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3 02:0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阅读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阅读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浅谈阅读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阅读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陈亚莉

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这就客观地决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关键取决于课堂教学。小学生爱动脑筋,只要我们善于点燃学生心灵中思维的火花,就能够激发起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应用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下面我们探索一下数学阅读法教学的模式。

一、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1、让学生学会读书

为实现“读——读会——会读”的质的飞跃,我们常采用细读、研读、扩读三种方法。

细读:认真细致地钻研教材,逐词、逐句、逐段地弄懂教材内容,分析教材的关键,细细咀嚼,反复回味,对教材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研读:全面理解阅读内容,概括整理学习过程,并能重新组合,掌握所学知识达到能直接运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扩读:扩展教材,即有选择、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读物,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扩展能力。

2、对阅读内容明确要求。

阅读概念与性质:要求会叙述、会判断、会运用、会举例。阅读公式:弄清公式的适用范围,掌握公式特征和证明方法。阅读例题:先审题,注意问题的条件,审清题后,学习好的学生自己作答,再与课本比较,完善过程,若做题方法与课本不同,客观比较后,确定对错;中下层学生阅读书中的解题步骤,力求知其所以然,不懂之处多思多问,尽量独立完成例题。

阅读作业与练习:首先要认真仔细地阅读题目,弄清楚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从阅读中找出两者的数量关系,经过再三筛选,选择突破口,找出解题思路,揭示问题本质,破获隐含条件,确定解题方法。

二、数学阅读法教学模式的程序

1、教师首先把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尽可能地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宗旨和方向;再把在备课时精心设计的问题给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中的定义、法则、公式、重点、难点和例题的解法。

2、在阅读时,允许学生讨论,允许学生向老师提出新问题,提出与例题不同的解法,尽可能展现知识的发展过程,暴露知识的背景,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和创造。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放手让学生阅读课本,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书上的推导方法,还想出了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沿三角形的中位线割补,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另一种方法是,过底边的中点,做另一条边的平行线,沿这条平行线进行割补,推出三角形面积=底÷2×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能力,而且还补充了教材的内容,使学生心里充满了无比的自豪感。

3、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点,老师除了及时解答外,还要把学生带有共性的问题集中起来,根据学生需要进行点拨、诱导,所讲内容要具有十分强的针对性,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释疑。

4、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布置适当课堂练习和作业,通过学生自测练习,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对学生在练习时暴露出的问题,老师要注意收集。

5、反馈矫正,纠正学生在学习时暴露出的错误和不完善之处,使课内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6、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全节重点、难点、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找出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错误、哪些地方值得引起注意,通过总结,理清概念,纳入知识系统。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操作:(1)让学生准备一个圆柱体,用手摸一摸圆柱上、下面是平还是曲,再用两张纸将圆柱的上下两底印上,用剪刀剪下,并比较两个圆的大小,从而得出同一个圆柱的上、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2)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得出“这个曲面就叫圆柱的侧面”。(3)让学生用直尺测量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得出“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并且每条高的长度都相等)。(4)让学生用剪刀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并进行观察,得出”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这样,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动手亲自摸一摸、剪一剪、量一量,在实践中感知圆柱的基本特征,使学生从具体到抽象逐渐理解了圆柱的上、下底、高和侧面的概念,实现了认识的飞跃,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堂的阅读毕竟是有限的,仅靠课内阅读是不够的,因此,只能靠课外阅读来弥补这一不足。课外阅读的天地是广阔丰富的,因此教师要发挥其主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正确地选择适宜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阅读内容,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去学习知识。我们应该努力转变观念,以育人为本,阅读法教学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让学生有个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自学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第二篇:快乐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快乐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小学生因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质量。尤其对于数学这种逻辑性强比较抽象的学科,很多小学生会对这门课产生厌恶和恐惧的心理,缺乏兴趣,快乐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施相较于其他学科更困难。关键词:小学数学,快乐教学法,兴趣,特点

