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蒙山景区生态旅游之我见
生态旅游论文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专业:饲料与动物营养班级:学号:姓名:李金明
1002
20106643
蒙山景区生态旅游之我见
一,何为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二,生态旅游的特征是什么?
(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3)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4)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三,蒙山小叙
蒙山,古称东蒙、东山,为泰沂山脉系的一个分支。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西北部,跨临沂市蒙阴、费县、沂南、平邑四县。西北东南走向,绵延百余里(约75公里),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位于平邑县境内,为山东省第二高峰,被誉为“岱宗之亚”,素称“亚岱”。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蒙山自然风光秀丽,兼有泰山之雄壮、黄山之秀美、华山之险峻、雁荡山之奇绝。春天层峦叠翠,林海花潮,夏季飞瀑流水,云雾飘渺,秋时漫山碧透,红叶映照,冬日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登上龟蒙顶俯视四周,但见万壑流云,烟霞明灭,群峰相拱,像绿色浪涛滚滚北去;极目远眺,田畴如画,湖水如镜,白云悠悠,令人心旷神怡。不论何时登临蒙山,都会让人领略以清新、惬意和重返大自然的闲适与旷达。蒙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植被茂密。现有各类植物1200多种,古、珍、特树种繁多,森林覆盖率高达90%,1998年3月,经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测定,蒙山蒙阴云蒙景区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为220万个/立方厘米,是北京生态中心院内最高值的176倍,被誉为“天然大氧吧”、“森林浴场”,为休闲、疗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蒙阴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于1994年12月被原国家旅游局林业部批准设立,1995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9月被省旅游局颁为“山东省十大新景点”。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5年被新闻媒体和资深专家评为“山东十大最美的地方”第二名,公园总面积5.5万亩,自然资源丰富多彩。拥有野生动物:兽类10科15种,鸟类28科76种,植物100余科900余种,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有“百里林海,天然课堂”之称。1999年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监测,景区内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个,为北京地区的195倍,居全国之首,为该中心有史以来测得的最高值。被誉为“天然氧吧”、“超洁净地区”,成为“中国最佳绿色健身旅游胜地”。
蒙阴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年度平均气温12.8摄氏度,无霜期196天,年均降水998毫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巍巍蒙山,气势磅礴,风光秀丽,集众多名山优势于一身,雄、奇、险、秀、翠、幽,素有“七十二主峰,三十六洞天”之说,龟蒙景区以东鲁在望、古道奇观、玉泉枕流、鹰峰奇观、一径通天等十大景观著称。蒙山四季皆景,各有千秋。春来蒙山,百花盛开,彩蝶飞舞;盛夏之时,云蒸霞蔚,瀑流悬空;金秋时节,红叶如醉,硕果累累;隆冬登山,玉树琼枝,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不论何时登临蒙山,都会让人领略以清新、惬意和重返大自然的闲适与旷达。蒙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植被茂密。现有各类植物1200多种,古、珍、特树种繁多,森林覆盖率高达90%。四,蒙山生态旅游分析 1, 优势分析
蒙山景区面积广大,地貌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多姿多彩,更有大量原生态古迹,大部分地区处于未开发状态,加上沂蒙山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即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革命文化和沂蒙精神有机融合,形成蒙山独特的旅游文化氛围。而且对外联络便捷,交通区位优越,东近日照海滨,为山东旅游的重点地区。
1,劣势分析
蒙山寿星巨雕充分体现着景区养生长寿的旅游开发专题,是此地标志性景点,利用天然裸岩依山就势雕刻而成,高218米,宽198米。其规模之大为世界之最,但是寿星巨雕体量过大,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对自然景观破坏严重,与生态旅游的主题背道而驰。
而且蒙山的游览路线过长,景点分散,旅游路线不完整。五,蒙山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构建旅游大格局。蒙山的开发旅游应有一个总体的发展方向,再由各个县决定具体的发展细节,避免各县之间的盲目建设,毁掉蒙山的声誉。
2,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发展“养生长寿圣地”的定位,发展的核心要突出“养生”
3,因地制宜,将发展同当地百姓利益联系起来。让当地百姓享受到旅游带来的好处,以促使群众自发的保护旅游资源。
第二篇:河南省嵩山景区生态旅游之我见
河南省嵩山景区生态旅游之我见
摘要:嵩山最核心的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圣山,其主要的原因是嵩山及周边是中华民族兴起的地方,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三代再到周秦汉唐宋,中原地区始终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核心区域。所以,嵩山成为了五岳之一,历朝历代祭祀或封禅,从古代文化地域发展序列中证实佛道儒三教都源于嵩山文化圈,成为中华宗教圣山。但作为该景区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生态旅游证面临严峻的挑战,本论文分析了嵩山景区目前的现状,并提出了必要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嵩山生态旅游发展
素有“众山之祖、天下之中、三水之源、五岳之宗”美誉的中岳嵩山文化厚重,散落在大嵩山地区的文化景点多达数十处。然而,多年来受体制机制所困,拥有世界一流文化资源的大嵩山旅游却步履迟滞。为此,业内人士疾呼,应尽快整合资源,突破瓶颈,重塑中华文化圣山,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一、嵩山景区简介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期称“崇高”、“崇山”,西周时始称“中岳嵩山”,横跨河南荥阳、新密、巩义、登封、偃师、伊川、洛阳等市县,全长60多公里。据考证,嵩山的形成有35亿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山脉之一。以古嵩山为核心,西起伊河、东至贾鲁河、南抵汝河、北到古黄河的大嵩山地区,是古老的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
在新石器时代,嵩山地区已经是中国史前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孕育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此外,嵩山地区还是夏、商、周三代的建都之地、立国中心。此后,汉武帝、武则天、乾隆等历代帝王将相封禅、祭祀、巡礼于嵩山,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文人墨客及李聃、达摩、玄奘等高僧名师研文习武、吟诗题字、传经布道于嵩山„„
绵延不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给嵩山地区留下了灿若繁星的文物古迹:禅宗祖庭少林寺、道教圣地中岳庙、程朱理学发祥地嵩阳书院、中国最早的天文台元代古观星台、玄奘故里、杜甫故里、大宋皇陵、康百万庄园„„统计数据显示,仅嵩山主体所在地登封市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3处。国家文物局命名的001至004号文物均在嵩山脚下,可以说,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几乎都可以在嵩山找到佐证。
大嵩山以其居中而冠五岳,以其久远而奥妙无穷,基于此,中国科学院专家周昆叔于2002年提出了“大嵩山文化圈”的概念,并称之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在2009嵩山文化研究会年会上,周昆叔和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杨焕成、河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等一批长期致力于嵩山文化研究的知名学者提出“嵩山文化甲天下”的观点,认为素有“众山之祖、天下之中、三水之源、五岳之宗”美誉的中岳嵩山完全具备中华文化圣山的资格。
周昆叔更是认为,重塑中华文化圣山应该是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国家工程,是追本溯源、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的重大问题。知名旅游专家杨乃济教授则认为,珍藏着无数文化瑰宝的大嵩山理应打造成为展示东方文化神韵的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
二、嵩山景区发展现状及问题
在五岳当中,嵩山文化的古老丰富有目共睹,然而受体制机制所困,嵩山旅游却走在了同是五岳的泰山之后。2008年泰山旅游总人数达306万人次,而嵩山的整体旅游人数远低于此。作为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少林寺景区,游客接待量虽然每年不断攀升,却仍敌不过新兴景区焦作云台山。位于嵩山脚下的嵩阳书院、中岳庙、观星台、杜甫故里、玄奘故里等景区更是乏人问津。
中国文化中极具传奇魅力的西游文化诞生在嵩山脚下休水河畔的玄奘故里。而如今,玄奘故里所在地洛阳偃师市却到处乌烟瘴气,随处可见挖山采石的不和谐场景,以前清澈的休水河现已难觅踪迹。记者不止一次到玄奘故里探访,仅见过寥寥几个游客。据景区看门的老人介绍,现在景区每年连员工工资都难以下发。而同样是主打西游文化的江苏连云港市花果山景区,去年旅游人数超过1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亿元,如此巨大的反差令人感叹。被尊为诗圣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出生在嵩山脚下的巩义市。几年前,记者到杜甫故里采访时看到的是个又脏又臭的垃圾场,只有两块石碑矗立于此,一派凄惨荒凉。直到去年,当地政府才开始了对杜甫故里的大规模修缮。而与此同时,远在中国西南的成都市杜甫草堂景区,每年的旅游接待人数早已突破百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在2007年就已达到3300万元。记者不久前在位于登封市的元代古观星台采访时看到,这里没有几个游人参观,只有工作人员无聊地打着瞌睡。早在1991年,这里就已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天文博物院”,但一直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利用。即便在全世界太空探索热的今天,这个世界最古老的“探月基地”,仍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一年的参观人数只有区区几千人。
