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钱梦龙[定稿]
《愚公移山》教案
上海市嘉定第二中学钱梦龙
教学目的:
一重点学习下列文言词句:
实词——方、仞、阴、阳、惩、君、汝、孀、龀、长息、穷匮、加(增)、何苦、亡(以应)。
虚词——且、焉、诸、以。
句式——省主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二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树立为祖国“四化”建设努力奋斗的思想。
教学设想:
一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自读在课内进行。
二试改变由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三讲读过程根据“以思维训练带动语言学习,以语言学习促进思维训练”的设想,尽可能把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做到在发展智能的前提下落实基础知识。
四“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五安排三教时(包括课内自读。如自读放在课外进行,只需要安排两教时)。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解题,了解“寓言”的体裁特点。
二学生自读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解题。
(一)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二)布置学生看本文题注,了解文章出处。
(三)提问:什么是“寓言”?(学生查词典,先说明“寓”字的含义,然后根据词典中“寓言”的条目说明这是一种什么体裁。)
(四)教师小结,同时布置自读:大家查了词典,知道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老愚公的故事是大家早就熟悉的,这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一个有利条件。这一堂课,请同学们借助于词典和课本的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然后想一想:这个故事寄寓着什么深刻的道理?我们应该从中受到什么教育?自读中有什么疑问,请大家在书上打个问号,准备下一节课提出。
二学生自读。教师板书要特别注意的词语(见“教学目的一”),学生边读边在这些词语下加着重号。教师行间巡视,随时了解学生自读情况。
三布置作业: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人物分析。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比较,了解不同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
二在人物分析的过程中落实若干文言词句。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自读:
(一)学生齐读全文,结合正音:仞()、惩()、塞()、迂()、荷()、箕畚()、龀()、匮()、亡(,同“无”)、厝(,同“措”)
(二)学生质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尽量要求他们自己查字典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求得解决。教师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教读新课。
(一)初步理清“人”和“事”:
同学们提了不少问题,说明预习是认真的。许多问题经过大家一起思考,都得到了解决,可见只要开动脑筋,同学们是能够自己读懂的。现在由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来问大家,看看大家对课文究竟理解得怎么样。
1.提问: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提问: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语的含义:年且九十——且,将。智叟——叟,老头。京城氏——氏,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齿旁,小孩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提问: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读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语“愚公”;“荷担者三夫”即“三个能挑担的男子(子孙)”。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提问:“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劳动艰苦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句的含义和作用:方七百里,高万仞——方,方圆、面积,方七百里,写山之大,是约数;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虚指,极言山之高。山又高又大,说明移山之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即一年),才返家一次。说明劳动的紧张、艰苦,也显示了愚公移山决心之大。
教师小结: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最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人物表”里的这些人,在“移山”这个巨大的困难面前各自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面貌。
(二)人物分析——重点:智叟和愚公妻;并及愚公子孙、遗男。
愚公妻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态度似乎很接近。我们的分析就从这两个人入手:
1.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提问:哪些话只有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有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通过问答,要求学生明确: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讲的。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是只有愚公的妻子能讲的。“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同“岂”,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轻贱的称呼。
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而是“笑”和“止”。“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
下面再来讨论另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
1.提问: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学生找出“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2.提问:那个“始龀”的“遗男”对移山怎样?
学生找出“跳往助之”一句;“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教师总结:上面我们比较了除愚公以外的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现在我们把课文中的有
关部分再朗读一遍。学生朗读(从文章开头读到“其如土石何”)。
3.布置思考题:愚公是坚决主张移山的,有人就说他笨。“愚公”这个名字本身也表明他是个“笨老头”。请大家课外再认真读一读文章,想一想:愚公到底笨不笨?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一人物分析: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二这则寓言的深刻教育意义。
三继续学习和巩固若干文言词句。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一)提问:愚公多大年纪?(年且九十)太行、王屋二山有多大多高(方七百里,高万仞)凭愚公的一点力量能不能把山移掉?(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那么愚公坚决主张移山,是不是太笨了呢?
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展开充分讨论以后,教师继续启发提问:要看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弄明白他对移山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请先想想:是什么情况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的?
学生回答“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教师讲解“惩”字含义:惩,苦,是意动用法;此句意即“以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为苦”。板书:痛感迂、塞之苦。
追问: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学生找出“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达”与上文“迂”、“塞”相对;阴,是水南山北。教师板书:确知移山之利。
追问:那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的?
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顶针”的修辞作用: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顶针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继续追问:“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而”字的转折作用;“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
进一步追问: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笨呢?
教师启发谈话: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雷锋同志,不是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吗?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认识:要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二)提问: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学生议论,教师小结: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这就是这篇寓言中“愚公”和“智叟”的取名所寓有的深意。“叟”是老人的意思。
(三)提问:我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段文章。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小结:“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二课堂练习:
(一)学生齐读全文,要求:从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立意,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深刻寓意。
(二)指定一个学生口译第3自然段,如有误译,共同订正。
(三)发课堂练习资料: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并概述大意。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身先死矣,焉能自受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以利己之心观之,则谓愚公不惠;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大智大勇也。”生甲亡以应,默然而思。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
公不愚,我知之矣。”(发给学生时不加标点)
检查练习结果:
1.指定学生加标点并口述大意。
2.要求学生找出其中两个倒装句(“甚矣,愚公之愚”、“善哉,君之所言”)并作解释。
3.要求学生找出这一段文字中的关键句(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教师点明: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奋斗不懈,这就是我们从《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中受到的有益启示和深刻教育。
三布置作业:
(一)背诵全文。
(二)结合作文教学,写《老愚公的故事》(不是翻译)。
(三)“思考和练习三”(适当补充内容)。
第二篇:钱梦龙《愚公移山》评析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评析
汝州市寄料镇一中 鲁振阳近日,观看了钱梦龙先生的《愚公移山》教学实录。经过我的认真拜读,细细品味,发现先生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有大智慧的,值得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用心琢磨,用心领悟。下面是我的一点阅读领悟,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 文言文字词的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钱梦龙先生在《愚公移山》这一课的讲解中对文言词语的讲解让我印象深刻。反观自己和自己身边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词语讲解时总是直接让学生找出文中的解释,采用“字字落实,句句对译”的传统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反而让学生更觉得学习文言文就是死记硬背。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钱梦龙先生在这一课的讲解中才用了与之相反的教学方法比如:
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
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 生:河曲。
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
这样的例子在钱先生的课堂上还有很多,这种让学生动手,亲自实践,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这样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大大被调动起来。
二 巧设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言文言简意赅,如何让课文内在的精华释放出来。这是一个困扰广大语文工作者的一大难题。钱先生在《愚公移山》这一课的讲解中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让我们先来看几个很典型的例子:
“老愚公多大年纪了?九十岁还是九十不到?” “参加移山的总共几个人?”