快乐教学法就是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边作用”,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实现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实,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盛赞弟子颜回“发愤忘食,乐以忘忧”,“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被很多人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牛顿”的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理论家赫·斯宾塞在19世纪便以“快乐”二字作为教育哲学的中心思想,他提出要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教育最有效。经过他数年的教育实践和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在快乐状态下的学习最有效。“快乐教学法”解决当前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教育问题。那么针对中国孩子的心理特点,怎么样才能将快乐教学法有效的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呢?根据本人多年一线教学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他们的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渐渐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起初,他们选择观察对象常常从兴趣出发,以后则渐渐能够按照学习任务的需要去感知事物了。对于空间特性的知觉,小学低年级学生还需有具体事物的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他们的空间知觉渐渐从直观向抽象过渡。鉴于此,小学数学课堂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好动和好奇的心理,可以通过借用日常生活中的道具,或者创设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如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活动,把3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3个角、3条边和3个顶点组成的。然后,可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稳定性的特点,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使学生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把教学知识应用生活情境表现出来,这些问题在书上是没有的,这样能调动孩子积极思考,思维趋于活跃。加减乘除的数字运算在这方面的应用可以很广泛。

二、充分发挥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寓教于乐的另一重要途径就是游戏。孩子天性爱玩,可以说游戏教学就是快乐教学法的一种。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可以通过利用手中的材料折一折分一分这个游戏,去认识几分之几这个概念了,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间,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地利用数学游戏,可使小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张扬和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锻炼和培养,数学游戏有利于师生和生生有效的交流,学生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同时有利于改革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学,实施以小学生发展为本位,以小学生学习、开放为本位和以提高小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的教学,能对新课程的实施起到推动作用。只是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就没有什么新鲜感了,所以,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断创新的游戏。另外可以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黑板而非书本,一方面缓解眼睛疲劳,另一封面多媒体丰富的画面也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赏罚分明,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还处于萌芽状态,思想也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极度脆弱,因此应该更多的鼓励和奖赏而非惩罚,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快乐,就应遇表扬的事高声地说,批评的事幽默地说,紧张的事轻松地说,严肃的事和蔼地说;激励人的事动情地说,伤害人的事坚决不说。合理的奖惩制度可以让学生培养信心,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当今社会很多家庭都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视,从而在家对孩子很苛刻,各种补习班和家教强加在孩子身上,遇到孩子表现不好时则采取一些言语上的嘲讽。试想如果这些孩子在学校再找不到一点安慰那对他们的心灵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学校应该是孩子憧憬的地方而不是畏惧的地方。结语

实践证明快乐教学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大方向,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快乐得融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在课堂上感受到数学的强大吸引力,寓教于乐,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造能力,只有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未来祖国优秀的数学家。快乐教学对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我们应当因地制宜,用丰富手段让学生快乐地掌握到数学知识。参考文献:

[1]王耕, 叶忠根, 杜崇德.小学生心理学[ 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2]温晓东.小学数学教学法[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3]程雷.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种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2).[4]郝红叶.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快乐”[J].学周刊,2013(8).

第三篇: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结题报告

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小学樊灵艳 内容提要:本课题研究是在小学数学新课程背景下进行的,小学体验式创新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的帮助下,开展体验式学习,提高学习参与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努力形成创新人格的教学法。经过1年多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成果:1.从后测来看,学生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水平(行为表现、情感体验、认知方式三个方面)有了显著提高。2.课题组教师经过教学实践,提出了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一般程序以及相应的主要教学技术。3.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方式得到转变,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同时参与教学科研的能力也得到提高。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课程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为: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非常复杂的方式进行的,它会沿着迂回曲折并且不断地被打断的途径进行的。从情境教学思想出发设计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重组经验,不断地更新自我、充实自我。要注重学生解题时的心理状况,注重解题后的回顾,通过停下来再回首,将数学知识内化为解题的能力,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自我发展过程。这一些过程的顺利实现,都离不开学生的体验式学习。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开展小学数学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研究。二.课题的界定