三、嵩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策略)旅游发展定位
嵩山风景区在今后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着重突出其旅游资源价值,尤其是游憩观赏价值、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及其规模与组合状况,积极开发一些游客参与性旅游产品,提高景区资源的愉悦价值;加强对景区资源的研究力度,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科学内涵; 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和各类专题旅游,优化各类旅游资源组合状况;加大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努力打造旅游精品,创造知名品牌,把嵩山建设成为一个集知识性、娱乐性、体验性、享受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国际化旅游景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未来开发中,景区应加强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食宿、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风景区发展大旅游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嵩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嵩山风景区应首先解决景区内部交通不便的问题,开通登封至卢崖瀑布、登封至三皇寨、登封至法王寺的旅游专线,加快卢崖瀑布与八龙潭的步道建设;其次应重点解决景区安全状况,改善景
区内部治安状况,在太室山、少室山景区建立通讯设施,保证游客旅游安全;再次应尽快解决游客在风景区内食宿、娱乐不便的问题,加大登封市区内住宿、餐饮和娱乐等设施方面的建设,彻底结束游客“游在登封,住在郑洛” 的尴尬现状。)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
加强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者、导游、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生态道德及环保知识教育,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是改进当地环境教育的必要措施。对经营管理者可以通过研讨会、专题讲座、考察学习等形式强化其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对于地陪导游,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或要求在导游讲解中,增加对生物多样性和地貌特征的介绍,强调当地环境资源的宝贵,并要求导游自己做到维护生态环境,如主动捡起游客废弃的垃圾、烟头等,以达到宣传教育的效果。对当地居民要在参与的形式上不断探索,当地社区居民一定要真正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经营,如住宿接待、特色交通、旅游购物以及参与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等,让当地居民通过短期学习培训和真正的参与生态旅游管理,来提高其环保意识。
对旅游者则主要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宣传引导,通过导游的讲解和以身作则,帮助他们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引导旅游者文明旅游,做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倡导者和实践者,自觉实现旅游行为的生态化。)强化整体旅游形象
嵩山8个次一级景区中,除少林寺景区知名度较高外,其他景区知名度分值都相对较低”,因此在今后旅游营销过程中,相关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利用各种营销手段,重点加大对除少林景区外其他景区的宣传力度,努力塑造嵩山风景区整体旅游形象,提高旅游者对嵩山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地质科普和宗教氛围的整体感知度,并充分利用嵩山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和淡季闲置的旅游设施,推出淡季优惠价格,吸引游客,缩小景区游客季节差距,着力打造一个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和不同季节的既有局部优势、又有整体优势的优秀旅游景区。
同时,围绕嵩山建一条环形旅游观光通道,把玄奘故里、杜甫故里、龙门石窟、少林寺等文化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环绕大嵩山的旅游圈,不仅能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更能促进整个嵩山地区文化旅游事业的保护与发展。大嵩山旅游圈的建立,首先应该以建设专用旅游观光通道为纽带,打破地区行政限制,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使周边各市形成良性互动。同时,还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特别是尽早制定出“大嵩山旅游圈”发展的相应规划,以规划为指导,真正将大嵩山旅游圈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1] 白娜:《中嵩山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初探》
[2] 王占河:《嵩山旅游的资源转型与文化转型》
[3] 张明灿:《世界一流资源大嵩山旅游圈 何日破茧成蝶》中国旅游报2009年12月
[4] 姜英朝:《河南省嵩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资源与产业2009年4月
第三篇: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有关人士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年增长率达30%以上。在我市,随着蓬莱阁西苑、田横山文化公园和兴瑞庄园等景区(点)的出现,生态旅游已经不知不觉地加入到了蓬莱大旅游的队伍中。在对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而在我市、甚至在全国范围内,生态旅游研究都还是一个刚刚开始探索的新课题。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追溯至1965年,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环境伦理观开始向旅游领域渗透,随着现代旅游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人们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也日益关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将环保与旅游作为研究对象的新的旅游方式。但对于“生态旅游”这一新词语,世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将之定义为:以生态为基础理论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生态旅游学会则解释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认为:生态旅游应为倡导爱护环境,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感受自然及文化地域。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这样归纳: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它包括三重含义:
1、经历的质量----提供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即享受自然、认识自然、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生态旅游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于是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物,必须有特定的旅游观赏内容,如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文化等,以满足人们享受自然、认识自然的需求。生态旅游不仅能使旅游者返璞归真,享受大自然,在清新、开阔、洁净的环境中修养身心,而且能够了解、研究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历史特征,使旅游者从中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2、资源的质量----保护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
生态旅游,就是让游人在良好生态环境中或旅游游览,或度假休息,或健康疗养;同时认识自然,了解生态,丰富科学知识,进而增强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更自觉地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可见,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旅游方式,它同传统旅游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生态旅游必须具有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因此,生态旅游又要有目的地提高旅游景区的旅游环境质量,使人们在享受、认识自然的同时,又能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其根本宗旨就是贴近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平衡。生态旅游必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在维护良好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旅游,生态旅游不能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必须要保持旅游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和保持生态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有序发展,保持好优异的自然环境。
