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高中英语衔接问卷调查总结分析报告
初高中英语衔接问卷调查总结分析报告
本报告共分四个部分:调查概述,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论和结语
一、调查概述 1.名称和目标
名称: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问卷调查
目标:通过各班随机抽查的方法,获取学生英语学习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学生在高一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困惑,了解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的需求,从而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2.项目时间
2012年12月24日--2012年12月30日 3.调查组成员 项目责任人:吴鸿 调查问卷设计:王大丰
问卷发放:吴鸿,叶小伟,李琴,罗芬 问卷回收和结果统计:叶小伟 数据分析和报告:王大丰 4.调查方法及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在大竹中学高一年级开展,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我们强调客观问题和主观问题相结合,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相结合的形式;调查对象为今年升入高一的学生,实验班各班抽查50人,共计300人。5.附:调查问卷
网络环境下,新课程初高中教学“无缝对接”实践研究
问卷调查(英语部分)
注:
1、第1—25题均为选择题,请选择你同意的选项;
2、此问卷必须在下周星期日晚自习前认真如实填写,晚自习上课时交科代表;
3、此问卷以无记名形式填写。
问
题
初高中英语的衔接非常重要。做好衔接,培养好习惯是本次调查的初衷。请同学们据实选择,如有不同观点,可以写在题后。
1.上初中时你对英语感觉。()A.很喜欢
B.一般
C.讨厌 2.你觉得初中英语简单吗?()A.是
B.还行
C.否 3.进入高中后你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有变化吗?()A.有
B.没有
C.不清楚 4.你觉得初中老师和高中老师在教学上的不同是()(可多选)A.初中老师课文讲得细, 高中老师讲得少
B.初中老师要求的作业多, 高中老师要求的作业少 C.初中老师只讲课本知识, 高中老师也讲课外知识 D.初中老师领着学生学, 高中老师更强调学生自学 5.你觉得学习高中英语有困难吗?()A.是
B.不是很难
C.不难 6.你有学好英语的信心吗?()A.有
B.没有
C.有点担心 7.上高中后你用更多的时间学习英语吗?()A.是
B.不, 更少
C.和以前差不多 8.你觉得学好高中英语应具备()(可多选)A.初中有好的基础
B.老师讲得好 C.老师多讲做题及学习方法
D.多做练习
9.对于初中学过的知识当高中有所涉及时, 你觉得老师应该()A.先复习相关知识再讲新知识
B.直接讲新知识 C.让学生自己巩固
10.你在听老师讲课时会做笔记吗?()A.会
B.不会
C.偶尔会 11.对于下一节要学习的内容, 你会提前课下预习吗?()
A.经常
B.偶尔
C.不会 12.你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吗?()A.是
B.抄他人作业
C.偶尔参考他人作业
D.不做作业 13.遇到认不到的单词你会()A.向老师同学请教
B.跳过不管
C.猜一个意思
D.查字典
14.你有上课时能听懂老师讲课,但课下不会做题的经历吗?()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 15.你觉得造成上一个问题的原因是()A.老师没讲透
B.自己没完全听懂
C.不清楚 16.课后你会及时复习整理课堂学习的内容吗?()A.会
B.不会
C.偶尔 17.学习每一单元后你会及时总结巩固本单元内容吗?()A.会
B.不会
C.偶尔 18.你对老师的态度会影响你的英语学习吗?()
A.是
B.否
C.说不清 19.作业本上老师指出的错误你会及时修改吗?()A.会
B.从不
C.有时 20.你是否有错题记录本()A.是
B.否
C.以后会有 21.学习本单元时,你觉得需要了解一定的课外背景知识吗?()A.非常需要
B.偶尔
C.无所谓
D.不需要 22.你喜欢老师使用课件吗?()A.喜欢
B.不喜欢
23.你觉得上课有必要放段与本单元有关的音乐或者视频吗?()A.很有必要
B.偶尔可以
C.无所谓
D.没有必要 24.初中学习英语时,你比较注重哪些方面的学习?()(可多选)A.语法项目讲解
B.语言点讲解 C.阅读训练及写作方法
D.口语听力练习
25.高中英语学习中,课后你觉得在哪些方面需要花时间巩固?()(可多选)A.阅读训练及书面表达
B.单词句型
C.语法练习
D.口语听力练习
6.问卷发放和回收
在高一年级六个实验班发放并全部回收。
此次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300份,有效问卷300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取得了三个方面的信息:
1.从有效问卷中获知了高一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和需求,了解了学生对教师和课堂教学的要求。
2.在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获得了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对高一英语教师的授课方法以及学生自己学习的期待度的基本情况。
3.在基本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了若干调查结论,这些调查结论可以作为教师备课,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参考,为今后高一教师在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方面提供较为准确、合理的依据。
三、调查结论
结论一:(1~3小题)学生对英语学习喜欢程度一般,占67.5%,学生初中英语学习基础较薄弱。
结论二:(6小题)40.5%的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缺乏信心,(7~20小题)50.5 %的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的态度比较困惑,(5小题)54%的学生认为高中英语学习较难,(21~23小题)80.3%的学生希望老师多使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更加丰富,有趣。
结论三: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未养成良好的高中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首先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上课做好笔记、课后巩固复习的等习惯,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论四:学生对授课老师有较高的要求和期望值,希望老师上课能诙谐幽默,使得学生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希望教师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教学教具具有吸引力。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授课方法,做到有效授课。
四、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探知了从初三学生转变为高一学生时,他们学习英语的基本变化信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一定困惑和困难;学生对不同年级阶段英语学习有不同的需求,尤其是学生对初中英语学习状况的理解和反思与高中英语学习方法差别。通过这些信息,任课教师能够把握学生需求,调整教学思路,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
本次问卷的设计有很多地方还有待改进,例如题目的设置上可以更宽泛,参与调查人数应该更多等,在以后的类似研究中,我们会尽量完善。
第二篇:初高中英语衔接问卷调查总结分析报告
