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幼儿舞蹈动作创造潜能的开发
小班幼儿舞蹈动作创造潜能的开发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全面实施,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舞蹈作为一种丰富多彩而富有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其生活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深受孩子的喜欢。幼儿舞蹈通过形象化、趣味化、夸张化、生活化的表现手法及动作,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它是对幼儿进行艺术的熏陶和情感培养的重要途径。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姆研究发现:幼儿的潜能能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根据这一理论,要把握幼儿期“初始阶段”的教育,在小班就要精心规划,很好地去开发幼儿的潜能,对于开发小班幼儿舞蹈创造的潜能,最重要的则在于如何诱导孩子们去“感受”美的动作,鼓励孩子们去“表现”美的动作,并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造”性。
一、鼓励幼儿舞蹈动作模仿的再现
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周围事物非常感兴趣,喜欢模仿。具有再现和创造舞蹈动作的潜能。他们喜欢去模仿动作并力图去做独立的表演,产生了“再现”的欲望。如:随音乐跳舞,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跟着学,如果借助形象的动作,让幼儿感受到动作所表达的情感和所描绘的情景,引发感情上的共鸣,则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所获得的动作就具有美的感染力,并能相对稳定地储存于大脑中,当受到各种信息刺激时有选择地再现。在小班的第一学期,着重从模仿动作开始,以游戏动作创造气氛,调动幼儿再现已积累的比较单纯的动作,在模仿中不由自主地进行重新“加工”,使其成为典型的幼儿舞蹈动作,如“我的好妈妈”,舞蹈动作模仿妈妈抱娃娃、哄娃娃、摇摇蓝、睡觉等,由于动作所塑造的形象来自生活,与孩子的生活经验吻合,孩子们通过感知、联想,共鸣,一个个模仿得惟妙惟肖;再如,舞蹈“我是一个小小兵”是对开枪、射击、吹喇叭,投弹等一系列动作模仿组合成的,由于音乐的形象化,使幼儿品味到模仿动作与音乐结合后所产生的那种美感,他们边模仿动作边再现动作,学习效果十分理想。
2、引导幼儿舞蹈动作的再现。
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为幼儿舞蹈动作的再现指示方向。如舞蹈“可爱的大象”,主要掌握大象“甩鼻子走、卷树、吸水、洗澡”等动作,教师通过引导幼儿看挂图,感觉音乐节奏、速度、力度,提出启发性问题,促使幼儿努力搜寻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形象。由于有了教师的引导,幼儿的再现进入一定的目的性状态,他们纷纷站起,边说边做:还为动作的表达发生争执,个个都力图借助较美的动作表达自己感受音乐的程度。最后,整套舞蹈动作以孩子们形象的动作和充满稚趣的表演体验,使再现动作的准确性和形象性相对高了。
3、丰富幼儿舞蹈的“舞汇”。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是肤浅的,舞蹈动作常是枯燥和大同小异的同一格调,为更好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就必须充实他们的“舞汇”,使幼儿头脑中贮存较多的动作表象。于是,我进行了“舞蹈”教学尝试,让幼儿直观地边看“舞谱”边做动作,如小班小期,我进行了一节“舞谱”综合试验课,内容为“小燕子”。我先问:“谁知道小燕子尾巴长得什么样?靠啥在天空飞来飞去?”,“小燕子是怎样飞的呢?谁能用动作来表示?”,从幼儿所做的动作看,都是用双手表示翅膀上下飞,转圈等,显得十分呆板。尔后我出示“舞谱”(台下图示意),请他们认真学下来。由于稚态形象的图形刺激了幼儿的大脑,幼儿表现出强烈的“动态”,兴趣盎然地表达着“舞谱”中的每个动作,在嬉笑和“有板有眼”的模仿中协调,控制着有趣的舞蹈动作的完成。“舞谱”不仅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感觉美的乐趣,也使幼儿力图用新颖有趣的动作替代原有的呆板动作,丰富了幼儿的舞蹈动作。
