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语教学的十项操作策略
双语教学的十项操作策略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王斌华教授 来源:作者授权首发 本站编辑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双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博导 王
斌华·
(注:此为王斌华教授在第四届全国双语教育
研讨会上所做主题学术报告)
我国中小学开展双语教学已经长达12年时间。目前,双语教学已经形成规模,全国许多中小学开展了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双语教学,更多的中小学准备开展双语教学。在这期间,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相对比较成熟的十项策略。
策略一 课程设置
学科课程是最古老的课程形式,也是人们最熟悉的课程形式。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主要推行学科课程,因此绝大多数中小学通过学科课程形式开展双语教学,如双语物理、双语化学、双语历史、双语地理、双语音乐、双语体育等。其实,除了学科课程形式以外,中小学还可以通过综合课程、活动课程、专题课程等形式开展双语教学。
综合课程是把两门以上课程中相关的概念和内容融入到一门课程中去。适合双语教学的内容包括:国别介绍、环境保护、食品营养、工艺美术等。
活动课程具有社会的、自然的和体验的特征,比较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适合双语教学的内容包括:兴趣活动、花卉栽培、实地考察、社会服务等。
专题课程通常采用讲座或系列讲座的形式,由一个或多个双语教师共同开设。适合双语教学的内容包括:网迷危害、两性教育、禁毒等。
实践证明,通过综合课程、活动课程、专题课程等形式开展双语教学,不仅使得双语教学的课程形式更加灵活、机动,而且降低了师资准备、教材配套等的要求。
策略二 学科选择
相比而言,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其专业术语、基本词汇、句型结构、表述方法等比较固定,在词义、理解、诠释方面也趋于一致,而人文科学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区域性,涉及较多的本土文化、本族文化、民间传说,甚至宗教文化,用外语讲授比较困难。
无论是选择自然科学的学科,还是人文科学的学科开展双语教学,至少应该注意两点:第一,必须依据师资、教材等条件,选择相应的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第二,双语教学的学科应相对集中,不易过多。学科过多并非多多益善,它只会增加师资准备、教材配套等方面的困难。据了解,德国中小学主要在地理、历史、艺术等少数学科开展双语教学。
策略三 循序渐进
上海的经验表明,双语教学应坚持先易后难、先理后文、先辅后主、先分后合和先低后高的原则。其中,先低后高的原则不为常人理解。绝大多数人的直觉是:低年级学生英语水平低,词汇量小,难以开展双语教学;高年级学生英语水平高,词汇量大,容易开展双语教学。
其实不然。上海的经验表明,低年级开展双语教学易于高年级开展双语教学,或者说,小学阶段开展双语教学易于初中阶段,初中阶段开展双语教学又易于高中阶段。不仅上海如此,国内也如此,国外也如此。据统计,目前我国在小学阶段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数量明显多于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其原因在于,低年级学科门类少,学科内容简单,教学要求低,教学课时宽裕,外语表达相对容易,而高年级学科门类多,学科内容繁杂,教学要求高,教学课时紧张,外语表达相对困难。
策略四 语言比例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与汉语(即外语/母语)的比例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渗透型,即汉语为主,英语为次;第二,混合型,即汉语与英语互为主体;第三,全英语型,即英语为主,汉语为次,或全部采用英语授课。
在一般常人看来,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比例越高越好。其实,并非如此。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与汉语比例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双语教师的英语水平,而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笔者曾在上海浦东地区观摩了一堂由外籍教师执教的双语教学公开课。该外籍教师来自加拿大,在那里出生并接受教育,拥有部分的中国血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汉语甚至上海话。在这堂双语教学公开课中,他使用了70%的汉语和30%的英语,旁听者感到非常诧异。他解释说,开展双语教学不能操之过急,应逐步提高英语的比例;他之所以只使用30%的英语,主要出于对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的考虑。
策略五 教学手段
常用的双语教学手段包括: ● 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如语言规范,语句简短,语法简洁,词汇简单,多次重复,多种表达,发音清晰,语速较慢,音量较大等。
● 充分使用肢体语言,如动作、表情、模仿等。
● 充分使用教辅资料,如简笔画、照片、挂图、实物、录像、录音等。
● 不断转换教学活动,维持和延长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如师生回答、生生回答、小组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
第二篇:浅谈“和谐学导五步教学”操作策略
浅谈“和谐学导五步教学”操作策略
赤峰松山区哈拉道口学区中心校:刘明珠
内容摘要:“和谐学导五步教学”创新使用,要求教师做到: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以培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点;保护学生的创新火花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充分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创新发展式地运用好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创新、培训创新精神、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情趣、创新运用模式。
正文: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构建一种科学实效的教学模式显得十分重要,松山区教研室主研的“和谐学导五步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教育科研课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适合我学区学情的教学模式,现就 “五步教学法”操作策略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以培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点。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模式中,第一环节“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适切的情境导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在不断发现数学问题的过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然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保护学生的创新火花
