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说明文阅读能力的研究(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3:05: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养学生说明文阅读能力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养学生说明文阅读能力的研究》。

第一篇:培养学生说明文阅读能力的研究

《培养学生说明文阅读能力的研究》

实验单位: 课题主持人:结题日期:

泾干镇中学语文课题研究组

许娅利

2013 年6月18日

二、研究的依据

合作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深刻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学生间可以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的前题。“只有在有交往、有知识和经验存在差异的人的场合,才会有教学的出现”(季亚琴科语)。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体现在:首先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中,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宽松和充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发言机会肯定多于全班交流。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这样,学习者可以取长补短,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可成为整个群体所共享;其次,合作学习还能激励学生个体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在合作学习时,学生要展示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别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对知识的钻研就更加深刻。在表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会使新旧知识更加融合,从而扩大了知识的应用层面。同时,学生还会通过别人的观点来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认知的重建,促进了深层次的思维;另外,合作学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和谐发展。同学们在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有助于消除学生间的隔阂、歧视和泠漠,因此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还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如人际交往等)的提高

三、研究的原则

教者应遵循主体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运用适合本校学生的方法。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

打造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即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计划式”向“市场式”转变,学生有自己的主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改变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习惯;教师的教学由“注入式”向“开放式”转变,教师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相互研究,共同探讨,共享成功;课堂内容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进行“预习、讨论、归纳、练习、小结”的学习习惯。在初一年级语文、数学、政治、英语、四门学科中实施学案导学,一份完整的学案包括以下内容:

(1)课题和课型。学案的类型可有预习课、展示课和复习课之分,在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侧重点有所

不同。

(2)主备人与审阅者,备课时间。

(3)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能让学生懂得应掌握哪些内容,掌

握到什么程度,增强学习的动力和针对性。

(4)重点难点。它能提醒同学们要着重掌握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励学生想方设法重点突破。

(5)预习导学。给学生提供学法指导、有关资料等,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6)课堂探究。精心设计课堂研讨的问题与学习任务,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完成学习目标的实现。

(7)巩固提升练习。这也是学案中的基本要素,可包含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多样的题目,能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能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巩固训练,以检验所学知识,培养多种能力。

五、研究的对象、方法

研究的对象:

泾干镇中学九年级一班、三班、五班学生 研究选用的科研方法:

1、调查法:学习方法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

2、文献法:查阅并借鉴中学阅读方法和阅读试题的归纳和总结。

3、行动研究法: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组织阅读速度、效率测试。

4、反思总结法。通过阶段性的学习,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教师适当的进行典型人物事迹及学生进步的予以表扬和表彰。

六、研究的过程

三、课题探究过程:

(一)研究步骤

1、领导机构:

组长:张天明 副组长:黄先锋 成员:庞平樊雪梅 刘 娟 樊海艳

2、具体分工:

组 长: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进行理论指导。

副组长:深入课堂教学,及时总结课改工作中的成绩与不足具体指导实践和评价。

(1)上好基础语文课。选取适合研究的文章作为样本,通过精读、略读等阅读方法的引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它的教学步骤为本校的“464高效课堂”即,课前预习——导学疑难——自主实践——当堂测试。这种课型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阅读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学会阅读。

(2)、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坚持每周在实验班进行听课活动,然后进行评课和经验交流,总结得失,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分析和反思,在对比中寻找适合学生阅读的方法。

(3)、组织实验教师撰写相关的论文和阶段性总结报告。

以上三个小阶段试验,由总结阅读规律到反复训练,并逐渐内化为一种阅读能力。

第三阶段 总结提高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

1.整理各种实验材料。

2.撰写实验报告、工作报告。

3.申请验收。

4.成果形式:实验报告、论文、心得体会等。

七、研究的实施

在各方面的帮助和指导下,我们开始了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进行了以下实践。

目标其实就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达到自己能读书。阅读的本质就是思考,思考源自疑问,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就是引导学生会质疑。在实践中,我们是这样引导学生质疑:

