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材料

时间:2019-05-13 20:1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院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院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材料》。

第一篇:学院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材料

学院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近些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全员参与、悉心指导、拓宽渠道、强化服务、规范管理”的工作理念,结合我院毕业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意向实际,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和渠道,全方位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通过学校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和我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的共同努力,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保证了广大毕业生实现充分和满意就业。想将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和特色做法和各位领导做一个汇报和交流。

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消,世界各国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我国物价上涨,宏观调控压力加大,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和结构性矛盾突出,本地区、本行业的产业专业升级,安全环保的客观现实,影响2011届毕业生就业的各种因素复杂多变,加上毕业生的自身素质和能力问题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都给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自2010年9月以来,学院党政领导和师生高度重视,客观分析就业形势,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为毕业生提供积极的指导、咨询和服务,力争全院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学院2011届毕业学生总量为480人(2010年9月),其中,本二批次304人,本三批次和专转本批次毕业生176人;2011届毕业专业共有4个,分别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共计198人,材料化学专业共计79人,制药工程共计136人,环境工程专业共计36人,安全工程专业共计31人。由于4名同学因学业等原因没有顺利毕业,实际毕业生总数为476人,其中本二批次301人,本三批次和专转本批次毕业生175人。

现将我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2011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概况

1、三个统计点全院就业情况

截止到2011年6月20日,首次就业率为76.25%,全部为协议就业。截止到2011年8月20日,初期就业率88.13%。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年终就业率为98.75%,其中协议就业率为80.42%,考研率为16.04%,协议就业率和考研率之和为96.46%。未就业的6名学生并不是年终没有就业,据了解有3名同学已经就业,但就业协议和证明没有反馈。和我院各专业往年就业情况比较,我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和考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就业率有了明显上升,而且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协议就业率好于以前任何一个年份。

2、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我院2011届5个专业本

二、本三及专升本毕业生就业和考取研究生总体态势优良。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年终就业率(含升学)为100%。其中就业人数为165人,占85.05%,考取研究生29人,占14.95%;安全工程专业31名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含升学)为100%。其中就业人数为25人,占80.65%,考取研究生6人,占19.35%;制药工程专业136名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含升学)为99.26%。其中就业人数为120人,占88.24%,考取研究生15人,占11.02%;材料化学专业79名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含升学)为98.73%。其中就业人数为57人,占72.15%,考取研究生21人,占26.58%;环境工程专业36名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含升学)为88.89%。其中就业人数为26人,占72.22%,考取研究生6人,占16.67%。

3、就业面向地区和单位性质分析

从就业地区分布看,我院2011届毕业生毕业后留在办学所在地——连云港的毕业生为88人,占393名就业毕业生总数的22.39%;在徐、淮、盐、连、宿等苏北地区就业的毕业生134人,占34.10%;在连云港、南通、盐城三个沿海大开发龙头地区就业的毕业生125人,占31.81%。2011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符合我省实施沿海大开发、振兴苏北经济、实现“两个率先”战略的宗旨,也体现了我院办学“扎根淮海、面向黄海、服务沿海、辐射陇海”的战略思想,为地区和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但是,也不难看出沿江经济带、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仍然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到这些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总数为215人,占54.71%。按就业人数多少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南京44人,占11.20%;苏州43人,占10.94%,上海32人,占8.14%。我院2011届毕业生90.84%都把企业作为自己就业的首选目标,他们能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选择基层单位就业,75.06%的毕业生到集体、私营、民营企业就业,反映了我院毕业生立足并深入基层企业生产研发第一线经受锻炼和不怕吃苦的踏实精神,择业观念趋于理性和现实化。

4、考研情况分析

我院2011届476名毕业生中,共有77名同学考取了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高校的研究生,占16.18%。其中本二批次62名,占本二毕业生总数301人的20.60%;本三和专升本批次15名,占本三和专升本毕业生总数175人的8.57%。考取985或211工程高校研究生情况分析:77名毕业生考取985或211工程高校研究生共计21人,占考取研究生总数的27.27%。经数据分析,反映了我院的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质量总体良好,这是与长期坚持抓学风建设是分不开的。

