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点线面体教学设计
3.1.2 点、线、面、体
尧山中学 葛强淼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学生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猜测和概括等能力,同时渗透转化、化归、变换的思想。
3、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方式。【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在实际背景中体会点的含义。【教研主题】课堂教学中的图形操作
本节探索内容:借助多媒体让图形动态化,从而使学生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以往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数学学习活动中,应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情景.利用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感悟知识的生成、变化、发展,增强学生的几何直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美丽的风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影像中有哪些几何图形,从现实环境中感受点、线、面、体.
设计意图:这样的引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对点、线、面、体形成初步的形象认识,感知知识来源于生活.
二、感受动态,形成认识
课件演示:划过天际的流星;飞速旋转的车轮;摆动的汽车雨刷;
问:这些图形给我们什么样的印象?
让学生共同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让学生举出更多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
学生利用手中的课本、三角板等想像它们绕某条边旋转一周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让学生观察感受,经历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学生的联想逐步增强空间想象能力,同时通过操作加深学生印象,降低学习难度。
三、观察图形,再探关系
让学生找找小学学过的常见几何体中的的平面、曲面、线、点等。让学生感受包围着体的是面,面和面相交形成线,线和线相交形成点。
四、作业
1、完成教材第120页练习
2、教材第122页第5题作在书上
五、课堂小结
从两个不同角度(动态和静态),说说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反思】
本节课动用了大量动态图形,力图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这是优点也是缺点,因为我们发现给学生空间想象的机会太少,以后会加以纠正。
第二篇:点线面体教学反思
图形中的点、线、面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以往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数学学习活动中,应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活动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妙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点、线、面、体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再利用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对所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在学习中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观察感受,亲身经历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感悟知识的生成、变化、发展,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再创造能力.
《数轴》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家校路路通上看到了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段: 在七年级上《数轴》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事先安排同学回家观察温度计,并用卫生筷等制作一支仿真的温度计。然后在上新课时老师准备一些实验室里的温度计发给同学,让他们仔细对照检查是否有做得不完善或不正确的地方,让学生先说。接下去老师提问:(1)温度计是否有刻度(包括零刻度线)?(2)刻度是否均匀?(3)刻度标法顺序是怎样的?(4)在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能否再刻上更小的刻度线?(5)温度计上的刻度排列是否有方向性?(6)这个温度计能否做得很长很长,刻度标得更多些?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和观察一般能回答上来,然后把这支温度计抽象成一条向两方无限伸展的数轴,引出课题。学生通过课前制作、课内观察已基本掌握了数轴的三要素,思维的火花被自然地激发„„
看了这个导入新课的教学片段,使我想到了自己上这节课时的情景,虽然也借助了温度计来导入新课,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完全是在我的圈套下进行的。上这节课的老师利用了自己的教学机智和对教育规律的把握,深挖教学细节,在肯定学生具有概括能力的同时,顺势给予了正确的引导,通过一个预设,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严密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很多大师们的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无不在教学细节的发现中逐个加以深挖和提升,都在预设着、发现着一个又一个细节。教学细节的合理与有效,就是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充分地钻研教材,积蓄内力,去善于发现教材的教学细节,才有可能激情饱满地引领学生亲近教材。如果教师自身情感准备不足,难以发现教材的教学细节,就进不了课堂,即使进入课堂也是难以发挥的。《几何图形》复习课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在这章节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重视让学生多从事一些动手操作、观察、想象等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些现实的、有意义的并有一定挑战的学习材料,开展数学交流活动,引导他们在做数学的活动中获得几何图形的知识和技能,丰富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材料。
比如“从不同的方向看”这一课时,它是继前一课时与后一课时的一个学习内容,它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入手,引入新课,通过学生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感受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物体会看到不同的结果,在获得感知经验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如何画好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数学活动中,增强数学交流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全章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应该注意下面两个方面:第一,既加强基础,有提高能力和发展智力;第二,既全面复习,有突出重点。《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这节课的教学,首先有梯度性的安排“做一做”,再“想一想、试一试”,让学生经历先猜想、再动手操作确认这一学习过程;然后通过“质疑”、“想想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集体的智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让学生编题互问互检,注重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方式的运用,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由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再让学生通过观察、画图、裁剪、粘贴去验证结论„„使学生自始至终感悟、体验、尝试到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品尝着成功后带来的乐趣。这不仅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也体会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而且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以及探索、发现和创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增强了学生敢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和努力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和勇气。
要想真正搞好以探究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必须掌握多种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技能,不断更新与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态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既能自主探究,师生又能合作互动的场所,培养学生成为既有创新能力,又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现的公民。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牢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及合作者。因此,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必须体现出学生主体性。
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在生活中,用刀去切物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是一件非常生活化的事件,与生活息息相关,但如果我们稍为对这生活题材留心观察,就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但学生却没有留意,或者只是按部就班地去做而没有什么新发现?因此为了引起学生对这一最平常的生活事件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的动机,在教学中再引入另一件最平常的、每个人都经历的事:切苹果。教师引导学生问:同学们,你们切过苹果吗?你是怎样切的呢?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会不加思索近乎千篇一律回答:一刀竖直切下去,似乎没有什么发现。教师说:实际切苹果里面也大有学问,你们有试过横着切的吗?学生有点惊愕:把苹果横着切?教师:我这里有一个苹果,有谁来试一试横着切呢?同学们跃跃欲试,教师就让其中一个来做示范,学生惊讶地看着另一个同学手起刀落把一个苹果横切过去,睁大眼睛看着同学手中的苹果圆形的切面中有一个美丽的星形图案。此时思维的触角已经从生活的平常事中开始延伸,教学的切入点找准了,教师不惜时机地提出:给你一个正方体,你会截到什么图案呢?这样“截一个几何体”中截正方体等内容成了他们探索、发现的舞台。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切截,他们都得到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椭圆的截面。但却没有发现五边形、六边形的图案,于是教师引导、启发他们运用面面相交得线的理论知识来解析实践的结果:截面为三角形因为截面经过了三个面,截面与经过的三个平面相交成三条线,相交线围成了三角形图案。截面为四边形因为截面经过了四个面形成四边形。在这样的理论指引下去实践,学生们很快地截出了截面为五边形、六边形的图案。一节课就在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得以延伸,也正适应新的数学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习方式开始逐步多样化,乐于探索,主动参与实践,勤于动手操作等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达成的一致共识、成为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色。《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这节课上完后,本人结合上课的实际情况及教学设计做了一些分析和改进工作。
以下是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本节课联系小学及课本内容,把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进行系统的概括,体验出两个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⑴利用数轴比较大小;⑵利用绝对值比较大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在教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时,引入是采用温度的排序。根据常识,学生可以由低到高地排列这些温度,再让学生把这些数表示在数轴上,可以看到表示它们的各点是从左到右的顺序,由此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的规定:“在数轴上,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在这部分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图形理解这些结论。在讲解利用绝对值比较大小时,采用把两个负数在数轴表示,利用在数轴上的数“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得出“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的结论。从而得出利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这节课的重点是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难点是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异分母负数大小;这是本节课较难的部分,为了解决难点,特别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进行比较时的过程:⑴先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⑵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要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⑶根据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的结论判断这两个负分数的大小。