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

体验学习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

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是指小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下,在一定的情境下,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有所感悟,个体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积累个人的经验,从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小学体验式创新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的帮助下,开展体验式学习,提高学习参与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努力形成创新人格的教学法。三.课题研究设计 1.研究假设(1)通过教师重视学生体验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和倡导体验式学习的数学课堂活动,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在特定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样能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彻底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2)数学课堂中教师如果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能够帮助教师确立起先进的教学理念,尽快掌握先进有效的现代教学技术,成为创新型教师、赢得教学成功。2.研究目标

(1)学生通过亲身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感受与体验,从而牢固地记忆知识、理解原理、感悟道理,提高自身相应素质。

(2)教师能为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提供各种积极有效的帮助,形成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创新教学法的一般程序。

(3)通过验证,形成可行的教学设计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加深体验的技术等小学数学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主要教学技术。3.研究内容

(1)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教学法”研究。教师试从课前参与、课堂参与、课外参与三个方面探索实施小学数学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一般程序。研究课前如何设计预案及准备?研究课堂如何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研究如何设计课外体验式作业。

(2)研究小学数学体验式创新教学法中的主要教学技术。在总结的基础上,改进体验式创新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小学数学体验式创新教学策略在各环节的具体技术。包括教学设计技术、导入技术、过程中启发引导技术、过程中加深体验的技术、激励创新的评价技术、反思与小结技术等。

(3)研究在体验式学习中对学生如何评价,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重视在活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重视对创造性的、合作性的、宽容的、勇敢的、坚强的等等个性品质进行积极评价,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4.研究对象、方法

研究对象:黑林镇中心小学三(1)、三(2)、五(1)、五(2)班。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四.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07年1月—2007年3月)1.理论学习

2007年1月—3月:课题组教师学习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理论知识

(1)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学习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和《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

(3)温恒福著的《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主要是学习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概论、基本理念与原则、操作程序、主要教学技术等部分。2.课题论证

2007年4月,召开课题论证会,课题论证采取本校科研骨干进行课题论证的形式,参与课题论证的教师对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内容与方法、实施途径等进行论证。课题组根据出论证结果及修改意见,对课题方案(初稿)进行修改,拟订研究计划。

(二)实施阶段(2007年4月—2008年6月)1.尝试探索阶段(2007年4月—2008年2月)

课题组教师教学中以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一般程序开始实施课题组设计的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教学程序:(1)设计教学预案

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情感体验,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找准教学起点,精心预设教学过程。①了解学生起点,合理开发教材。②注重学生学习体验,精心设计过程。(2)课前准备

①了解学生课前准备。②课堂教学材料。

(3)导引目标,提出问题

①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②创设情景,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③谈话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4)提供信息,互动生成学习材料

真实的教学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教师要学会审时度势,现场调整教学预设,将动态生成资源纳入课堂目标中,促进学生的学习体验。(5)启发讲解或学生自主研究

无论教师的讲解或学生的探究都要具有意义、有效。能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产生良好的体验。

(6)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①通过正方例的比较,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②与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7)反思与小结 ①自我评价 ②学习体会 ③提出新问题(8)体验性作业

①学生适应选择作业。②学生自己编题。③参与生活数学栏。④数学小研究。

每个学期的课题组教师的公开课以体验式创新教学为主题。每月开一次课题讨论会,期末进行课题研究小结。

2.深入研究阶段(2008年3月—2008年6月)

在总结的基础上,改进体验式创新教学策略,继续实施体验式创新教学的教学策略的干预。在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小学数学体验式创新教学策略在各环节的具体技术。(1)教学设计技术

①根据“三维目标”选择确定教学措施的技术 第一步,从知识和技能目标、方法和过程和情感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第二步,结合教学内容和可用的教学手段为每一个目标的实现,在头脑中选择设计教学措施。第三步,跟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时间与现实条件等,将各种教学措施整合在一起,理清一个整体思路。

