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时间:2019-05-13 02:3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四则运算

(一)教学内容:课本1-5页例

1、例2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探索,交流讨论

3.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前置,复习引入 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1)出示主题图

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啸聚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2)出示例1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列分步和综合算式都可以 对比分步和综合算式

问: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

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2、教学例2 出示例2 学生读题,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问: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6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组内交流; 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全班交流,问:你是怎么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结果表示什么实际意义? 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3、练习

完成第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订正时说明解题思路和运算顺序。

三、当堂检测

1、练习一第1题

2、练习一第2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弄清便宜与贵的含义后独立解答,订正时说明思路,并强调运算顺序

3、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注意学生所列综合算式是否正确,说明解题思路,强调运算顺序。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四则运算

(二)教学内容:

课本6-9页例3,课后“做一做”,练习1第3-9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尝试自学,总结出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通过尝试自学,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脱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467-240+129 624÷3×2

二、新课

1、教学例3:出示主题图

问:图里有哪些信息?什么是半价? 该怎样解答? 强调列综合算式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总结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么? 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解答。

2、完成“做一做” 第1题:学生说明运算顺序

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时说明解题思路,并说明运算顺序。

三、当堂检测题

1、练习一第4题:学生先估算再笔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2、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脱式计算。

3、练习一第6、7题:是例3的巩固练习,再审题的基础上,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4、第9题: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养鸭的指数是鸡的一半”这一条件,然后独立解答。

5、第10题:解题思路是先求上、下两层相差多少本,再求上、下层各有多少本。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运算法则?

第三课时 四则运算

(三)教学内容: 课本第10页例4,第5页“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观察分析积累,掌握知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培养积累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有括号于没有括号的区别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明运算顺序并脱式计算

二、新课

1、教学例4 出示例4,学生读题

问:60位有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 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交流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例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须打括号 学生上台板演。

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完成“做一做”

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

三、当堂检测题

1、练习二第1题: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练习二第2题:同桌相互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 以同时脱式。

3、练习二第3题: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 四则运算

(四)教学内容:

课本第11-13页例

5、例

6、第12页“做一做”,练习二第4、5、6题。

教学目标:

1.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关于0的运算。2.观察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关于0的运算。3.通过观察,总结,培养细心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出示例5(1)、(2)题 学生独立解答

问:两题的结果一样么?为什么?

第一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减法? 第二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 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问:这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运算顺序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是从左到右计算,有括号的最先算。

2、完成“做一做”

第一题先让学生用术语和、差、积、商说说运算顺序。第二题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3、总结有关0的运算

问: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举例说明关于0的运算。重点讲解0不能作除数 出示5÷0和0÷0 问:能不能找到商?有没有含义?

说明:0作为除数不能找到确定的商,也没有含义,所以0不能作为除数。

二、当堂检测题

1、练习二第4题:学生做完后,引导学生竖着比较上下三个小体的异同点。

2、练习二第5题:先让学生估计平均每组做的个数,再计算精确数,通过估算和笔算结果的比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练习二第6题:学生用一个算式解答后,要引导学生将具体情况与除法意义联系起来,说说为什么两步都用除法解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有关于0的知识?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的有关内容和练习三的第1、2题。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具准备:多媒体、直尺、量角器。学具准备:直尺、量角器。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辨别方向和使用地图的能力是参与定向运动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二、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

教师:你们会看这幅定向运动图吗?(指名说一说图中的信息)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1号点的具体位置。问:要想知道1号点的具体位置需要哪些条件?

引导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明确条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确定1号点具体位置的具体方法。

(学生在小组探索的时候,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发现1号点所在的位置不是正好的东北方向,而是往东偏北的方向上,还要量出偏了多少度,最后两处相距多少米。)

2、“做一做”,出示: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使学生根据图示填写并汇报图上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

三、当堂检测题

1、练习三的第1题,是让学生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学生小组合作,想办法在地图上用怎样的办法比较准确的确定某城市的方向。

2、练习三的第2题,学生看图,尝试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同位交换,互相量一量,看谁填写得更准确。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例2及练习三的第3、4题。教学目标:

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 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量角器、直尺。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2

1、出示例2题目要求,并出示主体图,以要求(1)为例让学生说说教学楼在什么位置。

2、教师:同学们已经能正确的看图例了,那么教学楼距离校门多少米呢? 学生回答。

问: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左下角的图例所示一厘米代表50米,从校门到教学楼有三段,也就是距离150米。

3、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自己画出图书馆和体育馆的所在位置。学生小组探讨,标出具体位置所在。展示汇报绘制的方法。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距离多少米是怎么画的。)

4、教师小结画平面示意图的一般画法,并明确指出:在一幅图中图例应该是统一的,用同一个图例。

(二)当堂检测题

1、练习三的第3题,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2、练习三的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同位交换,互相检查,然后订正。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页例3,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重点:

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教学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观察书上插图 小组讨论

(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2、汇报讨论结果

(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

(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3、答疑解难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能在组内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努内解决不了的老师解答。)

二、复习巩固

1、完成做一做

(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

三、复习反馈

1、完成练习第1、2两题

2、当堂汇报

(北京在哈尔滨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备偏东的方向上。)(学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离约是900米。)(小刚)(你家在学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22页例4和做一做。教学目标:

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 变化。

教学重、难点:

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教学准备:每人一张白纸(绘图用)教学过程:

一、山地越野:描述行走路线 小组讨论:

1、作为越野队员我们将怎样确定越野路线?

2、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和路程的? 描述行走路线

为什么要到达一个目标就重新画出方向标?

描述行走路线一个越野车队,四个赛段的时间分别是15分钟、5分钟、35分钟、5分钟,他们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0千米

描述行走路线讨论:为什么第一赛段的路程与第三赛段路程长短差不多,时间却相差一倍多?车坏了、路是上坡、路上障碍物多、路上休息了一些时间

二、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 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

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1)点1的西北方是,终点在起点的 方向,点2在起点的 方向。(2)说出具体路线: 从起点出发,先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点1,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点2,最后向 偏度方向走 km到终点。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第一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29页,练习五第1—4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能力目标: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对加法交换率、加法结合率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步,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出示主体图)

2、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3、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字几列式并口答。)

(二)探索规律

1、加法交换律。(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Ο里填什么符号? 40+56 О 56+40,(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捷的话概括出来。(4)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5)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 78+64= ⑥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2、加法结合律。

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问: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么计算: 比较88+104+96 88+104+96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出示:(88+104)+96 88+(104+96),怎么填?(2)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 +(+)(a+b)+c= +(+)

(5)问: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三)当堂检测题

连一连。

83+315 64+(73+37)87+42+58 315+83(64+73)+37 87+(42+58)56+78+44 78+(56+44)

想一想:最后一组连线的依据是什么?

(四)全课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么发现、归纳的?

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些?

(五)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五第1题、第3题。

第二课时 加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五的5—7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能力目标: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问: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什么是加法结合律? 学生回答。

2、计算下面各题

425+14+186 41+159+282

(二)新授

1、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求出李叔叔骑车旅行一个星期的计划还剩下几天。你能球处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吗?(出示例3挂图)让我们先来看看后四天行程计划的具体内容与已知数。

指名学生叙述。找出具体内容和已知数。明确要求的问题。教师:请同学们尝试独立计算。

2、交流各自的算法。学生汇报自己的算法。

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明确: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整百或整十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连加计算简便。

教师可有意识的提问:为什么要改变加数的位置和连加的顺序,根据是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计算比较简便。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时运用。

学生如果出现:115+132+118+85 =(115+85)+(132+118)

=200+250 =450 教师都应该给与肯定。

(三)当堂检测题

1、“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做题之前,先让学生观察算式,说说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再各自动手计算。

2、练习五的第5题,要求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如果学生按顺序计算也应该允许。

3、练习五的第6、7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四)全课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35页例

1、例2的有关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加法运算定律推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能力目标:初步学习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通过加法运算定律推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初步学习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四则运算是哪四则运算?(+、-、×、÷)

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什么是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学生回答)

(二)设疑激趣、探索新知

1、教师:加法有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乘法有吗?猜一猜。(生:有)问:你认为用字母怎样表示?

生:a×b=b×a a×b×c=a×(b×c)教师:大家光猜不行,要有科学依据。小组合作,验证字母公式是否成立。

2、汇报:(1)交换律

生1:23×11=253 11×23=253 23×11=11×23 生2:4×7=28 7×4=28 4×7=7×4 生3:0×1=0 1×0=0 1×0=0×1,特殊例子成立,其他的就成立。生4:4×25=25×4,4个25既可以用4×25,也可以用25×4。(2)结合律

生1:(9×3)×18=18×(3×9)生2:(4×5)×6=4×(5×6)生3:(0×1)×2=0×(1×2),特例行,其他的也行。

教师:不能单单举一个例子就下结论,应该举大量的例子,如果结果一样,才能下结论。生4:(7×4)×3=7×(4×3)生5:(80×2)×3=80×(2×3)生6:(25×4)×20=25×(20×4)疑义、改正:(25×4)×20=25×(4×20)

(三)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验证得出了结论,知道乘法也有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问:什么是乘法的交换律?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学生回答)

(四)练习

1、教科书37页练习六的第2题。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各题分别运用了乘法的什么运算定律。

2、作业:练习六的第3、4题。

第四课时 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六的第5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能力目标: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渗透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

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25×18×4= 50×2×81=

2、先口算出结果,再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用线连起来。(7+4)×5 7×5+4×5(5+2)×3 5×3+2×3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节课再来学习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2、学习乘法分配律

(1)(投影出示)由25个小组参加植树,每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提问: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学生独立解答)解答后,由学生说出解题思路。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4+2)×25 4×25+2×25 =6×25 =100+50 =150 =150 答:一共有150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使学生明确:虽然解题思路不同但结果相同。清同学们在观察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投影出示:

(18+7)×6 18×6+7×6 20×(15+9)20×15+20×9 提问: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相等吗?他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有相等关系的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号连接? 引导学生分析、概括:

a、等号左边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b、等号右边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然后再把两个积相加)c、你们所说的“一个数”和“这个数”指的是什么数?(指同一个数)d、请你们举例说明。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算式想一想,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3)学习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代表三个数,怎样表示出乘法分配律呢?(a+b)×c=a×c+b×c

3、反馈:例3下面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23+8)×125= × + ×

2、练习六的第5题。

(四)思维训练

1、甲数比乙数的3倍多4,甲数是94,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2、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42×99 99×38

(五)、课堂小结 第五课时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9—40页例

1、例2,“做一做”及练习七的第1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减法中的简便算法。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根据简便方法正确灵活的进行计算。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和根据简便方法灵活计算。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投影出示)

112+59= 123-39= 203+99= 128-99=

2、口算。

第一组:78-16-14= 80-18-12= 95-25-15= 第二组:78-(16+14)= 80-(18+12)= 95-(25+15)= 教师:通过口算这两组题你有什么体会?(学生:第二组的题口算起来比较简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减法的简便算法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例1:一本书一共234页,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教师:请同学们用两种方法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投影出示学生的解题: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168-34 =234-(66+34)=234-34-66 =134(页)=234-100 =200-66 =134(页)=134(页)答:还剩134页没看。学生说一说解答的理由。引导观察:这几种解答方法哪个更简便些?为什么?(学生回答)

2、练习。出示:528-53-47 观察:这道题里的数目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

汇报交流:因为53与47的和是整百数,从528里面减去整百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独立解答,投影出示: 528-53-47 =528-(53+47)=528-100 =428 小结:刚才我们对减法中的一些简便算法进行了学习,同学们掌握的很好,在计算一些从被减数以此减去几个减数时,要先认真观察几个减数的和是否是整

十、整百或整千数。如果是整

十、整百、整千数,就可以用从被减数里减去这几个减数和的方法进行简算。

(三)教学例2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说出已知的信息与提出的问题。

在提出的问题中,重点让学生说说“总价在100元左右”是什么意思。明确:只要接近100,比100多,比100少都可以。而且没有要求“最接近”。学生小组展开讨论,汇报结果: 方法一:每三本价钱相加

① 56+31+24=80+31=111(元)② 56+31+19=56+50=106(元)③ 56+19+24=80+19=99(元)④ 31+19+24=50+24=74(元)方法二:先算四本总价,再减一本价钱 56+31+19+24=50+80=130(元)① 130-19=111(元)② 130-24=106(元)③ 130-31=99(元)④ 130-56=74(元)

2、第二个问题 学生在交流解决第一个问题后讨论第二个问题。汇报:(学生容易想到以下两种算法)100-48-47 100-(48+47)

教师也可出示两张50元钞票加以启发:如果付出的100元是两张50元的,买48元、47元的两本书,可以怎样口算比较简便。(学生回答)

(四)巩固练习

1、第39页“做一做”的第1题后两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做一做”的第2题,学生读题后说说他的理解,再列式解答。

3、练习七的第1题,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让学生熟悉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这一规律。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解答。

第六课时 除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例3及该页上“做一做”,练习八第1——3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2、能力目标:使学生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单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单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学具准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上下两题为一组:

560÷8÷7= 720÷9÷8= 1800÷3÷6= 6200÷62÷10= 560÷56= 720÷72= 1800÷(3×6)= 6200÷(62×10)=

2、你发现了什么?

(二)动手操作

1、出示16个苹果的教具。

(1)先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苹果?

(2)把每份中的8个苹果,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怎样列算式? 请一位学生说,教师演示:

其他同学边看演示遍列算式。(16÷2÷4)

2、提问。

①从刚才分苹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把16个苹果先平均分成2份,再把每份苹果平均分成4份,一共分成了几份?(8份)②这个8份是怎么来的?(2×4)③那么现在每份几个?又可以怎样列式?16÷(2×4)

④算式16÷2÷4与16÷(2×4),最后结果都表示什么?相等吗? ⑤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个算是连起来?

3、学生操作。拿出12根小棒。

①先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再把每份中的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 ②用两种方法列式。

③比较两个算式,能用等号连起来吗?

(三)小结规律

1、观察比较,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6÷2÷4=16÷(2×4)12÷3÷2与12÷(3×2)

2、交流并小结。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四)学习例3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1)投影第43页主题图与例3的文字。(2)学生口述题意,分清已知条件与问题。

2、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3、交流解决问题的算法,说出先算什么。

4、比较两种算法,你认为哪种比较简便。

(五)练习

1、完成第43页“做一做”第1题左边的两小题。

2、口算。

教师逐一出示以下口算题,全体学生听教师口令用手势表示得数,然后说出口算的方法。(1)81÷3÷3(2)120÷12÷2(3)240÷5÷24(4)210÷(7×6)(5)350÷(25×7)

3、完成第43页“做一做”第2题。

4、自编一个可以用连除计算的实际问题。(1)在前后桌四人小组内交流。

(2)教师通过巡视,发现编得好的,在全班交流。

(二)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七课时 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页例4,练习八的第4、5和第6题的前四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简便算法。

2、能力目标:进一步使学生能根据简便方法正确灵活的进行计算。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简便算法,能根据简便方法正确灵活的进行计算。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2=4×()25=100÷()32=4×()125=1000÷()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插图和四个已知条件。问:“一打装”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教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 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 ② 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 ③ 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④ 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⑤ 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⑥ 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多花了多少钱?

教师:问题①包含在问题②里面,问题⑤、⑥请同学们自己当练习完成。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

问题②、③、④。

2、“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这个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小组交流。

如果没有学生想到用100÷4代换25,可以提醒学生看看教科书上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或先让学生笔算出12×25的积,在完成书上例题中的填空。比较两种简便算法,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学生讨论后回答。

3、“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学生独立思考可能出现:12×25=3×4×25。

教师可以酌情给与启发,如:把25和看成100盒,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怎样才能使积不变?

解决“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八的第4题,让学生看算式,说依据,指出每个算式运用了什么定律。

2、练习八的第5题,其中前两题是对的,后面三题都是错的。练习后,让学生说一说,后面三道题分别错在哪里。

3、练习八的第6题,每意题都可以简便计算,可以在学生完成练习后,通过讲评加以对比、辨析。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八课时 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例5和练习八的第7、8题,思考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简便算法。

2、能力目标:进一步使学生能根据简便方法正确灵活的进行计算。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简便算法,能根据简便方法正确灵活的进行计算。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5×200+25×4 4×25+2×25 80×125-8×125

(二)教学例5

1、投影出示例5 问: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要我们计算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科考队3月1日出发,7月26日返回,要求的问题是科学考察实际用的天数,而不是计划用的天数。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式计算。

2、汇报结果,学生可能出现:

①按月计算的思路,根据已知的出发、返回时间,可以知道整个3、4、5、6月都在外面,7月有26天在外。所以列算式:31+30+31+30+26 或 30×4+2+26 ②按周计算的思路,一周一周的数,共有21周,每周7天,所以列算式:7×21+1

3、教师: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全班交流解决。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八第7题。

2、练习八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

第九课时

综合应用:营养午餐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49页的有关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同学们,咱们班有吃小饭桌的学生吗?(生:有)

小饭桌的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午餐丰富吗?有营养吗?(生答)

你们知道一份营养午餐需要符合哪些条件?要从哪几个方面对午餐进行评价吗?(学生:不知道)

出示49页专家的话: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饭菜肴中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应不超过50克。

2、出示:每份菜中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表。(学生阅读)

3、出示:民主路小学今天为学生提供的三种午餐菜谱。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热量和脂肪两个角度来研究、判断“今天学校提供的午餐是否符合营养标准”。

(二)搭配新菜谱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10种菜肴,参照营养专家给出的两个指标,搭配出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

2、将全班学生所有的配菜方案列出来。

组织学生根据这些方案选出自己喜爱的5种,并将教材49页的表格填完整。

(三)解决问题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绘制出复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统计表中的5种方案逐一计算出“哪一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

3、引导学生结合本次实践活动,了解本班偏胖或偏瘦同学的饮食习惯,看一看偏胖或偏瘦与

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营养角度对这些学生提出看法和建议。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一课时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的内容,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九的第1——5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用小数正确表示图中阴影部分。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和概括小数的意义。教学准备:米尺 教学过程:

(一)操作引入

教师指着手中的米尺问:米尺有什么作用?当学生回答后。老师说现在咱们就用它来测量黑板的长有几米。

当老师测量三次后,指着剩下的部分问:剩下的部分还够不够1米?如果用米作单位还能用整米数来表示吗? 学生回答:不能。

老师问:那用什么数来表示? 学生回答。

师接着说:对,可用小数表示,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经长遇到。例如:在测量人的身高、物体的长度时经常遇到得不到整米数,这时咱们就用小数来表示。什么数是小数呢?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教学小数的意义。

1、认识

一、两位小数

出示例1主题图让生观察(1)师问:从图上看把1米平均分成几份?每份长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生答:0.1米)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把3分米写成0.3米。

教师结合学生的口答板书如下:

1分米→ 1/10 米→0.1米。3分米→ 3/10 米→0.3米。

师问: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一位小数可表示成几分之几的数?0 .1表示几分之几?0.3表示几分之几?

(2)师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是多少厘米?1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把7厘米、13厘米分别写成0.7米、0.13米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1厘米→ 1/100 米 →0.01米。7厘米→ 7/100 米 →0.07米。13厘米→ 13/100米 →0.13米。

师问:从上面看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的数?0.07表示几分之几?0.53表示几分之几? 2、认识三位小数

师问:若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照这样分,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每1份是多少?1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8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3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师问:从上面看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的数?0.013表示几分之几?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1毫米→ 1/1000 米 →0.001米。8毫米→ 8/1000 米 →0.008米。13毫米→ 13/1000米 →0.013米。

师述:若把1毫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用分母是10000的分数来表示,写成小数就是四位小数。同样我们也可以得到五位小数等。

3、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问:1/10里面有几个1/100?1/100里面有几个1/1000?在这些分数中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整数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

师述:因为整数和分数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因此这些分数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一个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这样的数就叫小数。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它的单位就是1/10,写作0.1;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它的单位就是1/100,写作0.01;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它的单位就是1/1000,写作0.001;

(三)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51页的例1及“做一做”的题。

2、做教科书55页练习九的第1题

师让生直接做在书上,订正时让生说一说各是怎样想的。

3、做教科书55页练习九的第2题 师让生直接做在书上后订正。

4、练习九的第3题,通过填空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小数计数单位的认识。

5、练习九的第4题,通过手势比划用小数表示的长度,加深学生对小数十几意义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的表象。

6、练习九的第5题,让学生写出各数中不同数位上的2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的各个数位及其技术单位,体会位值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那些内容?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第二课时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4页例

1、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的第6——13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写数的能力,提高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旧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读数、写数的习惯。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答:

0.2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

0.4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008里面有()个千分之一。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分米=()米 5厘米=()米 6毫米=()米 74厘米=()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前面我们看到的一些小数如0.2、0.15等,这些小数的小数点的左边的数都是0,其实小数点的左边也可以是其它整数,如1.5米、21.8米,这样,小数可以分成两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被小数点隔开。(根据问题回答)板书: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2)指名学生回答整数的数位名称和计数单位,同时在整数部分下面列出整数的数位顺序。(3)说明:同整数一样,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小数的数位。

(4)问:小数的数位名称及计数单位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40(5)引导学生看表回答: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它和整数1有什么关系?说出小数点两边的各个数位和计数单位是什么?(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个位。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位。是十进制关系。学生口答。)

2、教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出示例2:怎么样读小数?(学生口答。教师概括)<1>学生读数,教师板书: 0.58 读作:零点五八 3.5读作:三点五 41.47读作:四十一点四七

<2>强调: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零。<3>练习:教科书第53页“做一做”。

(2)出示例3:怎样写小数?教师概括。(学生说说写法。)< 1>学生写数。师巡视。指名板演。(独立写数。)

<2>强调:写小数部分完全按照小数的读法写出每个数字,不能有遗漏;小数点要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点要写成小圆点,不能写成顿号“、”。(讨论回答,后归纳。)<3>练习: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独立解答。

(三)巩固练习

1、第6、7题,由学生读出或写出其中的小数。集体订正。

2、第8题,3、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展示学生是怎样涂色的。

4、第10题,呈现生活中的一些小数,丰富学生对小数的感性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巩固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5、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第13题,可以这样想,45001中有两个0,而小数中有几个0就读几个0,所以小数点只能在两个0之间。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教科书第57页练习九的第11题。

第三课时 小数的性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59页例1—例3,及相关“做一做”练习十的第1—3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能力目标: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位数的小数,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探求知识的精神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并应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位数的小数。

教学难点:根据已有知识发现,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进行应用。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师:今天早上,老师刚来到学校,就有三名同学吵着来见我,原来他们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争吵,大家想知道是什么事吗?王晓溥同学昨天家里安装了电灯,剩下了一段导线,他想把这段导线送给自然老师做串联电路的实验,自然老师看到以后,请三名同学测量了这段导线的长度,看看这段导线适合哪一段电路。三名同学用直尺测量后,分别得出三个答案:王晓溥说是0.1米,金毅说是0.10米,朱福强说是0.100米,为此他们三个争吵不休,都认为自己说的对。现在这段导线就在你们的手中,请你们帮助一下这三名同学好不好?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直尺测量这段导线的长度,并在直尺图上标出来,然后讨论一下到底谁说的对。(学生讨论)(电脑演示)师:(1)王晓溥所测量的这段导线的实际长度是多少?1分米为什么等于0.1米?

(2)金毅所测量的导线的长度,你可以怎样表示?10厘米为什么等于0.10米?

(3)朱福强所测量的导线的长度,你可以怎样表示?100毫米为什么等于0.100米? 教师:现在谁愿意拿着你的直尺和导线,看着屏幕上内容说一说到底谁说的对?(教师用课件配合学生说明)

教师:以上几名同学认为三名同学都对,大家同意吗?老师也同意你们的意见。通过刚才的研究和学习,你们发现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相等)为什么相等?谁愿意再来说一遍。

生: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教师板书)

2、教学例2 教师:现在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组数据,如果我们把0.1米、0.10米、0.100米后面的单位名称“米”去掉,它们还相不相等?下面我们就做一个大胆的猜想好不好?请同学们试着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教师板书)学生1:0.6=0.60=0.600 学生2:0.8=0.80=0.800

学生3:1.2=1.20=1.200 学生4:123.5=123.50=123.500 教师:以上几名同学敢于大胆的猜想,我们是不是应该鼓掌鼓励他们这种敢于大胆创新的精神!接下来我们就从同学们的猜想中找出一组来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好不好?我们就找0.6=0.60=0.600这一组好吗?为了验证方便,我们先来验证它的前半部分0.6=0.60。现在同学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一下,你能用几种方法证明0.6=0.60,并实际动手操作一下。

生1:用两个正方形学具证明。

生2:在0.6和0.60后面加上单位名称米。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用了几种方法证明了0.6=0.60呢?如果我们在0.60后面再添上一个0,它们还相等吗?这也证明了同学们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你们可真了不起,让我们鼓掌祝贺一下。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组数据,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师:对了,这就是小数的性质,我们看屏幕,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小结:小数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比如:一副手套的单价是2元5角钱,根据需要,我们可以写成2.50元;一条毛巾的单价是3元钱,根据需要我们写成3.00元,所以根据生活的需要,我们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来改写小数,也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来化简小数。

(二)巩固练习质疑问难

1、化简0.70和105.0900 师:105.0900中十分位上的0和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2、把0.2 4.08 3 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3、在下面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 0.300 500 5.780 0.0400 102.020 60.06

4、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18 0.006 3.0 908 140 0.3 42.00 150

5、“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化简小数,化简后集体订正答案。

6、“做一做”第2题,不改变数的大小,把小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7、送给聪明的同学们:用0、1、2、3组成可以去掉末尾0的小数。

第四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十的第4——6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

1、教师提问:这两个小朋友到底谁高谁重呢?你是怎么想的? 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板书课题)

2、大胆猜测: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当整数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比较下面整数的大小:

79 654 543 8321 8436 999 1005 教师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二)尝试探索

1、教师提问:根据你的猜测,用你的方法比较下面两组小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9.7元 和5.9元(2)6.79 米和6.85米

2、学生汇报:

(1)9.7元是9元7角,而5.9元是5元9角, 9元7角大于5元9角,所以9.7元〉5.9元;

(2)6.79 米是6米7分米9厘米,而6.85米是6米8分米5厘米,6米7分米9厘米〈6米8分米5厘米,所以6.79米〈6.85米。

3、教师提问:这两组小数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的?

(比较时是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

4、比较下面各小数的大小,你又有什么发现? 2.35元和2.41元 0.07米和0.059米 学生汇报:

(1)2.35元是2元3角5分,2.41元是2元4角1分,从“元”比起,所以:2.35元<2.41元.演示课件小数的大小比较

(2)0.07米表示7个0.01米,0.059米里有5个0.01米,所以0.07米>0.059米.(演示课件小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引导学生用直尺找出相应的长度验证比较结果.)

5、教师归纳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6、教师: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试一试:

1、重放刚才的动画(小数的大小比较),帮助这两个同学比出身高和体重.

2、两个同学一组,一人任意说出两个小数,另一人比较小数的大小.要求小数的位数不超过四位.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的第4题,让学生在直线上比较三对小数的大小,进一步加深对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理解。如果有学生不借助直线比较,直接用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来比较,要给予鼓励。

2、练习十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订正。

3、练习十的第6题,让学生自己比较,交流时,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第五课时 小数点移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页例5和练习十的第7—9题。学习内容: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2、能力目标:能比较熟练地把一些数同一个数(数字相同)进行比较,知道其扩大、缩小及其倍数。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和概括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概括、推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在○里填上>、<或=符号。(板演)

0.36○0.360 3.68○36.8

24.3○2.432

2、回答下面各题。(与板演同时进行。)(1)0.1里有()个0.01(2)0.01里有()个0.001(3)1里有

()

.01 ?

()0.001?

(二)传授新知

1.导入新课。(1)板演题中的(2)(3)小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每组数字相同,排列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小数的大小不同呢?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呢?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2.教学例1。(1)、自学:把例题补充完整(2)、总结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学生全班汇报

两个人互说。

巩固练习。

1.将规

成填

题,巩

规律。

2.加深认识,运用规律。做练习十的第 9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小数点位置变化的应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63页,练习十的第10—13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2、能力目标:能比较熟练地把一些数同一个数(数字相同)进行比较,知道其扩大、缩小及其倍数。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和概括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熟练的把一些数同一个数进行比较,知道其扩大、缩小的倍数。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方格纸。

学具准备: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理解规律

1、教学例6 先让学生表示0.01平方米的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把他扩大到10倍是几个这样的正方形。学生:10个

教师出示10个并排的正方形加以验证。由此得出:0.01平方米扩大到它的10倍,就是0.01×10。

启发学生想:要把0.01扩大到它的10倍,根据上面的规律只要怎样就可以了?(八0.0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把0.01平方米扩大到100倍、1000倍。

教师说明要注意的问题:(1)小数点向右移动时,非0最高位前面的0必须去掉,如0.01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1,而不是001。(2)如果小数部分不够,要在右边添“0”补足数位,如0.01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10。

2、教学例7 让学生小组合作,涂方格理解把1平方米缩小为他的1/

10、1/100、1/1000。汇报结果,得出结论:把1平方米缩小为它的1/

10、1/100、1/1000就是把这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

让学生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数除以10、100、1000转化为向左移动小数点。

提醒学生注意:(1)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如果整数数位不够则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如1缩小到原来的1/10是0.1。(2)整百、整千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如250缩小到原来的1/100是2.5。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的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十的第11题,比较4个数的大小,如果学生在比较时,先挑最大的,再挑剩下的数中最大的„„最后再排列起来。

3、练习十的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4、练习十的第13题,可以练习直线上的点启发学生填出答案,要使学生明确要求填出的整数是与给出的小数相邻的。

5、思考题,让学生用卡片摆,每摆出一个数都记录下来,看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数,但不用摆出所有可能的数。

(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篇: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教材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的教学,让学生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这个目标所指的实例,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联系实际事例(如电梯的升降、风扇叶片的转动、对折一个图案)可以直观感受物体的平移运动、旋转运动,以及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积累一些有关物体或图形的运动变化的初步体验。本单元继续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其内容与第一学段有较大的差异。课程标准要求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水平平移或竖直平移,在方格纸上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把简单图形旋转90°;通过把图形对折,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或者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上述的所有画图与操作活动,其目的都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含义,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画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使学生学会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使学生在认识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的与变换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对称美、感受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认识平移与旋转。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把图形平移和旋转90°。

教学措施:

1.以折和画为学习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能力,把图形在方格纸上连续平移两次。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旋转,主动学会在方格纸上旋转图形。

课时安排:(4课时)

1、图形的平移………………………………………1课时

2、图形是旋转…………………………………1课时

3、轴对称图形…………………………… 1课时

4、练习一……………………………………………1课时

第1课时 图形的平移

教学内容: 图形的平移(教材第1~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

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

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

(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4.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2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

(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的重点是巩固平移的距离问题,通过练习强化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2.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巩固平移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四、反思总结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图形的旋转

教学内容: 图形的旋转(教材第3~4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绕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播放有关风车和摩天轮的课件。

提问:游乐场的摩天轮和风车的运动是一种什么现象?

追问:你能说说它们是怎样旋转的吗?

它们都是绕着中间的点顺着旋转的。

2.导入新课。

对于旋转,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旋转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认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播放课件:某一高速公路收费站,各种车辆进出场面的录像。为了维持秩序,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

引出问题: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的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模拟操作,认识含义。

同桌合作,拿出活动角模拟转杆打开和关闭,讨论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结合学具演示交流,明确转杆打开和关闭都属于旋转。

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

(3)深入探讨: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

引导学生结合例题2的转杆图进行思考。

学生观察、交流,得出:转杆打开是绕O顺时针旋转90”“;转杆关闭是绕O逆时针旋转90”“

(4)全体活动,深化理解。

听口令做动作: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

2.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题3图。

(2)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目的要求的?