4、鼓励幼儿自由创作。
为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教师要为幼儿创造积极的环境,提供表现的机会,适当增加意愿活动,减少模仿活动,利用一天生活的有效环节,将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引入“行”的天地。在创造性的学习中,充满创造性气氛的环境,吸引着孩子主动地参与、探索与创新,这种环境也正是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以往的舞蹈活动中,注重教师的示范、孩子的模仿,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孩子们只吸收,不处理。只接受,不投入。教师只重视幼儿在舞蹈技能上的培养,去忽视了孩子富有创造性的方面。我们应该保护和引发幼儿原始的创造力。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创造积极的环境,提供表现的机会,适当增加意愿活动,减少模仿活动,利用一
天中有效的环节,弹奏幼儿熟悉、喜爱的歌曲,播放节奏感强的乐曲,让幼儿自由自在的“舞”,无拘无束的“跳”,在“舞”和“跳”中就会发现幼儿并不是以某种固定的方法去进行舞蹈活动的,他们能够进行自发的舞蹈活动。有的摇头晃脑、有的如柳树摇摆状、有的象蝴蝶在花间飞舞,幼儿的表情专注而认真,这种无拘无束的表现形式,正是创造性活动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在舞蹈《小燕子》的教学中,因为每个动作都有它可创造的一面,我就没有硬性教给孩子小燕子飞、转圈、休息等动作,而是给幼儿创设好环境,提供了音乐、道具、图片、故事,让幼儿倾听、欣赏、表演。幼儿有了积极的参与意识,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孩子们创造出各种小燕子生动活泼的动作,他们愉快地表演着,也在愉快的环境下身心得以满足。但我们也会发现,孩子所用动作有时会不尽相同,总有一些独创之处,这时教师要擅于捕捉幼儿独特“创作”,并将它的“创作”在大家面前示范给予肯定,用亲切的、相信的目光鼓励孩子们用身体自由的表达,当孩子的“创作”被教师肯定表扬后,便提高了创作的兴致,孩子们会在这种氛围下,获得极大的乐趣,激发出最原始的创造力。
5、引导幼儿有目的创作。教师要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对已有的舞蹈动作进行归纳和提高。在教师的计划引导下,幼儿将获得的知识进行加工、应用,使原有的动作有了发展和提高。象“鱼儿多快活”这个舞蹈,轻松、舒缓的音乐把孩子们带入平静的境地,老师把舞蹈的音乐编成一个故事,由孩子们自己设计动作,有了青蛙游、鸭子游的动作基础,孩子们各自的动作十分有趣、丰富。刘飞小朋友设计了“左右头碎摇,双手在后扇动,碎步向前”的动作;许雷小朋友设计了“一手在前,一手在后,碎步前游,转弯”的动作;占剑辉小朋友设计的“两手伸前,小臂抖动,头前俯”的动作等,都有他们各自妙处。从幼儿舞蹈动作发展的水平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幼儿在小班下期就能创作或表达出原本要到中、大班才能做到的某些动作,而且动作趋向于表现美的造型、美的情趣,小班幼儿在舞蹈动作方面有着创造潜能,通过目的创作,能使已获得的舞蹈动作得以延伸、提炼。
综上所述,小班幼儿在舞蹈动作的再现和创造方面具有潜能,这潜能的有效开发,关键在于教育者掌握正确的方法,把握时机。
第二篇:小班幼儿动作
