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郭初阳《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13 02:4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钱梦龙、郭初阳《愚公移山》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钱梦龙、郭初阳《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第一篇:钱梦龙、郭初阳《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钱梦龙、郭初阳《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名家课堂实录 2008-05-16 22:54 阅读160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师:上一课(注:指正式上课前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现在我们先一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好吗?

(学生齐声朗读全文。读毕,有学生提出“亡”字错读了“wáng”,教师让同学们共同订正。)

师:下面请同学们提提看,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

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

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

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

生:河曲。

师:对。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你们看,有些问题一请教字典就解决了。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第一段里的“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为什么这里用个“本”字?

师:嗯,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生:因为太行、王屋二山后来搬走了,不在这个地方。

师:说得真好!这个“本”字是跟后文相呼应的。这个问题提得好,解决得更好,说明同学们能够思前顾后地读文章了。

(随机指点读文方法。榜样取自学生,也许比空谈方法效果略胜。)

生:“残年余力”是什么意思?

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

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

生:(看字典回答)残,就是“剩余的”。

师:“残”跟“余”在这里意思是一样吗?

生:(齐生)一样!

师:一样,对了!愚公快九十岁了,余下的日子不多了,剩下的力气也有限。再请大家说说看,“以残年余力”这个“以”怎么讲?

生:用,因。

师:这样解释,在这里适用吗?你说!

生:这里解释“凭”好。

师:对,解释“凭”好。“以”作“凭”讲,文章里还有别的例子吗?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别的例子,促使学生举一反三,把知识学活。下面找“之”字属同一意图。)

生:愚公妻子讲的“以君之力”,这个“以”字用法一样。

师:对!还有没有问题了?

生:“出入之迂也”,这个“之”字不会讲。

师:噢,这个“之”的用法可能没有学到过,大概都不知道吧?

生:“之”是结构助词。

师:讲得很好!我以为没有人知道了。是结构助词,不过这个结构助词用法有点特别,你们看,如果要翻译这个句子,这个“之”字要不要翻译出来? 生:(齐生)不要!

师:那怎么译法?

生: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

师:讲得对!你们看前面还有没有同样用法的“之”字?

生:“北山之塞”的“之”,用法一样。

师:找对了!同学们还有别的问题吗?(稍顿)没有问题了?很好,说明大家都懂了。你们看,许多问题大家一起来思考,不是都解决了吗?这说明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是能读懂这样的文章的。(趁势给以鼓励,既是总结上面的活动,更是为了进一步活动的需要。)现在,老师来问你们一些问题,看大家真的读懂了没有。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先来把它们列出来,大家一起说,我来写,好不好?(从列人物表开始,使学生觉得入门不难。)

(学生们纷纷提出,黑板上最后出现了一个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个人物表。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

(学生纷纷答,有人说“九十岁”,有人说“九十不到”。)

师: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

生:(齐声)不到。

师:不到?从哪里知道?

生:“年且九十”,有个“且”字。

师:且,对!有的同学看书仔细,有的同学就有些粗心。那么,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

生:(齐声)老头。

师:怎么知道?

生:(齐生)“叟”字呀!

师:啊,很好。愚公和智叟都是老头子。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

生:七八岁。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龀”字知道。

师:噢,龀。这个字很难写,你上黑板写写看。(生板书)写得很好。“龀”是什么意思?

生:换牙。

师:对,换牙。你看这是什么偏旁?(生答:“齿”旁。)孩子七八岁时开始换牙。同学们不但看得很仔细,而且都记住了。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

(“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此问的本意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孀妻”、“遗男”二词,问在此而意在彼,谓之“曲问”。前面问“愚公有多大年纪?” “智叟是年轻人吗?”都是曲问的例子。问题“拐个弯”,容易激发思考的兴趣。)

(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他没有爸爸!”)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

师:对!遗男是什么意思?

生:(齐生)孤儿。

师:对了!这个孩子死了爸爸,只有妈妈。你们看书的确很仔细!再请你们计算一下;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五个人。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愚公,一个遗男,还有他的三个子孙。

师:三个什么样的子孙? 生:三个会挑担的,“荷担者三夫。”

师:你们怎么知道愚公自己也参加了呢?

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是愚公率领了子孙去的。

师:啊,讲得真好!那请你再说说看,“遂率”前面省略了一个什么句子成分?

生:主语。

师:主语应该是什么?

生:愚公。

师:好!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主语补出来,人数很清楚,一共五个人。(计算人数,既是了解文章内容的需要——人少而移山,更见任务之艰巨——也是为了落实古汉语“”主语省略“的常识。)人物我们搞清楚了,下面再看看,这个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人而及事。但事在人为,知“事”正是为了识“人”。)

生:(齐声)移山。

师:这件事做起来难吗?从文章里找出句子来说明。

生:很难。文章里有“高万仞”、“方七百里”两句。“高万仞”就是很高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方圆面积七百里。山又高又大,很难移。

师:说得很好。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认识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是“轴心”所在,也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主心骨”。)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这张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来看看他们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

生:愚公妻和智叟,他们两人的态度差不多。

师:差不多吧。好,我们就先把他们两个的话一起读一遍吧,比较比较,看看两人的态度究竟是不是一样。(“疑似之迹,不可不察”,教学中此类比较,最易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朗读)

师:想一想,他们的态度一样吗?

生: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

师:你再说说看,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

生:倒装的。

师:那么不倒装该怎么说呢?

生:汝之不惠甚矣。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

生:强调愚公不聪明。

师:对,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这里有一点不同。(不同之一:对愚公的看法不同。落实“倒装句”知识。)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

生:(齐声)君。

师:那么智叟称愚公——

生:(齐声)汝。

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生:“君”表示尊重,“汝”很不客气。

师:嗯,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

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

师:对,这是又一点不同。(不同之二:对愚公的称谓不同。落实古汉语中称谓的常识。)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还有两句讲得不一样。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生:愚公妻说愚公不能把小山怎么样;智叟说连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动,有点讽刺的意思。

师:啊,讲得好。这里的“毛”字,是什么意思?

生:小草。

师:请你把这个解释用到句子里去讲讲看。

生: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就是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小草。

师:对,一棵小草也毁不了,这是一种什么语气?

生:轻蔑。

师:对,轻蔑的,这跟愚公的妻子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看,这里又有不同。(不同之三:对愚公的态度不同。落实“毛”字含义。)还有“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同样是“如„„何”的句式,可是智叟的话里多一个“其”字,这里有什么不同?

生:智叟的话语气比较强,用个“其”字,有点强调愚公没有用。

师:讲得好。(不同之四:对愚公说话的语气不同。落实“其”字用法。)最后还有一句不一样,是哪一句啊?

生:且焉置土石。

师:这句话怎么解释?

生:把土石放到哪里去?

师:“焉置”的“焉”字怎样解释?

生:疑问代词,哪里。

师:对,不过这句里的“哪里”放到“置”的前面去了,“焉置”就是“置焉”,放在哪里。愚公妻有这个问题没解决,后来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

师:怎么解决的?

生:大家说“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师:他妻子提出这个问题来说明她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生:关心。

生:担心。

师:关心又担心,两人都讲得对。她关心这个技术问题怎么解决;还对老头子有点担心,快九十的人了,去移那么大的山,能不叫人担心吗?智叟呢?“嘿,你这个笨老头,一根小草也毁不了的人,想去移山,瞧你有多笨!”两人一样吗?不一样。(不同之五:对愚公的心理不同。落实“焉置”的含义。)现在请你们再在文章里找出两个字来,把两人的态度分别用一个字说明一下。先说愚公妻,好,你说!

生:献„„

师:献什么?

生:疑。

师:对,献疑。她对能不能移山只是有疑问。那么智叟呢?

生:笑。

师:对!笑,笑而止之。一个笑字带有什么样的感情,大家想想看。

生:讽刺。

师:请在这个“笑”字前面加一个字,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不仅仅是组词训练。)生:讥笑。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着眼于培养概括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着眼于培养概括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生:高兴。

师:怎么知道?

生:跳,跳往。

师:对了,跳跳蹦蹦地去移山,很高兴。他虽然年纪小,但是人小——

生:志气大。

(体会“跳”字的感情色彩。)

师:对,他跟愚公一老一小,都有志气。那么愚公子孙的态度怎么样?

生:赞许。

师:赞许,你是从那个“许”字上看出来的吧?再想想,当时大家表示赞许的场面是怎样的?

生:热闹的。

师:怎么知道?

生:杂然。

师:这两个字什么意思?

生:纷纷地、七嘴八舌的样子。

师:还有当愚公妻提出疑问的时候,子孙们怎样?

生:杂曰。

师:什么叫“杂曰”?

生:议论纷纷地说。

师:看,这个“杂“字很准确地写出了子孙们纷纷赞同的场面。(体会:“杂然”、“杂”对描绘气氛的作用。)上面几个人,对移山有坚决拥护的,有疑问的,有反对的。现在时间到了,请大家下课以后想一想:“愚公”就是“笨老头”,他究竟笨不笨?

——以上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大概想过了,愚公究竟笨不笨?

(先讨论其他人物对“移山”的态度,故意留下愚公。主角登台,必须安排专场演出。“愚公笨不笨”,有极强的思辨性,教学对象又是初一学生,能否讨论出结果来,全在教师如何引导。)

生:不笨。

生:笨是有点笨,不过有点精神。

师:嗯,大家自由发表意见,这就好。其他同学的意见呢?还有,我们说愚公笨,或者不笨,都要从文章里找根据,不能凭空想。

生:不笨。

师:你说说理由。生:愚公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从这些话里看出愚公不笨。

师:噢,他有意见。

生:有点笨。

师:理由呢?

生:愚公有不怕困难的精神,但不能运用科学道理。

师:其他同学也发表意见。

生:不能说他不能运用科学道理,因为那时还没有大吊车。

师:你们看,现在我们分成两派了,一个是笨派,一个是“不笨派”。(问几个同学)你们是属于哪一派的?

生:不笨派。

师:(问另一学生)你呢?

生:笨派(笑声)。

(划分两“派”,为了树立“对立面”,激发思辨的兴趣。)

师:刚才我说过,无论说愚公笨还是不笨,都要根据文章。(“手不离书,言必有据”。既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是思维、语言训练的要求。)现在让我们把前前后后有关愚公的一些句子分析分析,再下结论,怎么样?先看看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是什么?

生: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

师:请你解释一下。

生:苦于北山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

师:说得对。就是说,愚公所以要移山,是因为他“痛感迂、塞之苦”(板书)。(一看移山动机:痛感迂、塞之苦。)那么山移掉了有什么好处呢?愚公想过没有?

生:移了山,那就可以“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师:你也解释一下。

生:指通,就是一直通到。可以直通豫州之南,达到汉水南岸。

师: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愚公清楚地知道移山的好处,用一句来概括,叫做“确知移山之利”(板书)。(二看移山目的:确知移山之利”)这说明他做事目标很明确。还有,刚才有同学提出的他那段回答智叟的话,你们觉得这段话讲得好不好?

生:好!

师:好?好在哪里?你说!

生:这段话有力地驳回了智叟的“笑而止之”。

师:嗯,的确驳得很有力,念起来很有劲的。我们来念一念,体会体会,好吗?

(学生念:“北山愚公长息曰„„何苦而不平”几句。)

师:好,就念到这儿。你们感到这段句子写得怎么样?

(语感的体会比语法分析更重要。)

生:有力。

师:你们找找原因看,为什么会造成有力的感觉?句子组织有什么特点?

生:琅琅上口。

师:嗯,讲得很有道理。为什么琅琅上口呢?

生:前面一句最后一个字和后面一句第一个字相同。

师:哎,他找到了特点。你们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后面一个固字顶着前面一个固字,你们知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

生:一句顶一句,显得语气加强。

(语感出来了。)师:对,下面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生: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师:对,这段话写得特别有趣,一句顶一句来写,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那一句是——

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师:什么叫“无穷匮”?

生:没有穷尽。

师:是呀,愚公的志气,愚公移山的决心,愚公移山的行为,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地啃这两座大山。下面还有一句话,一转显得特别有力,那一句?

生:而山不加增。

师:对,这里的“加“字我讲一讲,“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这一句话一转特别有力,最后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哪一句?

生:“何苦而不平?”

师:对,这句是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很有道理,智叟能回答吗?

生:亡以应。

师: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叫做——

生:哑口无言。

生:无言以对。

师:都对。“无言以对”更符合“亡以应”的意思。为什么智叟“亡以应”?因为愚公讲出了一个很普通的道理,做了一道简单的算术加减法;很普通,但很在理。从这里可以看出,愚公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三看移山的可能:深明可移之理。至此,“愚公不愚”的结论已隐含其中。)可见愚公移山不是一次盲目的行动,他是考虑得很周到的。现在我们可以来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了。你们想,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恐怕不可能。那为什么智叟说他笨呢?我想先给你们讲个事。我们上海有一位公共汽车售票员,对待乘客非常热心,是个学雷锋的标兵,《文汇报》上登过他的照片。很多人都写信表扬他,说他服务好。但也有些小青年说这个服务员“戆头戆脑”,这是我们上海方言,就是傻里傻气。这是什么道理?还有雷锋,有些人不是也叫他——

生:(齐生)傻子!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道理啊?你说。

生:有的人是从为自己的角度来看的,就说他是傻子;有人是从他为集体做好事来看,感到他是好的。

师:哦,讲的真好!就是说要从什么角度看问题了,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来看待这样一件事。这位同学的观点你们同意不同意?

生:同意。

(介绍学雷锋标兵,为了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愚公不愚”的道理,不能算生硬联系,空洞说教。)

师:好。那让我们回到本题上来,再来看看老愚公。他做的事看起来好像是很傻的。他要移山,可他已经多大年纪了?

生:就要到九十岁了。

师:这么大年纪了,他自己能看到山移走吗?

生:看不到。

师:这一点愚公自己也知道,你们看,他是怎么说的?

生:“虽我之死”。师: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即使我死了。

师:这里的“虽”为什么不解释为“虽然”?

生:“虽然”,说明他已经死了。

师:对,这里要用个假设的意思。可见愚公移山早就想到在自己手里是移不了山的。他自己能享受到移山之利吗?

生:(齐声)享受不到!

师:这看起来似乎有点傻了,对不对?但我们用另一种观点来看,用什么观点呢?(一学生插话;为子孙„„)啊,很好,请你讲下去,为子孙什么?

生:为子孙后代造福。

师:哎,讲得真好,同学们都讲得这样好,真叫老师高兴!我们如果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他不仅不笨,而且还不是一种小聪明,而是„„

生:(接话)大聪明!