引导学生进行审题:中心点:点A;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角度:90”“

(3)动手操作。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指名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旋转演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4)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提问:如果不借助具体的实物,该怎样画出三角形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出示教材第4页上方情境图)

学生可能有如下方法:

①先把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再画出另外的线段,最后连成相应的图形。

②先把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再连成相应的图形。

③借助手、笔等工具一转后再画一画。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画图。

(5)组织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图,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6)师生共同小结。

提问:我们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要先找出一条线作为标准,再按“定点、定向、定角度”三个步骤进行操作。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利用钟面的时针、台秤的指针、转盘的指针等实例来巩固旋转的方向和角度。教学时切不可草率对待这些习题,它们都是旋转平面图形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实际上是例题3的补充,它是将一个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教学时可以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要求,如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直接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90”“后的长方形;而直接画图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照样子先做一个长方形,按旋转的要求在方格纸上转一下,再离开实物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四、反思总结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3 课时 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轴对称图形(教材第5~6页)

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能用折纸等方法确定对称轴,根据对称轴判断已知的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够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在方格图中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飞机图、蝴蝶图和奖杯图。

提问:这三幅图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指着蝴蝶图问:你怎么知道它是轴对称图形的?

指名学生到讲台前折纸演示。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取出课前从教材第113页剪下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折一折,说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汇报交流。

(3)指名演示并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追问:为什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引导学生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经过对折,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平行四边形经过对折后,折痕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2.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提出问题:把长方形纸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有几种不同的折法?

(2)指名汇报不同的折纸方法,并说说折纸时应该注意什么。

(3)小结:像这样对折,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画对称轴。

请学生在长方形纸上画出它的对称轴。

引导:刚才我们用折纸的办法找到了长方形的对称轴,那么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能对折吗?如果要画出它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办法?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学生说怎样画对称轴,教师指出:因为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所以可以让对称轴延伸到图形外。

(5)完成教材第5页“试一试”。

请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再通过折纸研究它有几条对称轴,再在课本上画出正方形的各条对称轴。

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与同桌商量,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展示只画出两条对称轴的正方形,提问:这两条对称轴画得对不对?还有其他对称轴吗?

小结: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3.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例题5。

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图上画一画。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①交流作图思路。

②交流作图方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方法一:用描点的方法。先数格子,找出对应的顶点,再连接这些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方法二:用涂色的方法。左边是个什么图形就在右边涂一个什么图形。

……

提问:你觉得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用哪种方法比较好?

(4)小结。

我们在方格图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应该注意什么?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画出方格图中几何图形的对称轴,第一个图形有1条对称轴,第二个图形又1条对称轴,第三个图形又2条对称轴。

练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方格图来帮助判断。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与例5一样的练习,是要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四、反思总结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4 课时 练习一

教学内容:练习一(教材第7~9页)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能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图形变换的方式有哪些吗?

2.导入练习。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变换方式来解决“练习一”中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图形的平移。

(1)提问:什么是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一”第1、2、9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交流,集体讲评。

第2题:平移的距离是平移这节内容的难点,要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确定平移的距离。

第9题:是需要进行两次平移的练习,是在教材例题1的基础上的提高。要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平移。

2.图形的旋转。

(1)提问:什么是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7、8、9页“练习一”第3、4、7、11题。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汇报交流、集体讲评。

第3题:考查学生对旋转的中心点和方向的认识。

第4题: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

第7题:画角。角是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引导学生明确画角也要运用旋转的知识。

第11题:第一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90”“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90”“;第二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90”“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90”“;第三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逆)时针旋转180”“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逆)时针旋转180”“

3.图形的轴对称。

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一”第5、6、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讲评、订正。

第5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边就有几条对称轴。

第6题:让学生说说画图的过程,强调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要相等。

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一”第8、10、13题。

如果课堂时间不够,也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完成。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教材简析:

经过2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数、10000以内的数三个循环的认数教学,学生已经获得了许多数的知识。他们联系实际,体会了数的意义,初步建立了数概念;学会了表示数的方法和技能,会认、读、写一万以内的整数;感受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数表达身边的物体有多少个......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也会经常接触到较大的数,需要用大数来表达和交流,这就要求拥有大数的知识。已经认识的数以及已有的认数活动经验,使学生具备了进一步学习大数的条件。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十进制计数法。包括万级和亿级的计数单位和相应的数位,多位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多位数的改写和近似数,多位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实际应用等内容。掌握这些知识,能够加深对整数的认识,在现实情境中更好地应用整数,并为进行多位数的四则计算以及认识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认识万级和亿级的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理解并掌握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的组成,能正确读写多位数;会用算盘表示多位数;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会把整万数或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感受大数目的实际大小,能用大数目描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具体数量,获得良好的数感;能有根据、有条有理地思考和表达,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多位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目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习惯;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认识万级数和亿级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组成,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3.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难点:1.中间有零的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2.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措施: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有层次地组织学生的认数活动。

2.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主动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

3.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大数目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认识比一万大的数是由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常常需要对大宗物品的数量进行统计,这就需要用到较大的数,需要认识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另一方面,认识了这些数以后就能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描述、分析有关的生活现象,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4.适时引入近似数,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同时注意不同学科的知识的融合,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课时安排:

7课时

第 1 课时 亿以内数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第10~11页)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亿以内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引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谁来读一读下列几组数据?

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七十二万平方米。

(3)2011年,我国芝麻、茶叶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芝麻六十一万吨、茶叶一百六十二万吨、油菜籽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吨。

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数。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

(1)指名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课件出示:填一填,说一说。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千是()。

说一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读一读下列各数:2362、1002、8945。

2.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师生一起用计数器拨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一万)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万。

提问: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万位满十要怎样?使学生认识到10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

师:我们知道了10个一万是十万,如果十万十万地数,10个十万又是多少呢?

学生同桌讨论,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追问:照这样推想下去,你还能知道什么?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进行交流汇报,教师适时板书: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3)小结:今天我们所认识的“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以前的“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

3.教学例题1。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题1,提问:六十一万、一百六十二万和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各是多少?怎样写呢?

(1)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六十一万表示61个万,61个万是610000;一百六十二万表示162个万,162个万是1620000;一千三百四十三万表示1343个万,1343个万是13430000。

(2)写数。

学生尝试写数,小组交流、汇报。

师小结写数的方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下面的填空,并组织汇报交流。

4.认识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

师:请同学们将课本第11页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出示数位顺序表)

教师适时讲解: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

(2)学习数位分级。

明确: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教师板书,进一步完成数位顺序表。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1题。

同桌为一个小组,在算盘上拨珠并数数。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算盘图说出各是多少个万,再写一写、读一读。

组织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整万数的读法,即万级上的数按个级上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3.读数练习。

(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题。

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先读一读每组数,再说说每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不同。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2题。

先让学生读一读题目中的三个数,再根据题意进行选择。

4.写数练习。

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

这道题是写整万的数。先让学生独立写出每个数,再组织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亿以内数的认识(二)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二)(教材第12~14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2.掌握含有两级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大数的感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说说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

4250000 3040000 10500000

2.写一写。

三千零二十四万 四百万 六十五万

3.读一读。

30050000 5060000 170000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都是整万的多位数,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含有两级的多位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第一幅算盘图。

(1)认识含有两级的数。

提问: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几位数?含有哪几级?每个数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学生交流后得出: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八位数;含有两级,分别是个级和万级;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3,百位上是2,千位上是5,万位上是9,十万位上是3,百万位上是2,千万位上是5。

追问: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个数由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最后组织全班汇报。

得出结论: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一”,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这个数由5239个万和5239个一组成。

再问:万级上的“5239”和个级上的“5239”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虽然数字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万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万,个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一。

(2)学习含有两级数的写法。

让学生根据算盘中每个数位上的珠子进行写数。

展示学生写出的数,并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交流写含有两级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写含有两级的数时,先写万级上的数,再写各级上的数。

(3)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先让学生分别读出“52390000”和“5239”这两个数。

讨论:万级上的数和个级上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交流后,反馈:

相同点:“5239”不论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作五千二百三十九。

不同点: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读数时就不读这个“一”。

小结:我们在读含有两级的数时,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2.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下面两幅算盘图。

(1)观察思考。

提问:观察这两幅算盘图中拨出的珠子,它们和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幅图中,有些数位上没有珠子,也就是一个数都没有。

(2)小组交流。

让学生说说算盘中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3)写一写。

提问:有些数位上一个数都没有,该怎么写?

(4)读一读。

提问:6004000和3080007这两个数中都有许多0,我们读数的时候,这些0都应该怎么读?

3.小结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

指导学生先说出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再写一写、读一读。

2.课件出示下列题目。

(1)读一读。

①2014年中国科技馆接待观众1900803人次。

②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0075700米。

③永乐大钟上铸了230184个汉字,是世界上汉字最多的大钟。

学生试读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数分别是怎样读的。

(2)写出下列横线上的数。

①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

②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二千一百六十万零九百册。

学生独立写数,并组织汇报。

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题。

指导学生对题目中的四个数进行分级。

说明:从个位开始,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说说每个数的组成。

用分级读数法读出题目中每个数。

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这道题是读生活中的大数。在读数的同时,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5.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这道题是写含有两级数的多位数。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说说这题中的数和第3题中的数有什么区别,含有两级的数该怎样写,再独立完成。

6.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5、8题。

四、反思总结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3 课时 亿以上数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 亿以上数的认识(一)(教材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学会整亿数的读法和写法。

2.知道亿级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表,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和分级的方法。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学会整亿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一下习题。

(1)说说下面各数表示的意义。

3090000 506700 45000000

(2)读一读。

3050000 76000500

(3)写一写。

一千零六万 五百三十万零六百

2.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今天就要一起来学习比亿大的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题3文字及图片。

(1)引导学生读题。

(2)说一说题中有哪些比亿还大的数?

2.认识亿以上的数。

提问:二亿、二十一亿、八百一十四亿各是多少?

(1)认识亿级的计数单位。

教师和学生一起,用计数器一边拨数,一边读:一千万一千万地数,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让学生先说说下面的数各有多少个亿,再照样子填一填。

二亿是2个亿

二十一亿是()个亿

八百一十四亿是()个亿

组织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再独立完成填空,汇报交流。

3.整亿数的写法。

(1)观察整亿数的特点:说说上面这三个数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这三个数都是整亿数,它们的万级和个级上的数字都是0。

(2)师生共同完成二亿的写法。

二亿 写作:200000000

(3)学生尝试写出二十一亿和八百一十四亿。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指导。

(4)小结整亿数的写法。

先写出亿级上的数,万级和个级上一个数都没有,都写0。

4.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1)将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5页的数位顺序表,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学生填写的数位顺序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馈。

(出示数位顺序表)

(2)观察思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明确: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数的意义、整亿数的读法练习,先让学生结合数位顺序表说说各有多少个亿,再读一读。

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2题。

(1)先让学生读题,了解题中信息。

(2)结合数位顺序表说说“一亿、一百五十亿、十亿”各是几位数。

(3)学生独立写数,组织交流订正。

3.自学“你知道吗”。

课件出示“你知道吗”的内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4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三”第1.2.3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先回顾、整理有关数位顺序表、分级、以及十进制计数法的相关知识,再独立完成填空并汇报。

四、总结回顾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4 课时 亿以上数的认识(二)

教学内容: 亿以上数的认识(二)(教材第17~19页)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上数表示的含义,能正确地读出亿以上的多位数。

2.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上的多位数。

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上数所表示的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亿以上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甲、乙、丙三地人口数:

甲地人口为七百零九万七千六百人。

乙地人口为五十五万二千三百人。

丙地人口为二千三百一十六万二千一百二十三人。

写出横线上的数,并说说你是怎么写的。

学生独立写数,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写的。

2.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整亿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除了整亿数之外,还有许多比亿大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亿以上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例题4文字及图片。

让学生读一读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理解数的组成。

(1)提问:这两个数含有哪几级?

明确:这两个数都含有亿级和万级。

(2)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后得出:8个亿和9000个万合起来是八亿九千万;35个亿和2000个万合起来是三十五亿二千万。

3.交流亿以上数的读法。

(1)提问:我们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学生汇报:采用分级读数的方法,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万级上的数按个级上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2)追问:如果一个数同时含有亿级、万级和个级呢?

组织交流,学生通过交流得出:这样的数还是采用分级读数的方法来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3)即时练习。

读出下面各数:30560000000、4750030500。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4.探讨亿以上数的写法。

(1)复习整理数位顺序表。

提问:我们学过的数级包括哪几级?每级包括哪些计数单位?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数位顺序表。

(2)结合数位顺序表写数。

出示例4的两个数,提问:你能写出这两个数吗?

学生尝试写数,组织交流,可以在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这些数包含几级?写数时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

②百万位到个位为什么写0?

指名汇报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八亿九千万写作:890000000

三十五亿二千万写作:3520000000

(3)小结亿以上数的写法。

通过师生共同交流得出:写数时,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位写起,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三、反馈完善

完成教材第17页“练一练”。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算盘图,说出每个数各由多少个亿和多少个万组成,再进行写一写、读一读。

2.交流讨论:在这两个数中,亿级上的数有什么不同?万级呢?

交流汇报:第一个数亿级上的数是105,万级上的数是3000;第二个数亿级上的数是150,万级上的数是300。

3.完成教材第18~19页“练习三”第4、7、8题。

第4题:

在读数之前要先思考各数由多少个亿和多少个万组成,主要采用分级读数法来读数。

第7、8题:

在读、写数的同时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4.完成教材第19页“练习三”第5题。

这道题是有关数的组成的练习,通过对数的组成的分析,进一步理解大数所表示的意义。

5.完成教材第19页“练习三”第6题。

题目中每个数都含有数字“9”,但它所在的数位不同,因此表示的意义也不相同。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连线,再交流这样连线的理由是什么。

6.完成教材第19页“练习三”第9题。

这道题是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感受1亿到底有多大。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出1亿里面有多少个100万,也就是有多少个6吨,所以合适的答案应是600吨。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5 课时 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教材第20~21页,练习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2.掌握整万数和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改写。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改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下列两个数:

400000 4000000

(1)提问:你能读出这两个数吗?分别让学生读一读。

(2)解决问题:十万位上的“4”表示什么?百万位上的“4”又表示什么?

师:为什么同样的数字“4”,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启发学生思考,并明确: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不同的意义。

(3)比一比,这两个数哪个大哪个小?指名回答。

2.在○里填上“>”“<”或“=”。

988○1000 765○489 566○581

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3.导入:刚才,我们对于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了回顾,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种方法对万以上的多位数是否也适用?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题5。

让学生观察表格,说一说,这三年出版社图书的种类各是多少?

指名读一读,得出信息。

2.独立思考,完成排序。

提问:这三年出版的图书数量各不相同,哪一年出版的种类多?哪一年出版的种类少?请同学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比较和排序。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比较的方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看小组内同学之间有没有不同的比较方法,谁的方法更加简便。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个别小组交流,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4.组织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比较方法,如果没有,教师可以进行必要引导。

方法一:370000>300000>250000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看三个数的位数是否相同,三个数都是六位数;再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追问:如果最高位相同,又该怎么比呢?

生答:就比较第二位,第二位大的数就大……

方法二:250000=25万,300000=30万,370000=37万,37>30>25,37万>30万>25万

5.数的改写。

(1)引导学生关注数的改写过程。

提问:第二种方法可行吗?在比较这三个数的大小时,要先做什么?(将三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追问:什么样的数可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呢?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比较方法,提问:两种比较的方法相同吗?哪一种方法更简便?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领悟到:将这三个数先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后再比较更简便。

(3)小组讨论:怎样将一个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

组织交流汇报: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这个数末尾的4个0去掉,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把一个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这个数末尾的8个0去掉,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4)即时练习。

课件出示题目:你能先把这三年各类图书的总印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

6300000000=()亿

7000000000=()亿

7700000000=()亿

()亿>()亿>()亿

(5)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常常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1题。

先组织学生对这几个数进行分级,再读一读,最后再在教材上进行改写。

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2题。

先比较大小,再说说大小比较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四”第1~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讲评、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6 课时近似数

教学内容:近似数(教材第21~22页,练习四第5~11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12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 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8万 384204 386685 39万

(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近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近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5~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7 课时 整理与练习

教学内容: 整理与练习(教材第25~2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练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能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整理。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多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多位数的认识,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内容?

2.导入:大家真了不起,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一单元进行整理与练习。(板书课题)

二、查漏补缺训练

1.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进行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的整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所学的多位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

教师巡视各小组,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

2.组织汇报交流,梳理知识。

顺序表

意义:数位

十进制计数法

多位数 读数、写数

大小比较——改写

近似数

(1)数位顺序表。

教师出示数位顺序表,提问: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每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组成有什么相同点?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归纳:多位数的读、写法。

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

我们学习了大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为什么有时要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一个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又该如何改写呢?

(4)近似数。

提问:什么是近似数?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三、综合运用提升

完成教材第25~26页“整理与练习”中的“练习与应用”第1~6题。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集体讲评,组织汇报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完成“探索与实践”第7、8题及“思考题”。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简析:

本单元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编排,是整数乘法教学的最后一个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十分相似,把它们的教学分开编排,主要是受认数教学的限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会满一万,可以在认识万以内数阶段里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经常会超过一万,只能在认识多位数以后教学。相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而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更容易发生错误,更需要具有良好的习惯,细心运算、及时检验得数。另外,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中,还会出现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没有的情况,如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有0(几百几十乘几十),以及相应的积的变化规律。所以,把三位数乘两位数编排一个单元,教学内容还是相当丰富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难点:估算时,正确处理因数估大估小的问题。

教学措施:

1.注意让学生自主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3.以探索运算中数值规律的练习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课时安排

7课时

第 1 课时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内容: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材第27页,练习五第1.2.4题)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究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在“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直接写出得数。

12×3= 205×3= 25×2=

170×5= 150×3= 125×2=

(2)用竖式计算:26×47=

说一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探究和计算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题1。

让学生阅读例题1,和同桌说说自己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读题得出:

(1)已知条件: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28户。

(2)所求问题: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2.解决问题,探究计算方法。

(1)列出算式。

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指名口述算式,教师同时板书:128×16=

(2)尝试计算。

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注意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小组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内把计算的过程互相说一说。

(4)全班交流并集体反馈。

提问:先算什么?(先算128×6)再算什么?(再算128×10)最后算什么?(6个128与10个128的和)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算式:

8

× 1 6

6 8

8

0 4 8

提问: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用竖式计算时,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要对齐。

3.总结算法。

(1)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步骤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讨论:怎样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学生小组讨论后师生共同小结: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类似,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五”第1、2、4题。

第1题:是竖式计算过程中的口算练习。

第2题:通过观察和计算来发现竖式计算中的错误,加深学生对竖式计算方法的巩固。

第4题:结合具体情境运用计算知识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内容: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第28~29页,练习五第5~9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种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术语概括、表达数量关系,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回顾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课件出示题目)

(1)每个书包50元,4个书包多少钱?

(2)一列动车每小时行20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3)李师傅每天生产15个零件,他6天可以生产多少个零件?

指名学生口头列式,师生交流反馈。

2.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量关系,弄清楚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有很大帮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题2情境图。

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情境中的信息:钢笔每支12元,练习本每本3元;要买4支钢笔和5本练习本。

2.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

(1)提问: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

(2)追问:每种商品的单价各是多少?购买的数量呢?

(3)介绍单价的读法和写法。

(4)认识总价。

引导思考:根据题目中购买钢笔的情况,我们可以求什么呢?

指出:“4支钢笔一共多少钱”指的就是4支钢笔的总价。

3.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1)课件出示下表:

单 价

数 量

总 价

钢笔

()元/支

()支

()元

练习本

()元/本

()本

()元

让学生先填写商品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再分别求出总价。教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交流讨论:总价与单价、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板书:

总价=单价×数量

(3)思考: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已知总价和数量呢?

师生交流后板书:

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

4.师生共同小结。

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量的关系,只要知道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我们在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总价=单价×数量”,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得出“数量=总价÷单价”和“单价=总价÷数量”。

(二)教学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题3情境图。

引导学生读题,收集情境图中的信息。

2.理解“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含义。

(1)提问:情境中给出的两条信息可以称为什么?

(2)交流速度的写法和读法。

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再进行交流。

(3)认识时间和路程。

提问:行程问题中除了速度之外,还有哪些数量呢?

指名说说对时间和路程的理解。

3.探究速度、路程和时间的数量关系。

(1)课件出示下表:

单 价

数 量

总 价

列车

()千米/时

()时

()千米

自行车

()米/分

()分

()米

学生先填写和谐号列车与李冬骑自行车的速度,再分别求出行驶的路程。教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交流讨论: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板书:

路程=速度×时间

(3)思考:已知路程和速度,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已知路程和时间呢?

师生交流后板书: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4.小结。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1~3题。

第1题:练习单价和速度的写法。

第2题:运用例题3的数量关系解决求路程的问题。

第3题:运用例题2的数量关系解决求总价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0~31页“练习五”第8、9题。

第8题: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的问题。

第9题: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让学生说说题中的数量关系各是什么。

四、反思总结

第 3 课时 练习五

教学内容: 练习五(教材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复习旧知识。

(1)用竖式计算。

35×168= 127×45=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指名说说学过的数量关系有哪些。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

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五”第3题。

(1)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这几道算式的特点。

(2)提问:怎样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组织练习。

组织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4)集体讲评。

结合具体题目,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

2.常见的数量关系的练习。

(1)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五”第10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包含哪方面的数量关系,各是社么数量关系。

提问:第(1)个问题和第(2)个问题分别求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解答问题,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提醒学生关注对应的量。

(2)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五”第11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包含哪方面的数量关系,各是什么数量关系。

提问:这道题求哪个量?怎么求?题目中哪个量是不变的?

学生独立解答问题。

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路程,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速度。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五”第15题。

出示练习题,提问:这道题又和我们生活中什么问题有关呢?(工程问题)

组织学生结合题目认识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分析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组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第(1)题:24×8=192(个)

第(2)题:192÷24=8(时)

第(3)题:192÷8=24(个)

2.完成教材第30~32页“练习五”中的其余练习。

教师根据课堂时间情况进行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不够时将剩余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来完成。

3.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五”思考题。

这道题可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练习,在巩固竖式计算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4 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积的变化规律(教材第33页,练习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变化规律;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灵活地进行计算。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经历自主探究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并应用规律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创设问题。

小明在计算“42×5”时,将因数5写成了50并进行了计算。

问题一:小明能算出这个算式的正确答案吗?

问题二:那他算出的积和正确的答案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2.导入新课。

在乘法里面,两个因数相乘就得到了积,那因数的变化是否也会引起积的变化呢?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例题4的表格。

(1)让学生独立计算,填写表格。

(2)指名汇报,课件出示学生完成的表格。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独立观察。

请同学们自己观察表格中的因数和积的变化情况,想一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怎样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

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了解各小组的交流情况。

(3)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交流,教师可以让参与汇报的学生到讲台前运用实物投影进行汇报。

汇报预测:

①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乘2,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2。

②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乘10,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0。

③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乘4,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4。

④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乘5,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5。

(4)概括规律。

提问:谁能将刚才四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概括,说一说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后得出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3.验证规律。

引导: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研究数学问题一般不要急于得出结论。请同学们再找一些例子算一算、比一比,看看积的变化是不是有同样的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验证规律。

(2)交流验证的情况。

4.解决课堂导入时的问题。

提问:小明在计算“42×5”时,将因数5写成了50,他算出的积和正确的答案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汇报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纠正。

引导学生发现:小明在计算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他算出的积也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一个因数是怎样变化的,再直接填出积。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

2.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先观察每组中各个算式之间因数的联系,再根据每组第1题的积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3.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1~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反思总结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5 课时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材第34页,练习六第5~9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及计算的能力,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根据因数末尾0的个数判断积的末尾0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 40×22=

20×20= 40×90= 502×7=

2.复习有关0的运算。

5+0= 20-0=

7×0= 0÷8=

3.导入新课。

0是一个特殊的数字,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0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题5。

2.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组织学生读题,说说自己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有850平方米草坪;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20克。

所求问题: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

3.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1)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提问:要求“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需要哪些条件?

引导学生得出:只需要“有850平方米草坪”和“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这两个条件。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

(3)组织汇报交流。

①说一说用乘法解答的理由。

②说一说计算的方法、过程。

用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竖式,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竖式:

5 0 8 5 0

× 1 5 × 1 5

2 5 0 4 2 5

5 0 8 5

5 0 1 2 7 5 0

师:这两种方法都对吗?哪一种简便?为什么可以这样写?

引导学生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

a.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b.如何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像这样的题目,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一个因数的末尾有1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4.教学例题5后的“试一试”。

(1)出示问题: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引导学生列式解答,教师板书:850×20=

(2)学生尝试解答。

(3)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4)指定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上台板演算式。

师:170的后面应该添几个0?为什么?

(5)追问:170后面添的两个0应该怎么对齐?

(6)教师小结: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2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

(7)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34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5.总结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让学生交流后,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相同,即: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5页“练习六”第5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用竖式计算,以巩固竖式的简便写法,及时避免运算中的错误。

对于运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如能用口算完成,可让他们先用口算,再用笔算检验。

2.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6题。

出示题目后,学生独立完成,共同订正。

订正时重点让学生说说积的末尾0的个数是怎样确定的。

3.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7.8.9题。

四、反思总结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6课时 练习六

教学内容: 练习六(教材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和积的变化规律,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复习旧知识。

(1)口算。完成练习六第11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用竖式计算,350x40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

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五”第12题。

(1)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这几道算式的特点。

(2)提问:怎样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组织练习。

组织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4)集体讲评。

结合具体题目,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

2.常见的数量关系的练习。

(1)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六”第16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包含哪方面的数量关系,各是社么数量关系。

提问:第(1)个问题和第(2)个问题分别求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解答问题,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提醒学生关注对应的量。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六”第13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包含哪方面的数量关系,各是什么数量关系。

提问:这道题求哪个量?怎么求?题目中哪个量是不变的?

学生独立解答问题。

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六”第14题。

出示练习题,提问:这道题又和我们生活中什么问题有关呢?

组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六”中的第15题。

3.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六”思考题。

这道题可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练习,在巩固竖式计算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7 课时 整理与练习

教学内容: 整理与练习(教材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2.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常见的数量关系,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并进一步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教学重点:回顾、整理本单元学过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回顾与整理。

(1)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怎样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

提问:我们学习了哪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你还知道哪些数量关系?

(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

提问: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4)复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提问: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2.交流质疑点。

二、查漏补缺训练

1.交流质疑点。

师:在本单元的知识点中,你感到有困难的知识点是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

2.完成教材第38~39页“练习与应用”。

(1)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与应用”第1题。

让学生独立进行口算,交流时说说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2)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与应用”第2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竖式书写是否规范,对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是否能做出正确处理。

反馈时,主要要求学生说明因数中间、末尾的0的乘法在笔算时的正确计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与应用”第3题。

这道题是练习积的变化规律。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说说是怎样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来进行判断。

(4)完成教材第38~39页“练习与应用”第4、5、6题。

第4、5题:

学生直接根据数量关系来解答。

第6题:

先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出这周的营运总收入,再求出每天利润的平均数,最后计算一个月获得的利润。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39页“探索与实践”第7题。

这道题是积的变化规律知识的拓展。从一个因数变化拓展到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

练习时,先让学生计算出左边各题的积;再填写右表;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得出:

一个因数“×几”,另一个因数“×几”,所得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几×几”。

2.完成教材第39页“探索与实践”第8题。

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四、反思总结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教材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把整数加、减法限定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范围内,把整数乘、除法限定在三位数乘或除以两位数的范围内。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果遇到更大数的四则计算,提倡使用计算器。计算器是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能够十分便捷地得到计算结果,而且价格便宜,已经相当普及。数学教学合理使用计算器,既不会降低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把学生从繁琐、沉重的笔算负担中解脱出来。鼓励学生有条件地使用计算器计算,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项内容。

本单元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整数四则计算的口算、笔算和估算的基础上,紧接着认识多位数而编排,是极好的时机。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计算,并且探索计算中的一些规律。认识计算器是使用计算器的前提,用计算器计算是基本技能,探索规律为计算教学增添思维含量。

教学目标:

1.增加用计算器计算是近几年来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趋势之一。计算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适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体验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感受到使用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难点: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措施:

1.在介绍计算器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功能,再通过学生动手尝试操作,明确操作步骤,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教学中通过生活中的使用计算器的场景,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价值。

3.在介绍计算器功能,认识计算器键盘的作用和操作方法时,注意让学生尝试操作,在相应的练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性学习,培养数感。

4.教材安排了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计算器有关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计算器功能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 1 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一)

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计算(一)(教材第40~41页,练习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名称和功能。

2.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3.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器,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道乘法计算的题目,同学们想算一算吗?

出示第一题:20×5。

学生很快口算出结果是100。

出示第二题:24×35。

学生不能口算出结果,但能通过笔算也能比较快地算出结果是840。

出示第三题:6987×9876。

学生看到题目后,一定会感觉很麻烦,即使笔算也要花很长时间,并且很容易出错。

2.导入:当我们遇到这种比较复杂的计算时,除了用笔算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计算工具。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计算器

1.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

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关于计算器,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预设如下:

(1)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

(2)计算器有很多计算功能。

(3)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器很普遍。

2.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

(1)让学生取出自带的计算器进行观察。

提问:你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吗?

组织学生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集体汇报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来进行介绍。

①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

按“ON”键,打开打开计算器;按“OFF”键,就关掉计算器;按“AC”键,显示屏上的数字就会全部清除为0。

②运算符号键、数字键、等号键、小数点键。

(3)认一认: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上面学习的这些键。

(二)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例题1:用计算器计算38+27、30×18。

(2)学生尝试独立用计算器计算。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汇报交流。

①计算38+27。

+

=

操作过程:

输入:,可以按照算式的先后顺序,先输入“38”,然后输入“+”再输入“27”,最后输入“=”,这时屏幕上呈现“65”,就是计算结果。

②计算30×18。

=

×

0

输入:,可以按照算式的先后顺序,先输入“30”,然后输入“×”再输入“18”,最后输入“=”,这时屏幕上呈现“540”,就是计算结果。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题2:用计算器计算40000-165×182。

(2)思考:算式里有两种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交流后明确: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把计算结果填写在教材上。

(4)汇报交流。

3.回顾交流: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师归纳:用计算器计算的优点有:计算速度快、计算正确率高……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把结果填写在教材上,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按键的步骤。

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2题。

组织练习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按键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屏幕上显示的数字和题目中的数字是否相同,避免按错键;二是混合运算的练习要注意运算顺序。

3.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七”第1、2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四、反思总结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二)

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计算(二)(教材第42页,练习七第5~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感受数学的形式美。

3.在有趣的探索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体会并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和蕴含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题目: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236-564= 546×25=

1548÷43= 326+1856÷29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器,学会了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今天,我们要用计算器来探索一些算式中蕴含的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题3。

2.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写在教材上。

3.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教师:将下面两题分别和第一题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独立思考。

小组内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发现:被除数相同,除数乘2,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2,除数乘3,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3。

4.运用规律。

(1)提问:根据发现的规律,你能直接填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进行填写。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填完后,引导用计算器验算。

(3)组织汇报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2页“练一练”。

让学生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面几题的得数,最后引导用计算器验算所写的得数是否正确。

2.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七”第7题。

(1)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左边的算式,说说算式中的规律。

(2)根据左边算式中的规律,直接写出右边算式的得数。

(3)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四、反思总结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3 课时 练习七

教学内容: 练习七(教材第44~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巩固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相关的计算和检验。

3.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算式中蕴含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说说你对计算器有哪些了解?

从以下几个方面启发学生交流:

(1)计算器上各种常用的功能键。

(2)计算器的功能。

(3)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追问:你知道哪些数学算式中的规律?

2.导入练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完成教材“练习七”中的练习。(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3~44页“练习七”第3、4、5、9题。

这四道题都是巩固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第3、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4题:先要求出每队的总身高,再求平均身高。由于数据比较多,要求学生在用计算器计算时要特别认真,不能按错数字。

第9题:(1)先组织学生对购物发票进行观察,了解购物发票上的各个项目。

(2)根据购物发票上的信息,用计算器算出各种物品的价钱,再计算出所有物品的总价,将购物发票填写完整。

(3)介绍发票上“人民币(大写)”那一栏的填写方法。

2.完成教材第43~44页“练习七”第6、8、10题。

(1)第6题。

让学生说一说教材中的算式分别是按什么规律写的。

用计算器计算每个算式的和。

观察各个算式的得数,说说有什么发现。

写一组这样的算式,如:

438+951+276=1665

834+159+672=1665

(2)第8、10题。

这两道题的规律都比较明显,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七”第11题。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教师举例说明。(板书例子)

(2)先让每个学生按题目要求任意写一个数进行操作。

(3)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

(4)全班交流。

2.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七”第12题。

这道题的规律相对比较隐蔽,如果学生观察时有困难,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

3.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七”思考题。

本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提示学生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来改变算式中的两个乘数。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4课时 一亿有多大

教学内容:一亿有多大(教材第46~4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探究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通过量一量、数一数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渗透用局部解决整体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活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难点:数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课件、纸、尺、计算器、电子表、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板书“100000000”,提问:这个数是多少?应该怎样读?

