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教学模式

时间:2019-05-13 02:3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辨教学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辨教学模式》。

第一篇:思辨教学模式

用逻辑的力量与理论的魅力服人育人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辨模式(方法)初探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 黄津成

【内容提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辨模式(方法)是逻辑的、思辨的方法与现实的、历史的材料的有机结合,是以辩证思维为核心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归纳法、演绎法、矛盾分析法、整体法等方式展开教学过程。这种可以全面渗透到政治课教学每一环节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政治课信度,提升学生思维水平,促进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是一种有效的理论教学和学习方式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思辨教学模式、辩证思维、归纳方法、演绎方法、矛盾分析法、整体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在高中学生中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这决定了它必须用很多的内容和精力进行理论教学。而理论要发挥育人的功能,说到底是二个字“讲理”。任何理论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历史的兼容性、时代的容涵性、逻辑的展开性,讲授理论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讲出理论的历史感、现实感和逻辑力量①,也就是说,我们的政治理论教学应该努力把理论本身的逻辑力量,对历史和现实的解释力充分地表现出来,以此来吸引学生、取信学生,从而达到服人育人的效果。

要让学生充分地领悟、体验政治理论的逻辑力量、对现实与历史的解释力,需要我们改革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的教学方式。而依据理论自身的逻辑,依据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重视理论的现实意义来展开教学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的特点是逻辑的、思辨的方法与现实的、历史的材 料有机的结合,是以辩证思维为核心展开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辩证逻辑思维,提升学生对理论的认同度,形成理论思维的习惯。笔者把这种教学模式称之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辨模式(方法)”,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这一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思辨模式(方法)教学的意义

1、是提升学生思维水平,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证实,到了高中阶段的的学生,其思维发展进入了一个形式运算逐步走向成熟,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发展的阶段(见下面关于皮亚杰理论和朱智贤、林崇德的研究结论)。但是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一个独特的特性,它不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而是一个教育的结果,离开了教育的培养,绝大多数人一生都不可能形成辩证逻辑思维。

辩证逻辑思维是一种更高水平的思维方式,对人的心理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思想政治课,特别是哲学常识这门课程,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帮助,林崇德等人的研究就证明了,由于高二年级开设了哲学常识课程,中国学生在高二年级时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得特别迅速,开始“占优势地位”②

其实,不但在哲学课程中蕴含着辩证思维的因素,思想政治课的其它课程中同样有丰富的辩证法的内容,其它的自然科学学科和人文学科之中也同样蕴含着辩证思维的因子。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隐含的辩证逻辑思维的因素,有意识地加以运用,以此为载体加强对学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培养,对学生智能的发展是一件功得无量的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辨模式(方法)便是一种以思辨性为基本特征,以培养辩证思维见长的教学模式。

2、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

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高中学生的“三观”是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经历“探究”和“实践”,逐步地领悟和树立起来的。而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在当今这个开放的中国,传统的与现代的、中国的与西方的、主流的与大众的、高雅的与庸俗的是同时存在并纠缠在一起的,多元文化并存是当今中国的一种客观现实。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多元化的文化世界中,要“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学生学会在复杂的情景中,面对多元的文化,进行合理地判断、取舍、融合、创新。而实现这一点的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世界,学会用辩证逻辑思维看待复杂的社会现象,用辩证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实践和生活。所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也就成为了思想政治课的最重要的能力目标了。它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教学重视思辨性,重视理论的逻辑力量和现实魅力。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辨模式(方法)显然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构建和实施思辨模式(方法)教学的可能性

1、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看,在高中阶段进行思辨模式(方法)教学,培养辩证思维是可行和必要的

(1)皮亚杰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高中学生进入了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阶段。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心理学理论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经历了若干阶段,0-2岁是感觉动作阶段,2-7岁是前运算阶段,7-11岁为具体运算阶段,11-15岁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到了形式运算阶段,儿童能够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思维,达到了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

皮亚杰的继承者和中国、前苏联的一些心理学者,把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引入到对儿童的思维发展的研究中,提出在形式运算阶段不断发展的同时,儿童思维的辩证运算能力也开始发展起来,辩证运算能力大体上出现在学龄后期,而它的发展则往往贯穿人的一生。辩证逻辑思维可以使青少年学会全面地、动态地看问题,使他们越出日常经验的狭隘界限,从而去把握客观现实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因此,在这一阶段运用辩证思维模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是完全可行的③。

(2)哈贝马斯的主体发展理论指出,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反思的能力。

德国著名思想家,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哈贝马斯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提出了他的自我发展的理论,他认为自我和自我意识的形成以及发展是一个与语言、思维(反思)和人的普遍行为结构以及个体对社会伦理价值标准的判断等相结合的综合过程。他提出,自我意识的形成、主体的发展过程由低到高经历四个阶段:意识模糊阶段、自我中心阶段、社会中心及客观主义阶段、抽象归纳阶段。

他提出的“抽象归纳阶段”是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具备假设思维能力的时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心理和生理条件,也就是说,个体基本上是从高中阶段开始步了“独立思考”阶段。这时他们已经具备了“从接受或盲从意识形态”或从“说教式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的潜在能力。哈贝马斯认为,在这一时期,引导、教育青少年对现存道德规范、传统社会交往形式进行独立思考式的反思,能让他们正确地设立自我意识,从而发展和形成独立和稳定的反思型自我。因此,在此一阶段运用“平等对话”和“语言思辨”的方法引导学生反思社会现实是教育的重要的切入点,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④

作为当代著名的思想家,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他的观点对后现代教育思想影响很大,在当代教育领域的影响很大。他所主张的“反思”、“语言思辨”与马克思所倡导的辩证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启示是:对青少年进行辩证思维的教育不但可行而且是必要的。

(3)朱智贤、林崇德关于中国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研究揭示:通过教育培养,用辩证方法思考问题在高中学生中逐步占优势。

朱智贤、林崇德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学生是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较为系统、深刻,进入科学体系,并开始知晓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基本规律;另外,他们的形式逻辑思维有了较大发展,且已经达到占主导地位,这就为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进入高中以后,“学习内容繁多、深刻,即在各学科中渗透辩证法的原理,又专门设了哲学常识”,于是,“使之自觉地按辩证方法思考问题”,到高二“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地位”⑤。

这些研究表明,中学生是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生生理、心理的成熟和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渗透辩证法的教育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以上这些中外的经典研究证实,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发展辩证逻辑思维的生理和心理所需要的前提条件,而有意识地进行参透辩证法的教学,运用辩证模式课堂开展辩证逻辑思维的养成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而政治课的理论教学中充分发掘学科的特点,重视逻辑的力量,充分发挥理论自身的魅力,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2、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进行思辨模式(方法)教学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理论性、批判性、逻辑性、时代性、教育性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特点。理论性体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包含了较为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在阐述课程理念时指出:“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理论是政治课程的主干,学生在学习掌握理论的过程中,既要学习知识,更要发展能力,形成理论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应该具有逻辑严密性、阐释全面性、认识深刻性的特点,也就是要形成一种辩证的、全面的看问题的能力。

批判性是指,思想政治课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评判政治和社会现实、理论的是非,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学会在相互比较中鉴别,在辩证分析中取舍,在理性批判中扬弃,在价值评价中选择。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现实的、历史的辩证否定,融入时代的因子,使学生获得一种全新的认识。这完全是辩证思维发展的过程。

逻辑性是指,思想政治课有自己的理论逻辑,它在内容上要实现“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 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学生只有领悟并体验到这一逻辑,才能实现政治课的“学会”。这需要我们按照理论自身的辩证发展逻辑组织教学过程。

