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树正气、强责任,推动南雄教育跨越发展”主题务虚调研活动材料
农村小学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路及对策
百顺镇中心小学 谢
祥
明 2012年9月25日
农村小学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路及对策
百顺镇中心小学 谢祥明
百顺镇位于南雄城西边陲,毗邻江西、始兴、仁化,距南雄县城58公里。百顺镇中心小学位于百顺墟镇,服务半径约20公里,学生来自9个村委会,大部分是当地农村孩子。近年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设备有了很大的改善,学校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但是,作为一所偏远的山区农村小学,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办学质量,与城市学校仍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学校现状
学校占地面积17560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7640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568名。在职教师53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5人,占9.4%,大专学历的22人,占47.4%,中师毕业26人,占49.1%,学历合格率100%,小学高级教师47人,占88.7%,在职教师中中共党员19人,教师队伍年龄偏大。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免费等政策的推行,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毕业率达100%。学校也先后荣获韶关市教改先进单位、南雄市文明单位、南雄市一级学校、韶关市一级学校、南雄市(县)教育先进单位,市、镇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偏大,学科结构不合理。
一是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我镇小学现在职教师53人,其中50岁以上的有30人,占56.6%,虽然小学高级教师有47人,但大部分都已经是50岁以上的老教师。担任的课程过多,精力有限。二是专业教师缺乏,学科 结构不合理。尤其是英语专业教师缺乏,小学教师是“万金油”,无论什么课程都可以担任,但并不能“胜任”。三是年轻优秀师资流失严重。因经济欠发达,教师福利待遇欠理想,许多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流向发达地区,又因我镇地处南雄最边远山区,许多年轻教师想方设法往县城或城郊调动,造成本地师资更为紧张,年龄结构更为不合理。
2、家长教育观念淡薄,留守儿童多。
由于受到学生家长观念、文化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家长支持和理解教育的程度远不及城里家长。有的家长平时过分溺爱孩子,缺乏家庭管教,家校教育难以形成合力。做同样一件工作,如校讯通平台的建设等,城里家长十分热心;而在农村,尽管这些做法对学生及家长来说是有益的,可真心支持者寥寥无几。再如,学校在学生到校时间管理、学生路队管理、家长接送学生管理等制度的实施方面,不少家长以自我为中心,不予理解和配合,不服从学校管理,我行我素,动辄因某一小事不如意,漫骂甚至扬言殴打老师。因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现在留守孩子不断增加。大部分学生回到家后,都由爷爷奶奶监管。
3、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急待改善。
在农村未能真正形成“教育优先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施行后,学校与社区、村(居)以及镇级政府的联系没有原来那样密切,镇级政府的教育责任相对减少,社区及地方政府对教育工作的关心重视显得相对不够。二是地方经济欠发达,教育投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作为山区乡镇,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地方政府难以调拨出资金来发展教育。因此,学校办学条件难以得到改善,课室有了,功能室有了……但里面的设施设备难以完善或更新。
三、思路与对策
1、加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增加投入就是要增加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总额,这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体制,改变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状况最主要和最根本的途径。建立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上的重要职责。特别是在提高国家总体教育投入水平的同时,向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
2、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备。
农村学校教学楼做好了,教室有了,但是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设备设施难以得到添置。教学仪器或设备陈旧老化,已完全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3、立足校本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一是加大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开展了“以老带新”,教学上“拜师结对”工作,通过开展听“推门课”、“追踪课”、“展示课”等形式,确保年轻教师迅速成长。极开展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活动。鼓励教师撰写论文、经验或总结,对一些质量较高的论文推荐到各有关刊物发表。
二是加强校本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后写好心得体会,并且上好移植课。达到一人学习,大家受益的目的。同时,还要继续加强校本培训,利用VCD光碟,网络等手段,组织教师加强学习,撰写学习心得和教学反思。
三是鼓励继续教育,提高业务能力。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参加自考、进修、函授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现在教师的继续教育形式比较单一,理论性的政治培训较多,而针对教学水平、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相对较少。农村的教师在信息上相对闭塞,对外界的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都不是很了解,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多组织一些这些方面的培训,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在教师的培训中,要改善目前的培训内容和方式,甚至可以延长教师培训时间,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
4、建立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校际对口支援机制。