学生早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与文过饰非相比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这个不正是一种创新态度吗?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
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教学中常见的“插嘴”,可理解为学生的不遵守纪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这就要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再作结论。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模式第二环节“组织有效活动,探究数学本质”中,教师就要摆正师生关系,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而不是讲授者,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不断创新,勇于实践,逐渐形成个性化的良好学习品质。为此,为师者,必须努力实现以下几点:
1、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2、引导学习群体集思广益,实现多向交流。这一点正式模式所体现的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3、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体现。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的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
4、努力强化数学模型的构建,力求学有所得。在模式“致力问题核心,建立数学模型”一环中,就是锻炼学生集中思维和关于建构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在总结一堂课的内容、一次讨论的结果、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过程中。实现知能新的构建。
四、充分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固然有诸多模式,但“五步教学模式”确为适合我学区学情的较优模式,在实体操作中,我们重视以上四个方面,将会创新发展式地运用好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第三篇:双语教学课堂实践的策略和反思
双语教学课堂实践的策略和反思
四十七团中学克依木
联系电话:***
主题词:双语教学口语交际
摘要:我在教授小学高年级汉语的教学实践中,经过多年的尝试和耐心的研究,把课堂回答问题和讨论发言,作为加强口语交际提高双语教学模式下,维族学生迅速掌握和运用汉语的有力措施。希望能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符合我校和田地区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口语交际课教学模式,实现对双语教学模式下口语交际课的深层次、规律性的探索。找到适合我校双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双语教学课堂实践的策略和反思
我是一名维吾尔族双语教学教师,我所担任的科目是汉语,我从事双语教学已经6年了,下面我谈谈这些年我在双语教学方面的心得。
学习汉语对于我们少数名族来说是很困难的,回想我自己这些年学汉语的经历,我在汉语学习中也遇到过很多的困难,比如发音不准、怕在别人面前说错等等,虽然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是经过我不懈的努力,我也逐渐成长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汉语教师了。最近我上的一节考核课《平分生命》,就受到北京援疆教师张威奇和三区支教教师朱庆前的很高评价,他们一致认为我的这节课在双语教学模式上有亮点,值得借鉴和推广。
一、研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平分生命》是新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平分生命》是亲情篇,写的是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以牺牲自己的决心,给妹妹输血,并心甘情愿地要把自己的一半寿命平分给妹妹的故事,使我们认识到爱心之伟大,生命之珍贵,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这篇课文我很喜欢,它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亲情的无私和无价,更是给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体会生命必须得到爱护和尊重的理念。我为本节课制定的教学目的是: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双语地区要把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只有读对了,才能读懂,只有读懂了,才能理解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这么个简单的道理,在主要说维语的和田地区,孩子们却很难做到。所以我将它作为第一目标,做不好这一点,以后的目标都是不切合实际的妄想。
2.灵活运用本课出现的部分词语,理解词义。
在把课文读透的基础上,扫清文字障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有效手段。但是这在双语学校也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为了让学生亲口说出不懂的词语,我要给够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虽然教师有答疑解惑的任务,但是我更知道:学生懂的老师不说,学生能解释的老师不解释,合作能理解的老师不解释,即使由老师出面解决,也是能不直接说就不直接说,可以通过动作和表演解释清楚,使得学生得到知识的同时,懂脑动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男孩对妹妹的真挚的手足之情。
有了前面的铺垫,到这里目标即将达成。对课文的理解要发自内心,来自大脑的思
考和判断。老师不要逐句逐段的分析,要长文短讲,抓住重点段落或关键语句进行分析.................................理解和感悟。抓住明显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方法,由这样写的好处上升为表达的思想感情,......