时代性表现为,思想政治课要“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于是,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精神合拍,具有高度的时代敏感性,成为了思想政治课最突出的特点。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要把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创造不断地补充、充实到教学过程中来。这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课堂,确立一个否定、批判现成的东西的理念,这必然地要求具备辩证的思维方法。

教育性是政治课是鲜明的特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政治课要使学生“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课的教育性根源于政治课程所具有的综合性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掌握历史观点、辩证观点、阶级观点,引导学生运用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去分析社会现实,从而提高思想觉悟。这需要理论与现实的辩证统一,而思辨模式(方法)教学的长处正在于此。

不难看出,高中思想政治的基本特点要求我们的政治课堂具有辩证的、思辨的特征。这是我们思辨模式(方法)教学的现实依据。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思辨模式(方法)的实施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辨模式(方法),是凭借思想政治课理论的内在逻辑和理论的解释力,在理论与现实的互动过程中完成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注意,它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种具体的方法)。马克思的交往实践理论是这一教学方法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认为,理论是在主体际的交往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是现实与理论的辩证统一的过程⑥。课堂教学就是一个主体际的交往实践活动,要在课堂中把外在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内在的理论体系、知识结构,就必须在教学过 程中完成现实结构与意义结构的统一,实现现实与理论的辩证统一。而逻辑的、思辨的方法与现实的、历史的材料有机地结合、统一,正是思辨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方法)的基本特征。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辨模式(方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

1、引导学生分析复杂的现实情景,运用归纳法发现知识,构建理论 辩证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法,是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所进行的思维,它的发展与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是在与客观现实的互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因此思辨模式的政治课堂要求回到现实,回到学生生活世界中去。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把现实社会的材料引进课堂,使小课堂与大社会接轨的改革;把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引进课堂中来,让课堂生活化、体验化,是实践这一要求的很好的模式。

把大社会纳入小课堂,把生活世界引入课堂,必然地使课堂教学内容复杂化了。要让学生理清并且理解、把握这复杂的现实,需要引导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客观存在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同类型的客观事物和实践方式归纳到一起,并从中进行抽象、提炼,找出本质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来,从而得到知识,构建起学生自己的理论。这一过程是一个主体认识与客观实在进行双向互动的过程,是思维与存在辩证统一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思辨为主的课堂模式。

例如,在学习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的内容时,教师把美国对待波黑、伊拉克、朝鲜的打压政策,与美国对待以色列的包庇、纵容的政策同时引入课堂之中来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美国为什么要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实行“双重标准”?

在充分地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学生能够透过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美国国内也有许多民众反对美国政府的做法,那么美国政府为什么还要一意孤行?

学生深入理解的结果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在国家中居于主导地位,国家利 益就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的表现。

到这里,一个重要的理论结论由学生自己与材料的互动中生成了: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国家,统治阶级才是国家的真正的主人。

这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层层深入的抽象、提炼的过程,学生不断地从现实材料中归纳和提炼出理论性的结论,理论的出现是一个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归纳过程中生成了他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是运用归纳方法的思辨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越之处。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习主体与现实客体(学习材料)间实现有效地沟通、交往、互动,是课堂成功的关键。老师在课堂中起一个引导作用、催化剂作用,促使学生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

以归纳法为主要方法的思辨课堂其基本的流程是:“列举实例――分析现象――归纳共性――提炼主题――构建理论”。是一个“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的教学方式。这一方法可以作为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运用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之中。

2、指导学生活用演绎思维,领悟理论的历史厚重感和解释现实、指导改造现实的能力

归纳法的运用,需要在课堂中模仿或复演人类知识发现的过程,对于有限的课堂时空来说,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另一方面,对于有些高度抽象的理论,让高中学生去“发现”常常难以实现。因此从效率上讲,此时只有采用先接受,然后加以运用的学习程序。所以需要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演绎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是以间接知识为主的学习,是对已有知识、理论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这种意义接受式的学习也是一种思维演绎的过程和方法。所以演绎方法是一种更常用的政治理论教学方式。

用演绎方式进行教学和学习,其基本的程序是:“理解理论――分析现实――解决问题――概括方法――内化理论”。

在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的环节,需要教师把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基础讲明白,要把理论的历史厚重感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形成心理体验,从而达到意义 接受学习,准确而全面地把握理论。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理论去理解、解释现实中相类似的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把握,掌握理论运用的方法,最终内化理论,并把它们纳入到自己的智能结构中去。

在讲授历史唯物主义的二个基本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原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原理的内容时,教师先讲述了二个原理的基本内容,然后引导学生遵循马克思的研究思路,从中国历史中的社会形态变迁、主要的朝代更替的史实出发,验证理论的普遍解释力,使得学生接受并理解理论的内涵。

接着,师生一起运用这一理论去分析当今中国的现实,引导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永恒性,分析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认识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理解理论创新、思想方法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随着学习、分析的深入,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由抽象到具体,完成了理论自身的第二次飞跃,从而真正把握了理论。

这是一个典型的演绎式的教学与学习方式,理论与现实的互动过程是以已有的理论为出发点的,教学过程中“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在运用思想把握现实的过程中,“全面落实课程目标”。⑦

3、帮助学生把握矛盾分析法,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学会用复杂眼光看复杂事物

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原理,辩证思维的重要方法就应该是矛盾分析法。思辨的教学方法理应以矛盾分析法为其基本的方法。

社会现实是复杂的,理解和把握复杂的现实,必须运用矛盾分析法,认清矛盾,把握重点,理解矛盾运动过程。因此,理论与现实的融合,需要矛盾分析法这座桥梁。

作为理论教学方法的矛盾分析法,要求师生对进入课堂学习视野的所有问题,都要以矛盾的、复杂的眼光去对待它,进行这样一个思维的过程:“找出 原因――分析矛盾――把握重点――解决矛盾――理解理论”。

矛盾分析法的运用需要遵循三个重要的原则:一是辩证矛盾的具体性原则,即承认事物和思想的差异性,认识到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是具有对立统一思想相互转化和统一的灵活性,也就是要认识到事物的矛盾具有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和统一的灵活性,要反对把理论绝对化,反对思想僵化的错误倾向。三是运用分析与综合结合、统一的思想方法把握具体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

在学习高一经济常识的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理论知识时,教师把前几年经济生活中通货紧缩的现实摆到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寻找原因中所隐含的矛盾,再启发学生找出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矛盾,发现其中构成矛盾双方的主要方面,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解决矛盾的策略,然后再把自己得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以对比,从而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宏观调控的相关理论,加深对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解和认同。

但这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生活实际,把学生的眼光导向当前出现的经济过热的现象,探讨通货膨胀的潜在威胁,并依据有关经济理论,讨论预防、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可能的方法和措施,在此基础上,再把一些专家们的建议与学生自己讨论得出的结论加以对照,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认同,使学生明确认识到,理论需要与实际结合,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综合地、灵活地运用。

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还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抽象出更高层次的认识规律:事物是发展变化着的,面对不同的情况,需要我们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理论来指导问题的解决,从而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综合程度更高的把握知识和理论的能力和态度。

在此一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在思维上,矛盾分析法、分析与综合思维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理论与实践又一次形成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推动着学生辩证思维向深刻性方向发展。

4、促使学生确立整体观念,学会全面分析现实问题的方法

在理论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困惑,理论的抽象水平越高,它离 现实就越远,具体性就越差,运用起来就越困难。在用演绎法学习层次比较高的抽象理论时,这就更明显。在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中,这类抽象层次比较高的理论明显增加,这一教学和学习中的困难也就越来越突出。

