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一年级教案(精选)

时间:2019-05-13 02:0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科学一年级教案(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科学一年级教案(精选)》。

第一篇:苏教版科学一年级教案(精选)

小小科学家

教材分析:

《小小科学家》教学内容是一年级苏教版新编教材第一单元《走进科学》的第一课,意义重大,旨在通过对周围事物产生疑问的好奇心带着孩子们走进科学世界,像科学家那样去寻找答案。

教材首先安排了认识科学家的工作,让孩子们了解加深对科学家所从事工作的认识,知道科学家们做的哪些事情是从事科学活动。

斜坡滚小球的小实验即能激起学生们浓厚的科学兴趣又能从预测、动手做、动脑思考和形成一定科学论断上让学生们真切的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来。

借助这样的科学活动,引导学生们知晓科学就是带着疑问——动手实施——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世界上有很多已经被科学家们找到答案的问题,也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等待科学家们甚至是我们努力学习将来去解决。培养学生们树立正确学习科学认知世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1.了解认知科学家们都从事什么样的科学活动。

2.通过斜坡滚小球的动手活动,进行科学活动感悟,形成带着问题思考、动手解决问题的科学学习观。

3.通过小阅读了解科学家们不断探索认知事物内在奥秘的过程。教学重点:

了解科学家们怎样从事科学活动,树立正确的科学学习方式。教学难点:

动手参与斜坡滚小球的科学小实验,知道提出合理问题、进行科学预测、学会记录并能形成一定的科学结论。

教具准备:

教学ppt、斜坡滚小球教具。

教学过程(在各个教学流程之间须说明“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为什么花会开? 为什么草会绿? 为什么鸟会飞? 为什么天会黑? 为什么。。。。让我们走进科学,一起去寻找答案。出示ppt,他们在干什么?

说说看,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的工作?

二、体验认知 滚小球实验

从哪开始?滚了多远?(学会正确的认识起点一致,到哪结束的测量,形成科学描述的数据。)

换个高度,会怎样呢?(学会进行对比和预测)

还可以怎样滚小球?(学会变化更多的方式进行实验研究)

三、阅读拓展

400多年前,科学家伽利略做了同样的实验,他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科学家们已经解决了很多世界上的事物奥秘,如大树的生长,闪电的发生。。。当然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完全找到答案—— 如地球里面有什么? 有没有外星人?。。。

同学们要积极学好科学课,将来解决这些难题的就可能有我们一个。板书设计:

小小科学家

科学研究 科学实验 科学结论

第二篇:苏教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第一课 我上学啦

教学目标:

1.帮助一年级学生认识到上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以及自己身份的变化;了解小学阶段学习与生活的基本要求。

2.引导他们从心理上接受新的学习和生活,喜欢新的环境,认可新的角色。3.鼓励他们勇敢尝试、学习新的角色要求,基本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的转变,做好开始新生活的心理准备。课前准备:

1.准备与主题相关的欢快的音乐、歌曲、图片或视频等。体现升人小学的自豪、欢快和兴奋之情。

2.准备一些采访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视频。采访的主题:小学和幼儿园生活有什么不同?或准备一些体现小学与幼儿同生活不同的图片。

3.与小学一年级学生一天主要学习生活有关的图片资料,人手一套。4.准备A4纸、油画棒或水彩笔。教学过程:

1.天真屋

(1)先播放音乐,呈现图片或视频,给学生情绪上的感染和影响,营造欢快的课堂氛围。

(2)在此基础上引入话题:我是小学生啦!教师要从语气、语调,身体和面部表情上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传达我是小学生的愉悦、欢快、自豪等正面情感。

2.聊天室

(1)呈现采访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视频,采访的主题:小学和幼儿园生活有什么不同?或准备一些体现小学与幼儿园生活不同的图片。

(2)提问:说说小学生活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3)教师归纳总结,小学与幼儿园生活的主要不同之处。重点指出,作为小学生,要做些什么。

3.游戏角

(1)示范练习要求;

1(2)发放图片资料;

(3)学生各自涂星,完成练习,(4)就近4人小组,相互交流。(5)教师点评总结。4.加油站

(1)设想从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发现开学那天与积极、正向的感受有关的人和事。如小学校园的美丽,教室的敞亮,多媒体设备的先进,老师的和蔼,高年级学生的友好,新同学的可爱,等等。

(2)教师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小明”的口吻,从准备的几个方面讲述开学那天正向的感受和经历,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相关经历和感受,帮助学生体会小学生活的美好。

(3)让学生画出开学那天最美好、最开心、最感动的人或事。5.亲子分享

(1)教师分享准备好的亲子分享事例,帮助学生学会从几个具体的方面去发现自2的成长、进步或收获。

(2)布置交流任务:和同桌的同学交流一下,如果今天回家跟父母分享你在学校学会了什么,你会怎么跟父母说。(3)鼓励孩子回家与父母分享。

第二课 找呀找朋友

教学目标:

1.使小学生了解有朋友的好处。2.教会孩子交朋友的简单方法。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找朋友》儿歌,课堂中播放。教学过程:

1.天真屋

(1)阅读体验。让学生阅读材料,感受小豆豆同学的内心体验。(2)分享交流:小豆豆为什么会有孤单的体验?小豆豆为什么不和其他同学聊天?你有小豆豆同样的烦恼吗?(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来到新的学校,进入新的班级,我们需要结交新的朋友,有朋友才不会孤单,才不会想家。

2.聊天室

(1)带领学生阅读本环节教材。

(2)分享交流:鼓励学生思考,小豆豆除了可以向妈妈请教,还可以向谁请教。除了妈妈教给的方法,还有哪些交朋友的方法?(3)总结归纳:无论小豆豆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向老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人请教。交朋友的方法很多。

3.游戏角

(1)学生可以离开座位,在教室里随意走动,寻找自己想要认识的朋友,并开始相互交谈。

(2)交流分享:你找到好朋友了吗?说“我们做朋友吧,一起玩游戏好吗?”这句话有没有困难?你的朋友们是怎么回答你的?(3)总结归纳:在交往过程中,要积极主动一点,表达自己的愿望,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4.加油站

(1)阅读思考:让学生先看图,思考一下,图上发生了什么事。(2)分享交流:如果你遇到了,你会怎么办?为什么?(3)总结归纳:好朋友要互相帮助,要尊重他人,不能欺负别人,要一起 玩游戏,不能独占游戏,每个人都有机会。

5.亲子分享

(1)设想一下,回家后,你会怎样告诉爸爸妈妈今天在学校交朋友的情况?你的感觉如何?(2)同桌之间相互分享。(3)教师总结

第三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目标:

1.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学会做自己的事情。2.了解需要学做的事情有哪些。3.乐意学习独立处理自己的事务。

4.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和做事情的好习惯。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彩色笔和相关的教学用图片.教学过程:

1.天真屋

(1)教师用简要通俗的语言引入主题:“我是小学生了,自己的事情要学着自己做,“我”会越做越好。

(2)展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通常要自己处理的事务图片。(3)发给学生水彩笔和一人一套图片,让学生涂色评估。(4)让座位前后相邻的4个学生组成一组,分享交流。

(5)教师经过巡视后总结全班涂色情况。自己会做的事情最多的学生要表扬,会做最少的学生也要从正面鼓励;最后让全班学生为自己的进步和能干鼓掌,让所有学生都得到激励。

2.聊天室

(1)教师描述假设的情境,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2)鼓励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应对方法。并对每个学生的发言给予正面的肯定或鼓励。

