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峪生态旅游景区项目建议书

时间:2019-05-13 11:3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里峪生态旅游景区项目建议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里峪生态旅游景区项目建议书》。

第一篇:七里峪生态旅游景区项目建议书

七里峪生态旅游景区项目建议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资源学院郝多虎 副教授

中镇霍山七里峪生态旅游景区项目已经于1994年论证并得到主管部门批准,并于1995年启动,目标是于2010年该景区建成国家4A级景区,力争建成华北一流的生态旅游景区(相关内容见后面附件)。

依据项目介绍和相关资料,我院部分教师在查阅资料并经讨论后,认为在项目实施和开发方面仍有下面一些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进行,请相关领导指示。

一、旅游资源评价方面:

1、本区旅游资源特征研究。

在收集现有旅游资源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明确得出该区旅游资源特征(是否能发现新的旅游资源)。

2、明确旅游资源类型划分(特色旅游资源定位)。

明确旅游资源类型的划分不仅仅是根据现在旅游者的观光目的进行划分,而是前瞻的能够指导旅游资源开发方向性的要求。旅游资源类型的正确定位对于景区项目开发、吸引游客都有着重要意义。

日本学者田中喜一把旅游的动机的划分为:心情动机(思乡之心、交际之心、信仰之心),身体动机(治疗、保养、运动),精神动机(知识、见闻、欢乐),经济动机(购物、商用)。美国学者麦金托什的划分则是:身体健康、文化、交际、地位与声望。可见只要旅游资源满足人们上述动机中的一种就有促成旅游行为的可能,而如果同时满足几种动机,则在推动旅游者作出最终决策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力。

旅游资源按属性和要素可划分划分:自然旅游资源(海岸、山地、平原)和人文旅游资源(历史,文学,艺术,民情,宗教)。

按利用和开发状况:已开发、即将开发、潜在的旅游资源

按活动性质分:观赏型、运动型、娱乐型、购物型等。

目前的情况可定位为即将开发的观赏型自然(结合部分人文)旅游资源,进一步可定位为山地森林自然生态类型旅游资源(山峰、峡谷、清泉、瀑布、云海、森林)为主,结合部分人文资源(古迹、文物、传说、史记),正在开发的,生态观赏、休闲度假结合娱乐型旅游资源。这一定位是否准确,可做进一步工作,在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旅游资源评价来论证。

3、与国内外成熟同类旅游资源对比研究。

收集国内外同类型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突出本区旅游特色,为旅游开发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4、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评价方法可分为:体验性评价(主观)、技术性评价(客观)、综合性评价,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体验性评价是评价者在亲身到目的地旅游后得到的主观感觉的总结,如心情愉悦,见识增长等等。技术性评价是对旅游地的各项相关理化指标的定量分析结果,如空气质量、水质量、噪声等等的硬性数据。而综合性评价则是结合主观和客观评价,而对旅游地进行的全面评价。

目前的资料(或许资料来源不够?)显示,对本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基本上是主观体验评价为主,结合综合评价为辅,少有技术性评价指标,在这方面可以再进一步做些工作,在权威机构做出定量指标,以支持主观评价的结论,同时在以后的推广宣传中也能提供有力的佐证。

5、旅游市场分析。

地域构成(本地、周边、本省、省外),人口学特征构成(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文化程度构成、职业构成、收入构成),消费行为构成(出游目的、出游方式构成、出游交通工餐构成、停留时间、住宿方式构成)等的分析研究。旅游的空间分布结构(客源与目的地及交通联络),时间分布结构(季节性、节律性、高峰性)等的进一步分析。

二、旅游资源开发方面:

依据政府网站相关资料,现在的旅游资源开发方案已经确定并正在实施中。下面是丰富旅游资源开发,吸引游客观光旅游方面我院可做的工作和相关建议:

1、地理、地质、水文、生物、地貌相关内容:

