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思考
优化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思考
音乐新课标阐明:“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是一项需长期训练体验的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引发学生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与态度;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实现音乐的审美教育价值。可见,欣赏教学依然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
美国音乐教育家默塞尔与格连在《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
达尔克洛兹说: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
马克思曾说: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
《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副组长吴斌老师说:对音乐教育的基本认识应定位在两个层面,就是“音乐中的教育”和“通过音乐进行教育”。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一方面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理性的满足,另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使学生的鉴别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得到增强,音乐艺术审美评价能力得到提高。
二、当前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缺憾
1、教师叙述的语言过多,或是特意为音乐做解释,强行让学生按照同一个思路去欣赏,却未让学生在亲身欣赏的体验中直接有所感受。
2、教师对乐曲的结构、特色认识不够,未能掌握教学重点,本身也未表现出积极的欣赏态度,学生当然也不会感兴趣。
3、教师缺乏有效、有趣的教学法。一般所见的欣赏教学不外乎是老师播放音乐,学生正襟危坐,老师不作任何引导,放任学生“神游太虚”。音乐欣赏教学并非让学生单纯地聆听,而应与其他音乐实践活动形式(歌唱、演奏、律动、对音乐的讨论、评价以及创造性活动)相结合,通过创造性的引导带领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优化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第 1 页,共 4 页 那么在欣赏教学中怎么样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中去欣赏音乐、了解音乐,更好地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呢?
1、生活之音
在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和音乐的表现手段联系起来,这是启发学生想象和联系的关键。生动的语言,富有意境的图画、音乐、视频,都可以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联想和想象的桥梁。
如管弦乐曲《打字机》,作品虽然短小却诙谐有趣。根据乐曲的情境特点,从生活之音着手,以生活中的口哨声开始,引出生动、活泼的《口哨与小狗》,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我们周围的声响,并借乐曲欢快的旋律调节课堂气氛,将学生引入充满兴趣的学习中。最后以视频《蛋炒饭》为启发点,引导学生探索有限资源的声响,深切感悟“生活中处处有音乐”。把我们身边最普通、最熟视无睹的“声响”,通过实践全新地展现给学生。
2、故事贯穿
凡是标题音乐、音乐故事或是歌剧如音乐童话《龟兔赛跑》、《快乐的小熊猫》、《动物狂欢节》等都是很好地进行综合创新的题材。在设计动作时,尽量从音乐要素的各种表现中引发想像,以音乐来设计动作,不应以完全凭空想像的故事勉强和音乐凑在一起。
如教学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迪卡斯以歌德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而创作的《魔法师的弟子》是一部深受孩子们喜欢的交响童话。它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小弟子偷学魔法后让扫把打水,但在滔滔不绝的流水面前,又手足无措的惊慌神态,充满谐趣。
针对小学生爱幻想、喜欢童话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音乐中理解故事,在故事中欣赏音乐,让教学紧紧围绕音乐与故事展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抓住音乐细节的变化,想像故事情节的发展。从音乐要素的变化、音乐体裁的归纳到故事含义的理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创设情境