“愚公妻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两人对待移山的态度一样吗?”
“愚公到底笨不笨?”
“那个京城氏的七八岁的孩子也去移山,他的爸爸能让他去吗?”
这些问题生动有趣,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内在的潜能,创造性思维通通激发出来了。不得不佩服先生设计问题之巧妙。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应该多学习钱先生的这种方法。在把文章分析透彻的前提下,巧妙设计问题把课文的讲解融入到这些问题之中。这也是对广大语文教师教育智慧的一大考验。
三 把思想教育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钱先生在《愚公移山》这一课的讲解中并没有像一些老师那样去标新立异,提出一些偏离文本本意的问题。而是循序善诱,让学生自己感悟到文本的立意主旨。在对“愚公不愚,而是大智若愚”的主题进行讲解中,钱先生巧分派别进行讨论,而后举了一个身边的例子。在不断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巧妙引出“小聪明和大智慧”“愚公不愚,而是大智若愚”。这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次很好的教育。相信很多喜欢耍小聪明,骄傲自大的同学一定是获益匪浅。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学生其实是一次更重要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总之,钱梦龙先生的这节课堪称一节典范课。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运用到了很多教育智慧,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节课对我们这些语文工作者何尝不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希望我们都不仅仅只做看客,而是把自己的教育智慧进行更深入的挖掘,书写出自己的教育篇章。
第三篇:钱梦龙《愚公移山》课堂实录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第一教时)
师:上一课(注:指正式上课前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现在我们先一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好吗?(学生齐声朗读全文。读毕,有学生提出“亡”字错读了“wáng”,教师让同学们共同订正。)师:下面请同学们提提看,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
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 生:河曲。
师:对。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你们看,有些问题一请教字典就解决了。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第一段里的“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为什么这里用个“本”字? 师:嗯,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生:因为太行、王屋二山后来搬走了,不在这个地方。
师:说得真好!这个“本”字是跟后文相呼应的。这个问题提得好,解决得更好,说明同学们能够思前顾后地读文章了。
(随机指点读文方法。榜样取自学生,也许比空谈方法效果略胜。)生:“残年余力”是什么意思?
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
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生:(看字典回答)残,就是“剩余的”。师:“残”跟“余”在这里意思是一样吗? 生:(齐生)一样!
师:一样,对了!愚公快九十岁了,余下的日子不多了,剩下的力气也有限。再请大家说说看,“以残年余力”这个“以”怎么讲? 生:用,因。
师:这样解释,在这里适用吗?你说!生:这里解释“凭”好。师:对,解释“凭”好。“以”作“凭”讲,文章里还有别的例子吗?(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别的例子,促使学生举一反三,把知识学活。下面找“之”字属同一意图。)生:愚公妻子讲的“以君之力”,这个“以”字用法一样。师:对!还有没有问题了? 生:“出入之迂也”,这个“之”字不会讲。
师:噢,这个“之”的用法可能没有学到过,大概都不知道吧? 生:“之”是结构助词。
师:讲得很好!我以为没有人知道了。是结构助词,不过这个结构助词用法有点特别,你们看,如果要翻译这个句子,这个“之”字要不要翻译出来? 生:(齐生)不要!师:那怎么译法?
生: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
师:讲得对!你们看前面还有没有同样用法的“之”字? 生:“北山之塞”的“之”,用法一样。
师:找对了!同学们还有别的问题吗?(稍顿)没有问题了?很好,说明大家都懂了。你们看,许多问题大家一起来思考,不是都解决了吗?这说明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是能读懂这样的文章的。(趁势给以鼓励,既是总结上面的活动,更是为了进一步活动的需要。)现在,老师来问你们一些问题,看大家真的读懂了没有。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先来把它们列出来,大家一起说,我来写,好不好?(从列人物表开始,使学生觉得入门不难。)
(学生们纷纷提出,黑板上最后出现了一个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个人物表。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学生纷纷答,有人说“九十岁”,有人说“九十不到”。)师: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 生:(齐声)不到。
师:不到?从哪里知道? 生:“年且九十”,有个“且”字。
师:且,对!有的同学看书仔细,有的同学就有些粗心。那么,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 生:(齐声)老头。师:怎么知道? 生:(齐生)“叟”字呀!
师:啊,很好。愚公和智叟都是老头子。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 生:七八岁。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龀”字知道。
师:噢,龀。这个字很难写,你上黑板写写看。(生板书)写得很好。“龀”是什么意思? 生:换牙。
师:对,换牙。你看这是什么偏旁?(生答:“齿”旁。)孩子七八岁时开始换牙。同学们不但看得很仔细,而且都记住了。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此问的本意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孀妻”、“遗男”二词,问在此而意在彼,谓之“曲问”。前面问“愚公有多大年纪?” “智叟是年轻人吗?”都是曲问的例子。问题“拐个弯”,容易激发思考的兴趣。)
(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他没有爸爸!”)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师:对!遗男是什么意思? 生:(齐生)孤儿。
师:对了!这个孩子死了爸爸,只有妈妈。你们看书的确很仔细!再请你们计算一下;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五个人。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愚公,一个遗男,还有他的三个子孙。师:三个什么样的子孙? 生:三个会挑担的,“荷担者三夫。” 师:你们怎么知道愚公自己也参加了呢? 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是愚公率领了子孙去的。师:啊,讲得真好!那请你再说说看,“遂率”前面省略了一个什么句子成分? 生:主语。师:主语应该是什么? 生:愚公。
师:好!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主语补出来,人数很清楚,一共五个人。(计算人数,既是了解文章内容的需要——人少而移山,更见任务之艰巨——也是为了落实古汉语“”主语省略“的常识。)人物我们搞清楚了,下面再看看,这个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人而及事。但事在人为,知“事”正是为了识“人”。)生:(齐声)移山。
师:这件事做起来难吗?从文章里找出句子来说明。生:很难。文章里有“高万仞”、“方七百里”两句。“高万仞”就是很高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方圆面积七百里。山又高又大,很难移。
师:说得很好。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认识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是“轴心”所在,也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主心骨”。)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这张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来看看他们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 生:愚公妻和智叟,他们两人的态度差不多。
师:差不多吧。好,我们就先把他们两个的话一起读一遍吧,比较比较,看看两人的态度究竟是不是一样。(“疑似之迹,不可不察”,教学中此类比较,最易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朗读)
师:想一想,他们的态度一样吗?