依据旅游资源评价结果,本地的地理、地质、水文、地貌等方面都有非常独特的自然景观,依据我院的专业特长,可做相关方面的展览室、宣传册、拍摄宣传片、景区提示牌、导游相关知识培训等,这样可以增加旅游者的相关知识,提高旅游兴趣,丰富宣传内容。初步设计:不同地理地貌(崖、峰、谷等)的介绍,形成原因;不同地质时代的景观、生物特征;各种不同岩石和矿产的特征,展品,工农业用途;湖泊、河流、瀑布等表生作用的形成过程;森林生物的介绍与进化等等。

2、旅游资源信息系统:

旅游资源信息系统是系统是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现代化手段。信托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用网络化的数据库来管理旅游资源与开发的各个相关数据。用于分析评价、决策和旅游管理。

3、其它旅游资源开发方面:

根据总体规划,按照旅游资源评价结果,结合其它地区开发旅游资源方面的经验,提供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方面的设想和建议,如:

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例如如瓜果节及采摘活动等,参与农业活动,体验扶犁耕作、推磨碾米、踩水车灌农田等住农家屋、吃农家菜、干农家活等体验农家生活即当一天农民。例如惠安走马埭现代农业旅游区: “走乡间、下农田、当农民、学农艺、摘瓜果、看牛羊、捕鱼蟹、学晒盐、住农庄、品海鲜”等系列活动为载体、让游客尽享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乡村乐趣;

旅游产品设计:强化在旅游商品的新/奇/特以及民族风情内涵上的设计,突出地方特色鼓励技术和文化上的创新在在设计旅游商品时,要注意题材/色彩/样式/档次的组合,使旅游商品序列化/配套化,努力保持旅游商品生产的本土化,防止过度的工业化,规模化影响到商品的原汁原味,商品生产的游客可参与性;

对外宣传策略:通过完整的区域旅游形象策划(Tourism Destination Identity System, TDIS)和旅游行为识别来研究对外推广宣传策略,在广告业的影响和旅游市场发展迅猛、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一套全新的对旅游地和旅游景点进行形象识别和营销的系统。旅游行为识别系统的内容主要分为对内对外两大部分。对内的行为主要有完善的组织制度和管理规范、业务培训、从业人员教育,奖惩活动,工作环境、职工福利及研究开发项目等。对外的行为主要有市场调查,广告活动、公关活动、公益文化活动,促销活动,竞争策略以及与各类公众的关系等。再如旅游形象主题口号的提炼,也可建立旅游信息咨询中心。一方面,在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设立接待点,直接为散客服务;另一方面,开展网络服务,所有的旅游服务性设施都应具有网络服务功能,并于上述公共场所的出入口等明显处设立电脑终端,采用触摸式屏幕系统显示旅游地的各方面信息,以使游客的旅程更方便、更自由、更愉快。还有要制作本旅游景区的网站,旅游区和景区将自己的网站登录到各类网站以扩大影响便于搜索。目前,国家旅游局正在实施金旅工程是中国旅游业的信息化的系统工程,金旅雅途网已经建成旅游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旅游地和旅游景区将可利用这一平台来推广旅游景区

形象。其它宣传策略如节庆、新闻、明信片、影视、传媒等。

滚动开发步骤: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在从事旅游开发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将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满足旅游地居民的需求相统一。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脆弱的平衡关系。社会经济与环境方面的影响已经有了评估报告,其它如文化影响、旅游容量的确定也有待进一步工作。

外围环境配套:

研究人员简介:

研究人员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2人和若干研究生和本科生。

胡社荣教授,郝多虎副教授和方家虎副教授都是长期担任地质工程和城乡资源规划与管理专业教学科研任务的经验丰富的教师,研究内容涵盖城市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旅游地理,以及相关的水文、地质、地貌等专业。

第二篇:“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建议书

“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人员众多,科研力量雄厚。在职人员990人,专业技术人员140多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30多人,初级职称的110多人,并且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有着广泛的联系,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可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项目项项目

项目建设单项目主管单位黄山区林业局,主管全区的林业生产、资源管理,技术位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条件,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项目建设单位生产条件较好,技术力量较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水、电、通讯)等比较完善,区位优势明显。