②明确“三点”的设计技术 重点、创新点、空白点

③以“学”为中心的设计技术 第一、设计要考虑现实条件和学生的时间情况。

第二、设计教学措施时,一定要预设教师教的情景和学生学的行为。

第三、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帮助措施,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有特殊的帮助措施。(2)导入技术

导入目标和内容时,要尊重学生的知识与经验,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故事导入法、悬念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情境导入法

六、生活经验导入法等。(3)过程中启发引导技术

①准确把握启发的含义和“度”

启发一是调动学生努力去想去说的积极性,二是在遇到困难时给予恰当的颠簸和帮助使使豁然开朗表述准确流畅,并能够举一反三。

启发的度:要引导指点,但不硬牵着他们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要指明学习的路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②主要是运用创设问题情景来启发引导(4)过程中加深体验的技术 ①以说促思增加体验的技术

第一、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点思考的时间,思考后的说,才有意义。

第二、不要只让一个或个别的几个人说,越是不常说的学生,说起来的体验越深。第三、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求同,不从众,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②通过直观演示和实物操作增加体验的技术

第一、当问题较抽象时,学生自主进行直观演示和实物操作。第二、通过演示,进行研究结果的交流。③填写过程记录或研究报告单增加体验的技术 第一、填写过程记录或研究报告单的过程是让学生经历反复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得出结论的研究过程;

第二、通过过程记录或填写研究报告单可以让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整理; 第三、过程记录或研究报告单填写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5)激励创新的评价技术 第一、不当面批评 第二、及时肯定与表扬

第三、补充式评价技术,包括:改错式补充评价;条件式评价;建议式补充评价 第四、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6)反思与小结技术

第一、画知识结构图这种方法分为两步,首先得画出知识结构图,然后再反思学法。第二、写数学日记进行反思和小结的方法。

每个学期,课题组教师通过开发教案、上课题研究课、评课、写教后反思、写教学案例、写教学研究论文等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法的程序、策略、主要教学技术等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并定期开展课题组研讨活动。

五、研究结果

1、学生在数学学习行为方面的改变

表2 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学生问卷上行为表现方面的得分比较(实验后测)单元

实验班(四(1)六(1)班)

控制班(四(2)六(2)班)

Z值

受测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受测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行 为 表 现

上课专心程度

7.16 1.79 107 7.72 1.96 2.20

课堂作业表现

7.63 2.24 107 8.25 2.52 1.92

课外学习投入

9.24 2.51 107

10.09 2.18 2.68

对六年级(原五年级)的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在问卷上行为表现方面的平均得分进行Z检验,发现在上课专心程度、课堂作业表现二个单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课外学习投入单元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这表明教学干预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行为有显著作用,特别是实验班的学生在课外收集数学问题,在课外应用数学知识等行为表现比较好。

2、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表3 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学生问卷上情感体验方面的得分比较(实验后测)单元

实验班(四(1)六(1)班)

控制班(四(2)六(2)班)

Z值

受测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受测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情 感 体 验

乐趣感的体验

7.75 1.84 107 8.51 1.99 2.97

成功感的体验

7.91 2.04 107 8.82 2.63 2.85

焦虑感的体验

7.92 2.55 107 8.79 2.73 2.43

厌倦感的体验

7.29 2.14 107 7.97 3.13 1.79

对六年级(原五年级)的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在问卷上情感体验方面的平均得分进行Z检验,发现在焦虑感的体验、厌倦感的体验二个单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乐趣感的体验、成功感的体验二个单元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这表明教学干预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显著作用,尤其是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增加成功的体验有效。

3、学生数学学习中认知水平的提高

表4 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学生问卷上认知投入方面的得分比较(实验后测)单元

实验班(四(1)六(1)班)

控制班(四(2)六(2)班)

Z值

受测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受测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认 知 投 入

