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分离定律教学中深入落实核心素养
在分离定律教学中深入落实核心素养
[摘 要]以《分离定律》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
改变
教学观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教学不再是单纯地追求分数,而是注重培育
学生 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分离定律;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2008502
生物教学是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生物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现以《分离定律》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
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不但要深入研究,而且还要转变观念。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一切教育改革的先导,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应学科业务精熟,而且要以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长久以来,教师都以读重点、上名校作为评判人才的标准,学生成了考试机器,学校成了“人才”加工厂。那么,当代教师应树立怎样的人才观呢?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告诉我们,中学生不仅要知识丰富,而且要具备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等精神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追求高分,转变为以德树人、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转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教学目标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
认真研读生物课程标准,深刻领会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把握好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内在联系。如《分离定律》的教学目标可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这样设计:1.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
解释
分离现象――理性思维;2.举例相关的遗传学术语――生命观念;3.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与结果――理性思维;4.运用分离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社会责任;5.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与结果,体验科学思维,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科学探究。
三、改变教学方式
要让学生养成核心素养,除了要转化教学目标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发生较大的改变。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具体如下:
1.兴趣助推,推动核心素养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减轻学生在学习中的疲劳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兴趣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也就推动了核心素养的发展。如孟德尔就是因为对自然科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通过种植豌豆“种”出了遗传学。因此,在《分离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对孟德尔的生平及其发现遗传学规律的艰难历程进行介绍,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有不懈探索与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还要有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将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课堂教学,如“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儿子,这儿子是亲生的吗?”学生对这一类生活问题特别感兴趣,很想搞清是怎么回事,自然对相关内容的学习产生了求知欲。
2.创设问题情境,锻炼理性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调动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是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发掘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
例如,在教?W“单因子杂交实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豌豆有利于实验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进行杂交?两性花和单性花在杂交操作中有什么区别?教师课前先准备好豌豆花,让学生观察思考豌豆花的结构特点及两性花与单性花的区别,同时课件展现小麦花、丝瓜花、南瓜花等,使学生明白选择材料及科学操作对实验成功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知识体系。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此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如对杂交实验结果――F2出现性状分离应该如何解释?F1是自花受粉,F2出现了紫花和白花两种豌豆,F2的白花性状由谁决定?(经过分析讨论可以明确,F1含有两种遗传因子,即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F2为什么会出现3∶1的分离比呢?F1产生配子时及受精时应该满足怎样的条件?经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讨论,学生对纯合子、杂合子及杂交实验中的各代遗传因子的组成基本清楚,学生自然能够理解孟德尔对他的实验结果所做的分析和提出的假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体会模拟实验,落实科学探究
对于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经过了长达八年的实验研究,他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可想而知。这个实验历时较长,学生不可能完全照做,因此本文通过模拟实验来让学生体验
孟德尔 的科学探究过程。对于本实验,课本以信封模拟生殖器官,用卡片代替个体的基因型,学生抽出一张卡片代表产生配子的类型。笔者觉得学生在抽取卡片的过程中有一些主观因素在里面,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笔者用口香糖的盒子代替信封,给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口香糖的盒子(如下图),代表雌、雄生殖器官,里面放置40颗花生,其中20颗颜色标上A,另20颗颜色标上a,然后让学生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思考:为减少实验误差可采取什么措施?经过讨论,学生掌握了实验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同时认识到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要分离以及受精作用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4.联系生活实际,培养社会责任
