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核安全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部署会议

时间:2019-05-13 20:0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核安全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部署会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核安全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部署会议》。

第一篇:国家核安全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部署会议

【发布单位】国家核安全局 【发布文号】国核安办〔2008〕4号 【发布日期】2008-01-15 【生效日期】2008-01-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核安全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部署会议纪要

(国核安办〔2008〕4号)

总局上海、广东、四川、北方、西北、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苏州核安全中心、机械院设备与可靠性中心、核二院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

2007年12月24-25日,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系统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部署会议在京举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到会讲话,并对下一步核与辐射安全工作提出要求。

现将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根据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各项工作。

附件:会议纪要

二○○八年一月十五日

附件: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部署会议纪要

2007年12月24-25日,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系统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部署会议在京举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到会讲话,并对下一步核与辐射安全工作提出要求。

上海、广东、四川、北方、西北、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机械院核设备与可靠性中心,苏州核安全审评中心,核二院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等单位作了年度工作汇报,详细总结本单位2007年工作和任务完成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介绍2008年工作要点。核安全司做了2007年工作总结和08年工作计划报告,并介绍2007年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项目绩效考评情况和《核与辐射安全项目预算编制、项目执行与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会议还就核设施通用监督大纲、核安全法规和科研工作方法、核与辐射安全运行经验反馈、放射源监管、民用核安全设备安全监管等进行了专题讨论。会议议定以下事项:

一、2007年工作进展

2007年总局核安全司加强了项目管理和绩效考评工作,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等技术支持单位和各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完善了有关制度,项目执行情况良好,成果显著。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在法律、法规、规划的制定有了新的突破,加强运行核电厂安全监管,完成了有关核电厂的审评工作,开展对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的监督检查,加大对放射源的监管力度,加强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提高了应急技术支持能力,规范核承压设备的审批管理,组织开展伴生矿开发利用放射性污染现状调查,加强了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了内部管理。

二、2008年的重点工作

面对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的艰巨任务、严峻形势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厚望,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核安全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总体工作目标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确保国家核与辐射安全万无一失,保证核设施运行和核技术应用安全稳定,放射性废物得到安全处置,辐射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理念、体制机制、规章制度、人力与能力创新,与时俱进;以核安全许可证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竣工验收制度、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等为手段,实施全过程监督,严格执法,以确保环境和公众安全,促进核能和核技术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法规建设,完善核与辐射安全法规体系

2008年要加强法规建设,逐步完善核与辐射安全法规体系。根据《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核与辐射安全的有关监管条例,加快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法律制度和法规标准建设。依照我局的核与辐射安全法规体系,组织制定并发布有关导则。全面建立与实施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

从分工上,司综合处负责核安全法规导则的综合管理,司各业务处负责具体导则的业务把关,中心法规室要全面负责法规导则制订中的技术支持。有关单位负责具体导则的制订工作。

(二)加强核安全审评和监督,确保核电厂安全

为确保核电快速发展,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一要把握节奏,积极稳妥,确保安全,保证核电建设初期的又好又快又安全发展。二要抓好全国核电厂址综合评价,开展核电厂址规划环评。三要综合协调核电发展与放射性废物管理。四要切实保证运行核电厂的安全,严格监督、严格执法,完善运行经验反馈制度。

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必须要完善监督检查程序,严格监督、严格执法,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司、中心和监督站要共同研究,建立和完善运行经验反馈制度。对各核电厂运行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作为重点工作认真开展审查。

2008年核安全审评工作任务繁重。预计2008年宁德和福清项目将开工,2009年阳江项目、三门核电厂、海阳核电厂、广东台山EPR、高温气冷示范堆项目将分别提交AP1000初步安全分析报告。核电厂安全审评任务主要以核安全中心为主体,中心承担技术责任。中心1月底前组建两支相对独立的核安全审评队伍,不足的人力由有关技术单位支持。两支队伍一方面要开展审评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项目的实施进行相应的培训,开展计算校核,必要时还要参加有关试验验证。因此两支队伍原则上要并行开展工作,人员一般不能重复。高温气冷示范堆项目的审查队伍也要尽早研究。

(三)加强对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的监督检查

核电发展必然带动核燃料循环全过程的发展,整个核燃料循环的各个环节都要与核电发展相适应,包括前端、后端,特别是废物处理处置。只有把握了核燃料循环的各个环节的安全,才能综合把握整个核行业的安全。

要切实保证运行、在建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的安全,做好反应堆老化管理工作,严格监督、严格执法,完善运行经验反馈制度。对研究堆要实行分类管理,对风险大的研究堆,例如49-3堆,要制定专门的监督检查和管理程序,如发现问题,必须查清根本原因,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并经批准实施,重新开堆要经过监督检查并批准。

2008年要加强对新划入我局监管的四O五、五0四厂的监督检查。同时要加强对四0一、四0四地区环境与核安全综合治理的监督检查。开展对研究堆和核燃料设施新申请项目的安全和环境审查。

(四)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监督管理

几年来,我局切实加强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监督管理,大幅度减少了辐射事故的发生。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监管,解决好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加大信息公开透明的力度,并及时总结这几年的监管经验,在总结这两年的监管管理措施和经验基础上,完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安全监管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2008年要全面完成总局发证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审查和发放;要建立和完善辐射安全运行经验反馈机制,开展技术交流;由核安全司组织各监督站,认真总结监督经验,并结合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实际情况,制订较完善的监督大纲和程序,指导和规范各地区监督站的监督执法工作,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五)加强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及辐射环境监测能力

虽然核与辐射应急技术中心已经建立,但相应的软件工作并没有到位,应加强相关的科研工作,提高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相应能力。