3、生活的质量---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即通过旅游开发,为旅游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有效发展经济,能够使当地居民在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的基础上,在经济上、财政上获得益处。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
1、自然性:指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它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指旅游者所到的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由于受工业化影响程度较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
第二,是指在这个区域内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保留纯自然原始状态的系统,对于旅游者具有心理文化上的吸引力。因为使旅游者选择去某地旅游的共同心理特征是了解、观察、体验有别于他们本土文化模式的异域文化;
第三,指在上述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要体现特定的旅游生态环境特征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条件和谐相存的要求,项目和线路能够使旅游者体验到过去未曾体验到的心理感受。
2、保护性:和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现代生态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保护性。现代生态旅游的保护性体现在旅游业中的方方面面,对于旅游开发规划者来说,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上;对于旅游开发商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将资源的价值纳入成本核算,在科学的规划开发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对于管理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旅游利用,杜绝短期经济行为,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对于游客,保护性则体现在环境意识和自身的素质,珍视自然赋予人类的物质及精神价值,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3、参与性:生态旅游的参与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之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崇尚高雅文化,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同时,通过参与来保证旅游者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和充分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生态旅游是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一种旅游活动。所以,生态旅游还要求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会组织及研究者广泛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从而提高旅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利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高品位与普及性:在生态旅游开展的早期,生态旅游的参与者多为特定族群,一般来说是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或文化素养的人。但近些年生态旅游发展的现实却表现出生态旅游正朝着普及化的方向发展,参加生态旅游的游客已不仅仅只限于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上层人士,越来越多的普通工人、职员、学生等都加入到生态旅游的队伍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修身养性的生态旅游将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生态旅游者的队伍还将不断地扩大。
(三)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两大类型。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一是地文生态旅游资源,包括:(1)地质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火山、地震遗迹等;(2)地貌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山岳景观、岩溶景观、海岸地貌等。二是水体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温泉、瀑布、海滨等。三是气候天象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宜人的气候、天象奇观等。四是生物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古树名木与奇花异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等。
2、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人工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园林生态旅游资源、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森林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含野生动物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野营地等。二是人造文化型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特种纪念馆和纪念地等。
二、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生态旅游及其产品”的提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当时推动这一新生事物发展的先驱主要有美国学者赫克特,世界自然联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哥人塞勃罗斯等。他们意识到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对环境的负面冲击,从环境保护思路出发,提出了“生态旅游”概念。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活动和产品大规模推出的还是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生态旅游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范围不断扩大,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体验类型也越来越复杂。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统计,1998年发展中国家旅游收入550亿美元,其中生态旅游为120亿美元。目前全世界生态旅游年产值为2000亿美元,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全球范围内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中,特别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瑞士等旅游发达国家。同时,在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在推行生态旅游计划,如马来西亚提出将本国建成东南亚生态旅游的大本营。
(二)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生态旅游虽比世界某些旅游业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却非常迅猛。1995年1月8日至19日,中国旅游协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在西双版纳召开中国第一次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96年由武汉市外事局和旅游局共同主持召开了解生态旅游规划与发展研讨会,1999年为生态环境年,全国各省市已向国家申报了一批生态旅游重点景区和景点,如:四川九寨沟、云南迪庆、湖北神农架、甘肃新丝绸之路、长江三峡、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
目前,我国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为森林公园、自然旅游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天然湿地保护区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森林生态旅游每年接待游客量已由80年代初期的100多万人次和80年代末期的1000多万人次,上升到目前的3000多万人次。1995年实行双休日后,森林公园的客流量比1994年猛增30%,现在年接待游人达5000多万人次,2000年,我国森林旅游者将近1亿人次。我国已有各类森林公园870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292处,全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达1000多个。
(三)我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蓬莱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取得了显著成果,旅游业已经成为蓬莱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旅游综合收入年均超过10亿元,占全市GDp的10%以上,对地方财税贡献率达到3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蓬莱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特别是在经过连续七年的“黄金周”后,观光旅游已经达到了成熟期。但在生态旅游的发展方面却不尽如人意,虽然有较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但由于起步较晚、规划设计起点不高和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在规划建设和市场促销等方面明显滞后于观光旅游。目前,仅有蓬莱阁西苑、兴瑞庄园、田横山文化公园等部分生态旅游资源,经过初步开发形成了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生态旅游景区(点)。但无论是在开发建设规模上,还是在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与生态旅游开展得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以蓬莱阁西苑景区为例,据统计,2004年西苑景区全年接待游客仅为21000人次,与蓬莱市全年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极不相称。田横山文化公园作为我市唯一的开发较为完善的旅游公园,其功能主要是满足我市当地居民的休闲、观光等方面的需要,尽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在经济效益方面与投入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目前我市生态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一)我市现有的重点生态旅游资源:
1、艾山国家森林公园:艾山位于蓬莱市境内南端,距蓬莱市区42.6公里,海拔814米,是蓬莱境内最高峰。山峰挺拔峻峭,远望如笔架,山脉东西走向,山脊奇峰罗列,晴日登顶远眺,可望蓬莱、龙口、栖霞三市概貌和渤黄二海风光。山坡上林木茂盛,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1949年4月成立艾山林场,面积4591亩,树种包括刺槐、赤松、黑松、落叶松、板栗、苹果、核桃等,森林覆盖率84.6%。1991年,被列为省级森林自然保护区。2004年底被确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艾山北麓有尼姑庵和八路军兵器厂遗址,此外还有扁担石、蜂窝石、靴子石、通天神水等景点。场内生态环境良好,山林风光秀丽,山间溪水长流,空气清闲,花香鸟语,气息宜人,每年都吸引不少游人前往观光游览。该区域具有绮丽秀美的自然景色和温泉,是开展登山观光、攀岩探险、休闲度假、康体保健等活动的绝佳区域,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2、兴瑞庄园:兴瑞高特高绿色产业园位于蓬莱市经济开发区,沿渤、黄海交汇处黄金海岸而建,东邻蓬莱新港,西望蓬莱仙阁,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绮丽。该产业园建于1998年,是集农产品种植、海产品养殖、加工销售和生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产业园,以高效、特色、高科技三大特点著称,重点向游客推出山林野趣休闲游、水上游乐健身游和农业观光游等项目。兴瑞庄园是蓬莱兴瑞高特高绿色产业园下属的四个经营实体之一,占地面积300多亩,庄园内主要景点有潘华楼、小天使、石铺路、鸳鸯浴池、连心河、日式沙疗浴池、爱心桥、泉(钱)涌、八卦池、海仙桥、垂钓水寨、怡情村等,与其它旅游景区相比独具特色。
3、蓬莱阁西苑景区:位于蓬莱阁西1公里的龙首山区。龙首山以山巅酷似龙首、山脊起伏盘蜒、形同巨龙腾动而得名。龙首山海拔115米,山区北麓面积360亩,北依渤海、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林木青葱、花草繁盛,海淮幽静,空气清新,野生鸟群盘旋鸣唱,是一方理想的度假旅游之地。1995年以来,市政府加大投入,依山势先后建起了狩猎谷、水帘洞、动物园、渔人村、动物表演场、鸟语林等景点,初步形成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的和谐统一。
4、田横山文化公园:位于丹崖山西侧,距蓬莱城2.5公里,因其位处渤海海峡登州一侧,亦称“登州岬”;又因其位于山东半岛最北端,故又名老北山。山上建有灯塔,与旅顺老铁山灯塔的连线即为黄、渤二海分界线,因此具有“一山分二海”的独特地理地位。田横山海拔72米,东南与丹崖山相联,东、北、西三面悬崖陡峭,拔海千仞,形势险峻。山阴因受浪涛冲刷,岩破石穿,怪石嶙峋,鬼斧神工,形态各异。田横山为秦末齐王田横屯兵处,因以名之。明、清两代设有炮台,皆存有遗迹。1987年,田横山辟为旅游公园,陆续兴建海上观光客运索道、全周影院、田横山栈道等景点。
5、十八公里葡萄长廊:葡萄及葡萄酒业是蓬莱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同时蓬莱又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来蓬莱旅游度假的中外游客达200万人次左右。蓬莱市将旅游业和葡萄酒业进行了巧妙结合,在烟蓬旅游观光大道两侧规划了18公里葡萄观光长廊,建设无公害葡萄种植基地3万亩,配以绿化、美化小品等景点,形成集葡萄庄园、葡萄酒加工、葡萄酒堡建设及葡萄生态旅游为一体的葡萄长廊。
6、温石汤温泉:温石汤温泉位于蓬莱市南34公里村里集镇温石汤村,距艾崮山风景区10公里。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摄氏50—52度,昼夜流量1000立方米。温泉水质晶莹清澈,润滑光洁,泉水中含有丰富的氟、氯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冬浴暖,夏浴爽,去污解乏,疗伤止痒,对关节炎、皮肤病有明显疗效,常浴温泉水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润肤、美容大有裨益。
7、生态谷:为实现蓬莱海滨度假旅游优势与艾山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优势的有效连接,市政府斥资在二者之间的山谷中规划打造了一条生态旅游专用通道,即“生态谷”,实现了南北两大度假旅游区域的直线贯通。生态谷长约50公里,两侧进行高品位、高质量的绿化美化,并建有休憩宾舍小品等,在绿化带外有许多可供游人亲自采摘的果品种植林,别有一番风情。
8、蓬莱村:蓬莱村景区占地230亩,是以我国古典园林为载体、以仙文化为内涵的主题公园。景区“一池三山”汇集中国北方皇家园林之雄、南方私家园林之秀为一体,表现出道家的思想精华,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书画艺术、诗词歌赋、古典建筑等文化系统工程,同时也俱备餐饮、娱乐、休闲、会务、度假等功能。
(二)目前我市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景区(点)。
我市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既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如艾山森林公园、温石汤温泉、海滨沙滩等,又有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如十八公里葡萄长廊、蓬莱村、蓬莱阁西苑、田横山文化公园、兴瑞庄园等。由于规划设计和开发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原因,目前除了西苑、田横山公园、兴瑞庄园和在建的蓬莱村外,其它的生态旅游资源或处于规划设计阶段,或处于项目招商阶段,接待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景区(点)太少。
2、生态旅游形式单一,参与互动性活动馈乏。
由于目前我市的生态旅游景区(点)较少,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在蓬莱开展生态旅游大多数选择的是西苑景区和田横山文化公园,而这两处景区都 是以休闲、观赏为主,参与互动性的活动基本没有,久而久之,会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利于生态旅游业向高层次和规模化进一步发展。
3、宣传促销力度不强,参与者数量较少,难以形成旅游热点。
我市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果显著,已经成为了我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不但拥有每年大约200万人次的游客市场,以蓬莱阁、蓬莱水城、海洋极地世界、八仙过海口等新老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这与我们近几年不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是密不可分的。生态旅游业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兴的旅游形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尚处于成长期,除了加大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外,更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趣向,宣传促销工作尤为重要。目前我市对外的旅游宣传促销景点,更多的是集中在蓬莱阁、蓬莱水城、海洋极地世界和八仙过海口等部分重点景区(点)上,而对于蓬莱阁西苑、田横山公园、兴瑞庄园等已初具规模的生态旅游景点宣传促销工作明显滞后,导致这些景点知名度不高,难以形成旅游热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无法达到有机的统一。
4、交通不便,无旅游专线,成为制约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我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地理位置分散,距离蓬莱市城区普遍较远,最近的田横山文化公园和蓬莱阁西苑距离市中心也有五公里左右,而最远的艾山国家森林公园距离市区有50公里之遥。生态旅游的参与者主要是收入较为稳定、可以享受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的城镇居民。作为蓬莱境内的第一山,艾山之名、艾山之美,相信很多蓬莱人都有所耳闻,但又有多少人能身临其境、亲身体验一下艾山的旖旎风光呢?有许多人想去,但由于没有旅游专线车,乘公交车则耗时耗力,而目前我市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毕竟是少数,导致无法开展“一日游”,本地居民参与人数较少,无法形成人气。同艾山相比,距离城区较近的蓬莱阁西苑和田横山公园则要好一些。随着摩托车在家庭中的普及,城区居民驾摩托车到这两个景点休闲游览更经济实惠。可见,交通问题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我市发展生态旅游业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高点规划,精心设计,加大开发力度,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成立由旅游、规划、林业、环保等部门组成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同时聘请生态旅游方面有关的专家、学者和规划设计人员,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全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通过政府投入、经营权转让、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多个渠道筹集开发建设资金,吸收各种经济成分参与,解决开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四大生态旅游板块:东部以十八公里葡萄长廊为中心,结合卧虎山森林公园组成田园观光生态游板块;南部以艾山国家森公园为中心,结合大刘家水库水上游乐、温石汤温泉康疗组成自然体验生态游板块;西部以蓬莱阁西苑景区为中心,结合田横山文化公园和主题乐园组成休闲互动生态游板块;北部以蓬莱村为中心,结合兴瑞庄园、海上观光、海市蜃楼组成梦幻仙境生态游板块,形成东西部以烟蓬观光大道和海滨观光大道为连接、南北部以“生态谷”旅游专用通道为连接的生态旅游总体格局。具体内容为:
1、东部:田园观光生态游板块