让理解情感是发自内心,不是老师强拉硬拽的。
二、把握教法,明确教学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了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我在课前设计了预习,做为前一天的预习作业。为提高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平分生命》是讲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研究学法入手,在设计导入的时候,通过语言叙述让学生产生疑问“生命怎样平分?”。在开始上课时,我先板书课题《平分生命》,让学生说说平分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平分就是平均分的意思”。那么生命怎样平分呢?在学生陷入沉思时,我说道:“读完文章,你一定可以找到答案。用心来读吧,美丽的故事将深深打动我们!”我通过这一问题使学生都陷入了沉思,同时用所要求的目标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自读课文结束后,然后再运用自学讨论法组织教学,评价哥哥是个怎样的人,突破教学难点。其中,还穿插运用了提问法,朗读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达到学习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三、找准学法,创设课堂情景
学生有了创造性才能会学习,会探索,会向自己的未知领域迈进。在课堂上,教师的职能就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讨论法,朗读法,互评法,通过合作学习,与同学们齐心携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在自读过程中,我尽量做到时间给足给够,使每个学生都有思考和理解课文的时间,在课文读完后,我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连续找了两个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后,我对他们的表达进行了简要的评价,对说得好的进行了表扬,接下来,我带着学生一边解读,一边找出文中重点词句加重语气读,比如:
战争时期,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两名儿童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
受了伤,其中有一个小姑娘伤得最重。.......
必须给小姑娘开刀。....
小姑娘需要立刻输血,可到哪儿去找和小姑娘一样的血型呢?院长叫来了小姑娘的..
哥哥。
爱自己。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10的点头,仿佛作出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脸上洋溢着勇气与责任。.....
在这段文字中,加点字是要加重语气读的,双划线的字是要学生配合加重语气读出来的,同时要让学生说说这些词的意思,单划线是要让学生造句的。用这种形式的授课模式,我认为不仅能使学生快速掌握生词的正确读音,而且还能使学生较好的理解课文,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促进口语能力
如果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的话,那么,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安排了如下四步:
(一)为了扫清生字障碍,提高朗读能力,我亲自在导入以后对课文进行领读,发现错误学生及时纠正,以达到认真读,仔细听,读正确的目的,避免了以往的盲目自读,不能及时改正错读的现象。
“颤抖”是民族学生不能理解的词语,我在备课的时候已经胸有成竹。但我岂能错过训练学生的良好机会,就是老师最后告诉学生,他们也必须动脑动手。我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颤抖是什么意思?”果然,明明没有听懂的学生一个个默不作声。我于是继续提出这个问题,看到维族孩子眼睛使劲地转,我知道他们在动脑筋。我不着急,继续问谁知道。看到他们还是沉默,我要求大家讨论。孩子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我深深知道,即使他们说不清楚,但是作为一次口语交际也是成功和有效的。最后我提醒大家可以做做“颤抖”的动作。从动脑,到动口,最后到动手,动身体,孩子们充分地体会这个维族学生很难联系起来的词语。最终随着把颤抖的动作做了出来,学生们终于恍然大悟,乐此不疲。
(二)课中,重视朗读课文的指导。例如:默读,可以边读边思考我布置的自学提示。齐度,可以突出重点语句和段落的含义,把思想感情融入对课文的理解之中。自读,让孩子在朗朗的读书中体会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不仅调动了学生主动学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互相取长补短,从字到词,到句,到对课文的分析,无所不及,使学生养成了认真学习,爱动脑筋的习惯,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三)分析课文时,创设情境,让学生猜猜老师想提的问题是什么,这极大地激发了
学生质疑的兴趣,学生都愿做老师的知心朋友,又想成为“问题专家”,因此,调动了学生读书思考质疑的积极性。随后提出疑问:读了文章,你们心里是什么滋味?你喜欢他什么等问题,并要求同学们到文中找找表现男孩勇敢的语句,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后组内推荐发言最出色的同学,说给全班同学听。允许差异的存在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做到的,因此,教师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畅所欲言。
(四)最后,我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男孩是个怎样的人?,在师生共同的感情参与下进入情境,文中小男孩勇敢的形象与亲情的伟大、可贵,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读文、悟情悟感出来,实现语言文字与人文情怀的同构共建。
五、问题与不足,要及时总结
1.如果我要求学生查一查有关血型、输血方面的知识,或者自己简单介绍以下这方面的知识就更好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了解了这些医学方面的常识后再进入课文的理解,学生就不会象文中的小男孩那样,对医生的话产生误解,为下一步的课文分析奠定基础。
