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桥《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以及必要的运算技能。“必要”一词清晰地体现了计算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一方面从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来看,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要通过计算去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从我校的实际出发,在计算教学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比如口算能力比较薄弱、计算基础不够扎实、计算法则混淆不清、计算能力参差不齐。而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不断加深,学生计算越发暴露出问题。这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精神,而且势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带来了不利因素。为了改变现状,更好的贯彻《课标》精神,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迅速有效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我们课题组提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研究目标、现实意义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1、探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法、技巧以及学生计算训练的方式方法。
2、激发学生在计算上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促使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根据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计算状况进行调查,我们认为: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历来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目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我们重在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确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为研究内容,重点研究培养良好数感、提高思维能力、增强实际应用、加强学生计算训练方式方法、及培养学生稳定的心理和良好习惯等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方法进行。
以口算的基本训练作为计算教学的突破口。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是课堂计算教学的重点
组织好有效练习是计算教学的关键。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是计算教学的动力。
利用学科活动定期交流研究中的得与失,以便及时反思及时改进。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同伴互助,观摩研讨
乌苏市石桥乡中心学校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负责人:张学玲2011.3
五、研究的进度计划
石桥乡中心校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张学玲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石桥乡中心校
石桥乡中心校 2011年3月
乌苏市石桥乡中心学校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负责人:张学玲2011.3
第二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
1、学生发展的需要
从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趋势来看,许多国家都将使学生理解数学的应用,发展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因此,我国小学数学应当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作为重要作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当重视解决问题的作用与价值。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解决问题教学有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
2、课程改革的需要
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教材内容转变最大的部分,无论是学习目标、内容体系、编排与呈现、教学模式还是评价方式,给教师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强烈的。由于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应用题在新课程中的功能性转变,在解决问题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暴露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不断总结与反思,重新认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价值,审现自己的教学行为。
本研究力图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为抓手,探索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机制,并进而形成解决问题教学的新模式,为教材修订提供依据,为广大教师提供可资参考的教学范例,真正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理念
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和四大教学目标之一,是与国际数学教学接轨的重要体现。它应该贯穿在所有数学内容的学习之中,而不仅仅在“应用题”中。“解决问题”不是一种知识形态。对教师而言,不仅是教学目标,更是一种教学意识、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而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综合的数学能力,是综合性、创造性地解决新的情境中陌生的数学问题的过程。
三、研究目标
1、学生层面: 通过课题研究,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着力点,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学会“数学地思维”
2、教师层面: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广大教师对解决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明白解决问题与应用题教学的区别及优势,研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3、学校层面: 通过本课题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培养出一批研究型教师,推动学校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研究的内容
1、解决问题的内涵及教育价值
(1)解决问题与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比较研究
(2)人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编写体系及其修订建议(3)解决问题的教育价值
2、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1)低年级段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渗透(2)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3)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
3、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测试与评价
五、研究原则
1、前瞻性原则
本课题研究应努力反映新世纪科技和社会发展对公民的科学知识的需求,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具有新时代的特征,从而促进师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科学性原则