二、项目背景

(一)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太平湖位于我区人口密度最大,景色优美的江南旅游中心,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境北,东依黄山,此邻九华,原系青弋江上游,舒溪河流域,位于东径117055′—188013′,北纬30014——30029′,东西长约60公里。南北最宽处6公里,最窄处仅200余米,最大水面面积94平方公里,最小水面面积88平方公里,景区面积275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面积430平方公里,横跨两区县(黄山区、泾县)乡镇(新明、龙门、新华、永丰、广阳、乌石、清溪、平湖、桃源)。项目区依山傍水,景色怡人,人文景观丰富,以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依托原始的自然的风光,让人们尽情领略农家的田园风情。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断拓宽旅游服务领域,积极适应城市居民休闲旅游消费,促进农民增收,我们以生态优势和农家特色为依托,以农家院落为载体,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城乡交流为目标,大力发展“农家乐”新型休闲旅游,拉动居民旅游消费,逐步提高旅游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份额。

(三)编制依据

11、《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林业专题),国家林业局,1992年2月;、1、1、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 22

3、《黄山市黄山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

三、项目建设方案三

(一)市场分析

“农家乐”旅游面向的是大中城市的中老年人,他们长期生活在喧闹的城市,向往宁静的乡村生活,中老人中间有的有许多兄妹和亲朋,长年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家庭,城市居住条件又很不方便相会。“农家乐”给他们提供了相聚的空间,有的童年在农村度过,对农村有美好的回忆,步入中老年后,渴望回归自然,也有少数浪漫的青年男女,来到乡下,寻找一种新生活乐趣。

“农家乐”旅游是一种感情旅游,有的游客通过一次旅游便与农户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有不少“回头客”。

“农家乐” 旅游成本低,收费少,很容易被人接受。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身体状况越来越好,旅游业越来越兴旺,“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发展空间很大,市场前景看好。

(二)技术方案(资料收集→调查论证→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组织实施→项目管理→项目验收

(三)建设条件

11、社会经济条件

黄山区土地总面积1639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116个村,总户数5.26万户,总人口16.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39万人,农村劳动力7.70万人,人口密度97人/平方公里。2000年全区工农业生产总值为11.76亿元,财政收入8088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2416元。黄

2、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条件

黄山区有19个乡镇林业站,4个国有林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国有采育场、苗圃、林科所、国家森林公园各1个。全区林业职工总数990余人,技术人员147人,其中副高级技术职称6人,中级职称25人,初级技术职称人。

通过近年来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我区林业生产管理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并培训出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项目管理人,为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

3、交通、运输条件

近几年,黄山区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特别是铜陵长江大桥和太平湖大桥先后通车,进一步缩短了黄山区与外界的距离。目前,区内有国道一条,长40.7公里 ,省道三条,总长度153.6公里,县乡道五条,总长度139.4公里,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的目标,随着“两山一湖”战略逐步推行,九华山—黄山公路、环黄山公路等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将进一步改善我区交通基础设施。

4、外部协作条件

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两山一湖”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了黄山区的地位。区委、区政府适时提出要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三最”目标,建立国际一流的生态旅游区,这就为“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四)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建设应因形就势,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四、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道路建设:2000米。

2、“三改”(改水、改厕、改圈)50户。

3、接待设施。

项目建成后,游人可进行垂钓、尝试干农家活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亲身感受“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以及“当一天农民,做一回山里人”的乐趣。

(二)建设期:二年(2003年—2004年)

五、投资估算及筹资方案

项目总投资100万元。

资金筹措方式:引进外资80万元,自筹资金20万元。

六、效益分析

(一)直接经济效益

项目以10年为计算期(2003年—2012年),项目建成达正常经营年份时,年均收入80.0万元(以年接待8000人次,人均消费100元计算),该项目经营的税费主要有营业税(3%),年上缴税费2.4万元,年总成本费用60.0万元,年均利润17.6万元,10年内累计经营收入800.0万元,累计利润总额176.0万元,累计上缴税费总额24.0万元。