加快全国放废库建设、环境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监测能力建设(辐射)及反核恐怖应急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继续开展并完善国控点的监测工作,通过开展培训、比对、项目验收等工作,加强全国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完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

(六)规范和加强核安全设备的监督管理

2008年,将依据《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和《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监督管理规定》等4个相关部门规章,制定和完善配套的技术文件,指导今后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核安全设备的资格许可证管理,规范取证、换证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七)加快队伍建设,加强内部管理

加强总局机关、核安全中心与地区监督站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人员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监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应当与我国核能和核技术发展相适应。核安全中心要加大进人力度,既要采取灵活措施对调入人员进行多方面考核,确保进人的质量,又要满足人员数量要求,2008年要达到编制人数的90%,目前中心人力不足的问题,要通过返聘、临聘、借调等措施,予以补充和解决。各监督站的正式在编人数至少要达到编制的80%。

按照已经形成的干部交流制度,继续开展系统内外人员的交流,建立一个人员学习和成长的良性循环机制。加强培训力度。

2008年,核安全司将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按照财政部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从2008年1月起各单位要严格按照2008年核与辐射安全工作项目计划书开展工作,认真完成计划书规定的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经费按年度执行。各中心和监督站都要制定包括经费使用在内的项目管理办法。2008年核安全司将组织对核安全中心、北方监督站、广东监督站等单位进行绩效考核工作。

核安全司和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内部工作程序,2008年各监督站要在核安全司统一协调下,完成核电厂、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的核安全监督程序的编制。

核安全中心和三个技术支持中心要对监督站的技术工作提供全面技术支持。监测技术中心要对各省辐射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八)加强技术能力建设

《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划(2006-2020年)》在相关章节对核与辐射安全工作进行了规划。环保总局十一五能力建设规划也已经国务院批准发布。2008年核安全司将组织有关单位专题研究,逐项落实国务院批准的总局能力建设规划中的核与辐射安全能力建设项目。完善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审评监督需要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系统内外的力量,加强科研工作,完善监管模式和手段。

各单位应加强科研开发工作,请根据本单位的工作需求、工作能力,提出科学研究开发项目可研报告,通过科技部项目、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重大项目专项等渠道,申请专项经费,组织科研。

与核设施营运单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提高核安全意识,促进核设施建立内部自我监督与约束机制。

要组织进行规划环评,采取以新带老、区域限批、综合治理等政策和法律手段,加快推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九)加强思想和作风建设,加强廉政建设

各单位必须加强廉政教育和学习,建立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到思想上不放松,行为上有节制,制度上有保障。进一步建章立制,规范和强化内部管理。核安全司将对已发布实施的24个行政审批程序、17个内部管理工作程序再认真进行梳理和完善,健全长效机制,规范职工行为,涉及各单位工作的,各单位也要严格按上述程序和制度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国家核安全局2006年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总结会情况简报(国核安办

【发布单位】国家核安全局 【发布文号】国核安办〔2007〕26号 【发布日期】2007-02-05 【生效日期】2007-02-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核安全局2006年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总结会情况简报

(国核安办〔2007〕26号)

上海、广东、四川、北方、西北、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苏州核安全中心、机械院核设备与可靠性中心、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2007年1月18-19日,我局召开了2006年核与辐射安全工作总结会,现将会议情况简报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会议精神。

附件:2006年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总结会会议纪要

二○○七年二月五日

附件:

2006年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总结会情况简报

2007年1月18-19日,国家核安全局在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召开2006年核与辐射安全工作总结会。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到会讲话,并对下一步核与辐射安全工作提出要求。

李干杰局长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和曾培炎副总理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批示和总局厅局长会议精神,要求各单位认真学习2007年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文件,按照周局长提出的六个必须,及总局工作部署,抓落实,抓实干,抓细节,抓基层,切实做好核与辐射监管工作,尽快推进和实现历史性转变。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历史性转变就是保证在新的时期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这一根本原则,进一步加强日常审评和监督工作,加大管理力度,确保在建核设施的建造质量和在役核设施的运行安全。全面提高放射源监管水平,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切实提高监管能力,完善监管制度。

李干杰局长针对2007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抓住机遇。核能核技术特别是核电的快速发展,必将带来核与辐射安全的发展。我们一定要全面提升审评、监督能力,切实提高监管水平。希望全系统上上下下要充分认识到这个机遇的来之不易,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

二、紧扣重点。现在的工作千头万绪,各单位、部门一定要紧扣重点,集中力量做好重点项目核与辐射安全审评和监督工作,做好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做好机构队伍的发展建设、能力建设、立法工作。要注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消除隐患。同时确保大的放射源不出事。

三、明确分工。核安全司、中心、监督站现在的分工基本是明确合理可行的。核安全司是总局领导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的主要秘书机构、参谋机构和执行机构,是抓总的,代表总局对系统各单位进行业务管理。六个监督站是现场监督执法的派出机构,负责核设施、大型核技术利用项目、核承压设备的日常监督工作。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是核安全司的全面技术支持单位,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负责辐射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持,其他后援单位提供专项的技术支持。明确分工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各单位的主业、主体发展方向应有所区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有利于整体力量的提升。

四、紧密团结。虽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队伍一直在不断的壮大,但总体上讲规模较小。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各单位紧密团结,加强沟通,还要有必要的必须的相互信任,这样才有利于工作顺利开展,有利于工作效率提高。没有团结协作,要做好工作是很困难的。核安全司要充分理解、体谅、支持各个有关单位的工作。各个单位也要充分地理解、支持、服从核安全司的指导和领导。