改变这种现象,解决这个困难,就必须让理论回到具体当中,让抽象理论再次具体化。完成这一转化,就需要我们把理论带回到完整的具体的现实中去考察和研究,需要一个整体的、全局的、宏观的视角,也即要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分析现实问题的过程。

面对一个处于复杂关系网中的现实问题,在教学和学习中,要完整地把握它,我们需要的基本的思维程序是:“多角度分析――全面理解――多元化解决方案――理论具体化”。

高中课程中打通学科界限的综合课程的出现,跨学科方法的倡导,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整体性教学和学习方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内容整合、过程开放、思维多元为特征的综合性学习内容,特别需要整体观点,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如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部分内容时,需要学生理解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到毛泽东思想,再发展到邓小平理论,直至今天的“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的完整的历史过程,这里需要历史的、发展的观点;需要学生从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等多方面把握“三个代表”的内涵,这显然需要调动经济、政治、哲学、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很明确,把握这一重要的政治理论,没有一个多角度的、全面的观点和思维方法是不可能的。

再进一步,当学生把理论层次提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层面时,上面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又需要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就促进了学生更高水平的整体思维的发展。而这正是高中生思维发展的较高要求,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需要。

再比如,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时,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化学、物理等学科的知识、理论、思维都需要进行适当的整合,在这样的整合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多元化价值取向、思维综合等方面的能力会得到极大的促进。所以,面对现实问题,面对复杂社会的开放性的政治课堂教学,必然地要求整体性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中需要的是发散基础上的多元融合的思维方式,思辨模式(方法)的教学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以上我们讨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思辨模式(方法)实施中所经常使用的四种具体方法:归纳方法、演绎方法、矛盾分析法、整体方法。它们既可以相互结合、配合而形成一个思辨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单独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应用于某一教学和学习的环节之中。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更多地是以后者的方式运用这些方法的,作为具体的教学和学习的方法,在理论教学和学习中,它们具有普遍适用性。无论你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这些方法都可以渗透和运用于其中的。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思辨模式(方法)的初步教育效果

思辨模式的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其积极效果是明显的,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这一方法的充分运用,带来了以下一些正效益:

1、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兴趣提高

在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和教师情况的教学调查中,笔者任教班级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是非常有兴趣的,把政治理论学习列为喜欢和比较喜欢的人数达到了98.2%,是所有学科中比例最高的,对思想政治课而言,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有的学生还把这一课堂中激发形成的兴趣延伸到了课外,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有部分学生把目光投向了哲学原理,西方现、当代思想家的著作,现代经济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等书籍和文章,甚至出现了数理化教师就学生课外阅读向政治教师提“抗议”的现象,这是以前极少见的。

2、政治课教学的信度有所提高

思辨模式的政治理论课,以理论思维与客观现实的双向互动为根本活动方式展开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把理论自身的逻辑力量和解释现实、指导实践的力量充分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认同、信服思想政治课所传授的理论,提高了政治课的教学信度,达到了以理服人,以理育人的良好效果。

3、促进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初步形成了辩证看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素质,增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从学生解决课堂训练中设计的情景性的现实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更全面了,看法更为辩证了,辩证逻辑思维占据了比较明显的优势。从我们学校学科答疑网上学生们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讨论中,我们也能看出,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分析现实,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层次,并能辩证地、理性地对待现实中存在的现象,如在讨论台独势力发展的问题,讨论美国外交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时,学生能抓住主要矛盾,辩证分析事物发展过程和趋势,而不再是情绪化地就事论事了。这说明,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政治理论把握的全面性方面都有提高,这使得学生获得了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

能够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社会现实问题,显然有利于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就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正确地为自己的人生定位,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在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特别是学生学业水平相对较好,思维发展较好的重点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思辨模式(方法)教学是可行而且有效的教学和学习的方式。

引文出处: ①《哲学通论》 孙正聿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p.482-491 ②③ 《学习与发展》 林崇德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247 《思惟发展心理学》朱智贤等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82-84 p.562-576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p.381-386 ④ 《德国教育思想概论》 范捷平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p.64-73 ⑤⑥⑦ 《学习与发展》 林崇德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244-247 《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 任平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教学建议部分

主要参考材料:

1、《走向实践的唯物主义》

任平著 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哲学通论》 孙正聿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学习与发展》 林崇德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思惟发展心理学》

朱智贤等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辩证逻辑原理》

赵总宽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6、《德国教育思想概论》 范捷平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7、《当代心理学新进展》 郭本禹主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9、《把能力交给学生》

袭普良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10、《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论》

胡兴松著

广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004-8-25第一稿

第二篇:高校外语教师思辨型教学模式探究

高校外语教师思辨型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外语教育也在面临着转型。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因为导致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不高被屡屡质疑,愈来愈显现出其弊端。思辨型教学模式,已然成为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愈来愈盛,外语学习的重要程度越来越高,全国的大中小院校学习外语的热情日益高涨。但我国外语界审视学校的外语教育时现状时发现,高校的外语教师在教学时过于注重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方面的训练,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思辨能力的训练。殊不知,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十分重要,不仅是外语学习时的必备能力,更是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之一。

一、思辨能力的定义

(一)定义

思辨能力源自英文的“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又称为批判性思维,在学界通常认为现代思辨能力的创始人是约翰?杜威。罗伯特?恩尼斯认为思辨能力即是“对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及价值进行的个人判断。”[1]国内有学者认为,思辨能力是批判技能和批判精神的统一。近20年来,西方国家关于思辨能力的研究著述甚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包括第一层的元思辨能力和第二层的次思辨能力。[2]元思辨能力是一种对思辨计划进行评估、调整、检查的能力,而次思辨能力是具有如好奇、自信、正直等的情感特质、分析、评价、推理等的认知技能,并能够接受第一层能力的监控和管理。具有思辨能力的人,能够更为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考虑问题时更具逻辑性,并从中学到有用的经验。

(二)我国外语思辨型教学现状

高校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一直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今虽然英语教学历经多次改革,但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主要包括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不大,所学的英语知识实用性不强等。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外语教学的错误目标和定位。高校英语教师在教授学生时忽略了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只注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等,课程设置和检测方式也均是围绕这些技能进行,通常教学部门多数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外语教师的绩效考核指标和学生英语水平的凭证,这使得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专心于英语各个部分的分别练习,而缺乏综合能力和推理归纳能力,在语言组织方面也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同时教师为了教学业绩,也只注重应试所需能力的训练,而不去增加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两者相互作用,形成高校学生的思辨能力很弱甚至“缺失”的恶性循环。

二、思辨型教学模式的建立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显然,如今大多数学校的外语教学模式是很难完成这一目标的,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成为必然。

(一)改变测评方式

以往学校评估学生英语能力的方式就是看其英语各类考级的成绩,而这些考试在近年来已经变得愈来愈程式化、重复化,以至于学生成为只会应试英语,不会实际应用的“考试机器”。为了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充实评测方式,增加主观题的比重,如评测方式可包括小组辩论、调研、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并在测试时减少选择题类的客观题型,增加文章等主观题型的比重,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测评时强调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考试不只是为了分数,更重要的是通过测验看到自己的不足。一味地通过题海战术来提升分数是无法从根本上提升英语水平的。不要一刀切,应进行层级教学,即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思辨能力来进行差异性教学,根据他们在推理能力、逻辑能力、分析能力方面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创造自由课堂氛围