上完这节课后,感觉到本节课还有不少地方设计得不好。结合实际,我的反思如下:
从学生完成学习卷的分析,学生对课本的知识掌握程度不错,能运用两种方法判断有理数的大小,都能较好地完成A组题。不足之处:
⒈在教学中,过多地推理概括有理数比较大小两种的方法,缺少学生发表自己意见,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机会。
2.教学的预见性还不够,时间控制的不好,学生练习时间不够充分。3.比较几个有理数大小的时候,学生容易正负数混淆。
4.学生对比较两个负分数的大小,感到比较困难。例如:比较-和-。它既用到新学的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结论,又联系到两个分数比较大小的问题,学生往往只做一次比较,比较完两个绝对值的大小后,就得出结论了。
教学设计的改进:
⒈对于难点的处理,可以学生讨论、讲解思路,加强学生课堂上自主学习的能力。
⒉练习方面,多设计几题学生易错的题,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使学生加深印象。
3.习题的设计要更加细心,层次分明。
以上是自己对这本节课教学之后的一些思考。只有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多进行反思,才能得到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近似数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材安排是一课时,内容看似比较简单易懂,而实际教学后发现,其实不然。我边教边调整,用了三课时,才有比较满意的效果。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教师要用动态的眼光,钻研教材,营造体验式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深刻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并获得积极的情感受体验,最大限度促进自身发展。
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尽管如此,教材的编排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有些教学内容难以展现出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教师应想方设法为抽象的教材内容选择、补充生活背景,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易于感受。通过提供富有生活气息的四个城市小学生人数的统计表,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67人大约是几十人,四个城市小学生人数大约是多少万人,并谈谈理由。从学生用“接近”一词来表述理由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区分出个体独有的特征。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使直观感受到的经验得以提升,进入学习数学化的过程。
3、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四舍五入法”只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采用的一个规则。当根据学生的体验刚刚揭示这一规则后,一个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质疑——我有不同意见!986可以近似于990也可以近似于1000或980。多好的体验!多好的发现!多好的解释!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如果硬性地让其“五入”,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的确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于是我果断地肯定了这个学生的真实而又正确的体验,他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显然是受人尊重后的发自内心的喜悦。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教师在备课中经历了学习新课标,探讨新教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自制电脑课件等艰辛的过程。经过半个月的准备,实际教学中“表演”成功,收获很大,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合作探究,发现新知—巩固应用,体验成功—开放训练,拓展思维—小结反思,布置作业。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导入,创设情境,集中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发学习动机。探讨有理数减法法则时,学生经历了利用旧知计算温差,对比观察,发现、总结、验证规律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师生共议例题,两轮比赛,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有理数减法法则。趣味数学题的设计,培养多向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学生参与设计精美的钟表时热情十分高涨,较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利用数学知识有服务于生活。作业“超市”,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反思小结,浓缩知识要点,达到三维教学目标的融合。
通过本节课,使我深深感悟到实施新课标,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活动来看,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形式看,学生口答,笔答,抢答,板演,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好朋友间探究等形式多种多样,气氛活跃,积极性高。比较充分的体现课堂是学生的学习天地。
回顾平时教学,虽然有了新的教学理念,但实际教学中却经常不知所措。今后应继续钻研,不断探索。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重点更是难点。讲完这节课,我的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学情和教材,编写的指导自学的方法具体,尤其是四个问题的设置将自学活动引向深入,课堂自学效果较好。其次,对混合运算中题目的分析应多引导学生试着分析,这一点教师分析偏多,应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和思路,只有分析好了,才能做对题。再次,课堂检测过程中,学生板演出错后,应该让学生说出错的原因,多数明白,还要着重强调易错点。我不应该带着学生更正,自己指出出错点,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果能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做题顺序步骤,这样“兵教兵”,效果就更好了。最后,由于对课堂教学环节把握不到位,应该在练习结束后适当课堂小结,对照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心里有底儿,反思自己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以及哪些目标没有达到,以便课下有针对性地练习。再就是我觉得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去看学生,要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发现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共同去解决出现的问题。我们做教师的往往认为一道题很简单,学生为什么不会,不理解,殊不知是在用十几年的经验去和刚开始学习的儿童去比较。教学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事情,需要一如既往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上进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新形势。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有理数的除法同小学算术中除法一样—---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必须以学好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为基础学习有理数的除法.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首先安排倒数的概念学习。通过讲解与练习,学生基本能掌握。
让学生深刻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对学好本节内容有比较好的作用。教学设计是可以采用课本的引例做为探究除法法则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探索并总结除法法则。同时也让学生对比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加深印象。并应该讲清楚除法的两种运算方法:
1、在除式的项和数字不复杂的情况下直接运用除法法则求解。
2、在多个有理数进行除法运算,或者是乘、除混合运算时应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统一用乘法的运算律解决问题。
问题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分式的约分掌握不好,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锻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我执教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这节课,课后觉得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自己发现无论是在组织课堂方面,还是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以及在时间分配上,都感到力不从心。现在将上课后的反思总结如下:
首先,通过这次上课认识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尽最大可能的发挥出课堂45分钟的效益,需要从许多方面去准备,去思考,比如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对课堂的组织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以及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等等。要想上好一节课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复习课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去重复练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上课一开始我通过三个选择题复习有理数的各种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目的在于克服学生平时经常出现的错误。然后进行三个基础性的计算题,巩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法则,接下来解一道比较复杂的计算题,涉及的运算比较全面,但是在上课中学生出错的比较多,我想如果再加强几个训练题效果可能会好一些,但是考虑到后面还有任务,所以效果不很理想。后面的教学中,第一道题是用四个有理数去计算24,教材上有类似的题目,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他们表现的很活跃。但是在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填上-1,-2,2,3,8,10使其对面运算结果相同这一题目因为觉得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认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所以选择了这道题,但是处理的不好,发现学生对于乘方运算的算式构造与理解是难点。尽管我在课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对学生的情况估计的不够。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找不到合适的教学方法,至于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老是担心时间不够,处理的太过于仓促。
其次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认识教材,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对待学生。认真钻研教材,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把教材钻深、吃透真正理解教材的本意,然后去发展、延伸,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教材的表面,知其义而不知其理,这样只能是依样画瓢。再就是我觉得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去看学生,要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发现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共同去解决出现的问题。我们做教师的往往认为一道题很简单,学生为什么不会,不理解,殊不知是在用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经验去和刚开始学习的儿童去比较。
教学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事情,需要一如既往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上进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新形势。
《科学记数法》教学反思
王伟伟