2.自读时间还是给少了。教师要充分地让学生读完,我们要追求这样的情景,当一个孩子还在读的时候,老师和读完的学生耐心等待。提前读好的学生可以默读喜欢的段落,当最后一个学生读完以后,再开始按照学习提示回答和分析问题。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是一种褒奖,更是对生命的尊重。
在教学后,让我也对教学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教育者,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自己深入文本,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这样在教学的时候才能引起师生的共鸣。在本课中这一点还是非常成功的。对于生命,每个人仅有的一次生命,要好好的珍惜。对于生命中的每个人,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我的学生、我的家长、我的同事、我的亲人。生命短促,不必要计较那么多,教书要对得起孩子,做人要对得起良心。生命中不断有人来了又去,对于单个的人,渺小的个体,我们把握不了全局,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生活在世上的每一天,开心一些,有作为一些,如此而已,也不枉费来世上走一遭。
参考文献
[1] 谭爱荣.广灵二小教师.《平分生命》教学设计.[2] 林丽媛.《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2011年18期《人民教育》.[3] 杨曦.《平分生命的教学反思》.2010年11期《小学语文》.
第四篇:双语教学
伊宁市“双语”教学工作起步较早,从1995年起,市第七中学每年招一个“双语”实验班,理科使用汉语言授课。小学利用早读课实行口语强化训练,开始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工作。2004年,根据自治州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决定》精神,2005年,市委、政府出台了《伊宁市大力推进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并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基层,广泛征求民意。2007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教育,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规划》和《关于大力推行“双语”教学的实施意见》,从2007年9月起在全市推行了“3+3”“双语”教学模式,即:民语学前教育全部实行汉语教学、小学起始年级除音乐以外的其他课程全部实行汉语教学,从小学四年级起开设母语言课的“双语”教学模式。实践也充分的证明,“3+3”“双语”教学模式不仅符合本地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同时也符合广大少数民族家长的愿望,与目前全疆运用的三种模式相比,该市推行的“3+3”“双语”教学模式是一种探索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促进“双语”教学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截止目前,伊宁市共建有民语中小学67所,少数民族在校学生28350人。各民语学校均设有“双语”班,共开设“双语”教学班472个,学生17157人,占全市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的61%。(市区有145个班,6031名学生,占“双语”班学生数的35%;农村327个班,11126名学生,占“双语”班学生数的65%)。全市“双语”专任教师共720人(其中招聘592人,历年培训转型128人),占少数民族专任教师队伍总人数2948人的24%。城乡“双语”幼儿园教职工257人,其中公开招聘教师79人。两年多来,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越来越高,广大少数民族家长渴望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通过调研发现:73%的家长关注“双语”教学改革;81%的家长配合学校的“双语”教学工作;77%的家长了解“3+3”“双语”教学模式;100%的教师拥护“双语”教学。在推进“双语”教学发展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了“双语”幼儿园基础建设。2008年,伊宁市出台《伊宁市城乡“双语”幼儿园建设方案》。提出了2008年46个村及20个城乡结合部全部建成“双语”幼儿园,少数民族儿童入园率达到85%。2009年,35个城乡结合部全部建成“双语”幼儿园,少数民族儿童入园率达到了100%的建设目标。近三年,市委、市政府多方努力,通过干部捐款、财政补贴拨付等筹措资金近500万元,加强了城乡“双语 ”幼儿园基础建设,分别配备教材教辅、教学设备,落实了教师工资、贫困生补助等,促进了“双语 ”幼儿园的发展。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2005年起,由教育、人事、编委、纪检监察等部门联合成立伊宁市“双语”教师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到2008 年共招聘8批“双语”教师592人。每年教育局统一对招聘教师综合考核,考核合格者继续聘用,不合格者予以解聘。2009年,把592名“双语”教师中具备条件和考核合格的356名纳入市财政编制。2009年,由州教育局在全州范围内招聘了“双语”教师245人,进一步加强了“双语”教学力量。
同时,加大了师资培训力度,通过脱产培训、集中培训、汉语学校代培、校本培训和自学等形式,在职民语教师中有128人转型为“双语”教师。现全市40岁以下在职民语教师有1374人,其中正在参加培训的262人。2009年3月,市政府出台了《伊宁市中小学“双语”及40岁以下少数民族教师培训方案》,计划在2015年前将1374名在职民语教师全部培训完毕。目前,全市8所汉语学校建立了“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市财政每年投入16万元培训资金,加大对“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师资水平,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发展。
