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生态教学生长综合素养
教学论文
语文生态教学生长综合素养
——为孩子的成长奠基 高县硕勋小学校严聪
追随着岁月的脚步,我们总会感叹时间的无情。本学期,我们语文老师为了践行张校长提出的“生态硕小,幸福人生”这一教育理念。”我们追问,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如何从功利化的语文教育走向关注生命幸福的教育,成为我们共同的目标。指向生命成长和幸福的学校育人目标“一流好人格;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维;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为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我们都在“改革”的道路上蹒跚起步,把建构语文素养作为我们主要工作任务,在学生生产素养的过程中充实我们教师的生命,让我们教师的生命价值更大化。在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向建构素养的转变的语文教育路上,我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的课堂我做主”。
1、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主要场所,可以说学生的素养生成主要靠课堂这个阵地和载体。在课堂中,我坚持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兴趣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自尊自信还给学生。注重激励,注重唤醒。认真践行“三段三学两问题”的教学模式。形成“自读自悟以学定教——共学交流合作探究——总结升化拓展延学”的教学流程。
2、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我充分发挥了讲台和黑板的主阵地,让学生当老师。一篇课文大多数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认识生字、理解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常让班上四个小老师轮流完成教学。有时又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或者把一篇课文分成几段,让四个孩子按老师准备好的课件去合作上课。就是给他们鼓励,让他们有勇气,有自信,这是我的最大愿望。
二、语文实践生长素养
我认为,语文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语文素养是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中建构的。陶行知先生讲,运用知识是培养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认真组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死语文学习变为活的语文运用,成为了我语文教育的努力方向。我的主要做法是:
1、悦读童年,丰润生命
学好语文,提高学生素养最有效的途径是扩大阅读面。从一年级开始,要求每人书包里必须有一本课外书,每天中午看20分钟课外书,每天家庭作业作要求看30分钟的课外书。家长检查
2、故事童年滋润人生
从二年级开始,班上以“故事伴我成长”为主题开展课前三分钟好故事分享。每节语文课前按座位顺序轮流上讲台讲故事,内容不限。
3、日记人生,记忆童年
每周星期五语文课选取当周写得好的同学上台交流日记,并评选“写作之星”,奖励奖状和课外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4、体验传统,文化人生
如:本学期结合三年级上五单元的单元主题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开展了解“我的家乡”的过去和现在实践调查实践活动。
5、写好汉字,现在做起。
三年级开始学写钢笔字,为了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结合学校开展的钢笔字比赛,在班上开展了一次钢笔字比赛。获第一、二名的参加学校举行的写字比赛。
6、秀我大作,“绿源”搭台 语文教学作文是难点,也是重点。在写话训练中,我一边注重激发兴趣,一边加强阅读管理,并重视读、说、写相结合,从一年级开始,我就要求每人每期至少有一本课外书,轮流看,学生的课外书,从选择到阅读,从读到说都由我加以检查督促。加强小作文练笔,日记训练是我的重点,最初我将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小故事写成日记,读给他们听,削除了他们的畏难情绪。从二年级开始,我引导学生以《绿源》为名出班级刊物。起初提前物色好几个组长,由他们分头去组织,招兵买马,同学自由投稿。然后结合单元习作要求人人参与。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办出的班级刊物非常出色。班里也因此出现了一批“小设计师”、小诗人,小作家。班级刊物,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习作水平,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了友谊,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又给他们的学习生活注入了一股活力与激情。
三、语文家作趣味盎然
家庭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建构素养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我的语文家庭作业主要有以下想法和形式。
1、个性化作业,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这一类型的作业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自选内容、自选形式、自定作业,培养其特长,发展其个性,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2、实践型作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的主要做法是(1)说一说。
对话式、独白式口语交流、复述课文、扮演导游等。在学习《葡萄沟》一课中,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为“葡萄沟旅游开发公司”设计一则广告,使更多的人了解葡萄沟,喜爱葡萄沟,到葡萄沟来参观旅游,扮演导游;这样既延伸了课堂训练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又扩大了视野。
(2)做一做。
①、做家务。现行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社会上缺乏交际能力、理事能力。不懂得感恩,不懂得为他人着想,目光仅仅囿于家庭、学校中。针对这些情况,我从孩子入学的第一天开始,每天布置“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开始,我只是在上课前抽一两个学生说说帮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或者家长反馈后全班表扬。学完拼音后用拼音写句子,循序渐进,到了二年级就要把这件事用一两句话写自己是怎样做的。三年级要求他们具体地是怎样做的,还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每天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做事的能力,与之相关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帮助。还可以让孩子学着做一些简单的饭菜,提高孩子的“生存能力”。