生: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师:你再说说看,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 生:倒装的。
师:那么不倒装该怎么说呢? 生:汝之不惠甚矣。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 生:强调愚公不聪明。
师:对,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这里有一点不同。(不同之一:对愚公的看法不同。落实“倒装句”知识。)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 生:(齐声)君。
师:那么智叟称愚公—— 生:(齐声)汝。
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生:“君”表示尊重,“汝”很不客气。师:嗯,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 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师:对,这是又一点不同。(不同之二:对愚公的称谓不同。落实古汉语中称谓的常识。)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还有两句讲得不一样。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生:愚公妻说愚公不能把小山怎么样;智叟说连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动,有点讽刺的意思。师:啊,讲得好。这里的“毛”字,是什么意思? 生:小草。师:请你把这个解释用到句子里去讲讲看。
生: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就是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小草。师:对,一棵小草也毁不了,这是一种什么语气? 生:轻蔑。
师:对,轻蔑的,这跟愚公的妻子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看,这里又有不同。(不同之三:对愚公的态度不同。落实“毛”字含义。)还有“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同样是“如„„何”的句式,可是智叟的话里多一个“其”字,这里有什么不同?
生:智叟的话语气比较强,用个“其”字,有点强调愚公没有用。师:讲得好。(不同之四:对愚公说话的语气不同。落实“其”字用法。)最后还有一句不一样,是哪一句啊?
生:且焉置土石。师:这句话怎么解释? 生:把土石放到哪里去? 师:“焉置”的“焉”字怎样解释? 生:疑问代词,哪里。
师:对,不过这句里的“哪里”放到“置”的前面去了,“焉置”就是“置焉”,放在哪里。愚公妻有这个问题没解决,后来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师:怎么解决的?
生:大家说“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师:他妻子提出这个问题来说明她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生:关心。生:担心。
师:关心又担心,两人都讲得对。她关心这个技术问题怎么解决;还对老头子有点担心,快九十的人了,去移那么大的山,能不叫人担心吗?智叟呢?“嘿,你这个笨老头,一根小草也毁不了的人,想去移山,瞧你有多笨!”两人一样吗?不一样。(不同之五:对愚公的心理不同。落实“焉置”的含义。)现在请你们再在文章里找出两个字来,把两人的态度分别用一个字说明一下。先说愚公妻,好,你说!生:献„„ 师:献什么? 生:疑。
师:对,献疑。她对能不能移山只是有疑问。那么智叟呢? 生:笑。
师:对!笑,笑而止之。一个笑字带有什么样的感情,大家想想看。生:讽刺。
师:请在这个“笑”字前面加一个字,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不仅仅是组词训练。)生:讥笑。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着眼于培养概括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着眼于培养概括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生:高兴。师:怎么知道? 生:跳,跳往。
师:对了,跳跳蹦蹦地去移山,很高兴。他虽然年纪小,但是人小—— 生:志气大。
(体会“跳”字的感情色彩。)
师:对,他跟愚公一老一小,都有志气。那么愚公子孙的态度怎么样? 生:赞许。
师:赞许,你是从那个“许”字上看出来的吧?再想想,当时大家表示赞许的场面是怎样的? 生:热闹的。师:怎么知道? 生:杂然。
师:这两个字什么意思?
生:纷纷地、七嘴八舌的样子。
师:还有当愚公妻提出疑问的时候,子孙们怎样? 生:杂曰。
师:什么叫“杂曰”? 生:议论纷纷地说。
师:看,这个“杂“字很准确地写出了子孙们纷纷赞同的场面。(体会:“杂然”、“杂”对描绘气氛的作用。)上面几个人,对移山有坚决拥护的,有疑问的,有反对的。现在时间到了,请大家下课以后想一想:“愚公”就是“笨老头”,他究竟笨不笨? ——以上第一教时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第二教时)
师:同学们大概想过了,愚公究竟笨不笨?
(先讨论其他人物对“移山”的态度,故意留下愚公。主角登台,必须安排专场演出。“愚公笨不笨”,有极强的思辨性,教学对象又是初一学生,能否讨论出结果来,全在教师如何引导。)生:不笨。
生:笨是有点笨,不过有点精神。
师:嗯,大家自由发表意见,这就好。其他同学的意见呢?还有,我们说愚公笨,或者不笨,都要从文章里找根据,不能凭空想。生:不笨。师:你说说理由。
生:愚公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从这些话里看出愚公不笨。师:噢,他有意见。生:有点笨。师:理由呢?
生:愚公有不怕困难的精神,但不能运用科学道理。师:其他同学也发表意见。
生:不能说他不能运用科学道理,因为那时还没有大吊车。
师:你们看,现在我们分成两派了,一个是笨派,一个是“不笨派”。(问几个同学)你们是属于哪一派的? 生:不笨派。
师:(问另一学生)你呢? 生:笨派(笑声)。
(划分两“派”,为了树立“对立面”,激发思辨的兴趣。)
师:刚才我说过,无论说愚公笨还是不笨,都要根据文章。(“手不离书,言必有据”。既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是思维、语言训练的要求。)现在让我们把前前后后有关愚公的一些句子分析分析,再下结论,怎么样?先看看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是什么? 生: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师:请你解释一下。
生:苦于北山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
师:说得对。就是说,愚公所以要移山,是因为他“痛感迂、塞之苦”(板书)。(一看移山动机:痛感迂、塞之苦。)那么山移掉了有什么好处呢?愚公想过没有? 生:移了山,那就可以“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师:你也解释一下。
生:指通,就是一直通到。可以直通豫州之南,达到汉水南岸。
师: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愚公清楚地知道移山的好处,用一句来概括,叫做“确知移山之利”(板书)。(二看移山目的:确知移山之利”)这说明他做事目标很明确。还有,刚才有同学提出的他那段回答智叟的话,你们觉得这段话讲得好不好? 生:好!
