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数学备课组评课意见范文
一年级数学备课组评课意见
周宏标: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1.教师能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 2.教师控制课堂有力。几点建议:
1.课件中有些画面颜色对比不强,教师可适当修改;
2.在引导学生分类算式时,可以再多花些时间,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并体验分类的结果。
陈高明:4月11日下午,我连续观摩了二年级邹菊秀老师和吴文才老师两堂同课异构课,课题是《整理和复习》,内容均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和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听后感觉两位教师上课的风格各有千秋,特点鲜明。
邹老师的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学形式多样化,有趣化,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本课的教学中,邹老师注重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整个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气氛非常融洽。在教学过程上中,各个环节紧凑有序,教学思路清晰流畅,给人一种如沐春风、清清爽爽的感觉。
吴文才老师是一位刚入职不久的老师。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这堂课中能有这样的表现是很不错的(比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堂公开课的表现好多了)。吴老师在课堂中,语言风趣幽默,教态比较自然大方,富有亲和力。并且能熟练地操作现代教学设备。教材内容熟悉,目标明确。不过,我同时也看到了一位新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教学中,吴老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炼。课堂纪律有点乱,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待加强。在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还不够细致,也可能是紧张的原因吧,学生的多次发言没有听清。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在操作过程前,须把操作要求与学生彻底交待清楚后再进行,效果会好很多。
以上是我个人对两位教师的课的一些个人看法,如有不到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胡霞:邹老师课堂上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但是练习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吴老师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整堂课课堂气氛比较好,但是学生在课堂中的纪律秩序有点乱。翁薇: 在邹菊秀老师这堂课中,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流畅,条理清晰,语言充满了激情,练习具有一定得针对性,帮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知识,比如在除法计算练习时,不断的让学生回用乘法口诀来做除法算式。练习课比较容易枯燥,邹老师采用了开火车的形式来进行汇报计算结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对我这样一名新老师在今后如何上好整理复习来说是受益匪浅的一课。同时我有些小小的疑惑,就是在让学生分析求倍数为什么要用除法的问题上,是否可以直接理解为只要是求倍数就是用除法?
总之,在这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解决问题,自主或协作地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吴文才老师是一堂与邹菊秀老师同课异构的整理复习课,吴文才老师采用的是全班集体背诵乘法口诀的形式开课,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在练习课上,吴老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有足够充分时间去自主完成练习。课堂气氛很活跃,部分学生在这时候比较容易开小差,需要老师的及时提醒。
总之,吴文才的这堂课,能把课堂交给学生,在汇报练习结果时,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值得学习的。
周玲:听了邹老师和吴老师的课,我觉得课上的亮点大致有以下: 1.在引导学生思考方面: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当着引导者,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在评价学生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美中不足的是:
邹老师的课件颜色对比不明显,导致学生看得很累。吴老师上课的语气太过平淡,没有吸引力。
吴凯:今天听了二年级邹菊秀老师和吴文才老师师徒结对的两节同课异构课《整理和复习》,听了之后受益颇多:
1.邹老师上课给人一种对课堂掌控熟练的驾驭感,对整个课堂的把握是“胸有成竹”。
2.从上课情况来看,邹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纪律的养成很到位,整个课堂井然有序,让我们很是羡慕,因为有序的课堂能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到集中,学生能去倾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发言,能主动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3.邹老师在上课中注重学生的读题,也就是理解清楚题目的意思,这个习惯很好,我们常说一些学生粗心大意,也包括了这个习惯没有养成才造成的。
4.邹老师在复习除法中,让学生伴随说出乘法口诀,让学生在巩固练习中明白除法的算理;在用数学中要求学生说出列式依据,有助于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5.吴文才老师课堂上语言很风趣,让人感到很亲切,营造了良好的师生学习交流氛围。
6.两位老师在开课时都能点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较好。
另外,对这两节课我个人认为下面几点可以改进:
1.邹老师的课件中有的地方背景色设置不太恰当,使题目与背景色相混淆,看不清楚。
2.吴老师对整个课堂的控制要多注意,对学生“收放”要有度,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不注意形象,跪在凳子上,下位举手,不认真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发言等,这样会影响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个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备课组评课意见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评课意见
吴智平:今天听了二年级两位老师执教的《整理与复习》公开课,平时公开课都是新授课类型,很少上整理复习课。怎样上好复习课、练习课呢?由此引发了我对复习课、练习课的思考。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1、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各异、互助评价,开展争辨,复习中要允许学生质疑问难。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2、练习题的层次安排要清楚,要能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先安排基本练习,再安排综合练习,最后安排思考性较强的拓展题。复习中,从基础知识入手,紧扣基本训练,形成熟练的基本技能,同时,还适当加强变式训练、逆向思维训练和带有一定程度的综合训练。在练习中,努力通过变式、逆向和综合训练来强本固基,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复习效率。练习的形式要新颖多样,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对练习感兴趣。
3、另外,在今天两堂课的课堂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应让学生集思广益(动物园有8只黑鸽子,24只白鸽子,每个窝里住4只,一共需要多少个窝?教师给予肯定的方法是:8+24=32,32÷4=8,而8÷4=2,24÷4=6,2+6=8 这种方法班上没有出现,老师可以引导:
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李利娥:本周三参加了二年级邹菊秀、吴文才两位老师执教的《整理与复习》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整理与复习》这一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与反思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听后让我对复习课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下面就同课异构的两节课谈一些自己听课后的感受。
