情真,人格熏陶。教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四、思想品德课基本教学模式的变式
“感悟-导行”模式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它是教学结构和教学策略,对思想品德的各种类型课文大体上都可以使用。但思想品德课不同类型的课文毕竟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在教学时也可以对教学结构进行相应的变化,在教学策略上也可有所侧重,这样就形成了基本模式下的若干个变式。(一)变式之一:情境体验教学模式 此变式适用于情感色彩浓、以激发学生某一道德情感为主要任务、在明理和具体导行上相对较弱的课文,情境体验式的教学结构是: 教学目标
教师: 背景提示 → 展示直观材料 → 启发谈话 → 以情引理
↓
↓
↓
↓ 主结构 准备情境 → 进 入情
境
→ 体验情境 → 深化情境
↑
↑
↑
↑ 学生: 向往情境 → 感知直观材料
→ 感受体验想像 →感悟道德认识
从这一结构图中可以看到“准备情境”阶段相当于基本教学模式中的“动机产生”阶段,而从进入情境到深化情境又接近于基本模式中的“感知归纳”“演绎深化”阶段,这说明变式与基本模式之间的联系。而四个环节均围绕情境展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注意情境体验的作用,这是本变式的特点。
情境体验在教学策略上更应注重情境的贯穿、交融和体验。贯穿棗情境的创设都需要凭借一定的媒体(如录音故事、电视录像、图片、实物等),在教学时将该媒体贯穿始终,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达到较好的激情效果。
交融--在情境中师生情感互相影响,在交流中不断加深。体验--让学生站在情境中人物的位置上体验其情感,可收到将心比心的效果。
(二)变式之二:问题辨析教学模式
此变式适用于思辨性较强,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或正确判断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课文。
问题辨析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如下: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的研讨辨析可以不是一次实践,而是经过“质疑-解疑-再质疑-再解疑”的几次反复过程,以利于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的提高。
教
学
目
标
教师: 设计问题→ 启发提示→ 点拨评论→ 指导归纳扩展思路
↓ ↓
↓
↓
主结构:提出问题→ 探讨问题→ 交流评价→ 归纳延伸
↑
↑
↑
↑
学生: 初步感知→ 思考讨论→ 各抒己见→ 整理观点举一反三
问题辨析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热点讨论、实话实说和正反辩论策略。
热点讨论--选择学生感兴趣和比较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共同探讨。
实话实说--鼓励学生说真话,以便有的放矢地引导。正反辩论--教师根据学生中的实际思想及对同一总是的不同见解,有意识地引导双方通过准备,寻找论据,表述观点,相互辩论,这样既有利于辨明是非,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变式之三:导行训练教学模式
本变式适用于行为操练较强,而认知相对较浅的课文。如《爱清洁》《客人到我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等。这些课文侧重于在导行训练中让学生体会道德观点和道德情感,教学模式结构如下:
教
学
目
标
教师:启发行为动机→提出要求→ 示范提示→ 提高要求创设情境→ 树立榜样
↓
↓
↓
↓
↓
主结构:激发动机
→明确要求→ 模仿操作→ 变式操练
→ 总结评价
↑
↑
↑
↑
↑ 学生:产生行为动机→了解要求其→尝试练习→比较思考反复练习→参与评价提高能力
导行操练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多采用示范模仿、创造练习、实际操练和心理疏导等策略。
示范模仿--教师以自己规范的行为方式作示范,或请若干位行为比较规范的学生示范,全体学生模仿练习。但须注意学生模仿练习后要有评价,以便及时肯定正确的,纠正不规范的,让每个学生都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创造练习这是在模仿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行为上“一题多解”,例如,向客人表示礼貌可用哪几种行为方式,让学生分别展示,又如,向别人道歉可用哪几种行为方式,也让学生分别展示,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最正确、合适的行为方式,而不是生搬硬套。
实际操练行为操作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因此操作时就要尽可能采用实地、实物在实际中运用的办法,如在楼梯上操练上下楼梯靠右走,在操场上操练、集合、排队快齐静,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到马路上操练安全过马路。选择实际操练能使学生得到更真实的体验,接触更真实的情况,容易培养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心理疏导--针对学生在行为操作中反映出来的心理障碍加以疏导,使他们心情舒畅地、充满信心地按规范的准则选择和坚持正确的行为。
第三篇: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通常以简化的标准样式表达出来。掌握了教学模式,就是掌握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观念和原理,就不会在学习别人经验时,仅仅停留在一招一式的模仿上,就会抓住其精髓,在运用时举一反三。
在新课改背景下,思想品德课无论是课标、教材、评价等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模式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称之为“感悟-导行”模式。这就是从感知具体事物(事例)入手,领悟道德知识,通过内化,形成道德动机,并通过对行为方式的指导,帮助学生深化道德认识,提高行为能力。这一教学模式的学习图式是:感知材料→领悟道理→化为行动
从这一图式中可以看出:首先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听讲、阅读、观察等方式感知材料(课本中的实例、故事及直观材料等),在感知的过程中受到情感上的感染,运用归纳思维,从大量的生动具体材料中归纳出道理,从而达到领悟道德知识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主要是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的训练,从而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这一教学模式的建立符合儿童思想道德的形成规律,在思想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几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一定的道德认识是前提,形成道德行为是出发点和归宿,道德情感是促进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动力和纽带,而道德意志则是保证。在“感悟-导行”教学模式中,正是从激发情感入手,以领悟道德认识为核心,并以指导道德行为为归宿,比较答合知、情、意、相应发展的理论,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飞跃的理论。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结构