临洮中学初高中知识衔接英语调查报告
朱伟莲
梁栋
2016年五六月份,我们在临洮中学和洮阳初中两所学校进行了有关初高中衔接方面的调查.通过从初三,高一各班随机抽取学生、教师填写调查问卷并且与他们进行座谈的方式,获取学生英语学习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学生在高一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困惑,了解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的需求,从而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
一、初高中过渡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特征.在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有:
1.在教育教学方面,由于初高中知识跨度大,考试题型变化大等原因,高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难以适应的问题.2.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朗读能力欠佳,朗读习惯未养成;基础知识积累不够等问题.3.在学习方法方面,记单词只记”形”不记”音”;归纳,举一反三能力不足;学习依赖性强,机械记忆现象比较严重.4.在学生管理方面,教师们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意识较差,存在教师不督促学生不主动学的现象.5.在其他方面教师们还提出学生的书写规范和口语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等建议.6.我们对学生有效问卷进行了分析,获知了学生对教师和课堂教学的要求。学生喜欢灵活多变、劳逸结合,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知识渊博,风趣幽默,平易近人的老师;高效活跃,秩序井然的课堂。
二、高一新生在学科知识的过渡衔接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需要初中强化延伸的重点知识点
有些重点知识点仍需要初中强化延伸:(1)音标知识.语音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而音标是基础中的基础。扎实的音标知识是进行英语词汇学习的前提,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高一新生中有些学生音标学的很好,可大部分学生没掌握好基本的语音知识,仅有的语音知识主要停留在对英语音标单个音素符号的辨认上,不会拼读新单词,特别是多音节的词读不通顺或根本不会读,读起文章来更是吃力。还有些同学常抱怨单词不好记,费力记下的单词忘得快,拼写时不是多加字母就是减少字母,经常犯一些低级的拼写错误。这让一部分学生对英语产生厌烦的情绪,乃至放弃了英语学习。
(2)最简单的五种句子结构.进入高中后,随着词汇要求的增加,以及句型结构的复杂化,复合句型使得学生运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足以解决。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利用五种基本句型,增强他们分析复杂句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了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五种基本句型充当着学生由简单的句型模式记忆变成理解性的学习英语句型的一个桥梁。因此五种基本句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帮助孩子理解基本句型到位的话,孩子今后对于复杂句型的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基础时态和语态.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总共出现了八种时态。即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判断运用,他们经常说时态学起来并不觉得很难,但运用起来却无从下手,茫然无措,所以经常选择错误,写作时使用时态也不能得心应手。而近年来的中考题目中时态是必考点,无论单项选择题、完形填空题、看图填空题,还是读写综合写作部分都需要用正确的时态去表达。所以, 基础时态和语态仍然需要初中进一步强化.(4)英语词性的概念和分类.调查中我们发现,百分之六七十的高一新生不知道英语单词的词性,更不知道用什么词可以修饰什么.词.对句子成分更是模糊不清.在英语书面表达中所犯的低级错误的出现频率之高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可以说,低级语法错误的频率出现更许多学校不重视词性教学有很大关系.作为教师,我们对于英语词性的教学应予以高度的重视.三、做好初高中过渡在课堂教学,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学生管理和心理辅导以及提高学习成绩和防止滑坡方面的措施
在对调查问卷分析和与洮阳初中教师座谈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了若干调查结论,这些调查结论可以作为教师备课,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参考,为今后高一教师在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方面提供较为准确、合理的依据.为了解决初高中过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习成绩,防止滑坡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的措施: 1.高一开学初,教师适当放慢教学进度,让学生充分适应高中学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新老师,新环境.2.教师在教学中应首先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上课做好笔记、课后巩固复习的等习惯。在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要对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指导,比如英语词汇的构成规律.3.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因为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单词,丰富词汇,短语;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和提高口语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可指导学生早读课大声朗读,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诸如饭前饭后的零碎时间来朗读,从而培养的学生的语感.4.查缺补漏,巩固基础.因为我校学生来自不同初中,尤其许多来之农村,个体差异性较大.如何设置起点,平衡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是高一教师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高一开学之初,教师要对本班学生英语基础进行摸底,了解学生对初中英语的掌握程度,以便在教学中能”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的进行”填平补齐”.四、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了高一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信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尤其是学生对初中英语学习状况的理解和反思等。通过这些信息,任课教师能够把握学生需求,调整教学思路,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
第三篇:初高中历史衔接总结