师:对了!有句成语就叫“大智大勇”,还有一句成语也许你们还不知道,叫做“大智若愚”(板书)。你们看看,这个成语谁能解释?

生:大聪明的人看起来很像愚蠢的。

师:为什么?知道吗?

生:因为他有远见,深谋远虑。

师:对了,他看得比别人远,想得比别人多,别人说他笨,是因为——

生:不了解他。

(以 “小聪明”作引子,学生自然得出“大聪明”的结论,由此引出“大智大勇”、“大智若愚”一串连锁的词语。“愚公笨不笨”的讨论,最后结穴于“大智若愚”的认识。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正是对课文的理解逐步深入、一系列文言词句逐一落实的过程。教者的追求是:使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寓于语文训练。务必引导学生因文解道,因道悟文。)

师:是啊,有些看得比较近的人,不了解他,就说他笨。其实愚公笨不笨?不笨。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智叟这个“聪明老头”聪明吗?

生:不聪明。

师:那为什么他叫“智叟“?你说。

生:他自作聪明。

师:嗯,自作聪明。这种聪明是大聪明吗?

生:是小聪明。

师:对,小聪明。这种爱耍小聪明的人,喜欢占点小便宜,没有远见,这种人我们上海叫他“小乖人“,智叟就是“乖老头”。接下来我们把文章最后一段读一遍,来继续思考一些问题,好吗?

(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

师:里头有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

生:措,措施的措。

师:什么意思?

生:放置。

(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

师:里头有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

生:措,措施的措。

师:什么意思?

生:放置。师:对。读了这一段,我有个问题: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山搬走的,这样看起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生;不同意!神仙搬山是因为愚公感动了上帝。

师:噢,有道理。

生;还有,操蛇之神他已经怕愚公了。

师:为什么怕?

生:怕他不停地挖,把山挖平了。

师:对。那么看,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是写出了愚公挖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我很高兴。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得很好。现在我们再把文章从头至尾读一遍,要求大家仔细体会,尤其是智叟和愚公对话的话,要把两个人说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学生朗读课文。)

师:读得很好。这篇文章经过大家的认真思考,共同探讨,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我们当堂来完成一些作业,希望同学们应用学到的知识,很好地完成作业。下面我们先拿来一段文章请同学们口头来讲讲看,看能不能把文章的意思准确地讲出来。选最精彩的一段来讲好吗?大家看选哪一段?

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那一段。

师:对。这一段好。谁自告奋勇地来讲一讲?这里也要有一点大智大勇,我们看谁第一个勇敢地举起手来。啊,这位同学要起来讲了,大家听好。

(学生一人起来边读边解释。略有几处小错误,全班共同订正。)

(文章关键处,再重锤敲打一下。)

师:好,讲得真好,老师很满意。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请同学们解释一个虚词。“有子存焉”,这个“焉”字会解释吗?好,你说。

生:在这里。

师:真好,这位同学讲对了,“在这里”,“于此”,或者叫“于是”、“于之”都行。这个“于”是什么词?

生:(齐声)介词。

师:“此”呢? 生:(齐声)代词。

师:“有子存焉”,就是“有儿子活在这里”。你们找找看,这篇文章里还有这样用法的“焉”字吗?

生:“无垄断焉”。

师:请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没有山岗高地阻绝在这里。

师:对了,讲得好,你们看,这个词既是介词,又是代词,兼有两种身份(板书“兼”字)。为了便于记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它什么呢?

生:兼词。

师:为什么叫兼词?

生:兼有两种的意思。

师:兼词,这个名字起对了。记住,“焉”字除了作代词、语气词外,还有兼词的用法。这种兼词在这篇文章里,除了“焉”字以外,还有一个,看谁读得细心,能把它找出来。

生:“诸”。

师:嗯,找对了。怎么解释?

生:之于。师: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字。它是“之于”在两个字的合音,大家读得快:之于——诸。你看,快读就成了“诸”,慢读就成了“之”。我们来解释一下,“投诸渤海之尾”,这怎么讲?

生:就是“投之于渤海之尾”。

师:“投之”的“之”指的是什么?

生:(齐生)土石。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我们在这篇文章里学到了两个新的虚词,就是两个兼词。我们就要记住。最后,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这里有一段文言文,我把油印的资料发下来之后,请大家加上标点。(发资料)我请位同学把这段话抄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下面加标点,待会儿请同学到黑板上加,划出的一些词句要能解释。(学生板书)

甲乙两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愚公实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说明:这段文字在发给学生时没有标点)

(这道练习题设计的意图是:把课文的部分词句编写进去,使学生能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辨认它们,以收知识迁移之效)

师:请同学们先在纸上做,等会要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加标点。看谁先做好,争取第一个到黑板上点。

(学生做练习。后来有两个学生上黑板加标点。基本做对了,少数几个点错了,全班讨论订正。在讨论标点的同时,由同学解释划出的句子,讲得都很正确。)

师:同学们点得很对,讲得也很好,说明大家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了。现在我们想一想,这一段话里面,你觉得哪一句最重要?

生:“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很重要?

生:现在我们建设祖国,就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师:对了,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这就是我们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应该受到的教育。我们要不要做乖老头?

生:(齐生)不要。

师:对。乖老头自以为聪明,无所作为。我们要学习愚公的精神;或者呢,就学习那个京城氏的孩子,跳往助之,高高兴兴地去为四化出力。同学们,我们上了两节课,大家学得这样好,老师教得很愉快。你们呢?

生:很愉快。

(教学过程的设计,犹如作文,也要讲一点“凤头”、“猪肚”、“豹尾”。本文的教学以“学习京城氏的孩子”结尾,希望使初一的孩子感到更亲切一些,留下更多的余味。)

《愚公移山》课堂实录与赏评执教郭初阳

《愚公移山》课堂实录(郭初阳)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很高兴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一篇课文,《愚公移山》,请大家看这个题目,其实就其中的“大”和“小”而言,这样四个字的排列似乎不是很合理,合理的应该是这样一种排列。

师:愚公,移,山。因为山实在是太大了。(郭老师将板书作了重新设计,“山”字很大,“愚公”很小,“移”这根杠杆似乎很脆弱)

我们接下来思考这样四个问题:第一,山是怎么样的?第二,愚公是怎么样的?第三,“移山”,“移”的过程是怎么样的?第四,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边听录音,一边来思考这四个“怎么样”。

(听录音0:52-3:44)

师:这段朗读里面,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读错了的字,“惩山北之——”?

生:塞(sè)。

师:好。那这四个问题,我就请同学直接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好不好?这位同学,你来说好吗,山是怎么样的?

生:方七百里,高万仞。

师:很好,请坐。把话筒往后传,后面的同学,那么,愚公是怎么样的?

生:年且九十。

师:愚公年且九十,这是他的一个特点。不过愚公的特点更加明确的概括,是在智叟对他所说的话里面,哪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

师:残年余力。请坐,非常好。(话筒)再往后。

师:移山的过程,有八个字,最能体现出这中间的艰辛——

生(犹豫):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师:非常好。移山是这样的漫长,冬去夏来,才能够往返一次,太累了。后面一位同学,最后结局怎么样?

生: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师:非常好,请坐。”无陇断焉”,再也没有垄断了,一马平川。其实,山、人、过程、结局,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体验。

师:这是一个隐喻。幻灯右边有几个空格,我请同学来把空格里的词语补充完整。后面这位男同学,你来说。“方七百里,高万仞”,这是一个艰巨的——

生:艰巨的“任务”。

师:非常好,请坐。(话筒)往前。“残年余力”——

生:微弱的“力量”。

师:请坐。面对一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论是一个老头还是一个年轻人,年龄显得不重要了。(示意)继续。

生:长期的“努力”。

师:不错,请坐。(话筒)继续往前。

生:“无陇断焉”,是最后的“胜利”。师:所以我说这是一个人生寓言,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来,前面这位男同学,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生:(停顿)没有。(众笑)

师:(笑)有时候,放假了有这么多作业,就像一座大山一样,怎么做得完呢?但是在开学前几天疯狂地赶,好不容易第二天上学了,把所有作业都带去了,也稍微有点移山的感觉„„那么,这个故事,它这样一种说法,其实和我们传统的一种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儒家的一种非常朗健的、非常积极的精神。

师:这里选了三句话,我们一起来念一下好吗?第一句,“知其不可”一二开始。

生:“知其不可而为之!”

师:第二句,“子曰”——

生: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师: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他的主张。最后一句,开始——

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师:中国有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叫高行健,名字就来自于这个句子。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经常和另外两个故事,一起出现。一个是“夸父逐日”,这个我们非常熟悉,夸父在那里追赶太阳,最后道渴而死;还有一个就是“精卫填海”,精卫她本来的名字叫女娃,炎帝的女儿,后来在游泳的时候被淹死了,魂魄化成一只精卫鸟,经常衔一些微小的土、石、木头,要把大海给填平。

师:这三个故事中,显然有共同的东西,对吗?(话筒往后传)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经过不懈的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

师:请坐。前面最好加一个词语——“试图”——试图完成自己的梦想,对不对?最后能不能完成可能还不知道,而且他们努力的目标,好像过于艰巨,艰巨的任务。

那么,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停顿)愚公移山的故事,和夸父、精卫的故事,至少有三处不同。想一想。(停顿二十秒)我给一点提示好吗?

出示(人数、外援、结局)

师:(示意)请你来谈一谈。

生: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都只有一个人。

师:都只有一个人,而愚公移山呢?

生:很多人。

师:到底几个人?

生:四个。

师:四个?愚公以及子孙荷担者三夫,还有一个小孩不要忘记,一共有——

生:五个人。

师:请坐。一家子人。(示意往后)还没完,请你继续就刚才那位同学的话题讲下去。这一家子人真的只有五个人吗?

生:不是。因为后面还是“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

师:噢,其实有无穷多的人,N个人。好,(话筒)往后。(示意PPT投影)“外援”呢?

生:愚公移山的话,最后是有夸娥氏二子帮他们把两座山背走。

师:夸娥氏二子看愚公很辛苦,主动地来说,愚公啊,我们来帮你搬掉吧,是这样吗?

生:没有,是天帝命令他们去把这两座山搬掉的。

师:(点头)是天帝给派来的。继续讲。

生:但是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他们两个都是*自己的力量,没有其他人来帮忙。

师:非常好,请坐。没有外援。“愚公移山”里面,有外援。(示意话筒往后传)区别三,结局呢? 生:愚公移山是最后成功了,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应该是没成功的吧。

师:很好,请坐。夸父和精卫,都是失败的故事;而愚公移山,这是一个成功的结局。那我们继续思考下去——愚公移山,他最后的成功,究竟是因为他“子子孙孙无穷匮”,究竟是因为“人数”呢,还是“外援”?

众:(轻声)外援。

师:好,我们还是这位同学来回答好吗,轮到谁就是谁。你认为——

生:愚公移山的成功是因为外援。

师:是因为天帝的帮助,是吗?

生:(点头)

师:好,请坐。(示意话筒)继续往前。愚公是怎么认为的?愚公认为他成功的保障,是不是因为有天帝的帮助?

生:不是。他认为是(因为)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山不加增。

师:愚公显然认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吗?

生:(点头)

师:你把愚公那段话给大家朗读一下好吗?我们听。

生:(朗读)“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误读为‘chì’),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师:非常好,请坐。“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hè)”,翘舌音,“通”。你的心太顽固了。愚公他非常深切地坚信自己会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是吧?他的话是在和另外一个人的争辩中说出来的,是和谁?

众:智叟。

师:智叟,对吧,智叟起先是怎么说的?

生:他说,愚公是以残年余力,不能毁山之一毛。

师:你,年纪这么大了,力气都没有了„„(请坐)你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拔不掉,你还怎么去移这么两座大山呀?

但是,经过愚公这么一番话说下来以后,智叟却„„什么以应啊?念什么?

生:亡(无)以应。

师:通假字哦,亡(无)以应。河曲智叟却什么话都说不上来了。

师:因为愚公说,我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孙子又有儿子,孙子又有孙子„„子孙会无穷无尽;山不会变,终有一天会移平。非常理直气壮,所以这幅画(示意幻灯),我觉得表现得很好——愚公很凶的样子,智叟吓死了,智叟吓得说不出话来。

但是我们要知道,有一个成语,叫作“后息为胜”,它是意思是说,两个人在争辩,最后停下来的那个人,最后发言的那个人,其实就是隐含着的胜利者。

师:那么在我们的课文里面,谁最后停下来,最后留下的是谁的声音?

生:(众)愚公。

师:是愚公的声音呀,对吧——“何苦而不平”!然后就在那边回荡,何苦而不平,何苦而不平,何苦而不平„„然后智叟就呆掉了。

那么假如,我们再给智叟一个发言的机会,假如让智叟最后一个来发言。其实智叟有两个地方可以发言,文中有两处。

师:一处就是,愚公反问他,“何苦而不平”?这个时候,智叟可以说,他会说一番话;还有一处,就在文章的结尾,等到“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的这个时候,智叟还是可以站出来,再来说一番话,是不是?

好,那分一下工好不好,我们这样吧,一二两组,探讨一下,上面智叟如果他应一应,他应该怎么说,他可以怎么说?三四两组,探讨,最后山搬掉了,智叟如果再跳出来,再叽里呱啦叽里呱啦,永远做一个反对者,他会怎么说?想一想,独立思考。

学生思考(14:20-15:00)师:(插句)不要忘记,智叟智叟,他智商很高噢,他说的话很有水平的。

师:好,我们讨论一下,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15:02-17:15)

师:好,请转过来。首先请这边两组的同学,“河曲智叟曰”,你来应对一下,怎么说比较好,怎样才能说得有针对性,有说服力?谁想发言,举一下手。好,请那位同学,(递话筒)简单谈一谈,请你来“应”一下。

生:我觉得,首先智叟可能会说,你能保证你的子子孙孙全部都是男的吗?

(众人笑)

师:万一不小心生了个„„

生:生了个女儿,然后就断子绝孙了。

(众人大笑)

师:生了女儿嫁人了,怎么办?非常好!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不但每一代都要有小孩,而且必须保证是男的——这太难了吧?(示意)请继续讲,好像还有话要讲。

生:还有的话,智叟可以认为,移山这是愚公他本人的行为,而他的子孙可能会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比如说读书、当朝廷大臣之类的。可能有些人不愿意去参加搬山这么傻的活动。

师:(点头)说得太好了。说不定他的哪一代想移民到美国去了呢,你还要一定叫他在这里搬山?好像有点困难。所以说,这里他有着双重的要求:第一,血缘的不断。第二,思想的不变。对吧,只有符合这两个前提,这个工作才可能继续下去,愚公的观点才得以成立。这边还有同学要补充吗?哦,这边有位同学要补充(属于三四组的一位同学),你是补充他们的观点?