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音乐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以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学生和教师同是情境的创设者和被情景感染、陶醉、启迪与激励的情感主体,师生共同分享着音乐本身所蕴涵的情感世界。
如:《快乐的课间》一课,通过音乐与课间活动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课间是快乐的。本课创设“课间”这个大情境,从乒乓球赛到篮球赛,使学生以高昂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投入音乐学习中,特别是在欣赏《乒乓变奏曲》中,师生互打乒乓,在聆听《哦,十分钟》时,做打篮球、转呼啦圈的动作等,使学
第 2 页,共 4 页 生沉浸在浓浓的情境中感受、体验、模仿、创编,从而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4、制作图谱
用图像来表现音乐,但这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画出具体的物体,而是引导学生对所欣赏的音乐旋律的走向形象地与不同的线条联系起来画旋律线,或者画出不同的图形来表示音乐的进行,这就是图谱。
如:管弦乐曲《狮王进行曲》,乐曲用钢琴的颤音,沉重有力的顿音、浑厚低沉的旋律,形象地表现了万兽之王威风凛凛的步伐和神态,加上狮子威猛的吼声,使整个森林都为之震撼。本课教学教师运用简单的符号制作图谱,创造性地表现狮王的走路、吼叫、小动物们害怕发抖的声音
~~~ ~~~ ~~~ ~~~
等,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理解作品。
5、依托律动
欣赏教学要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尽量引导学生利用节奏律动来感受、欣赏音乐,这对于感受音乐节奏、情绪等十分有利。节奏律动的方式可以是随音乐划拍、轻轻拍手、踏脚、做即兴动作或舞蹈动作等。避免欣赏教学单纯依靠听觉、过多讲述,使欣赏教学死板乏味的现象。
如《梦幻曲》是一首乐曲结构简单、主题简洁、旋律优美的经典作品,让学生用手掌托起泡泡的简单律动,一下子就将学生带进了音乐,并使学生感受到了乐曲的形式美,明确了曲式结构。
6、歌声表现
看似最轻松简单的音乐欣赏部分,其实有它难以操作的一面,要让孩子真正听懂音乐不是光靠闭上眼睛,听上一两遍就能做到的,这其中需要我们音乐老师精妙的设计,很多老师在让孩子欣赏纯乐曲的时候都会发现,如果没有好的设计方法,孩子在听长段的乐曲时经常会显得无所事事,不够投入,继而出现开小差的情况。其实人的记忆首先是对曲调的记忆,但同时歌词却能有助于人们对音乐旋律的记忆。针对这个特性我们可以设计在某些乐曲的主旋律中加入些简单、合拍的歌词,用唱来帮助孩子加深对乐曲旋律的记忆。
第 3 页,共 4 页 如:肖邦前奏曲《雨滴》中,把学生分成两个声部,男声来表现雨滴,女声哼唱主题旋律,两个声部一起合作演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深入地发展。
Wu 嘀嗒嗒嗒嗒嗒嗒嗒嘀嗒嗒嗒嗒嗒嗒嗒嘀嗒嗒嗒嗒嗒嗒嗒嘀嗒嗒嗒嗒嗒嗒嗒
7、器乐辅助
现在很多课堂中都运用了乐器,我想乐器进入课堂已不再只是单纯为了学会吹一首竖笛曲、口琴曲,应与歌唱、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器乐演奏不仅能更好地使孩子掌握技能,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
如管弦乐曲《打字机》,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口风琴,在聆听、参与、表现音乐的同时培养学生节奏感和聆听音乐的习惯。在欣赏过程中的知识技能学习上,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淡化乐理,转变为一些有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的欣赏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积极引导,寻求最恰当的教学途径,优化音乐课堂结构,全面提高音乐素质,使学生具有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当然,要使音乐欣赏教学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培养出更多具有一定音乐素质的欣赏者,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摸索出新的教学方法,使音乐欣赏教学更科学合理,更易于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使我们的音乐教学永远充满着动力与活力!