我国的教育传统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象征,拥有着毋庸置疑的话语权,而学生则一直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一旦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提出疑问,通常会被认为是对权威的挑战,是不被学校提倡的做法。这种教授方式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渐渐丧失了创造力和质疑问题的能力。所以高校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就要放下身段,改变既有观念,抛弃以前对于自身认知的刻板成见,与学生进行平等、真诚的互动交流,在学生提出异议时要认真考虑并给予回应,并且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创造一个自由、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他们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三)改进教学内容,多提思辨性问题

思辨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训练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那样只会禁锢学生的思辨能力,扼杀他们的创造力。思辨本质上是一个过程,在不断地提问与反思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对问题的新的认识。所以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出质疑的同时,也应向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给他们一个开放式的思考空间。例如在分析一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联想和改写,使他们充分参与其中。

(四)鼓励自主学习

外国学者认为,自主学习从本质上是学习者与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之间的心理关系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决策的能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早已不适用于高校外语的学习,教师在教授学生时,应该做到努力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力,让其真正做到有兴趣、有目标地完成学习。同时要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创立网络学习的平台、电子数据库、电子图书馆等,提供各种音频、视频、电子书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使用这些资源时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等,充分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已然变成一个巨大的“地球村”。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校外语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用。外语教育人员应把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

第三篇:高考作文思辨范本

高考作文思辨范本

一、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怀 “如今的青年怎么了”,近来,关于青春的话题持续引发社会热议。有声音批评,本是最富朝气锐气、最有权利做梦的年轻一代,不少人却陷入利益的羁绊,精致利己而老于世故,热衷实惠而耻谈理想。

实际上,时常陷入利益羁绊的又何止青年?一事当先,做还是不做,往往悉心思忖;分内工作,竭尽全力还是敷衍塞责,尚得仔细权衡。得与失,取与予,风险与收益,付出与回报——在利益的坐标系上,很多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演绎着价值排序,精准计算着投入产出。一切似乎都进行得准确顺畅。只是,当物质的欲望填满生活,利益的喧嚣遮蔽生命的星光,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也会惘然惆怅:为什么,我们“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

当今中国,利益的正当性早已“除魅”。对利益名正言顺的主张,让人人得享发展成果,“利益觉醒”可说是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马克思早有断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刻意回避利益,岂止是陈腐迂阔,离开利益的齿轮,世界将空挡滑行。对个人也好,对社会也好,都如小平同志所言,“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主义”。

但是,考量利益,并非让利益的追求绝对化。表面上看,精致的利益计较未必无益于社会的进步。相反,它有可能在短期内创造出经济奇迹。利益最大化的风轮,很容易鼓荡物质的城堡遍地开花。然而,这样的城堡却精神凋敝,缺乏良性演进的可能。只在意自己的人不会在意公共问题,只关心物质利益的人不会关心社会福祉。

一旦利益的巨浪吞噬了理想情怀,我们的身边便会充斥利己主义的铁杆拥趸,责任能够淡忘、道德可以离席、灵魂容许出丑。不是吗?毒奶粉泛滥,地沟油盛行,在唯利是图的利益尽头,是良知的出局和底线的崩塌。

志愿服务,主动回报社会,却被猜测其中掩藏着利益动机;应对灾难,企业献出爱心,却被揣度背后有着利益交换。杨善洲图什么,用利益的逻辑说不通,就斥为“傻瓜”;郭明义为什么,用功利的尺子量不了,就断言“神经病”。利益的风暴撕碎了悬在一些人头顶的崇高云层,人不过是欲念死海中一个小小的漩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与实利挂钩的理想不是“做作”、便是“矫情”,利益于是成为时代价值的“粉碎机”,让我们的社会只剩诛心之论,难言感动信任。

这是现代版的义利困惑,也是堕落版的利益考量。走出了“耻于言利”的时代,难道就一定要抛弃“时刻准备着”的理想?经历着“利益解放”的大潮,难道就一定要放弃“为了全人类”的信念?拒绝利益主义独步天下,理想情怀又该何处安放?

就像文学家所说的那样,“理想有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却可以借着星光在人生海洋中远航”。确实,理想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不能帮我们找一个优厚的工作,领一份体面的薪水。甚至一个有理想的人,活在当下,会比别人更觉生存的困难与尴尬。但是人若没有了理想,生命将走向何方?我们赞颂希望“让人类远离饥饿”的袁隆平,我们钦佩把汗水洒落山间邮路的王顺友,实际上是赞颂一种更饱满的意义、钦佩一种更丰盈的人生。循着理想的星光,我们才能跳脱一己得失,眼界更远、胸怀更大,找到一个更持久、更深刻的生命出口。

“唯意志论”者固然举步维艰,只有利益的人生同样苍白无力,“喻于利”不是开启幸福的万能之钥,“喻于义”才能推开梦想的必然之门。构筑精神的高地、留存理想的底色,才有灵魂的原野郁郁葱葱,文明的河流碧波荡漾。这就是为什么写出《国富论》的亚当•斯密,更看重《道德情操论》,也是为什么社会的改革者,既需要现实主义的利益考量,更需要理想主义的勇气担当。翻开历史,越是大发展、大变动的时代,越需要有超越个人、超越利益的理想。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的执着信念,法国大革命中民主自由的热烈追求,20世纪初叶席卷世界的红色狂飙,都曾是导引时代前进的旗帜。在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时刻,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的当下,尤需在物质利益之外,多一份理想情怀。借用叔本华的一句话,它是对每个时代伟大事物的同一性和连续性的信心,是对一代代人的变化和衰退的抗议。

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设心态”

曾有人说,批判精神,是呼唤进步的闪耀火花,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沉沦;批判精神,是追求真理的神圣之光,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堕落;批判精神,是面向未来的热切向往,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绝望。

诚哉斯言。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批判是思想进步的活水、社会发展的源泉。没有哥白尼的批判精神,就没有神学大厦的坍塌,也就没有我们所生活星球的真相;没有费尔巴哈的批判精神,就没有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登场;没有共产党人的批判精神,就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的拨乱反正,也就没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正是在批判中,我们突破一个又一个禁区,从必然王国一步步逼近自由王国。

如果说问题是时代的呼声,那么批判则是对这呼声的回应。在认识论层面,批判是认识问题的逻辑起点;从方法论角度,批判为解决问题、推动进步提供了契机。然而,仅仅有批判精神,混沌的世界是否就一片澄明、丛生的问题是否就迎刃而解?

比批判更进一步,费尔巴哈贡献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哥白尼勾画出太阳系运行的真实图景。中国共产党人的态度,毛泽东说得清楚:“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这样的态度,是辩证唯物主义者的态度,也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态度。在他们眼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不是置身事外的冷嘲热讽,也不是痛快一时的情绪宣泄,而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设的相得益彰。他们懂得,当批判精神异化为“为批判而批判”,不加分辨地否定昨天、鄙薄今天、怀疑明天,结果只能陷入历史的虚无:昨天一无所有,今天一无是处,明天一无建树。

社会总有不完美,值得批判的事情岂止车载斗量。13亿人口的中国,快速发展的转型期,有问题,甚至有很多问题,都再正常不过;即便是已经“熊抱”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也不得不承认,“今天,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得人类可以往返于地球与月球之间,但我们在处理人类事务方面依然捉襟见肘”。对这些问题拿起批判的武器,正确而且必要。问题是,如果人人都坐而论道,谁来为我们解决问题?