(3)教师总结归纳,并将主要的应对方法用拼音书写在黑板上。(4)请全班学生一起诵读黑板上的方法要点,以加深印象。3.游戏角(活动1)(1)描述生日会情境,提出向题并引导学生

思考:小公鸡、小山羊、小狐狸等都在帮小兔准备生日活动,你会帮小兔做什么事呢?其他小朋友会做什么?他们什么地方做得好,你可以向他们学习?你从他们那里学会了做什么事情?等等。

(2)就近4人小组分享交流。

5(3)教师巡视,并据巡视情况总结归纳。4.游戏角(活动2)(1)布置活动要求,做好活动准备。

(2)开始现场整理书包比赛,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3)总结归纳。5.加油站

(1)鼓励学生说出学做事情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并加以归类。选出其中有普遍性的3个问题。

(2)教师分别就某一个问题,鼓励已学会处理的学生举手,所有举手的学生站到过道或教室前后。鼓励在这个问题上有困难的学生走过去与那些同学交流。

(3)鼓励学生们就一个自己做得不太好的事情,回家后向家长请教。(4)请1~3对同学分享刚才交流的感受或收获。最后教师点评总结。

第四课 我和我的小伙伴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尤其是自己的特点。外自生学小县特出文,管英浴 2.了解身边的同学。按省要市最料外阳学国明县交中其用用的要重常 3.肯定自己,欣赏他人,形成对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评价,提升自尊自信。课前准备:

教材中图片的PPT 教学过程:

1.天真屋

(1)阅读理解:让学生看图,理解图中发生的事情。

(2)分享交流:图中的同学们在做什么?你有什么优点?你看到你身边的同学有什么优点?(3)概括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2.聊天室

(1)写出自己的生日和姓名。

(2)分享交流:说一说自己姓名的来历和含义。

(3)思考与分享:自己的特点有哪些?自己有哪些优势、长处?(4)概括总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优势和长处。

3.游戏角 活动一:

(1)让同学独立完成填空。

(2)分享: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和同学分享。

(3)概括总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人与人之间既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

活动二:

(1)完成纸条内容。

(2)分享交流:分享自己用这种方法交到了几个朋友,结果如何。(3)概括总结: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赞扬、赏识、肯定,因此,多看到对方优点,更容易交到朋友。

4.加油站

(1)分组交流。两人一组,可按照座位组合,轮流说说自己的优点和对方的优点。

(2)分享:自己和对方的优点分别是什么?被对方肯定时的感觉如何?被自己肯定时的感觉如何?(3)概括总结:多看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有利于提高自信心,促进人际关系。

5.亲子分享

向学生布置亲子分享的家庭作业要求:(1)向爸爸妈妈做简单自我介绍;

(2)告诉爸爸妈妈自己所发现的自己的特点和优点;(3)请父母补充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第五课 校园“红绿灯”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建立校园行为规范意识。2.了解小学生基本的行为规范要求。3.养成遵守小学生行为规则的习惯。4.接纳并乐意遵守行为规范。教学准备:

交通红绿灯图片和PPT 教学过程:

1.天真屋

(1)了解红灯的作用和功能。出示交通红灯图片,提问学生:红灯亮时我们该怎么做?让学生明确红灯的作用或功能。

(2)引出校园行为规范不允许的部分。举例说明,在校园里也有一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就像在十字路口,红灯亮了不可以走一样。让学生对校园行为规则有一个感性的认知。

(3)交流分享。请学生思考发言:你感觉到在学校里还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4)归纳总结。教师总结指出,校园里常见的不可以做的行为规则。2.聊天室

(1)了解绿灯的作用和功能。出示交通绿灯图片,提问学生:绿灯亮时我们该怎么做?让学生明确绿灯的作用或功能。

(2)引出校园行为规范倡导的部分。举例说明,在校园里也有一些事情是倡导大家去做的,就像在十字路口,绿灯亮了可以走一样。让学生对校园行为规则有一个感性的认知。比如:课间活动时,举止文明;上下楼梯时,相互谦让,等等。

(3)请学生思考发言:你感觉到在学校里还有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4)归纳总结。教师总结指出,校园里倡导的、主要的行为规范要求。3.游戏角

(1)针对禁止行为的提问。教师出示红灯图片,提问学生:红灯提醒你:在校园里,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9(2)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发言交流自己的看法。

(3)总结。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出常见的、主要的不能做的事情。进一步明确需禁止的行为有哪些。

(4)针对倡导行为的提问。教师出示绿灯图片,提问学生:绿灯提醒你在校园里,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5)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发言交流自己的看法。

(6)总结。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出常见的、主要的应该做的事情。进一步明确倡导的行为有哪些。

4.加油站

(1)教师布置练习要求,分组、分工制作校园经绿灯提示牌。

(2)将绿灯提示牌放在(张贴在墙上的)应该做的事的宣传单的旁边;将红灯提示牌放在(张贴在墙上的)不能做的事的宣传单的旁边。

(3)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当看到红灯提示牌时,你会想到什么?当看到绿灯提示牌时,你又会想到什么?(4)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再次强调:要像遵守交通规则那样,遵守校园行为规则。

5.亲子分享

(1)布置亲子分享作业。布置作业,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回家跟爸妈分享,你会怎么说?(2)与同桌预分享一下要跟爸妈说的内容。

第六课 来客人啦

教学目标:

1.培养家庭待客的礼仪规范意识。2.掌握待客的基本礼节。3.养成礼貌待客的好习惯。教学准备:

角色扮演环节的家庭待客视频。教学过程:

1.天真屋

(1)呈现教材。教师可用多种形式呈现教材,引导学生观看和思考。(2)看图说话。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片上的内容。(3)分享交流。引导学生发言,说出自己或身边的同学家里来客人时,是怎么做的?(4)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出小学生常见的一些待客做法。2.聊天室

(1)提出问题。教师呈现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谁做得好?我们应该向谁学习?(2)小组交流。就近和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3)全班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

(4)总结。在总结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完善正确的、基本的待客方法,并呈现在黑板或PPT上。

3.游戏角

(1)呈现教材。教师带领学生总计教材内容,提出问题:你是怎么待客的?(2)同桌分享。分享彼此平时是如何待客的。一人分享时,另一个人倾听,听完后反馈一下自己认为对方做得好的地方。

(3)全班交流。教师鼓励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待客做法。

(4)总结。教师肯定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并总结出好的待客方法,呈现在黑板或PPT上。

4.加油站

(1)阅读教材,明确演练要求。教师朗读并讲解教材,向学生讲清楚活动 11 要求。

(2)分组、分角色。教师安排学生就近组成4~6小组,并明确组内的角色分工。

(3)小组角色扮演。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角色扮演活动。(4)全班分享。请3~5位学生分别代表自己的小组,分享一下刚才扮演的情况。

(5)总结。教师就学生的发言和自己巡视的情况进行总结。重点指出做得好的地方。

5.亲子分享

布置亲子分享作业。

(1)告诉爸妈通过课堂学习,自己已经知道的待客方法。(2)请教爸妈:自己还应该做些什么。

第七课 不开心的时候

教学目标:

1.了解消极的表达方式的不良后果。

2.养成主动倾诉的意识和习惯,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不开心的情绪。3.学会用积极、有效的方式来处理自己不开心的情绪。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幸福拍手歌》的视频及播放设备,教室里有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