本节课一开始的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 的意义和规律的复习,使学生明白一些大于10的数也可以这样表示,但究竟该怎么表示,有什么规律?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一难点,也使学生明白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 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
2、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中间的合作与交流,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和归纳能力。
3、书上的例题只有一题,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至于已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它的原数是什么这种例题,以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负数的例子,书上并没有出现,为此教学时增加补充例题,更进一步可以让学生理解指数n与整数位的关系:n=整数位-1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一、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在设计教案之前,我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学生都会使用计算器。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拿计算器按按就会了,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及功能,教师做补充的环节,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价值与应用上。
二、巧妙安排,体验计算器的好处
如何让学生体会用计算器的好处,我设计一个数目较大的计算(统计表求合计)。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学生有的用笔算,有的用计算器算,在汇报时对两种方法我都呈现其计算过程。能主动用计算器计算的学生选择计算工具的能力较强,很有成就感;而用竖式累加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正确计算也显示了其较强的计算能力。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自然发现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快捷、准确,为今后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做了有效的铺垫。
三、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节课实践应用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有口算、笔算、简算、估算、计算器算,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计算方法。课堂设计较大胆,出示4个情景后让学生任选2个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内解决。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学生由于刚学完计算器所以很多学生都选用计算器算。在汇报中,当有的学生指出第二题口算更好时,学生们恍然大悟。于是有的学生说第三题可以估算,第一题还可以用简便算法。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渗透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反思与教学相结合。
我在学生用计算器和笔算两种方法后,设计了反思内容:请同学们反思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哪种计算方法好?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反思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器的简便准确,同时引导学生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第二个反思时机是,让学生解决四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刚学完计算器这一计算工具,多数学生都用计算器计算,在反馈时有些学生提出较小的数可以口算,大约花多少钱时可以估算,其他同学也受到启发。接着乘热打铁请学生反思: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你对使用计算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学生有的说:在生活中不仅可以用计算器计算,还可以用口算、估算、巧算。还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较大的数用计算器算,较小的数可以口算很快,当生活中不需要准确值时可以估算。学生通过反思收获很大,相信在将来的计算中学生会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角的比较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本节课依照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从提高学生数学兴趣人手,让学生经历同化新知识、构建新意义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动手实验,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必将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本节课的引人与新知识的讲解融会贯通,一气呵成.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学生灵活地学习知识.角的比较方法是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交流、比较等活动,首先在感性上有所认识;再通过类比、总结,逐渐升华为理性认识·问题的设计给学生留有充分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随着问题的步步深人,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化,突出了本课时的重点,也分散了难点,最后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动手操作、相互交流等活动,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自始至终渗透着实验、观察、类比、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充分反映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新理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思考,善交流的良好学习惯。
《绝对值》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我们的反思: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在以往的教学中,如果出示问题后,老师就说谁能回答下列问题,学生或摇头或思考,因为是数学课吗,你回答问题后,自然给出绝对值的概念。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枯燥的数学概念赋予生活的意味,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也可以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让数学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努力给学生创造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直至豁然开朗,从而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达到数学学习的新境界。
二、激励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把“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为此数学教学中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提出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用“试一试,你能行”、“请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等语言鼓励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
三、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个人都获得成功 课堂教学中,我投入一“石”,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千层浪”,使得课堂变成了学生思维操练的场所。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和发现,自己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索。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任,学生不仅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了学习的快乐,品尝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我鼓励学生“你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创设了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情境,因而引出了不同的学习结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不仅包括认知领域内的思维,也包括思维过程中的意志力、直觉力、想象力等,而这些能力仅仅靠会解题是不可获得的。
数学是源于生活的一门科学,介绍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因素,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也能使学生领会到数学的概括、抽象、和谐、完美等。因此只要转变观念,就不难从数学内容中挖掘出丰富的情感因素。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反思(3)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在《三角形中位线》的教学中,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
1、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
2、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
3、探索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的一些简单应用。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以下两点: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2、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证明有较高的难度,使本节教学的难点。
在课堂导入中,我以创设问题情景的形式,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问题是:探索如何测量一个池塘的边上AB两点之间的宽度?办法是只要在池塘外取一点C,取 CA的中点D,在取CB的中点E,此时只需求的DE的长度,就可知AB的长度,这是为什么呢?此时教材体现的是人人是在学习有用的数学。对于导入中设计的这个问题,班级里即使是基础非常差的学生也被吸引到思考的队伍中。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内容如下:剪一刀,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一张三角形和一张梯形纸片,(1)如果要求剪得的两张纸片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剪痕的位置有什么要求?(2)要把所剪得的两个图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将其中的三角形作怎样的图形变换?这样安排的目的一是能出现三角形中位线,引出本节学习的课题;二是为证明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理埋下伏笔,也是有助于用运动的思想来思考数学问题。此时教学体现的是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定理的简单应用,学生们也都能掌握,这个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事非常广泛的,这一安排体现了标准中的一、二。但是三角形中位线的证明并不是很多学生能想到的,教师的分析不管如何精彩,辅助线的添法不管如何巧妙,学生能否在证明中提高能力,这是个长久的过程,所以此时教学体现的是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做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该善于抓住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放大这些错误,分析这错误的原因,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反思(2)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用综合法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思考能力。在课堂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如何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4个全等的三角形?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形成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直观和实际体验。最后学生们提出这样的方法:连接三角形任意两边的中点,就得到4个三角形,然后通过剪纸的方法,把4个小三角形剪贴后,4个小三角形重合,从而证明了4个小三角形全等。通过学生们实际的操作,体会到了学数学和做数学的乐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自然的引入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并在所证明的图形中隐含着三角形中位线和底边的关系。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我给了学生的探索和讨论尽可能的提供了条件。放手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并尝试证明,我认为在这一点是这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