思想品德课“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基本环节。
第一环节:动机产生--通过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学习动机。
第二环节:感悟归纳--通过阅读课本,感知材料,启发思考,让学生领悟道理,并归纳出道德认识,掌握教学重点。
第三环节:演绎深化--通过联系实际,举一反三,印证所学的知识道理,深化道德认识。
第四环节:操作延伸--在提高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观点来评价具体行为或现象,以提高其道德评价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通过练习来提高其道德评价能力,并向课外延伸,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课“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可用以下图式来表示:
教学目标
教师:激发动机→ 启发感染 →引导举例→指导操作
↓↓↓↓主结构:动机产生 →感悟归纳 →演绎深化→操作延伸
↑↑↑↑学生:产生求知欲→阅读思考 →举一反三 →初中操作
这个图表的中心部分就是思想品德课“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主结构,共四大环节,上下部分分别表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
1.动机产生阶段:教师激发动机,帮助和促进学生产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即新课的导入。
2.感悟归纳阶段:教师借助具体教材(实例、实物及其他直观材料等),进行情感激发与理性启发,与学生的自学(阅读、思考、议论)相互作用,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感染,在道理上有所领悟,最后归纳出教学要点。
3.演绎深化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广泛举例,用大量实例引证所学的观点和道理,使认识得到巩固和加深。
4.操作延伸阶段:学生按教师提出的行为要求及规范,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操作,主要是行为操练,同时运用所学的观点评析具体的行为和现象。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边活动原则。
三、相关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一系列引导教师和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去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导学策略
导学策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在于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包括导入、导读、导思和导行等。
1.导入--运用启发谈话引起学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和欲望。
2.导读--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领悟道理和观点。
3.导思--提出各种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来领悟道理和观点。
4.导行--提出行为要求,指导行为方法,组织操作练习,帮助学生把所学的观点向行为习惯转化。
(二)互动策略
整个教学过程应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双边活动过程。
1.认识互动--把教师的讲述、讲话与学生的自学、思考相结合。师生可相互出题,共同讨论,一起探究。
2.信息互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互交流各自所获得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以丰富教学内容、深化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
3.角色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时,避免单纯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倾向,强调师生一起活动。
4.操作互动--在行为操作中,不要只是教师提要求,学生操作,可以师生共同进行操练。
(三)参与策略
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应当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并在参与中受到教育,防止少数人参与,多数人旁观的倾向。为达此要求,需采取以下策略。
1.给予准备时间。
2.营造宽松气氛。
3.发挥个性特长。
(四)染情策略
情感的感染与道理的领悟是密不可分的。“通情达理”,情感上沟通了,道理也就通达了。“感悟-导行”模式中的“感悟”,正是把感梁与领悟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染情也必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1.拉近距离,将心比心。把学生引入故事,站在故事人物的立场上想问题,体察其心情。
2.价值判断,明辩善恶。提高价值判断,使学生体会到道德行为的高尚和非道德行为带来的恶果,从而向往真善美,憎恨假丑恶。
3.教师情真,人格熏陶。教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四、思想品德课基本教学模式的变式
“感悟-导行”模式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它是教学结构和教学策略,对思想品德的各种类型课文大体上都可以使用。但思想品德课不同类型的课文毕竟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在教学时也可以对教学结构进行相应的变化,在教学策略上也可有所侧重,这样就形成了基本模式下的若干个变式。
(一)变式之一:情境体验教学模式
此变式适用于情感色彩浓、以激发学生某一道德情感为主要任务、在明理和具体导行上相对较弱的课文,
情境体验式的教学结构是:
教学目标
教师: 背景提示 → 展示直观材料 → 启发谈话 → 以情引理
↓↓↓↓
主结构 准备情境 → 进 入情境→ 体验情境 → 深化情境
↑↑↑↑
学生: 向往情境 → 感知直观材料→ 感受体验想像→感悟道德认识
从这一结构图中可以看到“准备情境”阶段相当于基本教学模式中的“动机产生”阶段,而从进入情境到深化情境又接近于基本模式中的“感知归纳”“演绎深化”阶段,这说明变式与基本模式之间的联系。而四个环节均围绕情境展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注意情境体验的作用,这是本变式的特点。
情境体验在教学策略上更应注重情境的贯穿、交融和体验。贯穿棗情境的创设都需要凭借一定的媒体(如录音故事、电视录像、图片、实物等),在教学时将该媒体贯穿始终,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达到较好的激情效果。