1.天真屋

(1)看图说话。让学生看课本中的三幅图画,描述图片中人物在干什么,他们的情绪状态如何。

(2)分享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生活中一件不开心的事和当时的情绪状态。

(3)总结归纳。列举生活中通常有哪些不开心的事、不开心的时候,我们的心情通常会是什么样子,常见的反应有哪些等。

2.聊天室

(1)讨论分享。让学生阅读课本上提出的三个问题,并和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

(2)分享交流。教师分别就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3)总结归纳。教师分别就三个情境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类总结。3.游戏角

(1)阅读并理解要求。带领学生阅读游戏角部分的教材,并具体说明本练习的要求。

(2)学生完成练习。第1题至少写下1~2个家人的名字,第2题至少写1~3个名字。

(3)发言分享。教师请部分学生发言分享自己可倾诉的家人、老师或同学的姓名,并说说为什么会愿意跟他们倾诉;倾诉后感觉如何。

(4)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可倾诉对象的特点;倾诉后当事人的感受。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去选择倾诉对象;体验倾诉的好处,从而提高寻求倾诉的积极性。

4.加油站

(1)播放<幸福拍手歌>两遍,要求学生倾听,拍手及小声跟唱。(2)请学生跟随视频及音乐一起唱拍手歌,并跟随拍手。(3)请学生分享唱完歌后的心情。

(4)教师总结。我们不开心时可以找信任的人倾诉,开心时也可以唱出来、说出来。

5.亲子分享

(1)鼓励学生发言说出曾经跟父母分享不开心的事的经历及感受。(2)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今天晚上,你要跟家人分享自己不开心的事,你会说什么?怎么说?你期待家人有怎样的回应?

第八课 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好奇心和兴趣。2.让学生了解学习的好处,懂得学习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善观察、爱思考、勤探索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多媒体播放设备,视频、图片、模型、彩纸、粉笔等。教学过程:

1.天真屋

(1)兴趣导入。展示问题相关的音乐、图片或视频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团体气氛。

(2)启发学生回顾:生活中还有哪些让你好奇的现象? 2.聊天室

(1)举具体的生活现象例子,向学生描述学习带来的生活便利和好处。(2)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享:除了老师举的例子,还有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书本和课堂学习能够帮助你解决的?(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书本和课堂学习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快乐、安全。

3.游戏角

(1)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发言,引起学生的好奇心。(2)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具,示范演示折纸过程。

(3)让学生就同一问题,自己动手操作,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4)让学生发言分享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感受。

(5)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体验探索过程中的乐趣和收获,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和爸爸妈妈一起多尝试,多思考,欢迎将生活中的发现在课堂上分享。

4.加油站

(1)教师可通过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呈现学习带给我们的各种好处和乐趣。(2)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并说出还有哪些好处和乐趣。(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点评,让学生知道,15 学习是一件既有乐趣又有收获的事情。

5.亲子分享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及感悟收获,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想与爸妈分享学习的乐趣和好处,你会怎么说?(2)同桌之间相互练习:如果你想与爸妈分享学习的乐趣和好处,你会怎么说?

第九课 对不起,没关系

教学目标:

学习处理同学间冲突的有效方法。教学准备:

准备好纸质或绢质小红花若干。教学过程:

1.天真屋

(1)阅读教材。教师朗读教材,向学生呈现冲突情境。

(2)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你遇到、看到或听到过同学间冲突的情境吗?说给我们大家听听。

(3)总结归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与身边的人发生一些冲突或矛盾。

2.聊天室

(1)呈现教材内容:分别请三对学生,分角色朗读三个情境部分的文字内容。

(2)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和同桌或前后排的同学交流自己的选择或看法:你觉得东东和丽丽会怎么做呢?(3)教师引导。教师朗读教材中“老师的话”部分,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东东和丽丽应该怎么做呢?并鼓励学生在全班发言,交流自己的看法。

(4)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做错事,即使不是故意的,也要勇敢承认,说声“对不起”。

3.游戏角

(1)呈现教材。呈现本环节教材前半部分的冲突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你会怎么做?(2)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3)总结和奖励。归纳学生的发言,启发学生思考:哪一种或几种方法更好?给说出原谅、宽容对方想法的学生发小红花以示鼓励。最后老师总结指出:原谅别人的过失,他会更喜欢你,你的朋友会更多。

4.加油站

(1)布置练习。按教材要求向学生布置练习要求。

17(2)完成练习。分内外圈就坐,练习。

(3)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分享做此互动练习的感受:当你说“对不起”时,有何感受?当对方对你说“没关系”时,你又有什么感受?(4)总结归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进一步强化做此互动练习的正面感受。

5.亲子分享

(1)布置亲子分享作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告诉爸妈,你原谅某个同学的经历,你会怎么说?想一想,过去有没有什么事做得不对,你要跟爸妈说声“对不起”?(2)拿出一张小纸条,在上面简单写下回家后要跟爸妈说的话。

第十课 我能坚持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增强坚持性的方法。2.提高学生的坚持性。3.养成勇敢面对的态度和习惯。教学准备:

A4纸,上面印有直径1厘米大的黑点。每人一张。教学过程;

1.天真屋

(1)阅读教材。引导小学生关注学习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2)交流分享。和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曾经或现在正遇到的,让自己感到很辛苦、很累、很困的事情。

(3)教师总结。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此类事情。2.聊天室

(1)阅读教材,提出问题。教师朗读教材部分,并提出要学生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

(2)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发言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想法。

(3)归纳总结。教师把大家的发言分类归纳整理,并把整理后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再请部分学生把黑板上的内容读一遍以示强化。

3.游戏角

(1)教师布置练习要求。

(2)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能坚持下来的理由。(3)归纳总结。教师总结能帮助坚持性提高的原因。

(4)强化。将原因归类写在黑板上或贴在墙上。请学生对照自己,把最影响自己的一些原因抄在作业本上,提醒自己要坚持下去。

4.加油站

(1)阅读教材,布置练习要求。(2)带领学生完成本练习。

(3)分享交流。分享做这个练习的感受。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有哪些方 19 法可以锻炼我们的坚持性?(4)归纳总结。教师归纳总结可以锻炼提高坚持性的方法,鼓励学生主动锻炼提高自己的坚持性。

5.亲子分享

布置亲子分享部分的家庭作业要求。和爸妈一起完成提高坚持性的练习,并请爸妈做好相关记录,如完成练习的名称、坚持的时间等。第二天带到学校来与同学分享。教师将对完成得好的学生给予小红花奖励。

第十一课 我要举手发言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积极举手发言的意识。2.养成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发言的习惯。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用于奖励学生主动举手发言的糖果、小红花或其他代币奖励。教学过程:

1.天真屋

(1)理解教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并提出问题:当你没有举手发言时,你是怎么想的?和书上列举的原因一样吗?(2)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对当众表达自己想法的同学无论发言内容如何,均以积极的视角予以支持和鼓励。

(3)总结归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影响学生举手发言的几种常见原因。引导学生觉察影响自己举手发言的原因是什么。

2.聊天室

(1)理解教材。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教材要求,鼓励学生思考相关问题。(2)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做法和看法。

(3)总结归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老师提问时,可以有直接发言、举手发言、不发言三种做法。最好的做法是举手发言。

3.游戏角(活动1)

(1)自我评估。布置练习要求,请学生评估出自己今天举手的次数。(2)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要成为举手发言最积极的人,你要怎么做?同时,公布规则,以前的不算,从现在开始到本节课下课之前,每举手一次就会得到一朵小红花,下课后得到最多小、红花的学生会得到糖果或其他奖励。

(3)分享交流。教师鼓励学生举手发言,并记录下学生的举手情况,颁发小红花。

(4)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归纳出积极举手发言的若干做法,供学生参考。

4.游戏角(活动2)