接下来的问题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我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体会思考证明思路上,尤其是辅助线的做法上,为什么要这样做辅助线,这样做辅助线以后,构造了什么样的图形,形成了什么样的隐含条件,这些条件在定理的证明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以及在证明过程中各个条件之间的转换。把这些问题交给学生自己思考,交流,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一点上,也是我自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语速有点快,学生的思维速度跟不上。
2、没有在最大程度上照顾到全体同学,少数同学在知识的形成过程对于知识的把握不够牢固透彻。
3、小组讨论的时候有的同学参与不够,依赖其他同学的现象比较普遍。没有使每个同学的脑子动起来。
4、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的同时带来了秩序的稍显混乱。
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认为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改进:首先放慢语速,使学生的思维速度与我相同步。其次,要尽量给基础偏落的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以激励其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在小组讨论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讨论秩序。最后,要组织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使课堂显得紧凑而活泼。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在教学图形的旋转这一课时,我首先利用学生比较喜欢的情境,即风车.美丽的图形等引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下来是把在表格中的旋转融入风车是怎样制作的情境之中,然后让学生自主讨论研究出图形旋转的三要素:即中心点,旋转方向,旋转的角度;之后是拓展延伸,学生利用刚才学过的知识,制作自己喜欢的图形以及设计出美丽的图案。总之,孩子们是在做中学,学中做,充分享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此外,数学课的设计与实施应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要考虑到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在这一点上,不能运用多媒体技术,可谓一大遗憾。由于条件有限,我不能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没有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假如,我能充分利用电脑展示图形的旋转过程,让学生观察.思考.体会.领悟。这样不仅让学生们体会了图形美.数学美,同时也弥补了学生想象力不强的弱点。
教学中,找角度时,我在三角形的一条边上画了一条红色线条,作为提示。利用纸板做了具体的图形让学生动手去旋转图形,这样虽然说课好讲多了,学生接受也很快,但是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其实是不利的,这样限制了其思维的拓展。
在找角度时学生很快的根据我给出的那条边得出角度,但是我没有及时地询问“还可以在那些地方看出图形是旋转90度”。虽然在后面的教学中我补了回去,但是这效果已经没有在那个环节讲明显。
在欣赏与设计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欣赏的是通过图形的旋转(固定90度)得来的设计图案,结果在学生设计中,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旋转90度得来的,后来我又及时让学生欣赏了不是90度的旋转设计方案,这样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也使这一课得到了完善。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同样中心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两个概念又充满了辨证关系,当把某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如果满足绕一点旋转180度和自身重合,这个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这个图形的组成部分看作两个图形,则其中一个图形绕一点旋转180度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则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所以中心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其概念是相对而言的。这两个概念有助于学生辨证思维的培养,同时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的正确理解是本堂课的难点所在,在教学中,在学生已掌握中心对称图形这一概念后,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明确这是中心对称图形,接着将图形标上字母,并把两个三角形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把这个图形看作两个三角形,动画演示让其中一个三角形绕一点旋转180度与另一个三角形重合,从而揭示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点成中心对称的概念,这样通过动画让学生明白了中心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概念之间的区别 象这样运用直观形象的演示来演 绎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效果还的比较好的。在教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关系时,我让学生和我一起做手势来表达一个中心对称图形或表达一对成中心对称关系的两个图形时,学生的兴致很高,而且效果也很好。
“分式复习”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学生经历了以前的学习,已基本掌握了分式的有关知识,并且获得了学习代数知识的常用方法,感受到代数学习的实际应用价值。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中的发现
(1)分式的运算错的较多。分式加减法主要是当分子是多项式时,如果不把分子这个整体用括号括上,容易出现符号和结果的错误。所以我们在教学分式加减法时,应教育学生分子部分不能省略括号。其次,分式混合运算应按照先乘方、再乘除,最后进行加减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先做括号里面的。
(2)分式方程也是错误重灾区。一是增根定义模糊,对此,我对增根的概念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⑴增根是分式方程的去分母后化成的整式方程的根,但不是原方程的根;⑵增根能使最简公分母等于0;二是解分式方程的步骤不规范,大多数同学缺少“检验”这一重要步骤,不能从解整式方程的模式中跳出来。
(3)列分式方程错误百出。
针对上述问题,我在课堂复习中从基础知识和题型入手,用类比的方法讲解,特别强调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整式方程一样,先分析题意,准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问题的相等关系,恰当地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不同之处是,所列方程是分式方程,最后进行检验,既要检验是否为所列分式方程的解,又要检验是否符合题意。
二、教学后的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基本达到,不足之处本节课的容量较大,如果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更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本节课我采用从生活中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类比等式性质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给学生类比,猜想,验证的问题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初构:通过回顾旧知识,抓住新知识的切入点进入数学课堂,也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在这一环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点少。
精构:问题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在不等关系中存在的一些性质。这一环节上展现给学生一个实物,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问题2、3的设计是为了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研究不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中类比思想的应用,并训练学生从类比到猜想到验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任务,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在这个环节上,我讲得有点多,在体现学生主体上把握得不是很好,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时间控制的不紧凑,有点浪费时间。
通过问题4让学生比较不等式基本性质与等式基本性质的异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不等式,而且可以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上把握知识、发展学生的辨证思维。
问题5让学生通过构图反思,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归纳,总结的习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激起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再构:通过两个题帮助学生应用提升,第一题以判断得形式让学生体验不等式性质的简单应用,第二题是利用性质化简不等式成“x>a”或“x 整节课在运用符号语言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错误,因此在课堂上,我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给予鼓励。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符号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我觉得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上也基本上把握得不错。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技巧,逐步的完善自己的课堂。 分式的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本周学习了分式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混合运算,是《分式》一章中的重要内容,在考试中常以计算题的面貌出现,也会在应用题中见到它的身影。 学生初学这章感觉不错,和小学里的分数的运算大同小异。到了周四周五的混合运算中,学生开始傻眼,具体表现为一做就错,拿到错题能立马订正,等到下一次做这题时,错的几率依然为50%„„ 学生有些苦恼,老师也不例外。总感觉重点的内容重点练了,难点基本上也理清了。该上黑板的上黑板了,典型的错误学生典型地犯了老师也典型地讲了评了„„他怎么还是这错那错呢?从最低级的,题目抄错,到中档的,漏写符号,题目约略复杂一点,约分时字写得不清楚把自己搞糊涂了,到高档的,约分不彻底(那是他们当初对因式分解缺乏足够的热情,现在尝到苦味了)„„虽说错误很多,可老师我也是不厌其烦地讲了,他们咋还错呢? 听说银行训练工作人员鉴别假钞票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让他们反复地摸真钞,而不是我从前想象的给他们说什么假钞的特征啊手感啊什么的,他们的理由是真钞摸多了,摸到假钞自然感觉有异。如果可以用来类比我们的教学多好啊。 《中位线(1)》教学反思 正定县权城中学 王伟伟 这节课主要内容是三角形的中位线概念及性质.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三角形中位线定义与性质,会应用三角形中位线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经历探究三角形中位线定义、性质的过程,感受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思想;(3)在教学中不但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数学推理的应用价值。教学的重点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难点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形成和应用。 一、实现教学目标的措施 1.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理解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突破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形成这个难点,我采用了如图(1)的引入,对图(2)的探索,让学生利用单行本动手实践,探索发现,同桌之间相互A ∥ ∥ ∥ ∥ ∥B A D E B 图2 C 交流,用合情的推理、抽象归纳出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以及中位线与第三边平行的事实。并进一步地运用合情推理,采用测量方法使学生感知中位线的长等于第三边长的一半。从而使学生在开课不久就能基本上理解了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它的性质的两个结论,很自然地从合情推理发展到逻辑演绎推理,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的正确性,加深了对定理的理解。随后安排三道选择或填空题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时地进行巩固,效果非常好。 2.为了培养学生会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对例1的教学中,我始终只做一个引领者,学生是解决问题的主人。在整个过程中,我利用课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题意的分析到例题的解答全部由学生在合作完成,同学们想出了好几种颇有见解的解法,当时收获可真不少。 