县城学校在师资配备上高出农村学校一个较大的层次,农村学校师资配备校际间又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为促进师资平均这一教育的最大均衡:一是实行教师统一调配制度。二是实行教师轮岗制度。三是选派县城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制度,在县城学校选派一定量的教师支援农村学校。四是建立县城与农村学校对口支援制度。根据县城学校规模及办学实力等因素,确定其对口支援农村学校的数量,各援助学校要在办学思想、教学理念上对受援学校产生实在的影响,要在人员及设备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促进农村学校的加快发展。
5、加强留守学生管理教育。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但是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因此,我镇各小学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二是建立留守儿童联络机制;三是加强留守儿童家访工作;四是加强留守儿童心理教育。
总之,农村教育的发展需要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也有待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满怀信心。在“树正气、强责任,心无旁骛推动南雄教育跨越发展”精神的激励下,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真抓实干,与时俱进,争创教育强镇,打响教育名片,为实现南雄教育强市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直面农村学校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关系到国家、个人的利益,更直接关系到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应积极、健康地开展安全教育,将其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然而,一些农村学校安全教育不容乐观,亟待整治。
一、存在的问题1.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抓好安全教育是贯彻落实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学校应把好安全教育关,从源头上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必备的安全知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安全应急能力。时下,一些学校领导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全不深,造成学生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较大损失。主要表现为“四重四轻”:重教学轻安全,一些学校领导受教学奖惩、升学压力的影响,只注重教育教学的管理,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上,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形成恶性循环,使学校安全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排查、控制。重学生轻教师,有的学校领导认为安全事故只会发生在学生身上,于是加强了对学生安全管理与监督,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视而不见,造成了严重体罚学生、班级管理松散、学校财产被盗等。重校内轻校外,个别学校领导对校内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时时讲,事事讲,形成了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
直面农村学校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江西省上饶县汪村学校
苏友辉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勿庸讳言的是,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很多地方的农村教育却呈不断滑坡之势,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不但农村的整体人力资源状况将受到极大影响,而且还会产生更严重的其他社会问题。
·农村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由
于经济发展滞后,教育欠账较多,从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管理到素质教育,与其他发达城市教育相比所凸显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农村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的教育事业。
(一)学生生源严重不足。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逐步深入,农村学校学生数正逐年减少,一些乡村教学点或自然村的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停办。许多到外地打工的家长把孩子带到外地就读,有的千方百计送孩子到集镇、县城教学质量好的地方入学,造成生源流失日益严重。学生人数太小的学校难以合理配置师资,不能保证正常开展各种规范有序的教学活动,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造成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生源不足,有些农村小学,特别是乡村教学点只有开复式班,给一个年级上课,另一个年级的学生就做作业,孩子们的听课时间就大打了折扣,且两个年级之间相互干扰,孩子们无法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因此复式班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差。实行“撤校并班”后,有的村落已不再设学校,山里的孩子往往要步行到离家十几里外的学校去上学,小小年纪便要在学校搭中餐或寄宿,而且大部分农村学校的住宿条件较差,学生的安全以及家长的负担成为一个新问题。
(二)合校引发新的问题
1.安全问题。合校后,多数学生离学校较远,有的甚至要七八公里的路程,而家长一般忙于农活,没有时间去接送孩子上学,由于孩子年龄小,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孩子,上学路上不够安全。不仅仅有车,而且还有社会不良青年对他们的敲诈勒索。由于孩子上学早,放
学晚,女学生的安全令人担忧,时有女学生遭到社会不法分子的性侵犯。
2.在未合校以前,有些学生在自己村里或者邻村上学,一日三饭在家食用,而到学区上学,他们不得以在校吃饭,甚至住宿,这无疑加重了农村家长的负担。
(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学设施陈旧。农村学校的校舍危房普遍存在,且教学设施比较陈旧。由于教师队伍庞大,国家取消了教育附加费的收取,给地方财政造成相当大的压力。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想方设法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努力争取国债投资,地方财政也克服经济困难,千方百计挤出经费,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办学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山区学校的办学条件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改善。有些学校虽然盖起了新校舍,但师生所用的桌椅设施仍然是上世纪70年代留下来的,新旧相映,显得极不协调。而政府、学校都没有能力增加太多的投入,有些学校近几年没有添置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设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电视机、投影机、电脑等更是孩子们无法想象的奢侈品,在农村小学几乎找不到手风琴、电子琴等音乐器材。