2、1亿是由()个千万组成的、由()个百万组成的.师:仅仅知道这些知识还是不够的,今天我们一起去研究一亿有多大。(揭题)

二、合作探究

1、猜一猜。

课件出示研究问题:

(1)1亿张纸又叠起来大约有多厚?

(2)数一亿纸,大约要用多久?

(3)一亿粒大米大约有多重?

(4)当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大约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地球赤道全长是40000000米)

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自己想象中1亿的大小。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好奇,不知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有什么好方法进行验证吗?

2、确立研究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课前材料准备情况,合理分组,选择课堂上能进行实验操作的研究问题(1)或(2)。

3、确定研究方案

选择问题(1)的小组说说应如何进行测量?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是否真的要量出1亿张纸叠起来直接进行测量呢?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教师继续提问:那“部分”应该取多少呢?

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或1000张纸的厚度。

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不取101张、1021张呢?

教师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选择问题(2)的小组说说如何去数一亿张纸?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先数出10张或100张纸所需要的时间?

师:为了计算方便应取整十秒算。电子表上的秒数最好从整秒开始计时。

4、实验操作

教师提供实验记录表:

小组成员:

活动名称:

10张纸 100张纸 1000张纸

计算过程:

结论: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

5、交流汇报

(1)小组交流活动过程及体会。

启发学生发现:选择基数不同,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得出:基数越大,误差越小。

(2)验证猜想

(3)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我们教学楼的一层约4米高,1万米就相当于2500层楼那么高。

三、综合应用

1、简要说说问题(3)一亿粒大米有多重?的研究方案

课件显示数据:我国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那么全国1天大约可节约多少粒?如果每人每天平均吃400克,13亿粒米又够多少人吃1天呢?

师:了解到这种情况,你有何感想?(渗透思想教育)

2、读有关“1亿有多大”的信息。

①1亿张纸叠在一起,比珠穆郞玛峰还要高。

②1亿个点,一刻不停地画,每秒钟画一个点,需要3年2个多月。

③1亿滴水可汇成3333升水,可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④1亿粒米大约重2500000千克,用载重量为10吨的卡车来运,需250辆同时运才能运完。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来进行研究的?

师:1亿确实很大,浪费的确严重。但它再大,基数还是1。节约应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

五、作业布置

课后研究问题(4)当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地球赤道全长是40000000米)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简析:

四年级上册里的解决问题策略,利用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列表“等形式整理条件和问题。本单元的解决问题策略,通过画示意图表示实际问题里的数学信息,借助图画直观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列表和画图都是解决问题常用的策略,其主要作用在于促进正确理解题意,帮助分析数量之间的联系,形成解题思路。由于列表和画图的整理形式与方法不同,把它们分开编排有利于教学。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学习每一种方法,体会其思想,学会其技能,体验其应用价值,逐渐内化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第一学段的教科书里,曾经出现过直条图、线段图以及其他形式的示意图,这些都是教学本单元内容的基础。在着重教学画图策略的时候,如果能适当联系列表整理的策略,会使画图的效果更好。像这样使解决问题的策略趋于多元化、综合化,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以现实情境引发自觉的枚举活动。从教材的角度讲,枚举是教学的新知识,而学生在日 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曾经进行过枚举活动,具有简单枚举的经验,这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 源。

2.逐渐增加问题的复杂程度,逐步学会枚举方法。枚举的适用面是比较宽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它解决。枚举策略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逐步 学会枚举方法是教材的第二条线索。

3.回顾解题活动,体验枚举。感悟和体验是认识枚举策略的重要渠道。”提出实际问题-解 决实际问题-回顾再认解题活动“ 是教材设计的又一条教学线索,各道例题都按这条线索 编写,并为教学预留感悟、体验枚举活动的时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难点: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培养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条理性、有序性,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措施:

1.精心选择实际问题,画图表示题意,学习借助线段图解决问题。

2.通过画图解决多种问题,形成画图策略。

3.抓住培养策略的时机,在学生理解题意有困难,想不到解题方法的时候,不要为他们解释题意和提示算法,而要鼓励他们通过画图整理数学信息、理解问题、探索思路、寻找解法。在解答问题以后,不能满足于结果是否正确,而要引导学生体会画图整理信息对解决问题起了什么作用,从而对这些整理活动产生好感,并愿意在以后的解题中自觉运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 1 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教材第48~49页,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在分析问题中的好处,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激发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小明买3本故事书用了27元,小军买了5本同样的故事书需要多少元?

(1)将题目中的信息整理到下面的表格中。

小明

3本

27元

小军

5本

?元

(2)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明确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先算出一本故事书多少元,再计算出5本故事书多少元。

(3)学生独立解答。

一本故事书:27÷3=9(元)

5本故事书:9×5=45(元)

2.谈话导入。

刚才我们采用了哪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师:通过列表的策略来分析数量关系,可以让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浅显。除了列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想学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题1。

让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已知条件: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所求问题: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2.交流解题策略。

提问:想一想:这道题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分析,能找到解题思路吗?

学生交流得出:由于两人的邮票数量都是未知的,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分析,不容易找到解题思路。

引导: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分析这道题。

3.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1)提问:题目中有几个相关联的量?应该用几条线段来表示呢?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小宁:

多()枚()枚

小春:

(2)追问: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

让学生在教材的线段图上填一填,完成后组织汇报交流。

小宁:

多(12)枚(72)枚

小春:

4.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观察线段图,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解题思路。

汇报预测:

解题思路一:先算出小宁有多少枚邮票。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

解题思路二:先算出小春有多少枚邮票。两人的总数加上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2倍。

5.学生独立解答。

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6.组织检验。

(1)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

(2)追问:检验要分几步进行?

(3)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并写出答案。

7.回顾反思。

引导: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再组织全班交流。

8.交流讨论。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

这道题和例题1相似,只不过要让学生自己从线段图中获取已知条件,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1题。

这道题也和例题1相似,但题目要求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组织练习时要把重点放在线段图的画法上。

3.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3题。

这道题练习的重点应放在观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上,引导学生从线段图上看出下层图书的2倍就是60×2=120(本)

四、反思总结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教材第50~51页,练习八第5~8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

2.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解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的价值。

教学难点: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回顾: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其运用。

提问: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提问:知道长方形面积和宽,怎样求长?要求宽,需要知道什么y求长呢?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面积÷宽=长)

2.初探:

一块长方形土地,长16米,宽14米;另一块正方形土地边长是14米,这两块土地的面积一共多少平方米?

摘录信息:

长方形

正方形

学生摘录信息后列式解答。

16×14+14×14

(16+14)×14说说你是为什么这样列式?依据是什么?

列表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画图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交流共享

1.出示例题。

长方形花圃原来长8米。修建时长增加了3米,面积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提问:这道题能直接求出答案吗?直接看文字叙述,你感觉怎么样?可用什么方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1)指导学生画图:先画什么?可标出哪些数据?

再画什么?比划一下朝哪个方向画?可标出哪些数据?

最后画什么?可标出什么?(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画,然后用多媒体演示画图过程。)

(2)分析数量关系:增加部分是什么图形?与原来长方形有联系吗?要求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告诉我们了?怎么求?

(3)列式解题。18÷3×8=48(平方米)

提问:18÷3求的是什么?

2.小结:提问:画图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帮助看清小长方形的长等于原来长方形的宽,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变式:如果求“现在花圃的面积是多少”怎样列式?

(两种方法:(8+3)×(18÷3)或者18÷3×8+18(8+3)求的是什么?)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1页“练一练”。

(1)课件出示“练一练”题目的文字部分。

学生阅读题目,了解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提问:你打算用怎样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启发学生想到用画示意图的策略来解决。

(3)画示意图并解答。

要求: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示意图,并列式解答。完成后,再把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小组里的同伴交流。

(4)组织交流。

展示学生所画的示意图,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解题的过程。

2.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八”第6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分别在图中画出增加或减少的部分,再解答。

四、反思总结

第 3 课时 练习八

教学内容: 练习八(教材第53~54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线段图和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进一步体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信息的价值,懂得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培养运用这一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出问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什么呢?

(2)我们通过画什么样的图来分析问题?

(3)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完成一些练习,通过这些练习同学们将再次感受画图这一策略的价值。(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

观察线段图、分析解题思路,发现:2本笔记本的价钱刚好就是12元。

2.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八”第10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将教材上的线段图补充完整。

这里比较困难的是弄清楚线段图中,王晓星比张宁多出的那一段表示的是不是8张。

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如果多出的这一段是8张,那王晓星就要把这一段都给张宁;这一段都给张宁后,两条线段会一样长吗?

引导学生发现:只能把王晓星比张宁多出的那一段的一半给张宁,这样两条线段才会一样长。因此多出的那一段要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才是8张。

让学生独立解答,组织汇报。

3.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八”第11题。

组织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补充线段图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三、综合练习

用画示意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八”第8题。

这道题画示意图时,引导学生可以用一个小圆点表示一个人,画出下面这样的示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计算出每个方阵需要两种颜色的运动服各多少套,再算出一共要准备多少套。

2.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八”第13题。

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将长方形扩大成正方形。

组织学生观察图,思考:扩建部分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让学生独立解答,组织汇报。

3.完成教材第52~54页“练习八”其余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六单元 运算律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运算律,包括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分数的运算中同样存在,教材先在整数范围内教学运算律,以后再推广到小数、分数的运算中去,是一种合理的安排。

运算律是整数加法和乘法计算法则的推理依据。多位数加法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即具有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直接相加,主要依据了加法结合律,也应用了加法交换律。三位数乘一位数把三位数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依次分别乘一位数,主要依据了乘法分配律。三位数乘两位数把三位数分别乘两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再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也是依据了乘法分配律。小学数学里,计算教学在前,运算律教学在后,计算方法不从运算律推出,是考虑了学生年龄与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不过,在教学运算律以后,如果再认计算法则,还会有深一层的理解。

运算律是继续教学某些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如,几个分数连乘,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各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可以互相交叉约分。尤其是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既提高了解决计算问题的效率,更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运算律是高度概括的运算知识,是在大量的计算现象中归纳出来的数学内容。运算律是加法、乘法计算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经过演绎推理能够运用到具体的计算中去,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十分有益。所以,教学运算律需要联系实际,从现实的解题活动中得出运算律。教学运算律不仅要解释数学规律,还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运算律的意义,能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同桌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难点:加强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通过比较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教学措施:

1.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学习活动中主动认识运算律。

2.体验简便运算,培养主动应用运算律的意识。

3.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联系乘法分配律,探索相遇问题的解法。

4.单元《整理与练习》进一步明确知识、技能的教学要求,进一步明晰知识结构,进一步加强运算规律的应用。

课时安排:

11课时

第 1 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内容: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材第55~56页,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难点:归纳、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生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和踢毽子吗?我们班哪位同学跳绳比较强?谁踢毽子比较强?

学生自由发言。

2.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题1情境图,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说)

追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1)跳绳的有多少人?

(2)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

(3)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3.导入新课。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进行过很多的加法运算,你知道在加法运算里有哪些基本规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加法中的运算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加法交换律。

(1)提出问题: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2)列式解答。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17+28=45(人)

(3)观察发现。

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算式,说说它们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算式都是求跳绳的总人数,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引导: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道算式连起来呢?(等号)

师板书:28+17=17+28

(4)照样子写一写。

让学生试写等式,并投影展示。

提问: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这种规律。

学生在各自的练习本上表示规律后,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明确: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b+a

教师指出: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问题: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注意不同的解答方法,并指名两人板演不同的方法。

(3)组织汇报交流。

解法一: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

(28+17)+23

= 45+23

= 68(人)

解法二: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

28+(17+23)

= 28+40

= 68(人)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观察、比较这两个不同算式的计算结果。

追问:这两道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可以把它写成等式吗?怎样写?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28+17)+23=28+(17+23)

(4)加深认识、探索规律。

①课件出示下面两道算式,让学生算一算,判断下面的○里能不能填等号。

(45+25)+16○45+(25+16)

(39+18)+22○39+(18+22)

②组织观察:这几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得出:这两个算式中,三个加数分别相同,加数的位置也相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追问: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

师板书:(a+b)+c=a+(b+c)

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

让学生说说每个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及判断的依据。

第三小题既交换了位置,又改变了运算顺序,所以该小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九”第1、2、3题。

(1)第1题中的最后一小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第2题是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这在过去的计算过程中有学习过,通过这几题的练习加深学生的认识。

(3)第3小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每组中两题的联系。

比较每组中的两题,说说哪一题计算起来更加简便。

四、反思总结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 加法运算律的应用(教材第57~58页,练习九第4~7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条运算律,你们还记得是哪两条吗?各是什么意思?

我们在上节课还说到了加法运算律的用途,我们已经知道运用加法交换律可以进行加法验算,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加法运算律的另一项用途,那就是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板书课题)。谁知道简便是什么意思?你们喜欢简便运算吗?既然大家都喜欢,我们就一起去探索怎样进行简便运算,我们仍然从解决现实问题做起。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出示例题。提问:谁能说出算式?学生说出算式后,教师板书。

(2)谈话:这道算式,按照运算顺序应该怎样算?你觉得还可以怎样算?你能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吗?要注意的是,要从这个算式接着往下算,而不是另列 算式。

(3)学生计算,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把自己的算式抄在黑板上。

学生的算式可能有:

29+46+54 29+46+54 29+46+54

=75+54 =29+(46+54)=46+54+29

=129(人)=29+100 =100+29

=129(人)=129(人)

(4)让抄写算式的学生说说自己如此计算的理由,包括运算的根据,以及怎么想到把46和54先相加的。

(5)讨论:你认为哪种算法简便?为什么?

(6)教师小结:在计算几个数连加时,把和是整百的数先加起来,可以使下一步的计算简便。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算式并提出要求:

①65+79+21 ②78+(47+22)

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2)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3)指名把自己的算式写在黑板上。

(4)全班共同检查黑板上的算式。

提问:两道题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第l题应用了加法结合律,第2题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你是怎样看出78和22、79和21的和是100的?(十位上数的和是9,个位上数的和是1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找凑成整百数的专项练习。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因此要正确迅速地做出决定,必须加快学生分辨凑整数的速度。

2.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一小题先进行后两个数的计算比较简便;

第二小题先进行前两个数的计算比较简便;

第三、四题要同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才能使计算简便。

四、反思总结

第 3 课时 练习九

教学内容: 练习九(教材第59页,练习九第8~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加法运算律的理解,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减法的性质,能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能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运用加法运算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谈话:

提问:我们学习的加法运算律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追问:运用这些运算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方便呢?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完成一些和加法运算相关的练习。(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加法运算律的练习

1.完成教材第58~59页“练习九”第4、7、8、9、12题。

这些都是学生所熟悉的题型,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最后集体讲评。

2.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九”第5、6题。

这两题是前面的学习中没有涉及到的,教师需进行必要的指导。

(1)第5题:

①课件出示两组题目。

②让学生计算每组中两道题的得数,并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③组织思考并交流。

提问:两道题的计算结果相同吗?你有什么发现?

(2)第6题:

①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②组织汇报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想法。

三、综合练习

探究减法的性质

1.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九”第10题。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计算出每组中两道题的得数。

(3)组织观察、比较,交流各自的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九”第1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简便计算的。

反馈时,主要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运用了哪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把自己的发现和简便计算的经验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探索发现

3.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九”第13题。

提问:观察表格,说说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独立计算,填写表格。

追问:观察表格,说说你有哪些发现。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多少,和也增加多少;两个数相减,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多少,差就减少多少。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4 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内容: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材第60~61页,练习十第1~5题)

教学目标: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引导学生概括出运算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规律的探索过程,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问题。

(1)加法的运算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67+87+13 46+(59+54)

2.揭题。

在加法运算中,有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那在其他运算中,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规律?乘法运算中又会有什么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探索乘法交换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题3情境图。

让学生看图,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列式得出:5×3=15(人)或3×5=15(人)

(3)建立等式。

让学生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

3×5=5×3

追问: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

(4)观察发现:观察这些等式,说说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教师指出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5)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乘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b×a(板书)

2.探索乘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题4。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算法一:先算出一个年级参加的人数。

(23×5)×6

=115×6

=690(人)

算法二:先算出全校有多少个班。

23×(5×6)

=23×30

=690(人)

(2)观察这两道算式的数据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

①每组两道算式中的三个乘数相同。

②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3)下面我们再来算一算,比一比。课件出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是否存在这样的规律?

①18×5×2 18×(5×2)

②13×25×4 13×(25×4)

③24×(125×8)24×125×8

学生通过比较明确: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教师指出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乘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c=a×(b×c)(板书)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1页“试一试”。

第一小题,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先算“15×2”的积;第二小题,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先算“25×4”

2.完成教材第61页“练一练”。

先让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然后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3.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十”第1题。

先让学生读题,明确题意,然后指名说说怎样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最后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和验算,指名板演。

4.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十”第3题。

让学生说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乘积,并交流计算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5 课时 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 乘法分配律(教材第62~63页,练习十第6~7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乘法分配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出乘法分配律。

2.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表述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复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哪些运算律?这些运算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2.揭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今天我们要继续来探索乘法的运算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例题5情境图。

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信息。

2.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2)小组讨论,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师参与个别小组交流,了解学生的解题情况。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然后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板书。

汇报预测:

解法一:先算出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

(6+4)×24

=10×24

=240(根)

解法二:先算出四、五年级各领多少根跳绳。

6×24+4×24

=144+96

=240(根)

4.观察比较。

(1)以上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它们 计算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个算式连起来?

板书:(6+4)×24=6×24+4×24

(2)比一比,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等号左边先算6加4的和,再算10个24是多少;等号右边

先算6个24与4个24各是多少,再求和。

5.探索规律。

(1)提出假设:是否任意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都会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呢?

(2)举例验证。

让学生独立举例验证,验证后把自己举的例子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全班交流,可以分两个层次:一是交流所举例子是否符合要求;二是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

(3)总结规律。

仔细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交流后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结果不变。教师指出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6.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

(a+b)×c=a×c+b×c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3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改写算式,通过改写准确把握乘法分配律。其中有顺向的改写,也有逆向的改写。学生在逆向改写时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在组织练习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

2.完成教材第63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呈现了学生初学乘法分配律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如40×50+50×90与40×(50+90)让学生辨析,从而进一步明晰概念。还选择了比较特殊的情况,如74×(20+1)与74×20+74,有助于学生从本质上而不是形式上理解乘法分配律。

3.完成教材第65~66页“练习十”第6、7题。

第6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进一步感受乘法分配律的优越性。

第7题,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菜地的周长,并用乘法分配律沟通不同算法间的联系,既能加强对长方形周长的理解,又能加强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四、反思总结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6 课时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材第63~64页,练习十第8~1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学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感受乘法分配律的价值,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过程。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27×6+27×4=27○(□+□)

25×(2+4)=□○□○□○□

2.提问: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的?仔细观察两个等式,每个等式中是左边的算式计算简便还是右边的算式计算简便?

3.揭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例题6情境图。

提问:观察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收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中国象棋一副32元,围棋一副58元。

所求问题:买102副中国象棋一共要付多少元?

2.解决问题。

(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指名说说可以怎样列式,教师板书:32×102

(2)提问:32×102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先想一想,算一算,再将你的想法和算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计算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3.组织全班汇报。

请几个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板书。

汇报预测:

算法一:用竖式计算。

32×102=3264

0 2

× 3 2

0 4

0 6

2 6 4

算法二:先算100乘32,再算2乘32,最后把它们的得数相加。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算法二,强调:算法二中的每一步计算我们都可以通过口算得出,这就是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

32×102

=32×(100+2)

=32×100+32×2

=3200+64

=3264

提问:回顾计算的过程,谁来说说,我们计算的步骤是什么?这样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样计算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计算。

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组织评议。

(2)小组讨论。

提问:什么样的算式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呢?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两个数相乘,其中的一个乘数接近整十或整百数时,我们可以将这个乘数写成整十或整百数加(减)几的形式,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当两个相加(减)的乘法算式中有相同的乘数时,我们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改写算式,让学生通过改写准确把握乘法分配律。第一小题是顺向的改写,第二小题是逆向的改写。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有的是乘法分配律的顺向应用,有的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应用。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先对各个算式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加深对这些算式的特点的理解。

3.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十”第8、13题。

第8题,巩固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口算的方法。

第13题,这道题和“练一练”第2题类似。

四、反思总结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7 课时 练习十

教学内容: 练习十(教材第66~67页,练习十第12~2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过的乘法运算律,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3.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熟练地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简便计算的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我们学过的乘法运算律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完成一些和乘法运算律有关的练习。(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十”第3题。

这道题是运用乘法结合律来进行简便计算,通过这样的练习,在巩固乘法结合律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2.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十”第5题。

(1)课件出示练习题。

(2)组织观察,收集题目中的信息。

(3)学生独立解答。

(4)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十”第12题。

这道题是通过观察等式让学生对各种各种乘法运算律进行回忆。

练习时,可以指名让学生说说每个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是怎样运用这些运算律的。

4.完成教材第67页“练习十”第15题。

这道题是根据题目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师在组织计算时,只要学生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计算过程是简便的,都应给予肯定。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67页“练习十”第16、17题。

这两题是乘法分配律的拓展。从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拓展到两个数的差乘第三个数。

第16题,先让学生算一算每组的两道算式是否相等;然后组织观察,交流各自的发现;最后总结得出:两个数的差乘第三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

第17题,这道题是利用第16题的规律来进行简便计算,35×98这道题要先把“98”转化成“100-2”,然后再利用上面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2.完成教材第67页“练习十”第18题。

这道题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比一比谁的算法更简便。

3.自主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其余的练习。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8 课时 相遇问题

教学内容: 相遇问题(教材第68~69页,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探究发现“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正确解答求路程的实际问题。

2.感受“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和乘法分配律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用列表、画图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回答下面各题并说出数量关系。

(1)小明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2)小芳每分钟走60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学生回答并说出数量关系,教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2.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例题7情境图。

(2)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

请两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当时的情境。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他们在出发的时间、地点、方向上有什么特点?

追问:他们的距离有什么变化吗?

(3)导入:这两个同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两人在途中相遇,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收集信息。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题目,观察情境图,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已知条件: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芳每分钟走60米;经过4分钟两人相遇。

所求问题: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2.整理信息。

(1)引导:我们找到了这么多信息,想一想,我们学过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呢?(列表、画图)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

(2)学生自主进行信息整理。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进行整理,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线段图或表格,组织进行评议和订正。

画图整理:

70米 70米 70米 70米 60米 60米 60米 60米

小明家 小芳家

?米

列表整理:

小明从家到学校

每分走70米

走了4分钟

小芳从家到学校

每分走60米

走了4分钟

3.分析解题思路。

提问:你能根据整理的结果,分析数量关系并确定先算什么吗?

思路一:小明走的路程加上小芳走的路程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路程,可以先分别算出小明和小芳走的路程,再把两个人走的路程相加,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路程。

思路二:两人4分钟一共走的路程,就是两家相距的路程,可以先算两人的速度和,再把“速度和×相遇时间”就等于总路程。

4.解决问题。

学生根据以上两种解题思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

组织汇报交流。

解法一: 70×4+60×4

=280+240

=520(千米)

解法二:(70+60)×4

=130×4

=520(千米)

5.观察比较,感受联系。

提问: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交流:

(1)两种方法的得数相同,可以用什么符号将它们连起来?

(2)观察等式,你想到了哪个运算律?

(乘法分配律)

6.回顾反思,交流体会。

提问: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交流体会:画图和列表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要注意寻找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9页“试一试”。

这道题是例题7的补充,题中一个向东走,一个向西走,可以理解为是“相背而行”,“相背而行”求总路程的方法和“相遇问题”求总路程的方法相同。

2.完成教材第69页“练一练”。

这道题和例题7相似,进一步巩固画线段图整理信息的策略,加深对“相遇问题”的理解。

3.完成教材第70页“练习十一”第2题。

这道题是“工程”问题,也可以用“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来思考,“第一队每天开凿12米”可以看作是第一队的速度,“第二队每天开凿15米”就看作是第二队的速度,“经过8天正好凿通”可以看作是相遇时间,“这条隧道长多少米”看作是总路程。

四、反思总结

第 9 课时 练习十一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一(教材第70~71页,练习十一第3~10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知道“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熟练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正确解答求路程的实际问题。

2.感受“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和乘法分配律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用列表、画图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我们学过的乘法运算律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完成一些和乘法运算律有关的练习。(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0页“练习十一”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再集体交流,指名让学生说说每个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是怎样运用这些运算律的。

2.完成教材第70页“练习十一”第4题。

(1)课件出示练习题。

(2)组织观察,收集题目中的信息。

(3)学生独立解答。

(4)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70页“练习十一”第5题。

列式解答后,可以先让学生结合线段说一说第二问中两辆卡车经过3小时后为什么会相距一段路程,怎样求两辆卡车相距的路程?

4.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比较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本题结构和数量关系与相遇问题基本相同。

三、综合练习

1.完成 “练习十一”第7.8.9题。

2.完成“练习十一”第10题。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做出正确判断。

3.思考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解决,如有困难可以两人合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10 课时 整理与练习

教学内容: 整理与练习(教材第72~73页,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加法、乘法运算律的理解,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法的能力,能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简单 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知识,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树立简便计算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梳理知识。

(1)提问:同桌互相说一说你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2)以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学习的运算律进行系统整理。

2.交流汇报。

(1)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追问:运算律有什么价值?

归纳: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可以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与运用”第2题。

出示题目后,可让学生先独立填写,再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与运用”第3题。

出示题目后,先组织学生观察各个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简便计算。

组织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73~74页“练习与运用”第5题。

这道题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5题,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先算“54+46”的和。

4.完成教材第73页第4题

完成计算后,引导学生比较每组中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分别可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11 课时 整理与练习

教学内容: 整理与练习(教材第73~74页,第6~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律的理解,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法的能力,能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简单 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知识,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树立简便计算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提问: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1)同桌互相说一说

(2)交流汇报。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追问:运算律有什么价值?

归纳: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可以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773页“练习与运用”第6题。

出示题目后,可让学生先独立解答,再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完成教材第73页“练习与运用”第7题。

出示题目后,先组织学生观察各个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简便计算。

组织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73~74页“练习与运用”第9、11题。

这2道题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9题,是“相遇问题”,“相遇问题”的两种解题方法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第11题,五年级和六年级“每班人数”相同,因此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计算时也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4.完成教材第73~74页“练习与运用”的第8题。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74页“探索与实践”第12题。

这道题要求“一共可以收大白菜多少千克”,是一道连加的数学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说说哪些地方运用了简便运算。

2.完成教材第74页“探索与实践”第13题。

这是一道探索规律的练习,让学生先计算填出前三小题中间的符号,然后再观察比较,找出规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板书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材简析: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常见的、比较简单的,也是很基本的平面图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还是特殊的四边形。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四年级上册教科书里建立了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以这些知识经验为基础,本单元相对系统地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主要是这些图形的形状与结构特点,它们的底和高等内容。随着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念的形成,学生会增加许多有关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空间观念会得到明显的发展,还能为以后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作必要的准备。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能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能测量和画出梯形的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体会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一定大于第三边。通过实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3.理解并掌握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

1.按要求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加强对图形特点的了解。

2.能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确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3.画梯形的高。

教学措施:

1.在”做“图形的活动中感受图形的形状特点和结构特征。

2.从已有经验里提练出新的数学概念。

3.从特殊到一般,通过实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安排图形的拼、分等变换活动,关注图形的变化,加强对图形的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课时安排:

11课时

第 1 课时 认识三角形

教学内容: 认识三角形(教材第75~76页,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对应边上的高。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例题1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认识过三角形,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在图上找出三角形吗?

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来。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

师生交流后说一说。

2.导入新课。

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探究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1.画三角形。

师:大家找了这么多三角形,能想办法画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用三角板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

2.观察三角形的特点。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观察画出的三角形,想一想: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以下特点:

①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②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③这3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3.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教师指出: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分别指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在三角形上标出“顶点”“角”“边”。

4.完成教材第75页“试一试”。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说说各自对题目的理解。

(2)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纸上画一画后,教师展示学生的画法。

(3)观察比较。

提问:观察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

(二)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1.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例题2人字梁图。

学生独立观察图。师提问: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

学生动手在教材上的人字梁图上量一量。

2.组织交流。

提问:你量的是哪条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结合投影图说一说。

明确:人字梁的高度是上面的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量的线段与人字梁的底边互相垂直;图中人字梁的高度是2厘米。

3.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

教师结合图进行介绍: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强调:高要用虚线表示,并标上垂直符号。

在黑板上先画一个三角形,教师边示范边说:以这条边为底,现在要找它的高。

教师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不断移动)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无数条)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从对面的顶点画下来的这条垂线)用虚线画一画。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6页“试一试”。

先让学生在教材的三角形上画出底边上的高,然后和同学交流画法。

提问:三角形一共有几条高?

引导学生得出: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出现的,三角形有三条底,也就有三条高。

2.完成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特点的认识。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说说判断的理由。

3.课件出示: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强调:第一个图形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这条底上的高。

4.完成教材第80~81页“练习十二”

(1)第1题。

画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这道题中第三小题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上的高不用重新画,只要在另一条直角边上标出就可以了。

(2)第2题。

这是一道开放题,由于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画无数多个,因此这道题的答案不唯一。

四、反思总结

第 2 课时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材第77~78页,练习十二第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活动和计算观察,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2.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活动,经历操作、发现、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于探究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2.复习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的特点: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3条高……

3.导入新课。

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例题3: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2.操作交流。

(1)学生从自己准备的四根小棒中选出三根小棒来围一围,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2)小组交流。

布置学生将各自的操作情况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你选择的是哪三根小棒,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回答预设:

①选择8cm、5cm、4cm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②选择5cm、4cm、2cm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③选择8cm、4cm、2cm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④选择8cm、5cm、2cm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追问:第③种情况和第④种情况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

引导学生认识到:第③种情况中,4cm、2cm这两根小棒太短了,三根小棒不能首尾相接;第④种情况中,5cm、2cm这两根小棒太短了,三根小棒不能首尾相接。

教师小结:因为4cm+2cm<8cm,5cm+2cm<8cm,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3.探索规律。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当两根小棒长度相加比第三根小棒短时,不能围成三角形。那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又有什么特点呢?

(1)布置探索任务。

从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中任意选出两根,将它们的长度和与第三根比较,结果怎样?

(2)学生独立探索。

(3)交流汇报。

第①种情况:4+5>8、4+8>5、5+8>4;

第②种情况:4+2>5、4+5>2、5+2>4。

小结:任意两根小棒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

4.验证规律。

提问: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吗?

(1)画一画:用三角尺画一个三角形。

(2)量一量:量出三角形的各边长度。(单位:毫米)

(3)算一算:算出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长度的关系。

(4)总结规律。

提问:通过验证,你发现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有哪些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追问:对于“任意两边”这四个字,你是怎么理解的?

5.议一议:如果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和3厘米,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5厘米长的小棒和3厘米长的小棒长度相加等于8厘米,并没有大于8厘米,所以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8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再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教师可以介绍用两短边的和与第三边比较。

2.完成教材第78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求第三条边的长度范围。题目提供了四个答案让学生进行选择,降低了思维难度,学生在练习时可以进行尝试。在学生完成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的长度范围,即“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3.练习十二第6题。

这道题是练习用“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1)先量出两根小棒的长度。

(2)再小组交流探究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范围。

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要大于前两根小棒长度的差,小于前两根小棒长度的和。

4.练习十二第7题。

这道题也是有关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练习,已知三边之和,确定三条边的长度。

四、反思总结

板书

教学反思:

第 3 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材第79页,练习十二第9~13题)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量、剪、拼等实践活动,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复习用量角器量角的知识。

我们已经学过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谁能说说用量角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指名学生口答。

2.认识三角尺上的三个角。

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尺上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

引导学生说出90”“、60”“、30”“

出示另一个三角尺,引导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90”“、45”“、45”“

追问:你知道每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吗?