二、特色做法

1、创新工作机制,促进毕业生就业

根据工作需要,学院于2010年9月重新调整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2011年4月专门修订了《于进一步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2011年4月和10月两次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党政联系扩大会议,分析研究2011届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院、系“一把手工程”。推行各系及设计(论文)指导老师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在选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去向,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为学生能尽快落实工作和适应就业岗位提供帮助,建立并实施院毕业生就业信息通报机制,通报招聘企业信息和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所带学生的就业动态。实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弹性模式。严格按学校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要求,鼓励毕业生提前介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已提前完成的同学,第八学期可申请到就业意向单位实习或见习。进一步狠抓学风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举办考研专业基础课免费辅导班,为考研学生提供复试和调剂指导。调整毕业生就业指导课学期安排,提前半年为即将进入毕业班的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和培训,鼓励假期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训工作。

2、加强与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积极拓展就业市场 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计了《与社会各界开展人才与科研合作征询函》,主要内容有:向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提供学院及专业简介和2011届毕业生生源及分布情况;设计学院和企事业单位人才与科研合作征询表;设计并征询相关企业中我院毕业校友跟踪信息反馈表等。此函通过网络Email、校园招聘会和省市人才市场等渠道广泛发送到相关单位,积极推介我院毕业生,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同时利用校园招聘活动和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等机会加强和用人单位主管沟通,为单位招聘提供积极地服务,建立了一批长期合作单位。目前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单位主要有:上海的药明康德、合全药业、现代制药;苏州的国环环保、常余化工;无锡的华燕化纤、宜兴协联;江阴的百川化工、长电科技、广信油墨;扬州的扬农化工;南通常海食品添加剂;泰州的中丹集团、森然化工、沙桐化学;盐城“保利协鑫”新能源、淮安的实联化工;徐州的伟天化工、利民化工;宿迁的阿尔法药业;连云港的益海粮油、恒瑞制药、康缘制药、天晴制药、豪森制药、罗盖特、华威电子、华海诚科、东海硅微粉、太平洋石英。和盐城滨海、大丰、响水陈家港、灌南、灌云、金山镇等工业园区内的多家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3、积极沟通,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咨询和服务

由学院就业办负责老师牵头,连同班主任、毕业环节指导老师共同为毕业生提供指导、咨询和服务。就业办老师建立了移动飞信群、移动和联通电话群发、“烛光心斗”QQ群,做到毕业生指导和招聘信息发布等全覆盖所有毕业生,及时做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信息交流。学院和系部分专业召开毕业生座谈会,班级召开班会,加强毕业生的择业和就业教育及引导。定期分析毕业生就业动态,千方百计地帮助未就业学生,特别是就业困难学生实现就业目标,工作体贴入微,耐心细致。先后举办小型招聘会和用人单位宣讲会近100场次,还组织毕业生赴徐州和赣榆金山镇现场考察。

三、保障机制

1、领导重视,师生协力。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我院学生就业工作,为毕业生工作出谋划策,从学生入校到毕业的全过程中,我院党政领导和老师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面向培养合格人才与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才氛围,并对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意见和要求,从政策、经费等各方面提供了最大便利,在供需洽谈场所、办公设备等方面保证了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组织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我院成立了由院领导、系主任、专职就业辅导员、毕业生班主任组成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领导、指导和服务,始终把就业工作作为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完善了就业工作制度,以制度建设作为就业指导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石,力促学生就业。

3、全院教师齐动员,力促学生就业。我院通过周三教职工例会及时通报就业工作,学院领导、毕业生班主任与专业教师积极想办法,帮助毕业生就业,一年来,多名教师都通过个人关系联系用人单位,系部在指导学生考研和增强专业技能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4、精心设计,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学院先后邀请了毕业校友荣芳总经理、赣榆金山镇某企业武总来校做“大学生成才和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就业指导课由课堂内集中授课与课堂外分散个别指导相结合。就业指导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制定授课计划,按照授课计划和相关要求备课与组织课堂教学。就业指导课紧密围绕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择业能力,讲授求职择业技巧和求职简历的制作,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好评。