生物学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生物核心素养和生物知识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创设事例真实、背景新颖、感受直观、引人入胜的情境,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来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与生物有关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假设5年之后你正在花卉基地工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本来开白花的一批花卉,出现了紫花植株,你马上意识到它的商业价值,决定培养这种新品种。试问让这株紫花植株的种子直接留种可以吗?试分析原因。怎样才能获得紫花植株的纯种?”这样的问题情境会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学生在逐步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会联系社会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培养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又如,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引入这样的社会问题:“人类的某些遗传病可能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或隐性遗传因子导致的。在医学实践中,对有关遗传病的遗传因子组成和发病概率做出科学的推断,可减少或防止某些遗传病的出现。小方怀上了异卵双胞胎,但是医生却告知她,她与丈夫小曾均属半乳糖血症(一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基因携带者。请你帮助预测,小方孕育的两个孩子是一男一女的概率和至少有一个小孩患有半乳糖血症的概率是多少?”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既教育。”作为教师,我们要用鲜活的例子来感染人、教育人和培养人,该教学环节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情感激发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综上可知,生物学核心素养并不是一节课就能培养好的,它是一个浩大的育人工程,这就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反思、学习和实践,不断改善和创新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把以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让生物学核心素养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成果,成为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第二篇: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由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中国自古有着“观乎人文,以化天下”的人文教育传统和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成果,但是由于西方文明的冲击,我们许多丰富的传统资源被边缘化,甚至消失殆尽。特别是西方腐朽文化和“个人至上”的价值观念已经开始影响着新一代青年的价值取向,甚至导致了某些人民族自信心的失落和民族意识的淡漠,使价值尺度走向了西化。所以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显得更为必要。
高中历史新教材不但提高了对历史学习方面能力的要求,更强调了对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贯穿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更突出了人文精神。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目的不是培养历史专家,而是让学生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给学生一种历史思辩的能力。本文试图结合自己历史教学的实践,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谈一点浅显之见。
一、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1、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历史史实,用榜样的力量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历史教材中敢于创新的人物和事迹多不胜数,例如:在思想领域:春秋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敢于革新,挑战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东汉前期杰出的唯物思想家王充,提出了“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事物”的唯物思想主张,反对当时被汉王朝推崇的“天人感应”说。宋代平民毕什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化交流的加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宋代指南针的发明并西传,为实现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从此世界由局部历史逐渐融合为整体。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说,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等等。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把创新榜样制作成鲜活的素材,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其次、以评价历史人物的留白艺术为手段,引导学生发展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历史人物的事迹是评价这个历史人物的最基础的标准,而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评价。所以,我常常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结合对历史人物的个人见解,并根据自己兴趣所向的不同收集大量资料对人物进行评价论证。给学生留下教学的空白,提供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亲生体验历史人物,让学生自己去填补历史。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在的创造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更多的学生能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
2、科学情感的培养
历史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感染同时要把这些情感付诸于行动,才会形成个人的品格、个性。这样,历史教学才是有效果的、有用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传统道德教育是历史教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人文情感教育,然而现代的历史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人文的情感,而且还应该培养学生具备 科学的情感。科学的情感同时也是对真理的情感,是一种理性的、执着的追求真理的体验,就是这种体验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情感。
对科学情感的培养:
首先、通过科技的进步或落后直接导致一个国家经济的兴衰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科学的价值和重视科学的必要性。
其次、利用历史人物对权威的批判、对真理不断追求的事例来培养学生具备追求科学的品格和思想。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布鲁诺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可是在这种新的理论中对唯物主义的宣传却触怒了教会,被宗教裁判所判火刑处死。但是我们从这里却学到了为科学的发展执着追求直至最终献身科学的精神。可通过给学生看纪录片、人物传记等给学生直观的科学精神体验,以培养学生养成对科学的信仰和真理的追求,形成良好的人格,为今后发展和参与社会竞争做准备。
最后、通过亲身经历追求真理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如,我让同学们收集中学教材包括初中教材中对李鸿章这个人物的评价结果,当然了同学们几乎一样的得出结论——卖国贼。我根据同学们得出的结果给同学们布置了一篇历史小论文,题目是:李鸿章是个爱国者。请同学们从决然相反的角度来挑战对李鸿章传统的评价。对于完全对立的角度,对于挑战传统的观念,同学既兴奋有感到无从下手,当时我和另外几个教师的合作下,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历史文献书籍和网站名称。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在亲身体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和奋斗的艰辛。这种科学情感可以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学习历史,提出历史问题,解决问题,历史才会进步,时代才会前进。培养了学生养成对科学的追求和勇于挑战科学的精神。
3、公民意识的培养