初高中历史衔接阶段性总结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本身初高中历史教学在各方面都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学生在进入高中历史学习以前,已经在初中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假如高中历史教师能处理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那不仅能省却高中历史教师很多“重复劳动”,还能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甚至激发更多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上,还存在着哪些值得注重的问题,以寻求解决的方法。一家之言,望共同探讨。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脱节”
从新课标设计的教科书编排结构来看,初中为通史框架,高中开专题课提高。高中新教材的“模块-专题”编排方式,这种以专题为主的形式,但会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况且,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也轻易记忆,而高中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要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此外,与老的教学大纲相比,初中阶段的新课标已经将教学难度大大降低,而高中阶段的新课标不再要求学两门通史,相比之下,高中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不是比过去降低反而是提高了,因而,导致在学生的初中学习与
高中学习之间形成比较高的门槛。这除了最初阶段造成困难外,更重要的是面对中外混编、时序颠倒的教科书,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高中课程的模块式结构加之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尤其凸显出初中世界历史知识体系的较大欠缺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性。这种熟悉,来自几个非常现实的考虑。第一,新课程对初中世界历史课程的要求大大降低了;第二,高中模块结构中的中外合编专题体例,各模块中基本上是中国、外国专题各占一半,由于它们之间基本上没有时序的纵向联系和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可比性,对世界通史的基本了解就愈显重要;第三,课程改革前历史课程的两段式设计,由于初中世界历史基础相对完整,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教学又相对集中,而且还是选修课,所以那时初中世界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未能清楚地显现。第四,现在高中三个必修模块中涉及从世界古代到当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问题,都将成为高考的内容,这无疑提高了世界历史的地位,对高中世界历史教学的要求就变得咄咄逼人。
二、是学生的态度问题。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冲击,人文学科的地位本身就大不如前。初中历史学科又是一门副课,在某些初级中学里,一周,乃至分单双周才会上一节历史课,而且也可能没有很正规的历史老师授课,而是请其他学科的老师代课。其教学方法也比较简单,甚至简单到了一节课,依次叫上几个学生来读上那么几段教材内容,就算完事。种种原因,使得“历史是‘副课'”的观念,早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意无意地根植于学生的观念中,根深蒂固。这种态度,也被带进了高中历史学习的课堂。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对历史的学习,在态度上不够重视,乃至轻视。认为“历史学习完全没有用”,因此,对自己的历史学习要求也不是很高,认为只要能够通过考试就可以了,甚至在高一刚入学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高二分科以后就放弃历史的预备„„抱着这种想法,从初中进入到高中的历史学习,假如教师不加正确引导的话,那后果就是历史真的被学生“抛弃”!这是同行不想看到的,那么,就需要高中教师在学生入学后,想方设法地端正学生的态度,使学生认清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历史是生活的镜子”。唐太宗就有这样的千年古训:“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而我们所学习的历史,本身就属于人文科学,这个学科是最贴近人的精神世界的。它不仅包括了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还包括了爱国主义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等等。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挖掘教材的细微处,让学生从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得到启示与教育,从而让学生熟悉到:历史并不是死的过时的东西,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后的工作,都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可以从历史学习中汲取有用的精神营养,让博大精深的历史聪明在他们今后的成材道路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同时,历史教学对于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是有很大作用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通用型人才。这不是说你某一门功课学得好就是合格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型的人才将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丧失在社会中的较强竞争力。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健全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也就要求你必须有一定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三、是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历史
1、观念转变,早作准备
如今的高考形式,历史作为高考科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中考在去年才考历史,而且作为综合科来考,初中课时安排少,许多学校又缺乏专业教师,历史在有的学校形同虚设。学生初上高中后,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一无所知,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唯一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循序渐进的打算。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属新编教材,从观点到史实,从容量到质量,从广度到难度,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历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和高考改革带来的结果。缘于此,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课时少,进度紧和高考能力考查要求日渐扎实的情况下,如何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势,学好新教材,是摆在每一个高一新生面前一道难解的方程式。