(二)间接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不仅优化了旅游产业结构,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而且使人们休闲、养身

有了一个好去处,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此而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更是难以估算。

(三)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优化了我区旅游结构,并为人们休憩和养身创造了一个天然环境,项目建设对促进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都有重要义。

由于“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是通过组织农户兴办旅游,这就增加了劳动力的就业门路,随着旅游等第三产业的扩大,群众的就业渠道更加广阔,这些都将有益于农民增加收入,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四)财务评价(((年利润率=利润总额/收入总额×100%=22.0%

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项目总投资×100%=17.6%

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项目总投资×100%=2.4%

投资回收期n=k/p=100/17.6=5.7年k为项目总投资p为项目年均收入

收益率r=p/k×100%=17.6/100×100%=17.6%

(((五)结论与建议

项目建成后,按计算期10年计算,累计收入800万元,累计上缴税金24.0万元,扣除成本和税金后累计可得纯收入176.0万元,年均纯收入17.6万元,其经济效益是可行的。

项目建成后,可为人们提供多元化、多功能的休闲、养身场所,具有稳定而长远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项目有很好的抗风险性,因此该项目是切实可行的。

建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立项。

七、项目进展情况

目前正进行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八、合作方式

合作、合资。

九、联系方式

项目单位:黄山区林业局

地址:黄山区桃源路

法人代表:朱旭东电话:0559—8510008

联 系 人:林辉电话:0559—8510019

传真:0559—8510017

第三篇:青海省青海湖景区生态旅游项目建设

青海省青海湖景区生态旅游项目建设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每年12月封冻,冰期6个月,冰厚半公尺以上。湖中有5个小岛,以海心山最大。鸟岛位于湖的西部,面积0.11平方公里,是斑头雁、鱼鸥、鸬鹚等10多种候鸟繁殖生息场所,数量多达100,000只以上。现已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湖中盛产青海湖裸鲤。滨湖草原为良好的天然牧场。

2011年,青海湖景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招商、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和“三年见规模、五年成品牌”的部署要求,紧扣“保护和发展”两大主题,努力在资源整合、市场整顿、环境整治上求突破,在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景区建设、加大宣传营销上做文章,在打基础、树形象、创品牌上下功夫,使景区发展实现了9个方面的新突破,即:基础设施有了新改善、服务功能有了新延展、旅游产品有了新亮点、内外环境有了新变化、管理水平有了新提高、服务质量有了新提升、资源保护有了新举措、宣传营销有了新突破、和谐景区有了新发展。

一、将景区建设与当地文化相结合青海湖地处农耕区和牧业区、中原文化和吐蕃文化、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汇地带,是多元文化的集中展示地,文化资源丰富多彩。近年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突出“借助文化繁荣旅游”的思路,积极挖掘青海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水域文化、品牌文化,着力构建“青海湖文化”发展体系,强化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以文化“软实力”推动旅游跨越发展。2011年,青海湖景区接待游客87.7万人次,旅游收入过亿元,游客满意度和美誉度增长,实现了青藏高原5A景区零的大突破。

在建设“文化青海湖”中,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十分注重“传承、拓新、彰显、传播、升华”五大环节。成立“青海省青海湖研究院”深挖环湖流域文化“家底”,实施了“五个一”文化精品工程,面向全国公开征集青海湖形象标识(徽标)和主题宣传词,建立了涵盖青海湖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等内容的摄影图库,策划实施了一系列青海湖艺术创作活动,建起十多座大型文化公益宣传牌,组织开展了包括文化品牌资源价值在内的无形资产评估等,不断加强对环湖厚重文化资源的利用,彰显“青海湖文化”元素。