人不仅是单个的“人”,而且还是社会中的一员,在现代社会中人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居民,更应是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公民,所以在历史教育中必须强调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就是对社会的关注,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公德意识、人生价值是公民意识培养的三大目标,同时也是我们历史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社会,关注生活的能力,使学生有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勇于承担责任,使学生成为具有人文素养的合格公民。
历史上的有许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社会的关注。例如: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的业绩,至今广为流传。人们赞扬大禹高尚的情操,推崇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好品质,而这优良的传统,被世代赞美的品德,在中国历史上是云渊流长、恒古至今的。远有大禹,近有谭嗣同。戊戌变法时期激烈的政治活动家,忧国忧民,一身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今有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战天斗地改造大自然的英雄事迹活在了广大中国人的心里。在列举这些事迹的同时组织学生讨论:这些人为了国家的安危,为了建设国家不惜以牺牲性命为代价,到底是图什么?培养学生学会深层次的考虑问题,并从国家的利益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并从学生得出的结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在只有自己的世界里,并无所作为的人是渺小和丑陋的。我们要以自己的方式报效祖国,所以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正确对待自己存在的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4、美育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欣赏美、感受美,并且学会在生活中创造美。教育学认为,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他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审美教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人们去行动。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
首先、挖掘教材中大量的科学美、艺术美和社会美,让其做为载体来实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科学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美,在科学技术领域显得尤为突出。例如: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和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我在上课时利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中国石拱桥》一文并结合图片展示,通过鲜活的形象来感染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内心,从科学美的角度去欣赏它。象这样的例子在历史教材中还有很多很多: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宋朝的司南模型等等。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从艺术形象的整体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我在讲解秦朝时,把陕西博物馆“搬”进了教室,通过进距离欣赏出土的各种文物把学生拉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借用出土的各种艺术品做载体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同时也达到了历史的重现。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美和人的美,它包括人物美、社会斗争美、劳动美等。其中人物美在社会美中占据中心地位,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步的人生观又是人物美的核心。例如:战国时楚国的屈原,为了富国强兵,进谏楚怀王变法图强,变法不成,反遭冷落,诬陷后又被流放。身处逆境的屈原,仍念念不忘祖国,以一腔爱国爱民的激情写下了“长太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的诗句。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绝句,正是他一生不懈追求的真实写照。在恶劣的环境中,痛心战乱、悲痛万端,终于投入汨罗江自尽。屈原的死是壮美的,他的死在那个历史环境中,正是他忠于信念不屈意志的一种高度体现,他的死,已经升华到一种美的境界。我们借用历史教材中的人物的高尚事迹做为媒介,叫同学明白一个道理:生活在只有自己的世界里,并无所作为的人是渺小和丑陋的。我们也要做一个精神世界高尚的人。
其次、充分利用信息给予学生直观感受,进一步加强美育的效果。如果说历史教师讲述语言的美妙是激发学生审美的开始的话,那么为学生提供鲜活的事物则是导致学生完全沉浸审美感受的最佳教学手段。所以,我常常把多媒体运用在课堂上,还有每隔一星期的历史读物阅览课,以及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网络教室。
二、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人文素养的一些方法: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感情目标的培养
教育部颁布的新《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历史教育中的重要价值,要求教师重视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执行者,教师要建立起相应的教学理念,例如:备课时不是先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而要先考虑通过这些知识训练那些思维、培养那些能力、形成那些观点,然后再考虑教什么、怎么教。
2、认真钻研教材并充分发掘教材中蕴涵的人文精神
历史本身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这一点在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但教师如不重视发掘,在教学过程中就回出现“新壶装旧酒”落入陈窠的现象。比如说,教学中过于强调历史发展的“规律”,而忽视体现超越时代、民族和阶级的精神;过于强调历史知识的体系,而忽视散落于其中的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性的闪光点;过于强调介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而忽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求;过于强调意识形态的不同,而盲目排斥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过于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灿烂,而不懂得尊重世界其他民族对人类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这样就很难培养学生形成民主、平等、宽容、责任感等为核心的人文素养,所以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充分发掘历史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才能真正把人文精神传授给学生。
3、营造充满浓郁人文气息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外部环境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环境对有效形成意义建构有非常大的作用。就象我们在整洁、美丽的校园中介绍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要爱护环境时,学生应更能接受这一人文主义观点一样。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展现个人能力的机会,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这样,学生也才能真正感受并接受民主、平等、宽容等人文精神。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主要是学习者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它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即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因此,在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文立场,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竭力避免填鸭式的灌输,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有选择地“乐从”,要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地“体验”中了解历史,在“体验”中内化升华自身的人文素养。