2、讲究方法,注重理解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因此,高一新生接触《中国近代现代史》时较为头疼,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适应高考形势的要求。具体来讲:①要培养自学能力。高中历史教材每章前都有“引言”,它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每章之前,要认真阅读一下“引言”,把每章内容的线索和重点了解清楚。形成习惯后,有助于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另外,每章选用的插图、表格、史料都要认真理解领会,以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必须的。总之,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养成了良好的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学习历史至关重要。②注重知识的联系结合,树立整体知识观。首先,高中历史许多概念比较抽象,诸如“革命”、“改
革”、“改良”等,必须结合政治常识方能理解。在目前各类历史试题中,理解性的题目占据了主要地位,如果对教材处理不好,做选择题时,就会出现判断错误,做材料题和问答题时则容易答非所问。其次,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平时,在学习中应注重多分析、多比较,找出其异同处,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③注重跨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高考实行“大综合”的趋势,要求各科加强渗透。学生在平时应关注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等热点问题,多角度去研究、分析所涉及的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清主线,建构体系
系统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记忆,但记忆并不等于死记硬背,透彻的理解是记忆和掌握知识的前提。对高一新生来讲,教材内容看来是支离破碎的,只不过是按顺序进行了编排,这种错误无疑是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高一学生首先应在章节内部理出清晰的“目”,务必因果关系明了、逻辑清晰、概括精练、重点突出,这是学习历史最基本的要求。其次,给章节以准确的“定位”,即阐释清楚每一章节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犹如电脑网络,随时可调用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第三,牵出串在章节之间的“纲”,即教材的主线。如新编《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一至四章,展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四部曲”: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阶段(1840—1864)——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1860—1895)——中国半殖民地地位的确立阶段(1895—1901)——中国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阶段(1901—1912)。这样的揭示犹如登高鸟瞰,让高一学生克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历史的脉络清晰
可见,历史的规律了然于胸。当然,高一新生要在短时间内达到这种境界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为他们指明了一个努力的方向。
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日
高中历史课如何培养学生分析思维
王美玲
历史分析思维方法,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是思维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高中历史课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分析思维方法,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他是适应高校选拔的需要。
一、历史分析思维方法须有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作理论基础
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思维的理论依据,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钥匙”.辩证唯物主义中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继承与发展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等原理,常被用于历史思维过程中。利用好这把“钥匙”学习历史,进行历史思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现象,都能从背景、根源、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得到正确结论。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能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及变化根源有较清楚的认识,并能发现和得出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认识上,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就能把它们放在当时历史背景(条件)下去分析。比如,中外历史上有许多
著名历史人物,有些在历史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但也存在不足的一面;有些反面人物,干了许多坏事,但也不能抹煞他一生中干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像这样的事例很多。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能从当时、当地情况出发,从不同视角,多方面、客观地去思考,锻炼了思维的周密性,克服主观性、片面性。
二、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教师的导向作用举足轻重。捷克著名学者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当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在传授知识时,不追求知识的数量,而追求知识的质量;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时,不是只把结果给学生,而应把得到结果的方法教给学生。如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由于着眼于能力培养,较多地侧重于历史理论,给教学增大了难度。根据这个特点,我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处理好教材内容,把握住教材结构与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注重传授知识的准确性、传授方法的实用性,让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构架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3.都铎王朝的统治4.斯图亚特专制王朝的统治.(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2.苏格兰人民起义和革命的开始3.英国内战和克伦威尔的统治4.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和“光荣革命”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三)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英国内阁制的形成我们将教材所述背景的四个方面加工整理为;原因: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之矛盾尖锐。