(1)呈现教材。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书上的图形,并引导学生积极想象和举 21 手发言。

(2)分享交流。教师鼓励学生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并对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予以表扬和鼓励。

(3)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内容,并肯定每个人的想法,让发言的学生体会到积极发言的喜悦。

5.加油站

(1)理解教材。教师示范教材上的练习要求。

(2)完成练习。带领学生做此练习。可以让学生反复多做几次,以便于体会交换握法前后的感受。重点是体验第一次交换和多次交换后的感受有什么不一样。

(3)分享感受。鼓励学生说出改变握法前后的感受。同时,引导学生说出当要求他们积极发言时,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

(4)总结点评。引导学生意识到:养成举手发言的习惯和刚才的换握练习一样,开始时会有不习惯、不适应,举手多了,慢慢就习惯了。

6.亲子分享

(1)布置亲子分享作业。

(2)引导示例。教师举例引导学生,如果举手了,以后要更积极;如果没举手,要争取尽快举手发言。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言。

第十二课 我可以接受批评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面对批评时良好的心态。2.教会学生积极有效地应对批评。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张挂在教室前的挨批评调查表,笑脸和哭脸标志。教学过程:

1.天真屋

(1)阅读教材。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了解材料。

(2)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还有哪些事情是不对的,要被老师、家长批评的?(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有些事是不对的,不能做的,做了要受到批评。

2.游戏角(活动1)

(1)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两两分享:你有过挨批评的经历吗?说说你的感受和想法吧。

(2)总结归纳。在部分同学发言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挨批评时大家都会很难受,有时会生气,有时会委屈。

3.游戏角(活动2)

(1)教师在全班范围内进行采访,并将结果填写在黑板上的挨批评调查表上。

(2)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看了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请2~3名同学来分享。

(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做错事挨批评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怎么来面对批评。

4.加油站

(1)阅读体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材料。

(2)完成练习。请学生在自己认为积极的做法后面贴上笑脸标志,在消极的做法后面贴上哭脸标志。

(3)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发言交流:你是如何做刚才的练习的?理由是 23 什么?(4)分析总结。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分析总结每一个选项积极或消极的原因。鼓励学生多尝试积极面对的方法。

5.亲子分享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家里是不是也有受到爸爸妈妈批评的时候?当时你错在哪里呢?(2)布置作业:回家后跟父母分享今天的课程感受,勇敢地向父母说“对不起”,并告诉爸妈你要改正错误了。

第十三课 我已经长大了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觉察自己的成长。2.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3.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教学准备:

水彩笔、A4纸若干。

教师提前通知学生找出自己半年或一年前的照片并带来学校,告知上课要用。示范加油站部分活动做法的案例PPT。教学过程:

1.天真屋

(1)阅读教材。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理解教材要求。(2)完成自我评估练习。

(3)分享交流。引导学生发言,交流那些做得最好的事情,分享成长的喜悦。

(4)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并肯定大家的成长和进步。2.聊天室

(1)教师提问。提问:同学们长大了,有哪些方面做得比以前好、有进步了呢?鼓励大家发现得越多越好。

(2)交流分享。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发现。

(3)总结。在总结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把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分成身体的成长和心理的成长两大类。

(4)阅读教材。向学生呈现教材中“老师的话”。3.游戏角

(1)布置练习要求。教师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本环节的练习要求。并且发放练习用纸和水彩笔。

(2)完成练习。学生个人完成练习,教师巡视,帮助个别需要帮助的学生。(3)小组交流。前后桌4人构成小组,相互分享交流自己的练习内容。(4)全班交流。教师依据在巡视中的发现,有选择地请部分学生在全班分享。

25(5)总结。教师总结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并肯定、欣赏大家的成长。4.加油站

(1)阅读教材,明确活动要求。教师朗读教材,并呈现PPT案例,举例说明活动的具体做法。也可有重点地提问:照片上的你当时会做什么?跟那时比,你现在有什么进步和成长?(2)交流。先规定好时间,请学生与同桌交流。然后回到全班交流分享,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在全班发言交流。

(3)总结。教师就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多方面肯定大家的成长。5.亲子分享

布置亲子分享作业:(1)把课堂上自己觉察到的成长分享给爸妈。(2)请爸妈提一些具体的成长要求。

第十四课 我爱你们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常见的表达感恩的做法。2.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3.帮助学生养成感恩的习惯。教学过程:

1.天真屋

(1)阅读教材。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

(2)提问。感恩引导:爸妈、老师是怎么关心、呵护我们的?引导学生把父母和老师的爱具体化。

(3)分享交流。引导学生发言交流,回答提问。(4)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2.聊天室

(1)阅读教材。教师朗读教材,向学生呈现教材中的提问,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插图中的内容。

(2)小组分享。与前后桌的同学分享自己是怎么向家人表达感谢的。(3)全班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分享小组交流的情况。(4)总结。教师将学生发言作归类总结,肯定大家的感恩行为。3.游戏角

(1)阅读理解教材。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并理解教材文字和插图部分的内容,并提出问题:我们可以为老师做些什么?(2)小组分享。与前后桌的同学分享自己是怎么向老师表达感谢的。(3)全班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分享小组交流的情况。(4)总结。教师将学生发言作归类总结,肯定大家的感恩行为。4.加油站

(1)阅读教材。教师朗读教材,并向学生讲清活动要求,同时分好小组。(2)完成练习。请学生在规定好的时间内,完成扮演练习。每个学生轮流扮演小学生、爸爸或妈妈。

(3)分享交流。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在全班发言,分别交流扮演父母和小学生的感受。

27(4)总结。教师就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肯定大家的参与,提升表达感恩之情的正面感受。

5.亲子分享

(1)布置亲子分享作业。

(2)将作业要求具体化。提问并讨论:怎样跟爸妈说出为他们捶背的请求会更好一些?设计爸妈3个或以上不同的回答类型,引导小学生思考如何应答。

第十五课 保护好自己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3.帮助学生养成注意安全的行为习惯。教学过程:

1.天真屋

(1)阅读教材。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

(2)提问。教师提问:看完这个情境描述,你有何感受?你想到了什么?(3)分享交流。引导学生发言交流,回答提问。

(4)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并指出安全很重要,安全问题就在我们身边。

2.聊天室

(1)阅读教材。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要求。

(2)思考回答。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并说出教材中主要交通标志的含义。(3)总结。教师总结时,重点要引导学生注意交通标志,不懂的可以向他人请教。

3.游戏角(活动1)

(1)阅读理解教材。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并理解教材内容。

(2)小组演练。前后桌的同学组成4人小组,每人轮流扮演小丽和陌生人进行演练。

(3)全班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分享小组扮演中“小丽”的应对方法。(4)总结。教师从学生发言中总结出有效自我保护的方法,并罗列在黑板上,供学生观看了解。

4.游戏角(活动2)

(1)阅读教材。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明白问题。(2)思考回答。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总结。教师总结时,重点要强调注意交通灯标志的含义,并牢记交通规则。

5.加油站

29(1)阅读教材。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并理解教材中的文字部分和插图部分。(2)小组讨论。让前后桌学生组成小组,讨论每个人自己知道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3)分享交流。教师每组的代表分享小组的讨论情况。

(4)总结。教师就学生的发言总结出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并列举在黑板上,供学生观看了解。

6.亲子分享

布置亲子分享作业:(1)告诉爸妈在课堂上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2)请教爸妈,除了课堂上学到的,还有哪些好的自我保护方法?