与解决问题相比,做个“批判家”并不难,对照理想,现实的缺憾俯拾即是。做个“愤青”就更容易,只需加一句“这个社会怎么了”,微博便会“很有气质”。但是,复杂的矛盾不会因批判自然遁形,社会的正义更不会因批判自动实现。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德尔诺夫舍克说得好,“单靠政治人物的努力是难以改善世界的”。社会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都不能放弃对肌体健康所负有的责任。

批判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是体现存在感的绝佳方式,但历史的责任不允许我们满足于道德飙车。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也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制度的改革,社会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待众人一起发力。鞭挞黑暗时,点亮蜡烛;蔑视贪婪时,拒绝同流;痛斥冷漠时,伸出双手……我们不仅要做提出问题的共同体,更要做解决问题的共同体。

“颠簸于批判主义的无边波浪之中,我们需要寻找一块陆地建构自己的理想。”令人欣慰的是,在我们的时代,有18名路人漠然而过的佛山街道,也有大学生司占杰倾注爱心的麻风病村庄;有彭宇案莫衷一是的质疑,也有硕士生李英强兴办乡村图书馆的志向;有郭美美炫富的空虚手袋,也有志愿者行动的朴实守望;有校园里“怀疑的时代还需要信仰吗”的不休争论,也有新闻界“我是建设者”倡议的强烈共鸣……站在这块剧烈转型的不完美土地,有人沉溺于愤世嫉俗,有人习惯于悲观抱怨,但总有一些人以行动肩起责任,用积极主动的点滴努力,积攒起改造社会的正能量。

时代不仅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不要把批判的自由留给自己,却把创造的权利让给别人。历史的原野如此辽阔,作为时代的一员,你完全可以栽下花草、留下芬芳,种下树木、留下清凉。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时代前进的一大步。

有个体意识,也要有全局观念

在今日中国的现实语境下谈全局观念,很容易招来拍砖乃至讥笑。一个传统上如此重视集体归属感的群体,又刚从“狠斗私字一闪念”的年代走出来不远,很多人还沉浸在对“无我”的反思之中。追求个性的张扬,强调多元与多样,思想的松绑,仿佛才刚刚开始。有什么必要在肯定个体意识的同时,强调全局观念的“也要”?

这正是社会治理的复杂性所在。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哪种观念像个体意识与利益诉求一样,如此席卷人心。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到“我的地盘我做主”,从“言利未必非君子”到“无利不起早”,个人利益已经成为很多人处理社会关系的出发点。或含蓄或直白,或温和或激烈,对个体的强调,迅速在社会价值谱系中全线展开。

观念的演进,源自奔流的实践。个体意识勃兴的背后,是告别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进程。明确的权利主体和利益边界,是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也正是因为对个体利益的尊重,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才赢得了亿万人发自内心的推动。只有集体没有个体的时代一去不返。

然而,“全局”从来不会因为对“个体”的强调就不复存在。辩证法的伟大在于,它永远提醒我们认识到问题的另一面。垃圾焚烧厂建在你这里不行,建在我这里也不行,但它总要建在一个地方,否则必然是垃圾围城;修桥修路修车站,拆你的房子不行,动我的奶酪不许,但它不可能修在空中,除非大家都不过桥不走路不出远门。一边抱怨雾霾遮天,一边不愿安步当车节能减排;一面痛骂就医难买房贵,一面又都想挂专家号住豪宅,这样的“通吃心态”,不止是在初级阶段的中国行不通,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地方,恐怕也都会碰壁。

一切都让个人听命于集体,强调个人为“全局”无条件牺牲确属苛求;但“我满足了,才是公平,我满意了,才叫正义”,肯定也非理性。如果每个人都想着一己之私的最大化,完全以自身的感受衡量社会进步,“各私其私,绝无国民同体之概念”,不仅难以发育出良好的社会,也难以长久维持个体的利益。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利益多元的时代。如果我们承认权利和利益的多元多样,欢呼由此带来的文明进步,那么也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不同的利益都要尊重,个体与整体必须协调。近年来,无论是地铁禁食的争议,小区文明养犬的讨论,还是公共场所禁烟引发的热议,一系列公共事件无不提醒我们,个体行为并非是可以肆意奔突的河流,权利是有边界的。正如谚语所说,你挥舞拳头的权利止于我的鼻尖。懂得不同主体的妥协沟通,才能形成多元共存的利益格局。

社会的发展,将个体的尊严和福利推上了空前的高度,但也要看到,超乎历史条件和时代环境的个人主张,可能成为国家之痛。对“从摇篮到坟墓”高福利制度的过度追求,让欧洲国家掉入高成本、高税收的陷阱,社会危机由此而生。同样地,在中国进入快速城镇化的当下,要求取消所有城乡差别,在教育、医疗、户籍制度等方面实现绝对的均等化,不仅是脱离历史的,也是超越时代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以后,传统的权利概念经历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即绝对的、排他的权利须受到某种限制,以服从公共利益的需要。这个过程也是作为个体的公民重新进入社会的过程,是意识到权利之上还有社会责任的过程。无视他人权利和社会整体利益,脱离时代的语境,抽象的权利只能在现实中逐渐风干。

不要总让“个体”与“全局”彼此排斥、互相追尾,不要总将对“全局”的考量,放在“个体”的对立面上。标签盛行的地方,理性容易枯萎;思维陷入绝对时,真理即成谬误。如果说,个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只是公民意识成熟的第一步,那么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还需要每一个人更多秉持目光四射的全局观念,更多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有“权利意识”,也要有“法治观念”

这些年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如果说,当年一部《秋菊打官司》的电影,曾让人们充满好奇,那么今天,“讨说法”已经成为社会口头禅。从主张经济、社会、文化和消费者权利,到捍卫政治、环境、食品安全和纳税人权利,“权利意识”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入人心、影响社会、改变国家。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由平等意识、网络媒体勃兴提供的多元表达平台、民主政治进步造就的个体意识启蒙,所有这一切,成为人们权利意识的萌发、表达和伸张的“时代注脚”。与之相伴,“权利意识”的高涨,也为树立法律权威、培养法治观念、发掘公民意识,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成为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一元钱”官司的较真,厘清的是社会是非观念;“物权”概念的普及,调动起创造财富的热情;“环境权”的主张,增强着生态文明的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时代的洪流往往泥沙俱下,在极短时期内高涨的权利意识,也呈现出某种“初级阶段”特征。正如《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指出的,“一部分人只注重享受权利,不注重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导致公众权利意识强与社会责任意识弱并存这一现象的存在”。飞机航班延误,冲上跑道拦飞机;发生医患纠纷,把棺材花圈抬到医院;网上讨论辩论,动辄粗口相向,乃至暴力威胁……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种走岔道的极端方式,将“权利意识”异化为“交相害”而非“交相利”的行为,让人遗憾,也发人深思:权利的风帆如何行进,才能抵达文明的彼岸?

“在一个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会里,一个人所能够拥有的一切权利,其唯一的来由是法律。”法学家杰里米•边沁的结论一针见血。“权利意识”的伸张,离不开“法治观念”护航。在法律的条款中去寻找依据,权利的主张才能水到渠成;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权利的实现才能顺理成章。反之,把“权利”当作为所欲为的通行证,认为有了利益诉求,就能够理直气壮地去冲撞底线、挑战规则、突破边界,整个社会又如何做到和谐运转?