师:好?好在哪里?你说!
生:这段话有力地驳回了智叟的“笑而止之”。
师:嗯,的确驳得很有力,念起来很有劲的。我们来念一念,体会体会,好吗?(学生念:“北山愚公长息曰„„何苦而不平”几句。)师:好,就念到这儿。你们感到这段句子写得怎么样?(语感的体会比语法分析更重要。)生:有力。
师:你们找找原因看,为什么会造成有力的感觉?句子组织有什么特点? 生:琅琅上口。
师:嗯,讲得很有道理。为什么琅琅上口呢? 生:前面一句最后一个字和后面一句第一个字相同。
师:哎,他找到了特点。你们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后面一个固字顶着前面一个固字,你们知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 生:一句顶一句,显得语气加强。(语感出来了。)
师:对,下面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生: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师:对,这段话写得特别有趣,一句顶一句来写,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那一句是—— 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师:什么叫“无穷匮”? 生:没有穷尽。
师:是呀,愚公的志气,愚公移山的决心,愚公移山的行为,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地啃这两座大山。下面还有一句话,一转显得特别有力,那一句? 生:而山不加增。
师:对,这里的“加“字我讲一讲,“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这一句话一转特别有力,最后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哪一句? 生:“何苦而不平?”
师:对,这句是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很有道理,智叟能回答吗? 生:亡以应。
师: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叫做—— 生:哑口无言。生:无言以对。
师:都对。“无言以对”更符合“亡以应”的意思。为什么智叟“亡以应”?因为愚公讲出了一个很普通的道理,做了一道简单的算术加减法;很普通,但很在理。从这里可以看出,愚公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三看移山的可能:深明可移之理。至此,“愚公不愚”的结论已隐含其中。)可见愚公移山不是一次盲目的行动,他是考虑得很周到的。现在我们可以来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了。你们想,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恐怕不可能。那为什么智叟说他笨呢?我想先给你们讲个事。我们上海有一位公共汽车售票员,对待乘客非常热心,是个学雷锋的标兵,《文汇报》上登过他的照片。很多人都写信表扬他,说他服务好。但也有些小青年说这个服务员“戆头戆脑”,这是我们上海方言,就是傻里傻气。这是什么道理?还有雷锋,有些人不是也叫他—— 生:(齐生)傻子!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道理啊?你说。
生:有的人是从为自己的角度来看的,就说他是傻子;有人是从他为集体做好事来看,感到他是好的。
师:哦,讲的真好!就是说要从什么角度看问题了,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来看待这样一件事。这位同学的观点你们同意不同意? 生:同意。
(介绍学雷锋标兵,为了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愚公不愚”的道理,不能算生硬联系,空洞说教。)
师:好。那让我们回到本题上来,再来看看老愚公。他做的事看起来好像是很傻的。他要移山,可他已经多大年纪了? 生:就要到九十岁了。
师:这么大年纪了,他自己能看到山移走吗? 生:看不到。
师:这一点愚公自己也知道,你们看,他是怎么说的? 生:“虽我之死”。师: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即使我死了。
师:这里的“虽”为什么不解释为“虽然”? 生:“虽然”,说明他已经死了。
师:对,这里要用个假设的意思。可见愚公移山早就想到在自己手里是移不了山的。他自己能享受到移山之利吗? 生:(齐声)享受不到!
师:这看起来似乎有点傻了,对不对?但我们用另一种观点来看,用什么观点呢?(一学生插话;为子孙„„)啊,很好,请你讲下去,为子孙什么? 生:为子孙后代造福。
师:哎,讲得真好,同学们都讲得这样好,真叫老师高兴!我们如果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他不仅不笨,而且还不是一种小聪明,而是„„ 生:(接话)大聪明!
师:对了!有句成语就叫“大智大勇”,还有一句成语也许你们还不知道,叫做“大智若愚”(板书)。你们看看,这个成语谁能解释? 生:大聪明的人看起来很像愚蠢的。师:为什么?知道吗? 生:因为他有远见,深谋远虑。
师:对了,他看得比别人远,想得比别人多,别人说他笨,是因为—— 生:不了解他。
(以“小聪明”作引子,学生自然得出“大聪明”的结论,由此引出“大智大勇”、“大智若愚”一串连锁的词语。“愚公笨不笨”的讨论,最后结穴于“大智若愚”的认识。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正是对课文的理解逐步深入、一系列文言词句逐一落实的过程。教者的追求是:使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寓于语文训练。务必引导学生因文解道,因道悟文。)
师:是啊,有些看得比较近的人,不了解他,就说他笨。其实愚公笨不笨?不笨。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智叟这个“聪明老头”聪明吗? 生:不聪明。
师:那为什么他叫“智叟“?你说。生:他自作聪明。
师:嗯,自作聪明。这种聪明是大聪明吗? 生:是小聪明。
师:对,小聪明。这种爱耍小聪明的人,喜欢占点小便宜,没有远见,这种人我们上海叫他“小乖人“,智叟就是“乖老头”。接下来我们把文章最后一段读一遍,来继续思考一些问题,好吗?
(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
师:里头有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 生:措,措施的措。师:什么意思? 生:放置
(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
师:里头有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 生:措,措施的措。师:什么意思? 生:放置。
师:对。读了这一段,我有个问题: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山搬走的,这样看起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生;不同意!神仙搬山是因为愚公感动了上帝。师:噢,有道理。
生;还有,操蛇之神他已经怕愚公了。师:为什么怕?