必须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特别是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个性特点,把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并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为工作的指导。
3、创新性原则
要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规律,结合学科特点和当前“探究性、体验性、交往性、做中学”等教学改革的总趋向,创造性地设计出系列性的能够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新颖的教学策略。
六、研究方法 由于本课题的研究是一种基础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范例,是一种理论性、实证性、探索性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经验研究等研究方法,同时辅以文献的调查、实验等研究方法。
七、组织管理
1、组织管理:由校长全面指导实施,教务处成员主持,学校教师担任课题研究人员。
2、课题组成员:
组长: 卢波钦 副组长:蒋明文 卢如亮
成员:邱峻琦 曹爱国 侯少飞 欧阳毛古 侯爱花 谭家国 罗志华 何金金 李翠云 谭志忠 邓伟玲 邓媛园 王光耀 吴姝君 徐红莉 何芳 谭婷婷
八、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酝酿准备阶段(2013.4—2013.6)
1、制定方案,分层次落实课题
课题选定后,实验领导组和研究组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实验教师提出研究的目标和任务,设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写成课题设计方案。
2、加强管理,精心组织实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研究”课题是一项从理论上、实践上都具有探索性的研究工作,要加强领导和计划管理,尽量少走或不走弯路,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争取早出、多出成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7—2014.9)
1、加强学习,建立健全学习研究制度
学习是提高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的理论指导水平的重要措施,实施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才有正确的实践活动,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实验就陷入盲目的实践活动,研究就将遇到挫折。
参加课题研究后,应健全学习研究制度,制定好每学期研究工作计划;建立研究活动日(每周半天),认真开展学习研究活动。
2、认真做好搜集、积累和整理资料工作
资料的搜集和积累是实验必备工作,它也是研究的基础工作,是实验研究结论的基石;也是实验总结、实验报告、论文写作的起点和基础。
3、切实上好每一节实验研究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体系中最基本、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是实验研究的最实在、最丰富的实践活动,每一位实验教师都应重视和上好每节有后劲儿的实验课。
实验课要体现教学新思想、新观念、新措施和新方法。实验教学要有创新精神,做别人没有做过的试验,体验前人没有体验过的感受,发现前人没有发现过的东西,总结前人没有总结过的经验,探索前人没有探索的规律。
4、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活跃科研气氛,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开展多种教科研活动,是提高对科研工作的认识、活跃研究气氛、推动科研工作深入进行的重要措施,各地应积极地扎实地开展。各种活动应分学期做出工作计划:订出内容,提出要求,安排好研究活动时间等。
5、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估体系
根据我们构建的实验教学目标和研究理念,实验教学的评估应改变过去单一的“学习成绩”测试评价,做到评价目标的导向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9—2015.4)
搞好总结、定期组织鉴定验收,开好总结、结题会。
在课题鉴定验收时,要以实验目标所倡导的教学观念为依据,根据实验资料,对实验结果,做出定性和定量分析,写出实验报告,以便进行成果鉴定。
九、研究的子课题
在总的课题下,实验教师在不同年级不同教育阶段,可选择采用更为具体的子课题进行实验研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题目,选题时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题目要“小”、要“近”(贴近本地本校本人实际),内容要实(研究的内容要符合实际),视角要“新”(研究的视点要新,要比原有教学超前)。
荷叶中心校《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组
二0一三年四月
第三篇: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问题提出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英语学习必须达到二级标准,了解简单的单词拼读规律,掌握600至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等。可见单词作为英语语言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学习者语言水平的基石,正如房子是由一块一块的砖头砌起来的,英语就是由一个一个单词组成的。如果离开了丰富的词汇量的掌握和高效率的词汇学习方法,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一切必将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相反,良好的单词教学方法,丰富的词汇量,对英语的阅读、交流等提供更为有力的平台。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著名语言学家Wilkins说,没有语法只能传达很少的信息,没有词汇则什么也无法传达。语言学家博林格说,词汇中的信息量大大超过了语言中其他任何部分的信息量。自然教学法的倡导人特蕾西认为:词汇学习对于理解语言和言语输出都至关重要,有了足够的词汇量,即使对结构的了解几乎等于零,也可以理解和说出大量的第二语言。另一方面,根据艾宾杰斯遗忘曲线(记忆保持与时间间隔之间一定的关系)可以看出,小学生的记忆持久性不强容易遗忘;加之小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环境有限,小学生不能在生活中运用记忆,相反逐渐的遗忘。
我校的英语学习现状是:班额大,课时少,这就增加了英语教学的难度。据自己观察,三年级学生刚接触英语学习,对新鲜的东西具有好奇心,通过在课堂中唱唱、玩玩、写写,逐渐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四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在课堂中的主动性明显下降,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很大部分学生产生惧怕英语的心理。五年级学生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掌握了英语学习方法的学生在之后的英语学习中更积极,并且考试高分给他们带来明显的成就感;没有掌握英语学习方法的学生,主要是由于单词学习没有方法,靠死记硬背,所以每次考试分数低,长此以往,他们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排斥的心理。六年级部分学生听写单词能力差,不能很好的掌握四会词汇,造成句子读不通,在阅读中更无从下手,不能获得文章的意思,体会。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主要通过卡片或实物呈现单词,游戏法操练单词,抄写巩固单词,低年级认读复习单词、高年级听写复习单词四个步骤教授单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自己一直在反思的问题是:为什么学生们听音能说出单词意思,看图能说出英语单词,会读、会背课文,但是当出示单词时,低年级的班级中有10%的学生不能认读单词,高年级学生在单词听写方面有20%的学生完全靠死记硬背,过了一天就忘记了。单词掌握不牢固,考试的情况越来越不理想,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慢慢消失。所以现在我应该切实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一种能提高学生认读能力和听写能力的方法,在听说领先的基础上把视、听、说、读结合起来,将单词的音、形、意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单词认读能力和听写能力。