第 4 页,共 4 页
第二篇: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重庆市黔江区实验小学 何毅
【摘要】音乐本身是一种声音和时间的艺术,一切音乐活动都是从听开始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莫过于欣赏。现在的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要,从一年级开始就已融入了简单的音乐欣赏。我在课堂实践中发现,教材这样科学合理地安排,的目的是使我们学生慢慢地学会注意、关注,从而喜欢上欣赏,进而欣赏周围世界的美,也就在音乐欣赏中形成“自觉”的乐感。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本身是一种声音和时间的艺术,一切音乐活动都是从听开始的。培
养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莫过于欣赏。现在的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要,从一年级开始就已融入了简单的音乐欣赏。我在课堂实践中发现,教材这样科学合理地安排,的目的是使我们学生慢慢地学会注意、关注,从而喜欢上欣赏,进而欣赏周围世界的美,也就在音乐欣赏中形成“自觉”的乐感。这也应了那句话:“音乐素质的培养恰恰必须以音乐欣赏为基础”。我在长期音乐教学实践中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儿童音乐作品的欣赏
儿童呈现出的年龄特点要求必须寻找适合他们的儿童作品,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在欣赏这类乐曲时,我引导学生不仅使用听觉,而且通过积极的联想,运用视觉、触觉的活动,采用故事的创造、律动的创造、旋律线的创造,去感受、把握,去联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故事的创造。故事是孩子们所喜爱 的,他们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自己讲故事。讲故事的过程是发展他们语言的过程,也是创作的过程。由故事表现的内容,可以看出学生对作品理解后的丰富想象。案例:在欣赏五年级上册的《森林狂想曲》时,我无需用太多的语言提示,学生便对这首有名的乐曲所吸引了。夜幕低垂,在神秘的热带雨林中,蟋蟀、树蛙、猫头鹰与飞鼠一起奏响了优美奇特的森林狂想曲,ABC三段旋律轮番演奏出现,学生们一会儿便能跟随旋律和速度变化轻松哼唱。学生们第一次接触“音效”,新鲜感很浓,曲子有电声乐器、竖笛演奏,更有森林中蛙声、鸟声、风声、流水声使人听来犹如身临其境,非常形象、逼真,直到以后的复听,学生仍对此乐曲乐此不疲,十分乐意参与哼唱,这足以体现欣赏乐曲的魅力。律动的创造。律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在欣赏乐曲后,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
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激发他们欣赏的兴趣,加深他们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案例:三年级教材歌曲《快乐宝贝》,乐曲非常欢快而朗朗上口,当激昂的前奏和歌词“想要开心跟着我叫(跟着我叫),想要快乐跟着我闹(跟着我闹)快乐宝贝,就是我(就是我)”一出现,学生们立即振奋起来。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L.穆塞尔和梅贝尔·格连所说的那样:“唱歌必须由音乐欣赏来激发,这是加深音乐欣赏的主要手段。”歌词唱出了学生的心声,他们像遇到知音一样高兴,随即手舞足蹈起来。可想而知,歌曲的教学任务完成得非常好,这也可以看到律动的魅力所在。旋律线的创造。学生在日渐提高欣赏水平后,又可以要求把感受到的、理解的音乐表达出来,与听力紧密联系起来发展。在欣赏练习中,可以用图画法表达感受到、理解到的音乐。案例:在欣赏着名管弦乐曲《卡门序曲》时,我曾引导学
生边听边画出某一乐句的旋律线。在优美动人的旋律中边听边记音乐,结果发现很容易启迪学生灵感,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在这段热烈欢快、高低起伏的旋律声中,学生们发现自己画出的旋律线条有时还是很有规律和层次感的,旋律线的创造竟是如此奇妙而生动有趣。
二、对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欣赏
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它以丰富璀璨的繁华硕果,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成为当今珍贵的世界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往往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认识各民族的窗口。就拿中国有56个民族来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历史语言等,其音乐也各具异彩。案例:欣赏《瑶族舞曲》时,全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我首先让学生完整地聆听一遍音乐,初步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特有的韵味;复听乐曲并分段欣赏时,我引导学生用摇手、跺脚、捻指、拍手模仿长鼓的鼓点节奏,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瑶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各个热闹场面。学生们在演奏乐曲的过程中,享受到了与同学间协作的无限快乐,总能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
三、中国戏曲音乐作品的欣赏
众所周知,中国戏曲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今天,戏曲文化显得尤为稀奇,特别是京剧这一国粹,它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为一身,集百家之长、纳百家之川,以唱腔和表现风格的特有韵味吸引着人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四年级的孩子们初次接触京剧,觉得非常好奇。在他们平日的电视节目选择中,戏曲频道总会一跳而过,成年人亦是如此。因此,音乐课堂上,要想让孩子们对此感兴趣,必须动一番脑筋。案例:在给四年级学生教授戏曲单元时,我首先摆放出各式脸谱。脸谱是中华民族戏剧特有的面部化妆造型艺术,它是图案化的、也是性格化的,它以夸张的色彩无穷的线条为人物增添了强烈的审美效果。最吸引孩
子们的是不同颜色的京剧脸谱,代表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如:黑色——正直,代表人物包青天;红色——忠勇,代表人物关羽;白色——奸诈,代表人物曹操;绿色——魔鬼形象;银色——妖怪形象等等。孩子们立刻对京剧敏感起来,眼神里传递着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接着重点介绍京剧人物的行当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并告诉孩子们这得从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扮相及表演特点来观察、分析京剧的行当。紧接着马上观赏《沙家浜》选段《智斗》和《红灯记》,为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梳理,分辨出忠奸善恶,学生们一下子思维活跃、联想丰富、兴趣浓厚。更令人欣喜的是以后但凡让孩子们欣赏些京剧片段时,你就不用顾忌了,绝对缘于京剧的美丽和神韵。