②、做实验。学了《称象》,让学生回家自己做做这个实验;学了《动手做做看》,让学生回家动手做称象的实验验证课文所学的办法。以思维的可显性促进理解的科学性;改变以往以文字和作业本,以学生个人为对象进行的单一的作业形式。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不仅有趣,还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③、观察日记。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后,我叫他们以《符江亮起来了》为题,仿写一篇观察日记,要求写出其特点等。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了解了符江的夜晚也是很美的,从而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真是“一举多得”。学了《雷雨》一课后,让学生利用傍晚时间观察太阳落上的变化,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篇观察日记。(3)写一写 我认为日记,是孩子们的畅想乐园,写日记是培养孩子们写作兴趣的最好方法。在日记里孩子可以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真实地记录自己每天的生活,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总结学习、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每天坚持写日记,用一篇篇包含真实生活、学习和所见所闻的事情用写话的形式不知不觉中写了出来。作文不就是写文章吗?这时学生会发现原来作文并不难写啊!如果老师及时批阅学生日记,发现好的日记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学生便会发现其实我也能写出好日记、好文章,这样就不怕孩子们写不好作文了。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指导孩子们写日记。由一天一句、一天几句到一天一段、一天一件事,把一天中做过的或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下来。内容必须是真实的。续上学期的一句话,几句话,一段话日记。本学期我在日记的内容又作了更高的要求:
①写自己的所见:把自己看到的人物、事物、景物记下来,每次观察最好选取一个点,写出其特征,要围绕一个中心去写。
②写自己所做:记下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春游、扫墓等。)、家庭活动、同学之间组织的有意义的活动或自己的某些实验(如养花、养鱼、搞小制作)等等,参加一次写一次,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结果。不需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抓住要点写。③写自己的所想:把自己对某个人、某件事的看法,以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优缺点等一些进步成长的过程记录下来。也可把课本上学到的、课外书阅读印象较深的心得体会、联想记下来。另外,在学习课文之后,还可以用简短的几句话写写读书心得。
④仿写:刚学写日记,很多孩子一开始可能会拿起笔时无话可说,也不知如何去写,这时我常会让他们根据课文的某一段,或某一篇在谋篇布局上很有特点的美文去仿写,既降低了写日记的难度,让孩子们有“杖”可依,又让能他们学会一些简单的、常见的写作方法。比如:教完《富饶的西沙群岛》我布置叫他们围绕一句中心句按空间顺序写《美丽的硕勋公园》《美丽的小兴安岭》后安排他们按时间顺序写《我们的校园》等 ⑤摘抄:如果觉得实在没什么可记的,就把学习中看到或读到的名人格言、座右铭或写人物、写景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等摘录下来,以备今后写作文而用。
⑥剪贴:将报刊上的文章或图片、自己喜爱的邮票、照片等贴在日记本上,在旁边写上说明或感想。
为了激发他们写日记的兴趣,我设置了一系列评比机制,每天的日记,我要认真给他们批改,用心和他们对话,写得好的日记记上名字,如果连续五天都记上名字的,获得“写话之星”一张奖状和课外书的奖励。并从中随机选取五个同学的日记,周五语文课上进行交流会。每月我们要举行一次日记交流会。这次交流要求每个孩子在自己的日记本中选择自己写得好的一篇日记,上讲台轮换交流。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不少孩子十分用心,对日记怀有特殊的感情。他们知识面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超乎我的想象。(5)查一查。在学习《花钟》《奇怪的大石头》之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这样,课文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前得到了解决,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也提高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本领。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后,要求学生收集有关黄山的图片、文章、诗歌,举办一次“黄山知识知多少”的展览,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如教学《日月潭》这一篇课文后,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日月潭的知识,并用各种形式展示在同学们面前。要求学生每天看新闻、说新闻;到大街小巷去收集广告语、警示语进行交流„„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节假日建议学生外出旅游、和同学去做一些社会调查,写好“生活花絮”。学生自由组合成调查小组,上街开展“找寻身边的错别字”活动;要求学生每天看新闻、说新闻;到大街小巷去收集广告语、警示语进行交流„„查找有关资料、图片。做一些社会调查。(6)摘一摘 如学习《金色的草地》《花钟》《风筝》等课文时时,可让学生把其中重要的句段落摘录下来。古诗《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后,问学生是否感受到了秋天丰富多彩?其实,在我国璀璨的文化宝库里还有许多描写和赞颂秋天的优秀诗篇,请同学们搜集并摘抄到“阅读积累本”上。(7)读一读
一是吃“生字早餐”。识字教学不仅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更好地解决识字难,早日使孩子能够阅读,老师们总会千方百计地想各种办法,一年级时,我曾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认记广告牌、各类招牌、日用品商标等,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特别适合课外识字。而“生字早餐”是对课内识字进行巩固提高。自开学实施以来,经过不断完善,目前,学生基本上形成了习惯,每天早晨走进教室首先是“吃‘生字早餐’”,读完后再上位。对巩固识字和“学困生”识字有很大的帮助,减少了生字“回生”。
二是课外阅读。一年级每天看15分钟的课外书,二年级开始每天30课外阅读,每周完成一篇读书笔记。
三是每日诵读。诵读内容是我打印给孩子们。有儿歌、三字经、童谣、古诗等等。诵读不仅仅是为了积累词汇,提高语言感受力。而且能让孩子们的素养和生命品质高起来。诵读若与孩子们当下生命结合,他所起的作用是非常神奇的。但这,绝对需要坚持。这需要一点一滴地濡染,需要润物细无声,不是“一口吃出个大胖子”。(8)展一展