①从课题质疑,课题常常是文章的“眼睛”。对课题的质疑问难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期待,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例如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有学生就问:“平时我只看到不同颜色的花,灿烂夺目,但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呢,我还真的不知道,”让学生自己从课文题目提问开始寻找答案,这样学生不但阅读的兴趣大增,而且还会去探寻事物的最终原因。

②从内容入手质疑。

文章的作者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内容?读了这篇课文,我获得了什么?从内容入手质疑,可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如教学《活版》一文,学生就提出“沈括当时怎能有这样的想法,现在的打字和沈括的发明有什么不一样,什么时候能亲自动手实践实践?” 学生的质疑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发展了自己逻辑思维能力。更切近我们的实际。这样教学也不古板,学生理解也不抽象,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时更加细致。

③从重点段落、关键词语入手质疑。

法,阅读课文采用略读法,当然还要根据不同问题和篇幅长短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然后,向课下转移,阅读理解问题时采用精读略读结合法,问题出现部分精读,其余部分略读,提高了阅读题的答题效率。自主阅读文章,休闲类的略读,经典类的精读,这些也要根据不同说明对象的文章来适时改变。

(2)、读思结合,想象力培养

读思结合。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的知识。”因此,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结合旁批法、小组解疑法、师生互动法来解决产生的疑问,几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有效解决了各种场合读书思考产生质疑的问题,不同学生的性格因素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这里也有一种自然选择的因素,不用老师刻意区分。

(3)、记好读书笔记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知道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

112

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整个研究过程,有欣喜,有收获,有迷茫,有困顿。我们所做的探索,尽管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但却是从活生生的实践中来,散发着泥土的清香,凝聚着课题组全体成员辛勤的汗水。在实践研究中我们深切的感到,说明文阅读的研究有时候还不得不带有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功利化色彩,“带着脚镣跳舞”、削足适履是我们最真切的感受。如何将说明文阅读与素质教育、能力提高结合起来,尚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学生的能力发展也不够均衡,农村中学硬件设施与学生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很突出。也觉得首要问题还是得改变我们现在的考核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我们的课题才有更强的生命力,才能更快、更好地得到推广。因此,课题的结题并不等于我们的教学改革就此停步,更不意味着课堂教学模式大功告成。我们希望与各位同仁一道继续实验,共同探讨

十、今后打算

1、说明文阅读教学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教育目标,课题的结束,绝不意味着研究的停止,而是更加促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进一步把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培养与促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优雅的生活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素质相结合,努力将其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整个过程中,使他们真正拥有优良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

415-

第二篇:会计学生能力及其培养途径研究

会计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及培养途径研究

摘要:会计人员应具备什么能力和素质,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是会计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教学中不能把培养的重点放在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上,而是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会计;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近年来经管类学生的就业率在稳步提高,随之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面对社会经济需求与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差异,迫使我们寻求一种即要解决学生的学历水平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要求,又能在学生毕业时完全胜任会计岗位要求的教育模式。

一、会计专业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体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专业人才尤其是会计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会计工作的实践看,这种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对会计专业在校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多方面的,主要能力包括: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是会计人员工作实际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各种行为规范总和。“诚信、真实、公正、可靠”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分配方式发生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各种利益诱惑的增多,使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面临着严峻地考验。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才能胜任会计实际工作。

(二)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

会计专业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能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再从实践中升华会计理论。实践应用能力要求会计专业毕业生,利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制度的要求,能熟练地进行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

(三)较强的决策分析能力

在现代企业中,会计人员一方面要为企业发展提供经济信息,另一方面还要对经济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综合性的信息资料。这种能力包括利用会计资料、运用专门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成本与利润等状况进行分析,并据此进行预测和决策。