生:是的。

师:太好了。(递话筒)

生:我还认为,他完全可以这么说,引用现代人的,邓小平的话。

师:哦,用邓小平的话来反驳愚公。

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你能完全*你们家族的力量,搬掉这座山,如果我还能看见,我就会相信。

师:说得是非常好,但是让我想起两句话,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啊,你们移山事业的成功要等到很多年以后,在这个时候,这两个人恐怕老早就已经作古了,对吧?

旁边有一位同学,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生:河曲智叟会说,不要忘记地球还在不断地进行造山运动。

(众生笑)

师:喜玛拉雅每年都还在增高几厘米,说得也有道理。

好,那么请这边两组的同学来谈一谈。最后,我们继续刚才这位同学的话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结局出来了,山被搬走了,他们在有生之年就看到了山被搬走,就看到了这样的坦途。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智叟继续站出来,他还要再说一番话,他还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可以批判什么,怎样才能讲得又合情又合理呢?谁来?

怎么老是这么几位同学举手呢?我请一个不太爱说话的。(递话筒)你来!

生:因为当初愚公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见他是想依*自己的能力和他的子孙,来搬掉这两座山,而结果是他的行为感动了天帝,天帝来帮助他完成了这样的愿望。最后实际根本不是由他自己来完成的,所以说„„那个„„(沉默,笑)师:没事,请坐。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归结为一句话——没错,山是移走了,但是,是*你自己的力气的吗?*别人帮忙的呀,有什么了不起的!是这个意思吧?

生:(点头)

师:还有没有?喔,那么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同学。那就不把话筒递给你了,请你站起来,大声地说,好不好?

生:我觉得智叟会说,俗话说,“*山吃山”,你现在把山移走了,我们*什么吃饭呀?

(众笑)

师:这位同学,是从现代旅游开发的观点来看的,也有道理。(递话筒)继续来,还有什么话可以说?

生:这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代表。

师:怎么讲?

生:因为自然界都有自己一定的自净能力,像他这样的掠夺性的开发,已经超过了自然自净能力的限度,必将遭到自然界更加残酷的报复。

师:好高深啊。

(众笑)

师:一个环保主义者。我倒想起了杭州灵隐著名的一个景点。

众生:(轻声)飞来峰。

师:峰自何处飞来?哦,我们终于明白了,这个峰原来是夸娥氏二子背来的。后来这两座山到哪里去了?咦,怎么没有人回答我,话筒在那里的那位女同学,请你来告诉我们,两座山到哪里去了?

生:朔东。

师:朔东,还有呢?

生:雍南。

师:雍南!那边有没有人?

众生:有人。

师:那边有没有像愚公这样年纪很大的人?

众生:有。

师:从天而降两座山!

(众一惊,继而笑)

师:我想问,山阻碍人的出路,这个问题,有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众生:没有。

师:刚才这么多同学,怎么没有一个人说的呢?所以说,智叟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讲。

那么怎么评价愚公这个人,好像比较困难。有人这么说,有一位学者叫张远山,他说过一段有点偏激的言论。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示意)你来朗读,好不好?

生:“愚公虽然说出了可圈可点的豪言壮语,但最后还是没有*自己的力量完成壮举。

也就是说,智叟当初认为愚公不自量力,口气比力气大,并没有大错。按照这个结局,羞愧的不应该是智叟,而应该是愚公。

如果愚公要想不羞愧,当时应该这样回答智叟:‘我自己是挖不平两座大山,但是我这样一直挖下去,迟早会感动上帝。一旦感动了上帝,事情就好办了。你等着瞧吧!’那样才是老实话。”

师:请坐。这是某一种意见。再来看,另一个“假如”,假如这个结尾变一变。那位女生,请你把这个结尾读一下好吗?

生:“后三年,愚公死,子孙承其志,世代挖山。时至今日,尚未休矣„„”(众笑)

那么我们就从这两个“假如”,来谈探讨问题。

师:第一,张远山的思路,假如愚公早就料到帝会“感其诚”;或者呢,他老早就和帝达成了某种协议,或者契约,那我们如何来重新评价愚公?这是一个“假如”。第二,假如结尾是刚才同学念的,那么你又如何来重新评价愚公?想一想。

学生思考(25:30-26:00)

师:同桌要商量一下也可以,同桌可以交换意见。

同桌讨论(26:00-26:30)

师:好,我们时间有限。太好了,我看到有同学举手,真高兴啊。话筒呢?(递话筒)请你来说。

生:如果这样的话,愚公是很聪明的。因为《孙子兵法》里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愚公挖山就像一场战斗,他没有用力气就能获得胜利,这种是最聪明的。

师:请坐。愚公在这里,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的话,他用的是“头脑”,是吗?(示意)好,请你来继续讲好吗?有什么补充?

生:我觉得如果这样的话,愚公还是很傻。

师:(惊讶)还是很傻?为什么?

生:他既然知道天帝会“感其诚”,或者说他早与天帝达成了协议,那他何必自己去挖呢?直接跟天帝说一声,“你帮我搬搬走”好了。还有一点,他如果真的和天帝达成了协议,他只是和智叟这么说一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和智叟打个赌,下点赌注。

(众笑)

师:你赢智叟一把,是吧?我倒是想到三国里面的一个故事,周瑜和黄盖的故事,后来引申出一个词语叫作„„什么计啊?

生:苦肉计。

师:苦肉计。那也许他们(天帝和愚公)有更大的阴谋呢?也许这更加能够帮助建立帝的秩序呢?可能他们有着更多不可告人的东西,所以他们要上演一出戏。

但是不管怎么样,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会发现:愚公,他给我们的形象,感觉有点„„

生:(轻声)狡猾。

师:有点狡猾,是吧?甚至有点阴险。甚至还有点„„

生:毒辣。

师:毒辣,可怕。怎么这个蠢老头,竟然是一个阴谋家?(众笑)成了个谋略家,太厉害了。

(示意幻灯)那么第二种评价呢?请你来说。

生:第二个“假如”,我有两个看法。先是关于“愚公”这个名词,一开始作者给他取名叫“愚公”,这个“愚”的意思大概是指他一根筋到底,然后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直到成功为止。

师:说得真好,“一根筋到底”。

(众笑)

生:但是现在我觉得这个“愚”,真的有点“笨蛋”的意思了。

还有一个看法,我觉得,愚公也是一个很自私的人。

师:怎么讲?

生:在这里,之后三年,愚公死了,世世代代,都是因为他的缘故而挖山,不能去实现自己的想法。直到今天,这么长时间下来,还在世世代代挖山,他死之前这么三年,影响了他的整个世代。

师:请坐,说得太好了。刚才这位同学说了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说了“愚”的两重含义,前面一个“愚”,是大智若愚的愚;而后面这个“愚”,则真的成了愚不可及的愚。

还有一点她提到的就是——他把个人的意志,强加给了他子孙,剥夺了他子孙生活的自由。(递话筒)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生:愚公是害群之马。

师:害群之马?愚公成了一匹马?

(众笑)

生:他不但耽误了自己,也耽误了子孙后代,就像文化大革命一样。

师:这个怎么会有联系呢?

生:因为他的错误,造成了所有人的错误,给所有人造成了重大损失。

师:就这样?请坐,很会联系实际。

师:那么,我们继续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讲下去。

师:假如你很幸运,假如你很幸运生出来就是愚公的子孙,上面那个就是你。

生:啊?(笑)

师:从换牙那天就开始,你就去跟他们一起移山了。“换牙齿”大概几岁?

众:六七岁。

师:文章中怎么表达的?

众:“始龀”。

师:“龀”,不要写错,齿字旁一个“匕”。一直挖到现在,六十岁了。这个时候,你来发言,你跟亲属愚公说一句话。我请后排的同学,最后几位同学被人遗忘了。

师:(递话筒)你说一句话,你变成了这般模样!

(众大笑)

生:我会跟他说,因为你这么一句话,就害了我们,你的后代非常痛苦。

师:哦,“你害得我好苦啊”。

师:(示意)你也来说一句吧!

生:你一个人想着这样,就要我们跟着你一块儿干,好像是不是有点不大公平?

师:请坐。这涉及到一个公平和自由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人,可能并非是黄帝和炎帝的子孙;换个角度来想,也许我们都愚公的子孙。

至于智叟的子孙呢?没有。智叟这样的人,他没有留下子孙。

师:我们总是在这个圈子里绕来绕去。

我后来去采访了两个人。我们学校的两个外教,年轻老师,一个英国人,二十六岁;一个加拿大人,也很年轻。

师:这个故事,我请英语老师,翻译成英文,让他们读了读,然后请他们评价。我们来看看对他们采访的DV。采访的文字,就印在讲义的反面。大家对照着看一看。

(播放DV采访)

Andrew: But he starts the job which he knows he can’t finish.And for me, that’s very strange, he expects „ what does he say „ my sons produce my grandsons, +++ So the work will go on, he expects his family will continue what he wants to do.In the west, at least if my father starts the job ,he wouldn’t expect me to finish it, he will finish the job 但是他开始了一项他自己知道不能完成的工作,这令我觉得很奇怪。他的说法是:“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他指望这项工作能够持续下去,他指望他的家人继续他想做的事。在西方,至少如果是我的父亲开始了这项工作,他不会指望我去完成,他会自己完成它。

Andrew:(the gods are helping him,)but it’s a very physical task, he has.it’s not using the brain power, he is using muscle power.Physical power, yes.And of course, there is no mention of daughters.There are no daughters in the story, no girls, except for the widow who is important, because she has no man.I think that’s a very important point.If this was written in Britain, we would have probably more women in the story.Maybe a heroine, also, there are all heroes.(神灵们帮助着他),这是一项机械的工作。它运用的是体力,而不是脑力。很显然,故事里没有提到他的女儿,没有涉及女性,除了那个寡妇。而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她失去了丈夫。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英国,故事里会出现更多的女性,可能会有一个女主角,而不像这里,主角都是男性。Andrew: It is a story about an old foolish man, a foolish old man, who has a foolish idea to move a mountain.And the first thing I would say is in the West, we will not move the mountains, we’ll go around.这是一个关于一个愚蠢的老头的故事,他有一个荒谬愚蠢的想法——移山。首先我想说的是,如果在西方,我们不会想到移山,我们会绕道而行。

Ryan: You know, Yu Gong, if you put down characters, I can know something about what the name means.What does his name mean? Yu means foolish, oh really? Gong means an old man.A foolish old man.But is he foolish? That’s a question.Because he did it, succeeded, in the end.愚公,如果你加入中文,我就可以了解一点他的名字的含义。他的名字是什么意思?——“愚”是愚蠢的意思,哦,是吗?“公”的意思是老人—— 一个愚蠢的老头。但他愚蠢吗?这是个问题,因为在最后,他确实做到了。

Ryan: Maybe I think he’s a crazy old man, he has a dream, and he will convince his family to follow the same dream.I have to ask, why didn’t he do this when he was young? When he has youth and strength? 也许我可以认为他是一个疯狂的老头,他有一个梦想,而且他会去说服他的家人追随他的梦想。我很想问的是,为什么他不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做这件事呢?(而现在这么老了,还要其他人来继续他自己的事情)师:提供了一点新的视角。采访里面可以注意到,他们在强调:“愚”——“foolish”。最后Ryan还说了句:“crazy!”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顺着他们的思路追问?

师:中国人都这么聪明,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疯狂的,一个愚老人,这样津津乐道呢?会千年传诵呢?思考一分钟,好不好?把你的观点酝酿得成熟一点。你也许可以结合我们发下来讲义上的材料。它肯定背后隐藏着中国人非常喜欢的,或者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密码,文化的密码。你可不可以跳出来阐释一下,到底有哪些理由?

学生思考(36:18-37:18)

师:要不要讨论一下?好,那就直接请同学来说吧。谁想发言,请举起你的手。

请边上那位同学,你来谈一谈,为什么?

生:首先,大家之所以会关注,是因为移山这种事情是非常非常少见的,可能中国历史上也只听说过这么一个事例;第二点,移山虽然的确是非常傻,但是它具有一定可取的地方。就是坚持不懈,积极去完成,*自己的力量。

我记得以前篇文言文叫《秉烛》,年轻人人读书就像初升的太阳,老年人读书就像夜晚的月亮,虽然说不是很亮,但是总比不亮的好。所以他虽然老了,但是他还是能够这样努力地去移山,这是他可取的地方。鲁迅也曾经写过:“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两座山在我们面前,不会有反应,不会去怎么样,在那里就在那里吧。

而愚公却有自己的勇气,胆敢去挑战这座山,所以我觉得这点十分可取。

师:说得太好了。有一点像堂吉诃德战风车,孤独英雄,对吧?知其不可而为之,非常好,回到了我们这节课的开头。“Just do it”,就是去做。(示意)好,你继续讲。

生:我想可以打一个比方,写作篇文章的作者就可以是一个愚公,然后我们就可以成为他的子孙,一直推崇他,对于这个疯狂的愚老人津津乐道,所以说这样也是蛮有道理的,我觉得。

师:哦,因为我们是他的后代,所以我们就喜欢他所讲的故事,我们就服从他。是这样吗?

生:嗯。

师:(示意)请你继续来讲。

生:我认为,愚公他的精神,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还有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也是为了他国家的繁荣昌盛;然后他以他的真诚感动了上天,追求真诚也是做人的原则,他以他的原则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理想。

师:这其实契合了中国人的一个观念,好人有好报。是吧,所以我们都喜欢。(示意)请你再来讲,把话筒递给她。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有一点和中国的传统是分不开的。

师:怎么讲?

生:中国相对来说比较人性化,国外相对来说比较理性化,所以外国人很多想法,都和中国不一样。它是写在战国时期,现代的中国人对传统的思想都是很敏感的,不是有句话叫“孝字当先”吗?他会有子子孙孙这样一种想法,子子孙孙也会努力地帮他开垦„„也不是开垦„„

师:完成他的事业。

生:完成他的想法。或者说,他死了,(子孙)完成他的遗愿,也都是感觉很符合常理的。

师:很符合中国人的常理,请坐。

其实从文章写作的角度,特别有趣的,这篇文章其他都写得非常简洁,唯独在某个地方,它反复强调,其实那段话,缩减成一句话就够了,怎么说?