学习技术

112

11.96 2.57 107

13.08 2.14 3.51

学习方式

112

11.36 2.55 107

12.37 2.71 2.84

依赖与独立

8.93 2.56 107 9.82 2.64 2.53

对六年级的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在问卷上认知投入方面的平均得分进行Z检验,发现在依赖与独立单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学习技术和学习方式二个单元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这表明教学干预对学生形成较高层次的认知水平有显著作用,尤其是在对提高学习技术和建立自主的学习方式很有作用。

4、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研究中,教师坚持学习理论知识和借鉴他人优秀的教案、案例和教学实践,灵活运用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创新教学法的一般程序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课堂教学深受学生的喜爱;另外教师为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提供各种积极有效的帮助,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多样化的学生方式。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合作备课、集体备课、上研究课,督促教师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注重课堂的组织艺术和教学效果,教学后经常性地进行反思,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写作和教科研的能力。参与课题研究的五位数学教师中,有1人分别获县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有2人次被评为教科研先进工作者。一年多来,教师撰写的论文、案例有2篇发表在省市级刊物,荣获县级论文评比一等奖1篇,教师撰写的课题成果、论文、案例、课题方案、课件荣获县二、三等奖多次。除此之外,我们还整理了大量的新课改数学教案、案例、随笔和有关论文,为今后的教学积累了教学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材料。通过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教师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了课题组教师的成长。

六、结论与讨论

1、体验式创新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体验式创新教学中,学生不再单一地“接受”知识,而成为探索与交流数学的主体。学生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外,在行为投入、情感体验、认知投入三个方面更有效地参与数学。从后测的表

2、表

3、表4来看,学生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学生在行动上形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在情感上,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成功感的体验,减少了焦虑和厌倦感体验。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活动的过程。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数学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的学习形式变得多样化。

2、“知”、“情”结合是体验式创新教学的重要特征 体验式创新教学构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思考和乐于学习的教学环境,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形成了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对数学的态度。学生怎样投入数学学习比学习多少知识更重要。使学生感到“愉快”并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轻松地”学习,而是让学生体验数学思考的快乐和克服挑战性问题后的精神满足。体验式创新教学中,教师要把“知”和“情”结合起来,一方面让学生一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另一方面,学会正确的认知方式,提高认知水平,学会怎样学数学,又能反过来促进积极情感体验的形成。这样就达到了“知”和“情”互促。

3、体验式创新教学法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进行个性化教学 课题组提出了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一般程序,即以下八个步骤:

1、设计教学预案

2、课前准备

3、导引目标,提出问题

4、提供信息,互动生成学习材料

5、启发讲解或学生主动探究

6、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7、反思与小结

8、体验性作业。以及相应的主要教学技术:教学设计技术、导入技术、过程中启发引导技术、过程中加深体验的技术、激励创新的评价技术、反思与小结技术等。

能否在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效教学模式呢?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进行体验式创新教学必须根据教学单元的性质、学生和教师本身的经验和能力而决定。所以,是教师在熟悉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一般教学程序后,更重要的是树立体验式创新教学法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摆脱传统教学固定的、单一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讲授、讨论、探究、思考等多种教学策略,合理运用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主要教学技术,将体验式创新教学法内化为教师个体的教学法,进行个性化的课堂教学。

4、体验式创新教学促进了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体验式创新教学中,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计划,教案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真实的课程发生在课堂中,发生在师生互动中。体验式创新教学是一种立足于课堂现实的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和经验。在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是创造教学事件,将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去。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有研究意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另外,体验式创新教学为学生也留有了更多的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作为数学学习中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简单的受业者,这样就促使学习也必须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由于体验式创新教学是开放的,由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独立自主的,由于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交流的机会,能满足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创新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去思考知识、评价知识、创新知识。在体验式创新教学中,教师的的任务更多地是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自己去动手实践,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这样就会有所发现,所以体验式创新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七.下一步研究打算