利用现有的烟蓬大道两侧的18公里葡萄观光长廊,建设无公害葡萄种植基地,配以绿化、美化小品等景点,规划建设集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葡萄酒堡建设及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葡萄产业带。将葡萄酒厂建设与生态旅游开发进行有机的结合,一方面可以使旅游观光者充分领略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呼吸到田间自然清新的空气,另一方面可以为旅游观光者现场讲解葡萄酒加工酿造工艺,宣传葡萄酒丰厚的历史背景知识,同时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可以同世界名酒相媲美的国产佳酿。既可增加旅游收入,又可为企业发展创造商机,逐步形成以“旅游观光,生态建设,葡萄加工,娱乐饮食”于一体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保护性开发建设位于经济开发区内的卧虎山森林公园。公园建设遵循“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突出生态功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题,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多功能作用,突出地方特色和山野情趣,形成一个集自然生态、旅游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近郊森林公园。在不破坏整体风格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公园可规划为森林游览区、游乐野营区、生活服务区等功能分区,丰富和完善公园的生态旅游接待功能。
2、南部:自然体验生态游板块
艾山区域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艾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刘家水库、温石汤温泉等自然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规划为三大功能区:
(1)艾山国家森林公园:
按照“整体规划、分片开发、区内游览、区外居住”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森林公园内进行整体规划,并按功能进行分区。可分为登山游览区、体育运动区、科普教育区、红色旅游区、野营体验区、休憩服务区等,时机成熟时进行分片开发,形成一个集观光游览、科普教育、体育运动、探险、休憩、摄影、作画、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
(2)温泉康疗区:
在温泉所在地温石汤村或其附近,规划建设一处休闲度假村。其功能分区为:
A、温泉疗养区:建设水疗楼一座,可开设多个浴种,如中药浴、桑拿浴、冲浪浴等。在用温泉理疗的同时,还可与光疗、磁疗、电疗及针灸、按摩等多种理疗方法配合,为游客去疾消疲。
B、康乐度假区:建设温泉休闲别墅、温泉公寓酒店、全循环天然温泉泳池。整修原有的荷塘池,并建设一些与环境相协调的游憩建筑、平台和眺望建筑小品,使游客在享受理疗减压的同时,又可休闲观光。
C、配套服务区:根据康乐度假的需要,建设保龄球馆、网球场、商场购物、餐饮、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满足游客休闲娱乐的需要。
(3)水上运动区:
利用大刘家水库开发水上运动娱乐项目,进行垂钓、划船、摩托艇、皮划艇、渔家乐等水上娱乐活动。同时,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高品位的绿化美化,打造一个青山绿水的旅游胜地。
3:西部:休闲互动生态游板块
该板块内的蓬莱阁西苑景区和田横山文化公园处于旅游度假区内,距离城区较近,是本地居民闲暇时休闲观光的主要选择景点,地理位置相对具有优势。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目前这两个景点都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接待能力,并各有特点。蓬莱阁西苑花草繁盛,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另有一个小型动物园,深受青少年旅游者的喜爱。田横山文化公园位于田横山上,东、北、西三面悬崖陡峭,怪石嶙峋,鬼斧神工,形态各异,拔海千仞,形势险峻。南面则绿树环抱,绿草茵茵,品位高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得到了完美结合,是中老年朋友休闲健身的首选。但这两个景点共同的缺陷都是以休闲观光为主,功能比较相似,如果没有适当的连结点,两者之间容易形成竞争关系。这个连结点应该是功能与这两个景点功能不同,位置介于二者之间而更靠近于蓬莱阁西苑。因此,在蓬莱阁西苑东部建设一处以游客参与互动为题材的、以游乐项目为主的现代游乐园是必要的,以增强该板块的动感,从而使该板块形成一个规模宏大、动静结合的主题乐园,游人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各个区域去游玩。
4、北部:梦幻仙境生态游板块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蓬莱村是以我国古典园林为载体、以仙文化为内涵的主题公园,填补了我市旅游业在这一方面的空白。而兴瑞庄园景点经过数年的发展,虽具备了一定的生态旅游接待能力,但在旅游经营方面差强人意。究其原因,除了距离城区较远的因素之外,自身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热点项目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而蓬莱村项目的出现,将有效地缩短兴瑞庄园与城区的距离。如果兴瑞庄园能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完善旅游功能,两个风格迥异的生态旅游项目可以在该区域内达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另外,如果再结合该区域沿海海面的海上观光、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海市蜃楼”奇观,该板块必将成为我市生态旅游的热点区域。
(二)开展多种生态旅游形式,丰富生态旅游活动内容。
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旅游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以前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游览观光方面,而对参与互动没有太多的要求。其实生态旅游更应该体现在参与体验方面,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参与活动,如探险、休憩、摄影、作画、野炊、野营、体育等。根据我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展“一日游”或“二日游”,让旅游者充分体验野外活动的乐趣。
(三)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著名生态旅游品牌,形成旅游热点。
二十一世纪,人类迈入了“信息爆炸”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通过多种形态媒体构成的信息网络系统传递。如果不注意对自身的宣传,将会很快被淹没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势头都非常迅猛,得到了各地旅游部门的普遍重视,近几年国内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我们应该借助“人间仙境”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品牌,同时结合蓬莱阁、蓬莱水城、海洋极地世界等著名景区(点)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我市的生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
(四)开辟生态旅游专线,为旅游者出游提供便利条件。
可与交通客运部门合作,在重点旅游区与市区之间开辟周末或节假日生态旅游专线,为市民出游提供方便。同时,在景区内部也应提供一定的交通设施,让游客真正能进得来,出得去,游得开。
五、生态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只有按照旅游经济活动的规律进行,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有严肃的科学性,不合理的开发,就是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旅游业的一时发展。为此,生态旅游的开发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制定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生态旅游开发时,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永续利用原则
“永续利用”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一种使人类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不但顾及到当代人的经济需要,而且还顾及到不对后代人进一步需要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策略。尽管它不意味着为后代和将来提供一切,造就一切,但它却通过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使当代人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旅游资源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2、保护性开发原则
要使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针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而言,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应体现的总的原则是:开发应服从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开发才能得到收益;开发取得收益,反过来可促进保护工作。但是,一旦开发与保护出现矛盾,保护对开发拥有绝对否决权。
3、特色性原则
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众不同的独特程度,即特色。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灵魂。
4、协调性原则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与整个生态区的环境相协调,既有利于突出各旅游资源的特色,又可以构成集聚旅游资源的整体美,使游客观后感到舒适、自然。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生态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也追求效益最大化,但这个效益不仅是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必须高度地协调统一。而当三者出现矛盾时,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于一切为指导原则,即经济效益必须从属于上述两种效益。实际上,当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最优化时,其经济效益肯定也是相当可观的。