五、强化管理。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强化内部管理。现在面临的任务繁重,要实现历史性转变,确保安全,没有一支强有力的、能打硬仗的队伍,是不能确保完成任务的。各单位要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把队伍尽快发展好、培养好。要加强劳动纪律,加强廉政纪律,加强保密纪律,建立一支“拿得出、叫得响、打得赢”,并满足目前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形势的队伍。尤其是直属单位,去年已增加新的编制,今年一定要抓紧时间,按总局要求尽快把队伍发展壮大起来,同时要创造机会,加大在职培训力度,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技术能力。

六、共同进步。主要是针对合同单位。事业在不断发展,队伍、个人都会同事业一样一同进步,任何力量不可阻挡。有了为,就一定会有位,就会有更多资源的支持。工作完成好,队伍也发展起来,就能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

会上核安全管理司介绍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06年业务总结和07年工作要点,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上海、广东、四川、北方、西北、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苏州核安全中心、机械院核设备与可靠性中心、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清华大学、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等单位也都进行了工作汇报,详细总结了2006年所承担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任务。大家分析讨论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单位间的接口、办事程序进行了沟通,并提出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的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会议议定以下事项:

一、2006年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上海、广东、四川、北方、西北、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苏州核安全中心、机械院核设备与可靠性中心、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等14个单位承担的项目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取得了一批成果,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各单位2007年工作设想与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总体需要基本相一致。2007年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项目工作计划,要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制度。对照工作计划表,落实各项目负责人,并报送至核安全司综合处。各有关单位现在就可以开始填写《环境保护经费申请表》,开始拟定合同。项目执行中,各单位应于每年7月初和12月中旬向核安全司书面报告项目执行情况。

二、对2006年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经过讨论分析,明确如下:

1、核安全重要设备监管问题

安全许可证审批管理由核安全司核设备处负责;核设备设计、制造过程的监督由北方监督站负责;核设备现场安装活动监督由核设施所在地的地区监督站负责;对于安装、运行等过程中反映出的设备设计或制造的问题的处理由辖区监督站组织,北方站参与,必要时由核安全司牵头组织;在核设施厂区周边进行核设备预制活动的,应属于制造过程,由北方监督站负责;进口核设备管理模式未定,初步安排进口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及安全检验由北方监督站组织负责,注册登记技术审查由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负责。

2、法规标准制修订问题

核安全司综合处组织修改《核与辐射安全法规体系表》和《核与辐射安全法规标准“十一五”期间制修订计划》,应保证两份文件的协调统一,修改完善后印发各单位执行,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再予以适当调整;法规标准的编制质量要进一步提高,承担单位和编写组成员要切实落实责任,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要在法规标准制定的各节点(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进行形审,严格控制质量。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法规室要在核与辐射安全法规制修订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具体由核安全司综合处与中心法规室研究落实。

3、AP1000型核电厂监管问题

核安全司内由核电一处归口负责,审评工作由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负责。

4、培训问题

核安全司综合处组织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苏州核安全中心尽快完成培训大纲的编制工作,征求各处及相关单位意见。核安全培训的承担单位待大纲完成后商定,辐射安全培训由放射源处组织相关单位承担,辐射环境监测由综合处协调,辐射监测技术中心承担。

5、规划环评和核设施选址

关于规划环评,清华大学要尽快开展工作,今年6月底提出评价大纲,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由总局组织专家委员会审议确定。关于厂址选择过程中的几个问题,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可以组织一次研讨会进行专题研究。

最后刘华副司长在总结中对各站、各技术支持单位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目前工作的艰巨性,要有压力,也要有信心。随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职能的统一,最近几年人力、机构、经费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充分表明,核工业得到了发展,核安全事业也必然得到发展。

二、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业务工作要明确职责,明确分工,各单位要团结协作,精诚配合,形成合力。各单位要加强交流,多配合,业务方面核安全司对各单位的出口是各处,其它工作由综合处归口,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各监督站、各技术支持单位与核安全司接口应尽早明确。

三、严格执行项目计划,严格预算管理。各单位要明确计划书中各项目负责人,保持与核安全司责任处的密切联系,立即按计划进度和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各单位每半年向核安全司报一次项目执行情况和业务经费使用情况,核安全司要跟踪检查。今年年底未完成的项目,不予验收,做为明年项目延续,但不再安排经费。连续二年完不成相关任务的,核安全司将根据情况,减少任务,减少经费。计划书以外的计划外项目,由核安全司业务处和综合处共同下达任务单,并明确经费。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核与辐射安全(本站推荐)

核工业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方法

摘要: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公众的关注。核工业的不断发展,使核能作为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被更为广泛的应用。但由此引发的核废料,乏燃料与放射性物质污染问题倍受公众关注。本文介绍了核工业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应用前景,应用特点,使核能在安全利用的同时,又避免对人员造成放射性伤害。

关键词:放射性废物:乏燃料处理:放射性固体:微生物清除。

一.放射性固体的处置

1、地面处置

处理铀尾矿最流行方法。在居民稀少地段,选择干涸湖塘或洼地,将铀尾矿堆放其中,最后在尾矿堆顶覆盖厚层粘土、砂砾,植树种草,降低雨水的侵蚀和尾矿砂中氡射气的向外逸散。

2、浅地层处置

广泛采用处置低放废物。

深度一般在50m以内。任务是在废物可能堆人类造成不可接受的时间范围内(300-500年),将废物中放射性核素限制在处置场范围,防止核素扩散。处置工程有近地表处置和混凝土沟壕浅埋。