小班幼儿动作发展比语言快,他们往往还没有说出想要干什么就已经用手拿起了需要的东西。根据这一年龄特点,我们在创设墙饰时就要考虑让墙饰“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小班幼儿与之互动。可是,一个不可移动的墙面怎样让它动起来呢? 首先在选材上就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材料一定要坚固耐用,不能玩一玩就坏了,那样会使幼儿感到失望,下次他就不敢再去碰了;还有材料一定要安全,不能因为坚固就选择对幼儿有危害的材质;另外材料最好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参与到收集材料的活动中,也能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一些废旧物的再利用,潜移默化中就帮助幼儿理解了什么是创造。综上所述,一般我们可以选择各种饮料瓶、包装盒、布、较安全的木头制品和绳类等材料进行制作。
其次在制作上也有要求。小班幼儿能够出现的基本动作有拉、推、拨、捏、敲、搓、扣、抽、按、插等,因此,在制作可活动的墙饰时就要满足他们完成这些动作的需要,想办法让上述材料可以动起来,使幼儿通过拉一拉、敲一敲等动作,就能改变物品原有的状态,静的变动的,动的变快的,要么形变要么速度变。只有在不断变化中才能激发起小班幼儿去操作、摆弄这些墙面玩具的兴趣。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吸引幼儿与墙面互动,更重要的是幼儿通过这样操作、摆弄,可以获得小肌肉发展以及手眼协调的配合能力,并能通过与材料的接触来感知光滑、粗糙、软、硬等触感,进而培养幼儿运用感官感知的能力,激发其探索的兴趣。
例如在创设“天气预报”的小墙饰时,我就利用班中一个高高在上的暖气管,在暖气管的上下两端各固定一个粘钩,用绳子拴成圈,套在两端的粘钩上,让绳子可以上下拉动,并在绳子上固定一个小夹子,将塑封好的太阳、乌云等图案夹在夹子上。幼儿可以随天气的变化更换对应的天气标志,然后拉动绳子将太阳升起来。这一个小小的墙饰通过拉的动作满足
了小班幼儿动手操作游戏的需要,发展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感知了滑轮的运动方式,更生动形象地感知到太阳是逐渐升起来的,当然也完成了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目标,既有趣味性又富有科学性。简单的一些材料,只改变了固有的方式,就增加了几分动感。这就是让墙面动起来的方法。
例如,在开展“有趣的瓶子”主题活动时,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决定用瓶子来制作一个游乐场的活动墙饰,就是将瓶子制作成幼儿喜欢的各种游艺项目,赋予它们可操作、可探索的游戏性。其中有用各种饮料瓶制作的瓶子弯道,幼儿通过操作可以发现小球在不同弯道中滚动的速度不同,而且发现弯越多速度越慢的现象。逐渐地他们不仅使用老师为他们提供的各种材料和工具,还迁移经验选择一些自己发现的物品如积木、瓶盖等。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不仅能感受到玩滚动玩具的乐趣,还能获得自己选择材料探索滚动速度的乐趣。他们在自主的游戏中大胆地进行探索,为其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除此以外我还利用蛋糕盒底盘制作了可以旋转的观览车以及依靠磁铁吸力制作的小停车场,既满足了幼儿不断探索的兴趣,也同时渗透了数学的排序、分类、点数等目标。
不仅如此,在创设可探索的活动墙面时还要注意让游戏方式、内容、结果具有开放性,这样才能为幼儿创设充分的探索空间。例如“投喂鱼食”小墙饰,就利用冰棍棒、各种豆类、瓶盖、废旧笔帽、不同质地的球等材料,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颜色、高矮、质地等来让幼儿进行排列、比较、点数等游戏活动。同时,还可以随幼儿游戏的不同需要确定游戏规则,或者进行个人与多人的游戏,大大拓展幼儿游戏的选择空间。