(二)生态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保护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不可否认,我市是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地区之一。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环保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生态环境质量会严重下降,使生态旅游无法开展,而且将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保护好现有的生态资源,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加大植树、种花、种草力度,尽快提高森林和绿地的覆盖率,力争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2、编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规划。应对全市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建立从可行性论证-开发规划-监督管理的科学可行的开发程序,坚决反对“一哄而上”的无规划的开发。应建立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全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制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
3、制定法规,加强科学管理
生态旅游会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是弊大还是利大,这并不取决于是否开发旅游,而是取决于是否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科学的管理。要保护生态环境,就要加强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的基础在于完善的法制。因此开发生态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并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的科学管理,做到“以法兴游”、“以法治游”,杜绝一切破坏环境资源的现象。
4、突出生态旅游产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生态旅游成败的关键在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我市的生态旅游还处于研究探索和起步阶段,生态旅游产品存在着类型单
一、档次低等诸多问题。因此,应吸收国内外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立足本地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半岛型生态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登山探险游、动植物观赏游、海滨度假观光游、农业观光游和温泉康疗等专项旅游产品。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一是要突出特色,二是丰富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以此建立新型的生态旅游市场体系,推动我市生态旅游的发展。
5、提高参与性,改变单一的观光结构
在21世纪中,休闲度假将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旅游的主体。而让游客能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是休闲度假产品风靡世界的最直接原因。在考虑旅游与生态的关系时,仅仅关注如何将生态资源利用于旅游事业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生态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兴趣倾向,在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使生态旅游者能够参与的新型观光结构,延长其逗留时间。
6、完善逗留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都是不可忽视的开发内容。必须创造出可供游客逗留的环境,这既包括硬件设施,也包括软件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全方位地开发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开发。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可按照“区内游,区外住”的原则,以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7、加强生态旅游研究和人才的培养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我市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四篇:生态旅游景区森林防火责任书
生态旅游景区森林防火责任书
为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消防结合、强化管理、落实责任、依法治火”的工作方针,根据《森林防火条例》、《广东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广东省森林防火管理规定》和中央、省、市、县政府有关森林防火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严格控制森林火灾受害率,促进我镇森林防火工作持续稳定发展。自然保护区(简称甲方)和旅游景区(简称乙方)决定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如下:
一、责任目标
1、确保辖区内的生态公益林年森林火灾发生率和受害率不得超过0.5次/万公顷和
0.5‰;其余的林地面积森林火灾发生率和受害率不得超过1次/万公顷和1‰。
2、确保不发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二、工作措施
1、要把森林防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必须召开两次以上的森林防火工作专题
会议,切实抓好各项防火措施的落实。
2、要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责任制。村主任是森林防火工作第一责任人,要确实负起
责任,都应设立森林防火机构,由主任任总指挥,配备干部3-5人,承担森林防火日常工作。
3、要按照标准规划建设生物防火林带。造林时结合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预防和杜绝
森林火灾。
4、要建立一支30-50人,以青壮年为主要成员的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加强对扑火队伍的日常训练和安全知识培训。
5、森林火灾扑救经费纳入村财政预算。村财政应适当安排森林火灾扑救资金。森林火
灾扑救基金主要用于扑救森林火灾紧急情况下的资金临时调度。事后由发生火灾动用扑救基金的个人筹资及时偿还。
6、要认真宣传和贯彻执行森林防火法令、政策和有关法规。高火险期和节假日,要在林区主要路口和醒目位置设立防火宣传牌或标语;利用各种媒体进行防火宣传教
育。
7、要及时把防火戒严令发布到村、宣传到户、火险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和双休日、节假日值班制度,并有领导带班,保证信息畅通,指挥灵敏。
8、要加强野外火源的监督管理。把野外火源管理责任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和山头地
块、建立对痴呆、弱智、精神病人的监护制度,杜绝其上山玩火。对野外违章用火的要严格查处。
9、要按照积极组织指挥扑救森林火灾。辖区
内的森林火灾在12小时内扑灭率不低于90%,森林火灾案件查处率不低于80%。
10、要加强对本村聋、哑、痴呆、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与监护人
签订防火监护责任书。
三、考评与奖惩
(一)考评
把森林防火 工作纳入重点督查范围,每年要将本村的森林防火工作向区森林防火
指挥部做专题报告。考评采用平时检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年终由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对各区的森林防火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区森林防火指挥部要不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和督查。
(二)奖惩
1、表彰奖励
能够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法规,措施得力,无发生森林火灾的;无突破省定森林火灾“双控”指标,无火灾伤亡事故的;发生森林火灾能够按照《处置森林火灾事故预案》积极组织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的;在扑救森林火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区管委会给予表彰奖励。
2、对违章用火、森林火警、火灾的处理
(1)违章用火,未造成损失的。一般林区:每起处50-500元罚款;风景区的规划控
制区:每起200-1000元罚款。违章用火造成损失的除罚款及赔偿损失外,视情节轻重追究法律责任。
(2)发生火警(15亩以下),对肇事者处1000-2000元罚款。
(3)发生火灾(16亩以上),每起起点处罚2000元,每增加1亩,增加处罚50元。要积极配合森林公安机关迅速查清火因肇事者。火因与肇事者不明,则由起火的行政村按上述标准计算支付罚金。
4、责任追究
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视情节轻重,报请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1)各级森林防火相关责任人,未认真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按照干部管理
权限,给予通报批评:
未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的;突破省定森林防火“双控”指标之一的;指挥扑救不力,森林火灾明火燃烧12小时至24小时的;明火延烧2小时内,区 正职或分管领导未赶赴现场指挥扑救的;区一年内发生2起森林火灾的;未建立健全本辖区森林防火责任制或森林防火责任制不落实、森林防火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经费不到位的;对存在的重大火灾事故隐患,在检查过程中未能发现,或者已发现但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未按规定审批涉及森林防火管理项目的;未按规定制订本辖区森林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和组织应急扑火分队,对森林火灾事故中暴露出的问题未及时研究解决的;未按时完成上级部署的森林防火各项管理工作的。