3、地下深处置

竖井—坑道处置:在地质条件适宜地区,有地表打竖井到深部,然后由竖井底部打水平坑道,并将废物罐放在坑道中或由坑道底板打下去的盲井中或钻孔中。主要用来处理高放废物。废矿井主要用来处置低、中放废物,优点是不占用大片土地;处置成本低;可供处置废物的空间较大;处置深度大,安全性好,对生态环境无明显有害影响。

深钻孔处置:主要对高放废物的处置,其工程原理是通过钻孔找到地下若干米处一个合适处置核废物的不渗透岩层的地质凹陷处。

竖井—坑道—大口径钻孔联合处置:处置技术简单,成本低廉。

深岩硐处置:主要处置高放废物,即寻求地表以下500m以下深部不透水的厚岩层,并将固化高放废物容器处置在特为之开凿的地下深岩硐内。

4、海洋处置法

海洋投弃法:低、中放废物的海洋投弃,是将固化放射性废物容器投弃至远离陆地的公海深海区,沉入海底与陆地隔离的处置方法。

滨海基岩中暗竖井-坑道处置法:低、中放废物的滨海处置,构建海底处置库,用竖井-水平坑道处置系统处置中、低放废物。优点:安全性好;不占用陆地土地;无需长途运输,且远离居民居住区。缺点:处置成本高;海底施工技术复杂。

海床处置法:工程原理是将废物罐装放在海洋沉积物中。主要是将放射性废料固化处理后,再用容器装备贮藏于海洋埋藏区。

5、冰盖处置法

它可以分为三种方式:废料容器被置放在地表贮存室中,其下的冰体逐渐融化而下沉到基岩;用锚索把废物罐悬挂在一定深度的冰盖中;把废物罐放在浅孔中,由废物自身的热把冰融化,直至废物罐沉至冰盖底部,其留下的空洞自然在封冻而使废料被隔离在冰层之下达数千年之久。国际公约不允许,早期设想方案已废弃。

6、岩石融化处置法。

把高放和超铀废物(废液或泥浆)直接倒入地下洞穴里,液体随后蒸发,残留的核废物所产生的热引起周围岩石的熔化和核废物的分解,最后与熔浆均一混合,岩浆固结成岩,废物被岩石包容。

二.放射性废液的处置

1、浅层渗入法

直接将中、低放废液排入地表沟槽内,借助岩土体的渗滤、吸附作用,来净化放射性废液的一种处置方法。

缺点:具有局限性和不安全性。

2、深地层注入法

将液体废物注入孤立的深含水层内,使之长期被禁锢于地下。(要求地下处置主岩厚度较大,地质构造稳定,地下水运动速率不大)在弱透水的岩层的一定

深度范围(500—1000m)内的钻孔中用高压水使围岩产生裂隙,将废液与粘土、水泥和其他添加剂混合成灰浆,用高压泵注入到钻孔中,借助压力使其沿裂隙面扩散,扩展延伸至一定范围后快速固结在自身造成的岩石裂隙中,永久地固化在深部岩层中。长期与生物隔绝,使其衰变到无害水平的安全处置目的。

深地层固化法是一种安全、经济处置中、低放废液的理想方法。

三.放射性物质处置的最新方法

1、物理法

1.1 吸尘法

用真空吸尘器吸除降落在物件表面上的污染物。此法简单易行,但对固定性的核污染去除的效果较差

l.2 机械擦拭法

利用特殊设计的设备对不复杂污染面进行远距离擦拭或打磨,并配备排气净化系统除去擦拭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

l.3 高压喷射法

利用高压喷头射出水或者蒸汽,用机械力破坏污染层,压力可高达l 000 kg / cm2。也可在水或压缩空气中加入氧化铝、碳化硅、钢、玻璃等磨料,用磨料冲刷受污染表面,达到去污的目的。但这些磨料不但会损伤设备表面,而且会造成二次污染。

l.4 超声法

该法利用l8 ~l00 kHz 机械振动在固液交界面产生空化作用达到去污的目的,但受容器尺寸的限制。

2、化学法

化学去污就是利用化学清洗剂溶解带有放射性核素的污腻物、油漆涂层或剥离氧化膜层,从而达到去污的目的。所用化学药品包括无机酸类、有机酸类、氧化还原类、螯合剂类、碱类、表面活性剂以及溶剂、缓蚀剂、促进剂等。去污效果与去污剂种类、浓度、作用时间、湿度、搅拌情况等很多因素有关。一般多种清洗剂交替去污比单一清洗剂连续重复使用效果好。更换去污剂时,漂洗不可少,以防止试剂相互干扰。电化学法

该法将去污部件作阳极,电解槽作阴极,在电流作用下污染表面层均匀溶解,污染核素进入电解液中。此方法去污效率高,电解液可重复使用,二次废物量少,可用于结构复杂部件去污,可远距离操作,在l 000~2 000 A/"电流下可使部件表面光滑均匀,但费用大,需严格控制操作,不能对非金属部件去污。物理-化学联用法

该法利用化学药剂的溶解作用加之机械力去除放射性污染物,相对单一的方法效果要好得多。微生物清除方法

微生物清除技术,是一种把自然存在的生物损害性行为转变为有用活动的方法。“Tbiobacilli”是所知能使混凝土受到“微生物作用裂解”的3 种细菌中的l 种,在其生存过程中会制造一种腐蚀性副产品——— 硫酸,在侵蚀混凝土表面的同时能松弛污染层。研究人员利用Tbiobacilli 的这种特性,将

Tbiobacilli、纤维素与一定比例的单质硫混合,然后把其产生的黄色粘凝物“H2 SO4”涂在混凝土上,之后再把软化裂解的小块混凝土吸离墙壁、天花板或地板即可。在实验中已采用此技术每年除去l0 ~ l2 mm 的污染层。缺点是速度较慢,但对某些目前还不能处理的核污染,微生物清除法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焚烧处理