在创设“故事大王”的游戏墙饰中,我选择了小班幼儿特别喜欢的颜色鲜艳、生动形象的材料,创设了可以折叠的故事大书,幼儿不仅能自由地旋转、翻转故事大书,利用故事大书的背景来讲故事,还能感知到改变拉拽方式而呈现出的不同背景,进而体验不同的看书方式――由原来的坐着看书变为站着看书,还可以几个人同时看一本书。这一改变既解决了小班幼儿喜欢从众的游戏特点,又满足了幼儿主体意识体现的需要。并且在故事大书中我也运用了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通过插、接的方式改变人物的位置来讲述故事,更加富有情趣与动感,使幼儿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更加积极、投入。因此,在创设墙饰时将可活动、可探索的游戏墙饰赋予一个情节,这样就能使幼儿更加富有情趣地参与到与墙饰的互动中来。创设整合目标的墙饰
例如我创设的“回家路上”互动游戏墙饰中,以幼儿的“全家福”照片作为游戏墙饰的终点,将整面墙布置成游戏棋的样子,幼儿可以用由自己照片制作成的棋子,在整个墙面上走来走去。小朋友的照片都从幼儿园出发,每走到一个格子中就会有一个小游戏要求他来完成,如“帮助农民伯伯摘苹果”,点数摘了多少苹果、多少梨;还有“给小动物喂食物”,可以分出动物的食性并学习一一对应;还有“分蔬果”,需要根据水果、蔬菜的影子找到对应的水果、蔬菜,既学习了分类又培养了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等等。幼儿需要冲破层层的“难关”才能到达自己快乐的家。这样的墙饰不但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节中感受游戏的快乐,更使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幼儿在完成每一步的游戏时也在其中学会了点数、分类、排序、比较等知识技能;同时幼儿更在富有情节的游戏中获得了彼此交流的机会,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小小一面墙饰不仅融入了数学目标、语言目标、艺术目标,还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行为,增强了幼儿与人交往的愿望。整合各
第三篇:幼儿舞蹈基本动作
幼儿园韵律活动中舞蹈动作例举
1、踮起脚尖向前走
踮起脚尖向前走的练习是训练幼儿舞蹈时的良好姿态,也是为学习碎步打好基础。因为脚尖踮起(又称起踵,即把脚跟提起来)能抬头、挺胸、收腹,使身体有良好的姿态。练习时先在原位踮起脚尖,然后再向前走。由于幼儿的控制力差,容易疲劳,所以练习的时间不能太长,向前走时速度不能太慢。一般双手叉腰,按音乐的节奏和走步相间隔来进行。踮起脚尖向前走,一般采用2/4或4/4拍音乐为合适,3/4拍音乐亦可用,但不宜多用。
2、蹦跳步
提起脚跟并脚跳又称蹦跳步。做动作时,两脚并立,身体稍向下蹲作准备,一拍或两拍跳一步,按音乐的性质和节奏轻轻跳起,落下时要用前脚掌着地,屈膝而有弹性。蹦跳步的音乐采用2/4、3/4、4/4拍皆可,但必须是带有跳音的乐曲。
3、碎步走、小步跑
碎步走的动作是两脚踮起用前脚掌轮流快速地向前走,膝盖稍弯曲。
小步跑就是小跑步,半拍一步,每一拍的前半拍,左脚向前跑一小步,同时右脚离地,膝微屈;后半拍,右脚向前跑一小步,同时左脚离地,膝微屈,依次交替,连续向前。跑时双手叉腰或自然摆动,步子应小而轻快,速度要均匀。
碎步动作不受音乐节拍的限制。而小跑步则必须一拍跑二步,所以小跑步一般常采用2/4、4/4拍的音乐。为了训练幼儿听音乐改变动作,可以把碎步走和小跑步放在同一乐曲中进行练习,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4、滑步
滑步是一拍一步,向侧面进行。前半拍左脚向左擦地滑一步,后半拍左脚轻轻跳起,右脚急速向左脚并上。右脚动作同上,方向相反。
滑步一般采用2/4、3/4、4/4拍音乐,但必须有滑的感觉。
5、踏点和踏跳
踏点和踏跳是幼儿舞蹈中常用的两个基本步法。它们都是两拍一步。
踏点步的跳法是第一拍左脚踏一步;第二拍屈左膝,右脚尖在左脚跟后点地。第三、四拍,右脚开始,动作对称。踏点步一般向左侧或右侧踏(又称侧点步),也可以向前或退后踏。
踏跳步有三种跳法:第一种跳法是第一拍右脚踏一步(向前、向侧、向后都可以);第二拍右脚跳起,同时左脚屈膝抬起,脚尖向下。第三、四拍左脚开始,动作对称。第二种跳法是,第一拍右脚踏一步,第二拍右脚跳起,同时左腿直膝后举。第三、四拍,左脚开始,动作对称。第三种跳法又称踏踢步,第一拍左脚踏一步,第二拍左脚跳起,同时右腿直膝向左前方踢起。第三、四拍,右脚开始,动作对称。
