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围桌而坐的课堂就是课改了
围桌而坐的课堂就是课改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上“围桌式(圆桌式)”坐法在国内悄然兴起,传统的“秧田式”坐法受到广泛质疑。调查得知,这种课堂形态变化的理由有三:一是形式上先课改,二是这样更利于进行课改倡导的合作性学习,三是学习欧美。
三个理由融合在一起,可表述为:课改强调合作性学习,围坐的形式最利于合作,这方面欧美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这个论断成立吗?
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根本任务,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抛开“自主”“探究”不谈,“合作”的提出有怎样的背景呢?课程目标制定之初,专家组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征询的对象有教育家,有学者,有官员,有企业高管,这些人一致认为我们中国人缺少合作精神,应该将“合作”写入课程,于是“合作”正式进入课程目标。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合作”是新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结果,不是手段。换句话说,“合作”不是或至少不全是学习者的学习途径。因此,我们把“合作”当成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偏颇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将围桌式坐法当成课堂的主要形式是有待商榷的。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蔡元培说:学习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郭沫若说:学习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肖川说:教学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周国平说:一切教育归根结底是自我的教育,一切学习归根结底是自我的学习。不用再举例证明了,很显然:学习是学习者个体的事,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自主学习。由此可见,合作性学习只能是课堂学习的辅助。同学们围在一起的学习场景在课堂上应该是偶尔出现的。
认知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元认知,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监控认知、超认知、反审认知等,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学习者可以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通俗地讲,元认知就是学习者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的元认知在小学三年级才萌芽,到初中二年级才开始建立。不遵从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把没有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的几个学生强行组织到一起,其结果一种是被“管死”,一种是“闹欢”。法国教育家卢梭也说,12岁前,是人的理性休眠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是完全感性的,易失控的。过早地长时间围桌而坐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优秀学习品质的建立负面影响极大。
欧美国家的一些课堂,采用的是圆桌式(围桌式)坐法,原因在于他们的课堂班额小、活动多、学生行为自由、教学随意性强,有的课上除教师外,还有助教,能参与组织教学。这些条件我们都不具备,盲目效仿自然会导致食洋不化,水土不服。现在很多课堂上,因为小组围坐,学生不得不斜着身子歪着脑袋听讲台上老师讲课,这既像东施效颦,又像邯郸学步,让人同情,让人气愤,更让人担忧。
那么,是不是应该让围桌式坐法淡出课改的课堂呢?当然不能。
合作学习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合作精神是课改的目标,也是教育的目标。
美国教育家施莱文曾对52个关于学习的结果作了研究分析,发现其中33项结果表明合作学习能提高学习效果,16项表明合作学习与接受式学习效果没有差异,只有3项结果表明合作学习不如接受式学习。
《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很明白了:合作不是学习的主要方式,作为合作学习主要形式的围桌式坐法不应该成为课堂学习的常态(以自主学习为特点的传统秧田式坐法还应是新课堂的常态);合作学习在学习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围桌式坐法万不可抹杀。看来:围桌而坐的课堂不一定是课改的课堂,但课改的课堂应该时常有围桌学习的教学环节。
第二篇:为坐而设计读后感
对于“置换与重构”它主要是借鉴了当代艺术领域中的装置与结构的观念,运用到设计领域,也许可以是一种思维方式或表现手段。它不仅是指材料的置换和形态的重构,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概念重塑。这一概念的诠释,主要体现在再设计和仿生概念的设计作品中。老子以车、器、室例、提出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思想。我们便对椅子“有”“无”进行了思考,原来我们坐的都是椅子的框架,“有”所框出的空间“无”。
而“延伸与简化”对于现在来说,人的需求是多样化和无止境的,人与物的关心也表现出来相应的复杂。伴随现代生活方式的演进,人们对于功能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坐”为例,由于新的行为方式和场域的变化,决定了特殊方式的坐的需要,设计在满足其特殊行为需求中得以将“功能”的概念延伸和简化。