我在班上开辟了一个“佳作展览”栏目,主要展览学生课外作业中的书画、练笔等作品。按照课文的编排意图,每周办一次,或每两周一次。根据作业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由学生自己展示出来,展示个性,体验成功,感受不足,师生共同欣赏、评析。通过比较,评选出若于名“书法家”、“小画家”和“小作家”。这样,学生面对自己的作业在展览中亮相,都会认真对待。
3、综合性作业,增强语文知识的运用,①、主题写绘。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坚持每周主题写绘作业,比如:水果周、蔬菜周、牙膏周、洗衣粉、牛奶周等等。假如这周是水果周,就要让孩子们到超市或水果摊或果林观察水果,认识哪些水果?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通过写绘或日记呈现出来,这样既认识了生字(因为要去看标签)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绘画、写话能力,积累了生活经验,增长了见识。这样的作业孩子们都很感兴趣。②、主题手抄报和语文餐厅小报。
班上孩子们喜欢画画,针对这种情况,我鼓励学生们多动脑勤动手制作手抄报。从二年级开始,围绕单元主题制作综合性和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手抄报。开始我在网上搜集一些版面漂亮的手抄报让他们欣赏,找一些简单的版面让他们模仿,并给他们讲解制作手抄报的方法。对制作得好的及时表扬鼓励。慢慢地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然后到独立完成制作。通过举办手抄报展览,对手抄报进行评奖,召开专题讨论会,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制作手抄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的作文构思、材料组织、段落大意、语言表达都有不小进步,学生的美术、书法、绘画水平都从整体上有了明显提高,他们的知识面更广,自学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增强了。办手抄报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较好途径。
第二篇:语文综合素养(一)
语文综合素养
(一)《秋思》教学设计
一、导入
张籍原籍吴郡,他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客居洛阳城。当时是秋季,秋风勾起了诗人独在异乡的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创作了这首诗。作者介绍:
张籍,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
二、翻译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注释
⑴意万重:极言心思之多; ⑵复恐:又恐怕;
⑶行人:指捎信的人; ⑷临发:将出发;
⑸开封:拆开已经封好的家书。
三、赏析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赠范晔》教学设计
一、导入
注释
①驿使:古代驿站传递公文、书信的使者。
②陇头:即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③聊:姑且。
④一枝春:此处借代一枝花。
⑤春:梅 译文
折梅花的时候恰好遇到信使,于是将花寄给你这个身在陇头的好友。江南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吧。
二、赏析
《赠范哗》寥寥20字,简朴中道出了真挚的友情,平淡中显出了高雅的意境。“一枝春”作为梅花的象征,向人们预示着美好的春天即将来临,祝愿人们的美好祈望定能实现。
第三篇:综合课程教学设计《植物的生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014-2015(上)学期教学设计结课作业
植 物 的 生 长
姓名:
00
学号: 000000000 班级:
0000
综合课程教学设计:“种子宝宝”的成长过
程
课题概述:
教学媒体的要求:教室具有班班通类似多媒体放映设备。
学生要求:学生有自己的终端设备(如学生电脑),或有条件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脑操作,并熟悉多媒体网络,为本课程设定奠定基础。
课程目的:在实际操作以及多媒体环境下,学生通过自己实践培育种子并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来提升综合素质:
1、自己亲力“照看种子宝宝”,感受培育生命的艰辛,培养学生感恩的品质,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责任心。
2、在观察种子顺利萌发及生长的过程当中体会到生命的神奇,以及成功的喜悦。
3、种子萌发或植物生长的过程当中的失误(死亡)事件,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以及可贵。
4、学生进行“博客”记录来互相进行交流点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者分析:
对象: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心理特点:学生对学习过程以及外部活动更感兴趣,其次才是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知识技能特点:能够使用计算机当中普通的社交软件如QQ、博客等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课时设定主要依据:以植物生长阶段来进行课时安排‘课时周期一般为一周’)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认识新朋友——“种子宝宝”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种子萌发生长视频,展现种子结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
2、种子实物,以及解剖模型。
学生准备:纸、笔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种子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直观了解本节所呈现信息的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看黄豆(7-10天)、绿豆(7-10天)、玉米(4-7天)、小油菜(2-5天)、小麦(3-7天)等种子萌发、生长的过程展现植物生长的奇妙现象,产生进行实践的兴趣。
课堂流程
1、猜谜语:学生猜关于种子的谜语,来引出新朋友——“种子宝宝”。
2、看图片以及模型:认识新朋友。
3、播放视频:种子萌发生长的视频,进一步了解“新朋友”。
4、任务布置:学生选择课堂学习种类的种子,并种在“花盆”里。
要求:
1、自己制作“花盆”。(用废旧易拉罐以及饮料瓶等)
2、将种子种下后拍照,将照片传到个人博客以及班级QQ群
3、写“植物日记”(如果你是小种子,会有什么话要对你的主人说)每天一句话即可。
4、填写植物观察记录表格‘我来照顾“种子宝宝”。’第二课时 种子发芽阶段:“种子宝宝”来比美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小麦、玉米、黄豆、绿豆、小油菜发芽的图片),整合学生微博发表的每天一记(包括图片和文字)