踏点步和踏跳步一般采用2/4、4/4拍音乐。它们可以在同一曲调中进行练习。
6、踵趾小跑步
脚跟脚尖跑跑跑又称踵趾小跑步。这个步法四拍完成。第一拍右脚跟向右前方点地,同时左膝微屈,身体稍向右倾,脸向左前方,第二拍右脚尖向后点地,同时左腿伸直,身体稍仰,脸向右后方,第三、四拍右脚开始向前跑四小步。如果两脚交替进行,应向前跑三小步,以便换脚。左脚开始,动作对称。
踵趾小跑步采用4/4拍音乐较为合适,练习时先两手叉腰,逐步加上采果子等手的动作,或两手搭在前面人的肩上成一行或搭成圆圈等进行练习。
7、娃娃步
摆动手臂拐拐脚就是娃娃步,是儿童舞中大头娃娃的动作。两拍一步(或一拍一步),第一拍(或前半拍),左腿屈膝向旁抬起,小腿向上翘,两手五指张开向左摆动,头和上体向左侧弯曲,第二拍(或后半拍),左脚落地。
8、跑跳步
跑跳步一拍一步,前半拍左脚向前轻跳,同时右腿屈膝自然提起,脚尖向下;后半拍右脚向前落地。右脚开始,动作对称。两脚连续做就是跑跳步行进。跑跳步2/4、4/4、6/8拍音乐都可以用,但3/4拍音乐用得比较少。
9、跑马步
跑马步一拍一步,前半拍左脚向前跑一步;后半拍,右脚跃至左脚处,同时左脚离地屈膝准备向前跑,连续起来象马跑的样子。右脚起步,动作相反。跑步时,身体稍前倾,两臂前伸稍屈,两手半握拳,做拉马缰绳状,或一手上举做挥鞭状。跑马步2/4、3/4、4/4、6/8拍音乐都可以用,但要能跳得起来的乐曲。
10、交替步
交替步是幼儿常用的抒情的舞蹈步法,动作节奏不均等,幼儿比较难掌握,必须反复练习,才能动作自如。
交替步两拍一步。第一拍前半拍,左脚向前一小步,重心在左脚;右脚前掌在左脚跟后踮地,重心移到右脚,同时左脚离地。第二拍前半拍,左脚再向前一小步,重心移到左脚;后半拍停顿。右脚开始,左右脚相反。
交替步一般采用2/4、4/4拍音乐,做交替步时可以两手叉腰;两臂向侧面摆动;一手叉腰,一臂向左右摆动;或两人并立交叉手等。
11、进退步
进退步是幼儿跳新疆舞的基本步法,实际上幼儿跳的进退步是一前一后的垫步。依次幼儿学习进退步必须在学会垫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幼儿做的进退步都是右脚开始,一般在原位进行。进退步两拍一步,第一拍前半拍,右脚向前半步,前脚掌着地,左脚稍抬起;后半拍,左脚着地,右脚离地。第二拍前半拍,右脚后退半步,前脚掌着地,左脚稍抬起;后半拍,左脚踏地,右脚离地。进退步加上手臂的动作形成美妙的姿态,可以赏心悦目。
进退步一般采用2/4、4/4拍音乐。16、小铃铛步
小铃铛步是很灵巧的儿童舞蹈步法,为幼儿所喜爱。它象铃铛一样的形象和节奏,熟练的动作(一摇一摆),看起来很灵巧象摇铃铛一样。
小铃铛步两拍一步。第一拍,左脚开始碎步急速行进;第二拍,左脚踏地屈膝,身体稍向左倾,同时右脚绷脚伸直向右前方擦出离地。右脚开始动作对称。一般采用2/4或4/4拍音乐。
12、苗族踏跳
苗族踏跳是苗族风格的幼儿舞蹈基本步法。它的特点是脚伸出去时脚尖向上勾起。
苗族踏跳两拍一步。第一拍,左脚踏一步,同时右腿屈膝勾脚抬起;第二拍左脚原地轻跳,同时右脚向左前方伸脚跟。右脚开始,动作对称。动作时,两臂可以向同一方向摆动(第一拍两臂向后摆,第二拍两臂向前摆),也可以向相反方向摆动(第一拍两臂由两侧向内交叉摆动,第二拍,两臂向两侧分开摆动),还可以手拉手跳或拍手等。动作方向一般向左右比较多。苗族踏跳步采用2/4或4/4拍音乐。幼儿舞蹈故事启蒙讲解
这是一个训练手指,手臂,以及双手应用的小组合,对于4岁的孩子来说有点难,故事讲解和示范就更重要了。
动作的顺序是:先出右旁按手,再左;然后右手里绕腕4个往旁斜上位;左手心向前握住右手腕,拉回到左胯旁,同时换手握住,左手变推手往右斜前出去;右手起,相互绕腕往上,双分手到旁平位,变摊手;2慢4快右坐摆手掌。到这里为组合一半。故事讲解:
先出右旁按手,再左----我们的两只小手是好朋友,天亮啦,右手出来玩,左手看见,也来啦;
然后右手里绕腕4个往旁斜上位----右开始爬楼梯,1,2,3,4上了4层楼!左手心向前握住右手腕,拉回到左胯旁,同时换手握住,左手变推手往右斜前出去----左手去找它,说:回来吧!该换我去玩了;
右手起,相互绕腕往上,双分手到旁平位,变摊手----右手说:我们一起玩吧!1,2,3,4又上了4层楼;她们搭了个小房子;
2慢4快右坐摆手掌,到这里为组合一半----向小朋友招手,欢迎大家来玩!