(2)各级森林防火相关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按干部管理权限,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党政纪处分;涉嫌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森林火灾发生率或受害率突破省定森林防火“双控”指标1倍以上的;森林火灾造成1人死亡,或重伤3人以上,或发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灾的 ;因指挥扑救不力,森林火灾明火燃烧24小时以上的;自接到发生森林火灾报告后2小时内,区分管领导未赶到现场指挥扑救的;自接到发生火灾报告后3小时内,区正职领导未赶赴现场指挥扑救的;区一年内发生3起以上森林火灾的;行政交界处的森林火灾,因交界双方相互推诿、扯皮,没有及时组织力量共同扑救、延误时机,造成损失的;对发生的森林火灾瞒报、谎报或故意拖延对伤亡事故调查的。
四、本责任书自下达之日起实施,期限一年,不受人事变动的影响。如有人事变动,须及时做好交接工作。
第五篇: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况:
1、区域及地理位臵
蚁蜂镇位于驻马店西南部,西与泌阳县相邻,南与竹沟镇、瓦岗镇毗邻,北与遂平县接壤,东距驻马店市20公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达。全镇地貌为三面环山中部平原,有“豫南小盆地”之称。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年均气温14.8℃,年平均降水量为900毫米,全年无霜期为216天—230天。土壤为黄棕壤,地下、地表水丰富,水质均较好,适合农作物生长。
蚁蜂镇2000年10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百强文化乡镇”。2000年11月金顶山风景区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旅游资源非常丰富。2010年蚁蜂镇下辖13个行政村,105个自然村,总人口3.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0.98万人。
金鼎新型社区座落于驻马店市西部新区现代生态宜居区蚁峰镇蚁峰村委,社区分南北两区,建设用地38.48公顷,规划建筑面积335112平方米。项目地块一:位于商桐路以南、金顶山路以西的原确山县(现驻马店市驿城区)蚁峰镇蚁峰村委张楼村民组,四至东邻蚁峰镇林场,西至蚁蜂镇,南至张楼村,北邻商桐路(现改为汝河大道);地块二:位于商桐路(现改为汝河大道)以北,东邻佳兴石材厂,北邻原部队操练场,西邻浩昌公司,南邻商桐路。
2、该项目附近主要景区介绍
(1)金顶山景区
金顶山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位于河南省确山县蚁蜂镇境内,距驻马店市、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20余公里,面积约71平方公里,境内大小山峰6座。景区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度地带,系河南省保护较好的省级森林公园,有“ 天然氧吧”,“绿色家园”之美誉。
(2)铜山湖景区
铜山湖、铜山风景区被誉为“中原北戴河、天中大森林”,山水画廊休闲胜境。是发现中国十大水怪出没湖泊之一,铜山一度曾被称为中原小武当,是著名的佛道合一圣地。山势以奇、险、秀、幽著称。2007年经过县政府和旅游局努力,铜山、铜山湖景区通过国家A级景区验收评定,被评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总之,天桥岭高耸入云,挺拔险峻,景色优美,慕名前来游览的人越来越多。
二、编制依据
1、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农用地整理折抵和农村建设用地臵换指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05】105号)
2、《河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实施管理办法》
3、《确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4、《确县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0—2010年)》
5、《确县县土地臵换规划(2004—2010年)》
6、《河南尚和臵业有限公司金鼎新型社区文件汇编》
第二章 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开发的必要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都日趋兴旺。我省是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已成为我省的先导性支柱产业。我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不仅自然资源品位高,人文资源更是独具一格。我县正在实施“工业强县,畜牧大县,旅游名县”三大战略,旅游业将成为带动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朝阳产业。
森林旅游,主要是通过增加和丰富森林植被,从而达到改善和优化、美化自然环境,以实现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梦想。开展森林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优美的森林环境,碧水青山、鸟语花香,是人们的普遍向往和人类的高层次追求。森林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时尚生态旅游,能满足人们求新、求知、求美、猎奇、休闲、探险、娱乐、疗养、保健为多种需求,是集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综合发展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云梦山森林公园自一九九三年省业厅批准建立以来,经过十余年来的建设,森林资源不断扩大,自然环境极大改善,但各项旅游要素建设还相对落后,制约了我县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为加快我县森林旅游的发展步伐,以金牛岭为重点,进一步扩大森林资源,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建设金牛岭森林公园是十分必要的。金牛岭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对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我县旅游业发展,带动我县服务业发展,对景区内村民的致富,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
1、当地旅游资源丰富,景观配套性好、品位高
*****位于河南省殷商文化旅游的中心,北有安阳殷墟、汤阴美里城;南有卫辉比干庙、郑州商代遗址。*****古称朝歌,曾为殷末帝都、卫国古都,有着丰富而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金牛岭景区南有云梦山国家4A级景区,北有朝阳寺、古灵山等著名景区,这些景观相互配套补充,有利于带动金牛岭景区的发展。
2、地理位臵和交通条件优越
*****位居中原咽喉要道,京广铁路、京深公路、京九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山前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南水北调运河傍山而过。金牛岭距*****县城和107国道仅7公里,山前有淇灵路向东直通县城和107国道,有扶贫路将*****云梦山、金牛岭、朝阳寺、古灵山等各景点南北相连接,交通十分便捷,为省内外,国内外游客提供了方便。
3、景区内开发条件好
金牛岭景区中内,仅有两个小自然村,住户很少,项目开发不涉及住户的搬迁,现有村庄还可作为景点加以利用;景区内荒山草坡、林地、属集体所有,并与公司签定的50年的承包开发合同,不存在土地征用问题。景区内现有一条10米宽大路从景区东部直通西部,景区内各道山岭均有盘山小道直通大路,大路南侧有一条山沟常年有水,通过建坝蓄水,可作为很好的游乐场所。景区内山泉众多,通过地埋管道引至各个山岭,可解决旱季植物的灌溉。
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
一、国内市场预测
1、市场方位预测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旅游业已蓬勃发展,河南省为旅游大省,周边旅游市场的开放和繁荣,对*****旅游业的发展造就了有利的背景。
*****有着丰富而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我县旅游业发展迅速,年接待游客已超过120万人次。*****正在实施“旅游名县”战略,旅游业将成为我县的一个朝阳产业。金牛岭森林公园建成后,与我县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相互补充配套,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旅游都有较大的吸引力。
项目开发前期,以安阳、濮阳、新乡、焦作、鹤壁等豫北地区为第一客源市场。因周边地区无森林公园,可开发周边地区青少年周休日、节假日森林旅游活动。景区建设逐步完善后,通过与*****各景区合作,可以开辟河北、山东、山西、北京、天津等为第二客源市场。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周边各景区联手,争取客源组团游览,也可以通过与各大旅行社联营,组织到国内各大中城市的团队,到*****及金牛岭游览。
2、游客量的预测
据统计,近几年,我县年接待游客人数在120万人次以上,随着我县“旅游名县”战略的实施,到我县游览的人数将逐年增长,年增长率将达到20%以上。考虑到本景区建设初期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和知名度较低,近期内(2008-2010年)到本景区浏览的人数可占全县游客人数的5%左右,年接待游客规模预计在5万人次左右。中期(2011年-2013年)由于景区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对外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游客人数将有大幅度的提高,可达到全县游客人数的10%以上,年接待游客规模预计可达到15万人次,远期(2014年-2020年)由于基数较大,增长率将有所下降,预计年游客接待规模在20万人次。
二、国际市场预测
古都朝歌是中华姓氏的重要发源地。许多姓氏与朝歌有缘。据考证,有61个姓氏来源这里,不仅居全国之最,而且全世界也绝无仅有。有据可查发源于*****的中华姓氏有:林、卫、康、商、殷……等六十一姓,现有人口有数万万之众,分布在中国、朝鲜、韩国、新加坡、越南和世界各地。近年来,随着我县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每年到我县寻根部问祖的国外华人达数万人。该景区建成建成后,美丽的森林风光与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相互配套补充,再通过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将有更多的国外游客到*****及本景区游览。预计年接待国外游客可达到数万人次。
第四章 景区建设
一、景区建设原则
把保护和扩大景区森林资源放在首位,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对景区内历史文化遗迹,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逐步恢复原有风貌,对景区内的自然景观要绝对保护,精心培育,防止一切可能毁坏自然景观的行为。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要按主次轻重,统一规划,分期逐步开发、建设和发展。