(众沉默)

师:“而山不加增”,前面怎么说?一句话就够了。

生:子孙无穷匮。

师:“子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一句话就够了,但是它要绕、绕、绕,它在强调。强调什么习惯?我们都喜欢儿孙满堂。中国人注重血缘,这个很重要。(递话筒)你还有什么话要讲?

生:我补充一下,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要团结。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大家一起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愚公的成功始于他的团结,中国人十分推崇团结。

师:非常好,我们一直到现在还在强调集体主义,对吧?团队精神。

最后那位同学,你还有什么意见要发表?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里,愚公是个老人,是最重要的。

师:这怎么讲?为什么说他是老人,就最重要?

生:因为他“年且九十”,比较老呀,中国有道德的人,都是老人。老子,孔子„„

(众笑)

师:胡子一大把。

生:所以他的语言,说出来的话,比较有权威性。师:他一说话,下面子孙有没有人表示反对意见的?都同意了。

生:在材料五里面还提到,中国是“老人崇拜”的,连武侠小说的顶尖高手,都是老年人。老人都去移这两座山,更有教育意义,因为人家都知道,人老了,力气也没有了,连小孩都不如的。所以他用老人,在人(一生中)最弱的时期去移山的话,可以显出他志向的远大。

师:请坐。根据这位同学的说法,愚公移山下面可以加个破折号,一个副标题,“愚公移山—— 一个老人的梦想”。这也正是刚才那个外教所提出的一点疑问——为什么他不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这项事业呢?(示意)好像那位女生还有意见要发表,是吗?

生:我认为,愚公移山给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某种精神,在内心里面的依托。

就像鲁迅在《希望》里面曾有这么一段话,他说,“在我老的时候,回忆起以前的往事,那苍白的颜色,就像内心里把生活孤立起来„„”那个时候,大家也都知道,鲁迅的主张并不是得到很多人的赞同。

或许这里愚公是得到他的非常多的子孙的赞同,因此才会有后面把上帝感动,这同样也是心灵的一种寄托,因为他相信上帝在帮助着他。所以这种心灵寄托,就让他的梦想会实现。

这更让我想到,三毛在她丈夫刚刚去世的时候,她心里是非常孤寂的,但她始终相信有有一个美好愿望:有一天,在天空里会看到她丈夫的影子。所以说,她始终选择活下去。

(众鼓掌)

师:说得太好了。好,我们就以这位女同学的发言,作为我们这节课的一个结束,不要忘记鲁迅说的那句话,希望之为虚妄,正与绝望相同。

愚公这个话题,还可以继续引发我们的思考和讨论,大家课后,再花点时间去想一想,好吗,下课!

第二篇:钱梦龙 郭初阳《愚公移山》教学比较

郭初阳执教《愚公移山》课堂实录(2004.10.26)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请坐,很高兴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一篇课文,《愚公移山》,请大家看这个题目,其实就其中的“大”和“小”而言,这样四个字的排列似乎不是很合理,合理的应该是这样一种排列。师:愚公,移,山。因为山实在是太大了。(郭老师将板书作了重新设计,“山”字很大,“愚公”很小,“移”这根杠杆似乎很脆弱)我们接下来思考这样四个问题:第一,山是怎么样的?第二,愚公是怎么样的?第三,“移山”,“移”的过程是怎么样的?第四,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边听录音,一边来思考这四个“怎么样”。(听录音0:52-3:44)

师:这段朗读里面,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读错了的字,“惩山北之——”? 生:塞(sè)。

师:好。那这四个问题,我就请同学直接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好不好?这位同学,你来说好吗,山是怎么样的? 生:方七百里,高万仞。

师:很好,请坐。把话筒往后传,后面的同学,那么,愚公是怎么样的? 生:年且九十。

师:愚公年且九十,这是他的一个特点。不过愚公的特点更加明确的概括,是在智叟对他所说的话里面,哪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

师:残年余力。请坐,非常好。(话筒)再往后。

师:移山的过程,有八个字,最能体现出这中间的艰辛—— 生(犹豫):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师:非常好。移山是这样的漫长,冬去夏来,才能够往返一次,太累了。后面一位同学,最后结局怎么样? 生: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师:非常好,请坐。”无陇断焉”,再也没有垄断了,一马平川。其实,山、人、过程、结局,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体验。

师:这是一个隐喻。幻灯右边有几个空格,我请同学来把空格里的词语补充完整。后面这位男同学,你来说。“方七百里,高万仞”,这是一个艰巨的—— 生:艰巨的“任务”。

师:非常好,请坐。(话筒)往前。“残年余力”—— 生:微弱的“力量”。

师:请坐。面对一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论是一个老头还是一个年轻人,年龄显得不重要了。(示意)继续。生:长期的“努力”。

师:不错,请坐。(话筒)继续往前。生:“无陇断焉”,是最后的“胜利”。

师:所以我说这是一个人生寓言,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来,前面这位男同学,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生:(停顿)没有。(众笑)

师:(笑)有时候,放假了有这么多作业,就像一座大山一样,怎么做得完呢?但是在开学前几天疯狂地赶,好不容易第二天上学了,把所有作业都带去了,也稍微有点移山的感觉„„那么,这个故事,它这样一种说法,其实和我们传统的一种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儒家的一种非常朗健的、非常积极的精神。师:这里选了三句话,我们一起来念一下好吗?第一句,“知其不可”一二开始。生:“知其不可而为之!” 师:第二句,“子曰”——

生: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师: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他的主张。最后一句,开始——

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师:中国有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叫高行健,名字就来自于这个句子。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经常和另外两个故事,一起出现。一个是“夸父逐日”,这个我们非常熟悉,夸父在那里追赶太阳,最后道渴而死;还有一个就是“精卫填海”,精卫她本来的名字叫女娃,炎帝的女儿,后来在游泳的时候被淹死了,魂魄化成一只精卫鸟,经常衔一些微小的土、石、木头,要把大海给填平。

师:这三个故事中,显然有共同的东西,对吗?(话筒往后传)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经过不懈的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

师:请坐。前面最好加一个词语——“试图”——试图完成自己的梦想,对不对?最后能不能完成可能还不知道,而且他们努力的目标,好像过于艰巨,艰巨的任务。那么,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停顿)愚公移山的故事,和夸父、精卫的故事,至少有三处不同。想一想。(停顿二十秒)我给一点提示好吗?出示(人数、外援、结局)师:(示意)请你来谈一谈。

生: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都只有一个人。师:都只有一个人,而愚公移山呢?生:很多人。师:到底几个人? 生:四个。

师:四个?愚公以及子孙荷担者三夫,还有一个小孩不要忘记,一共有—— 生:五个人。

师:请坐。一家子人。(示意往后)还没完,请你继续就刚才那位同学的话题讲下去。这一家子人真的只有五个人吗? 生:不是。因为后面还是“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师:噢,其实有无穷多的人,N个人。好,(话筒)往后。(示意PPT投影)“外援”呢?

生:愚公移山的话,最后是有夸娥氏二子帮他们把两座山背走。

师:夸娥氏二子看愚公很辛苦,主动地来说,愚公啊,我们来帮你搬掉吧,是这样吗?

生:没有,是天帝命令他们去把这两座山搬掉的。师:(点头)是天帝给派来的。继续讲。

生:但是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他们两个都是靠自己的力量,没有其他人来帮忙。

师:非常好,请坐。没有外援。“愚公移山”里面,有外援。(示意话筒往后传)区别三,结局呢?

生:愚公移山是最后成功了,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应该是没成功的吧。

师:很好,请坐。夸父和精卫,都是失败的故事;而愚公移山,这是一个成功的结局。那我们继续思考下去——愚公移山,他最后的成功,究竟是因为他“子子孙孙无穷匮”,究竟是因为“人数”呢,还是“外援”? 众:(轻声)外援。

师:好,我们还是这位同学来回答好吗,轮到谁就是谁。你认为——

生:愚公移山的成功是因为外援。师:是因为天帝的帮助,是吗? 生:(点头)

师:好,请坐。(示意话筒)继续往前。愚公是怎么认为的?愚公认为他成功的保障,是不是因为有天帝的帮助? 生:不是。他认为是(因为)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山不加增。师:愚公显然认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吗? 生:(点头)

师:你把愚公那段话给大家朗读一下好吗?我们听。生:(朗读)“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误读为‘chì’),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师:非常好,请坐。“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hè)”,翘舌音,“通”。你的心太顽固了。愚公他非常深切地坚信自己会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是吧?他的话是在和另外一个人的争辩中说出来的,是和谁? 众:智叟。

师:智叟,对吧,智叟起先是怎么说的?

生:他说,愚公是以残年余力,不能毁山之一毛。师:你,年纪这么大了,力气都没有了„„(请坐)你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拔不掉,你还怎么去移这么两座大山呀? 但是,经过愚公这么一番话说下来以后,智叟却„„什么以应啊?念什么? 生:亡(无)以应。

师:通假字哦,亡(无)以应。河曲智叟却什么话都说不上来了。

师:因为愚公说,我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孙子又有儿子,孙子又有孙子„„子孙会无穷无尽;山不会变,终有一天会移平。非常理直气壮,所以这幅画(示意幻灯),我觉得表现得很好——愚公很凶的样子,智叟吓死了,智叟吓得说不出话来。

但是我们要知道,有一个成语,叫作“后息为胜”,它是意思是说,两个人在争辩,最后停下来的那个人,最后发言的那个人,其实就是隐含着的胜利者。

师:那么在我们的课文里面,谁最后停下来,最后留下的是谁的声音? 生:(众)愚公。

师:是愚公的声音呀,对吧——“何苦而不平”!然后就在那边回荡,何苦而不平,何苦而不平,何苦而不平„„然后智叟就呆掉了。

那么假如,我们再给智叟一个发言的机会,假如让智叟最后一个来发言。其实智叟有两个地方可以发言,文中有两处。师:一处就是,愚公反问他,“何苦而不平”?这个时候,智叟可以说,他会说一番话;还有一处,就在文章的结尾,等到“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的这个时候,智叟还是可以站出来,再来说一番话,是不是?

好,那分一下工好不好,我们这样吧,一二两组,探讨一下,上面智叟如果他应一应,他应该怎么说,他可以怎么说?三四两组,探讨,最后山搬掉了,智叟如果再跳出来,再叽里呱啦叽里呱啦,永远做一个反对者,他会怎么说?想一想,独立思考。

学生思考(14:20-15:00)

师:(插句)不要忘记,智叟智叟,他智商很高噢,他说的话很有水平的。

师:好,我们讨论一下,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小组讨论(15:02-17:15)

师:好,请转过来。首先请这边两组的同学,“河曲智叟曰”,你来应对一下,怎么说比较好,怎样才能说得有针对性,有说服力?谁想发言,举一下手。好,请那位同学,(递话筒)简单谈一谈,请你来“应”一下。

生:我觉得,首先智叟可能会说,你能保证你的子子孙孙全部都是男的吗?(众人笑)

师:万一不小心生了个„„

生:生了个女儿,然后就断子绝孙了。(众人大笑)

师:生了女儿嫁人了,怎么办?非常好!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不但每一代都要有小孩,而且必须保证是男的——这太难了吧?(示意)请继续讲,好像还有话要讲。

生:还有的话,智叟可以认为,移山这是愚公他本人的行为,而他的子孙可能会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比如说读书、当朝廷大臣之类的。可能有些人不愿意去参加搬山这么傻的活动。师:(点头)说得太好了。说不定他的哪一代想移民到美国去了呢,你还要一定叫他在这里搬山?好像有点困难。所以说,这里他有着双重的要求:第一,血缘的不断。第二,思想的不变。对吧,只有符合这两个前提,这个工作才可能继续下去,愚公的观点才得以成立。这边还有同学要补充吗?哦,这边有位同学要补充(属于三四组的一位同学),你是补充他们的观点? 生:是的。

师:太好了。(递话筒)

生:我还认为,他完全可以这么说,引用现代人的,邓小平的话。

师:哦,用邓小平的话来反驳愚公。

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你能完全靠你们家族的力量,搬掉这座山,如果我还能看见,我就会相信。师:说得是非常好,但是让我想起两句话,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啊,你们移山事业的成功要等到很多年以后,在这个时候,这两个人恐怕老早就已经作古了,对吧?旁边有一位同学,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生:河曲智叟会说,不要忘记地球还在不断地进行造山运动。(众生笑)

师:喜玛拉雅每年都还在增高几厘米,说得也有道理。好,那么请这边两组的同学来谈一谈。最后,我们继续刚才这位同学的话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结局出来了,山被搬走了,他们在有生之年就看到了山被搬走,就看到了这样的坦途。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智叟继续站出来,他还要再说一番话,他还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可以批判什么,怎样才能讲得又合情又合理呢?谁来?怎么老是这么几位同学举手呢?我请一个不太爱说话的。(递话筒)你来!生:因为当初愚公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见他是想依靠自己的能力和他的子孙,来搬掉这两座山,而结果是他的行为感动了天帝,天帝来帮助他完成了这样的愿望。最后实际根本不是由他自己来完成的,所以说„„那个„„(沉默,笑)

师:没事,请坐。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归结为一句话——没错,山是移走了,但是,是靠你自己的力气的吗?靠别人帮忙的呀,有什么了不起的!是这个意思吧? 生:(点头)

师:还有没有?喔,那么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同学。那就不把话筒递给你了,请你站起来,大声地说,好不好? 生:我觉得智叟会说,俗话说,“靠山吃山”,你现在把山移走了,我们靠什么吃饭呀?(众笑)

师:这位同学,是从现代旅游开发的观点来看的,也有道理。(递话筒)继续来,还有什么话可以说? 生:这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代表。

师:怎么讲?生:因为自然界都有自己一定的自净能力,像他这样的掠夺性的开发,已经超过了自然自净能力的限度,必将遭到自然界更加残酷的报复。师:好高深啊。(众笑)

师:一个环保主义者。我倒想起了杭州灵隐著名的一个景点。众生:(轻声)飞来峰。

师:峰自何处飞来?哦,我们终于明白了,这个峰原来是夸娥氏二子背来的。后来这两座山到哪里去了?咦,怎么没有人回答我,话筒在那里的那位女同学,请你来告诉我们,两座山到哪里去了? 生:朔东。

师:朔东,还有呢? 生:雍南。师:雍南!那边有没有人? 众生:有人。

师:那边有没有像愚公这样年纪很大的人? 众生:有。

师:从天而降两座山!(众一惊,继而笑)

师:我想问,山阻碍人的出路,这个问题,有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众生:没有。

师:刚才这么多同学,怎么没有一个人说的呢?所以说,智叟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那么怎么评价愚公这个人,好像比较困难。有人这么说,有一位学者叫张远山,他说过一段有点偏激的言论。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示意)你来朗读,好不好?:“愚公虽然说出了可圈可点的豪言壮语,但最后还是没有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壮举。

也就是说,智叟当初认为愚公不自量力,口气比力气大,并没有大错。按照这个结局,羞愧的不应该是智叟,而应该是愚公。

如果愚公要想不羞愧,当时应该这样回答智叟:‘我自己是挖不平两座大山,但是我这样一直挖下去,迟早会感动上帝。一旦感动了上帝,事情就好办了。你等着瞧吧!’那样才是老实话。”

师:请坐。这是某一种意见。再来看,另一个“假如”,假如这个结尾变一变。那位女生,请你把这个结尾读一下好吗?:“后三年,愚公死,子孙承其志,世代挖山。时至今日,尚未休矣„„”(众笑)那么我们就从这两个“假如”,来谈探讨问题。师:第一,张远山的思路,假如愚公早就料到帝会“感其诚”;或者呢,他老早就和帝达成了某种协议,或者契约,那我们如何来重新评价愚公?这是一个“假如”。第二,假如结尾是刚才同学念的,那么你又如何来重新评价愚公?想一想。学生思考(25:30-26:00)

师:同桌要商量一下也可以,同桌可以交换意见。同桌讨论(26:00-26:30)

师:好,我们时间有限。太好了,我看到有同学举手,真高兴啊。话筒呢?(递话筒)请你来说。

生:如果这样的话,愚公是很聪明的。因为《孙子兵法》里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愚公挖山就像一场战斗,他没有用力气就能获得胜利,这种是最聪明的。师:请坐。愚公在这里,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的话,他用的是“头脑”,是吗?(示意)好,请你来继续讲好吗?有什么补充?