从社会的长远利益看,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如果等到“弹尽粮绝”,“油尽灯枯”的时候在努力,恐怕已经是“亡羊补牢”。所以,我们除了要千方百计的保护自然资源,在不破坏不浪费的基础上还要大理的提倡节约,对于人类的长远利益来看,节约就是资源,设计中生态与和谐也是至关重要的。
人的审美需求是在感性前提下精神和情感的外在化表。在现在的社会,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大量相同的消费很可能会带来产品的积压和物质资源的浪费。而且在现今社会,产品不仅是要满足物质需求的层面,还要更加关注提高生活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内涵,所以,对于现代化的产品个性和风格的设计也是显得尤为重要。
产品不仅需要完美的功能和生态学,更需要一些诗意,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我们总是尝试着在产品中加入一些感情,甚至是一个小玩笑。最好的产品是那些能够引起社会人们联想的产品,能够和顾客交流的产品,或者是能够让人们以全新的视角看问题的产品。趣味与时尚对于设计而言总是给人们贴加活跃的色彩与快乐。
任何过于明确的安排都将排斥,宁愿租房子也不要买房子,宁愿维持松散的关系也不要缔结终生契约,宁愿被动也不要习以为常,宁愿千奇百怪也不要整齐划一。
任何一种物质的功能,经过设计都可以得到转化,这就是设计的魅力。
优秀的座椅会符合审美的需求,它本身看起来不仅是一个漂亮的对象,并且还与周围环境有所呼应。读了为坐而设计,得到最多的是设计师身上的思想,以及他们身上带着那种跟别人不同的东西,一步步领导着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设计,对我的感触也很大,但是我想的最多的是,我们了解的只是书本上的东西,关键的还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平时在学习的同时,自己的脑海中要不断的联想,为什么别人要那样设计,如果自己设计又会如何的结果?要不断的反省自己,看到一些东西,要对它有极强的敏感度。并把你看到的东西在头脑里想想能不能运用到设计中,灵感也要靠平时的积累,如果自己平时都不去观察和联想,能做出好的设计吗?但要想设计出好的作品,还必须具备大量的知识体系。
姓名:刘惠剑
学号:112404213
班级:环艺设计2班
第三篇:坐山巅而遥望诗歌十首
(一)
坐山巅而遥望
白云飘飘
群山起伏
心潮如浪
坐在这座山上
看那山更有气魄
山千年依然不变
人只有百年
(二)看群山相连
何日能走到尽头
看那山美丽如画
亲临和此山有何两样
心潮起伏
无边伸延
忽觉得大气势的心胸
怎能和大自然相蒂并论
(三)看看飘过的云
赏赏笼罩的雾
总以为自己伟大
和山比只不过尘土一块
倾听松涛阵阵
赏百鸟和鸣
静了心来
美妙还是自然好
(四)翻过一座山
又是一番风景
几户人家
几条小路连着你我他
想人生几多追求
你想着活出大名
山里人在追求自然
你真的能活出自然情感吗
(五)坐在山巅回忆人生
走过多少平坦的路
到山野看看
才知我们无病呻吟
我们见过大世面
山野也有大场面的情景
你以为活出了人生的风采
山里人也活的清清静静
(六)坐在山梁上
欣赏春天
繁华似锦
一副动感的国画
看那弯弯的路
尤如一副摄影
住在山野
苍天就把我的家装饰圆满
(七)漫步小路
遇到人家
几树桃花盛开
好清闲的地方
大妈让院里坐
大伯端上沏好的茶
问客从那里来那里去
山野走走图个清闲
(八)坐在山梁顶
歇上半天
对面山上的瀑布
映入眼帘
花果山水帘洞
试问自己这是那里
有人说地大物博
比这好的你还未见过
(九)住在山巅上
自有一番情趣
勿须修炼脱俗
自清静里
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与兽为伍和鸟为临
出门踩云雾手可拾星辰
活的就和神仙一样
(十)站在高处
心胸天天扩大
看看老子
清静的去悟道
城市需要繁华
野山需要宁静
彼此都有了想往
这才是美丽的世界
第四篇:课改教学工作总结改了
课改教学总结
本着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 的思想,就要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一学期来,本人在开展教科研活动方面主要工作有:
一、加强教学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
为使本人的课改工作进展平衡,提高自身对课改的认识及落实程度,利用科组活动时间集体学习有关课改和学科的理论文章,在活动记录中反映出,在本学期中我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或专题讨论,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
二、学习促进教育观念转变,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提高全面 的素质。新课程要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这就决定了学科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应该服从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我们帮助教师把对课程标准的理念理解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无论是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还是选择教学方法,都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教学中,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也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努力实现三维目标,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主体的理念、师生自主平等的观念。