(四)教师待遇偏低。边远山区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与城镇学校严重超编形成矛盾。由于一部分师范毕业生及在职老师不愿意到边远山区工作,想方设法留在城区,造成了边远山区学校师资严重缺乏,而城区学校严重超编的矛盾。如:我校现有代课教师38名,他们的月薪仅为420元,极大地挫伤了这一部分老师的积极性。
(五)教师整体素质急待提高。由于在农村基层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是由过去的民办教师就地转正,甚至有很多还是代课老师,许多教师没有进行过正规的教育教学培训,基础较差;还有一些教师一边教学一边种田,没有把精力全花在教学上,有的甚至把教学当成副业,把做家务、干农活、搞其他赚钱的行当当成主业;这些老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造成业务素质与文化素质低下,难以培养出具有较好教学技能与较高教学水平的名师,妨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再者,由于学生数量少,有些乡村小学教师人数仅三五个、六七个不等,一名教师包一个年级、两个年级,学生的全部学科,包括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品德与社会(生活)、科学,都由这名教师“包干”。有些乡村小学只开语文、数学等主课,体育课就算开了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到校园里溜溜、玩玩,只要不打架就行。音乐、美术、品德与社会(生活)、科学等课程就只发课本给学生,根本就不上。
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师生对外界的新生事物接触少,对一些新的观念、理论、知识的接收少,导致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知识老化,教学还保持着传统、僵化的老模式: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效果差。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现实策略
存在问题,就必须解决。教育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必须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必须要下大力气改变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当然,要改善农村学校教育并不是一件易事,但各级政府如果能把农村教育环境的改善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各位农村中小学校校长能将学校的发展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看待,群策群力,我想办法总比困难多。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工作实际中的点滴做法谈一谈,与大家共勉。
(一)深化农村学校教育体制改革。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认真做好教职工定岗、定员、分流工作。在核定编制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农村学校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保证农村地区教学编制的基本需求。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聘期考核,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目标。实行教师轮岗制,扩大教师的流动面。继续实施支教活动,城镇教师必须到农村学校支教一至二年,方能得到晋升。设立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对长期支持在偏远农村任教的教师实施特殊津贴。鼓励青年教师“上山下乡”,对“上山下乡”的青年教师同样实施特殊津贴。为解决教师不足问题,除了聘用师范学校毕业生外,还可以通过选派城镇学校富余人员到边远山区支教等方法。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逐步撤并一些规模较小、办学效益差的学校,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要研究和解决好路途较远学生上学的困难,这是布局调整后学校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不能因学校布局调整导致学生辍学,不能因学校布局调整增加过重的群众负担。建立健全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帮助落后学校发现不足,寻找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制定改进措施,限期整改,以实际行动赶超先进。
(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实施“名师共享”活动,让有高超教学艺术、全新教育理念的骨干教师到偏远山区学校上指导课,帮助薄弱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教改教研活动,以公开课、讲座等多种形式实现“教改成果共享”、“教育信息共享”,帮助扶持薄弱校。要充分发挥城镇教育对农村教育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
(三)多方筹资,加大教育投入。通过集资、引资、政府投资等方式,增加对学校的资金投入,帮助农村小学完善各项教学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农村小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物质基础。提高老师的福利待遇,妥善解决好教师的就医、保险、养老等问题,有条件的乡镇可实施教师安居工程,在乡镇政府所在地或中心村兴建教师公寓或教师住宅小区,实现农村教师生活城镇化,使他们安居乐教,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人才是立校之本、强校之本,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办不成高水平的学校。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督促教师参与进修培训,多学知识,增长才干,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教师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
