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背土豆》评课稿
《背土豆(七的加减法)》评课稿
《背土豆》一课是新北师大版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
(一)的内容,是在学习了7的认识和6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又是进一步学习8、9、10的加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教材创设了“小老鼠背土豆”的童话故事情境,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加和减的两个场景,之后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展开有关7的加减法的学习。教材内容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串,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杨老师的这节课上有以下几方面做的比较好:
一、导入设计巧妙,为算理打下铺垫。
在课堂一开始,老师通过认识七只老鼠,让学生复习认识了数字1至7,同时在提问中让孩子明确数字的基数含义,6在7的前面,给6加1个就是7了,看似简单的认读数字,但这些问题的交流为后面通过数数的办法做加法巧妙埋下伏笔。
二、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效地采用以情景教学法、引导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中注重创设情景,挖土豆、背土豆的情境设计,将教材本身的情境细化,更加有效地充实编排,在情境中设计了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
整节课很流畅,以学生为主题,使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搜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通过观察图画,分析并叙述出图中数学信息和提出要求的问题,进而选择正确算法。
三、通过操作直观诠释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摆圆片、画圆圈、摆小棒、拨珠子等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了解、理解7的加减法方法,在操作之后的展示、交流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老师抓住了知识形成的每个环节,让学生一步步认识,符合知识的形成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
四、练习设计巧妙,具有层次和梯度。
本节课的练习题设计很巧妙,不局限于课本上的练一练,将课本上的练习题进行了二次加工,扩充了练习。计算的教学就是从实际问题中找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解析之后将方法运用于实际,巩固知识的过程。杨老师将练习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小丑举小球、小鹿喝水、跷跷板的游戏中让学生理解应用知识,之后又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图中寻找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列式解决问题。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但有效地巩固了知识,达到教学目的,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每节课都有值得大家学习的亮点,也同时存在引发大家思考的一些教学中的困惑和建议:
一、我们的课堂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都有在自己
动手做,但是操作中的指导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对于操作之后的汇报,列式计算的环节,一旦有学生说出了正确解答,其他同学就不再思考,不去寻求多样的计算方法。怎样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操作、交流探讨中。
二、在本节课中有让学生同桌两人合作学习,两个人分别用列式计算和画圆圈的方式来解决7的减法问题,而且设计的有层次,每一排完成不同的问题,设计巧妙。但是,在同桌两人合作学习之后,老师只是自己巡视寻找好的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在此处若能让学生汇报讲解一下自己的作品,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以及对知识的掌握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这些都是我对杨老师这节课的粗浅看法,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交流,互相学习,相信在大家的经验积累、研磨交流中,会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细致,使得大家共同成长,说的不到位、不全面的地方还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帮助我进步。谢谢大家!
第二篇: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背土豆》评课稿
《背土豆(七的加减法)》评课稿
时间:2015年10月11日 地点:一(1)教室
参评人员:隐贤中心校全体数学教室及学校领导 主持人:时培景 记录人:戚德全 时培景:
今天把大家召集来聚集一堂主要就是对今天上午卞老师《背土豆》公开课进行评议,希望在座的各位能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见解,多提宝贵意见。
孙业利:
《背土豆》一课是新北师大版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
(一)的内容,这节课我认为上的非常成功,一开始他通过认识七只老鼠,让学生复习认识了数字1至7,同时在提问中让孩子明确数字的基数含义,6在7的前面,给6加1个就是7了,看似简单的认读数字,但这些问题的交流为后面通过数数的办法做加法巧妙埋下伏笔,学生听得也比较认真。
卞士云:
卞老师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效地采用以情景教学法、引导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中注重创设情景,挖土豆、背土豆的情境设计,将教材本身的情境细化,更加有效地充实编排,在情境中设计了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
吴江:
整节课很流畅,以学生为主题,使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搜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
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通过观察图画,分析并叙述出图中数学信息和提出要求的问题,进而选择正确算法,我认为这节课上的比较好。
…… 时培景:
以上大家的发言这些都是我对卞老师这节课的粗浅看法,讲得很好,很到位,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交流,互相学习,相信大家通过这次的经验积累、研磨交流,会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细致,使得大家共同成长,说的不到位、不全面的地方还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共同进步。谢谢大家!