交融--在情境中师生情感互相影响,在交流中不断加深。
体验--让学生站在情境中人物的位置上体验其情感,可收到将心比心的效果。
(二)变式之二:问题辨析教学模式
此变式适用于思辨性较强,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或正确判断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课文。
问题辨析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如下: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的研讨辨析可以不是一次实践,而是经过“质疑-解疑-再质疑-再解疑”的几次反复过程,以利于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教师: 设计问题→ 启发提示→ 点拨评论→ 指导归纳扩展思路
↓↓↓↓
主结构:提出问题→ 探讨问题→ 交流评价→ 归纳延伸
↑↑↑↑
学生: 初步感知→ 思考讨论→ 各抒己见→ 整理观点举一反三
问题辨析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热点讨论、实话实说和正反辩论策略。
热点讨论--选择学生感兴趣和比较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实话实说--鼓励学生说真话,以便有的放矢地引导。
正反辩论--教师根据学生中的实际思想及对同一总是的不同见解,有意识地引导双方通过准备,寻找论据,表述观点,相互辩论,这样既有利于辨明是非,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变式之三:导行训练教学模式
本变式适用于行为操练较强,而认知相对较浅的课文。如《爱清洁》《客人到我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等。这些课文侧重于在导行训练中让学生体会道德观点和道德情感,教学模式结构如下:
教学目标
教师:启发行为动机→提出要求→ 示范提示→ 提高要求创设情境→ 树立榜样↓↓↓↓↓
主结构:激发动机→明确要求→ 模仿操作→ 变式操练→总结评价
↑↑↑↑↑
学生:产生行为动机→了解要求其→尝试练习→比较思考反复练习→参与评价提高能力导行操练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多采用示范模仿、创造练习、实际操练和心理疏导等策略。示范模仿--教师以自己规范的行为方式作示范,或请若干位行为比较规范的学生示范,全体学生模仿练习。但须注意学生模仿练习后要有评价,以便及时肯定正确的,纠正不规范的,让每个学生都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创造练习这是在模仿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行为上“一题多解”,例如,向客人表示礼貌可用哪几种行为方式,让学生分别展示,又如,向别人道歉可用哪几种行为方式,也让学生分别展示,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最正确、合适的行为方式,而不是生搬硬套。
实际操练行为操作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因此操作时就要尽可能采用实地、实物在实际中运用的办法,如在楼梯上操练上下楼梯靠右走,在操场上操练、集合、排队快齐静,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到马路上操练安全过马路。选择实际操练能使学生得到更真实的体验,接触更真实的情况,容易培养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心理疏导--针对学生在行为操作中反映出来的心理障碍加以疏导,使他们心情舒畅地、充满信心地按规范的准则选择和坚持正确的行为。
发布者:吴平发布时间: 2012-2-4 9:25:19
第四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共同的愿望》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作者姓名:黄 秋 雅
单 位:江西省上高县田心中学 联系电话:*** 邮箱:huangqiuya2009@163.com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历史背景,懂得“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理解“一国两制”构想对成功实现港澳回归、解决台湾问题、乃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观点正确分析和看待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能力,从而增强国家主人翁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知道:“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方式,从而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内涵,“一国两制”构想是成功实现港澳回归的重要保证
2、难点:“一国两制”构想对解决台湾问题、乃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三、教学方法
1,学生自读课本,通过讨论,归纳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2,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搜集的材料及相互间的讨论,让学生理解“一国两制”的深刻内涵,港澳回归的过程及意义。
3,通过讨论发言等方式,让学生对台湾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并能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景作出较为客观、科学的分析。
四、课前准备
1、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一国两制”、港澳回归、两岸交流方面的资料,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纳整理,2、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课外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搜集有关“一国两制”内涵、港澳回归及台湾问题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再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现给大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航:
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内容及其关系是怎样的?
3、港澳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构想对实现港澳回归具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4、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渊源
5、我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和观点是什么?
6、青少年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态度是什么?