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

90”“+60”“+30”“=180”“

90”“+45”“+45”“=180”“

3.导入新课。

每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都是180”“。其他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也是180”“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板书问题)

二、交流共享

1.量一量,算一算。

(1)从教材第113页剪下3个三角形,小组合作,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剪下三角形后,提示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合作,两个学生负责用量角器量每个角的度数,另外两个学生负责记录和计算,并填写下表。

三角形

名称

3个内角的度数

3个内角度数的和

(2)汇报交流。

由于学生的操作会有误差,因此有的学生计算出的内角的和可能不是180”“,但一定会接近180”“

(3)回顾交流。

提问:通过刚才的汇报交流,我们发现有些同学计算出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是180”“,有些同学计算出的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不是180”“,这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明白在测量和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

引导思考:看来用测量的方法还不能确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不是180”“。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呢?

2.拼一拼,看一看。

启发:我们用三角尺可以拼出许多度数不同的角来,那这样的三角形纸片上的三个角是否也可以拼在一起呢?可以拼成什么角呢?

(1)让学生想办法把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拼在一起。

学生拼完后,教师展示学生的各种拼法。

(2)组织观察。

提问:观察这几种拼法,不管怎么拼,它们最终都拼成了一个什么角?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拼在一起,都拼成了一个平角。

追问:通过这个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动手操作、验证发现。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拼一拼发现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是180”“,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个发现到底对不对。

(1)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2)将三角形剪下来,拼一拼。

(3)量一量拼成了什么角。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一练”。

出示题目后,要求学生先计算,再汇报结果。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3的度数的?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

小结: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就可以根据这个规律,用180”“减去三角形的两个内角,求出第三个未知角的度数。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十二”第10题。

这道题也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特点来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前两小题和“练一练”的思路相同,第3小题是直角三角形,可以用“90”“减一个锐角”的方法来求另一个锐角。

3.第11题。

学生在完成这道题时,经常会误以为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那么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就是原来三角形内角和的两倍。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同桌交换一个三角尺,使每个学生都有两个相同的三角尺,再拼一拼,最后观察得出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还是180”“

4.第12题。

这道题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形象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让学生边折边观察。

5.自学教材第79页“你知道吗”。

四、反思总结

第 4 课时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分类(教材第82~83页,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给三角形分类的过程,认识并辨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了解各种三角形的特点。

2.通过观察、比较、归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学过哪几种角?什么是锐角?什么是直角?什么是钝角?

根据学生汇报,师归纳:锐角:大于0”“且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且小于180”“

2.课件出示下面三个角。

提问:怎样把这三个角转化成三个三角形?

学生回答:只要将角两边分别添上一个端点,再将这两个端点连接起来就转化成三角形了。

3.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角的分类,那么三角形又可以怎样进行分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角形分类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例题5。

2.组织学生观察课件中的6个三角形,指名说出每个三角形的3个角分别是什么角。

学生观察后得出:

(1)②号和④号这两个三角形的3个角都是锐角。

(2)①号和⑥号这两个三角形中都有1个直角,2个锐角。

(3)③号和⑤号这两个三角形中都有1个钝角,2个锐角。

3.小组合作交流,尝试分类。

提问:你能根据角的特点把这些三角形分类吗?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讨论,完成分类。

小组内再互相分别说说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4.组织全班交流。

(1)通过学生交流得出:3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1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1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2)启发思考。

提问:一个三角形中可能有2个直角或2个钝角吗?为什么?

引导交流得出:一个三角形中不可能有2个直角或2个钝角,因为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追问:一个三角形最多有几个锐角?最少有几个锐角?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一个三角形最多有3个锐角,最少有2个锐角。

5.认识三类三角形的关系。

教师介绍: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3页“练一练”第1题。

通过这道题让学生经历“画三角形——量角——判断三角形的类型”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每种三角形认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2.完成教材第83页“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当判断有一定困难时,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或量角器辅助判断。

3.完成教材第83页“练一练”第3题。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围一围,然后互相评价。

教师用投影展示个别学生围出的三角形,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评价。

四、反思总结

第 5 课时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教学内容: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材第83~85页,练习十三第4~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认识并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以及它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发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例题6中的3个三角形。

提问:它们都是什么三角形?

根据学生汇报,师归纳:按角的特点来分,三角形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角的方面对三角形进行研究,这节课,我们将从边的角度来考察三角形。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等腰三角形

1.量一量。

引导:我们要观察三角形的边,光用眼睛看还不够,还可以用尺子量一量。

学生动手测量教材例题6中的三个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在小组内交流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强调:测量时用毫米作单位,取整毫米数。

学生各自测量图形的边长,教师巡视,并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2.汇报交流。

师:谁来汇报一下结果?你们看一下每个三角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同桌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小结:每个三角形中都有两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

3.认识等腰三角形。

(1)教师指出: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板书)

在刚才画的三角形上标出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边介绍边标注:相等的两条边叫作腰,剩下的一条边叫作底,两腰与底的夹角叫作底角,另外一个角叫作顶角。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腰,两个底角。

(2)认一认:

指出上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分别在哪里。

指名学生上台指认。

4.探究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1)剪一剪。

教师介绍:刚刚我们认识了等腰三角形,接下来我们就来剪一个等腰三角形。

教师边介绍边示范:先将长方形纸对折,画出对角线,然后沿对角线剪,展开就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课件演示过程)

学生动手剪等腰三角形,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指导。

(2)折一折,议一议。

将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折一折,观察并说说:等腰三角形还有哪些特征?把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在它的对称轴上。

小结: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二)认识等边三角形

1.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题7的三角形。

测量这个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2.认识等边三角形。

(1)交流发现。

学生发现这个三角形的3条边长度相等。

(2)教师介绍:3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3.探究等边三角形的特点。

(1)剪一剪。

教师介绍:刚才我们剪了一个等腰三角形,接下来我们就来剪一个等边三角形。

教师边介绍边示范:先将正方形纸对折,打开斜折并画上点,画线并剪开就得到一个等边三角形。

(2)折一折,议一议。

将剪出的等边三角形折一折,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有哪些发现。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等边三角形的3个角相等;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追问:你是怎么发现等边三角形3个角相等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①将3个角对折重合。

②用量角器量。

③将3个角剪下来比较。

师小结: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也相等。

(4)提问: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学生通过交流得出:等边三角形3个角都是60”“,所以它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5页“练一练”第1题。

出示题目,指名回答。

结合学生认为警示牌也是等腰三角形的认识,说明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2.完成教材第85页“练一练”第2题。

练习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正方形的特点来理解。

教师说明:这样的三角形叫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3.完成教材第85页“练一练”第3题。

同桌合作拼一拼,全班汇报交流。

四、反思总结

第 6 课时 练习十三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特点,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加深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特点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通过学习三角形的分类这部分知识,你学会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分类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复习和整理。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完成下面的板书:

锐角三角形:3个角都是锐角

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1个角是直角

(按角分)钝角三角形:1个角是钝角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运用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86~87页“练习十三”。

1.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交流。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解法:

解法一:180”“-90”“-45”“=45”“

解法二:90”“-45”“=45”“

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种解法进行比较和优化,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第5题。

这道题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懂得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在对称轴上,并掌握对称轴的画法。

先让学生独立操作,交流时教师强调对称轴的画法。

3.第8题。

课件出示习题中被遮住一部分的三个三角形。

先让学生量一量露在外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

提问:你能根据露在外面的角判断它是什么三角形吗?

小组交流讨论。

组织汇报交流得出:第一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第二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三个三角形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三、综合练习

1.第9题。

这道题是将一个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通过操作和交流找出规律,分成的两个三角形有两种情况:一是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二是分成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2.第11题。

这道题是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四边形的内角和。当两个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时,内角和是180”“,当两个三角尺拼成一个四边形时,内角和是360”“

3.第13题。

由于题目中没有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具体有多长,因此需要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得出只能用20米作为三角形的腰。因此菜园的三条边长就是:10米、20米、20米。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进行解答。

4.第14题。

(1)让学生取出小棒摆一摆。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摆法。

(3)全班交流。

师提醒学生注意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要大于第三边,所以“3、3、8”这种情况不能摆成三角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7 课时 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材第88~89页,练习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1.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确底与高的对应关系,能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确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例题8图。

(1)提问:你能在图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中哪里有平行四边形。

(2)追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见到平行四边形?

教师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如活动衣架、风筝、楼梯栏杆等。

2.揭题。

同学们对平行四边形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探究平行四边形,相信通过探究,大家将有新的收获。(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画平行四边形。

刚才同学们已经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边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请同学们在教材第88页的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1)学生在教材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画图情况,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2)展示学生画好的品行四边形。

教师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图。

2.观察、交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1)学生独立观察平行四边形,再在小组内说说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比较多,教师要抓住主要特点进行交流,其他特点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师归纳:

①平行四边形的主要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的其他特点:4条边,4个角;对角相等;邻角的和是180”“

3.概括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过度: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交流,找出了平行四边形的许多特点,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吗?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结合平行四边形图,指出:像这样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板书)

4.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底。

(1)动手操作,尝试画高。

布置任务:你能在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任意取一点,画出这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线吗?

学生在教材的平行四边形图上进行操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交流讨论,突破难点。

①课件出示学生的不同画法:

画法一:

画法二:

②学生经过观察得出并交流两种画法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是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

区别:一条垂线连接上下两条边;另一条垂线连接左右两条边。

教师出示平行四边形边上画出的两条垂直线段。

(3)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师介绍: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教师一边介绍一边出示标出的“底”和“高”。

高 高 底

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多少条?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9页“练一练”。

让学生在不同的底上画高,再次感受底和高的相对性。

2.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四”第1题。

让学生拼一拼,再次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3.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四”第2题。

(1)学生动手画一画。

(2)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评价

四、反思总结

第 8 课时 认识梯形

教学内容: 认识梯形(教材第89~90页,练习十四第3~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能测量和画出梯形的高。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能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

3.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画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89页例题9情境图。

提问:你能说出图片上这些物体的名称吗?这些物体上都有相同的什么图形。

2.课件出示从物体上抽象出的几何图形:

教师指出:像上面这样的四边形时梯形。

3.揭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梯形。(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画梯形。

引导:刚才同学们已经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梯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画一个梯形呢?请同学们在教材的方格纸上画一个梯形。

(1)组织学生在教材方格纸上画出梯形。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画图情况,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2)展示学生画好的梯形,进行集体评议。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梯形。

2.观察、交流梯形的特点。

引导思考:同学们可以将梯形和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进行比较,看一看、说一说梯形有哪些特点?

(1)学生独立观察梯形,再在小组内说说梯形有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梯形的特点:梯形也是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长度不相等。

3.概括、总结梯形的定义。

(1)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交流,找到了梯形的许多特点,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梯形吗?

学生自学教材第90页的一段话。

(2)组织交流。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画出的梯形上标出上底、下底、腰。

4.认识梯形的高。

(1)动手操作,尝试画高。

布置任务:在上面梯形的底边上任意取一点,画出这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线。

学生在教材的梯形图上进行操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交流讨论,学习画图的方法。

通过交流认识到这样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

(3)认识梯形的高。

教师介绍:从梯形一条底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叫作梯形的高。

教师一边介绍,一边在图上标出“高”。

(4)画高。

组织学生画出方格纸上梯形的高,并分别量出它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毫米。

完成后,让学生指一指:画出的高分别垂直于哪一组对边。

5.认识等腰梯形。

(1)课件出示等腰梯形图。

引导:观察这个梯形,你有什么发现?用尺子量一量教材上的梯形图,验证一下你的发现。

(2)交流发现。

学生交流得出这个梯形中两腰的长度相等。

明确:这个梯形两腰的长度是相等的,这种比较特殊的梯形,叫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反馈完善

1.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梯形。

2.完成教材第90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判断哪些图形是梯形,再在梯形图上标出上底、下底和腰。

3.完成教材第90页“练一练”第2题。

(1)学生动手画一画。

(2)投影展示学生画的高。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评价。教师相机介绍直角梯形。

四、反思总结

第 9 课时 练习十四

教学内容: 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

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梯形特点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通过前2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教师引导进行复习和整理。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完成板书:

2.揭题。

(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 “练习十四”。

1.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交流。

2.第8题。

这道题旨在让学生从边和角两方面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进行梳理。

3.第9题。

同桌先互相操作交流,再集体汇报

三、综合练习

1.第10题。

要通过测量和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2.第11题。

独立完成后,交流讨论不同的画法。

3.第12题。

(1)学生画出不同的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并交流各自的画法

(2)分别指一指画出图形的底和高,各是几厘米

(3)比较梯形的联系和区别

4、完成“动手做”

学生根据提示独立完成操作,并通过比较和交流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10 课时 整理与练习

教学内容: 整理与练习(教材第93~9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的理解,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知识,灵活运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回顾、整理知识的能力,以及探索与实践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个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回顾与整理

1.梳理知识。

小组讨论:

(1)三角形的边和角各有哪些特征?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有什么特征?

(3)本单元学习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上面的三个问题,将本单元学习的这些图形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2.交流汇报。

(1)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特征

三角形

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内角和等于180”“

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平行;

两组对边相等。

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长度不相等。

三角形包括: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

轴对称图形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与应用”第1题。

出示题目后,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的名称,再独立画高。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画高的方法,以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各有多少条。

2.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与应用”第2题。

这道题是根据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分类。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分类,再让学生说一说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三角形按角的特点进行分类时,只要判断三个内角中最大的内角是什么角,这个三角形就是什么三角形。

3.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与应用”第3题。

这道题是综合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第(2)小题是求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只要用90”“减去另一个内角就可以了;第(3)小题是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用(180”“-顶角)÷2来计算。

4.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与应用”第4、5题。

这两道题都要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来解决。

5.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与应用”第6题。

这道题是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进行画图。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94页“探索与实践”第7题。

(1)让学生思考怎样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图形后平移成一个长方形。

(2)动手在平行四边形纸片上画一画,剪一剪,移一移。

(3)交流讨论。

2.完成教材第95页“探索与实践”第8题。

(1)拼一拼。

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两个梯形纸片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2)想一想。

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呢?

四、反思总结

1.课件出示教材“评价与反思”部分的评价量表。

组织学生结合各自的情况进行填写。

全班交流。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11 课时 多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内容: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材第96~9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数学思考: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猜想、推理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

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

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o。

方法二: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四边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o。

接下来,教师在方法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六边形呢?十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活动二: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问题再分组讨论。

关注:(1)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五边形的内角和)

方法1: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o的和是540o。

方法2: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o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o。结果得540o。

方法3: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然后用4个180o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o,结果得540o。

方法4: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180o加上360o,结果得540o。

师:你真聪明!做到了学以致用。

交流后,学生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并验证得到的方法。

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之后,同学们又认真地讨论起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类比四边形、五边形的讨论方法最终得出,六边形内角和是720o,十边形内角和是1440o。

(二)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师: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知道多边形内角和吗?

活动三:探究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思考:(1)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

(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的关系?

(3)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引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

学生结合思考题进行讨论,并把讨论后的结果进行交流。

发现1:四边形内角和是2个180o的和,五边形内角和是3个180o的和,六边形内角和是4个180o的和,十边形内角和是8个180o的和。

发现2: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o。

发现3: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边数n存在(n-2)的关系。

得出结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

(三)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口答:(1)七边形内角和()

(2)九边形内角和()

(3)十边形内角和()

2、抢答:(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o,它是几边形?

(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o,且每个内角都相等,则每个内角的度数是()。

3、讨论回答: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四边形的内角和多540o,并且这个多边形的各个内角都相等,这个多边形每个内角等于多少度?

(四)概括存储。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五)作业:练习册第1、2、3

第八单元 确定位置

教材简析: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如果物体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往往用”第几“描述它的位置。如,从前往后数第5个,从左往右数第7个等。如果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往往用两个”第几“。如电影票上的第6排第8号,图书架上的第3层第4本等。这些描述联系生活经验,十分有用,方便了表达和交流,体现了自然数有表示次序的作用。

本单元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的基础上,应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并且渗透以后要认识的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

3.通过形式多样的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受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

教学措施:

1.在现实的情境里教学数对的知识和使用方法。

2.应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点的位置。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 1 课时 认识数对

教学内容: 认识数对(教材第98页,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平面图中认识列和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能在比较中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同时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例题1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提出了什么问题?(小军坐在哪里?)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描述,如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

2.揭题。

刚才许多同学都知道小军的位置了,那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介绍“列”和“行”的知识。

(1)介绍:通常把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

学生可能会提类似“为什么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这样的问题。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些都是规定,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才有一致的思考和结论,才会能避免争议和混乱。

(2)课件出示下图,帮助学生理解“列”和“行”的知识。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6列

教师任意指出图上的,让学生说出它在第几列第几行,并强调要先说列,再说行。

(3)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表示出小军的位置。

学生交流得出: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

2.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1)教师介绍: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

(2)小组交流讨论。

提问:从数对(4,3)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

①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要将列数与行数写在括号里,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把两个数隔开。

②“数对”指的是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

③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也就是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8页“练一练”。

(1)在上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学生先在图上找,然后用数对(2,4)来表示。

(2)指名说说(6,5)表示图中第几列第几行的位置。

2.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五”第1题。

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然后组织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3.“练习十五”第2题。

这道题在巩固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时,引导学生对表示同一列和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进行观察和分析。

让学生认识到:表示同一列瓷砖位置的数对第一个数都相同;表示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第二个数都相同。

4.“练习十五”第3题。

这道题红花位置的排列规律是开放的,如这些红花的位置都在偶数列,第2到第6行之间;这些红花的排列是对称的,第6列或第4行可看作对称轴;这些红花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案,中心在(6,4)……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能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展开。

练习时,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红花的位置;再让学生说说红花位置的排列规律。

四、反思总结

第 2 课时 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材第99页,练习十五第4~6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确地表示出物体位置的能力。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二、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例题2

(1)认识方格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例题2红山公园平面图。

提问:观察这幅图,说说这幅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指导学生观察图,发现不同之处:一是红山公园的各个场所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所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各场所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10;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8,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2)尝试用数对表示图中场所的位置。

提问:你会用数对表示大门和书报亭的位置吗?

学生尝试用数对来表示。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怎样用数对表示大门和书报亭的位置,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认识到:大门在平面图中处于“竖线3,横线1”的交叉位置上,所以用数对(3,1)来表示;书报亭在平面图中处于“竖线2,横线3”的交叉位置上,所以用数对(2,3)来表示。

(4)让学生先用数对表示儿童乐园、盆景园、草坪等其他场所的位置,再与同学交流。

学生观察得出:儿童乐园(2,6),盆景园(5,7),草坪(7,6),饭店(5,2),水池(8,2),假山(9,4)。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9页“练一练”。

这道题练习了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点的位置,又练习了根据数对描出方格纸上的点。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一说。

2、练习十五第5题。

(1)课件出示第5题平面图。

让学生看图,用数对表示实验小学和文化馆的位置。

(2)提问:图上(6,2)和(2,6)表示的位置相同吗?

(3)小明从实验小学到文化馆,要向东走几格,再向北走几格?他从实验小学到电影院可以怎样走?

3、练习十五第6题。

这道题是根据数对来画路线。画路线时先在方格纸上描出点,再连线,连线时要按题目要求的顺序来连。

小乐从家到学校的路线有许多种画法,可以让学生先在图中画出一条路线,再描出相应的点,最后用数对表示出这些点所在的位置。

四、反思总结

第 3 课时 练习十五

教学内容: 练习十五(教材第102~103页,练习十五第7~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在具体的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方法。

2.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3.在练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和数对有关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用简便方法计算

203 ×23 25×75×4 38×27+27×62

三、综合练习

1.第7题。

第(1)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每个年级二班信箱的位置,再用数对表示出来。

第(2)题,这道题出现的数对是(△,4),列数用符号表示,不能确定是第几列,只能确定都在第4行,所以王洁是四年级的学生。

第(3)题,这道题出现的数对是(4,○),行数用符号表示,不能确定是第几行,只能确定都在第4列,因此可能是四班的。

2.第10题。

(1)组织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的示意图,说说是怎样记录棋子位置的。

(2)学生独立记录棋盘上“黑王、黑车、白兵”的位置。

(3)观察思考“c6——c2”是哪枚棋子从什么位置走到什么位置,并标出来。

3.完成第8.9题

两题都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反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引导学生对练习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

五、课堂作业

数字与信息

教学内容: 数字与信息(教材第104~105页)

教学目标:

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字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2.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字编码的方法,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及其应用价值。

3.在具体情境中,尝试应用数字对信息进行处理,提高应用意识。

4.初步了解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知数字表达信息的最基本方法和作用,尝试应用数字来处理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读一读这首小诗。

从诗中你找到了什么呀?

2.引入新课:数字与信息

二、探索身份证编码的秘密。

1.初步感知身份证编码的信息。

导学单:

A.阅读身份证号码中的秘密。

理清:身份证号码一共有几位?分成几个部分?带给我们什么信息?

B.观察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号码。

(1)找一找:每个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是什么?用笔划出来。

(2)想一想: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号码有相同的部分吗?是哪几位,说明什么?

交流单:

(1)每个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是什么?

(2)身份证号码相同的部分是哪几位,说明什么?

(3)你还知道什么信息?

2.老师这儿也有个身份证号,你能根据这个号码知道这个人的哪些信息?

3.小马虎收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个人的身份证号码,现在搞乱了,你能帮一帮他吗?

三、生活中的数字信息。

1.电话中的信息

A.一般号码

这里的两组电话知道它们分别是从哪里打出来的吗?

找一找,我们所在的南通的电话区号是什么?

B.特殊电话

这个号码熟悉吗?这是什么号码?

这里还有你熟悉的号码吗?

四、探索邮政编码里的秘密。

阅读邮政编码的编制方法,思考信封上两个邮政编码的意义。

五、回顾与反思。

你认为用数字编码表示信息有什么好处?

生活中用一定的数字表达某种特殊信息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六、试一试。

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图书馆的借书证,上面的编码怎样设计?

要求:1.确保使用期是六年;

2.每个人的号码都是独一无二的;

3.都是用数字编码的。

七、反思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八、课后延伸。

对于电话号码的秘密,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百度也可阅读《让数字舞动起来》和《舞动的数字》这些读本。

第九单元 整理与复习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与第二学段各册教科书的期末《整理与复习》一样,分”数的世界“"图形王国”“应用广角”等部分编写。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进行计算。

4.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能灵活运用这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5.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种运算律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6.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7.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探究图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运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8.进一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9.通过复习,巩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三角形的分类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巩固各种运算律的特点,掌握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

难点:

1.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措施:

1.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等是本学期教学的“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以及用数对确定位置,都是本学期“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的知识。

3.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 1 课时 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2.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大家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为了能更好地掌握好本学期学习的知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对这学期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复习多位数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1)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还是大于5。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三、反馈完善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6~107页“整理与复习”第1~5题。

1.第1题。

这道题通过2011年我国几种家用电器产量的数据,组织学生进行读数、大数的改写等练习。

练习时,可以先出示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先读图,再独立进行相关的练习。

2.第2题。

这道题是进行写数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指名进行汇报。

3.第3、4题。

这两道题都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专项练习。第3题是用“万”作单位,第4题是用“亿”作单位。由于求近似数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因此教材安排了两道专项练习。

为了巩固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时,可以多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怎样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4.第5题。

这道题是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结合具体题目说说多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2 课时 数的运算

教学内容:数的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能灵活运用这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3.在复习的过程中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回顾、整理有关数的运算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有关多位数的知识,通过复习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和数的运算有关的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1)怎样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相同,即: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2.复习积的变化规律。

提问: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3.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

提问:我们学习了哪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1)价格问题:

总价=单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

(2)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4.复习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1)计算器里有哪些常用的键?

计算器一般由显示屏、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运算符号键区、等号键、数字键区等组成。

(2)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一般有哪些步骤?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先按开机键,然后按顺序输入算式及等号,最后显示计算的结果。

三、反馈完善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6~107页第6~9题、第13题。

1.第6题。

这道题是组织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第二组的变化情况和教材上学习过的知识相同,第一组的变化情况隐含着乘法分配律的知识。

练习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对第一组进行探究,从而得出: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减少几,积就减少“一个乘数×几”。

2.第7题。

这道题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综合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再组织集体讲评。

3.第8题。

这道题是用计算器计算综合算式,要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

4.第9题。

这道题是运用计算器来探索规律,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再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算式蕴含的规律,最后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5.第13题。

这道题是通过表格的形式来复习价格问题和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3 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种运算律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3.在复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各种运算律的特点,掌握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和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

1.复习运算律。

(1)提问:我们学过的运算律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

师归纳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h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学习这些运算律有什么作用呢?

①可以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②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还可以进行加法和乘法的验算。

2.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出以下问题:

(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什么呢?

(2)我们通过画什么样的图来分析问题?

(3)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二、查漏补缺训练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整理与复习”第10~12题。

1.第10题。

这道题是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运算律,加深学生对各种运算律的认识。

2.第11题。

这道题是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

其中,“329-186-14”这道题可以先将两个减数相加,再相减,也就是运用减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计算。而“630÷45”可以转化成“630÷9÷5”来进行简便计算。

3.第12题。

解决实际问题,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394×21”和“102×37”都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综合运用提升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整理与复习”第14~18题。

1.第14题。

解决“相遇问题”,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与“相遇问题”两种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

2.第15、17题。

这两道题都是复习用画示意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练习过程中,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再组织交流和评价。

在掌握示意图画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3.第16、18题。

这两题是复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虽然题目中没有明确要求,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思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4 课时 课题:空间与图形

教学内容:空间与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探究图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运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2.进一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通过复习,巩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三角形的分类知识。

教学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哪些知识呢?

2.这节课我们要复习“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

1.确定位置。

提问: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

师归纳:“数对”指的是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前后的顺序不能颠倒;要将列数与行数写在括号里,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把两个数隔开。

2.图形的运动。

(1)复习近平移。

什么是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要注意什么?

(2)复习旋转。

什么是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要注意什么?

图形的旋转:图形绕中心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

图形的旋转三要素:中心点、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角度。

(3)复习轴对称。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三角形的边和角各有哪些特征?

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有什么特征?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上面的问题,将这些图形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2)交流汇报。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特征

三角形

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内角和等于180“"

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平行;

两组对边相等。

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长度不相等。

三角形包括: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

三、反馈完善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111页第19~26题。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选择学生容易出错的、掌握不够好的几道题进行课堂练习,其余题目作为课后练习。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4 课时 应用广角

教学内容:应用广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应用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感情,树立学好数学德 信心。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解决较难的综合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吗?

二、解决实际问题:

1.整理与复习第24题:

椅子腿摇晃了,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第25题:

阅读的习惯会让人终身受益。一个人从7岁开始,每天坚持阅读1小时,如果平均每分钟阅读100个字,到60岁时(一年按365天计算)大约可以阅读多少个字?一部《西游记》大约80万字,这样的阅读量大约相当于读多少部《西游记》?(用计算器计算)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

(3)全班交流思考方法

(4)对学生进行热爱阅读的教育

3.第26题:

你了解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吗?查阅资料,了解它们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各是多少千米,填一填,读一读。

(1)学生课前查阅资料

(2)填写表格

(3)指名读一读

(4)你有什么想法?

行星

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千米

火星

水星

天王星

地球

金星

木星

海王星

土星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回顾自己本节课的表现,你觉得怎样?

四、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92页

第三篇: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课 题:鸢尾花 课 型:欣赏

课 时:1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作品,陶冶情操。

2、技能:学会欣赏的方法。

3、情感:了解画家的绘画语言,体会画家的情感。教学重点:画家的艺术生平介绍。

教学难点:作品的分析,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新课课题:鸢尾花 解释鸢字的读音和解释。

2、学生先观察画面的内容,初步感受作品的美感。

二、新授

1、画家的生平介绍。出示画家的自画像作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鸢尾花的作品分析,生读书、欣赏,讨论。谈谈自己看到作品后的感受,色彩上有什么特别的冲击力。

3、梵高其他作品简介(看书第十六课:画家凡-高)

星月夜 向日葵 阿尔的吊桥等。

4、学生欣赏凡高的作品,小组讨论欣赏作品的感受。

三、探究感悟:

1、老师特别喜欢梵高的这幅画,今天,我把自己临摹的作品带来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出示砂纸画——鸢尾花),梵高的《鸢尾花》是在油画布上画的,而我的这幅画你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吗?——砂纸画的。

2、油画棒色彩很鲜艳,在砂纸上画花一定别有一番韵味,想不想看看?

为了让大家更近距离的感受一下砂纸上的花,我给每一个组一幅砂纸画的鸢尾花,你们想得到吗?那好,现在带着几个问题欣赏这份礼物。

摸一摸你手中的砂纸画,什么感觉?画面上都用了什么样的颜色?

3.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示范如何用油画棒在砂纸上表现点、线、面,并简单的画一幅鸢尾花。看完后,请小组讨论一下:画砂纸画需要哪几个步骤。(生回答问题)板书:构图、涂色(尽量使用过渡色)

四、实践创作:

1、你们想不想也像老师一样用砂纸画一画鸢尾花?美丽的“百花园”就要百花齐放啦,它靠大家的勤劳和智慧实现百花盛开的场景。在这个“百花园”里还将有十位“百花奖”的诞生,还有精美的礼品赠送,你们有信心争取吗?那好,同学们兴趣这么浓厚,老师将要送给大家第二件礼物:砂纸。请小组长为大家分发砂纸。马上行动。

2、学生创作,师辅导。

五、作品赏析:

百花园盛开着一朵朵娇艳的花,这都是大家辛苦换来的结果,下面,请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前面做评委,评选出十位“百花奖”获得者,赠送礼品,掌声祝贺他们。

课题

1、植物写生 教学内容:

通过欣赏图片及对自然界中植物的观察分析,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特征、花的角度变化、叶子的穿插等,学习如何用线表现植物叶片间的遮挡关系,花、叶的朝向,以及如何用疏密不同的线表现植物。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本课对各种植物的描写,培养学生深入观察,提高他们用线表现的方法。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盆栽植物、勾线笔

教学重点:深入观察植物的前后关系进行大胆的表现。教学重点:线条的繁简、疏密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课件出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植物,让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植物的特征、姿态。

板书课题:植物写生。

2.解题指导学生欣赏中国(君子兰)

学习画中线条的粗细变化。同时介绍画的简单知识,强调深入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3.欣赏学生优秀作品

着重讲他们的不同处理手法。进一步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学生讨论。学生欣赏学生欣赏了解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

三、完成作业 学生仔细观察,并用铅笔起小稿,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仔细观察,完成写生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稳定做好上课准备。

二、继续完成作业 结合上次作业完成情况,请学生谈:通过观察各种植物,你发现了他们有哪些特征?

1、说一说,所画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要强调用线时,注意线条的疏密、繁简、长短等变化。以小组进行研究、讨论学生作画

三、作品展示

1、小组自评。

2、全班互评。

3、教师对本课的学习情况作概括性的评价。小组选拔较好的作业。

课题

2、巧用对称形

教学内容: 用大量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理性地感受对称的美感。启发学生广泛的设计思路。设计出美观的对称装饰花纹。2课时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知道对称美与生活的联系,了解对称的结构和基本制作方法。学习对称式的装饰方法,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作品。

隐性目标 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美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如何巧用对称服务于生活,美化生活是本课的重点。为了使学生能够制作出优美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应用,巧妙地选材设计,装点生活。用大量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理性地感受对称的美感。启发学生广泛的设计思路。设计出美观的对称装饰花纹。教学重难点 :

重点 :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哪里有对称式的,以及在自然和生活中的体现。了解他们的结构,掌握制作方法设计对称形作品。

难点: 对称美的构成方式、造型的新颖美观。教具:彩色纸、剪子、刻刀、胶水、课件。

教法:谈话法问题法、指导法、交流法、实践法、演示法、评价法、总结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大自然是非常美丽的,它包含了很多奇妙的美的法则。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大自然学习。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小小设计家,首先老师带领大家到大自然里去找一找,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比比哪个小朋友有一双亮眼睛。教师示范:进入课件的美的法则。2.“找一找”栏目,是大森林里的景色,移动鼠标看看谁先找到关于美的法则。出示课题。对称,一般是指轴对称,即以对称形的中线为轴,将图形半侧旋转180 度左右完全重合。比如蝴蝶的身体,左右两边是对应重复的,这种特点,我们把它称为是对称的。

问题:

1、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过对称形的图案? 学生讨论:对称形——用装饰环境并能悬挂的饰物。组成:主体部分、装饰部分。(启发学生创新设计。注意造型对称式图案的美感)。

2、说一说对称式 的样子。

3、是怎样对称的?