具体原因:(1)斯图亚特王朝专制,迫害清教徒,造成政治紧张;(2)查理一世为讨伐苏格兰人,企图使议会通过征税法案。
将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概括为5个要点:(l)新议会召开,革命开始的标志;(2)美国内战;(3)克伦威尔的统治;(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5)“光荣革命”.又从原因的分析和过程的介绍中概括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在人民支持下,同国王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作斗争;(2)资产阶级经过反复、曲折的斗争,历时近半个世纪,才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
这样将教材内容进行压缩,突出了教学重点,学生记忆和理解的负担就减轻了。再如,在讲“戊戌变法”时,为了让学生弄清“中国为什么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以下思考题:(1)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它们怎样侵略中国?(2)面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态度怎样?(3)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后的形势,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4)康有为等知识分子怎样进行维新变法活动?学生看书后,一一回答了这4个思考题,也就知道了维新变法运动为什么在中国兴起。这样,将教材内容线索(问题)
化,线索(问题)要点化,要点又做到条理、全面化,将书由“厚”变“薄”了。同时,依据这些要点,学生抓住了教材的“主心骨”,也就能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驾驭教材,再将教材由“薄”变“厚”,这样,学生就能从记忆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在轻松愉快中得到知识的拓宽和思维能力的升华。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中处理教材内容的难点问题时,我们或将难点分开讲解,或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思考回答,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高三复习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专题中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这一内容时,我们按时间顺序把这三国革命的背景(原因)、经过及其历史意义归纳成要点,列成表格,并把要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寻求解题的思路、方法,并比较其异同点,得出正确结论。又如“资本主义的产生”一节中,“有人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这一思考题,书中只是讲了些历史事实,没有较强的语言概括能力和一定的历史理论基础就不能答出来。我们便以此为突破口,将题目分解成几个方面,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l)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什么情况下?发展态势怎样?学生回答: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的基础上,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有缓慢发展。但在清初,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
(2)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有什么特点?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大门,从此,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侵略中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掠取了大量权益,使中国一步步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打断了中国社会独立缓慢地发展资本主义的进程,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3)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其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和同外国侵略者打交道过程中出现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其结果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就是证明。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中国资本主义兴起于何时?情况如何?学生回答: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兴起的刺激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在沿海地区创办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业企业。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通过引导,学生较全面完整地回答了问题所涉及的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
(5)如何看待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学生回答: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的,相反,中国资本主义的每一步发展,都遭到侵华势力的压迫和排挤。
从这几个层次引导学生思考,依据史实分析归纳,形成正确结论,他们的判断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日
第四篇: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工作总结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工作总结
天台育青中学 袁丽莉
高中英语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延续和提高,但两者相比,高中英语无论是从知识的难度,还是授课方式、方法都有一个大的跨度,以至于很多高一新生不能尽快适应高中的英语教学。因此努力做好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工作,对于促进整个高中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经过备课组讨论后,决定用三周的时间开展初高中的衔接教学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规范