(五)树立终身学习观——营造教师发展新理念。要适应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就必须有多层面的知识框架,就必须充电。学校既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学习的场所,教师首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第三篇:当前农村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农村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西安市临潼区新市街办焦范小学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当前农村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的进一步增多,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及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农村中小学学生中留守儿童占了大部分,有的由单亲监护,有的由祖辈监护,有的由亲友监护,此外,还存在个别留守儿童独自生活的情况。这些孩子在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养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存在许多隐患。如何让这部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四个问题”
一. 身体健康问题
有的留守儿童特别是监护人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的儿童,有时温饱得不到保证,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良,并缺乏必要的卫生、保健、医疗条件。
二.心理健康问题
留守儿童往往会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胆怯、行为孤僻、情绪消极等特征。并极易受到不良生活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再加上一些在外打工的家长以多给钱作为爱的补偿,养成了部分留守学生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乱花钱、比阔气的坏习惯以及吸烟、迷恋网吧、打架、早恋等不良行为。
三.学习成绩问题
由于心理问题的存在和农活、家务活的增多,而且作业无人辅导,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认真完成,无心上学,往往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厌学逃学。
四. 安全保障问题
由于缺乏家庭管护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留守儿童又很容易成为各类犯罪侵犯的高危人群,容易酿成许多伤害事故。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四点建议”
1、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怀教育机制
建立“代管家长”制度,加强对“代管家长”和监护人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加大对留守儿童课内课外的管护力度,让留守儿童生活有人照管、学习有人辅导。同时要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加强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努力构建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教育保护网络。
2、积极开展各种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定期聘请法制宣传员来校做专题演讲、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留守儿童生活在欢乐的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的自信心。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保障农村小学教育经费投入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教学和活动条件也很差,经费极少,使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发挥。更没法实现保障和奖励留守儿童。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4、发展本地经济,留住劳动力。
如果能抓住可利用资源大力发展,这对于我们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
留守儿童的解决问题,都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我们将继续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为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心理健康、安全等问题作出应有的努力。同时,我们也希望全社会能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为这一特殊群体建造一条共同关爱、呵护的桥梁。
第四篇:农村学校教育均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关键着力于推进教育公平。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一、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1、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少。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休宁县教育局在农村办学上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农村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从目前农村与城镇的教育发展水平相比较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仍明显落后于城镇学校,而村级小学的办学条件尤为落后。一些村级小学没有微机教室,教学设施设备器材不足,办学条件与城镇学校、当地的中心校差距很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没有按照均衡发展的要求,合理使用国家或者省级下拨的教育经费,甚至存在挤占挪用的问题。
2、农村学校教师得不到合理补充,优秀教师外流严重,师资水平明显偏低。目前,造成农村师资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城镇学校待遇优厚,加之管理上的问题,导致农村学校的教学骨干多数都流入城镇学校。二是村级小学的师资得不到及时补充。补充新教师时,往往优先考虑城镇学校,因此农村学校只好 “老弱病”教师坚持在教学一线工作。三是农村学校特别是村级小学的师资配备还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师生比。仅以乡镇小学而言,县级人事和教育部门均以全乡小学为单位核定教师编制数,而乡镇中心小学为保证本校足够的师 1
资,就挤占村小“编制”。四是农村学校缺少素质优秀的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城镇学校的优秀师资过于集中,而农村学校素质优秀的教师则十分缺乏。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偏低。五是城镇学校存在教师超编问题,而农村学校特别是村级小学教师缺编。六是教师的学科结构不合理也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瓶颈问题。