然而由于学生长期受生活环境和家长的影响,对教育的错误理解和高考体制的束缚使他们对学习的被动应对,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因此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真正实施仍然任重而道远。教师只有排除阻力,加深社会、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才能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改革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第三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昆明市晋宁区晋城第四小学 陈永娇
今天从《评价万花筒》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文章,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给读者们解答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疑惑。
日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致力于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六大素养树立学生成长“标杆”。该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对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一、提出的背景
“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使得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自从世纪初新课改以来,课程的“三维目标”已经人尽皆知,但人们往往只在学科教学的文本知识中去寻找它,将它机械地割裂开来,并且存在对它善贴标签的现象。“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贯穿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实施以及质量标准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三维目标”可以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以完整体现。因此,“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和提升。
二、核心素养的落实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
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是,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
2.学习方式改变—问题化学习
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
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以认知建构的方式去重组问题、重组内容,让学生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
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景缺失。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
3.教学模式的变革—“活动课程”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4.课程规划—学科和跨学科课程
落实核心素养,从学校的课程规划角度,要完成两种课程的设计:一是学科课程,二是跨学科课程(即综合性课程)。学科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间接经验。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时的真实体验和直接经验,是以社会生活统合和调动已学的书本知识。它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两种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也各有特点,后者是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导的。两种学习交互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让教育和学习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全部社会意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所有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学,需要通过学习者间接经验学习和直接经验学习的交互才能实现。因此,当前学校完善两种课程的设计就极为重要。
第四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范文模版]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陇南市武都区江南小学 ———高毓鸿
一、提出的背景
“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使得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自从世纪初新课改以来,课程的“三维目标”已经人尽皆知,但人们往往只在学科教学的文本知识中去寻找它,将它机械地割裂开来,并且存在对它善贴标签的现象。“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贯穿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实施以及质量标准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三维目标”可以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以完整体现。因此,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这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核心素养具有中国特色,包括了能力、品格。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学下一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指向。
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简单地说,我们的传统是比较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觉得“双基”不完整,提出三维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用简单的比喻来说,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二、核心素养的落实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把核心素养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就是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思想体现在教学中去,真正体现课堂的育人功能。落实核心素养,一方面要遵循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学习,真正实现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另一方面就是要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把学习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人格,让学习者真正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
1、学习的本质是解决问题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基于学生问题的整体性学习,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碎片化学习。整体性学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问题解决策略,先见森林后见树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碎片化学习遵循知识的逻辑顺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学生的学习处于支离破碎和零敲碎打的状态,如同走迷宫,效益低下。