音乐是“倾听”的艺术,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倾听能力的有效途径,用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大大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使音乐教育真正实现其教育
功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发现新的教学方法,我们的目标就会实现,学生的“耳朵”就会被我们叫醒。音乐欣赏教学的地位日渐突出,对我们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它是集歌唱、律动、创造、想象等元素为一体的扎实有效的教学课型,它的魅力是学生们喜爱和投身音乐课堂最有意义的理由,我将有信心坚定不移地让学生们爱上音乐欣赏。
第三篇: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挥想象力、丰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
那么,如何使音乐欣赏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呢?
一、合理选用欣赏教材
音乐作品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认真选择,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有情节到无情节、由比较熟悉到比较生疏。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唱片、磁带、cd、vcd等传递音乐信息设备的日新月异,音乐欣赏已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课堂上。实际上,小学生每天从家里和社会上所接受的音乐信息,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要比音乐课堂上多得多。因此,这给我们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拓展音乐时空,正确选择课本外合适的教材,让学生感知多种情绪是必要的。那么,应该拓展选择哪些音乐作品呢?
二、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1.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乐器演奏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课二胡独奏《赛马》的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让学生认识接触实物二胡,体会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从而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2.游戏形式
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低年级的音乐欣赏教学。如,听赏《跳绳》中,我让小朋友们边听边跟着音乐节奏跳绳,感受乐曲快乐、活泼的气氛。听赏《捉迷藏》前,先让孩子们完整地听一遍,然后,请几位学生上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并配上背景音乐,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更好地体会音乐所表达的内容。3.故事形式
每个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利用他们这一特点,结合音乐来编、讲故事,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我编了一个动物们过新年的故事,并结合图片和音乐边听边讲,迅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4.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伴奏表演、舞蹈表演、歌唱表演、各种角色扮演„„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欣赏的内容进行选择,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时,主要是要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
三、改善评价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成功感 音乐课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体现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得“优”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总之,一堂充满活力的音乐欣赏课,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神奇,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浓厚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从而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第四篇: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初探
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初探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
关键词:学生.身心特点.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因此,重视欣赏教学,关注传统欣赏教学模式的转变,摸索出一套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为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是著多音乐教师的困惑,尤其面对小学一二年级低龄儿童来说,爱模仿,好动,好奇心强,是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面对活泼好动的学生,在上音乐欣赏课时我寻找出以下方法。
一、激趣导入,营造氛围
导课如同序幕,揭开后面优美的乐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良好的导入方法要能够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理,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基础。
(1)律动参与法,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所谓律动参与,就是给学生创造一种参与音乐欣赏的律动环境,让学生置身于这种音乐情趣下,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迅速与音乐缩短距离,使学生在气氛的渲染下,引发兴趣,直接感受、体验音乐情绪。例如,在进行一年级音乐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我选择这种形式来进
