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快乐教学 促高效课堂 做幸福教师
创快乐教学 促高效课堂 做幸福教师
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中学
陈登云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现代教育也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乐学,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许多教师思考并探索的问题。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应该了解学生身心特点,了解学生的需要,熟悉教材,教学得法,学生就爱学,乐学。因此,教师应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创造一切条件,力争使学生每堂课“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确实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一件趣味无穷的事,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以下是我的教学感悟。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能把对学生的爱化作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甚至学生进步时的一次次击掌,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和满足,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教师关心爱护、赏识鼓励学生,既能大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对学习、对人生充满希望和愉悦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又能促使其更加尊敬与信任教师,愿意与教师沟通;同时学生尊敬和信任教师,则有助于强化教师的责任感、成就感,增强教书育人的动力和能力。反之,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就会由厌恶老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的教育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重视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显得非常必要。为达到这个目的,首先,教师应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让学生从教师的耐心服务中、从教师的关心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进而感到教师的可亲、可信,使师生关系和谐。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的、表现不好或其他可能被忽视的学生,都能经常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尊重,从而提起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极大兴趣。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我有时用一种很巧妙的语言方式来处理那些上课做小动作的同学———正话反说。明知他在做小动作,我却表扬他:“今天,X X有进步,如果„„,就更不错了!”这时,他会敏感地意识到我在提醒他,立即表现好了。其次,教师的心境总是影响着课堂气氛,所以我总是尽量带着一个良好的心态走向讲台,上课时也总是精力充沛、讲课时更是热情洋溢,使整堂课都在快乐、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度过,达到使学生乐学愿学,教师乐教喜欢教的良好局面,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灵活教法,优化课堂结构,达到高效的课堂效果
要实施愉快教学,教师就得付出艰辛的劳动,要在博览、博闻,博思中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新知识。为此,英语教师不但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还要博览群书,博闻信息,博思善析,在“览”、“闻”、“思”中创设有新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应针对自己使用的教材,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体态,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还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积极创设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优化课堂结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课堂上我常常引导学生开展组与组的讨论,俩俩对话、男女生互问互答、大小组间朗读、三四人表演、横排竖排提问、个人抢答等等活动,有时还结合课文内容编写表演短剧,扩写缩写短文,说格言,顺口溜,讲故事,猜谜语等以充实课堂内容,优化课堂结构。这种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锻炼自己的读写说能力和开发智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多鼓励、欣赏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中错,错中学,边错边学,逐渐减少错误、避免错误的过程。学生总是期待成功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每一个进步,尝到每一份成功的喜悦。成功和愉快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成功能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在课堂教学中,设法创设竞争和取得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特别对于差生来说,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耐心启发,因势利导,不论在课堂提问,还是在单元测试中,多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只要他们在学习中取得一点成绩,都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比如,让基础差的学生优先回答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实践证明,学生成功的机会越多,兴趣越浓,动力就越大,成绩就越好。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遇,使学生把学习英语当成一件乐事,在成功的基础上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四、充分研究教材,灵活进行课堂设计,创造趣味性
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当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灵活好动是青少年的主要特点,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用学生最熟悉的实物、环境,给学生创设有趣的认识情景,是最方便可行的。如: ⑴教学“What is he like?”时,让学生谈其好朋友、老师、父母等他们很熟悉,谈起来也很自如,我们必须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不断设计不同的活动模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防止学生兴趣发生转移。⑵讲授招领启事“Lost and Found”时,在课堂上随意收取两组学生的一些物品,把这些物品分发给另外两组同学,然后让得到物品的学生写招领启事,失去东西的同学写寻物启事,写完后,让其读各自的启事,符合者归还物品。学生兴趣高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意犹未尽,对所学内容很快应用自如。