四、就业安全和心理辅导

1、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干扰大学毕业生正常求职的因素很多,如不正之风,设骗欺诈,信息泛滥等等。学院以正反面案例做好毕业生求职心理疏导和安全防范教育,督促学生远离求职陷阱。一是指导毕业生能够较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防止受骗上当;二是指导毕业生要积极主动,善于捕捉最佳择业时机,防止因脚踏两只、三只船等丧失机遇。

2、加强毕业生就业安全教育,倡导文明离校。学院不断加强就业安全宣传、教育和管理,毕业生请假外出实习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确保不发生意外事故。为了让毕业生平安、顺利、顺心地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我院认真组织了欢送毕业生专场晚会和形式多样的欢送活动,毕业生离校环节有序进行,做到了让学校放心,让学生满意。

3、按时、规范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流程管理,顺利完成签约上报、派遣改派、档案转递、户口迁移等工作。

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告一个段落,本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具体分析如下:客观方面,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党和政府宏观政策的积极引导,是导致本届毕业生实现就业目标的根本保证;我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认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家庭幸福、毕业生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民生工程”,始终坚持把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工作的“一把手工程”之一;学校和学院就业指导机构积极开拓就业市场,积极吸引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咨询等服务工作。同时也是与我省教育行政部门、化学化工等相关行业积极举办各类人才市场,为毕业生提供便捷有效地服务是分不开的。主观方面:我院毕业生的优良学风形成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基础;本届毕业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不断调整个人求职期望,积极主动地求职就业,是搞好就业工作的核心因素。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民生工程,虽然我院的各项工作已经落实,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完善切合学生需要的就业指导体系、如何建立合理的就业推荐机制,如何进一步调整毕业生合适的就业期望等等,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大胆探索,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促进学生就业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学院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关于做好2009年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

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

各市党委组织部、编办,政府人事局,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共青团广西区委宣传部,各高等院校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

为了进一步做好2009年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将选调生工作与实施公务员法对接,强化自治区党委职能部门对选调生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扩大各市党委对选调生选拔的自主权,促进选调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为广西发展培育一大批经过基层锻炼的后备人才,现就2009年全区选调生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拟定计划

各市党委组织部根据基层党政机关编制空缺情况和职位要求拟定选调生考试录用计划。在编制空缺的前提下,选调到乡镇工作的人数以不超过该市乡镇总数的三分之一为宜。选调生考试录用计划经当地编制部门审核、盖章后,于2009年1月10日前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审定(计划表见附件一)。

选拔基层法院、检察院选调生,分别由自治区高级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制定选调计划,商各市党委组织部后,纳入各市选调计划中。

选调生选拔录用工作时间要求与全区公务员考试录用同步。

二、选调范围1、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

2、2009年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毕业生,以及服务满两年以上的“选拔到村级组织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3、我国教育部承认学历的国外(境外)院校毕业生。

三、资格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3、学习成绩优良,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4、应届大学毕业生应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

5、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的学位。志愿到民族乡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建乡民族考生,可放宽到专科学历。

6、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在26岁以下,硕士研究生在30岁以下,博士研究生在35岁以下。

7、身体健康。按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体检合格。

四、选调程序

1、发布招录简章。

各市党委组织部根据本通知的要求和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审定的选调计划,制定招录简章,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审核后,在广西选调生网站上公布。

录用范围、专业、资格条件、数量等一经公布,不得变更。

2、报名与资格审查。

采取网上报名的形式,考生登陆广西选调生网(http://gxxds.gxi.gov.cn)选择各市窗口进行报名,并在招录简章规定的时间内,将经学校验证盖章的选调生申请表、成绩单、学生证(国外、境外院校考生提供毕业证和国家教育部学历认证材料)和身份证复印件各一式两份寄(送)到相应的市党委组织部。

区内高校由学校组织学生报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的优秀大学毕业生,由共青团广西区委组织报名;“三支一扶”、“选拔到村级组织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中的优秀分子,由自治区人事厅组织报名。以上各类报考大学毕业生都须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和筛选,按学生志愿推荐到各市党委组织部。