4、分析结构。以一个作品为例分析: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主体部分思考:可以设计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创新设计?装饰部分思考:在什么部位装饰效果最好?说说装饰内容和怎样装饰。

三、指导学生看书。

四、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品。要让学生有目的地观看作品。

观看资料,交流活动。观看作品交流思考内容。

第二节

一、播放课件或相关资料。

分析了解制作过程。

装饰部分——使用对称形的美感。

学生看书:准备制作什么样的对称形,确定小组合作内容。

二、实践操作

1、确定制作方案。

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主体、装饰进行设计。

2、教师辅导要点:主体形象设计美观:体现对称式美,创新使用材料。

学生操作。学生交流。(演示)

三、展示作品 集体布置教室:请各小组将作品展示出来。进行互相评价作品。

四、板书设计 :

巧用对称形对称:轴对称 利用对称形:装饰

制作:书签 中心对称 美化贺卡 笔筒„„

课题

3、放学了 2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观察、记忆,表现放学后一些有特色的活动情节,体验集体活动的情趣,从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这幅创作画,使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生到的知识去表现放学后行走地路上的同学和路上所发生的事件,从而构成的一幅完整的《放学了》的创作画。同时使学生学到速写的方法,明了速写在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学会以速写为基本素材,把它扩展为有意义的创作画。隐性目标 通过创作此幅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通过观察、记忆表现放学后一些有特色的活动情节,体验集体活动的情趣,从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放学了》是以人物动态为主要内容的创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讲一些浅显的人体结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教具的演示,使学生对人体的结构和动作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引导学生总结出人体在活动时肢体动作规律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启发同学用发散型思维,在天天可见的放学路队这一平凡事物中,寻找出有意义的绘画内容。

难点:人物速写,教师除讲解外还要进行当场示范。教具:学生的优秀作品(做成课件)、铅笔、彩笔、油画棒

教法:表演法、欣赏法、观察法、引导法、观察分析法、实践法、讲述法、演示法、展示法、讨论法、辅导法、总结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动作表演。

1.教师请五位学生背好书包,上讲台表演,生回答。教师出示课题:放学了欣赏(课件出示优秀作品)学生观察,从人物动态、环境上进行讨论交流。

2.说说本校放学时的情景。遇到过哪些让你难以忘记的事情? 启发、引导1>、你在放学的路上,碰其他学生观察,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 2>、在放学时,同学们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

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始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问题。3.欣赏书上作品。

学生观察回答欣赏分析人物动态、表情、等特征,为下一步作画打基础。

三、实践操作

教师讲解本次创作的要求:绘画单个人物素材。

介绍绘画的方法,教师边讲边示范。要注意人物的比例关系及动态的表达,线条的运用。

四、学生操作。

五、学生交流。

六、教师总结:

1、教师对本课的绘画情况作一简要的概述。

2、教师对学生在构图上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以便下节课创作的顺利。

第二节

一、展示、讲解上节作业中的问题。

二、教师讲解本次创作的要求:主要是以人物绘画为基本素材,然后对所画的内容进行扩展进行创作。

三、介绍组织画面的方法,教师边讲边示范。

将上节课画的单个人物剪下来,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个新的画面,并根据人物添加背景,注意疏密、远近关系。

四、学生操作。

1、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准备画什么?

2、学生动手作画,教师巡视辅导。小组讨论学生动手作画

五、展示作品学生交流。小结

课题

4、设计生活中的标志2课时

教学内容:通过对标志的识别、欣赏、研究,启发学生设计、创作生活中、校园中需要的标志,培养学生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和健康向上的情感,提高形象表达力及创作欲望。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标志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我们看到这 些标志应该怎样做。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各种不同的标志,并且自己会设计简单的标志。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遵章守纪的良好作风

教材分析:本课是设计应用类的美术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为校园设计实用、美观的标志,并用在自己的校园内,用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及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进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本果教材从生活出发,内容涉及从识别标志的涵义到研究、学习标志的用途、特点及设计标志的构思、取材等方面。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各种标志所代表的含义。难点 设计标志。

教具:课件(各种各样的标志)、电脑、各种彩笔。

教法:问题法、讨论法、辅导法、指导法、展示法、评价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你们知道这些标志是什么地方的吗?

2、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

3、课件出示老师收集的标识,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并分析各种标识。

4、小组讨论:结合你看到的标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标志都有哪些种类和表现形式? 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标识的作用。小组讨论互相介绍,学生听取别人的介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发言自己的意见。

总结:人物标志、符号标志、指示性标志。

三、完成作业 为自己的学校或公共场所设计一枚标识。

四、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给学生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大胆想象。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继续完成作业

三、对上节课的学习情况作出简单的总结。

指出学生在作业时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修改的建议。教师提出着色时的要求:要注意与自己设计的标志相符合。

四、教师巡视辅导,对个别设计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帮助。

学生继续完成。学生修改上节课设计的标志草图,对自己设计的标识进行着色装饰。

五、作品展示

1、小组自评。

2、全班互评。

3、教师对本课的学习情况作概括性的评价。小组各自介绍自己设计的标志,识的意图。教师小结并向全班同学说明自己在设计时的想法及设计标志

课题

5、生命之源——水

教学内容:通过宣传栏的制作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教学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了解水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水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一起来珍惜所剩不多的水资源。通过宣传栏的制作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

隐性内容与目标: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力图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美术实践能力。教师在指指导学生对水问题进行挖掘的同时要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从美术的角度理解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本课共两个版面,分别传达了不同的意图,即水与人类的关系,和介绍学生的活动:学生可以制作什么样的板报内容,用画的形式来诠译如何李水爱水,用艺术化的小报让更多的人了解水资源的现状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到水对人类生活有多么重要,通过宣传栏的制作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服务于生活的能力。

难点:让学生了解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宣传栏的装饰设计方法。教法:实践法、问题法、展示法、评价法

教学准备:与水相关的资料,表现水的艺术作品,多媒体展示平台,彩色纸,各种绘画工具,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师生准备好相关资料做好课前准备。

二、导入教学:

1.让学生翻开书,根据自己已有的资料回答书上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核心展开讨论)学生根据书上的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关心水问题,关心、理解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2.综合实践活动:让所有学生共同完成一张大宣传海报。让学生根据自已的长处设计小专栏。(擅长绘画的同学设计以画为主的小专栏,擅长写的同学设计以数字为主的小专栏。)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小专栏。

教师启发引导:你的专栏想用什么美术用具来制作? 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怎样让你的专栏更美观?

三、学生分组完成作业。

四、宣传展示小结:给学生展示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总结经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设计的宣传海报。

五、学生间相互点评。

评价:谁的设计最有新意。谁的专题内容更有自己的风解。谁的内容丰富,设计得美观。学生在评价中提高能力。让学生体会劳动后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广泛的美术兴趣。

课题

6、材质的美 2课时

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不同材质的特点,再结合艺术作品讲解材质与艺术的结合。让学生从材质的角度去欣赏、发现艺术作品的美。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到身边的的各种材质给人的美。

2、认识各种材质的感受,即造型、色彩、功能等。

3、能够对作品从以上几个知识点综合运用过去学习的美术知识进行描述,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隐性目标 通过学习《材质的美》一课,让学生认识到美妙的多彩世界来自人们精心的设计,各种材质会使世界变得更美丽、更精彩,只有怀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才能会生活的美好、生活的乐趣,才会有好的设计。每一个人都有应该有意识地去认识各种材质,只有善于观察、思考、想象才会感受到美。教材分析:

本课是欣赏评述课,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发现五彩缤纷的世界是由各种材质组成的,不同的材质可以反映不同历史时代的文化、科技水平,进而引导学生以欣赏材质的特点,从而引发学生感受体验材质的巧妙运用,体会意蕴。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让学生认识到各种材质给生活带来的美。

2、学生能够从物品的造型、色彩、功能上 描述并以个人的观点进行描述。

3、能将本课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难点 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能将实用功能与造型色彩有意识地结合。

教法:观察法、交流法、实践法、展示法、延伸法

教具:课件资料、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用品

课前准备 布置课前收集任务。从生活中收集具有美观、新奇、有趣的形状和色彩的物品,如服装、食品、器皿、家具、建筑、汽车、玩具等,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观察他们是什么材质给人什么感受。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各种物品:猜一猜这是什么材质的?

先猜一猜,是什么?从颜色、造型、功能等到方面谈。是什么材质的?给人以什么感受? 揭示课题,像这样设计巧妙、美观而实用的艺术品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材质的美》。

2.出示课件,提出问题。

艺术设计需要设计师具有丰富想像力,生活中处处都有有艺术设计,不同的设计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喜好。

打开书,看一看书中几组日常用品——文具盒、水壶、铅笔盒等,交流提示:我介绍的是——它的外形是——它的颜色是——它的材质是——我因为——特别喜欢它。

3.小组讨论与交流:

(1)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

(2)根据提示内容把自己喜欢的物品或书上的物品介绍给小组的同学。(3)组内选出一件设计最好的物品,然后介绍给全班。

可从颜色、外形、图案、功能及人的喜好等方面谈谈。同学可以根据各自的选题进行讨论。

三、实践活动

把自己小组研究的内容设计成表格,分为:颜色、外形、图案、功能、喜欢原因等。组际间交流。

第二节

一、体验设计

1、我们身边的艺术设计既漂亮又实用,这些设计吸引了不同的人。

2、研究:各种材质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否将身边的物品变得更好看? 边观察边思考。

二、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总结提升

出示教师收集的艺术材料或课件:

我们身边充满了艺术设计,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设计息息相关。有了这样精美巧妙的设计,世界被装点得五彩缤纷,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三、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继续收集。

继续从报刊杂志上收集具有美观、新奇、有趣的形状和色彩的事物的图片,可将它们装订成册,期末做展示交流。

四、板书设计

材质的美

材质:泥、陶、比较粗糙 塑料 光滑

钢铁 青铜 金属光泽 :

课题

7、用彩墨画鸟 2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基本的运笔、用墨、用彩的方法,用彩墨创作出一幅表现鸟的作品。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欣赏,自主分析鸟类的身体结构,回忆国画的用笔和用墨,自学羽毛的四种画法,并把它们灵活的运用到自己要表现的鸟类中。

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国画的热情。教材分析:本课属造型表现领域中的一节创作课。旨在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创作中体会彩墨与宣纸的特性,了解绘画技巧妙。此课与下一课为一个小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大胆运用彩墨进行创作,对中国画的工具、技法有进一步认识。学会基本的运笔、用墨、用彩的方法,用彩墨创作出一幅表现鸟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国画的热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 羽毛的四种画法和国画中用笔和用墨的正确方法。难点 鸟类动态的表现,四种羽毛画法的灵活运用。

教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讲述法、交流法、总结法

教具:国画工具(毛笔、宣纸、国画颜料、调色盘、洗笔筒、毡子或报纸),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这是谁在说话?看看它们长的是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

2、请大家仔细观察(课件出示),你看到了什么?它属于哪一画种?

3、我们要用国画的方法表现,怎么画?

请打开书《用彩墨画鸟》一课,看书上介绍了几种方法?分别是怎样使用笔墨的?适合画鸟的什么部分?(小组讨论)

4、请你试着来用一下这四种方法。介绍自学心得:四种方法。中锋渴笔画细细的羽毛;

侧锋湿笔画大片平滑的羽毛; 先中锋勾轮廓,再侧锋填入颜色; 用顿笔画飞羽。

三、运用这四种方法临摹书上作品。

四、展示,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节

一、实践与指导 1.你喜欢什么鸟类? 2.它有什么特点?

3.它喜欢在什么地方生活?

二、请你试着画一画。最后给它加上简单的背景。

指导重点:应:笔断意连 下笔有力 忌:来回涂抹 反复勾描

三、同桌讨论交流。学生操作。

四、小结 展示用笔和用墨好的作品。分析优缺点,改进。整理物品。

五、板书设计 头颈

用彩墨画鸟 身体四种方法

翅膀丝毛 湿笔 尾巴中锋 渴笔 爪子侧锋顿笔

课题

8、用彩墨画鱼

2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有关鱼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学习用中国画画鱼的基本方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尝试用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的鱼。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回忆中国写意画的用笔和用墨方法,自学自创画鱼的方法。掌握鱼基本结构的表现方法,能灵活运用。表现不同鱼类的特点。

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激发他们学习国画的热情。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通过欣赏和学习中国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它的主要特点,感爱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现方法,同时在创作时又不受表现方法、技法的限制,大胆地将自己对鱼的认识和感受表现出来,提高学生中国画的表现能力。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至少两种鱼的画法,国画中用笔和用墨的正确方法。

难点 创造多种方法画鱼,国画中用笔和用墨的正确方法,尽量避免描、涂、抹。教法:导入法、讨论法、展示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交流法、总结法 教具:国画工具(毛笔、宣纸、国画颜料、调色盘、洗笔筒、毡子或报纸),图片资料,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你看到了什么?(看看它们长的是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

2、如果让你用国画方法表现,你能用几种方法表现? 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方法最多。(小组讨论,并尝试绘画)

3、发表、展示本组的方法。

4、请大家仔细观察(课件出示),你看到了几种表现方法? 有哪些是新方法?

1)观察,分析。2)尝试表现。

3)发表本组的方法并演示。其他组补充。4)观察分析。

三、实践与指导

按照课件上的方法步骤临摹一幅鱼。

四、展评、评价、继续修改。

第二节

一、问题导入:

你喜欢什么鱼?它有什么特点?它喜欢生活的地方生长着什么植物?

二、教师边讲边示范一幅鱼的画。

三、实践与指导

请你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一画。最后给它加上简单的背景。表现出一幅奇特的海底世界。如何添加背景。同桌讨论交流。学生操作。

指导重点:应:笔断意连 下笔有力

忌:来回涂抹 反复勾描引导实用美观的构图。

四、小结 展示用笔和用墨好的作品。整理物品。分析优点。整理物品。

五、板书设计

头 用彩墨画鱼

身体几种方法: 鳍顿笔 湿笔 颜色的搭配 尾巴中锋 渴笔侧锋

课题

9、刻印的乐趣 2课时

教学内容:启发学生运用不同制版方法学以致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刻印方法,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动手能力。教学目标: 显性内容: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刻印方法,运用刻印的方法设计制作贺卡,藏书票或书签。隐性内容:运用学习到的刻印技法制作工艺品,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动手能力。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造型表现的方式多各多样,不仅仅限于最常用的绘画方法。可以用来刻印的材料是非常丰富的,泥板、纸板、石膏板、木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不胜枚举。刻印的方式多种多样:阴刻、阳刻、漏印、浮雕等,可以充分借鉴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制版方式。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刻印的方法并加以运用。难点:图案细节的处理与安全问题。

教法:导入法、讨论法、演示法、讲述法、观察法、练习法、展示法、评价法 教具:课件、刻刀、橡皮、石膏板、萝卜、马铃薯等。水粉、油墨印泥、纸张、调色板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1.猜一猜,议一议:师生打开书或课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喜欢书上小狗图案的书签和信封吗?这些图案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2.小组讨论:这些小狗图案非常可爱,它们的外形、大小一样,方向、位置不同,这些图案是印出来的。

同学们猜对了,这些图案都是印的,而且方法非常简单,就像电脑中的复制、粘贴。

二、观察思考:

刻印首先要有什么呢?

讨论、演示、观察:教师取一个制好的版,同学分析讨论制作方法。对于难点教师可以重点演示。

1)制版:取一张透明胶片,用油性笔一笔画出所需图案的外轮廓。刻版:将透明胶片放置在垫板上,用刻刀或剪刀沿图案轮廓剪下,留图案以外的部分做版。

2)想印多少就印多少,这种印刷方法也叫模板印制。感受版画的漏印过程,学习漏印方法。

三、试着自己刻一刻

材料:橡皮 工具:刻刀

图案:圆、五角星等简单图案。

四、交流刻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二节

一、教师演示

二、观察思考: 通过老师的演示,你们认为模板印刷有什么优点与不足吗?学生小组讨论。

三、解决问题:

欣赏书中漏印作品或课件中的图片。

添加,共享:前面制版时剪下的图案也可以和同学交换,这样每个同学就会有两个版了,你们就能印出更加丰富的作品。

四、作业要求:

每组学生运用漏印的方法,设计印刷主题、风格统一的贺年卡、书签、信封等。

五、作业步骤:

结合书或课件中的步骤图,谈谈自己的创作步骤。

构思(各组设计不同主题的图案)——制版(用刻刀时右手执刀、左手放在后侧,注意安全,注意爱护桌面)——漏印(保持画面的干净整洁)——添画(线条少而精)

六、展示评价:开展班级“漏印作品交易会”鼓励学生大胆宣传自己组的作品。

课题:10学画农民画 1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手法大胆表现生活中的感受,学习改画或添画农民画,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知道农民画是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了解农民画的特点。用农民画装饰手法改画、添画一幅农民画隐性目标:感受农民画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借鉴农民画的用色方法,来巩固调配色彩的明度。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系列,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农民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农民画具有大胆的想象力、无拘无束的表现手法、鲜艳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等特点。农民画与儿童画从表现手法上有相同之处,它易于儿童理解和模仿,从而学习农民画从生活中取材的特点,鼓励学生生动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农民画的装饰特点,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手法大胆表现生活中的感受,学习改画或添画农民画,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准备:农民画资料、水粉用具、油画棒、课件、学生优秀作业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农民画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借鉴农民画的用色方法,来巩固调配色彩的明度。难点:运用装饰线、装饰色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教法:欣赏法、讲述法、、比较法、示范法、展评法、总结法。教具:范作、上色工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农民画。

1、谈谈你对农民画的印象。

2、介绍农民画的表现方法:

夸张——比例关系 对比——色彩关系

3、特点:人物和场景表现平面化,动作和姿态简练概括。

二、板书课题:学画农民画

三、学习农民画的表现方法,用色彩的明暗对比创作一张农民画。

1、分组合作:四人一组

2、定出主题:选择亲身经历或印象深刻的场景事件来表现。

3、步骤与方法:(1)起稿:构图饱满

(2)配色:注意色彩不能弄脏

(3)填色:注意明暗对比,色彩对比

四、学生展示并讲评自己的作品。

五、教师小结

课题:

11、提袋的设计 1课时

教学内容:学生掌握提袋的结构设计与制作方法,并发挥想象力,设计制作出造型新颖美观的手提袋。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1、使学生制作手提袋的实践中学习准确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

2、运用已掌握的图案技能装饰手提袋

隐性目标:使学生关注生活提高立体思维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教法:引导法、演示法、练习法、讲述法、比较法、练习法、评价法 教具:手提袋、示范用图等。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一个内容。提袋是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购物中最常见的用品,通过提袋设计一课学生认识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发现美,认识美,并通过对提袋结构的解剖与再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设计,提高立体制作能力与创造能力。提袋设计包括多方面的要素:一是材料,二是功能,三是提袋结构,四是图案设计,好的提袋就是一件艺术品。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制作手提袋的实践中学习准确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难点: 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特别是学习袋底的折叠方法。教法:导入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阐明课题:

出示手提袋在日常生活及商品经济中应用的广泛性。阐述“教材分析”中所归纳的三类手提袋。

二、讲新课:

1.指导学生欣赏课本本上的图片,说明手提袋的共同特征:

课件:袋口、袋身(包括装饰图)、提手。

三、制作方法:

讲授用纸折叠和粘贴袋子的过程,引导学生看懂课本所示制作步骤的图意。教师逐步示范,特别是在袋底的折叠上,多次演示,让学生看懂。折叠好后粘贴牢固,穿上提手绳子,完成制作。

四、学生制作: 完成手提袋的折制成型。

五、布置学生下一节课带备绘画材料或剪装饰所需的用具。

第二节

一、教师以实物为例,讲述对手提袋的进行图案装饰的设计。图案装饰的方法:

手提袋的美化装饰应以简练大方、主题突出为原则,因手提袋使用的是一件流动的艺术展览品,如内容过于繁杂细腻,便达不到宣传效果。

课本中的学生作品都是以单个(人物或动物等)物象为题材的。具体的形式可用剪贴(如课本中的机器人)、剪纸(如课本中的民间纹样),以可是绘画的。

在设计图案之前,应考虑为手提袋涂上一种底色,给它绘制或贴制什么图案。在装饰图案绘(剪)制好后可加上一些装饰线和与用途有关的文字,加强主题的宣传效果和装饰特点。

二、学生继续作业:

学生为手提袋作装饰,穿上手提绳子,完成制作。

三、教师讲评:

在手提袋内放上几本书,学生提着慢步走过讲台,看谁制作的手提袋实用美观,学生共同评议。

课题:

12、降落伞

1课时 教学内容

灵活运用适合纹样的装饰方法并设计制作降落伞。

教学目标

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和用途。灵活运用适合纹样的装饰方法并设计制作降落伞,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本课教学,简单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在制作小小降落伞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了解适合纹样,体验适合纹样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灵活完成作品,激发兴趣,增养热爱科学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设计和绘制适合纹样,在游戏中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和用途。难点:灵活运用适合纹样的装饰方法并设计制作降落伞。

教法:导入法、讲述法、谈话法、分组法、引导法、练习法、评价法 教具:课件,优秀作业,剪刀,线绳,一件小重物、面胶等。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降落伞的资料图片。

1、原理

2、降临落伞各部分的作用。组织教学:组织学生摆放用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跳伞的影片,欣赏后请大家说说当降落伞在空中飘舞时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2、同学们都觉得降落伞在空中飘舞十分美丽,大家想不想拥有一个自己的降落伞?

二、讲授新课:

1、制作降落伞,首先我们要了解它,同学们在课下收集了有关降落伞的原理和各部分的作用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下你了解到的知识。

2、怎样制作降落伞呢?请大家打开书,看看制作方法

3、其实降落伞的制作方法并不难,但做出一只与众不同的漂亮的需要同学们精心设计。同学们可以通过回忆刚才的影片或参考书上小伙伴的作品,说说设计降落伞伞面图案应注意什么?

4、展示课件进行作业对比。哪类图案更适合伞面的设计?

5、进行小组研究:伞的各部分是怎样连接的?应注意什么?做坠时应注意些什么? 教师可实物演示

6、引导运用剪贴或绘画的方法来制作一只与众不同的漂亮的降落伞。

7、最后让我们来一起回忆一只美丽的降落伞是怎样制作完成的。

三、完成作业:

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发现优秀作业随时进行展示和鼓励。

四、课堂评价:

1、带学生到操场上试飞自己的降落伞,出现问题可作调整。

2、学生评比最美的降落伞。

课题:

13、别致的小花瓶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利用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了解掌握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利用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隐性目标:了解技法运用其美化生活的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也是本套教材陶艺系列中的一课。得用陶艺进行造型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拉坯成型法、泥板成型法、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模具成型法等。本课是启发同学们在学习运用盘条及手捏成型法的同时学以致用,引导同学们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报纸、上下等粗的玻璃瓶。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利用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难点:花瓶的造型设计,重心和掌握。教具:图片资料、陶泥

教法:欣赏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指导法、展评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小游戏:一块泥,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把它变成一件容器?

2.小组探究:

1、用手直接捏。

2、搓成条垒起来。

3、擀成大泥片围起来。

4、做好外形,用勺子把里面的泥掏了出来。

3.欣赏作品:

欣赏各种风格的陶艺花瓶作品:它们都用了哪些方法?哪儿的设计最别致?

4.探究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作品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哪件作品的哪一种方法你最想了解? 5.欣赏作品:

欣赏各种风格的陶艺花瓶作品:它们都用了哪些方法?哪儿的设计最别致?

研究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作品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哪一件作品的哪一种方法你最想了解?

二、明确目的:

提出作业要求:用泥制作一个造型新颖别致的花瓶,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探讨技法:演示:

1、将搓好的泥条铺在报纸上,横竖交错摆放。

2、用玻璃瓶轻轻擀压。(注意不要压得太狠,泥条太薄不宜承重)注意泥条半干后再把瓶子的报纸拿开。

3、用报纸轻轻兜着,将泥条围着玻璃瓶卷一圈。

4、立在做好的花瓶底上。(注意泥条半干后再把瓶子和报纸拿开。)

思考创作:教师巡视辅导。你的小花瓶哪个地方设计得最别致?你要做一个摆放在哪里的小花瓶?你的小花瓶适宜插什么样的花?干花?鲜花?长枝?短簇?它的外形会有什么样的考虑?

三、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注意有侧重地进行点评。

别致的小花瓶之青花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是教材中《别致的小花瓶》陶艺课的课后延伸课。在前一课时中重点学习的泥工技法是搓泥条和泥条盘筑。而本课的内容是搓出蓝色的泥条,在白色的自制的平面或立体的纸瓶子上模仿传统的青花瓶进行造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传统青花瓷器的发展历史、美感和纹饰分类,能够用贴泥条的方法模仿青花造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的引领欣赏关于青花的知识,通过动手来创造属于自己的青花。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传统青花的美感引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在将技法运用其美化生活的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利用搓泥条的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的过程中将传统青花瓷器的三个美感表现出来。难点:花瓶纹饰的造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别致的小花瓶》,谁还记得我们在这节课里运用到的最多、最重要的的泥工技法是什么?(搓泥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在短时间内搓出又细又匀的泥条吗?(放音乐“快乐的哆嗦”学生比赛搓泥条,音乐结束后展示自己的成果)请这位将泥条搓的最细最匀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窍门。

上节课我们还学了用搓好的泥条来盘成一个花瓶(课件出示),谁还记得这是用了什么技法(泥条盘筑)。

(课件出示)这也是一个运用泥条盘筑法制作的花瓶,它借鉴了我国的一种传统的瓷器的风格,你知道是什么吗?(青花)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别致的小花瓶之青花”(板书)

二、走近青花 1.关于青花,你想了解关于它的哪些知识?(学生提出问题)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青花的历史。

(课件第一屏)请你默读一下这段话,然后告诉大家你从这段话里得到了哪些信息。(青花的制作过程、青花的起始、发展与鼎盛、价值„„)

(课件第二屏)出示不同历史时期的青花瓷瓶,请学生说说不同朝代的青花瓷造型、色彩、花纹的不同,可以用不同的词来形容。

2.感受青花的美感

出示课件:刚才欣赏了这么多的青花,你感觉青花美在哪儿?(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板书:造型美 色彩美 纹饰美 造型美(重点感受奇特的、优美的造型)

色彩美(重点比较不同的蓝色带给人的不同的心理感受以及层次感)纹饰美(可分为花草纹、鸟兽纹、人物纹和文字类)花草纹重点分析疏密、有规律的和活泼的排列方式 鸟兽纹主要是吉祥的动物纹样 人物纹以儿童和诗意图为主

文字类以“喜” “寿”为主,与时代发展有关。

三、欣赏讨论:

欣赏了这么多,你想不想创造属于自己的青花?虽然没有泥胚,我们一样有别的办法:(课件欣赏)这是老师和美术小组的同学用橡皮泥在纸瓶子上装饰出的“青花”。第一屏:分析纹饰类型

第二屏:以线造型的和以点造型的 第三屏:以面造型的,点线面结合的 美术作业超市: 材料选择:

1.用蓝色橡皮泥搓成条,将自己用白纸剪成的平面花瓶装饰成一个青花瓶。

2.用蓝色橡皮泥搓成条,将老师提供的纸质立体、半立体瓶子装饰成一个青花瓶。3.用蓝色橡皮泥搓成条,把自己搜集到的白色废旧瓶子装饰成一个青花瓶。注意事项:以线为主,辅以点、面。题材选择:

人物、动物、植物、文字、吉祥图案均可。

合作选择: 1.自己制作。

2.两到三人一组制作,可以一个人搓泥条,一个人往瓶子上盘花纹。

四、学生制作、教师指导(背景音乐:周杰伦《青花瓷》)

五、评价与展示:

学生做好的作业贴于黑板上教师画好的“博古架”上,立体作业展示于前面的桌子上。互评:如果你现在需要买一个青花瓷瓶,你会从这些作品中选择哪一件?你觉得它会值多 少钱?说说理由。(从三个美感方面谈)

自评: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作品很优秀,想推荐给大家,请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作品的优点。师评:有待改进的作品。

六、拓展

今天我们赏析了传统的青花,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青花。其实新时代的青花更加灿烂夺目。(看课件:青花在服装上、青花在汽车上、青花在雕塑中„„)希望大家也能把青花的美运用到对生活用品的装饰中。

课题

14、艳丽的大公鸡 教学内容:

了解冷暖色,认识和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特有的美感。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了解冷暖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彩对比的美感。在学习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冷暖色对比的美感,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识,提高他们画色彩画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学习领域的范畴,旨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冷暖色,了解冷色和暖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以冷暖色对比为主要表现方法的作品所产生的特有美感,并且学习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作品,科学地认识理解色彩现象,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意识,激发同学们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丰富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表现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冷暖色,认识和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特有的美感。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

难点:冷暖色在创作中的运用。

教法:导入法、问题法、讨论法、欣赏法、质疑法、展示法、讲评法

教具:学生作品,课件、图片、色相环、油画棒、图画纸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学生作品(一组以橙色为主要颜色,一幅以蓝色为主要颜色)(2)提出问题:这样的作品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如果我们将冷暖色同时放在一个画面里,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冷暖色,并且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画艳丽的大公鸡。

二、教授新 课

(1)提出问题:颜色为什么会有冷暖?利用色环,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2)欣赏书中作品。提出问题:

作品中哪些颜色用得有规律? 哪些颜色用得随意性较强?

哪些颜色用得最精彩?

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2、提出质疑:如果你来画一幅艳丽的大公鸡的画,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在此解决构图、动态、色彩搭配,冷暖色衔接等问题。

三、学生作业

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一只艳丽的大公鸡。

四、展示交流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

五、欣赏大师之作(如塞尚的静物画、凡高的《向日葵》等)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学习。

课题

15、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2课时

教学内容:通过画一画、拼一拼的活动过程,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学习制作拼图的方法。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动手动脑动手能力。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构图饱满、色彩丰富的画适合做拼图;在制作时,发现拼图切割图样的规律,并能够根据拼图切割图样,把拼图制作的美观、整齐。

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自我服务意识,通过制作玩具,激发他们学习绘画的热情。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这一过程,训练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画一画、拼一拼的活动过程,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选择学生喜欢的作业形式内容,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开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发现构图饱满、色彩丰富的画适合做拼图;总结出拼图切割图样的规律——重复。难点 画切割图样和剪制美观整齐的拼图。

教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

教具:课件、拼图、硬纸板、水粉用具、水彩笔、油画棒、剪子、刻刀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拼图。你喜欢玩这种玩具吗?请你拼一拼。今天我们就来当个小小玩具设计师,动手制作自己的拼图玩具。欣赏、观察。学生拼图。

2.欣赏:(课件出示)看一看,什么样的画适合做拼图?

再看看,怎样制作拼图?(课件出示)分析:构图饱满、色彩丰富的画适合做拼图。切割线在画的哪一面画出来? 切割线在画的背面画。怎样画的规矩?要用什么工具?用尺子、圆规和铅笔。在剪制时要注意什么?不要有毛刺,要整齐。

3.现在就动手试试看吧!(画出一幅构图饱满、色彩丰富的画)

三、交流与互助

说一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你怎样解决的?谁还有办法? 学生交流。(演示)

四、作业要求

完成拼图画和切割线的绘制。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继续完成作业

强调制作的要点:切割线在画的背面画。用尺子、圆规和铅笔。不要有毛刺,要整齐。继续制作拼图。学生继续完成。

三、游戏 比比谁更快。学生比赛拼拼图。

板书设计 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选择:

构图饱满的画色彩鲜艳的画分割方法:

四、教后小结:

本课不是乱拼,而是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画的反面做有规律的构成分割,可以每一片都是一样的,也可以分为两三种类型。

课题:

16、画家凡-高

1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了解、分析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能用简单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能用简单的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隐性目标:通过了解、分析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教材分析

本课是欣赏评述课。这是在前七册教材中从未出现的欣赏方式。观赏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凡高曲折而短暂的一生是悲剧性的,而这位天才型画家在短短十年的绘画生涯中,却留下了大约八百多件油画以及几乎相同数目的素描作品。这种惊人的创作速度是凡高对绘画艺术狂热的证据。而如此一个充满艺术向往和激情的人。学习他的那种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了解凡高及其作品。学习如何欣赏评述凡高作品的方法。

难点:通过凡高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以文字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评述。教具:课件、教材、文字资料

课前准备:教师设计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学生搜集凡高相关资料和作品。教法:实践法、欣赏法、反馈法、类比法、总结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先来感受一下色彩和笔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按要求涂色:单色平涂第一颗星;以旋转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表现第二颗星。

3.谈谈有什么不同感受?