第十六课 我的假期计划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学习做假期个人计划。2.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教学过程:

1.天真屋

(1)阅读教材。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理解教材。(2)提问。教师提问:假期里打算做些什么?(3)分享交流。引导学生发言交流,回答提问。

(4)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并指出假期里可以做包括学习在内的很多安排。

2.聊天室

(1)阅读教材。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理解教材。引导学生可以从教材上列举的多方面去考虑假期计划。

(2)小组交流。前后桌学生组成小组,交流自己的假期计划。(3)全班交流分享。教师请部分同学分享小组交流的情况。(4)总结。教师归类总结学生发言。3.游戏角(活动1)

(1)阅读理解教材。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并理解教材。(2)完成练习。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巡视。

(3)交流分享。教师引导学生发言交流做此练习的感受。(4)总结。教师总结,肯定大家的收获。4.游戏角(活动2)

(1)阅读教材。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理解教材。

(2)制定旅游计划。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最便宜、最好玩、最安全?以教师引导为主,启发学生发言为辅,完成旅游计划的制定。

(3)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换一个旅游地点,怎么制定计划?鼓励学生举一反三。

(4)总结。教师总结做旅游计划的要点。5.加油站

31(1)阅读教材。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并理解教材。

(2)提问与思考。教师提问:假期里,你打算帮助自己养成一个什么样的好习惯?教师呈现多种具体的建议供学生参考。

(3)分享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打算。

(4)总结。教师总结学生发言,肯定大家的想法,鼓励学生在假期里付诸行动。

6.亲子分享

布置亲子分享作业:

(1)告诉爸妈自己的假期打算。

(2)请教爸妈,如何把自己的打算变成计划?(3)自己制定计划。(4)请爸妈修改完善。

第三篇:苏教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课题: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数一数 教案设计

二、教学内容:教材2-5页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对1-10的认识,以及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

3、能够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数数的方法

2、用点子图表示数

五、教具:PPT,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我们一起来拍手数数看!(教师引领学生按由慢到快的顺序进行)

师:数得真好!哪位同学愿意大声地清楚地数给大家听呢?(个别生数)真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揭示课题)

(二)活动开展

1、教授数字与数数方法

师:在数学王国里,要求同学们需要有一双会观察,能观察的眼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画了些什么?(展示PPT)你们别急!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你们在图里面都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间互动,体会合作与参与所带来的数学乐趣)

师:谁来说给老师听呢?

师:你们说的真好,那老师要来提问了,你们仔细瞧瞧,看到了多少头大象?(1头,同时将学生说的用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嗯!是的,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

师:我看见秋千了,你们发现了没有?在哪里?有几个呢?你是怎么数的?谁来数数看!(请生到黑板上数一数)你数得真不错!揭示数字“2”,用相同方法揭示到4)

师:我也来数数看这些小朋友哈,123,总共3个小朋友!是吗?我数对了吗?(学生纠正,应该为5只)我怎么就漏数了呢?为了不遗漏,谁有什么好方法来数呀?(按顺序来数)我们可以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数!(板书)那好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没有同学有别的方法的?(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可以数一个划去一个,或者作好记号)用类似方法教授6,7,8,9,10。

2、点子图

黑板上列有1-10十个数字,然后教师说:我们除了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的多少,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呢。比如说,1,我喜欢用一个点来表示,当然我也可以画一朵红花来表示1。在数学中,我们将这种一个对应一个的称为:一一对应。你呢?你想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请同学上黑板画一画,让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画出如何表示2,3,4等。教师巡视检查

3、认读1-10

总体认读几遍,用卡片的形式呈现来读。

4、一起数一数教室里的实物

(三)归纳总结

师:这节课里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布置

回去数给父母听,再把我们不会数漏的方法告诉他们!

七、板书设计

课题:数一数

图片1:数字1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图片2:数字2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图片3:数字3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图片4:数字4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第四篇:一年级教学工总结苏云云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苏云云

一学期的时光就这样匆匆忙忙地过去了,回顾这一学期的点滴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来到二龙山农场小学我一直认真学习,深入教学方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经过一个学期,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

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在实际的情景中能正确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个、十,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学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教材,初步学会估算。

培养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内的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在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

二、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的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初步学会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的数学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三、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认识人民币》 的时候,这课教学难度比较大。一年级儿童年龄小,对于用钱买到东西这等价交换的方法不是很明白。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我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如出示了主题图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另外,新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有个别同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书写速度等一些因素分成小组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对于个别后进生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

五、不足之处及今后的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力求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进一步的做到精讲多练,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在多样一些,在教学水平上继续提高,今后我将针对工作的不足有的放矢的去改进,不断提高。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虚心学习,争取进步。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取长补短,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苏教实验版)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1、植物和我们

教学目标:

1、能够调查植物的用途。

2、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种植物及果实的图片、西红柿植株的图片。

2、学生准备:各种植物及果实(如:土豆、胡萝卜、豆角、油白菜、香蕉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植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无论怎样评价都不过分。(板书:

1、植物和我们)你能具体说说植物对人类有哪些贡献吗?

2、学生回答

(二)播放各种植物图片。

1、你们看一看图片上的植物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2、学生回答。

(三)自主学习。

1、认识植物的局部。

(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一些植物,请学生分析一下。

今天你们都吃植物了吗?你知道吃的是植物的哪一部分吗?(2)师生交流。

2、调查研究,小组讨论。

(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植物以种子、根、茎、叶、果实等不同形式向人类提供食物的有关信息,并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2)在我们所吃的植物中,有哪些部分被我们食用了?

(四)拓展活动。

1、教师出示西红柿植株的图片。

(1)同学们,让我们来认识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你能说一说它是哪几部分组成吗?

(2)学生回答。

2、请同学们画出一株熟悉的完整的植物图,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五)教师小结。

2、果实和种子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

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

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类植物的图片、浸泡过的蚕虫种子、镊

子等。

2、学生准备:各类植物果实如:花生、玉米、茄子、辣椒、豆角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果实就是植物种子的“家”,它们在果实中受到保护,现在请你找一找哪里有种子?

(二)小组研究讨论。

1、同学们将自己带来的各类果实进行研究,并找出它们的果实。

(1)学生进行分析,并找出果实中的种子。

(2)对有争议的问题教师进行分析。

2、说一说种子是怎样进行旅行的?

(1)学生先自己自主发言。

(2)教师播放关于种子传播的图片和资料。

(三)自主学习。

1、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1)先预测种子里面有什么,再把预测的结果画在活动记录上。

(2)用镊子仔细地剥开用水浸泡过的蚕豆种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画下你所看到的。

注意:

2、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1)先让学生说一说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

(2)课外拓展实验:

①在4只瓶里都放入两面三张纸巾,撒上一些种子。将1号瓶瓶盖拧紧。

②分别在2、3号瓶内洒一点水,而将4号瓶内的种子完全浸泡在水里,然后都拧紧盖子。

③将1、3、4号瓶放到碗柜里,2号瓶放到冰箱里。五六天后观察4只瓶子。

(四)拓展活动:

你还能提出哪些和种子萌发有关的、又是自己能研究的问题?如:大种子发芽快还是小种子发芽快?把蚕豆种子头朝下放,根会向上长吗?