报考选调生不交报名考试费,所需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

各市党委组织部依据招录简章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进行资格审查,在考生报名后两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对符合报考条件的,不得拒绝报考;不同意报考的,要简要说明理由并告知考生;考生在报名期内,可以再改报符合职位资格条件的其他职位。

各市党委组织部将通过资格审查人员名单,与广西人事考试中心对接,统一编排准考证号码。准考证由各市党委组织部印发。

3、考试。

将选调生考试纳入全区公务员考试。笔试在2009年3月进行。考试科目、时间、照顾加分等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的规定执行。

选调生公务员笔试成绩的合格分数线不低于该市公务员笔试成绩合格分数线,由各市党委组织部单独划定,向社会公布,并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备案。

面试工作由各市党委组织部严格按照面试的操作规程组织实施。按公共科目笔试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按照计划录用人数1∶3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的人选。达不到1∶3比例,情况特殊的,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同意后才能进行面试。

面试以结构化面试为主。各市党委组织部必须按入闱命题要求命制面试试题,也可以委托广西人事考试中心命题。同一职位的考生,必须安排在同一考场,由同一考官小组进行面试。面试前,由招录机关对进入面试的报考者进行严格验证。开考前面试考官抽签决定所在考场,考生抽签决定面试序号(面试时只有序号,不出现姓名)。面试工作结束时,当场公布面试成绩。要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部门代表、群众代表、考生家长代表以及新闻媒体参与监督。

面试合格成绩为60分。

4、考察与体检。

按照笔试成绩加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2的比例确定考察对象,由各市党委组织部组织考察,根据考试、考察情况,确定拟选调人选,并通知拟选调人选按公务员录用体检规定进行体检。

5、公示、录用与备案。

对体检合格的拟录用人选,按规定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由市党委组织部代表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

各市党委组织部将选调生人选名单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备案。备案材料包括选调生考试录用情况、选调生人选名册(见附表三)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等。

录用工作在7月底以前完成。

6、培训与派遣。

选调生报到后,由各市党委组织部根据有关规定统一办理选调生录用手续,并根据公务员初任培训的规定,结合实际,组织选调生培训。

大学本科生、专科生一律分配到乡镇(街道)工作。博士研究生可以分配到市直属机关工作,硕士研究生可以分配到县直属机关工作。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落实工作之后,必须到基层锻炼1年。

定向选拔的少数民族选调生,安排到民族乡工作。

7、递补与补录。

当某一职位拟录用人员因自动放弃、体检不合格、公示有问题不符合录用规定等情况,出现职位空缺时,可以从报考该职位的考生中,按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合格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递补。没有取得面试资格和达不到面试合格分数线的,不得递补。递补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考察、体检、公示等程序。

递补工作要求在出现职位空缺后一个月内完成。

因无人报考或报考人数达不到开考比例而出现较多的职位空缺时,报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同意后,可以在笔试上线人员中进行补录。补录必须经过申报补录计划、发布补录公告、报名、资格审查、面试、考察、体检、公示等规定程序。

补录工作必须在9月底以前完成。

五、加强领导

1、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市和区直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选调生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以及情况通报等制度,确保按时、按质完成2009年选调生选拔录用工作任务。

2、要严格要求,严肃纪律。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把质量放在首位,好中选优。把那些德才兼备、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选调生队伍中。要按章办事,严格按照规定的资格条件和程序进行选拔录用。要严肃纪律,坚决杜绝讲关系、开后门、打招呼、跑风漏气等不正之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对选调生考试录用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录用纪律的行为,一经发现,必须严肃处理。

3、要以人为本,为考生服务。要为考生提供良好的考试环境,尽可能帮助解决交通、食宿等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要保持信息畅通,方便考生咨询。对考生的投诉、放弃考试申请、反映情况等要依据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和答复。

附件: 1、2009年选调生考试录用计划表2、2009年选调生申请表3、2009年选调生人选名册

2008年12月23日

主题词:选调生 方案 通知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办公室 2008年12月23日印发