三是广泛开展教学交流,结对互学促进“双语”教学发展。组织开展了“双语”教师教材分析、教案编写,案例分析,集体备课、说课、上研讨课,加强交流,提高教学能力。每年还开展了“双语”教师课堂教学调讲赛、口语大赛、汇报演出等竞赛提高“双语”教师的综合能力。召开了五届“双语”教学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双语”副校长座谈会,总结推广“双语”教学先进经验。
采取了“结对互学”模式,选派汉语学校骨干教师到民语学校任“双语”副校长,主抓“双语”教学和民语教师汉语强化培训;民语学校“双语”骨干教师到汉语学校任教研组长,加强教法交流和研究。“双语”副校长桥梁作用显著,民汉学校之间同上一堂课,换班上课,共同开展教研活动,一日体验等活动不仅加深民汉师生感情,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市48所民、汉学校教师结成89个“一帮一”对子,“532工程”人员帮带作用发挥明显。
四是内地初、高中班报名人数逐年攀升,促进“双语”教学持续健康发展。伊宁市内地初中班报名始于2004年,当年报名人数为1200余人。2009年为1555人。内高班报名始于2000年,当年报名人数为40余人。2009年为627人,报名人数逐年攀升。内初班、内高班家长、学生的宣传也激发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的兴趣,有利促进“双语”教学的持续发展。
第五篇:关于双语教学
三、存在的问题:
1、“双语”教师队伍无法满足双语教学需求。
许多教师专业不对口,汉语好的教师不是数学专业,专业术语表述不准确,教学方法达不到要求,有些是数学教师,但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差,科学学科“双语”教师缺乏。教师汉语水平等级与实际教学能力存在一定差距。
2、教育体制存在问题
在新疆,各民族聚居化程度高,我市多数的少数民族中小学都是自成一体的独立的组织机构,从学校领导到教师清一色是本民族人,学生在学校每周除了4~5学时的汉语课外,几乎就封闭在本民族的语言环境里,与汉语没有任何接触,没有实践的机会。另外,汉语课按学制要求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这时的孩子生理和心理上都错过了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期,学习汉语就比较费力且形成的错误发音习惯已经固化,不易改变了。
3、双语教学模式一的汉语水平达不到学习其他学科的要求。我市绝大多数学校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一教学,其中汉语教材无法满足其他学科的要求。
4、学前双语教学质量偏低,尤其是农村学前双语教育质量无法和小学阶段要求衔接。
四、今后的设想
1、多渠道培养合格的汉语教师
汉语教材和教师是双语教学最关键的两大因素,有了好的教材,还需要有好的教师去教,使教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想开办汉语教师培训班,把在内地经过专门培养的、起码是语言表达过关的人充实到汉语教师的岗位上,尤其是中小学汉语教师的岗位上,为双语班配备业务精的汉语骨干教师授课,使汉语教学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改变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学的质量双差问题。以促进双语的教学质量。
2、改革现行学校民族教育制度
单纯的民族语言环境,极不利于学校的汉语教育。我们将进一步步实行民汉合校体制,更好地促进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教育的整体水平。
3、克服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作法,踏踏实实地进行双语教学。
在“双语”教学中,要防止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现象,不要平时用维语上,有人听课用汉语上,实际上学生并未听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素质差,师资缺少,不要掩盖。“双语”教学不是走形式,而要注重实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强化校长,教务主任,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认识,改进工作作风。
4、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加强双语教学工作,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双语”教学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教师与学生在知识的占有上也不仅仅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而是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加强汉语水平和汉语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还要加强业务能力的提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双语教学的要求。要多渠道开展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汉语培训,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加强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其次,坚持“双语”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尤其是农村的教师要理解课标,深入研究教材。第三,开展相互听课及送课下乡的办法,积极推行参与式培训和校本培训等培训模式。
5、要大力支持“双语”教学工作,各级政府要在经费上支持“双语”教学工作,增加双语教师的培训投入,加快培训步伐,为“双语”教师的正常教学提供最基本的教学资源。