(四)善于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一个企业的财会部门掌握着它的经济命脉,会计人员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经济工作的重要关口当好领导的参谋,因此,会计人员不仅要同本单位各部门之间发生横向的交往,而且要与银行、税务、审计等部门产生纵向的联系。良好的沟通和交际能力,会形成融洽的工作和合作关系,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其工作成果的好坏,有时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五)不断学习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当今社会在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创造着新生事物。所以会计人员应当不断学习和更新财务知识,时刻关注我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的更新与变化,能较迅速地接受新生事物,不断扩充知识面,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手段完成会计工作,并形成高效、快捷、准确的会计信息资料。

二、会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保障

(一)教学内容、方法和师资等教学方面的保障

1、教学内容上:除专业理论教学外,还要求增加实训、实习课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一方面教师最大限度地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教会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的技能;另一方面要尽量给学生留出适量的时间,使其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我培养和发展,并定期带领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和参观,及时掌握企业会计信息。通过实际应用,来检验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教学方法上: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下列原则:一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授课应当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学习方式上以自学为主,教师讲授应当重点突出,语言精练,恰到好处;三是教学方法上,提倡启发式教学,多应用分析法,让学生从中悟出更多的知识和道理,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分析的良好习惯;四是课堂教学中加入案例应用,包括职业道德的正反面的案例分,让学生懂法律,知荣辱;也包括会计实务操作的案例,使学生养成善于分析问题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是考核方式上,应理论知识与能力并重考核,学生在校期间,一方面要考核其会计理论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运用各种考核方式评价学生掌握运用所学会计知识的能力。

3、任课教师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调整教师结构,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从目前的应用型院校看,存在的问题是专职教师两头为主(年轻的助教、讲师和年龄偏大退休的教授)缺少中坚力量,外加临时需要聘用的其他院校的兼职教师。从发展的远景来看,有必要优化和发展兼职教师队伍,尤其是来自实业界在职人员的兼职教师。虽然他们理论知识储备不够丰厚,但他们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与现有的理论知识丰富,讲课条条是道,但实战经验严重不足的校内教师形成互补。

优化专兼职教师队伍,可促进教师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也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之间的交往,有效传递教学、科研信息;还可以促使学生尽快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扩大学生的就业门路。

4、考试方式上:为了实现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考试方式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一方面应加强全过程的考核,包括平时成绩的考核,各课程成绩的评定应当实行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二是采取多种考试形式,除进行答题考试的闭卷考试外,还可进行专项调查报告、分析报告的撰写,也可以进行模拟实际操作实习资料汇总和网上收集相关信息评价与分析等等。三是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会计技能竞赛。

(二)实验室建设方面的保障

充分发挥实验室和教学软件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现阶段实验室和教学软件在实践教学中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保证会计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现在应用型院校均建立了会计实验教学体系:(1)建立会计实验中心,主要由会计手工操作实验室和网络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等组成。

(2)配置必要的实验设备、仪器及教学软件。(3)配备实验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4)建立会计实验教学管理制度(5)建立实验教学评价与考核、监控体系。

(三)社会实践及实习基地方面的保障

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加强不同层次、形式各异的实践性教学。除校内建立实验中心(室)外,目前更多的是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实习基地促进了会计职业界与教育界的沟通与交流活动。可以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有到企业实习训练的机会,一方面能使教师及时了解企业实际工作状况和企业实际工作的需求,起到了提高会计教师实战能力和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也提高了学生就业率。

(四)健全的教学管理和监控机制的保障

教学活动中的管理和监控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既包括对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的检查,也包括对教师任教水平和能力的检查。对不称职、不安心教学工作的教师,实施管理和处罚制度,发挥教学督促检查的作用,使教学活动沿着正常的轨迹运行。

三、提高会计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研究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会计专业在产学研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吸纳社会、行业和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入教学过程。使其社会力量参与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运行、教学管理等方面教学活动中,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学校实际的、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二)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确定会计专业教学目标

现阶段应加强市场调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坚持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与用人单位的人才规格相结合、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会计技能培训与会计岗位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三)加快会计课程体系改革,提升职业能力