在景区设计规划、发展生态旅游、扩大品牌影响力中,青海湖景区倾力打造具有“青海湖文化”特色的项目工程、旅游产品和节庆品牌活动。开工建设的鸟岛观鸟室及通道、六大入口系统等一系列建设项目,文化特色、民族特色与生态保护、时代特征相融合的特征十分鲜明。与中科院等高端科研院所的深入合作,使生态保护、生态之旅借高科技手段延伸为科技文化之旅。同时,景区还通过建设国际诗歌墙、雕塑园等,携手打造环湖赛、诗歌节、大地艺术节三张青海湖宣传“金名片”,树立青海湖节庆文化品牌。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目前,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文化旅游设施与文化旅游生活相得益彰的青海湖文化旅游新格局已经形成,促进了“生态青海湖”、“数字青海湖”、“和谐青海湖”的共同发展。

二、将景区建设与科研项目相结合以绿色发展为主要路径,以科研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通过扩大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青海湖景区进一步推进了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双轮驱动”发展。扩大了“中国科学院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科研基地”、“清华大学生物科学系实习基地”合作范畴和内容,与国内知名院所签订了高端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了相关规划设计研究院青海湖分院、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旅游开发办公室青海湖研究基地,使青海湖景区旅游科研创建全新发展模式,形成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高端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景区可以选择高水准的规划机构、规划专家,进行高层次的研发与评审,形成高质量的规划成果。利用青海湖研究基地这个平台,可以把景区建成面向全国的大学生实习基地、研究生实践基地、博士后工作站,从学术研究、智力咨询、品牌打造等层面集思广益,探索青海湖旅游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创新发展道路。邀请国内生态保护、旅游规划、旅游建设等方面的顶级专家成立了青海湖景区专家委员会,利用专业知识优势,充分发挥智囊作用,为景区的规划建设、生态保护、旅游发展出谋划策,形成全流程顶级专家参与的科学决策机制,为景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的智力支撑和科学决策参考。

三、国家湿地保护补助资金项目启动助力青海湖生态保护事业

2011年10月,由国家专项投资850万元的青海湖湿地治理项目正式启动。青海湖湿地治理项目建设期两年,主要用于对青海湖13万亩沼泽湿地进行封育,实施保护与恢复。项目涉及青海湖保护区鸟岛、海心山、布哈河三角洲、布哈河河口、天峻县新源镇、刚察县泉吉乡、海晏县甘子河乡、共和县石乃亥乡和黑马河乡等区域。

为保证青海湖湿地保护补助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与海晏、刚察、天峻等方面签订了《青海湖湿地保护补助工作

责任书》。青海湖湿地保护补助资金项目的实施,对积极探索高原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积累高原湿地恢复经验,建立湿地恢复模式,发挥宣传引导具有重要作用,对今后建立和推广高原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具有示范意义。通过对青海湖沼泽湿地封育恢复、治理和湿地资源监测等方面的建设,可使青海湖湿地和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得到很好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为履行《湿地公约》、全面推进湿地保护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助于促进保护生态、牧民增收。

四、景区建设实行宣传营销模式的创新

在不断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旅游服务的同时,青海湖景区宣传营销工作力度加大。委托编制的《青海湖景区旅游品牌营销规划》,明确了科学合理、系统实用的景区品牌营销长期规划,对于青海湖景区文化内涵挖掘和旅游品牌提升,促进青海湖景区世界级旅游品牌塑造具有指导意义。特色旅游产品的研发宣传力度加大,实现了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体育竞技、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等方面转变,通过环湖赛、诗歌节、大地艺术节、祭海文化节、观鱼放生节等一系列文化节庆赛事活动的举办和摄影、徒步、观鸟、户外露营、沙漠探险、徒步穿越等专题旅游的推出,有效发挥青海湖品牌效应。多元化的营销渠道构建,营销手段的创新,使景区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客源市场得以进一步巩固和拓展,2011年景区接待游客突破80万人次大关,实现青海湖景区游客量新突破,标志着青海湖景区迈入全国大景区行列。

第四篇:森林生态旅游整体开发项目建议书

森林生态旅游整体开发项目建议书

时间:2009-06-15 10:11来源:未知 作者:管理员 点击: 570次

一、项目建设背景 1、项目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 湖北省太子山国家公园与省太子山林管局两位一体,位于湖北省中部京山县境内,东经 11 2 4 8 11 3 0 3,北纬 3 0 4 8 3 1 0 2,北靠大洪山,南接江汉平原,总面积 113468 亩,森林覆盖率 83%。(2一、项目建设背景