第四篇:幼儿舞蹈基本功动作教学
幼儿舞蹈基本功动作教学
1、幼儿舞蹈基本功动作有哪些呢 1.1、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
1.2、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1.3、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
1.4、踢后退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
1.5、劈腿跳
劈腿跳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1.6、劈腿
劈腿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
2、幼儿学舞蹈有什么技巧 2.1、前桥
面向前方,手正上位,左脚向前出脚,脚尖点地。左脚抬起向前上步,蹬、摆腿成前后分腿顶。直膝、绷脚、顶肩、立腰。右腿脚尖先落地,左腿控制在前上方伸。重心继续前移,胸腰成软踹起身,左脚随后落地。
2.2、后桥
左脚在前点地准备,脚下踩稳,手正上位。双手夹头率先向后抬起,颈、肩、胸、腰依次向后下抬。仰头看脚的方向,手撑地时上踢左脚,右脚随后蹬地。过程中始终保持抬头立腰,左右腿经前后分腿过门。左右腿依次落地,经推手顶肩起身,回准备动作。
2.3、点步转
右脚脚尖点向正前方,左脚支撑中心,脚掌转动一圈。头部保持水平面,做到留头甩头,寻找方向。在规定舞姿上,完整旋转一周。在准确完成一圈的基础上,练习连续旋转4---6圈。结合其他舞姿进行连续旋转练习。
2.4、侧手翻
手正上位,左脚前点地,重心在右脚上。重心前移至左脚,经屈膝、蹬腿摆右脚。上身外转90度,双手依次扶地。双腿打开,经分腿90度倒立。落地时,双脚依次着地,双手依次推地起身。
2.5、倒立
面对墙体准备,左脚前点地,双手上举,立腰沉气。身体前探,左膝前屈,重心前移,同时双手撑地,臂与肩宽。撑地同时双腿分腿上摆,先右再左,并腿靠墙停住。
3、幼儿学舞蹈有什么误区 3.1、舞蹈学习越早越好
儿童舞蹈对孩子身体先天的要求并不高,但舞蹈毕竟是身体能力的训练,太早进入舞蹈训练,对于孩子肌肉和骨骼发育不利,一般认为,宝宝从4周岁开始系统的舞蹈学习是比较科学的。
3.2、学动作越难越好
许多家长在孩子刚学舞蹈的时候,就问我怎么不练习下腰,怎么不练习翻滚,其实这种过早的追求舞蹈技巧的想法是有害而无益的。3.3、间歇性学习
有的家长因为担心孩子会害怕训练软开度时的身体疼痛,让孩子学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这样间歇性的学习不仅很难看到孩子的进步,而且会给孩子增加学习的难度,进而失去对舞蹈的兴趣。
怎样激发幼儿学舞蹈的兴趣
1、综合教学法
由于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已经能够按自己的意识去做某件事,无兴趣的事他很难去做,所以在这时舞蹈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用你的教学内容去吸引住这些意识随意的幼儿。
2、示范法
教师要准确、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幼儿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示范时还要伴随着语言的讲解,面向幼儿做镜面示范。
3、语言讲解法
语言讲解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如转动手腕这一动作,如果按动作要求讲,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转,第二拍手腕由里向外翻掌。幼儿学做起来即无兴趣又很费力。
幼儿舞蹈基本功动作有哪些
4、游戏法
游戏法是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口吻进行辅导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
幼儿学舞蹈要注意什么
1、选择适合宝宝的舞种
舞蹈的种类非常多,选择什么样的舞种,这要根据孩子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家长们不应替孩子做决定,当然了,还应该事先询问孩子,是否对舞蹈感兴趣,要以宝宝的兴趣为前提来开展学习。
2、高难度动作要在老师对指导下进行
很多情况下,在孩子刚学跳舞没多久,家长们就开始想要享受成果了,比如让孩子来进行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像劈叉什么的,这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
3、注意孩子的骨骼和肌肉生长
在幼儿舞蹈基本功学习中,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骨骼和肌肉生长,因为,孩子这个时期,身体是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孩子的身体生长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
第五篇:在阅读教学中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沾益县海峰中学 蒋坤
编码:655333 电话:***
摘要:语文是一门集知识、实践、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学知识,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培养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创新精神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实际内涵,是通过创造力发展体现出来的,每个人都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潜能,只不过是表现的程度不同而已,关键是如何激发,使其爆发出来。作为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还应着眼于课堂教学的改革,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语文是一门集知识、实践、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本文将对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的实行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调整自身思路,追赶世界先进教育理念提供了契机。但今天的小学语文教学仍然没有完 1 全跳出学生围着教师转的怪圈,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从小养成对教师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慢慢的成为学习的惰性,导致学生不会、不想、更不爱动脑筋,这样学生的创造潜能就被抹杀了。