生:我觉得如果这样的话,愚公还是很傻。师:(惊讶)还是很傻?为什么?

生:他既然知道天帝会“感其诚”,或者说他早与天帝达成了协议,那他何必自己去挖呢?直接跟天帝说一声,“你帮我搬搬走”好了。还有一点,他如果真的和天帝达成了协议,他只是和智叟这么说一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和智叟打个赌,下点赌注。(众笑)

师:你赢智叟一把,是吧?我倒是想到三国里面的一个故事,周瑜和黄盖的故事,后来引申出一个词语叫作„„什么计啊? 生:苦肉计。

师:苦肉计。那也许他们(天帝和愚公)有更大的阴谋呢?也许这更加能够帮助建立帝的秩序呢?可能他们有着更多不可告人的东西,所以他们要上演一出戏。

但是不管怎么样,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会发现:愚公,他给我们的形象,感觉有点„„ 生:(轻声)狡猾。

师:有点狡猾,是吧?甚至有点阴险。甚至还有点„„ 生:毒辣。

师:毒辣,可怕。怎么这个蠢老头,竟然是一个阴谋家?(众笑)成了个谋略家,太厉害了。

(示意幻灯)那么第二种评价呢?请你来说。

生:第二个“假如”,我有两个看法。先是关于“愚公”这个名词,一开始作者给他取名叫“愚公”,这个“愚”的意思大概是指他一根筋到底,然后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直到成功为止。师:说得真好,“一根筋到底”。(众笑)生:但是现在我觉得这个“愚”,真的有点“笨蛋”的意思了。有一个看法,我觉得,愚公也是一个很自私的人。师:怎么讲?

生:在这里,之后三年,愚公死了,世世代代,都是因为他的缘故而挖山,不能去实现自己的想法。直到今天,这么长时间下来,还在世世代代挖山,他死之前这么三年,影响了他的整个世代。

师:请坐,说得太好了。刚才这位同学说了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说了“愚”的两重含义,前面一个“愚”,是大智若愚的愚;而后面这个“愚”,则真的成了愚不可及的愚。还有一点她提到的就是——他把个人的意志,强加给了他子孙,剥夺了他子孙生活的自由。(递话筒)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生:愚公是害群之马。

师:害群之马?愚公成了一匹马?(众笑)

生:他不但耽误了自己,也耽误了子孙后代,就像文化大革命一样。

师:这个怎么会有联系呢?

生:因为他的错误,造成了所有人的错误,给所有人造成了重大损失。

师:就这样?请坐,很会联系实际。

师:那么,我们继续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讲下去。师:假如你很幸运,假如你很幸运生出来就是愚公的子孙,上面那个就是你。生:啊?(笑)

师:从换牙那天就开始,你就去跟他们一起移山了。“换牙齿”大概几岁? 众:六七岁。

师:文章中怎么表达的? 众:“始龀”。

师:“龀”,不要写错,齿字旁一个“匕”。一直挖到现在,六十岁了。这个时候,你来发言,你跟亲属愚公说一句话。我请后排的同学,最后几位同学被人遗忘了。师:(递话筒)你说一句话,你变成了这般模样!(众大笑)

生:我会跟他说,因为你这么一句话,就害了我们,你的后代非常痛苦。

师:哦,“你害得我好苦啊”。师:(示意)你也来说一句吧!

生:你一个人想着这样,就要我们跟着你一块儿干,好像是不是有点不大公平?

师:请坐。这涉及到一个公平和自由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人,可能并非是黄帝和炎帝的子孙;换个角度来想,也许我们都愚公的子孙。至于智叟的子孙呢?没有。智叟这样的人,他没有留下子孙。师:我们总是在这个圈子里绕来绕去。

我后来去采访了两个人。我们学校的两个外教,年轻老师,一个英国人,二十六岁;一个加拿大人,也很年轻。师:这个故事,我请英语老师,翻译成英文,让他们读了读,然后请他们评价。我们来看看对他们采访的DV。采访的文字,就印在讲义的反面。大家对照着看一看。(播放DV采访)

Andrew:But he starts the job which he knows he can’t finish.And for me, that’s very strange, he expects „ what does he say „ my sons produce my grandsons, +++ So the work will go on, he expects his family will continue what he wants to do.In the west, at least if my father starts the job ,he wouldn’t expect me to finish it, he will finish the job 但是他开始了一项他自己知道不能完成的工作,这令我觉得很奇怪。他的说法是:“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他指望这项工作能够持续下去,他指望他的家人继续他想做的事。在西方,至少如果是我的父亲开始了这项工作,他不会指望我去完成,他会自己完成它。

Andrew:(the gods are helping him,)but it’s a very physical task, he has.it’s not using the brain power, he is using muscle power.Physical power, yes.And of course, there is no mention of daughters.There are no daughters in the story, no girls, except for the widow who is important, because she has no man.I think that’s a very important point.If this was written in Britain, we would have probably more women in the story.Maybe a heroine, also, there are all heroes.(神灵们帮助着他),这是一项机械的工作。它运用的是体力,而不是脑力。很显然,故事里没有提到他的女儿,没有涉及女性,除了那个寡妇。而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她失去了丈夫。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英国,故事里会出现更多的女性,可能会有一个女主角,而不像这里,主角都是男性。

Andrew:It is a story about an old foolish man, a foolish old man, who has a foolish idea to move a mountain.And the first thing I would say is in the West, we will not move the mountains, we’ll go around.这是一个关于一个愚蠢的老头的故事,他有一个荒谬愚蠢的想法——移山。首先我想说的是,如果在西方,我们不会想到移山,我们会绕道而行。

Ryan:You know, Yu Gong, if you put down characters, I can know something about what the name means.What does his name mean? Yu means foolish, oh really? Gong means an old man.A foolish old man.But is he foolish? That’s a question.Because he did it, succeeded, in the end.愚公,如果你加入中文,我就可以了解一点他的名字的含义。他的名字是什么意思?——“愚”是愚蠢的意思,哦,是吗?“公”的意思是老人—— 一个愚蠢的老头。但他愚蠢吗?这是个问题,因为在最后,他确实做到了。

Ryan:Maybe I think he’s a crazy old man, he has a dream, and he will convince his family to follow the same dream.I have to ask, why didn’t he do this when he was young? When he has youth and strength? 也许我可以认为他是一个疯狂的老头,他有一个梦想,而且他会去说服他的家人追随他的梦想。我很想问的是,为什么他不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做这件事呢?(而现在这么老了,还要其他人来继续他自己的事情)师:提供了一点新的视角。采访里面可以注意到,他们在强调:“愚”——“foolish”。最后Ryan还说了句:“crazy!”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顺着他们的思路追问? 师:中国人都这么聪明,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疯狂的,一个愚老人,这样津津乐道呢?会千年传诵呢?思考一分钟,好不好?把你的观点酝酿得成熟一点。你也许可以结合我们发下来讲义上的材料。它肯定背后隐藏着中国人非常喜欢的,或者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密码,文化的密码。你可不可以跳出来阐释一下,到底有哪些理由?学生思考(36:18-37:18)

师:要不要讨论一下?好,那就直接请同学来说吧。谁想发言,请举起你的手。请边上那位同学,你来谈一谈,为什么?

生:首先,大家之所以会关注,是因为移山这种事情是非常非常少见的,可能中国历史上也只听说过这么一个事例;第二点,移山虽然的确是非常傻,但是它具有一定可取的地方。就是坚持不懈,积极去完成,靠自己的力量。我记得以前篇文言文叫《秉烛》,年轻人人读书就像初升的太阳,老年人读书就像夜晚的月亮,虽然说不是很亮,但是总比不亮的好。所以他虽然老了,但是他还是能够这样努力地去移山,这是他可取的地方。鲁迅也曾经写过:“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两座山在我们面前,不会有反应,不会去怎么样,在那里就在那里吧。而愚公却有自己的勇气,胆敢去挑战这座山,所以我觉得这点十分可取。

师:说得太好了。有一点像堂吉诃德战风车,孤独英雄,对吧?知其不可而为之,非常好,回到了我们这节课的开头。“Just do it”,就是去做。(示意)好,你继续讲。生:我想可以打一个比方,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就可以是一个愚公,然后我们就可以成为他的子孙,一直推崇他,对于这个疯狂的愚老人津津乐道,所以说这样也是蛮有道理的,我觉得。

师:哦,因为我们是他的后代,所以我们就喜欢他所讲的故事,我们就服从他。是这样吗? 生:嗯。

师:(示意)请你继续来讲。

生:我认为,愚公他的精神,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还有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也是为了他国家的繁荣昌盛;然后他以他的真诚感动了上天,追求真诚也是做人的原则,他以他的原则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理想。

师:这其实契合了中国人的一个观念,好人有好报。是吧,所以我们都喜欢。(示意)请你再来讲,把话筒递给她。生:我觉得这篇文章有一点和中国的传统是分不开的。师:怎么讲?

生:中国相对来说比较人性化,国外相对来说比较理性化,所以外国人很多想法,都和中国不一样。它是写在战国时期,现代的中国人对传统的思想都是很敏感的,不是有句话叫“孝字当先”吗?他会有子子孙孙这样一种想法,子子孙孙也会努力地帮他开垦„„也不是开垦„„ 师:完成他的事业。

生:完成他的想法。或者说,他死了,(子孙)完成他的遗愿,也都是感觉很符合常理的。师:很符合中国人的常理,请坐。

其实从文章写作的角度,特别有趣的,这篇文章其他都写得非常简洁,唯独在某个地方,它反复强调,其实那段话,缩减成一句话就够了,怎么说?(众沉默)

师:“而山不加增”,前面怎么说?一句话就够了。生:子孙无穷匮。

师:“子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一句话就够了,但是它要绕、绕、绕,它在强调。强调什么习惯?我们都喜欢儿孙满堂。中国人注重血缘,这个很重要。(递话筒)你还有什么话要讲?

生:我补充一下,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要团结。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大家一起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愚公的成功始于他的团结,中国人十分推崇团结。

师:非常好,我们一直到现在还在强调集体主义,对吧?团队精神。

最后那位同学,你还有什么意见要发表?生:我觉得这篇文章里,愚公是个老人,是最重要的。

师:这怎么讲?为什么说他是老人,就最重要?

生:因为他“年且九十”,比较老呀,中国有道德的人,都是老人。老子,孔子„„(众笑)

师:胡子一大把。

生:所以他的语言,说出来的话,比较有权威性。师:他一说话,下面子孙有没有人表示反对意见的?都同意了。

生:在材料五里面还提到,中国是“老人崇拜”的,连武侠小说的顶尖高手,都是老年人。老人都去移这两座山,更有教育意义,因为人家都知道,人老了,力气也没有了,连小孩都不如的。所以他用老人,在人(一生中)最弱的时期去移山的话,可以显出他志向的远大。

师:请坐。根据这位同学的说法,愚公移山下面可以加个破折号,一个副标题,“愚公移山—— 一个老人的梦想”。这也正是刚才那个外教所提出的一点疑问——为什么他不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这项事业呢?(示意)好像那位女生还有意见要发表,是吗?

生:我认为,愚公移山给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某种精神,在内心里面的依托。

就像鲁迅在《希望》里面曾有这么一段话,他说,“在我老的时候,回忆起以前的往事,那苍白的颜色,就像内心里把生活孤立起来„„”那个时候,大家也都知道,鲁迅的主张并不是得到很多人的赞同。

或许这里愚公是得到他的非常多的子孙的赞同,因此才会有后面把上帝感动,这同样也是心灵的一种寄托,因为他相信上帝在帮助着他。所以这种心灵寄托,就让他的梦想会实现。这更让我想到,三毛在她丈夫刚刚去世的时候,她心里是非常孤寂的,但她始终相信有有一个美好愿望:有一天,在天空里会看到她丈夫的影子。所以说,她始终选择活下去。(众鼓掌)

师:说得太好了。好,我们就以这位女同学的发言,作为我们这节课的一个结束,不要忘记鲁迅说的那句话,希望之为虚妄,正与绝望相同。

愚公这个话题,还可以继续引发我们的思考和讨论,大家课后,再花点时间去想一想,好吗,下课!

钱梦龙 《愚公移山》 教学实录

师:上一课(注:指正式上课前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现在我们先一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好吗?

(学生齐声朗读全文。读毕,有学生提出“亡”字错读了“wáng”,教师让同学们共同订正。)

师:下面请同学们提提看,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

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

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

生:河曲。

师:对。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你们看,有些问题一请教字典就解决了。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第一段里的“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为什么这里用个“本”字?