(二)讲解新课
(板书)
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探索用和平方式,提出了一些有关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考虑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过程中,“一国两制”构想得以逐步形成和完善。
2.“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内容及其关系:
(1)“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内容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一国两制”构想的相互关系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实现祖国统一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B、实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的国家内,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与香港、澳门、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但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C、“一国两制”构想不是一项临时性的政策,而是长期的基本国策。
3.港澳问题的由来,实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1)香港问题的由来: 英国在1842年通过《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的香港岛;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的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99年。至此,香港完全进入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时期。
(2)澳门问题的由来:
A、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B、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C、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3)港澳问题的成功解决: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4)实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A、实现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
B、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途径和范例,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也是对世界和平事业的重要贡献。
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4,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渊源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社会的发展始终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血汗和智慧。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台湾问题的产生和发展,都与这段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与祖国大陆尚处于分离的状态。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5.我国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和观点:
(1)原则和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2)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4)我们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和平发展的主流,积极推动两岸的沟通与交流。(5)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分裂活动。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
5.青少年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应有的态度:
(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台独”言行作斗争;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堂总结
配以萨克斯曲子《回家》,展示本课学习线索。
七、课外作业
简答题:
1,材料:配以《思乡曲》,由电脑屏幕徐徐演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提问:
(1)从这首诗中,你可以感受到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结?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诗人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吗?
(2)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青少年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来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第五篇:初中思想品德课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1.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是基于对当今课堂教学的反思、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基于贯彻和落实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理念的需要而提出来的。
2.研究意义
(1)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与方向,可以赋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以新的内涵,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体系。
(2)通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学新模式,在理论上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模式。
(3)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真正联系起来,将知识放在真实生活背景中学习,使思想品德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走进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使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对社会,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同时将思想品德的学习融入到有关生活现象和解决具体的社会生活问题中去,能真正激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乐于参与教学活动。
二、本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1.“生活化”教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如,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等内容。
2.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研究。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动态开放的知识观、对话交流的教学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等基本理念。
3.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本课题主要研究“生活化”教学的四大策略:“生活化”的教学目标策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策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策略、“生活化”的教学过程策略、“生活化”的教学评价策略。
4.“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方法。
5.“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对象:
课题研究的范围是:“生活化”教学提出的背景、主要理论依据、常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
课题研究的对象是:邵刚中学的中学思想品德教师、初一至初三的全体学生以及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资料,借鉴各种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访问、测查、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本课题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行动研究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师生主动参与研究活动,探索化学实验分层教学的策略。
4、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的研究经验,不断验证,修正提高,形成成果。
5、个案研究法:通过从实验教师中抽取部分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相关问题。
6、对比分析法:通过对不同的案例进行相关的对比分析,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相关问题。
六、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准备阶段(2010.10—2011.4)。
主要任务:
(1)、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2)、撰写立项申请书,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
(3)、撰写开题报告。
(二)、理论研究和实践完善阶段(2011.4—2012.12)。
主要任务:
(1)、召开开题报告会。
(2)、讨论制定实施方案,全面开始课题的研究工作。
(3)、调查学校“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4)、研究“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通过观摩教学与经验交流等活动展示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
1、构建“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模式。(论文)
2、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途径。(论文)
3、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策略。(论文)
4、“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5、优秀教学设计;课件、交流材料等。经验材料等。
(三)、形成成果阶段(2012.12—2013.12)。
主要任务:
(1)、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2)、形成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
中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研究成果报告)
七、预设的研究结果
1、构建“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模式。(论文)
2、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途径。(论文)
3、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策略。(论文)
4、“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5、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研究报告)
八、本课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1、本课题与课堂教学和教科研活动有机结合,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确保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2、课题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研究的每一项成果,都将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
3、本课题系统性较强,涉及“生活化”教学的各个方面,对“生活化”教学顺利进行具有指导价值。
4、能促使教师转变角色,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而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九、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新一轮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政策依据。
2、市教研室高度重视,进行必要的指导,为本课题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
3、课题组成员由市教研员,学校教师组成,他(她)们来自于教学一线,使研究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了课题研究的质量。
4、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5.学校重视
支持教科研工作,科研经费有所保证,为课题研究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十、研究小组人员情况及任务分配情况
1、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课题负责人:韩勇
课题组成员:李涛、施学武、朱海蓉、耿芙蓉、陆占恒、徐建福、陈文军。
2、人员任务分配情况
2、课题组成员分工:
(1)、韩勇:全面负责课题的管理与实施,承担对参与研究和实验的课题组成员及教师进行培训,管理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等。
(2)、李涛、施学武:负责经费保障及把好评估关。
(3)、徐建福、陆占恒:负责“生活化”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方面的资料的搜集整理。
(4)、韩勇、施学武:负责对学校“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及研究对策。(5)、耿芙蓉、陈文军:负责“生活化”教学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小组
负责人:韩勇
2011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