生:怕他不停地挖,把山挖平了。
师:对。那么看,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是写出了愚公挖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我很高兴。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得很好。现在我们再把文章从头至尾读一遍,要求大家仔细体会,尤其是智叟和愚公对话的话,要把两个人说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学生朗读课文。)
师:读得很好。这篇文章经过大家的认真思考,共同探讨,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我们当堂来完成一些作业,希望同学们应用学到的知识,很好地完成作业。下面我们先拿来一段文章请同学们口头来讲讲看,看能不能把文章的意思准确地讲出来。选最精彩的一段来讲好吗?大家看选哪一段? 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那一段。
师:对。这一段好。谁自告奋勇地来讲一讲?这里也要有一点大智大勇,我们看谁第一个勇敢地举起手来。啊,这位同学要起来讲了,大家听好。(学生一人起来边读边解释。略有几处小错误,全班共同订正。)(文章关键处,再重锤敲打一下。)
师:好,讲得真好,老师很满意。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请同学们解释一个虚词。“有子存焉”,这个“焉”字会解释吗?好,你说。生:在这里。
师:真好,这位同学讲对了,“在这里”,“于此”,或者叫“于是”、“于之”都行。这个“于”是什么词? 生:(齐声)介词。师:“此”呢? 生:(齐声)代词。
师:“有子存焉”,就是“有儿子活在这里”。你们找找看,这篇文章里还有这样用法的“焉”字吗? 生:“无垄断焉”。师:请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没有山岗高地阻绝在这里。
师:对了,讲得好,你们看,这个词既是介词,又是代词,兼有两种身份(板书“兼”字)。为了便于记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它什么呢? 生:兼词。
师:为什么叫兼词? 生:兼有两种的意思。
师:兼词,这个名字起对了。记住,“焉”字除了作代词、语气词外,还有兼词的用法。这种兼词在这篇文章里,除了“焉”字以外,还有一个,看谁读得细心,能把它找出来。生:“诸”。
师:嗯,找对了。怎么解释? 生:之于。
师: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字。它是“之于”在两个字的合音,大家读得快:之于——诸。你看,快读就成了“诸”,慢读就成了“之”。我们来解释一下,“投诸渤海之尾”,这怎么讲?
生:就是“投之于渤海之尾”。师:“投之”的“之”指的是什么? 生:(齐生)土石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我们在这篇文章里学到了两个新的虚词,就是两个兼词。我们就要记住。最后,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这里有一段文言文,我把油印的资料发下来之后,请大家加上标点。(发资料)我请位同学把这段话抄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下面加标点,待会儿请同学到黑板上加,划出的一些词句要能解释。(学生板书)甲乙两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愚公实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说明:这段文字在发给学生时没有标点)
(这道练习题设计的意图是:把课文的部分词句编写进去,使学生能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辨认它们,以收知识迁移之效)
师:请同学们先在纸上做,等会要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加标点。看谁先做好,争取第一个到黑板上点。
(学生做练习。后来有两个学生上黑板加标点。基本做对了,少数几个点错了,全班讨论订正。在讨论标点的同时,由同学解释划出的句子,讲得都很正确。)
师:同学们点得很对,讲得也很好,说明大家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了。现在我们想一想,这一段话里面,你觉得哪一句最重要?
生:“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很重要?
生:现在我们建设祖国,就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师:对了,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这就是我们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应该受到的教育。我们要不要做乖老头? 生:(齐生)不要。
师:对。乖老头自以为聪明,无所作为。我们要学习愚公的精神;或者呢,就学习那个京城氏的孩子,跳往助之,高高兴兴地去为四化出力。同学们,我们上了两节课,大家学得这样好,老师教得很愉快。你们呢? 生:很愉快。
(教学过程的设计,犹如作文,也要讲一点“凤头”、“猪肚”、“豹尾”。本文的教学以“学习京城氏的孩子”结尾,希望使初一的孩子感到更亲切一些,留下更多的余味。)——以上第二教时
(本实录中的楷体字部分系执教者自述教学设计的意图)
第四篇: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师:上一课(注:指正式上课前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现在我们先一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好吗?
(学生齐声朗读全文。读毕,有学生提出“亡”字错读了“wáng”,教师让同学们共同订正。)
师:下面请同学们提提看,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
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 生:河曲。
师:对。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你们看,有些问题一请教字典就解决了。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第一段里的“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为什么这里用个“本”字? 师:嗯,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生:因为太行、王屋二山后来搬走了,不在这个地方。
师:说得真好!这个“本”字是跟后文相呼应的。这个问题提得好,解决得更好,说明同学们能够思前顾后地读文章了。
(随机指点读文方法。榜样取自学生,也许比空谈方法效果略胜。)生:“残年余力”是什么意思?
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
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生:(看字典回答)残,就是“剩余的”。师:“残”跟“余”在这里意思是一样吗? 生:(齐生)一样!
师:一样,对了!愚公快九十岁了,余下的日子不多了,剩下的力气也有限。再请大家说说看,“以残年余力”这个“以”怎么讲? 生:用,因。
师:这样解释,在这里适用吗?你说!生:这里解释“凭”好。
师:对,解释“凭”好。“以”作“凭”讲,文章里还有别的例子吗?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别的例子,促使学生举一反三,把知识学活。下面找“之”字属同一意图。)
生:愚公妻子讲的“以君之力”,这个“以”字用法一样。师:对!还有没有问题了?
生:“出入之迂也”,这个“之”字不会讲。
师:噢,这个“之”的用法可能没有学到过,大概都不知道吧? 生:“之”是结构助词。
师:讲得很好!我以为没有人知道了。是结构助词,不过这个结构助词用法有点特别,你们看,如果要翻译这个句子,这个“之”字要不要翻译出来? 生:(齐生)不要!师:那怎么译法? 生: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
师:讲得对!你们看前面还有没有同样用法的“之”字? 生:“北山之塞”的“之”,用法一样。
师:找对了!同学们还有别的问题吗?(稍顿)没有问题了?很好,说明大家都懂了。你们看,许多问题大家一起来思考,不是都解决了吗?这说明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是能读懂这样的文章的。(趁势给以鼓励,既是总结上面的活动,更是为了进一步活动的需要。)现在,老师来问你们一些问题,看大家真的读懂了没有。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先来把它们列出来,大家一起说,我来写,好不好?(从列人物表开始,使学生觉得入门不难。)
(学生们纷纷提出,黑板上最后出现了一个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个人物表。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学生纷纷答,有人说“九十岁”,有人说“九十不到”。)师: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 生:(齐声)不到。师:不到?从哪里知道?
生:“年且九十”,有个“且”字。
师:且,对!有的同学看书仔细,有的同学就有些粗心。那么,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
生:(齐声)老头。师:怎么知道?
生:(齐生)“叟”字呀!