3.为了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定理的理解和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材配备的练习题不是很适合这节教学内容的情况下,我自编练习题如下: 如图,△ABC中,D、E、F分别为BC、AC、AB的中点,AAB=6,BC=10,AC=8.试求出线段DE、EF、FD、AD 的长与∠EDF的大小.EF这道题目在屏幕上一出现,同学们真是如同鱼儿得水,立刻展 BC开探索,很快同学们就交出了正确的答案。随后再安排三道选择或D填空题型的中考题与中考紧密相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最后,引导学生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进一步的探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以上过程中,老师自始至终地充当引导者,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成功心得 1.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2.创造性的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了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件,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把握住了教材的“度”,既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3.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4.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三、留下的遗憾 在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的探讨中做得不够,学生的能力没能展现出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大对学生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研究问题能力的培养。 多彩的几何图形教学反思 第四章是初中教学第一次涉及几何内容,可以说是几何的入门阶段。所以,七年级教科书安排第一节:多彩的几何图形,使学生能够从直观感受生活中丰富的几何图形中产生对几何图形学习的兴趣。同时,安排这一节也反映了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学习思想—化归思想,即任何复杂的图形都是由简单图形演化而来,而要能够解决关于复杂图形的有关问题必须首先学习简单图形的性质,从而把复杂图形的问题转化为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的知识去解决。 为了让学生产生对几何图形学习的兴趣,之前让学生们进行预习,并能在预习中产生疑问,同时让学生制作了许多学习模具,如正方体(纸做的和萝卜做的)、圆柱、圆锥等。在具体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在直观感受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获得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教师通过将同学们做得好的作品在班级进行展示,培养他们对几何图形学习的兴趣,同时能激发他们的学习荣誉感。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首先将教科书中的知识点通过整理和归纳教授给学生,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在多媒体中展示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和通过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得的三种视图,使学生能直观感受体与面的关系,达到学生牢记知识点的效果,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也达到了画龙点睛之笔。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同学空间感不是很强,如学习正方体的展开图这一知识点,部分同学不能根据展开图判断能不能折成正方体;不能由某一物体叙述或画出该物体的展开图;特别是不能正确描述或画出物体的三视图,就是画出来,也没有注意方位、尺寸、实虚线。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讲台上利用我校的正方体磨具,通过搭建简单的几何体,让学生们亲自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时灌输他们物体的三视图即是将物体从三个方面将立体图形平面化这一思想,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我历来的数学教学观点认为:任何数学知识都有紧密的联系,后来的知识点都是建立在前面知识的基础上,所以,我在教学中,不光教授学生知识点,同时重点讲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始终灌输“化归”的数学学习思想。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着重讲解和演示了“点、线、面、体”四者之间的演变过程,形成“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知识体系。 总之,这节课由于所经历的图形都是学生能看得见和摸得着的,与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内容不是很抽象,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学习效果显著,同时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确实能够帮助我们达到直观认识和理解知识点的效果,在后期的教学中,我将使当地针对不同的知识点,穿插多媒体教学技术,以期真正达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正数与负数》教学反思 《正数与负数》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上P2—4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温度有一定的认识,对负数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我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这节课.一,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⑵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⑶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2,情感与态度目标: ⑴让学生了解有关负数的历史,体会负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⑵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3,教学重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4,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二,实现教学中的两大变化.1,教师的变化.教师由原来的教科书被动执行者转变成新课程的塑造者.由于以往教材编排的既定性,凝固性和封闭性,教师只能是被动的忠实执行者.而今,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创造精神将随新课程的实施而得到充分的发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并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拓展新课程的内涵.在课堂上,我努力使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拥有者转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2,学生的变化.国际教育界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听了,你可能会忘记;看了,你可以把它记住;做了,你才能真正理解.”如何让学生从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是我们教师面临的新课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对数学最深刻的理解.三,教学内容的创新处理和教学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纯粹的负数对学生来说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在设计《正数与负数》时,我以学生的已有的水平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用课程理念来整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本节课从“负数的产生——感知生活中的正,负数——认识正,负数——寻找生活中的正负数”这三个环节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1.从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呈现学生的原认知,由此深入展开对问题的探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记录数据,请同学们来记录下面三组数据.要求记录时做到准确,简捷,快速”这样开放性的活动,以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为研究素材,呈现出了几种不同的记录结果,透视出学生的原认知状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新问题的研究,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了研究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又能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实施有效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2.运用多种教学活动方式,突出活动的实效性.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活动方式.从天气预报中听一听;在存折上认一认;根据各地的气温读一读;在实际生活中举例说一说„„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学中充分利用温度计这个教具“做足文章”,从温度计上读出温度;尝试写出温度-5℃,-20℃;在温度计上拨出指定温度;把温度计横放后抽象出数轴,这些都为学生认识正,负数提供了非常形象的依据,学生学习起来有具体的事例做依托,抽象的概念就容易理解.设计活动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突出自己的主导地位,多次在关键处设问“上海(零上4摄氏度)和北京(零下4摄氏度)的温度相同吗”“-5℃,-20℃比较谁低,谁高”“+5℃,-5℃之间相差多少度”„„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动手做,而且动脑思考问题,再通过交流就能使学生掌握重要的数学的思想和具体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数学活动实效性就明显.3.深挖知识背后折射出的数学思想,方法,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正数与负数》这个内容如果把握不好极易片面理解,单单强调负数而忽略另一方面.客观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正”也就谈不上“负”,事物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这是辨证法的基本观点.通过这个教学内容要传递给学生的也是这样一种思想,要提到这样一个高度上来认识.所以,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两个相反意义的量让学生接触,认识,研究,让学生感悟到:“前进后退可以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增加减少可以用正负数”“意义相反的量就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人们在认识周围事物时大都是先按标准将其分类,然后再辨析,最后获得对其完整的清晰的认识.在认识正负数时教师也采用了分类的方法,同时重点研究0的问题.分类时学生就把0放在了“说不清”这样一个位置上,通过辨析与解释,得出了结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后启示: 1,在概念课的教学上,如果还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一些就更好了.在让学生体会负数的产生及温度计中的负数时,还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负数的产生是为了更方便于表示,人为产生的一种数.在观察温度计时,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负数,0,正数的关系,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大小,体会当温度越来越往下时,温度就越来越冷,离0越远,负数就越来越小;反之,温度越来越高,正数就越来越大,为认识数轴提前渗透.2,可以多多体会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像表示收入和支出金额,什么正数和负数是同桌,0是“三八线”;正数和负数是朋友等等,学生们的想象一下子得到了升华.3,另外,还要让同学们知道的是,0在很多地方都是一个特殊的数字,在正负数里不例外:(1)“0”并非简单的数字,其实它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2)“0”有时表示“没有”,但有时并不表示“没有”,“0”和“没有”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例如,温度表上的“0”度,不能说没有温度,而“0”度是区别于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一个标志性温度.(3)在记数中,不能没有“0”.当一个数的某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时,就要用“0”来占这个空位.如2002这个数,就要用“0”来占“十位”和“百位”这两个空位.(4)“0”最公正无私,它既是正数和负数的“分水岭”,又是冰和水的“界碑”.“0”是整数,但它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而是唯一的中性数.因此,我们称它是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公证人”.