1、两位老师课前准备都比较充分,课堂整体结构的安排、环节的处理、练习的设置始终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过程清晰,教态自然大方,不做作。
2、组织练习时,两位老师都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了学生有趣的练习形式,通过练习提升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分析的能力。
3、最后一点我认为两位老师在讲评两步计算时要让学生把先算的部分画横线并在横线下面写好得数,再接着算就不容易出错,练习十四的第3题的第3小问“你能提出哪些不同的数学问题?”我觉得学生提好问题后要让学生进一步列式解答更完整。
“同课异构”展示活动,让我们领略到了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方法,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从而促使课堂优势互补,智慧共享,促进了我们教师专业成长。
赖良忠:今天下午,笔者有幸参加了二年级数学教研组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听取了邹菊秀,吴文才两位老师的“整理与复习”一课。二位老师沉稳大方,精心的课前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两位老师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去学习。
1、在进行课堂练习时,两位老师都能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即年龄小,比较喜欢直观的认识,让学生进行自由摆纸片,排顺序的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
2、两位老师在设计上比较合理,层层深入:先简单回顾本单元知识,然后进行一组数学计算,进而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当中运用乘法知识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3、课堂中,邹老师比较注重学生平时听课习惯的养成,学生举手发言,开火车口答,上台表达观点,都井然有序,对于个别学生的抢答,下位等“小动作”,老师都及时给予指正。使整个课堂始终保持高效率。
4、课堂中,两位老师都比较注重“亲和性”,课堂语言有趣,肢体语言丰富,体态语言自然,大方,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最后我讲一点个人的意见,我觉得两位老师在学生准备小组活动,都应该先将活动的要求说清楚,不能等学生开始拆信封,取出学具的时候才来说,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都已经转到学具上,老师的要求就根本无人听从了。
以上是我个人不成熟的意见,还请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王小平:两位教师在课程安排上都能紧紧围绕本单元的内容展开,练习形式也呈现多样性,知识点贯通整个教学,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得到反馈。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倍”和关系,难点是学生理解“倍”的实际应用,两堂课教师都对这一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理解,不
仅让学生巩固更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第三篇:初二数学评课意见
初二数学教研组评课意见
赵佳音老师上的《立方根》这一节课,总的来说是非常成功的。
老师在整堂课中把握住了知识的重点,突破了知识的难点。整节课目标明确、流程清晰、讲解到位。特别是赵老师能很好地找准自己的角色,在课堂上引领,启发学生,使他们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宗旨。同时赵老师还能及时纠正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知识性的错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正确的引导。整节课 学生学得非常轻松,教学效果也好。
当然,老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对后进生学习方法的跟踪指导,以及板书书写方面也有待加强。
总之,这一节课采用了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设计合理、讲解到位、诱导及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且也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学生思维积极,气氛活跃,动手、动脑、动口,主动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初中数学评课稿精选:一次函数复习课
一提到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觉得只是“题”是“数字”,学生学数学只要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她的教学特点如下:
1、教学设计好,教学流程清楚,环节紧凑、流畅,由易到难,层次分明,知识梳理清晰,既有对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案的使用吸收,又有个人的创新、独到之处,注重了基本数学方法的培养与基本数学思想的渗透,从待定系数法到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方法,让学生从整体、系统的角度领悟复习要求,从整体上处理教材复习内容,从系统上把握复习要求,整个设计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对知识的回顾过程,变成了学生自己探索提升的过程,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教学定位非常准。一是从教学设计上看,仅课前热身环节的7个小题,就涉及到本节内容九个考点的五个考点、七个不同的考查形式,复习了待定系数法,运用了数形结合思想,有效的唤醒了学生的记忆;二是通过例题的教学,进一步夯实了双基,明确了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熟练了通性通法,再加上各例解决后的总结,让学生的思维品质有了提升;三是每个例题后的拓展补充题,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所复习的知识运用、对常用解题方法的深刻理解,而且更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大家都知道上好复习课,选题是关键。一节课下来我们可以感受到,徐老师这节课的题选的非常的好,特别是从例2的的第三小问的补充,由学生交流讨论后给出的三种解决方法都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设计都落在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3、徐老师虽是年青教师,但上课不慌不忙,教态自然,表现非常老成;上课语言语调好,板书清楚有条理,个人基本功非常扎实;上课能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虽说上这节复习课时间紧,复习内容和知识点多,但她上课舍得把时间给学生去板演作图过敏、去交流思考思路、去讲解解决问题过程;她不仅自己板书示范,还让学生板书解题过程,徐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老师只引导点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知识,使学生完全成为课堂主人,达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统一,说明她善于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这节课也让我们感受到徐老师鲜明的教学风格,每一道题呈现出来之后都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最后教师点评,她及时简单中肯定的评价,给予了学生莫大的鼓励,较好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也是复习课应该达到的目标。我的两点思考:
1、本节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回顾、归纳、运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理解一次函数的代数与几何意义,体会b,k对一次函数图像的影响,体会数形之间的相互转化,了解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并能在具体的问题中运用解决问题。同时,渗透多种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起到了把旧的知识、遗忘的知识重新建立起来,把没有掌握的知识补上来,使新的意义确立和巩固,从而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开始学习,更加深化新学的知识内容,达到经过多次反复,逐步提高认识的层次。特别是让学生议、说、画、写,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改变了复习课变成习题课、复习课成了题目评讲课的现状,值得借鉴。
2、本节课是一次函数的第一节复习课,应以教材知识梳理、考点知识回顾为主,以基本题开型和基本方法熟练为抓手,徐老师这节课已对一次函数常见9个考点的六个考点进行了复习,内容丰富,稍感不足的是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一次函数与不等式这一重要考点用力不够,是否可以把横向综合性比较强、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例2放在下节课,再在本节复习重点“三个一次”上纵向再深入点、多花点时间呢?