师:啊,很好。愚公和智叟都是老头子。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 生:七八岁。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龀”字知道。
师:噢,龀。这个字很难写,你上黑板写写看。(生板书)写得很好。“龀”是什么意思? 生:换牙。
师:对,换牙。你看这是什么偏旁?(生答:“齿”旁。)孩子七八岁时开始换牙。同学们不但看得很仔细,而且都记住了。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
(“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此问的本意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孀妻”、“遗男”二词,问在此而意在彼,谓之“曲问”。前面问“愚公有多大年纪?” “智叟是年轻人吗?”都是曲问的例子。问题“拐个弯”,容易激发思考的兴趣。)(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他没有爸爸!”)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师:对!遗男是什么意思? 生:(齐生)孤儿。
师:对了!这个孩子死了爸爸,只有妈妈。你们看书的确很仔细!再请你们计算一下;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五个人。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愚公,一个遗男,还有他的三个子孙。师:三个什么样的子孙?
生:三个会挑担的,“荷担者三夫。” 师:你们怎么知道愚公自己也参加了呢?
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是愚公率领了子孙去的。
师:啊,讲得真好!那请你再说说看,“遂率”前面省略了一个什么句子成分? 生:主语。
师:主语应该是什么? 生:愚公。
师:好!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主语补出来,人数很清楚,一共五个人。(计算人数,既是了解文章内容的需要——人少而移山,更见任务之艰巨——也是为了落实古汉语“”主语省略“的常识。)人物我们搞清楚了,下面再看看,这个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人而及事。但事在人为,知“事”正是为了识“人”。)生:(齐声)移山。
师:这件事做起来难吗?从文章里找出句子来说明。
生:很难。文章里有“高万仞”、“方七百里”两句。“高万仞”就是很高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方圆面积七百里。山又高又大,很难移。
师:说得很好。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认识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是“轴心”所在,也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主心骨”。)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这张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来看看他们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 生:愚公妻和智叟,他们两人的态度差不多。
师:差不多吧。好,我们就先把他们两个的话一起读一遍吧,比较比较,看看两人的态度究竟是不是一样。(“疑似之迹,不可不察”,教学中此类比较,最易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朗读)
师:想一想,他们的态度一样吗?
生: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师:你再说说看,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 生:倒装的。
师:那么不倒装该怎么说呢? 生:汝之不惠甚矣。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 生:强调愚公不聪明。
师:对,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这里有一点不同。(不同之一:对愚公的看法不同。落实“倒装句”知识。)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 生:(齐声)君。师:那么智叟称愚公—— 生:(齐声)汝。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生:“君”表示尊重,“汝”很不客气。
师:嗯,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
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师:对,这是又一点不同。(不同之二:对愚公的称谓不同。落实古汉语中称谓的常识。)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还有两句讲得不一样。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生:愚公妻说愚公不能把小山怎么样;智叟说连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动,有点讽刺的意思。
师:啊,讲得好。这里的“毛”字,是什么意思? 生:小草。
师:请你把这个解释用到句子里去讲讲看。
生: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就是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小草。师:对,一棵小草也毁不了,这是一种什么语气? 生:轻蔑。
师:对,轻蔑的,这跟愚公的妻子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看,这里又有不同。(不同之三:对愚公的态度不同。落实“毛”字含义。)还有“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同样是“如„„何”的句式,可是智叟的话里多一个“其”字,这里有什么不同?
生:智叟的话语气比较强,用个“其”字,有点强调愚公没有用。
师:讲得好。(不同之四:对愚公说话的语气不同。落实“其”字用法。)最后还有一句不一样,是哪一句啊? 生:且焉置土石。师:这句话怎么解释? 生:把土石放到哪里去?
师:“焉置”的“焉”字怎样解释? 生:疑问代词,哪里。
师:对,不过这句里的“哪里”放到“置”的前面去了,“焉置”就是“置焉”,放在哪里。愚公妻有这个问题没解决,后来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师:怎么解决的?
生:大家说“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师:他妻子提出这个问题来说明她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生:关心。生:担心。
师:关心又担心,两人都讲得对。她关心这个技术问题怎么解决;还对老头子有点担心,快九十的人了,去移那么大的山,能不叫人担心吗?智叟呢?“嘿,你这个笨老头,一根小草也毁不了的人,想去移山,瞧你有多笨!”两人一样吗?不一样。(不同之五:对愚公的心理不同。落实“焉置”的含义。)现在请你们再在文章里找出两个字来,把两人的态度分别用一个字说明一下。先说愚公妻,好,你说!生:献„„ 师:献什么? 生:疑。
师:对,献疑。她对能不能移山只是有疑问。那么智叟呢? 生:笑。
师:对!笑,笑而止之。一个笑字带有什么样的感情,大家想想看。生:讽刺。
师:请在这个“笑”字前面加一个字,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不仅仅是组词训练。)生:讥笑。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着眼于培养概括能力。)我们再来看看另外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着眼于培养概括能力。)我们再来看看另外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生:高兴。师:怎么知道? 生:跳,跳往。
师:对了,跳跳蹦蹦地去移山,很高兴。他虽然年纪小,但是人小—— 生:志气大。
(体会“跳”字的感情色彩。)
师:对,他跟愚公一老一小,都有志气。那么愚公子孙的态度怎么样? 生:赞许。
师:赞许,你是从那个“许”字上看出来的吧?再想想,当时大家表示赞许的场面是怎样的? 生:热闹的。师:怎么知道? 生:杂然。
师:这两个字什么意思? 生:纷纷地、七嘴八舌的样子。
师:还有当愚公妻提出疑问的时候,子孙们怎样? 生:杂曰。
师:什么叫“杂曰”? 生:议论纷纷地说。
师:看,这个“杂“字很准确地写出了子孙们纷纷赞同的场面。(体会:“杂然”、“杂”对描绘气氛的作用。)上面几个人,对移山有坚决拥护的,有疑问的,有反对的。现在时间到了,请大家下课以后想一想:“愚公”就是“笨老头”,他究竟笨不笨?
——以上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大概想过了,愚公究竟笨不笨?(先讨论其他人物对“移山”的态度,故意留下愚公。主角登台,必须安排专场演出。“愚公笨不笨”,有极强的思辨性,教学对象又是初一学生,能否讨论出结果来,全在教师如何引导。)生:不笨。
生:笨是有点笨,不过有点精神。
师:嗯,大家自由发表意见,这就好。其他同学的意见呢?还有,我们说愚公笨,或者不笨,都要从文章里找根据,不能凭空想。生:不笨。师:你说说理由。
生:愚公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从这些话里看出愚公不笨。师:噢,他有意见。生:有点笨。师:理由呢?