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研究人立、时间的不足,对课题方案中提出的个案研究方面投入不足,对小学数学体验式创新教学中的评价方法也没有进行很好的总结。所以课题组打算带动更多的数学教师一起参与到小学数学体验式创新教学的研究中去,对参与数学学习中的学生进行更微观的研究,对教学法进行取舍、完善、发展。参考文献:

1、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温恒福.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王丽杰,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陈容清,吕世虎.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四篇: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尝试教学法”

作者:余敏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2 8:54:23

余庆县实验小学 余敏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强调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要完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除了有好的教材,还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着学生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影响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探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尝试教学法也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教学方法,采用尝试教学法,其关键在于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做到精讲多练。教师所设计的尝试练习必须根据本节知识特点精心设计,使学生学得轻松,练得灵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对此,我在课堂上经常采用以下几点做法:

一、准备性尝试练习。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在系列相关的内容中,一般前面所学的知识是后面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必要基础,而后面要学的知识又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引伸、发展和提高。因此,我在讲授新课知识前,根据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一些准备性练习,减缓了学生学习的坡度,降低了学习起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过渡,起到了铺路架桥的作用。如:我在教学“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时,设计了这样两组练习:

1、口算: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

口算完后让学生找出这两组练习中因数和积的末尾各有什么特点?为学生学习新课起到了铺垫作用。

2、笔算:420×2= 1600×3=

先让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然后自学课本中例题,让学生将自己的计算与例题进行比较,看哪一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可以这样简算,归纳总结出算过程。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使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加深了印象。

二、巩固性尝试练习。

每一节新课都有重点知识,为了巩固和强化这些新知识,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些练习,争取短时间高效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知识层次。抓住关键进行练习巩固,练习中既要有基本题,又要有发展延伸题,从有特点的掌握及变化发展的引伸中踏实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又如:在教学“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后,为了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其简便算法,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题:

320×3= 2300×4= 3200×4=

340×2= 5200×2= 4300×2=

练习完后让学生口述自己是怎样想的,以此来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方法,达到巩固的目的。

三、突出性尝试练习。

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难以理解和模棱两可的问题,如果按常规训练,目的难以达到,但是只要选准突破点,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扫除障碍,少走弯路。比如:在教学“因数有零的乘法”中,学生对一些较特殊的题目(2500×4= 240×5= 2400×5= 2500×8=)的积的末尾零的个数与因数末尾零的个数不一样时,计算中出现的错误较多,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理解,并弄清楚这是为什么。

四、操作性尝试练习。

手脑并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在数学教学中,要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摸一摸、动一动,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我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周长,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根线,让学生沿着自己的课本周围绕一圈、沿课桌面周围绕一圈、沿黑板周围绕一圈,然后把线拉直,用尺子量一量各有多长,并告诉学生这个长度分别就是课本、课桌面、黑板的周长。然后再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分别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归纳出计算任何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通过这一实验操作,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对所获取的知识印象也特别深刻,学习兴趣也非常浓厚,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真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谓“教无定法,只要教育得法”,教是为了不教,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故此,教师要把握住课堂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返回上层] [关闭窗口]

第五篇: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如何实现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成为小学教学关注的重点。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分层教学法被引入了小学数学课堂。分层教学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发展,成为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对分层教学法的涵义和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的主要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91-02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教育行业的改革,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有价值的学习数学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表现,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不同,就需要教师“区别对待”,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就称之为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差异进行充分照顾,基本符合学生对知识点的不同要求,提高了教学效率。

1.“分层教学法”的涵义

所谓“分层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大班级组织授课的前提下,教师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并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分组,让学生在规定范围内,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进行不同层次的选择,同时教师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总的来说,分层教学法就是一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指导过程,是现代教育自主学习模式的一种。而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也同样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分层教学法实施的一般模式为: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从自学向自发、复习、作业、改错、总结的过渡,思维过程强调“举一反三”,实践过程则偏重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2.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原则