(1)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2)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预测。(3)作业: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实验。

3、根和茎

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根和茎;

●能够通过阅读资料和联系生活经验了解根和茎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能够设计实验或观察实验现象验证已有的结论; ●能够利用工具做植物的茎横切和纵切的实验;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分别准备一些植株完整的蔬菜、庄稼带进课堂

2、两天前及课前20分钟将数段新鲜的芹菜的茎放入一个装有染过红色的水的容 器中,以备教学观察;

3、提前准备透明的玻璃瓶或者杯子,一株完整的植物、食用油些许;

4、有关变态根和变态茎的实物。(箩卜、莲藕、大蒜、姜、荸荠)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实物,认识根的不同类型

1、出示菠菜和大蒜,指出它们根的在哪里。

2、学生观察、比较:菠菜的根和大蒜的根有什么不同?

3、提问:你们可以根据根的形态不同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4、学生交流汇报。

5、小结:科学上把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植物的根叫做直根;而没有明显主根,每一条根都想胡须一样粗细的根叫做须根。

6、小组活动:植物分类——把带来的植物按照根的类型不同分一分,说说哪些植物是直根,哪些植物是须根。想一想它们一般分别种在什么样的土壤里。

7、小结:植物的根的特点与它的生长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二、利用多种资料,认识茎的不同类型

1、小组活动:(出示图片)找一找,这些植物的茎在哪里?

2、交流汇报。

3、小结:大多数植物都有茎,茎有多种多样的形态。

4、出示竹子、牵牛花、黄瓜、西瓜等植物的挂图,观察、比较:这些植物的茎有什么不同?

5、交流讨论。

6、教师即时简单板画不同类型的茎,取名。

7、小结:植物的茎形态各异,每一种形态的茎都是与植物的本身的特点及生长环境等相适应的。

三、探究植物的根和茎的作用

1、思考、讨论:植物如果没有根和茎可以不可以?为什么?

2、提问:植物的根和茎分别有什么作用?

3、学生讨论、交流。

4、小结: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的第一个作用是“固定植物”,它可以将一株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地下。形态各异的茎处于植物的中央部位,它把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也起到了“支持植物”的作用。

5、除此之外,植物的根和茎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6、质疑:你可以用什么来证明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

7、(1)分组讨论并汇报实验装置。(2)评价各组实验装置。

(3)完善方案,利用准备材料组织实施。(4)观察:(前两天)放置在阳台上的“植物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装置,烧瓶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学生观察、汇报。(水量减少)讨论:烧瓶里减少的水到哪里去了?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5)小结:由于水面有一层植物油,它阻止了水分蒸发,因此减少的水不可能是蒸发掉的。我们看到烧瓶里的水下降了,这就说明水分是被植物的根吸收了。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将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吸收进来供植物生长。

8、讨论:植物的茎是如何传输水份和土壤中的养料的?你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茎传输水分的过程吗?(1)交流方法。

(2)(出示课前20分钟老师将一段新鲜的芹菜的茎放入一个装有染过红色的水的容器中)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芹菜的茎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思考:这个现象能够说明什么?(植物体内有运输水分的管道)

(3)把前两天插入红水中的茎切开,看看里面是不是有运送水分的管子。演示讲解茎的横切和纵切的方法。(4)学生分组实验。

(5)汇报讨论。在茎的横切面上的一圈小红点是什么?在茎的纵切面上的一条条红线是什么?

(6)小结: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植物体内的导管运送到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去的。

9、总结: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植物的茎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同时还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四、总结概括,拓展延伸

4、叶和花

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叶和花;

●能够通过阅读资料和联系生活经验了解叶和花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能够设计实验或观察实验现象验证已有的结论; ●能够利用工具做植物的花的解剖实验;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分别准备各种各样的叶,准备两株大小、品种相同的植物;

2、提前准备纸盒、胶带、剪刀、几粒种子、花盆、放大镜、镊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实物,认识叶的不同类型

1、讲述:一粒种子从土壤里钻出来,先长出什么?它像什么?(板书:叶)

2、观察:(出示植物的叶)这片叶的正反面有什么不同?

3、学生汇报

4、小组活动:拿出你们准备的叶子,认真观察他们的相同和不同

5、学生观察、比较、讨论

6、学生交流汇报。

7提问:谁能给这些相同的叶子取个好听的“名字”

8、小结:科学上把植物的叶按形状区别,有扇形叶、卵形叶等,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关、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养料。

9、(猜一猜)阳关对植物生长是否有影响呢?

10、小组活动:研究阳关对植物生长是否有影响(课前准备向阳性实验)

11、学生汇报观察记录

12、你还能旧叶子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其他问题吗?

13、学生汇报

14、小结:植物的叶子是植物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作用需要我们继续刻下研究。

二、利用多种资料,认识花

1、小组活动:(出示图片)找一找,你认识这些美丽的花吗?(板书:花)

2、交流汇报。

3、小结:大多数植物都有花,花有多种多样的种类。

4、出示一朵花:你们知道花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吗 ?

5、交流讨论。

6、教师演示解剖花

7、学生活动:解剖花

8、观察:(出示雌蕊)你们知道他上面有什么吗?

9、学生活动

10它有什么用途?他怎样传播?

11、学生汇报

12、阅读小资料

13、小结:植物的花形态各异,他又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花就有可能结出种子。

三、课后拓展:继续搜集叶和花的资料

四、课后作业:

1、小组活动:你种的植物张的怎么样?

2、小组活动:研究叶子的其他问题

3、认真作好记录(教师及时引导)

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

1、认识固体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借助工具进行观察。

2、能够对周围常见物体进行分类。

3、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4、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

二、教学准备:

瓶子、铅笔盒、杯子、水、勺子、牙膏、胶水、涂改液、牙刷、石块、螺帽、玻璃、橡皮、米、各种豆子、锺子、擀面杖、黄豆、玉米粉、绿豆、天平、量杯、筛子等。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大家看,今天我给大家都带来了哪些物品?(学生边看边说出名称)

2、师:请大家把这些物品按固体、液体分类。

3、学生活动。①往水里加面粉,不停地搅拌,直到搅不动为止。②往牙刷上挤点牙膏。(师强调面糊和牙膏只是水与固体的混合,不能说它们既是固体又 是液体。)

(二)学习新课

(1)用多种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

1、师:在三年级上学期我们曾经观察过水,大家回忆一下,我们都用哪些感官来认识它的?(生:看、闻、尝、听、摸)

2、师:下面我们就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研究石块、螺帽、玻璃、橡皮的性质。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研究的结果。

5、师小结。

(2)了解固体间存在硬度差异

1、师:请大家说一说,你们的桌面上都有什么?

2、师:请你们四人小组想办法,把这些固体弄碎,并根据弄碎的难易程度给它们排序。把排序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3、学生进行实验。

4、汇报排序结果。

(3)认识固体混合和分离的现象

1、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固体混合和分离的现象?

2、师演示:糖拌花生米混合及分离的现象。

3、提问: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

4、师小结。

(4)研究固体混合前后的变化情况

1、师出示:黄豆、玉米粉、绿豆三种物体,同时将这三种物体放到天平上称一下。请学生记下各个物体的重量。

2、师:请大家预测一下,假如老师将这三种物体混合在一起重量会怎么样?(生:预测)

3、师:将三种物体放在天平的称,学生记下克数,然后请学生将原先称得的三种物体的克数相加,看结果与老师称的克数是否一致。

4、师小结:固体混合后重量没有变化。

5、师:用量简将黄豆、玉米粉、绿豆测一下,分别记下各自的毫升。

6、学生预测,三种物体混合体积会不会发生变化。

7、师演示实验。

8、师小结:固体混合后体积会变化。(5)学会分离混合固体的方法

1、师:请大家用桌上的筛子把两种颗粒大小不等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

2、学生分组实验。

3、师简单小结:并提醒学生将桌面,地面收拾干净。

(三)总结

1、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2、学生自由发言。

2、把固体放到水里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水认识固体的性质。

2、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

二、教学准备:

水槽、蜡烛、橙子、苹果、方糖、黏土、沙搅捧、小树枝、盐、颜料、小碟、热水、杯子等。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固体及其性质,谁来说一下,固体有哪些性质?(生答)

2、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固体及固体的性质。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1、师:老师这儿有一些物体,请大家来看一下是什么?假如我把它们放到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请大家把预测结果记录下来。

2、学生进行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师小结。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1、师:请大家把方糖、沙子放到水里搅拌几下,看会出现什么现象?