有一位画家就善于运用粗犷有力、旋转变化的笔触和艳丽的色彩来表现情感。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画家凡高。

二、新授、实践:

1、自学,通过短片说说你了解画家的哪些信息?

反馈

2、分组欣赏:凡高一生创作了几百幅作品,我们把它分成四类,即自画像、人物画、风景画和静物画。

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反馈:(1)自画像:你了解这两幅画的创作背景吗?

(2)从笔触、色彩、人物神态等方面对比两幅自画像,谈谈你的感受。(3)写一段文字来表达你从这两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

人物画:作品画的什么人;从人物形态、笔触、色彩、创作背景等方面,谈谈你的认识。用一段文字表达感想。

用上面方法欣赏 风景画: 静物画:

三、教师总结:

凡高的一生是悲剧性的,在他短短的十年绘画生涯中,留下了八百多件油画以及几乎相同数目的素描作品。这种惊人的创作速度是凡高对绘画艺术狂热的证据。而如此一个充满艺术向往和激情的人。他窘迫的生活状况与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相互映衬,使这位艺术大师更具吸引力。

四、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课题

17、大师画我也画

教学内容:通过学习画家凡高、毕加索的造型表现方法,感悟艺术的多元化特点。模仿用大师的表现手段创作一幅作品。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学习画家凡高、毕加索的造型表现方法,感悟艺术的多元化特点。模仿用大师的表现手段创作一幅作品。

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进一步学习画家的创新精神以及他们艺术作品中丰富的表现手法,感悟艺术的多元化。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人物,以帮助学生感悟立体派的造型特点。引导他们大胆作画。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感悟画家的造型表现手法。

难点:如何运用丰富的笔触表现形象特征及作者的感受,怎样将不同角度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具:图画纸、彩笔等。学生作品,范画。

教法:巩固法、导入法、观察法、演示法、提问法、演示法、实践法、总结法、展示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用语言组织教学。

二、复习旧知识:

提问:回忆一下,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人物有什么不同?

三、导入新课:

展示四年级同学画的不同角度的人物写生作业。

探究式学习:如果将不同角度观察到人物特点画在一幅画上会什么样?展示毕加索的立体派作品。

提问:你知道这是谁画的,他是哪国人,是哪个画派的,他的画你什么感受。提问:这幅作品的各部分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到的?

四、教师演示:

将一位同学不同角度的写生作业的主要部分拖拉局部组成一幅具有立体派特点的作品。分析教材上学生作品的优劣。

提问:你能分析出课本上作品是模仿哪位画家的风格画的吗?这些画有什么特点,是怎样表现出这种风格的。

五、分析教材中几幅学生的作品。

教师演示怎样根据物象的特点运用不同的笔触表现个人的情感。

六、美术实践活动: 布置作业:每人自选一种教村中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创作。小结: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七、拓展:

展示一两幅用国画形式模仿立体主义风格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自己试一试。

课题

18、电脑美术——你追我赶

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如何更合理地运用电脑图像变化的功能对自己已有的创作进行完善。创作一幅具有冲击力的作品。

教学目标:学习运用电脑绘画软件或图像处理软件的图像变化功能完善创作,认识电脑独特的美术创作功能能帮助自己完善美术创作的特点。锻炼学生丰定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及对不同的表现风格和特点的认识与理解。

教材分析: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基础,结合动感摄影原理和未来主义艺术的创作理念进行课程设计的,其目的在于借助电脑美术可以对图像进行多种多样随心所欲的造型和色彩处理的功能,将自己的作品再丰富,创作为一幅具有冲击力的作品。同时结合电脑美术的特点所带来的新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认识和理解艺术作品不同的表现风格及特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如何更合理地运用电脑图像变化的功能对自己已有的创作进行完善。难点:如何启发的培养学生在创作中对图像变化功能处理程度与画面内容协调统一表现的能力。

教法:讲解法、示范法、启引法、练习法、评价法 教具:电脑软件,学生作品,打印机。教学过程

一、构思作品内容,收集创作参考素材:

提前向学生生布置作业:确定准备进行创作的素材作品,结合自己对动态效果的认识和理解寻找适当素材。

完成基本创作:用数码相机或扫描仪将学生的作品输入电脑

二、相关技能技巧学习:

1.讲解并示范电脑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应用方法,重点讲解图层概念和滤镜中相关的动感模糊功能。

2.相关美术知识:介绍动态摄影的方法和特点,以及未来主义艺术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启发学生大胆独特的想象。

三、创作作品:

根据学生自己的创意需要,运用学到的方法完善创作。

四、教学评价:

分组或全班欣赏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课题

19、精彩的戏曲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不同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或绘画,使学生体验京剧艺术特有的魅力,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了解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能根据人物的特征进行化妆和设计,能大胆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戏曲人物的理解,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隐性内容: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有关戏曲录像,图片,各种工具和材料。教材分析

本课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欣赏中国戏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及生动形象的化妆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欣赏、设计、制作、表演,体验京剧艺术特有的魅力,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这节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不同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或绘画,培养学生自我表现力,提高学生制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目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用表演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表达对民族传统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难点:根据所要表演的人物进行化妆和服装设计,表演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教法:导入法、问题法、讨论法、讲述法、质疑法、辅导法、总结法。教具:戏曲录像片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教学:

放戏曲录像片断。提出问题:猜一猜刚才表演的是哪个剧种、什么片断、哪个人物? 京剧艺术是让我们中国人骄傲的国粹艺术。

三、新授:

1、提出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2、组织讨论,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归为以下四大类。(1)戏曲发展的历史。

(2)我国大约有多少种地方戏曲,你了解哪几种。(3)介绍地方戏曲。

(4)有关京剧方面的知识:角色、化妆、服装、唱腔、剧情。

3、组织分工。

4、将自己准备的材料分成四大类。学生分成四大组准备总结汇报。

5、提出质疑:想一下你会遇到哪些困难,还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教师或者大家的帮助?

四、学生作业 教师进行辅导。

各组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准备;

汇报的形式要不拘一格; 能发挥本组同学的特长。充分利用现有的工具。

五、总结:

按顺序组织各组汇报。你对京剧有哪些新的认识?欣赏精彩的折子戏。

第四篇: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教学计划、总结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4例

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 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一)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二)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1)24+24+24÷2(2)24×2+24÷2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24+24+12

=48+12

(1)270÷30-180÷30(2)(270-180)÷30

=48+12

=60(元)

=9-6

=90÷30

=60(元)

=3(名)

=3(名)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面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1)42+6×(12-4)(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两名学生板演。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P14—15/2、3、5—7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三)(1)42+6×(12-4)

(2)42+6×12-4

=42+6×8

=42+72-4

=42+48

=114-4

=90

=110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P13例6(0的运算)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1)100+0=(2)0+568=(3)0×78=(4)154-0=(5)0÷23=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 号里面的。

(6)128-128=(7)0÷76=(8)235+0=(9)99-0=(10)49-49=(11)0+319=(12)0×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 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 P15—16/8—13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能否做除数? 0+319=319 0+568=568

0不能做除数。99-0=99 1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0×29=0 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49-49=0 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

如果你是赛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 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小组讨论:

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

①训练加方向标的意识: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 ②突出以大本营为观测点: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大本营?

二、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质疑:

1、知道吐鲁番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吗?

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小组讨论: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赛手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标:地。研究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练一练: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偏

,的方向上。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熊猫摆在哪?

讨论: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度,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度的方向? 解决问题,寻找得出距离的方法。如果你的赛车每小时行进200千米,你要走几小时能到达考察地? 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呢? 仔细观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试一试解决。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三、练习:

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

护卫舰的位置是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巡洋舰的位置是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鱼雷艇的位置是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

2、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

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四、课后延伸

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º方向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º方向上,约150米处。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个新项目标:位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合作绘图、练习巩固

目标:是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

(1)停车场在广场的方向,距离大约是

米。小红家在广场的偏

方向,距离大约是

米。

(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

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练习:

1、完成书上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

二、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建筑的位置。

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药店等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内容:第22页例3和做一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观察书上插图 小组讨论

(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2、汇报讨论结果

(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

(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3、答疑解难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能在组内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努内解决不了的老师解答。)

二、复习巩固

1、完成做一做

(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

三、复习反馈

1、完成练习第1、2两题

2、当堂汇报

(北京在哈尔滨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备偏东的方向上。)(学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离约是900米。)(小刚)(你家在学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

教学难点: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学生一个越野路线图,每人一张白纸(绘图用)教学过程:

一、山地越野:描述行走路线 小组讨论:

1、作为越野队员我们将怎样确定越野路线?

2、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和路程的? 描述行走路线 为什么要到达一个目标就重新画出方向标?

描述行走路线一个越野车队,四个赛段的时间分别是15分钟、5分钟、35分钟、5分钟,他们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0千米

描述行走路线讨论:为什么第一赛段的路程与第三赛段路程长短差不多,时间却相差一倍多?车坏了、路是上坡、路上障碍物多、路上休息了一些时间

二、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 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

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1)点1的西北方是

起点的方向,点2在起点的方向。(2)说出具体路线:

从起点出发,先向

度方向走

km到点1,再向

方向走

km到点2,最后向

偏度方向走

km到终点。

三、开放题:公园游览

度TOP,终点在

第五篇: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p.1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完善和提升整数乘法的笔算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伐好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放大,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自己出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笔算。算完后互相检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书,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主要说清楚分别要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去乘)。

二、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

让学生看图后,读读题目的意思,说说怎么列式? 随学生回答板书:144×15 指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探索算法:

1、学生自主探索: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换算法,说说自己怎么算的?有问题么?

2、找几个学生的做法板演,分别说说各题错在哪里?正确的该怎么算?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1)直接一次乘。指出:乘数是两位的,要分两次乘。

(2)分别用第一个乘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去乘,乘了三次。指出:一般用第二个乘数分别去乘]另外再指出:个位乘得的积末尾和个位对齐,十位乘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总结:(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4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做在书上)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很容易出错,除了上面说的错,还有哪些呢?一起看第2题:说说错在哪里?怎么改正?

特别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还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2、完成第1题

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竖式进行笔算,算完后指名说说得数。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列竖式计算可以方便一些?

指出:用竖式计算类似的题目时,通过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能使笔算方便一些。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读题,指名说题意。

提问:要求算出每种水果各卖了多少元,就是要算出总价,总价是怎样计算的?(板书:数量×单价=总价)

学生列式计算,写在作业本上。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提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一步熟悉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昨天我们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主要错误有两种:一是进位问题,二是乘数中间有0 分别板书845×37 604×28 第一题:(师生共同完成)这题的数都比较大,多次需要进位,大家在做的时候,有的不知道进位该写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把每次的进位有序地写在旁边(边算边示范,其他学生照样子写)算完后,指出:这样记一记,就可以更清楚了。

补充:如果算式是要算37×845,你觉得竖式可以怎么写?为什么?

通过两个竖式的对比,使学生清楚原来的写发只要乘2次,后面的算法要乘3次,还是前面的算法比较简便。指出:三位数和两位数乘的时候,为了计算的简便,我们更习惯于把位数多的乘数写在上面。第2题,先让学生算,算完后分别说说两次乘得的结果。问:这里都需要和0乘,为什么一个结果中有0,而另一个结果中没有0呢?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当个位上需要进位时,这个0就被进上来的数取代了;当个位上乘的结果不需要进位时,0还是有的。

二、、口算练习

“想想做做”第5题 比一比谁做得又快又准确。(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口答。

交流:这些题你算的时候有什么窍门么?(可以先不考虑后面的0,算出结果后再添上几个0)

问:第一组题下面2题为什么得数会一样呢?

三、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第7题:

读题,问:你有疑问么?(可能会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汽车的速度慢但需要的时间还少呢?)可让别的学生帮忙解答这个疑问。(说明:虽然都是从北京到上海,但实际路程的长度是不同的)

分别列式算出两条路的长度。交流后明确:“速度×时间=路程”

2、第8题

读题,解读“人均月收入”和“人均年收入”的含义 学生选择必要的信息解决问题。

3、第9题:

读题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准备如何解答?(可以分别用乘和减两种方法,这里可能更多的会考虑用乘法)

学生列式解答,在交流的时候主要要让学生说完整的解答过程。

4、第10题:

学生读题看图了解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已卖出的”要按“每个16元”计算,而“剩下的”要按“每个13元计算”。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回答,说说解题思路。

四、思考题

学生尝试练习,交流探讨思考过程,最后的出结果。

五、课堂作业 p.2第6题 教学反思:

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 教材简析:这部分教材创设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环保生活情境,提出了需要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经验,尝试着独立列竖式计算,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掌握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简便算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初步体会简便算法的依据。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依据。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交流口算本上的得数。

问:这些口算题有什么特点?(都是末尾有0的乘法)

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口算?(先不看0,乘完后再数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添上几个0)

板书其中一题:200×43 这题的得数是多少?怎么算的? 现在请你用竖式来计算,行么?(板书竖式,强调0先不要对齐)

看板书:200×43=8600,问:谁能根据这个算式很快地编得数也是8600的乘法题?(2×4300,20×430)

为什么这三个算式的得数都一样呢?(先不看0,都是2×43;再添上0,两个乘数末尾合起来都是有2个0,所以都要添上2个0)

2、哪些同学昨天已经预习了数学课本?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吗?(要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学习例题:

1、出示图,提问:从图上知道哪几个信息?要求“每天大约能释放出氧气多少克”哪个条件是多余的?算式怎么列式?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850×15=

2、尝试练习,解决问题:

850×15=?,用竖式怎样算,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试一试。指名板演,(可能出现的情况):(1)、按照原来的方法笔算(2)、0先不对齐,但在前面乘的时候,0也参与了(3)、交换了两个乘数的位置

(4)在第2步乘的时候,没有把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

讲评这几种做法: 第一种方法:是正确的

(重点讲)第二种方法:为什么开始列竖式的时候0没有对齐某个数位?(先不考虑,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既然是先不考虑,所以在这两次乘的时候,0也不要考虑。(擦去多余的0)指出:最后加完之后,这个0要补上。„„

比较第一、二种竖式,指出: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我们可以像这样写,比较简便。

3、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讲评。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得数。

2、第3题。

学生独立分组口算。算完后指名交流每组算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四、布置作业: 第2、4题。教学反思:

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想想做做第5~10题 教学目标: 同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规范末尾有0和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探索乘数、积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明白末尾有0乘法的口算依据。教学重点: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过程:

一、举例昨天学生作业中的几种典型错误:(竖式略)1、34×560 结合竖式提问: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0的位置,乘的时候第一步算6乘34,积的末尾对齐6,第二步算5乘34,积的末尾要对齐5。如果是三位数乘三位数(在原式前依次加上一位)谁能说说分几步算?每一次的积怎么写? 小结:乘到哪一位,积的末尾对齐那一位。2、500×34 竖式写的时候没有把2个0都写在后面,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画了一条曲线,可以问:书上是怎么画线的?这题有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改?

3、填空说理: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2个0,积的末尾()个0,为什么?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

1、做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得数。填完后问:把后面四栏同第一栏比较,分别看看乘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估计学生都会说“多0”、“少0”之类的。)规范学生的说法:2→20,2乘10等于20,乘10可以说成是“扩大10倍”,学生模仿说一说。

把第一栏和第二栏的比较:一个乘数没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类似的变化还有吗?(比如说第4栏)也指名学生说一说。

再让学生比一比第2栏和第4栏,你有什么发现?(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缩小10倍,积不变。)„„

2、算一算,比一比

先请学生观察题组,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再独立完成这些题,做完后交流得数。

3、完成口算第7题,老师看好时间,从时间角度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做完后,全班校对得数。

4、完成第10题:你能在□里填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吗? □□×□□=1600 □□×□□=2400 指名说说你在做题时先怎么想?结果是多少?还有别的结果吗? 如果没规定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你还会有别的结果吗? 这么多种结果,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5、讨论第9题:

(1)先读题,问:这里一共给了几个信息?

再读问题,问:这个问题和什么有关?哪些信息暂时还用不上? 指出:当信息比较多的时候,我们要正确选择能解决问题的信息。学生列式解答。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一般学生还会提“这些废纸能节约„„多少?” 问:“这些废纸”指的是哪些废纸? 学生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再交流。

三、布置作业:p.6第8题 教学反思:

练习一(1)

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练习一中关于计算部分的练习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练习的重点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关于计算的知识,包括:(1)口算,要在正确的前提下,有一定的速度;(2)简便算法,要利用数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使计算更简便;(3)笔算,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铺地锦”介绍,使学生了解古代的计算方法,产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 上课准备:和同学一起浏览整个练习一的内容,指出:这么多的内容我们将分两课进行练习,怎么分比较合适?

相信学生会很自然地分为:计算一课和解决实际问题一课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计算

一、口算:(完成书上的第1题)

老师看好时间,学生统一完成。再校对。

(这里一共有12题,一般的学生应该能在1分钟内完成。)

二、简便计算:

上学期我们认识了25×4=100,利用这个算式,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计算。一起来找一找,125×()=1000 指出:125×8=1000,25×4=100,这两个算式对我们的乘法简便计算帮助是非常大的。观察第6题,以125×16位例:谁能直接算出这题的积?这题可以怎么算? 板书完整的过程:=(125×8)×2 =1000×2 =2000 也就是说,上面的题经过拆分,可以变成下面的题,计算就比较容易。学生继续完成另外两组题。

501×20为什么可以变成500×20+20呢?

(可请学生从乘法意义的角度来说一说,为乘法分配律做准备。)

三、思考题: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乘积最大,应该是哪两个数?要使乘积最小呢?换五个数字再试一试。集体商量积最大问题:你有什么大致的思路呢?(要使积最大,最高位上肯定分别应该是最大的两个数字4和5,低位上的数字应尽可能小。)学生尝试找一找,老师依次把找到的算式板书,要求学生看板书继续找积更大的,一直到大家一直认可为止。最后答案是431×52 找一找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类似的方法找到积最小的算式:245×13

四、介绍“铺地锦”,先大家一起看书上的解答,交流是否能看懂?具体怎么算? 再完成书上留下的计算。

补充:如果你敢兴趣这种方法,可以(1)继续出题再算;(2)想想这又是为什么?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计算,计算包括了口算、简便计算、笔算等。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2题和第7题 教学反思:

练习一(2)

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练习一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些常见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运算中,选择合适的算法,培养学生灵活解答的习惯和能力。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完成书上的解决实际问题。

一、“大约”问题:

1、学生读第3题。读完后问:这里的“140名”是一个怎么样的数?为什么?(近似数,这个数据只是一个大致情况,没必要也不可能每一分钟都正好是140名。相反的,我们全班人数50人,这“50”就是一个精确数。)

指出:正是因为信息给的数据本身是一个近似数,所以算出的结果也是一个近似数,问题就说成了“每小时大约有多少名婴儿出生?”这题在解答的时候要不要用“≈”? 学生列式解答,观察算式,你觉得这题在计算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口算)学生完成完整的解答。

2、学生读第5题:指出:这题的问题是“京拉线大约长几千几百千米?” 这种问法是因为去年的教材中有估算的教学,本册书中已删去了这部分知识。那该如何理解这里的“大约”呢?

(142千米本身是一个大约的数,27倍也是,所以算出来的数就是一个大约数;只是这个大约数没必要再转换成“几千几百”,直接写就是了。)学生列式,观察算式,说说这题该采用什么方法计算。(笔算)

二、购物问题:

学生找出本练习中的购物问题,说说购物问题中的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1、第5题:读题后,学生列式,观察算式,说说你准备选用的计算方法。(可以简便计算,指名说说具体的简便算法。)

2、第10题:读题后,把该题与上一题比较,单价、数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单价可以看成是整套的单价,那就要先算出一套的;也可以分别算出课桌和椅子的总价,再把两部分加起来。)

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完整解答。

3、第12题:读题后问:这题与前面两题又有什么不同?(发现单价会随着人数的多少而变化。)分别算一算三个班各需要的钱数。

比较三个得数,你有什么发现?(三班的人数是最多的,但需要的钱是最少的。)为什么?

那三个班如何买票是最合算的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比较:如果把前面三个班分别需要的钱数加起来是否会等于这次算出来的钱数呢?为什么? 指出:在具体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灵活的情况,需要大家去选择更合适的方法。小结:这三题算的时候我们都想到了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但在具体运算的时候又各有不同,希望大家要多注意。

三、其他问题:

1、第8题:读题后,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来解答 观察算式,同桌互相说说适合它的计算方法。(简便计算)指名板演,结合板演规范学生的书写。(比如括号的运用等)

2、第9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再交流校对。

3、第11题:读题后,指名分别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怎么算? 板书这两个面积公式。学生列式计算,并比出大小。教学反思: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10~12。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包括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这是学生学习过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其计量单位,这对于丰富学生对量及其计量单位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每生自带2件左右常见的容器。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实验,(略)得出结论。

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 完成书上的练习(1)和(2)

分别让学生把图的意思说一说,再得出某个结论。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说说你通过昨天的预习,知道关于“升”的哪些知识?

1、计量液体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单位

2、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可以装1升水

拿出该正方体,从里面量它的棱长。问: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 倒满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这么多水就是1升。

3、用学生带来的常见的容器来认识1升:

(1)请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起比一比。分别指名问一问: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容量是1升?

指出: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1升。(2)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

分别请这部分学生举起该容器,其他同学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约是几升。可结合2.5升的可乐瓶,请学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 老师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实验得出:1升多一点)想象:以它为参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呢?

比如:可用手比画一下,像电饭锅大约有2个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 取一脸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脸大约要用几升水呢?(实验得出:2升)以这一脸盆为参照,估计一下,边上的这桶水大约有多少升?(10升)

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8.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分别取几个大小不同的杯子倒一倒。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4、练习,完成(3)和(4)

三、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布置实践作业:以有刻度的容器,分别用倒水或看刻度等方法,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教学反思:

认识容量和升(2)

教学内容:p.13、14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一些常见容器的实验,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

一、完成口算本上的校对工作,检查学生的口算完成情况。

二、交流检查学生昨天回家的实践作业:

比如:1升水可以倒4杯水,可以倒20个小酒杯,可以倒2大碗„„(比较小的容器)1个电饭煲是2升多,1个大油桶是5升,一个水池30升,一个脸盆5升„„(较大的容器)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做到:(1)想象,也可用手比划该容器的大小;(2)继续补充

三、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

1、用自己制作的量器盛1升水,分别倒入下面的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比如:煲的1/2,锅的差不多,脸盆的1/5 可继续让学生估一估,整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几升。

2、下面的容器里大约各能盛多少升水?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这里的4张图,可以让学生先挑一个最有把握的说,并说清楚理由。再以此为参照,进行推算其他的容器。

也可用排除法进行,但都要学生充分说理,不能是简单的凭感觉。

四、指导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略)教学反思:

认识毫升

教学内容:p.15~17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毫升的认识以及升与毫升的进率。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让学生通过学习加深对容量含义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容量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学会容量单位的简单换算。教学目标:

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教学准备:滴管、量桶、水等。教学过程:

一、了解预习情况:

通过预习,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 随学生回答板书:毫升

学生可能会知道: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1升=1000毫升;„„

二、认识1毫升

1、取量筒,介绍:这个量筒最少的刻度是5毫升,现在我们要用它和这个滴管来找1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么好办法?

(可以先用滴管滴5毫升,再除以5就得到了1毫升的滴数。)实验:大约要205滴才是5毫升 算:205÷5=21(滴)

2、每个组派人上来,用老师准备的滴管在瓶盖内滴21滴水(1毫升),组内传一传,看一看1毫升的水大约是多少? 说一说:1毫升水是多少水呢?

3、介绍生活中量毫升的容器: 有时我们生病了,要喝一些药水,(取一药水瓶)读:成人每次喝15~20毫升。问:我没有量杯,那怎么才能找到这15~20毫升药水呢?

取生活中最常见的勺子,舀满1勺水,倒入量筒,测得大约是10毫升

指出:这勺子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东西,现在你会利用它找适量的药水了么?

三、看书并认识看刻度

学生独立看书,看完后交流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如: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 回答书上的提问:21滴水大约是1毫升

看量杯上的刻度时,要看贴着刻度的水面高度,不能看水面中间,因为这个图是立体的。升是比较大的容量单位,1升=1000毫升。

四、完成想想做做: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指出: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

2、老师用量筒量出一个50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倒入题中的这几个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况? 回家练习:用刚才认识的勺子(10毫升),舀50毫升水,分别倒入这几个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3、说说下面每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

请学生完整的列出解答算式。在交流第一个的时候指名说说列式理由。

4、填空:

4升=()毫升 2000毫升=()升 9升=()毫升 5000毫升=()升

5、倒出100ml 饮料,数一数你要多少口才能把它喝完。再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先交流:做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喝?然后多请几个学生自然地喝这100ml水。算一算。(我自己:4口;100÷4=50ml)

五、全课小结:说说你对毫升的认识。教学反思:

练习二

教学内容:p.18、19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练习的内容大体分为三部分:第1、2题练习升和毫升的认识;第3、4题着重练习升和毫升的换算;第5~7题主要练习一些常见容器容量的估计。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

2、能通过一些常见容器的测量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教学过程:

一、补充(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1、用1、3、5、7、9按要求填写,完成下面的算式: 积最大:□□□×□ □□□×□□ 积最小:□□□×□ □□□×□□

讲解:最简单的 “积最小:□□□×□”,两个乘数的最高位分别应该是最小的两个数:1和3;100×3和300×1的结果是一样的。三位数剩下的两位数肯定是57,如果另一个乘数是1的话,那就还要加上57;如果另一个乘数是3的话,那就还要加上3个57;显然另一个乘数是1,三位数是357。

类似的方法继续探索其他三题,当答案不能确定的时候,可以把符合大前提的多个算式都罗列出来,再分别算出积再比较。

指出:解答这类题,要先有一个大方向,然后再通过计算检验,最后得出结果。2、315÷3,想清楚商是几?再猜一猜可能有的错误答案是几? 指名说说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

1、练习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1)下面各容器的容量用什么单位计量比较合适?

可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容器具体的容量,如热水瓶约3升„„(2)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2、练习升和毫升的进率:(1)在○里填上>、<或= 900毫升○1升 6升○6000毫升 3升○2500毫升 7000毫升○8升(2)看图说说每个量杯里各有多少毫升水?

再算一算这4个量杯的水合起来比1升少还是比1升多?

3、常见容量的估计(1)指导做计量液体的器具

(2)估计几个常见的容器,并用自制的器具量一量,和自己的估计比一比。

4、布置课后练习:

到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物品是用毫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有哪些物品是用升坐单位的,各是多少升。

5、布置下节课要准备的一些东西。教学反思:

美妙的“杯琴”

教学内容:p.20、21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结合升和毫升的学习安排的实践活动,分“敲敲听听”和“编编唱唱”两个部分。“敲敲听听”让学生通过两个层次的活动,依次:发现不同的容器中倒入同样多的水,可以敲出不同的音;相同的杯里倒入不同量的水,敲出的音也不同。在此基础上安排“编编唱唱”,让学生选择一组杯子,合理调整各个杯子里水的多少,使之发出不同的音,制成一个“杯琴”;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制的“杯琴”敲敲唱唱,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目标:

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与科学、音乐学科的综合,通过制作、欣赏“杯琴”,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学准备:水、各种容器,敲的小棒等 教学过程:

说明:昨天我已经让个别音乐好的学生到自然教室用试管制作了一个杯琴。

一、请学生介绍“杯琴”

1、请该生把制作的杯琴亮出来,并分别按顺序敲出“1~7”七个音,在此基础上,再用该杯琴敲出一个简单的乐曲,激发同学的兴趣。

2、介绍该杯琴的制作过程:

(1)确定水的多少对音高的影响。可分别用装满水的和空的、装一部分水的做一比较,很明显地发现水越多,音越低

(2)把7个试管依次从多到少地装入适量的水

(3)敲一敲,并通过调整水的多少来调整音的高低,直到满意

3、老师补充:

通过刚才的介绍,大家知道了音的高低和同样容器中装的水的多少有关,其实还和不同的容器有关。

分别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容器敲一敲。

当然在敲的时候,用的力气要均匀,选择的材质要能发出比较清脆的声音。

二、学生分组实验:

1、请每组同学把自己带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制作杯琴。没带齐的组也可以到老师处借烧杯等容器。

2、分组交流:

每组可以用杯琴敲出“1~7”的音,或者可以直接敲出一些简单、熟悉的曲子。全班评一评哪组制作的杯琴音质最好,音准最准。

三、介绍“你知道吗?”

在玻璃杯里装上不同量的水,杯子里剩下空气的量也就不同,这样就可以敲出不用的音。有些乐器正是根据这个原理来制作的。说说书上这几样乐器的名字。

你知道这些乐器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音?请大家课后查资料,并互相交流。教学反思:

认识三角形

教学内容:p.22、23、24(“想想做做”)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第22页的例题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第23页的例题着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难点:认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体会单侥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学具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例题图,问:在图上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很常见的图形,是什么?(三角形)生活中的三角形随处可见,说说哪些地方也能看到? 揭示课题:认识三角形

二、做三角形:

1、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得到一个三角形,利用手边的材料,比比谁的方法多? 交流:(1)、用小棒摆。讲评时注意:小棒摆的时候一定要首尾相接,不能有多出来的部分。(2)、在钉子板上围。讲评时注意:只要有三个顶点,如果发现边不够直的话,需要把三角形调整得大一些。

(3)、用三角板或尺上的其他三角形直接描画。

(4)、在纸上分别画围起来的三条线段,也能得到一个三角形。„„

2、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一起动手画一个三角形,说说各部分的名称:3个顶点、3条边、3个角 三、三边关系:

1、是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用学具盒里的小棒分别摆一摆,是不是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学生摆完后交流:(1)同一种颜色(一样长)的小棒肯定是能摆成一个三角形的。(2)一红两绿这三根小棒是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

小结: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那为什么会围不成了呢?

2、探究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

(1)说说你用一红两绿三根小棒怎么就围不成三角形了呢?(两根绿的太短了,碰不到。)画一画(图略)

在图上分别标出三边为a、b、c,a+b<c 不能围成三角形

(2)想象:如果把一根绿的换成长一点的,和原来那根绿的合起来正好和红的一样长,行不行?画一画(图略)

在图上分别标出三边为a、b、c,a+b=c 不能围成三角形>(3)那究竟什么时候能围成三角形呢? 可能会有学生会猜想,a+b>c 再用小棒摆一摆,摆完后再比一比,是不是符合a+b>c?

结合画图,指出:当两条边的长度和小于第三边的时候,这两条边根本就不能碰到,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当两条边的长度和等于第三边的时候,就变成了3条线段重合在一起的一条线段,不是三角形;只有当两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那它们就会在第三边上面的某一处碰到,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

3、练习巩固:

(1)有这样两根小棒,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第三根小棒多长那么它们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说说理由。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先可考虑最短的,如果是2厘米,那么和6厘米的合起来正好是8厘米,只能重合在一起,变成线段,所以至少要比2厘米长一点,在整数范围里,那至少就得3厘米。再从最长的角度考虑,6厘米和8厘米的合起来要14厘米,不能有14厘米长,那样也是重合后变成了线段,应该要比14厘米稍微短一点,即13厘米。)(发现:比两边之差多1,比两边之和少1)

(2)继续练习,如:6厘米和6厘米,3厘米和4厘米„„

四、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

1、在点子图上画出两个三角形:

指出:画的时候,要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点子重合。

2、下面哪几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

在学生交流完后追问第一种情况:那如果老师把2厘米的加上6厘米的,不就变成“大于”4厘米,那就可以围成三角形了。这样的判断对不对?为什么?