1、项目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湖北省太子山国家公园与省太子山林管局两位一体,位于湖北省中部京山县境内,东经112°48′—113°03′,北纬30°48′—31°02′,北靠大洪山,南接江汉平原,总面积113468亩,森林覆盖率83%。

(2)地貌特征

公园地貌形态分为岩溶-低山区、低山区、低山丘陵区和岗地等五类,是大洪山余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特殊,有明显的喀斯特地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40-467米之间。水系多呈东北—西南流向。境内土壤大致分为四类:主要为黄棕壤和山地黄棕壤,其中分布面积最大的是黄棕壤。

(3)气候特征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4℃,1月为最冷月,极端最低温度-19.6 ℃;7月为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8℃,极端最高温度39.2℃,年平均降雨量1094.6㎜,降雨主要集中在4-8月,一般夏季多雨,冬春少雨。初霜期11月中旬,终霜期3月中旬,无霜期240天左右,日照时数1949.9小时,3-8月相对湿度70-80%。

(4)交通区位

公园地处湖北腹地,老汉宜公路南北两侧,交通以陆路运输为主,东距武汉120公里,西距荆州120公里、荆门60公里,北到襄樊230公里;距长(江埠)荆(门)铁路40公里,汉丹铁路115公里,焦枝铁路110公里。武(汉)荆(门)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且专设太子山互通一处。林区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2、公园历史沿革及社会经济状况

湖北省太子山林管局是湖北省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2001年5月,经省林业局批准建立太子山省级森林公园,2002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将太子山省级森林公园升级为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与太子山林管局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现辖有石龙、仙女、雁门、王岭四个林场及林科所、旅游开发中心、制药厂、派出所、职工医院、子弟小学等16个单位。横岭集为境内主要居住生活地,已初具小集镇规模,街道硬化、绿化,水、电、通讯样样畅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林管局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林管局一直以林为主,十分注重林业产业的发展,但由于诸多原因,林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仍是十分有限。林管局为了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旅游业,为林管局提供新的产业支柱。

(2)是发挥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推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林管局的发展仅仅依靠林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不利用,不开发,是一种浪费,因地制宜,建设符合大众消费的旅游区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实是求是的必然选择。

(3)是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当前,随着社会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的不断提高,追求时尚、健康、优雅舒适,多层次多内涵的休闲与旅游正成为一种时代气息的生活方式,回归大自然已成为当代人们生活的主流和发展方向,林管局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开发旅游资源是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合适的气候环境,优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处于湖北腹地,离武汉、荆门、潜江、天门、京山、仙桃、应城等中心城市均在180公里内,交通便利,客源充足。

(2)项目基础牢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大,风险系数小。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已累计投入资金近500万元,建成了一定规模,并于2003年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其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为项目开发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与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相适应。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素质的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大,追求文明、向往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这样为项目的开发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三、主要景点

1、王莽洞

位于公园中部山峰,洞口长约5 m,宽约0.5 m, 垂直入口向下约20米后,豁然开朗,别有洞天。洞内钟乳石林立,千姿百态,构成十六大景、四十八小景,洞连洞,洞扣洞,洞洞玄奥,其中“冰川瀑布”层层叠叠、“冰雪罗汉”形象逼真、“瑶池仙境”波光粼粼。洞内有暗河,但不知流向哪里。

2、大佛洞

位于公园中部山峰的山腰处,洞口宽约8 m,高约10 m。洞内天然形成一座坐佛,高约6m,宽约3m,栩栩如生。洞顶有一缝隙,每当正午时分,阳光透过缝隙正好照射在大佛身上,宝相庄严,崇敬膜拜之心尤然而生。

