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有效管理劳动合同
如何有效管理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有很多规定,就实践来讲,劳动合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个很重要的工作,在此主要根据实际工作总结一下应如何有效管理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也就是说劳动合同在劳动者入职之前和入职之后一个月内签订都是可以的,我们目前的做法是,劳动者自入职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合同时由劳动者本人签字,并在合同签订确认表上签字确认,以防止以后产生劳动纠纷。同时将签好的劳动合同放入其本人档案,由于劳动者在参加养老保险建立养老保险档案、工伤保险评残领取待遇一般都会用到劳动合同,因此,签订的两份合同中公司的那一份应当完好无损的保留在档案中,而其他时候用到劳动合同时由劳动者本人提供自己的那一份。
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当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就会产生到期续签劳动合同的问题。劳动合同法第十三条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合同到期前应该提前走审批手续,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相关领导签字,是否同意续签,续签几年,然后审批完毕,即可签订,续签的合同也应该和首次合同一样,妥善保管。
对于连续签订两次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对此有好多用人单位,在订立两次之后,第三次没有经过劳动者同意的情况下还是续签成固定合同的做法是不对的,一定要根据劳动者意愿,如果劳动者本人提出要签订固定期限方可签订固定期限,否则是要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由于一些地区的劳动监察部门已经启用了劳动用工备案系统,为此,在做完合同的这些工作的同时,还要对备案系统进行维护,根据签订合同的实际情况来对系统进行维护,而且尤其要注意的是,劳动合同的签订一定要与劳动用工备案表的信息保持一致,并在监察部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上报审核。
关于劳动合同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读懂劳动合同法对于管理劳动合同以及处理劳动关系问题都很有必要,作为HR,有些问题看似简单,但用起来确实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才可以更好的完善。
第二篇:劳动合同没盖章是否有效
劳动合同没盖章是否有效?
有很多员工和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并没有加盖公章,而是以双方签字作为有效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员工和公司之间发生劳动纠纷,该劳动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用?
关于劳动合同没有盖章是否就没有法律效用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完整的合同形式应该是在签订合同的具体内容条款以后,双方要盖章签字。
一般用人单位一方要在合同上加盖公章:公司行政章、合同章、人力资源章等等;另外如果法人代表不直接签字的情况下,要有负责签订劳动合同的具体承办人员签字。
劳动者作为劳动合同的另一方,自己对于合同的期限、约定的岗位、以及薪金等内容没有异议以后,自己要亲自签署自己的姓名,以示承诺。没有特殊情况,不能由别人代签。
而且,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合同文本要至少一式两份,公司与劳动者各持一份。合同也是契约,就象买卖房屋、汽车合同一样,当事人手中是不可能不留存一份的。目的是作为凭证,双方随时有据可查,便于督促履行。公司没有给劳动者留存一份合同,是不合乎规范的。
第二,劳动合同盖章是否有效?
劳动合同的成立,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达成协议而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最一般地表现合同之成立,就是双方在劳动合同上签字。但是劳动合同的成立并不代表着合同生效,比如,应届毕业生的三方协议,只能说明合同成立,只有学生毕业以后,到达工作岗位,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才发生效力。
劳动合同的生效,是指具备有效要件的劳动合同按其意思表示的内容产生了法律效力,此时这份劳动合同的内容才在法律上产生效力,劳动关系也自合同生效时建立。
劳动合同应该符合下面三个条件:
一、订立劳动合同的双方必须是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行为能力是签订合同的任何一方必须有法律上认可的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通常,年满16周岁、精神正常的人是具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能力的。
二、订立劳动合同的双方必须意思表示真实。任何一方采用欺诈、胁迫等手段与另一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当然由于法律上“谁主张,谁举证”的仲裁诉讼的证据制度,如果劳动合同一方要提出自己是因欺诈、胁迫而签订合同,那他就必须举出充分的证据来。
三、订立的合同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作出了不少强制性规定。所谓强制性规定就是当事人不能约定,只能按照法律规定办的权利义务。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这里的“应当”表示劳动者必须这样做。即使在合同中约定提前3个月或者提前3天,都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该条款将视为无效。
对于劳动合同的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这样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劳动合同的无效还有2个点需要注意的:
1、如果无效仅限于某些条款,并不影响其他部分的,并不是合同完全无效,大部分的劳动合同无效都是部分无效,毕竟欺诈、胁迫这类事是很少见的。
2、劳动合同的无效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法律为了保障合同双方的利益,将确认无效的权利限制在了仲裁和诉讼,个人不能轻易认定合同无效。
劳动者只是自己手上没有合同文本,这并不是合同无效的理由。而且由于他已经在合同上签字,所以只要单位那份有劳动者的签字,即使没有盖章,单位随时可以补盖公章,或者认可合同已经实际履行了,因为现在依然承认事实劳动关系,所以,只是单位没有盖章,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如果劳动者自己说没有拿到合同,只要单位能够出具合同文本佐证,仍然可以说明合同有效成立。
第三篇:用英文名字签劳动合同有效吗?