五、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手段的整合是愉快教学的有效手段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对比明显、不断变化带有新异性和刺激性的事物会引起人们的兴趣,而人们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使认识过程和活动过程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因而,教师应改变单调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具有新鲜感。随着现代社会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及其网络技术以其音像功能强、信息量大、趣味性强等优点已经普遍运用在英语课堂中,由于多媒体的音像功能强大,教师易于用影片再创真实情景,使课堂变得主动、有趣,人物和语言也更加贴近学生,更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再让学生模仿和表演就不仅是语言上的模仿,体态语言学生也会模仿的惟妙惟肖,他们的兴致一直保持很高,效果自然会更好,老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断变换各种媒体,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振奋了精神,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的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在每一节英语课上,我愿把快乐带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快乐动起来,学生再把这份快乐传给我,我也因觉得自己是最有成就感和最幸福的人。
第二篇:创快乐课堂,做幸福教师)
创快乐课堂,做幸福教师
陈春霞
教师的幸福来源于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学生的发展所带来的教育成功。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幸福奠定了基础,而快乐课堂的核心是要让学生成为参与者。创设快乐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决定了快乐课堂的成败。
教师的幸福来源于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学生的发展所带来的教育成功,来源于教育智慧。有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教师,这句话其实很不公平。不公平在哪?这句话强调了教师的奉献,却淡化了教师的快乐,忽略教师本人也需要成长与发展。而让教师与学生双赢的教育智慧又从哪里来?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做教育,不断反思,谋求专业发展。
一个优秀或成功的教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要求,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教师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在当今的网络现代化社会,我们应特别强调教师要具有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能力.如果说“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强调的是会不会、能不能的话,“专业态度”强调的则是愿不愿,它包括教师的专业理想,“世上没有理想的教育,不能因此没有教育的理想”,还包括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也就是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专业自我等等。
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幸福奠定了基础,那么,什么样的课堂算得上是快乐课堂呢?有人这样定义,“快乐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以积极的态度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双赢效果。我认为应把学生“乐”学放在了教师“乐”教的前面,因为现在的教育倡导学生本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情绪影响着教师的情绪。那么,在学生眼里,什么样的课堂是快乐课堂?其实站在教师的角度去谈学生的快乐,是谈不出来的。这就相当于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谈子女的幸福,父母眼里的幸福,很多时候并不是子女眼里的幸福。很多老师发牢骚,不明白现在的学生怎么了,老师明明认真备课了,也精心准备了,有时候学生就是不感兴趣。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喜欢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并不是老师长篇大论的演说,也不是华丽优美的词藻,而是参与!是通过参与去表现自己、证明自己,是通过参与去主动获得需要的知识。
因此,我认为,“快乐课堂”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参与者。而创设快乐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决定了快乐课堂的成败。在教学设计中,如何“让学生成为参与者”,从而“创快乐课堂,做幸福教师”呢?我从以下几种面说说。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动机,如何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从而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并主动去寻找快乐呢?我们知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每节课的导入都非常重要。二:合作学习,有效引导
新课改提倡“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现在的教学可以说都是围绕这一理念来实施的,因此“合作学习,有效引导”事实上是贯穿课堂始末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要说容易,那是相当的容易;要说难,那也是相当的难,关键就要看教师“引导学习”的能力。教师只有充分把握教材和教学目标,充分把握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心理、年龄特征,才能设计出真正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活动,这样,学生的讨论、合作、表达与交流才不会流于形式,学生也不会轰轰烈烈却一无所获。
三:角色扮演,情境体验
在课堂活动中,有一种活动很受学生的欢迎,那就是“角色扮演,情境体验”。让学生成为参与者,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感受,要比教师的千言万语还有效得多。这种活动还有一个好处,不需要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在每一个课堂都可以进行。四:引入竞争,你追我赶
这种方法是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发他们去主动学习。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知识,在失败中反思,在成功的喜悦中更加努力。竞争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小组互评、组间互评,也可以比赛、抢答。不过要注意竞争以激励为主,而尽量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五:习题测试,现场反馈
创设快乐课堂,并不意味着只追求热闹与愉快,而应该在让学生快乐的同时也有实在的收获,因此不能忽视对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但可将传统的填空、选择、问答等形式,转变成活泼多样的其它方法。
有句话说得好,“世上没有理想的教育,但是不能没有教育的理想”。身为一名教师,我的理想就是让我的学生们热爱我的课。
第三篇:快乐教学,做幸福教师
快乐教学做幸福教师
有人说:“名师是一棵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中闪动精彩。”一个人就是一本书,我们可亲可敬的吴老师,就是一本内容丰厚的书。
每次走进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我就会深深地被学生会学、爱学的热烈学习场面所吸引,同学们怀着浓厚的兴趣,跟着吴老师一步步走进那充满生机的数学王国。吴老师的数学课,就是一个个美丽的“陷阱”,是一首首美丽的诗,学生听了不由自主“深陷”其中;同学们时而紧锁双眉、沉思不语,时而各抒己见、热烈争论,充分体验着参与的快乐、创造的愉悦。抽象的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妙趣横生。很多学生听吴老师讲课都不愿意下课,课上完了还央求吴老师不要下课,那是发自肺腑的留恋与崇敬。教师听了也不禁留恋往返,把上出这样的课作为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把听吴老师的课当做“艺术的享受”。