《背 土 豆》 评 课 稿
隐贤中心校:卞士新(七的加减法)
第三篇:《背土豆》评课稿
《背土豆》评课稿
榆林高新第七小学 薛 涛
听了高老师的讲课,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高老师上课的状态特别好,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放得开。下面我从几方面来说一说高老师这节课的亮点:
一、导入设计巧妙,为算理打下铺垫
在课堂一开始,老师通过认识七只老鼠,让学生复习认识了数字1至7,同时在提问中让孩子明确数字的基数含义,6在7的前面,给6加1个就是7了,看似简单的认读数字,但这些问题的交流为后面通过数数的办法做加法巧妙埋下伏笔。
二、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效地采用以情景教学法、引导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中注重创设情景,挖土豆、背土豆的情境设计,将教材本身的情境细化,更加有效地充实编排,在情境中设计了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
整节课很流畅,以学生为主题,使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搜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通过观察图画,分析并叙述出图中数学信息和提出要求的问题,进而选择正确算法。
三、通过操作直观诠释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摆圆片、画圆圈、摆小棒、拨珠子等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了解、理解7的加减法方法,在操作之后的展示、交流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老师抓住了知识形成的每个环节,让学生一步步认识,符合知识的形成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
四、练习设计巧妙,具有层次和梯度
本节课的练习题设计很巧妙,不局限于课本上的练一练,将课本上的练习题进行了二次加工,扩充了练习。高老师将练习以游戏的形式呈现,通过游戏让学生理解应用知识,之后又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图中寻找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列式解决问题。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但有效地巩固了知识,达到教学目的,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每节课都有值得大家学习的亮点,也同时存在引发大家思考的一些教学中的困惑和建议:
一、我们的课堂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都有在自己动手做,但是操作中的指导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对于操作之后的汇报,列式计算的环节,一旦有学生说出了正确解答,其他同学就不再思考,不去寻求多样的计算方法。怎样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操作、交流和探讨中。
这些都是我对高老师这节课的粗浅看法,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交流,互相学习,相信在大家的经验积累、研磨交流中,会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细致,使得大家共同成长。
第四篇: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背土豆教案
背土豆(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第三单元《背土豆》 学习目标:
1.有趣的童话故事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有关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减法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学难点: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减法问题。教学准备:计数棒,课件,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有一天小老鼠发现田里有好多土豆,它高兴极了。它想这些土豆够它吃一个冬天了,于是它飞快的跑回家拿了个麻袋,瞧!小老鼠正在干什么?(出示课件:教材第36页情景图)师:谁能把图中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啊!生1:小老鼠找到了7个土豆,它高兴极了,急忙装在麻袋里背上就跑......(给学生足够的讲故事时间。)
二、探究。
1、一共有多少个?
探索7的加法及计算方法
(1)出示第一幅图并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来问题: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来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图中的情境。如一只 小老鼠正在往袋子里装土豆,一边有5个土豆,另一边有2个土豆。接着,根据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提出哪能些数学问题”,学生只要提出的问题合理,老师都给予肯定。
(2)将“一共有多少个土豆”作为主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会列出“5+2=7”或“2+5=7”。
重点提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算法。学生已经有了6的加法的计算经验,因此很容易探索出7的计算方法。
2、还剩下几个?
