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文化 听《黄河胜景》有感
听《黄河胜景》有感
前几天,学校开展了骨干教师观摩课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刘老师执教的《黄河胜景》,让我获益匪浅。
我作为语文课和传统文化课的任课老师,在上传统文化课时不由自主地把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和语文课的教学内容相联系。甚至在思想上对传统文化课不够重视,潜意识里觉得传统文化教学是可以为语文教学做辅助的。所以常常把传统文化课的内容按照语文课的习惯来上。认为只要把教材里的诗歌理解诵读,理解教材内容,就可以了。甚至认为学生增加了语文积累而觉得学生会有较好的收获。听了刘岩老师的《黄河胜景》,我才恍然大悟。--------传统文化课不能上成语文课,仅仅教给学生教材上的一段文字。教材提供的材料只是例子,教材就像一个窗口,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窗口看到外边广阔的世界,无边的风景。
刘老师执教的《黄河胜景他指出这节课对教材的把握利用值得肯定。传统文化课不能上成语文课,仅仅教给学生教材上的一段文字。教材提供的材料只是例子,教材就像一个窗口,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窗口看到外边广阔的世界,无边的风景。》教学目标确立非常准确。特别是教材中诗歌教学的处理,淡化了诗歌教学的语文性,突出了诗歌教学的传统文化性。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也灵活多样。阅读、评价、范读、师生共同评价等交替进行,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这样较好的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课堂上,老师对教学课件和视频的使用恰到好处,对资料的整理和运用落实也很到位。刘老
师整堂课生动又很实在,让学生课堂感受教材内容的同时感受黄河的雄壮之美,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像刘老师学习,确立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目标,寻求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把传统文化课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第二篇:《黄河胜景》教学设计
《黄河胜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刘禹锡,收集、积累相关古诗。
2、通过自学并借助书上译文,大体理解古诗《浪淘沙》的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浪淘沙》。
4、通过看图、朗读等使学生感受到黄河雄壮之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背诵古诗,感受黄河之美。教学过程:
一、走近黄河。
1、播放音乐:《我的妈妈叫中华》
问: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学生回答)这首歌的名字叫《我的妈妈叫中华》,我们中华民族有条母亲河是(),对,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设计意图: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的地位。】
2、师:谁能来谈一谈自己对黄河的了解。(学生交流资料)
3、师:听了这么多的介绍,相信你已经对黄河有所了解了。想不想看一看黄河?(学生回答)欣赏黄河的图片、视频:谁能用一两句话或一两个词语来赞美一下黄河?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有关黄河的资料。通过黄河景色欣赏,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黄河景色的优美、壮观。】
二、学习古诗《黄河胜景》。
(一)读通、读顺古诗
1、过渡:黄河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就是文人骚客歌颂的对象,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就是赞颂黄河的佳作。
2、师:我们先来看题目,谁能给大家来理解一下题目?(学生交流资料)【设计意图:为理解古诗意思打基础。】
3、过渡:非常感谢你们的解释,让我们知道“浪淘沙” 唐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而且这首诗的作者刘禹锡就是它创始人之一。那么,大家对作者刘禹锡又了解多少呢?(学生交流资料)
4、师:了解了作者,下面就来听听古诗朗诵。播放视频:注意听清读音。
5、师:古诗朗读听完了,想不想自己读读试试?好的,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大声朗读古诗,一会儿请同学们站起来读一读。(学生自读古诗)【设计意图:检查学生朗读古诗情况,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
6、指生读古诗,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评价、交流中学习。】
7、小组内读读古诗,各小组派代表配乐朗读。(小组活动)
8、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入情入境朗读古诗,通过朗读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二)理解诗意
1、过渡:就像刚才几位同学那样朗诵古诗,并讨论一下:你读懂了哪句诗的意思?(学生活动)
2、师:哪个小组先来交流?(指生交流诗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与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
3、出示整首诗的意思,指生读。
4、过渡:古诗的意思明白了,相信古诗可以读得更好,自己再读一读吧!(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配乐。)指生朗读。
5、师:有没有同学能背过古诗?(配乐诵读古诗)【设计意图:背诵古诗,并能有感情的诵读。】
三、活动广角:
1、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听到了黄河的宏伟气势,看到了黄河的壮观景象,绵延5000多公里母亲河有许多风景名胜,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休息一下,区去黄河边去欣赏一下风景好吗?(出示图片)
2、师:大家看,你们知道这两幅图是黄河上哪两个的景点吗?(学生回答)
2、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景点?(学生交流资料)【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了解黄河上的两大景点。】
3、过渡:看来咱们同学对我们的母亲河还是比较了解的,听完介绍,我们再来看看着两个景点的风景好吗?(展示图片)【设计意图:感受两个经典的美。】
四、课堂延伸
1、同学们,黄河的景色我们先欣赏到这儿,关于描写黄河的古诗还有很很多很多,把你知道的描写黄河的诗句以小组为单位写到知识卡片上。(学生交流)
2、展示学习成果。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来齐背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其一)》。(配乐诵读)
【设计意图: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
《黄河胜景》教学设计
青岛市城阳区实验小学
赵霞
第三篇:《黄河胜景》教学设计
《黄河胜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刘禹锡,收集、积累相关古诗。
2、通过自学并借助书上译文,大体理解古诗《浪淘沙》的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浪淘沙》。
4、通过看图、朗读等使学生感受到黄河雄壮之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背诵古诗,感受黄河之美。教学过程:
一、走近黄河。
1、播放音乐:《黄河母亲河》
问: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好听)我们中华民族有条母亲河是(),对,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设计意图: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的地位。】
2、师:谁能来谈一谈自己对黄河的了解。(学生交流资料)
3、师:听了这么多的介绍,相信你们已经对黄河有所了解了。想不想看一看黄河?(学生回答)请欣赏老师收集的黄河的图片和视频:谁能用一两句话或一两个词语来赞美一下黄河?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有关黄河的资料。通过黄河景色欣赏,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黄河景色的优美、壮观。】
二、学习古诗《黄河胜景》。
(一)读通、熟读古诗
1、过渡: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就是文人骚客歌颂的对象,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就是赞颂黄河的佳作。
2、师:我们先研究题目,大家来理解一下题目?(学生交流资料)【设计意图:为理解古诗意思打基础。】
3、过渡:非常感谢你们的解释,让我们知道“浪淘沙” 唐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而且这首诗的作者刘禹锡就是它创始人之一。那么,大家对作者刘禹锡又了解多少呢?(学生交流资料)
4、师:了解了作者(出示课件)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下面就来听听古诗朗诵。播放视频:注意听清读音。
5、师:古诗朗读听完了,想不想自己读一读,试一试?好的,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大声朗读古诗,一会儿请同学们站起来读一读。(学生自读古诗)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朗读古诗情况,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
6、指生读古诗,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评价、交流中学习。】
(二)理解诗意
1、过渡:刚才同学们都读了古诗,请问:你读懂了哪句诗的意思?(学生活动)
2、师:哪个小组先来交流?(学生交流诗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与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
3、(出示课件)整首诗的意思(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指生读。
4、过渡:古诗的意思我们明白了,相信你们古诗可以读得更好,自己再读一读好吗?
5、师:有没有同学能够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背诵古诗,并能有感情的诵读。】
师:从诗中我们知道黄河的历史源远流长,出示课件黄河历史文化
三、活动广角:
1、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听到了黄河的宏伟气势,看到了黄河的壮观景象,绵延5000多公里母亲河有许多风景名胜,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休息一下,去黄河边去欣赏一下风景好吗?(出示图片)
2、师:大家看,你们知道这两幅图是黄河上哪两个的景点吗?(学生回答)
2、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景点?(学生交流资料)【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了解黄河上的两大景点。】
3、过渡:看来咱们同学对我们的母亲河还是比较了解的,听完介绍,再来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黄河壶口瀑布视频。请欣赏(展示视频)
【设计意图:感受两个经典的美。】
四、课堂延伸
1、同学们,黄河的景色我们先欣赏到这儿,关于描写黄河的古诗还有很很多很多,把你知道的描写黄河的诗句以小组为单位写到知识卡片上。(学生交流)