一个成熟的社会,有许多不言自明的遵循:在高速公路开车,尽管车是自己的,但是不能超速行驶;在城市里盖房子,尽管土地使用权是自己的,但依然要服从市政规划。这些常识的背后,是对个人权利的清醒认知——没有什么权利是绝对的。任何个人权利的行使,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惟其如此,自己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他人的权利才能得到维护,社会的福利才会趋于最大化。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艰难爬坡中,法治观念必须“跟得上”权利意识的步伐。一边是权利意识已经成为人们的惯性思维,一边是法治观念尚未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其间的落差,很容易造成社会生活的失序。没有对公共规则的遵从,我行我素的自由,就会导致“组团式过马路”的乱象;缺乏对法律程序的敬畏,对化工项目的异议,很可能演变成行为失控的骚乱。那种只问结果不计手段、“以错纠错”式维权,看似“高效有力”,却会让更多人不讲文明、不守规矩。在这个意义上,权利如果不能正确行使,不仅不能成为法治进程的铺路石,反而可能变成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任何社会行为一旦脱离法治视野,便不可能带来公共福利的实质增进,也难有公平正义的真正实现。今天,如果说,“权利意识”的启蒙我们已经完成,那么“法治观念”的启蒙还在路上。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深层原因所在。既要“权利意识”,也要“法治观念”,二者彼此砥砺、相互促进,才能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治理和社会生活,使“权利意识”成为构建现代公民人格、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

第四篇:智慧思辨

“智慧思辨”类作文的类型与写法

“智慧思辨”类作文是指那些在审题、立意、构思方面需要进行辩证思考的作文。它主要有论争型、质疑型、辩证思考型三种常见类型。论争型的特点是只选择正反命题中的一个来写,虽然明知两种观点各有道理,适用于不同的方面,但在写作时只能写一个,而且必须写得充分到位,不能模棱两可。如:2006年高考浙江卷话题作文“生有所息/生无所息”。质疑型的特点是给出两种不同的见解、观点,这些见解、观点从某种角度看都是正确的,但都有所偏颇,需要辩证分析,进行全面的审视。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一话题作文“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质疑型和论争型可以通过对比加强认识:论争型只能选择一个观点来写,角度单一;质疑型则必须整合两种观点来写,分析全面。辩证思考型的特点是给出某些材料或观点,这些材料或观点表面看似合理,但深入分析又有不合理的地方。或者表面看似不合理,但仔细分析又有合理之处。考生需要通过现象发现本质,通过结果探究原因,进行理性思考。如:2008年高考辽宁卷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的新材料作文。

1、论争型写作示例

请以“旁观者清”或“旁观者未必清”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写作指导这道题目属于成语正反命题类思辨作文,在成语类命题作文的基础上加一个可供选择的反向命题,使考生有了选择立意的自由。先说“旁观者清”,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大到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的决断,小到个人事业、爱情的取舍,往往都存在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事例。再说“旁观者未必清”,作为一个旁观者,对有些情况和细节并不清楚,没有当事人了解得透彻、明了。如果不细致地去辨析,不深刻地去体验,往往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片段示例]

作为一个旁观者,能清晰地认识自身错误。习惯,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犯错误,而作为“当局者”却难以感知和认识。在旅游景点巴黎圣母院,有一句“请保持安静”的中文提示;在珍珠港景区,出现了专门给中国人看的“垃圾桶在此”的提示:在泰国皇宫,亦用中文写着“请便后冲水”。很多人会因此愤慨,但仍会不由自主地继续在公共场合高声谈论,乱丢乱扔,方便后不冲便池。作为一个旁观者,以他人的心情看待自己的错误,你是否会感到这些行为之可恶,是否会觉得这是中国人的耻辱?处于局中,总是无法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跳出局外,旁观自己的错误,才更能警醒自己,深刻铭记,从而彻底改正。作一个旁观者,可以帮助我们用清醒的认识敲碎陋习的桎梏。

2、质疑型写作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体育运动员不断冲刺,“更快、更高、更强”体现了人类挑战极限、不断突破的精神。

拉一个弹簧,如果拉力超过了弹簧的承受极限,弹簧就会失去弹性。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质疑型作文的典型命题形式。题目给出几个说法不一的材料,让考生进行整合,辩证分析。

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给自己订立新的目标,给生活以动力,最大限度地发 挥潜力,否则,人生将一事无成,碌碌无为;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量力而行,别将生命之弦绷得太紧,否则,你将无法享受清风明月之美,生活味同嚼蜡。文章应该兼顾正反两方面,合理有度地说明理想的生活态度。

这种质疑型作文最好的立意就是整合两种观点,提出自己全新的见解,既肯定每种观点的长处。又指出每种观点的不足。

[片段示例]

“更快、更高、更强”这一奥运会的宗旨正是运动员们挑战极限的动力。博尔特将男子百米纪录提高到9秒69,而乔伊娜女子百米10秒49的成绩至今无人能近。一个个世界纪录的诞生便是人们一次次挑战极限的成功。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目前开发出来的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另外的则需要我们去解放它。让我们挑战极限,将它开发出来,这对我们百益而无一害。

曾经,珠穆朗玛峰是不可征服的;曾经,南极极点是不可穿越的;曾经,马里亚纳海沟是下不去的„„而今,珠穆朗玛峰上插遍了各国国旗;而今,南极极点上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而今,马里亚纳海沟里还有我们的残温„„这一个个不可能在现在已经变为现实,这都是因为挑战极限,变不可能为可能。

极限虽然可以使自己、使人类的潜力得以提高,但不要过分挑战。它就如弹簧一样,有受压的限度。

珠穆朗玛峰上也有受难者的尸骸,南极极点前也有未走完的足迹,马里亚纳海沟里也有勇士的墓碑„„

因此,在刷新成绩、不断突破自我的同时,也别忘了量力而行。

3、辩证思考型写作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次灾难过后,都有太多的人争着领养孤儿。据心理学家分析,领养孤儿要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家庭氛围要同孩子原先的家庭相似,教育方式、家长性格都要与孤儿相适宜。但是,太多的人仅凭自己一腔热血。热心却导致了家庭的破裂,孩子再次面临家庭破碎的痛苦,伤害再次打击无辜孩子柔弱的心灵。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种思辨型材料不能简单地说对或者不对。对这种作文需要作出从表到里、从果到因的理性思考。善良、热心没有错,但理念、方法、措施不当,善良也会变味,热心也会让人心凉甚至心痛。所以,从材料的寓意或含意中提炼一个具有哲学高度的观点十分必要。

[片段示例]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我们以最迅速、最团结的行动援救了太多的生命,我们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无数的闪光灯聚焦四川,闪烁着无数动人、感人的故事,但也刺伤了灾区人们的眼睛。

被成功救援的孩子本是幸运的,但有的记者为了采访,一遍一遍地唤起他们伤痛的回忆,孩子失声痛哭,大人也泣不成声;有热心的志愿者缺乏救灾常识,却前往灾区,虽有一颗炽热之心却给灾区添乱。不正确的救援动作、不完善的服务行为、不合理的安慰帮助给灾区人民“二次伤害”,善良由本意的抚慰变成了刺伤心灵的利剑。

中华民族是坚毅、热心、善良的民族。当我们挺过洪水、挺过非典、挺过不法分子对祖国的分裂和对奥运的亵渎,我们也必将挺过惨烈的汶川大地震。但我们需要更多的思索和行动,站在别人的角度,理性全面地看待问题。

怎样写思辩性议论文

黑格尔把他的逻辑学命名为“思辩逻辑”,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解释,思辩逻辑就是从对立面中认识它的统一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所谓思辩性议论文,就是指在立意、构思等方面融注了辩证思维因素的作文。

思辩性议论文常见的有论争型、质疑型、辩证思考型三类。

一、论争型议论文的写作

论争型议论文就是对同一命题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思考。例如1991年国高考大作文“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就属于论争型议论文。类似的题目还有:知难而进/知难而退;激流勇退/激流通进;人言可畏/人言不可畏;大器晚成/大器未必晚成。