生:愚公有不怕困难的精神,但不能运用科学道理。师:其他同学也发表意见。
生:不能说他不能运用科学道理,因为那时还没有大吊车。
师:你们看,现在我们分成两派了,一个是笨派,一个是“不笨派”。(问几个同学)你们是属于哪一派的? 生:不笨派。
师:(问另一学生)你呢? 生:笨派(笑声)。
(划分两“派”,为了树立“对立面”,激发思辨的兴趣。)
师:刚才我说过,无论说愚公笨还是不笨,都要根据文章。(“手不离书,言必有据”。既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是思维、语言训练的要求。)现在让我们把前前后后有关愚公的一些句子分析分析,再下结论,怎么样?先看看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是什么?
生: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师:请你解释一下。生:苦于北山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
师:说得对。就是说,愚公所以要移山,是因为他“痛感迂、塞之苦”(板书)。(一看移山动机:痛感迂、塞之苦。)那么山移掉了有什么好处呢?愚公想过没有? 生:移了山,那就可以“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师:你也解释一下。
生:指通,就是一直通到。可以直通豫州之南,达到汉水南岸。
师: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愚公清楚地知道移山的好处,用一句来概括,叫做“确知移山之利”(板书)。(二看移山目的:确知移山之利”)这说明他做事目标很明确。还有,刚才有同学提出的他那段回答智叟的话,你们觉得这段话讲得好不好? 生:好!
师:好?好在哪里?你说!
生:这段话有力地驳回了智叟的“笑而止之”。
师:嗯,的确驳得很有力,念起来很有劲的。我们来念一念,体会体会,好吗?(学生念:“北山愚公长息曰„„何苦而不平”几句。)师:好,就念到这儿。你们感到这段句子写得怎么样?(语感的体会比语法分析更重要。)生:有力。
师:你们找找原因看,为什么会造成有力的感觉?句子组织有什么特点? 生:琅琅上口。
师:嗯,讲得很有道理。为什么琅琅上口呢? 生:前面一句最后一个字和后面一句第一个字相同。
师:哎,他找到了特点。你们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后面一个固字顶着前面一个固字,你们知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 生:一句顶一句,显得语气加强。(语感出来了。)
师:对,下面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生: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师:对,这段话写得特别有趣,一句顶一句来写,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那一句是—— 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师:什么叫“无穷匮”? 生:没有穷尽。
师:是呀,愚公的志气,愚公移山的决心,愚公移山的行为,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地啃这两座大山。下面还有一句话,一转显得特别有力,那一句? 生:而山不加增。
师:对,这里的“加“字我讲一讲,“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这一句话一转特别有力,最后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哪一句? 生:“何苦而不平?”
师:对,这句是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很有道理,智叟能回答吗? 生:亡以应。
师: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叫做—— 生:哑口无言。生:无言以对。
师:都对。“无言以对”更符合“亡以应”的意思。为什么智叟“亡以应”?因为愚公讲出了一个很普通的道理,做了一道简单的算术加减法;很普通,但很在理。从这里可以看出,愚公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三看移山的可能:深明可移之理。至此,“愚公不愚”的结论已隐含其中。)可见愚公移山不是一次盲目的行动,他是考虑得很周到的。现在我们可以来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了。你们想,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恐怕不可能。那为什么智叟说他笨呢?我想先给你们讲个事。我们上海有一位公共汽车售票员,对待乘客非常热心,是个学雷锋的标兵,《文汇报》上登过他的照片。很多人都写信表扬他,说他服务好。但也有些小青年说这个服务员“戆头戆脑”,这是我们上海方言,就是傻里傻气。这是什么道理?还有雷锋,有些人不是也叫他—— 生:(齐生)傻子!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道理啊?你说。生:有的人是从为自己的角度来看的,就说他是傻子;有人是从他为集体做好事来看,感到他是好的。
师:哦,讲的真好!就是说要从什么角度看问题了,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来看待这样一件事。这位同学的观点你们同意不同意? 生:同意。
(介绍学雷锋标兵,为了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愚公不愚”的道理,不能算生硬联系,空洞说教。)
师:好。那让我们回到本题上来,再来看看老愚公。他做的事看起来好像是很傻的。他要移山,可他已经多大年纪了? 生:就要到九十岁了。
师:这么大年纪了,他自己能看到山移走吗? 生:看不到。
师:这一点愚公自己也知道,你们看,他是怎么说的? 生:“虽我之死”。师: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即使我死了。
师:这里的“虽”为什么不解释为“虽然”? 生:“虽然”,说明他已经死了。
师:对,这里要用个假设的意思。可见愚公移山早就想到在自己手里是移不了山的。他自己能享受到移山之利吗? 生:(齐声)享受不到!
师:这看起来似乎有点傻了,对不对?但我们用另一种观点来看,用什么观点呢?(一学生插话;为子孙„„)啊,很好,请你讲下去,为子孙什么? 生:为子孙后代造福。
师:哎,讲得真好,同学们都讲得这样好,真叫老师高兴!我们如果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他不仅不笨,而且还不是一种小聪明,而是„„ 生:(接话)大聪明!
师:对了!有句成语就叫“大智大勇”,还有一句成语也许你们还不知道,叫做“大智若愚”(板书)。你们看看,这个成语谁能解释? 生:大聪明的人看起来很像愚蠢的。师:为什么?知道吗? 生:因为他有远见,深谋远虑。
师:对了,他看得比别人远,想得比别人多,别人说他笨,是因为—— 生:不了解他。
(以“小聪明”作引子,学生自然得出“大聪明”的结论,由此引出“大智大勇”、“大智若愚”一串连锁的词语。“愚公笨不笨”的讨论,最后结穴于“大智若愚”的认识。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正是对课文的理解逐步深入、一系列文言词句逐一落实的过程。教者的追求是:使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寓于语文训练。务必引导学生因文解道,因道悟文。)
师:是啊,有些看得比较近的人,不了解他,就说他笨。其实愚公笨不笨?不笨。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智叟这个“聪明老头”聪明吗? 生:不聪明。
师:那为什么他叫“智叟“?你说。生:他自作聪明。
师:嗯,自作聪明。这种聪明是大聪明吗? 生:是小聪明。
师:对,小聪明。这种爱耍小聪明的人,喜欢占点小便宜,没有远见,这种人我们上海叫他“小乖人“,智叟就是“乖老头”。接下来我们把文章最后一段读一遍,来继续思考一些问题,好吗?(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
师:里头有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 生:措,措施的措。师:什么意思? 生:放置。
(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
师:里头有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 生:措,措施的措。师:什么意思? 生:放置。
师:对。读了这一段,我有个问题: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山搬走的,这样看起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生;不同意!神仙搬山是因为愚公感动了上帝。师:噢,有道理。
生;还有,操蛇之神他已经怕愚公了。师:为什么怕?