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胜任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会计专业课与岗位技术相结合,如会计岗位按层次分为初、中、高级,相应的专业课程设置也是有低到搞循序渐进地开设。讲课体系分解为基础岗位、中级岗位和较高层次岗位具备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使职业能力由逐渐形成到快速提升,构建新型的会计课程体系,培养合格会计人才。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的考评,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及方式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要提高应用型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要大力打造“双师型”的专业课教师队伍,使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具备的知识结构,日趋完善合理;加强专业课教师的教学与社会经济、与市场需求、与行业特色接轨,建立一支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敬业爱岗、品格端正、精通业务的专业课教师队伍。

(五)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制定和优化培养方案。

为使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能符合社会的需求,应聘请校外企业专家与院内骨干教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每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会议,针对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建议,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做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

[1]刘书兰 甘露.会计人才需求及职业能力评价社会调查[J]财会通讯2008(7)

[2]周宏.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与会计人才评价研究[J]会计研究2007(4)

[4]李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会计教学重构.[J]商业会计,2011(3)

第三篇: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

阅读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学生没有沉静的品读和感悟,在老师繁琐的提问下,得不到艺术形象的真实感受,学习情绪浮躁不安,个人内心感受化为词语的堆砌和概念的罗列,学生的朗读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脱离了文本的感情。语文也被当作了一门知识性和纯理性的学科来教,削弱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学习和感悟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著名特级教学孙双金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见,学生朗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我校语文教研组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阅读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的课题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和师资培训,提高认识,确立朗读教学的研究课题。为了使广大语文教师充分认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我们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活动,首先,组织教师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标准》对朗读教学的要求,使大家认识到:阅读教学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其次,我们还组织教师学习了吕铁君同志《观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后的思考》,促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进行朗读教学的方式方法等。第三,教师纷纷从网络中或刊物上搜集相关资料,自学或和集体学习相结合。通过以上的学习,教师对朗读教学的认识有了提高,于是,我们又组织教师学习讨论了《“阅读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语文组全体教师激情高涨,都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工作中。

2、调查课堂教学现状,梳理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种外在形式或一个过渡环节而已。(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估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3).学生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生,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素质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4).教师朗读指导机械匮乏。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熔“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环境中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如《再见了,亲人》中小金花跺着脚说的一句话:“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学生往往读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号。其实,体验小金花内心的沉痛,一字一句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更富感染力。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让听众的心一紧一紧活受罪。

3、精心指导,抓实训练,积极开展朗读教学研究。(1).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

一学期来,本课题组坚持开展教科研活动,根据校本教研的基本思想,结合课题研究实际,在县教研室吕科长的指导下,构建了教研工作六步曲:提出问题,整合问题,制定计划,专题研究,以稿考评,反思质疑。做到了“三定”:定时间,即每学期确定活动的时间;定内容,即每次活动的主题必须事先明确;定人员,即每次活动主持人和专题发言人先得确定,事先必须做好充分的发言准备。一学期来,我们围绕三个子课题教学困惑,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讨论交流、专题发言、撰写论文、反思、教育故事,举办朗诵,演讲赛等一系列教科研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立足课堂,针对问题精心指导朗读,强化朗读训练。①.保证读书时间。

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求教师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②.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学困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一次,徐爱敏老师教《赵州桥》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她跟学生说:“赵州桥举世闻名,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目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她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为拥有这份历史遗产的自豪感来,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朗读要求和朗读评价都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③.让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王振荣老师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老师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④.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经集体讨论研究,要求教师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山里的孩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训练点。我校雷丽燕老师是这样指导朗读的:“满山遍野/都有/ 他们的脚印,/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带着重号的读得稍重且慢,“在竹林”要读得轻快而短促,读出明丽清脆,“在草丛„„”要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体现省略号的余味无穷。学生反复练读,用心体会,感悟到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⑤.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的语文素养,读出个性,读出激情,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以下是我们课堂经常采用的朗读形式。

美读,即表情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往往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教师可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比照感悟。首先放录音,要求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请学生朗读,比照两者的朗读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该如何读,从而领悟文章的内涵。如张振霞老师教学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的FLASH朗读视频,让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然后让学生对照朗读,学生一下子就进入课文情境进行朗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分角色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