论争型议论文实质就是把辩论的某些机制引入作文的命题。略有区别的是,辩论中正反两方的认定,是带有强制性的。而论争型议论文,在考场上,正方反方往往由考生自行认定,以便思路畅通,充分发挥;平时训练既可由学生自行认定一方行文,也可让学生分别用正方和反方的观点各写一篇作文。

写论争型议论文,必须注意两点:

第一、无论是以正方观点还是以反方观点立论行文,都要用充足的理由阐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主张;都要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切忌强词夺理。以“知难而进/知难而退”为例:

如按正方观点立论行文,就要正面赞扬,提倡敢于与困难作斗争的“知难而进”的精神,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欧立希为发明治昏睡病的药物,失败了六百零五次,若是知难而退,不坚持六百零六次试验,能成功吗?不是知难而进,莫泊桑能从一人多高的退稿上站起来吗?不是“愈挫愈奋”,知难而进,孙中山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能推翻满清王朝吗?前人的成功无不是知难而进的结果。

若用反方观点行文,就要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知难而退”是必要的。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不讲究科学方法的蛮干与成功无缘。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攻,党中央毛主席主动撤出延安,结果赢得了全中国。年轻数学家高斯从热衷于证明欧几里德的第五公理即平行公里的大军中退出来,努力证明这条公理的不成立,终于有了一种惊人的全新几何学——非欧几何。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必要的后退为了更快的前进。

第二,行文时既可以以正面阐明自己的观点为主,也可以在反驳对方观点的过程中确定自己的观点。反驳过程中,观点可以针锋相对,分析应该一针见血(章熊语),但应当注意礼貌,注意用语的分寸、文明、得体,不能以谩骂、人身攻击代替辩驳。

“世间的事物是复杂的,往往不能简单地作„是‟或„非‟的判断,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章熊《应该怎样学习语文》《语文报》48期)论争型议论文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能有效防止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以偏概全的毛病。

二、质疑型议论文的写作

质疑型议论文就是对似成定论的观点和见解(经验)、格言、成语等生疑质疑,反弹琵琶,“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清·刘熙载《艺概·诗概》),正中求反,异中求深,提出与世俗传统迥然有别的观点。如“庄公不昏——《曹刿论战》读后”;这是人物评价上的破旧立新;“就是要好高骛远”,“就是要表现自己”、“忠言顺耳更利于行”,这是对成语、格言、流行观念唱反调。

质疑型议论文就是运用逆向思维,在作文构思时排开常规习见的思路,站 在对立面的角度去思索,进而产生新认识,一反流俗固有的看法,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如写《庄公不昏》,构思时就要突破以庄公“无能”、“浅见”反对曹刿的“有能”“远见”的常规思路,求异创新;曹刿的“有能”、“远见”得以充分发挥,皆因庄公的“任人唯贤”和“虚心纳谏”,可见“庄公不昏”。别于流俗的独到见解源于立意构思的反常。

如写《就是要好高骛远》,应从正名入题。“好高骛远”通常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或过远的目标。这种观点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片面性。作文立意时,应一反传统观念,标其新、立其异: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行动,做为跨世纪的当代青年就是要好高骛远,勇攀高峰,敢超前人。严济慈先生为浙大题词,不是勉励青年“勇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的么?

写质疑型议论文,也要注意两点:

第一、苏轼说:“为文以反常合道为有趣。”质疑型议论文除了用反常手法即逆向思考外,还必须“合道”,因此,质疑求新不能曲解本意,有悖于事实,与公理相左。也就是说,求异必须遵守同一法则:反弹琵琶应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切忌牵强附会,破绽百出。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前人所有的观点(经验)都可以质疑、反弹琵琶的。(如“讳疾忌医”,“浑水摸鱼”等贬义词就不能反其意而用之。)

第二、成语新解,重在“解”,旨在“新”。重在“解”,是指要在成语的诠释上下功夫,即根据社会发展文化的需要,更新成语所反映出的旧观念、旧意识,划清必要的界限,这是行文的前提。如写《就是要表现自己》,应把“表现自己”诠释为“表现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智能,表现自己的价值,表现自己对人类的贡献。”有了这一笔,文章就好写了。旨在“新”,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力求说明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也就是有感而发,有的放矢。如写上题,就要针对现实中有人对敢于自荐、敢于表现自己的改革者的攻击、批驳“好表现自己”的观点,赞扬提倡敢于表现自己,为那些在改革大潮中敢于自荐、挺身而出的闯将鸣锣开道、呐感助威。

质疑型议论文鼓励学生逆向思考,有助于学生突破心理定势,克服思维惰性,使学生遇事不迷信书,不盲从权威,人云亦云,而是根据客观事实和情况,冷静地思考问题,主动求索,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特殊见解。

三、辩证思考型议论文的写作

辩证思考型议论文,就是对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辩证分析思考,运用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发展变化的观点从司空见惯的事物或现象中发掘出蕴含其中的哲理。如1990年全国高考大作文要求考生“针对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这里是个坏地方!‟„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展开议论,实质上就是要求考生对第一个小姑娘的话辩证分析思考,进而确立最佳立意角度:“不要以偏概全,片面地看问题”。类似的题目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可用事物转化的观点去分析;《见物不见人》,可用主观与客观观点去分析;《只见树林不见森林》,可用局部与整体的观点去分析;《跬步与千里》,可用量变与质变的观点去分析;《守株待兔》,可用偶然与必然的观点去分析。

写辩证思考型议论文,如何辩证思考呢?

第一、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观察、分析,认识各种事物和现象,由表及里,深入底蕴,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异中求同,同中辩异。有些题目,特别是提供材料的话题作文,所供材料往往是几种相互对立的观点,立论时肯定一种,否定一种,抑或几种观点相加,都是不合适的。因为形式的差异,往往蕴含着精 神的一致,高明的做法是异中求同,即从表面上差异极大的事物之间,找出它们本质上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立论的基础。有这样一则材料作文题:

在关于如何成才的讨论会上,甲持“顺境”说,认为“顺境是成才必不可少的条件”;乙持“逆境”说,因为“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丙持“机遇”说,“千里马不遇伯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没有机遇难成才”。三人各持一端,争论不休。

请你针对他们的争论,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三人关于成才的看法截然不同,看似对立实则有统一的一面:三者都只强调了成才的客观因素,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因而都带有片面性。因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能否成才,客观条件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主观因素。这样异中求同,既找到了立论的依据,又防止了顾此失彼,避免了片面性。有些材料、题目,形同实异,审题时,就应该同中辨异,即从事物的共性中分辨出个性,找出差别。请看下面一道作文题。

(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物极必反。

联系上面的两则成语,写一篇议论文。

这两则成语都能阐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但能否分辨出二者的不同则是能否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侧重于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祸兮福所倚”,“物极必反”,侧重说明事物都有一个限度,凡事做过了头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好事也会变成坏事,“福兮祸所伏”。“同中辨异”特别重要,我们可以由二者之“同”确立习作的中心论点,再根据二者之“异”确定习作的分论点。

第二、分清关系,确定侧重点。

辩证思考型议论文的题目往往是涉及几个事物关系的多元概念,如(1)《课内与课外》;(2)《索取与奉献》;(3)《无私与无畏》;(4)《逆境·进取·成才》;(5)《自卑·自负·自强》。审题立意时,首先要分清题目中几组概念间的关系,并在弄清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确定行文的侧重点。