二、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
《中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中提到“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所谓“授之以鱼”,就是将鱼赠与对方,以解一时之饥;所谓“授之以渔”,则是向人传授捕鱼的方法,以解长久之患。作为教师应该向学生“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因为给的鱼再多,总有吃完的时候,而教会了捕鱼的方法,却可令人受用终生。因此,我们在单词教学时,除了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还要向学生传授英语单词直拼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学会怎样去拼读单词,使他们有“法”可依,避免他们学习的盲目性、被动性,学生就会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2.心理学理论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学习的催化剂,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我们倡导在直拼单词中唱唱、玩玩、写写等多种有趣的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形式中掌握这一直拼方法。
三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英语素质,改进小学英语
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提高小学生词汇量,有助于促进英语教学理论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结合。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可成为教学理论研究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桥梁。
第三、小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增加,有利于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它来自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又高于实践,易于小学英语教师掌握,可以成为广大小学英语教师的研究课题,并通过研究以改进自己的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促进小学英语教师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第四、小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增加可以丰富英语教学应用理论,更好地指导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由于它是基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而建立的,因此它更符合小学英语的教学特点,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就更强。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1)通过该课题的教学实验,探索小学生说好英语的奥妙。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主动积累,快乐说英语兴趣的形成。让学生把说英语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中来。
(2)通过该课题的教学实验,引导学生关心生活、感悟生活,在参与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积极的表达动因,让说英语成为学生表达的一种需要。
(3)通过研究,一旦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经验,将有利于推动本地区的教研教改工作的前进,从而发挥我校在本地区的窗口、示范作用。(4)通过研究,进一步锻炼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使教师由单纯的教学型向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综合型转变。
2.研究内容
为了推动我校课间我们说英语活动顺利实施,逐步营造学生自觉自愿的说英语的良好氛围,拓展学生英语习得的环境,创设适合小学生英语学习与能力形成的校园文化环境,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尤其是快速有效记忆单词的能力,让学生发展英语交际技能、学习技能和思维技能,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进行思维、摄取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能力,五、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资料分析法、访谈法、对比法等。
一、兴趣为首,消除词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二、语音为导,为词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寓教于乐,全面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1、巧用实物及图片,加强词汇教学的直观性。
2、活用游戏、歌谣,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
3、妙用语境,突出词汇教学的整体性。
4、以旧联新,形成网络式词汇教学。
5、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交际情景氛围。
六、研究措施及步骤 课题实施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1、制定研究方案。
2、进行理论学习,明确研究主旨,落实研究任务。
第二阶段:研究探索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1月)
1、各年级(学段)按计划进行研究。通过课堂实践研究制定情境性词汇教学方法及实施方案
2、对研究进程及有关情况进行调控,使研究不断趋于完善。
3、研究中及时总结研究情况。
第三阶段实践阶段(2014年2月———2014年7月)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在各自班级实践创新词汇教学方法,并各自完成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成果展示等材料的整理。每位成员进行课堂成果展示并撰写论文。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2月)
1、汇集整理资料、成果汇总、论文汇编。
2、撰写研究报告。
3、总结课题研究情况,撰写研究报告,申请验收。4.研究报告
第四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研究》个人课题计划二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它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研究的必要性
1、计算在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中的作用
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计算充分体现出其基础性和工具性。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对学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计算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
计算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思维发展的过程,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有效的计算教学,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之一,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它对于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全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迫切需要。
三、研究目标
1、探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法、技巧以及学生计算训练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2、激发学生在计算上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计算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3、培养学生专心、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规范书写、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特别是在计算课的教学中,注重计算与应用的有机结合,努力营造学生喜欢的数学计算课堂,在创造性的开发学习资源、设计情境及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