3、择校问题给农村学校办学造成较大冲击。近年来,农村各地中小学生择校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农村学校师资水平不高、教学质量偏低,加之城镇学校千方计地招收农村优秀学生,导致农村学校品学兼优学生不断转出,优秀生源逐渐减少,社会认可度下降,造成恶性循环,给办学带来了很大冲击。还有一些父母由于在外打工,把孩子送到城镇的一些公立或私立学校就读,也是造成农村学生流失的原因之一。
二、正确认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1、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和把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要扎实有效地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无论是政府决策者、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广大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要对均衡发展有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要认识到均衡发展的实质是通过调整教育资源配置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按同一模式、同一发展水平发展,不是降低优质学校和优质教育标准,不是忽视城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而是以更有力的措施扶持农村薄弱学校,促其加快发展,缩小学校间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水平、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实现相对均衡。
2、明确职责,进一步强化政府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根据新的《义务教育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基础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义务教育,因此,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也在于政府。为此,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应当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从本地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解决教育整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使全体公民接受同样质量的教育,这既是国家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真正体现。
三、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1、科学规划,积极有效地调整好学校布局。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的关键在于改善农村学校的布局和教学条件。教育主管理部门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状况,认真调研,科学规划,制定好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规划。
2、加大投入,改造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推进办学条件均衡化。城乡、区域和校际间的不均衡首先直观地表现为校舍、场地、教育装备等办学条件的不均衡。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首要工作就是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力度,改善薄弱学校的硬件设施,使薄弱学校拥有与其它学校大致均等的物质条件,实现办学条件的标准化。
3、多措并举,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如果说办学条件不均衡是“硬件”的不均衡,则“师资”不均衡则是“软件”的不均衡。要推进“软件”均衡发展,就必须多措并举。为此,首先要提高农村中小学尤其一些薄弱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在统一城乡教师各项福利待遇的基础上,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津贴制度,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
其次要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师资配备力度,要从每年录用的师范类毕业生中挑选一部分优秀毕业生到薄弱学校任教,尽量减少代课教师,并开齐开好每门课。再次要加强校本培训,薄弱学校要吸引、留住优质教师确实很难,利用现有师资,开展校本培训,应该是提高师资水平的一条最快最便捷的途径。三是要按照“相对稳定、统筹兼顾、合理流动、利益补偿、均衡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如可规定农村学校教师流向城镇学校每年不得超过在编教师的2%,农村学校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必须继续在所在学校服务3年以上方可流动,等管理制度。
龙田中心小学张家荣
2014年5月28日
联系电话:***
第五篇:浅谈农村学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12
浅谈农村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农村学校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现笔者结合自己目前自身教育管理和实践就南充市仪陇县农村教育行政管理上一些常见的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农村学校生存和发展主要受到地方经济、人口、师资、决策、教学资源等几个方面因素的制约。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创办农村的优质教育体系,以建立城乡教师相互交流和资源优化配置等手段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学校管理,问题,对策
仪陇是朱德元帅和张思德同志的故乡,大多数乡镇处在经济贫困的山区。如何提本地区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提高我县的综合竞争实力。作为行政领导机关对现阶段九年义务教育的管理,特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管理就是一个必须加强的工作。通过前几年的“撤村校,一乡办好一所中心校”工作,教育也从由乡镇管理统一纳入县区管理,实现了人权、财权和事权“以县区为主”,同时也明确了县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直接领导和管理责任,乡镇负有督导责任。仪陇县通过这些年的整合,大部分乡镇做到一乡一校,除像老木、立山、茶房等偏远的乡镇保留1到2所设施较好的村校,做到集中优化教育资源。可是农村教育为什么不能跟上城区教育呢?笔者认为重点在于解决学校行政管理、师资建设和提高教育资源的统筹等。
一、农村教育行政管理及发展存在的常见问题