焚烧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处理可燃放射性废物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被核元素污染的纤维类物质、塑料、橡胶类物质、有机离子交换树脂、废有机溶剂等可燃性的废物,可采用焚烧进行处理[7],以达到大大减容的目的,最后再对焚烧后所得的焚灰进行水泥固化,以便进行最终处置。中国辐射防护研究所在“多用途放射性废物焚烧工程试验装置”研制成功的基础上,给某核工厂设计、加工、安装的国内第一套“可燃核废物焚烧装置”在600 h 的试车中,各项技术指标均达标,处理效果好[8]。焚烧虽然有很好的减容效果,但只能用于可燃的核废物处理,并且费用较昂贵。超级压缩处理

以前认为不可压缩的废物如退役过程中产生的混凝土渣、各种管道、阀门等,现在可用压力达2 000t 的超级压缩机进行压缩处理,从而达到减容处理。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将受核元素沾染的设施一并处理,减少向环境的转移,但压缩后体积较庞大,后续处理较麻烦,处理成本相对较大。

8、土壤核污染去除方法

铲土去污:将被核物质污染的土壤(一般是表层土)铲走运至专门的核处置场地进行处理和处置,可从根本上杜绝放射性元素进一步扩散和进入食物链。

9.地下盐穴处理核废料的方法

所谓地质掩埋,即利用海底厚重的颗粒沉积层来覆盖装有核废料的集装箱,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第四篇:核与辐射宣传知识

核与辐射宣传知识

什么是放射源: 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放射源的包装容器:放射源的包装容器种类很多,大多为球形和圆柱形,一般用铅、铸铁钢、塑料、石蜡等材料制成。

什么是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放射源的分类有哪些?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

(一)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 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二)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三)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四)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五)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放射源的应用

放射源品种很多,应用广泛,不仅在核设施,而且在科研院校、医疗机构、地质和煤田勘探与开采、石油开采与炼油、公路与桥梁建设、机械制造与安装、建材(尤其是水泥厂)、纺织、卷烟、造船、电力、制药、育种、造纸、冶金、仪表和钟表制造、电影制片、木材、塑料、面粉、饲料加工、电缆、荧光灯生产等各行各业都得到应用。

几十年来,放射源的应用为发展国民经济、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医学方面放射源广泛用于医学诊断、治疗和消毒灭菌。在农业方面用于辐照育种,可以改良品种,增加产量,还可用于灭菌保鲜等。在工业方面可用于石油、煤炭等资源勘探,矿石成份分析,工业探伤、无损检测、材料改性和料位、密度、厚度测量等。放射源还可用于人造卫星,火灾烟雾报警,污水治理等。

放射源的防护

放射源发射的射线有:阿尔法射线(α射线)、贝塔射线(β射线)、伽玛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n射线)等,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得到。不同的射线在物体中穿透能力也各有不同。一张厚纸可挡住阿尔法射线;有机玻璃、铝等材料可有效阻挡贝塔射线;伽玛射线穿透能力较强,可以用混凝土、铅等阻挡;中子射线需用石蜡等轻质材料来阻挡。

因此,放射源并不可怕,对放射源无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已经采取了安全保护措施,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对人体是基本没有危害的。

防止或减少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以下三种防护手段:

(一)距离防护:距离放射源越远,接触的射线就越少,受到的伤害也越小。

(二)屏蔽防护:根据不同的射线种类选取适当的屏蔽材料(如有机玻璃、铝、混凝土、铅、钡等)做成屏蔽体遮挡放射源发出的射线。

(三)时间防护: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将上述三种防护手段组合应用。

X射线和X射线装置

高速电子轰击靶物质时,会产生X射线。利用此原理,人们制造了X射线装置。X射线装置种类很多,如医疗上用于诊断的X射线机、CT机,用于治疗肿瘤的X射线直线加速器,工业探伤用X射线机,X射线定向仪,X射线测厚仪等。X射线装置的核心部分是X线管,通常由安装在真空玻璃壳内的阴极和阳极组成。阴极为钨丝,阳极则根据不同需要由不同材料制成多种形状。也就是说,X射线装置里没有“放射源”。

现代科学仪器,有许多利用高速电子流的设备或器件,例如电子显微镜、电子轰击炉、阴极射线管、高压整流管、真空开关、高频发射管、电视显像管等等,都会产生X射线。对X射线的防护手段与放射源的防护手段相同,即:距离防护;屏蔽防护(混凝土、铅、钡等);时间防护。

射线装置的分类有哪些?

根据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从高到低将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按照使用用途分医用射线装置和非医用射线装置。

(一)Ⅰ类为高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短时间受照射人员产生严重放射损伤,甚至死亡,或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二)Ⅱ类为中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受照人员产生较严重放射损伤,大剂量照射甚至导致死亡;

(三)Ⅲ类为低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一般不会造成受照人员的放射损伤。

射线对人体的危害

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发射出来的射线可以破坏细胞组织,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产生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发生,也不会伤害身体。

发现放射源或疑似放射源物体时,应当如何做?放射源发射出的射线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识别放射源,除了根据标签、标识和包装外,一定要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采用专用的仪器来确认。当发现无人管理的标有电离辐射标志物体,或者体积小却较重的金属罐(特别是铅罐),或用铅、钢、石蜡等制成的圆柱形或球形物体时,或发现无人管理的闪闪发光的金属物品或金属链等不明物体时,请你:

(1)迅速远离现场,既不要接触,也不要擅自移动这些物品,不要捡回家中或卖给废品收购站,更不要因为好奇而打开容器。

(2)立即拨打环保举报热线:0316-3219339 什么是电磁辐射?