师:嗯,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生:因为太行、王屋二山后来搬走了,不在这个地方。

师:说得真好!这个“本”字是跟后文相呼应的。这个问题提得好,解决得更好,说明同学们能够思前顾后地读文章了。

(随机指点读文方法。榜样取自学生,也许比空谈方法效果略胜。)

生:“残年余力”是什么意思?

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

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

生:(看字典回答)残,就是“剩余的”。

师:“残”跟“余”在这里意思是一样吗?

生:(齐生)一样!

师:一样,对了!愚公快九十岁了,余下的日子不多了,剩下的力气也有限。再请大家说说看,“以残年余力”这个“以”怎么讲?

生:用,因。

师:这样解释,在这里适用吗?你说!

生:这里解释“凭”好。

师:对,解释“凭”好。“以”作“凭”讲,文章里还有别的例子吗?(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别的例子,促使学生举一反三,把知识学活。下面找“之”字属同一意图。)

生:愚公妻子讲的“以君之力”,这个“以”字用法一样。

师:对!还有没有问题了?

生:“出入之迂也”,这个“之”字不会讲。

师:噢,这个“之”的用法可能没有学到过,大概都不知道吧?

生:“之”是结构助词。

师:讲得很好!我以为没有人知道了。是结构助词,不过这个结构助词用法有点特别,你们看,如果要翻译这个句子,这个“之”字要不要翻译出来?

生:(齐生)不要!

师:那怎么译法?

生: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

师:讲得对!你们看前面还有没有同样用法的“之”字?

生:“北山之塞”的“之”,用法一样。

师:找对了!同学们还有别的问题吗?(稍顿)没有问题了?很好,说明大家都懂了。你们看,许多问题大家一起来思考,不是都解决了吗?这说明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是能读懂这样的文章的。(趁势给以鼓励,既是总结上面的活动,更是为了进一步活动的需要。)现在,老师来问你们一些问题,看大家真的读懂了没有。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先来把它们列出来,大家一起说,我来写,好不好?(从列人物表开始,使学生觉得入门不难。)

(学生们纷纷提出,黑板上最后出现了一个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个人物表。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

(学生纷纷答,有人说“九十岁”,有人说“九十不到”。)

师: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

生:(齐声)不到。

师:不到?从哪里知道?

生:“年且九十”,有个“且”字。

师:且,对!有的同学看书仔细,有的同学就有些粗心。那么,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

生:(齐声)老头。

师:怎么知道?

生:(齐生)“叟”字呀!

师:啊,很好。愚公和智叟都是老头子。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

生:七八岁。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龀”字知道。

师:噢,龀。这个字很难写,你上黑板写写看。(生板书)写得很好。“龀”是什么意思?

生:换牙。

师:对,换牙。你看这是什么偏旁?(生答:“齿”旁。)孩子七八岁时开始换牙。同学们不但看得很仔细,而且都记住了。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

(“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此问的本意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孀妻”、“遗男”二词,问在此而意在彼,谓之“曲问”。前面问“愚公有多大年纪?” “智叟是年轻人吗?”都是曲问的例子。问题“拐个弯”,容易激发思考的兴趣。)

(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他没有爸爸!”)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

师:对!遗男是什么意思?

生:(齐生)孤儿。

师:对了!这个孩子死了爸爸,只有妈妈。你们看书的确很仔细!再请你们计算一下;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五个人。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愚公,一个遗男,还有他的三个子孙。师:三个什么样的子孙?

生:三个会挑担的,“荷担者三夫。”

师:你们怎么知道愚公自己也参加了呢?

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是愚公率领了子孙去的。

师:啊,讲得真好!那请你再说说看,“遂率”前面省略了一个什么句子成分?

生:主语。

师:主语应该是什么?

生:愚公。

师:好!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主语补出来,人数很清楚,一共五个人。(计算人数,既是了解文章内容的需要——人少而移山,更见任务之艰巨——也是为了落实古汉语“”主语省略“的常识。)人物我们搞清楚了,下面再看看,这个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人而及事。但事在人为,知“事”正是为了识“人”。)

生:(齐声)移山。

师:这件事做起来难吗?从文章里找出句子来说明。

生:很难。文章里有“高万仞”、“方七百里”两句。“高万仞”就是很高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方圆面积七百里。山又高又大,很难移。

师:说得很好。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认识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是“轴心”所在,也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主心骨”。)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这张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来看看他们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

生:愚公妻和智叟,他们两人的态度差不多。

师:差不多吧。好,我们就先把他们两个的话一起读一遍吧,比较比较,看看两人的态度究竟是不是一样。(“疑似之迹,不可不察”,教学中此类比较,最易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朗读)

师:想一想,他们的态度一样吗?

生: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

师:你再说说看,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 生:倒装的。

师:那么不倒装该怎么说呢?

生:汝之不惠甚矣。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

生:强调愚公不聪明。

师:对,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这里有一点不同。(不同之一:对愚公的看法不同。落实“倒装句”知识。)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

生:(齐声)君。

师:那么智叟称愚公——

生:(齐声)汝。

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生:“君”表示尊重,“汝”很不客气。

师:嗯,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

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

师:对,这是又一点不同。(不同之二:对愚公的称谓不同。落实古汉语中称谓的常识。)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还有两句讲得不一样。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生:愚公妻说愚公不能把小山怎么样;智叟说连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动,有点讽刺的意思。

师:啊,讲得好。这里的“毛”字,是什么意思?

生:小草。

师:请你把这个解释用到句子里去讲讲看。

生: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就是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小草。

师:对,一棵小草也毁不了,这是一种什么语气? 生:轻蔑。

师:对,轻蔑的,这跟愚公的妻子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看,这里又有不同。(不同之三:对愚公的态度不同。落实“毛”字含义。)还有“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同样是“如„„何”的句式,可是智叟的话里多一个“其”字,这里有什么不同?

生:智叟的话语气比较强,用个“其”字,有点强调愚公没有用。

师:讲得好。(不同之四:对愚公说话的语气不同。落实“其”字用法。)最后还有一句不一样,是哪一句啊?

生:且焉置土石。

师:这句话怎么解释?

生:把土石放到哪里去?

师:“焉置”的“焉”字怎样解释?

生:疑问代词,哪里。师:对,不过这句里的“哪里”放到“置”的前面去了,“焉置”就是“置焉”,放在哪里。愚公妻有这个问题没解决,后来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

师:怎么解决的?

生:大家说“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师:他妻子提出这个问题来说明她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生:关心。

生:担心。

师:关心又担心,两人都讲得对。她关心这个技术问题怎么解决;还对老头子有点担心,快九十的人了,去移那么大的山,能不叫人担心吗?智叟呢?“嘿,你这个笨老头,一根小草也毁不了的人,想去移山,瞧你有多笨!”两人一样吗?不一样。(不同之五:对愚公的心理不同。落实“焉置”的含义。)现在请你们再在文章里找出两个字来,把两人的态度分别用一个字说明一下。先说愚公妻,好,你说!

生:献„„

师:献什么?

生:疑。

师:对,献疑。她对能不能移山只是有疑问。那么智叟呢?

生:笑。

师:对!笑,笑而止之。一个笑字带有什么样的感情,大家想想看。

生:讽刺。

师:请在这个“笑”字前面加一个字,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不仅仅是组词训练。)

生:讥笑。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着眼于培养概括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着眼于培养概括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生:高兴。

师:怎么知道?

生:跳,跳往。

师:对了,跳跳蹦蹦地去移山,很高兴。他虽然年纪小,但是人小——

生:志气大。

(体会“跳”字的感情色彩。)

师:对,他跟愚公一老一小,都有志气。那么愚公子孙的态度怎么样?

生:赞许。

师:赞许,你是从那个“许”字上看出来的吧?再想想,当时大家表示赞许的场面是怎样的?

生:热闹的。

师:怎么知道?

生:杂然。

师:这两个字什么意思?

生:纷纷地、七嘴八舌的样子。

师:还有当愚公妻提出疑问的时候,子孙们怎样?

生:杂曰。

师:什么叫“杂曰”?

生:议论纷纷地说。

师:看,这个“杂“字很准确地写出了子孙们纷纷赞同的场面。(体会:“杂然”、“杂”对描绘气氛的作用。)上面几个人,对移山有坚决拥护的,有疑问的,有反对的。现在时间到了,请大家下课以后想一想:“愚公”就是“笨老头”,他究竟笨不笨?

——以上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大概想过了,愚公究竟笨不笨?

(先讨论其他人物对“移山”的态度,故意留下愚公。主角登台,必须安排专场演出。“愚公笨不笨”,有极强的思辨性,教学对象又是初一学生,能否讨论出结果来,全在教师如何引导。)

生:不笨。

生:笨是有点笨,不过有点精神。

师:嗯,大家自由发表意见,这就好。其他同学的意见呢?还有,我们说愚公笨,或者不笨,都要从文章里找根据,不能凭空想。

生:不笨。

师:你说说理由。

生:愚公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从这些话里看出愚公不笨。

师:噢,他有意见。

生:有点笨。

师:理由呢?

生:愚公有不怕困难的精神,但不能运用科学道理。

师:其他同学也发表意见。

生:不能说他不能运用科学道理,因为那时还没有大吊车。

师:你们看,现在我们分成两派了,一个是笨派,一个是“不笨派”。(问几个同学)你们是属于哪一派的?

生:不笨派。

师:(问另一学生)你呢?

生:笨派(笑声)。

(划分两“派”,为了树立“对立面”,激发思辨的兴趣。)

师:刚才我说过,无论说愚公笨还是不笨,都要根据文章。(“手不离书,言必有据”。既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是思维、语言训练的要求。)现在让我们把前前后后有关愚公的一些句子分析分析,再下结论,怎么样?先看看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是什么?

生: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

师:请你解释一下。

生:苦于北山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

师:说得对。就是说,愚公所以要移山,是因为他“痛感迂、塞之苦”(板书)。(一看移山动机:痛感迂、塞之苦。)那么山移掉了有什么好处呢?愚公想过没有?

生:移了山,那就可以“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师:你也解释一下。

生:指通,就是一直通到。可以直通豫州之南,达到汉水南岸。

师: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愚公清楚地知道移山的好处,用一句来概括,叫做“确知移山之利”(板书)。(二看移山目的:确知移山之利”)这说明他做事目标很明确。还有,刚才有同学提出的他那段回答智叟的话,你们觉得这段话讲得好不好?

生:好!

师:好?好在哪里?你说!

生:这段话有力地驳回了智叟的“笑而止之”。

师:嗯,的确驳得很有力,念起来很有劲的。我们来念一念,体会体会,好吗?

(学生念:“北山愚公长息曰„„何苦而不平”几句。)

师:好,就念到这儿。你们感到这段句子写得怎么样?

(语感的体会比语法分析更重要。)

生:有力。

师:你们找找原因看,为什么会造成有力的感觉?句子组织有什么特点?

生:琅琅上口。

师:嗯,讲得很有道理。为什么琅琅上口呢?

生:前面一句最后一个字和后面一句第一个字相同。师:哎,他找到了特点。你们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后面一个固字顶着前面一个固字,你们知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

生:一句顶一句,显得语气加强。

(语感出来了。)

师:对,下面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生: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师:对,这段话写得特别有趣,一句顶一句来写,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那一句是——

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师:什么叫“无穷匮”?

生:没有穷尽。

师:是呀,愚公的志气,愚公移山的决心,愚公移山的行为,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地啃这两座大山。下面还有一句话,一转显得特别有力,那一句? 生:而山不加增。

师:对,这里的“加“字我讲一讲,“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这一句话一转特别有力,最后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哪一句?

生:“何苦而不平?”

师:对,这句是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很有道理,智叟能回答吗?

生:亡以应。

师: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叫做——

生:哑口无言。

生:无言以对。

师:都对。“无言以对”更符合“亡以应”的意思。为什么智叟“亡以应”?因为愚公讲出了一个很普通的道理,做了一道简单的算术加减法;很普通,但很在理。从这里可以看出,愚公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三看移山的可能:深明可移之理。至此,“愚公不愚”的结论已隐含其中。)可见愚公移山不是一次盲目的行动,他是考虑得很周到的。现在我们可以来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了。你们想,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恐怕不可能。那为什么智叟说他笨呢?我想先给你们讲个事。我们上海有一位公共汽车售票员,对待乘客非常热心,是个学雷锋的标兵,《文汇报》上登过他的照片。很多人都写信表扬他,说他服务好。但也有些小青年说这个服务员“戆头戆脑”,这是我们上海方言,就是傻里傻气。这是什么道理?还有雷锋,有些人不是也叫他——

生:(齐生)傻子!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道理啊?你说。

生:有的人是从为自己的角度来看的,就说他是傻子;有人是从他为集体做好事来看,感到他是好的。

师:哦,讲的真好!就是说要从什么角度看问题了,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来看待这样一件事。这位同学的观点你们同意不同意?

生:同意。

(介绍学雷锋标兵,为了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愚公不愚”的道理,不能算生硬联系,空洞说教。)

师:好。那让我们回到本题上来,再来看看老愚公。他做的事看起来好像是很傻的。他要移山,可他已经多大年纪了?

生:就要到九十岁了。

师:这么大年纪了,他自己能看到山移走吗?

生:看不到。

师:这一点愚公自己也知道,你们看,他是怎么说的?

生:“虽我之死”。

师: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即使我死了。

师:这里的“虽”为什么不解释为“虽然”?

生:“虽然”,说明他已经死了。

师:对,这里要用个假设的意思。可见愚公移山早就想到在自己手里是移不了山的。他自己能享受到移山之利吗?

生:(齐声)享受不到!

师:这看起来似乎有点傻了,对不对?但我们用另一种观点来看,用什么观点呢?(一学生插话;为子孙„„)啊,很好,请你讲下去,为子孙什么?

生:为子孙后代造福。

师:哎,讲得真好,同学们都讲得这样好,真叫老师高兴!我们如果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他不仅不笨,而且还不是一种小聪明,而是„„

生:(接话)大聪明!

师:对了!有句成语就叫“大智大勇”,还有一句成语也许你们还不知道,叫做“大智若愚”(板书)。你们看看,这个成语谁能解释?

生:大聪明的人看起来很像愚蠢的。

师:为什么?知道吗?

生:因为他有远见,深谋远虑。

师:对了,他看得比别人远,想得比别人多,别人说他笨,是因为——

生:不了解他。

(以“小聪明”作引子,学生自然得出“大聪明”的结论,由此引出“大智大勇”、“大智若愚”一串连锁的词语。“愚公笨不笨”的讨论,最后结穴于“大智若愚”的认识。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正是对课文的理解逐步深入、一系列文言词句逐一落实的过程。教者的追求是:使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寓于语文训练。务必引导学生因文解道,因道悟文。)

师:是啊,有些看得比较近的人,不了解他,就说他笨。其实愚公笨不笨?不笨。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智叟这个“聪明老头”聪明吗?