2、学生进行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师小结。

(3)认识生活中固体与液体混合与分离的运用

1、师: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固体与水混合,如药水比药片、药粉好服用多了。往汤里加点味精汤更鲜。

2、师:在生活中,有时候又需要把固体与水分离,如海水中可分离出盐,供人们食用。

(4)认识溶液的结晶现象

1、师出示彩色树枝:大家看,好看吗?大家想做吗?

2、师:请大家按照P34页制作彩色树枝的步骤动手制作一根彩色树枝。

3、学生动手制作。

4、师进行点评。

(三)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自由发言。

3、认识液体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

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多种方式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教学重点:液体轻重,黏稠度的性质。教学难点:液体轻重的性质。教学准备

烧杯、平底烧瓶、锥形瓶、天平、食用油、蜂蜜、牛奶等液体、量杯、天平、勺子、塑料袋、表格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到许多液体,说说你都知道有哪些液体?

2、出示两种没有名称的液体,(酒精和醋)请同学们帮帮忙,判断这是什么液体?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气味”)

3、讲解:气味是液体的一个特点,液体还有很多特点,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液体好吗?(板书“认识液体”)

(二)引导探究

1、认识液体的颜色、气味和味道是液体的性质。

①请看讲桌上摆了很多种液体,这些液体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根据回答板书:“颜色”)

②出示食用油和蜂蜜,这两种液体你们每个桌上都有,现在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辩认它是什么液体。

(根据回答板书:“味道”)

③讲述:刚才我们大家提到颜色,气味和味道这些都是液体具有的特点,在科学上我们把这些特点叫做性质(板书“性质”)但液体的性质不仅仅表现在颜色,气味和味道上,还表现在许多方面。

说说你还想研究液体的哪些性质?

2、研究液体的其他性质

① 板书学生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

② 和学生一起把提出的问题合并归类,选出将要研究的问题。③ 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实验方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④ 请1—2个小组来汇报,其他小组给他们小组提出问题和建议。⑤ 发表格,先假结论是什么样的,并先把预测写在纸上。⑥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

⑦ 请1—2名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⑧ 根据学生汇报师板书:轻重不同,黏度不同。

(三)课堂小结

4、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教学目标:

1、知道哪些液体可以沉浮,哪些液体可以溶解在水里。

2、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知道液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的性质。教学准备

烧杯、量杯、蜂蜜、油、水槽、托盘(分组实验材料)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前几节课认识了液体,知道了液体有许多性质,谁能记得它们都是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二)引入新课(1)点题

1、今天我们要把液体倒进水里去,来继续研究液体更多的性质。(同时板书“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2)猜想激趣

1、指导液体在水中沉浮的实验,大家看面前的托盘有三杯液体,分别有水、油、蜂蜜,如果把它们依次倒入前面的空烧杯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如果倒的顺序不同?又会怎样?

2、学生自由猜测大胆想象。

3、组内商讨实验顺序。

(三)学生分组实验

1、师巡视各组实验,做的适当指导。

2、小组汇报实验顺序及实验结果。

3、师讲述:大家都得出了一个结果,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在组内交流一下(同时板书)

4、教师:现在请大家帮一个忙,三个小烧杯都脏了,愿意。把它们都洗干净吗?那么你们想怎样洗呢?在小组商量一下吧?

5、学生活动。

6、老师:提问哪个杯子洗得最干净?蜂蜜跑到哪里去了?

7、学生回答。

8、老师小结:在水槽中一点也找不到蜂蜜的影子,这个现象叫做溶解。

9、教师:哪个杯子洗得最不干净?怎样才能想办法把它洗干净。

10、学生回答。

11、教师:在这个小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2、学生回答。

13、教师:你能在我们的生活中举几个这样例子吗?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液体的什么性质?

2、学生自由发言。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教学目标:

能运用多种方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器材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水槽、水杯、橡皮泥(或铝箔)、泡沫板、生鸡蛋、土豆、食盐、回形针若干、灌水小药瓶、塑料“潜水艇”学具(配套学具箱中有)。

2、学生准备:水槽、水杯、橡皮泥(或铝箔)、泡 沫板、硬币若干、生鸡蛋、土豆、食盐、小刀、“潜水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都看到实验台上的物品了吧?大家会

想,这些物品好熟悉呀,现在就请你们把它们轻轻放入水中!你发现了什么?

二、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的问题

1、你们有什么发现或有什么问题想问?

2、学生自主提出研究问题。

3、师生共同确定研究问题。

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如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三、探究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一)使橡皮泥浮起来的方法

1、提问:橡皮泥放入水中的时候是沉还是浮的?用 什么样方法使它浮起来呢?

2、学生预想推测

3、根据你们的想法设计实验,比一比谁能在最短时间内,使橡皮泥 浮上来?浮上来之后,请你在橡皮泥上放回形针。在橡皮泥 不沉的情况下,看看谁放的回形针最多?

4、学生实验(比赛开始)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5、学生边实验边完成实验记录卡。

6、交流实验结果,评出获胜者。

(二)探究土豆和生鸡蛋在水中浮起来的方法

1、提问:橡皮泥可以捏成各种形状,使它空间变大。如果把土豆放入水里,怎么能使它浮起来呢?

2、学生预想、推测

3、教师鼓励,让学生分组试一试。

4、学生分组活动、汇报。

5、那如果想让生鸡蛋在水中浮起来该怎么办呢?

6、小组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设想。

7、介绍死海有关知识

8、教师:往水里加盐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吗?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下面大家就自己模拟制作一个死海,看鸡蛋真的能浮起来吗?

9、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学生实验情况,相机进行指导)。

10、小组交流(认识到水中加盐能增加水的浮力)。

(三)探究物体沉浮的奥秘及其应用。

1、研究“怎样让沉在水中的小药水瓶浮起来”。

2、学生动手做。

3、你的药瓶浮起来了吗?想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现象?

4、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应用,你知道是什么吗?

5、让学生分组玩“潜水艇”,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

6、学生讨论、交流:潜水艇上浮和下沉的道理

7、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物体沉浮的性质?

8、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究有关浮力应用的知识。

第四单元 关心天气

1、今天天气怎样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

2、知道150年前人们预报天气的一些方法。

3、意识到天气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天气的变化。教学准备

1、搜集不同年代观测气象的方法。

2、准备设计气象符号的文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假期你们经常随父母出门旅游吗?出行前首先要了解什么?

2、在什么情况下不便出门游玩?

(一)自主学习

1、让学生说说今天我去哪里玩?出行前首先要了解什么?(1)学生汇报。(2)师生小结,板书:今天天气怎么样

2、从哪里可以得到关天气的信息?天气预报常从哪些方面说天气?

(1)学生讨论。回忆天气预报包括的内容,以及获得天气预报的饿不同渠道。

(2)小组汇报。(3)师生小结。

3、认识晴、阴、多云、小雨、风力风向、雪等各种天气符号表示的含义。

(1)学生自己设计符号,记录各种天气情况。(2)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表示天气的符号。

(3)知道学生观看图片,了解现代天气预报的方法。4、150多年前,人们是怎样观察天气的?(1)小组讨论后汇报。(2)师生小结。

5、大家想一想谁最关心天气?