第四篇:高三数学备课组评课实录
授课人:***
授课时间:2010.10.22上午第三节
授课地点:**中学高三(7)
*老师这节课是一堂高质量的高三复习课。他从作业分析中引出本堂课的主题: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数列这块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基本上所有的考题归根结底都是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且解决数列问题也是抓住数列的通项公式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纵观整堂课,有以下几处亮点:
1.复习及时,从备课组的评课中了解到这块内容分两个课时完成,也就是说骆老师在周一时已经上了1课时,所以一开始,骆老师先复习了上节课所学的求数列通项的几种模型,及时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内容,非常及时。
2.引出课题自然,骆老师通过对作业中存在的典型错误展开分析,并进一步演变、拓展,从而引出本节课题,非常自然。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骆老师非常重视变式教学,这样将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这样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在提问过程中,经常对学生进行追问,迫使学生进行深层思考。
4.重视总结与点评,对每一类问题先让学生思考解答,然后进行总结点评,将重要的结论保留板书。
5.重视个别提问,在教学中利用学生个别回答问题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复习课一贯的“炒冷饭”而引起的枯燥乏味,并进行开放性问题讨论,较好的发散了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迁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6.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听课过程中发现7班的学生基本上都将最近几天的练习卷,书本,优化设计放在桌上。在课堂中做练习时都在练习本上认认真真的做。这应该是平时培养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中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听课状态。整个备课组意见与建议:
1.建议以后上课能提前一天公布上课内容
2.时间的控制,这节课拖堂拖了好几分钟。主要是在解决等比数列中的前 项和的形式上花时间过长。我觉得这里不需要形成结论形式,而是需要学生掌握利用 求通项时要注意1的验证,如果成等差或等比,时也满足下面式子即可。
3.整节课板书不是很完整。我觉得虽然是复习课,但在讲解解答题时不仅仅分析解题的思路,而且完整的板书整个解题过程也非常有必要。因为现在有许多学生只追求答案,而忽视了解题的规范,解题格式比较差。反过来,如果解题规范了,也就意味着解题思路变清晰、变严密了,所以也就培养了学生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我认为在复习课中也要强调解题格式,而要强调格式首先要我们自己在上课讲解例题时就要规范书写。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听评课
五年级数学《倒数》听评课材料记录
参加人员:李清晨 徐伟 李纯
记录人:李清晨 时间:2015年5月12号
倒数是本册分数乘法的最后一节,教材之前安排在第一节,现在做了调整,虽然这部分内容比较浅显易懂,但是会求倒数和理解倒数的意义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基础,在教授本课是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知识情感体验。
李纯,徐伟老师分别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李纯:
1、从教学目标上看,本节课基本达到了预设的目标,每一个环节,手段都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了保障。
2、李老师能挖掘教材,对教材上没有的知识,如带分数,小数的倒数的求法,予以补充。
3、丰富联系的形式,扩展学生的学习知识应用面。
4、学生参与面广。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发现。好生积极性高涨,虽说有一些差生不知从何入手想,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过组内一对一的帮助,很快理解别的同学的想法,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5、学生探究能力得到发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提出猜想。教学中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学生的思路有些出乎老师的意外,有些怪异、又有道理,多好的思维方式,可见老师不必包办太多。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去探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探究能力得到发展。徐伟:
1、板书合理,言简意赅。
2、课堂教态明朗,举止从容。
3、李老师应用多媒体较为娴熟,值得学习。
4、教师起组织、引导作用。课堂上学生唱“主角”老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也许有的同学一时想不出,但毕竟他在参与。
5、学生发展性领域得到拓展。这节课学生花在探究上的时间较多,老师授课的时间很少。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长,学生听课的时间短。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自己推导出结论,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这个结论,所以对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综合应用知识方面都得到发展。
最后,我就本次听评课做了总结,多谢两位老师的夸奖,我应该多向你们两位学习,通过这次公开课教学,我学到了好多知识,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大家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