三、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构建现代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基本途径,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坚持与时俱进,反映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现代课堂教学,是课改攻坚战中的决定性战役,谁能突破这个堡垒,谁就夺取了课改实验课改攻坚战中的制高点。本学期继续通过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促进课堂教学不断优化。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抓好课堂教学的管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本人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实践和反思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四、强化课程资源意识,使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
本人正确认识和处理课程和教学的关系,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提倡教师跳出封闭的教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对教材作符合学情的处理,创造性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课外时间教师跳出封闭的教室,合理地开发、利用校内校外的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多样化发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研究目的开始专题研究,并设计记录表格,要求按表格提示做好记录和总结。
第五篇:听“让课堂因课改而高效”心得体会
听“让课堂因课改而高效”心得体会
刘璇
听了太谷老师吴桂芬的有关高校课堂的讲座,我受益匪浅。对此我有以下体会:
一、自主互助课堂中要有强烈的角色意识
满堂灌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希望学生能够不浪费四十分钟的每一秒。所以,教师声嘶力竭地维持学生早已厌烦的情绪,为的是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结果适得其反。自主互助课堂则提倡把原来的满堂灌改为满堂学。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地位。这像是一出戏,老师是导演,学生便是主角,老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课堂也从封闭式到开放式。在课上学生可以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浅能,释放自己的个性。老师只起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之下,学生根据自己喜欢方式和方法学习,把原来没有挖掘的东西挖掘出来。这样,老师就无形中给学生减轻了压力,让学生放手大胆地去学,学生的自由自主意识就被提高。当然,在此同时也激发了他学习和创造的兴趣。在自由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他的主角意识会越来越强烈。慢慢的,他会养成一种自主学习,自主创新。
二、自主互助课堂中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整个社会的主旋律,也是学校,课堂的主旋律。拥有和谐才能够进步,拥有和谐才能成功。学生虽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需要老师的尊重和爱护。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有了问题认真讨论,给学生提问题,纠正错误的机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那?老师也不是万能的,也会出错,这时,如果学生提出要认真的倾听,及时的进行表扬。上课做到真动,全动,互动。老师和学生交流,学生和学生交流,真正打造一个开放的课堂,打造一个学生能够进步的一个平台。再次,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变化,学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他们的心理个性千差万别,需要教师用心观察,根据不同的情感心理,提出不同的处理方法。随时关注变化,随时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让学生信赖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和谐,充满人情味的课堂。
三.自主互助课堂中要有原生态的课堂精神
所谓“原生态”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单纯的,简约的,朴实无华的课堂。她具有田野性格,自然的,但却是最为实用的。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课堂是“秀”花架子,到头来,学生什么东西也没有学到,只能是“邯郸学步”。其实,高效课堂,归根结底就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简单的东西系统整合化。学到东西,学生有自己的进步才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自主互助课堂不是一种形式上的文章,更不是花架子,他是教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实现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但这并不能作为我们逃避的借口,我们要努力的学习,实践,打造民主,开放,快乐的课堂,真正实现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