2001年做了将近10年语文教师的我,却要接任毕业班的数学课,刚开始,好多课上得寡淡无味,经常草草收场。严重的挫败感让我几乎找不到自我。2007年9月有幸成为吴正宪老师的学生,几年来我观摩了吴老师很多录像课,也拜读了吴老师大量的教学案例和文章有。刚开始看完录像后,有相同的课题我就模仿,拿到自己的班里试着按名师的设计进行实践,结果却大多上得不够理想,于是我又去听本校一些数学教师的课,向他们请教驾驭课堂的技巧,课后走到学生中间,和孩子们悉心交流,用心记录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指导,一有时间,我就如饥似渴的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对于我自己订阅的《中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师》等教育书刊,每期都从头读到尾,重点文章反复阅读,从中吸取适合自己的东西,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从不同角度促进我的个人教学成长。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精心背好每一节课,尽量做到不同课型有不同的教法;努力把自己和学生融为一体,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付出努力。上课时我都要做到以下几点:学前要想一想:准备教给学生哪些知识?怎样教?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课堂上准备组织些什么活动,这些活动要达到什么目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态、情趣及情感变化,适时调整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教学后要反思:课堂上哪些地方做的较好?那些方面课前没有预设到?还有哪些不成功的地方?需要怎样改进?通过教学反思,发扬成绩,发现不足,改进教学,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我还经常真诚邀请其他老师去我的课堂听课,请他们给我指出教学环节中的不足,课下询问学生有什么疑问,哪些地方不懂,然后改进;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尝试自己做老师等多种实践活动,给他们张扬个性,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自己也深深爱上了数学课堂,我以吴老师为榜样,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生活,把“数学材料”生活化;创设情境,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注重实践,把“数学活动”生活化;开放思维,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思考,让我保持、凸显了自己独立的个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我深刻认识到:不可能有一套完美的教学方法使用于所有学生、所有内容、所有的情景。唯有不断创新,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教育人生才能永葆活力。刚刚出示公开课时,我讲完后便如释重负,可是随着公开课越上越多,每每上完课后,我却辗转难眠,不断在大脑中闪现课堂中出现问题的环节,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几年来,我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叙事,2008年撰写的论文《让数学课堂 》获国家级课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撰写的论文《让课堂回归生活学数学》,获国家教学实验研究成果二等奖,并在《数学世界》和《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 》刊物公开发表,参加的五个课题研究一项获县级级二等奖,一项获市级一等奖,其他三项已经立项,取得可喜成效。多年来我一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和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我所带的班级学生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均走在全镇前列。我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先后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市级教学能手,多次为我校教师上示范课,积极示范,大胆引领,带领全校的数学教师投身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
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我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孜孜以求地学习,充满理性地思索,实实在在地行动?那就是:吴老师对孩子的爱,深深感动了我,让我有了目标和方向。
有了爱,才能长智慧,有了爱,才会努力,才会成长,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教学的某个转角处遇到一份快乐与成长,有哭的跋涉,才会有笑的收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理想目标走出自己的路。你就会在历练与成长中感受幸福和快乐。
第四篇:优秀论文 做创新型教师,构建高效课堂
做创新型教师,构建高效课堂
摘要: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教师。在传统的教育中,学校和家长的关注点往往都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针对传统教育中创新性缺乏的现状,对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创新型教师;高效课堂;教育观念
21世纪是教育创新的世纪,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灵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去开展教学活动。学校要为创新型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促进教师教学创新意识和教学创新。诺贝尔获得者杨振宁教授针对中国教育的时弊,曾语重心长地指出:中国教育基本是教师教、学生记的模式,这种模式如果不改变,再过三十年也很难获得诺贝尔奖。
1.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重要性
1.1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地位由原来的绝对权威者变成了服务者,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1.2部分教师无论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形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从学生学法的指导等方面都缺乏创新,致使课堂教学呆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降低了教学质量,无法保证高效课堂。
1.3有效开发创新型教师资源、充分挖掘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提高学校乃至整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教师创新性问题在我国越来越得到重视,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被提升到“建立高水平、有活力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根本保证”和提高教师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策略的高度。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来看,改革教师教育,增强教师教学的创新性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尤其是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时,更加要求我们改革教师教育创新性,培养创新型教师,以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这是当前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必然。
2.当前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审视一下我们现在的教育,虽然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进行多少年了,但有多少学校和教师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又有多少教师了解或者掌握了创造教育的基本理论、[1] 2 原则和实施方法,学生的创造力水平又有多少实质性的提高呢?