3、石仓雨林

位于公园中部的成片石体,满坡的太湖石棱棱角角,如刀砍斧劈,人行其上犹如进入一个天然的足疗场。林木生长于石缝之中,各种藤蔓借缝而生,依石而长,是石头的仓库,树木的天堂,藤蔓的海洋。

4、仙女泉

位于仙女林场的京太公路旁,泉水从山中巨洞中喷涌而出,流入洼地积水成潭,常年流水不断,泉水冬暖夏凉。1994年,经省地矿专家检验,仙女泉水为优质矿泉水。

5、神龙井

位于宋棚,泉水从山中石缝渗出,在洼地形成水源,深2m,面积约为5㎡,甘甜清凉,常年有水。

6、仙女崖

位于公园东北的突出山峰,高约200m,挺立陡峭,登崖远眺,林海茫茫,林木葱翠。

四、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期限、方式

1、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王莽洞景区深度开发。主要建设篡峰寺庙、登山健身道等。

(2)狩猎、拓展训练场等项目开发。主要建设狩猎场、拓展训练中心等。

(3)休闲度假中心建设。主要建设生态型游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等。

2、建设期

24个月。

3、投资方式

合资或独资经营。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王莽洞景区深度开发投资3000万元。

2、狩猎、拓展训练场等项目开发投资2700万元。

3、休闲度假中心建设投资3000万元。

六、效益评价及风险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据初步估算,随着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各旅游景点、景区的建设,游客的数量可成倍的增长,而且消费水平也将大为提高,根据总体规划及游客增长率,公园建成后,公园游客人数可达3-4万人次,旅游全年总收入达1000万元左右,预计能在9年内收回投资。

2、社会效益分析

(1)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可以增加200人以上常年就业。

(2)提高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知名度。能通过旅游带来大量的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以旅游形象为代表的优质环境,能提高旅游等各方面知名度,起到吸引人才和资金的作用。

(3)提高当地人民文化素质和修养水平。随着旅游的不断开发,能有效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欣赏水平,激发职工自觉热爱家园,成为社会进步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

七、结论

从对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评估、分析论证来看,项目的背景好,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能有效提升鄂中旅游业弱势,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投资风险小,经济见效快,是一个理想的建设投资项目。

第五篇:蒙山景区生态旅游之我见

生态旅游论文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专业:饲料与动物营养班级:学号:姓名:李金明

1002

20106643

蒙山景区生态旅游之我见

一,何为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二,生态旅游的特征是什么?

(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3)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4)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三,蒙山小叙

蒙山,古称东蒙、东山,为泰沂山脉系的一个分支。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西北部,跨临沂市蒙阴、费县、沂南、平邑四县。西北东南走向,绵延百余里(约75公里),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位于平邑县境内,为山东省第二高峰,被誉为“岱宗之亚”,素称“亚岱”。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蒙山自然风光秀丽,兼有泰山之雄壮、黄山之秀美、华山之险峻、雁荡山之奇绝。春天层峦叠翠,林海花潮,夏季飞瀑流水,云雾飘渺,秋时漫山碧透,红叶映照,冬日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登上龟蒙顶俯视四周,但见万壑流云,烟霞明灭,群峰相拱,像绿色浪涛滚滚北去;极目远眺,田畴如画,湖水如镜,白云悠悠,令人心旷神怡。不论何时登临蒙山,都会让人领略以清新、惬意和重返大自然的闲适与旷达。蒙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植被茂密。现有各类植物1200多种,古、珍、特树种繁多,森林覆盖率高达90%,1998年3月,经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测定,蒙山蒙阴云蒙景区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为220万个/立方厘米,是北京生态中心院内最高值的176倍,被誉为“天然大氧吧”、“森林浴场”,为休闲、疗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蒙阴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于1994年12月被原国家旅游局林业部批准设立,1995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9月被省旅游局颁为“山东省十大新景点”。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5年被新闻媒体和资深专家评为“山东十大最美的地方”第二名,公园总面积5.5万亩,自然资源丰富多彩。拥有野生动物:兽类10科15种,鸟类28科76种,植物100余科900余种,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有“百里林海,天然课堂”之称。1999年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监测,景区内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个,为北京地区的195倍,居全国之首,为该中心有史以来测得的最高值。被誉为“天然氧吧”、“超洁净地区”,成为“中国最佳绿色健身旅游胜地”。