探索7的减法及计算方法
(1)出示两个连续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讲一个“背土豆”的数 学故事,并提出问题。学生在讲述数学故事的同时,老师要善于捕捉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如袋子里有7个土豆,掉出来1个,袋子里还剩几个?(2)解决问题,并探索计算方法。教学时,引导学生列式并计算出得数:7-1=6。重点提问:你是怎样得到还剩6个土豆的?鼓励学生结合操作活动(如画图、摆小棒、摆圆片等)对算式进行解释。
师:如果每次都从口袋里掉出1个土豆,你能用算式记录下每一次的结果吗?可以用你手里的圆片或小棒摆一摆,再写算式记录下来。
学生小组合作边摆棋子边记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师:如果一直这样漏下去,等小老鼠回到家的时候,口袋里就个也没有了。现在把你记录的算式跟大家说说吧!汇报交流后,填写教材第36页表格。
三、拓展。
1.分一分,7根香蕉分给2只猴子,可以怎么分?(教材P37第二题)
师:动物园阿姨买了7根香蕉,想分给两只猴子吃,这可难倒阿姨了,他不知道要怎么分,请同学们帮帮阿姨看怎么分。(通过摆计数棒来完成并讨论交流。)
2.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说一说”插图)师:看图中的算式分别此傲视什么意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交流并汇报。)
生1:原来大鱼缸里有5条小金鱼,现在又放进2条,这样鱼缸里面一共有7条小金鱼。
生2:原来有7个鸡蛋,已经有2个鸡蛋孵出了小鸡,现在还剩5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
3.课间律动,巩固知识
对7的游戏:形式有我采用了师对一个学生,师对全班学生,生生互对。手指对数,数字卡片对数。
4.独立完成练一练的其他题目。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7的加减法,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周围的生活,把你发现的生活中得数是7的加减法问题说给爸爸妈妈听。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背土豆教学设计(模版)
一年级数学背土豆教学设计
胡家庙中心校
孙晓婷 教学目的:
1.经历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能应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棋子,课件。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很多孩子都很喜欢吃土豆,你们喜欢吗?小老鼠也很喜欢吃土豆,你瞧!(出示课件:教材第36页情景图)
师:谁能把图中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啊!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讲故事。
师:是啊,小老鼠找到了7个土豆,它高兴极了,急忙装在口袋里背上就跑,结果还丢了1个土豆。同学们发现了不少数学信息呢。这里面就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课题:背土豆)二探究新知
1.“背土豆”中的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仔细看看第一幅图,看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两堆土豆,一堆有5个,另一堆有2个。
师:那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
生:小老鼠一共可以背走几个土豆呢?
师:这也是老师想知道的问题?根据我们以前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想该怎么解决呢?
生:左边有5个,右边有2个,一共有7个,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算,用加法,列式是5+2—7。
师:说得很好。但是小老鼠并没有背走那么多。不信你仔细看第二幅图,小老鼠的口袋上有一个大洞,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还剩多少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呢?
学生可能会这样:摆出7颗棋子代表7个土豆,掉了1个,就去掉其中的1颗棋子,所以7—1—6,还剩6个土豆。可以画7个圆表示7个土豆,掉了1个,就去掉其中的1个圆,所以7一I一6,也是还剩6个十百 2.口袋上的洞„„
师:小老鼠的口袋里最初装了7个土豆,外边i个也没有了,就是说外面有0个土豆(边说边板书算式记录);当小老鼠的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的时候,里面有几个土豆?用算式该怎么记录?
生:里面还剩6个土豆,算式是7—1—6。
师:如果每次都从口袋里掉出1个土豆,你能用算式记录下每一次的结果吗?可以用你手里的棋子摆一摆,再写算式记录下来。
学生边摆棋子边记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师:如果一直这样漏下去,等小老鼠回到家的时候,口袋里就1个也没有了。现在把你记录的算式跟大家说说吧!
汇报交流后,填写教材第36页表格。
3.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说一说”插图)
师:看图后你明白了什么?说一说。
在小组交流后,汇报。
生1:原来大鱼缸里有5条小金鱼,现在又放进2条,这样鱼缸里面一共有7条小金鱼。
生2:原来有7个鸡蛋,已经有2个鸡蛋孵出了小鸡,现在还剩5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
三、总结
师:同学们,能把前面学习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应用到“得数是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计算”中,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是越来越棒了,希望今后能巧妙地加以运用,帮你解决更多的问题!板书设计:
背土豆(得数7的加减法)
5+2 = 7
7-1 = 6 作业设计:
A类:看图列式计算。
o o o o o o o
口+口=口
口+口=口
口一口=口
口一口=口
B类:
I.算式接龙。
2.树上有7个,小丽摘了2个,还剩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