生:怕他不停地挖,把山挖平了。
师:对。那么看,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是写出了愚公挖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我很高兴。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得很好。现在我们再把文章从头至尾读一遍,要求大家仔细体会,尤其是智叟和愚公对话的话,要把两个人说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学生朗读课文。)
师:读得很好。这篇文章经过大家的认真思考,共同探讨,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我们当堂来完成一些作业,希望同学们应用学到的知识,很好地完成作业。下面我们先拿来一段文章请同学们口头来讲讲看,看能不能把文章的意思准确地讲出来。选最精彩的一段来讲好吗?大家看选哪一段? 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那一段。
师:对。这一段好。谁自告奋勇地来讲一讲?这里也要有一点大智大勇,我们看谁第一个勇敢地举起手来。啊,这位同学要起来讲了,大家听好。(学生一人起来边读边解释。略有几处小错误,全班共同订正。)(文章关键处,再重锤敲打一下。)
师:好,讲得真好,老师很满意。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请同学们解释一个虚词。“有子存焉”,这个“焉”字会解释吗?好,你说。生:在这里。
师:真好,这位同学讲对了,“在这里”,“于此”,或者叫“于是”、“于之”都行。这个“于”是什么词? 生:(齐声)介词。师:“此”呢? 生:(齐声)代词。
师:“有子存焉”,就是“有儿子活在这里”。你们找找看,这篇文章里还有这样用法的“焉”字吗? 生:“无垄断焉”。师:请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没有山岗高地阻绝在这里。
师:对了,讲得好,你们看,这个词既是介词,又是代词,兼有两种身份(板书“兼”字)。为了便于记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它什么呢? 生:兼词。
师:为什么叫兼词? 生:兼有两种的意思。
师:兼词,这个名字起对了。记住,“焉”字除了作代词、语气词外,还有兼词的用法。这种兼词在这篇文章里,除了“焉”字以外,还有一个,看谁读得细心,能把它找出来。生:“诸”。
师:嗯,找对了。怎么解释? 生:之于。
师: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字。它是“之于”在两个字的合音,大家读得快:之于——诸。你看,快读就成了“诸”,慢读就成了“之”。我们来解释一下,“投诸渤海之尾”,这怎么讲? 生:就是“投之于渤海之尾”。师:“投之”的“之”指的是什么? 生:(齐生)土石。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我们在这篇文章里学到了两个新的虚词,就是两个兼词。我们就要记住。最后,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这里有一段文言文,我把油印的资料发下来之后,请大家加上标点。(发资料)我请位同学把这段话抄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下面加标点,待会儿请同学到黑板上加,划出的一些词句要能解释。(学生板书)甲乙两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愚公实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说明:这段文字在发给学生时没有标点)
(这道练习题设计的意图是:把课文的部分词句编写进去,使学生能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辨认它们,以收知识迁移之效)
师:请同学们先在纸上做,等会要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加标点。看谁先做好,争取第一个到黑板上点。
(学生做练习。后来有两个学生上黑板加标点。基本做对了,少数几个点错了,全班讨论订正。在讨论标点的同时,由同学解释划出的句子,讲得都很正确。)师:同学们点得很对,讲得也很好,说明大家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了。现在我们想一想,这一段话里面,你觉得哪一句最重要?
生:“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很重要?
生:现在我们建设祖国,就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师:对了,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这就是我们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应该受到的教育。我们要不要做乖老头? 生:(齐生)不要。
师:对。乖老头自以为聪明,无所作为。我们要学习愚公的精神;或者呢,就学习那个京城氏的孩子,跳往助之,高高兴兴地去为四化出力。同学们,我们上了两节课,大家学得这样好,老师教得很愉快。你们呢? 生:很愉快。
(教学过程的设计,犹如作文,也要讲一点“凤头”、“猪肚”、“豹尾”。本文的教学以“学习京城氏的孩子”结尾,希望使初一的孩子感到更亲切一些,留下更多的余味。)
——以上第二教时(本实录中的楷体字部分系执教者自述教学设计的意图)
第五篇:钱梦龙的愚公移山观后感
钱梦龙的《愚公移山》观后感
在观看了钱梦龙先生的《愚公移山》教学实录之后,我收获颇丰。从课堂的一开始,钱梦龙先生就是让学生们朗读一遍文章,再读完之后让学生们首先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去解决这些个问题的。这种随机指点读文方法。榜样取自学生,也许比空谈方法效果略胜。
之后带领学生们先讨论其他人物对“移山”的态度,故意留下愚公。主角登台,必须安排专场演出。“愚公笨不笨”,有极强的思辨性,教学对象又是初一学生,能否讨论出结果来,全在教师如何引导。以 “小聪明”作引子,学生自然得出“大聪明”的结论,由此引出“大智大勇”、“大智若愚”一串连锁的词语。“愚公笨不笨”的讨论,最后结穴于“大智若愚”的认识。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正是对课文的理解逐步深入、一系列文言词句逐一落实的过程。教者的追求是:使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寓于语文训练。务必引导学生因文解道,因道悟文。
之后又让学生们去做一些练习题,说明:这段文字在发给学生时没有标点的。
这道练习题设计的意图是:把课文的部分词句编写进去,使学生能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辨认它们,以收知识迁移之效
学生做练习。后来有两个学生上黑板加标点。基本做对了,少数几个点错了,全班讨论订正。在讨论标点的同时,由同学解释划出的句子,讲得都很正确。
同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钱梦龙先生比较注重是语感的教学。在观看钱先生的《愚公移山》,我觉得他的教学中透出“三主四式”的教学方式。“三主”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基本式”为导读教学的结构形态。“基本式”即基本课型,其表现形态为:“自读式一教读式一练习式一复读式”后称“四式”。
钱先生的教学过程的设计,犹如作文,也讲一点“凤头”、“猪肚”、“豹尾”。本文的教学以“学习京城氏的孩子”结尾,希望使初一的孩子感到更亲切一些,留下更多的余味。
以上就是我对钱先生的《愚公移山》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