除非当事人双方对合同的生效有其他约定,一般来说,当事人双方在劳动合同上的签字或盖章,劳动合同就发生了法律拘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是当事人为自己创造的法律。因此在劳动合同上签字是件神圣的事,应当认真对待。
一般来说,在劳动合同上签的字应该是当事人的本名,也就是出现在官方证明文件,如身份证、护照等上的名字,但是如果员工还有其他名字,如别名、英文名字等,也可以签劳动合同,只要是员工自愿签的,且有其他证明文件或证据证明该名字的确是员工的名字,该员工就应当承担责任,劳动合同就有效。员工不能以所签的名字与自己的本名不符为由,不履行劳动合同的约定。但是在提出其他证据佐证以前,劳动合同的效力是不确定的。
来源:东方劳动法律网
第四篇:同事代签劳动合同有效吗
同事代签劳动合同有效吗
2013年5月,贵州男子石某入职东莞某家具公司,同年7月石某离开岗位。公司称石某经通知,才返厂补办离职手续,签字领取工资。2014年1月,石某申请劳动仲裁,称公司并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未支付足额工资和加班费,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及加班费共2.6万多元。仲裁裁决确认双方劳动关系已解除,公司应支付石某工资差额、加班费、高温津贴合计3000元。双方均不服,遂先后向东莞第二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石某向公司索赔1.7万多元。
案件审理过程中,家具公司提交了劳动合同签收公示表、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证明双方确实签订了劳动合同。石某称,所谓其名下的劳动合同并非自己签名,申请对该合同签名进行笔迹鉴定。家具公司确认该劳动合同中的签名非石某,但辩称系石某与同时入职的黄某交换了劳动合同签名,公司申请四名员工作为证人作证。公司要求对黄某的劳动合同签名进行笔迹鉴定,确认是否为石某所签。法院向石某释明,因公司主张石某与同事黄某相互交换劳动合同替对方签名,且该主张有证人作证,如石某拒绝对黄某的劳动合同签名进行笔迹鉴定,法院将依法推定公司的主张成立,认定石某与黄某交换劳动合同替对方签名的事实。石某表示对此后果清楚,但仍拒绝做笔迹鉴定。
法院经审理认为,法院已向石某释明拒绝鉴定的后果,石某仍表示拒绝配合鉴定,因公司主张石某与同事黄某交换劳动合同替对方签名的陈述与证人陈述相符,故法院依法推定公司的主张成立。即认定公司已在石某入职一个月内提供劳动合同给其签订,石某未在该劳动合同上亲笔签名的过错不在于公司,且石某与他人交换劳动合同签名的行为实为不诚信之举,则公司无需向其支付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公司提交的通知、快递回执、薪资代领单、内部联络单等系列证据可证明石某系自行离职,公司无需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公司应支付石某高温津贴及工资差额共2200多元,驳回了石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该条款目的在于杜绝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议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核实签名情况,减少风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五篇:劳动合同管理知识点
劳动合同订立
一、劳动合同
概念:确立劳动关系、明确权利义务的协议 特征:从属性、继续性、简洁和灵活、主体固定
二、无效劳动合同 1.概念:缺乏有效要件/全部或部分不具法律效力 2.事由: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单位免除法定责任(免除非法定责任,按违约处理)、排除劳动者权利(依据劳动条件基准/集体合同/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主体/安全/保险/公积)3.确认机关:仲裁委或法院 4.法律后果:
4.1订立至确认无效:支付报酬(补差)、单位主体违法时支付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
4.2确认无效后:无错方可解除;有错方支付经
济补偿/赔偿金
三、劳动合同形式选择策略 1.直接用工/间接用工的选择:直接用工(全日制3