(6厘米是其中最长的一条边,它单独一条就比别的两条都长,所以,要用比较短的边合起来,然后和最长的比。)

3、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一条路最近? 请你用今天学得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高

教学内容:p.24、25 教材简析:这节课教学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是有关三角形的重要概念,是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例题首先通过量人字梁的高,引导学生初步联系现实生活感知三角形的高,然后通过图示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建立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高,并正确地画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只限三角形内部的高)

2、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显示生活的联系。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准备:三角尺、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作业本上分别的画三种情况:(图略)(1)a+bc 明确:只有当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这样的三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一般判断的时候只要把最短的两条边加起来和最长的比就可以了。

2、画一个类似于人字梁的三角形(只要外面的三条边)说说三角形的组成: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二、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我们刚才说到三角形有三条边,这节课我们将要来认识关于这个三角形神秘的第四条线段,你猜是什么?(高)板书:高

由“高”你联想到了什么?(垂直、直角标记„„)

2、示范画高的方法:

边画边说:以这条边为底,现在要找它的高。板书:底

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不断移动)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无数条)

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从对面的顶点画下来的这条垂线)用虚线画一画。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画的这条线段用虚线表示,画完后还要画出直角标记和“高”(或用字母“h”表示)学生在作业本上,模仿板书也画一画。

3、画一个三条边都是斜方向的锐角三角形,以其中一条边为底,你能画出它的高吗?请一个学生上黑板,用三角板摆一摆它的高在哪里?

学生把该样子的三角形也画在作业本上,并画出其中的一条高。画完后问:你有什么疑问吗?

(可能会有同学会提出:三角形一共有3条边,只能以刚才的那条边位底吗?如果是以另外两条边为底呢?)

指出: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出现的,另外两条边也可以作为底,也可以分别找到它们的高。继续分别请学生来用三角板摆一摆另两条高的位置。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三条高。

观察该图,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它的3条高;这3条高相交于同一个点。)

指出:如果你画的三条高没有相交于同一个点,那么你的高肯定是画得不够准确。

4、举老师手里的三角板,问:我手里的这个三角板和刚才画的三角形,有什么不用?(有一个直角)

描画出三角板中的三角形,并标出其中的一个直角。问:这个三角形,你也能像刚才那样找到3条高吗?怎么找?

结合学生的回答,使大家明白: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角边可以互相看作是一底一高,不用另外画;只有当把斜边当作底的时候,它的高要另外画;3条高相交于原来的直角处。

三、完成书上的练习

1、试一试,分别量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个高各是多少厘米。

2、想想做做第1题: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注意图上以规定了底,只要画出指定的一条高就可以了。交流的时候,重点说说第三个三角形:它的高是哪一条?为什么?

3、把一根14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用先串成一个三角形,除了书上举例的5厘米、3厘米和6厘米外,还可以怎样剪? 说说你的方法?有没有有序思考的方法?

(比如可以这样考虑:把14厘米一分为二是7厘米和7厘米,最长的边不可能是7厘米,因为如果一条边是7厘米了,那另外2两边合起来也是7厘米,那就不能围成三角形了。在整数的范围里,最长的边只能是6厘米,那另外两条边合起来就应该是8厘米;8不能分成1和7,那还能分成2和6、4和4,3和5就是书的情况。还可以想最长的是5厘米,那另外两条合起来是9厘米,9不能分成1和8、2和7,3和6已经有,还有就是4和5。所以一共有4种情况:3、5、6;2、6、6;4、4、6;4、5、5。)

4、想想做做第3题,请你说说为什么这个三角形的高的长度一定比小棒短?

(可引导学生回忆: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所以这条高要比小棒短。)

四、介绍“你知道吗?”

1、学生分别用学具盒里的3根小棒,搭成一个三角形,轻轻捏住其中的一个角,敲其他的边或角,发现: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变。

再用4根或5根甚至更多的小棒,围起来,得到一个多边形,也捏住它的一个角,轻轻地敲,发现:它非常容易得变成其他模样。指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生看书,说说这些图中哪些地方有三角形?还有什么地方也有三角形的结构? 教学反思:

三角形按角的分类

教学内容:p.26、27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教材让学生通过对提供得意写三角形的每个内角大小的观察、比较、分类,引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概念,并用集合图揭示了这3种三角形都是三角形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教学重点:会按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和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角的分类:

角是有大有小的,角按大小可以分成哪几类?

老师随学生回答依次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这些角有的度数是确定的?分别是多少度?

锐角和钝角的度数是不确定的,但有一个范围,谁来说一说? 板书整理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º~89º、90º、91º~179º、180º、360º

指出:89º、90º、91º这三种度数非常的接近很难判断,所以当看到接近直角的角时,都要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

二、学习三角形的分类:

1、老师画一个直角。再连接两点,问:这样画得到的三角形叫什么三角形?(板书:直角三角形)

老师再画一个钝角,并连接两点,问:这样画得到的三角形叫什么三角形?(板书:钝角三角形)

联想:刚才我们分别先画一个直角和钝角,再连接就得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如果我先画一个锐角,再连接是不是也会得到一个锐角三角形呢? 请你试一试。交流(有意识选择开始画的锐角较小的学生来交流):(1)连接后可能得到的是一个钝角三角形。问:你怎么知道现在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通过说理,使学生明白:判断的时候只要看其中最大的一个角,如果这个最大的角是钝角,那这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2)连接后可能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

通过三角板的之间检验,确认其中最大的角是一个直角。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判断方法:其中

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该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比较、讨论:为什么刚才可以肯定的得到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而现在却不能肯定的得到锐角三角形呢?

(通过学生回答,使大家明白:钝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钝角,还有两个是锐角;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角是直角,还有两个角也都是锐角;确定了钝角或直角后剩下的肯定是锐角了。而先画了锐角之后,剩下的角可能是三种角中的任意一种。)(3)画锐角三角形比较保险的一种方法:

先画的锐角不能太小,可略小于直角;画的两条边长短比较接近,这样就能得到一个锐角三角形了。画完后为了保险起见,可找出其中最大的一个角,量一量是不是锐角。学生分别在本子上画出这三种三角形。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怎样的角是锐角三角形?怎样的角是直角三角形?怎样的角是钝角三角形? 画出示意图。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

三、完成想想做做:

1、(第2题)你能连一连吗?

学生独立做,做完后把有疑问的几个选出来交流。

2、在钉子板上分别围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学生围好后,互相检查验证。

3、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四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在交流的时候用“对角线“来说一说。

4、把右边这样的平行四边形纸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应该怎样剪?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呢?

5、你能在下面的三角形中分别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吗?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画出的线段就是原来三角形的高。

6、在直角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你分成了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还可以怎样分?

老师可以在学生画的基础上,展示其中几种比较典型的画法,组织学生再交流。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内容:p.28、29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教学先通过计算三角尺的3个内角的度数的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发“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猜想,再通过组织操作活动验证猜想,得出结论。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º”。

2、让学生学会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º”这一知识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

3、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意识,锻炼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点子图、自制的三种三角形纸片等。教学过程:

一、提出猜想: 老师取一块三角板,让学生分别说说这三个角的度数,再加一加,分别得到这样的2个算式:90º+60º+30º=180º,90º+45º+45º=180º 看了这2个算式你有什么猜想?

(三角形的三个角加起来等于180度)

二、验证猜想:

1、画、量:在点子图上,分别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画好后分别量出各个角的度数,再把三个角的度数相加。

老师注意巡视和指导。交流各自加得的结果,说说你的发现。

2、折、拼:学生用自己事先剪好的图形,折一折。

指名介绍折的方法:比如折的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可以先把它上面的一个角折下,顶点和下面的边重合,再分别把左边、右边的角往里折,三个角的顶点要重合。发现:三个角会正好在一直线上,说明它们合起来是一个平角,也就是180度。继续用该方法折钝角三角形,得到同样的结果。直角三角形的折法有不同吗?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除了用刚才的方法之外,直角三角形还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折;可以直角不动,而把两个锐角折下,正好能拼成一个直角;两个直角的度数和也是180度。

3、撕、拼:可能有个别学生对折的方法感到有困难。那么还可以用撕的方法。

在撕之前要分别在三个角上标好角

1、角2和角3。然后撕下三个角,把三个角的一条边、顶点重合,也能清楚地看到三个角合起来就是一个平角——180度。

小结: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º。

4、试一试:

三角形中,角1=75º,角2=39º,角3=()º 算一算,量一量,结果相同吗?

三、完成想想做做:

1、算出下面每个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在交流的时候可以分别学生说说怎么算才更方便。比如第1题,可先算40加60等于100,再用180减100等于80 º。第2题则先算180减110等于70,再用70减55更方便。第3题是直角三角形,可不用180去减,而用90减55更好。

指出:在计算的时候,我们可根据具体的数据选择更佳的算法。

2、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是180 º,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可先猜想: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会不会它的内角和变成180×2=360 º呢?为什么? 然后再分别算一算图上的这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结论:三角形不论大小,它的内角和都是180 º。

3、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填一填。

4、说理: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为什么? 一个钝角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第4、5题 教学反思: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教学内容:p.30~32 教材简析:本课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已经它们的特征。教材先给出有两条边相等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让学生量一量每个三角形各条边的长,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有两条边相等,然后概括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接着通过用纸对折简出等腰三角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最后认识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明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也相等。认识等边深刻系的编排与等腰三角形类似,其中等边三角形的3个角都相等的特征是让学生在对折中发现的。

教学重点: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以及它们的特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知道等腰三角形边和角的名称,知道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3个内角相等。

2、让学生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剪刀、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关于三角形,你有那些知识?

1、按角分成三种角

2、三个内角和是180度

算第三个角的度数,如果是一般三角形,那就用180去减;如果是直角三角形,那就是90去减„„

二、认识等腰三角形:

1、比较老师手边的两块三角板,他们有什么相同?(都是直角三角形)

有什么不同?(其中有一块三角板的两条边相等,两个角相等;而另一块三角板的角和边都不相同。)

指出:像这种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我们叫它“等腰三角形”

2、折一折、剪一剪:

取一张长方形纸,对折;画出它的对角线,沿对角线剪开;展开

观察:这样剪出来的三角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等腰三角形。想一想:为什么要对折后再剪呢?(这样剪出来的两条边肯定是相等的。)

除了两条边是相等的,还有什么也是相等的?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两个角也是相等的,因为也是重合的。)

3、画一画:

讨论一下,如果我要把这个等腰三角形画下来,应该怎么画?

从一个顶点出发,分别画两条同样长的边,这样就确保有两条边是相等的,然后再连接这两条边,就得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师生共画等腰三角形。板书:等腰三角形

4、教学各部分名称:

读“等腰三角形”,想一想,这名字是什么意思?(两条腰相等的三角形)

在图上标出:这两条相等的边,我们就叫它“腰”;这第三条边和它们是不相等的,我们叫它“底”

在底边上的这两个角是相等的,就可以共用一个名字“底角”;剩下的这个角,称之为“顶角”。

三、认识等边三角形:

1、刚才有的同学画的等腰三角形,看上去三条边都是相等的。如果真是那样,那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等边三角形”

2、为了确保三条边都相等,我们可以这样折:取一正方形形纸,边折边示范,并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折?

剪下后,量一量每条边是不是真都一样长?在量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3个角也都相等,都是60度)

3、画等边三角形:很容易保证两条边相等,但保证三条边都相等有一定的困难,所以等边三角形不好画。你有什么办法?

方法一:根据角度来画。比如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然后分别画出60度的角,如果两边正好会合,正好都是3厘米,那就说明画得很准确。

方法二:根据高来画。比如先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然后在1.5厘米处画高,从端点出发到高量出3厘米,并画下来,再画另一条,就得到了等边三角形。学生动手画一画。

四、完成想想做做:

1、下面物体的面,哪个是等边三角形,哪个是等腰三角形? 指名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2、用一直行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剪开。剪出的两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只直角三角形吗?

分别请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指出:三角形可以按角来分也可以按边来分,这是两种不同的依据可得到不同的结果。

3、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并说说这几个轴对称图形都是什么三角形。

指出:既然是对称的,那肯定有两条边是相等的,那就是等腰三角形。

4、在点子图上画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再画出每个角都是锐角的等腰三角形。老师注意巡视检查,也可请几个学生说说自己怎么画的,怎么想的?

五、继续作业:

第32页第5、6、7题。在写之前可先组织学生说说各题是怎么思考的。教学反思:

练习三

教学内容:p.33、34 教学目标:

通过梳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边和角的特点;能正确给三角形分类;做一些相关的判断等练习。教学过程:

一、了解整个单元的内容:

通过看书,了解本单元主要分几个内容:

1、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指出:我们在判断的时候一般只要想其中最短的两边之和与最长的第三边比。想一想,这又是为什么?

2、画三角形的高,要注意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画,用虚线,标出直角标记和“高”

3、三角形按角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填空: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锐角。三角形按边考虑,有两种特殊情况: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板书:等腰直角三角形

指出: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时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来考虑分类。这个三角形是什么形状的?(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45度、45度和90度)分别举老师的教师用和学生用的该块三角板,比一比,使学生明白:等腰直角三角形不管大小,它的三个角的度数是固定不变的。还有一种三角形也很特殊,它的三个角的度数也是不变的,你知道它是什么三角形吗? 随学生回答板书:等边三角形。

分析:等边三角形从字面上看,它只说了边没说角,你能知道它的角各是多少度吗?那要不要说成“等边锐角三角形”?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等腰的可能是直角、锐角、钝角,所以要说清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等边三角形只能是锐角三角形,所以就没必要再强调了。)

4、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指出:利用这点,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计算。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三:

1、先判断下面各是什么三角形,再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说说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可提问学生:是不是三个角都要量?为什么?)老师注意巡视画高是否规范。

补充:这题是用给定的底画高,如果我给定的是顶点,你会画高吗? 老师画题,学生画高。说说怎么想的。

2、下面的三角形都被一张纸遮住了一部分,只看露着的一个角,你能确定它们各是什么三角形吗?

注意最后一个角,要让学生说说理由,或者也可请学生画出不同的结果。

小结:有钝角的就是钝角三角形,有直角的就是直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才是锐角三 角形。

3、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一拼:(1)拼成图形的内角和是180º。

学生可同桌或四人合作,请不同拼法的同学站在讲台前展示。分别算一算。指出:只要是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就是180º(2)拼成图形的内角和是360º

继续合作,请不同拼法的同学站在讲台前展示。分别算一算。交流的时候可先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再选一般的四边形。指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º

4、下面是3块三角形玻璃打碎后分别留下的碎片,你知道它们原来各是什么三角形吗? 注意:第二个三角形可能会有学生说成锐角三角形,可引导学生认识,“等边三角形”更适合它。

5、你会用下面的9根小棒,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吗? 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三种规格的小棒,分别摆一摆。老师加强巡视和指导。摆完后问:如果用一红两绿的小棒来摆等腰三角形,行吗?为什么? 再看书上小棒的数据,说说哪种情况是不可以的。为什么?

6、彩霞小区有一个由三个大小不同的等边三角形组成的花园,从A地到B地,走哪条路最近?图中哪两条路一样长?为什么?

问题一,可让学生说说理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问题二。可让学生算一算,分别都得到了120米,那就是相等。

7、在小组里说说下面的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在交流的时候注意补充和规范,如第三个三角形,最好能分别从角和边两方面考虑,说成是“等腰钝角三角形”。„„

8、思考题:先画一画,再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

说说自己的发现,如:一个多边形可以分成多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个数就是多边形的边数减2。多边形的内角和就是几个三角形内角和的和。可以用180×(n-2)„„

三、介绍“你知道吗?”,学生自己阅读,并算算金字塔每个侧面的底角大约是多少度? 关于金字塔有很多的秘密,同学们如果感兴趣的话,可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来看看。教学反思: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p.35、3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三步计算运算顺序;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题:

1、很多同学都喜欢下棋,我们一起去看看王老师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演示例题,指名说说图上的信息:

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象棋的单价是12元,围棋的单价是15元 读问题:她一共要付多少元?

这是一道购物的实际问题,遇到这类问题你马上会想到哪个基本数量关系式? 复习:单价×数量=总价

2、学生尝试列式,并交流:

(1)分步列式:12×3=36元 15×4=60元 36+60=96元(2)综合:12×3+15×4(可能还有):(12+15)×(3+4)

讲评:指着分步列式,让学生明确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比较两个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下面的算式为什么是错的?它这样算出的结果表示什么? 明确:要用象棋的单价乘象棋的数量等于象棋的总价,围棋的单价乘围棋的数量等于围棋的总价;分别算出两样棋的总价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

3、运算顺序:

12×3+15×4 12×3+15×4 =36+15×4 =36+60 =36+60 =96(元)=96(元)

比较这两种运算顺序,它们都对吗?哪个更好?为什么?

指出:这是一个三步混合运算,有乘有加,先算乘,即分别先算象棋和围棋的钱。

4、学生完成试一试:150+120÷6×5 做完后交流,可能会有个别学生先算乘,如果有可请学生说说正确的运算顺序,乘除在一起的时候,谁在前谁先算。

5、结合两题引导学生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二、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做在自备本上:

80÷2+76÷4 240÷6-2×17 45-20×3÷4 51-36÷3+25 指名板演再结合具体问题交流。

2、下面的运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题略)

建议:做混合运算,要先观察该题的运算符号,可把先算的步骤划线表示,然后再算。

3、比一比,你能说出原因吗?

25×30+25×20 840÷40-400÷40 25×(30+20)(840-400)÷40 第一组题可引导学生结合乘法意义来说,或是结合具体问题来举例说明。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第4题)读题后让学生解释“人均居住面积”的含义和求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2、(第5题)分析“我们组比你们两组的总人数多6人”,指名说说“你们两组的总人数”怎么算?

3、(第6题)比较两小题,说说两题的联系。

4、把这3道联系实际问题做在作业本上。教学反思: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p.37、38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综合运用这两方面的知己就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因此,例题直接提出“先计算,再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算的”要求,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通过独立思考确定运算顺序,并按顺序进行计算,主动实现知识的迁移,再通过交流是怎样算的,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教学过程:

一、复习:

(p.36第5题)老师板书信息,提醒学生根据“我们组比你们两组的总人数多6人”来列式

随学生回答板书:18+18×2+6 可能有的情况:(1)有学生交换加数的顺序。指出:一般我们要顺着题目原来的顺序来列式;(2)有学生提出了列式时要用到小括号。指出:小括号一般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有的时候也是起强调的作用。

二、教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指板书“18+18×2+6”问:谁能给这个算式加小括号,改变它原来的运算顺序。有三种情况:(18+18)×2+6、18+18×(2+6)、(18+18)×(2+6)分别让学生在自备本上算一算这三题,指名板演。交流这三道题,注意发现学生运算过程中的问题。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你能说说这类题在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吗? 你发现了什么?(运算顺序的不同,运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按照原题的运算顺序。)

2、学生练习:300-(120+25×4)

在学生练习时,注意搜集一些错误信息,比如:(1)学生在算完第一步时,没有把括号也移下来;(2)先算括号里的加;„„

3、同桌分别练习第2题的两组题,练习完后互相检查。全班交流。

三、学生作业:

第1题:老师注意巡视,发现一些学生中的错误。

第4题:读题要让学生说说基本的数量关系式“上午加下午”,然后再“对号入座”列式解答。

第5题:要看清楚是“三四年级总人数”的2倍。

两题可做一简单对比:上题括号也可不加,但加了之后感觉思路更清晰;下面一题括号就一定得加,而且要看清楚是加在具体的什么位置,才能表示“三四年级总人数的2倍”。第6题:学生列式后交流几种解答方法,各自说说列式理由。480÷3×5,480÷3×(3+2),480÷3×2+480 第7题:也要提醒学生一般要按照最基本的关系“多的-少的”来列式。教学反思: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2)

教学内容:补充及p.38第8、9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包括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

1、学生练习:(841-41)÷25×4 讲评学生容易有的错误:=800÷100 =8 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1)小括号;(2)乘或除;(3)加或减。

指出:这题含有小括号,那第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第二步算式中有除有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级的,应该按顺序来计算。

2、添上括号,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240÷40+20×2=52 240÷40+20×2=8 90-30÷3×5=400 90-30÷3×5=100 建议学生:(1)按现在的运算顺序算一算结果;(2)自己尝试添加括号;(3)交流。在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有一定的推理过程,最好不是盲目地试。

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开始计算。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编题组练习:

(1)周六的数学兴趣小组男生有25人,女生有15人,可以提一个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指出:这是我们一年级学习的解决实际问题,它只要一步就能解决。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板书:男生+女生=总人数(2)现在我们要改遍这题,“周六的数学兴趣小组男生有25人,一共有多少人?”

这两句不变,把“女生有15人”这句信息不直接告诉,可以怎么说?(比如:女生比男生少10人)这样题目就边成了两步计算的问题了。比较两题:什么没变?(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没变)在列式的时候还是要“对号入座”:男生“25”,女生“25-10”,加起来的的时候,可以把表示女生人数的“25-10”加个小括号,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3)现在继续改编,要把这题改成三步计算的问题,信息“男生有25人”可以怎么改?(比如:男生的人数比女生的2倍少5人)

这句信息是变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变了吗? 要求学生“对号入座”列式:男生“15×2-5”,女生“15”,再把两部分合起来。

比较小结:解决实际问题从一步发展到三步,其实很多题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不变的,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想清楚这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再做到“对号入座”。

2、书上的第8题,学生读题,说说这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式: 边长×边长=面积 小面积×块数=大面积

介绍:铺砖时,这间房子的面积是不变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铺的方砖面积比较小的时候,需要的块数就会比较多;反之,方砖的面积比较大,需要的块数就比较少。“小面积×块数=大面积”,这里的小面积指的是方砖的面积,大面积指的是房间的面积。这个关系式还可以反过来说“大面积÷小面积=块数”、“大面积÷块数=小面积”。学生列式解答该题。

3、书上第9题,学生读题,说说该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书上的两个问题。

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老师要注意学生提的问题是否都合适。)教学反思: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p.39、40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辉正确地计算。例题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第一层次,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过程。第二层次,告诉学生要先悬出美术组的人数,列综合算式时,就要用到中括号,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的综合算式,并按顺序完成计算。第三层次,引导概括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上升为数学结论。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检查回家做的计算作业:(感觉学生的计算不是很好,昨天我布置的回家作业是让学生自己出题,出了三道三位数乘两位数,三道四位数除两位数。)要求同桌互相交换,用计算器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出的题难易是否合适等。

一、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让学生看图后说说图的意思,老师整理成: 合唱组:84人

航模组:男生8人,女生6人 美术组:是航模组的2倍

看信息,分别让学生说说“航模组”、“美术组”的人数应怎么列式。板书问题: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 问:解决这个问题用到哪个基本关系式? 板书:合÷美=几倍

2、“对号入座”,对照关系式分别写上“84”、“(8+6)×2”。问:在它们中间添上“÷”行吗?为什么?

(结合黑板上的算式,让学生说说它的运算顺序,发现最后算的算式没有意义,不是我们想要的。)

那我们想要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呢?要实现这个想法,得请中括号来帮忙。老师添上中括号,说清楚它的写法。指导读:84÷[(8+6)×2]

3、说一说:昨天我们讲到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一是括号、二是乘除、三是加减,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中含有了中括号,运算顺序又该是怎样的呢? 先指名结合每一步算式的意义说,再指出:同样是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其他不变。

4、学生练习,完成书上的例题

二、巩固练习:

1、在自备本上完成:540÷3+6×2,540÷(3+6×2),540÷[(3+6)×2] 指名板演,结合讲评发现问题,强调正确的运算顺序。

2、第3题。

看图后,请学生说清楚该题的信息,并说说列式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三、学生自己阅读,了解“你知道吗?”

四、学生作业:完成p.40剩下的练习。教学反思:

练习四

教学内容:p.41、42 教学简析: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让学生在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四第1~4题 教学过程:

检查口算本练习情况、布置今天的口算作业。

一、完成书上的练习:

1、第1题:(1)学生看题后,把每个算式的第一步先划线,再交流。(注意第1小题可以同时先算乘法和除法。)(2)把这四题做在作业本上。

(3)补充75×12、280÷35的简便算法: 75×12=(25×4)×(3×3)=100×9=900 280÷35=280÷7÷5=40÷5=8 做完后交流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2)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3)有中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2、第2题:你能直接在每组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吗? 审题:要“直接”比,不是在计算之后。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交流判断的依据。

3、第3题: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各算式的特点(如左边两题是连加,右边的是连乘),可以如何简便?各是运用了学过的哪些运算规律?

指出:不能随意改变运算顺序,而是要依据一定的运算规律。交流后,把这4题写在作业本上。注意小括号的运用。

4、第4题:学生看懂题意,先说说这题要用的基本关系式是:单价×数量=总价 再读第一个问题,说说在估算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把单价看成某个接近的整百数)说说最后估计的结果是多少?

算一算:学生在本子上完成这题的计算。

比一比:把估算的结果和列式算得的结果比较,说说估算和笔算价值分别在哪里。

二、布置回家思考p.42的思考题

要求用脱式计算在自己的本子上。(能做几题算几题)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41、42练习四第5~8题 教学过程:

一、讲评昨天的回家作业(p.42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填写符号后,用脱式计算): 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1、(3+3)÷(3-3)=6÷0=6 指出:除数不能为0,“6÷0”这个算式没有意义;

2、(3×3+3)÷3=9+3÷3=12÷3=4 指出:括号里有2步,先算乘,加没算,移的时候要把括号也移下来。

3、(3+3)+3÷3=6+3÷3=9÷3=3 指出:看计算的过程,先算加,再算加,最后算除;但开始的算式应先算加,再算除,最后算加。所以还应加上“[ ]”,变成“[(3+3)+3]÷3”

4、[3×3-3]÷3=[9-3]÷3=6÷3=2 指出:在小括号的基础上,才有中括号,不能直接写中括号。

5、补充:3+3-3+3=6-6=0或3×3÷3×3=9÷9=1 请学生说说上面两题对吗?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算式怎么改得数就对了? 通过上面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学生练习:

p.41第5题,请学生做在自己的本子上,再一一交流。提醒:第1题除和乘可以同时算。

三、布置作业: p.42第6、7、8题

其中第7、8题要求学生写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p.43~45 教学重点:

1、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2、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知道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会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三角板、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1、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可拼搭的小棒。(共5根,从中选4根)拼成一个长方形。交流:你从5根中选4根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说说长方形边有什么特点?角呢? 板书:边:对边相等

角:4个都是直角

2、老师操作:把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 问:现在这个图形还是长方形吗?为什么?(4个角不是直角了,就不是长方形了。)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

通过刚才的变化过程,你能说说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点吗? 板书:对边相等,对角相等(2个锐角、2个钝角)

3、继续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平行四边形。问:与三角形的稳定性相比,平行四边形怎么样? 利用它容易变形的特点,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举例:校门口的拉门。你还能说一些吗?

4、做平行四边形:

(1)用橡皮筋围平行四边形。(2)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

老师注意巡视,并请学生交流思考的方法,强调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5、老师在黑板上,结合特点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1、板书:高

问:你联想到什么?(高要和底对应、垂直、直角标记„„)在下面的边上写:底

以这条边为底,你知道它的高怎么找?(指名拿三角板比画)可能:直角边和底重合,另一直角边和顶点重合。问:有没有别的方法?

通过移动三角板,画出若干条高,问:这样的高有多少条?(无数条)学生画出点子图上平行四边形的高。

2、试一试,你能量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各是多少厘米吗? 指出:可以任意地找一边为底,底和高是相对的。

三、练习:

1、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不是的,说说理由。

2、你会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用四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呢? 学生拼,老师注意请生展示。

3、右边是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你能移动其饿一块将它改拼成长方形吗?

4、取一张平行四边形形状的纸,你能剪一刀,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吗? 有几种剪法?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5、画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梯形,包括认识梯形的基本特征,梯形的底和高以及等腰梯形等。教材的编排与认识平行四边形相似,也是从生活实际出发,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安排认识梯形的活动。教学反思:

认识梯形

教学内容:p.46~49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梯形,包括认识梯形的基本特征,梯形的底和高以及等腰梯形等。教材的编排与认识平行四边形相似,也是从生活实际出发,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安排认识梯形的活动。教学重点:认识梯形的基本特点,会画梯形的高。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及梯形个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

2、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教学准备:长方形纸,三角板、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近平行四边形:

1、用手笔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说说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对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

2、取一长方形纸:昨天作业中有一题是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现在我请大家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你会吗?说说怎么变?

撕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把它拼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认识梯形:

1、把刚才拼的那个三角形旋转后拼上去,问:这个图形你认识吗? 取下该三角形,问:这个图形你认识吗? 板书课题:梯形

指出: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梯形

与刚才复习的平行四边形相比,梯形的边和角有哪些特点? 板书: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口述:这组对边只要平行,不要求相等,另一组对边则不平行;四个角对角都不相等。指出: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因为都是四边形,所以它们的内角和都是360度。

2、学生在点子图上画一个梯形。老师巡视指导。

三、认识梯形的高:

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梯形,学生自己读p.47上的一段话。交流板书这四条边的名称:上底、下底、腰、腰

旋转手中的梯形,再让学生分别指一指这4条边的名称,并说明理由。

2、请学生上黑板用三角板比画高的位置。

结合画高指出:从上底到下底的垂直线段是梯形的高。这样的高可以画多少条?(无数条)

3、交流几种较特殊的梯形:

从学生中收集几种较特殊的梯形展示:

(1)直角梯形:这个梯形中有2个直角,这样的梯形叫直角梯形。找一找,它的高在那里?(就是其中的一条腰)

(2)等腰梯形:举刚才做的等腰梯形,其中这个梯形的腰有什么特点?(相等)指出:这样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4、学生继续在点子图上画梯形,要求画出三种梯形:一般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并分别标出它们的高。

四、完成练习:

试一试:量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完成想想做做:

1、先说出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再分别指出这些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是梯形的标出其中平行的一对边,不是梯形的也说明一下理由。

2、在下面的梯形里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你能有不同的画法吗? 方法一:从交点处画高,分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 方法二:不从交点处画高,分成了两个直角梯形

3、下面是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后的展开图。理解:以展开图上的10个交点为顶点,画出不同的梯形,并和同桌分别说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交流后总结:只添一条线得到的是直角梯形;添两条线的是一般梯形或是等腰梯形。大家画出的梯形各不相同,但高长度是相等的。

4、折纸作业布置:

(1)用两个完全一样大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说说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呢?(2)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开并拼成一个长方形。(3)用一个梯形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4)用一个三角形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

5、用七巧板拼一拼,拼成大小不同的梯形,边拼边分别指出它的上底、下底和高。教学反思:

找规律

教学内容:p.50、51 教学重点:探索用乘法解决这类问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符号感。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找规律,想想以前学过的找规律都说了些什么呢?(间隔问题,举例:锯木头、上楼梯、种数等 周期问题,举例:算星期几、第几个的颜色等)这节课我们学习找规律中的“搭配问题”

二、认识并解决“搭配问题”

1、穿衣服的搭配问题:

有的女孩子特别爱漂亮,每天总想穿出新花样,总觉得自己的衣服不够多。找一个学生问一问:你这个季节的上衣有几件?裤子呢? 大家一起帮她算一算,每天的一件上衣一条裤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交流:(1)画图(图略),用连线的方法来表达。(2)根据图帮助理解:比如5件上衣,6条裤子

每件上衣有6种搭配的可能性,5件上衣就是5个6。

或先考虑裤子,每条裤子有5种搭配方法,6条裤子就有6个5种

小结:不管是从上衣开始考虑还是从裤子开始考虑,其结果都是一样的:5×6=30(种)“5件上衣和6条裤子”裤子竟然会有30种不同的搭配,看来衣服是不少了,只要我们合理搭配就行。

2、语文、数学老师的搭配问题:

每年新学期开始,校长都会考虑语文数学老师的搭配问题,每个年级安排6个语文老师,3个数学老师,那具体的一个班级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你是怎么想的?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每个语文老师都会有3种不同的搭配,那6个语文老师就有6×3=18(种)(或从数学老师开始考虑)

3、男、女同桌的搭配:

如果不考虑身高、视力等因素,就单纯的考虑这张桌子上安排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你说有多少种不同的人选呢?

(本班25个男生,25个女生)

估计学生会选择算的方法:25×25=625(简单介绍这道题的简便算法)问:这题有没有学生也会选择用画图的方法呢?为什么?(数据多了,还是用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4、生活中的搭配问题还有很多,大家来交流,并把它编成数学问题再解决。(略)

5、刚才大家列举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系的两个物品的搭配,其实像这样的走路问题也用到了今天学的知识。画图:(图略)(1)分两段,每段都有2条路;让学生或者可以从图上数一数,或者可以列式算一算

(2)再添上一段,其中也有2条路;让学生继续解决。还可以在某一段再添上一条路或几条路,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方法的优越性。

三、学生阅读书:

学生阅读书上的第50、51页,把例题中的问题和同桌议一议。讨论:画图方法和计算方法各有什么利弊?