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学知识,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培养。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能力的重要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设法使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喜欢学习,从而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如:精心导入激趣,巧用过渡语激趣,使用简笔画激趣,运用电教手段激趣,通过竞赛激趣,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等。在教学《一只鹿和鳄鱼》时,让学生自己说说对鹿和鳄鱼这两种动物的认识,并激发学生质疑。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去读课文。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探索问题。
三、营造民主氛围
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建立民主自由、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要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 每个学生,使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起来。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创造力、想象力才能充分发挥,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平等、伙伴、朋友的身份和同学们一起参与学习活动,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问,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允许发表错误意见,认真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不打断学生的发言。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的平台。
四、优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来获得。教师无法代替学生来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也不能把思想观念移植到学生头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空间、时间、机会交给学生,把学习的支配权交给学生,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为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创造条件,让孩子们觉得课堂是自己尽情表演的舞台,但每一次机会都需要自己认真把握,才能使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
1、理解课文要“以读为本”。由于受旧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认为课堂上让学生读书很费时间,因而,有的教师是自己泛读一遍;有的是指明让一两个学生读一读,极少有人愿意让学生 自己去自读自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真正动口、动手、动脑,以学生自读自悟、自疑自得,多读多思为主。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机会让他们读,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
放手让学生读,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而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有效调控:一要诱发读的兴趣。教师必须通过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方法诱发学生的读书欲望,激起他们的探求兴趣。二要提出读的要求。有目标的学习无疑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读也应该提出明确的目标;读书时要做到字字入目,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读流利;边读边想,看看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能有感情地把课文读出来。
2、深入理解课文,确定讨论重点。学生自读自悟以后,进行师生间的汇报交流,质疑解读非常重要。教师要鼓励提出问题的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解答。自己解答不了的问题,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继续读课文,继续思考,或听听别的同学的意见,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各小组共同讨论。讨论时要鼓励学生人人畅所欲言,在小组讨论学习的基础上,全班交流甚至争论。遇到反复启发诱导仍不了解的问题,教师可精要讲解,适当点拔,但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要重视经过独立思考而发表的带有个人情感的独特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转变自己 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能让一节死气沉沉的阅读教学课活起来,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字数:2293 【参考文献】:
①《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李丙亭 2011 ②《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3第3、4期 ③《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