6、加强学前汉语教学工作。为了加快双语教学工作的进程,要坚持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从幼儿抓起,少数民族幼儿均实行学前三年以汉语口语教学为主,农村应保证学前一年儿童以汉语口语教学为主,各乡(镇、场)应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闲置的教育资源发展幼儿教育与学前教育,以保证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们的目标是;在自治区和地区的支持下,在办好阿克苏市四中区内初中班的基础上,参照内地高中班和区内初中班的办学模式,创办少数民族“双语”高中班和初中班。坚持“双语”教学从幼儿抓起,大力推进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使少数民族学生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双语”教学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工作。尽管在“双语”师资力量薄弱;汉语教师素质差;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需要我们付出巨大努力,但这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一定要将“双语”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转变观念,积极创造条件,克服一切困难,力争如期实现我市“双语”教学目标,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水平!
新世纪新疆双语教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群众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党和政府的重视程度、师资水平、双语教学研究与理论的水平、教材建设工作、教学模式以及汉语学习的环境等七大方面。
学汉语、懂汉语光荣,当一个双语人光荣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少数民族群众进一步认识到掌握双语是当今各国在语言选择和使用上的大趋势,是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必由之路。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规定从小学四年级起开设汉语课,直到高中毕业。自此,民族小学真正开始开设汉语课。
双语教学的推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双语教学是指少数民族学校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言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由于经济发展、教育基础和语言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新疆双语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母语授课、加授汉语的教学模式二是汉语授课、加授母语的教学模式三是部分课程使用母语授课、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其中以少数民族中小学数、理、化等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其它课程使用母语授课的教学模式居多。
年,自治华考范文网区党委、人民政府在总结年双语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提出目标,即在巩固和提高母语教学质量的同时,以提高汉语教学质量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不断扩大双语教学的范围和规模,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使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中小学,其双语教学模式,由现阶段的以理科授课为主的部分课程用汉语授课,或除母语文之外的其它课程用汉语授课的模式,最终过渡到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的模式,同时加授母语文的模式,使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掌握母语的关系
在双语教学中汉语教学是薄弱环节,所以在当前把汉语教学作为重点,但并不意味着放弃母语教学,而强调的是在巩固和提高母语教学质量的同时学习汉语,这也决定了双语教学的性质。另外,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民汉兼通的人才,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学生必须学好母语。因此,推进双语教学不是不要母语,而是要求在学好母语的基础上掌握汉语。本文《双语教学心得体会》是由华考范文网整理发布,更多内容请登录推进双语教学要从小抓起、从教师抓起
在汉语教学中,应当重视语音教学。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有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汉语的声韵调,尤其声调,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难点。长期以来,少数民族中小学、大学汉语教学都不够重视汉语的语音教学,致使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即便掌握了汉语的字词、语法规则,可以进行交际交流,但因语音掌握得不好,过不了听说关。语音教学比较乏味,也很困难,不太好讲解,学生因受母语的影响,掌握起来很吃力。这是很多汉语教师不注重语音教学的一个原因。汉语教学自小抓起,自语音教学抓起,还是很重要的推进双语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充分认识推进双语教学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又要善于突出重点,抓住根本,寻求新的突破。总结近年来各地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经验,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双语教学工作必须从小抓起,从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抓起。不少地方的经验证明,发展学前教育对巩固提高普九水平,发展各类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年代以来,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众多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早期教育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所产生的强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学的早期教育不仅有利于开发婴幼儿的学习潜能,而且能促进处境不利的幼儿较好地适应小学以后的学习,使华考范文网辍学率下降,就业率提高,有利于社会消除贫困。