四、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

1、(第1题)学生读题后自己完成

2、(第2题)提醒学生注意一共有三个问题,要一个一个地表达清楚,包括算式和“答”

3、布置课后思考:生活中的搭配问题还有很多,除了课上讲的这些,每位学生最好再能找一两样准备下节课交流。教学反思:

找规律(2)

教学内容:p.52、53 教学简析:

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过程,探索简单排列现象中的规律。例题先通过3个小朋友照相的情境,提出“3人排成一拍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拍法”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索愿望;接这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交流,对问题隐含的规律获得初步认识;然后引导学生用字母分别表示3位小朋友,把每一种排法列举出来,进一步明确认识其中的规律。教学难点:探索哟内数学方法解决这类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所有方案,探索排列的规律。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归纳,并主动与他人开展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逐步优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他人的帮助下,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探索策略。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请3名学生排成一排,站在讲台前。

问:观察他们排的位置,说说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先和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1)可能会有学生受上一节的影响,用算式3×3=9(种)

指名分析该算式的意思:某个学生分别可以排在第一、第二、第三三个位置,每个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三种位置,那就是有9种。质疑:这样想对吗?为什么?(重复了)把第2个同学排在第一,发现了重复。指出:解决这类问题就是要避免重复和遗漏。

(2)、排一排:每一个学生都有2次排在第一的可能,3个同学就有2×3=6种

或者可以想:第一的位置上有3种可能性,一个同学确定后,剩下的位置还有2个同学可选择,到第三个位置的时候,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同学了。所以总的排法有:3×2×1=6(种)(3)刚才我们请三位同学排一排,发现了有6种不同的排法。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忙,你能用别的办法帮助理解吗?

可能会有同学想到用3个小物品,或者是字母A、B、C 分别用字母来表示刚才的6种不同排法(注意有序): ABC、ACB、BAC、BCA、CAB、CBA(4)观察两个算式,你觉得哪个算式更方便计算。继续举例,如6个同学站一排、10个同学站一排、全班站一排„„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我们站成一排的总人数是n个,说说怎么算多少种?

n×(n-1)×(n-2)ׄ„×1

2、完成想一想:

讲清题目要求:如果在这三位小朋友中每次选两人排在一起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补充举例:两人交换位置的算2种 同学讨论,并指名交流想法或算法:

(1)2人2人地选,有3种,每种又有2种,所以有2×3=6种(2)用字母表示:AB、BA、AC、CA、BC、CB „„

二、拓展:

指名一个学生,请他请出班内所有的好朋友(可能有6个)

1、问:如果好朋友们见面了,要互相握手,会有多少次?怎么想的? 生1:有5次握手机会,生2:有4次„„ 5+4+3+2+1=15(次)还可以怎么想?

(每人都需要握5次,但都算了两份,所以算式:5×6÷2=15(次)如果是打电话呢?(一样的,也是15次)

2、问:如果好朋友过节互相送礼物,一共会送掉多少份礼物呢? 这个问题和上面的问题一样吗?不同在哪里?

指出:每个学生都会送掉5份礼物,6个学生就有6×5=30份

3、像这样的提问题,你会提吗?会解决吗?试一试。

三、读书,并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

1、用8、2、5三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 注意问题的要求的是“几个”,那就是:3+2+1=6(个)如果要说清楚具体是哪6个?那就是825、852„„ 提醒学生要正确审题。

2、四个球队踢足球,每两个球对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先在书上连线,再想自己会用算式来表示吗?

指出:这类问题和刚才的“握手”、“打电话”是一样的。

3、他们3人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多少次? 如果他们互相寄一张节日贺卡,一共寄了多少张? 让学生先说说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再解答。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找规律,说说你的收获。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p.54、5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事?你想到了什么?(买东西,单价×数量=总价)

读一读信息:短袖衫32元,裤子45元,夹克衫65元。这三个信息分别说明了什么?(单价)

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这信息说明了什么?(买的数量)问:一共要付多少元?

指出:这里有一个多余条件,是哪个?

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列综合算式,并算出结果。

2、交流:(1)(65+45)×5(2)65×5+45×5 =110×5 =325+225 =550(元)=550(元)分别说说这两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一个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加上“=”)比较:左右这两个算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不同之处呢?(相同:三个数是一样的,都有乘法和加法;

不同:前面的算式中出现了1个5,后面的算式中出现了2个5;一个是两步算式后面一个是三步算式„„)

用语言来表示它们的联系:两个数合起来乘5等于两个数分别乘5再合起来。(只要学生能大概说出类似的意思就行。)

3、学生写类似的算式:

在规定的时间内,请你写出符合这样特点的等式。交流:你写了几个?读一读。

问:像这样的算式你还能继续写吗?写得完吗? 那有什么好办法表示呢?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用字母表示的乘法分配律:(a+b)×c=a×c+b×c 指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乘法分配律 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4、比较:回忆以前学过哪些运算律,今天学的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以前只有加或乘,这个既有加又有乘)猜:学习运算律有什么用呢?(使计算简便)

二、完成想想做做: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发现问题要多请几个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思考的。指出:第2、3题是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2、横着看,在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后面画“√”(题略)先学生独立判断,交流的时候,重点说第3题和第4题。第3题:74就是74×1,所以结果是一样的

第4题:找到分别乘的数是50,那么合起来乘的数也应该是50,正确的相等的算式应该是“50×(40+90)”

三、学生作业(边说边写):

1、第3题,要求学生分别用两个算式解答,并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2、第4题,先请学生观察算式特点,知道上下两题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再算一算,体会哪个算式计算的时候更简便。

说一说:当两个数合起来是整十数的时候,先合再乘比较简便。

3、第5题:先指名说说表格的意思,再分别解答下面的3个问题。教学反思: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p.56、57 教材简析:

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式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或可以转化成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果;另一种是求两积之和的算式里有一个乘数相同,可以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果。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3、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使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教学过程:

一、讲解学生作业错得较多的题目 1、99×37+37=37×(□○□)

指名说说这题是如何思考的:乘法分配律其实就是合起来乘可变成分别乘或是分别乘变成合起来乘。在这个算式中,只有一个乘,那就要把后面的“37”改装成乘“37×1”,然后就可以看出是在分别乘37,应该等于合起来乘37,括号里应该填写的是“99+1”

2、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11×58+49×11 12×77+8×77(12+8)×77 36×25+4×25(58+12)×14 27×21+27×29 27×(21+29)11×(58+49)(36×4)×25 58×14+12 先让学生说说哪几组是肯定能连线的,还有哪几组有问题?说说为什么不能连线?(1)(58+12)×14应该等于分别乘14,但“58×14+12”中的12没有乘14,所以是不相等的。

(2)(36×4)×25,乘法分配律要有乘有加,这里只有乘,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它只能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所以不能和36×25+4×25连线。

二、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图:

说说例题的信息和问题,说说相关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并估算等:32×102≈3200(元)

说说估算的方法:把102看成100,32乘100等于3200,32×102的积应该略大于3200。还可以怎么算?(用竖式算)3、3200元其实是几件衣服的价钱?那要算102件,还要怎么办?(加上2件),这2件是多少元呢?总共是多少元? 怎么把这个过程完整地用算式表达出来呢? 板书:32×102

=32×(100+2)=32×100+32×2 =3200+64 =3264(元)

指出:利用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把这类题目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完成书上的例题剩下部分。

4、完成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46×12+54×12 观察算式特点,并完成简便计算。交流:=(46+54)×12 =100×12 =1200 比较两题,说说在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

(有的时候是合起来乘容易,有的时候是分别乘更容易。要根据具体的题目来选择。)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题略)学生独立完成,再校对。

2、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第3题)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体会也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读第5、6题,观察数据的特点,说说怎么算才更简便?

四、探索思考题: 99×99+199○100×100 观察算式,说说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说说是怎么想到的? 在交流过程中完成板书: 99×99+199 =99×99+99×1+100 =99×(99+1)+100 =99×100+100×1 =100×(99+1)=100×100 学生自己尝试完成算式:999×999+1999的探索过程

发现规律,直接完成算式:9999×9999+19999=()×()

五、布置作业: p.57第2、4、5、6题 教学反思:

练习五(1)

教学内容:p.58第1、2、5题 教学目标:

本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着重让学生通过练习比较熟练地掌握乘法分配律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

一、补充练习:

说说乘法分配律的基本特点:分别乘转换成合起来乘或是合起来乘可转换成分别乘。

板书:39×65+ × 问: 上可以填多少?(39或65)

1、如果先填了39,那么后面的数可以填几?怎么想的?(先填39,说明分别乘的数是39,为了计算的简便,合起来的数最好是整百数,比如为了合起来是100,那另一个数就可以填35)

指名说说该题完整的计算过程。

2、那如果是先填了65呢?请你把这个算式填写完整,并算出结果。

指出:分别乘的时候,肯定要有一个乘数数是相等的,然后把另两个乘数加起来。

3、如果算式是:39×65+65,这个算式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吗?怎么写可以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板书完整的过程:

39×65+65 =39×65+65×1 =65×(39+1)=65×40 =2600 指出:有的时候,需要把题目进行适当的“改装”,才能完全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4、分别乘是不是只能有2次呢?板书:39×65+30×39+5×39 这题分别乘的是多少?该如何简便计算?

随学生回答板书:=39×(65+30+ =39×100

=3900 指出:像这样的题目我们自己也可以编,但要注意分别乘的数是一个相同的数;乘的次数可以不限2次。

二、完成书上的部分练习:

1、用两种方法计算下图中小正方体的个数,并能够来说明乘法分配律。先学生独立写,再交流,分别说说算式先算的是什么。

2、辨析第2题的第4题两种做法:

103×23

(1)=100×23+3=2300+3=2303

(2)=100×23+3×23=2300+69=2369 讲评时强调:

1、“分别乘”,也就是说要乘2次;

2、为了看得更清楚,第2种解法还要加一步“(100+3)×23”,等很熟练的之后才能适当地减去一些步骤。

三、布置作业: 第2、5题 教学反思:

练习五(2)

教学内容:p.58、59第3、4、6、7、8、9题 教学目标:

1、本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着重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乘法分配律可以类推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

2、进行有关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整理与练习,加深对各运算律的联系和区别的认识,引导学生灵活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用字母表示各运算律:

指出: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时候,我们统一按照书上的格式来写。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指出:交换律只要2个数交换位置,所以只要用到字母a 和b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结合律:(a×b)×c=a×(b×c)

指出:结合律有三个数,但顺序是不变的,只是先算前面的变成了先算后面的。乘法分配律:(a+b)×c=a×c+b×c 指出:分配律有乘有加。

二、简便算法的多样性:

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125×24 1、125×8×3=1000×3=3000

2、(100+25)×24=100×24+25×4×6=2400+600=3000 „„

比较两种方法,说说各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哪种更简便?

指出:有的时候一道题有多种简便算法,我们应该选择更简便的算法。像这类题目更适宜用乘法拆数那就尽量不要用加法。

三、乘法分配律的延伸运用:

1、先计算每组的两道算式,再比较它们的结果,并填空: 32×(30-2)○32×30-32×2(40-4)×25○40×25-4×25 学生算、比较后,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只要说出大概就可以)老师也可适当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示:(a-b)×c=a×c-b×c 指出:我们可以把这个规律也看成是乘法分配律的一种应用。利用它,可以使一些计算变得更简便。

2、学生练习:88×41-88 98×76 学生练习完后再交流,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过程。

3、学生作业:p.58第4题

四、继续完成其他练习:

1、p.59第6题,要求学生独立填写,并说说各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其中第1题,可能会有学生分别“=49+(25+8)”和“=49+(8+25)”,可引导学生辨析哪种更好?为什么?

2、第7题,要求学生上下两题对照着练习,说说各有什么联系?

(第1组题,要让学生明白:三个数连乘只是改变了先算和后算的顺序,还是分两步乘,而下面的题是有乘有加,要利用乘法分配律做,两步就要变成了三步;

第2组题:通过对比,进一步认识下面的题在简便计算的时候,可以想上面是100个45,下题只要从4500里去掉1个45就可以了;„„)

3、继续把第8、9题做在作业本上。教学反思:

我们去春游

教学内容:p.60、61 教材简析:

这好似一次综合应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教材分两段安排。第一段创设了向阳小学的学生到“水上乐园”游玩的情境,让学生收集情境中提供的信息并解决一些问题,初步体会出游时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第二段要求学生根据本校实际组织春游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制定简单的计划,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节以解决。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计算知识解决春游活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经济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发展应用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算算老师的出差费用:

老师经常要出差,比如说这次要到南京参加一个活动,时间是3天。你们说,这3天老师会花哪些钱?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交通费用、住宿费用、伙食费、如果要游玩的话还要有门票费和游玩的具体项目的费用„„ 依次在每个项目下写出具体的金额,一起算出老师3天的总共费用。

指出:出门在外,带太多的钱不安全,所以一般都要有一个预算,让自己带的钱够用。

二、算算学生游玩水上乐园的费用

1、出示图,说说从图上你知道的信息,以及联想到了哪些问题?

(88个学生,45人坐一辆车,可以联想到需要2辆车;各游玩项目的定价表„„)

2、回答书上的提问:

(1)如果包车的价格是每辆车220元,每人乘车要交多少元? 学生独立列式并交流。

(2)东东用10元最多可以玩哪几个项目,最少可以玩哪几个项目? 问:玩的项目多,那要选怎么的项目?(价钱便宜的)说说你是怎么选的?„„

(3)如果你到水上乐园去,准备带多少钱?这些钱可以怎样安排? 同桌想互相说一说,再交流。

三、模拟春游:

如果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春游,你知道春游前要做哪些准备吗?(让学生自由地说出各自想到的问题。)

(1)了解并计算出全校四年级去春游的一共有多少人。(2)如果包乘汽车,每辆车大约可以坐多少人?

了解大客车的一般规格:30~50。根据每班人数,包50人的车更合适。全校6个班,只要包这样的车6辆就行。

(3)了解包乘一辆汽车需要多少钱?算一算去春游的全体同学包乘汽车一共需要多少钱?(根据目的地的远近,具体的费用是不同的,就以500元1辆的费用计算,其实还要另外出过路费、停车费、司机人工费等。)(4)了解比较熟悉的几个游玩地方的其他费用,大致地算一算去这些地方所需要的总费用。小结:学了数学知识,我们就可以解决像上面这样的问题。教学反思:

图形的对称

教学内容:p.62、63 教材简析:

这节课主要通过对对称轴的进一步学习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例题让学生用长方形纸对折并发现长方形的对称轴,进而通过对不同折法的观察发现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在此基础上学习画长方形的对称轴。

教学重点: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教学难点:画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长方形等轴对成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p.119的图,剪刀、尺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四边形的对称轴:

1、取一长方形纸,请学生说说长方形的特点。对折,画出它的对称轴。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强调:对称轴要用点划线来画,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问:这条对角线是不是它的对称轴?为什么?

2、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并画出它的对成轴。交流:你画了几条对称轴?

3、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四边形中还有哪几种你叫得出名的图形? 它们也都是轴对称图形吗?各有几条对称轴?

请你把剪下来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分别都折一折、画一画。交流: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菱形可以理解为平行四边形,它有2条对称轴。直角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适当板书,并请学生看板书说一说。

4、认识三角形的对称情况:

三角形是对称图形吗?请你用准备好的三角形,折一折、画一画。交流:一般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问:你发现了什么?(要有同样的边长才有轴对称的可能。)

二、练习:

1、下面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吗?是轴对称图形的各有几条对称轴?试着把它们画出来。几点注意:(1)点划线是直线,要画出头;

(2)要画全。

(3)第3张图转过来看,并不对称,所以要主要仔细观察。第四张图,可先选一个叶片画出来,再画出它对称的另一半,通过观察,了解它是旋转后得到的,并不是对称的。

2、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3、先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对称轴,再交流。学生在画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巡视。可能有的问题:靠“经验画”。指出:要先量出边的长度,找到中点,这样画出来才准确。多条对称轴会相交于同一个点。

说说你的发现:正三角形3条对称轴,正方形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5条对称轴,正六边形6条对称轴。„„

可以适当引导的回答:如果边数更多,那么对称轴也更多;边数越多,就越接近一个圆,所以圆的对称轴条数是无数条。

4、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教学反思:

图形的平移

教学内容:p.64、65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教学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平移一次,平移到指定位置。三年级的时候已学过,初步体会了平移的特征。例题要求学生把小亭子图从方格纸的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为学生利用有关平移的已有经验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教学重点: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教学准备:挂图,尺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复习有关平移的知识。

(只出示上半部分的例题图)问:在方格纸上,我们可以把这个小亭子图平移。现在请你把它向右平移6格。

指名一人操作,其他学生画在书上。交流:“向右平移6格”你在操作时是怎么想的?(注意对应点之间的数格子。)

小结:我们三年级时学习过平移,知道了可以把一个图形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平移。具体平移的格数要通过数对应点或线之间的格子数。

2、完整出示整张例题图:

在刚才平移的基础上,请你把亭子图再向下平移4格,画一画。检查画得正确否。

问:小亭子图从开始的左上方平移到了右下方,除了先向右再向下;你还有别的方法吗?(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6格。)

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都是分两次;方向有先后,但对应的格子数没变;都要数清楚对应点平移的格数„„)

指出:我们今天学习的平移和三年级的有不同,要分两次平移得到图形的新位置。

二、完成想想做做:

1、看图完成图下的填空。指名读一读,若有问题,找出原因。

这两幅图还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的位置?可在书上画一画,再说一说。

2、画一画。

可能有的问题:平行四边形的对应点会找错,要强调“对应”。梯形的平移会有部分重合。有的学生画的时候用虚线,也有的用实线。可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哪种更好。

3、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引导学生自己看懂图,先模仿,再换角度多画几组平行线。

三、完成部分练习册上的作业。教学反思:

图形的旋转

教学内容:p.66、67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教学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º。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这里是第一次教学旋转的中心,即绕哪一个点旋转;二是旋转的方向,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三是旋转的角度。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

教学难点: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º。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º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º。

2、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里的应用。

教学准备: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顺时针、逆时针:

1、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形钟面,中间点上一个点,做一个纸质指针。先把指针指向“12”,顺时针旋转一周,学生则用手势表示。指出:刚才我们旋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板书:顺时针)

2、有“顺时针”,还有“逆时针”,谁来指一指逆时针是如何旋转的?

二、认识按角度旋转:

1、指针从12开始顺时针旋转到12,问:刚才的时针钟面转的?(顺时针旋转了360 º)

转到“3”呢?“6”呢?„„(老师分别演示,让学生观察后说说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了多少度。)

2、学习例题1,说说转杆打开,旋转了多少度?转杆关闭呢?

三、认识简单图形的旋转

出示方格纸,按例题所示摆好三角板。

问:你会把右边的三角尺绕A点旋转90 º吗? 同学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操作。交流:(1)顺时针旋转;(2)逆时针旋转。具体指导画法:(1)确定一条边,按要求旋转后得到一个新位置,再依次画出其他的边。(2)分别多确定几条边,再连成图形。

(3)用实物旋转后,再画出实物所在的位置。指出:A点是不能动的。

四、完成想想做做:

1、看图填空:让学生看图独立完成,并交流。

2、做一做,画一画。

注意指导,可以让学生从某条边入手考虑,学有困难的也可用实物旋转后再画。

3、观察下面3组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选择每组中的一个图形,使每组图形都变成一个长方形吗?

建议学生把旋转的过程在图上标出来,并画出拼成的长方形。

五、指导并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教学反思:

图案的欣赏和设计

教学内容:p.68、69 教材简析:这是一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活动。教材安排的活动可分成三段。第一段让学生欣赏美丽图案,感受图形中的对成,体会平移和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第二段让学生按要求做出美丽的图案。给出构成一个图案的基本图形,让学生按要求依次采用平移、旋转的方法,经历图案的形成过程。其中,把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旋转90º,三角形只有一条边在方格纸的方格线上,平行四边形没有一条边在方格线上,这与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图形旋转比较,是有挑战性的。第三段让学生综合应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自己设计美丽的图案并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体会成功愉悦的同时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中的对称,体会平移、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完成设计图案的任务,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课前准备:把教材中的有关图片整理加工,做好一个资料包。上课地点:网络教室。教学过程:

一、图案的欣赏:

1、电脑演示p.68上三张美丽的图案。问:在这三张图中,你能找到我们学习过的知识吗?请具体说说。

图1:单只蝴蝶是对称,然后是一个一个的平移。(如果有学生说整张图是对称的,也可以。)图2:是旋转后得到的。(注意平移和旋转的区别:旋转有一个公有的点,平移没有。)说说这里有几条对称轴?

图3:既有平移,也有旋转。

2、老师示范在电脑中操作“平移”和“旋转”,演示图3的制作过程。注意几个细节:要选“透明处理”;然后把每次复制的一条金鱼,按90度、180度、270度旋转,得到一个四联图案;然后再复制整块,分别向右、向下、向右下平移,得到书上的图案。

二、按要求做出美丽的图案。平移作品:

1、把蓝色和绿色的正方形都向右平移8格,分别涂上颜色;把红色正方形向左平移4格,涂上颜色。像这样连续操作几次。

补充具体要求:可在电脑中,先数格子并点好对应的点;然后再取相应的颜色画线条。(取色可吸原来的颜色,这样画出来更接近。)交换欣赏同学的作品,看看画对了没有。

2、把绿色三角形向右平移3格,红色三角形向左平移3格。分别涂上颜色。像这样连续操作4次。

方法基本同上,并欣赏作品。旋转作品:

1、把下图中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绕A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º,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并涂上颜色。像这样连续操作3次。

老师演示在画图板中的旋转方法,指出:电脑里的旋转,只有“顺时针”,但顺时针旋转180度和逆时针旋转180度的效果是一样的;顺时针90度的效果和逆时针旋转270度的效果是一样的。独立设计:

先画出一个或几个图形,再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设计美丽的图案。交流展示。教学反思:

倍数和因数

教学内容:P.70—7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出找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发现的规律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在探索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难点: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数形结合,激趣导入。

1、用大屏幕打出12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请学生在心中摆不同的长方形。

2、用乘法算式表示自己摆的长方形。

3、组织交流:根据乘法算式,说不同的摆法。

“1×12=12”“2×6=12”“3×4=12”随着学生的口答师大屏幕演示不同的长方形。

二、认识含义,探究规律。

1、认识因数、倍数的含义。

(1)别小看这些算式,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就在这儿。就拿3×4=12举例吧,数学上说3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

(2)还有两道算式,你们能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拗口)(3)乘法算式算式你会说了,那除法算式呢?

(4)试一试: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3、20、6、5、36。(5)当学生说到6是3的倍数,6是36的因数时,老师提出疑问:“6怎么一会儿是因数,一会儿是倍数?”通过学生的辨证回答,让学生体会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2、探索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1)刚才老师发现一个奥秘,有好多数都是36的因数。谁能在这五个数中把36的因数一下子找出来?(学生回答)(2)只有这2个吗?(学生说出)

(3)其实找36的因数并不难,难的是有什么办法可以把36所有的因数都找出来。你能想出好的方法吗?(学生小组合作或独立探究。)

(4)集体交流,教师让想到这些方法的学生自己介绍找36的所有因数的方法,师生依次点评。

(5)总结:通过那么多方法的比较,你觉得用什么方法找36的所有因数?

3、探索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1)今天,还要研究找一个数的倍数呢?你能找出3的倍数吗?

(2)学生独立找,并且集体交流。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问:“你能把3的倍数全找出来吗?”

(3)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方法?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练习

a、找50以内7的倍数。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找到49就不找下去了? b、15的因数有那些?

2、判断:

a、3+7=10,所以10是3的倍数,3是10的因数。b、15的倍数只有15和30。c、57是3的倍数。

d、1是1、2、3、„„的因数。

3、猜一猜:

今年老师的年龄是4的倍数,老师可能多少岁?同时又是7的倍数。学生讨论,交流。

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p.74、75 教材简析:

教材首先安排学生在百数表中圈出5和2的倍数,再分别观察圈出的数,发现5的倍数和2的倍数的特征,进而利用2的倍数的概念教学偶数和奇数的意义。“想想做做”通过判断、选择、分类,用数字按要求组数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结合练习还引导学生发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发现4的倍数都是2的倍数。

教学重点:掌握2、5倍数的特点。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概括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加深对自然数特征的特征的认识,感受教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过程:

一、认识“偶数”、“奇数”:

1、前面我们认识了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写出2的倍数(板书:2的倍数)

想一想,2 的倍数写得完吗?一般怎么处理?(写不完,一般只要从小到大写5个,然后用“„„”

那如果老师要你写的是“100以内的2的倍数”,写得完吗?(板书:100以内)请你把100以内2的倍数写在自备本上,写的时候考虑怎么写才能看上去更有规律?有什么规律?

学生写,老师巡视。

2、交流: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节约本子,一行一行写得很满。但也有个别同学写得很清楚。板书:2、4、6、8、10,接下来该怎么写才更好呢?(换行再写,老师继续板书到最后:92、94、96、98、100)指出:“100以内”,包括100。)看板书,你能说说2的倍数有哪些特点吗?

(1)都是双数;(2)个位上是2、4、6、8、0;(3)间隔排列„„

指出:这些数,我们以前把它们叫做“双数”,其实还有一个名字叫“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注意读“ji”。

奇数和偶数是间隔排列的,1~100,这100个数里有50个偶数和50个奇数。

3、想一想自己的学号,是偶数的起立。然后从小到大报一报再坐下。全班50个学号中,有25个是偶数。

4、如果有一个多位数,ABC□,这个个位上可以填写哪些数字,它就是偶数?填哪些数字,它就是奇数?

二、学习5的倍数:

在这些数中(指板书问),有没有5的倍数?(随学生回答,把其他的擦去,留下整十数那列。)

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都是偶数,都是整十数,个位上都是0。)这些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5的倍数只有这些吗?有补充吗? 继续板书:5、15、25„„95 谁来完整地说一说5的倍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5或0)

三、完成想想做做:

1、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不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读题后审题,看清楚有3个要求。分别用不同的标记标出2 的倍数和5的倍数。指名说说自己的判断理由。再说说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点。

2、填一填:

问:会不会有哪个数既是偶数又是奇数?会不会既不是偶数也不是奇数呢?

(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白:自然数要么是偶数要么是奇数。所以7个数都要分别填进圈里。)

3、选出两张数字卡片,按要求组成一个数。(1)组成的数是偶数(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3)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做一题交流一题,分别指名说说思考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有序的思考,尽量找完全。

4、用1、2、5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1)组成的数是2的倍数(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提醒学生有序地思考,排出所有符合要求的三位数。

5、把下表中4的倍数涂上颜色。学生独立涂色。交流。

可能会有的错误:4、14、24、34„„ 讨论找4的倍数的方法,找出错误的数。

算一算,40以内4的倍数的个数:40÷4=10(个)问:4的倍数都是2的倍数吗?

2的倍数都是4的倍数吗?你能举例说明吗?

四、全课总结:

说说你今天学会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p.76、77 教材简析:

3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学生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倍数,以及2、5的倍数的特征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先让学生在百数表中圈出3的倍数后进行观察,知道不能看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数确定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用计数器表示出3的倍数,并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所用算珠颗数的共同点,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重点: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不是3的倍数。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悟数学思维的严谨。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说关于2的倍数、5的倍数的知识,老师随学生回答板书成: 2的倍数(偶数),个位上是0、2、4、6、8(奇数)5的倍数,个位上是0、5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

二、学习3的倍数:

1、学生在自备本上写出50以内3的倍数

检查写的个数:50÷3=16„„2,应该有16个3的倍数

具体交流并板书:3、6、9、12、15、18、21、24、27、30、33、36、39、42、45、48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到这些3的倍数的?(依次加3,或是乘法)

2、观察特点:3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

可能有的学生还是从个位角度去说,那可引导学生分别找到个位上是0、1、2、3、4、5、6、7、8、9的3的倍数,发现这个思考方向是错误的。可能有的学生知道要把各位上的数加起来再比较。老师板书:各位

问:各位是什么意思?(如果是一位数,那就这个一位;如果是两位数,那就要分别把个位和十位加起来;如果是三位数,那就要把三个位上的数加起来„„)举例加一加:一位数3、6、9不用加,而且很熟悉,一看就知道是3的倍数 两位数:12、15、18加得的也是3、6、9,是3的倍数„„ 问:如果是三位数47□,你说□中可以填哪些数?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是四位数647□呢?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3、小结:

3的倍数,它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三、试一试:

如果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会是3的倍数吗? 找几个这样的数算一算,并将研究结果交流。(选几个同学说一说)

四、完成想想做做

1、下面的数,哪些是3的倍数? 29、45、51、67、84、96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2、不计算,你能很快说出哪几题的结果有余数吗? 48÷3、57÷3、342÷3、567÷3、802÷3 问:这道题的要求还可以怎么理解?(被除数是否是3的倍数)学生完成后交流

3、在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7□,20□,□12,3□5 先以第一题为例:想7加2等于9,是3的倍数;再2加3得5得到第2个答案;再加3得8,得到第3的答案。

指出:这种题的答案不唯一,我们一般可以先填写其中最小的一个数,再依次加3。学生完成剩下的题。

4、把下表中9的倍数涂上颜色。涂完后问: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吗?

你还有什么发现?(可能会有学生说“9的倍数各位上加起来都是9的倍数”)

5、从下面选出三张数字卡片,组成一个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你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这样的三位数?

要求学生有序的思考并写完成10个符合条件的数。

五、游戏:

讲清楚游戏规则:从1开始报数,凡是3的倍数和带3的数都不能说,要跳过。游戏方法:先同桌说,再优胜的前后说,再优胜的在讲台前排好后说,决出全班的冠军。教学反思:

素数和合数

教学内容:p.78、79 教学难点:熟练记住50以内的素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素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素数和合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的方法,记住20以内的素数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数的一些特征的方法,培养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分别口答2和5的倍数,全班起立,练习“绕3游戏”。

二、学习新知:

1、刚才我们练习的是求一个数的倍数,现在我们来写一写一个数的因数。在自备本上写出一位数1~9的因数。交流并板书: 1的因数:1 2的因数:

1、2 3的因数:

1、3 4的因数:1、2、4 5的因数:

1、5 6的因数:1、2、3、6 7的因数:

1、7 8的因数:1、2、4、8 9的因数:1、3、9 观察这些因数的个数,有几个数都是只有2个因数,把它们找出来。(随学生回答圈出来。)这些因数有什么特点?(1和它本身)

指出:像2、3、5、7这几个数,它们的因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这样的数叫做素数。板书:素数(读一读)或质数(板书:质数)

剩下的数中,4、6、8、9的因数除了1和本身之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板书:合数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怎样的数叫素数?怎样的数叫合数?(也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素”有少的意思,少到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合”我们常说“合家欢”,一般至少有3个:父母和孩子,类似的,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想一想:1是素数吗?是合数吗?为什么?

指出:在自然数中,1是最孤单的,它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2、想一想,自己的学号,是素数还是合数? 分别起立: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只有1)

是质数的(分别起立后,依次报出学号,然后板书整理)是合数的(分别起立,问:怎么检查他们是合数呢?)(分别是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7的倍数)

3、看板书总结:

50以内的素数:2、3、5、7 11、13、17、19 23、29 31、37 41、43、47 观察这些素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只有一个偶数2是素数,其他的都是奇数„„)独立把这些素数写在本子上,检查自己记住了没有。

三、学生独立看书,并完成书上的练习。

1、记住素数和合数两个概念,能比较熟练地说出其含义。

2、知道1的特殊性

3、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1,进一步明确素数和合数的确定标准。完成想想做做2,明确50以内的素数的确定办法。完成想想做做3,熟练掌握50以内的素数。

四、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下载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p.1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推荐阅读)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四年级时要对以前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概括出四则运......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小数的意义(一)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一)第2—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人民币单位和长度单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十进......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学期整体教学设计 教学总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 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 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 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汇总[大全5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1、 四则运算 .......... ............ (6课时 1. 加法的意义 2. 减法的意义 3. 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 乘法的意义 5. 除法的意义 6. 解决......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全册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

    小学四年级文明礼仪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从我做起-----班级文明礼仪 1.《我们是同学》教学设计(一) 主备人:莱芜雪野镇胥海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同学之间注意礼仪修养的主要性,并在体验中认识到自己......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全册备课 一、教材分析 : 教材的编排体系: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认识计算机、培养学生绘画能力。本书是在学习电脑的基础上,的让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