学生对于正负数以及0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了理性,我想他们会终身难忘.4,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可以多举一些和学生现实生活有关又经常接触到的生活实例,加深他们的印象,让学生更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绝对值》教学反思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拨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任,教师应该怎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呢? 先看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上新课之前老师先了解一下,你们的家在学校的哪一边? 生:(七嘴八舌,有的说在南边,有的说在北边,有的说在东边„„.) 师:不管我们的家住在学校的哪一边,家和学校有没有一定的距离? 生:有。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从车站开出两辆计程车,一辆往东、一辆往西,车上的乘客是不是都要按里程付费? 生:是。不管往哪个方向开,都要按行车里程收费。 师:体育课上我们投铅球,你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朝任意一个方向投,铅球的着落点和你的投球地点有没有一定的距离? 生:有。无论投到哪个方向,它们之间都有距离。 师:同学们,以上我们举的例子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量:家到学校的路程、计程车的计费、投铅球的距离等等,它们和方向有关吗? 生:都没有关系。 师:请同学们画一条数轴,并观察表示3的点与原点之间有几个单位长度? 生画并回答:3个单位长度。 师:还有哪一个数表示的点与原点也相距3个单位长度? 生:表示—3的点与原点也相距3个单位长度。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所以我们说+3和—3的绝对值相等,+5和—5的绝对值相等(指着数轴)。同学们,就刚才我们所讲的内容,请大家猜一猜:什么是绝对值呢?大家分组讨论。 生1:我认为绝对值是指两个地方间的距离。生2:我认为绝对值是指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师:谁能联系数轴再说一说? 生3:我认为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 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你们能把自己的理解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吗? 教学片段 师:前面,我们探索了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的数写给同桌,由同桌来写出该数的绝对值,看谁写得又快又对!(学生很兴奋,都想难住对方,教师在巡视中发现有学生写出|a|=a) 师:同学们写得很快很好,老师看到有同学这样写:|a|=a,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4:我不同意,我认为|a|也可以等于0。 师:你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呢? 生5:因为a是一个字母,可以表示正数,也可以是0。当a是正数时,|a|=a;当a=0时,|a|=0。 生6:a可以是一个负数吗? 生7:当然可以。 生6:当a是负数时,|a|应当等于什么呢? (引起大家争论) 生8:还等于a。 生9:等于a的相反数。 师:为什么? 生9:因为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所以当a是负数时,|a|=—a。 生10:(疑问地)老师,绝对值不是表示距离吗?距离难道还有负的? 师:距离当然没有负的,谁能帮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生9:(立即做出反应)a表示负数,—a当然表示正数了。生11:(不甘示弱)比如说a是—2,那么—a=-(-2)=2,所以-a表示正数。 生10:那为什么“-a”带“-”号呢? 生11:带“-”号就一定是负数吗?比如说-(-2)就表示正数。 很多同学鼓掌赞同,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5) 今年开学不久,我校的多媒体教室终于建成了,怀着迫不急待的心情,我尽我所有的电脑知识,精心制作了课件,准备在多媒体教室上一节课来感受一下现代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好处。哪知天不遂人愿,我遭遇到这学期以来教学上给我的第一次打击。 以下是这节课教学中的两个片断: 片断1 我问学生:阅读教材第52页的一、二两段,并思考后面的“想一想”,你能用等式类似的表达净胜球的个数吗? (很长时间后也没有人作答) (我估计学生不明白什么是“净胜球”,马上进行说明) 我:先赢一个球,再又输一个球,最终赢了球没有?。 生答:没有。是平局。 (几乎是异口同声) 我:把平局记为0,现在你能用等式表达净胜球的个数吗? 一生答:(-1)+(+1)=0 好!学生答出了我想要的结果,我马上用课件展示: 我问:后面的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义?你能得到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 (还好,马上就有人举手,我暗自庆幸) 一生答:第一个算式表第一场比赛输了3个球,第二场比赛赢了2个球,净胜球的个数为-1,也就是输了一个球。 一生答:第二个算式表示第一场比赛赢了3个球,第二场比赛输了两个球,净胜球的个数为1,也就是赢了一个球。 片断2 为了让学生探索异号两数相加的规律,进行了以下过程 课件展示: 我问:观察数轴1,先向东运动3个单位,再和西运动两个单位,结果是怎样的?用算式怎样表示?(向东记为“+”,向西记为“-”) 一生答:3-2=1 我问:3减2吗?向东记为正,向西记为负,应怎样表示? 一生答:3-(-2)=1 我问:3减负2吗?两次运动的结果用什么运算? 一生答:3+(-2)=1 (谢天谢地,总算有人回答对了,我暗自松了一囗气。) 我问:观察数轴2,先向西运动3个单位,再向东运动2个单位,结果怎样表示? 一生答:(-3)+(+2)=-1 我问:两次运动方向一致吗?最后的结果相同吗? 一生答:两次运动的方向不一致,结果也不相同。 我问:3+(-2)=1 (-3)+(+2)=-1这两个算式结果的符号有何特点? 一生答:两个结果的符号都与第一个加数的符号相同。 (糟,学生答出了我不想要的结果,怎么回事,我仔细一看幻灯片,呀,我怎么犯了这样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 我问:+3与-3作为加数在两个加法算式中还有何特点? 一生答:它比2大。 我问:应该说,正3与负3的什么值都比2的什么值大? 一生答:绝对值较大。 „„„„ (转了一大圈,终于回到我想要的答案上来了,但此时一节课只有五分钟了,真失败啊!) 因为时间关系,本课的随堂练习没有时间完成,只刚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归纳出来就下课了,远没有完成计划中的任务。 自以为应该是很成功的一节课却感到寸步难行。回顾本节课,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通过仔细思考,我认为存在的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没有正确的把握好教材,是片断1失误的主要原因。 如情境的引入要恰当。如本节中“净胜球”学生就不懂,如无事先进行补充说明,学生就不懂,导致一节课的进度一拖再拖。必须让学生所接触的例子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样才能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回顾这一整节课,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对教材进行发掘的地方,如在数轴上的运动问题,也可以是让学生在一条直路上运动,这样可能让学生更有兴趣,再用数轴进行抽象,可能效果会更好。 又如第四章的《平行》这一节中所提到的滑雪运动最关键的是要保持两只雪撬的平行,这一知识点对于我们这里的孩子是非常陌生的,我们都没见过雪撬,更谈不上其技巧了。 用过新教材的同行们都说,一节课完后不知这节课都在干什么!我也常有这种想法,教材是专家们研究实验过的,专家是干啥的?现在痛定思痛,实际上是我们对新教材把握不够,没有搞清其重难点,没有把握教材的真正要求。虽然我们天天在谈、天天在写“目标”“重点”“难点”,但实际上仅仅是在写而已。实际情形往往是这样:由于我们教学多年,大都只凭我们以往的经验来“把握”教材,凭我们过去所了解的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来引导我们、来确定组织教学,实质是用老教法来教新教材。所以一节课下来我们自己都不知干了些什么!实际上只要我们真正掌握了其教学要求,把握了新教材的内涵、我们的思路清醒,方向明确,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 2. 备课粗枝大叶,造成一些不应有的失误。 如在片断2中,由在数轴上先后两次不同方向的运动,得到两个算式: 3+(-2)=1 (-3)+(+2)=-1 教师:这两个算式结果的符号有何特点? 生答:两个结果的符号都与第一个加数的符号相同。 学生的回答非常正确,而且是经过仔细观察后回答的,但我的本意是要把绝对值较大的数放在不同的位置让学生来观察、归纳的。这实际上是备课工作中的马虎大意引起的,备课缺乏深度。备课以及课堂中要尽量避免人为地给学生带来的错误导向。 3. 教学语言单调、生硬缺乏启发性、激励性。 课堂上,我十分吝啬“请”“请坐”及一些称颂学生的语言,认为自己天天在说没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就变相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差生而言,他们是进行课堂学习的“学困生”更需要我们的肯定和赞扬,每一次真心的赞扬可能都会给他们带来一次新的进步。 教学语言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语言活泼风趣、幽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语言是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的一个重要渠道。启发性的语言能使学生顺理成张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不需要绕太多的圈子,具有点石成金的功效。通俗易懂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激励性的语言则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肯定了他们的学习成果,让他们时时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尤其是对“学困生”更要让他们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语言评价的功效。课后,同行给我提了许多建议。其中有一个是这样的,乒乓球是学生最喜欢的动动之一,若把片断1作如下改动,效果会好一些: 片断1更改后: 你喜欢打乒乓球么?小明最喜欢打了。一次他和别人比赛结果是这样的,他先赢了10个球,但接着又输了5个球,他这一场一共赢了多少个球?若把赢球记为“+”,输球记为“-”,用算式如何表示他赢球的个数? 类似思考:(-9)+5=? (-9)+(-5)=? 这两式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这样避开了“净胜球”这个专业名词,由实际经验及正负的规定,学生就会很轻松地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获得正数与负数相加的感性认识。 片断2改进后: 观察数轴上,先向东运动3个单位,再向西运动2个单位,一共向东运动了多少个单位呢?用算式如何表示? “一共”暗示学生知道用加法,学生很自然地想到“3+(-2)=1”这样的结论,而不会出现“3-2=1”这个对这节课教学极有影响的回答(因为这又不错),从而浪费时间,完不成本节课的任务。 这节课初想来还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无奈,但经过认真反思,带来的则更多的是对今后教育教学的启示,“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想我对新课标又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学习都要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的、最感兴趣的、最常见的情境引入学习主题,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这样更易为学生所接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们所教的学生又最终要走向社会,要成为会做事的人,把数学用于生活更是我们数学教师长远的教育教学目标之一。 新的教材、新的理念、新的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基本功的含义更为广泛了,她不仅包括了我们过去所要求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对教材的把握能力等,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再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了,而是要广闻博识,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我们教育的终级目标。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题为《生活中的大数》,教学时着重体现了“数学生活化”这一课标理念。我首先将生活数学化,通过让学生课前调查发现生活中的大数,课堂交流生活中的大数,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大数,进而产生研究生活中的大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一、当我准备上这一节课时,了解到本节课需要从生活中例举出许多关于大数方面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大数,而生活中这方面的实例很多,通过图片既能让学生欣赏实景,同时又能感受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大数,从而感受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我设想所播放的图片在这一堂课里能起到三方面的作用: 1、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图片在介绍超市商品价格、各种人文景观用到了一系列大数,可以使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大数。 2、发展学生的数感。学生可以随着图片中喜马拉雅山、太平洋的镜头,真实地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 3、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大屏幕播放的图片,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大数存在于方方面面。在教学中我的这一设想得以充分的实现,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大数感知、了解的很透彻。 