对辐射一般的理解就是由源向空间外传播的现象,如太阳通过辐射将热能传递到地球,篝火将热能向周围辐射等等,那么电磁辐射就是电磁由源向空间外传播的现象。

在《电磁兼容术语》(GB/T4365-1995)中,对电磁辐射是这样定义的: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或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

很多人以为电磁辐射很神秘莫测,甚至有人视为洪水猛兽,其实,这是对电磁辐射的误解。只要我们科学、正确地认识电磁辐射,就会了解到电磁辐射其实是我们生活的“朋友”。

电磁辐射并不神秘,电磁辐射也是一种物质,就像我们身边的衣服、食物、江河、空气等物质一样,只不过它们不是固态、液态,也不是气态的,而是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形态存在。

我们人类本身就处在各种电磁辐射的包围之中。人类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天然磁场、太阳光、家用电器等都会发出强度不同的辐射。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人的生存环境完全摆脱了电场、磁场,那么人类将无法适应。所以说,电磁辐射不神秘、不可怕,是我们生活时刻也离不开的“朋友”。

为什么说电磁辐射完全不同于核辐射?

电磁辐射与核辐射完全不同。核辐射是指来自于原子核的辐射,通过射线辐射能量。影响人类的核辐射主要有三种,即α、β、γ射线。而电磁辐射来自于电磁场,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传播。有的人谈及辐射就以为是核辐射,或者把电磁辐射等同于核辐射,从而以为电磁辐射也存在严重危害,这是不正确的。

电磁辐射有什么作用?

电磁辐射可谓神通广大,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具体应用的地方有:

(1)医学应用:微波理疗活血等,电磁辐射热疗利用电磁能使局部组织升温,提高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传递信息:通信、广播、电视等,通信主要有微波通信和短波通信,如手机、卫星电话、移动通信基站。此外还有利用长、短波进行通信,如对讲机。广播是将声音变成电流,然后通过发射天线以波的形式传播出去。

(3)目标探测:雷达、导航、遥感等,雷达工作原理是发射机向探测的目标发送脉冲波,该脉冲波遇到探测目标能反射回来,于是就能测出反射波和发射机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得知探测目标与雷达所在地点的距离。

(4)感应加热:电磁炉、高频淬火、高频熔炼、高频焊接、高频切割等,利用中、长波波段的高频电磁场能量使导体或半导体本身发热,达到热加工的目的。

(5)介质加热:微波炉、微波干燥机、塑料热合机等,将非导体置于强电磁场内,其带正电与负电的分子或原子在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以这个电场的频率震荡,“摩擦”而引起发热,达到加工的目的。

科学看待电磁辐射

在自然界中,电磁辐射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生活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我们无时不刻不生活在充满辐射的环境中。

我国《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规定的电磁辐射防护限值参照了国际标准,并采用了更为严格的安全裕量,标准限值比西方发达国家小很多。而且大量的监测结果表明,对于百姓普遍关注的移动通信基站辐射、高压电力设施和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等电磁辐射是很小的,甚至没有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产生的辐射强,符合国家制定的电磁辐射标准,不会造成电磁污染,对公众健康也是足够安全的。

当今时代,电视、广播、手机等等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们使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我们要理性和科学的看待电磁辐射,支持各种公众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前进。

电磁辐射不等于电磁污染

电磁辐射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嗅不到,所以很难被人察觉,群众对它很陌生,也容易产生疑虑,如果谁家附近有一个基站天线,居民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辐射中。其实,电磁辐射现象在人们生存环境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能把电磁辐射与电磁污染混为一谈,电磁辐射不等于电磁污染,电磁辐射只要在相应的控制标准内,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规范科学架设天线一般不会污染周围环境敏感建筑物,因为电磁波主瓣和强副瓣会从楼房顶部或空隙中穿过,基站天线将能量主要集中于垂直于天线(水平于地面)的方向,其它方向旁瓣很小,辐射较小。

移动通信基站一般都架设在居民楼或办公楼上,其发射机功率小,一般为20瓦左右,发射天线均为定向天线,是水平方向发射的,指向性很强,因此,在基站下方,理论上不会受到辐射影响(这就是所谓“灯下黑”的原理)。电磁波在空中传播衰减很快,其衰减速率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使是辐射最强的天线前10至20米处,辐射的功率密度也仅为每平方厘米0.6微瓦,远低于每平方厘米40微瓦的国家标准。电磁波穿过居民楼墙壁后要衰减4倍,隔壁楼上有基站,居住在基站斜下方的居民一般情况下是安全的。目前国家对环境电磁辐射制定的控制标准为每平方米不超过0.4瓦,而四川省环保部门则有更严格要求,对移动、联通和电信3家公司的基站环境电磁辐射设立要求为国家标准的1/5,即每平方米辐射都不超过0.08瓦,按照这个标准产生的电磁辐射不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从大量的辐射环境监测结果来看,我市的电磁辐射水平均满足国家规定的安全管理限值要求,电磁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电磁辐射能量(其大小用场强度表示)被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时,它对人体、有机体及其他生物体不但是无害反而是有益的,其是否对人体有害主要取决于电磁辐射频率的高低和电磁辐射功率的大小。只有当这两个因素超过一定的允许值而造成辐射污染时,才有可能会对人体带来负面影响。