2、展示学习成果。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来齐背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其一)》。
【设计意图: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
第四篇:黄河有感
人们都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可我却一直没有见过,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我向往已久的“黄河”,我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随着气温的下降,黄河已经结了许多冰,虽然很冷,但我们还是很开心,站在船上穿过了黄河,我们又沿途步入了陕西境内,水,一如我的想像,是黄色的。水边冲积的泥沙已形成平整的岸滩。依稀能看出水过之后浅浅的履痕,似乎在提醒着人们注意她历史的沉淀和凝重。岸边苇草青幽,芦花飞扬,清爽的河风迎面扑来,这便是我数十年来魂牵梦绕的母亲河吗?我凝望的目光,就这样在夕阳的碎波里一寸寸的游移,触摸着母亲的每一寸肌肤,浅醉在与黄河母亲初次的亲近里。
而母亲黄河啊,此时,她便如一个睿智的老人沐着夕阳,静静感悟着流逝的岁月,在她脸上留下沧桑深沉的皱纹,默默的奔向海湾……她与峻拔雄浑的泰山无语相望,一望,就是亿万年。遥想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定是站在此地,看
着那奔流不息的河水和蜿蜒曲折的身躯,禁不住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叹。
黄河,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啊,你哺育了我们整个民族,曾创造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曾演绎出无数激动人心的故事,曾诞生过千万个仁志士,“一山一水一圣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心中的自傲。而此时我的心中,也满是孩子对母亲的爱意。
诗人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啊,这或奔腾澎湃或温柔恬静的水,宛若华夏儿女的血脉,从远古流到今天,五千年的沧海桑田,她濡湿过丝绸之路的驼铃声,浇灌过八百里秦川的辉煌的梦,她是一个民族博大的魂,她是一个王朝生生不息的背影。
母亲河横贯中华大地,也渗透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哺育了中华灿烂的文明。母亲,从九天星空宣泄,向世人昭示着一种精神,一种高度。因为母亲的养育,孕就血和基因,我们才能如此英武而自豪;因为母亲的拍打,我们才能挺直脊梁,自信而豪迈。无论是惊涛拍岸,抑或沉波稳稳,那都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的根。
而今,我便站在母亲的胸前,以偶起的水漪为词,取几片长河落日的晚霞着色,写一段唱不尽的老歌,描一幅看不尽的风情。虽说不上壮美,却是发自肺腑的心声。
孩子的姑姑家就在黄河大坝的下面,离黄河很近,每次陪孩子去姑姑家,第一个愿望就是去看黄河,可能在黄河边生活习惯了,觉得黄河并没什么可看,我每次去,孩子的姑姑总是这么说,有什么好看的。无论她怎么说也挡不住我对黄河的爱,挡不住我对黄河的眷恋。
滨州段黄河没有黄河壶口瀑布的气势汹涌,也没有入海口处美丽景色,在这里黄河是东西走向的,南岸没有堤坝,北岸的大坝很高,还有用石头筑起的坝头,很是壮观。这里的水永远都是很平和的,望着黄河水,猜想不出哪一粒尘沙是来自黄土高原,哪一滴涓流是来自约古宗列渠。,望着黄河水,我不由得心潮澎湃,整个身心都溶入到黄河之中了,眼前的这个伟大的母亲河,曾经养育了多少华夏子孙。
诗人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啊,这或奔腾澎湃或温柔恬静的水,宛若华夏儿女的血脉,从远古流到今天,每次来到黄河边总会想到 母亲河的源头,接着远古,母亲河的入海口,连通未来。我们站在母亲面前,只能渺小的一滴水、一粒粟;面对母亲河,我们只能敬畏不已。正在浮想联翩的时候一声“该吃饭了”打乱了我的思绪,我不由的回到现实,恋恋不舍的往回走。
回家的路上,驱车行走在黄河大坝上,看着远处的河水,我由衷的对说:“黄河咱约好了,明年再相会。”
第五篇:听王竑锜老师传统文化讲座有感
听王竑锜老师传统文化讲座有感
2013年11月20日,我有幸聆听了素有儒商、义商美誉的全国著名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王竑锜老师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听后感受颇深,同时也给我们这些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人,留下了很多的震撼。
最令我感动的是讲到“孝”这个内容的时候,让我有了更多的想法。孝道是中华民族的根;孝道是我们做儿女的本分;孝敬父母如孝天,孝能感动天和地;诸事不顺因不孝,一个孝字全家安。一个人不管在社会上成功与否,都应先做到孝,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我们的孩子以我们为榜样,代代相传。传统的孝道一直在中国人的精神深处,影响支撑着现代精神文明。父母是家庭中的重要支柱,是子女心中的太阳,是社会中重要的一环。现在作为子女的父母,父母子女的我们,承担着家庭交给我们的重担,承担着社会交给我们的重任。
我们要为下一代树立榜样,回报孝敬抚育我们成人的白发苍苍的父母。父母是付出不计回报的人,他们的爱像无处不在的阳光、风。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在即使我们如何孝敬他们,也无法回报“三春晖”,再也无法找回父母头上的青丝。
我们能做的就是常回家看看,带着孩子回家,为父母做饭、洗衣,陪父母聊聊天,让他们过得开心。另外把“孝”的精神传承下去,教导孩子如何“孝”也是我们的义务。因为一个不懂得孝的孩子是不完整的失败的人,父母是人的根本,是生命的源头,他们时时刻刻影响着子女,现代的生活离不开父母,离不开孝。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对我们每一个人肯定都有不小的触动。作为家长我真的受益非浅!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孝的精神,是现代父母的重要责任,我们一定要让自己做孝顺的子女,才能教育出孝顺的孩子。尊老爱幼,善待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这传统美德代代发扬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