一方面,抓学习规范。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上就向学生提出了学习要求六个一:一套作业本(听写本,作业本,作文本);一本纠错本;一本笔记本(至少够一学期用);一本作文收集本(范文、好句子);一本英语工具书和一份英文报刊。同时要求学生用英语学习一日常规检查自己。如:今天我背单词了吗?今天我完成作业了吗?今天我预习了吗?今天我复习了吗?今天我大声朗读了吗?今天我阅读了吗?今天我听录音了吗?今天我试着用英语交流了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强化、检查、落实,帮助学生尽快地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另一方面,抓书写规范。我们用一节课的时间专门介绍了英语26个字母大小写的书写顺序和书写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对学生作业书写的严格要求来强化书写的规范性。我们在第8周左右将举行全年级英语书法比赛,分设各类奖项,激励学生继续保持书写规范性。
二、重基础 打基础阶段首先要帮助学生突破语音关,增强他们的词汇学习能力。为数不少的学生不具备自学英语的能力,根本就不懂音节和字母组合读音规则,所以要引导学生从26个字母的发音开始,系统地复习48个音素,我们利用英语小班化学生人数少的特点,一个一个学生检查过去,纠正他们发音中存在的错误,并在随后的单元教学中,让学生来领读而加以运用和巩固。
基础阶段还要适时复习初中语法,逐步过渡到高中语法。初中学到的英语基础语法比较多,但有一部分学生对这些必须具备的语法知识掌握不够,导致上了高中以后一接触到复杂的句子就晕头转向。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对词性、句子的成分、五大基本句型、句子的种类、动词的分类和动词的时态、语态及宾语从句等进行了复习梳理。
高中英语难度大,首先表现在词汇量大,巩固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也成为完成初高中衔接的关键一步。因此我们每周举行一次单词竞赛,主要选用初中教材中常用的,与高中英语紧密相连的单词。A、B班分开设立奖项,一方面调动了学生记单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得原有单词的掌握率大幅度提高。
三、促进能力提高
一方面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高一新生入学后,尤其对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错等综合能力考查题有些茫然。为此,我们举办一个有关阅读技巧的专题讲座,介绍解题技巧和方法。同时我们每周进行阅读专项训练(四-五篇阅读理解或两篇完形填空),以做带练,在做中落实解题技巧和方法。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摸底考试,我们发现学生的写作普遍存在词不达意、词汇匮乏等问题,无法满足高中阶段对写作的要求。因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举办写作专题讲座,系统介绍高中写作的要求和方法。2.学生每一至二周写一篇作文,由老师进行面批。3.重视好词好句的积累,要求学生背诵指定的精美短文和作文范文。总的来说,高一新生习惯了初中阶段的教学方式,要学习、掌握一种新的学习方法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教师要注意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多鼓励和表扬,并根据高一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师生才能密切配合,从而更好地完成初高中英语的衔接。
第五篇:英语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阜 南 第 一 初 级 中 学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学困生包保的研究与探讨》课题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为了有效推动我校《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学困生包保的研究与探讨》课题的深入开展,并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特进行本次英语学习调查问卷。
二、调查结果数据统计表
三、调查的对象及内容
对象:我校八年级学生。
内容:主要从是否留守儿童,是否单亲家庭,有不良英语学习习惯的学生,喜欢英语学科的学生和喜欢英语老师的学生等方面设置问题。
四、调查的结果分析
1、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大批农村劳动者离开家乡,进城从事二、三产业。由于我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加之我校地处阜南城乡结合处,我校有将近有一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占学生总人数的44.7% 这些孩子有的是与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有的是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另外的则寄宿在别人家里或者是自己生活。由于老人与这些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也没有能力去辅导孩子的英语学习;独立生活的孩子更是糟糕,他们既要学习,还有学会照顾自己,几乎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因此这些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就成为了一个令老师和家长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
2、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校有2.9%的学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单亲家庭中,由于家庭的变故,使他们经常处于不安、紧张、忧愁和思念的情绪之中,严重阻碍其生理及心理的健康发展,家庭亲情缺失的情况非常严重。在这些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角色由一个人承担起来了,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教育和辅导孩子的学习,因此这样的家庭难免会对孩子的成长和他们的英语学习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3、众所周知,良好的英语习惯能推动学生英语学习的进步,不良的英语学习习惯不但会严重阻碍学生英语学习的进步,而且也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查发现,我校有不良英语学习习惯的学生占总学生人数的75.5%,这一数字让我校英语老师感到十分吃惊。这
些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都存在下列不良习惯。在书写方面,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喜欢把两个单词连起来写,或者把一个单词写成两个“单词”,在阅读方面,有些学生朗读英语不是大声地读,而是在小声地读或默读,课堂上不少学生不敢大声读、说英语,回答问题时几乎听不见。在单词方面,学习生词不是按音标去拼读,模仿录音或老师的读音,而是用汉字注音,按照谐音读,背诵时纯粹死记硬背。在作业和考试方面,也存在作业拖拉、缺交、抄袭,考试作弊等种种现象;还有一类学生常常是课堂上听得懂,会做,课后却不会巩固落实,更何况预习这一环节了。总之,这一数字严重影响了我校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
综上三组数据分析,我校进行《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学困生包保的研究与探讨》这一课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这一课题的研究也是提高我校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要求和有效途径。我们可喜的发现,由于我校英语老师都具有很高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喜欢英语老师的学生占总学生数的72.7%,喜欢英语学科的学生占62.9%。有了这两组数字,我校全体英语老师就有能力,更有信心去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成绩,并出色的完成本课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