二、景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金牛岭旅游开发应始终贯彻以自然保护为第一的原则,突出自然景观的质朴与完整性,重点搞好文化建设和配套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在林业开发上,景观林和经济林要合理分布,达到以林养林的目的,在景点安排上,要寓景于林,协调景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真正达到突出森林、建设园林、重视文化、完善游乐、培养野趣的目的,将金牛岭景区建成一个集游览观光、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养殖旅游和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城郊型森林公园。
三、旅游产品设计构想
结合金牛岭旅游资源特点,旅游产品的初步设计构想为:①利用森林资源,以森林疗养和度假休闲为目的,开展狩猎、森林浴、森林探秘活动。②利用景区内峻峰险岭、天然溶洞和历史文化遗址,可开展攀登奇峰,追溯历史,溶洞探险的专线旅游。③利用景区内的水资源优势,在此可开辟游泳、钓鱼、冲浪、漂流等水上娱乐。④利用景区内的两个自然村庄,可开发山村民俗风情旅游项目。⑤利用景区内得天独厚的无核枣、柿子等林产品资源优势,开展游客亲身体验摘无核枣和柿子等林果活动,免费品尝,有偿带回。⑥景区内有山韭菜、等天然绿色野菜,可开展挖野菜、吃绿色食品活动。
四、景区建设规划
金牛岭景区建设分二步实施,近期规划(2007年-2008年)主要进行荒山绿化造林、水资源保护和布局调整,主要景点建设和配套服务设施。远期规划(2009-2014年)主要进行历史文化遗址恢复、休闲疗养院和居住别墅建设、美术写生基地及青少年学雷锋基地开发、土杂鸡及野兔养殖、林产品加工厂建设等项目。休闲疗养院和居住别墅规划位臵在水泉沟上部及小南岭下半坡的西小沟,林产品加工厂规划位臵在大南岭。
五、近期建设项目及规模
近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要集中有限的财力,搞好荒山绿化,扩大森林资源,调整水资源布局,建设水上游乐和跑马场等主要景点,修建相应服务设施,使游客进得去,留得住,使到此游览、观光过的游客都成为金牛岭景区的宣传人。
2007—2008建设项目有:
1、荒山绿化造林
森林公园建设要遵循“森林旅游,生态为先”的原则,在加强各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建设的基础,尽快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一方面满足人们对旅游环境的需求,一方面实现蓄水保土,防风固沙,调节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美化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绿化原则
科学造林: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物”的原则,实行多林种、观赏林、防护林、经济林相结合的绿化方法,绿化树种本地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适于本地区生长的优良树种,提高绿化效果。
以迅速恢复生态群落为主:把提高森林复盖率,控制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放在绿化首位,同时在浅山坡土壤地带尽可能发展经济林树种提高绿化效益。
服务发展森林旅游大局:增强森林资源的可观性、多样性、风景林设臵要以一沟一景,一岭一貌的原则,实现山中有景,四季有色道,增强绿色效果。
(2)绿化规划
根据目前园区森林资源状况,拟规划新造林任务5000亩,其中:经济林3500亩,防护林带500亩,风景观赏林1000亩。(3)具体造林设计
a、充分利用原有的野生酸枣嫁接无核枣树,不够造林的中下坡面点播杏树、柿树等。与景区外围交界的分水岭上种植1米宽的花椒篱笆带,沿外围沟地的乔木防护林以杨树为主。
B、黄道李沟:西岭上步行道两边为两行侧柏,再向外为两行火榉树。
C、水泉沟:沟地以核桃树为主,西岭和中间各小岭的步行道两边为两行侧柏,再向外为两行火榉树。
D、小北沟:沟地为核桃树,东南坡上为侧柏树,西北坡上为五角枫树,北沟西岭步行道两边为两行侧柏,再向外为火榉树和北沟五角枫树。
E、长尾巴岭:岭上为无核枣、坡上为侧柏和桑树林。F、东沟和北沟:两沟以冬雪为主,两侧各岭的步行道两边为三到四行侧柏或松柏。
G、榆树沟和大北天沟:保留原有树林,补造松柏、侧柏、槐树、刺槐等适宜树种。
H、大平岭:为拟建的跑马场,跑马场四周种植各种风景树。I、尖山沟:以杨树林为主。
J、前岭:坡上用花草、常青树以及其它风景树组成的螺旋式图案。
2、水资源保护和布局调整利用
景区内水资源较为丰富,每条沟都有四季常流的水源,但季节性较强,部分沟的水源不能满足造林、饮用和游乐需求,应对景区内水资源加以保护和调整布局利用。
主河道水流量大,拟在泻滩修建拦河坝蓄水,用地埋管往黄道李沟、水泉沟、小北沟、北沟、大北沟、榆树沟、长尾巴岭等各道山岭上,并在水泉沟、北沟、榆树沟修建3个1500M的蓄水池。
3在主河道蔡庄村南侧建一拦河坝,村西侧主河道上修建一风景艺术型小桥,在此开展水上游乐项目。
将毛草泉泉水用地埋管引到大平岭、小南岭、大南岭上,并分别修建一蓄水池。
在黄道李沟中部两小沟交汇处、在水泉沟下部各小沟交汇处各建一水坝,在郭家沟的中部和下部各建一水坝。
利用黑石头地下边的一股泉水,在此修建一个大型水塘,供游客观光垂钓和开展水上游乐。
改造主河道,河底全部铺鹅卵石,河道两侧修建步行道。
3、拓宽、改造由景区入口到景区西端的主干道4km,改造后道路路幅宽8m,柏油路面,靠河道一侧设臵护拦。
4、改造由主干道至各道山岭的步行道10Km,步行道宽1.5 m,石块路面,并在步行道傍设臵休息石凳、石几100套。
5、入口标志大门及收费站1个,设于景区入口八七亩地处。
6、在山门口和蔡庄村边各修建一个停车场。山门口停车场单位停车面积:35m²/车,停车数50辆;蔡庄村边停车场单位停车面积:25m²/车,停车数30辆。
7、在黄道李沟西岭的小尖山上、长尾巴岭北端山头上、郭家沟前岭上、小北沟铧地岭山头上、尖山沟尖山上,修建风景观光亭共5个。
8、配臵水上游乐设施若干。
9、在大平岭上修建跑马场,面积50亩。
10,蔡庄民居整修,主要对村内的破旧房屋进行整修,统一规范厅院布局,修复、配臵原始的山民生活、生产工具等。
11、景区设臵一变配电所,配100KVA变压器。
12、护林防火值班室设于长尾巴岭上,面积40m²。
13、厕所3个,山门、长尾巴岭、大平岭各一个,每个40m²。
14、果皮箱、指示牌、景观说明牌等。
第五章 环境卫生及安全
一、环境卫生
1、在景区管理机构下设环卫管理监察队,定员、定人、定片区包干,并将环境卫生的好坏和环卫管理人员的经济效益挂钩,加强环境卫生的监督力度。
2、搞好环卫设施建设,在各景点及游览道路边相应地设臵果皮箱,各景点相应设臵垃圾集中处理场地,以确保环境卫生。
3、在景区内设公共厕所若干个,厕所外观与景区的建筑风格协调,但内部应干净,均采用水冲式,不得使用旱厕,并有专门的环卫人员管理。
二、安全管理
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景区管理机构要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并采取有力的安全防护措施,定点、定人、定区域巡逻,以确保游人的安全。
第六章 组织机构
一、项目法人
*****太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项目法人,徐林山为法人代表,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经营和债务偿还实行全过程负责。
二、组织机构
1、*****太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下设专门的管理科室,分别管理景区内森林防护、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治安等工作。
2、县太行旅游发展公司,应对景区实行严格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
三、劳动定员 根据公司组织机构设臵情况和项目正常营运后各项管理、服务等工作需要,公司正常营运所需劳动定员共50人。
第七章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2007-2008年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764万元,见附表一。
二、资金来源及筹措计划
1、*****太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自筹:764万元
2、争取银行贷款:1000万元
三、资金使用计划
第一年(2007年)预计工程建设投资为700万元; 第二年(2008年)预计工程建设投资为1064万元;
第八章 经济效益分析
一、测算说明
1、项目计算期为12年,其中建设期2年,经营期10年。
2、项目基准收益率取10%。
二、经营收入预测
本项目经营收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旅游收入,第二部分为林果产品收入。
1、旅游收入
根据项目市场预计,当建设项目完成后,预计第3年-第4年游人数将达到平均每年5万人,第5年-第7年游客人数将达到平均每年15万人,第8年-第12年游客人数将达到平均每年20万人。按每人次综合收入 30元计算:
第3年-第4年可实现旅游收入150万元; 第5年-第7年可实现旅游收入450万元; 第8年-第12年可实现旅游收入600万元;
2、林果产品收入
根据项目设计种植无核枣等林果规模, 第3年-第4年按亩产鲜枣100公斤,每年收获鲜枣350万公斤,市场价格按10元/公斤计,第3年-第4年每年林果收入达350万元。以后年份按亩产鲜枣200公斤,每年收获鲜枣70万公斤,市场价格按10元/公斤计,以后每年林果收入达700万元。
三、经营成本预测
本项目经营成本包括景区营业和管理费用、森林维护和基础设施维护费用,职工福利费用等。通过对国内同类项目的运营情况调,本项目经营成本按营业收入的30%计算。详见附表2 税金:营业税按旅游收入的6%计,林果税不计,所得税按企业利润总额的25%计。
二、财务分析
详见附表3《利润表》和附表4《现金流量表》,由于某种原因表中可知:
1、基准收益率lc=10%,财务净现值FNPV=1680万元
2、财务内部收益率FTRR=24.5%。
3、投资回收期=6.2年(包括建设期2年)
第九章 结论、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结论
*****金牛岭森林公园开发项目经以上可行性研究分析表明,该项目区域位臵优越,景区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该项目建成后,与*****其它景区相互配套补充,对国内外游客都具有潜在的吸引力,市场前景乐观。项目不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具有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和服务业发展,带动景区内外农民致富等明显的社会效益。因此,*****金牛岭森林公园开发项是可行。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1、按照景区规划,近两年需要建设资金1764万元。由于*****太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当前的实力尚不够强,向金融部门融资也会有一定难度,资金保障将是影响项目顺利实施,尽快形成规模效益的一个制约因素。建议企业在争取银行贷款的同时,要采取对外合作等多种形式筹集项目资金,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发挥效益。
3、企业组建时间不长,管理人才短缺,对经营运作森林旅游的管理经验还有待提高。建议企业积极吸纳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并聘请专业部门对企业动作经营模式进行全方位策划,以提高项目投资效益,避免企业经营失误。
4、由于发展森林旅游在当地属新生事物,对外知名度不高,将影响项目效益。建议企业加强与周边旅游景区的合作,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尽快提升金牛岭森林公园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