第三篇:劳动社保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材料

劳动社保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

作汇报材料

劳动社保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材料

完善措施 强化服务

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对此,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方式,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基本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以就业推动发展,以发展带动就业”的良好态势,为淮北经济和社会发展配置了大量的毕业

生人才资源,维护了社会稳定。主要做法是:

一、制定完善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有关精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年来,我们制定了《中共淮北市委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一是将高校毕业生纳入到国家和省促进就业、组织起来就业、扶持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扶持范围。二是对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自愿组织起来通过合伙经营或创办企业的,按照每人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吸纳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的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的,按其吸纳人数每人1500元、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三是对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免收最长不超过3年的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四是认真组织落实“选调生”、“选聘生”、“三支一扶”计划项目,对通过公开招聘方式

选拔出的高校毕业生,安排到相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二至三年的实习、锻炼,期满考核合格后,分配到有空编的事业单位。

二、鼓励引导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对企业吸纳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毕业生、“4050”失业人员、城市零就业家庭成员、连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2个月以上的家庭成员、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员、连续失业12个月以上的人员、就业困难的被征地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由财政从就业专项资金按照本地标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当年新招用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登记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给予不超过200万元、期限不超过2年的小额担保贷款,并由财政按基准利息的50%给予贴息。

三、开展招聘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主渠道作用,有针对性地举办多形式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不仅使企业更了解毕业生的情况,增强其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也使毕业生能更多地与用人单位接触,增加就业机会和可能。一是开展组织“就业政策校园行”活动,通过在校园内设立政策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开设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就业求职专场辅导会、创业成果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以《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为重点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国家促进就业和扶持创业的政策规定、维权知识等,进一步提高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劳动保障法律知识水平,转变就业观念,增强维权意识。二是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对享受助学贷款的应届毕业生、家庭困难的历届毕业生、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零就业家庭”家庭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重点帮扶,通过加大帮扶力度,在其中一场对接洽谈会上使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突破了90%。三是积极搭建企业

与高校毕业生沟通平台,以来,我市在保证招聘单位质量的基础上,突出针对性,按照不同专业、院校类别,组织举办了“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27场,累计提供31078个岗位信息,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万份。其中深入淮北煤师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淮北一、二职业高中等学校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活动5次。

四、完善服务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全面开展人性化就业服务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技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建立政策引导、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就业培训、档案托管、信息服务工作制度,积极为到淮北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等公共服务。加强与县区人力资源市场及县区人才中心相关部门的联动互动,着力构建内外贯通、上下贯通、横向贯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切实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维护高校毕业

生合法权益,确保招聘活动安全。建立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机制,通过政策调控鼓励用人单位接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为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一条龙、一对一”的全免费就业服务。

五、加强网络建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为提供更加快捷优质的服务,畅通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我们在充分发挥有形市场发布信息的同时,积极运用淮北就业网和淮北就业报载体作用,全面搜集和发布就业信息,根据岗位需求情况,为高校毕业生量身定制信息,并定期向高校毕业生发布。充分利用淮北就业网“就业政策宣传、业务办理、求职招聘、人才论坛”等多功能就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贴心服务,目前网站拥有198 家网络会员单位,以来,共通过淮北就业网举办网上招聘会8场次,发布招聘信息840条,提供6884个就业岗位。

六、加大资金扶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 金融危机以来,大批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我们针对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

生,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实名制分类建立个人档案、基础台帐和数据库,并进行一对一帮扶,确保登记高校毕业生优先享受政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强化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帮扶措施。同时,将小额担保贷款向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倾斜,尽量简化高校毕业生自助贷款发放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登记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从2万元提高到5万元;对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可提高到50万元;从事微利项目的,按规定给予贴息扶持。面对当前新的就业形势,我们将进一步抢抓机遇,化危为机,在党和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就业的方针指导下,从以下五个方面狠下功夫,积极