2.1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
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头脑是容器,教师只要把知识灌输进去即可,在此影响下,变成教师教、学生记,教师传授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学生的学习完全受制于教师的教。教学中重照文理解轻怀疑求新,重逻辑思维轻发散思维,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唯书唯上,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缺乏求新求异求实的创新精神。
2.2目标设定过于单一。
传统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往往更多的追求课堂知识的掌握。这类教师更多的是讲究一堂课上学生背过多少知识点,掌握了哪些考题。忽略了我们教学目标的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只按统编教材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只有模仿,依样画胡芦,学生缺少创造的激情,缺少成就感,就激发不出内在的学习积极性。
2.3学生学习方式倾向接受式学习。
[2] 3 传统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更多的让学生接受式学习。所谓接受式学习就是教师提供现成的教学材料,让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该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忽略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3.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3.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任何一种教育都要受一定的教育观念的制约。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转变,不仅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还有可能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扼杀在萌芽状态。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生动活泼、感情丰富、思想活跃、身心不断发展的青少年学生。知识的学习只不过是青少年成长因素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如果作为一名教师不研究对象本身成长的全部需要,只是把他们看作一种知识的容器,显然是远远没有看到教育的本质。简单地说教育就是成长。创新教育就是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所谓健康成长就是在人性固有的基础上,使各方面都得到有机的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而不是畸形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和富有个性的而不是死抱教条和思想僵化的新人。
3.2注重提炼方法、注重三维目标。
创新型教师应该由偏重知识培养转变为追求三维目标有机融合和高效达成。教师不仅要用教材,更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教材安排的是让学生横向学习。把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传授知识渗透在培养能力、培养方法之中,变知识积累第一、能力培养第二为能力培养第一、知识积累第二。
3.3创新型教师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创新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自己组织学习过程为核心,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把教师的讲解压缩到最少,正确地处理好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杜维认为,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用心做实验,在活动中直接地接触各种事实,从而取得有用的经验。主要分三个环节:“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迁移创新”。这就是所谓的“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学习材料,亲自去探究和发现有关概念和原理,成为一个知识的“发现[3] 5 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进行学习。自主探究教学是以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为特征的一种课堂教学策略。他们不仅在课上学习了知识,而且体验了发现知识的乐趣。
3.4要有质疑精神,要善于反思。
要用质疑的眼光、否定的态度、发展的思路对教学现状经常进行反思,并不断进行创新。如教材中出现的东西是否都要教,是否对教材中的东西进行必要的增删,书本上教参上是否说的都是“真理”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若教学方法老是老一套,缺乏创新,学生成绩平平,恐怕与自己对教学方法不能经常反思有关。我认为,教学设计的课后反思、教学后记都会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技能的提高。没有反思和后记的教学设计就是一个讲义,即使讲了30年也只有一年的经验罢了。
4.总结
综上所述,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内化于心。一个创新型的老师,不只在口号上,也不止是静止的观念上,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在传授知识和育人方面都展示出一个与传统老师大相径庭的风采。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站在面向
[4] 6 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去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五篇:做校本文章 创高效课堂
做校本文章 创高效课堂
古夫中学赵儒尧
本人2001年开始担任教务副主任,在这个位置一干就