生:不聪明。

师:那为什么他叫“智叟“?你说。

生:他自作聪明。

师:嗯,自作聪明。这种聪明是大聪明吗?

生:是小聪明。

师:对,小聪明。这种爱耍小聪明的人,喜欢占点小便宜,没有远见,这种人我们上海叫他“小乖人“,智叟就是“乖老头”。接下来我们把文章最后一段读一遍,来继续思考一些问题,好吗?

(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

师:里头有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

生:措,措施的措。

师:什么意思?

生:放置。

(待续)

(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

师:里头有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

生:措,措施的措。

师:什么意思?

生:放置。

师:对。读了这一段,我有个问题: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山搬走的,这样看起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生;不同意!神仙搬山是因为愚公感动了上帝。

师:噢,有道理。

生;还有,操蛇之神他已经怕愚公了。

师:为什么怕?

生:怕他不停地挖,把山挖平了。

师:对。那么看,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是写出了愚公挖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我很高兴。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得很好。现在我们再把文章从头至尾读一遍,要求大家仔细体会,尤其是智叟和愚公对话的话,要把两个人说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学生朗读课文。)

师:读得很好。这篇文章经过大家的认真思考,共同探讨,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我们当堂来完成一些作业,希望同学们应用学到的知识,很好地完成作业。下面我们先拿来一段文章请同学们口头来讲讲看,看能不能把文章的意思准确地讲出来。选最精彩的一段来讲好吗?大家看选哪一段?

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那一段。

师:对。这一段好。谁自告奋勇地来讲一讲?这里也要有一点大智大勇,我们看谁第一个勇敢地举起手来。啊,这位同学要起来讲了,大家听好。

(学生一人起来边读边解释。略有几处小错误,全班共同订正。)

(文章关键处,再重锤敲打一下。)

师:好,讲得真好,老师很满意。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请同学们解释一个虚词。“有子存焉”,这个“焉”字会解释吗?好,你说。

生:在这里。

师:真好,这位同学讲对了,“在这里”,“于此”,或者叫“于是”、“于之”都行。这个“于”是什么词?

生:(齐声)介词。

师:“此”呢?

生:(齐声)代词。

师:“有子存焉”,就是“有儿子活在这里”。你们找找看,这篇文章里还有这样用法的“焉”字吗?

生:“无垄断焉”。

师:请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没有山岗高地阻绝在这里。

师:对了,讲得好,你们看,这个词既是介词,又是代词,兼有两种身份(板书“兼”字)。为了便于记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它什么呢?

生:兼词。

师:为什么叫兼词?

生:兼有两种的意思。

师:兼词,这个名字起对了。记住,“焉”字除了作代词、语气词外,还有兼词的用法。这种兼词在这篇文章里,除了“焉”字以外,还有一个,看谁读得细心,能把它找出来。

生:“诸”。

师:嗯,找对了。怎么解释?

生:之于。

师: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字。它是“之于”在两个字的合音,大家读得快:之于——诸。你看,快读就成了“诸”,慢读就成了“之”。我们来解释一下,“投诸渤海之尾”,这怎么讲?

生:就是“投之于渤海之尾”。

师:“投之”的“之”指的是什么?

生:(齐生)土石。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我们在这篇文章里学到了两个新的虚词,就是两个兼词。我们就要记住。最后,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这里有一段文言文,我把油印的资料发下来之后,请大家加上标点。(发资料)我请位同学把这段话抄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下面加标点,待会儿请同学到黑板上加,划出的一些词句要能解释。(学生板书)

甲乙两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愚公实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说明:这段文字在发给学生时没有标点)

(这道练习题设计的意图是:把课文的部分词句编写进去,使学生能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辨认它们,以收知识迁移之效)

第三篇: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师:上一课(注:指正式上课前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现在我们先一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好吗?

(学生齐声朗读全文。读毕,有学生提出“亡”字错读了“wáng”,教师让同学们共同订正。)

师:下面请同学们提提看,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

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 生:河曲。

师:对。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你们看,有些问题一请教字典就解决了。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第一段里的“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为什么这里用个“本”字? 师:嗯,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生:因为太行、王屋二山后来搬走了,不在这个地方。

师:说得真好!这个“本”字是跟后文相呼应的。这个问题提得好,解决得更好,说明同学们能够思前顾后地读文章了。

(随机指点读文方法。榜样取自学生,也许比空谈方法效果略胜。)生:“残年余力”是什么意思?

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

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生:(看字典回答)残,就是“剩余的”。师:“残”跟“余”在这里意思是一样吗? 生:(齐生)一样!

师:一样,对了!愚公快九十岁了,余下的日子不多了,剩下的力气也有限。再请大家说说看,“以残年余力”这个“以”怎么讲? 生:用,因。

师:这样解释,在这里适用吗?你说!生:这里解释“凭”好。

师:对,解释“凭”好。“以”作“凭”讲,文章里还有别的例子吗?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别的例子,促使学生举一反三,把知识学活。下面找“之”字属同一意图。)

生:愚公妻子讲的“以君之力”,这个“以”字用法一样。师:对!还有没有问题了?

生:“出入之迂也”,这个“之”字不会讲。

师:噢,这个“之”的用法可能没有学到过,大概都不知道吧? 生:“之”是结构助词。

师:讲得很好!我以为没有人知道了。是结构助词,不过这个结构助词用法有点特别,你们看,如果要翻译这个句子,这个“之”字要不要翻译出来? 生:(齐生)不要!师:那怎么译法? 生: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

师:讲得对!你们看前面还有没有同样用法的“之”字? 生:“北山之塞”的“之”,用法一样。

师:找对了!同学们还有别的问题吗?(稍顿)没有问题了?很好,说明大家都懂了。你们看,许多问题大家一起来思考,不是都解决了吗?这说明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是能读懂这样的文章的。(趁势给以鼓励,既是总结上面的活动,更是为了进一步活动的需要。)现在,老师来问你们一些问题,看大家真的读懂了没有。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先来把它们列出来,大家一起说,我来写,好不好?(从列人物表开始,使学生觉得入门不难。)

(学生们纷纷提出,黑板上最后出现了一个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个人物表。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学生纷纷答,有人说“九十岁”,有人说“九十不到”。)师: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 生:(齐声)不到。师:不到?从哪里知道?

生:“年且九十”,有个“且”字。

师:且,对!有的同学看书仔细,有的同学就有些粗心。那么,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

生:(齐声)老头。师:怎么知道?

生:(齐生)“叟”字呀!

师:啊,很好。愚公和智叟都是老头子。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 生:七八岁。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龀”字知道。

师:噢,龀。这个字很难写,你上黑板写写看。(生板书)写得很好。“龀”是什么意思? 生:换牙。

师:对,换牙。你看这是什么偏旁?(生答:“齿”旁。)孩子七八岁时开始换牙。同学们不但看得很仔细,而且都记住了。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

(“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此问的本意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孀妻”、“遗男”二词,问在此而意在彼,谓之“曲问”。前面问“愚公有多大年纪?” “智叟是年轻人吗?”都是曲问的例子。问题“拐个弯”,容易激发思考的兴趣。)(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他没有爸爸!”)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师:对!遗男是什么意思? 生:(齐生)孤儿。

师:对了!这个孩子死了爸爸,只有妈妈。你们看书的确很仔细!再请你们计算一下;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五个人。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愚公,一个遗男,还有他的三个子孙。师:三个什么样的子孙?

生:三个会挑担的,“荷担者三夫。” 师:你们怎么知道愚公自己也参加了呢?

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是愚公率领了子孙去的。

师:啊,讲得真好!那请你再说说看,“遂率”前面省略了一个什么句子成分? 生:主语。

师:主语应该是什么? 生:愚公。

师:好!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主语补出来,人数很清楚,一共五个人。(计算人数,既是了解文章内容的需要——人少而移山,更见任务之艰巨——也是为了落实古汉语“”主语省略“的常识。)人物我们搞清楚了,下面再看看,这个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人而及事。但事在人为,知“事”正是为了识“人”。)生:(齐声)移山。

师:这件事做起来难吗?从文章里找出句子来说明。

生:很难。文章里有“高万仞”、“方七百里”两句。“高万仞”就是很高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方圆面积七百里。山又高又大,很难移。

师:说得很好。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认识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是“轴心”所在,也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主心骨”。)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这张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来看看他们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 生:愚公妻和智叟,他们两人的态度差不多。

师:差不多吧。好,我们就先把他们两个的话一起读一遍吧,比较比较,看看两人的态度究竟是不是一样。(“疑似之迹,不可不察”,教学中此类比较,最易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朗读)

师:想一想,他们的态度一样吗?

生: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师:你再说说看,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 生:倒装的。

师:那么不倒装该怎么说呢? 生:汝之不惠甚矣。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 生:强调愚公不聪明。

师:对,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这里有一点不同。(不同之一:对愚公的看法不同。落实“倒装句”知识。)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 生:(齐声)君。师:那么智叟称愚公—— 生:(齐声)汝。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生:“君”表示尊重,“汝”很不客气。

师:嗯,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

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师:对,这是又一点不同。(不同之二:对愚公的称谓不同。落实古汉语中称谓的常识。)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还有两句讲得不一样。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生:愚公妻说愚公不能把小山怎么样;智叟说连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动,有点讽刺的意思。

师:啊,讲得好。这里的“毛”字,是什么意思? 生:小草。

师:请你把这个解释用到句子里去讲讲看。

生: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就是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小草。师:对,一棵小草也毁不了,这是一种什么语气? 生:轻蔑。

师:对,轻蔑的,这跟愚公的妻子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看,这里又有不同。(不同之三:对愚公的态度不同。落实“毛”字含义。)还有“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同样是“如„„何”的句式,可是智叟的话里多一个“其”字,这里有什么不同?

生:智叟的话语气比较强,用个“其”字,有点强调愚公没有用。

师:讲得好。(不同之四:对愚公说话的语气不同。落实“其”字用法。)最后还有一句不一样,是哪一句啊? 生:且焉置土石。师:这句话怎么解释? 生:把土石放到哪里去?

师:“焉置”的“焉”字怎样解释? 生:疑问代词,哪里。

师:对,不过这句里的“哪里”放到“置”的前面去了,“焉置”就是“置焉”,放在哪里。愚公妻有这个问题没解决,后来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师:怎么解决的?

生:大家说“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师:他妻子提出这个问题来说明她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生:关心。生:担心。

师:关心又担心,两人都讲得对。她关心这个技术问题怎么解决;还对老头子有点担心,快九十的人了,去移那么大的山,能不叫人担心吗?智叟呢?“嘿,你这个笨老头,一根小草也毁不了的人,想去移山,瞧你有多笨!”两人一样吗?不一样。(不同之五:对愚公的心理不同。落实“焉置”的含义。)现在请你们再在文章里找出两个字来,把两人的态度分别用一个字说明一下。先说愚公妻,好,你说!生:献„„ 师:献什么? 生:疑。

师:对,献疑。她对能不能移山只是有疑问。那么智叟呢? 生:笑。

师:对!笑,笑而止之。一个笑字带有什么样的感情,大家想想看。生:讽刺。

师:请在这个“笑”字前面加一个字,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不仅仅是组词训练。)生:讥笑。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着眼于培养概括能力。)我们再来看看另外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着眼于培养概括能力。)我们再来看看另外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生:高兴。师:怎么知道? 生:跳,跳往。

师:对了,跳跳蹦蹦地去移山,很高兴。他虽然年纪小,但是人小—— 生:志气大。

(体会“跳”字的感情色彩。)

师:对,他跟愚公一老一小,都有志气。那么愚公子孙的态度怎么样? 生:赞许。

师:赞许,你是从那个“许”字上看出来的吧?再想想,当时大家表示赞许的场面是怎样的? 生:热闹的。师:怎么知道? 生:杂然。

师:这两个字什么意思? 生:纷纷地、七嘴八舌的样子。

师:还有当愚公妻提出疑问的时候,子孙们怎样? 生:杂曰。

师:什么叫“杂曰”? 生:议论纷纷地说。

师:看,这个“杂“字很准确地写出了子孙们纷纷赞同的场面。(体会:“杂然”、“杂”对描绘气氛的作用。)上面几个人,对移山有坚决拥护的,有疑问的,有反对的。现在时间到了,请大家下课以后想一想:“愚公”就是“笨老头”,他究竟笨不笨?

——以上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大概想过了,愚公究竟笨不笨?(先讨论其他人物对“移山”的态度,故意留下愚公。主角登台,必须安排专场演出。“愚公笨不笨”,有极强的思辨性,教学对象又是初一学生,能否讨论出结果来,全在教师如何引导。)生:不笨。

生:笨是有点笨,不过有点精神。

师:嗯,大家自由发表意见,这就好。其他同学的意见呢?还有,我们说愚公笨,或者不笨,都要从文章里找根据,不能凭空想。生:不笨。师:你说说理由。

生:愚公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从这些话里看出愚公不笨。师:噢,他有意见。生:有点笨。师:理由呢?

生:愚公有不怕困难的精神,但不能运用科学道理。师:其他同学也发表意见。

生:不能说他不能运用科学道理,因为那时还没有大吊车。

师:你们看,现在我们分成两派了,一个是笨派,一个是“不笨派”。(问几个同学)你们是属于哪一派的? 生:不笨派。

师:(问另一学生)你呢? 生:笨派(笑声)。

(划分两“派”,为了树立“对立面”,激发思辨的兴趣。)

师:刚才我说过,无论说愚公笨还是不笨,都要根据文章。(“手不离书,言必有据”。既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是思维、语言训练的要求。)现在让我们把前前后后有关愚公的一些句子分析分析,再下结论,怎么样?先看看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是什么?

生: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师:请你解释一下。生:苦于北山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

师:说得对。就是说,愚公所以要移山,是因为他“痛感迂、塞之苦”(板书)。(一看移山动机:痛感迂、塞之苦。)那么山移掉了有什么好处呢?愚公想过没有? 生:移了山,那就可以“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师:你也解释一下。

生:指通,就是一直通到。可以直通豫州之南,达到汉水南岸。

师: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愚公清楚地知道移山的好处,用一句来概括,叫做“确知移山之利”(板书)。(二看移山目的:确知移山之利”)这说明他做事目标很明确。还有,刚才有同学提出的他那段回答智叟的话,你们觉得这段话讲得好不好? 生:好!

师:好?好在哪里?你说!