行教学。我请学生扮演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走路,走路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正步走、蛙跳、双脚跳、跑跳等等,学生学得很开心,做到“玩中学”。再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请孩子们比较两首乐曲力度的不同,体验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雄壮有力,然后,又通过踏步走、队列的适当变化,让孩子们感受到这是一首进行曲。欣赏课中的律动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好动的特性,而且帮助他们感受到了乐曲的内在情绪、风格特点。例如:在欣赏《口哨与小狗》时,我看到很多学生和着那诙谐、活泼的音乐旋律,随心所欲地摇晃着脑袋,拍动着身体,一副顽皮、神气的样子,自己仿佛就是音乐中的小主人,吹着欢快的口哨,心爱的“小狗”在其身边摇着尾巴,蹦来跳去。“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通过表演,激发了孩子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乐曲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由于学生年龄小,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佳,参与活动积极性高,活泼好动,选择这律动参与,让他们边听音乐,边分角色情景表演,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更能让他们感受到美的音乐、美的故事、美的课堂。
(2)儿童化语言,抓住学生学习情绪
教学中我注意新课导入技巧,拒绝成人化语言与孩子交流,尝试着富于儿童化的语言,例如:在欣赏《赶海的小姑娘》这课时,我先创设一系列的童话般情境,语言抑扬顿挫、充满感情的语言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愉悦的课堂氛围之中,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让孩子们不知不觉中投入歌曲情境。
(3)故事引入法、增加学生领悟能力
所谓故事引入法,就是通过讲述所要欣赏的音乐作品的故事情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对作品的领悟能力,从而为进入新课的教学埋下了“伏笔”。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时,我先给学生讲一个发生在森林里的故事,以此通过故事引入,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动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进入下一个新的环节作好了准备。
二、走进音乐,学习新知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学生资源即是学生本身或后天培养后所具有的条件。新“课标”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此,我充分认识学生,发现和挖掘学生本身的资源,使学生资源得以激活,从而表现出乐于学习、愿意参与、敢于创造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倡导自主学习,其真谛在于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局面,认识和挖掘他们的个体资源,自我发现、自主探索的潜能。
(1)促使移情,表演音乐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表演故事。利用这一特点,将音乐作品的内容用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能迅速地集中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鲜明的音乐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够激起学生的共鸣。在故事表演中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又使他们因具有成就感而对欣赏产生兴趣,从故事的表演中还可以看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如在欣赏童声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学生通过聆听,产生了学习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精神,又通过表演英雄王二小与日本鬼子斗争,进而对自己处在新社会的学习生活感到幸福并懂得珍惜,发挥了音乐强大的思想教育力量。例如:听赏《火车波尔卡》时,我让小朋友们边听边跟着音乐做开火车表演。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火车的鲜明形象和欢快的音乐情绪。形式多样的游戏是培养儿童认识音乐世界,提高音乐素养的良好途径。
(2)哼唱主题,感受音乐
音乐欣赏虽然是以听为主,但是,“唱主题”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和延伸,因为唱的过程就是 一次获得音乐形象的过程,同时使音乐思维真正地调动起来,增强独立的判断感受能力和音乐的表现能力。部分曲调具有歌唱性的特点,如《赞歌要比星星多》、《节日圆舞曲》曲调简洁,旋律优美,对比性强,强化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通过“唱主题”可以加强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与体验。
(3)配合音乐,表现节奏
通过表演、哼唱后,学生对旋律有了一定的记忆,再让他们增加对音乐的理解。随音乐演
奏,最简单的就是打强拍或固定节奏型,学生可以分组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演奏不同的节奏,这样就可以形成合奏。在小学一二年级低龄儿童欣赏教学中,运用节奏乐,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节奏,提高孩子拍击节奏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敲击打击乐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培养乐感,增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欣赏《钟表店里》,让孩子们用不同乐器三角铁、小铃、沙球分别敲击不同的节奏来表现大钟、小钟、秒表在钟表店里开音乐会的欢乐场面。学生既感到有趣又会有一种成就感,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良好的节奏感,学生的听觉、感知、技能等方面得到综合发展。