配乐朗读。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王振荣老师教学《鸟的天堂》时,朗读作者第一次经过的天堂内容时,配上长笛演奏曲,突出体现这里环境寂静清幽而又焕发出无限生命力的特点;朗读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配上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鸟的世界,陶醉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天籁之声中,而不禁产生一种心旷神怡、妙趣横生的感觉。

对比朗读。刘芳老师在教学《三月桃花水》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读出三月桃花水的轻柔与舒缓,她采用了与《春潮》对比朗读的方法。首先播放春潮到来时的影片,让学生观看不可抗拒、令人震撼的春潮的到来,体会读这一段时应感情充沛、铿锵有力。接着又播放优美的《三月桃花水》影片,学生看着潺潺的流水、鲜艳的桃花,倾听着舒缓的小夜曲,感悟出桃花水这一段应读的舒缓、轻柔一些。这样,在《春潮》的强烈反衬下,学生将桃花水片段读得轻轻柔柔、舒舒缓缓,与音乐融为一体。

诵读,即背诵。这种朗读方式也适合于古诗文教学。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这样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4、组织朗读竞赛,促进朗读教学

结合课题研究,我们开展了朗读竞赛活动,进一步促进朗读教学。通过朗读竞赛,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了学生朗读的实际状况以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朗读训练的重视程度和训练效果,从而为更好地改进朗读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我们还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书,在全校倡导“营造书香校园,塑造美好心灵”的读书活动,并要求师生共做读书笔记,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同时,三至六年级教室黑板均开辟了“日积月累”栏目,每天更换内容。一学期来,学生积累了大量词汇,为丰富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一学期的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朗读训练,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朗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过去,我校每学期生均阅览图书不超过5册,而现在每学期生均阅览图书超过了12册,由此可见,学生对阅读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逐步形成,如边读边做读书笔记。

五、六年级学生每学期每生日记本、摘录笔记本不低于2本。朗读教学的有效开展,也促进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提高。学校加强了朗读训练,学生语言的积累多了,“日积月累,熟能生悟,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经验„„”这样就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学生在课堂中敢说了,会说了,能说了,学生许多作文陆续在市、县级作文赛中获奖。学生的语文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课题研究,教师重视了这方面的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朗读水平和朗读教学水平。为了搞好课题研究,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十分重视朗读课文,做到读好课文才备课、才上课。由于不断的反复练习,教师的朗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实践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总结,积极撰写论文,促使自己对实践活动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本课题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学校领导也给研究活动提供了许多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教研室吕铁军、王文宁老师还专程到我校听课,进行课题研究方面的指导,为我校的朗读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四篇:关于培养一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研究

关于培养一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俗话说: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早期智力发展的重要渠道,是主动阅读的坚实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这与以往的教材相比,识字量是大大地增加了。如何完成这艰巨的任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就像一张白纸,对课堂十分陌生,一打开书就是大量、抽象的汉字,仅仅靠老师一个一个字地教,反复地重复练习是很难完成这么重的识字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学建议中也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教学建议为我们确定识字教学目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我们明确努力的方向。作为一线教师,如何领会新课标理念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最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让他们自主识字,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二)、课题的界定:

识字是指学生识别汉字的最优化态度、方法和策略系统。识字方法的探究就是要对学生识字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了解和实验,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适合学生识字认知规律的集中快速识字技术方案,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一年时间内就能比较自由阅读短篇文章的标准,彻底解决识字难的问题。识字教学作为学生智力开发的手段,有力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有效识字,即对所认识字的巩固率高,数量大,回生率低。

二、研究目标:

学生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兴趣浓厚,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高识字能力。

2、掌握多样化的识字方法,灵活记忆字音、字形、字义。

3、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平均每名学生的识字量达到2000个以上。

4、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实现提前阅读,达到10万字的阅读量。

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文化的思想感情,发展人文素养,开发智力,为终生学生打下坚实基础。教师目标:

1、在研究过程中,善于发现,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有解决研究中遇到困难的勇气和本领。

2、努力寻求学生有效的识字方法,形成提高学生有效识字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班学生(55名)

(二)研究方法:实践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

四、研究策略:

(一)、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1年,共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1)确定课题,制定实验研究方案。(2)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目标。

(3)收集与本课题实验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筹备资料库。查阅了以下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 黄亢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于新课标中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对话》 崔峦 语文建设小学版 《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北师大版小语主编郑国民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东港市《读说写》教材

(4)学习各种现代教学理论、学习领悟新课标的精髓。

2、实验研究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6月)

(1)根据研究方案开展实验工作。在自己所在的班级进行探索研究,探索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等。

(2)开展课题实验公开课、研讨课活动,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并整理收集各种有关资料。

(3)组织测评、分析。

3、展示研究成果、结题阶段:(2013年6月——2013年7月)

(1)进行实验交流活动,并请名师、领导进行指导,论证。

(2)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阶段性成果及实验效果进行汇总,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二)、研究的具体做法:

1、课堂教学,扎实训练

在识字教学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开发学生潜能,教给学生许多生动有趣的识记方法,充分利用好电教媒体,使得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识字效率。我让学生尝试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定位识字法、联想识字法、规律识字法、猜谜识字法、顺口溜识字法、游戏识字法。教师在教给识字方法的同时,还注意引导学生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自己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课堂上,以读为主,在读中轻松识记。如自读、范读、领读、小声跟读、男女生比赛读、分小队读、起立拍手读、当小老师领读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识字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拓展识字途径,创设识字环境

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汉字,让学生留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处处把字识。日积月累,天长日久识字的数量就会与日俱增。(1)、开学初,让每位学生制作一张名字卡片,下课了,认识同伴姓名,一周后进行竞赛,比一比谁认识的姓名多,就帮老师发本子,这样,在游戏中识字,轻轻松松。(2)、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资源,校园里办公室、宣传窗、名人名言、校纪、校训、牌匾等,提高识字量。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让其识字。这样,学生把熟悉校园环境与识字有机地融为一体,学生识字的内驱力大增。(3)、设计生活作业的丰富化。比如:在看动画或电影中识字; 在购物、逛街、旅游中识字;每天布置一定量课外阅读;在实践操作中识字。

3、结合识字教学,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讲故事比赛、猜谜语比赛、朗读比赛、书法比赛等

4、积极有效地识字评价。每单元会认的字整理成测试卷子,逐个检测学生掌握了多少,成绩呈现在教室的评比台上。每学期所有生字整理成总生字表,进行检测,检测成绩纳入期末成绩。检测方式多样,家长检测、小组检测、教师检测、学校检测等。

5、大量开展课外阅读,巩固识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365页故事》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书籍,每天读两个故事,每个故事读两遍,寒暑假各读一本书,在读中不断巩固认识的字,避免遗忘。

五、结论与反思:

结论:

1、超额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识字任务,阅读水平也不断提高。通过检测,平均识字量达到了2000字,较好的学生达到了2400字,孩子们在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记忆力、观察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大部分同学能流利朗读一篇长度为500字的童话。

2、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教会学生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拓宽了学生的识字途径,学生不但学会在课堂上识字,更学会到社会大课堂中去自主学习识字,形成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3、识字教学的实验,让我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探索构建自主识字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优化了识字教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存在的问题:

1、在造句和写话中,发现学生把同音字和形近字混淆。

2、巩固练习不到位,少数学生记得快,忘得快。今后努力的方向:

继续研究如何通过字义的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同音字和形近字的混淆。

浅谈如何让一年级学生轻松识字

林秀丽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就像一张白纸,当他们打开课本,面对这密密麻麻的、形状各异的汉字,想要一下子记住它们的音、形、义,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如何让一年级学生轻松识字进行了粗浅地探索。