类-固定/无固定/任务期限合同+非全日制;岗位责任大/单位愿承担)、间接用工(辅助岗位和业务)
2.用工方式和合同期限的选择:依据岗位性质相应选择,非全日制(灵活工作/便于考勤)、劳务派遣(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外包(非主业)、全日制(考虑期限要求进行选择)3.用工方式优劣分析
3.1配合发展战略,核心骨干选5年以上或无固定,其他权衡利弊。
3.2劳务派遣(规避编制和工资总额+用工自由度/法律限制+连带责任);外包用工(用工责任小/不能日常管理+辅业限制);非全日制(法律责任轻/管理风险大);任务期限用工(无续订次数限制/用工内容限制)
四、订立风险管理
1.背景调查(学历/经历/素质/劳动关系)2.选文本(合法/完备/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3.用工风险与责任:主体风险(单位无资格、童工、在职劳动者)、程序风险(未签书面合同)、内容风险
(瑕疵/缺必备条款)
4.风险控制:选择直接用工、审查间接用工单位
资格、完善合同制度、选初次合同期限(2-3年)
五、疑难问题
1.劳动关系确立:具备三情形(主体资格、接受劳动管理、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组成)、参照凭证(支付凭证/身份证件/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证言)2.劳动者不签合同:书面通知/终止/1月内无补偿
劳动合同履行与变更
一、合同履行法律规定、相关理论
1履行原则:实际亲自履行、全面履行、协作履行 2.用人单位变动:非组织实体变动、组织实体变动(实体消灭-合同终止、实体变更-转移/承继)
3.心理契约理论、企业文化作用(价值观/制度、愿景、行为模式影响合同履行)
二、履行风险与控制
1.工资拖欠风险控制:欠薪基金工资垫付、组建工会和集体协商机制、多方监督检查
2.加班和休假争议风险控制:利用非全日制和劳务派遣等用工形式、合理安排劳动定额 3.关键岗位合同履行方案调整
3.1关键岗位界定(岗位参照法/岗位排列法+评3次/
岗位分类法/因素比较法/因素计点评分法)
3.2履行原则:具体性(特质设计)、长期性(后备
与涵养)、动态性(适应战略/组织/员工职业发展)3.3调整原因:员工发展需要、企业生产经营变化、关键岗位人力资源供给结构变化 3.4风险控制:中止合同、变更合同、增加定员、员工培训、劳务派遣替代
4.员工离职风险控制:竞争力薪酬激励、学习培训计划、监督约束机制 5.商业秘密泄漏
5.1特征:经济性、秘密性、措施性、合法性 5.2原因:劳动者、用人单位、竞争对手 5.3立法保护:劳动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 5.4风险控制:完善保密制度、完善保密协议(秘
密范围/保密义务和泄密行为/违约赔偿责任)
三、合同变更管理
1.变更趋势分析:变更的原因结构、变更与解除的关系
2.变更风险控制:协商变更(考虑接受)、特殊变更(医疗期满调岗/降强度、不胜任工作调岗/降能力、依据客观情况重大变化调岗/相关或相似性)
3.用工方案调整:用工规模与用工方式、薪酬方案、转型培训
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
一、法规与相关理论
1.解除方式划分:协议解除、单方解除(预告解除/即时解除)
2.典型案例分析(个案研究/社区研究)、人员素质评估(素质5方面、心理/抽样/相对/间接测量)、人岗匹配评估(准备工作/任职资格标准-知识+技能+经验与成果/资格评价-答辩法/结果应用)
3.终止与解除区别:阶段、消灭条件、预见性
二、经济性裁员
1.裁员条件:实体性条件(破产重整/经营严重困难/转产革新经营方式调整/客观情况重大变化)、程序性条件(20人或10%、工会或职工说明情况/公示义务、上报行政部门、依法办理手续)
2.裁员对象:不得裁减人员(职业病未体检或观察期、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医疗期、女工三期、15+5年、其他)、优先留用人员(较长期限合同、无固定合同、无就业家庭劳动者)
3.优先招用:6个月内通知和报告
4.方案评估:合法性、可否替代、对单位影响、对劳动力市场影响
三、终止风险控制
1.终止风险控制:劳动法律监督、宣传无固定合同、社会责任意识
2.单位争议防范对策:收集和整理证据、妥善处理(协商/调解/仲裁/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