五、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探索一种比较有效的计算教学方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要从学生的数学学习出发,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调适契合,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2、开放性原则:开放教学空间、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内容,努力形成“大数学”、“大课堂”的格局。把学生学习的视野、活动的空间引向广阔的大千世界和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境界。
3、发展性原则: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用发展的战略眼光对待课题研究,注重学生数学活动中的理解、体验、表达、实践、评价等,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4、平等性原则:研究者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在学习上取得成功,都有潜质有待开发,都是值得尊重和关怀的,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
5、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去发现和理解算理,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并能运用新学的计算知识与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发展。
六、研究内容
1.小学数学课中情境教学资源的开发
(1)、在课堂中该为学生提供怎样的具体活动情境和学习资料
(2)、在数学计算课中如何把教学内容和情境有机结合起来
2.小学数学计算课中的方法多样化教学
(1)、怎样给足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去理解算理、研究算法
(2)、怎样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算理进行数学计算,找到多样化的算法
(3)、怎样引导学生去比较、验证,发现最优化的方法
3.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1)创设情境,提取信息(2)提出问题,尝试列式
(3)组内交流,探究算法(4)组间交流,理解算法
(5)归纳小结,明晰算法(6)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4.加强学生计算训练方式方法的研究。探究怎样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笔算、估算能力,并达到一定的速度。
5.计算教学中有效练习的设计。
七、研究措施
1.对小学数学计算课上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1)总结在计算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对在计算课堂中实施“创设情境,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尝试列式——组内交流,探究算法——组间交流,理解算法——归纳小结,明晰算法——巩固练习,应用拓展”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估测。
2.小学数学计算课上教学资源的开发
(1)、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场景资源的开发。
A、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
B、创设有趣的活动情景。
C、创设积极的游戏情景。
D、创设有趣的故事情景。
E、创设良好的探究情景。
(2)、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资料
A、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资料。
B、为学生提供实践应用的学习资料。
C、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的资料。
3、在实施计算教学后的学生调查和案例分析
对实验学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计算状况进行调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
4、计算教学在课堂实施后的反思与总结
结合课题研究,在计算课上实施“创设情境,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尝试列式——组内交流,探究算法——组间交流,理解算法——归纳小结,明晰算法——巩固练习,应用拓展”的研究。教学后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进行反思和总结,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边提高。
八、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各种途经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关注国内外计算教学的历史成果和最新动态。
2、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当地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进行归因分析。
3、个案研究法。根据老师在计算教学中的某一个教学设计、某一个课例、某一个教学片段或学生的学习状况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
4、经验总结法。对收集、积累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出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九、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
收集有关文献资料、报刊杂志作为课题实施的参考资料,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在计算课堂中实施“创设情境,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尝试列式——组内交流,探究算法——组间交流,理解算法——归纳小结,明晰算法——巩固练习,应用拓展”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估测。
2、第二阶段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课题研究。并探索“创设情境,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尝试列式——组内交流,探究算法——组间交流,理解算法——归纳小结,明晰算法——巩固练习,应用拓展”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在实施阶段边实践,边教研,边总结,及时整理研究数据和资料,写出教学心得及相关论文、案例。组内成员经常交流研究情况,优化研究过程。
3、第三阶段
课题总结阶段,汇总资料,认真总结研究情况。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 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它贯穿于 整个小学教学教材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考试评价的效果。但是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模式单