探索创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模式,不断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一是在建立多层次的公共服务网络上下功夫。以市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纵向加快与省、国家人力资源市场链接,与各县人力资源市场联合;横向加强与开发区、发改委、建委、交通局、水利局、皖北煤电、淮矿集团公司、淮南国投新集等相关部门沟通与协作,随时掌握全市在建、拟建政府投资大项目工程,了解项目投资额度、用工数量和所需工种;积极推进与淮南、蚌埠周边城市以及国内各大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尽快实现市场贯通、资源贯通、服务贯通。二是在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上下功夫。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高校毕业生,以满足人的需要和全面发展为目标,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大力加强人才供求信息库建设,构筑人才供求日常公共服务平台;制定人才需求目录,定期发布人才需求指数,积极进行就业引导。

特别是围绕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三是在强化公共服务意识上下功夫。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当困难,但有的企业招聘员工时,只注重招聘对象的工作阅历、实践经验,设置了招聘门槛,将高校毕业生拒绝在门外,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一定的难度;而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单纯,高不成,低不就,好高骛远,给自己找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作为劳动保障部门一定要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就业指导,积极做好“穿针引线”、“牵线搭桥”工作。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引导:一是积极引导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合理使用高校毕业生,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的潜能,为企业创造应有的价值。二是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要引导他们结合实际争取多种渠道就业,既可报考城市公务员和事业

单位员工,也可报考乡村“村官”和“三支一扶”;既可到城市就业,也可到乡镇工作;既可到外地务工,也可在家乡做事;既可帮别人打工,也可自主创业做老板。坚持多种形式的就业方向,争取尽早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三是不断完善创业服务组织体系,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工作,围绕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专家评析、项目推介、创业孵化、融资服务、开业指导和后续服务八个方面的内容,形成“八位一体”的创业扶持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一站式”“一条龙”创业服务制度。

四是在落实扶持就业政策上下功夫。要积极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招聘使用高校毕业生,对按规定使用高校毕业生的企业,要按政策规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适当资金补贴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同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给予必要的援助,对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免费组织他们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

完善高校毕业生的见习制度,加强与团市委、妇联等部门的沟通与联合,充分发挥团市委和妇联已建成的青年就业见习基地作用,为未就业但有就业愿望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基地,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见习期间,由财政提供基本生活补助。

五是在强化创业综合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和创业服务咨询热线电话平台作用,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介、风险评估、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小额贷款、税费减免、法律维权等服务。要不断更新充实创业项目资源库,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发布制度,收集和发布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力争用2—3年的时间,建立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将我市打造成为创业环境优良、创业能人辈出、创业服务配套、社会充分就业的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第四篇: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法学院2010届毕业生包括XX级本科生和XX级研究生,共计165人,其中本科生107人,研究生58人。截止今年二月,研究生民商法、经济法、国际法实际就业率分别为7%、11%、6%,预估就业率分别为64%、70%、71%,本科生实际就业率为6%,预估就业率为63%,我院目前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我院已召开了多次以就业工作为议题的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分析了今年大体的就业情况如下:

1、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相反,毕业生就业率逐年降低;

2、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鉴于目前经济形势,最近几年的增加速度明显放快);

3、公、检、法单位要求毕业生必须先通过司法考试,给毕业生进入公、检、法单位增加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4、出于各种考虑,仍有部分学生选择暂不就业,给我院就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科学分析了我院的就业现状,尤其是针对地研究了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突出问题后,我院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不断加强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认识。

在法学院召开的关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专题会议中,法学院党总支书记胡征俊提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我国现在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稳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水品也关乎我院的社会评价和招生质量。我院的相关人员应当正确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从各个方面不断加强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认识。法学院院长刘丹冰教授在会议中建议,我院教师可以向相关的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并建立相关的奖励机制,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就业水平。

2、调整教学安排,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我院针对近年来司法考试的发展趋势,以及与法院、律师所等法律实务工作人员的交流经验,尝试改变相关的教学安排,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能够更加地贴近司法考试、法律实务工作等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大学阶段学以致用,毕业以后在相应的竞争中具备更大的优势。

针对我院本科法学是长线专业的情况,在我院的积极争取下,拟于2010年招收30名知识产权方向的本科生,该方向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我院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改善我院就业现状。