一、运用多种方法,调动识字的积极性

汉字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教学中,教师要授之以“渔”,抓住汉字的音、形、义的联系,交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和规律,使学生具有分析字形、自主识字的能力。

识字过程中,我让学生尝试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识字:定位识字法、联想识字法、规律识字法、猜谜识字法、顺口溜识字法、游戏识字法。教师在教给识字方法的同时,还注意引导学生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自己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在班里经常开展了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例如,开学初,每位学生制作一张名字卡片,课间,学生拿着卡片,互相认识。一周以后,进行竞赛比一比谁认识的同学多,就来帮老师发本子,发本子越多,本领越大,就推举为学习小组组长。再比如,鼓励学生自编字谜,在班里开展猜字谜比赛,别看孩子们识字不多,可编起字谜来毫不逊色,猜起来更是争先恐后。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运用各种识字方法,学生识字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兴趣也越来越浓,真正感受到了识字的快乐。

二、拓展识字途径,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语文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我们把识字教学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是很方便、很重要的识字途径。

刚入学的孩子从认识校园里办公室、宣传窗、名人名言、校纪、校训、功能室牌匾等开始,提高识字量。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让其识字。碰到学生时,常把其拉到身边问问,校园里的这些汉字就在身边,学生都会有意无意地去注意它。这样,学生把熟悉校园环境与识字有机地融为一体,学生识字的内驱力大增。还可以布置创造性的生活作业,提高学生识字能力。例如,在看动画或电影中识字,告诉学生看动画片的时候可以识字,看电影的时候可以识字,培养学生们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意识。在购物、逛街、旅游中识字,利用家长带他们上街、旅游的机会识字。比如在候车时认站牌;在逛街时认街道牌;购物时认包袋上的商标„„这些随处可见文字都能成为学生生活识字的“书”,从而满足儿童对识字的渴望,继续保持识字的热情。创设活动情境,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识字,让学生把报头、刊头、包装袋等认识的字剪下来,粘贴成“字海拾贝”或“手抄报”。让学生在活动后进行“画画”,学生举行秋游、和家长逛街等活动,活动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然后贴上标签,标出自己所喜欢的事物名称,或在作品上写一两句话,学生不仅积极性高,而且也认识了不少的字。节日期间布置学生制作生日卡片写祝福语互送,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家长、老师、学生边问边写,易学易记„„当孩子能够正确地认读这些生字时,他们的心里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是无意识记忆强于有意识记忆。记得快,忘得也快。教材中的儿歌、韵文朗朗上口,学生很快就背下来了,有的学生掌握得好,当生字单独出现时,还能识得,而有的学生却抛之脑后了。为了让孩子准确识字,牢固记忆,必须及时巩固。我充分利用好学生手中每学期两本课外读物,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激起了学生读书的兴趣,每天两篇小故事,每篇故事读两遍。故事中学过的字反复出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和这些字打照面,久而久之,通过语言实践,学生提高了理解能力,所学的字也深深地扎在了脑子里了。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一本书读完了,讲故事比赛中,争先恐后地登台,流利地讲述,足可以看出识字给他们带来了乐趣,这也是我们教者最想看到的。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恰到好处地点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识字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真正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于培养一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研究》小课题研究报告

宽甸实验小学

林秀丽

第五篇:培养学生互相批改作文能力的研究

《培养学生互相批改作文能力的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自古以来,学生的作文老师批改,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语文老师也常常为此而花费很多的时间,付出许多精力,可是最终效果与老师的付出不能成正比,因此,研究怎样改进作文批改方法,提高批改效率,把语文教师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正在逐渐形成和快速发展中,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又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修改作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所以我确立了《培养学生互相批改作文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

二.研究目的通过互相批改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培养学生互相批改作文、评讲作文的能力,使互相批改成为习惯,以提高写作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三.研究内容:

1.在作文互相批改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使学生会批会赏文章,以使学生乐于读,乐于写。教师把学生习作阅览一遍,尽可能了解学生的写作基本情况,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引导学生找出评价点,修改点,学生评改才能积极主动。师生共评是学生进行自评、他评最直观最快捷的一种方法。