(4)科技课堂,优化教学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效果。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有了美好愉悦的视听感受,学生情绪得到激发,就能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将乐曲所表现的意境表达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在音乐欣赏课中,如采用多媒体,把视听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采用多媒体演示,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的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优化提高教学效果,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突破创新,扩大补充知识容量。如:在欣赏《丰收锣鼓》第一乐段主题时,第一遍播放时,采用原速,学生听完后说表现的是人们敲锣打鼓,喜庆丰收的欢腾场面,第二遍,可放慢速度,学生听后发现,欢快,喜庆的情绪没有了,乐曲变得面目全非。通过这样,让学生认识到速度在作品中的重要性。再如,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时,轮到哪种乐器吹奏,就在屏幕上出现这种乐器,如单簧管、圆号等,既让学生欣赏了乐曲,又听辨了演奏乐器的音色,认识了不少乐器。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扩大了学生视野。
三、画龙点睛,结束课程
教师既是音乐作品的欣赏者,又是艺术情感的传播者。课堂上交流得最多的是语言,在结束时教师的语言显得更加重要。
(1)巧妙设计语言,结束课程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因为音乐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结束语教师要相应的生动形象,精辟而精练。巧妙设计语言,从各个层面多角度了解儿童音乐欣赏的思维方式、喜好及表达方式等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获得乐曲所表现的情感,理解体会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形象。
(2)强化学生想象,结束课程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其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我们强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欣赏音乐,而不去束缚学生的思维。音乐欣赏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理解过程,这个过程首要依据是想象。老师从激发到想象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眼,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也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空间和时间,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活跃,同时也为欣赏主题音乐做了铺垫。“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见解是不同的。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只有通过想象思维才能得到锻炼,它是感知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在上音乐欣赏课时,我们应该时刻提醒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总之,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老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寻找新思路、新方法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意境。丰富他们的听觉感知、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思维,逐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使学生具有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参考文献:
《音乐欣赏教程》王伟任,王顺通,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01.09
《走进新课程》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慕菊.2003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周卫勇,李雁冰,等.《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周卫勇.2002.07
《儿童音乐》谷建芬.等.2010.0
第五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随笔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随笔
岑健芳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扩大音乐视野,进行美育熏陶有着重要作用。
欣赏教学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复习的过程。首先是音乐对欣赏者的主观感受,通过欣赏者的知识结构、与生活体验,形成自己独特认识。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准确的音乐形象。在欣赏教学中适时介绍风土人情和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好多音乐作品,给人的感觉比较理性,况且学生年龄较小,阅历不深,不能理解、分析、感受作品。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给学生介绍有关作品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欣赏莫扎特的作品时,可以不忘重点围绕“神童”、“生活清贫”,“学习刻苦”,“追求真谛”几个方面来介绍“音乐神童”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向他们展现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后,再来听赏他灵活,充满阳光的作品,效果就不一样了。
音乐欣赏着重要较强调“静”,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听觉效果。如舒伯特的《摇篮曲》,老师可以让学生用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说:夜深了,满天星斗,微风如轻纱,吹走了白天的闷热,连小虫子都钻进洞里睡觉。孩子们说得这么好,说明他对歌曲有一定高度的理解。欣赏《欢乐颂》时,由于歌曲情绪高亢,可以先让学生轻声跟唱,体会音乐情绪,感受乐队惊心动魄的演奏,了解人民要求和平、自由、平等的感愿望,更深地了解音乐家贝多芬的创作灵魂,学习他那不挠的坚强性格。与此同时,还可以创编一些律动,如击掌,拍腿等,听着欢快的音乐做不同的律动,让学生陶醉其中。
在欣赏教学中,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就能够给学生一片绚丽的天空,学生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成为创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