二、生活中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千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发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在读写大数的教学中,数中有零和数的末尾有零的大数的读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读数的时候,有的0不用读出来,有的又要读出来,有时一连几个0都不要读,有的连着几个0却只读一个;写数时,读出的零都要写出来,有时读一个零却要写几个0。写数往往会出现少读、少写或多读、多写的情况。怎样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难点呢? 在教学预设中,我想采用以旧引新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先让孩子读千以内的数,然后再将之变形成本课所要学的新知。例如:670、806和900通过这三个的例子,将读数中要注意的问题逐一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试着读,并从中理解领悟读数中要注意的问题。在引导中,学生很容易地总结出读数的方法:末尾零不读,中间有零读一个。教学时我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充分地去感受,去交流,去碰撞,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适当的点拨与提问,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获得学习的方法。如让学生读、写带“0”的数时,通过让学生观察、交流来发现不同位置“0”的特点。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读法与写法感知、体验,另一方面又突破了难点。这样,在课堂中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体现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文章标签 用量角器量角 角的度量这一课,要求学生能达到会用量角器正确量出角的度数的目标。具体说来,就是会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并能根据角开口方向的不同,确定一条边为0度,选择量角器内圈(或外圈)数据,按正确的方向读出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这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量角器中有两圈数字,且顺序相反,学生往往分不清该读哪圈,往哪边数。尤其那些非整十度的角,是超过整十几度还是差几度未到,方向不同则数法不同。过去的教案手册中有建议用儿歌帮助学生读过难关的,如:“中心对顶点,底边对0线,他边看度数,分清内外圈。”这种儿歌能朗朗上口,但对于难点问题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分清内外圈”只是目标,如何分清才是策略。 要找到解决难点的策略,必须分析造成难点的原因。我认为学生之所以分不清内外圈、找不对数的方向,原因是把角看作是静止的图形而非动态的过程,他们将角的两边孤立地量度,以为像量线段、看钟表一样,只要把一边对准0度,另一条指着几就读几。如果学生能把静态的角想象成从0度开始,慢慢打开,而度数随之增加的动态过程,我想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由此,我认为应采取“变静态为动态”的教学策略,并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来实现。具体实施如下: 活动一:伸展运动。我带着学生把两手臂伸开,当作角的两条边,把身体当作角的顶点。他们跟着我从两臂重合开始,一臂不动,另一臂慢慢展开,并一起读:0度、1度、2度、3度、4度、5度、10度、20度„„到90度时停下来感受一下。然后继续:100度、110度„„180度、„„、360度。然后我引导说:我们可以这样想象,所有的角都是从0度慢慢张开的。 这个活动学生很感兴趣,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感受到角从0度张开的过程。虽然所指度数并不精确,但为后面在量角器上想象角的动态变化奠定了最直观的基础。 活动二:穿针引线。刚才的肢体动作只是粗线条的感受,而第二个活动则开始进入精细化的认识了。学生已经在课前预习了量角器的外部特征,汇报后我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出一条射线,再用一根带黑线的针从射线的端点处穿出。这样,纸上的射线和穿出来的黑线就能形成动态的角了。我把量角器摆在上方,在实物投影中大大地演示出来。从0度开始,师问:“这时角的边所对应的刻度有两个:0度和180度,该读哪一个?往下数的时候数内圈还是外圈?”学生很聪明,立即回答说“读0度,该读外圈。”随着老师缓慢地拉动针线,学生从外圈0度开始,也逐一读出了相应的数据,一直读到180度。接着,我又换了一个方向,从另一边的0度开始,这回学生反应可快了,“读内圈,因为这次的0度在里面!”„„ 学生在动态中进一步感受到角的度数的变化过程,并明白了当选择不同方向为0度时,读数方向也随之改变的原理。这一活动为学生度量静止的角奠定了表象基础。 活动三:笔尖指路。这一活动则是测量完全静止的角了,也是本节课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我在实物投影中呈现了一个完整的角,提出问题:“这个固定的角,你能想象出它是怎样展开的吗?”学生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把右面的边视为0度,慢慢展开;另一种是把左面的边视为0度而慢慢展开,同学们认为都是可以的。于是按不同的展开方向,我们共同确定了0度所在的圈,并从0度开始,用笔尖顺着数据增加的方向慢慢移动,边移动边读出整 十、整五的数,直到接近角的另一条边,将度数准确读出。 结束了三个活动后,我问学生:量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学生回答说:“一定要从0度开始顺着数下去。”是的,这正是量角的关键,他们学会了。课后,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检查,发现虽然还是有些学生出错,但为数不多,而且只要面对面稍作指导也就懂了。聪明的孩子掌握原理后很快就能找到最接近整 十、整五的刻度再进行加减;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则乖乖的从0开始,顺着方向将可见的度数一一读出。虽然速度会慢了些,但方法掌握了,相信熟练后就会快起来。 以上三个活动之所以能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原因有三点: 一、凸显了量角的原理。首先,在上述每一个活动中,学生都把角从0度展开,这就帮助了学生确定0度的边,也就是找到了度量的起点和标准。再者,学生一直开口读数,并都是从0度开始往下读。不管0边在左还是在右,也不管是内圈还是外圈,只要从0开始,从小到大地顺着往下读,就一定不会错,这其实也是在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本质化,利于学生对量角方法的掌握。 二、克服了知识的负迁移。学生学过用直尺度量线段的长度,这一知识基础和本节课的度量,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操作起来,量线段时学生只要对好了0刻度,观察线段另一端的刻度就行了,并且都是从左往右数的,这恰好对本节课容易造成负迁移。通过以上三个动态化的活动,打破了学生在度量上的思维定势,重新建立起正确的度量习惯。 三、活动的层次性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三个活动都是以达成教学目标为目的,但体现了目标达成过程中从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阶梯性。要让学生正确度量,必须建立刻度增加的动态表象,而动态的表象又有赖于直观的感受,因此从最直观的肢体语言到半抽象的角、最后到完全几何化的角,是一个递进的过程。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起来自然轻松、清楚。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反思教育教学 2010-01-27 18:57:57 阅读70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角的大小的比较、画相等的角。依照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从提高学生数学兴趣入手,让学生经历同化新知识、构建新意义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动手实验,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体验类比和转化的思想。 一、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我在上课时认真把握了以下几点: 1.首先在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导入问题的设置,达到对旧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复习的同时引入角的比较,引人与新知识的讲解融会贯通,一气呵成利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迁移的能力,用类比的思想引出角的大小的比较。 2.在角的形象比较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学生灵活地学习知识。 3.问题的设计给学生留有充分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随着问题的步步深人,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化,突出了本课时的重点,也分散了难点,最后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4.作图的折纸操作应作为一个补充知识,不必强求知识的记忆。动手操作、相互交流等活动,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在画时,画相等的角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探究,如何画应是老师必须给予提示与讲解的,特别是如何放角的顶点与边。 6.角平分线的知识是一个几何中的重要知识点,虽然在此不是重点,但在教学中,老师不能放松,而是要加强讲解。 上课时采用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1)创设情景以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公园导游路线图引入角的大小比较。 (2)利用课件,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展示叠合法的操作。 (3)回忆用度量法,使学生掌握角的大小的比较的一般方法。 (4)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和与差的运算。 (5)问题引申,引导学生发现角平分线,并归纳角平分线定义 (6)典型例题,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表现自我的强烈欲望,在不同意见或见解的相互碰撞中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学生富有创意的做法或观点得到他人的认同而产生强烈的心理满足感与成就感,在学习互动的过程中学会竞争与合作,增强团队互助合作的精神。 本课,自始至终渗透着实验、观察、类比、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充分反映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新理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思考,善交流的良好学习惯。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了一些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在教学预想中,没有估计到学生角这部分知识的遗忘,部分题目的设置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分析起来有些吃力,对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激发受到一定的影响。 另外,在活动和提问的过程中分析过细,讲解过多,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探索和明晰的时间和空间。 三、改进措施 针对本节课暴露的问题,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备课;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已有的知识水平;设置问题要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想象空间,将角的比较与运算这节课分作角的比较和角的运算两节课来完成,努力使课堂教学向着严谨、有序、高效的方向发展。 《4.1.2点、线、面、体》的教学反思 ———赵双艳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正确学习数学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经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以往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采取学生自己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动手操作,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由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探究、从对体的进一步认识到对面、线、点的进一步认识使学生经历运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这节课我借助课件将抽象的概念融于大量生动形象的生活图片中,使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平面和曲面、直线与曲线的区别,再利用生动形象的动漫课件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让学生体验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在欣赏美丽图案时,又增加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感受,通过学生触摸书本和杯子,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培养学生的联想与再创造能力。 在这节课中,虽然我能有效的在四十分钟内完成这节课的任务,但是在讲授中真正留给学生自己思考、探究、归纳总结的时间过少,以至于部分学生还是被我的教学方式牵着鼻子走,思维没有被打开。并且本节课的内容由于图片信息量大,虽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但也导致部分学生只看到了图片中绚丽的物体,反而乱了学习心绪。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小组自主合作,但在这节课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表现的并不突出。课后,我就一直在思索,如何让自己的课堂真正成为生动有趣的高效课堂。