蒙阴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平均气温12.8摄氏度,无霜期196天,年均降水998毫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巍巍蒙山,气势磅礴,风光秀丽,集众多名山优势于一身,雄、奇、险、秀、翠、幽,素有“七十二主峰,三十六洞天”之说,龟蒙景区以东鲁在望、古道奇观、玉泉枕流、鹰峰奇观、一径通天等十大景观著称。蒙山四季皆景,各有千秋。春来蒙山,百花盛开,彩蝶飞舞;盛夏之时,云蒸霞蔚,瀑流悬空;金秋时节,红叶如醉,硕果累累;隆冬登山,玉树琼枝,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不论何时登临蒙山,都会让人领略以清新、惬意和重返大自然的闲适与旷达。蒙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植被茂密。现有各类植物1200多种,古、珍、特树种繁多,森林覆盖率高达90%。四,蒙山生态旅游分析 1, 优势分析

蒙山景区面积广大,地貌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多姿多彩,更有大量原生态古迹,大部分地区处于未开发状态,加上沂蒙山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即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革命文化和沂蒙精神有机融合,形成蒙山独特的旅游文化氛围。而且对外联络便捷,交通区位优越,东近日照海滨,为山东旅游的重点地区。

1,劣势分析

蒙山寿星巨雕充分体现着景区养生长寿的旅游开发专题,是此地标志性景点,利用天然裸岩依山就势雕刻而成,高218米,宽198米。其规模之大为世界之最,但是寿星巨雕体量过大,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对自然景观破坏严重,与生态旅游的主题背道而驰。

而且蒙山的游览路线过长,景点分散,旅游路线不完整。五,蒙山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构建旅游大格局。蒙山的开发旅游应有一个总体的发展方向,再由各个县决定具体的发展细节,避免各县之间的盲目建设,毁掉蒙山的声誉。

2,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发展“养生长寿圣地”的定位,发展的核心要突出“养生”

3,因地制宜,将发展同当地百姓利益联系起来。让当地百姓享受到旅游带来的好处,以促使群众自发的保护旅游资源。

下载七里峪生态旅游景区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里峪生态旅游景区项目建议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景区建议书范文大全

    旅游景区开发建议书一、项目名称: 项目二、项目点基本情况 (村委会、村小组及开发点情况概述)三、项目实施的具体内容共分两个片区开发:(一)自然风景打造项目,包括国有林仙人洞景区......

    乌兰淖尔镇生态旅游项目建议书1

    乌兰淖尔镇生态旅游项目建议书一、基本情况 乌兰淖尔镇占地总面积87平方公里,自然景观有黄河、沙漠、草地、河滩、葡萄庄园及田园等,随着乌海市滨河西区建设的不断开展,现在的......

    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有关人士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以......

    河南省嵩山景区生态旅游之我见

    河南省嵩山景区生态旅游之我见摘要:嵩山最核心的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圣山,其主要的原因是嵩山及周边是中华民族兴起的地方,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三代再到周秦汉唐宋,中原地区始终......

    生态旅游景区森林防火责任书

    生态旅游景区森林防火责任书为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消防结合、强化管理、落实责任、依法治火”的工作方针,根据《森林防火条例》、《广东省......

    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 项目简况: 1、区域及地理位臵 蚁蜂镇位于驻马店西南部,西与泌阳县相邻,南与竹沟镇、瓦岗镇毗邻,北与遂平县接壤,东距驻马店市20公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达......

    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功能定位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大致等同于国外的国家公园体系。从保护效果而言,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可称之为典范,包括内务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是国家公园的专门管理机构,实行独立的垂......

    生态旅游项目策划书

    项目策划书的基本框架是包容策划所有内容的“容器”,它会因项目的不同而不同,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生态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本,供大家参考。一 项目背景: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是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