基站的密集程度及配置合理度与辐射的关系

不少市民担心,建在居民区的基站越多,辐射就越大。其实这是人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基站的密度越大,基站发射的功率就越小。同时,与基站越近,手机发射功率也越低,这就好比某个特定环境里,两个人在一起近距离说话,不用费力气大声喊就能听得很清晰。

基站辐射远低于微波炉、电脑

一些市民认为远离基站就能远离辐射的威胁,专家指出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人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电磁辐射环境中。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它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太阳及其他星球也从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虽然普遍存在,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可怕。当电磁辐射能量被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时,它对人体、有机体及其他生物体是有益的,它可以加速生物体的微循环、防止炎症的发生,还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微波炉、电脑、电视机、吹风机等这些和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家用电器,它们都会产生电磁辐射。与电脑、家电和专业电气设备等相比,基站并不属于较强辐射源之一。特别是基于数字技术运用,现代移动通信辐射强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根据权威部门测试,一台正常开启的笔记本电脑的电磁辐射约等于两个通信基站的辐射量。一台正在做功的微波炉的辐射量是通信基站的40倍。移动通信基站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可怕,每一个基站建设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的,同时通过了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审批,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符合健康、环保的要求。其实,基站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要远小于心理作用对人体产生的负面影响。

高压电力设备的电磁辐射特点

高压电力设备包括高压输电线路及变电站。高压电力线和变电站输送的是50Hz工频电流,产生工频电磁场,并伴有无线电干扰。其电磁辐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一、工频电磁场:高压送电线路(高电位)与大地(零电位之间的位差,形成较强的工频(50Hz)电场。同样在高压变电站附近也可能存在类似工频电场。在大型变压器附近也存在工频磁场。

二、电晕放电:这是由于在高压线表面的电位梯度很大,以致在导线周围对空气进行的放电。放电的形式是数十KHz的脉冲电磁噪声。雨雾天往往会大一点。对正常运行的良好送电线路,对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干扰,是以电晕为主的。

三、绝缘子放电电磁噪声:主要是由于绝缘子污秽或绝缘子串中损坏个数过多使分配到每个绝缘子上的电位差过高等原因形成的。这种放电的频谱可高达数百MHz,有时其强度也较电晕为强。但是对于正常运行的良好送电线路,这种放电不是主要成份。

输电线路附近有时会有“嗞嗞“声音,就是因为“电晕放电”或“绝缘子放电”产生的“脉冲电磁噪声”。晚上还会看到火花,也是电晕放电,没有危险。输电线路投运一段时间后这种现象会有所减少。

为什么说输变电设施对周围环境不能产生有效的电磁辐射?

这是因为交流输变电设施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属于极低频场,是通过电磁感应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的频率只有50Hz,波长很长,达6000公里,而输电线路本身,由于其长度一般远小于这个波长,因此不能构成有效的电磁辐射。同时,工频电场与工频磁场彼此又是相互独立的,有别于高频电磁场。高频电磁场的电场和磁场是交替产生向前传播而形成电磁能量的辐射。在国际权威机构的文件中,交流输变电设施产生的电场和磁场被明确地称为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而不称电磁辐射。

居民小区内的箱式变电站的工频电磁场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我国输变电设施的频率为50Hz,周围存在的是“工频电场”与“工频磁场”。由电压感应出电场、电流感应出磁场,是感应场,不是射线,是没有发射天线的,不可能在其周围形成有效的电磁能量辐射。目前,我国对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防护限值,采用环保推荐标准,即《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该《规范》也可应用于110KV、220KV、及330KV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由于100KV以下输变电设施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更小,被国家有关部门列入豁免水平进行管理。居民小区内的箱式变电站一般为10KV,属于豁免水平以下的输变电设施,其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家庭中的电磁辐射

家用电器是供家庭日常应用的电器器具,能够改善生活环境,减轻家庭劳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如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电磁环境恶化,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或造成无线电噪声。

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噪声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所谓“喀呖声”。其产生的原因是家用电器经常出现的电源通断所形成(例如:洗衣机、电冰箱、各种食物处理机械等)。

另一些家用电器则和电动工具类似,装有整流子电机(例如手电钻、电动剃须刀、电吹风等)。碳刷在整流子上滑动,使具有一定电抗的电机转子绕组中电流的通、断和换向,伴随着火花而产生电磁辐射。

家庭中也有直接使用电磁波的电器,典型的是微波炉。微波炉是直接利用微波在水中产生热能的原理设计的家用加热电器。由于设计、制造方面的原因,一定数量的微波炉存在着微波能量泄漏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微波炉门关闭不严,排湿孔开的不合理所致。手机、子母机需发射电磁波进行通信,尽管其发射功率很小,一般为数瓦,但与使用者距离非常小,仅为数厘米,因此,其辐射往往较大。

家用电器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

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防护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集中放置家电: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

2、让家电休息休息: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电脑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每一小时离开一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

3、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手机充电辐射强大,至少离人半米以上,最好远离;微波炉开启后要离开一米远,孕妇、小孩应尽量远离。

4、别在计算机背后逗留:计算机的摆放位置很重要。尽量别让屏幕的背面朝着有人的地方,因为计算机辐射最强的是背面,其次为左右两侧,屏幕的正面反而辐射最弱。

5、妙用水吸收辐射:水是吸收电磁波的最好介质,可在计算机的周边多放几瓶水。不过,必须是塑料瓶和玻璃瓶的才行,绝对不能用金属杯盛水。

6、补充营养:多吃胡萝卜、西红柿、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7、勤洗手洗脸:及时洗脸洗手,避免斑疹、色素沉着。

第五篇: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与环境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会议

【发布单位】环境保护部

【发布文号】国核安函〔2009〕78号 【发布日期】2009-08-13 【生效日期】2009-08-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环境保护部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与环境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会议纪要