是10年。十年来,我致力于通过教研来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或困惑,团结带领教研组长、学科教师、课题组教师、课程项目负责人等做校本文章,创高效课堂,始终以服务教学为宗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校本培训,为课堂奠定理论的根基。
校本培训是教务教研的重要内容,在校本培训方面,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以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与技能研究课题为抓手,开展课
堂理论培训,我们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了题为“新课程课堂教
学常见策略”的培训,引导全校教师了解了新课程常见的教学策略:
1.多元互动策略。
2.问题情境策略。
3.信息应用策略。
4.合作探究策略。
5.把手整合策略。
6.赏识激励策略。
7.教学评价策略。
8.教与学的调控策略。
9.时间运筹策略。
10.复习应考策略。
随着各教研组教师教研意识的增强,各教研组对理论培训有了新的个性化的需求,于是,我们又根据各教研组的需求进行了新一轮个性化培训。理化组对课题研究的选择和把握有需求,我为他们作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教研课题》的培训;英语组则在课堂效率的提高方面更感兴趣,我作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培训;语文组、数学组的培训还没来得及进行。
以外出学习心得汇报的形式进行培训,我们借助外出学习的汇报机制,把外出学习的内容传达到老师们,既有效促进了外出学习教师的学习与反思,又引导了学习的深入发展和课堂实践。
二、校本教研,激发课堂探索的活力。
通过几轮培训,我们学校初步形成了学习探索的良好风气,我们把这种风气及时的引向课堂教学,找到了撬动课堂的一个支点。
我们与宜昌市九中结对帮扶,我们分批派出教师在九中听课、观摩教学,回校后,老师们借鉴所学方法,结合自己班级实际,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探索,课堂教学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关注学生学习效度的多了、细了;探索先学后教的方式的多了;编制学案的多了、细了。
其他老师也积极行动起来,不甘落后,初步形成了课堂探索的活力。
三、校本教改,探索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高效课堂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校积极响应,管教学的副校长张拥华牵头,教务处、教科室密切配合,分理念学习、课堂探索、全面实施三个阶段进行实践。在课堂教学探索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
1.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设计的高效性。
以备课组为单位,抓实集体备课,制定高效课堂的集体备课操作办法,制定学生预习新课常规要求,研究高效课堂的教学实施模式,组织集体备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开始前,备课组全体教师在一起讨论该单元的教学思路、设计理念、三维目标、重难点以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式和关键等,然后由一个教师执笔撰写电子教案初稿,教案写完之后,再一起审议教案,结合自己任教班级的实际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案进行修改,然后进入教学环节。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预习的成果,学生自己会做的不讲,自己能弄懂的少讲,学生会讲的留给学生去讲,设计预习检测程序,依学定教。
2.学生预习,提高学生学习准备的高效性。
以备课组为单位抓实学生预习环节,制定学生预习新课的常规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及学科实际,指导学生形成预习
新课的一般程序,针对具体预习内容,指导学生把握预习要点,对预习什么,怎样预习,预习到什么程度才达到目的等进行具体指导,逐步形成习惯。指导学生体验哪些自己能看懂,那些自己能理解,那些自己能学会做;同时指导学生发现预习中看不懂的问题,无法理解的难点以及预习中的想法和见解,带着问题听讲,体验突破问题的成功喜悦。结合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各组在实践中形成一般性操作常规。
3.课堂教学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以教研组为单位,强化教研,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带着问题学习高效课堂的理论,研究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评价高效课堂的教学,实施高效课堂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几个转变:课堂教学结构转变,复习引入转变为预习检测、目标呈现,依据学生预习情况决定讲解内容、讲解程度,把课堂时间真正还给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经历、去讨论交流去、去训练。课堂价值取向转变,把课时转变为学生的学时,学生自己会做的不讲,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自己能理解的让他们自己去理解;教师要着力去解决那些学生看似理解、看似会做,实际未真正理解的知识盲点,着力讲解那些学生容易混淆的疑点,着力提升那些难以形成技能技巧的难点,发展提升学生的能力。
4.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针对性、高效性。
以备课组为单位抓实作业设计,在“精”字上下功夫,分三类练习:自学检测性练习,检查自学掌握情况,呈现目标;课堂巩固性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熟练掌握课内知识,初步形成能力;课外拓展性作业,重点在于拓宽加深,培养兴趣、形成能力。这三类练习,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突出训练目的,落实训练内容及要求,在知识与能力的达成上下功夫,精心设计,精确训练,精细讲评,分层要求,分类达标,在系列训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5.学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以备课组为单位,认真研究教学的目标、重难点、实现目标的关键等内容,由一人执笔备课,撰写学案。
20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