题(1)“课内与课外”是并列关系,共同说明“一个学生只有把课内学习和课外的阅读结合起来,就学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才能真正搞好学习”。并列关系题目的重点在两侧,不能偏废。

题(2)“索取与奉献”是正反对比关系,行文时要以反衬正,重点阐述“奉献”的必要与可贵,人生的价值不在索取,而在于奉献,“给,永远比拿愉快。”

题(3)“无私与无畏”是因果关系,行文时可采用因果分析法,因为无私,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才敢于同各种腐败现象做斗争;也正因为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才能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二者互为因果,各有侧重。

题(4)“逆境·进取·成才”三个概念之间是递进关系,可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阐明:“逆境思进取,进取方成才”。行文的重点应放在“怎样进取”上。

题(5)“自卑与自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并列关系。二者又同“自强”构成条件关系,要“自强”就要克服“自负”与“自卑”,端正态度,振作精神,最终自强。行文的重点当是“如何自强”,不能把三者平等对待,更不能把“自负”与“自强”混为一谈。

辩证思考型议论文,既可避免就事论事,泛泛而谈,使议论辩证深刻,又可防止思维的片面性和见解的绝对化。

论争型议论文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探寻认识事物的本质,对同一事物作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和剖析,立体思考;质疑型议论文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利于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干扰,不囿于成见,独立思考,求异探索,辩证思考型议论文引导学生自觉地在作文过程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去分析问题,阐明道理,促进中学生思维的深化。

总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思辩性议论文是一种最好的训练形式。

第五篇:学思辨 启智慧教学设计

学思辨 启智慧

——议论文写作中的思辨性

导入:前几天老师浏览贴吧,一个帖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展示ppt)

楼主黄明577在学校的贴吧里发起了一个关于中学生在校服上可不可以写字画画的投票,并上传了图片(ppt)。这个帖子一发出,就被大量的转载,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讨论。那么对于在校服上涂鸦(画画、写字),你是何观点呢?为什么?(你怎么看?)明确:原因、类比、辩证

过渡:

刚才我们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列举了其他类似现象,有的从主客观等多个方面剖析了事件的原因。还有的同学能够很好地辩证地来看待这个事件。我们讨论问题的过程,就是对这个问题思辨的过程。(板书:思辨)而在这些思辨方式中,辩证地看待问题是最能体现我们的思辨思维的。老师从各大网站网友的留言中截取了几例特别具有辩证思维的评论,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他们是怎样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的。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学案,学案上第一部分,就是老师截取的部分留言评论。请大家先独立阅读理解文段,结合辩证法思考分析:文段是怎样辩证地看待校服涂鸦这个问题的。尝试总结完后,将你遇到的问题,小组讨论。好,开始 要求:

1、理解文段内容

2、结合辩证法分析

1、诚然,校服涂画展现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审美需求,学生的涂画行为可以被理解,无可厚非。但是,动漫人物和明星签名等等的涂画内容必须使我们警惕。虽然学生具备了审美能力,但学生们的心理尚未成熟,尚未对美和个性有恰当合适的理解。—明确:

(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辩证地否定

肯定......否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也就是既肯定又否定,是很典型的一种辩证思维方式。事物都具有多面性,我们在看待问题时,要肯定积极、合理的一面,否定不合理的消极的存在。同时,进一步阐释否定的原因可以让自己的思辨更有深度。

例2 我并不反对孩子出于爱在校服上画些什么,写些什么,因为这时的他们显得可爱;但如果这样的喜爱转变成了随意到处涂鸦,那就不提倡了。明确:矛盾双方:可爱和坏习惯(相互转化——度)量变引起质变 适度原则 条件——出于爱

任何事物都要遵循适度原则,如果超过了这个度,事情的性质就会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在看待事物时,要从适度原则出发,考虑量变与质变的问题。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以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其实适度也是一个条件。

3、比起标榜个性来,比起展现自己的“艺术”天分来,在校期间学会珍惜与爱护对整个人生显得更加充满裨益。当你学会不再校服上乱涂乱画时,你其实是学会了珍惜自己;当你为落在校服上的墨迹油渍心疼不已时,你其实是学会了爱护自己。明确:

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全面的看待问题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创新(扬弃的过程)

面对问题时,我们要联系客观实际,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就会发现更重要的是什么。我们需要扬弃的是什么。

过渡:我们回过头来再梳理一遍我们今天所讲的这些思辨方式。在看待事件的时候,我们可以一分为二地多方面考虑,也可以从适度、条件的角度思考。联系客观实际,用发展全面的眼光整体地看待事件。还可以通过原因分析和举例类比,来论证补充我们自己的观点,让我们的观点更全面,更深刻。

下面我们尝试着用这些思辨方式来审视一个新的问题。一起来看小试牛刀部分。

三、小试牛刀

提示:仿照前面评论里的格式,运用思辨方式,写一个100字左右的语段表达自己的看法。

3月13日,四川达州大竹县第二小学启动“让戒尺进课堂”活动。全校36个班级每个班都配备了一把“戒尺”。如果学生的行为和表现违反了校纪班规或者老师所作的其他规定,如上课不认真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品行不端等等,老师就可以动用戒尺对学生实施惩戒。对于戒尺进课堂,你有何看法?

过渡:好,同学们都写完了,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的文段。展示的时候首先为大家读一读,然后简单说说运用了今天学习的哪种思辨方式。

总结:好,时间有限,咱们就不一一展示了。下个周的作文课,我们来一场有关“戒尺是否应该进课堂”的辩论赛。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材料,积极备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几种思辨方式,那带有思辨色彩的作文总给人以深刻感和新颖感,而开满思辨之花的人生也尤为绚丽多彩。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多思考,多辨析。让思辨启迪我们的智慧,引领我们的精彩人生。

下载思辨教学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辨教学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辨类题目[★]

    (14分)2009年4月1日至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在伦敦召开的G20国金融峰会。在这次会议上达成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各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资1.1万亿美元,以增强该组织干预国......

    思辨哲学家公孙龙

    思辨哲学家公孙龙 公孙龙的生平 公孙龙,相传字子秉①,赵国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20 年至前250年间。他的生平事迹已经无从详知。他可能较长时间作平原君的门客。《史记·平原......

    思辨讲演5篇范文

    思辨讲演 思辨讲演能力是指思考力,辩证能力,表达能力和现场随机应变的能力。演讲,辩论从来都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越为简单的演讲越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以及长时间的准备。思辨......

    思辨哲学家惠施

    思辨哲学家惠施 惠施的生平 惠施,宋国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0 年至前310 年间。他跟庄子同时,并为好友。《庄子·秋水》载:庄子和惠子在濠水(今安徽凤阳县境)的桥上游玩。庄子说......

    学习思辨学习心得整理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10月初,我们溪口镇中心小学英语教研组所有成员在英语办公室了进行了三篇有关于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论文的学习与探讨。在交流过程......

    思辨青春演讲稿

    青春,是我们一生中最美丽的季节,她孕育着早春的生机,展现着盛夏的热烈,暗藏着金秋的硕实,昭示着寒冬的希望!充满诗意而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时尚浪漫而又饱含着奋斗的艰辛!如今的我们已......

    思辨性作文之一

    思辨性作文之一: 话题作文“人生该不该示弱” 例文一:不向生活示弱 在人生之路上.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有时固然可以示弱。但是,生命的高贵与尊严却向我们昭示:我们不需要向生活......

    124教学模式

    “124教学模式” “124”是指一份导学稿,两个原则,四个环节。 (1)所谓“一份导学稿”是指师生共用一份导学稿。导学稿设计遵循主体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指导性原则、探究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