我想一方面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另一方面更要用心去备好每一个学生(或者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然后根据自身的素质,学生的不同特点,老师做好引导,逐步把课堂真正还原于学生,让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学生被动的学而转变成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由怕学而变成好学。并在学习中还要让学生养成及时梳理知识,总结归纳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创造意识。 一节课虽然很短,但却留给我的财富却很多。我是一个急性子的人,上课也很有热情,可也就是这种热情,让自己的课堂总是满堂灌式的,而忽略了学生的“消化”功能。通过这节课,通过评委对我的点评,我明白了,知识点的讲解不在于多,而在于让学生学会思考和总结;习题的练习不在于杂,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很庆幸自己能参加这次比赛。 2013年12月5日 《点线面体》教学反思 错综复杂的几何图形由点、线、面和体构成,通过探索这几点的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加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在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中,我特别喜欢讲《点线面体》这一节。一是因为前面的知识相对枯燥,学生已经厌烦;二是本节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可以用大量的生活实例辅助教学;三是可以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讲这节课之前,我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并要求他们自己搜集一些生活中关于点、线、面和体的资料。我自己也上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做了充分准备。讲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视频,整齐的方队和坚定的步伐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我将视频在空中的俯视画面暂停,然后问学生的感受,有的说“震撼”,有的说“感动”,有的说“酷”,还有的同学说“每个方队像一个整体”,紧接着又有学生说“每排像一条线”,这时我试探地问:“那每排是一条线,每个线上的人就是一个什么呢?”“点。”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此时我引入本节课的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实地体会到了点、线、面和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采取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动手操作、进行小组间合作与交流的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由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和探究,从对体的认识到对面、线、点的进一步认识,通过学习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经历运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由于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所以列举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实例,如雨滴下落、流星划过夜空、飞机飞过拉出的尾线等都是点动成线;一名学生拿篮球做了一个抛球的动作,把篮球看成一个点,球运动的轨迹就是点动成线;还有的学生带了折叠扇,把折叠扇打开,线动成面;班长拿出在口袋里的硬币,发给每个小组的成员,让他们转一转,转出一个球体,面动成体。等学生说完之后,我又列举了生活中他们不曾注意的实例,比如雪地里留下的一串脚印是点动成线,妈妈绣十字绣、织毛衣等都是线动成面,推动旋转门等是面动成体。这些生活实例让学生变得兴奋起来,想象力更加丰富,每当一名学生列举出实例,大家都会露出惊喜肯定的表情。 我精心准备这节课,借助课件将抽象的概念融于大量生动形象的生活图片中,使学生能直观感受到平面和曲面、直线与曲线的区别,同时利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在面动成体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剪下长方形、半圆形、三角形纸片粘在笔上进行旋转,体会面动成体,让他们深刻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并在欣赏美丽图案时,增加学生的审美意识。在课堂小结时,我拿出自己结合本节课制作的小手工:在一张长方形纸片的一面画了一个鸟笼子,另一面画了一只小鸟,然后将纸粘在一根小棍上,两手搓动小棍,使其快速旋转,学生惊喜地发现小鸟飞入鸟笼里了,这就是面动成体的效果。紧接着,我又拿出用手工纸折叠的“W”,通过旋转变成各式的小灯笼,学生赞不绝口。这两个小制作让学生对本节课恋恋不舍。在随堂练习中,我选取了这样一道题:“老师让小明在地上画圆圈,并交给他两件物品:一支粉笔和一根细绳,小明很快画好了,你知道他是怎样画的吗?”当时有学生演示讲解,可我课前忘记了准备绳子,看到讲桌上有一块长方形的抹布,我将抹布拧成一个粗绳,问学生:“这个可以吗?”学生说:“可以。”在我的辅助下,该生在黑板上成功画了一个圆,并讲解了这道题是应用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知识点,这样不但化解了尴尬,而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节课中,虽然我能有效在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但在课后还是感到有很多遗憾,虽然本节课很多学生都能举出很多实例,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搜集了资料,部分学生因为预习不充分,思维受到局限,参与不够踊跃,导致本节课成了一部分学生的课堂,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学习面动成体这一知识点时,我准备了手动教具,还有课件演示,但只是站在讲台上演示,当时我觉得讲台高,站在上面学生都能看清,课后与学生交流时感觉当时的做法忽略了部分思维受局限的学生,若是将教具发到学生手中让他们亲自操作效果会更好。 课后,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让自己的课堂真正成为生动有趣的高效课堂: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更要用心备好每一名学生(或者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教师的教学不是为了让自己讲得畅快,而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要学的知识,教师只是引导者,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变被动为主动。 (责任编辑 冯 璐) 4.1.2点、线、面、体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的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点、线、面、体.(板书题目:4.1.2点、线、面、体) 我说课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1、教材分析; 2、学生与学法; 3、教法分析; 4、教学过程; 5、教学评价; 6、教学设计说明。 (课件上) 基于这节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数学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关键 (课件上) 发现式学习的特点是重视知识发生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力,特别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将教材划分为一个一个的发现过程,然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基本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各种途径主动去研究问题,总结规律,以达到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促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生动活泼的学习,积极有效的参与. (课件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突破重点、分散难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经验,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问题1从学生经验出发,观察特例,提出问题,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模型给出常见几何体,便于学生直观感受“体”. (先演示)问题2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探索,从对体的进一步认识到对面、线、点的进一步认识,使学生经历运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初步得出:体由面围成,面与面相交面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将抽象的概念融于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实例中,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记忆. (先演示)动手操作过程和主动参与,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即:点动成线,线有两种:直线与曲线.引导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 (先演示)利用动画演示,启发学生类比上一问题,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发现的结论.即:线动成面,面有两种:平面与曲面.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先演示)老师演示旋转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大胆猜测,想象.学生在观察、猜测、想象之后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即:面动成体.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以上的观察、实验、类比,得出结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在体验数学活动中获得数学猜想,使学习过程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 利用练习1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实例说明“点”是没有大小的,它是抽象后的概念.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学会反思.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的参与到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中来,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理解他人的见解,在交流中获益.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强化,是学生对课内所学知识的巩固过程。收集反映点、线、面、体之间关系的资料、图片及实物模型,能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为此这节课我作了如下的评价: (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本节课上,注意观察学生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哪些问题是大多数学生独立思考能达到,哪些问题是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才能完成;学生思考的是否有条理?学生表达是否较以前有所发展?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给予鼓励. (二)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上,让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中学习.如活动1~3等问题的解决,使他们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训练,情感得到体验,各方面都能取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总之,力求达到:“凡是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给出;凡是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是能由学生完成的表述就不要由教师写”. 本节课首先让学生举出一些所熟悉的立体图形,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利用模型给出常见几何体,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直观感受“体”. 为了让学生理解:体是由面围成的,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设计了活动1中的第2个问题.利用几何画板演示,由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探索,从对体的进一步认识到对面、线、点的进一步认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接着利用笔尖的运动、汽车雨刷在挡风玻璃上的运动以及长方形绕它的一边旋转等3个例子,启发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得出结论:即: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生动形象.通过描述现实世界的具体实例,让学生体验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 活动3通过实例说明“点”是没有大小的,它是抽象后的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养成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最后,这是这节课的板书. (演示圆台)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指正. 谢谢大家!第三篇:点线面体教学反思
第四篇:《点线面体》教学反思
第五篇:点线面体 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