通过学前教育激发儿童巨大的学习潜能,特别是学好汉语,将极大地提高我区教育的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对自治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样,双语教师是推进双语教学的中坚力量,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双语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双语教学,因此,深入解决好双语师资问题,已成为我区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双语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一蹴而就,既要增强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加大推进力度又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
制定中小学双语教学的配套措施,既要考虑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协调,又要兼顾中心城市、县镇和乡村学校的均衡发展,同时,对双语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评价体系、学段衔接、升学政策等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认真研究,仔细论证,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引导双语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消极等待和急于求成,只能阻碍双语教学的发展进程,影响和耽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健康成长。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的总体部署,从学前教育阶段抓起,把双语教学延伸到各个学段通过沟通,教师拉近了距离,提高了教学水平学生通过交流,促进了文化、心理和情感融合广泛的汉语授课将根据学生和教师的情况在其他学科陆续展开。本文《双语教学心得体会》是由华考范文网整理发布,更多内容请登录新疆推行双语教学的发展历程
新疆解放前,绝大多数青少年得不到入学的机会,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少数民族全部在校生仅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少数民族教育处于十分薄弱落后的状况。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加紧对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进行改革,逐步在少数民族学校推行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双语教学体系建立的初级阶段~。自治区尝试在民族中小学校加授汉语,举办双语授课实验班,在各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举办预科教育,自治区的双语教学体系初步形成。双语教学稳步发展阶段。自治区党委年印发巴岱同志《对加强民族学校汉语教学的建议》,就少数民族学校加强双语教学、实现民汉兼通培养目标提出要求,提出少数民族中小学的汉语教学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年自治区开始在较广的范围内进行双语教学实验,其中少数民族中学以理科为主的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授课的实验规模最大。同时,为促进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自治区在加大双华考范文网语师资培训工作力度的同时,改革师范教育教学,提高师范毕业生的汉语水平制定汉语教师师资班招生计划,定向培养各地所需的中小学汉语教师全面推行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在各项措施的引领下,双语教学稳步发展。双语教学快速推进阶段年至今。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年自治区印发《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年底自治区召开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会议。双语教学从小抓起、从教师抓起的指导思想得到确立,双语教学工作进入快速推进阶段。
应该多开办有关双语教学的理论研讨会,并注意扩大它的范围,这对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交流经验、总结教训,使我们的双语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地发展大有好处。我们所从事的双语教学工作不单单是汉语教学工作,我们要培养的人才也不是只懂汉语的人才。我们要培养出既懂本族语、又懂汉语的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所以,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千万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当然,我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提高汉语水平上是对的,但绝不能因此而忽略民族语的教学。本文《双语教学心得体会》是由华考范文网整理发布,更多内容请登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消失了,就等于失去了一种文化。失去一种语言比较容易,但要恢复它却是十分艰难的事情。所以笔者认为,只有坚持走民华考范文网汉兼通的路,体现双语教学中的双,才是我们所真正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体现出双语教学中的双,新疆的双语教学才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本文《双语教学心得体会》是由华考范文网整理发布,更多内容请登录