3、立足服务,努力为学生就业排忧解难

学生就业率低,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关系运作问题。我院计划拿出一部分资源用于相应的关系运作:(1)、走向用人单位,向用人单位推荐我院的毕业生,为毕业生就业打下基石;(2)、与相关单位(尤其是法院、律师所等专业对口的单位)联系,建立对口关系,为毕业生就业开辟通路;(3)、积极联系用人单位,为我院学生组织小型招聘会,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机遇;(4)、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通过奖励成功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教职员工,充分带动我院相关资源。(5)、建立了“法学院就业信息发布系统”,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将最新的招聘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发布给每一个毕业生,进一步增加了就业机会。

4、重视教育,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为了帮助毕业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当前就业的新形势,我们做了大量的预备“作业”,通过与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了解、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当年的就业政策等,并及时向学生传达,使学生们对于就业形势政策等尽可能多了解一些。除了不定时给毕业班召开班会外,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搞好就业教育工作——在学院网站中开辟就业专栏,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技巧以及就业观念等方面的指导,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5、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在高年级举办由在考研、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等传授切身经验的交流活动,提高学生们应对各种相关考试的能力。在模拟法庭组织就业礼仪讲座等活动,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6、成立法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为了更好地展开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我院组建了一支专门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胡征俊

副组长:刘丹冰

成员:曾加陈竞田怡

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发展和稳定大事来抓,我院共召开了三次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并制订了一系列旨在改善我院就业率的办法。如今,我院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学院领导总指挥、辅导员实际落实、全体老师广泛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在我国现阶段的大形势下,希望学校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求职技巧及自我认知的指导。特别是大力宣传“三支一扶”、各地市基层选调生,提倡我校毕业生降低就业期望,服务国家建设。

第五篇:学院毕业生就业证明

**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证明函

**学院:

经研究,同意接收(录用、聘用)贵校届(本科、专科)专业毕业生(男、女)到我 单位岗位工作,特此证明。

单位性质: 党政机关□科研单位□高等教育单位□其他事业单位□

中初等教育单位□医疗卫生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

艰苦行业企业□其他企业□

单位信息(请勿空)

单位地址:邮编:人事部门负责人:固定电话:手机:

(用人单位盖章)

年月日

------------------------确认意见:(签名必须完整)学号:联系电话:Email:

毕业生本人意见(签字):年月日辅导员意见(签字):

年月日院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年月日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签字)

(公章)年月日

------------------------注:

1、本材料仅作为统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依据,不作为派遣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解决劳动纠

纷的依据。

2、为保证就业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请勿出具虚假证明。

3、本证明函单位盖章处请加盖单位公章或单位人事管理部门公章,其他部门章和单位专用章无证明效果。

4、本证明为就业证明,如证明中有实习、试用等字样不能作为统计毕业就业依据。

5、本证明函需经学生本人、辅导员、学院负责人签字、学院盖章后方可报学校作为统计依据。1

下载学院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院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学院就业工作汇报(精选)

    建筑学院就业工作汇报2012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加上我院毕业生人数较多(共296人),更增大了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度和压力。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为做好2012届毕业生就业......

    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5篇

    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法学院2014届毕业生包括xx级本科生和xx级研究生,共计165人,其中本科生107人,研究生58人。截止今年二月,研究生民商法、经济法、国际法实际就业率......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2012年12月26日)今年以来,我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精神,积极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方式......

    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案例(本站推荐)

    体育学院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在2009年的毕业生工作中,体育学院积极部署,学院各部门全方面合作,共同抓好本届毕业生的一系列工作。 体育学院在大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

    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在全校师生的齐心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任务,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现借此机......

    大连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辽宁财贸学院

    大连市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建立高校毕业生.

    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建立高校毕业生 见习基地的论证报告 阜阳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

    平度市总工会促进就业工作汇报(范文大全)

    平度市总工会促进就业工作汇报近几年来,平度市总工会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工会领导下,把扩大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列为“一把手工程”和“民心工程”,并做了大量的工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