2.在作文评讲中转换师生角色,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学生会评讲文章。具体内容:教师先确定一篇典型作文,抄在黑板上,拿到课堂上集体修改。老师向学生提出作文评改的基本要求,按照中心思想要明确,围绕中心去选材,详略得当,层次分明,开头结尾,错别字、标点、语句等统一要求和本次作文的具体要求,共同讨论,评议优劣,肯定成功之处,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分组讨论写出评语,接着综合各小组评改意见,师生共同给文章用符号修改,初一教材上就有修改符号,这些要学生记住;.会眉批。能改正错别字,改正病句;能评析词语用得优劣;会旁批。能看出优美语句,并能赏析,能对文章开头结尾、段落层次、总体结构等进行点评;能够根据不同文体来下总评语。能够评出作文的优缺点;会评讲。能看出别个同学评语的准确与不准确,并能提出正确的建议。学生们批改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是一种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作文水平高的学生批改水平差的作文,会帮助作文水平差的同学提高;差生批优生作文会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评价修改后,由学生再一次誊写,张贴在优秀作文栏中展览。在适当时候,向有关报刊推荐。集体评改作文真正调动了同学们的思维,激发了同学的兴趣。文中优点是学生指出的,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发现的,如何改,又是学生想出来的。开发了学生智力,教给了学生方法。

3、自我评改就是学生自己评改自己的作文。这一步也极其重要,自我欣赏优点,找出缺点。因同学已有集体评改、他人评改的经历,自我评改也就水到渠成了。尽管水平不同,但同学知道了从何处下手,按老师要求一项一项有条不紊地认真修改。审核自己习作过程,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升华和飞跃。自己评改自己的习作,是评改作文最终的落脚点。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有关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培养方面的科研文献,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与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

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学生作文互相批改现状以及学生自改作文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综合,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实验研究法:以课题研究计划为目标,对各个阶段的研究不断地进行计划、研究、总结、修正,使课题研究科学、规范、合理。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不断地加以总结,把获得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以期从中探索出一些教学规律,来指引今后的教学工作。

五.研究成员——初三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陈芹

六.研究对象:初中初三年级学生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0年10月—— 2010年11)学习理论,酝酿方案,起草论证,形成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月)按计划实施,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整,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并小结;

第三阶段:(2011年2月——2011年10月)资料整理、总结,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八.预期成果

1.形成成果研究报告。

2.教师发表论文和学生发表的作文

3.学生的互相批改体会和讲评体会资料

4.自主互动作文批改减轻了教师负担和学生心理负担,学生形成互相批改习惯,会评讲作文,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阅读能力的提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强了理解与沟通

下载培养学生说明文阅读能力的研究(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养学生说明文阅读能力的研究(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研究(5篇)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研究 资阳市雁江区回龙乡初级中学唐斌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学生的学是主本,而教师应该把自己摆在引导的辅助位置上。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

    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途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概念的界定 对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性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好学生的作文能力对他们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扎实开展语文课外阅读能力活动至关重要,我们要下功夫抓好课外阅读,把语文课外活动开展好。经过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

    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我们的学生平时写作文的时候,总是感到无话可说,感到无材料可用,不知从何处下笔。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时候,不但要教会学生写法,更重要的是要教......

    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课题方案 贵阳三十中王保敏 研究内容: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研究对象:初一(2)班、初一(4)班 研究目的:通过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

    培养学生讲话能力

    培养学生当众讲话的能力刻不容缓学生在校内校外乃至家庭生活的众多场合中,与他人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其主要渠道都是靠说话,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也必须发展学生说的能力。现在的......

    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城固县沙河营镇上道院小学李 瑞 邮编: 723206电话:*** 择要: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1、以读为本,激发学生......

    学生能力培养工作总结

    学生能力培养工作总结 本人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着“塑造心灵,启迪智慧”总体思路,做到务实求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追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学习先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