1、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校长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现在,南充市以全面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在农村校长的管理理念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决定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实施的成败,如果缺少一支素质教高并且热爱农村教育工作的校长和教师队伍,那么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农村教育的持续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就只能是一句空口号了。
现阶段我县农村教师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年龄偏大的中师和高中毕业生、民办转正人员,这批人基本上是本乡镇的人员,教龄一般在20到30年之间,已经在教学上形成一定的模式,教育教学理念陈旧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师的角色转变很难实现,并且并不愿积极参与课改等,基本是在过着一种等退休的日子,这类教师在一定限度上遏制这农村教育的发展;第二类就是教龄在4到7年之间的教师,这批人基本达到大专或本科学历,他们在教育教学上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学习吸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新理念较快,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可是我市城乡条件差距大,在农村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差福利基本没有,这就促使这批优秀教师在为自己的调动和进城在努力,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教师从农村流失,这批教师是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他们的流失使得农村的教育发展基本成为一句口号;第三类教师就是刚才学校毕业分配的年轻的大学生,他们的教龄在1到3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教育教学方法,他们在学校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大部分已不符合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所有的一切其实都要全部从头学起,而在农村他们很难找到好的指导老师,要求他们独立去摸索,这也限制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校长队伍建设在仪陇县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批年轻有较好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校长上任,但是城乡的差距让我们的农村校长福利等还不如城区或城郊的一名普通教师,不少农村校长感叹道,在乡下当校长还不如进城做教师。这点也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2、学校决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做为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校领导体系,校长负责制实际上就是一长制,其特点是责任制和内行领导,采去个人决策的方法进行学校管理决策,这样的决策迅速且效率高。我县采取的是校长负责制,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学校以前在管理中存在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端,在学校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校长的个人决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校长的独断独行,又特别是在农村学校,很多学校校长一人说了算,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的校长决策的正确性,并最终影响学校发发展。现在我县中小学校长相对于学校管理来说,各个校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学校的管理要求来说,校长队伍整体水平和校长的个人综合素质都有待于提高,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管理决策也会越来越复杂。我县有着一批优秀的校
长队伍,但是他们都在城区工作,在我们的农村学校的校长队伍,有一些校长的综合素质不高,由此影响学校的决策的正确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发展。
3、农村学校的生源流失问题
1独生子女增多,家长重视子女的未来。由于当今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加之农村学校与县城学校客观上相比有明显的差距,这都造成了一大批优秀学生的外流。家长重视子女的教育,希望子女能考上好大学,使得大批农村学生纷纷涌入县城学校。如此下去,一些农村学校将因为失去许多优生而影响质量的提高,而教育质量不提高又招不到优秀学生,陷入了恶性循环,使差距会越拉越大。
2、仪陇县本身就是农业大县,每年有无数农民工外出务工,一部分学生随父母到外地就读。大批农民工进城,也使得农村学生随之流失,农村学校的生存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学生越来越少,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小,家长就越没信心,继而造成更多的生源流失。这在一定程度限制着农村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生源的不能保障就很难谈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保障农村学校的生源,这是一个函待解决是问题。
3、青年教师进城。在农村地区,每一年都有一批在农村工作的教师进城,农村学校因此每年损失一批培养多年的优秀教师。许多青年教师本身家庭就处在城市,对农村没有归属感;再者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存在客观的差距,造成了农村学校留不住人的局面。优秀教师走了,家长对学校认同度降低,把子女送进城区学校,把极度匮乏的农村优质生源又一次搬走了。
4、农村学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首先农村学校财政投入有限,物力资源奇缺,使用效率低下。许多学校布局不够合理,规模效益较差;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人为浪费严重;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城乡差距;资源配置起点低,软硬件建设滞后。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但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极其不合理,城区学校有着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并且有着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每一个城区学校都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为其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而我们的农村学校,硬件软件相对落后,大部分学校的教师队伍存在中间断层的现象,年轻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待加强,老教师面临退休无心教学的情况。现在,城乡教育的差距正在一步步拉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同发展,满足