首先,时间统筹安排,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既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又要保证学习时间不被浪费,因此需要老师科学安排教学时间。其次,内容统筹安排,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对应的学习内容,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任务都做到难易适中、任务量适度,为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人员统筹安排,即在实施分层教学法之前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其数学成绩、学习态度等,并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类,通常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而定,为分层教学的实施打下人员基础。

3.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措施

3.1根据学生差异,学生进行分层。整个教学工作的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每个学生,分层教学实施的有效前提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进行科学、合理地分层。学生间的种种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只有学会正确分析、利用就能很好地做到分层教学。教师不能撒手不管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也不能过分重视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分层教学给予每个学生学习的平等机会,那些学习能力不足、接受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更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按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行分层。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数学成绩好、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数学课代表和数学组长,帮助老师做能力有差别,那么相对于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也就应该做出相应的分层,才能达到学习与教学之间的对接。层次低、能力差些的同学,对于他们的教学内容应该偏重基础巩固与熟练,最后达到能用常规方法解决基本常见的数学问题的结果。层次高、能力强些的学生,则可以教授一些综合性强有难度的内容,训练他们一题多解的能力,达到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并举一反三解决一些问题的变形的结果。当然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了相应层次的基本教学目标后,都可以进行提升性的训练,向着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努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3.2根据学生能力,进行提问分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水平大致好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3.3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分层。由于学生进行了分层,每个层次学生的起始水平和接受掌握从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这是为课堂提问做好铺垫。教师在教学上进行分层后,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分层提问。分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特殊的行为艺术,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对教学有益,提问一些繁琐零散的、不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纯粹只是在浪费时间,同样对优等生提问最为基本的知识点或对落后生提问最为复杂的数学题目也是在浪费时间。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不同,就应当接受不同水平的提问来获得知识检验。

3.4根据接受能力,将练习做分层。小学生的知识积累还不够丰富,对学到的知识,如果不加以练习巩固,很容易学完就忘,也常出现学习了新知识忘记了旧知识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适时适度的练习巩固。在进行练习巩固时,需要依据学生的情况区别练习量和练习难度。对于接受能力不足、知识底子薄弱的学生,能练会较简单的基本习题即可;对于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水平中等的学生,要进行变式题型以及较为简单的综合类题型练习,以巩固知识积累;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知识扎实的学生就要在做好综合类题型的基础上进行开放题和拔高题的训练,以培养探究创新学习的能力。

3.5根据学生能力,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加深理解的重要途径。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布置统一的作业,无法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学生并不能独立完成,这失去了作业的巩固作用,相反繁重的作业还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丧失信心。精心布置分层作业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a层次只要求学生完成教材上的习题,通过反复训练达到对同类型题目的掌握;b 层次不仅要完成教材上的习题,还要适当补充,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c层次则要在此基础上设计更多的综合性、提高型题目。这样分层布置作业不会因a层次觉得简单而不愿完成,C 层次觉得过于复杂而不能完成,而是让各个层次学生完成相应层次作业,更加贴近学生的学情,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在作业的完成中巩固所学。同时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还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4.结语

数学教学是小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数学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采用分层教学法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获得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晓蓉.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吉林教育,2016,(08):120.[2]朱鸿镇.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师,2015,(30):85.

下载浅谈阅读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阅读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晓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在于通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即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并通过练习、作业把所学知......

    关于四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四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进,对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必须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

    PBL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5篇范文)

    PBL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课堂里也越来越多的贯穿和实施了各类教学法。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一......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

    浅谈“案例教学法” 在中高级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一、背景: 对外汉语教学界在文化问题上已达成基本共识: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5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尝试教学法”的运用 军王小学齐省芬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

    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课改论文 姓名:李春花 性别:女 单位:尖草坪区镇城中心校邮编:030041 “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打破传......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五篇)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朱丹蓉 为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

    复式教学法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复式教学法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在职业高中里,对于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各门学科的基础差异是很大的,并且他们中有想就业和继续升学两大目标并存,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