一、枯燥,教师、家长、学生都不是特别重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发展的要求。所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就变得尤为重要。由此,本文提出了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试图通过这些策略的施行,达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可见,计算对所有数学活动有多么的重要,离开了计算,数学活动就会没有根基的支撑,将会变得摇摇欲坠。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占有较大的比重。从低年级20以内整数加减法到中年级的两位数整数乘除法,再到高年级小数、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计算教学贯穿了整个小学数学教材。另外,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三大领域,都与计算密不可分。同时,计算在训练学生缜密的思维、严谨的态度、快速的反应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所以,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传统的计算教学都是通过大量繁琐、机械练习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只重视结果没有去重视方法、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思维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往往家长往往老师草率的定性为学生的粗心,其实,他们都是对计算不够重视,缺少有效的计算教学方法策略以及对课后计算作业的监督,这样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那么,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即让学生计算又快又准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的教师认为计算教学枯燥乏味,很少有教师在公开课、竞赛课上讲授计算内容。其实,计算教学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这样才能达到算得准、算得快的效果。细细分析教材,你会发现,凡是计算教学,它的呈现都是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我们要善于把握教材,让学生走进生活,激发计算的欲望。
训练形式多样性,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口算接龙”、“夺红旗”“小组竞赛”是最常用的训练形式,另外,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听算、视算、自编计算题等,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其实教师与学生进行计算方面的交流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之一。让学生看到什么感兴趣的事物就主动地去数一下,摆一下,计算一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时间感知计算的作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无疑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在计算式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某些知识不理解,学生在计算时意识不到是错误的。另一种是基本口算不熟练,造成计算失误。这两种错误都是在学生当中存在的,不从计算方法和口算方面进行纠正,错误就很难更正。另一种错误是由于学习习惯不好,例如抄错、看错题目,计算过程不符合要求,没有验算的习惯等等。因此,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平常练习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学生认真、细致的习惯是平时养成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严格要求学生。在学生做题时提醒他们要认真仔细,看清题目所表达的题意,看清题目中所提供的数据,根据题目的要求说出数量关系并正确的列出式子进行计算,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在解题时的准确性。在书写格式方面,也同样要求学生们一丝不苟、工工整整地完成,并且按照教师提出的格式要求进行答题。
(2)培养学生审题分析的习惯。
计算题的计算数据和运算符号学生们经常容易看错,也容易忽视对题目的周密观察和认真分析,盲目的进行计算,就容易使计算繁难,影响正确率。解计算题也要和解应用题一样,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加强审题训练。我对我的学生提出“先看、再想、后计算”的程序,教学生对题目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分析。
(3)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
验算习惯的养成能够有效的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即使学生具备了比较强的口算和笔算能力也依然要靠验算来确保计算正确。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有自觉检查作业、独立验算的好习惯,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口算、笔算、估算、简算多管齐下。
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具备较强的口算能力。掌握口算的算理、算法是口算能力培养的前提。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表内乘法和除法。他是其他一切运算的基础。在一年级教学中,有些学生还常常用掰手指的方法来进行计算,不仅计算速度慢,而且对今后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有影响。
笔算是计算的关键,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计算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笔算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想明白为什么这样算,理解计算的每一步,其次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笔算的简便形式,提高运算速度。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做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生活中估算的应用十分的广泛,而教学实践中,我法现估算可以再第一时间内判断出计算结果的范围,从而可以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所以加强估算的训练对计算有很大的帮助。
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简算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发现规律的过程。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各种用算定律是简算的主要依据。
让学生在意境中形成数感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实物,因为只有通过自己观察、操作,才能深刻体会数字的含义。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现有资源,最好让学生对数学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其真正理解数学。
四、学以致用。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加以利用,并运用到生活中,才是学习的根本。例如学习了分数的乘法后,可以结合班级人数实际情况,算算班级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而更重要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以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打好基础,而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提高与发展,依赖于学生计算思路的清晰、条理与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依赖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其关键在于教师的期望、激励、训练与培养。学生数学计能力训练与培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统一的要求,要采取科学灵活且有一定力度的训练方式,要在面向全体的前提下,关注个体的不同发展,做到既要注重个性化学习优势的发挥,又要体现统一的训练,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1]邹志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福建省华安县实验小学教师,2012
[2]刘艳玲.浅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赤峰市宁城县汐子镇总校,2013
[3]刘秀玲.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价值取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