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要求是农村学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
5、农村学校的经费问题
农村学校的经费主要财政拨款,但贫困地区学校的经费少之又少,所以农村中小学运转非常艰难,学校缺乏经费,就很难让学校有更好的发展了,更别说学校规模的扩大化了,缺乏经费学校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校的发展就是口号而已,学校就很难进一步发展。
二、常见问题解决的对策
1、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
(1)教师的培养。农村学校要求发展和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才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我们农村学校培养一支业务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第一,多给青年教师学习的机会,让其积极主动提高教师个人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并鼓励教师进行学历进修;
第二,健全城乡结对开展教师交流机制,这样城市的优秀教师把先进、高效的教学理念带入农村学校,对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很大推动作用,学校之间进行校际专题的研讨活动,通过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水平,不断得汲取外面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第三,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积极参加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和举办的论文、优质课、案例、教学故事、教坛新蕾、教坛新星、教坛新秀等竞赛活动,在不断磨练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做好教师理论学习的指导工作,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撰写教学论文,以此次来提高自己的业务;
第四,开展好学校的校本培训和教研组培训工作,校本培训在于提高全校教师的业务和理论水平,而教研组的培训和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和好的引领作用,学校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经验,给予年轻教师充分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第五,突现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要求,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提高农村教师新录用的学历要求和心理素质要求,严格教师准入制度,通过吐故纳新等方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育人水平,增强教师岗位的竞争性,提高教师整体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2)校长的培养。
第一,在校长的选拔和任用上要打破校域、乡域的限制,要立足县域或更大的时空范围选拔和配备,每年通过后备干部选拔活动,选拔部分年轻教师准备进入校长队伍,并且对新上任的校长实行培训制度和结对学习制度,让我们的年轻校长能在经验丰富,管理方法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优秀校长指导下对学校进行管理;
第二,明确校长的权利和责任,让我们的校长在明确自己的权力并使用时,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我们的校长才能更好的管理好我们的学校;
第三,校长考核制度的实施,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对我们校长的考核工作,通过“德、勤、绩、能”等几个方面的考核,评价我们校长一学年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评价,并结合学校的考核和教师评议等多种手段对校长进行综合全面且客观的评价,对不胜任校长工作的人员实行调离岗位,切实对校长队伍进行管理。
2、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1)要实现教育公平性,主要的途径就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合理,让乡下的学生能享受优质教育,感受教育的公平。作为政府部门应做好协调作用。
(2)教育资源的配置。要达到教育公平,教育资源的配置的合理就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教育的公平呢?第一、是农村学校硬件的建设上,做为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资金上的倾斜,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第二、是农村学校的软件建设上,学校领导班子要积极开展好相关的建设活动,充分发掘存在的潜能和资源,一所优质的学校不仅仅是硬件好就可以的,软件的建设工作更加重要,它包括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资源开发等等诸多方面,只要农村学校将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工作落实到位了,实现优质教育和公平教育是目标就实现了。
3、创办特色教育学校
(1)特色教育提升学校知名度。一个学校要有一种特色,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特色教育就像学校的一张名片,说起一种文化、一种理念,自然想到一所学校,它以一种隐形的文化形式存在,可以不断地影响周围的家长和学校。我认为农村学校应该更加深入的探索特色教育,以其独特、先进、科学、稳定的办学理念区别于其他学校并取得一定的成绩,成为社会认可的学校,农村学校同样也能留住优秀的教师并吸引优质生源。
(2)把素质教育融入特色教育中。农村学校一直忽略的就是素质教育,没有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把素质教育融入特色教育中是农村学校符合实际的选择,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以素质教育中的艺体教育为依托创建特色教育,全面培养学生各项能力。让农村孩子同样感受素质教育的快乐。
我国农村孩子占,农村教育发展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教育是民族发展的根本,如何抓好教育工作,是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从目前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出发,针对我县农村学校管理谈了几点看法。但是解决农村教育发展的更多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引用文献:
1、“浅析农村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秦嘉麟
2.“农村学校生源流失分析及对策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20期赵相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