从知识为中心的碎片化学习转向问题解决的整体性学习,是核心素养背景下深度学习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必然选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重知轻人的观念,抓住学生的认知障碍点、思维矛盾点、情感体验点和智慧生成点,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整体性学习,实现问题共振、情感共鸣和智慧共生。“目中有人”是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前提。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
2、问题化学习方式
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以认知建构的方式去重组问题、重组内容,让学生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景缺失。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
3、教学模式的变革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4、学科和跨学科课程的整合
落实核心素养,从学校的课程规划角度,要完成两种课程的设计:一是学科课程,二是跨学科课程(即综合性课程)。
学科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间接经验。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时的真实体验和直接经验,是以社会生活统合和调动已学的书本知识。它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两种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也各有特点,后者是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导的。两种学习交互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让教育和学习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全部社会意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所有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学,需要通过学习者间接经验学习和直接经验学习的交互才能实现。因此,当前学校完善两种课程的设计就极为重要。
第五篇: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教学中如何落实
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教学中如何落实
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6个素养,分别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与高中应该是相通的,不需要再行研制,这里通过一些案例,主要讨论了数学学科6个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如何落实的问题.期刊代号:G392
分类名称:小学数学教与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05 期 关 键 词:
数学核心素养
教学
近两年,各种媒体上关于“核心素养”的讨论相当丰富,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抓手.教育部立项研究的核心素养,包括两个方面,或者说两个层次:一个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个是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结果,教育部已经于2016年9月13日公布并征求意见;高中近20个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已经告一段落,预计结果会在2017年第一季度随《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稿)》的公布同时出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三个方面展开,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文化基础的积累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为支撑条件,引导学生在社会参与及互动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虽然目前尚未公布,但从目前的研究看,主要包括以下6个素养,分别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笔者认为,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与高中应该是相通的,不需要另起炉灶、再行研制,也即: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是相同的,也是上述6个.本文主要讨论数学学科的6个核心素养在小学教学中如何落实,也附带涉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
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上述6个核心素养的定义,或者说“解释”如下所示.“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素养.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用数学语言予以表征.“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的素养.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另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是演绎.“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求解结论,验证结果并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主要包括:借助空间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建立数与形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主要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取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推断,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知识的素养.主要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构建模型,进行推断,获得结论.这6个核心素养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有密切联系的.笔者认为,它们可以分为三组,而且可以用下面的一段话表述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发展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的素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发展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素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发展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的素养.这是因为,直观想象也是一种数学抽象,数学运算也是一种逻辑推理,数据分析也是一种数学建模.二、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
上述6个核心素养,是数学教学中的精髓.那么,这些核心素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呢?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小学数学教育的特点,笔者有下面一些思考,与大家分享.小学数学的内容主要有识数、运算、图形、几何和推理,还有一点统计.“数”的概念形成依靠抽象,“图形”的概念形成也依靠抽象.例如,“5”是从5个野果、5条鱼、5颗石子等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圆”是从太阳、月亮、车轮等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客观世界中并没有抽象的“5”和抽象的“圆”,数学的研究对象其实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抽象”一词本身也是抽象的.到小学几年级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说“抽象”一词?这是一个可以研讨的问题.笔者觉得,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可以,例如,在讲“5”和“圆”的概念时,就可以说上面的那些话,自然就带出“抽象”一词.在教师第一次或第二次讲“抽象”一词时,学生未必理解,可能只是生硬地接受;但是多次以后,学生慢慢就体会、理解了.小学生对“抽象”一词的理解,也许更多地靠数学课,而不是靠语文课.“逻辑推理”一词及相应的素养也是从一、二年级开始就可以教给小学生,只不过起初可以只说“推理”,到高年级条件成熟时再表述为“逻辑推理”.例如,计算9+3=12时,有一个先把3拆成1+2的过程,再得出9+3=9+1+2=10+2=12.这种“算理”其实就是一种“推理”.当然,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会逐渐接触一些稍复杂的推理.“数学建模”的素养在三年级以后就可以教给小学生,只不过小学阶段可以不出现“数学建模”的说法,只说“模型”或者“类”等,最初甚至可以只用“一般形式的表达”的说法.例如,在学生学到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时,可以说“这是对于所有的数都正确的等式,是普遍的规律,这是数学概括和总结的结果,我们应该重视这种一般形式的表达”.到高年级学到“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等公式时,可以进一步说“这种一般形式的表达,也称为解决一类问题的模型”.“直观想象”一词从字面上不易理解,因为它其实是“几何直观与空间想象能力”缩减字数的结果.笔者觉得,在小学阶段可以不出现“直观想象”一词,起初只分别用“直观”“想象”的说法,把相应的素养教给学生,到高年级再视学生的情况结合实例分别用“几何直观”与“空间想象能力”的说法.例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附录2”中的例32是:
观察图1(《课标》中的图8):
请在图2(《课标》中的图9)中指出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相应图形:
对于该例的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物,但是要避免在一开始就展示实物,因为那样会部分失去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的机会,减少了教学过程中的思维含量,应该让学生在说出答案之后观察实物,作为对学生思维结果的“验证”.“数学运算”一词及相应的素养可以较早教给小学生,起初可以只说成“运算”.“运算”本身虽然是抽象的,但由于小学生很早就学习了加法、减法等具体的运算,所以对“运算”一词他们并不陌生.这一核心素养的教学,不但需要关注学生运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快慢,更要关注其运算方法的选择和对算理的了解.上面曾经举过一个9+3=12的例子,下面再简单说说除法运算的例子.在中低年级,数的范围局限在非负整数,除法只表示“平均分”,教学比较单一;到了高年级,数的范围扩大为整数、分数、小数,这时除法运算的教学在“平均分”以外也要扩大到“除法与分数的关系”“除法与比的关系”等.“数据分析”一词及相应的素养在五年级学习习近平均数以后才可以教给小学生,之前学习各种统计图时可以用“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的说法.在三年级及以前应该让小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数据整理的实践,但在这样的实践中最好不提“数据收集”“数据整理”这种专业词汇,只分别提及“数据”“收集”“整理”这些词.因为在三年级及以前,《课标》只要求学生“感受、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小学生初步习得这些核心素养,就具有了相应的文化基础,同时也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自主发展的步伐,也就获得了初步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们在提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候,要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不能脱离知识的传授和建构孤立地谈论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核心素养与传授数学知识不是分离的,更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融合的.数学核心素养虽然是教学中的精髓,但是不能脱离知识“肉体”而存在.核心素养一定是以知识为载体传授的,而且不是在讲授知识时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地传授的,而是融入其中、因势利导、水到渠成地传授的;也不是摆开架势、长篇大论地传授的,而是潜移默化、画龙点睛地传授的.例如,教师可以在“认识周长”的教学中传授或者渗透“数学抽象”的素养.“周长”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有四个核心要素——封闭图形、外围、一周、长度(数量).教师如果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逐步归纳、概括、理解了周长的这四个核心要素,笔者觉得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数学抽象”的素养.但是笔者在听课时曾经听到教师说“请同学们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周长”这样的话,这就把“一周”与“周长”混淆了,周长是一个数量,摸是摸不出来的.所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是以正确的知识传授为载体的.再例如,教师可以在“41个人两两握手问题”的教学中传授或者渗透“逻辑推理”的素养.例如,教师让学生从2个人两两握手、3个人两两握手开始思考,再到4个人、5个人两两握手等.在思考中,学生很快就会总结出“n个人两两握手,一共握了次”的规律.教师只要稍加提炼,说“这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就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了“逻辑推理”的素养.再例如,教师可以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的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归纳,植树问题一共就分为那么几“类”: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只有一端种、围成一圈种.小学阶段可以不出现“模型”“建模”等词汇,而用通俗的“类”来代替,也同样渗透了“数学建模”的素养.在某些小学,如果时机成熟,教师也可以说:这样的“类”,在数学上也称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再例如,教师可以在“小数加减法”等运算的教学中渗透“数学运算”的素养.比如,教师提出问题“做小数加减运算时,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后,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探索、讨论.教师在适当火候因势利导、提炼总结,表述出:“两个数做加减时,每一次加减时单位一定要统一;小数点对齐后,十分位的单位都是0.1,百分位的单位都是0.01,等等.”这就把运算程序的教学提升到算理的高度,从而也就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数学运算”的素养.再例如,教师可以在“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中渗透“直观想象”的素养.教师在展示实物,并提出“如何求一个长方体纸盒的表面积”的任务后,不应急于剪开该纸盒,而应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纸盒,逐渐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述出“长方体纸盒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的面积之和,是该长方体纸盒的表面积”;然后剪开纸盒,在展开图上标出上、下、前、后、左、右,检验刚才的结论.这样的教学过程,就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了“直观想象”的素养.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建立纸盒实物、立体图与展开图中各个面的对应关系,就更好了.再例如,教师可以在“阅兵问题”的教学中渗透“数据分析”的素养.在数据分析内容的教学中,数据最好是真实的、有意义的.比如,教师可以在播放阅兵仪式的录像片后,在黑板上展示阅兵中相关的数据,同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阅兵式要求每分钟走112步,1步长75厘米,问:平均1秒走多少米?再如,劳模方队的长度是27.9米,检阅区的长度是96米,问:劳模方队通过检阅区需要多少秒?这些都是有价值的真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也渗透了“数据分析”的素养.最后这个例子中,也可以借“阅兵仪式”“劳模方队”顺便进行思想教育,进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所以,依托学科教学,不仅能够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落地.作为数学教师,无论是小学教师、中学教师还是大学教师,从“育人为本”的理念出发,都有必要深入思考:数学学科的本质是什么?数学课程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究竟在哪里?现在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工作中,在认真地研究、表述各个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时,将会进一步把“以知识为导向的教学”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