2、教师自己培育的发芽的植物 学生准备:自己的植物、纸和笔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种子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比图片,以及小组讨论交流,能够分辨几种植物的不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交流发表“种子感想”,增强学生的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切身体会培育者的艰辛。
课堂流程:
1、分组:选择同类型植物的为一个小组(选择黄豆的为“黄豆小队”以此类推)
2、比一比 选择同类型植物种子为一组进行“经验交流”
3、看一看
学生把自己的“种子宝宝”放在桌子上,学生分组进行观赏评价
4、想一想
教师提出问题:“在照顾种子宝宝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事?”
5、说一说 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回答上一个环节的问题。
6、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7、任务布置
1、写“植物日记”(如果你是小种子,会有什么话要对你的主人说)每天一句话即可。
2、继续填写植物观察记录表格‘我来照顾“种子宝宝”。’
3、自己悉心照料已经发芽的“种子宝宝”,拍照并将照片传到个人博客以及班级QQ群
第三课时 评价总结:植物生长茁壮阶段
评价理念:注重学生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的培养,充分肯定每一位学生的努力,找到每一位学生的亮点,激励学生继续进步!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整合学生微博发表的每天一记(包括图片和文字)
2、教师自己培育的植物 学生准备:自己的植物、纸和笔
评价方式: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教师点评:肯定每一位学生的努力,评出最优秀的学生,树立榜样。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植物进行介绍,锻炼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能力。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看到别人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 学生思考
思想内容:照顾“种子宝宝”很不容易,那么父母照
顾孩子长大更不容易,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当中,植物可能意外死亡,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以及可贵。
第四篇:语文教师综合素养比赛实施方案
四棚联校
语文教师综合素养大赛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质量,提高我校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益,检验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水平,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从而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促使一批师德修养好、教学能力强的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我联校决定在小学语文教师中开展综合素养竞赛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下午
二、参赛对象
各学校语文教师代表
三、活动地点
四棚中心小学实验室
四、竞赛内容
1.诵读才艺展示
2.书写才艺展示(包括硬笔书法和粉笔字两方面内容)
3.特长展示
五、评委小组
组长:王辉
评委组成员:魏红岩 赵运洲 马文社
活动主持:魏红岩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四名。
七、评分标准见附页
四棚联校教研室
2013年11月21日
第五篇: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
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第三,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主动的意识和能力。第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简答题(共15分)
1.“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2.如何科学地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即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所学习的知识大面积遗忘之前进行复习。
(2)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如把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小块材料。
(3)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如适当地考一考自己。
3.教师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是什么?
(1)激发求知欲,即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们为了知道问题的答案,就会集中注意教师的讲解以及其他教学活动。
(2)变化教学情境,即通过教学媒体,提高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促进学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
(3)配合学生经验,即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然后转到所教的主题上。
六、论述题(共10分)
试阐述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
教师掌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教育、教学及自身的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1)教师通过掌握心理理论,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才能自觉地实施有效的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才能够使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教师掌握心理保健知识,能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有利于自身的心理保健、预防某些心理性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某些不健康心理进行及时指导与纠正,使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3)教师掌握心理学原理,可以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教师通过学习心理学原理和研究方法,能够大大增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