生:这段话有力地驳回了智叟的“笑而止之”。

师:嗯,的确驳得很有力,念起来很有劲的。我们来念一念,体会体会,好吗?(学生念:“北山愚公长息曰„„何苦而不平”几句。)师:好,就念到这儿。你们感到这段句子写得怎么样?(语感的体会比语法分析更重要。)生:有力。

师:你们找找原因看,为什么会造成有力的感觉?句子组织有什么特点? 生:琅琅上口。

师:嗯,讲得很有道理。为什么琅琅上口呢? 生:前面一句最后一个字和后面一句第一个字相同。

师:哎,他找到了特点。你们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后面一个固字顶着前面一个固字,你们知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 生:一句顶一句,显得语气加强。(语感出来了。)

师:对,下面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生: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师:对,这段话写得特别有趣,一句顶一句来写,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那一句是—— 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师:什么叫“无穷匮”? 生:没有穷尽。

师:是呀,愚公的志气,愚公移山的决心,愚公移山的行为,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地啃这两座大山。下面还有一句话,一转显得特别有力,那一句? 生:而山不加增。

师:对,这里的“加“字我讲一讲,“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这一句话一转特别有力,最后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哪一句? 生:“何苦而不平?”

师:对,这句是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很有道理,智叟能回答吗? 生:亡以应。

师: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叫做—— 生:哑口无言。生:无言以对。

师:都对。“无言以对”更符合“亡以应”的意思。为什么智叟“亡以应”?因为愚公讲出了一个很普通的道理,做了一道简单的算术加减法;很普通,但很在理。从这里可以看出,愚公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三看移山的可能:深明可移之理。至此,“愚公不愚”的结论已隐含其中。)可见愚公移山不是一次盲目的行动,他是考虑得很周到的。现在我们可以来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了。你们想,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恐怕不可能。那为什么智叟说他笨呢?我想先给你们讲个事。我们上海有一位公共汽车售票员,对待乘客非常热心,是个学雷锋的标兵,《文汇报》上登过他的照片。很多人都写信表扬他,说他服务好。但也有些小青年说这个服务员“戆头戆脑”,这是我们上海方言,就是傻里傻气。这是什么道理?还有雷锋,有些人不是也叫他—— 生:(齐生)傻子!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道理啊?你说。生:有的人是从为自己的角度来看的,就说他是傻子;有人是从他为集体做好事来看,感到他是好的。

师:哦,讲的真好!就是说要从什么角度看问题了,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来看待这样一件事。这位同学的观点你们同意不同意? 生:同意。

(介绍学雷锋标兵,为了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愚公不愚”的道理,不能算生硬联系,空洞说教。)

师:好。那让我们回到本题上来,再来看看老愚公。他做的事看起来好像是很傻的。他要移山,可他已经多大年纪了? 生:就要到九十岁了。

师:这么大年纪了,他自己能看到山移走吗? 生:看不到。

师:这一点愚公自己也知道,你们看,他是怎么说的? 生:“虽我之死”。师: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即使我死了。

师:这里的“虽”为什么不解释为“虽然”? 生:“虽然”,说明他已经死了。

师:对,这里要用个假设的意思。可见愚公移山早就想到在自己手里是移不了山的。他自己能享受到移山之利吗? 生:(齐声)享受不到!

师:这看起来似乎有点傻了,对不对?但我们用另一种观点来看,用什么观点呢?(一学生插话;为子孙„„)啊,很好,请你讲下去,为子孙什么? 生:为子孙后代造福。

师:哎,讲得真好,同学们都讲得这样好,真叫老师高兴!我们如果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他不仅不笨,而且还不是一种小聪明,而是„„ 生:(接话)大聪明!

师:对了!有句成语就叫“大智大勇”,还有一句成语也许你们还不知道,叫做“大智若愚”(板书)。你们看看,这个成语谁能解释? 生:大聪明的人看起来很像愚蠢的。师:为什么?知道吗? 生:因为他有远见,深谋远虑。

师:对了,他看得比别人远,想得比别人多,别人说他笨,是因为—— 生:不了解他。

(以“小聪明”作引子,学生自然得出“大聪明”的结论,由此引出“大智大勇”、“大智若愚”一串连锁的词语。“愚公笨不笨”的讨论,最后结穴于“大智若愚”的认识。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正是对课文的理解逐步深入、一系列文言词句逐一落实的过程。教者的追求是:使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寓于语文训练。务必引导学生因文解道,因道悟文。)

师:是啊,有些看得比较近的人,不了解他,就说他笨。其实愚公笨不笨?不笨。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智叟这个“聪明老头”聪明吗? 生:不聪明。

师:那为什么他叫“智叟“?你说。生:他自作聪明。

师:嗯,自作聪明。这种聪明是大聪明吗? 生:是小聪明。

师:对,小聪明。这种爱耍小聪明的人,喜欢占点小便宜,没有远见,这种人我们上海叫他“小乖人“,智叟就是“乖老头”。接下来我们把文章最后一段读一遍,来继续思考一些问题,好吗?(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

师:里头有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 生:措,措施的措。师:什么意思? 生:放置。

(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

师:里头有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 生:措,措施的措。师:什么意思? 生:放置。

师:对。读了这一段,我有个问题: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山搬走的,这样看起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生;不同意!神仙搬山是因为愚公感动了上帝。师:噢,有道理。

生;还有,操蛇之神他已经怕愚公了。师:为什么怕?

生:怕他不停地挖,把山挖平了。

师:对。那么看,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是写出了愚公挖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我很高兴。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得很好。现在我们再把文章从头至尾读一遍,要求大家仔细体会,尤其是智叟和愚公对话的话,要把两个人说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学生朗读课文。)

师:读得很好。这篇文章经过大家的认真思考,共同探讨,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我们当堂来完成一些作业,希望同学们应用学到的知识,很好地完成作业。下面我们先拿来一段文章请同学们口头来讲讲看,看能不能把文章的意思准确地讲出来。选最精彩的一段来讲好吗?大家看选哪一段? 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那一段。

师:对。这一段好。谁自告奋勇地来讲一讲?这里也要有一点大智大勇,我们看谁第一个勇敢地举起手来。啊,这位同学要起来讲了,大家听好。(学生一人起来边读边解释。略有几处小错误,全班共同订正。)(文章关键处,再重锤敲打一下。)

师:好,讲得真好,老师很满意。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请同学们解释一个虚词。“有子存焉”,这个“焉”字会解释吗?好,你说。生:在这里。

师:真好,这位同学讲对了,“在这里”,“于此”,或者叫“于是”、“于之”都行。这个“于”是什么词? 生:(齐声)介词。师:“此”呢? 生:(齐声)代词。

师:“有子存焉”,就是“有儿子活在这里”。你们找找看,这篇文章里还有这样用法的“焉”字吗? 生:“无垄断焉”。师:请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没有山岗高地阻绝在这里。

师:对了,讲得好,你们看,这个词既是介词,又是代词,兼有两种身份(板书“兼”字)。为了便于记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它什么呢? 生:兼词。

师:为什么叫兼词? 生:兼有两种的意思。

师:兼词,这个名字起对了。记住,“焉”字除了作代词、语气词外,还有兼词的用法。这种兼词在这篇文章里,除了“焉”字以外,还有一个,看谁读得细心,能把它找出来。生:“诸”。

师:嗯,找对了。怎么解释? 生:之于。

师: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字。它是“之于”在两个字的合音,大家读得快:之于——诸。你看,快读就成了“诸”,慢读就成了“之”。我们来解释一下,“投诸渤海之尾”,这怎么讲? 生:就是“投之于渤海之尾”。师:“投之”的“之”指的是什么? 生:(齐生)土石。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我们在这篇文章里学到了两个新的虚词,就是两个兼词。我们就要记住。最后,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这里有一段文言文,我把油印的资料发下来之后,请大家加上标点。(发资料)我请位同学把这段话抄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下面加标点,待会儿请同学到黑板上加,划出的一些词句要能解释。(学生板书)甲乙两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愚公实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说明:这段文字在发给学生时没有标点)

(这道练习题设计的意图是:把课文的部分词句编写进去,使学生能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辨认它们,以收知识迁移之效)

师:请同学们先在纸上做,等会要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加标点。看谁先做好,争取第一个到黑板上点。

(学生做练习。后来有两个学生上黑板加标点。基本做对了,少数几个点错了,全班讨论订正。在讨论标点的同时,由同学解释划出的句子,讲得都很正确。)师:同学们点得很对,讲得也很好,说明大家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了。现在我们想一想,这一段话里面,你觉得哪一句最重要?

生:“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很重要?

生:现在我们建设祖国,就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师:对了,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这就是我们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应该受到的教育。我们要不要做乖老头? 生:(齐生)不要。

师:对。乖老头自以为聪明,无所作为。我们要学习愚公的精神;或者呢,就学习那个京城氏的孩子,跳往助之,高高兴兴地去为四化出力。同学们,我们上了两节课,大家学得这样好,老师教得很愉快。你们呢? 生:很愉快。

(教学过程的设计,犹如作文,也要讲一点“凤头”、“猪肚”、“豹尾”。本文的教学以“学习京城氏的孩子”结尾,希望使初一的孩子感到更亲切一些,留下更多的余味。)

——以上第二教时(本实录中的楷体字部分系执教者自述教学设计的意图)

第四篇:钱梦龙《愚公移山》评析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评析

汝州市寄料镇一中 鲁振阳近日,观看了钱梦龙先生的《愚公移山》教学实录。经过我的认真拜读,细细品味,发现先生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有大智慧的,值得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用心琢磨,用心领悟。下面是我的一点阅读领悟,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 文言文字词的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钱梦龙先生在《愚公移山》这一课的讲解中对文言词语的讲解让我印象深刻。反观自己和自己身边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词语讲解时总是直接让学生找出文中的解释,采用“字字落实,句句对译”的传统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反而让学生更觉得学习文言文就是死记硬背。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钱梦龙先生在这一课的讲解中才用了与之相反的教学方法比如:

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

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 生:河曲。

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

这样的例子在钱先生的课堂上还有很多,这种让学生动手,亲自实践,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这样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大大被调动起来。

二 巧设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言文言简意赅,如何让课文内在的精华释放出来。这是一个困扰广大语文工作者的一大难题。钱先生在《愚公移山》这一课的讲解中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让我们先来看几个很典型的例子:

“老愚公多大年纪了?九十岁还是九十不到?” “参加移山的总共几个人?”

“愚公妻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两人对待移山的态度一样吗?”

“愚公到底笨不笨?”

“那个京城氏的七八岁的孩子也去移山,他的爸爸能让他去吗?”

这些问题生动有趣,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内在的潜能,创造性思维通通激发出来了。不得不佩服先生设计问题之巧妙。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应该多学习钱先生的这种方法。在把文章分析透彻的前提下,巧妙设计问题把课文的讲解融入到这些问题之中。这也是对广大语文教师教育智慧的一大考验。

三 把思想教育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钱先生在《愚公移山》这一课的讲解中并没有像一些老师那样去标新立异,提出一些偏离文本本意的问题。而是循序善诱,让学生自己感悟到文本的立意主旨。在对“愚公不愚,而是大智若愚”的主题进行讲解中,钱先生巧分派别进行讨论,而后举了一个身边的例子。在不断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巧妙引出“小聪明和大智慧”“愚公不愚,而是大智若愚”。这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次很好的教育。相信很多喜欢耍小聪明,骄傲自大的同学一定是获益匪浅。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学生其实是一次更重要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总之,钱梦龙先生的这节课堪称一节典范课。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运用到了很多教育智慧,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节课对我们这些语文工作者何尝不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希望我们都不仅仅只做看客,而是把自己的教育智慧进行更深入的挖掘,书写出自己的教育篇章。

第五篇:钱梦龙教学实录评析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评析

从钱梦龙老师讲授《愚公移山》教学实录中可以看出,钱老师采取了先让学生预习课文,之后串讲,在串讲中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方法。布置预习要有明确的要求,又要有认真、切实的检查。预习中已解决的问题,不宜在讲读中再度讲解、分析,而应有针衬性地把力量用在还未能解决的部分。这样,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使学生高度重视预习。因此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能提出问题.反映了学生预习的深度,也反映了求答的息切欲望.这都是施教的前提。因此,教者要鼓励和引导他们在学习和思考的基拙上,多提出问题,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去求得正确的答案。

下载钱梦龙、郭初阳《愚公移山》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钱梦龙、郭初阳《愚公移山》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钱梦龙的《愚公移山》教学实录有感

    学习钱梦龙先生的《愚公移山》教学实录有感 看了钱梦龙先生的《愚公移山》课堂教学实录,让我感受颇深,以往我在教文言文时,在字词句的对译中花很多时间,即便在此过程中发挥学生......

    观看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的体会

    观看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的体会 打开钱梦龙老师《〈愚公移山〉教学实录》,认真拜读,仔细琢磨,一种超凡脱俗的教法呈现眼前,使我如身临其境,领教着钱老师古文教学之高......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钱梦龙[定稿]

    《愚公移山》教案 上海市嘉定第二中学钱梦龙 教学目的: 一重点学习下列文言词句: 实词——方、仞、阴、阳、惩、君、汝、孀、龀、长息、穷匮、加(增)、何苦、亡(以应)。 虚词——......

    钱梦龙《愚公移山》课堂实录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第一教时) 师:上一课(注:指正式上课前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现在我们先......

    郭初阳《愚公移山》课评

    郭初阳《愚公移山》课评 内容摘要:《愚公移山》是篇经典寓言,本文就郭初阳《愚公移山》课堂实例从课堂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愚公移山》,郭初阳 《愚公移山》是篇经典......

    钱梦龙的愚公移山观后感

    钱梦龙的《愚公移山》观后感 在观看了钱梦龙先生的《愚公移山》教学实录之后,我收获颇丰。从课堂的一开始,钱梦龙先生就是让学生们朗读一遍文章,再读完之后让学生们首先提出一......

    我看钱梦龙先生《愚公移山》的教学实录(5篇)

    我看钱梦龙先生《愚公移山》的教学实录 在网上学习钱梦龙先生执教的《愚公移山》课堂教学实录之后,让我眼前一亮,受益匪浅。以往我在教学文言文时,在字词句的对译中花费很多的......

    项链郭初阳教学实录全国一等奖(模版)

    郭初阳《项链》课堂实录(全国一等奖) 时间:2003年11月5日下午 班级:杭州市第十四中学高二某班 (11月4日预习作业,11月5日上午收齐,部分同学的观点与姓名,做入课件中。) 班级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