(国核安函〔2009〕78号)

各有关单位:

2009年7月28日,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核安全与环境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会议,对北京凯佰特科技有限公司《医院中子照射器最终安全分析报告》、《医院中子照射器环境影响报告书(首次装料阶段)》等首次装料申请文件的审评结论进行审议,并就有关问题进行咨询。现将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按纪要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附件: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与环境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会议纪要

二○○九年八月十三日

附件: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与环境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会议纪要

(二○○九年七月二十八日)

2009年7月28日,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核安全与环境专家委员会(简称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会议,对北京凯佰特科技有限公司医院中子照射器首次装料相关申请文件的审评结论进行了咨询和审议。

专家委员会10位委员以及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环境保护部北方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苏州核安全中心、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凯佰特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和有关人员出席了会议(名单附后)。

委员们听取了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医院中子照射器首次装料申请文件的审评管理情况》、北京凯佰特科技有限公司《医院中子照射器工程设计、建造及调试情况》、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医院中子照射器最终安全分析报告等文件审评情况》、苏州核安全中心《医院中子照射器环境影响报告书(首次装料)审评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讨论。委员们一致认为,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对医院中子照射器的核与辐射安全审评与监督工作充分细致,同意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在报告中所提出的审评结论和管理要求,并对相关工作提出了如下的意见和建议:

一、作为营运单位,北京凯佰特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医院中子照射器核安全的全面责任。北京凯佰特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合同委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担医院中子照射器的调试、运行、监测和应急等工作是可行的。但作为承担全面核安全责任的北京凯佰特科技有限公司,应加强对合同承包单位的监督管理。

二、营运单位应在其运行技术规格书中制订合适的堆水比活度运行限值。

三、国家核安全局需加强对首台医院中子照射器的监督工作。

通过认真讨论,委员们认为医院中子照射器满足环境保护与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议在北京凯佰特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所要求的在装料前必须完成的相关工作后,国家核安全局向其颁发首次装料批准书。

附: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与环境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会议与会人员名单

序号 姓 名 单 位 职务/职称

专家委员会 赵成昆 环境保护部 研究员乔 治 环境保护部 研究员赵翊民 环境保护部 研究员 汤 搏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研究员郁祖盛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研究员屠柱国 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 研究员林懋贞 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 研究员何树延 清华大学 教 授曲静原 清华大学 教 授 陆道纲 华北电力大学 教 授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侯 伟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处 长靳晶晶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调研员 13 宋琛修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项目官员 14 郑伟博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项目官员丁志博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项目官员

环境保护部北方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许献洪 环境保护部北方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研究员赵鹏宇 环境保护部北方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监督员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杨海峰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高 工

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 信天民 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 主 任郑俊铭 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 副主任陈志奇 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 研究员王炯德 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 研究员唐富初 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 研究员凌存仁 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 研究员谈德清 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 研究员周耀栋 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 研究员黄经绍 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 研究员郭 瑛 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 高 工白晋华 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 高 工黄伟峰 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 高 工

赵树峰 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 高 工

胡晓佳 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 工程师

苏州核安全中心

上官志洪 苏州核安全中心 副主任

陶云良 苏州核安全中心 高 工

陈 洋 苏州核安全中心 工程师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刘建华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资产经营部 副处长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陈 凌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安全部 主 任

任 燕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资产经营处 科 长

谢建仑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安全部 高 工

北京凯佰特科技有限公司

刘 彤 北京凯佰特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刘汉良 北京凯佰特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李义国 北京凯佰特科技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夏 普 北京凯佰特科技有限公司 研 高

高永春 北京凯佰特科技有限公司 高 工

高集金 北京凯佰特科技有限公司 高 工

付金树 北京凯佰特科技有限公司 高 工

王理玉 北京凯佰特科技有限公司 高 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国家核安全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部署会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核安全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部署会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年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半年工作总结会发言稿[全文5篇]

    XX年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半年工作总结会发言稿 积极开展审评发挥支撑作用 XX年上半年,xx核安全中心(以下简称“xx中心”)在国家核安全局的正确指导和引领下,在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

    核与辐射应急演练总结

    核与辐射应急演练总结 为了巩固员工的核安全防护意识,使涉核人员熟悉核辐射事故后应急处置流程,2016年8月11日14:00公司组织开展涉核人员核辐射应急演练活动。 一、演练背景......

    国家核安全局与秦山核电公司2007年度核安全监督管理协调会会议纪%A6

    【发布单位】国家核安全局 【发布文号】国核安函〔2007〕35号 【发布日期】2007-05-17 【生效日期】2007-05-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环境保......

    核与辐射事故防护知识要点

    1.什么是核事故? 核事故是指核设施或者核活动中发生的严重偏离运行工况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若有关的专设安全设施不能按设计要求发挥作用,则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可能会达到不可......

    核与辐射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责

    负责县内核与辐射安全的监督管理。组织实施核安全、辐射安全、电磁辐射、辐射环境保护、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有关的政策、规划、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标准和规范等......

    核与辐射文化宣贯方案

    泸县嘉明镇卫生院 核与辐射文化宣贯实施方案 为了落实好我院核与辐射安全文化宣贯推行专项行动工作,根据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核安全文化宣贯推进专项行动核技......

    核与辐射安全百问百答(大全)

    核与辐射安全百问百答 一、放射源相关问题 1、我国是如何进行放射源管理工作的? 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的发展一直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和要求。同时采取......

    山西省环境保护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山西省环境保护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作为我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和环境保护部门,为做好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确保在核与辐射事故时,能准确地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