人们所从事的哪些活动,哪些地方受天气的影响,有哪些影响? 分组讨论后汇报。师生小结。

(二)课后作业。

1、收集和天气有关的词语。

2、设计天气符号。

2、气温是多少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看、读、写温度。

2、知道在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3、知道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

一、教学准备

1、学生备测量气温用的寒暑表,记录气温用的纸笔。

2、百叶箱。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想知道今天的气温有多高吗?

2、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如何使用寒暑表。

(二)自主学习

1、介绍持寒暑表的方法和读写温度的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2、测测今天的气温有多高。(1)、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A、先测测教室的温度。B、再到室外去测测。(测阳光下,背阴处)C、观察百叶箱。(2)、把室外空气的温度记在活动记录上。(3)、从测量的结果中发现了什么?(4)、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百叶箱都是一样的?百叶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离地1.5米的空旷草坪上?连记录的时间也是一样的?

1、分组讨论后汇报。

2、教师小结。

3、雨下得有多大

一、教学目标

1、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2、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

3、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

4、知道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二、教学准备

1、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两粒小珠、彩笔。

2、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我们通过观测空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

2、做个头发湿度计。

3、小组合作来完成。(1)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2)师生小结。

4、在一个下雨天,观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1)活动时要注意安全。(2)分小组进行测量。(3)小组汇报。

5、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吗?说说这是为什么?

6、教师小结。

4、今天刮什么风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风速叫做风级。

2、了解一些判断风向和风力的方法,认识风向标和风力计。

3、知道不同等级的风造成的自然现象。

二、教学准备

1、手绢、纸巾、纸屑等轻飘物体。

2、观测天气的器材、记录本、笔。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观测风向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组织学生到教室外看看,今天刮的是什么风?风吹来的方向。(1)分小组进行观测。

(2)将自己记录风向和风力的方法写在活动记录上。(3)小组汇报。(4)教师小结。

2、组织学生熟读并背颂这首风级歌。

3、动手制做风标和风力计。(1)准备好制做材料。

(2)做好后在小组内进行评价。

4、连续观测一周的天气情况,把结果记在活动记录上。

5、气候与季节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3、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4、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二、教学准备

1、准备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图片或录象资料。

2、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录象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有关春季、夏季、冬季气候特征的图片。

(二)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观看本课图片,了解在一定的地区,天气现象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2、四人小组讨论。(1)秋天气候的特征。(2)其他季节的气候特征。(3)小组汇报。(4)师生小结。

3、在不同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1)小组讨论后汇报。(2)教师小结。

四、课后作业

1、观察小动物。

2、观察植物。

3、把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

1、观察

一、教学目标

1、观察、描述并画下自己的眼睛,提出有关眼睛的值得研究的问题。

2、利用放大镜观察邮票、利用显微镜观察人民币盲文及布纹。

3、听各种声音,并借助纸喇叭、听诊器等工具听大树的“心跳”。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放大镜、显微镜、听诊器、不透明的大口袋、各种质感不同的物体、各种食品。

学生准备:小镜子、纸喇叭。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出示课题后,请学生谈谈什么是观察?我们用哪些感官来观察?眼睛是我们的主要观察器官,那么,你观察过自己的眼睛吗?下面,我们先来用眼睛观察眼睛。2.观察眼睛。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一次由浅人深的、完整的观察,使他们体会到观察应是有目的的、细致的、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的。

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地明确提出每次活动的要求,活动中,要及时对孩子们作出指导。

(1)看看眼睛

比一比.看谁观察到的内容多。

(2)再仔细看看,还能发现什么。

(3)描述眼睛

(4)画眼睛

(5)提出问题

3.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4.用耳朵听。包括以下活动:

(1)描述听到的声音。

(2)想法听到更多的声音,要让学生动脑想出办法。

(3)再用工具来听听,教材中安排了听大树“心跳”的活动,如果听诊器数量有限,可以将这个活动放在课后进行。

(4)讨论:我们可以用耳朵“认识”哪些物体?你还想听到哪些声音?我们怎样能听到? 5.用其他感官去观察。(1)摸物游戏

(2)捏鼻尝味

6.猜猜它们是什么? 猜过之后,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认识到“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2、测量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2、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学会使用方法。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两个外观一样、内放一些小物体,使质量略有不同的纸盒;方格纸若干张(厘米格)、量杯、量筒、天平、绿豆、温度计、秒表、冷水、热水等。

学生准备:直尺、叶子、水杯。

三、教学过程

1.探究“只凭我们的感觉是否可靠”。

(1)提出问题:“只凭我们的感觉可靠吗?”请学生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2)观察教材第58页上的一幅可造成视错觉的图片,说说图中两条线直吗?它们一样长吗?然后用尺测量一下,最后请学生们谈谈有什么发现和感悟。

(3)出示两个外观相同的纸盒,请学生们用手掂掂,试试能否判断出谁轻谁重(纸盒中,分别用透明胶带固定不同数量的豆粒或其他质量较小的物体)。当学生们发现难以准确判断时,要引导他们认识到只凭感官无法觉察微小差异。

2.测量树叶的长和宽。

(1)出示两片形状不同,大小接近的叶子,提出问题:怎么知道谁大谁小?

(2)指导学生测量叶子的长和宽

注意,测量时要以最宽处取值,测长度时,要从叶片尖部量到基部,不包括叶柄。

(3)指导学生测量叶子的面积

3.测量容积(体积)。

(1)认识量杯和量简。

(2)指导学生使用量杯。

(3)测量自己的杯子能装多少水,也可测一测常用容器能装多少水,如:玻璃杯、吃饭的碗等。4.测量质量。

(1)认识各种测质量的工具,了解质量单位及换率。

(2)学习使用小天平。

(3)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

5.测量温度。

(1)认识各种温度计。

(2)测量冷水、热水、温水的温度。

测水温与测气温是不同的,需特别注意的是:读数时,不能将

下载苏教版科学一年级教案(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科学一年级教案(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版苏教一年级语文下册《叶子的眼睛》教案

    新版苏教一年级语文下册《叶子的眼睛》教案 新河小学 方晓明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

    苏教示儿教案

    示儿教案实录 1.学习《示儿》,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2.理 解诗句含义,想象诗歌意境,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3.学会2个生字。4.有感 情地朗 读课文,背诵并默......

    苏教第七册美术教案

    苏教第七册美术教案 课题一:贺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有特色的贺卡,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审美意识。 2、使学生能够选择身边的各种材料,大胆地高计贺卡,体验绘制的乐趣。 3......

    苏教第八册美术教案(★)

    苏 教 版 第 八 册 美 术 教 学 目 标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

    四年级苏教美术教案

    四年级苏教美术教案 课题: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知识。苏教美术教案 2、在三原色的相互流动中,观察色彩的变化。 3、训练学生的调色、用色的能力。苏......

    苏教一年级10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

    一年级100以内口算题班级:姓名:得分: 时间: 20+5= 64-32= 87-72= 88-8= 48-29= 62+26= 86-77= 39-36= 75+24= 51+27= 8+91= 24+43= 13+74= 89-53= 74-55= 80+18= 6+67=......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小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一起学科学 星眨眼,气球飘,我有很多“小问号“。 多动手,勤动脑,科学课上探奥妙。 1.走进科学课 一、教学要求: 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